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一年级数学教学反思范文

一年级数学教学反思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一年级数学教学反思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一年级数学教学反思

第1篇:一年级数学教学反思范文

关键词:小学美术教学 合作学习 美术课程标准 少年儿童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5)04(a)-0161-02

常听其他老师对我说:“你的艺术课教师轻松,有趣,没有压力,学生也喜欢美术课。”我笑了,证明几年的美术教学实践中,努力没有白费,达到这种状况真的很不容易,需要课前认真准备,情境设置,环节安排,个别辅导,各种评价和课后反思等,都需要美术老师不断,锤。作为有责任感的教师我经常在想:如何教美术课吗?在思维的同时,我积极观察有经验的教师上课,学习他们的经验。

(1)首先,教师应抓住学生心理,吸引学生听课。低年级的学生,他们是年轻的,活跃的,可以根据这一特点,通过说,学习,运动,画等方法,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在学习中玩,在玩中学,更好的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让艺术课真正给学生带来好的快乐!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一年级孩子由于刚从幼儿园转入小学,习惯比较差,易失去注意力,所以激发他们对美术的学习兴趣就非常的重要。比如我在对待学生学习情况进行评价时,我从不简单地否定或无原则地表扬,总能在每个孩子身上先找到一个闪光点,再进行郑重其事地表扬,使他们在学习活动中得到快乐,找到自信,进而把兴趣转化成持久的情感态度。同时将美术课程内容与学生的生活经验紧密联系在一起,使学生在实际生活中领悟美术的独特价值。如:充分利用多媒体资源让学生的学习更加轻松愉快。兴趣是学生学习美术的动力之一。教师要充分发挥美术教学的特有魅力,利用现代的多媒体教学手段激发学生对美术的兴趣。例如:可以得用投影、电视大屏幕电脑播放图像,从视觉上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在教学中不随意抹杀与众不同的作品,因为艺术是不同于一个数学问题只能有一个答案,艺术美具有多样性,需要从不同的视角欣赏和判断,创造性思维或条条框框太多会限制学生,使学生作品似乎遵循相同的模式,缺乏个性和活力。所以,不管学生的作品显得夸张或沉闷,精细或粗糙都是学生创造性思维的结晶,是学生心灵的反映。批改作业时注意多说优点,激发学生创造美,表现欲望,这样,学生自然会变得更大胆,更充分,更积极地通过绘画语言与外界沟通,这将提供一个有利的条件给学生进行艺术表现。其次培养学生丰富的想象力,丰富的想象力对学生创作美术作品是必不可少的。没有丰富的想象力,创作画面就会显得呆板,有的孩子眼界相对狭窄,所以,想象力不高,但还有一些孩子天资聪慧,善于观察生活,用自己的方式去表现心中的想法。

(3)创设愉悦的学习氛围,让学生感受到美术学习的乐趣。关注时间、地域以及个性差异。由于班级不同,学生性格各异,同样的教学手段所显现出来的效果也是大不相同的。这时,在课堂纪律的组织还有提问方式等方面应该因人而异,在日常的课堂教学中,我选择了一些适合学生学习的,同时也是学生们感兴趣的教学内容。除了课本内容,教他们画自己喜欢画的动物,植物等,而且涂上五彩缤纷的色彩,在一次美术课上,教一年学生画小蚂蚁。学生描述小蚂蚁的形体特征。教师纠正后,学生开始绘画,但是画出来的小蚂蚁奇形怪状,使人啼笑皆非。儿童还没有发育成熟,腕关节还掌握不了度,因此不容易画像,这时教师应细心耐心的指导他们,可以在黑板上画出范图,再逐个指导。孩子们不太发达的小肌肉群画出的画充满了童趣,课上,我鼓励他们大胆去画,对一些容易出现问题的学生进行纠正、鼓励;而对一些画得好的学生则进行表扬,把好的作品让大家欣赏点评,同时也可以培养学生的鉴赏能力。第二课堂的开展,因材施教,做好培优工作。抓好第二课堂,实施素质教学。发掘有美术兴趣、特长的学生组织他们在第二课堂进行培养,并按年龄、基础等情况分为美术兴趣小组初级班和创作班。按实际情况采用不同的计划、步骤,方法,进行有效的培训教学。初级班以基础训练,观察能力为主,创作班则重发挥技能,通过观察生活、关生时事、外出写生把所见、所闻、所想在创作中自由表现。学生经过一个学年有计划、有步骤的培训后,美术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所创作出的作品题材广泛,构思新颖、色彩丰富。

(4)儿童画是儿童自己在生活中通过观察、体验和思考后用绘画工具表现出的感受,也是孩子特有的心灵的表现。通过对儿童画的学习,可以培养孩子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想象能力和创造能力,同时可以促进右半脑的发展,形成仔细、耐心的良好品格等。“蜡笔,水彩绘画”是蜡笔的使用(最好是油画棒)的一种形式,油画和水彩颜料。除了蜡笔和水彩颜料,也需要刷(或水粉),调色板,笔和其他工具,蜡笔是油性物质,形状像一支铅笔,孩子们很容易掌握,可着色,和勾线,具有一定的表现力。以水为介质,颜色鲜艳的水彩颜料,透明清新,明亮,很喜欢孩子。蜡笔和水彩油水不相容,蜡笔,排斥水分特征。正是这种“蜡笔,水彩画”是非常适合学生的学习。”蜡笔,水彩教学一般可以分为三个层次。第一层:用蜡笔完成主画面,用水彩颜料背景。二层:用彩笔勾勒线条的主画面,小面积的物体或“点睛”用蜡笔着色,大面积背景的水彩颜料。第三层:用蜡笔勾勒线条和物体的大致明暗,水彩颜料,其基本方法喜欢谈论绘画。三级,困难程度比一层一层,安排教学时间,应该是简单到复杂,一步一步。水彩着色,掌握和使用水是关键,水彩画是“教学难点,蜡笔,水彩画”。在色彩的配置,水刷满,颜色不能调太厚,薄的程度取决于画面的需要。着色工艺,水彩颜料干的适当组合,湿两种绘画,背景涂抹,大面积的油漆,根据需要,的梯度,渗流的正确使用,水彩渲染技术,效果更理想。通过示范,学生觉得很奇怪,好奇的感动,他们跃跃欲试,兴趣浓厚,水彩画很快完成了。由于用彩色蜡笔,学生是一个重要的力量,颜色的深浅,排水能力不一致,应用水彩(蓝色)的颜色,使画面出现意想不到的质地和纹理,它是栩栩如生。孩子学习的动力来源于利益的蜡笔画,水彩画的材料特性,尤其是孩子的学习,有助于激发孩子的兴趣。

(5)作为一个小学美术教师,我在课堂上,实施了愉快教育这一教学方法,又针对小学生见异思迁、喜新厌旧、缺少韧性心理特征,并根据儿童心理特点和教材的不同内容,采取了适合儿童特点的一些教学方法。所以给学生上美术课时,我千方百计的为学生创造产生兴趣的条件。上课时,利用导入语(常用编故事、编儿歌、猜谜语,做游戏、竞赛性活动)直观教具和直观演示等形式,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起学生高涨的情绪和作画的强烈欲望,从中受到美的熏陶。

