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骨折病人护理措施范文

骨折病人护理措施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骨折病人护理措施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骨折病人护理措施

第1篇:骨折病人护理措施范文

下面是几种骨折功能锻炼方面的经验交流

四肢骨折病人术后根据骨折类型、损伤程度,在医师指导下循序渐进进行功能锻炼如:胫腓骨或股骨干,股骨颈骨折应术后早期进行踝关节屈伸及末端足趾屈伸活动,根据骨折程度部位不同,在不影响骨折稳定的情况下做上下关节屈伸活动。例如,股骨下端骨折术后早期进行有限的、循序渐进的膝关节屈伸活动,这有利于防止肌肉、韧带、滑膜、关节囊的黏连。

尺桡骨骨折时,可做轻微的握拳及手指伸屈活动,肱骨踝上骨折早期末端手指屈伸活动,晚期需进行肘关节屈伸运动。

四肢骨折除了继续增强患肢肌肉舒缩活动外,逐渐恢复骨折部上下关节活动,并逐渐由被动转为主动活动,但不利于骨折连接和稳定的活动,仍须限制,对于上肢骨折可做举臂抬肩、屈肘、握拳伸指等主动关节活动,可由一个关节开始继而几个关节协同锻炼,对于下肢骨折鼓励患者做平卧,抬腿蹬床等活动,骨折晚期功能锻炼有利于骨折愈合坚固,关节活动范围恢复正常,此期可鼓励并协助患者双拐下床,作患肢逐步负重锻炼。

锁骨骨折术后局部肩关节制动,患肢抬高,末端手指及腕关节屈伸活动,3周后逐渐活动肩关节如:肩关节前后活动及上下活动1个月以后整个肩关节环绕1圈活动。

肩胛骨骨折术后早期鼓励患者做肩关节上下抬高及逐步环绕运动。

膝关节骨折后患肢末端足趾锻炼、1个月后逐渐活动膝关节。

内外踝骨折石膏固定后早期足趾屈伸活动及膝关节屈伸活动,2~3个月内不准患肢负重并逐步下地负重。

腰椎压缩性骨折需硬板床,护理上要避免长时间一个姿势,及时协助更换,多做皮肤按摩,以防止褥疮的发生,但需要护师家属帮助翻身,要保持整个身体呈直线或板状翻动,切不可扭动,以免加重骨折。

骨折术后的护理措施

密切观察生命体征变化:观察局部伤口有无渗血、有无烦躁、呼吸困难,胸痛甚至意识障碍等表现,防止肺栓塞的发生。

做好心理护理,因突如其来的意外造成患者身心双重打击,及时解除患者的焦虑恐惧心理,告知患者手术很成功,术后的治疗护理配合很重要,要根据患者的心理感受及心理因素积极调动患者的情绪,使患者主动投入到治疗及肢体康复锻炼中,将可能发生的致残率减低到最低限度。

给患者提供舒适的环境,协助更换舒适,患肢摆放位置要正确,注意保暖,避免上呼吸道感染,每2小时翻身拍背,预防坠积性肺炎及压疮发生,帮助患者减轻肢体疼痛,主动做好基础护理及生活护理。

要向患者讲明加强营养饮食,能促进骨折愈合,为保证机体充足的营养,指导患者多吃高蛋白,高热量,高维生素饮食,忌辛辣刺激性饮食,以免影响切口愈合。

当患者进行肢体功能锻炼时,护士应给予耐心指导及协助进行运动,在训练中笨拙的动作不可指责,病人害怕疼痛缺乏锻炼耐心不可指责,应多鼓励及表扬,逐渐增加活动量。

功能锻炼除了局部运动外还根据伤肢病情适当做全身运动。如:每天做抬臀、深呼吸、健康肢体屈伸抬高活动,按摩患肢肌肉及腰背腹部皮肤,翻身拍背等护理措施。

结 论

第2篇:骨折病人护理措施范文

关键词:老年股骨颈骨折;护理风险与防范

【中图分类号】R47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3783(2012)03-0215-02

随着我国老龄化社会的到来,老年人疾病正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而股骨颈骨折又是老年人高发的一种外科疾病,同时老年人常有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等基础疾病,因此,对老年股骨颈骨折病人存在或潜在的风险因素进行评估,根据风险类型制定有效防范措施是非常必要的。2008年1月至2011年11月,我科共收治了70岁以上老年人股骨颈骨折患者 80例,我们从病人自身的风险因素 (年龄、合并疾病、性格、心理状态等)、环境的风险因素 (病床、地面)、给药的风险因素、 病人交接的风险因素、便器使用中的风险因素、护理人员素质水平的危险因素、工作流程上的风险因素等几方面来评估病人潜在的客观存在的各种风险,并及时制定有效防范措施,有效的减少了风险的发生,所有病人均未发生严重并发症,康复出院,治疗效果满意。现介绍如下。

1 做法

1.1 评估老年股骨颈骨折病人存在的护理风险:由于老年人自身适应性、协调性下降,主动活动减少加上年龄偏高,生理调节、自身调节能力下降,容易引起误吸、猝死、摔倒、坠床、压疮 、肺部感染、泌尿系感染等并发症;常伴有高血压、脑血管病、糖尿病、骨质疏松症、早期老年痴呆、视力障碍等疾病,治疗常常涉及多专科用药、治疗;护理上涉及多专科护理,工作上存在较多的护理风险,有时即使极为简单或看似微不足道的护理活动都会存在风险[1]。如:各型糖尿病的专科治疗、各种胰岛素使用和注意事项,如没有经过专科的护理培训,注射胰岛素使用方法不正确容易引起低血糖、低渗性昏迷等护理风险。

