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教育与政治论文范文

教育与政治论文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教育与政治论文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教育与政治论文

第1篇:教育与政治论文范文

各种不同的社会科学,其本身都具备一定的科学的范式发展模式,范式的发展和转化通常也是科学不断成熟的过程。对于中国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新范式的发展,应该对过去的范式进行批判继承,进行适度的扬弃,促进新的思想政治教育理论成果的诞生。不过,中国的思想政治教育理论新范式以及新形态并不能够被预先描摹,其必然是根据时代的发展进行发展和转化,所以,对中国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的新范式研究主要是对其发展的趋向进行描摹和思考。

(一)对现实问题的关注与思考思想政治理论研究的范式,应该是对现实问题进行关注和挖掘,从而对现实的问题提出思想政治教育领域的方法论,而不是单纯关注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发展而发展。社会的现实问题实际上是社会的标志,只有对现实的问题进行关注和回应,才能够让思想政治教育学科获得可持续发展的机会。对现实问题的关注以及回应,对于思想政治学科的知识框架的构建也尤为重要,特别是对于一些具备前提性的问题,要能够形成一系列的研究和针对性的突破。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的新范式发展,应该如同马克思提出来的,一个时代的关键问题,并不是为了提出答案,而是为了提出一些问题,并且这些问题是能够根据时代的共同命运提出来的。因此,思想政治理论的研究,应该对于一些具备格局性的大问题、对现实有重大影响的关键问题进行关注,同时也应该对于一些老的问题进行关注。问题是研究和探索的动力,新的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不仅仅诞生于时代,也孕育于过去时代的理论成果。所以思想政治理论是一个革命的过程,需要一个更为广阔的研究视野,从各种土壤养分当中逐渐成长起来。

(二)对各学科知识、思维的吸收与结合思想政治教育本身就是一种跨学科的社会科学,因此,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在探索新范式时,需要进一步在更高的层次上吸收各种不同的学科知识,特别是集合了不同的学科知识之后,能够更好地促进不同学科的学术思维的碰撞,从而在更深入的层次之中进行融合。思想政治教育是富有层次的学科,如果单纯采用数量极少的学术知识进行研究,其对于思想政治教育的可持续发展本身也是起到阻碍的作用。而思想政治教育除了对于不同的学科知识进行吸收之外,更对于不同学科本身的思维模式的吸纳以及弘扬。思想政治教育在过去的理论范式当中还是存在思维模式系统性不足的问题,尤其是在注释和整合有关的思想政治理论知识,但是并没有形成特定的思想政治教育的学术思维模式。因此,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的发展,不仅仅是知识内容的发展,更是学术思维模式的成长,这样能够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学术研究模式和探索问题的方法,对于社会的意识形态的把握和分析,以及对于人民群众的思想政治水平提升也是发挥着积极的作用。

(三)学科支撑与关键研究点新的思想政治教育的范式,应该是以中国当前的发展问题作为研究的关键点和学科支撑。因为当前中国的改革开发已经进入了深水区,只有配合当前中国的发展实际提出一些新的问题和研究成果,才能够发挥出思想政治教育本身的学科价值。当代的思想政治教育具备时代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各种人生观、世界观以及价值观互相之间碰撞和融合,因此,在上层建筑的构筑和发展方面,应该给予更多的关注。这一点也是思想政治教育在发展过程当中的理论研究落脚点,更是学科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学科支撑。

二、结束语

第2篇:教育与政治论文范文

1.让政治课内容走进学生的日常生活,注重体验式教学。

第一,让学生主动参与活动,体验真情实感。我国现代教育家陶行知认为教育要做到“做、学和教”的完美统一。更强调先生要拿做来教才是真教,学生通过做来学,那才是真学。老师要在课堂教学中要引导搭台,学生成为主角唱戏,让学生通过活动真正动起来,才能够有效的提升学生的学习效果。比如在高中思想政治课中,人的意识力量有多大这篇教学内容。就可以通过一个实验,让学生更好的理解这个内容的内涵。事先准备一个吸管和秒表,实验的内容是对盛有水的杯子让学生吹气,一开始让一位高个子且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学生吹气,最后成绩是连续吹气25秒。然后叫一名矮个子且不乐意运动的学生吹气,在学生的加油声中竟然连续吹了38秒。这个实验结果让学生们了解了意识的力量往往让人拥有极大的潜力,这样的实验要比口述100次的讲授效果好,因为通过学生们的自我参与,有效的促进了学生的认知。第二,编导小品让班级成为学生舞台。首先要让学生理解所学的政治课程的内容,然后再结合现实生活中的场景编写小品让学生表演,这不仅仅能够让学生主动展现自我,也能够有效提升学生的探究能力、团队合作能力,从而激活他们的学习兴趣。比如在讲授政治生活中的政府权力:依法行政这篇内容时,就引导学生就当前热门的话题,城管和小贩们的冲突来改变小品。而这些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将这个小品编写的非常出彩,在课堂上的表演也相当出色,在学生的笑声中也让他们逐渐深刻理解了所学的内容。同时也提升了他们的人文关怀精神。而这种精神就算是重复千遍的语言宣贯,也往往很难让学生理解并引导他们今后的生活。第三,引入多媒体冲击学生的感官。在讲授爱国主义这篇内容是时,就能够通过多媒体等形式播放一些爱国主义影片,让他们来感受爱国情怀。或者播放每年央视举行的年度感动中国颁奖节目,这些优秀的颁奖词再配上优美的音乐,让学生从视觉和听觉上感受他人的爱国主义情怀,进而培育他们的爱国主义精神。

2.注重教学的科学性。

有效的教学并不是让学习者去占有别人的知识,而是让他们能够构建自己的知识经验,进而形成自己的知识体系和个人见解。对此在高中政治课堂教学上要注重教学的科学性,具体可以从下面三个方面来完善:首先,要从新旧知识体系的矛盾入手,激发学生思考,让学生获得新知识。根据教育心理学的研究表明,新旧知识体系的矛盾冲突能够让学生认识到自己当前知识体系的不足,进而会产生强烈的学习欲望,来突破当前知识的瓶颈,从而实现对未来知识的探索,这样能够有效的激活学生的探究之心。然后,要利用相关学科知识的关联性来进行对照分析,从而帮助学生构建新的知识结构。现代课堂教学更加注重各个学科之间的相互渗透和融合,只有能够帮助高中政治课讲透,让学生更容易理解,也可以利用物理学、自然学科甚至是生物学科等知识来帮助学生理解相应的哲学观念,进而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第三,要从学生自身的生活经验着手,激发学生的联想和想象,帮助他们构建知识体系。这里学生的生活经验既包括他们的个人生活,也包括他们对现实和历史知识的掌握,以及对国内外当前政治、文化等内容的掌握,从这些学生能够喜闻乐见的经验中来选择相应的教学素材和方法,将政治理论充分融入到这些社会生活中,从而帮助学生理解和深入学习。

3.注重理论联系实际的实践教育。

在高中政治课程教学中,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学是最基本的方法,但是由于受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方法的影响,这种理论和实践的联系教学法现在的应用还不够广泛,因此政治老师要在实际的教学中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在教学过程中要强调理论结合实际来进行教学,进而引导学生通过理论来解决实际中的问题,这样才能够让学生更加深入的掌握理论,也能够让学生对现实事情的认识深度得到了空前的提升。

