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视觉形象设计论文范文

视觉形象设计论文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视觉形象设计论文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视觉形象设计论文

第1篇:视觉形象设计论文范文

(一)提炼核心价值重塑城市定位

合肥应从社会经济发展的新定位、新要求出发,站在建设文化名城、幸福合肥的高度,着手开展城市品牌形象塑造和提升工程。重塑合肥城市定位,需要提炼城市核心价值,确定合肥城市宣传定位,推出城市形象标识。城市视觉识别要素的核心价值是地域文化,它是城市其他识别要素联系的枢纽,提炼城市文化精髓是打造有形的视觉形象的基础。每一特定的地域都有自己独特的人文特征和地理环境,也造就了大众的审美意识和文化思想,要想使受众感受到地域文化的精髓,就需要对其地域文化进行归纳分析,展现与众不同的地域特色。合肥素有“江南唇齿,淮右襟喉”、“江南之首,中原之喉”之称,是一座具有悠久历史的古城,浓烈的地域文化支撑了合肥这座古城的发展,面对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如何传承合肥悠久历史的同时塑造全新的视觉形象,是合肥发展的必要步骤。作为三国故地、包拯家乡,合肥想要不断地发展进步需要更深厚的文化底蕴,将包公故里的地域特征融入到有形的视觉形象设计中,使城市的发展以地域文化为依据,向公众迅速准确的传达城市形象。

(二)突出城市文化特色的标志图案

标志是展现城市特色,把一个城市与其他城市区别开来最直观的表现。北京的故宫、上海的东方明珠、四川的大熊猫等这些都是城市特殊的代表,在多年的历史积淀中已经成为一个突出的城市标识,晋升为城市不可磨灭的图腾象征,蕴含了一座城市独有的文化和品牌特性。合肥城市标志设计既要体现包公故里,旧国古都的文化特征又要与突显其历史文化特色,将文化和历史融入到其标志设计中,既体现合肥与众不同的地域文化,又能突显合肥作为历史名城的特色。其标志设计可以利用图形标识赋予合肥新的解读,让合肥城市更有文化气息,运用包公的月牙图形元素,将合肥的文化运用到标志之中,使其具有标识性,构成具有合肥传统文化的标识系统,厚重的文化底蕴、清晰的历史文脉构成城市鲜明的古城特色。城市视觉形象设计并不是独立存在的,它蕴藏着整个城市的悠久历史文化,通过城市标志设计、色彩设计赋予更深层次的内涵,体现出内在的精神和气韵。合肥的古城文化历史与现代视觉形象设计的完美结合需要围绕色彩、图形、文字等要素,注重城市符合与图形的运用,注重徽派建筑的艺术特色,运用文化底蕴的支撑,彰显城市的个性,打造专属于自己的城市品牌。城市名称是城市的名片,将城市名称融入到标志图形之中可以更好地展示城市的特色,将文字图形化,让标识的内涵更加丰富。良好的城市形象必将有力地提升城市的品位和城市综合竞争力,激发城市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在合肥城市视觉形象设计上,从图形上选择月牙元素,使传统图形、民族元素相融合,将月牙图形和城市名称融入到标志图形设计之中完美结合,树立城市品牌的文化价值。

(三)历史厚度和清新魅力的城市色彩

人们通常在看到城市形象标志时,视觉反应最迅速的是对色彩,其次是图形,最后才是其它文字部分。其中,不同的元素在城市视觉形象设计中扮演着不同的角色,色彩不仅能够提升视觉美感,更能让人对这座城市留下深刻的印象。它赋予了形象另一种生命,另一种神秘气质和另一层存在的意义,使得色彩也可以展现视觉上的审美印象,成为视觉语言的一种。城市设计中的色彩往往是以城市文化为出发点,使其与文化内涵相适应。合肥作为古城,保留了很多文化历史,文化的色彩应具有历史的厚重感和文化的沧桑感,但是这并不代表只能用厚重的颜色堆积起这座古城,浓墨重彩的合肥不仅要展现历史,更要在历史上画出重重的一笔,用刺激的色彩来给城市带来生机,在厚重上加上一丝清新。在合肥城市视觉形象设计中融入自然元素,在沉稳中求创新,在传统元素中加入新鲜的色彩和活力,将清新的视觉感受打造成城市未来的新名片。例如东莞是广东历史文化名城,其标识设计以绿、蓝、红、橙等四种颜色作为东莞城市的主色彩,以“活力”作为东莞城市核心价值,东莞有三个最核心的内容需要通过“活力”来演绎和传递。“活力”准确反映东莞的发展轨迹,充分提炼东莞的城市精神,有效引领东莞的未来方向。标志一是展现东莞独有特色,二是寓意东莞发展轨迹,三是符合莞人气质,四是体现莞人精神,五是代表东莞开放贸易传统。

