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节能减排的案例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节能减排;安全生产;技术;管理
众所周知,对于所有企业,安全生产是一个共有的、永远的主题。而节能减排,即节约能源消耗,减少污染排放,已是“人心所向”,它不仅是世界共同关注的,更是中国政府的承诺,那么,它们之间有何关系?
一、从淘汰旧设备来讲,节能减排对安全生产是有利的
节能减排,要求淘汰高能耗、低效能落后设备;淘汰落后的、旧的设备,可以有效降低安全生产事故的发生率。所以,节能减排,有利安全生产。
1.落后的、旧的设备是引发安全生产事故重要因素
影响安全生产的原因很多,从安全生产事故的诱发因素看,由于使用落后的、旧的生产设备引发安全事故比例较高。如火灾事故中,因为电源线短路引发的比例很高,而它往往与老化落后的供电系统有关系。同样,落后的生产设备,陈旧的生产线,已成为影响安全生产的一个重要因素。企业从事生产,是离不开生产工具的。但如果生产工具不符合安全要求,就可能引发安全事故。因此,所有企业,从组织生产的那一天起,安全生产成为责无旁贷的义务和责任。但是,任何生产工具,都是有使用时限的;生产线,也有“消亡”的一天。生产线,越接近生命终期,越来越多的安全问题就会浮现出来,安全风险级别也在提高。
2.落后的、旧的生产设备是节能减排改造对象
陈旧的生产工具,落后的生产线,“超期服役”的设备,往往是高耗能、低能效的。技术的先进,使得新型设备能耗低于旧设备。应用先进技术的新型设备,在产能相同的情况下,能耗总会比落后设备低。节能减排,要求淘汰高耗能、低效能的生产设备。从落后设备是安全隐患的一个深层次原因来看,淘汰落后设备,即是淘汰高安全风险设备。生产过程中,任何安全防范措施,都有不到位的地方;如设备内部某一元件出现发热异常现象,就是一个安全隐患,用普通的防范措施,较难察觉。但从节能减排角度来看,参照目前技术条件,生产只要是高能耗、低能效,就可以提出生产设备技术改造计划,将内在的、深藏的安全隐患立即消除在萌芽状态。所以,任何企业,可以以节能减排为手段,强化安全生产基础工作。
3.节能减排改造案例
中国电信广州分公司,通过节能减排,狠抓安全隐患,收到了立竿见影的明显成效。中国电信广州分公司,具有一批持续运行十几年的通信设备。2010年、2011年,通过实施节能减排,公司斥资748万元资金,对23个旧通信系统设备进行了更新,每年至少节省电费1428万元。对旧通信系统设备进行了更新后,设备故障故障率大幅降低。说明旧通信设备故障隐患相对较高。这些高故障率的旧设备,很难保证没有消防隐患。
二、从余能利用来讲,节能减排对安全生产是有利的
节能减排,最直接的途径就是对企业余能,特别是余热资源,进行有效回收利用。在回收余能的同时,必定会减少、停止其他形式产能设备的运行,这里面,不乏一些高安全风险的设备。所以,从余能利用来讲,节能减排有利安全生产。余热资源回收案例:2014年9月,天津钢管公司投资4000万元,实施烧结烟气和高炉冲渣水余热利用项目,主要建设内容如下:(1)烧结烟气余热利用,主要改造现有105m2烧结机配套的140m2环冷机烟气系统,对环冷机产生的高温烟气进行回收,通过余热锅炉将高温烟气转化为蒸汽并入厂区蒸汽管网使用,减少燃煤锅炉供汽。(2)高炉冲渣水余热利用,主要是改造现有1000m3高炉冲渣冷却方式,对冲渣后的高温水进行余热回收,通过换热站高效换热后产生高温水供给生产生活采暖用,减少燃煤锅炉供汽。项目建成后,新建余热锅炉年产蒸汽量10.44万t/a,新建换热站年节约燃煤锅炉蒸汽量3.8016万t/a,合计节约燃煤锅炉蒸汽量14.2416万t/a,可替代天津钢管公司现有的1台35t/h燃煤锅炉。2015年11月,天津钢管公司投资约6800万元,实施了二炼钢电炉烟气余热回收改造项目。主要是对电炉第四孔高温烟气余热资源进行有效回收利用,配套建设一套烟气余热回收装置,以实现余热余能资源的回收利用,回收的热量通过换热产生蒸汽27.8t/h,并入厂区蒸汽管网使用,替代现有的1台20t/h燃煤锅炉。这两个余热利用项目,通过有效回收以前浪费掉的高温烟气余热,在满足原有蒸汽管网用汽需求的同时,停运了两台燃煤锅炉,1台35t/h燃煤锅炉和1台20t/h燃煤锅炉,杜绝了燃煤锅炉运营、维护潜在的高安全风险,防止了锅炉安全事故的发生。
三、结论
对于安全生产,节能减排是有积极作用的。安全生产和节能减排,是企业的主要负责人要亲自抓,亲自管的工作。节能减排,完全可以成为安全生产的一个管理途径,帮助解决生产中深层次的安全问题。企业,可以借助节能减排,充分发挥节能减排的积极作用,提高企业安全生产水平,防止伤亡事故、设备事故及各种灾害的发生,保障员工的安全与健康,保障企业生产正常进行。
作者:李双圆 单位:天津钢管公司
参考文献
[1]张树科.浅谈安全生产的重要性[J].科技信息,2009(,7):389-389.
