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初中论文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新的一轮课程改革正如火如荼,这是一场教育观念的更新,人才培养观的变革。它要求语文教师树立全新的观念,具有自主创新精神,提高语文教学效能,让新课标的理念真正落实到实践中去。在势头猛烈的课改新潮冲击着已有几千年的语文教学的堤坝之时,语文教师正艰难地探索,不断地前行。本文着重从语文教师的自主创新精神方面发表浅陋之见。.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应植根于现实,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应拓展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注重跨学科的学习和现代科技手段的运用,使学生在不同的内容和方法的相互交叉、渗透和整合中开阔视野,提高学习效率,初步获得现代社会所需要的语文实践能力。”一改“以纲为纲,以本为本”的知识本位观为大语文教学观。语文教师再不能手捧书本,画地为牢,坐井观天了,而是要突破教材,跳出书本,走出教室,开拓第二、第三课堂。首先,语文教师要充分利用和开发包括教科书在内的教学挂图、工具书、其他图书、电影、电视、广播、网络、报告会、演讲会、辩论会、戏剧表演、图书馆、博物馆、纪念馆、展览馆、布告栏,各种标牌广告以及自然风光、文物古迹、风俗民情、家庭生活等课内外教学资源。其次,语文教师要将理性知识与实践结合,将语文课堂向社会拓展,将书本内容向生活延伸,拓展学生的学习空间。如:七年级(上)的第六单元是一个童话作品单元,选文较为新颖,想象奇特,使学生享受了一次想象大餐。教学这个单元,结合《语文读本》选编的几篇这类作品阅读,并着重发挥阅读的辐射功能。可首先,开展“故事大搜寻”活动,让学生分小组去搜集神话、寓言、童话、科幻作品,编一本选集。第二,开故事会,让学生讲自己所搜集的故事。第三,编故事比赛,要求不能抄袭别人的作品,根据自己对事物的理解来编故事。第四,举办“梦想大展示”主题晚会。学生根据自己所读到的或自己编的故事,重新改编成小品,自编自导自演。“开窗放人大江来”,将阅读教学延伸到了综合性学习、口语交际、写作教学等多个领域。
随着新课程的实施,为了印证课程理念,推进教学改革,各级公开课闪亮登场,一大批教师在实践中脱颖而出,成为一定范围内的名师。于是乎,他们对教材的挖掘,课堂活动的安排,教学环节的设计,甚至连导语、板书、课件、作业都一时成为精品,奉为先进经验。观摩学习的教师回校后,大都依葫芦画瓢,复制移植,结果不少课画虎类犬,弄巧成拙。如,为了突出学生这个主体,教师不敢多说一句话,有的学校不分青红皂白把教师讲多讲少作为
衡量其课堂教学成败的重要标准之一,甚至规定教师只能讲十五分钟。为了突出学生这个主体,有的语文教师不敢对学生说出自己的看法,生怕禁锢学生的思想,影响他们的创造力。所谓经验,是他人在对新课程理念钻研、感悟基础上的创造,有一定的先进性和指导性。但毕竟是个人所为,一家之言,难免有不足之外。再则,他人的经验也会因时间、班级、学生的不同而产生不同的效果。学习的目的在于运用,在于超越,而不是停留在鹦鹉学舌,满足于东施效颦。对于观摩课,研讨课的学习和借鉴,语文教师莫让经验的浮云遮住了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目光,而要根据本班实际,去粗取精,去伪存真,汰劣选优,扬长避短,有所发展和创造。这就要求语文教师挣脱经验的镣铐,独立自主,对经验不依赖,不拘泥,分析问题有自己的真知灼见。彻底改变过去那种随波逐流教学方式,语文教师要学会质疑,学会思考,学会尊重自己,学会尊重自己的创造。
多年以来,语文教学受应试教育的制约,考什么就教什么,怎么考就怎么教。语文教师利用语文课堂这块阵地,语文教参这本秘笈,无数次的重复着字词句段,语修逻文,层次结构,主题思想,写作特点。教师的备课笔记,课堂上的板书,学生的听课笔记都成了教参的复印件,所谓的作业练习,也只不过是对这些复制品强记硬写,加深记忆,提高熟练程度罢了。语文教学便形成了教师讲教参,不得越雷池半步,学生背教参,不得有丝毫差错的怪圈。因此,学生无需动手查阅工具书,无需动脑思考,因为徒劳之后还得以教参答案为准,教师无需启发,因为折腾之后,还得要把标准答案抄在黑板上,让学生强记。中学语文新课程实施给教师带来的严峻挑战,知识观、学生观以及评价观的变革呼唤语文教师角色应该更为多元。教师的任务不再局限于“传道、授业、解惑”,而且要’“启智、陶情、冶性、锤志”。录音机、记录员、死记硬背式的被动接受正被“合作、自主、探究”的学习方式所取代。在这种形势下,语文教师要与时俱进,迅速摒弃传统的禁锢,以“敢教日月换新天”的胆识,确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观念,迅速从学科本位的教书匠向人文精神的渗透者、开阔视野的引领者、课堂生成的调控者、个性发展的促进者、学习活动的合作者、合作探究的引领者转变。在抛弃题海操练、死记硬背的教学方式的同时,引导学生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变被动接受的教育进步为学生主动的自身发展,变强化部分学生的应试能力为让所有的学生都有所收获,有所提高,有所发展,创造语文教学的崭新天地。
一般来讲,任何文学作品,都是作者在特定背景之下完成的,其写作意图较为明确。而读者在阅读这些作品的时候,因为其个性差异,比如年龄层次、文化程度、生活阅历、兴趣爱好、价值取向等诸多方面的不同,作品呈现给他们的可能就是不同的风格和内涵。所以,比较而言,作者文本是一种相对封闭的文本,只倡导单一意义;而读者文本则是丰富的、多义的、充满矛盾的,它反对一致性。同时,编者在选编教材时,还通盘考虑了初中三年不同学期、不同单元的文本价值侧重,每篇课文呈现出来的还有编者选编意图。而教师在教授课文时,又会结合校情、班情对文本作适当的增减和有针对性的解读,从而使文本带有明显的教师个性。无论是编者文本,还是教者文本,都在作者文本的基础上进行了意义的重新建构,其实质也可算是读者文本。所以,教材文本的处理,实际就是作者文本、编者文本、教者文本、读者(特指学生,下同)文本的关系处理。
笔者认为,在初中语文的课堂教学中,教材文本的正确处理,就应该以作者文本为案例、编者文本为导向、教者文本为手段、读者文本为根本。这既是新时期文本解读理论的要求,也是语文新课标的要求,更是素质教育的要求。
一、语文教学应弱化作者文本
因为作者文本的一元特征,如果执着于探索文本的本来意义,以解题、介绍写作背景、段落层次、中心思想、写作特点等为课堂内容呈现,势必会忽视学生的个性化感悟和创新性解读,使内容陈旧腐化,课堂沉闷僵化,不利于培养具有个性和创新性的新时期人才。
事实上,教学拘泥于作者文本的本来意义既不可行也无必要。首先,学生只是一个“学者”,不是“批评家”,不可能像“批评家”那样去研究作者的前世今生,作品的微言大义。――当然,如果学生能够像“批评家”那样去解读作者文本,自然也没问题。学生通常更多地从自己的角度来看作品,而较少地从作者的角度来看作品,这非但不影响他们对作品的欣赏,有时甚至会使他们的阅读更有张力。就像李商隐的许多《无题》诗,当我们丧失了对作者的准确把握以后,其作品的魅力不减反增。
其次,当作者文本成为教材,注入了编者的思想以后,从某种意义上来讲,它就已经不再是原来的作品,成为了编者文本。如果再死扣作者生平、写作背景、前后章节等,则可能陷入教学歧途,教学效果将乏善可陈。就像鲁迅的《社戏》,当它被选入人教版七下教材后,它还是鲁迅笔下的《社戏》吗?你能读出鲁迅的“呐喊”意味吗?恐怕不能!这个时候,你还需要引入写作背景,还需要补充作者成年以后在北京的两次看戏经历吗?恐怕也不需要!
