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肢体语言范文

肢体语言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肢体语言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肢体语言

第1篇:肢体语言范文

人的肢体语言,有的心理学家又称之为“身体语言”,是一种非文字语言的信息传授手段,是人们广泛运用的无声信号,动作、手势、眼神、姿态、外表修饰均属肢体语言的范围。在平时的教学中,教师似乎更注重课堂上使用饱含着浓郁情感的语言,努力让自己的语言最大限度地去感染学生的情感,让自己的课堂变得活力四射,但很多教师忽略了课堂中肢体语言细节的运用。教学是一门艺术,作为美术教师,要提高效率,增强教学艺术魅力,带给学生美的享受,就必须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手段。倘若教师能够充分认识肢体语言的重要作用,在美术的课堂教学中灵活运用,让肢体语言发挥出它特有的魅力,那么,肢体语言将会成为你课堂的调味剂。

一、肢体语言,走近学生的调味剂

其实我们教师都有这样的体会。如上课铃响了,你春风满面地走进教室,学生自然而然会被你的情绪所感染,心情也非常好,从而缩短了师生间的心理距离,教师教得轻松,学生学得也轻松,真正达到了“亲其师而信其道”的目的。反之,讲台上的你若表情冷漠、甚至显露出嫌弃、烦恼等表情,那么学生就不愿意和你亲近,不喜欢听你的课,甚至还会触发课堂一些不良行为的发生。教师可以使用肢体语言带给学生很多信息,如脸部表情,倘若学生对你的眼神、对你的举止有了相应的反应,那么就说明你与学生的沟通渠道已经开始畅通了,从而也就容易打动学生的心,走近了学生,使你的引导发挥作用。

有这么一个教学案例,金华市教坛新秀、磐安县骨干教师周巧琼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形成了“趣、实、活、新”的教学风格,以她丰富的肢体语言和生动、有趣的表情表达及善用潜意识的教学法见称于金华教坛,比如说周老师在表扬学生的时候,她会伸出双手通过与学生握手、拥抱的方式去表扬学生,与她相比,相差很多。虽然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也会表扬学生,但像周老师那样用这样的肢体语言去表扬学生,说心里话,想都没想过。试想,倘若我们能像周老师这样,大胆运用你美好的肢体语言,那么学生还会觉得你不可亲近吗?你和学生的距离还会远吗?

二、肢体语言,吸引学生注意力的调味剂

事实上,肢体语言是吸引学生注意力的一项利器。在平时的电视课堂中,不难看到外国教师表情丰富,经常用夸张的肢体语言来讲课,这让中国的学生感觉非常地新鲜,乐于听他们的课。哑语老师给学生上课,由于学生的特殊性,他们的手势、表情做出的千万个动作便成了课堂上师生间最好的交流方式。虽然老师不是演员,但他是传播知识的角色的扮演者。

我在平时的美术教学中,虽然也会用到肢体语言,但却没有很好地做到灵活运用,恰到好处。比如说在一次美术课堂上我发现学生在偷偷地照镜子,于是我故意提出一个问题,让她回答。该同学惊醒似地站起来,随即不好意思地低下了头……全班哄堂大笑。这样,虽然我及时纠正了学生开小差的问题,但由此带来的负面影响也较多。尤其是性格内向的同学,在一定程度也会伤害她们的自尊心,处理不当,又会影响师生关系的融洽、和谐,同时也必然影响了其他学生的学习效果。倘若我能灵活地运用肢体语言的话,如目光凝视、身体靠近、脸部表情等的方法,便会把学生吸引到美术教学中来,让学生的开小差现象和教学有一个无痕的过渡,从而得到积极的教学效果。

三、肢体语言,辅助教学的调味剂

第2篇:肢体语言范文

【关键词】合唱指挥 肢体语言 情感交流

【中图分类号】J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6-0216-02

合唱队员要有充分的思想准备,明确自己参加合唱队是为追求集体的合唱艺术而来,是为共同创造合唱艺术而来。因此,不能突出个性,只有大家齐心协力与指挥者尽量配合,才能真正完成创作任务。所以,想要更好的完成合唱表演,除了演唱者与指挥协调配合外,还需要队员尊重服从合唱指挥这一核心。

1.合唱指挥中肢体语言所起的作用

1.1更好的表达作品

合唱指挥通过自身的肢体语言,用手势、眼神、面部表情、身体律动等表演手段与合唱队交流沟通,而后一起将音乐作品完美的呈现给观众。演唱者则通过音乐作品的演唱感染观众,让观众更好的欣赏到精彩绝伦的合唱艺术,让观众感受到这种情绪的渲染,让观众能够与演唱者在感情上对音乐产生共鸣。

在合唱表演中指挥起着非常用,是合唱表演的核心所在。只有指挥者通过肢体语言的运用到位,才能使合唱的节奏、音色、速度、力度等达到和协统一,演唱的歌曲才能高度集中协调一致。因此,指挥者的肢体语言是合唱表演的关键,是对作品表演进行有效统一的重要手段,是完成合唱表演的重中之重。