二、总结

第3篇:教育与政治论文范文

(一)实现资源共享营造良好的教育环境

思想政治教育发展揭示了诸多教育问题。传统教育模式单一缺乏应用资源。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思想政治教育也变得复杂起来。有效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需要文学教育作为辅助。通过文学蕴藏的巨大能力获得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同样,传统文化教育不能满足当代受教者的需求,需要强大的思想理论支撑文学教育,因此,思想教育与文学教育融合并实现资源共享,能有效促进文学教育发展。第一,将文学教育积极引入思想政治教育视野,会增添教育内容的亲和力及感染力,使得口头道德逐渐变成生动的文学形象[1]。第二,通过鉴赏文学作品,能丰富思想政治教育目标,对受教者实行人格、思想、政治以及心理道德教育。在一定程度上讲,扩大思想政治教育在文学教育中的纵深和拓展,能有利于道德教育的渗透和覆盖。第三,文学作品对现实生活而言是虚拟社会,对受教者有一定的参照作用,能提供独特的社会体验。优秀的文学作品中,人物和性格塑造始终围绕着一种教育氛围和学习氛围,激发受教者的感性认知,能通过感悟和思考体会文学教育的思想内涵。文学教育的氛围要建立在优化育人环境的基础之上。第四,思想政治教育的意旨在于培养受教者的人文素养和人文精神。通过文学教育能使得受教者在一定程度上获得更多的熏陶和感悟。利用文学教育积极开展思想政治教育,也是在适应文学教育的新发展方向。总之,文学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融合性发展能使得文学教育环境和途径更加顺畅,实现了教育效益最大化[2]。

(二)提升思想政治感染力重视文学阅读

经典是通过积淀和时空转换诞生的。凝聚着一代又一代的智者的明哲和智慧,具有一定的艺术魅力和思想价值。如,文化语境和历史语境具有一定的神圣性和权威性。文学教育的根本就是以文学经典为核心,通过对经典作品的鉴赏和品读,使得受教者获得心灵上的震撼和感悟,在心灵的对碰中提升智慧增强情感体会[3]。由于文学作文在人文素养教育中具有一定的优势,能够探知人性的光辉和魅力,也能促进受教者道德情操和高尚品格的形成,促使受教者综合全面发展。重视文学经典就是在注重自我超越,受教者能从丰富的内涵中获得一定程度的感悟,潜移默化的实现自我修养和文学素养的提升。同时,文学经典中融入思想政治教育,能使得受教者心灵与作者心灵实践激情的对碰和交流,唤醒受教者的追求和渴望。逐步向大智慧、大知识氛围迈进,获得真正意义上的人格陶冶和创造启迪。同时,在文学教育过程中,加强思想教育力度,使得文学经典逐步向追求自然追求真善美过渡。让文学教育成为一种知识、一种经验、一部人生[4]。

(三)提升教育时效性避免形式化

以往思想政治教育和文学教育缺乏层次,直接从教育者角度出发,填鸭式的教育很难让受教者接受。教育者往往以遥不可及的高大形象拉开与受教者之间的距离,不容易被受教者所接受,逐渐失去了应有的教育意义。从而导致受教者忽视了人生态度的感知和人文精神形成需要。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最终得不到应有的体现,人文素质和文化修养也失去了应有的价值和空间。因此,要以思想政治教育促进文学教育发展。将人文内容以及审美内容传授给受教者,使之拥有一定的判断能力和欣赏水平及认知水平。同时,利用思想政治教育不断完善受教者的文学素养,激发人生观的养成,提升人格素养。为了避免文学教育流于形式化,可以对教学内容进行整合。通过丰富的思想政治教育给课堂增添活力。使得文学教育不再僵化,在重视主体个性发展的同时,促进教育内容的吸收,摆脱传统填鸭式传授模式[5]。

二、重构文学教育

(一)重塑文学教育理念

通过分析文学教育内涵发现,改变文学教育现状走出困境,首先要从转变教育理念入手。通过文学即人学的卓识来丰富文学教育。在思想政治教育背景下,强化文学教育就是在强调立人和育人教育。要体现出人文教育也要倡导情感教育和审美教育。通过思想政治教育视域来陶冶受教者情操,丰富受教者的理解能力、想象能力、感悟能力以及协作能力。文学教育作为终身教育,必须要围绕文学教育特性,注重文学教育审美回归,关注“人”的思想情感以及现实理想。只有在以人为本的思想政治教育视域下,才能使得受教者做到自我超越、自我反思以及自我磨练,使得人格构建成为文学教育的最终目标。同时,文学教育的定位是以前瞻性和先导性为主,强调审美教育、人文教育以及文学性为核心的教育原则,明确思想政治教育视域下,文学教育目标和方向。因此,坚持以人文本的教育理念,是文学教育的关键。也是思想政治教育功能能否推进文学教育的重要因素[6]。

(二)回归文学教育人文性

新课改以后,强调文学教育的文学性和人文性。追求文学价值就是在追求人文精神,这也是重构文学教育的重要原则。艺术源于生活,文学作为一种艺术同样源于生活,是人对环境的体验也是人对环境的向往和追求。文学教育也是精神文化的重构要素。当有高学历的人不懂得感悟生命就如同野蛮人聚集的荒野。这句话说得就是文学需要人文性回归,作为一种精神来陶冶情操慰藉心灵,实现人与人之间的精神联系。让受教者在接受文学教育过程中充满灵性与激情、感悟,积极体会生命价值并对未知世界形成一定的向往。文学教育回归人文性,不是短时间内能形成的,需要不断的熏陶和渗透。因此,文学教育回归人文性需要思想政治教育支持,在提成人的品格修养以及心灵修养后,完善文学教育人文性。文学教育的真是面目是超越功利主义误区的,是承载着培养人类素养的重任,这也是文学教育的最终目标,在此过程中,思想政治教育对文学教育有一定的推动型,因为精神教育是通过思想政治教育潜移默化渲染出来的。因此,思想政治教育与文学教育也会形成有机结合,并最终成为教学亮点[7]。

(三)改善文学教育模式

传统文学教育模式过度肢解化,因此要实现文学教育目标必须重构文化教育模式,达到育人的最终目的。文学教育的任务就是通过阅读和鉴赏文学作品并从中感知生命体会生命,了解文学中包藏的愉悦体验,培养人的情操和品德,并逐步完善人的兴趣爱好和文学导向。由于人文性决定了文学教育属性。因此,改善文学教育模式首先要从理性感悟和感性追求入手,充分发挥文学魅力避免失去文学韵味。构建充满活力且开放的文学教育体系。使得学生能通过不同的方法和内容拓展视野[8]。第一,文学素养的丰富与多元化的知识结构息息相关。因此,要积极组织丰富多彩的文学教育活动,充分尊重教育课题并创造平等的对话环境,使得受教者能在心灵上获得美的熏陶和感悟。第二,尊重文学教育形式,坚持个体理解感悟原则,遵循个体体会和意会规律,从动态教育刺激受教者的学习情绪和学习兴趣,使得受教者能在文学赏析过程中感受到文学的情韵和风格魅力,做到抛其形而得其神。第三,教无定法却选择又发。文学教育过程是体验和感悟的过程,因此要坚持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以“人”为角度出发,在受教者一定的学习空间和思考空间,发挥受教者的潜能张扬其个性,提升受教者的思想品位和人生境界,最终增强生命的感悟能力。