作者文本固然重要,但它不是语文课堂的全部。教师只有有针对性地弱化作者文本在教学中的分量,将作者文本视作为达成一个个教学目标的案例文本,关注文本本身的意义,才可能有开创性的课堂建设,才可能带来顺应潮流的教学新风。
二、语文教学应重视读者文本
当代文本解读思想已经由作者文本观转变为读者文本观,它摒弃了过去只注重“作家――作品”的解读模式,把文本解读的重心转向“文本――读者”,视读者的解读为文本的本体存在,把解读活动作为文本构成不可或缺的本体层次。在读者文本观下,读者文本凸显了文本本身的被建构性,它邀请读者像作者一样,或者和作者一起来构建文本的意义。这就要求语文课堂重视读者文本,尊重学生对作者文本的重新建构。
《语文课程标准》也强调“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 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由于学生的学习经验、生活经验、人生经验不同,学生的阅读理解也必然会出现多元化的特点,学生的这些独特体验应该得到我们的尊重。教师应立足于应引导学生钻研文本,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
重视读者文本,就要充分考虑学生的个体化差异和阶段性区别,尊重学生做出的与其个体化和阶段性相一致的文本解读,以系统性眼光和发展性视觉来包容和欣赏学生的每一次阅读活动。就像小学生读《少年闰土》,他应该也只能看到“我”与闰土儿时短暂而又真挚的友谊以及对他的怀念之情;而中学生学《故乡》,则可以感受到以闰土为代表的农民在封建政权的压迫、剥削、愚弄、毒害下痛苦的生活和麻木的精神状态。这是阶段性导致的读者文本的差异。再比如,读《红楼梦》,诗人读出诗,药师读出药,美食家读出美食,建筑家读出建筑……这是个体化导致的读者文本的差异。
正所谓“一千个读者眼中就会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文本的这种“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的可建构特性,给了读者对作者文本的再构建的巨大空间。教师要做的就是立足于读者文本,尊重学生的独特体验,培养其开放性思维和创新性意识。
三、语文教学应接纳编者文本和教者文本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阅读互动的四维结构――“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教科书编者、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这种多元化的对话结构,正好揭示出学生、教师、编者、作者在语文教学中的密不可分而又角色不同的关系。在语文课堂上,这种关系又外化为作者文本、编者文本、教者文本、读者文本,形成不同文本之间的碰撞。弱化作者文本,并不意味着完全摒弃对作者文本的解读;重视读者文本,也不意味着排斥编者文本、教者文本。事实上,只有充分尊重和接纳编者文本、教者文本,才能开启读者文本的活泼而不失根本的天地。
学生与教师是这场对话的主体,教师是师生平等对话的首席,担负着参与者、组织者、引导者的角色,或激发兴趣,或启发思维,或引领点拨,让学生充分地走进文本。在这个过程中,教师除了要欣赏、赞美学生呈现的读者文本外,也要引导学生关注编者文本,更要敢于构建富于个性的教者文本。只有这样,教师才能发挥出“引导者”的关键作用。
同样以《社戏》为例。如果不死扣作者文本,学生容易建构出自然美、人性美、情感美的读者文本。但如果就此结束,作为教材的编写目标将无法完全达成。人教版编者将其编入“文化艺术”单元,和《安塞腰鼓》《竹影》《观舞记》《口技》放在一起,编者文本就不能不考虑。这就需要教师这个“引导者”进行适当地、适度地点拨和引导,让学生能在戏曲艺术这个点上能有与其知识积累相符的内容建构。
首先,说明语感的概念,就是对于语言文字的敏锐感觉,是一种心理现象,属于直觉思维;然后,结合当前语文教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进一步阐述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语感的重要意义;最后,具体论述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怎样培养学生语感的问题:(一)、积淀语文知识,提高字词感受力。(二)、强调诵读,增强整体感知力。(三)、理性分析,加强言语实践。
半个多世纪以前,夏丏尊和叶圣陶两位老先生就倡导语文教学要重视语感训练。长期以来,一些学者专家和许多语文教师致力于这方面的研究,“语感”在语文教学中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以致成了语文教学理论和实践的热点。本文就初中语文教学中的语感问题作一些粗浅的探讨。
什么是语感
语感问题,老一辈语文教育家有许多精辟的见解。叶圣陶老先生在《文艺作品的鉴赏》中对语感作了描述:“不了解一个字一个辞的意义和情味,单靠翻查字典是不够的。必须在日常生活中随时留意,得到真实的经验,对语言文字才会有正确丰富的了解力。换句话说,对于语言文字才会有灵敏的感觉,这种感觉通常叫做‘语感’”。这是我国关于语感的最早解释。夏丏尊先生较早提出“对于文字应有灵敏的感觉。姑且名这感觉为‘语感’”。当代一些研究者则认为,语感是“感性和理性相统一的悟性,是一种理性的直觉性或者说是一种直接的理解。”“语感是“一个人在社会交际过程中对言语形象的理解、储存、模拟和创造的心智能力。”语感论者对语感这一概念从不同角度作了界定,从不同程度揭示了语感的内涵:语感是对语言文字的敏锐感觉,属直觉思维,是一种心理现象。
二、语感训练的意义
语感培养在语文教学中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叶圣陶先生说“文字语言的训练,我以为最要紧的是训练语感”。吕叔湘先生也同样提出“语文教学的首要任务就是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语感能力”。
1.语感培养是语文教学的支点和中心任务。