关键词:医院建筑;节能减排;建筑能耗;节能途径
绪论
建筑能耗一般是指公共建筑或个人居住建筑在被使用过程中对消耗的能源一个评价,包括维持人们正常生活需求的照明、采暖、制冷、通风、热水、电梯等方面所产生的能源消耗。建筑领域比起其他行业来说是比较大的能源消耗者,也是产生浪费最为严重的地方。在经济较为发达,生活质量总体水平较高的西方发达国家中,建筑能耗会占整体社会能耗的1/3~1/2之多。我国的社会经济水平在不断升高,生活水平不断攀升,建筑能耗虽未有发达国家那么多,但也成逐年增长的趋势。近年来,有文献表明,医院的建筑能耗占医院正常运营中总能耗的27%左右。[1]因此,在保障医疗水平不断提高的同时,响应国家节能减排的号召,积极发现目前医院建筑改造中存在的问题,不断创新探索新思路,是医院进行建筑能源管理的首要任务。
1医院建筑节能减排改造现状
响应国家相关部委节能减排的号召,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医院积极进行建筑节能减排的改造,减少建筑能耗占医院总能耗的比例,取得了较为有效的成果。其中不乏有较为先进的单位做出起到良好的榜样作用。其中,湖南省人民医院作为三级甲等大型综合性医院,对医院门诊的配电间、医院的锅炉房、医院的手术室的空气热源等进行了节能回收的建筑改造,其节能减排效果较为明显,每年中可节约医院的水煤电等相关支出约74万元,明显提高了医院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不仅提高了资源的利用率,而且实现了能耗变小,效益增大的节约资源的目标,得到了广泛的肯定,起到了榜样的作用。[2]另外,上海市的医院积极了解医院的实际产生的能耗情况,并对医院的建筑节能潜力进行了有效的评估。上海申康医院发展中心携手中国建筑研究院为上海市医院的节能减排建筑进行专门的研究,拓宽了医院建筑节能减排的道路。中国建筑研究院上海分院积极参与到上海市公共卫生临床中心、上海市曙光医院(东部)和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的建筑节能减排改造之中,从前期的调研到可行性和经济性分析再到建筑改造的施工以及后续的节能效果评估,取得了良好的效果。[3]医院建筑节能减排的工作在全国陆续铺展,节能减排的理念不断深入人心,从整体上讲建筑能源管理日趋合理完善,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取得进展。
2医院建筑节能减排改造中存在的问题
医院建筑节能减排的改造工作取得了进展,效果较为显著,但此过程中依然存在着诸多的问题亟待解决。①从医院的角度进行分析,就会发现在医院进行节能减排的改造中,需要医院投入大量的资金,并且缺乏相关的专业人才,不知从何入手。目前我国医院的节能减排改造仍是以自主改造为主,进行局部的单一的改造,虽然取得一定的节能成效,但往往是以转移能量和牺牲设备为代价的,得不偿失。[4]其次,医院缺乏主动节能减排改造的动力,用能主要是后勤系统用来提供医院的服务性保障,不是主要的业务,没有被重视。②从产能的角度分析,医院进行既能减排的改造,节能产业不断发展主要依赖于国家整个节能服务产业的发展。我国的节能意识以及节能服务产业起步比较晚,无论是政府机关、用能单位还是从事建筑设计的设计院又或是设备的制造厂家、节能公司等各个方面的单位,节能的参与热情不高都是主要的问题,医院的建筑节能工作开展较为缓慢。
3医院建筑节能减排改造中的探索创新
积极推进医院的建筑节能减排改造工作,需要不断进行探索创新,发现新途径,获取新建议,总结新策略。以下有几点建议:
(1)建立健全医院的能源消耗分项计量和监控系统,可以有效对各个部门的能耗情况进行监控和比较,直观的得出节能效果的程度,方便检查医院的各部门的节能指标是否完成,也能为建筑的改造提供数据支撑,方便调整节能策略。
(2)聘请专业的一条龙的技术单位对医院的建筑能耗情况进行评估和整改,避免单一或局部进行改造的情况出现。专业的技术单位就可以全面把握医院的建筑状况、医院系统的运作情况、医院的能源管理情况,然后进行科学合理的分析,挖掘医院建筑的节能潜力点,然后进行设计改造,达到节能减排的目标。[5]尤其是一些老的医院,当初的设计忽略的节能减排的理念,导致后续的节能技术不好施用,需要专业的机构进行医院的建筑规划设计,立足于医院的长远发展,提高医院的节能能力。
(3)积极推进医院的物业能源管理。物业能源管理是提倡在医院的建筑节能过程中施用合同能源管理的创新型节能模式,积极利用现有的物业管理平台,开展合同能源管理,主要是在物业的管理环节中注入节能的元素,在为业主提供节能减排服务的同时,达到医院的建筑节能减排的目标。[6]现有的物业能源管理部门也有能力有条件将节能的技术和设备落实到应用中,解决在建筑节能中的部分困难。这种创新的物业能源管理模式将有力促进建筑节能减排的发展。
4总结
总之,我国人口众多,人均资源量少,能源的利用率较低,如果对能源不加管理,将会面临严峻的资源短缺情况,因此,选择能源节约,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可持续发展是我国的必经之路。进行医院建筑的节能减排改造,不断推进改造进程,积极探索创新既能减排的途径,是最为明智的选择。
参考文献
[1]马江波.某医院建筑能耗与节能改造分析[J].中国住宅设施,2011(09):40~42.
[2]黄伟.大型医院建筑节能改造范例[J].建设科技,2008(Z2):82~83.
[3]田伟,李瑞杰,周志仁.上海医院建筑节能改造案例分析[J].建筑科学,2011(04):109~114.
[4]房霆宸,董建曦.医院建筑节能改造与污水回收利用技术[J].建筑施工,2013(09):849~851.
[5]殷洪亮,张志刚,董琛.天津某医院建筑节能改造方案分析[J].建设科技,2014(13):60~61.
节能减排是当今世界各地经济发展的潮流与方向,“两化融合”战略的提出无疑为企业节能减排工作的深入开展提供了契机。如何发挥信息技术的渗透性、倍增性和创新性优势,利用信息化手段改造企业传统设备和工艺、优化企业运转流程、创新企业管理模式和手段成为“两化融合”提升节能减排总体水平的关键。
我国高能耗企业生产规模大、生产工艺复杂、产品种类繁多、能源消耗结构多元化,因而节能减排涉及技术、人员、管理、资源等多种不确定因素,必须运用系统工程的理念和方法从不同角度研究这些生产要素的相互作用,通过协同运行与整体优化达到企业节能减排的目标。
实践导引路径框架
“两化融合”促进企业节能减排的实施过程复杂多变,需进行全面的统筹规划。从系统工程的基本理念出发,遵循我国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的发展历程,可提炼出“两化融合”促进企业节能减排实践导引路径框架(见图1)。该框架分别从机制实施路径、方法实施路径、技术实施路径三个维度描述了信息化促进企业节能减排的实施步骤和路径方向。
机制实施路径
机制实施路径从推进机制的角度,描述了政府引导“两化融合”促进企业节能减排的推进思路和推广策略。根据我国工业企业节能减排和信息化发展现状的差异,政府在推进信息化与企业节能减排相互融合的运行机制上,应遵循“聚焦重点、稳步推进”的原则,从企业层面、区域层面和产业链层面逐步展开。模式采取选择重点行业、重点企业做试点,待相关技术、管理机制发展完善后再逐步推广,从而规避实施风险,最大化信息技术对企业节能减排的贡献作用。
企业层面。在企业层面,应遵循“骨干企业示范、中小企业辐射”的推进思路。骨干企业来自典型的能源密集型行业,这些企业的实施成效对实现工业总体节能减排约束性指标具有较大的贡献。同时,这些企业具有较好的信息化基础,能源消耗成本比重大,信息化促进节能减排的成效更为明显。骨干企业的实施经验和成熟技术,可以逐步推广到其它企业,特别是对中小企业和小微企业来说,骨干企业的成功案例可以帮助它们少走弯路,降低实施风险。
区域层面。在区域层面上,应遵循“发展循环经济、建设生态化工业园区”的推进思路,以循环经济为理念,整合园区内各企业的有效资源和能源,通过企业间的成品、中间产品、废弃物的循环重复利用来实现工业园区的生态化建设目标。这就要求各企业间相关生产要素必须统一协调和精细平衡才能达到效益最大化、废物最低化。通过信息化技术,可以建立面向工业园区的环境在线监控和能源综合管理平台,为企业间的资源能源及时共享和统一调配提供服务。
产业链层面。在产业链层面上,应遵循“整合全产业链、开展能源综合与循环利用”的推进思路。围绕全产业链资源,整合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利用物联网、云计算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发展能源综合与循环利用、绿色供应链管理、生态产品全生命周期开发、安全环保健康(HSE)等关键技术,使产业链中的所有企业成为一个整体,在节能减排总体目标的统一指导下,整合各方资源,探索生态化建设的产业链模式,引导我国企业的生产与管理向生态产业链运作模式转变。
方法实施路径