(6)“标志”在学生眼里并不陌生,在我们的生活中,可以在校园里随处可见。这些标记是由专业的设计师创造的,如何让在短短的一个课程设计内涵的学生具有形式美的符号?这就要求教师从学生的兴趣出发,从学生的实际生活,创造适宜的教学情境,审美教育与道德教育的学生。因此,我设计了一系列的教学,使教学目标的顺利实现。整个课堂教学过程是渐进的,与学生在介绍,常见的日常生活中感兴趣的主题,在知识点的课程突出,背景音乐为激发兴趣,体验情境教学的乐趣。为了实现“利益”为标题,领导方式,与“美”的情况,进入。学生在教学过程中自然而然的,为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催化和向导。醒来的时候有丰富的标志设计中情感参与学生学习活动。加强教学过程中的学生主体意识,鼓励学生大胆创新。学生是创造的主体,也是评价主体的活动。在他的课上标志设计的设计,学生的设计是非常大胆的,独特的,而且效果很好。这样的设计给学生松了绑,任人想象,情绪激动。学生的主体参与的积极性,充分发挥情感参与。开放的,多元化的评价工作,它为学生提供一个表现自我的平台。在引导学生谈论自己的类的特征,欣赏我们的课堂,学生所体现出来的巨大的热情,因为在学生眼里从来没有得到老师的表扬和赞美,这一次由自己班级的特点和优势的学生进行上市和赞美。这部分的设计极大地鼓励学生的集体荣誉感,激发学生对自己的课堂设计标记的热情在十分钟内就创作,学生们设计了各种独特,美观醒目的标志。在总结示范活动,通过自评,互评和教师评语,你更爱学校,进一步提高理解标志设计。

总之,学生乐于参与实践,使他们潜移默化的学习课堂知识,美术课能给学生带来光明和快乐!美术教学活动去唤醒他们对生活的感受,引导他们用基础的艺术形式来表达自己内心的情感,陶冶情操,提高审美能力,达到认知,情感,创造的整合。使学生感受美;它可以教育学生树立审美观念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培养学生对美的理解,它的这一特性其他教育是不能取代的。

参考文献

[1] 张姝.长春市地方美术资源在小学美术教学中的应用[D].东北师范大学,2010.

[2] 赵洪军.互动式教学在小学美术教学中的实践与探索[D].山东师范大学,2006.

第2篇:一年级数学教学反思范文

小青蛙

【教材分析】

《小青蛙》是一首儿歌韵文。这篇课文语言优美、极富童趣,有利于启迪学生的智慧、激发学生的想象、启发学生开动脑筋。本课的设计应力求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以学生的活动作为教学活动的重点,以情感为基础,以识字为主线,让学生自主发展,主动探究,增强合作意识。

[教学目标]

1.通过儿歌诵读认识“清、晴、眼”等12个生字和病字旁1个偏旁;会写“青、清、气”等7个生字和横折提1个笔画。

2.了解“青”字族汉字的特点,体会形声字的构字规律。

3.正确朗读儿歌。培养学生喜欢小青蛙,自觉保护青蛙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

重点:识字、写字,了解“青”字族汉字的特点,了解形声字的构字规律。

难点:正确朗读儿歌。培养学生喜欢小青蛙,自觉保护青蛙的意识。

[教学课时]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猜谜语,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1.同学们,老师想请大家猜个谜语,谜面是:大脑袋,圆肚子,细尾巴,黑身子。长出四条腿,丢了细尾巴。吃饱了,呱呱呱,捉害虫,顶呱呱。

2.指名猜谜。(青蛙)

3.导入: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课文《小青蛙》。(板书课题,齐读)

4.学写生字“青”。(上宽下窄,第三横最长,月字底第一笔是竖)1.说一说青蛙是什么样子的。

二、初读课文,认读字词

1.借助拼音,自由读儿歌,圈生字。

2.教师教读生字,相机正音。

3.开火车认读生字卡片,注意读准字音。

4.游戏:摘苹果。(每选中树上的一个苹果,就要读出写在苹果上的生字的读音,读正确了才能摘到苹果)

5.将生字宝宝放回课文中,你还认识它吗?

三、再读课文,了解文意

1.请学生借助拼音读儿歌,要求:读准字音。

2.同桌间互相检查,互相正音。

3.教师范读,注意“眼睛”“事情”“做了”中加点字读轻声。

4.指名读儿歌。请学生数一数这首儿歌共有几句话,并做标记。

5.比赛读儿歌。(小组、男女)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复习生字导入

卡片认读生字,点名读、齐读。

二、再读儿歌,深入理解儿歌意思

1.学生自由读儿歌,师生合作读。

2.请学生朗读儿歌第一句话,想一想小青蛙长什么样子,生活在哪儿。

3.师相机教写“清”“晴”“气”。(结构、笔顺;“气”的第四画是横斜钩,横微斜)

4.提问:小青蛙做了什么好事情?师引读第二句。

(保护禾苗吃害虫,做了不少好事情。)

师:那么我们应该怎样对待小青蛙?(指名回答)

5.根据回答引出第三句话,指名朗读,想一想:这句话告诉了我们什么?

(我们要爱护小青蛙,不能伤害小青蛙。)

6.指导学生朗读儿歌,注意读出相应的语气。

7.根据课文内容讲解“清”“晴”“睛”“情”“请”的不同。(“清”与水相关,“晴”与太阳、天气相关,“睛”与眼睛相关,“情”与心相关,“请”是礼貌用词。)

三、运用识字方法,引导学生发现构字规律

1.将学生分成学习小组合作学习,讨论怎样记住这些生字朋友。

2.学习“青”字加上不同偏旁组成的新字。

(1)出示生字,比一比,认一认。

(2)提问:加上的这些偏旁和字义有什么关系呢?说说这5个字各有怎样的特点。(引导学生根据不同的偏旁理解字义)

(3)出示课后第2小题,让学生练习选字组词,加强对生字的理解。

(4)教师小结:原来汉字的偏旁和汉字的意思还有着密切的联系。掌握了这种规律,相信同学们一定能认识更多的汉字,能正确理解更多汉字的含义。

3.学习本课中的其他生字。

(“请”字第二笔为横折提“”)

四、指导书写

1.出示要求会写的字,指名认读并口头组词。

2.教师范写,提示关键笔画和笔顺。

(注意:左右结构的字在田字格中要写得宽窄合理,比例合适。)

3.