三、结束语

第4篇:教育与政治论文范文

想政治教育学科从1984年建立之初到现在,一直没有自身的范式,所以基本上可以划归为社会学的范式。思想政治教育的研究一直从宏观的国家、集体等切入点出发,也取得了理论成就。但是随着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社会转型期,社会大环境和人民群众间的小环境都发生了变化,社会学的范式已经不能满足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所以思想政治教育范式的人学转换迫在眉睫。首先,思想政治教育范式的人学转换是本学科适应时展的需要。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性强,需要以人为本,从每个个体出发,只有这样才能切合在时展的背景下,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需要。其次,以理论为基础的思想政治教育人学范式的转换,是对旧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超越。“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在于社会与个人的统一。”以前的思想政治教育主要是自上而下的灌输,而忽略了个体的主体性。思想政治教育的人学转换更加关注个人,从人的需要出发,将社会利益和个人利益相结合,使其协调一致。最后,思想政治教育的人学范式转换是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的重大调整。由于经济制度的转变,上层建筑也发生了变化,所以思想政治教育的学科任务也相应的有所改变。思想政治教育向的人学范式转换,是根据党的指导思想而进行的调整,是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的科学发展。

2、范式与范式转换概念界定

目前,各类学科中都广泛使用“范式”这一词语。托马·库恩是美国的科学家,它认为:科学研究中大家共同认同的科学成就,而实践共同体也能在某段时间内获得问题与答案,且问题与答案具有代表性,这就是科学研究中的“范式”。这也是最早提出的“范式”。托马·库恩在研究文献中提出:科学发展的历史是由于科学本身和科学革命的相互交替所创造的,科学革命的过程就是“范式”创新的过程。即曾经的“范式”创新后,被新“范式”所取代。通过了解这一理论得知,“范式”能对科学发展阶段进行评判,也可以用来说明某种科学的基础研究方法与本质。范式转换的概念:库恩认为,对于科学历史的考察,需要去研究范式的转换,由于范式的转换会带来科学革命,所以探究科学史,也要去探究科学革命。范式的转换之所以能演变为科学革命,是由于范式转换会创新科学方法,使得它能依据时代的特色进行整体性的改变。库恩提出,根据当前的范式进行科学研究,这是“常规科学”的表现形式。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常规科学”在经过一段时间之后,常常会遇到一些用现在的范式无法解释的现象,这说明这种范式已经不能去用在新的问题和情景中。因此,对于范式都不能解释的问题,科学家们在进行解读时应该跳出局限,利用革新后的范式对问题进行剖析。所采用的新的范式,便地取代了原有的范式,这个过程就是“范式转换”。库恩认为:任何科学理论体系完善的历史都是范式转换的历史。当这种科学理论体系能够很好的解释和指导现实问题和状况时,它就是相对科学完善的;否则就需要进行范式转换,形成一种新的范式。

3、思想政治教育学社会学范式的转换

3.1社会学的研究范式。

风笑天的译作《定性研究:方法论基础》中认为,目前社会学的研究中存在三种最为常用的范式:一是由孔德、斯宾塞和帕森斯为代表的功能主义范式,研究的对象为不同社会单元之间的关系,如经济组织、政治组织、文化组织之间的功能依赖关系。他们认为社会是由基于共识而形成的相互依赖的各个单元构成,每个单元都对社会的稳定起积极作用;二是冲突论范式,代表人物为马克思、韦伯等,研究社会组织体系中不同类型的人与人的关系,认为社会是一个由不平等和冲突驱动的复杂系统,分析任何一个层级、类型的组织体系中不同类型的人与人之间的压迫性关系,如世界体系中的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男性和女性、组织中的管理者与被管理者;三是互动论范式,主要研究个人与个人之间的互动如何形成结构,结构和人际互动又是怎样相互影响的。从自我、角色定义、角色扮演的角度分析人际互动的一般规律。思想政治教育学中对社会学范式的借鉴也来源于这三种范式,尤其是互动论的范式,思想政治教育学中对主体与客体的研究范式与互动论相似,都是对人际互动的相互影响的研究。

3.2思想政治教育学社会学范式的人学转换。

思想政治教育的社会学范式,要求我们从社会需求的角度出发,从社会学的角度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模式创新。因此,它表现为我们的某种认知结构或者是某种研究方法。但是,张耀灿提出社会哲学范式对于需要和价值着重进行了分析,这是由于时代特色所决定的,符合当时的国情。但是这种思想政治教育并不是一些人口中所说的什么是“无人的思想政治教育”,而是“人学的空场”。作为整体中的一部分,思想政治教育是整个社会系统中的一个小系统,它保证了社会的正常良好运作。因此,它在本质上是一种社会实践的过程,包含在这个社会系统之中。因此,我们要研究思想政治教育,就必须把他放在社会系统的大环境下来看待,不能片面割裂它与其他系统的联系,从社会需求出发,通过思想政治教育系统的功能与作用,研究社会需求发生的变化,为思想政治教育的开展提供更加好的生存环境。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中提出的人学转换是在社会哲学的基础上进行的创新,是符合新时期发展的产物。这种人学转换在继承和发展社会哲学的基础上,对社会哲学范式进行扬弃,吸收其精华,去其糟粕,不是全盘接受或者否定,是对旧有理论的创新与发展,让理论更加贴合实际,更加符合时代特色,从而为思想政治教育的研究开发新的视野、寻找到新的思路、开辟出新的话语,总之,是继承基础上的创新,在全面深化中实现超越。“社会本位主义是的最高的原理,他把人看成是社会中一个分子,社会的组成是人,和其他动物最本质的属性不同在于人具有社会性。”其中的最根本的出发点就是“现实的人”,“每一个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是的最高命题和归宿。基础是社会,最终的归宿是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他们既相互联系,又存在辩证性。只有在基于社会主义理想实现的前提下,人的自由发展这一目标的才能得以完全实现。历史阶段中存在许多的点,我们在研究的过程中不能以偏概全,不能仅从一点就推断整个历史,也不能把思想政治教育的两个功能割裂开来,否则必然会出现错误。在历史中出现的某些社会学中的范式,在其时代是符合时代特色的,促进过时代的发展,虽然不一定适合现阶段的历史,但我们不能将范式与其时代性分割开来,只有这样,才能促进历史的进步。我们的思想认识应该随着时代的变化而不断进步,如果固步自封,不思进取,那么我们就会落后,被时代所抛弃。所以,思想政治教育的研究应该以人为本,不但要促进社会的大发展,还要促进人的进步,当双方条件都做到时,思想政治教育的研究就在社会哲学的基础上实现了突破与创新,是新的人学范式。