1.2 组织全科护士对科内潜在和存在的护理风险进行学习交流,提高风险防范意识:对常见潜在护理风险:误吸、猝死、摔倒、坠床、压疮 、肺部感染、泌尿系感染、心力衰竭、出血性休克、骨折部位移位、术后内固定物(螺纹定、钢板、植入骨片等)松动、人工髋关节脱位、伤口感染或髋关节感染等相关知识,及时组织全科护理人员进行学习,并规范各工作流程;对涉及它科的护理风险的相关知识,采取护理咨询,护理查房、组织专科讲课、参加院内相关知识学习等形式,不断提高护士处理风险的应急能力,提高风险意识。

1.3 制定科内各种护理风险的应急处理流程,完善各种报告制度:根据科内常见潜在和存在护理风险,制定猝死、误吸、跌倒、坠床、术后人工髋关节脱位等应急预案处理程序,并经常组织学习及在晨会期间或床旁交接班时抽查提问,同时组织全科护士演练误吸、摔倒、坠床等常见风险预案及处理程序,使全科护理人员通过观看演练,加深理解,熟练掌握,并正确应用。

1.4 组织实施,防范于未然:老年股骨颈骨折病人由于疼痛、肿胀等刺激,病人容易并发各种并发症。过去护士进行护理操作时,很少向病人及其家属告知可能出现的问题具有风险性,以及解释需要配合的方法和原因等。而风险管理则强调将护理操作中的高风险在护士和病人、家属间透明化,使“家长制”管理转变为“理解配合”型,达到护患双方互利的目的,保证了护理安全和服务质量[2]。病人入院时,接诊护士要认真做好体格检查工作,对压疮好发的骨隆突处认真检查皮肤情况,对院外带入的压疮要写好护理记录,并填写高位压疮评估表及压疮报告单,留家属陪护,详细做好入院须知宣教及健康教育,告知住院期间可能出现的并发症,减少因未尽告知义务而导致护理风险的发生。

1.5 加强风险管理,提高护理质量:病人入院后及时评估存在和潜在的护理问题,制定出原始的护理方案和护理措施并组织实施。入院初期,由于骨折致局部剧痛、肿胀,病人往往拒绝翻身、抬臀、活动患肢。患者骶尾部、足跟部、内外踝等受压的骨突部位,极易发生压疮。同时由于疼痛的刺激,病人出现烦躁不安,拒绝配合的情绪变化,有发生坠床、摔倒等风险。疾病初期护理措施的重点做好病人的健康宣教,讲解压疮危害及防范措施,根据病情帮助或协助病人翻身、抬臀,受压部位予垫水垫或气垫,减轻局部受压。烦躁病人适当使用约束带、加防护床栏、专人看护、关心安慰病人,取得病人的配合,防止坠床、摔倒等护理风险的发生。其后应根据疾病各期特点,动态式制定相关的护理措施,预防护理风险的发生。对非本专科能解决护理问题,采用护理咨询、护理查房等方法寻求解决措施。整个管理过程,应遵循规范-创新-再规范-再创新的管理思路,用扬弃的观点,不断审核各项护理流程[3]。

2 体会

2.1 护理风险管理中的各种应急预案,护士既是创造者,也是使用者和受益者,具有极强的生命力,各项应急预案从评估制定实施,整个过程由科内护士直接参与,整个过程护士心中有数,能充分调动护士的主观能动性,使护士能深入了解风险管理的意义,并积极投身到风险管理中去。

2.2 有效降低护理风险的发生,营造良好的护患关系 。护士工作时能更有效地对重点病人、重点病种、重点的治疗、重点护理、重点时段及时有效地监控。根据我科部分病人并发糖尿病,在接受胰岛素治疗期过程中,任何时间都可以发生低血糖,但夜间多于白天[5]的特点,凡接受胰岛素治疗的糖尿病人都会被列如夜间重点监控的对象;同样地当天接受手术治疗,特别是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的病人,早期可因术口出血量多而有出现失血性休克可能,也列为重点观察的对象。科内潜在和存在的护理风险预报及各项专科应急预案的制定,使护士工作更有目的性,把有限的时间放在重点的工作中去,克服盲目性、依从性,有效降低护理风险的发生 。

2.3 风险意识增强,保护意识、自律性高;病人入院体格检查、皮肤情况的检查由马虎应付式主动检查和汇报;通过强化护理风险管理,强化了护士护理风险意识和责任心,明确了职责范围,克服了随意性,盲目性,使各项护理工作规范化、合理化、标准化,有效降低护理风险的发生,保障了病人的生命安全,护理质量不断提高。

参考文献

[1] 陈辽平.香港医院的医疗风险管理[J].医院管理杂志,2000,7(4):313-315

[2] 钟煜.普外科风险管理体会[J].护理学报,2006,13(9):89-90

[3] 张广清.流程再造在护理管理中的应用[J].现代临床护理,2002,1(3):37-39

第3篇:骨折病人护理措施范文

【关键词】老年;股骨颈骨折;护理

股骨颈骨折是老年人常见的骨折类型,我国老年股骨颈骨折发病率呈逐年增高趋势【1】。由于老年人合并症多,术后易发生呼吸系统感染、压疮等并发症,因此做好老年股骨颈骨折围手术期的护理,能有效提高临床治疗效果,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促进病人早日康复。

1 临床资料

2012年6月―2012年12月我院收治老年股骨颈骨折病人30例,其中男20例,女10例;年龄62岁~80岁,平均71岁;致伤原因: 摔伤 18 例,车祸伤 10 例。发生骨折至手术时间为1d~6d,平均3.8d;伴有高血压病 10 例,冠心病 8 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12例。

2 护理干预

2.1 术前护理措施

2.1.1 一般护理 护理人员在病人入院后应向患者详细进行入院宣教,使病人尽快熟悉环境;鼓励病人戒烟戒酒;日常给予高蛋白、高纤维素、低脂、低盐易消化饮食,多饮水,保证大便通畅;长期卧床病人,每天换洗被褥、清洁皮肤,特别是会皮肤清洁;患肢外旋或屈曲者,应当在镇痛同时,给予标准皮牵引矫正畸形5d或6d;注意病人肢体受压部位的保护,防止压疮出现;此外,护理人员还应保证病室安静整洁,每天2次开窗通风,保持空气清新,同时注意房间清洁消毒[2,3]。