学生根据提示临写,教师巡视指导。

五、总结延伸

1.引发交流:同学们,学了这首儿歌,你们喜欢小青蛙吗?你们以后会怎么做呢?(交流怎样保护小青蛙)

2.总结:青蛙是捉害虫的小能手,更是庄稼的好朋友,让我们一起保护小青蛙。

[教学板书]

小青蛙

第3篇:一年级数学教学反思范文

【关键词】新课改 小学数学 兴趣教学 策略

课堂是学生学习知识的摇篮,占据了学生大部分的学习时间。数学新课程改革的制定强调从以获取知识为数学教育首要目标转变为首先关注人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和一般能力的培养,同时使学生获得作为一个公民适应现代生活所必需的基本数学知识和技能。可以说,促进学生的终生可持续发展是学校数学教育的基本出发点。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我们要遵循学生的自身特点与认知规律,创新思维,拓宽视野,强化趣味性教学,充分激发和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促使学生主动自觉参与,进而不断提高小学低年级数学课堂教学的质量与效率。

一、创设有效教学环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小学低年级数学教学,一定要紧密结合学生的实际生活与环境,要以学生的生活常识、实践经验以及知识水平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善于创设对于学生自觉学习、自主学习以及合作交流的良好环境与氛围。因此小学低年级数学老师要积极认真地创设学生极为感兴趣的教育教学环境,真正让学生成为数学课堂教学活动的主体,使他们掌握学习的主动权。创设有效的教学环境,就是在小学低年级数学教学内容与学生学习之间搭建起一座桥梁,逐渐把学生引入一种与小学低年级数学教学活动有关的环境过程,进而不断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合理有效的小学低年级数学教学环境,不仅能够拨动学生的思维之弦,而且可以激发学生的思维火花,甚至可以凝聚学生的注意力,还能够进一步唤起学生的求知欲、好奇心以及创造思维。此外,在小学低年级数学平时教学活动中,老师还可以根据教学内容的实际需要,有意创设科学合理的环境与氛围,巩固学生所学知识,也可以使他们能够灵活运用,进而使其求知的欲望得到了满足,更为积极主动地投入到新的教学活动中去。所以,在小学低年级数学教学活动中,我们创设科学合理有效的环境与氛围,就能够使学习成为学生的主观需求,进而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在带来成功喜悦的同时,也产生了探究知识的乐趣。

二、组织活动形式多样,激发学生好奇心理

在小学低年级数学趣味性教学中,组织活动形式多样与激发学生好奇心理尤其重要。所以,在小学低年级数学趣味性教学活动中,老师必须要牢固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观念,以学生的全面健康发展为重点,以实现学生的人生价值为最终目标,积极认真地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活动,不断激发学生的好奇心理。这样,就可以使小学低年级数学课堂教学充满趣味与活力,进而不断培养学生学习知识的能力与水平。

三、创设趣味情境,让学生感知数学

低年级的学生充满好奇心,但有意注意维持的时间很短,因此在教学中我非常注重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不断地激发他们的好奇心,吸引他们的注意力,从而更有效地让学生学习新的知识。例如一年级数学上册的《找规律》这一课是学生第一次初步学习可能性方面的知识。我在教学中首先为学生创设了这样的一个情境:老师参加了亲子义工的工作,星期天到了一个养鸡场帮忙,看到了第1个笼子里养了一只母鸡,第2个笼子里养了两只母鸡,第3个笼子里养了一只母鸡,第4个笼子里养了两只母鸡,那么第5个笼子里养了几只鸡?第6个、第7个呢?这样的引入既吸引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又因地制宜地对学生进行了助人为乐的良好思想品德教育。接着在以下的环节中,我都是以农场为背景,创设了小鸡吵架、捡鸡蛋、搬鸡蛋等生动有趣的情境,请学生在帮忙劝一劝、动手分一分、合作抬一抬等活动中,不知不觉地初步感知学会了有关找规律方面的知识。

四、培养学生动手的习惯,提高他们思维能力

培养学生动手习惯,提高他们思维能力,是小学低年级数学趣味性教学的常用策略之一。小学低年级学生的思维正处于以形象思维为主的发展阶段,要使他们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仅仅凭借老师的语言讲述,是满足不了学生学习的需求的。因此在小学低年级数学教学活动中,老师必须借助多媒体等教育教学资源的优势,尽量为学生创造有利的条件,积极培养学生养成自己动手的习惯,让他们真正感受学习数学的乐趣,从而使抽象的数学知识逐渐具体化。此外,老师要善于把学习、操作、思维与语言表达等有机地结合起来,着力解决小学低年级数学教学中的难点问题。更要注意从学生的心理特征和思维特点出发,促使学生通过自己动手操作,尽量让学生观察、触摸、操作、思考有关数学问题与现象,不断增加学生参与各种有益活动的机会,把有关数学知识的外现动作过程同内隐思维活动有机地结合起来,从而使抽象的数学知识更加具体化,进而不断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也可以在学生自身感性认识的基础上,通过自己动手比一比、看一看、拼一拼等,既加深了对所学知识的巩固,又提高了他们的思维能力。

五、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

第4篇:一年级数学教学反思范文

工作计划表就是使用表格的形式反映工作计划的内容,表格是工作计划的工具这里给大家整理了一些有关小学数学备课组计划表范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小学数学备课组计划表范文1一、指导思想

以课程改革的实施为动力,以新课程标准精神为指导,加强学习、更新观念,围绕进一步优化集体备课质量、优化课堂教学效益、规范教学常规管理和提高教师实施新课程的能力,扎实开展高年级数学备课组研训活动,不断提升教育教学质量。

二、主要工作

(一)加强理论学习,转变教学观念

利用每单周三的备课组(教研组)活动时间,配合教导处组织备课组老师认真学习有关教育教学的新理论和先进经验,学习阳光课堂的相关理论,提高教师的教学业务水平,倡导数学教育要从以获取知识为首要的目标转变为首先关注人的发展,创造一个有利于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发展的教育环境,提供给学生充分发展的时间和空间。

(二)抓好课堂常规,提高教学效益

在日常教学中,要借用备课组的集体力量,认真研究"新课程、新理念"下的课堂教学,积极推进课程改革的实施,不断改进备课方法,提高备课质量,把集体的智慧与个人的特色溶于一体,积极采取集体重点准备、个人能根据班级实际加以调整、教后能及时地做好教学反思。尤其是要以教导处提出的建立阳光课堂为重点,切实做好自身备课。合理安排每一个教学内容和教学环节,真正做到有的放矢,教学有针对性、教学有成效。努力挖掘)、充分发挥新教材所蕴含的一切可以利用的因素,充分激发学生对新知识的兴趣,让学生产生学习的愿望和动力,自主地学、能动地学,让学生学会学习、学会探究和发现,真正让新课程的理念在教学中得以贯彻和实施。打造阳光高效的数学课堂。

(三)积极开展集体备课活动

本学期高年级数学备课组研训活动以集体备课为主,穿插组织一些集体备课后的实践性课堂教学观摩、研讨以及反思性教学交流、研究活动。

集体备课实施程序:

(1)分工协作:由主备教师要提前对后一周(5课时)的教学内容精心备课,备课组其他教师在集体备课前,也要认真钻研教学内容,形成基本的教学思路,为讨论交流作好准备。

(2)交流修改:由备课组长组织好本组教师,按照已定的集体备课时间开展活动。先由主备教师就预设的教学设计作详细地介绍,供其他教师学习、思考。后备课组其他成员对"主备人的教学设计"讨论交流,各抒己见,,优化方案,达成一定的共识。

集体备课活动要求:

(1)集体备课的教案可以借鉴优质教学资源,但须杜绝将网上下载或往年备课直接打印的"拿来主义";主备人须依据自身教学素养,结合教学实际情况,精心设计可操作的教学预案。

(2)集体备课"交流修改"前,由主备人确定每次交流5课时中的"1至2个重点课时内容",并告知其他成员认真准备,以利于"交流修改"时能够言之有物、言之有据。每一次集中交流的时间有限,期望通过此举措调动每位教师的积极性,提高交流的效率与质量。

(3)建议备课组成员加强教学反思性研究,鼓励教师以"教学问题记录表"的形式将"备课、上课、作业"等方面遇到的问题记录下来,并在下一次集体备课时与年级组其他教师探讨、反思,寻找归因。从而能在后续的教学活动中有针对性地实施教学补救措施。