2000年新修订的《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初级中学语文教学大纲(试用)》中明确提出:“在小学语文教学的基础上,进一步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提高阅读、写作和口语交际能力,发展学生的语感和思维,养成学习语文的良好习惯。”2001年教育部启动新一轮基础教育改革,制定的《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的课程目标中也明确提出:“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注重情感体验,有较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这些都将语感培养放在语文教学的空前的高度。语感培养是语文教学的支点和中心任务,是语文教学的关键和突破口,是进行语文教学的前提和基础,又是语文教学的目的之所在。所以要重视语感训练。
2.有利于增强学生对语言文字的直觉感知,使思考力得到充分发展。
语感强的人可以敏锐地对语言材料的要点、优劣、情味等做出准确判断、感知;可以让想象的翅膀自由飞翔;可以不假思索地运用语言顺畅地表情达意;写作时意到笔随;乃至构建个性化的表达方式及风格,拥有自身的言语世界---这其中,蕴积了强烈的创新潜能及无限的思维意识。而学生往往咬文嚼字,望文生义。如“田园”仅仅理解作种田的地方,而没能想象那一派和谐优美的农村自然风光;“春雨”仅仅理解为春天的雨,未能联想到万物复苏生机勃勃的春天。很多学生在写写景抒情的文章时,往往只是简单地列举名称,而没有把自己看到的感觉到的生动形象地表达出来:小草是“绿色的”、“青青的”,花是“红红的”“美得无法形容”,却不会说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青得逼你的眼”、“它展现了春的生机和希望”;各种花“花着甜味儿里带”(语出朱自清《春》)、“彼此推着挤着,好不活泼热闹”(语出宗璞《紫藤萝瀑布》)。可见,学生的字词句的积累太少,语言的感悟太薄弱。语文教材中大多是文质兼美、内容丰富的语言材料。教师在教学中,如果能充分利用,扎扎实实地进行语感训练,学生对语言文字的直觉感知才会大大增强,思考力才能得到充分发展。学生通过语感的训练,对语言文字的直觉感知犹如年轻人谈恋爱所惯有的那种“感觉”,“见了‘新绿’二字就会感到希望,自然的化工,少年的气概等等说不尽的旨趣;见了‘落叶’二字,就会感到无常、寂廖等等说不尽的意味。”3.通过对语感的培养拓展、充实、提高学生的精神境界。
马克思说:“人不仅通过思维,而且以全部感觉在对象世界中肯定自己......任何一个对象对我的意义都以我的感觉所及的程度为限”。语言当然也不例外。吴济南指出:“学生在语文课中感受直觉形象,诱发审美情趣,进行审美鉴赏都必须基于语感。从语感入手对学生进行语文美育,旨在健康的审美心理、高尚的审美观的形成和确立”。语感是一种心灵的感觉,和一个人的思想情感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语言是一种社会现象,具有抽象概括的特征。它在长期的实践中潜移默化,从而积淀了社会生活和文化熏陶的内容和性质。如朱自清先生的《春》以诗的笔调,描绘了花卉争荣、生机勃勃的春天的图画,赞美春的创造力和带给人们以无限希望,从而激励人们在大好春光里辛勤劳作、奋然向前。再如被王国维赞为“千古壮观”名句的“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刻画了奇特壮美的塞外风光,也传达出作者被排挤出朝廷幽微难言的内心情感。学生通过阅读,与作者进行思维碰撞和心灵交流获得审美体验。所以,通过语感的培养可以拓展、充实、提高学生的精神境界,这是语文教学进行思想情感教育的特征所在,也是优势所在。
语感的培养
基础教育不断地改革,教育观念不断地更新,新时代的语文教学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语感培养在语文教学中如此重要,那么,在中学语文教学中究竟应该如何培养学生的语感呢?笔者认为,应该主要进行下列三个方面的工作:
1.积淀语文知识,提高字词感受力。
语言是一种表情达意的符号体系,因此,阅读者需要具备系列的专门知识和技能。中学生已经掌握了一定数量的字词,对文字的社会功能、汉字的字形、词汇的构成、短语的组合已经有一定的了解。但学生还缺乏敏锐的语言感受力,所以培养语感首先要从字词积累着手。
中学生已经具有一定的语言感受力,他们积累词语并不仅仅依靠字典、词典,而是在大量的阅读中得到的。但说话者、写作者却千方百计地挣脱语言系统的规则,以便把自己想要传达的内涵意义表达出来,而这往往是流动的、可变的,具有个人倾向。学生要真正体会其中韵味,就必须有相应的语文知识的积淀。如欣赏李清照的《醉花阴》“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一个“瘦”字,写出了深秋时节多愁善感、独守空闺的妇人怀念亲人、孤独寂寞的情思,这种意味哪是字典上能查到的?再如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中出现的九个名词:“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在词典上的解释能与词作者表现的长期漂泊异乡的游子的惆怅之情划上等号吗?主体性原先积累与储存的经验、知识跟当前所面临的问题相互撞击,才会迸发出耀眼的直觉思维的火花。西蒙说,直觉是“利用了已有的知识认识了当前的情景”。布洛赫也指出:“我认为直觉和经验二者是密切相关的,所谓直觉,是把那些你已经了解得很充分的事物的认识拼起来形成一个更完整的认识。”没有主体原有的经验、知识作前提,直觉思维只能是飘忽不定的镜花水月。一般说来,语文学习的经验越丰富,对语文知识理解得越透彻,就越容易对语文中的现象与问题产生直觉。所以,在语文教学中,要注重提高学生的字词感受力,从而逐步提高学生的语感。
2.强调诵读,增强整体感知力。
对于学生来说,想要培养良好的语感素质,除了引导他们自觉感知客观社会言语对象,丰富语感素质的感性因素外,主要的和首要的途径是学校的语文课的教学。良好的语感素质必须以相应的教学形式加以保证,才能得以有效培养。