2.1.2 术前准备与指导 病人入院后全面评估身体状况,判断病人手术耐受性。指导病人行深呼吸,有效咳嗽咳痰,训练床上大小便;实施合理基础疾病控制,按时按量用药,保证病人血压、血糖等控制在合理范围。通过全面综合治疗,使病人机体状况处于较适宜状态,以保证手术的顺利进行[4]。术前常规备血备皮、禁食水,对于睡眠质量障碍病人,术前晚可适量给予镇静药物。

2.1.3 心理护理 老年人由于遭受意外创伤、骨折带来的疼痛、功能障碍,担心年龄大影响手术的效果等因素,易产生烦燥、恐惧、悲观、焦虑等心理反应【5】。护理人员应当树立“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意识[6],耐心讲解手术方式、麻醉方法、手术疗效及介绍手术成功病例,同时向患者及家属交代手术的必要性、危险性、可能发生的并发症及术后恢复过程的注意事项,使患者有充足的心理准备以积极乐观的态度迎接手术。

2.2 术后护理措施

2.2.1 严密观察病情变化 严密观察生命体征变化,24h 内持续心电监护直至平稳。定时观察伤口渗出物情况,早晚各更换敷料1次,保证伤口干燥清洁。保持引流管通畅,并观察引流液的性状及引流量,如发现异常,立即记录并及时处理。病人手术完成后即应保持平卧,病床放置垫以维持患肢外展中立位,同时穿矫正鞋,以防止患肢外旋发生关节脱位。正确评估切口疼痛程度,及时注射止痛剂缓解症状。密切观察肢体血运、感觉、活动情况等,有针对性地观察血压、血糖变化,使其保持在一定范围内。

2.2.2 疼痛护理 术后疼痛常导致病人难以忍受,影响术后康复,因此给予合理疼痛护理是极为重要的。一方面通过播放音乐、、电影等有效分散病人注意力,另一方面对于疼痛剧烈病人,可给予适量镇痛药物,一般在术后36h内进行。

2.2.3 饮食护理 各种因素致使术后患者的消化道不良反应较大,故术后饮食应当遵循高蛋白、高维生素、低脂、适量纤维素、清淡、流质或半流质等原则,避免便秘发生。同时还应鼓励病人术后饮水,以防止泌尿系统的感染。

2.2.4 并发症预防 老年股骨颈骨折病人术后并发症主要包括呼吸系统感染、泌尿系统感染、压疮及下肢深静脉血栓等。①呼吸系统感染预防:老年病人骨折愈合较慢,卧床时间长,术后较易发生呼吸系统感染。护理人员应当指导病人行扩胸运动,深呼吸及有效咳嗽咳痰等。同时协助病人2h翻身叩背1次,必要时行雾化吸入。此外,还应注意早晚消毒病房,阻断呼吸道感染途径。②泌尿系统感染预防:护理人员应当每天清洁病人会,用 0. 5% 碘伏消毒尿道口,每天 2 次,术后( 2 ~3) 天根据病情拔除尿管。此外,护理人员还应鼓励病人多饮水,保证每天饮水>2000mL。③压疮预防:保持床铺平整干燥,定时翻身,经常按摩骨突部位,用医用乙醇每天至少两次擦洗按压,以促进血液循环。同时受压部位还应放置软垫。④下肢深静脉血栓预防:鼓励病人行下肢抬高、屈伸,上肢内收、外展锻炼,同时配合下肢按摩及热敷护理,以有效促进血液流动,预防深静脉血栓形成。避免在下肢同一静脉反复穿刺,不能在术肢留置套管针。

3 结果 30例病人经有效治疗及完善护理后,均安全度过围术期,顺利出院,无关节脱位、泌尿系感染、深静脉血栓等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4 讨论

老年股骨颈骨折病人身体机能退化严重,同时多合并有基础疾病,手术风险较大,术后恢复较慢,易出现术后并发症。术前应当严格身体状况检查、评估,有效治疗基础疾病,完善手术准备,术后进行有效的康复训练及出院指导。通过采取科学全面的临床整体护理措施,能够有效提高临床治疗效果,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改善病人术后生活质量,促进病人早日康复。

参考文献:

[1] 周果兰. 老年股骨颈骨折病人围术期的护理干预[J].CHINISE NURSINNG RESEARCH,2012 1009-64933C--836-02

[2] 孙洁,周凤英.手术病人术前及康复期心理护理浅析[J].中华临床护理,2006,1(3):38.

[3] 张瑞芳,许红璐,周雪梅,等.高龄病人髋关节置换术后下肢静脉血栓的预防和护理[J].实用护理杂志,2002,18(2):28-29.

[4] 邹毅.老年股骨颈骨折68例的围手术期护理[J].中国误诊学杂志,2008,8(23):5696.

第4篇:骨折病人护理措施范文

随着社会的进步,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医疗卫生保健事业的不断完善,使我国人均寿命不断提高,进入老年化社会,股骨颈骨折是老年人常见病、多发病,因年龄大,病程长易出现各种并发症,有针对性的预防和控制并发症是患者早日康复和度过危险期、降低病死率的要害。因此老年人股骨颈骨折的护理工作尤为重要。

我科自2009年6月~2011年1月共收治了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32例,男15例,女17例,年龄63~89岁,平均75岁,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1 对患者身体状况的综合评估

老年人身体状况差异很大,有的患者身体较好,有的身体很差,有的老年人患有糖尿病、高血压、心脏病、肺气肿等老年性疾病,对患者的身体状况进行综合评估,制定出相应的护理计划。

2 心理护理

了解患者对疾病的心理反应以及对治疗和护理的要求。向患者及其家属耐心宣教有关疾病的知识,解除患者及家属对疾病担忧而引起的不稳定情绪;介绍治疗方法,以取得理解和配合。给予轻松疗法,适时应用镇痛剂,减轻疼痛。