(四)重视教学管理

本学期,高年级数学备课组将继续加强"教学五认真"工作管理。备课组长配合学校领导承担对数学教学的指导和管理,以抓"集体备课效益"为突破口,做好教学的各项常规工作。

(1)备课:以集体备课活动为抓手,加强交流研讨,突出个性修改,切实提高质量。

(2)上课:围绕集体备课教案,扎实组织课堂教学;继续关注学生"双基"提高,促进学生全面可持续成长;关注教师教学水平地提升。

(3)作业批改:严格按照学校的统一要求,规范作业格式和教师批改行为,确保一课一作,努力提高教学质量。

(4)课后反思:认真写好课后反思,将课后反思与集体备课活动、数学教研活动等结合,规范研究的过程,提高教学的实效性。

通过对以上教学常规工作要求的强化,努力在数学教师中树立优良的学风,刻苦钻研业务,加强研究性学习,强化教学研究和教学改革的意识。

小学数学备课组计划表范文2一、指导思想

以学校、教务教研处和数学教研组工作要点为指导,以新版《数学课程标准》为依据,深化教学改革,以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发展为出发点,以活动为主线,创新为主旨,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为重点,充分体现新课程、新标准、新教法,以提高教育质量为目标,规范教学行为,积极推进素质教育,努力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品质,提高学生的数学素质。

二、工作目标

积极开展备课组活动,认真学习,改变教育教学理念,充分发挥备课组中骨干教师的示范引领作用和年轻教师的研讨研修作用,不断规范教学行为,提高备课组每位教师的业务素养和教研能力。

三、工作措施

优化备课组活动,采用理论学习、座谈交流、集体备课、听课评课研讨、校本研修等形式开展有针对性和实效性的教研活动。

四、工作安排

1、集中学习,制定本学期年级组数学教学计划,落实组内活动安排。

2、组内集体备课:《认识人民币2》——主备人王群。

3、主备人执教组内公开课《认识人民币2》,组内数学教师深入课堂听课观课,评课研讨。

4、主备人执教校级公开课《认识人民币2》。

5、期中考试及质量分析。

6、商讨家长会交流事宜。

7、网络晒课:制作课件、撰写教学设计、上课录课。

8、组内商讨,制定期末复习计划。

9、撰写三个一评优教案、论文。

10、学科教学总结,期末检测。

小学数学备课组计划表范文3一、指导思想

一年级数学备课组本学期将继续围绕学校工作计划,认真组织数学教师学习新课程标准,树立新的教学理念,并落实到教学实践中去;树立科学发展观,转变教学行为,求真务实地开展集体备课活动研究,实践新课程的理念,确保备课质量的稳步提高,并以此促进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

二、工作思路

在本学期教学中,应该特别注重这习惯一块知识的教学,抓学生良好习惯的养成,提高计算的准确率,为之后的学习打好基础,从而制定本组活动计划,明确本学期目标,落实任务。

三、预期目标

1、提升一年级数学教师课堂组织的能力

2、提高学生数学学习的兴趣,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学生的能力。

3、组织全体组员积极参与新课程研究,勤反思、勤撰写,提高教师的探究能力

四、具体措施

1、严格按照学校工作计划、教务处工作计划、教研室工作计划、数学教研组计划和备课组工作计划开展本组的备课研究,并做好相关备课资料的积累。

2、严格按教务处的规定,认真钻研教材,尽心设计教学方案,力争高效率地完成备课任务。

精心写好备课材料,尽力做到高质量地备课。

3、备课探讨时,用心听,多提出修改意见,着重提出值得探讨的问题,“不客气”地表达自己的观点。

提倡多写课堂教学随笔、反思或案例。

4、集体备课的教案,只是作为参考样本,每一位老师要根据自己理解、班级学生实际,本校教学条件,作出相应的修改。

5、提倡教学相长,平时多开展个人间的合作研讨,交流教学经验,讨论教学问题,努力提高备课质量。

6、加强教师的集体备课,由备课组长精心准备,把握“优化教学设计、落实教学目标”这一主题,重点在教学目标和教学策略的制定上下功夫,集体备课的流程一般为:组长先确定教材交组内老师分散备课,然后在个体备课的基础上集中进行讨论,集体设计一份比较优秀的教案,这份教案由下次上课的老师进行施教,最后进行说课评课等。

7、积极准备一年级的口算比赛。

小学数学备课组计划表范文4一、指导思想

以新课程改革的精神为指导,以学校的“信息化生态课堂”为基准,通过开展集体备课活动,加强教师间的交流与合作,促进备课与上课的一体化,实现集体备课与教科研活动的有机结合,与校本培训的高度融合,让集体备课活动与新课程改革携手同行,使备课过程成为教师合作、实践、创新的研究过程,从而大大提高教师的业务素质和理论水平,全面提高教学质量。

二、备课组成员情况分析

我们学科组有两名数学老师,徐时旺老师从教近三十年来一直对工作认真负责、精益求精,对学生严格要求,对数学教学有自己的执教风格,有着丰富的教学经验和学生管理经验,相信她会带动我们学科组向一个正确的方向发展;自参加工作以来一直担任数学教学工作,对待工作善于学习,勤于钻研,但在学生管理方面有些欠缺。我们组两位老师都多次执教区镇公开课,一度受到领导的好评,基于此,我们要发扬“团体作战”精神,互相学习,以饱满的工作热情、精益求精的工作态度坚持集体备课,认真落实不流于形式,贯彻数学组的工作计划,为创先进备课组而努力。

三、教研组工作目标

1、加强学习和研究,将新的教育教学理念运用到教学工作实践中去,进一步提高课改实施水平,重视对学科课程的研究,加强信息化生态课堂的建设。

2、积极探索新的教学方法,创设有利于学生发展、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的新型课堂教学模式,为学生的健康发展、全面发展创造优良的环境和有利条件。

3、积极开展各项教学活动,提高教育质量

四、本学期活动内容

1、每单元至少一次集体备课。

2、对课堂教学中出现的问题及时讨论和研究。

五、具体活动措施

1、严格按照学校工作计划、教研室工作计划、数学教研组计划和备课组工作计划开展本组的备课研究,并做好相关备课资料的积累。

2、认真钻研教材,尽心设计教学方案,力争高效率地完成备课任务。

精心写好备课材料,尽力做到高质量地备课。

3、备课探讨时,用心听,多提出修改意见,着重提出值得探讨的问题,“不客气”地表达自己的观点。

提倡多写课堂教学随笔、反思或案例。

4、集体备课作为参考样本,每一位老师要根据自己理解、班级学生实际,作出相应的修改。

5、提倡教学相长,平时多开展个人间的合作研讨,交流教学经验,讨论教学问题,努力提高备课质量。

6、提倡多阅读各类教育教学报刊资料,努力汲取先进的教育思想、高效率的教学设计,用以指导自己的教学备课。

小学数学备课组计划表范文5一、指导思想

围绕学校文化滋养、以雅育雅、自主发展、享受成长的办学理念,以现代课堂教学研究为中心,以常规落实,质量为首,主题研究,专业提升为工作主题,开展本期二年级数学教研组工作,结合二年级数学组自身实际,重实效、重发展、重创造性地开展工作。

