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青年工作报告范文

青年工作报告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青年工作报告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青年工作报告

第1篇:青年工作报告范文

1、调研的基本情况

此次调研内容包括基层团组织建设、团的工作、青工工作现状以及团员青年的思想状况等诸多方面。调查主要采用调查问卷、专题座谈等形式,调查范围涉及到建安、工交、事业各单位,调查共下发问卷**份,回收有效问卷**份,回收率为78%。

本次调查问卷信息由专人负责统计、处理,并从多个角度进行了较全面的分析,因此我们认为本报告中的统计数据较可靠,基本反映了公司团青工作和青年思想的真实情况。

1、公司共青团组织现状

公司现有35周岁以下的青年**人,占公司职工总数近**%,公司团委作为先进青年的组织,担负着带领各族青年投身企业改革、发展事业的重任,主要工作对象为公司35岁以下的青年。由于企业多年不招工和改革、发展的需要,职工队伍中青工比例趋于下降,共青团队伍也逐渐萎缩。但是在团市委和公司党委的正确领导下,经过各级共青团组织的共同努力,公司共青团组织网络能够保持基本健全,公司团委(2个编制,设副书记、干事各1位)下设**个直属基层团委,**个直属团总支;有**个团总支、**个团支部;团的专职干部**人;团员**人,其中学生团员**人,青工团员**人,女团员**人。二oo二年度发展新团员**人,超龄离团**人,推优**人,团员发展入党**人。目前还有几家资产重组新成立单位的团组织建设正在进行之中。

3、调研对象基本情况

①单位性质:建安单位126人,占64.6%;工业单位33人,占17%;科研单位10人,占5.1%;其他26人,占13.3%。

②年龄:28岁及以下129人,占66.2%;29-35岁51人,占26.1%;36-45岁10人,占5.1%;46岁以上5人,占2.6%。

③职务:基层党政领导10人,占5.1%;团干部61人,占31.3%;普通团员74人,占38%;普通青工50人,占25.6%。

④性别:男93人,占47.7%;女102人,占52.3%。

⑤政治面貌:党员32人,占16.4%;团员128人,占65.6%;群众35人,占18%。

⑥学历:高中、中专28人,占14.4%;大专111人,占57%;本科以上56人,占28.6%。

⑦月收入:400元以下5人,占2.6%;400元-1000元114人,占58.5%;1000元-1500元65人,占33.3%;1500元以上11人,占5.6%。

一、青年思想基本状况

第2篇:青年工作报告范文

一、业务经营情况

贷款总体运行情况:截止2013年6月30日,公司累计发生贷款业务64笔,贷款累计发放额16029万元,累计收回6295万元,贷款余额9734万元。

贷款结构分布:“三农”贷款2733万元(含中小微型企业贷款1200万元),占比28.08%;个体工商户贷款7000万元,占比71.91%;城镇居民贷款1万元,占比0.01%。保证担保贷款7989万元,占比82.07%;抵押担保贷款215万元,占比2.21%;质押贷款100万元,占比0.01%;信用贷款1430万元,占比14.69%。

利息征收情况:1-6月应收利息710.85万元,实收676.11,未收34.74万元,逾期占比3.18%。

二、公司内部管理情况

1、根据公司董事会的要求,在公司开业初期制定完成了《信贷业务操作流程》、《信贷业务管理制度》、《风险业务管理制度》、《财务管理制度》。并得到人民银行和市、县金融办的认可,有效的指导了公司业务的正常开展。

2、制定了借款合同、借款凭证、担保人承诺书等文本,并根据业务开展的实际需要,在常年法律顾问的指导下不断的修订完善。

3、坚持重大情况报告制:一是及时将相关工作情况在董事会内相互反馈,确保了业务的顺利开展;二是按时对所发放贷款向市县金融办进行报备;三是及时向人民银行、农行、市县金融办报送相关报表、资料;四是加强了与农行、人行、市县金融办、工商、税务等部门的沟通交流,逐步实现了业务规范化管理;五是积极参加人民银行、市县金融办组织的会议和相关活动。

4、加强对员工知识技能的培训,并将银行管理经验和小贷公司实际情况充分结合,不断的完善规范业务流程、风险管控,保障了公司业务平稳开展。

三、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1、公司内部管理办法制定不完善和执行不到位。一是未建立《公司综合管理办法》、《公司安全管理意见》等。二是业务操作为完全按《信贷业务操作流程》办理,为了满足客户对资金需求的紧急性,出现了公司业务流程不规范的情况,导致公司信贷档案资料质量不高,补救工作多。三是由于公司人少事多,贷后检查工作相对薄弱,多是采用电话回访的方式,而没有到现场进行检查,导致不能及时对贷款质量进行有效的评估。

2、风险控制管理落实不到位。一是公司内部没有全职法律顾问,不能对合同文本,借款相关手续进行及时的法律审查;二是由于要满足业务的快捷性,很多业务都不能及时有效的进行风险审查。

3、会计核算内容不全、时效性较差。一是未提取呆账准备金和一般准备金,虽然公司未组织存款,股东自有资金用作贷款发放,提取准备金是对可能损失的股本金做一定的补偿;二是由于不能及时加盖公司财务章和当月费用票据未及时审批,导致票据不能及时入账核算。

4、贷款审批时间不及时,延误贷款发放。虽然董事会内部能及时的沟通,但因对贷款事项的责任和认识上的差异,导致多笔贷款延迟审批,很大程度制约了业务的顺利开展,同时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收益。

5、办事效率有待提高:一是客户办理业务的资料,因领导不能及时签字和不能及时加盖公章,延迟了贷款时间,同时客户应拿走的资料也不能及时取走。二是公司财务章不能及时加盖,使其贷款划出时间延误,导致公司收益减小,又给客户带来一定的困扰。

6、从业人员偏少,一岗多职现象存在,不符合相关管理制度;有时因事务较多,导致工作出现脱节和延误的情况。

第3篇:青年工作报告范文

为切实保障学校全体师生安全,我校一贯重视综合治理工作,始终把安全工作放在学校工作的突出位置。在教育局武保科和校党支部的正确领导下,依据教育局武保科有关文件精神,以确保校园安全为目的,本着维护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保护未成年人身心健康发展的原则,努力提高师生依法、遵法、守法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从增强师生安全意识,强化学校安全管理入手,通过明确责任,落实措施,努力营造一个安全、文明、健康的育人环境。保证了学校综合治理工作持续稳定的良好局面,下面就我校开展治安综合治理工作汇报如下:

一、领导重视,落实有力

我们从学校的实际出发,建立健全了各类安全工作组织以及高效畅通的学校安全体系。学校成立以校长为组长,分管副校长、为副组长的学校综合治理工作领导小组,认真制定好学校综合治理工作计划,并通过安全网络贯彻实施,使工作层层落实到位,求得实效,确保校园平安。