在本质上,应用信息技术推动企业节能减排体现了一种持续性、周期性的系统寻优理念,以“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评估成效”为一个周期,对企业生产资源的配置和运行进行系统性、持续性优化,从原辅料及能源、工艺技术、过程控制、设备、产品、管理、废弃物、员工等各个方面寻找实施节能、降耗、减污、增效的节能减排途径和方案。
采用持续不断的系统寻优理念实施“两化融合”促进企业节能减排,其核心是运用一套基于模型的“建模、仿真、评估、优化”的方法体系。因此,围绕企业节能减排所开展的产品创新设计、生产管控及工艺优化、生产装备改造、业务流程梳理、废弃物循环利用、能源管理、环境在线监测等各项业务,都需要基于模型的分析与优化方法的支撑。对信息化促进企业节能减排来说,这是一项基础工程,是贯穿信息化与企业节能减排相互融合全过程的基本方法,其理念如图2所示。方法实施路径包含建模、仿真、评估与优化四个阶段。
建模阶段。模型是对实际系统的简化表示,是系统工程领域各种研究方法的基础,基于模型的系统分析与优化是运用系统工程理念进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灵魂所在”。根据企业节能减排需求,从企业运行本质出发,构建以能源流、物料流、信息流、排放流为核心的“四流合一”的耦合模型,精确描述生产过程、能耗过程、排放过程之间的交互作用和运行机理,体现能源、排放与其它生产要素之间复杂的耦合关系,通过调整生产要素的组成结构和运行条件,达到能源高效利用、排放物降低的目的。
仿真阶段。借助于计算机仿真技术,对节能减排业务模型进行仿真,获得基于时间推进的系统演化行为,模拟围绕产品制造而产生的各种能源、物料、排放物在设备之间的流动和转化过程,以及各种能源介质的消耗和污染源的排放情况。通过仿真,可以获得全面反映企业节能减排水平的模拟数据。
评估阶段。将模拟数据进行多指标评估,从多个角度,全面评价企业节能减排的综合水平。通过该流程,一方面挖掘企业节能潜力,找出企业各个业务环节中的节能减排问题,挖掘实施信息化促进企业节能减排的潜力,获取应用信息技术提升企业节能减排水平的切入点。另一方面,评估优化措施,对改进方案是否合理、相应模拟数据是否反映节能减排水平提升进行决策,根据模型评估制定的优化标杆,评价优化措施和改进方案的水平,预测其实施成效,从而做出优化决策。
优化阶段。根据节能潜力,围绕节能减排目标,对模型实施优化,运用生产要素调整等多种优化手段,从过程、工艺、设备、管理和控制等方面获得面向节能减排的优化措施和改进方案。方案必须具备可操作性,并且对非关联的生产要素能造成直接或间接影响。
上述四个阶段在实施过程中是一个往复式的循序渐进过程。每一个节能减排业务对象的分析与优化过程可能要经过多次迭代,才能达到最终的优化目标。上一次迭代周期产生的优化策略,必须经过再建模、再仿真、再评估,才能验证优化策略的实施效果。
技术实施路径
“两化融合”促进企业节能减排的重要抓手是面向不同业务领域的各类技术。技术的成熟性和可推广性决定了信息化与节能减排融合的成功与否。纵观信息化的发展历程及其与节能减排的逐步融合过程,技术实施路径将企业逐步应用信息技术最终实现节能减排总体目标的发展过程划分为信息化发展、初步融合、深度融合三个阶段,如图3所示。
图3 “两化融合”促进企业节能减排技术实施路径
信息化发展阶段。该阶段是“两化融合”促进企业节能减排的初级阶段。主要任务是运用信息技术实现企业产品设计数字化、经营管理电子化、生产过程自动化。包括网络基础设施的建设、信息系统的实施与应用、产品设计的信息化、操作模式的数字化、设备运行的自动化。这一阶段的发展成果为“两化融合”推动企业节能减排提供了软硬件环境。
初步融合阶段。该阶段是“两化融合”促进企业节能减排的中级阶段。随着信息技术在企业应用的逐步增多,针对不同行业、业务、生产工艺的企业节能减排单元信息技术开始全面发展,具体包括管理信息化节能减排、绿色产品及工艺设计、装备信息化节能减排、生产过程管控节能减排、能源管理、副产品循环利用、二次能源回收利用、末端治理、产品循环利用节能减排。这些技术以企业的各项关键环节为能源优化目标,强调信息技术对企业产品研发、生产过程控制、生产经营管理等单项节能减排应用目标的覆盖和渗透作用。但面向企业全过程或产业链的节能减排综合集成尚未有效实现,并且还有少部分单项应用系统没有建立,或已经建立的部分单项应用系统的支撑面和覆盖面需要进一步加强。
深度融合阶段。深度融合体现了“十二五”期间我国“两化融合”发展战略的新特色。即企业利用信息技术促进节能减排从单一环节向集成、综合的方向转变,初步融合阶段的单元节能减排技术向系统节能减排技术转变。这种转变体现在从单一环节向产品全生命周期的转变、从单个企业向产品链的转变、从单一能源介质向复杂能源结构的转变、从粗放管理向精细化管理的转变这四个方面。经过信息化发展及其与节能减排初步融合阶段的建设工作,企业实施信息化促进企业节能减排的基础建设趋于完备,单项业务支撑系统的建设项目已经完成,信息化推动企业节能减排的工作重点已经进入协同与综合集成业务领域,面向全过程的节能减排综合集成、大范围能源综合管理、区域循环经济综合利用等技术领域成为该阶段的重要技术组成部分。此外,在深度融合阶段,环境影响将成为信息化推进企业节能减排工作的重心,在某些特定情况下,环境甚至比传统的价值因素更为重要。
作为一家主业为精细化工、化学农药等的综合性化工企业,嘉化集团是传统意义上的污染大户,原来位于嘉兴市吴泾路5号,到去年底,公司生产车间已经搬迁至海盐经济开发区和嘉兴港区。
嘉化集团的搬迁,与嘉兴市产业转移升级的路径有关:那就是将诸多企业集聚在一个产业园区,不仅使企业完成减排任务,还使企业在搬迁过程中主动完成产业升级和结构调整。
元旦节后第一个工作日,环保部派出20多个核查小组,前往我国各个省、市、自治区,摸底核查各个省市上报减排数据的真实性。一位1月20日返京的核查组成员告诉本报记者,像嘉化集团和嘉兴市一样,很多企业和地方的做法值得肯定。
但是,“十二五”期间的节能减排任务一点也不轻松。
减排增加两个约束性指标,企业负担加重
“环保部此前每年都会核查减排数据,只不过今年的规模最大,因为要为这5年算总账。”上述核查组人员告诉记者,在即将出台的环保“十二五”规划中,除了化学需氧量和二氧化硫,还增加了两项约束性指标―――氨氮和氮氧化物。
在此前环保部2010年总量减排核查工作启动仪式上,环保部部长周生贤表示,“十二五”时期,我国经济总量仍将快速增加,重化工业的比重大、增速偏快,结构性污染仍将十分突出,给我国资源和环境带来极大的挑战。
因此,周生贤提出,“十二五”期间减排工作将在继续推进COD和二氧化硫减排的同时,把氨氮和氮氧化物作为新的约束性指标,强化结构减排,促进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
中投顾问环保行业研究员侯宇轩告诉本报记者,按照节能减排形势,约束性的指标数量和种类应该呈递增的趋势,另一方面,不断增加约束性指标也反映出国家节能减排更加依靠限制性手段推进。
除了约束性指标的增加,更值得注意的是减排方式的转变。
上述核查组人员告诉本刊记者,“十二五”期间的减排方式,要从“十一五”期间的工程减排为主转变为结构减排为主,并从依靠行政手段向依靠经济手段转变。
所谓工程减排,就是电厂上脱硫设施和企业上污水处理设施,以减少主要污染物的排放。据介绍,“十一五”期间的减排主要靠行政命令、工程减排完成,而这种方式随着减排工作的进一步深入已经难以为继。
而所谓结构减排,就是通过调整经济结构、产业结构和生产结构来实现总量减排,而这需要各个部委的积极配合。
侯宇轩认为,随着节能减排措施的不断推进,高压政策下的行政手段产生的影响力将会出现边际效应递减的趋势。
“我认为‘十二五’是这两种手段的一个过渡期,我们可以清晰地观察到,一旦行政手段松懈,市场节能减排情况就会出现反弹,而我国对市场手段的运用还并不熟练,因此,两者的过渡还需要一定的时间,市场手段的运用也需要依靠行政手段的支持。”侯宇轩说。
然而,地方政府盲目追求GDP的观念依然普遍,“十二五”减排的压力可想而知,企业需要啃的“硬骨头”还很多。
侯宇轩认为,大体而言,突破口应放在推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上,依靠物质资源消耗转向创新驱动,控制煤炭在我国能源中的比例,特别是地方政府要大力推动清洁能源的利用。
“如果增加的排放指标对各个行业都一样,那么这样难免有失偏颇。”上述嘉化集团负责人告诉记者,毕竟不是每个企业排放的污染物都含有氨氮或者氮氧化物。如果“一刀切”,就容易造成企业之间成本高低不同,在出口中容易发生价格战,间接使国外企业获利。
“从心底而言,约束性指标的增加确实增加了企业的负担,但是从长期来看,这是企业在生存发展中应负的责任。”上述企业人士告诉记者。
不过,上述核查组成员告诉本报记者,“十二五”期间排放指标数据最终要以今年全国“两会”公布的版本为准。
拉闸限电:节能与减排条块分割
在环保部摸底“十一五”减排数据的同时,国家发改委此前也多次调研摸底各地节能指标的完成情况。
在刚刚过去的2010年,“拉闸限电”成了许多地方政府完成节能指标的重要手段。最近尤为惹人注意的是,河南林州为了完成节能指标,在冬季供暖期竟然“停止供暖”。
据媒体报道,河南省林州市主动提出“上大压小”关停优创火电厂,获得国家2300万元补贴。而事实上,优创电厂并未关停,只是在供热期间交替满负荷发电。后被政府部门查处,林州市炸掉供暖电厂,造成全市停暖。
此事经过媒体报道后,引起轩然大波:究竟是“民生重要还是指标重要”?