1.2有利于观众产生情感共鸣

如果合唱指挥有效利用肢体语言,来启发演唱者对音乐进行准确的演唱,使作品达到淋漓尽致的表现,深入到观众内心,才能打动观众。同时观众也能随着指挥者的肢体语言更好的理解音乐作品,更好的感受到音乐情绪的跌宕起伏,从而与演唱者一起对音乐产生情感上的强烈共鸣。

2.合唱指挥中运用肢体语言的要求

2.1把握指挥中的“度”

合唱指挥者要对肢体语言所要表达的情绪准确把握。由于音乐作品的内涵不同,因此,对肢体语言的要求也各不相同,这就需要指挥者先理解作品的含义和所要表达的思想情绪,然后准确掌握肢体语言力度的强弱,幅度的大小,手位的高低,将肢体语言与音乐作品完美的融合到一起,指挥不能过分夸张而要恰到好处。

2.2加强肢体语言的训练

在合唱指挥中,指挥者想要准确无误的运用好肢体语言,再通过肢体语言传递演唱命令,平时就要多多钻研指挥技术中的指挥技巧,如站姿、手势、眼神、面部表情等。由于指挥者的每个肢体动作都代表着不同的含义,所以指挥者平时要钻研练习不至于等到用时方恨少。同时眼神与面部表情也要经常的对着境子观察是否得体,周到,不能让演唱者看到不舒服的表情,影响演唱情绪。总之,要多看,多学,多练,因为指挥动作的精准,关系到作品的表现,每个动作与音乐的起伏都要完美融合,才能更好的演绎音乐作品。

2.3增强肢体动作的美感

一场完美的合唱表演离不开合唱指挥所发挥的作用,指挥是合唱表演的核心,不仅要准确把握每一个指挥动作,更要注重肢体动作的优美与协调。优美协调是艺术表现的关键。肢体的美感不仅可以加强合唱表演的效果,更能吸引观众的注意力,将全身心投入到音乐作品欣赏中去;肢体动作的美感还可以更好的表达作品,增强舞台效果,提高观赏性。

3.合唱指挥中肢体语言的合理运用

3.1手势语言

在合唱指挥中使用最多的肢体语言就是手势,手势的运用是合唱表演的主要手段,它决定着合唱表演的声音节奏是否协调一致。合唱指挥的手势语言需要手指、手腕、手掌、手臂的协调配合,对手势动作的力度幅度大小都要拿捏到位。

3.2面部表情

合唱指挥不需要语言来表达音乐艺术,而是通过面部的表情与合唱队员进行交流,传递演唱信息,通过面部的表情传达情绪的喜怒哀乐。在合唱指挥中的肢体语言中,面部表情是比较重要的一个部位,指挥需要通过眼神、嘴巴表现出丰富的表情,将音乐的情绪传递给合唱队员,带动合唱者更好的完成音乐表达。

3.3身体语言

身体的语言是对指挥者整体的要求。尤其是站姿,指挥者的身体要端正、站姿挺拔,能给人一种大气、沉稳的直观印象。

4.结束语

合唱指挥中的肢体语言是对音乐作品的深入理解,将音乐的内涵更好的演绎与表达的重要技能。合唱指挥者不仅要具备合唱艺术的基本素养,更要具备在舞台表演中的肢体表达能力。只有运用好合唱指挥中的肢体语言,才能很好的表达音乐情感,才能达到音乐表演的最高境界。

参考文献:

第3篇:肢体语言范文

鼓掌表示兴奋,顿足代表生气,搓手表示焦虑,垂头代表沮丧,摊手表示无奈,捶胸代表痛苦……肢体语言又称身体语言,是指经由身体的各种动作,从而代替语言借以达到表情达意的沟通目的。广义言之,肢体语言也包括面部表情;狭义言之,肢体语言只包括身体与四肢所表达的意义。当事人以此等肢体活动表达情绪,别人也可由之辨识出当事人用其肢体所表达的心境。

人类学家观察发现,人与人之间在面对面的情境中,常因彼此间情感的亲疏不同,而不自觉地保持不同的距离:最亲密的人,彼此间可以接近到0.5米;有私交的朋友间,彼此可以接近到0.5~1.25米;一般公共场所的陌生人之间沟通时,彼此间的距离,通常维持在三米以上。此种因情感亲疏而表现的人际间距离的变化,在心理学上称为人际距离。显然,人际距离的变化,是由双方当事人沟通时,在肢体语言上的一种情感性的表示;彼此熟悉者,就亲近一点,彼此陌生时,就保持距离。如一方企图向对方接近,对方将自觉地后退,仍然维持相当的距离。