二、工作策略

用心研究、科学实践、确保质量、促进发展

三、工作要点

(一)注重各项常规工作的顺利开展。

1、备课:按不同教龄段的要求进行分层备课。

在备完全册教案的基础上,坚持课前修改和课后反思,教研组长坚持每周检查,并签注意见和建议。教导处每月抽查。

2、听课、评课:认真开展互相听课、互相评课活动。

特别是听课后的评议活动要落到实处,做好资料收集和记载。

3、作业与辅导:

布置作业的目的明确,符合课程标准和教材的要求。及时收作业,及时批改和发还作业,

让学生及时了解自己的学习

情况。对不认真完成作业或不按规定交作业的学生,应及时了解情况,进行帮助教育。加强对学生问题的研究,有针对性地加强对学生的训练。

4、研究落实的提优、辅差工作计划,对本班本年级的学习困难学生做到心中有数,早发现,早预防,早落实,及时解答疑难、补习指导。

可以建议:建立错题记录本(随时记载)、学生成长记录本(随时记载,重点是学困生)、知识要点整理本(每单元集体备课整理,教学过程中完善,到期末整理成有序的知识要点)、建立后进生辅导记载。

5、教研组坚持按计划参加和开展教研活动,定时间,定地点,定中心发言人,认真记载,认真总结。

在每周三下午,教研活动时间专时专用,与平时随机的听课、评课、研究等活动相结合,既有较强的目的性和全局性,又高质、高效的完成工作任务。

(二)探索现代课堂教学模式,全面提升课堂教学质量

1、用心研究

(1)每位教师认真学习有关现代课堂教学的理论和实践知识,并在教学实践中充分运用。

要求:每位教师制定详细的现代课堂教学实践计划,本学期应有至少10%的课堂教学内容使用现代教育技术。

(2)教研组制定详细的现代课堂教学教研计划,并订出典型课例进行研究,本学期至少应安排5次相关的教研活动。

2、科学实践

(1)结合学科和年段特点,积极探索和实践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建构现代数学课堂教学的模式。

(2)每位教师在组内展示一节相关研究课。

(3)教研组提供一节相关课例在大组内展示。

(4)本年段结合拟定的现代课堂教学模式,从典型课例入手总结提炼出相关模式。

四、本学期特色工作

1、坚持数学实践作业的设计。

2、坚持快乐周末练习的设计。

3、开展小樱桃杯数学竞赛。

五、各学月工作重点安排

第一学月:制定本组工作计划,参加期初的教材分析,初步学习现代教育技术。

第二学月:继续学习现代课堂教学理论,开展教学实践研究活动。

第三学月:现代课堂教学展示课,举行小樱桃杯数学竞赛。

第四学月:结合现代课堂教学理论,开展校本课程研讨活动。

第5篇:一年级数学教学反思范文

[关键词]课堂教学;数学问题;感悟;思维交流

《新课程推进中的问题与反思》实施过程中,课堂教学中的活动课往往存在刻意追求形式之风,使数学教学极具“观赏性”,显示出一派“喜人”的景象。特别是一些公开课、展示课,执教的教师几乎都使出浑身解数,在教学过程中创设情境、实践操作、小组讨论、合作交流等环节层出不穷,学生的学习兴趣被激发得淋漓尽致、兴致盎然,学生的参与热情被调动得兴致勃勃,表面上看似乎已经把数学课程标准理念落到实处了。其实形式的背后露出浮华,同时也折射出诸多值得思考的问题:如数学问题少了,同时思考感悟少了,思维交流少了,能力的提高少了。当务之急是要让数学课堂回归本色,实实在在,课堂教学可以这样设计:

一、少一些华丽情境,多一些数学问题

《新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的确,在数学教学中,好的问题情境能拨动学生思维之弦,激发求知欲、唤起好奇心,使看似抽象、枯燥的数学知识富有吸引力,让数学课堂充满诗意。因此,情境创设已经成为当前数学教师煞费苦心的一件事,他们往往为了突出“新、奇、趣”,挖空心思地创设华丽的情境,然而结果却引发了不少问题。

案例 一:小学五年级课本中《通分》一课时的教学片断

师:小红的一家对自家小果园的设计方案如下:

爸爸:这块地的3 5种桃树, 1 5种葡萄。

妈妈:这块地的1 2种苹果树,1 3种橘子树。

小红:这块地的3 15种月季草莓, 4 10种梨树。

师:根据他们一家人的不同设计方案,你知道他们各人最喜欢吃什么水果?为什么?

生1:爸爸最喜欢吃桃子。因为1 5 和 3 5相比,它们的分母相同,就比分子,分子大的那个分数就大,所以“ 3 5>1 5”这就说说明爸爸最喜欢吃桃子。

生2:妈妈最喜欢吃苹果了。因为1 2和1 3相比,它们的分子相同,就比分母,分母小的分数就大,所以 “1 2>1 3 ,”这就说明了妈妈最喜欢吃苹果。

师:那小明最喜欢吃什么水果?谁知道呢?说说看?

[没有学生举手]

师:看来大家不能做出判断了?是吗?

生3:因为 3 15和4 10的分子、分母都不相同,所以无法进行比较。

师:看来我们过去学过的知识都没法解决这个问题,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新的知识“通分”。好吗?

这样创设的情境,既符合学生的心理特征,调动了学习兴趣,又让学生复习了同分母、同分子分数比较大小的旧知。情境的创设充分调动起了学生原有的生活经验或数学背景,激发起由情境引起的数学意义的思考,从而让学生有机会经历“问题情境――建立模型――解释或应用”这一重要的数学活动过程。

二、少一些低效活动,多一些思考感悟

爱因斯坦曾经说过:教育应该使提供的东西,让学生作为一种宝贵的礼物来享受,而不是作为一种艰苦的任务来负担。课堂活动不但可以促进教师教学行为的转变,而且可以让学生体验到数学学习并不是让人生畏、令人讨厌的,而是其乐融融、美妙至极的一件乐事。现实很多的课堂活动中学生的“手”动了,“心”却未动,操作多了,气氛活跃了,可思考、感悟少了。其实,只有沉下心来,实实在在、扎扎实实地教学,才能还数学教学本应有的特色。

案例 二: 一年级数学《认识人民币》一课时的教学练习课片段

师:明明要买38元钱物品,他手中有一张50元、四张10元、2张5元、5张一元的钱,怎样付钱给售货员?请你帮帮忙,好吗?

(老师话音刚落,一只只小手举起来了。)

生1:可以付一张50元,再找回12元。

生2:也可以付4张10元,再找回2元。

生3:还可以付3张10元、2张5元,再找回2元。

师:真聪明!还有不同的付钱方法吗?

生4:直接付 3张10元,一张5元和3张一元。

师:真不错!明明该好好谢谢你们了。

这时课堂上掌声不由自主地响来了。学生在老师的大力表扬、热情鼓励下,创造性思维得到迸发,体验到了成功的满足与喜悦,更重要的是学生的数学综合能力得到提高。

三、少一些空泛提问,多一些思维交流

“思维从问题开始”,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巧妙地设置科学的问题,是师生间进行信息和情感交流的重要途径,是师生的思想认识产生共鸣的纽带;更重要的是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促进思维,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有位教育家说:“教学的艺术在于如何恰当地提出问题和巧妙的作答。”提问的艺术越高,对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创造欲就越好。

案例 三:一年级数学《整十数加、减整十数》拓展思维练习课的教学片段

师:“把10、20、30、40、50这几个数填入下面的圆圈里,使每条直线上的三个数的和相等。”小组合作、交流、探究,再把你们的想法进行汇报,好吗?