有评论人士认为,节能减排的执行,本应指向当地的污染源和资源消耗型企业,但这些事关地方钱袋子的耗能排污大户,都在节能减排的“死任务”中毫发无损地存在着,被“误伤”的却是无数普通人的日常生活。
除此之外,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诸多企业受累“拉闸限电”措施,工期一拖再拖。
“我们工厂白天停电,只能等晚上来电后加班加点,国外客户的单子还在催。”近日,山东一家机械厂老板告诉本报记者,不仅生产企业受累于“拉闸限电”,而且有的酒店等公共场所也按点停电。
而在南方经济大省广东省,去年底,仅佛山就发生多次拉闸限电事件。
据了解,去年12月11日,佛山恩平市政府办公室下发了《关于启动全市节能预警调控一级应急响应的通知》。第二天,恩平辖区内所有陶瓷企业均被强制断电停产,华昌、新域、新锦成、会德丰、百强、正德、荣高、全圣、嘉俊、佳鸿等包括从佛山转移的陶瓷企业遭到重创。工人提前遣散放假,复工难期。
这是去年年尾当地政府为达到节能减排考核目标而制造的一次典型的停产事件。
有媒体报道称,自2010年9月以来,广东省多个地区为完成节能减排达标任务,对企业采取了“拉闸限电”的措施,严重影响了企业的正常生产,给企业造成极大的损失,进一步推高了多种产品的价格。
其实,恩平事件并不是单个案例,在陶瓷产业区经常发生类似的事情。
在去年上半年,山东淄博陶瓷产区皆遭遇节能减排、限电停产的事情。早在今年年初,山东淄博就强制推行节能减排,并出台了相关的政策措施,不少企业因此被关停。
在去年11月底,为了完成节能减排目标,淄博辖内张店区陶瓷企业被再次强令全部停产。
值得注意的是,企业在停电后纷纷用柴油发电机发电,造成了地区的节能数据“达标”,实际却导致“费能增排”的怪现象。
[关键词] 节能减排 火电机组 能源 节能
中图分类号:TE08 文献标识码: A
1引言
能源是我国国民经济的命脉,在社会的发展和人民的生活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煤炭的大量消费造成了严重的环境污染。作为国家中长期科学技术发展的11个重点领域之首的能源领域,发展思路是坚持节能优先。因此,合理利用能源,节约能源,降低排放已经成为我国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方针。
2火力发电厂的能耗分析
2・1火力发电的能量转换
火力发电厂是利用各种燃料燃烧的热能来提供电能的工厂,其转换过程是从燃料的化学能到热能,再从热能到机械能,最后从机械能转换为电能,在这个过程中能源的消费和损耗是很大的,因此火力发电厂是我国能源消耗和也是二氧化硫等有害气体排放的大户。
2・2凝汽式发电厂的热经性指标
燃煤电厂最主要的热经济性指标是热耗率和标准煤耗率,其中煤耗率是反映电厂循环和设备完善程度的最直观最科学的标准。
其中发电效率又包括:锅炉效率、输汽管道效率、汽轮机的绝对内效率、汽轮机输出的机械效率和发电机效率。从中我们不难分析出,提高发电厂的锅炉效率,管道保温情况,汽轮机的绝对内效率,汽轮机输出的的机械效率,发电机效率是降低煤耗率,提高发电厂效率的积极有效途径。
3节能措施
3・1锅炉部分
3・1・1风机节能改造
当空预器改造后漏风大幅下降,但环保逐步要求增加脱硫系统、脱硝系统,烟尘排放要求电除尘器改造为电袋复合或布袋除尘器等因素,都会使锅炉各种风机实际工作点大幅变化,导致各大风机不断需要进行改造。
3・1・2锅炉燃烧优化调整
在把新机组正式投入并进行生产之后,相关人员由于态度不够认真,所以没有小心谨慎地调整机组的控制系统,尤其是锅炉系统,锅炉系统是整个机组系统中的最为主要的组成部分,其运行正常与否直接关系到火力发电的效率,因此,小心翼翼地对锅炉系统进行调整是极有必要的。锅炉系统的设置会不可避免地存在着差池或小的误差,而要想把误差降到最低,并减缓由于设备存在缺陷带来的不便,必须不断地调整锅炉系统,进行一系列的实验控制系统的参数,最终实现锅炉功效的最大化,同时确保其安全运行,也满足了经济适用的原则。
3・1・3锅炉存在的主要目的就是进行传热
对于电站锅炉而言,用于传热的构件有很多,比如省煤器、水冷壁和过热器等。需要指出的是,在所有的传热部件当中,最主要的换热部件就是水冷壁,为了达到节能降耗的目的,实现最大的传热效果,可以依托提高水冷壁的换热量来实现,但是前提是其他的传热部件处于正常工作的状态。
3・1・4管网的保温必须引起高度的重视
各种用热设备和保温蒸汽管道是管网中的主要部件,这些主要的部件一旦与周围的空气大面积接触就会散失大量的热量,所以,注意管网的保温势在必行,一方面是为了保证管网工作的安全性,另一方面是出于节能降耗的目的。鉴于此,笔者认为保温材料的选择是非常关键的:其一,保温材料必须能够适应高温环境,在高温环境下理应正常地发挥自身的作用,机械性能不会由于周围的温度过高而降低;其二,导热的系数不能过高,但是绝热的性能必须良好甚至优秀;其三,保温材料切不可具有腐蚀性,管线一旦被腐蚀将会造成不可挽回的后果,所以材料不应该具有过高的吸湿性。
3・2汽轮机部分
火电厂的重要组成部分还包括汽轮机,在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的影响下,发电厂的汽轮机设备以及系统都得到了优化和改进,汽轮机部分的设计水平的提高是有目共睹的,由此看来,重视汽轮机部分的节能减排是极其有必要的,可以在这部分大刀阔斧地开展节能降耗工作。
3・2・1汽轮机本体改造
一般来说,汽轮机本体节能改造工作由三部分组成,包括汽轮机的进汽和排汽部分、汽轮机通流部分、汽轮机汽封系统的改造。假如设备的原始设计热耗不高,通流部分的整体改造热能消耗的下降就会不多,投资的回报会受到很大的影响,利润也会大幅度降低,针对这种情况,应该改造汽轮机汽封系统和设备,这种情况的发生并不罕见,而且这些案例都取得了令人满意的结果,然而,有一部分改造在较短的时间内取得了较为良好的效益,但是经过较长的一段时间之后会是怎样的效果仍有待时间的证明。
3・2・2汽轮机辅机及其系统改造
各种水泵的改进和热力系统的节能改造是汽轮机辅机及其系统的节能改造的两大组成部分。由于设计以及选型的不合理,有些水泵压头余量过大和水泵本身效率不高,通过水泵性能和管路特性测试,正确评价水泵节能潜力是水泵节能改造可行性研究的关键。某电厂对前置泵和凝结水泵的改造案例提供了水泵节能改造的原理和方法,包括车削叶轮、流道打磨、修正进出口角等叶型优化改进、选用高效叶轮等可降低电耗和提高水泵效率。
3・3电气部分
为了达到根据主机负荷调节辅机出力的节电目的,目前的许多火电厂已大量采用电机调速技术。变频调速、永磁调速和电机由单速改为双速等是其通常采用的技术手段。现在的火电机组负荷率不是特别高,所以调速技术在节约能源资源方面的作用是很明显的。