与人际距离相似的另一现象,是个人空间。个人为了保持其心理上的安全感受,会不自觉地与别人保持相当距离,甚至企图在其周围划出一片属于自己的空间,不希望别人侵入。在图书馆或公共场所内,经常看到很多人,自己坐一个位子之外,企图再以其携带的物品占据左右两边的空的座位。此时肢体语言所表达者,是一种防卫,防卫外人侵入其个人空间时带来不安的情绪。读者可注意观察此种人的情绪变化;如有陌生人要求坐在他的旁边,他就会感到不安,甚至起而离去;如有他熟悉的人到来,他会招呼对方,主动让给对方左右的位子,而且他会因此而感到高兴。

由肢体动作表达情绪时,当事人经常并不自知。当我们与人谈话时,时而蹙额,时而摇头,时而摆动手势,时而两叉,我们多半是无意识的。正因如此,心理学家提出一个如下的假设:当你与人说真话的时候,你的身体将与对方接近;当你与人说假话的时候,你的身体将离开对方较远。此一假设验证的结果发现:如果要求不同受试者,分别与别人陈述明知是编造的假话与正确的事实时,说假话的受试者会不自觉地与对方保持较远的距离,而且显得身体向后靠,肢体的活动较少,惟面部笑容反而增多。一个人要向外界传达完整的信息,单纯的语言成分只占7/100,声调占38/100,另外的55/100信息都需要由非语言的体态来传达,而且因为肢体语言通常是一个人

下意识的举动,所以,它很少具有欺骗性。

部分肢体语言代表的意义:

眯着眼―不同意、厌恶、发怒或不欣赏

走动―发脾气或受挫

扭绞双手―紧张、不安或害怕

正视对方―友善、诚恳、外向、有安全感、自信、笃定等

搔头―迷惑或不相信

笑―同意或满意

咬嘴唇―紧张、害怕或焦虑

第4篇:肢体语言范文

情感交流要积极主动

节目主持人和出镜记者与嘉宾或采访对象的接触除了语言交谈外,肢体语言也十分重要。节目主持人和出镜记者的一颦一笑、举手投足,都有表达一定情感、进行情感交流的效果。如眼语极富有表现力和感染力。人们在相互交谈过程中,两个人的目光相互接触的时间达到交谈时间的50%至70%就可以形成比较融洽的感情交谈。正是基于这种认识,电视主持人要学会用眼语交谈,用眼语交流。只有目中有人,心中才有情,与观众进行情感交流才可以更好地拉近与观众间的距离。因此,平时在主持节目时无论是面对摄像机镜头说话,还是直接面对观众说话,都应注意抬头,并尽量少眨眼。眼神尽量随访谈人的情绪的变化而变化,或同情或赞赏,让对方感到你非常认真且投入地倾听他的叙述。只有这样才能带动观众进入节目当中去,收到良好的收视效果。相比之下在镜头前有的主持人眼神游离,不顾采访对象或仰视或翻白眼或目光闪烁不定,令采访对象不适的同时,也使观众看了不舒服。节目主持人、出镜记者选择与嘉宾和采访对象相互交流时,应选择适当的位置,保持适度的距离,过远显得生疏,过近失于唐突;主动去握手表示欢迎,对方先伸手要迅速回应,慢了则显得冷漠。

央视《远方的家》节目组在烟台采访年过90的老奶奶,出境记者吴丹就像回老家看望自己的奶奶。她亲热地拉着老人的手,向老人问候,听老人的家人说老人爱吃糖,马上从糖果盘里拿了一块剥好送到老人嘴边。老人高兴地吃着,伸手也剥了一块糖递给吴丹吃,此时吴丹感到老人像自己的亲奶奶一样慈爱。这个过程出境记者和采访对象都没有说几句话,但双方交流的气氛是语言交流无法达到的,肢体语言的运用一下子达到了融洽采访对象之间情感的作用。

在现场,主持人和出镜记者不仅要和嘉宾或采访对象进行语言和非语言的交流,还要有和电视机屏幕前的观众交流的概念。即通过语言和非语言向观众传达一定的新闻信息。有一次,大连推进器厂制造的一台大型船用推进器完工,记者出镜报道,背景是身后那台近两层楼高的推进器。记者在现场熟练地背诵着拟好的新闻稿,并附有手势。手势的运用将观众的注意力都集中到记者的身上,分散了观众对新闻的“主角”大型推进器的注意力,这显然是考虑不周。如果她站在推进器的侧面,讲到什么地方,手就指到什么地方,用肢体语言引导观众注意这个推进器形体的高大、材料和工艺攻关的困难,以及对国家舰船建造的意义,更能激发观众的兴趣。

体验要大方得体

主持人在演播室与嘉宾访谈、出镜记者在现场采访,可以在嘉宾和采访对象有关的生活环境、工作岗位做一些体验,亲身体会采访对象的喜怒哀乐,使节目充满生活气息,更加丰富多彩。主持人和出镜记者这么做可以通过肢体语言,表达对嘉宾或采访对象的贴近,而且通过自己的体验,对于采访对象有更深刻的了解和理解,讲述语言更形象、生动,增强节目的可信性和感染力。