4、思想政治教育之范式转换视角下的研究方法变革

4.1风笑天社会研究方法的理论。

风笑天提出这样一种理论,即社会学相对于其它学科而言,其研究方法是整个知识体系的支撑,也是本学科的优势所在,体现出独有的特色。国内社会学界对方法重要性的认识进一步增强,对方法的研究和探讨也逐渐深入。风笑天在《社会学方法研究概述》中提出如何使社会学研究方法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更好地发挥作用:一是在在政府决策中,社会研究方法要怎样才能展现自身的能力,在他的理念里:第一要做的事情就是要理解学术价值是否存在,同时积极应对和分析应用性范式;二是在社会学学科建设中,社会学研究方法如何表现自身的作用。社会学的责任是要发现并解释社会世界中客观存在的规律性,并为其他学科提供经验和研究方法。因此,只有对现在的情况进行深入研究分析,并对规范性事情进行充分理解和探析,才能让社会学研究水平得以快速提高;三是在社会学研究方法中,要进一步分析中国化问题。要想作用得以彻底展现,中国化是最终之路。我们不能直接拿来来自国外的方法,相应只能进行不断的学习并引以为鉴。必须要结合中国的国情,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并进行改进才能发挥良好的作用;四是在社会学研究中,也要研究方法论问题。方法论直接导致出现不同的方法,至于选择哪种方法,要依靠理论的不同以及现象的差异化来进行合理选择。

4.2研究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发展和变革。

它的最终目标就是运用社会学方法来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活动给予充分的指导,理解和分析社会学的研究对象思想政治教育使用的理论是社会学理论。在传统的观念里,思想政治教育所关心的是心理和认识因素的影响,并不十分在意社会因素,在提高其水平的上更是很少使用社会学因素。所以说,只有认真进行社会学研究,并对存在的多种社会因素和其他因素的影响进行全盘考虑,在提高科学化的进程中,将会带来很大益处。但是与此同时,思想政治教育学的范式转换一定会带来研究方法上的转变与发展,以社会学研究方法为基础的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方法并不是全部社会学的理论,而是以社会学研究方法为基准,有一定程度的发展和变革,形成思想政治教育学自身独有的方法创新,进行拓展和深化。第一,基本理论需更加深化。研究方法在思想政治教育中需确定它们在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论中的重要程度,并与方法划分的客观标准有着直接的联系;第二,研究领域需要继续开拓。包括:对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新拓展,如危机干预方法的研究,某些具有突然性、复杂性特点的时间,给思想政治教育学带来新的挑战。在此可以借鉴社会学研究方法中对政府决策的作用,但是思想政治教育学不只是像社会学一般仅仅提供理论解释支持,而更需要的是在价值观和实效性上提供具体的方式方法;怎样运用网络拓展传播思想政治教育,发掘更多的教育途径是当前教育工作中的一个重点,也是一大难题。网络信息繁杂、随意,而规范研究方法是社会学和思想政治教育学都亟需的自我完善;第三,研究方法应该把理论的、抽象的和实践的、实证的实效性研究相结合。风笑天认为,社会学研究方法指的是社会学“经验研究”的方法,而不是“理论研究”的方法,社会学更强调实践结果带给社会问题的收益。在这一点上,思想政治教育学的发展应该给出逻辑起点、理论体系和研究方法,使学科建设不陷入纷繁杂多的现象而不得要领。思想政治教育学更需要把理论和实践相结合,以适应社会实践发展和学术发展的需要;第四,研究方法的拓展应该依据“人学范式”的转换。思想政治教育学的研究方法上应该更注重人的发展和个人在社会价值中的体现。而不是把整个社会群体作为研究对象。

5、结束语

第5篇:教育与政治论文范文

在人类思想的发展史上,有一次伟大的变革,即在把人理解为实践的基础上,同时也承认了人是社会历史和主观个性的统一,这就是。对人的科学理解也是的坚实基础。从哲学层面对人做了深层次的思考。关于人的存在、人的本质以及人的发展,都在“现实的人”的前提下做了考察。考察了人与自然的关系,考察了人与人的关系,同时也考察了人与社会的关系。在这一系列的考察基础上,对人做出了定义,指出人是自然存在物,也是社会存在物。除了人是统一体之外,还有机地结合了历史的研究,进而从不同视角对人的本质进行了分析。对于当今社会中出现的人的本质已经被“异化”的现象,也做了深刻的分析。对此的看法是,这正是人向自己的本质逐渐靠近的过程。通过“异化”,人最终会全面占有自己的本质。作为教育的一个重要阵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要求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要与时俱进,同时要求结合教育环境的特点,不断改进和提升教育的途径及实践。

二、当代发展视域下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开展

正是在的发展视域下,需要重新看待高校的学生思想政治工作。

首先,从内出发,重新看待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在长期的传统思想政治教育中,思想政治教育被看作是一种工具,一种政治的工具,一种经济的工具。思想政治教育也被看作是一种完美之物,这种完美神圣高远、脱离现实人性。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一直把被作为约束人的一种外部力量。这种思想政治教育强调思想政治教育对人的驯化,在工作中强化人的无条件服从,强调人的机械的服从,强调人在行事时要遵从社会规则。而在视域下看当今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则可以发现,在现代思想政治教育中,人得到了高度重视。这种变化正是来源于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本质,也是人学理论发展的结果。在发展视域下,思想政治教育既要实现传统思想政治教育中对人的教育和引导,同时更要关心人、帮助人。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教育者和受教育者都是活生生的有思想的人。在一定程度上,人的思想正是人性的具体表现。因此,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要把握人的本性,提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教育效果。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强调了对人的关注,并明确了培养什么样的人和如何培养人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最核心的问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最终目的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而绝非对人的约束和钳制。

其次,重视并利用中关于人的教育内容。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一个重要内容之一,对社会主流意识形态的把握以及对主导价值观的引导正是的价值意义所在。对当地社会意识形态的把握被社会个体广泛接受,并促使其在实践中自觉养成。实现理论被群众掌握,即大众化需要理论上的深入浅出,更需要实践途径的大众化。尤其对于高校而言,思想政治教育是教育的一个重要阵地。因此,尤为需要探索适合青年学生的教育路径,这不仅是从理论上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进行深入挖掘和梳理的方法,更有助于在实际操作中找到解决问题的思路。在实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高效的实践中,教育过程以及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理论建设也在得到持续的推进和丰富。在发展视域下,要扎根于大众化的现实要求。要考虑教育环境和教育对象的纷杂,还要考虑教育信息以及教育媒介的多样化,要在实践环节中打破教育实践和教育途径的尴尬,进而提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时代性、实效性,这具有很广泛的现实价值。

再次,结合高校学生特点,调整和创新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和形式。作为大众化实践的重要阵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始终伴随着青年学生思想意识的心理成长。把握高校学生心理成长的规律,结合高校学生所具有的年龄及时代特点,要不断调整和创新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第一,要以教育理论为基础,强调制度化、整体性和认知性,以专著形式或论文形式从教育学以及德育教育理论、思想政治教育学科论等方面扩展教育途径,提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程度和制度性规范程度。第二,要考虑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在多个方面如教育意识、教育内容、教育情境、教育方法以及教育实践等分析在有效性实现的过程中,理清教育主导和主体的关系,要注意整合教育整体结构的匹配以及教育可持续发展等基础性问题。