就目前来说,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科技水平的不断提高,变频调速器的功率已经得到大幅度的提升,变频器被应用到更广阔的领域和更大的范围以及更多的行业,凝结水泵、小型辅机是变频器最开始被安装、应用了变频器,后来变频器又运用到了循环水泵,变频器的应用节约了不少的电力资源,进一步减少了电费的缴纳,成本投入由此减少,发电厂的利润得到明显的提升。变频器的使用虽然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节能减排的效果,顺应了低碳发展理念和可持续发展原则,但是也存在一定的弊端,例如系统变得更为复杂、可靠性不再像以前那么高、维修维护的次数增多。所以,对变频器的改造不应该随意进行,在真正进行改造之前要有几套可以遵循的改造方案。
4四点建议
4・1建立完善节能减排督查机制
加大对发电厂内违反节能规定、责任心不强、浪费等行为的监督和检查力度,确保督查的对象明确与正确,确保督查的强度够大,着实把监督体系的功效发挥到最大程度,督查对象要从每一个工作人员入手,对各级发电厂工作人员进行深入有效的管理,使他们能够在其位谋其政,培养节能减排的意识和习惯,从以上这些方面督促发电厂节能减排工作的进行,并从最大程度上保证节能减排的效果。
4・2建立健全节能减排培训机制
火电厂的节能减排工作是一项综合性极强的工作,而且更新速度不断加快,因而火电厂员工被要求顺应其发展,通过参加与节能减排有关的培训来提升自身综合素质,既包括科学文化素质,即专业素质和技能,也包括思想道德素质,即社会责任感的培养。
4・3建立完善的节能减排管理制度
完善的管理机制是火电厂开展节能减排工作的保证。管理机制就是一个企业的骨架,只有管理机制周正,才能保证工作人员发挥出他们真正的价值和能力。在管理机制的完善中,可以设立科学合理的奖惩制度来刺激工作人员更加热情地开展节能减排工作,调动他们的工作积极性,从而提高节能减排效率。
4・4我国能源固然丰富
但是由于人口的增多和浪费严重,煤、石油等传统能源紧缺状况非常令人堪忧,不利于当代和后代人的可持续性发展,而电力企业等传统型企业想要再依靠传统老套的模式发展下去基本上是不可能的了。其如果想要继续生存下去,唯一的方法就是进行产业的转型升级,提高创新和科研能力,走低碳发展道路。技术创新可以优化利用各种能源资源,使企业的发展模式根据市场来灵活地调整,使企业走上专门化、技术化、全球化的发展道路。
结论
综上所述,火电厂节能的主要目的是降低能耗,提高经济效益,在现役机组上通过机组优化运行、建立阀门管理制度、对机组设备用电、用水进行优化试验,可达到提高机组经济性、节约厂用电、降低补水率的目的。
参考文献
[1] 奚士光、吴味隆、蒋君衍编著,锅炉及锅炉房设备(第三版),中国建筑出版社,1994
一、节能宣传周活动主题和时间
2012年,节能宣传周活动主题是“节能攻坚 全民行动”,活
动时间为6月12日至18日。
二、节能宣传周指导思想及总体要求
当前我市正处于确保完成 “十一五”节能目标的非常时期,面对严峻的节能形势,以节能宣传周活动为契机,营造节能攻坚、全民行动的良好氛围。按照5月5日国务院和省政府节能减排工作电视电话会议的要求,坚持把节能工作作为促进经济结构调整、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抓手,作为增强区域可持续发展能力、建立资源节约型社会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重要内容。今年我市节能宣传周活动要紧紧围绕“节能攻坚全民行动”的主题,把倡导节能、低碳、绿色的生产、生活方式和消费模式作为宣传重点,遵循公众参与度高、社会影响面广、与媒体紧密结合、活动集中紧凑等原则,开展形式多样的节能宣传活动。
各项活动要充分利用各种媒体广泛宣传,把节能与企业增效、与产业结构调整结合起来,把节能与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结合起来,以达到宣传国家和省有关节能方针政策,提高全社会节能意识,推进节能全民行动,在全社会营造浓厚的节能舆论氛围的目的。
三、主要活动及工作要求
围绕“节能攻坚 全民行动”的主题,通过各种形式的节能宣传活动,传播节能理念,普及节能知识,调动社会各界广泛参与,力求宣传范围更广、影响更大、效果更好,形成更加浓厚的节能减排社会氛围。具体安排是:
1、2012年6月7日前向省发展改革委、省工信委上报我市节能宣传周活动方案。
2、成立市2012年节能宣传周活动领导小组,组成单位由市经委、发改委、教育局、科技局、环保局、财政局、建设局、交通局、农业局、统计局、广电局、商务局、国资局、质量技术监督局、总工会、团委、妇联等组成。并于6月13日召开领导小组成员单位参加的节能宣传周专题会议,对宣传周工作进行全面安排部署。各成员单位根据节能宣传周专题会议要求,明确分工,落实责任。
3、2012年6月11日前将我市宣传周活动方案发至各县区、重点耗能企业。各县区及重点耗能企业结合本地本部门实际制定公
众参与度高、有社会影响力的宣传实施方案,开展形式多样、各具特色的宣传活动。5、节能宣传周活动期间,电视、广播、报纸等媒体播出、刊登倡导节能低碳生活的公益广告,并以新闻、专刊等多种形式集中开展节能宣传;手机信息利用中国移动短信平台发送节能宣传信息。
6、节能宣传周活动期间,商务部门进行高效照明产品及节能产品展示。
7、节能宣传周活动期间,经委、统计、昭阳区重点耗能企业召开能源管理负责人座谈会,在六月下旬举办一期全市重点企业节能培训。
8、发展改革部门要积极宣传我市的能源形势、政策、规划,贯彻落实国家和省的有关工作部署,宣传能源资源节约的重要战略意义和现实意义。
9、教育部门要在中小学开展节能知识宣传文化活动,营造崇尚节约的校园文化。
10、科技部门结合科技活动,积极开展节能、低碳技术宣传,运用多种方式推广先进的节能、低碳新技术。
11、环保部门要积极宣传节能减排对改善环境的重要意义及先进典型案例,促进减排责任的落实,引导企事业单位加大节能减排环保投入,引进新技术、新设备,开展强制性清洁生产审核。
12、建设部门大力倡导低碳绿色建筑和节能小区,积极宣传节能环保型建筑和绿色建筑的重要意义和成果,积极宣传《民用建筑节能条例》及建筑节能相关政策,加强建筑节能技术培训,普及建筑节能基本知识。
13、交通运输部门要大力宣传交通节能成效,推行节能驾驶和操作,鼓励交通运输企业采取节能低碳的生产方式,倡导公众绿色出行和低碳交通消费模式。
14、农业部门要继续深入开展节能减排农村行活动,大力宣传和推广农业和农村节能减排技术与产品。
关键词:大庆 管理创新 启示
管理创新是企业适应竞争环境变化,提升整体发展能力的重要手段。在当前经济危机影响长期存在的情况下,企业要把握“从追求利润最大化转向追求价值最大化;从监控型管理转向授权型管理;从物力财力竞争转向市场能力和创新能力竞争”的管理创新潮流。近年来,大庆油田面对资源品质变差、开发成本上升、整体协调发展难度加大等诸多挑战,坚持把管理创新作为实现“管理突围”的重要举措,见到了突出效果。其实践过程对于企业推进管理创新提供了可资借鉴的案例。