生1:我们小组这样填:

生2:我们小组是这样填的:

师:真棒!你们还有什么新的发现?

生3:我们小组是这样填的:

师:今天,你们各小组的同学都很棒!

案例中教师设计了师生智慧型的探究对话活动,使学生在老师的表扬、鼓励中去寻找规律、发现规律。通过放手让学生自己去探究,很快在对话交流中发现了规律:数字10、20、30这三个数都可以填入中间的圆圈里,再选择其他的四个数字分别组合到上下、左右的圆圈中。

这时,学生们都纷纷举起了小手,争先要把自己的新发现与同学分享,向老师汇报 。教师的课堂提问要做到:提的问题看似简单却能揭示规律。组织学生合作探究,与学生进行思维交流,既能让学生经历规律的生成过程,又培养了学生思维的严谨性和概括性。其实,数学教学活动应该是寓教于乐,让学生在活动中感悟数学、总结方法、揭示数学的本质。在学中玩,又在玩中学,既轻松,又开心,把所学的知识运用于生活,同时在生活中发现数学规律,使思维更加灵活、敏捷。

四、少一些过程铺设,多一些能力提升

特级教师朱乐平说的好:不要对一节课求全责备。课堂教学中,不要给本节课定太多的目标,要从课堂整体入手,考虑每节课的特点,或注重学生自己探索发现、过程体验,或注重基础知识的落实,基本技能的训练,这样才能较为全面地落实数学课程教学目标,学生的数学综合能力才能得到有效的提升。

《新课程》目标注重学生自己的探索与发现,强调经历数学学习的全过程,体验充分、数学思考、又不能放松对基本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训练。教师在教学中尽可能想做到面面俱到,每个过程的铺设都尽可能 “齐”和“全”,其结果往往是重了形式而少了实质,少了学生数学综合能力的培养。

什么是数学?它应该是具有高度的抽象性、严密的逻辑性和广泛的应用性。作为新时代的数学教师,我们应时刻反思自己,应该做到有自己的思想,去粗取精、去虚求实、与时俱进。让我们还它那份质朴与宁静,让它生命的本色重见阳光!

参考文献:

[1]《新课程》

[2]《小学数学教材》人教版

第6篇:一年级数学教学反思范文

【关键词】小学低年级;计算能力;养成习惯

《新课程标准》指出,人人要学有用的数学。在小学阶段,计算教学贯穿于数学教学的全过程。计算能力是每个人必须具备的一项基本能力,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是小学数学的一项重要任务,是学生今后学习数学的重要基础。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要重视对学生计算能力的培养。如何培养孩子的计算能力呢?笔者认为重点从以下方面进行训练。

一、加强练习,掌握“20以内的加减法”,“九九乘法口诀”

低年级作为关键的起始阶段,加、减、乘、除的入门学习对学生今后的继续学习将会产生深远的影响。因此,做好基础的计算教学工作是值得我们深思的一个问题。为了熟练掌握“20以内加减法”,“九九乘法口诀”,要加强练习。在刚开始练习时,要求学生说出口算的方法。在算理明、思路清的基础上,适当增加练习的题量,加快练习的速度。为了提高学生的计算兴趣,寓教于乐,要讲究训练形式的多样化。如:用游戏、竞赛等方式训练;视算,听算;限时口算,自编计算题等。多种形式的训练,不仅提高学生的计算兴趣,还培养学生良好的计算习惯。使学生感到口算也是一种有趣的活动。每天安排3至5分钟,持之以恒地坚持训练,使学生看到算式就能较快地说出得数,将算式与得数直接联系起来,使知识转化为技能、技能转化为技巧,达到口算准确熟练。

二、多种形式,激发学生对计算的兴趣

根据低年级学生好动、好胜心强的这一心理特点,可以采用多种训练形式代替以往单一练习的形式。浓厚的兴趣是儿童智力发展的动力,是有效学习的源泉。对于一年级学生来说,数学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理解,数学思想和方法的掌握,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发展,都是一个新的开端。策略:利用故事情节,激活兴趣;依托学具操作,引发兴趣;感受生活气息,浓厚兴趣;融入现代技术,延续兴趣;微笑亲近学生,传递兴趣。以期点燃学生的智慧火花,从而主动学习,积极思考,忘我实践,体验到数学学习的快乐。最初打开一年级的数学教材,给我的印象是:它就像是一本卡通故事书,每一课学习内容,每一道练习题都可以用一个小小的故事把它表达出来,并把知识融入到学生的生活当中,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紧密相连。例如,在教学人教板一年级数学下册第38页例7《100以内数的顺序》一课时,我创设了去蜜蜂大城堡做客的故事情节,串联教学内容。课伊始,我深情地宣布:同学们,告诉大家一个好消息,蜜蜂王国的国王盛情邀请我们一年级的小朋友到蜜蜂大城堡去做客,高兴吗?蜂王为了表示他的诚意,给我们每人发了一张请柬。我们只有破译了请柬(即百数表)上的密码,也就是正确地填写出表上空格里的数,才有资格进入城堡中去。聪明的你们有信心吗?情节激起了孩子们学习的热情,他们认真地观察填写,积极的探索表内规律.通过填数,加深了学生对100以内数的顺序的理解,采取合作交流的方式,将“前面的数小,后面的数大”等排列规律揭示出来,使学生获得对数的顺序的本质认识,培养了学生的数感。

三、重视口算,培养学生估算能力

加强口算训练对于提高学生计算的正确率,发展计算能力,有着重要的意义。因此,在平时的教学中,我特别注意学生的口算练习。如:教学一年级“10以内加、减法和20以内进位加法与退位减法”时,为了能让学生达到脱口而出的程度,我经常采用“视算与听算”两种形式的练习。视算是通过眼看、脑算、口说得数;听算则要通过耳听、脑记,才能f出得数,引发练习的兴趣,调动学生参与练习的积极性,提高训练效果。培养学生的估算能力很重要,其中新课标中就把培养学生的估算能力列入到了教材中,从中就不难看出估算能力的重要性。估算在数学计算以及实际生活当中都有很重要的位置。估算能力也是一个人计算能力中相当重要的一个方面。具备良好的估算能力,能帮助我们预知计算结果,提高数学计算与浅析硕士论文能力;可以解决实际生活中遇到的具体不足;可以检查计算的结果是否基本正确。口算不仅要计时,更重要的是要给孩子看出对、错,对那些能在规定时间内考满分的要及时给予一定的奖励,引起学生对口算的重视,要注意口算是家庭作业中必做的一项,平时把这样一项工作坚持下来。这样,才把口算这项能力提高起来。