“读书百遍,其义自见”,大量地阅读文章,当所汲取的言语作用达到某种程度,即言语本身的规则在言语主体身上积淀到相对完整和巩固的程度时,积淀在言语主体的言语规则自动进行组合、调整,最终形成一种语言直觉结构。要使学生形成语言直觉结构,教师必须加强学生的诵读。阅读教学的主要任务是增强学生对阅读内容和形式的感受性,启发、引导学生感受课文的言语,把文质兼美的课文言语转化为学生的语感素质。如朱自清的《背影》是篇叙事散文,描写了20年前的父亲在火车站送“我”的情景,从所记内容看,作者为什么不选用《回忆我的父亲》这个既通俗又朴实的题目?从所记情景看,作者为什么不用《送别》这个更见凄切的标题?这就得引导学生仔细揣摩文章的内容,通过比较方可明白原题的佳妙和不可更改的理由。写父亲过铁道为“我”买橘子的过程一系列的动作描写,教师利用朗读,让学生在读中想象、揣摩,读读悟悟,教师点拨:“‘蹒跚’可见步履的不便,从月台下去所以用‘探’,‘攀’和‘缩’可以想象爬的困难。”通过抓重点词句的品味训练,让学生既明白语意,也悟到语言的情味,从而很好的培养学生的语感。再如曹操的《观沧海》通过写沧海,抒发了他统一中国建功立业的远大抱负。这种情感在诗中没有直接表露,而是把它蕴藏在对景物的描写当中,“水何澹澹,山岛耸峙。/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勾画了大海吞吐日月、包蕴万千的壮丽景象,“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创造了一个极其开阔的意境,给诗歌增添了积极的浪漫主义的色彩,表现诗人自己宽广的胸怀和豪迈的气魄。正如朱熹所言,阅读要“涵咏”,要有强烈的作者、读者的角色意识,沉浸在生动具体的言语情景中。周振甫先生认为:“作者由气盛决定言之短长与声之高下;读者则人言之短长与声之高下中求气,得到了气,就能体会到作者写作时的感情”(《文章例话·因声求气》)。所以古人要求“必讽诵之深且久,使我之心与古人沂合于无间,然后能得契自然之妙,而终极其能事。”(张裕钊《与吴函父书》)新编的《语文课程标准》在“附录”部分“关于课外读物的建议”中提到,要求学生九年课外阅读总量到400万字以上,可见阅读的重要。
总之,语感像一股流水,教师通过对学生的阅读训练,增大它的流量;同时要注意对学生的引导,使它流向既定目标。
3.理性分析,加强言语实践。
一个人的语感素质也得益于后天的理性成分。每一个正常的人都有一定的语感技能,否则人们便无法进行言语交际了。但是,后天接受语文教育的差异,会造成人们语感素质和技能的差异。具体到每一个人,语感的素质有高下之分,即其深度、广度、美度、敏度无不因人而异,其语感技能自然就有强、弱之别。一般地说,文化程度和语文素质越高,接受和发出言语符号的范围和深度就更为广阔和深入,精神、心理活动更易趋向细致和深刻,语感素质就更高,语感技能就更强。一个大学教授和一个文盲的语感水平是不能同日而语的。强调语感作用,决不意味着排斥或轻视语文知识的教学。语文知识可以提高语感的质量,因为“只有理解的东西才能更深刻地感觉它”(语)。语感主体只有经常地、有目的地进行对言语对象的认知、感受和理解,才能提高语感素质的水平,使之由初级的、浅层次的语感水平向高级的、深层的语感水平推进。这也正是我们进行语文教育的教学目标。
言语实践亦即语感实践,让学生自己接触和使用语文材料。基础教育语文教学的主要目的在于使学生习得语言的实际能力,或者说以感性为主,而感性又总是直接与实践联系着。“学生的语感由学生自己对言语对象的直接感受积淀而成,是学生‘感’的结晶,而非教师‘讲’的产品,语文教学的主要手段是以学生为主体的读、写、听、说实践”。所以,学生学习的能动参与积极性发挥得怎样,取决于学生的语言实践感受。因此,只有通过长期有效的训练,在学生的意识与行为之间建立起条件反射性的关系模式,才能将有意识的语言知识规则等变成无意识的感觉。近年来,语文教学界已有越来越多的人更加重视语文实践活动,如朗诵、演讲、作文等,各种实践活动既有对内容的美的追求,又有对文学语言的美的追求,二者在美感修养上是息息相通的,都能使学生获得良好的语感训练。
语感是一种语言修养,是长期的规范的语言感受和语言运用中养成的具有浓厚经验色彩的比较直接、迅速感悟语言文字的能力。21世纪是充满机遇和挑战的世纪,是一个科学技术更加发达、竞争更加激烈、社会对人的素质要求更高的世纪。现代社会要求公民具备良好的人文素养,具备包括阅读理解与表达交流在内的多方面的基本能力。所以,新世纪的语文教学应强化语感训练,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才能使学生真正适应新时代的严峻挑战。
注释:
转摘自《叶圣陶语文教学论集》(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0年8月版上册,第267页)
转摘自周振甫《夏先生谈中学语文教学》(《中学语文教学》1986年第6期)
杨炳辉《试谈语感教学的性质》(《中学语文教学》1991年第12期)
龚向明《参与和合作:走出语感教学误区》(〈〈语文学习教学争鸣录〉〉2000年10月)
《叶圣陶语文教学论集》(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0年8月版上册,第265页)
《语感与语文美育》(《中学语文教学》1992年第11期)
转摘自刘电芝《试论直觉思维的心理机制》(《教育研究》1988年第1期)
苗文杰(《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1992年第2期)
参考书目:
1、《叶圣陶语文教学论集》(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0年8月版)
2、《中学语文教学》(人民教育出版社1986年第6期、1991年第12期、1992年第11期)
3、《教育研究》(教育研究杂志社主编:高宝立1988年第1期)
(一)创设源于生活的问题情境,让学生经历收集信息的过程。
教学中,教材上呈现的情境虽然也贴近生活,但是数学信息总是比较清晰地出现在学生面前,那么学生自然省去了收集信息的过程。因此,教师可以创设一些源于生活的问题情境,减少对信息的加工,让学生经历在凌乱的数学信息中进行收集与整理信息的过程。