1.要立足于让“创新管理”活起来,加强机制建设
通过上下互动,强化组织,对管理创新成果的立项、组织、申报、评审、奖励、推广等各个环节做出规定,完善成果评分标准,细化了分类初选、专家评审、实地考察、推荐答辩、综合评定等评审环节;建立所属单位管理创新考绩档案,纳入内部经营责任制合同“基础管理”指标,与经济效益挂钩;采取召开经营管理工作会、管理创新经验交流会,利用《油田经营管理》杂志、“管理交流”栏目、“企业管理动态”简报等途径,推广管理创新成果;对获奖成果,不仅按照一定的标准进行奖励,并要作为职称评审的加分项和破格的条件。从而建立起运作规范、过程可控、良性互动的运行机制,调动管理创新的积极因素,实现由“冷”到“热”、由被动到主动的转变。
2.要立足于让“学术氛围”浓起来,加强互动交流
通过内外融合,兼收并蓄,促进外部先进管理理念和方法的导入。要组织各级管理人员到先进企业学习考察,参加各种管理成果交流活动,与同类企业对口结成“管理对子”;加强与外部企业及知名院校和管理研究机构的互动考察调研。大庆油田每年都组织管理人员到外部企业和兄弟油田考察交流,参加黑龙江省企业联合会、中国石油企业协会和中国企业联合会组织的管理创新交流活动,既展示了自主创新的管理经验,又学习借鉴了其它先进企业的管理方法,促进了管理水平的提档升级,被中企联、清华大学“中国式管理科学”项目组确定为样本企业。其中,《大型油气田立体化节能减排管理》一成果,回答了作为创建资源节约型社会主体力量的国有企业,如何更好地践行发展使命,履行节能环保的社会责任。大庆油田面对生产规模逐年扩大、系统效率不断降低、注采总量大幅增长、高耗能产量比例逐步增大、环保门槛日益抬高等挑战,探索了以系统工程理论为指导,以战略规划为统领,以科技创新为先导,以系统优化为重点,以精细管理为支撑,以动力机制为保障,以发展循环经济为生长点,以特色文化为引领的立体节能减排体系,促进了清洁发展、节约发展、可持续发展。其特点是:建立节能减排三维体系,从空间布局上,对油藏工程系统、采油工程系统、地面工程系统进行优化布局和提高效率,实现产量、效益、能耗和排放的综合效益最大化;从时间进程上,对节能减排的规划、设计、生产、排放、再利用全过程,进行整体优化;从逻辑步骤上,对节能减排各个阶段按照科学的逻辑方法,加强战略管理、科技管理、过程管理、文化管理,从而形成一个多维度、多要素同时发挥作用的节能减排立体构架。这一模式实行后,大庆油田能源利用效率达到国内先进水平,与国际平均水平相当。在注水量年均增长1.4%、产液量年均增长6.9%、总井数年均增长16.71%的情况下,能耗总量实现负增长;全油田每年采出的4亿多方工业污水,经处理合格后全部回注地下驱油再利用;年均减少CO2排放量117.2万吨、SO2排放量0.8万吨,有力地支持了国家创建环境友好型社会。该项目受到政府部门、行业高层和管理专家的高度评价,被确定为国家行政学院案例教学教材,已经两次在“中央国家机关司局级干部培训班”上作案例教学,获得了较高的评价。
当前,航运公司燃油成本占运营成本的比例一般在
40%~50%左右,有的甚至更高。高昂的燃料成本、日渐走低的投资回报率,加上港口和航线日渐严格的环保法规,以及国际海事组织的能源效率指数等限制性因素,近几年都对船东的运营带来了诸多挑战。航运企业所能做的最大努力就是在正常运营船舶的同时,协调好环境和经济效益的可持续发展。因此,如何通过节能减排技术与机制的应用与推广,有效降低企业运营成本,已成为当前航运界普遍关注的问题。
一、当前航运企业节能减排的重要方式
1.船舶改装节能
2013年伊始,不少航运公司陆续采用一些船舶改装的技术手段,其中包括球鼻艏改装等方案,来达到节能减排的目的。例如,马士基航运在北船重工,对旗下10艘集装箱船的船鼻进行改造,以减少燃油消耗、降低成本。继马士基之后,现代商船也宣布了改造旗下10艘高速集装箱船的计划,并在北船重工完成首艘削减球鼻艏改造工作。随后,达飞海运又在舟山中远船务完成了集装箱船“塔斯卡”球鼻艏改装项目。
从改装后的节能效果来看,虽然目前尚无具体公开数据,但据马士基航运估计,改装后运力可节省大约2%的燃油消耗。舟山中远船务经过试验和数据比较后认为,达飞的集装箱船进行球鼻艏改薄后,理论上可节省燃油消耗8%。现代商船则表示,改造前的集装箱船最大航速为27海里,在经过改造之后,新球鼻艏整体形状更接近“海豚型”,最大船速也降低为18海里。通过改造,预计燃油成本将减少3%。由此可见,船舶球鼻艏改装后,虽然节能效果不尽相同,但收效仍然明显。在降速运营下,对球鼻艏的改装,可以对原有设计的阻力状态做出改进。
在船舶节能改装经济效益明显的驱动下,国内船东也做了这方面尝试。2013年11月,宁波丰华在中船澄西为旗下的53 000吨散货船进行节能改造。据船厂测算,节能改装后的船舶,平均油耗可下降10%~12%,按每日船舶消耗30吨燃油计算,每日可节约燃油3吨,费用1万余元。船厂数据显示,节能改装后的53 000吨船,运营一年即可赚回修理改装的成本,对船东来说不仅有利可图,而且投入产出的收效相当可观。
2.航运节能管理软件
除了船舶改装,对船舶硬件设施进行改造外,船舶节能管理软件的日益兴起,也成为航运界节能减排的关注对象。近年来,芬兰船用方案公司Napa推出的软件,可使船上能够更密切地观察船舶的实际运营情况。该公司称,开发设计这类节能管理软件,主要源自于市场不断增加的需求。早些年由于油价低,市场对这类软件的开发并不感兴趣。但随着严厉的环保规则陆续出台,以及持续高昂的油价,迫使船东更多去考虑如何使其船舶管理更加绿色。Napa公司的节能管理软件推出后,节能效果也不负众望。
2013年,欧洲航运公司Bore宣布了其试用NAPA公司的SEEMP船舶能效管理软件的结果。该公司在一艘滚装船上配置了该软件,在89天时间里,燃料消耗减少了5.8%。据Bore公司计算,采用该软件,该滚装船每年能节约320吨燃料,约合21万美元。除了正在运营的船舶外,一些新船也开始安装能效管理软件。2013年,万海航运公司新交付的一艘4 680 TEU“新春”轮,安装了最新推出的NAPA Green节能系统。该系统是日本海事协会与日本NAPA公司共同研发的全方位节能软件,能有效降低船舶燃料成本与减少二氧化碳排放,进而与国际海事组织于今年初开始生效及执行的SEEMP船舶能源效率管理计划达到相辅相成的效果。万海航运表示,决定选择该系统,是因为它的功能相当全面性,还有简易亲切的操作界面,以达到船舶平衡、速度与路线的最佳化。同时,公司也期望能因此成为更环保节约的船舶管理者。
由此可见,无论是船舶的硬件改装技术,还是航运节能管理软件应用,都能为航运节能减排工作带来非常可观的经济效益,吸引不少船东的目光。
二、节能减排服务与合同能源管理
1.节能减排服务及整体解决方案