为了使学校安全工作渗透到学校工作的各个方面、各个区域、各个层面,我校不但制定了专项安全工作计划,而且在学校总体工作计划中突出学校安全工作,同时还在总务后勤工作计划,德育、少先队工作计划、班级中队工作计划中突出安全工作,形成全体教师高度的安全管理意识,人人参与管理,为创建平安校园献计出力。

每学年初,学校分别与各职能部门和各班级签订安全责任状,组织构建了“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责任网络,班级与班级、年级与年级、部门与部门之间比安全,定人定岗抓安全,大会小会讲安全,人人心中有安全,为创建平安校园营造了浓厚的氛围。

二、健全制度,措施到位

1、建立安全综合治理工作领导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度。由学校校长负责,将综合治理工作列入各有关部门、处室的目标考核内容,并进行严格考核,严格执行责任追究制度,对造成重大安全事故的,要严肃追究有关领导及直接责任人的责任。

2、为促进学校安全工作的深入开展,我校通过召开行政讨论会,班主任专项例会,学生家长会,全校教师会等各种形式的会议,认真务实地总结近几年来学校安全工作的经验与教训,反复讨论,研究探索创建平安校园的新思路、新方法、新措施,在此基础上制定完善了《来访人员登记制度》、《学校门卫管理制度》、《机动车进出校管理办法》及《学校财产管理制度》。领导小组分别与教导室、总务室、门卫、班主任签定了安全责任状,将安全教育工作作为对教职员工考核的重要内容,实行一票否决制度。贯彻“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做到职责明确,责任到人。

3、学校成立了校安全事故应急处理领导组,建立了学校安全意外事故应急处理预案制度。

三、统一思想,完善管理

1、学校结合当前的安全形势,积极响应市、区教育局关于校园门卫实行准入制度的号召,在武保科的牵头下与专业保安公司签订了合同,聘请专业保安人员来学校配合学校做好学校的门卫保安工作。保安人员每天在学生上下学时段严格按照要求进行安全保卫任务,为学生进出学校提供了最直接的安全保障,同时更省去了家长们的后顾之忧;每天静校后保安人员进行校内巡视,并利用校园视频对全校各个角落进行监控,有效地降低了安全隐患的发生。同时在保安人员的配合下,严格做好来访人员登记制度,并设立专门的来访人员接待室,由被访人在接待室接洽。

2、我小学于2010年6月13日搬迁到村18区的新校区,是区和区的交界处,社会人员流动大,而且有一处停车场,每天校门口的路队地点都会被此处的停车场占据,学生无法站路队,并且经常磕碰我校学生,对学生们的安全是一个很大的隐患,为了更好的维护全体师生的安全,学校安排人员进行疏导。学校还在暑假期间完善了技防网、物防网、人防网的“三张网”建设,全校视频监控探头共有21部,针对各关键部位(财会室、信息技术教师、电子备课室)及安全隐患部位(校门口、运动场、楼道、停车场)实施全天24小时监控,做到了有问题及早发现,发现隐患及早处理;全校共有红外线探头4部,设置在重点部门(财会室、信息技术教室、阶梯教室、电子备课室),每天静校后开启该设备,以保障静校后进行有效监控;全校各主要部门安装有防盗门(财会室、信息技术教室、阶梯教室、电子备课室、会议室),有效的保障了各重点部门的安全。学校由保卫干部带领部分后勤人员,在静校以后对各教学楼和重点部门进行拉网式的检查工作,确保没有各种安全隐患的发生。

3、每学年开学初,都会进行安全工作层层签约的相关事宜。由各班班主任老师和组长签约;各年级组组长和教导主任签约;传达室及后勤人员和总务主任签约;各中层主任和校长签约。本着“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尽心尽责做好学校各层安全教育与管理工作。

4、加强行政护导工作,在校门口监督老师将学生安全护送到路队地点,并在本学年针对上下学时段学校门口的拥堵情况进行了科学的分析、调研,将一、二、三年级安排在北门,将四、五、六年级安排在南门,并且在上下学时段在校门前摆放警戒标志物,以促进家长能有效的配合学校工作。同时利用全体会时间对全体教师进行了疏导方案的宣传和讲解,利用家长信的形式对家长们进行了宣传劝导,利用校会和班会的形式由德育大队和班主任共同向学生进行宣传教育,并积极鼓励学生们劝导家长大力配合学校的此项工作。通过各方面的努力,彻底解决了学校门前上下学时段的拥堵状况。

5、严格按照上级主管部门精神和要求,制定出台了《小学机动车辆进出学校管理办法》,管理办法中要求每位驾车教师在规定时限以内不得驾车出、入学校,并对校内行车的速度提出了严格要求,并为规范停车秩序画置了停车区域,避免了没有秩序的停放所造成的占用消防疏散通道的现象,为了更好促进这一项工作的开展,学校专门利用了教师全体会时间进行了详细的布置和管理办法的解读,起到了非常好的效果。

6、食品安全的日常监督管理,校内没有食堂,部分学生的午餐由资质达标的配餐中心进行配送,学校严格审查、监督配餐中心的工作管理,并按要求留好每天的饭菜小样,以确保在校用餐师生的安全;同时学校卫生教师经常利用卫生讲话时间,宣传讲解食品与卫生方面的安全知识,并教育学生不要购买校门口没有安全保障的小食品,严把病从口入关。

8、开展各类安全教育活动,让安全意识深入童心。学校总务部分与德育大队部密切配合,每学期都安排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活动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使每个学生都能在活动中内化安全意识。首先是充分利用班队活动、少先队活动、学校橱窗、板报及楼内安全知识展板等教育阵地,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其次,开展了安全教育知识检测活动,并聘请了交通队的交通知识宣讲员对学生们进行了交通安全常识方面的教育。学校每学期充分利用学校校会及国旗下讲话时间,集中对全体师生进行防火、防盗、防止触电、防止溺水、不上社会网吧、不看不健康的书籍、影视的教育宣传,做到以防为主,标本兼治。

四、关键环节,加强防范

1、把好门卫安全第一关,学校按照上级部门要求配有专业的保安团队,协助学校教职工管理校园安全。

2、严格执行法定节假日值班制度,由行政人员带班,并认真履行值班要求,按时进行校内巡视,发现问题及时上报,并认真做好各项记录。

3、重视消防工作,教学楼安排好了消防通道,配置了灭火器材,安排各年级各班事故发生似的应急专用疏散楼梯,学校与各班、各处室签定消防安全责任书,严禁学生在学校使用明火。