四、利用错题资源,提高学生计算能力

在做练习时,学生出错是不可避免的,可以说,出错是学生的权利。面对出现的错误,我们不能采用避而弃之或反复强调的方法,而是要充分利用错误资源,引导学生进行分析。如:我常常用“数学医院”的形式,把学生在计算中出现的错误暴露出来。当医院的“红十字”旗出现时,学生都很激动,纷纷争着当“大夫”,“大夫”要说出“病因”,并把“病”治好,就评“好大夫”。这样,不仅能让学生明确错误产生的原因,知道改正错误的方法,也可以帮助学生从错误的反思中,提高自己对错误的判断能力,从错误中不断地提高自己。课堂采取小医生找病因比赛的形式,让学生在比赛中获取知识。“改错”不能仅满足于学生分清了错误原因,改正了错误,而且达到预防效果,教育学生对这些错误有则改之,无则加勉。

五、严格训练,养成良好的计算习惯

教师在教学中要严格要求学生认真书写数字和运算符号,计算时要认真审题,严格按照规范的计算过程进行计算,教给学生检查的方法,计算后要及时检查,及时纠正。培养学生认真审题的习惯。看清运算符号,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是防止计算错误、提高计算水平的主要途径和措施。

1.培养学生认真审题的习惯。看清运算符号,看清数字,弄清运算顺序。如:12看成21、2看成5、3看成8等。

2.培养认真演算的习惯。在四则运算中,要训练学生沉着、冷静的学习态度。碰到数字大、步骤多的计算试题时,要做到不急躁、冷静思考、细心计算。即便是简单的计算题也要细心。不能草率行事。演算时,要求书写整洁,格式规范,方法合理。

3.培养学生耐心检验的习惯。要求学生在计算时做到百分之百的正确是不太可能的。为此,在教学时还应教育学生养成计算后认真检查演算的好习惯,把检验当做计算题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检验时要做到耐心细致,逐步检查:一查数字及预算符号是否抄错。二查计算过程、计算结果是否有误。同时要结合教学内容教给学生合适的验算方法,如重算法、逆算法、交换加数乘数等验算方法。

总之,计算教学是一个长期复杂的教学过程,要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也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它是一个日积月累的过程,只有教师和学生的共同努力才有可能见到成效。

【参考文献】

[1]孙雪兰.《如何指导一年级学生的学习》江西教育出版社,2009.2

第7篇:一年级数学教学反思范文

一、本组基本情况

本教研小组由3名老师组成,这是一个团结奋进的数学教研小组。在这样一个和谐的人文环境为本组顺利完成本学期教学教研工作任务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前提条件。

二、本学期开展的主要工作

本学期初,我们教研组在认真学习《新课程标准》及一些理论的基础上,组织了3位教师围绕学习内容进行了认真的讨论。在教学中,教师都能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钻研教材,驾驭教材,在领会编者意图的基础上创造性地使用教材,用活教材。在教学中,老师们也都能以学生为主体,创设学生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学习氛围,能让学生在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中领会知识、感悟知识,从而提高学习是素质。

在做好本职工作之外,本组教师还积极配合班主任对班集进行恰当的,科学的管理,硬是做到不让学生出现安全事故,顺利的、完整的送走每一个学生,让家长放心,学校放心,老师们更是不辞辛苦,尽心尽力的做好属于自己的每一件事情。顺利的送走了又一批毕业生,安全工作做得好。

在教学方面。“坐住板凳,狠抓备课,上好每一节课,认真批好每一本作业,保证数学知识的关联性”,是我组在数学教学上的共识。本学期我们教研组开展了两次集体备课,两次业务学习,并由徐开老师代表六年级数学组参加年级研究课大讲赛,执教内容是《解决问题的策略---转化》,获得了第三名。

在搞好教学工作的同时,教师们也不会停止对自己的提高学习,每周一下午,三名教师坚持学习教育教学理论,并力求把学到的知识用到自己的教学活动之中。除了组内组织学习之外,还积极参与到其它组际去学习。本学期我们与一年级数学教研组进行了交流与学习。

三、存在的问题

1、对听评课的基本功有待于进一步提高。

2、虽然学了不少理论知识,但是如何把这些理论知识科学合理的用到自己的课堂上,也有待于大家继续研究。

3、有了新的教育教学理念,如何把这些理念贯穿与自己的教学之中?其实大叫素质教育的同时,我们却还在不停的进行着应试教育的传统教育方式。

4、学生成绩好象是不错,但是老师用的时间却不少,如何提高教学效率,这也是实际存在的问题。

四、反思

1、我们教师们的听课及评课的基本功仍有待于提高,对于听课的方向、听课前准备以及听课时所要观察的要领(即:听什么?看什么?想什么?)这三个问题都不能很好地掌握;再者我们评课仍较停留在点上,未能从全面的进行综合分析评课。我们认为应该多观看教学课堂录像,再让老师们对所观看的录像做出综合的评析及谈谈自己的若干建议。从而提高教师听评课的能力。

第8篇:一年级数学教学反思范文

关键词:小学数学;趣味发展;实践性;学习动机;教师素质

首先,传统数学中得教学与生活的严重脱节和只重视学生考试成绩的弊端已经日益暴露出来,学生们拼命的死学,而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能力和探索创新能力越来越弱,甚至有学生说,你给我一道算术题我会正确运用公式很看看算出准确答案,但是千万不要把他放到实际生活中去,因为我并不知道该如何运用,在现实生活中也从来没想过。其实这样的学生并不是个别。这与我们传统的数学教育教材是有一定联系的,甚至有些版本的教材到现在还是会出现一些“老掉牙”的问题:如“修一条水渠…”,“加工一批零件…”这样的例题本人念小学的时候就出现的例题了,显然是实际脱离了学生生活,因为学生在小学阶段还不会涉及到修水渠加工零件。这种模式是不足取的。由此说明数学生活化太有必要了,只有回归生活天地,才能真正提高学生的数学实践应用能力。

其次,虽然传统教学的种种弊端已经被大家所认可,近年来,我国一些地区也在积极改变这一现状。那是不是说明传统理论就应该舍弃了呢?本人并不赞同这一点,生活化也有他的不足之处,先拿一个课堂教学的例子来说,小学一年级老师组织学生认识人民币的使用,课堂上,教师拿出一元问同学们这是多少钱?学生异口同声回答:一元!这种教学就显得重复和累赘,一年级的学生完全已经具备了认识人民币的能力,早在社会教育,家庭教育的背景下就具备的能力。这看似是联系了学生的生活实际,但作用并不是很大。重复学生已经会的知识和所具备的技能,反而冲淡了数学应用本身的味道。这种类似的数学生活化教学是应该避免的。在传统教学与提出数学生活化的理念中,我们应该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既要学到数学知识,又要遵循数学趣味发展性原则。

我们应该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应该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自己已有的知识背景出发,向他们提供充足的从事数学活动和交流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同时获得广泛数学活动经验。为次,针对本人在课堂实践数学生活化的过程中本人有以下几点心得:

第一,我们教师应该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从实际生活中引出数学问题,让学生体会到数学就在身边。例如在教学课堂上,如果我们教师从玩游戏开始,讲班级学生分组,在分组过程中要结局的问题中传授学生数学知识,最后游戏结束,我们再归回课堂,讲述理论知识,学生会更快的领会和运用。同时也体会到学数学的乐趣所在,也会更加自觉的有意识的在生活中运用到数学。