(二)创设只有问题的情境。
在学生已经有了一些生活经验和知识积累的基础上,教师可以创设只有问题的情境,这个情境要有趣,能引起学生的兴趣。学生根据生活经验,想要解决问题必然需要一些数学信息,教学时,教师可以用“放电影”式的办法根据学生的需求逐个出示数学信息,这样用另一种方式让学生学会了寻找数学信息的策略。
二、重视探究的过程,关注策略的形成
在教学中,教师不应只看学生是否解决了问题,更要关注解决问题所用的策略的形成过程。其实这意味着关注学生解决问题中的探究过程,思维的参与程度,因为这是学生优化策略的形成和策略内化的基础,所以要给学生探究问题的空间。
(一)深入地探究有利于策略的优化
当需要对信息进行整理和筛选的问题摆在学生面前的时候,教师一定放手让学生进行自主探究。实践证明,学生整理信息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并呈现出一定的层次:有的把信息抄下来;有的把信息由顺序的排列;有的把信息进行分类,有的利用表格整理信息,还有的将信息画在线段图上……这些学生的活动使信息的收集与整理更加有条理,进而有利于解决问题过程中对数量关系的分析,这一环节学生已经在尝试寻找整理信息的策略。学生对信息整理后,一定会有步骤地运用有用的信息解决问题,先解决什么,后解决什么,由于学生思考问题时的切入点不同,自然产生的方法与过程也就不同,但是此时学生已经找到了解决问题的策略。但是数学教学也要提倡“优化”思想,对学生的思维要求又提高了。所以解决问题时所产生的不同策略可以通过学生之间或者师生之间的交流和讨论,找到最优的策略。
(二)深入的探究过程有利于策略的内化
学生在深入探究的过程中,无论自己想到的是何种策略,也说明他的思维是深度参与的,这种获得策略的过程是深刻的。而最优的策略要么是与他人交流讨论得到的,要么是自己的最优策略被同伴肯定,都可以构成优化策略的内化。经历这样的内化过程对每一个学生在解决问题中形成发现、探索并应用策略的意识有着潜移默化的作用。
三、注重及时的反思,提升学生对策略的认识
语文教材内容不仅文字优美,而且情感丰富,教师创设情感情境,一方面可以营造良好切合的气氛,促使学生理解文章的意思,另一方面可以深化启发学生语文学习,促使学生学会体会和发掘情感,推动学生的语文学习。因此,初中语文教学中,教师可以创设情感情境,优化开展语文教学。首先,教师可以通过专业的语文朗诵资料创设情感情境。例如,教师在讲《海燕》这首诗歌前,可以从网上搜寻专业的朗诵材料,在课堂上播放给学生听,让学生在欣赏过程中感受诗歌中包含的深意,从而更好地理解语文教学内容,丰富学生情感。其次,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创设情感情境,加深学生的语文学习和体会。如《父母的心》这篇文章,教师在讲解之前可以通过多媒体播放《世上只有妈妈好》这部电影给学生看,让学生领会电影中深厚感人的母子之情,然后开展文章内容讲解,使学生更透彻地理解文章内容和深意。教师创设情感情境教学不仅有利于学生语文学习进步,而且有利于学生情感陶冶和丰富。
2.创设生活教学情境
语文文章是作者对现实生活的描述或者深化,所以与我们的生活有相似之处。教师想要让学生进一步理解语文内容,就需要创设相符的情境,让学生深入体会、深入学习。因此,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教师应努力创设生活教学情境,引导学生更积极专注地学习。例如,教师在讲解《端午节》这篇文章时,可以让学生说说端午节大家都做什么。有的学生可能说:“吃粽子,赛龙舟。”有的学生会说:“插艾草。”当学生回答以后,教师再问问学生为什么要做这些事呢?大部分学生会说:“纪念屈原。”听完学生的回答后,教师再展开文章讲解,提高学生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再如,教师在讲鲁迅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时,可以给予学生一定时间,让他们回忆自己年少的经历和心境,通过回忆勾起学生对童年的美好体会,营造积极的教学氛围,使学生更好地学习这篇文章。教师创设生活教学情境能使语文教学不再晦涩难懂,从而减轻学生听课和理解知识的难度和压力,让学生认识到学习的精彩。
3.创设言语教学情境
在初中语文这门课程中,虽然教学方式先进多样,但绝大部分语文教师主要采用口头讲授的方式。所以教师的言语与教学效果息息相关,教师对于言语的有效运用,能为语文教学增强效果和魅力。因此教师要想更好地把握语文课堂,就要反思和提升自己的言语掌控能力,有效创设言语教学情境。首先,可以提高言语的幽默性。教师在语文教学中可以多说网络流行语,穿插小笑话,在调节教学氛围的同时,激发学生对语文学习的热爱,推动学生语文学习。其次,教师可以将感情与教学内容相结合,使学生通过教师的言语更好地体会教学内容,加深理解和掌握。例如,教师在讲《黄河颂》这首诗时,可以通过饱含感情的朗诵,让学生感受句子间语气和感情的变化,既可以让学生充分感受诗歌的美,又可以加深学生对诗歌中感情的体会。教师创设言语教学情境,能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教学内容,提高语文成绩,促进自身综合素质提升。
4.总结
《新语文课程标准》在“教学建议”中确切表明:“语文教学需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氛围,有助他们树立主体意志”,“教师要为学生的阅读实践创设良好氛围,提出有利条件,尽量注重学生阅读情绪的主动性、阅读需要的多样性、阅读心理的特殊性,重视学生个人的意见,需激励学生批评提问,发表不同见解。教师的点拨是一定的,但不能以自己的解析讲解替代学生的独立阅读”。可见,《新课标》注重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导位置,基本肯定了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体,而“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领导者”,要“尽力满足其(学生)学习需求,支持其(学生)优点和个性的发挥”。一言以蔽之:《新课标》,以生为本,以学为主。