4、进一步做好学生的饮水工作,学校暑假期间为同学们新安装了自动直饮机,方便、卫生,解决了家长们的后顾之忧。

5、后勤、体育组人员及时对学生的活动器械、电器电路等进行检查和维修,消除安全隐患。

6、加强师德教育与培训,不准老师体罚、变相体罚学生,学校定期在教师会上明确学校狠抓此工作的力度,使广大教师认清此方面的危害,塑造教师师德形象。

第4篇:青年工作报告范文

一、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工作

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是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继后在农村实施的又一项重大改革,是中国农村又一次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变革,是建设现代林业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一项实践活动,是中央一系列涉农优惠政策在基层落实的具体体现,也是破解“三农”难题的重要环节之一,是一项得民心、顺民意的重大举措。集体林改的意义和影响已远远超出了林业的范畴,它对扩大农民就业、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农村稳定、推进新农村建设等都有十分重大的意义。我县的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工作自2008年10月17日全县动员大会之后,16个乡(镇)全面铺开,今年2月份县政府正式批复各乡(镇)的林改方案。各乡(镇)分别按照林改方案开展了具体工作,为勘界确权工作作了充分的准备。从5月12日根据各乡(镇)工作开展情况,林改技术队伍陆续进场,目前,格萨拉、温泉、红宝、红格、新九等乡完成了外业勘界确权工作,并转入录入公示阶段;渔门、国胜、红果、箐河、桐子林等乡外业勘界确权工作接近尾声;其他乡(镇)将陆续进场。

二、造林绿化工作

(一)退耕还林工程

一是6月10日至17日配合国家林业局昆明设计院完成对2008年年底到期35532亩退耕还林工程的阶段性验收;二是加大对2008年到期亩退耕还林工程整改督促工作,局领导分别带队到相关乡镇进行检查督促整改工作;三是做好2008年度退耕还林补助资金的兑现工作,截止目前共兑现2430万元。

(二)天保工程造林

一是完成2008年度天保工程封山育林和公益林造林的检查验收工作;二是2010年天保工程封山育林和公益林造林计划省、市仍未下达,但已按惯例做好造林前的各项准备工作;三是认真组织今年6.29植树活动,投入人力780人,植树1576株;四是继续落实森林管护责任制,签订《森林资源管护责任书》及《森林资源管护合同》。实施森林管护17.5万公顷。认真贯彻执行“六定、两落实”制度(定四至、定面积、定人员、定责任、定报酬、定期考核,将管护责任落实到山头地块,落实到人头),并组织人员对第一、二季度的森林管护工作进行了督促检查。

三、森林资源保护工作

(一)林政资源管理

一是完成了县森林分类区划工作,成果按程序上报省、市林业部门,省、市林业部门已完成评审,资料已用于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二是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工作全县全面铺开,5月12日,技术队伍正式进场,目前正有序开展;三是继续强化征占用林地审批、限额采伐、凭证运输制度。依法办理林地征占用手续15件,面积33.3599公顷,其中永久性林地11件、18.7358公顷,临时用地4件、14.6241公顷。依法办理民用材采伐指标388户、出材量570立方米,运输证35份;四是依法加强对木竹材经营加工企业的监督管理。

(二)护林防火

2010年以来,全县各重点林区长期风干物燥,森林火险等级居高不下,森林火灾持续高发。今年1-5月护林防火期内共发生森林火灾22起,其中一般森林火灾21起,较大森林火灾1起,总过火面积133.7公顷,受害森林面积10公顷;没有发生重大以上森林火灾,没有出现人员伤亡事故,没有因森林火灾影响到一个地区的社会治安和社会稳定。

(三)案件查处

森林公安始终坚决打击毁林开荒、乱砍滥伐和私拉盗运木材等违法行为。上半年共立刑事案件4件,破获刑事案件3件,逮捕4人,取保候审和直诉2人;查处森林行政案件47件,破获的案件主要为盗伐林木案件、非法占用林地等案件,收缴木材129.85立方米。

(四)野生动物保护

一是4月6日至4月12日充分利用有线电视、流动展板、悬挂横幅、张贴标语等多种形式,组织开展了以“关注鸟类保护自然”为主题的“爱鸟周”宣传活动,广泛宣传野生动物保护法律法规、禽流感防治知识,同时走进新城小学和红格中学,悬挂野生动物挂图,发放“爱鸟周”宣传资料和“拒食野生动物,从我做起”倡议书,进一步增强学生爱护鸟类、保护生态环境意识,共计发放宣传资料和倡议书近1500余份,新县城、渔门镇主干道悬挂大幅标语4副,在山边火口和具有狩猎习惯的少数民族聚居区书写标语80余副。期间还对餐馆、饭店、集贸市场、车站码头等重点场所进行了专项检查。二是按照上级要求加强野生动物资源管理,积极开展对辖区内野生动物驯养繁殖、经营加工等行政许可项目的清理工作,共清理经营96户,县城及乡镇集市9处。

(五)森林病虫害防治

2010年1-5月,加强森林病虫害监测、防疫工作。按照上级要求,一是完成对松材线虫病预防和除治宣传工作;二是完成2010年度春季植物产地实地抽样检疫、检验工作;三是完成桉树焦枯病和桉树枝瘿姬蜂春季监测工作;四是完成2010年度云南松小蠹虫防治任务的野外作业点勘察工作。

(六)认真配合做好城乡环境综合整治工作

全面改造单位环境绿化,协调指导全县各单位、乡(镇)的环境绿化工作,加强野生动物植物管理,踊跃参与全县“世界环境日”宣传活动,发传单2000份。

四、存在的问题

一是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工作中部分乡(镇)对林改工作重视不够,没有狠抓落实,涉及林权改革的问题多,特别是无村社工作经费,全县一些问题亟待统一口径等,导致整个林改工作滞后;二是二滩水库征占用林地涉及村社林地补偿等林业历史遗留问题影响林业工作正常开展。:

五、下一步工作打算

(一)全力以赴抓好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工作。一是全面加大对全县基层干部和群众的宣传工作;二是加大对林权纠纷调处力度;三是做好勘界、确权、登记等工作;四是强化林权改革档案管理,林权建档做到记载的地块、地类、面积和四至界线“四统一”;五是按照“省统一部署,市(州)加强指导,县(市、区)直接领导,乡(镇)组织实施,村组具体操作,部门搞好服务”的工作机制要求,做到认识、责任、措施“三到位”,配合技术队伍开展好确权勘界工作;六是强化林改工作纪律,严禁在林改过程中、不尊重老百姓意愿,一切以我说了算的现象发生。

第5篇:青年工作报告范文

一、坚定信念,强化措施,税收收入提前实现“双过半”

截止6月17日,全局共组织入库税收收入19054.56万元,同比增长1.59%,增收297.87万元,完成年计划的51.36%,超收504.56万元,提前13天实现市级收入“双过半”目标。其中增值税、企业所得税分别完成14340.4万元和3366.6万元,车辆购置税完成1342.21万元。