二、合肥城市视觉形象的设计特色

合肥虽为古城,但是文化历史脉络不明显,虽为科研城市,但是并未运用到城市建设中,虽为滨湖新城,但是没有构成园林城市系统。需要明确城市定位,大胆创新,为合肥量身定做城市独特形象,塑造具有地域特色和历史内涵的标志图形,改善合肥这座城市的视觉形象。

(一)明确区域性历史城市定位

如何打造合肥特色的城市标志,而不是再造一个“二手的上海或北京”。打造独具合肥特色的城市标志需要找准合肥城市的定位,“一招鲜,吃遍天”是商场上永恒的法则,城市规划也不能跟在发达地区后面亦步亦趋。以建国后县城格局起家的合肥,如何才能在规划建设上与南京武汉平起平坐,找准定位是唯一的出路。明确区域定位会让人们将城市视觉形象与这座城市自然的联系在一起,让它的精神融入这座城市之中。合肥长期以来以包公故里、三国故地著称,我们应该以此为基点,立足合肥的区域特色,通过城市视觉形象设计,将其引申为文化城市、历史城市、创新城市。

(二)注重文化地域的体现

相同的现代建筑,相同的街市,相同的城市色彩,相同的城市功能……相同的已经让我们分辨不出他们的历史、文化和区域特征,形象而又神像的城市如同孪生姐妹,穿梭其中已经不能让我们对其产生鲜明的个性形象认知,也缺少了历史文化和区域特征。城市标识实际上已经是一个城市文化、历史、特征的综合体,是向广大市民和外界来客展示城市形象的首要窗口。合肥,如何展现其特有的文化特色和悠久历史,就要立足合肥本身,寻找地域文化与特色,从地域文化及内在精神中挖掘,将其融入到城市视觉设计之中。合肥作为包公故里,这是一个鲜明的地域文化特色,他不会和其他城市的地域文化重合,又能突显合肥特色,对包公的视觉元素进行重组和变形是合肥打造城市标志的重要一步。

(三)图形与文字巧妙结合

以“合”为设计元素,经过字体的变形和元素的提取展现合肥的地域和文化特征,糅合合肥包公故里的背景,用月牙元素来展示其文化性和地域性,造型刚柔并济、充分张力,寓意无限变化和广阔发展。标志选取包公故里的文化定位,将图形元素进行变形,加以自然风貌展现合肥滨湖城市的特色,整个图形倒看犹如“合”字,既展现了合肥的文化历史又将合肥的城市名称融入标志之中,让标志的识别性增强,独具合肥特色。合肥城市标志一是展现城市特色,运用月牙图形来体现包公故里的特色,在推广过程中很自然的和合肥联系起来。二是寓意合肥未来,标志犹如海平面一轮明月,寓意生机勃勃和美好明天。三是体现合肥精神,传承历史迎接挑战。由于合肥是中部文化城市,给人以浓厚的历史沧桑感,标志赋予合肥鲜活的生命力。打造独一无二的合肥城市视觉形象需要立足合肥城市文化历史,将合肥独特的特色展示出来,标志采用城市名称与图形的结合,月牙图形犹如城市名片让人一看到就联想到包公的形象,展示合肥朴实公正的城市文化特色,体现地域特征,整个标志犹如一轮明月挂在海平面上,预示着合肥冉冉上升的未来。一个成熟的标志应该具有延展性,从单一的视觉符号里跳出来,对合肥城市标志进行色彩提取、切割、变换,采用提取标志元素的方式,使标志具有丰富的延展性,做到标志与图形相呼应,强化、丰富和延续标志,以满足城市视觉系统的多样化需求。设计展现了合肥整体的城市形象,不仅像一本历史书翻阅合肥历史,又像是一幅画展现合肥未来,为合肥带来新的生机,增强了城市的视觉魅力和城市间竞争力,从而有效的促进合肥城市的全面发展。