当今在新课程背景下,语文课堂上盛行一种被称之为“问答式”的教学方式。这种由老师先依据课文内容拟好思考题,然后在授课时向学生连珠式发问的教法,究其实质就是“师本”教育,由于它是以教师预先设置好的思路去替代学生的思维进程,以教师预先预备好的答案为最后的学习目的,而学生则自始至终处在被动的学习和思索情况当中。因此,这种教学方法不仅能让很多学生对老师产生严重的依靠思维而不愿主动地去发掘问题和研究问题,并且还限制了学生的思维方式,压制了学生的创新思维潜力。借鉴此认知,需要放弃自我早已习惯的“问答法”,而是让学生直接和文本对话,他们需要在已有知识的根本上自主地发掘问题,提出问题,并最终解决问题。作为教师或在一旁倾听学生的解析探讨,或和学生开展平等的对话,或对学生的奇思异想、特别感受给予发自内心的赞扬和欣赏。这一体验没想到取得了意想不到极为显著的教学成效。
2在教学中进行先学后教的方法
2.1落实“先学”
“先学”是“指导—自主学习”的重要特点和核心。“先学”是教导学生课前独立学习,体验练习,体现学生自主学习精神。采取对学生“先学”的培育,寻求学生自我教育意志和自我教育潜力的发展。“先学”学什么?怎样学?这是实践“指导—自主学习”首先处理的问题。在教改实验中,我们通常发现学生的超前学习是肤浅的、片面的,无法体现“先学”的“要求”。我们认识到学会“先学”需要一个进程、一定方法、转变教和学的理念。
一是一定要改变教师教学理念。教师主要解决三个理念:急于求成观念。俗话说:欲速则不达。在这个“先学”过程中,蕴含着教导的力量因素、学习方法、学习态度、家庭环境、社会背景等,要求教师的究因识果,体察求索;潜能认识观念。要相信学生拥有独立学习潜质。提供足够时间和适当帮助,百分之九十五的学生可以学习一门学科达到高水平掌握;人性观念。教师要对学生保持积极、向善、信赖的态度,相信学生拥有自我负责精神,能够独立学习,自我实现愿望,以人生幸福寻求人性化教育。二是“先学”需要一定方法。常规性先学。我们重点把它放在阅读和双基的学习。例如:语文“三读”,生字词读写记(音形义)、语法修辞、语句插图等。数学读懂教材,理解线式、图式、格式表达意思等,切重于“做数学而不是说数学”教学理念,强化问题、策略何在研究;引导性先学。在“指导—自主学习”中我们针对教材(篇章)目标精要、重难点等,保证以导学提纲、预习指要、实践操作、收集材料、社会调查等方式作为先学指南或拐杖。在这些富有特色、形式多样的导学,具有“吊胃口”作用和激励学生好奇心,充满挑战性、趣味性和探索性;拓展性先学。学生在自主学习教材基础上,由教师指导参阅和教材内容相关联的课外读物、材料、了解社会、历史背景,以更好地解决、学习教材。在这点上我们重点抓好教师“备”的针对性指导,全面掌握相关参阅资料,以提高自主学习成效。总之,落实“先学”使问题形成、提出,使矛盾、困惑碰撞,逼近最近发展区,逼迫学生思考,使学生带着问题走进课堂,走近同学、小组和教师。
2.2怎样“后教”
“后教”也是“指导—自主学习”的一个主要特点。学生已超前先学,教师“后教”什么呢?创建课堂教学新常规。这是有别于旧常规的压抑、严整、呆板的课堂制度。它以学生精神放松,形体自如,活中有序为特点。在自主性、探究性、合作性、创造性学习中,允许学生发言不举手,先上就上,畅发己见,并学会倾听,快速思考;学会补充,表达自己的想法;引起学生学习意向。创设学生认知冲突情境,引发学生学习欲望,让思维擦出火花,让矛盾碰撞,使学生积极加入有意义学习行列。尊重学生的选择,让个性自主张扬,焕发思辩活力,汲取他人观点为我所用,激活学生挑战、迎战的能力;让学生选择学习方式。让学生以自己方式、方法、手段、角色等表现自我,表达自己行为,表述自己认知,表演自己创作,满足学生表现欲望,以符合学生认知、情感需要,以“让”为“促”,体现学生主体地位;提供必要帮助。当学生思维没有方向时,给予指点迷津,确立航标。当学生思维受阻时,给予铺路架桥,纠正错误。当学生思维外放时,给予正面牵引,把握教材。当学生思维定势时,给予侧向、发散的启发。在学生思维“山穷水尽”时,给个“柳暗花明”的启示;把球抛给学生,促进交往互动。创设机会,把球抛给学生,也让教师多说一些“我也不懂,不知道”,装无知和愚笨,让学生多些互动,多些探究。交往可分为语言交往、情感交往、动作交往,课堂教学注重以活动促开放,以开放促发展,通过活动提升学生交往能力。互动可分为师生互动,做到矮化师高,让教师做个“平等中的首席”。生生互动,让出机会,让出问题,让学生自己解决。生本互动,引导学生与书本(教材)交流,回到文本中再认知,再发现。
3在教学中实行先学后教的策略
3.1以学为主
人本主义学习论者认为,学习者拥有一种内在的、天然的学习趋向,人的学习潜质是无限的,学生是选择教学进程和其结果的主体。教学进程不需要由教师直接实行,在教学进程中教师只需当作“看守者”和“助手”,他的位置不是站在学生面前的讲台上,而是应当站在学生的背后。通过自我教学实践,坚信以生为本、以学为主的语文课堂教学,定能唤起学生内在的学习情绪和潜质,充分调起学生的学习天性,使其愉快、主动、积极地学习。
例如,在教《伤仲永》一文,需要学生综合练习三作课前预习,并事先把教法定为“分组辩论法”。当天,很多同学不但熟读研读了选文,甚至有些同学还上网查找了很多有关的资料。第二天课堂上,学习氛围自然非常活跃,持不同观点的同学各抒己见,旁征博引,侃侃而谈,发表了很多老师想不到和《教参》中见不到的观点和看法。一节课下来,教师无法讲上三言两语,基本成了一个“多余的人”,只需鉴赏学生的奇思异想就可。可见,在语文课堂上,只要给学生以“学”的自治权,努力激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不仅能够规避教师教得身心疲倦,满头白发,且教学品质低下的尴尬状况,并且还能把学生从苦学厌学而又不能不学的痛苦境地里解救出来。因此,以生为本的教学是师生“双赢”的教学。
3.2先学后教