今年以来,面对宏观经济形势依然趋紧、辖区重点税源增长减缓、收入工作难度不断加大等诸多困难,县局坚决树立完成任务的信心和决心,把组织收入作为全局工作的第一要务全力抓好落实,不断提高征管质量,狠挖税源增长潜力,始终做到应收尽收,实现了经济发展与税收收入的协调增长。一是树立完成任务的信心和决心。层层分解年度收入任务目标,制定下发《县国家税务局2013年国税工作任务分解表》,明确目标,夯实责任,在全局形成人人想收入、个个抓任务、大家齐用力的收入工作氛围,激发全局税干完成任务的信心和决心,为完成各项税收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二是强化税源税收分析。对年纳税100万元以上的重点税源、重点行业进行重点分析,对新进项目,特殊行业第一时间跟进追踪,建立局所两级联动机制,落实月分析、月汇报制度,对收入形势进行科学研判,牢牢把握收入主动权。三是切实加强纳税评估。根据辖区税源情况,着力抓好重点企业、高风险企业、连续零负申报企业、税负偏低企业以及享受优惠政策等企业的纳税评估,督促企业依法纳税,上半年,共计评估企业45户,评估问题企业20户,补缴税款及滞纳金133.08万元,通过评估,有效降低税收了风险,增加了税收收入。四是加大税务稽查力度。结合县产业结构和行业分布情况,组织开展了对成品油批发零售企业、房地产开发、建筑安装业等的专项检查,对建筑业、石油石化、房地产等重点企业发票使用情况的检查和重点税源企业检查工作等,共查补税款34.6万元,罚款29.3万元,加收滞纳金11.8万元,查补收入总额75.7万元,进一步规范了税收秩序,促进了收入完成。

二、突出重点,突破提升,努力提升税收管理水平

一是坚持依法治税原则。加强对各基层部门的业务指导,增强全局干部依法行政意识,充分发挥税收政策的职能效用,保证国家各项税收政策不折不扣地贯彻执行。二是强化执法监督。深入推行税收执法责任制,严格执法过错责任追究,坚持有错必纠、有责必问,深入落实《依法行政实施纲要》,积极开展“依法行政示范单位”创建活动,加大税收执法检查力度,严格税收执法,规范执法行为,行政执法水平进一步提高。三是规范执法行为。加强对税收规范性文件管理、税务案件集体审理制度、增殖税一般纳税人审批、注销,减免税审批、个体税收评定以及发票审领等重要环节的监督制约。深入开展固定资产政策执行调研,加强重点税源企业的政策执行分析,有效提升了政策管理水平。四是做好网络发票二期推广工作。全面摸清辖区纳税人机打普通发票使用情况,做好系统初始化、操作应用及相关管理规程等的培训工作,全县使用网络发票的纳税户达到426户,为年内全面推行网络版发票打下了坚实基础。六是深化大企业管理服务。坚持管理、服务“一体化”理念,充分利用大企业税收风险管理和纳税服务系统软件,帮助企业防控税收风险,在优化服务中强化重点税源监控。完善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积极推行“一对一”管理服务,不断提升了专业化管理水平。五是开展《税收征管法》执行情况自查。坚持把贯彻落实征管法作为推进依法治税的重要内容和首要任务,按照征管法对税收管理工作的新要求,大力加强征管基础建设,不断优化税收岗责体系和征管流程,受到市人大检查组的高度肯定和认可。

三、科学安排,周密部署,稳步推进“营改增”试点各项工作

积极落实总局、省市局“营改增”工作要求,精心部署,严格按照工作时间和进度要求圆满完成各项任务。一是加强组织领导。把“营改增”工作作为全局工作的重中之重,提高认识,高度重视,成立了县局“营改增”工作领导小组,按照“确保改革政策和制度方案到位、基础工作到位、技术保障实现到位、业务力量安排到位和应急预案准备到位”的要求,制定了试点工作方案和一系列办法措施,明确目标,夯实责任,确点“营改增”试点工作顺利推进。二是强化学习培训。组织开展“营改增”知识专题学习培训,学习上级会议精神、各项政策规定,使干部熟练掌握政策主要内容和基层工作重点,提升干部业务素质,为“营改增”顺利推进打牢基础。三是广泛动员宣传。通过电话通知、官网信息、办税大厅公告等方式,对“营改增”政策进行了积极宣传,使纳税人充分理解相关政策法规并及时确认资格。四是加强沟通,协调对接。及时向市局、县委县政府汇报交接工作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争取帮助和支持,积极与财政、地税等部门联络沟通,建立协调对接机制,共同探讨工作疑问,协商解决。五是及时全面移交。安排业务能力强、工作经验丰富的业务骨干专门负责移交工作,对前来办理“营改增”的企业和个体工商户进行政策讲解和辅导,确保符合条件的纳税人一个都不疏漏。截止5月31日,地税共向国税部门移交“营改增”管户167户,其中企业94户(非正常4户),个体91户(非正常3户),全面完成了“营改增”管户移交工作。

四、倾听诉求,发挥职能,不断提高纳税服务质量和水平

按照“始于纳税人需求、基于纳税人满意、终于纳税人遵从”的总体要求,坚持不懈地抓好纳税服务工作。一是国地税联合办税正式启动。经过与县政府、县财政局、县地税沟通配合,进一步整合国地税原有办税窗口,在县党政服务中心增设4个国地税联合办税窗口,扩展服务平台,实现了税务登记、纳税申报、发票购领、代开发票、委托代征等工作的联合办税,优化办税流程,减轻了纳税人负担,提高了办税效率。二是坚持做好“个性化服务”。认真落实预约服务、提醒服务、上门服务、延时服务等方式,为纳税人“量身定制”个性化服务,并为A级信用企业和重点税源企业开辟办税“绿色通道”,满足纳税人的不同需求,实现服务过程零距离、服务质量零缺陷、服务效果零投诉。三是扎实开展税收宣传月活动。开展第二届“微话税收”——税收有奖竞赛活动,收到税务干部及纳税人报送的税收微信62条,使枯燥单调的税法知识通过活泼风趣的语言得到普及和宣传。利用“县国税局门户网站”、纳税人学校等平台,大力开展税收政策咨询辅导、税企互动等活动,受到纳税人的广泛欢迎。结合“六五’普法中期自查活动,检验税收法律法规宣传效果,进一步增强全体干部学法、知法、用法意识,营造良好的税收法治环境。同时将税法宣传与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调研活动相结合,组织党员干部进企业、进村入户开展宣传,听取一线干部职工和服务对象对税务部门的意见建议,现场解决涉税问题12件,收集意见建议6条,进一步优化了纳税服务方式,提高了纳税服务质量和水平。