首届全国十佳广播电视播音员主持人之一、大连电视台的小叶是较早集采编播合一的节目主持人。在出镜采访无偿献血时,自己当场献血,在医务人员抽血时,她面对着镜头,平静地介绍着当时自己被抽血的感觉,得到业内和观众的好评。因为当时无偿献血还不普及,许多人对抽血有一些顾虑。小叶通过体验,在献血过程中现身说法,有可信性、说服力,是宣传无偿献血的好教材。

体验自然包括品尝食品。现在关于美食的节目不少,品尝的镜头不可避免,观众也能够接受。而且主持人、出镜记者采访,采访对象会把他当客人、当朋友对待,希望你赏识他的手艺和食品,为他们扬名,不品尝反而不合情理,使采访难以为继。不过,品尝不能过于夸张,要大方得体;报道也不要言过其实,要实事求是。

有一年,央视周末直播节目到平遥,直播古城商业街周末热闹景象。主持人敬一丹走进一家当地传统食品店,看一位老师傅正在炸油糕,问了糕点的名字,是否好吃,老师傅请她尝一尝。敬一丹夹起一块闻了闻,说:“真香啊,一定很好吃!”敬一丹的动作大方、端庄、优雅,既有对老师傅盛情的回应,又不失风度,十分得体,值得我们学习。

也有些主持人和出镜记者的肢体语言令人不敢恭维。有一次,央视某节目的出镜记者到某地梨园采访,其他环节都中规中矩,但在品尝环节,出镜女记者吃相有些夸张,好像迫不及待的样子,给人的印象是“一脸吃相”。更出格的是,她还说“我要多摘几个带回去,让同事尝尝!”,两手各拿着一个梨往裤兜里塞。这很容易让人产生“记者连吃带拿,脸皮厚”的误解和不良印象。也许她想借助夸张的动作刻意表现这里的梨特别好吃,但产生的社会效果却使节目添了几分俗气,同时也损害媒体人的形象。

模仿要有勇气

时下主持人在演播室与嘉宾访谈、出镜记者在现场采访,许多主持人和出镜记者会模仿嘉宾和采访对象的动作、技艺。这样做,主持人和出镜记者是通过肢体语言,表达对嘉宾或采访对象动作、技艺和有关物品感兴趣,也是一种用动作或者说肢体语言去互动、交流的行为,是拉近与采访对象心理距离的举措。央视《远方的家》节目组到过许多少数民族地区采访,这些地方的民族文化各有千秋,出镜记者都会“现学现卖”,参加当地民众表演的队伍中,手拉手的舞蹈、联欢。有的还染黑牙齿,有的被抹了一脸泥巴都不在乎,始终满脸笑容。

主持人和出镜记者的现场模仿是需要有一点勇气的。因为你初学乍练,难免动作拘谨、笨拙,甚至可能出洋相,会引起观众的笑声,但这并不是你不知深浅、弄巧成拙,而是节目情节的组成部分。观众的笑声也不是在讥笑你,而是称赞你善于活跃气氛的机敏。同时,你的模仿还能衬托嘉宾或采访对象动作的潇洒、技艺的精湛。主持人和出镜记者通过自己的模仿和切身感受,可以更形象、具体地介绍采访对象动作、技艺的细节和奥妙之处,增强所做节目的可信性和感染力。

主持人和出镜记者的现场模仿需要有一点勇气,特别是那些模仿看似险象环生的的环境和动作,大都是有惊无险的。因为采访对象对我们十分爱护和尊敬,不会让我们真正去冒险,模仿有风险的动作。如果“师傅”不赞成,我们不要逞强,如果“师傅”赞成就可以按照“师傅”的指点大胆去做。你信任“师傅”可以赢得“师傅”更多的信任。央视《远方的家》节目组出镜记者唐天骄在西南少数民族地区采访时,喝过70度的高粱烧,吃过放了53年的臭猪肉。到新疆巩留县恰西牧场采访驯鹰的哈萨克老猎手更有勇气,老猎手擎着的那只鹰体重20公斤,还没有完全驯服,带着眼罩仍然还有点凶气,不停地抖动翅膀。唐天骄虽然有点怕,但很镇定,脸上挂着往常采访一样的笑容,话语轻松。在老猎手的指点、鼓励下,她勇敢地靠近鹰、摸鹰的头,并且戴上皮套袖,把站在上面的雄鹰擎起来。她的动作显现出对老猎手的信任、尊敬,老猎手也紧密地配合她的采访,向她讲述驯鹰的知识,并演示给她看。特别是老猎手讲到这鹰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我们只是为了民俗表演,已经不随便捕猎了,展现了哈萨克人民的新风貌,为这次采访添了彩。

第5篇:肢体语言范文

2、张开的手掌:张开的手掌在西方的历史上一直和真理、诚实、忠诚、服从有关;