三、结语

第6篇:教育与政治论文范文

[关键词]素质教育政策;利益转型;利益分享;制度变革

马克思指出:“人们奋斗所争取的一切,都同他们的利益有关。”[1]“‘思想’一旦离开‘利益’就一定会出自己的丑。”[2]应试教育及其自发形成的运作体系,正是基于私益诉求为主导的利益导向和驱动。素质教育政策自确立以来,一直是围绕“为了什么”即“什么素质最有价值”开展政策活动,形成“由应试教育向全面提高国民素质的轨道”的政策目标及技术路径。而作为一项纲领性教育政策,它却忽视“为了谁”这样一个核心问题——即“为了国家和社会,还是为了家庭和个人”的利益关系处理与协调,以公共利益至上而疏于对学习者及其家庭的教育利益的关注。这使得素质教育政策目标和措施以公共利益至上,而实践过程和结果却在应试教育驱动下偏向学习者及其家庭的私益诉求一方,造成公共利益危机。诚然,国家制定和实施教育政策的根本目的,是对不同主体的教育利益进行调整和分配。[3]面对社会转型及由此产生的利益转型,素质教育政策必须进行国家利益、社会利益和个人利益的重新配置,实现教育利益由冲突走向各种教育主体的利益分享。

一、利益转型:素质教育政策面临的现实挑战

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转型,推动了我国政治、经济、社会、文化、教育领域的深化改革。转型的一切问题说到底都是围绕利益展开的,转型其实就是利益的转型,所谓改革就是利益的重新调整与分配。[4]当代中国学校教育改革的推进和政策制定,正是为了实现更大的公共利益,满足更多人的利益需要。[5]社会转型和教育转型的实质,正是基于教育政策和制度变迁的利益转型,促进教育利益在不同利益群体之间的重新分化、组合。

(一)素质教育的国家和政府利益立场

国家和政府实施素质教育,是要最大程度地实现教育的公共利益,实现全体学生的全面发展和民族素质的整体提高。其中,无论培养合格公民、提高民族整体素质的大众取向的素质教育,还是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能力的优秀人才的精英取向的素质教育,都是国家利益和社会利益的需要。国家和政府有责任进行一种“制度整合”,防止出现“公地的悲剧”。然而,这种公共利益不一定在各个社会群体、组织和阶层和个人之间平均分配。政府往往采取一种非均衡化政策,旨在实现重点突破和优先发展。这固然满足了国家利益、社会利益,也满足了特定个体和群体的教育利益,但在一定程度上却影响了另一些群体、阶层和个体的教育利益。

(二)素质教育的学习者及其家庭利益立场

学习者及其家庭的教育利益诉求通常是以私益为主导的。学习者通过接受相应的教育,形成特定的素质和能力,为未来取得一定的成就、收入、财富和地位,实现社会流动和成层。家长更是希望孩子通过读书升学获得更高的文化资本和社会资本,取得就业和发展的竞争优势。就现实而言,经济结构的转型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和技术改造,下岗和待业人群增加,就业机会稀缺,生存竞争日趋激烈;而招工用人、人事调动、职称评比、人才引进、干部使用等方面,又是以“学历”而非“素质”作为衡量标准。这就极大地强化人们对文凭、分数、升学率及优质教育资源的追求,而不是素质的提高。

(三)素质教育的学校和教师利益立场

学校和教师一方面代表和实现国家意志,维护教育正义和教育公平,肩负着公共使命;同时,无论公办还是民办,义务教育还是非义务教育,学校和教师又面临市场竞争和实现自身利益的挑战,以求自身的生存和发展。由此,学校和教师在维护和实现公共利益同时,又必须尽力满足“顾客”——学习者及其家长的教育利益诉求。而学习者及其家长通常是把所选择的学校和教师能否带来其私人利益最大化作为杠杆的。由此形成学校的部门利益和教师的个体利益诉求与其担负的公共使命之间的矛盾和冲突,造成教育公共性的式微。

总之,教育转型正在使不同利益群体之间的教育利益,经由平衡状态转向矛盾、冲突再走向新的分化和再分配的过程。素质教育政策正面临这种利益关系的转型,以及由此带来利益主体之间利益冲突的挑战。如何合理建立新的教育利益关系,形成新的教育利益格局,是新时期素质教育政策的核心任务。

二、利益冲突:素质教育政策失灵的根本原因

教育政策对不同政策主体的教育利益分配,主要包括教育权利、教育机会、教育资源分配与安排,以及个体或群体发展水平与资格的认定与赋予。这些通常往往成为学习者实现社会流动和成层,获得一定成就、财富和地位的社会资本和文化资本。现行素质教育政策在国家、社会利益方面以及促进全体学生的和谐、全面、公平发展方面,提出了一整套政策目标和措施,而在涉及学生个人利益的入学、考试、升学、就业的权利和机会等政策安排上,往往显得空泛而笼统,缺乏有效性。例如《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提出,受教育者要“坚持实现自身价值与服务祖国人民的统一”,素质教育要“坚持面向全体学生,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创造相应的条件,依法保障适龄儿童和青少年学习的基本权利,尊重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和教育规律,使学生生动活泼、积极主动地得到发展”。但整个政策文本四大部分、26条中,绝大多数是教育目标、内容和过程如何改革,以扩大素质教育的公共利益。显然,这些政策措施不能满足学习者及其家庭对私益诉求,他们不会放弃私益诉求而去接受旨在公共利益的素质教育,而更愿意在应试教育的苦苦奋争中,达到私益诉求的最大满足。所谓应试教育与素质教育之争,实质是公共利益与私人利益的博弈与冲突。

(一)教育目的取向的利益冲突

素质教育政策在培养目标上要求面向全体,实现学生全面发展,培养一大批拔尖创新人才、数以千万计的高级专门人才和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为此,国家采用精英取向和大众取向两种素质教育。一方面,高等教育实施“211工程”“985工程”,基础教育实行“重点校”“示范校”政策,以集中优质教育资源和优秀生源,为国家培养和选拔优秀人才。与此同时,大力普及九年义务教育,调整中等教育结构,发展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培养数以亿计高素质劳动者和一大批高技能人才。这两种不同取向的素质教育对不同教育组织、家庭和个体来讲,其私益的实现程度是不均衡的。于是,很多学校把国家对培养合格公民所提出的素质要求和评价标准放在一边,当成软性指标,而在部门利益驱动和竞争压力下更多地追求学习者个人发展目标的实现。很多家庭则把精力和财力花在孩子的知识学习和升学应试上,期求孩子学习好,考名牌、上重点大学。这种过于功利化的“精英—私益”的目的取向,导致教育公共性弱化。

(二)教育机会选择的利益冲突

当下,无论基础教育还是高等教育的入学机会,都比以往有了巨大增加。1977年高考报考人数570万人,录取27万,录取比例为29∶1;经过30年的发展,2007年高校计划招生就达到567万人,录取比例为2∶1。部分省市应届高中毕业生70~80%都能进入高校学习。然而,在“精英—私益”价值取向驱使下,很多家长并不满足国家所提供的“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的教育机会,而是通过志愿机制,高薪为孩子聘请“家教”,不惜巨资择校、上“班”,使孩子接受理想中的“优质”教育。在高等教育机会选择上,学习者及家长普遍存在一种精英情结,甚至非名牌、重点不入。

(三)教育实践过程的利益冲突

《决定》规定,素质教育“必须把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等有机地统一在教育活动的各个环节中”“使诸方面教育相互渗透、协调发展,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健康成长”。然而,很多学校、学习者及其家长越过这种政策要求,而对国家规定的课程标准和教育内容进行一种轻重主次的排列和取舍。例如,国家要求德育为先,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很多学校和家庭则施以分数为目的的“应试教育”,放松甚至放弃德、体、美方面的培养和要求。在教育内容上,往往注入一种功利化和个人主义价值精神。例如,素质教育重视培养学生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和社会主义信念,形成社会责任感;而在实际过程中,很多学校和家长灌输的却是个人奋斗的“竞争技巧”,上特长班、兴趣班,不是从培养审美情趣和素质出发,而是为孩子未来成为“家”“星”做投资。