随着现代技术和制度的不断演进和发展,节能减排推进的着力点也逐步由传统的船东技术应用,向供应商为船东提供综合技术服务方面转化。如果将航运节能减排视为一项针对船东的综合服务,那么其推广的关键就在于满足航运企业的深层次需求,为航运企业提供整体的解决方案。
西门子在航运界推出第一个集成的、优化船舶管理的解决方案时,其船舶业务负责人就表示,在现在以及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维护周期和能源的消耗在成本降低方面均拥有巨大的潜力,公司可以在生态和经济效益两方面,为船东提供船舶的可持续性运行方案。该公司推出的系统平台EcoMain,可以帮助船员和船东迅速获取和处理船舶运营的各项数据并以简单透明的方式呈现,通过综合分析与集成所有相关数据,保证最大程度的优化船舶的运行效率,同时数据也可以远程提供给船东,有利于船东通过可视化的方式对其整个船队进行优化管理,为航运业提供一个航运节能管理的整体解决方案。
针对国外服务商在该领域的踏足,国内供应商也不甘落后。去年中国国际海事会展期间,中船集团旗下的中船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成功推出了自主研发的船舶智能运行与维护服务的系统一揽子解决方案,成为国内首家成功完成船舶智能运行与维护服务系统自主研发的企业。该智能运维服务整体解决方案提出了帮助用户以最小代价完成“精确节能,绿能管理”的运营目标,通过定量掌握船舶装备状态,为用户实现船舶运营的精确节能与绿色管理,分析并找出额外节约运行成本的可能,提高航运计划整体性。
除了在航运节能管理方面提出的整体解决方案外,在船舶技术改装方面,也有专业机构提出了整体解决的设想和建议。德国劳氏船级社指出,当前尽管不少船舶改装技术都获得行业公认,但营运船改装的进程远慢于人们的期望。这主要是一些中小航运企业由于自身技术力量有限,缺乏专业航运节能知识,在节能减排技术方面无法做出明晰的选择和判断。针对这种特殊而又蕴含巨大潜力的需求。该机构2013年推出了一本帮助船东如何利用一系列改装方案来保持其营运船经济性的新手册。手册内容显示,当前节能减排技术推广的主要阻碍是船东在信息、信心和投资动力方面的缺乏。缺乏改装专业知识意味着航运公司在大量现有的可选方案面前,会很难识别出最佳的方案。而且,也未能以专业方式对单一改装方案的经济性进行评估。因此该船级社建议,金融机构要发挥重要作用,进一步为船东提供充分的融资支持。航运公司、技术顾问、信誉良好的方案提供方和验证节能效果的机构之间建立合作会大有可为。
2.节能服务公司与合同能源管理
虽然节能减排技术已经走向成熟,但仍有相当一部分航运企业对节能减排工作缺乏足够热情。这里面除了船东对技术因素了解不够全面和深入之外,与当前航运业普遍面临现金流吃紧的困境也有相当大的联系。国际金融危机以来,由于市场持续低迷,航运公司持续亏损。为了生存,一些知名航运企业已到了不得不依靠变卖资产来维持生存的局面,即便像马士基和达飞这样实力雄厚的老牌航运企业,近年来也不得不多次变卖多式联运、码头等资产,来筹措部分企业资金,用于拓展新的核心业务。虽然不少节能减排技术和整体管理方案可以帮助航运企业降低运营成本,但由于航运业运力过剩明显,行业整体利润改善空间有限,当航运企业效益不好的时候,苦于资金有限,迫使不少航运企业暂时打消通过再投资的方式,来做好节能减排工作。
而航运企业这种缺钱的状态,正是金融机构发挥重要作用的时刻。为船东提供包括融资在内的节能减排整体解决方案,将成为一个可行且有效的方式。航运企业的节能减排工作更需要一个能提供包括金融解决方案在内的综合节能服务公司来共同推动。而与节能服务公司密切相关的,则是现已被广泛应用的合同能源管理。
合同能源管理发源于上世纪70年代中期的美国,是一种基于市场的节能新机制,即由专业的节能服务公司与用能单位签订合同,为其提供节能项目用能状况的诊断、设计、融资、改造、施工、设备采购、安装调试、运行管理、人员培训、节能量测量和验证等服务并保证节能量或节能率,用能单位保证以节能效益向节能服务公司支付项目投资和合理利润的市场化节能机制。合同能源管理作为一种先进的能源管理模式,在国外的发展只有20多年的历史,但发展迅速,特别是在美国、加拿大、欧洲和日本等国家或地区,已发展成为一种新兴的节能产业。
在我国,随着节能减排产业政策体系的逐步完善,节能服务产业规模正在迅速壮大,产业发展的外部环境明显改善,合同能源管理也从原来不为大家所知,到现在越来越被社会各界认识不断增强,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产业,越来越多的用能企业积极采用合同能源管理实施节能改造,服务模式也不断创新并实现了突破。目前,金融机构针对合同能源管理特点设计新型金融产品,开发多种融资方案,为产业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国家对促进节能服务产业发展也高度重视,并把合同能源管理看作是促进节能减排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要措施。近年来,无论是从国家出台的节能减排政策、财政奖励政策还是税收优惠政策,都对节能服务产业的发展形成了良好的政策氛围,这对于推动产业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三、节能服务产业在航运业发展前景展望
在节能服务产业发展潜力巨大的前景下,我们也清楚地看到,节能服务领域也由以工业为主,正逐步向工业、建筑,交通等多领域转变,其非工业领域节能服务市场份额也正不断提升。目前在交通领域,港口企业利用节能减排服务已经有不少案例。
2014年初,南网能源公司与广州港南沙港务有限公司签署绿色港口战略合作协议。根据协议,南网能源公司将发挥节能减排技术与平台优势,帮助南沙港务优化能源供应体系,为其提供一揽子节能服务解决方案,其中包括做好能源专项规划、深入分析能源消费结构及用能状况,挖掘节能潜力,开展节能改造,帮助南沙港务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等。
十提出,要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在资源配置上的基础作用。国家在节能减排的政策取向上也逐步开始转变,由重点支持节能项目向培育节能服务市场转变。以分享节能效益为基础的节能服务公司也由此不断应运而生。包括一些央企在内的大型重点用能单位,近两年也开始组建专业化的节能服务公司。他们正利用自己的资金及技术优势,扩大市场。例如,中石化集团早在2011年10月就成立了专业的节能服务公司――中石化节能技术服务公司,并于2012年成为国家发改委、财政部第四批备案的节能服务公司。作为合同能源管理项目,中石化节能技术服务公司还享受到上海市浦东新区国家税务局直接减免增值税的税收优惠政策。该公司成立后,一直致力于合同能源管理在中石化的实践和推广工作,并成为中石化合同能源管理的主要执行者。据悉“十二五”期间,中石化将安排上百亿元投资用于节能改造,实施合同能源管理具有极大的内部市场,开展合同能源管理具有广阔前景。