3、手掌握拳,食指指向他人:这个姿势经常和指责别人有关,是一种想要拥有控制权的动作。不幸的是别人往往会愤怒和反抗,拒绝接受控制;

5、抬起的眉毛:抬起的眉毛经常表示惊奇、恐怖,或者担心,是一种不舒适的表情;

6、身体舒展的姿势:表达权力和成就感;

第6篇:肢体语言范文

【关键词】红楼 人物 肢体语言 戏曲舞蹈 塑造

戏曲表演具有强烈的表现力,它源于生活,又不同于生活,出于生活体验,而又不止于生活体验。戏曲的想象力丰富,但夸张适度,其唱、做、念、打、舞都是经过严格训练的。表演艺术家们的一颦一笑、一举一动,可以把蕴藏于内心深处的细微情感刻画得惟妙惟肖,表现得淋漓尽致,显现了形体动作的柔、虚、雄、实、美、娇、刚、俏。

有位著名的表演艺术家曾经说过这么一番话:“世界上最美妙最能触发创造激情的视觉对象就是人类的身体。不仅因为人是宇宙生命的精灵,一万年的历史进化使人体妙不可言地凝聚了宇宙整个生命的神奇与气韵,更是由于人体那丰富多变、微妙动容的表情与体态,无不反映人的内心体验和精神品质,无不展示其所蕴含的青春活力、魅力、特异力乃至生理与文化,理性与灵性的生命状态。”以上话语充分阐述了肢体语言的独特魅力和重要地位。

戏曲舞蹈是演员在舞台综合体现上的一部分,但在戏剧表演中,人们往往会忽略肢体语言的重要性,尤其是以唱腔见长的越剧更是如此。经过参与学院新创剧目《红楼人物SHOW》的排练,使笔者对肢体语言在越剧舞台的人物塑造上有了更深的了解和感受,深感肢体语言在戏剧表演中的重要性。

一、肢体表达与语言表达的异同

肢体表达和语言表达构成舞台形象的两大要素。语言往往代表的是一个人对外的表达,特别是在舞台上,台词是提前固定好的,是相对理性的。而肢体则是下意识的产物,是人受到外界刺激以后的自然和下意识的感性反应,能更加准确地表达出角色当下确切的感受。所以语言的背后往往是复杂的,我们常常会看到一个人在用语言说谎,但身体是不会说谎的,肢体动作是人类与生俱来的自然反应,它的背后往往是单纯的,直接的。

二、肢体语言节奏是情感变化的推动力

在斯坦尼斯拉夫斯基表演体系中,演员的形体训练和利用占有重要的地位。斯氏认为人的身体生活最能反映角色的外部性格特征,在提倡创造角色深入“人的精神生活”之前,先掌握人物的“人的身体生活”,即寻找构成外部性格化所需要的典型动作、表情、姿态、步态、语气、手势等特点,激发起应有的情感,从而达到角色从外到内的协调一致。

舞台动作不但是演员创作的材料,而且还是承载内外的实体;它作为舞台上的信息符号,需要演员熟练自如地驾驭和控制;同时它又是剧本语境中表情达意、制造幻觉的工具,它们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

动作的张力所体现的人物的内心世界和感情生活,对推动戏剧的发展和丰富舞台表现的冲击力起着巨大的推动作用。在《红楼人物SHOW》中,黛玉从看诗稿到焚诗稿再到带着对宝玉的怨恨离去这一系列的关系展示过程中,全部通过肢体语言来表达,利用对生活动作的编排,用看诗稿、对诗稿的怨恨、摔倒在地翻滚、撕稿子、爬起、烧稿子、扑跌等一系列大幅度夸张的肢体动作来加强和表现人物的内心情感,得到了内在和外在的统一体现。

三、没有肢体语言的戏曲表演不是完整的戏曲表演

戏曲不能只依靠灯光与布景等技巧来吸引观众,而是要靠演员鲜明、精确的演技来刻画人物的外形和神韵,以形传神、神形兼备的技巧来塑造出完美的舞台艺术形象。但是无论内容怎样变化,“以歌舞演故事”则是基本的特征。舞蹈是支撑戏曲表演的重要因素,始终与戏曲保持着密切的关系,演员在舞台上准确到位合理而不做作的肢体语言是表达人物内心和情感的一个重要手段,是刻画人物内心和情感的不可或缺的表演方式,它为演员的表演增添了光彩,丰富了演员的表演手段,哪怕是一追一赶、一跑一跳、一转一卧皆是如此,即所谓“无动不舞”。戏曲表演动作若丧失了舞蹈性,也就削弱了它的艺术个性与特征,就不能成为完美的戏剧表演。