3 保持正确

使病人保持患肢处于外展中立位,同时将抬高患肢20-25度,促进静脉回流。老年人因皮下脂肪较薄,长时间以同一姿势卧床可感到不适,会不由自主地变化,导致骨折移位、畸形,影响其功能,故必须讲清的重要性。根据情况给予具体帮助,同时还要使病人感到卧位舒适,保持床铺干燥、清洁、平整。隔一段时间可以在不影响正常的情况下改变卧床姿势帮助其按摩受压部位以减轻不适。

4 注意饮食营养

老年股骨颈骨折病人因长期卧床,应以低盐、低脂、易消化的膳食为主。

早期饮食清淡,营养丰富,易消化,中期宜食高蛋白及富含铁钙的食物,促进骨折愈合在骨折修复过程中,必须注意及时补充蛋白质、铁等营养素,后期进食高热量,补充养血调节肝肾的食物,对合并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的病人,应结合病人的具体病情合理安排饮食,建立科学的饮食习惯,同时注意食物调配,使病人增进食欲,保证营养的供给,注意增加纤维含量高的食物,避免发生便秘。

5 并发症的防治

5.1呼吸道感染的防治

发生股骨颈骨折后,患者反抗力降低,易发生呼吸道感染,要鼓励患者在床上做扩胸运动,深呼吸,稍微活动上身,用力咳嗽,定时拍背,及时咳出痰液,以保持呼吸道通畅对痰液粘稠者鼓励病人多饮水,有针对性地做超声雾化吸入,每日口腔护理1-2次,以预防肺部感染,天凉时要注重保暖,以防着凉,地面湿式清扫,保持病室空气新鲜定时开窗通气。 转贴于

5.2预防下肢静脉血栓形成

老年患者自身血管弹性降低,血液粘稠度较高,血液流动缓慢,而骨折卧床后,血液流动更加缓慢,加之下肢创伤后,极易形成静脉血栓,早期积极活动腿部肌肉尤其是比目鱼肌和腓肠肌是预防血栓的重要护理措施,每日给患者进行温水擦浴2~3次,通过温水擦浴,患者全身血液循环加速,毛细血管扩张增加皮肤反抗力,擦洗同时配合按摩。口服小剂阿斯匹林加强抗凝;抬高患肢,利于血液循环,注意观察患肢皮肤是否发红,皮温是否正常,有无疼痛,肿胀,触及条索感等及时发现血栓形成迹象,如已发生血栓形成,避免患肢活动,禁忌做按摩、理疗,以免血栓脱落阻塞其他器官。认真观察肢体水肿程度、浅静脉充盈及感觉的情况,双下肢进行对比观察,发现异常及时向医生反映,及时处理。

5.3褥疮的预防

仔细观察身体受压部位皮肤情况,减少骨突处的受压,保持床铺的整洁干燥,做好皮肤的清洁护理,对皮肤受压处进行热敷与按摩,促进全身血液循环,防止褥疮的发生。

5.4预防泌尿系统感染、结石病人长期卧床受卧位限制,小便不易排出,日久易导致泌尿系统感染及结石形成,鼓励病人多饮水对防止炎症或结石起到一定作用。

6 指导功能锻炼

第5篇:骨折病人护理措施范文

【关键词】人性化护理 护理质量 骨折 应用

1 对象和方法

1.1 对象 2009年6月~2010年6月我科收治骨折患者720例。每月双号为观察组,单号为对照组。观察组为人性化护理模式,对照组为传统护理模式。两组为自制满意度调查表。

1.2 方法

1.2.1 对照组方法 解答患者的提问,实施常规的疾病护理方式。观察组方法 转变服务理念 ;提高护理人员自身的素质;营造舒适的住院环境;有效的护患沟通和个性化的健康指导。

1.2.1.1 转变服务理念 增强主动服务意识 对科室护理人员进行以人性化护理为主题的学习和培训。让护理人员充分了解人性化护理的必要性,激发护理人员主动服务的热情,增强主动服务的欲望和意识。逐渐培养每位护理人员主动服务的习惯。提出:让病人满意。让护士满意。让社会满意。“我的病人我负责”的护理理念。提高护理人员的服务意识及护理水平。

1.2.1.2 加强学习 提高护理人员自身的素质 要求护理人员要有熟练的技术操作,还要有疾病的相关知识。因此,每季进行“三基”训练和考试,,不及格者要补考。加强自身修养的培训,对护理人员礼仪培训,要求举止文雅、动作轻巧、语言亲切。每月进行护理查房,熟悉病人的病情,了解病人的需要。提高护理人员的理论基础知识和操作技能。

1.2.1.3 营造温馨舒适的住院环境 病区走廊上摆放了绿色植物;墙壁上有详细的入院介绍和专科医生的技术特长介绍;有图文并茂的疾病知识宣传栏;有需要手术、特殊检查的病人,床头挂上温馨小提示卡;护士站有便民措施(如针线、纸笔、水杯、报刊杂志)。疾病知识宣传小卡片。病房卫生间有大小便方便座椅、有防滑倒、防烫伤温馨提示。舒适的住院环境,各种人性化的便民措施,让病人有一个舒适的治疗休养环境,有利于疾病的康复。

1.2.1.4 加强医患沟通 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 大多数患者突然受伤骨折后,精神压力大、心里负担重、担心骨折肢体残废,造成行动不便或丧失能力,多半有不同程度的紧张、焦虑。护理人员要耐心听取病人的主诉,了解病人合理的需要。在护理过程中,首先应主动热情送病人到床边,向病人介绍病区环境、服务范围、科主任护士长、主治医师、责任护士,帮助患者熟悉医院环境,减轻患者入院后的陌生感和焦虑心情。其次,加强医护人员与患者的沟通,及时向患者通报诊疗信息,包括病情、治疗方案、预后等,消除病人的猜疑和紧张情绪。再次,适时开展健康教育,向病人讲解有关骨折的知识,介绍他人与疾病作斗争而使病情好转及至康复的生动事例,同时鼓励同病室治疗效果好的患者现身说法,相互交流经验,消除病人的恐惧感和悲观情绪,以积极的心态治病养病。实施床头“五步”交班法(恰当的称呼;自我介绍;询问;评估;鼓励)用关爱的语言鼓励病人战胜疾病。设置护患沟通“心声栏”,让病人用笔把生理、心理需要写出来,从而获取病人更多信息,提高护理服务质量,提高病人满意度。