在一些教师的潜思绪中,学生是无知的,一定要教才能会;学生是不善思索的,一定要教才会解析;学生是缺少自学潜力的,一定要教才会读懂文章。这一错误思想不仅否定了学生的学习潜质,也否定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在它的支配下,教学进程也就变成了“先教后学”“我教你学”的进程,这种以教代学的“填鸭式”教学模式,夺去了学生思索、抉择和尝试的权利,只能扼杀学生个性的发挥和创造力的发展。所以,语文课堂上不妨反其道而行之,教师激励学生先自主学习;假如在自学进程中出现问题,产生疑虑,就激励学生展开研究、协作学习;假如仍不能解决问题,教师才去“教”,而这时的教就是和学生一起去探究问题,和学生一起展开平等的对话交流。孔子曰:“学,然后知不足。”教师的教应在学生“知不足”之后,这样才可有针对性。比如:文学作品教学,教师就要多激励学生实行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勤查工具书,梳通字句,倘若还有不明白意思的文言词句,再师生一同研究解析。又如:欣赏小说、戏剧等文学作品,教师更需激励学生综合自我的生活经验、生活阅历、审美情趣,自主解读文本,对文本中的形象作出个性化的解析,其后才是师生共研那些不解谜题。教师在教《背影》和《风筝》时采取的就是这种“先学后教”的教学模式。倘若如此,岂能听到这等让人拍案赞叹、新奇精辟的理念。
3.3以学定教
在语文课堂教学中,一直以来都是以教师的“教”确定学生的“学”,教师的“教案”确认学生具体的学习目的、学习内容、学习进程甚至学习方法。而正是这种教学模式才致使了语文课堂的哈欠连天、死气沉沉。因为假如一堂课中学生的“学”全依照教师的“教”去实行,而所学的又非学生所愿学的或是学生所不认可的,那么,学生的“学”绝不是真正的“学”,教学的失败也就不可回避了。所以,在课堂教学中,老师需要因时制宜,因生制宜,依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反应,积极灵活地整改教学思路和方式,将教师教的思路和学生的思路动态地综合在一起。这种开放性、生成性的语文课堂教学模式,可使每个学生都能积极主动地加入到课堂教学的活动中来。这种“以学定教”的语文教学模式,尽管会给教学者带来更多的“麻烦”,但却会打碎教学者固有的思维禁锢,拓展教学者的视野和心胸,引导教学者进入一个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时尚、新奇、个性的年轻世界,真正做到“教学相长”的理想境界。例如:在教授《给巴特勒的信》一文,如果非学生大胆提问,教师对小说认识恐怕仍然有一定年龄限制性,而“警世小说”和“揭示人性弱点”这些大违定论充满时代色彩的声音也就无法听到了。
3.4用体验代认知
阅读教学中的问题设计环节对阅读教学的效果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阅读教学的问题设计指的是教师为了引导学生能够更好地对教学材料进行阅读和理解而设计的一些问题。学生带着这些问题去阅读教学材料,可以激发他们的好奇心,使他们更加主动地想要去了解这些材料。这使得学生能够更加快速地掌握教学材料的内容。因此,要使阅读教学的效果达到最佳,就要设计一些比较优秀的问题。以下,是在进行问题设计时,需要注意的几个原则性问题。(1)设计的问题要与实际教学结合,不能脱离教学大纲的内容、不能超出学生的适应能力;(2)设计的问题不要过于简单,要给学生一定的想象空间,锻炼他们的发散思维与想象空间;(3)设计的问题要联系教学材料,对教学有实际的引导作用,有一定的意义和内涵。
二、语文阅读教学问题设计当前的困惑及对策
1.当前阅读教学问题设计的困惑。
阅读教学法在当前的初中语文教育中已经得到了一定范围的应用,但是效果还不够明显,通过对初中语文的阅读教育调查发现,主要原因是当前阅读教学中问题的设计存在以下两点不足:(1)问题设计单一化。有一部分教师在设计问题时,总是采用同一种提问方式,学生对这些问题早已经司空见惯,很难提起兴趣继续阅读,这就促使阅读教学没有达到很好的效果。(2)问题设计没有体现实际应用意义。部分教师在设计问题时,没有实际起到引导学生的目的,只是一味追求问题数量的多少,使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没有真正思考他们所要猎取的内容,导致了阅读教学效果不佳,制约了阅读教学的发展。
2.语文阅读教学问题设计的对策。
(1)问题的设计与学生的兴趣爱好相适应。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往往都是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来选择科目学习。所以,根据这一特点,在问题的设计上,可以选择一些学生感兴趣的问题,还可以通过设置一些问题情境,使学生更快地融入到这些问题中,从而帮助他们对教学材料有更好的理解。教师可以通过一些高科技的教学仪器来跟学生进行沟通交流,比如现在初中教学中会经常使用到的投影仪、幻灯片等等。如在苏教版语文教材,九年级上册鲁迅先生“故乡”这一章节中,教师可以先利用多媒体播放一段关于鲁迅先生生平的简介,让学生对作者有一定的了解。然后逐步引导学生进入课文,在讲解课文的时候,还可以播放一些关于故乡这篇文章的视频,让学生对课文有更深的理解。通过视频,可以使学生感受这个故事中有哪些情节是课文中未提及的,然后通过提问与思考,发散学生的思维,来完成阅读教学。(2)问题的设计与学生的适应能力相适应。每一个学生对新事物与新知识的接受与适应能力都是不同的,因此,在设计问题的时候要充分考虑到学生的接受与适应能力。只有这样设计问题,才能使阅读教育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如在苏教版语文教材,九年级上册“成功”一节中,教师就可以通过对有不同兴趣爱好的,学习能力、学习基础有所差异的学生进行分组,每一个小组都应该包括不同类型的学生。这样所分出的小组全面性更突出,组员之间可以互相取长补短。分完组后,教师可以让每一组都来讨论对成功的认识与理解,然后每个组派出一名代表对本组的理解进行归纳总结。(3)问题的设计与学生的探索能力相适应。语文是一门综合性、实践性相当强的学科。如何才能使其能够得到更好的应用,就要在设计问题的时候突出学生对语言文字的应用能力。如在上述问题“成功”一节中,小组讨论之后,教师可以设置一个自由辩论的时间,让持有不同观点的同学来进行自由辩论,看他们哪个组的论据更加具有说服力。通过自由辩论,可以提高学生对语言文字的应用能力,激发学生对未知生命的探索欲望。这样,阅读教学就可以达到预期的效果。
三、结语
1、看标题