四、无声的肢体语言在舞台表现中的冲击力。

肢体语言是指用肢体动作及动作的节奏、动作的张力来体现的人物内心世界和感情生活。肢体语言对于丰富戏剧表现来说起到了一定的作用。在戏剧中充分运用肢体语言已经成为戏剧表现的重要手段之一,它可以提高戏剧人物的情感表达和故事情节的完整描述,让演员的表现更加逼真和生动,运用视觉和听觉的双重感官效果能给观众带来更加震撼和生动的审美感受,能让观众融入到戏剧所要表达的故事中来,把戏剧人物和观众连在一起,形成强烈共鸣。《红楼人物SHOW·葬花吟》中的林黛玉,她以戏曲舞蹈的舞台表现形式丰富了黛玉在焚稿时的一系列情绪变化与角色内心的活动,融合音乐和舞台美术,使舞台的呈现更加具有冲击力和戏曲的张力,如她在焚稿之后带着怨和恨凄然离去,后面部分她是以鬼魂的形象出现在宝玉和宝钗洞房,这场戏里,当凄美而悲伤的音乐渐渐响起,黛玉迈着轻柔而急促的掂步从舞台一侧缓缓飘出,脚步由缓到急,声音由弱到强,鬼魅而凄婉。她焦急地左顾右盼,寻觅着,用吟唱式的演唱方式追随着她的爱人而来,即使是化为鬼魂也阻挡不了她对宝玉的爱慕和眷恋。其中运用了越剧舞台上最常用的长水袖去体现,时而柔软、时而飘逸,忘情地舞动着;人物内心复杂的情感配上凄美动人的肢体语言顿时就把黛玉的心境充分体现出来,准确恰当地表现出黛玉当时的内心感受:她的纠结、她的无助、她的抗争、她的悲哀,此时的舞台感觉是“无声胜有声”,淋漓尽致地抒发了戏剧唱腔难以完整体现的情感过程,使舞台的呈现更加具有了戏剧的冲击力。

结语

作为戏剧演员的创作手段,肢体动作无论是在话剧还是戏曲中,它既能形象生动地塑造角色、表现情感,又能如实地传达剧作家的创造初衷,更为演员的二度创作提供了有力的支点,丰富了演员的舞台表演手段,使戏剧舞台的表演更具有张力、感染力和冲击力。作为从事戏曲教学工作的一员,在平时的基本功训练和排练过程中应更加重视形体的训练和设计,使肢体语言的表达更加的丰富和多样化,让学生将来能够利用自身扎实的基本功,熟练地运用肢体语言去塑造不同的戏剧人物形象,力求做到肢体语言不单一、不重复并且具有创造性。

参考文献:

[1]胡芝风.戏曲艺术二度创作论[M].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2000.

[2]阿甲.戏曲表演论集[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62.

第7篇:肢体语言范文

与言语交流不同,我们的身体语言更多是不受意识控制的,是我们无意识的反应。正如弗洛伊德所说,“没有人可以隐藏秘密,假如他的嘴巴不说话,则他会用指尖说话。”很多心理学家都对人的身体语言进行过研究,让我们一起分享这些有趣的研究结果吧。

身体姿势在人际交流中,肢体语言的使用频率很高,范围也较为广泛。从身体姿势可以读出人们的性格和内心想法。研究发现,那些喜欢将双臂交叉放于胸前的人,平时与人交往时,喜欢和人保持一定的距离,从而达到自我保护的作用。双臂交叉放在胸前这是一种排斥的讯号,使他人觉得冷漠而无法太过亲近。那些保持双手自然下垂在两侧的人,通常做事比较循规蹈矩,可以和他人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但是有时却会让人觉得有一点刻板。在与陌生人交流时,你是不是会于不经意间经常摆弄自己的头发?这说明你的内心非常紧张,虽然表面上你将你的情绪控制得还不错。在说谎的时候,你是不是会下意识地摸一下自己的脸?这说明你的不诚实让你的内心充满了紧张和矛盾。所有这些人际交流中的小动作都反映着我们内心的体验。更有意思的是英国心理学家阿盖伊尔等人研究发现,语言沟通的内容和肢体语言的内容相矛盾时,人们更多地会相信肢体语言所表达的内容。因为这些肢体语言大多是发自内心深处,很少受到我们意识的控制。都说眼睛是心灵的窗户,那么眼睛究竟是怎样向我们诉说的呢?美国心理学家在一个酒吧中进行实验。一个实验助手为前来参加实验的大学生们戴上眼动仪,并且告诉他们等一下实验将会在这个酒吧的一个包厢内进行,而他们戴的这种仪器将会记录下他们在实验期间的脉搏、血压和脑电波的变化情况。事实上,真正的实验地点就是在酒吧内,而不是在包厢内。在大学生们就座的桌子对面,心理学家们故意安排了男模特和女模特各3名,其中有两名男模特和两名女模特都非常迷人。在参加实验的大学生们就座以后,躲在包厢内的心理学家们就开始记录他们眼睛运动的情况。心理学家们在半小时以后,将参加实验的大学生们一一请入了包厢,向他们出示了6名模特的照片,并且要求他们报告一下,自己刚才在外面看了这6名模特大约几次。非常有意思的是,对于那两名长相平平的男女模特,大学生们报告的次数和眼动仪记录的实际次数之间没有什么差异。而对于两名外表迷人的男模特,男大学生和女大学生报告的次数差不多,但眼动仪记录的事实却是这样的:女大学生报告的次数远远少于实际次数,男大学生报告的次数和实际次数差不多。也就是说,女大学生们更多地关注了那两名外表迷人的男模特,而她们却没有意识到自己竟然看了那两个迷人的异性那么多次。同样的情况,在报告迷人的女模特时,男大学生报告的次数也明显地少于实际次数。这项实验告诉我们,很多时候,我们眼睛的运动是无意识的动作,它们会表露我们内心的真实想法。当我们遇到心仪的异性时,经常会表现得“爱你在心口难开”。在这个时候,我们的眼睛却非常诚实地将我们内心的感觉表达了出来。这就是所谓的含情脉脉、眉目传情。我们的眼睛原来是这样“能说会道”,真不愧心灵之窗的美誉。