目前,融资渠道是限制一些新兴产业发展的瓶颈。通过拓展产业链思路,我们不难发现,利用新的渠道和营销模式,结合全球环保的责任和理念,节能减排服务对市场资金仍然具有强大吸引力。余额宝、零钱宝和理财通等互联网金融的相继诞生,改变了以往的社会融资渠道。今年在深圳,招商新能源集团启动了一项光伏互联金融战略合作,通过互联网众筹的崭新模式,实现了国内节能减排产业先锋――光伏电力行业与互联网金融的第一次牵手。该模式将通过互联网众筹平台,以众筹的模式向公众募集资金,联合社会各界力量,推动新能源项目建设。该创新模式将以金融消费者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构建一个互联网金融生态闭环,通过创新互联网方式让全民共同参与到低碳减排的行动中,共建绿色家园。
(1)英国诺丁汉大学。
诺丁汉大学开设有类似建筑物理的课程,以专题讲座形式向学生讲授,直接为建筑设计课程服务。理论讲授与设计平行的教学模式,同类技术知识易形成体系。技术知识的设置针对性运用于设计,而相应的设计也侧重于技术的实现。
(2)同济大学。
同济大学在2003年开设与节能建筑、绿色与生态建筑相关的专业课程《建筑环境控制学》,教学对象主要是建筑学四年级本科生。课程主要分两部分:一部分是节能建筑的理论讲授,另一部分是知识的应用与实践设计。通过两环节的实施,实现节能建筑教学的渗与析。
(3)山东建筑大学。
为打破传统建筑教学方向单一的体制,更好地满足社会对建筑节能人才的需求。从2007年起,山东建筑大学结合本校实际,与国内知名太阳能企业进行联合办学,增设太阳能与建筑一体化方向。从国外建筑院校教育教学实践可以看出:节能理论以专题讲座形式向学生讲授,采用理论与设计平行的教学模式,值得国内借鉴与学习。国内建筑院校对建筑节能教学实践主要概括为两种:一是增设建筑节能课程或现有课程改革;二是在建筑学专业基础上增加与节能技术相关的专业方向。
1.2国内典型设计院对节能减排的应对情况及分析
通过重点调研上海现代建筑设计集团、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机械部第三设计院和上海建筑科学研究院建筑设计院四家设计院对节能减排的应对情况。国内设计院节能机构所涉及节能领域呈现多样化态势,说明市场对建筑节能人才的需求是多领域、多方位的。随着建筑节能工作的逐步推进,社会需要更多新型建筑人才参与到建筑节能的各个领域。
2建筑学专业学生对节能能力培养的“就读后评价”
学生是人才培养的主体,其对高等学校培养计划中所设相关课程的评价,最能代表课程教学效果的优劣。通过回访学习主体,就建筑节能相关课程设置情况进行“就读后评价”。将评价结果及时反馈到建筑学专业人才培养体系中,以体现人才培养的合理性。
3节约减排政策导向下建筑学专业人才培养的更新策略
3.1建筑学专业教学方法的更新策略
3.1.1传统教学方法的不足
建筑相关节能课程如《建筑物理》、《建筑节能技术》等,课程传授的知识是从实际的物理环境抽象出来的概念和原理。这些知识对擅长使用形象思维的建筑学学生而言,难以消化。教学方式以课题讲授为主,教师单向灌输知识,导致学生学习积极性低,更谈不上主动运用于设计课程。
3.1.2多元化教学模式的建构
(1)案例教学法。
案例学习不是简单的复制,经验的积累是需要转化的,案例的分析与解读是经验转化的途径。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通过分析和解读节能理念融入建筑设计的经典案例,当下建筑技术的发展对建筑设计的影响,鼓励学生自主学习相关节能知识,实现从模仿到经验的转化,进而提高节能设计水平的目的。
(2)专题讲座与专题化设计相结合。
专题讲座是一种开放式教学方法,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增强教师与学生间的互动,从而针对性地把专题讲座知识运用到专题化设计当中,实现理论讲授与设计课程平行的教学模式。
3.2建筑学专业课程体系的更新策略
3.2.1更新原则———“思维连贯化,技术阶段化”
传统课程体系中建筑节能相关课程属于独立的理论课程。节能减排视角下,建筑节能应被视为一种理念,其建构的是一个体系,在整个建筑设计过程中应象空间、造型、功能、流线一样贯穿设计的始终。因此,提出建筑学专业课程体系“思维连贯化,技术阶段化”的更新原则。思维连贯化是指将节能理念从学习设计初期就教授给学生,使学生从本质上重视建筑节能设计;技术阶段化是指分阶段地学习专项的建筑节能方法,有针对性地运用到设计中。
3.2.2优化理论课程体系,形成连贯性的思维模式
现阶段建筑教育在课程设置上,相关课程前后不连贯和相互间缺乏联系,使教学效果大打折扣,因此课程设置应强调连贯性。低年级考虑做些节能常识性介绍,使学生认识到当前形势的紧迫性和建筑节能的必要性。二、三年级结合建筑构造和建筑物理讲授节能基础知识,四年级将《建筑节能技术》课程进行立体拆分成若干、具体的专题讲座,穿插到合适阶段并在设计环节中进行针对性的训练。
3.2.3将节能理念阶段性融入建筑设计类课程
结合建筑学专业设计类课程的特点,将节能理念的培养分为三个层面:观念层面即节能意识;方法层面即节能理念;技术层面即节能技术。结合建筑学专业各年级教学特点,运用立体化拆分方法,将《建筑节能技术》课程相关拆分成适合不同年级的节能专题讲座,适时地穿插到给定建筑设计教学环节,将不同层面的节能理念阶段性地融入到设计类课程中。
(1)不同层面节能理念阶段性融入建筑设计的课程体系。
从建筑设计类课程的阶段划分看,二年级是学生基本观念形成的良好时期,节能意识作为观念层面的教学内容,放在该阶段是合适的。三年级属于建筑学专业人才培养中设计理念全方位提升的重要阶段,节能理念作为方法论层面的教学内容,三年级建筑设计类课程要求学生在方案中体现一定的节能理念,是妥当的教学思路。四、五年级的建筑设计环节要求学生在方案中体现具体的节能技术,是合适的思路。
(2)将环境模拟分析与设计竞赛引入建筑设计的课程体系。
环境模拟分析为建筑设计的节能创作思路提供强有力的理性基础,从而在更高层次上实现生态与节能建筑设计在感性与理性层面的整合。因此,Ecotect、Phinics等环境模拟软件将在辅助建筑及规划设计,提高环境分析能力方面,为建筑师和规划师提供良好的技术平台。设计竞赛是推行建筑节能设计行之有效的措施,有助于学生节能意识的培养、深化学生的节能理念,强化学生的节能技术。因此,不同阶段鼓励师生参加“全国大学生节能减排”、“太阳能建筑”及“中国梦绿色建筑创意”等设计竞赛,将会极大提升学生在高等教育阶段节能设计的培养。
4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