五、转变作风,激发活力,切实加强干部队伍建设

一是认真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调研工作。按照市局、县委县政府关于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调研工作的相关要求,制定了调研工作实施方案及工作计划,由领导班子带头,全体干部集体行动,俯下身子,深入基层,采取个别走访、实地考察、座谈交流、问卷调查、征求意见、网络调查等多种方式,征集干部群众对当前国税部门工作作风最不满意的问题、当前纳税人在办理各项涉税事宜中最需要、最迫切解决的实际困难和问题。通过调研,共收回《征求意见表》20张,调查问卷67张,意见建议300余条,有效促进了税收各项任务的完成,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二是抓好干部教育培训。深入贯彻学习十精神,开展了2期为期6天的十轮训活动,同时,将学习十与本部门实际工作相结合,加强干部在经济、法律、会计、计算机等方面的教育培训,在省局举办的纳税评估领军人才竞赛选拔中,我局2名同志经过激烈角逐,进入省局纳税评估业务骨干人才库。三是深入开展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和“树典型、学先进”活动,落实各单位创建工作规划,努力提升创建的层次,今年四月,泾河分局被市人民政府纠风办授予“市2013年度创建人民群众满意基层单位活动‘市级优秀单位’”,进一步调动了全局干部激情、团结、责任、创新、务实工作的热情,推动了各项工作全面落实。四是切实加强国税团队建设。坚持以人为本,高度关注干部思想状态和精神需求,认真解决全局干部关心关注的实际问题,严明组织纪律、工作纪律,确保令行禁止、政令畅通,激发干部活力,营造奋发向上、团结和谐的良好氛围。

六、惩防并举,注重预防,坚持不懈抓好党风廉政建设

第6篇:青年工作报告范文

农委党委对开展依法行政工作高度重视,把依法行政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并经常组织研讨活动,及时解决工作中出现的各种矛盾和问题。今年上半年为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发挥领导核心作用,保证依法行政各项工作落实,根据工作实际,及时调整依法行政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在委党委的统一领导下,召开普法宣传、依法行政工作会议,研究和部署具体工作,结合单位实际,贯彻实施依法治理、法治建设工作。

二、建立健全科学民主决策,实行重要决策和重大事项报告制度

坚持每月一次的主任办公会议制度,凡重大事项由各科站或分管领导提交领导班子集体讨论决定,对一些涉及到全局性、业务性较强的事项,在研究决定之前,广泛听取基层干部群众的意见和建议,同时报请上级农林部门或者邀请农业科研机构的专家学者进行可行性的论证,在此基础上由委领导班子共同研究决定。在重大工程项目开展过程中,我们在充分调查研究的基础上,认真科学地制定工作方案,及时向市政府分管领导汇报工作进展情况、遇到的困难和解决问题的方法,并利用全体人员会议通报重大事项的开展情况,充分调动全体党员干部的工作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三、政府信息公开和行政审批制度落实情况

首先,在依法行使行政管理、经济管理活动中所作出的重大决策、决定,通过职工大会、政务公开栏、公权网、电视台、《今日》等宣传阵地及时透明公开,接受群众的广泛监督。贯彻落实《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及时公开政务信息及委工作动态。在实施重大农业项目过程中,凡需要政府招投标的一律通过政府招投标中心实施。

其次,把执法公开作为重中之重的工作来抓,全委所有的行政许可事项,对办理的事项、涉及的科站、办事的具体步骤都在办公大楼显要位置向社会公示。行政执法的内容,所依据的法律条款及执法的具体程序都进行公示,每半年一次,内容包括立案查处的案件数、名称、办结案情况等,接受全委干部职工和社会各界的监督检查。

第三,认真受理举报投诉、妥善处理群众的来信来访。对群众举报投诉的事项,我们认真听取有关情况的反映,在第一时间内受理,在最短的时间内赶到现场,调查处理。上半年共受理电话、来信、来访投诉、举报案件及督办案件2起,对群众的来信来访百分之百受理,并有明确额答复意见。

四、行政执法行为规范情况

第一,领导干部和执法人员认真学习相关的法律法规,利用学习日组织全委学习和党委中心组重点学习行政许可法、行政诉讼法、行政处罚法、农产品质量安全法等法律法规。不定期的组织执法人员进行相关部门法的学习,使每个执法人员能够熟悉掌握相关法律知识,同时还派执法人员参加上级农业部门组织的法律法规培训,使执法人员业务知识和实际执法水平都得到提高。

第二,依法办理行政许可事项。行政相对人前来办理行政许可事项,委下属各科站能够按照行政许可法的具体操作要求,规范运作,符合办理行政许可的申请都能在法定的时限内办结。对于不附合条件的申请,我们以书面形式告知相对人不能办理的理由。

第三,行政执法规范有序。根据《农业法》、《种子法》、《农产品质量安全法》等农业法律法规赋予的职能,结合市级机关效能建设的具体要求,从“三个代表”和落实科学发展的实际要求出发,以为农服务为宗旨,严格履行依法行政职责。严厉打击生产、销售假冒伪劣农业投入品的违法行为,净化农资市场。上年共抽检106个样本,其中种子50个,肥料23个,兽药27个,饲料6个,对不合格的10个产品均立案查处。累计出动执法人数300多人次,检查农业投入品销售场所350多家。共查处案件10起,其中兽药类5起,肥料类4起,种子1起,已结案7起,正在处理3起,办案准确率100%,涉案金额6万多元,为受害群众挽回损失达20多万元。第四,加强执法程序制度建设。为了树立农业行政执法得良好形象,加强执法程序过程的规范性,行政执法大队不断加强制度建设,在加强学习《行政许可法》等相关行政法规的同时,认真贯彻落实制定的《市农业委员会罚缴分离制度》、《市农业委员会行政执法责任制与责任过错追究制》、《市农业委员会行政执法工作程序》、《市农业委员会行政执法人员行为规范和工作纪律》、《市农业委员会行政执法重大行政处罚决定备案制度》、《市农业委员会规范性文件备案审查制度》。根据市委市政府关于加强效能建设的实施意见“改进工作作风、创务实型机关、坚持依法行政、创法治型机关”的要求,认真贯彻落实好规范执法检查、处罚行为的《涉企举报检查报告制度》、《涉企行政执法检查计划和结果备案制度》、《行政执法检查记录立卷归档制度》、《行政处罚自有裁量权说明理由制度》、《涉企行政处罚三分离制度》、《涉企行政处罚预警制度》、《涉企行政处罚结果备案制度》七项制度。

五、开展公共权力网上公开透明运行工作

认真做好本系统的政府信息公开、政务信息的报送工作,使本系统的公共权力网上公开透明运行工作正常,其中,把执法公开作为重中之重的工作来抓,全委所有的行政许可事项,对办理的事项、涉及的科站、办事的具体步骤都在委显要位置向社会公示。行政执法的内容,所依据的法律条款及执法的具体程序都进行公示,内容包括立案查处的案件数、名称、办结案情况等,接受全委职工和社会各界的监督检查。上半年共6起行政处罚案件全部在网上运行公布,无督查督办案件。