众所周知,人与人交往时彼此间的距离反映着彼此相互接纳的水平。最新的研究发现,随着沟通过程中所保持的距离不同,沟通也会有不同的气氛背景。人际距离的变化无疑反映了我们心理的变化。日本心理学家涉谷昌三进行了一项关于说谎行为与人际距离的实验研究。他把参加实验的大学生分成了3组。第一组成员的工作是抄写阿拉伯数字;第二组成员的工作是找出两幅指定图画间的差异:第三组成员随机地完成以上两种工作中的一种。每组成员在接受工作之前都不知道工作的内容是什么。前一名成员完成工作后,会向下一名成员报告对这份工作的评价。第一组的成员必须报告说“工作非常有意思”;第二组的成员必须报告说“工作太无聊了”;第三组的成员可以根据自己的真实感受报告。心理学家在实验开始之前偷偷地测量这些大学生之间的人际距离,在他们说谎的时候又偷偷地测量了他们的人际距离。结果发现,第一组成员间的人际距离明显变大了许多;第二组成员间的人际距离也变大一些;只有第三组成员间的人际距离没有变化,且第一组成员在报告时,同时伴有大量的、夸张的肢体动作。这说明,我们在说谎的时候,会下意识地拉大自己与他人的人际距离。如果谎言的内容是善意的,对他人不会造成什么伤害或者带来什么不愉快的话,那么人际距离不会变得很大;而如果谎言的内容会对他人造成一定的伤害或者是带来一些不愉快的情绪体验,那么人际距离就会很明显地变大。同时,那些肢体动作也说明,我们在说谎时内心的紧张不安。而对于这些变化,参加实验的大学生们却都全无意识。无论是人际距离还是肢体动作,他们都觉得在说谎的时候和平时没有什么两样。可见,人际距离的变化和身体姿势一样,也是无意识的,会在不知不觉中给人留下了辨别真伪的线索。

在日常的人际交往中,我们可以通过注意和观察交往对象的身体语言,来及时了解他们内心的真实感受,从而有利于我们与他人进行有效的交流与沟通。同样,在平时的交流过程中,我们的身体语言也会使他人对我们的印象加分或是减分。拍拍自己的脖子,表示你太累了;玩笔或转笔,说明你很不耐烦;不断轻轻地用脚碰地,说明你不是一个很有耐心的人;拉拉耳朵,表示你作出一个决定是多么的困难。懒洋洋靠在椅子上,人们会觉得你非常傲慢而且懒惰;在鞋跟上来回晃悠,让你看起来非常孩子气,没有可信度;耸耸肩,别人会认为你不相信自己说的话,或者对此非常不屑;高音调、快速的说话方式,会让人感觉到你的不成熟,缺乏权威性;对人说话时眼睛看着别处,给人傲慢的感觉;听人说话时眼睛向上看,会让人以为你根本没在听;工作时经常眼睛望向窗外,则表示你想跳槽了。可见,了解这些身体语言代表的意义,学会在适当的场合正确地使用它们,可以为我们在人际交往中赢得加倍的好感和青睐。同样,懂得适当控制自己的身体语言,避免它们在不合适的场合中出现,也可以为我们在人际交往中省去很多不必要的麻烦。

第8篇:肢体语言范文

一、有效的赏识语言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主动学习

莎士比亚说:“赞赏是照在人心灵上的阳光。”在数学课堂上,教师的赏识语言应该是真诚的,发自内心的,而不是形式上的,否则,会让学生感到无聊、乏味,甚至感到虚假和厌恶,不仅起不到激励的作用,还会挫伤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欲望。只有适时、恰当、准确地使用赏识语言,才能使学生产生被认可的满足感和成就感,才能让他们体会到学习的快乐和成功的喜悦。