(四)教育服务关系的利益冲突

在素质教育政策下,学校和教师代表一种公共使命和公共理性,即所谓“社会代表者”,接受国家和教育主管部门的委托和授权,贯彻国家教育方针,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而学习者及其家长则把能否带来其私人利益最大化作为选择学校和教师的唯一杠杆。甚至,一些家长联合发起盲目的集体行为,要求学校多布置作业、节假日补课、集体上晚自修、加大考试难度、延长学习时间等;否则就以退学或转学相胁迫,甚至因子女所在学校高考较往年差而鼓动集体上街游行。[6]面对公共使命与学习者及其家长利益诉求的冲突,学校和教师往往进行变通和妥协,上演所谓“素质教育轰轰烈烈,应试教育扎扎实实”的双簧戏。

三、利益分享:素质教育中利益关系的制度变革

素质教育政策忽视“为了谁”——“为了国家和社会,还是为了家庭和个人”之间利益关系及转型,所进行的种种改革举措都难以彻底撼动应试教育大厦。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难以落实,症结就在素质教育政策上的公共利益至上和利益主体单一化,没有适应社会转型形成的教育利益主体多元化的利益格局。基于此,本文认为,素质教育政策的核心问题是要通过制度性变革,实现教育利益由公共利益至上走向多种教育利益主体之间的利益分享。

(一)消弭公共利益与个人利益的隔离与对立,实现素质教育的公利私益

传统上,公益与私益一直处于对立状态。而在现代宪法保障基本权利的理念下,无条件地以牺牲人民基本权利以满足公益的绝对性已面临挑战。新制度经济学认为:“个人为了自己的私利而行动是人类行为的一个基本前提。”[7]人性中的利己因素驱使人们自爱、自重,寻求自我发展和自我价值的实现。“从制度分析的角度而言,一种社会形态具有更强的生命力,就在于这种社会形态的制度能够更好地协调个人私利与公共利益的关系,能够将个人追求私利之行为最终导向在使个人私利实现的同时亦增进社会公共利益。”[8]

基于此,新制度教育学提出,教育制度归根到底来源于个人的利益追求及其过程中的成本—收益计算(理性计算/估算)。任何教育制度都是以个人利益为根基的。[9]129-130素质教育政策作为一种制度设计,应当将学习者及其家庭的私益诉求公开化、合法化,通过制度安排使之与其他利益关系取得一种协调,实现公利私益。即在政策安排上,容纳、承载学习者及其家庭的教育利益诉求,不断扩展这种利益空间,将公共利益转化为学习者及其家庭私益诉求的实现。为此,在制度设计上,素质教育政策应改变政府与公民(学习者及其家长)之间的强制性关系,建立一种“委托—”的教育服务关系,使学习者由“受教育者”成为追求和实现自身教育利益的利益主体;转变学习者与学校之间的规制性关系,建立彼此双向的责权主体关系,确保学习者对教育内容、方式的选择权和自;改变政府、学校对教育的垄断地位,确立家庭及家长在教育机会上的选择权和教育过程的参与权。

素质教育政策的制度变革,包括“增量改革”和“存量改革”[9]46。前者如增加教育经费投入,普及高中教育和促进高等教育的大众化,大力发展民办教育等,为素质教育创造良好的制度环境和资源条件。而更加实质性的变革是后者,即对现有教育利益关系格局进行调整和再分配。长期以来普通学校与职业学校的等级区分,重点学校与非重点学校等级区分,公立学校与私立学校的等级区分,城市学校与农村学校的等级区分,以及基于地方保护主义的区域性分割,构成学校体系的一种等级制度。[9]345这种由制度形成的学校等级局面,不仅与素质教育“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全面发展”目标相冲突,也导致素质教育的外部收益(公共利益)优先,而内部收益(个人利益)动力不足。因此,素质教育政策应对这种等级区分的双轨体制进行结构性变革,促进各级各类学校的均衡化、多样化和综合化发展。以此,学习者才能共享平等的基本教育机会,并通过公平竞争和志愿选择,获得优质教育和特色教育机会,促进公利向学习者及其家庭的私益转化。

(二)对学习者及其家庭教育利益活动进行引导和规制,实现素质教育的私利公益

学习者及其家庭对教育的私益诉求,主要包括就业机会、福利待遇、学习条件等经济利益,身份、地位、理想、信条、名誉、权利、资格等政治—文化利益,以及能力、成就欲望、自信心、内在平静等内在精神利益。[9]133这其中一部分具有自利性和独占性,他人无法分享;一部分与国家、社会等公共利益交叉一致,实现私益同时也实现公益;一部分则由个人创造而流入集体或社会之中,成为溢出部分;还有一部分存在着有悖甚至损害他人、集体和社会利益的可能性。诚然,“以往的素质教育在实践中重视和强调公共取向和公共利益是不够的。在某些地方和学校基础教育的改革与发展中,素质教育的个体取向存在着被放大、甚至绝对化的现象和问题”。[10]为此,国家和政府应通过制定法律与政策,建立一种体现国家意志和公共利益的“公共性框架”,对学习者及其家庭的个性化、选择性利益诉求进行一定的引导与规制,不任其扩张膨胀,误入私事化的泥沼。具言之,在教育目的、内容及质量评价等方面,对学校、教师、学习者及其家长进行一种导向,切实贯彻国家教育方针,遵守公共价值观念和社会行为规范,实施国家课程标准,培养公民基本素质。进而使学习者在实现私益同时,也肩负起公共使命与社会责任感,自觉关注、维护和实现国家利益和社会利益。因为“只有为社会提供了某种服务,满足了社会上的某种需求,才能使自己的私利得到满足,才能得到别人提供的服务,从而每个人利己的动机都能在客观上起到利他的效果,为私的行为能达到增进公益的目的”。[11]

(三)素质教育的利益分享,应通过教育制度创新得以实现

所谓利益分配,是政府及教育主管部门确立一定“标准”进行切割与配置,形成明显的利益差别。利益分享则试图限制这种利益差别,既坚持效率优先的绩效原则,也体现利益均衡的公平原则,以实现多种利益主体的利益互惠与共赢。在制度建设上,利益分享需要在政府主导下加强不同利益主体之间交流与互动,促进政府、学校、社会、学习者及家长的对话与协商,扩大社会、学习者及家长对教育利益配置的知情权、选择权、自和监督权;建立群体和个体教育利益诉求和表达机制,促进教育利益配置公开化、民主化;建立教育利益循环和再分配机制,如通过国家财政转移支付,扩大教育利益总量,为社会成员尤其弱势地区、群体和个体提供助益,建立优质学校经费收入与薄弱学校分享机制,以推动教育利益循环流动,促进教育公平和和社会公平。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82.

[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7:103.

[3]刘复兴.教育政策的价值分析[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3:38.

[4]原光.利益的转型与转型中的利益:制度变迁的利益分析[D].济南:山东大学,2005.