第二,创设生活化的小学低年级数学课堂情境。例如,在人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探索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估算方法的教学过程中,教师首先设计了一个引人入胜的情境导入,上课前,老师首先让同学们观察一下教室里有多少排座位,分了多少组。同学们观察了一下回答到:5组,7排。老师又继续问:那么你们在数一数我们班上除了老师有多少位学生呢?有聪明反应快的同学抢先回答到:有35个!老师又继续追问:那么小朋友是数出来的呢?还是用上节课老师教的方法呢?沉默几秒,也是给同学思考的时间,有同学举手回答说5×7得到35.老师又接着问,要是我们把全年级的同学都聚集到一起上课,有18排座位,19组,还有同学能更快的解答出来么?谁都知道这是很难数出来的。于是同学们又陷入了思考。老师引导说,同学们很难算18×19,但相信同学们应该会很快算出20×18,估算一下就是180人,同学们,今天老师就来教你们一个新的方法——估算乘积。那么同学们都说说自己的估算方法,便都来了兴趣议论好一阵。有同学说老师还可估算成20×19,18×20,20×20.在同学们激烈的讨论下教师引导学生小结今天的估算乘法: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估算与一位数乘两位数的方法相似,估算是可以把其中的两位数看成一个整十数,也可以把两个两位数看成整十数,再确定估算结果。这个案例就很好的贴近学生的生活,让学生独立思考发现估算的题材,让数学学习成为自主的活泼的富有个性的过程。

提高自身素质,遵循多样性与主体性原则。除了要围绕生活中的数,设计教学环节。教师自身的素质也是很重要的。如在探索分数成乘整数的意义和计算方法这一课时,教师就充分发挥了多样性与主体性原则,首先,出示情境,让同学们动手用彩纸的五分之一剪一个三角形的图案,剪三个三角形需要多少张彩纸? 然后组织全班分组交流。教师在组织学生讨论的过程,可以把加法的板书跟乘法的板书写在黑板上有机的结合起来。并让学生理解求几个相同分数,和用乘法计算。在具体情景操作活动中探索并理解分数乘法的意义。充分发挥其主体性去学习生活中的数学。(作者单位:唐山市路北区鹤祥实验小学)

参考文献:

[1] 王志跃,数学教学不妨用“两条腿”走路——知识和德育——《年、月、日》教学反思[J];小学教学研究;2011年26期

第9篇:一年级数学教学反思范文

关键词: 数学课堂 教学方法 教学理论

我国倡导实施新课程改革的目的是促进教师教学理念的改变。新课程改革,可以使得学生的学习过程中更能把握主动性。促进小学生创新思维的发展是现阶段新课程改革的主要任务之一。下面我主要围绕当今课堂教学理论的发展,课程教学方式的转变,以及如何提高教师教学效率等方面探讨小学数学课堂的有效教学策略。

一、教学理念的转变

新课程改革关键的一步就是促进教学理念的转变。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切实关注学生学习技能、学习热情及思考方式的发展。只有上述几个方面协调同步发展,教学目的才能实现。在课堂教学中,我们应该正确看待教师与学生地位的转变。学生才是主体,教师只扮演辅导者的角色。教师实施教学行为时,不仅需要考虑学生的接受能力与学习反应,还应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反思自身的教学行为,不断改进教学方法与教学策略。

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转变教学方式及教育理念,可以从以下方面着手:第一,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下,教师才是课堂的主体,教师的教学方式一成不变,以教材为参考进行。实施新课程改革之后,学生成为课堂的中心及主体,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对学生实施具有目的性、弹性及引导性的教学,给学生留有足够的思考空间,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第二,教师应切实关注学生各个方面的发展状况。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最常见的教学方式就是教师主动讲授,学生被动听课,导致学生学习兴趣不高,学习效率低下。在新课程改革的影响之下,教师应更关注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不断提高学生撷取各个方面知识的能力。第三,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充分发挥其引导及点拨的重要作用。在实施课堂教学活动时,鼓励学生进行探讨性学习,活跃课堂教学气氛,使得学生在良好的学习氛围中获得知识。例如用得最多的方式是小组讨论,也可以进行全班交流。第四,加强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在教学过程中,学生才是教学活动的主体,教师应该加强与学生之间的交流与沟通,以此提高学生的参与度。还可以利用奖励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例如教学一年级的小朋友时,我总是会用一些小红花奖励表现好的学生,如上课发言积极的,作业认真的,回答问题声音响亮的,等等,都给予小红花作为奖励。这样得奖的学生学习积极性更高了,没有得奖的也变得更起劲了,从而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学习效率。

二、课堂教学的优化

1.实施情景教学,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对学习内容具有浓厚的兴趣,学习效率自然会提高。情景教学有以下几种方式:(1)问题性情境。实施教学活动时,尤其是数学教学活动,教师更应该以问题为导向吸引学生的注意力。问题要提得好、提得巧,才能吸引学生,引起学生的好奇心,提高学生学习和探究知识的兴趣。(2)游戏性情境。小学生年龄较小,适宜在教学活动中插入游戏,游戏性情景更能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与热情。例如:我在教授一年级数学中的双数和单数的时候,教完新课以后,我就在班上做了一个小游戏。给每个学生发一张卡片,每张卡片上预先写好了一个单数或一个双数,然后我先在教室里宣布要求,再请符合要求的学生上来排排队。如“十位上是4的双数”,“在10到20之间的单数”,等等。低年级的学生对于游戏兴致很高,通过不断重复这样的游戏,学生都能很好地掌握有关的数学知识,为以后的学习做好铺垫。(3)生活化情景。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能将枯燥的数学学习与实际生活联系起来,更能激发学生探索生活问题,探讨自然规律的热情,从而促进数学学习效率的提高。例如在教授长度单位时,我就带领同学们实际测量了一些物体的长度,比如篮球场的长和宽,还让同学们从家中带来一些常见物品,比如大米、黄瓜等,请同学们一起合作测量。通过实际测量,同学们切实体会到什么样的物体适合用什么样的长度单位,使知识更容易掌握。(4)开放性情境。实施数学教学时,教师应给学生留有足够的想象及思考空间,鼓励学生大胆进行知识创新,不断发现新问题。

2.多种方式的课堂教学。

在传统数学教学模式中,教师严格按照教学知识点进行授课,教学方式枯燥单一。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在小学数学课程教学活动中,教师应尽量借助其他辅教学设备进行教学,使得教学内容更丰富、生动及形象。比如数学教学中经常用到的天平、立方体、时钟等教具,通过教具演示教学,能让学生更好更快地掌握知识。

三、教学方法的优化

1.指导学生有效地学习。

教师教学方式是否有效主要通过学生学习效率的高低体现。在小学数学教学活动过程中,教师应教授学生学习数学的方法,并告诉学生数学学习应该注意的问题。另外,教师应该密切关注学生的课堂信息反馈。教学活动结束之后,教师应及时与学生沟通交流课堂学习状况,以此了解学生的学生效率,从而使得教学得到不断创新和改进。

2.确定教学目标,提高教学的有效性。

促进教师教学方式的转变是新课程改革的主要内容。在小学数学教学活动过程中,教师应尽量满足每一位学生的学习要求。教师不仅应该告诉学生这个数学公式是什么,还应积极引导学生对公式进行推导,巩固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

总之,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要想提高教学的有效性,教师就要以新课程的理念指导他们,不断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力求不断创新,带着创新精神融入到学生中,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自主创新的能力,并对他们进行适当的指导。这样学生才能更好地学习数学,更热爱学习,并且能够更好地提高教学质量,优化课堂教学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