六、及时化解矛盾,维护社会稳定。

认真制定了《市农作物生产事故技术鉴定实施意见》,及时更新技术鉴定小组专家库,依法保护农民利益,有效化解矛盾,维护农村稳定,促进农业发展,上半年共组织鉴定农作物生产事故七起。在事故调查鉴定过程中,根据公平公正、实事求是的原则进行鉴定,不偏袒当事人任何一方,同时在鉴定过程中,主动向农民宣传农作物生产技术知识、购买农资注意事项、维权法律途径及其他涉农法律法规,维护了农民切身利益,防止了矛盾激化。

第7篇:青年工作报告范文

下面是本人的教学经验及教训。

1、要提高教学质量,关键是上好课。为了上好课,我做了下面的工作:

⑴课前准备:备好课。

①认真钻研教材,对教材的基本思想、基本概念,每句话、每个字都弄清楚,了解教材的结构,重点与难点,掌握知识的逻辑,能运用自如,知道应补充哪些资料,怎样才能教好。

②了解学生原有的知识技能的质量,他们的兴趣、需要、方法、习惯,学习新知识可能会有哪些困难,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

③考虑教法,解决如何把已掌握的教材传授给学生,包括如何组织教材、如何安排每节课的活动。

④扩充学生的知识量,拓展学生的知识面。针对目前高考与现代社会对全面发展的人才的要求,在课本的基础上拓展相关的知识面,使学生的思想不被禁锢于学校的方寸之地,能够跟得上时代的步伐,进而能够随时适应和应付社会上的各种情况,成为全面发展的新时代青年。

⑵课堂上的情况。

组织好课堂教学,关注全体学生,注意信息反馈,调动学生的有意注意,使其保持相对稳定性,同时,激发学生的情感,使他们产生愉悦的心境,创造良好的课堂气氛,课堂语言简洁明了,尽量克服作为一句新老师所出现的语言不连贯的毛病,课堂提问面向全体学生,注意引发学生学语文的兴趣,并走出传统教学的模式,在课堂上不只老师讲,而且学生也要站起来讲,形成教学互动,讲练结合,布置好家庭作业,作业少而精,在减轻学生的负担的同时对其知识进行巩固与提高。

2、要提高教学质量,还要做好课后辅导工作。

高中的学生虽然相对于初中来说已经较为成熟,但由于高一年处于初、高中的转接阶段,初中所形成的爱动、好玩,缺乏自控能力的习惯还没有完全转变,故仍有不按时完成作业,抄袭作业等现象,针对这种问题,就要抓好学生的思想教育,并使这一工作贯彻到对学生的学习指导中去,还要做好对学生学习的辅导和帮助工作,尤其在后进生的转化上,对后进生努力做到从友善开始,比如,利用自己年纪与其相仿的优势,在有共同话语的基础上让学生把自己当成朋友,能够说出知识话来;从赞美着手,所有的人都渴望得到别人的理解和尊重,所以,和差生交谈时,对他的处境、想法表示深刻的理解和尊重,并积极寻找差生所拥有的优点,因为一个人不可能有一无是处,充分利用他们身上的优点进他们进鼓励,刺激他们学生的兴趣与自信心。

3、积极参与听课、评课,虚心向同行学习教学方法,博采众长,取长补短,提高教学水平。

4、培养多种兴趣爱好,到图书馆博览群书,不断扩宽知识面,为教学内容注入新鲜血液。

真正做到教学互长,并贯彻“活到老,学到老”的思想精神,使自己不落后于时代。

第8篇:青年工作报告范文

【关键词】个体性;新工作观念;职业路径;职场中的个体发展;职场中的社群;同事关系

一、中国年轻人工作观念变化的历史背景和个体性原因

本文所讨论的年轻人,主要是指80后,既在国企改革后期进入大学开始关注就业问题,在奥运年前后参加工作的中国当代年轻人。他们的新工作观念的衍生,是和他们所经历的整体社会环境密不可分的——从童年时期耳濡目染的单位制到青年时期的后单位制时代。

中国80后在与父辈长辈完全不同的宏观环境中成长,成为中国最早的一代探索个体的身份,并尝试重新构建个人身份的年轻人。在他们成长的过程中,互联网环境和经济环境的巨大变化将他们塑造成了全新的一代。互联网快进式的发展给年轻人带来了更多可能性,包括更大量的信息,更多角度的信息,更多人和人之间的关联方式,以及开放,公平,民主等价值观。

身份建构(identity construction)问题,是理解年轻人最核心的问题;对年轻人工作观念的理解也应该放在他们的身份构建问题上去分析。

二、本研究的研究问题和研究方法

本定性研究探索较为前沿的工作状态,通过深入的访谈,去理解做出了相对前段的职业选择的年轻人的想法和行为。我们称呼这类年轻人为“趋势引领者”。

趋势引领者和大众年轻人面对和需要解决的问题绝大部分是一样的。但是,趋势引领者面对问题时开始思考和探寻解决方案,因为他们的自我为轴心和思考能力,他们当中的一部分甚至可能已经开始勇敢地践行和实验一些解决方案。普通大众年轻人可能在生活环境没有发生本质变化的很长时间之内,是不会尝试和趋势引领者一样去勇敢尝试自己找到解决方案的。

本研究基于对年轻人的个体性,去解读年轻人在工作场域里的行为背后的真正需求和观念,希望能给现在的商业机构提供更多的启示。

三、年轻人的个体渴望和现实之间的主要矛盾在工作中的体现

(一)人才培养体系和实际职业需求之间的矛盾

教育体制的失效:中国的教育体制发展到今天,教育本身的意义被淡忘,教育已经被抽象成了以升学为目的的体系。而大多数学生的阶段性终极目标──大学则更像是一个长期在转型的公司,既想根据市场需求调节培养思路,又想培养出真正的学术人才,于是总是不能将学生配养成真正地直接可以适应社会、适应某个职位的人才,也不能教授出独立思考的能力意识。也就是说,教育体制其实并不能真正给个人带来择业就业时的竞争力。

对互联网一代来说,互联网上的自我教育的影响是更深刻的。他们不仅习惯于并且懂得在互联网上学习知识、解决问题;更重要的是,互联网的开放、公平、平等、 对个体性的尊重、通过社群的学习,社交和分享,改变了他们整个思考方式——包括判断体系和解决问题时的逻辑。比如,他们懂得基于共同兴趣建立人际关系,互相帮助来巧妙地解决现实社会中对“人脉”的要求。通过互联网学习来弥补教育体系不能教给他们的实际工作所需要的技能。

(二)工作中个体性的上升需求和就业机会之间的矛盾

跟随互联网和全球化长大的年轻一代,期待充分尊重个体性的职场环境。目前中国整体经济仍处于从劳动密集型制造业转型到服务业等高附加值产业的阶段。知识型产业,重视创意和脑力投入,尊重个体性的工作机会集中在外企,以及文化和创意产业,就业竞争激烈。同时,为了实现中产阶级梦想,能保障年轻人同时收获安全感和金钱地位的工作(比如公务员,国企等)竞争非常激烈。除了机会的稀缺,面对机会时,竞争的不公平也是一个很大的问题。在具体的表现上,相当部分的年轻人缺乏安全感,不喜欢自己的工作,讨厌加班,工作外兼职,频繁跳槽。