三、结论

第2篇:视觉形象设计论文范文

整合

传播没计

品牌

论文摘要:从卜个世纪90年代到本世纪,这十几年是

    在市场逐渐饱和,竞争压力越来越大的今天,企业对消费者认知研究不断重视,对于营销传播设计的研究在企业里不断细化和深入,已逐渐作为一个独立的研究实体来开展工作。品牌的成功,离不开研发、营销,而这一切以 现代 整合营销传播设计的思想来看,都必须以消费者为中心,根据目标人群的特点来调整品牌形象,以整体的产品形象来强化人们的认知,甚至整个团队的工作方式必须及时调整,在产品的规划和前期设计时就花更多的时间和精力从用户环境的角度来琢磨产品的特性,达到营销传播设计的最优化,使产品中更多地体现出用户的情感和使用习惯,以获得消费者的认同,增强企业的竞争力。

    一、对于整合营销传播设计的认知

    整合营销传播 英文 为:(integrated marketing communicatins),简称:imc o imc的核心思想是将与企业进行市场营销所有关的一切传播活动一元化。imc一方面把广告、促销、公关、直销,ci,包装、新闻媒体等一切传播活动都涵盖到营销活动的范围之内;另一方面则使企业能够将统一的传播资讯传达给消费者,即营销传播的一元化策略。

    二、营梢传播设计中企业的产品形象设计

    产品的形象设计是服务于企业的整体形象设计,是以产品设计为核心,围绕着人对产品的需求,更大限度地适合人的个体与社会的需求而获得普遍的认同感,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提高生活质量和水平。因此对产品形象的设计和评价系统的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评价系统复杂而变化多样,有许多不确定因素,特别是涉及到人的感官因素等,包括人的生理和心理因素。笔者试图通过对企业形象的统一识别的研究,并以此为基础,结合人与产品与社会的关系展开讨论,对产品形象设计及评价系统作有意义的探索。因此,企业以及产品的形象设计都是营销传播设计中的重中之重。

    产品形象设计与企业形象设计的关系。对形象的研究大都基于企业形象统一识别系统(corporate identity system简称cis>,所谓企业形象,就是企业通过传达系统如各种标志、标识、标准字体、标准色彩,运用视觉设计和行为展现,将企业的理念及特性视觉化、规范化和系统化,来塑造具体的公众认可、接受的评价形象,从而创造最佳的生产、经营、销售环境,促进企业的生存发展。

    企业通过经营理念、行为方式,以及统一的视觉识别而建立起对企业的总体印象,它是一种复合的指标体系,可以把它区分为内部形象和外部形象。内部形象是企业内部员工对企业自身的评价和印象,外部形象是社会公众对企业的印象和评价;内部形象是外部形象的基础,外部形象是内部形象的目标。

    产品的形象设计是为实现企业的总体形象目标的细化。它是以产品设计为核心而展开的系统形象设计,对产品的设计、开发、研究的观念、原理、功能、结构、构造、技术、材料、造型、色彩、加工工艺、生产设备、包装、装磺、运输、展示、营销手段、广告策略等等进行一系列统一的策划、统一设计,形成统一的感官形象和统一的社会形象,能够起到提升、塑造和传播企业形象的作用,使企业在经营信誉、品牌意识、经营谋略、销售服务、员工素质、企业文化等诸多方面显示企业的个性,强化企业的整体素质,造就品牌效应,赢利于激烈的市场竞争中。

    三、企业形象设计的组成

    企业形象设计由基本要素与应用要素两大部分组成。企业形象设计中vi是指视觉认知,即企业的视觉识别(形象识别)。vi是以企业标志、标准字体、标准色彩为核心展开的完整系统的视觉传达体系。

    vi是cis的静态部分,通过统一化、系统化、规范化的视觉识别设计。

    基本要素系统一—企业名称、企业标志、标准字体、企业标准色、企业标语、企业象征图形、宣传语言、市场行销报告书以及各部分的组合规范设计等。

    应用要素系统—将基本要素系统中的设计运用到与企业相关联的各个领域。如:办公事物用品、生产设备、建筑环境、产品包装、广告媒体、 交通 运输工具、衣着服装、旗帜、招牌、标识牌、橱窗、陈列展示等。