1.2.1.5 个性化的康复指导 康复过程是骨折病人治疗过程中非常重要的环节。康复训练越早,恢复效果越好。但许多病人由于害怕疼痛或失去信心,不愿进行康复锻炼。因此,首先要向患者讲清康复训练的意义和方法,使其充分认识康复锻炼的重要性,消除思想顾虑,树立康复信心,积极主动配合康复锻炼。其次,要根据病人的病情制定合适的锻炼计划,并耐心,细致,循序渐进地帮助病人进行康复锻炼。最后,要及时对病人锻炼情况进行总结,纠正不正确的锻炼方法,对患者取得的锻炼效果给予表扬鼓励,增强其进一步康复的信心和勇气。

2 效果评价

病人满意度的调查采用自制的调查表,将满意度分为非常满意、满意、不满意。两组病人满意度调查结果,观察组病人满意度为98%,对照组病人满意度为92.6%,与对照组比较。实施人性化护理的病人满意度显著增加。

3 讨论

人性化护理是一种创造性的、个性化的、整体的、有效的护理模式,其目的就是为病人营造一个舒适的就医环境,使病人在就医过中感到方便、舒适和满意。在整个护理环节中,开展人性化的护理模式的探索,有力地促进了护理水平的提高。转变了护理人员传统护理观念,增强了护理人员主动服务意识,使患者感受到了医院的温暖和关心,获得了愉悦感、满足感和安全感,以最佳的心理状态接受治疗,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和生命质量;患者由被动地接受治疗转变为主动参与治疗、康复的全过程,提高了治疗效果,缩短了康复时间。

第6篇:骨折病人护理措施范文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近年来糖尿病的患者逐渐增高,而骨折合并糖尿病的人也是越来越多,手术是治疗骨折病的一种手段,糖尿病人由于长期代谢紊乱,免疫功能低下,对手术的耐受力差,围手术期易发生并发症,应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使病人顺利度过围手术期,我院骨科2008年10月-2010年10月共收治糖尿病合并骨折38例,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本组38例,其中男27例,女11例,年龄64-78岁,平均70.5岁,股骨干骨折11例,股骨颈骨折9例,胫腓骨折8例,肱骨骨折4例,骨肿瘤4例,锁骨骨折3例,开放性伤口10例,行髋关节置换术4例,带锁髓内钉13例,糖尿病神经病变者2例,糖尿病骨病2例,首次确诊为糖尿病者8例。

2 护理

2.1 心理护理

患者担心自己有糖尿病又发生骨折担心术后伤口不愈合对治疗缺乏信心,患者年高体弱,患糖尿病突然外伤导致躯体运动障碍担心家庭负担,表现为压力大,情绪低落,护理措施:(1)向患者耐心解释,正确对待手术,消除患者的恐惧心理;(2)对于经济条件有限者,讲解手术治疗的意义,使患者尽快手术;(3)对患者的疑问耐心解答与患者进行交流,取得信任,帮助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

2.2 骨科疾病护理

2.2.1 术前护理 (1)有效止痛,减轻病人痛苦;(2)观察患肢皮肤颜色,动脉搏动情况,足趾指端血运情况。

2.2.2 术后护理 (1)抬高患肢,有利于静脉回流,指导病人做足部主动与被动运动,防止静脉血栓发生;(2)高龄糖尿病病人组织营养缺乏,术后制动时间长,要经常按摩以防压疮。(3)病人抵抗差,术后伤口容易感染及不愈合,注意无菌操作。

2.3 血糖控制

2.3.1 术前各种应激因素的存在容易导致血糖增高,同时饮食减少的影响,有时出现低血糖,血糖值波动较大,因此监测血糖,空腹血糖控制在7mmol/L-10mmol/L时进行手术。

2.3.2 血糖控制好,可以减少术后感染的机会,降低并发症的发生,而骨折病人由于疼痛造成的应急反应,血糖会普遍增高,需要对患者三餐前和餐后血糖进行检测,如用胰岛素治疗就要调整胰岛素的用量,让血糖控制在正常范围内。

2.4 饮食护理

糖尿病一日三餐,三餐要实时定量,围手术期的患者一定保证病人充足的营养供给,使血糖控制在许可范围内,不能正常进食者可静脉营养,避免营养不良造成伤口不愈合。

2.5 糖尿病合并发症的护理

高龄糖尿病病人合并心脑肾病变者多,本组并发症者17例,加强心脑肾病的保护可以减少围手术期的发生,护理措施:①注意出血:凝血功能的监测,防止血栓形成,②保持病房清洁,空气流通。③观察血运,动脉搏动及色泽,皮肤弹性。④观察伤口有无渗出及出血情况,切口有无红肿。⑤加强口腔护理。⑥鼓励患者多做深呼吸,扩胸运动,有效的咳痰,以防肺部感染。

3 结果

本组38例围手术期发生呼吸道感染2例,伤口感染2例,血糖控制不良1例,病人均能积极配合治疗,伤口甲级愈合。

4 小结

骨科高龄合并糖尿病病人营养差,免疫力低下,容易发生并发症围手术期通过饮食护理,呼吸道护理,骨科疾病的护理,使病人顺利度过围手术期。

参考文献:

[1] 陈廖斌,顾洁夫,王华多,足 被动对下肢静脉回流的影响,中华骨科杂志,2009.21(31):145-147.

[2] 陈亚庆,舒红文,骆玉秋,社区糖尿病病人饮食治疗现状调查,护理研究;2004.17(3A):268.