(三)渴望改变的需求和职场中代际共存之间的矛盾

目前职场中的代际之间的价值观和生活方式的差异,也导致了职场中的种种冲突。70后是目前职场中主要的中高层管理者。70后成长时,念书和就业都还接受国家分配安排,同时在面临改革时,比如下海经商,住房的商品化时,获得了更好的机会,付出的成本要少得多。70后珍惜机会,努力,积极,工作认真负责,工作狂,比较能容忍不合理,尊重权威,更满足房子和车等作为成功的标准,更能容忍和适应上一代的价值观和逻辑,比如权威式的管理方式,复杂的办公室政治。80后作为新一代的年轻人,具有更强烈的个体性,渴望改变。代际之间的矛盾主要体现在管理方式上。

(四)理解年轻人的工作观

1. 年轻人不断增强的个体性,是当代中国年轻人的重要趋势

工作的意义已经逐步从职业发展路径转变为个体发展路径。重视个体发展,意味着工作是围绕自己的个体兴趣和发展的需要。找到一个工作内外都分享同样的兴趣和爱好,拥有同样梦想和目标的团队的重要性在增加。

同时,他们作为在爱中长大的一代,相信善良相信爱的一代,也相信和渴望这种影响力的集腋成裘,最终使更多的人获得公平,平等,尊重个体性的有爱的生活。因此他们会要求工作对个体性的尊重,对多元个体性的容纳。

2. 新工作观之一,工作不只是职业发展,更是个体发展

因为中国年轻人逐步增强的个体性,工作在个体身份建构中扮演的角色,工作的意义,个体成功的定义等问题的答案正在发生变化。工作的意义,不再只是以职业发展(Career Path)为轴心,牺牲亲情,爱情和友情,牺牲个人的兴趣和爱好,通过个人努力不断晋升和跳槽,最终获得金钱和社会地位为单一标准的成功。

工作的意义转变为实现个体发展,围绕自己的兴趣和爱好选择职业,挖掘潜力,扩展可能性,更好的体现自我价值,同时产生影响力。工作的选择,职业发展的目的,转变为更好的满足个体自我实现的多样需求。同时,平衡生活和工作,兼顾亲情,爱情和友情,以及个人的兴趣和爱好,也是个体发展的重要需求。

普通年轻人纠结的东西,经常是在职业的选择上。不断增强的个体性,和社会主流价值观之间的矛盾。为什么要放弃自己的兴趣,为什么让自己的生活更有意义。看到越来越多的跳槽,不是为了更高的薪水,而是为了回到自己的兴趣领域。

越来越多的年轻人选择创业,除了就业困难的原因,更多的原因是为了围绕自己的兴趣和能力,尝试为自己创造职业机会。更多年轻人尝试打破行业和组织的界限,围绕自己的兴趣和社交圈,同时活跃在多个领域,去让自己做的事情更加和自己的兴趣,与对自己的认同相关。让自己所做的事情服务于自我认同和自我发展。比如越来越多年轻人在正职之外兼职,不只是为了挣钱,更多是为了满足自己的兴趣和需求。

他们追求的是以兴趣为导向的个体发展。越来越多年轻人在寻求,工作既能满足个体的兴趣和爱好,帮助个体的成长和发展。找到一份跟自己兴趣匹配的工作,兴趣就是工作,是很多年轻人向往的事情。自己的工作就是自己的兴趣,在整个就业是场上仍然是非常少的机会。对大部分就业的年轻人来说,体现为对工作缺乏兴趣,焦虑。有一些年轻人没法承受这些焦虑,决定放弃社会期待和判断标准,尝试去做自己真正喜欢的事情。

他们还重视“大爱微行”的影响力。年轻人希望自己的工作能带来真正的价值,而不只是完成一份工作。这种价值体现为能带来改变的影响力。改变,不仅包括对现有职场规则的改变,也是对社会上的不公平,不平等,不尊重个体带来的各种问题的改变。同时,影响力的含义,已经从通过先获取权势,金钱和地位,继而产生社会影响力的方式,转变为基于个体日常工作的「大爱微行。大爱微行,是指从个体自身的改变出发,希望通过自己的工作,影响身边能够触及的人和事,带来改变和价值。想很多,不如做一点。希望自己的工作,自己所在的组织机构,具有好的社会影响力。

最后,年轻人关注工作和生活的有机平衡。如果工作不能满足个人兴趣爱好的需求,也不能满足影响力的需求,年轻人就要求在工作之外留有足够的私人空间。有越来越多管理者发现,年轻人会越来越捍卫自己的私人空间,甚至有一些年轻的员工会公开反抗加班。他们需要在其他地方找到自己的价值,或者通过兴趣爱好,或者通过亲情,友情和爱情等情感生活。

3. 新工作观念之二,同事不是同志,而是社群

这一代年轻人成长于网络社群,通过社群学习,分享,社交和娱乐。他们适应的是在社群中形成的个体和个体之间,个体和组织之间的关系。因此,组织对于个体的意义正在发生改变。

对年轻人来说,组织不是下达命令和任务的冰冷系统和制度化机构,也不简单是职业发展的平台和工具,而是一群人共同完成使命。成员之间的关系,不是组成团队执行和完成任务,而是类社群的关系,相互之间有共同的兴趣,彼此了解,有更多情感联系。

在很多公司,有那么一群年轻人,下班不回家,似乎把公司当成家,喜欢耗在公司,和同事一起在加班,玩儿。很多年轻人放弃大公司,进入小公司。他们觉得小公司更有清晰的目标和使命感,管理更人性化,更有爱。

在年轻人自己创业的公司里,他们正在实践一些新的组织文化。试图让公司更有人情味儿,增加大家分享的兴趣点,更像相互关爱的一家人。比如鼓励员工在工作之余甚至用少量工作的时间,去组成围绕兴趣爱好点而非工作汇报关系的团队,公司的茶水间桌球文化等等。

年轻人在公司团队中追寻和获取的意义也与前不同,对他们来说,团队意义就是个人意义。通过团队来赋予自己更大的能力,和更多不同才能的人一起工作,围绕共同的兴趣,完成共同的使命。人们因为在同一个流程中而被牵强地塞在一起工作的时候,团队归属感是提高合作效率非常重要的因素,因此必须通过各种方式去构建。常见的团队归属感的构建方式包括吃饭、唱歌、拓展训练。 然而,当代年轻人真正想要的是基于兴趣点构建人际关系和团队归属感。甚至是直接改变团队的构成方式,基于共同兴趣并且互相认可的人们才应该聚在一起强强联手,实现共同认定和认可的目标。

团队是社群化学习的可能性。社会环境的变化太大,上一代积累的经验被一再证实不再适用于当下这个经济状态和互联网环境。年轻人不再相信父母传授的经验,不愿意被上一代人指导如何做,而且甚至能传授更适合当下context的经验给他人。面对这种没有直接可以学习的经验的状况,他们主要依赖更平等公开的社会化学习和社群学习(sharism)。

最后,这一代人是独生子女一代,他们在爱的庇护下长大。在进入职场之后,渴望在家庭之外,同样获得足够的情感和精神上的呵护。他们期待更亲密朋友和精神导师类型的上级,希望个人的生活挑战,情感困扰,职场困扰,都能得到帮助。物理环境来说宽松,人际关系,也比较融洽。

参考文献

[1] 张文华.大学生的就业观念与就业对策[J].云南财贸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8).