[5]李家成.学校教育是一个利益场:“利益”视角下的学校教育[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3(2):3.

[6]江苏省教育科学研究院基础教育研究所.江苏素质教育调研报告[EB/OL].[2007-01-15].http://www.jssghb.cn/ndlw/2005-2.htm.

[7]柯武刚,史漫飞.制度经济学:社会秩序与公共政策[M].韩朝华,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21.

[8]高兆明.制度公正论[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01:119.

[9]康永久.教育制度的生成与变革:新制度教育学论纲[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3.

第7篇:教育与政治论文范文

(一)荀子道德教育的人性观荀子认为,人之初,性本恶。人性本来是恶的,善良的一面是通过后天的培养形成的。这一理论是大家都非常熟悉的,同时也是荀子道德教育的思想出发点。从自然属性上看,人本恶,但是后天之性是善的,也就是其社会属性是善的。荀子之所以会有这样的思想,在他的理论中也有说明。他认为,人出生之后就喜好财力,如果不对这行本性进行作用,任由其发展下去,就会出现争夺的行为,那么推辞谦让的品德也不会形成。同样的,人生下来就拥有妒忌之心,如果任由这种本性发展下去,那么就会最终造成对他人的伤害,也就没有什么忠实诚信可言。每个人从出生时就具备了喜好本色的本性,如果任由其发展,则会出现荒诞的局面,礼仪就会消失。所以,荀子认为人本恶,但是同样也强调了必须对人的恶进行教育,用礼仪道德来进行教育,才能使“恶”最终转化为“善”。

(二)荀子道德教育的荣辱观对于荣辱理念的问题,荀子非常重视,他在著作中第一次引入了“荣辱”,并且对荣辱理念进行了非常系统的诠释。荀子认为,事物的兴起必然有其原因,产生荣耀和耻辱,必定与品德是一致的。荀子在《荀子•正论》当中对“荣”、“辱”进行了分类。“荣”包括了道义上和权势上的光荣,“辱”同样包括了道义上和权势上的耻辱。同时,荀子对于“荣”和“辱”的标准和区别做出了一定的阐述,将道义放在首位,将利益放在最后,就是光荣;反之,以利益为先,将道义放在后位,则为耻辱。荀子对于荣辱的判断是以利和义之间的关系为参考。荀子认为,不论是君子还是小人,都是喜好利益的,最不过是他们获取利益的方式不同。所以,荀子并不反对人追逐利益,但是要通过正当的手段获得,荀子的这种思想比孔孟关于利和义的观念更加先进。

(三)荀子道德教育的礼仪观对于礼仪,荀子非常重视。。荀子认为,人生来就有欲望,如欲望得不到满足,就会主动追求。如果对这种追求不加限制,则会造成混乱,让人陷入到困境当中。所以古代的帝王为了避免混乱,则通过制定礼仪来对人们进行约束,控制人们的欲望,通过正当的方法来满足人们的追求。

二、荀子道德教育的目标

(一)荀子道德教育基础目标荀子在《荀子•儒效》中告诫人们,要想成为君子,就必须经过不断的磨炼,约束自己的言行,注意自己的举止,对待风俗习惯要小心谨慎。“君子”是荀子认为的道德教育的基础目标,首先,君子应当具备了良好的道德风貌,不论何时何地都要起到榜样的作用,将良好的道德风貌发扬下去。其次,君子还要具备诚实和谦逊的品格,以“礼”作为行动准则,谦逊对人。而且在一定的时候,君子还要展现出自己诚实的品格,不畏首畏尾,在自己具有优势的方面,要宽容他人,引导他人。在自己不擅长的方面,要虚心向别人请教,向他人学习。再者,君子具有独立的人格魅力。君子通过个人的人格魅力来感染他人,成为别人学习的标杆。

(二)荀子道德教育的理想目标荀子道德教育的理想目标以基础目标的实现为前提。荀子认为,当一个人成为君子之后,还要不断注重道德品行,通过努力,达到“圣人”的标准。在荀子眼中,圣人是一个理想的境界,遥不可及的。但是,还是要不断努力,向着“圣人”的方向努力。对于圣人的标准,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首先,要具备个人的处事原则,话出有理,行为体现礼仪,能够控制危险局势,面对突发事情时临危不惧,能够非常灵活地处理各种事情,但是却坚持着个人原则。其次,要具有独特的才华,要在已有的知识水平上获取更多的知识,深入研究知识,广泛博览知识,通古晓今。最后,还要具有特殊的地位。在荀子看来,圣人是所有人都要学习的榜样,既具有品德,同时具有地位。

三、荀子道德教育思想对当前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启示

(一)思想政治教育目标要具备层次性荀子认为,道德教育的目标是要培养出“君子”和“圣人”,这样的道德标准带有一定的阶级性,与当时的时代背景有关。但是,我们可以吸收他在道德教育中实行分层的先进思想,对于我国今天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当前,我们在制定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时,也要考虑到时代的背景,同时要根据受教育者的差异进行分层管理,不能对所有人实行同样的标准。其次,在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时,可以把目标分为基础目标和理想目标。这样教育工作就有章可循,受教育者可以循序渐进,从完成基础目标开始,不断通过教育来向理想目标靠近。对于当前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而言,设置的基础目标是让受教育者做一个平凡的、健康的人。而对于理想目标的设置则是做一个要具备崇高的理想、要成为社会主义的道德模范的人。

(二)认识到思想政治教育培养人的重要性首先,要看到加强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荀子认为,每个人都有“恶”,而学习的过程就是同自身的“恶”进行斗争的过程。所以,人都必须要加强学习礼仪,通过礼仪来约束自己。如果不通过主观努力,就很难达到克己的效果。在当前,我国经济取得了较大的发展,但是在社会中出现了很多追求利益,追求权力的现象,许多人为了无限度的私欲铤而走险,道德沦丧已经成为社会常态。这就要求人们要看到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功能,作为人,必须主动提高自身道德修养,要对自己负责,对集体负责,对社会负责。其次,要看到在人才培养中,道德所发挥的作用。在教育工作当中,教育者自身的言行和人格对于受教育者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要想让受教育者具备健全的人格,前提就是要塑造出教育者的健全人格,让教育者具备人格魅力,这样在培养受教育者时就能够起到榜样作用。同时,教育者在进行德育工作时,要做到有的放矢。受教育者身上有“恶”的地方是正常的,教育者不能因此对其全盘否定,甚至将它贴上“恶”的标签。也就是说,在道德教育中,教师会遇到少数品德不端正的学生,但是不能以此对学生进行全盘否定,认为该学生就无法挽救。教师要思考自身的教学方法是否合理,是否满足了学生对于教育的需求

(三)加强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首先,必须看到“荣”与“辱”是完全对立的两个方面,严格区分开。荣誉和耻辱时不存在交集的,虽然他们都是对社会道德行为的评价,但是他们就像两条平行线,永远不会相交。然而,改革开放之后,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社会上出现了很多荣辱不分、美丑难辨的现象。正是由于存在这样的问题,严重地阻碍了我国和谐社会的构建。所以,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必须加强荣辱观教育,让学生分得清美丑、辩得开荣辱和善恶。其次,准确把握当今社会中的利和义的关系。当今社会中,很多人过度追求物质,享受权势上的荣誉,但是却忽略了对精神财富的追求,疏忽了对道义荣誉的追求。在现实当中,追求正当利益并没有错,但是要把握好“度”,如果超过了“度”的限制,就会出现偏差,直接导致道德水平的降低,所以也就会产生错误的消费观念和生活观念。所以,在当前的经济体制下,必须加强道德规范。