第7篇:骨折病人护理措施范文

【关键词】 股骨骨折 脂肪栓塞综合症 护理

【中图分类号】R27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6851(2014)04-0274-01

脂肪栓塞综合症是骨折后严重并发症之一,为长骨干骨折后,骨髓脂肪侵入血液循环,在脏器内的栓塞。该综合症多以肺部病变为基础,肺功能不全为中心,兼有神经系统改变的一组证群。临床上以呼吸困难,皮肤,黏膜出血点,以及神经系统症状为主要表现[1]。重者能因肺部病变导致呼吸衰竭,甚至死亡。但由于骨折后,并发脂肪栓塞的发病率不高,加之医护人员对本综合症的认识不足,以致延误治疗。我科近年来,收治各种长骨干骨折病人近千例,其中出现典型骨折合并脂肪栓塞者两例。通过对此二例病人的治疗,护理过程我们已经对此并发症有了较深刻的认识。对病情的观察及护理有了一定的经验和方法。现将我们的措施介绍如下,仅供参考。

1 病例介绍

病人男性,24岁,因车祸致右股骨干粉碎性骨折,10小时,于2013年3月11日早8时入院,入院检查:T37℃,P 84次/分,R 20次/分,BP 17/10 Kap,神清语明,贫血貌,头面部无外伤现象,胸部未见异常,呼吸运动均匀对称,双肺呼吸音清,未闻及干湿性罗音,心脏查正常,当日给予适当固定及抗炎治疗。当晚,病人体温突然升至38℃,脉搏120次/分,血压17/10 Kap,医生查体未见其他异常。次日病人体温升至39℃,并出现呼吸困难,咳嗽,烦躁,查体:背部有大量出血点,血气分析:PH 7.4,PaO2 6.0, PaCO2 4.6kap,,血Wbc90G/L,Rbc4.22G/L,查xray片显示有暴风雪样改变,尿常规正常,确诊为右股骨骨干骨折合并脂肪栓塞。遂给予抑肽酶,氢考等药物治疗,并支持吸氧,利尿,病情明显好转。第二天病人神志清,无呼吸困难,心率正常,第三天病人已无临床症状。

2 发病原因

发病机制为含脂肪丰富的长骨干骨折,局部破裂的脂肪细胞和脂肪滴,在骨折处形成血肿,压力增高时通过破裂的小静脉进入血液循环[2]。因机体对创伤的应急性反应,引起血液流速学改变,血小板,白细胞,红细胞聚集,血脂乳化析出脂质颗粒,粘附于脂肪滴异物表面。加之组织凝血活素物质释放,促发血管内凝血和纤维蛋白血沉寂,使脂肪滴体积增大,不能通过血管床,在肺部形成栓塞。它在肺部的病理作用为机械相和化学相。机械相为栓子栓塞引起使肺组织缺血低灌流,但肺仍能保持通气,刚形成第一型通气血流比例失调,造成低氧血症。化学相为栓子水解而造成化学性损害,肺出现第二种类型通气比例失调,肺泡渗出,肺泡毛细血管膜增厚,气体交换下降,出现低氧血症。

3 护理体会

3.1 脂肪栓塞预防

(1)对严重创伤骨折病人,按具体病情实施气道通畅及呼吸和循环支持,输液,输血纠正休克,保护和恢复正常的心肺脑的功能,能防止不完全型脂肪栓塞的发生,甚至不出现临床症状。

(2)在治疗上,一是对骨折部位有效固定,及时给予制动,对保守治疗的病人如牵引,手法复位。外固定者于前三周内,我们时刻注意骨折的制动的可靠性,及时向医生汇报,需要移动病人时如扫床、换单均请医生协助[3],以防止因搬动脂肪滴入血。二是早期手术复位内固定可防止脂肪栓塞,但应慎用髓内钉,以减少脂肪栓塞的条件[4]。

3.2 早期发现的重要性

由于骨折合并脂肪栓塞的发病率不高,临床表现因轻重不同而表现不一,且病人常合并其他损伤如肋骨骨折,造成呼吸困难,颅脑损伤出现神经症状等,能掩盖病情[5],而此病治疗不及时,能导致休克肺以至死亡,故我们对四肢长骨干骨折病员,除一般护理外在伤后三周内还需特殊观察,如出现发热,心动过速,呼吸困难,呼吸次数增加及神经系统症状时,在排除肺脑疾病后,应首先考虑本病而及时诊治。

3.3 呼吸支持

给氧是最基本的治疗措施,可以提高动脉血氧分压,改善呼吸困难及低氧血症导致的神经症状。给氧浓度一般不超过40%,维持血氧浓度。护士必须严密观察病人呼吸情况,并通过血气分析检查PaO2和 PaCO2指标,结合临床症状,判断缺氧情况,调整流量和氧浓度。在给氧的同时,要保持呼吸道通畅。

3.4 对高热病人的护理

持续高热是脂肪栓塞的一种临床症状,导致组织器官缺氧,必须采取行之有效的降温措施。当病人体温持续在38℃以上时,如果单纯的药物降温不能理想的把体温控制在病情允许的范围内,必须配合物理降温[6]。因此,我们用35%浓度的酒精和温水交替为病人擦浴,必要时,为了保护大脑,减少脑细胞的损害,头部给予冰帽降温,并随时观察和记录体温变化情况。

3.5 防止肺内感染的护理

我们护理人员除遵守医嘱抗菌药物及时给予应用外,定时帮助病人翻身,叩背,鼓励病人咳嗽,深呼吸,尽量将痰液咳出。痰液粘稠时,给予蒸气吸入或超声雾化吸入。雾化液可选用地塞米松,糜蛋白酶,庆大霉素,加入适量等渗盐水,每日三次,每次15-30分.有效的防止了肺内感染的发生。

3.6 预防褥疮的发生

由于脂肪栓塞病人伴有不同程度的意识障碍,受压的局部感觉迟钝,因此增加了褥疮发生的机会[7]。我们采取了以下措施:

(1)每1-2小时在医生的指导下为病人翻身一次,同时按摩受压部位约5-10分。

(2)保持床铺干燥,清洁,平整。汗液随时擦干,床单及内衣浸湿随时更换,但要防止感冒。

3.7 心理护理

(1)消除焦虑情绪和恐怖心理

①心理支持:重病状态中的病人心境不佳,情绪低落,少言寡语,有时还表现出精神紧张,心烦意乱[8]。面对这些我们主动热情的接近病人,听取病人的诉说,同情疾病给它带来的痛苦,在生活上给予周到的照顾,使病人感到温暖,心理得到安慰。

②减轻或缓解疼痛:在合理使用镇痛剂的同时,我们想方设法分散病人的注意力,找一些与疾病无关的有趣的话题与病员交谈,对于受伤的肢体给予轻度的按摩[9]。这样缓解了骨折造成的疼痛,收到了较好的治疗效果。

③减少对手术产生的惧怕心理:安慰病人精神不要紧张,尽量放松,手术是治疗疾病的必要手段,术中医生决不会让病人感到疼痛,关键在于病人的配合及术前一夜的睡眠保证良好。

(2)创造一个良好的治疗环境。病室内每日通风二至三次,保持空气新鲜。阳光充足,光线柔和,温度、湿度根据病情随时调节。物品摆放整洁,室内保持肃静,使病员感到舒适,安心接受治疗。

(3)取得家属的配合

安慰家属尽量克制自己的感情,在病人前保持镇静,协同我们一起做好病人的思想工作,鼓励病人克服悲观情绪,树立康复信心,促进疾病早日痊愈。

参考文献

[1]张明义.骨折后并发脑脂肪栓塞综合症两例报告.中华骨科杂志,2002.22(12)750

[2]必生.创伤后脂肪栓塞综合症的早期诊断和急救.实用外科杂志,1990,10:2-3

[3]陈小花,陈雪娥.指导及协助患者翻身的研究.现代护理学.2005.11(18):1505

[4]李炎川.股骨骨折并发脑脂肪栓塞两例.中国骨伤,2001.14(11)702

[5]刘莉.人工关节置换术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预防护理.河南职工医学院学报,2008.20(1):67-68

[6]金荷娣.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的护理166例.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6.22(8):30

[7]谢红.单人协助翻身法在髋部骨折患者中的应用.中华实用护理杂志,2009,25(4):25

第8篇:骨折病人护理措施范文

[关键词]骨折术后;康复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3.6

[文献标识码]D

[文章编号]1006―1959(2009)04―0139―01

骨折手术后需一定时间卧床休息,限制了全身及局部的正常生理活动。若护理不当,易造成肌肉、肌腱、韧带、关节囊发生挛缩及粘连,影响术后康复。因此,骨科术后的功能训练及护理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

1 临床资料

随机选取2007年12月~2008年3月各类骨折手术病例52例,其中男33例、女19例;年龄17~79岁,平均46岁。上肢骨折12例,下肢骨折28例,髋部骨折6例,胸腰椎骨折16例。

2 康复的基本原则

白骨折复位固定后即可开始康复训练,贯穿骨折治疗过程的始终,是一个连续的过程;应以主动活动为主,被动活动为辅;功能训练的内容、强度应根据骨折治疗的不同阶段而改变,训练量由小到大,时间由短到长,活动范围逐渐增大,不要过急、过猛,以防加重损伤;功能训练应不使病人感到疲劳或伤肢疼痛,避免不利于骨折愈合的活动;一切活动均应在医护人员指导下进行。

3 心理护理

在术后早期,病人表现为恐惧、焦虑、烦躁易激惹;骨折中后期,可产生多疑不安,对治疗丧失信心;当肢体功能障碍或残疾时,会悲观、绝望,甚至轻生。面对情绪多变的骨折病人,应主动关心,用和蔼的态度、亲切的语言、精湛的技术,取得病人的信任,通过沟通和交流,有的放矢地进行心理疏导,耐心讲解功能训练的目的及重要性,取得病人的主动配合。鼓励病人家庭成员参与并提供精神支持。

4 功能训练个体化

根据病人的病情及手术部位、性质、手术方法、全身健康情况,确定个体化的功能训练方法和内容。

5 康复护理措施

5.1初期护理:在骨折早期对病人实行康复措施,既能发挥病人的潜能,也可预防并发症的发生,使骨折愈合与功能恢复相结合。手术后1~2w,主要做肌肉自主收缩或放松活动。原则上,除骨折部位上、下关节暂不活动,身体其它关节均需活动,可促进血液循环,有利于肿胀消退,防止肌肉萎缩,避免关节僵直。对脊柱及髋部的大手术后几天内的翻身和患肢活动必须由医护人员指导和协助。上肢手术后,让患者早期离床下地活动,同时做耸肩、握拳动作。下肢手术后,活动上半身和未固定的关节处。同时还要做踝关节及趾间关节屈伸活动、股四头肌静态收缩活动。

5.2中期护理:指从术后切口愈合到拆除牵引或外固定物的一段时间。这一时期,骨、关节、肌肉、韧带等组织的疾病及手术切口创伤正在愈合,手术部位疼痛、肿胀明显缓解或消失,骨折端已有纤维连接,并正在形成骨痴。在此期,医护人员要帮助病人进行骨折的上、下关节活动,并在初期功能训练的基础上增加活动时间、强度、范围,配合简单的器械或支架辅助训练,使全身关节达到或接近正常的活动,使患肢的功能大部分得到恢复。

5.3后期护理:指从骨关节等组织已经愈合到恢复全身和局部正常功能的一段时间。在此期间还需继续加强患肢关节的主动活动训练,使患肢功能恢复正常活动范围。对仍有不同程度障碍的关节、肌肉,要有针对性地进行训练,并利用器械加强活动,做器械操或做徒手操,配合理疗、按摩、针灸等,使肢体功能得到恢复。

5.4行走活动:要劝阻病人不用伤肢负重,许多骨折病人因急于恢复或为了生活的需要,常默默地用伤肢或带腋杖行走负重,在此期间应及时指导病人正确负重,帮助病人采用三点步行走,防止骨折处的再损伤。