我曾经教过这样一名学生,她叫H。在初一时,语文和英语成绩很突出,但是数学偏科,成绩不理想,致使总成绩位于全班中游。与她交谈后发现,她的智力很好,但对数学没兴趣。发现原因后,在学习“列一元一次方程解决实际问题”时,我对她进行启发和引导,她认真思考后,竟能准确、完整地解答,面对她的精彩回答,我脱口而出:“你的思路清晰,条理清楚,表达流畅,照此下去,不久的将来,数学成绩定会让老师和同学刮目相看。”从此以后,她对数学有了浓厚的兴趣,学习主动,成绩稳步提高,在中考竟取得了118分(满分120分)的优异成绩。毕业后不久,她给我寄了一张我和她毕业合照,照片后面写着:老师,能与您照相,我很荣幸。上初中,我的运气很好,遇见一位严谨、负责的老师,您的教学方式很特别,您很通情达理。正因为您的赏识,让我在数学面前不再后退;正因为您的宽容,让我在错误之后更觉得愧对于您;正因为您的诚实,让我变得更淳朴。数学,原本枯燥无味,可从您的口中讲出来却比交响乐还美妙。感谢您,我敬爱的数学老师。时光已去,记忆永存,我会永远记得您的――我遇见的最好的老师。由此可见,赏识语言的巧妙运用,有时能量巨大,超乎你的想象。

二、恰当的肢体语言能够增强学生的学习信心,规范学生的学习行为

在数学课堂上,教师应充分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充分肯定学生的点滴进步,树立起他们的自信,从而规范他们的学习行为。这样,既保护了学生的自尊,又激发了他们的学习热情。让每一位学生都能体会到老师并没有放弃他,而是时时刻刻在关注着他们的点滴进步,让他们知道,老师在和他们一起分享他们的成功与进步。我班现有一名学生F,他虽然聪明,但是对学好数学没有信心,解题过程书写不规范。初一上学期,几次考试,成绩始终在30分左右,无论怎么严格要求,都无济于事。面对这样的学生,该怎么办呢?在初一下学期开学不久,一个偶然的机会,改变了这个学生。那是在解答一道“求绿地面积”的题,有几名同学用常规方法解决了,但是步骤多,过程繁琐。我便问有没有更好的方法,这时,我发现他正在认真思考,看表情,似乎有更好的方法,我便让他回答。他利用平移的知识解决了问题,方法巧妙,过程简单,易于理解,回答非常精彩。此时,我没用任何语言,只是快速地、有力地竖起大拇指,顿时班级掌声雷动。从此以后,他有了学好数学的信心,学习态度发生了很大改变。目前,他的成绩在80分左右。由此可见,在数学课堂上,恰当的肢体语言会有明显的教学效果。

第9篇:肢体语言范文

运用肢体语言,能在潜移默化中对学生施加影响。对中低年级小学生而言主要是以无意注意为主,有意注意只占课堂时间的很少一部分,加上他们活泼好动的年龄特点,因此他们不能像成人一样有效地

运用自我提醒和自我命令来保持注意,外界因素极易对他们产生干扰。对于无意注意而言,刺激物的强度特别是相对强度是引起和保持的重要原因。在课上,教师应当注意改变说话声音的大小、快慢,

突出重点,加强语气,注意手势等肢体语言的运用,而声音一旦失去吸引的效用,肢体语言便是最好的选择。对于学生的有意注意来讲,也是以外部的视觉声像来支持他自己的有意注意,而肢体语言是

视觉和语言的完美结合,对于加强学生的有意注意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如学生因为不会回答你的问题,你完全不必批评,可以撅着嘴,扭过头,表示很生气,这样老师显得活泼而可爱,还不会伤害学

生的自尊,相反学生还会感到内疚。不一样的表情能带给学生不一样的感受。如果这节课你一直是绷着脸或一直是同一个表情,那学生会觉得无趣。课堂效果就会受到很大影响。

二、运用肢体语言有助于学生记忆

汉语是一种理性语言,我们的祖先在造字时就注意了音、形、意结合,不借助肢体语言就能很清晰地去表达所要表达的事物,如象形字是最早产生的文字,利用图形作文字使用,在形状上很相像(如:

“人”“月”“鱼”“日”)。指事字是用具体形象画不出来时,就用一种抽象的符号来指示。(如:“上”和“下”“一”“二”和“三”)。会意字是根据意义合成一个字,分为异体会意字和同体

会意字。会意字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形体组合而成的,组合的方式多种多样(如:“火”和“土”组成“灶”;“小”和“土”组成“尘”;“人”和“人”可以组合为“从”;“人”和其他形体组

合为“保、伐”等)。形声字由形旁和声旁组成,标明字的读音,所以将形符和声符组成的字就是形声字,可以分为上形下声、上声下形、左形右声、左声右形、内形外声、内声外形。汉语的构造形象

生动,只能使用丰富的肢体语言才能表达清楚,教师在课堂上一个善意的微笑,一个亲切的眼神,讲话的语气语调,举止态度乃至服饰,都能极大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它可以使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交

流变得更加容易。

三、结语

精选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