题目是诗歌的窗口,诗歌的多数题目都能明确交待其写作主题与类别。如标题中有“怀古”“咏怀”的一般是怀古诗,如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辛弃疾的《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以“物象”为标题的一般是咏物的诗歌;题目中出现“塞”“征”等字眼的多是战争或边塞诗,如《凉州词》、《少年行》等;有“送”或“别”等字眼的一般是送别诗等等。
2、析背景
只有了解作者的生平和诗歌的创作背景,才能全面合理地理解诗歌的言语。如:白居易生活在安史之乱的时代,他的诗反映了官吏的贪横与他们豪华奢侈的生活以及劳动人民的饥寒交迫,了解这些有助于我们读《卖炭翁》。再如辛弃疾、陆游、屈原等,他们一生图志不能酬,诗歌带有浓厚的情感色彩。其它的如李白、苏轼、李清照等的诗歌,多与他们鲜明的个性相统一。
3、抓关键词
关键词就就是是作品中那些最能表现主旨的字词,就是诗眼。如《渡荆门送别》“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中的“怜”字,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万千思绪;“断肠人在天涯”中的“断肠”形象地表达了诗人思念之情。捕捉住了这些关键词也就捉住了诗歌的灵魂。
4、感受诗歌情感意境
诗是抒情艺术,诗人通过言语把自己的情感赋予其中,读者如果读懂了诗人的情感,就能与之相通地产生共鸣,获得美的享受,这个感情接受的过程,就是对诗的抒情美的鉴赏。诗是言短意长地感染人的文学,以含蓄为上乘。读诗,通过反复咀嚼,密咏恬吟,得到一种意味,读诗读出味来,说明触及到了诗的弦外音,鉴赏到了诗的含蓄美。“意与境”二者是辩证统一的,一首诗读的遍数多了会有这样的感觉,或为诗人的感情打动,或为诗中气氛包围,或为诗中的自然图景吸引,这便是诗的意境。
二、用好“阅读、感悟、联系、总结”四种手段
如何从上述的几个维度去赏析诗歌呢?这需要一些技巧作为支撑。笔者认为:应该用好“阅读、感悟、联系、总结”四种手段基本的手段来赏析诗歌。
1、抓好阅读关
感性认识是理性认识的基础,只有对诗歌的题目、作者生平与创作背景有了一个充分的感性认识,读者才能在此基础上去感悟诗歌中蕴含的情感与意境,才能与作者产生共鸣,认可作品进而学习作品的创作手段与方式方法。同时,阅读文本也是获取大部分感性材料、鉴赏诗歌的唯一和先决的条件。那么,如何去读呢?首先,要设置好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去读,这个情境可以是喜境,也可以是悲境,还可以事先选出与所读诗歌类型相同或相反的诗歌,在比较中读。可以慢读,也可以快读,还可以不快不慢、抑扬顿挫地读等,目的就是要读出诗歌的韵律节奏、意境与情感。如李煜的《虞美人》中的“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与“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只有通过读,才能把握其语气节奏的轻重缓急,了解词人的心绪。同时,通过读还可以抓住关键词,如“小楼昨夜又东风”中的“又”字等。“阅读”虽然只是让学生粗浅地感知到了诗歌的轮廓,却给鉴赏奠定了基础。
2、感悟是关键
悟是指在感性认识的基础上的理性思考,是比阅读更高级的一个环节,是学生了解诗歌的创作手法和技巧的过程。那么,我们悟什么呢?我认为:要悟诗歌的情境与关键词。首先要让学生找出诗歌中的意象进行揣摩,如《琵琶行》中的“枫叶荻花秋瑟瑟”营造出的氛围、《从军行》“青海长云暗雪山”的意象、“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渡头余落日,墟里上孤烟”、“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秋水共长天一色,落霞与孤鹜齐飞”、“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等的意境、《雨霖铃》中“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的基调等等。其次要悟关键词,如“小楼昨夜又东风”的“又”字,“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中的“自”、“空”二字,我们要教会学生从词的本义入手,去悟其在诗境中的深层含义。
1.1开展不同文学体裁教学语言的研究
初中生正处在语言学习的重要阶段,教师需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合理设计课堂语言教学内容,组织好语言变化,在课堂教学中讲解出来,让学生真实的体会到语言的魅力,进而提高学生的语言学习能力,提高教师教学语言的整体性水平。这就要求初中语文教师善于发现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总结课堂经验,将语言的多样性充分发挥出来,不拘于一种语言形式。
1.2初中语文教师需努力提升自身语言修养
教师需不断提高自身文学素养,才能更好的组织语文教学内容,更好的引导学生学习语言知识。语文教师除了熟知心理学、教育学等学科知识内容外,还要修习其它学科内容,来充实自身的教学素质。另外,初中语文教师还需认识自身语言知识结构的不足之处,依照教学实践情况,提前做好备课工作。
1.3初中语文教师需努力提高教学语言的艺术性
兴趣是学习的首要前提,教师要让学生对语文课程产生兴趣,关键在于讲授是否能设疑激趣,讲述扣人心弦。语文教师只有不断提高语言的基本功,通过各种途径激发出学生的求知欲,强化学生学习动机,改善课堂教学氛围,使之活而不乱,严而不死。同时,教师还需博采众长,总结与教材内容相通的笑话、习俗、典故、诗词、谚语等,并将其引入课堂,以塑形象,进而吸引学生认真听讲。
1.4初中语文教师需提高自身教学语言的规范化程度
第一,语文教师要讲普通话,注意规范性用语。我国人口众多,不同种族间的区域性语言繁多,或多或少的妨碍了人们的文化交流,作为中学语文教师,必须推广普通话的使用,减少语言障碍的发生;第二,提高语言用词的规范性,禁止使用方言授课。
2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