6 结果

本组52例经过康复护理,50例骨愈合良好,关节功能恢复良好,无并发症发生,随访44例,效果良好;1例糖尿病患者术后伤口感染,经对症治疗,痊愈出院;1例79岁老年病人合并心衰死亡。

第9篇:骨折病人护理措施范文

【关键词】骨科;便秘;原因;对策

【中图分类号】R4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2)13-0477-01

便秘是指大便秘结不通,排便时间延长,或虽有便 意却排便困难。骨科卧床患者易发生腹胀与便秘,不利于原发病的恢复。总结我科2012年3月至9日对骨科卧床患者便秘的护理,分析原因,采取心理护理、饮食护理、应用药物等措施,临床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2]

1 临床资料

本组90例中男68例,女22例,20-86岁,其中颈髓损伤3例,腰椎骨折16例,骨盆骨折30例,下肢手术2例,脊柱手术17例,股骨骨折30例。本组患者卧床均超过15天,多伴有腹胀。

2 便秘原因

2.1 骨折病人多属意外伤害,发病突然,对预后担心,使病人产生紧张、焦虑、恐惧等心理变化。损伤疼痛、情绪紧张等应激反应均可引起交感神经兴奋,出现胃肠蠕动减弱。

2.2 患者机体变化:骨折病人卧床时间较长,尤其是颈椎骨折、股骨骨折病人,胃肠蠕动减慢,食欲下降,摄入食物及水分较少,肠内容物不足,刺激正常蠕动。

2.3 饮食与机体下降的影响:多数病人家属为使病人早日康复,给予高脂、高蛋白、低纤维饮食,粪便在肠道内移动缓慢,水分被过度吸收,大便干燥,形成硬便,腹部可触及硬块。自述在直肠部有饱胀或下坠感,排便费力。

2.4 排便习惯及姿势的改变,正常人多采用蹲姿,利用全力和增加腹内压力促进排便。本组病人对床上便用便盆不适应,以致便秘。

2.5 排便场所改变:传统文化上,排便是一件非公开的事情,本组患者排便时所制造的气味和声音容易传出去,使病人心理紧张,排便反射受到抑制引起便秘。

2.6 腰骶部手术患者排便时由于腹压增加,牵扯切口引起疼痛不敢用力,抑制了排便。[2]

3 对策

3.1心理护理:及时了解患者的心态,并积极疏导。向新入院的患者详细介绍病区环境,作息制度,病区工作人员及同室病友,使患者尽快熟悉环境。平日经常与患者谈心,对患者的遭遇表示同情和理解,告知患者尽量放松心情,把主要精力放在疾病治疗上,使患者相信医护人员会尽力全力救治护理;介绍成功病例,鼓励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按时于家属及陪护人员沟通。对床上排便有顾虑者解释床上排便的必要性,减轻意识性的抑制排便,告知床上排便的方法及注意事项,提供隐蔽性可采用下列方法:(1)拉上屏风;(2)要求访客和工作人员暂时离开;(3)打开窗户和收音机或电视机;(4)利用芳香剂除臭。做好家属或陪护人员的思想工作,保持床单元整洁,被服污染及时更换。

3.2饮食指导:向患者及家属宣传营养知识,让他们明白合理的饮食对身体康复有着重要意义,并因人制宜,因病制宜,经常指导患者调整饮食。嘱进高热量、高蛋白、高纤维素、多维生素食物。如每日早晚各加1个鸡蛋,250g牛奶,中午吃适量肉类或鱼类,一日至少2餐有新鲜蔬菜,午餐、晚餐前1h或晚餐后0.5 h吃水果,一日三餐主食粗粮合理搭配。每日饮水量2000ml。术后6h先喝300-400ml谈盐水,以后每日晨起,饮前先喝500ml温开水。术后第1餐以咸流质食物为主,如鸡汤、排骨汤加煮碎青菜,量约400ml。术后3d内少吃或不吃甜点、奶粉、豆奶分等,平日饮食与术前同。进食时细嚼慢咽,要求患者每吃一口食物,经约05s再吞咽,避免快速吞咽吞进较多空气引起腹胀。禁辛辣刺激性食物和烟酒。[2]

3.3活动指导:在病情允许时患者可加强活动,增加全身代谢,促进肠蠕动。除需按骨科功能锻炼的步骤每日定时运动外,还应增加腹部按摩。具体步骤是:以脐部为中心,环形按摩腹部,先逆时针按摩100次。再顺时针按摩100次,1-2次/d力度适宜以肠道有轻度受压感为度。幅度由小至大直至患者有便意为止。[2]

3.4其他:口服缓泻药物和简便通便法,必要时可口服蜂蜜、导泻药物。对于3天未排便的病人,可服用一些缓泻药物。临床常用番泻叶3-9g浸泡100-200ml沸水中代茶饮用,一般老后体弱者用100ml左右,体质较好可服用150-200ml,约在服药4-10h开始排便,可排便2-5次。对于大便干硬,有便间者可外用开塞露、甘油栓、肥皂栓塞肛达到加软化粪便,刺激肠蠕动,一般在15-30min见效。超过5天无大便者可给予灌肠,使患者顺利排出卧床后的首次大便,找到排便的感觉。择期手术的患者于术前训练床上排便,背部有切口的患者排便时给切口适当加压扶托,以缓解大便时腹压增加对切口的牵扯。

4 讨论

便秘是粪便在肠腔内滞留时间过长,粪便干燥硬结,排出困难,引起坠胀、疼痛、腹胀、腹痛、食欲不振、头晕乏力等不适的常见病、多发病。便秘与腹胀是困扰卧床患者生活的一大难题。因人制宜、因病制宜地对卧床患者进行护理指导,对机体尽快康复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通过增加饮水量和食中的纤维素,恰当及时的心理疏导以及床上运动。有助于治疗便秘,解除便秘给患者身心带来的痛苦,促进康复。[2]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