[2] 倪锋.大学生职业素质培养与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07.

第9篇:青年工作报告范文

一、 区青少年法制宣传教育的基本情况

__区现有中小学校19所,现有中小学生3万人左右。近年来组织学生学习了《未成年人保护法》、《治安管理处罚法》、《义务教育法》、《预防青少年犯罪法》等相关法律法规,进一步增强了学生的法制观念和维权意识。

(一)组织网络健全。目前,__区已经把青少年法制宣传教育工作纳入到“五五”普法规划及年度法制宣传教育工作计划当中。做到年初有计划,年中有检查督促,实行目标责任管理。全区中小学配备了法制副校长。__区教育局成立了“五五”法制宣传教育领导小组,各级各类学校也成立由主要负责同志担任组长的法制宣传教育领导小组,统筹领导、协调和督查“五五”普法工作。为青少年法制教育工作提供了组织保证。

(二)宣传形式创新。充分发挥学校在青少年法制教育中的主渠道作用,绝大部分学校把法律知识教育列入学校教学计划,基本上做到了“计划、教师、教材、课时”四落实。在青少年学生法制宣传中,我们采取了法制讲座、法律知识竞赛、参观法律图片展览、编排法律黑板报等形式,激发青少年学生的学法热情,提高趣味性。同时,我们还利用寒暑假、“五一”、“国庆”四个节假日开展了以“带法回家、送法进社区”为主题的法制宣传教育活动,加大了青少年法制宣传的力度,扩大学法主题的范围。目前累计接受学法教育的人数已达70万人次。同时,__区各中小学校还以“12.4”法制宣传日为活动载体,集中在全区广大中小学生当中集中开展法制宣传。

(三)抓预防,重在教育。在深入开展青少年法制宣传教育过程中,__区把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作为一项重要内容,纷纷成立机构,制定方案;加强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工作。明确各校长为第一责任人,法制副校长为第二责任人,班主任为直接责任人,把专项活动的各项措施落到实处;公安、工商、文化等部门整顿学校周边环境,治理诱发青少年违法犯罪的文化、娱乐和其他场所。

(四)抓协作,发挥综合效应。青少年工作涉及部门多,范围广,__区注意调动各职能部门的积极性,发挥青少年法制宣传教育和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领导小组成员单位的职能作用,明确职责,齐抓共管,形成合力。各职能部门在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和保护青少年合法权益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二、存在问题分析

__区在加强青少年法制宣传教育方面作了很多有益的探索,并取得了明显的效果,但仍然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一是工作开展不平衡;二是青少年法制宣传教育实际效果有待提升;三是社会青少年法制宣传教育存在死角盲区,亟待加强;四是青少年违法犯罪率居高不下。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工作机制有待进一步完善;五是青少年保护自己合法权益的能力有待提高。经过调查分析,我们认为,造成以上问题的原因在于:

(一)认识偏差。青少年法制宣传教育是一项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涉及到社会、学校、家庭,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当前,不论是领导干部,还是各级各类学校,或者一些学生家长,对青少年的法制教育仍然或多或少地存在片面认识,少数部门甚至是领导干部,不能充分认识加强青少年法制教育,预防减少青少年违法犯罪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一些学校和家庭不同程度地存在着重智轻德倾向,忽视青少年的法制教育。思想是行动的先导,认识不到位,必然反映在行动上不积极,不配合,不参与,影响整体工作效果。

(二)社会负面影响。当前,社会上一些领域道德失范,拜金主义、享乐主义、个人主义滋长,“黄、赌、毒”等社会丑恶现象,诲诲盗的文化产品、 网络文化屡禁不止,都对青少年法律意识的养成产生不良影响。曾有法制课教师提出5+2=0,学校一周5天的教育,抵挡不住两天周末社会家庭的消积影响;还有的讲10+1=0,学校十年教育,走上社会一年,就被社会丑恶现象拉下了水,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

(三)方法老化,针对性差。对于在校的青少年学生的法制教育,虽然我们在加强青少年学生学法用法工作中进行了积极的探索,摸索了一些生动形象、青少年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如征文比赛、法制文艺小节目、现身说法等,但这些活动毕竟范围有限,活动时间有限,形不成长期效应,其效果也是短期的。对于法制课,各地大多采用集中授课,强制灌输的方法,尤其是初中、小学,不分年级,不分受教育对象,一概采用相同的教育方式,相同的教育内容,每学期或在开学或在结束之时举行一次大型法制讲座或法制报告会,几百甚至几千人集中听课,这种强制性的说教,大多缺乏趣味性,抹杀了法制课的针对性,实际效果可想而知。

(四)措施棚架。 “一五”到“五五”普法,各地在青少年法制教育方面创造了很多成功的经验,并形成了一系列切实可行的制度,比如法制副校长、法制辅导员制度,目标管理责任制,法制课教学讲评制度等等,都推动了青少年法制宣传教育的深入发展。但随着时间的推移,许多行之有效的制度并没有得到一体遵循,有的甚至仅停留在文件里,挂在墙上,出现了制度棚架,不落实。

三、加强青少年学生法制宣传教育的建议

青少年法制宣传教育是一件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宏伟事业,直接关系到国民素质的高低,关系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成败,加强青少年法制教育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必须充分发挥社会、学校、家庭三方的整体作用,促进各职能部门切实履行职责,全面提高青少年的法律素质。

(一)丰富内容,创新形式,增强效果  要根据青少年活泼好动,求知欲强,精力旺盛、好奇心重等特点,进一步探索青少年法制教育的有效形式,彻底转变靠书本灌输、枯燥乏味的现状,提高青少年学法用法的兴趣,增强青少年的法律素质。要总结现有成功的教育方法,大力开展法制讲座、法律知识竞赛、法律征文、模拟法庭、法律文艺小节目、法制手抄报等活动,丰富青少年的业余活动内容;要根据不同年龄段青少年的特点,编写适合其生理心理特点的法制课教材,提高针对性;要把加强对“双差生”的帮助教育作为青少年法制教育的重点之一,树立转变一个“双差生”比培养一个尖子生更光荣的教育观念。

相关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