第8篇:教育与政治论文范文

随着社会发展的日益激烈,合作精神的培养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竞争能力,而且对学生与人之间的交流能力的提高也具有一定的意义。所以,在授课的时候,我们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学习,引导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去共同完成一项任务,或者是去讨论一个话题,这样不仅能够帮助学生掌握基本的政治知识,而且也有助于学生语言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进而对学生合作精神的培养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例如:为了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也为了让学生更多地了解时事,在授课的时候,我会组织学生进行一些自主搜集资料的活动,具体地说就是将学生分成不同的小组,然后,引导学生进行分工合作,自主搜集与教学内容相关的内容,这样不仅能够打破传统沉闷的课堂,而且可以为高效课堂的顺利实现以及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在政治教学中帮助学生树立职业观

中职学校的存在价值就是要给社会输入更多的技术性人才,但是,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大部分学生对自己未来的职业、对自己的能力等都比较迷茫,而且因为没有明确的目标,所以,学生缺少一定的学习动力,导致一些学生开始出现了“混”的现象。因此,在政治教学过程中,我们要帮助学生树立起职业观,进而为学生明确职业方向做出相应的贡献。例如,以“我的梦想”为话题让学生在小组内互相交流,就目前的情况来看,虽然中职学生的就业市场广、就业率高,但是不少中职学生不能正确定位,失去了方向和目标,感觉前途迷茫。所以,组织学生对类似这样的话题进行讨论,目的就是为了消除学生对前途一片渺茫的感觉,而这样的互相讨论不仅能够让学生在轻松的环境中了解同学之间的想法,明确自己的优缺点,还可以找到自己的发展方向。所以,在政治教学中,我们要将这样的活动有效地引入课堂当中,以帮助每个学生找到自己的发展方向,进而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观。

三、在政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坚强意志

第9篇:教育与政治论文范文

尽管近些年来大学生志愿活动发展较快,但是在这中间仍然存在着许多不可忽略的问题,例如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时,大学生志愿者的表现让世界也为之称道,但是许多大学生并理解没有真正意义上的“自愿、利他、不计报酬”的志愿活动精神,而是带有明显的功利性和目的性,有的大学生参加志愿服务,也只是搞“形式主义”,“走走过场”,另外我国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通常由各级党团组织负责组织,这种行政化管理方式对于大学生个体参与社会服务的热情是一种束缚,也导致大学生社会志愿精神的缺乏。

二、大学生素质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1、社会环境的负面影响

我国历史上几千年的封建专制束缚了人民公民意识的产生,随着我国的改革开放与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人民的公民意识得到了很大的增强,然而大量计划经济痕迹的残留,都在严重限制着公民意识的进一步发展。很大一部分人错误地理解了市场经济自由竞争的含义,过分强调个人所得而忽视了社会公共利益,认为自由竞争就等同于争取个人利益。与此同时,在西方世界所谓的自由与民主的感染下,大学生未能够对民主和自由有理性和系统的认识,容易受到一些别有用心势力的煽动和蛊惑,导致许多大学生在思想上陷入误区,这种社会环境的负面影响是导致大学生素质存在问题的原因之一。

2、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局限

首先,就当下大学生素质教育的普遍现状来说,一些教师的自身素养有待提高,很多高校的教学队伍存在一定的缺陷。在大学生素质教育方面,教师重视程度不够,在教学内容上安排的不够合理,教学手段也较为落后,有的老师一味地将更多地精力投入到专业课的研究中,而在素质教育过程中仅仅是走过场;其次,高校传统思想政治教育中片面理论式的教育模式,使得多数老师习惯于理论灌输,然而大学生素质教育如果只是一味地重理论而轻实践,就会让素质教育仅仅存在于理论之中,而缺乏实践的功效。

3、大学生自身存在的缺陷

新时期的大学生,其民主法治意识、自主意识和诚信意识等,都随着我国社会经济与文化的发展而在一定程度上得到提高,然而一些大学生时常陷入了迷茫状态,对于事物缺乏正确的判断;一些大学生内心十分抵制脱离实际的、空泛的说教与形式主义的理论,在生活中则表现出冷漠的情绪;一些大学生在面对未知而复杂的社会生活时,习惯并倾向于通过他们自身独立的分析和判断,去重新认识自己所看到的社会全貌。很多大学生严重缺乏社会奉献精神,在择业的过程中普遍带有明显的功利性,社会责任感与时代感较为匮乏,与此同时,一些大学生希望获得经济上的独立,但是对于社会缺少了解,思想观念中还伴随着强烈的现实感,对于承担社会义务更是缺少意识与决心。

三、大学生素质教育的对策

1、树立全新的公民教育理念

权利与义务相统一的精神,即是指人们在享有权利的同时,也需要承担与权利对等的义务,权利不能脱离义务而单独存在。对于权利的行使,之所以会呈现出一种无限制、无政府、无约束的状态,就是因为一部分人在权利的行使中过分追求权利而忽略了其中的义务,这与我国法治社会的要求是相违背的,因此,要让大学生素质教育落到实处,就必须培养权利与义务相统一的精神。社会公正彰显着公民伦理与公民社会的现代化的基本方向,作为大学生素质教育的重要价值理念之一,社会正义这一理念要求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者在大学生素质教育中,都应该建立起良好的师生互动关系,通过平等的心灵交流,平等地对待每一个大学生,让师生在公民素质这一方面共同进步。

2、建立科学化的大学生素质教育体系

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的作用,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现阶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中国化的最新成果,为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指明了方向。近年来,我国各地高校在理论教学中用空洞的说教阐释书本,对于当今大学生的主体情感和实际需要缺乏针对性,导致大学生对于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内容并没有深入人心,高校在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导大学生素质教育的时候,应该想学生之所想,解决学生的实际问题,通过理论联系实践,用理论指导问题,这样才能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转化为大学生自发的价值追求。与此同时,在学习空间之外,大学生的生活空间也应被高校思政教育工作者重视,高校要加强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主导的校园文化建设,有意识的将其思想内容融入到校园文化的具体活动之中,运用文化娱乐活动、校园媒体等资源,营造积极向上的校园环境,时时了解大学生的心声,强化与大学生的交流与沟通,使得大学生素质教育这一理论性的教学深入大学生生活之中,与大学生切身利益挂钩,将抽象的理论具体化。

3、提高大学教育者的素质

高校思政老师是大学生素质教育的窗口和平台,做好大学生素质教育的关键途径在于数量众多的高素质老师,一个具备较高道德水平、高尚人格素养以及扎实基础知识的老师对大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因此,加强大学生的素质教育需要建立一支高水平、高素质的思想政治教育者。对于大学生素质教育的教育者来说,自身综合素质的提高是最基本的要求,重中之重要使大学生素质教育转化为高校思政教育者对于社会主义建设的责任和使命,在思想上要做到深刻认识,在行为上要做到为人师表,在大学生中间发挥表率作用、模范作用。

4、建立学校、社会与家庭为一体的多途径帮促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