    视觉识别vi在cis中最具有传播力和感染力,最容易被受众所认可,并占据主导地位。因为视觉识别系统是 企业 形象的直接传达系统,故被称为“企业的脸”。

    四、曹销传播设计的经典案例

    一个完美的企业形象传播设计就是一次与消费者心灵的沟通,让消费者产生购买欲望,这就是营销传播设计所要达到的最终目的。

    ibm充分发挥整合营销传播设计的优势,因此铸就了辉煌。ibm公司是美国最早导人cis战略的企业之一。时任ibm公司总裁的thomas " watson认为,为了使公司成为享誉世界的大企业,就非常有必要改变企业的陈旧形象,在 电子 计算 机行业中树立一个良好的形象。这个形象不仅能体现出企业的理念,而且还有利于企业在市场中的竞争,特别是能在消费者心目中留下一个具有视觉冲击力的形象标志。于是,在设计大师保罗·兰德的建议下,把公司全称“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缩写成“ibm’’三个字母,形成统一的、易于识别的标志,为“ibm’’的 发展 制定出一整套的cis战略;还以此设计出具有强烈视觉冲击力的蓝色字体和富有灵感的造型,且选用明快的蓝色作为公司的标准色。从此,ibm公司通过cis战略的导人塑造了企业形象,社会知名度与美誉度大增,市场占有率迅速扩大,“蓝色巨人”的形象在公众中树立了起来。

    然而,促使ibm公司成为计算机行业中首屈一指的霸主,却不仅是有一个良好的企业视觉识别vi,而且由于ibm公司树立了以“ibm就是服务”为宗旨的企业理念识别mi,并自始至终为之奋斗不息。

    "ibm就是服务”—这句话清楚而又准确的阐明了企业的指导思想。也就是说,ibm公司提供的不仅是产品机器,而且还有使人信赖、热情周到的服务—公司在创办之初就要求对于任何一位用户提出的问题都必须在24小时内给予解决;公司免费为用户提供维修、咨询和培训的服务;甚至对ibm公司提供的服务不满意,还可以退回机器·ibm公司用这样的理念作为指导,使得公司在服务方面的工作可以说几乎达到无懈可击的程度,令人叹为观止。

    正因为ibm公司能为顾客提供如此周到的服务,这就使消费者确信公司在关心着每一位用户。所以,才能在广大消费者心目中留下如此美好的印象,才能使ibm公司在强手如林的计算机市场中一枝独秀、勇往直前。

    至今,ibm公司给人的印象始终是“充满自信,永攀科技高峰的国际性大公司”,这都应归功于企业形象识别系统cis的开发,特别是企业理念识别的成功策划,ibm公司已成为企业导人cis的典范!

第3篇:视觉形象设计论文范文

关键词:水利文化;形象;视觉元素

中图分类号:J5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3)35-0270-02

一、引言

水利风景区作为水利文化传播的载体,是重要的旅游资源,并成为传播水利文化的重要基础。自古以来就有各国人民勤劳治水、管水的记载与传说,我国的水利建设历史最早可追溯到四千年前。水利文化形象作为水利风景区视觉形象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其视觉元素的挖掘是十分必要的。目前水利旅游风景区对旅游形象的建设还不是很完善,对自身文化形象缺少系统、科学的定位和设计。水利文化形象需要诸多历史文化和消费者需求或旅游感受来支撑和塑造,利用其自身独特地域性与多方面的融合,挖掘出丰富的视觉表现元素。

二、我国水利文化发展概况

水利文化是伴随着水利工程的兴建日益衍生与传承的,水利风景区是指以水域(水体)或水利工程为依托,具有一定规模和质量的风景资源与环境条件,可以开展观光、娱乐、休闲、度假或科学、文化、教育活动的区域。20世纪90 年代左右,水利风景区的建设和发展开始在全国各地兴起。国家政策的支持,丰富的水利旅游资源,人们日益增加的收入和休闲时间以及人们休闲观念的改变都促使了水利旅游的大力发展。

水利文化是水文化的主体文化。它的内涵与外延比水利文化要宽泛。而水利文化是特指人类在水利活动中所创造的文化,可以解释为与水利活动有关的文化。

“水利文化的定义应该沿用广义文化的概念,是指人类活动在除水害兴水利以及与此相关的历史实践活动中所创造出来的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诸如制度、技术和知识、思想与价值、艺术、风俗习惯等)的总和。”①

水利文化是历史文化研究中不可或缺并具有广阔前景的重要文化。作为我国水历史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与具体表现,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水利文化的传播与发扬,让水利风景区的的发展更有潜力与发展空间。使人们在旅游的时候,可以感受到水利风景区的文化底蕴,充满好奇心与新鲜感甚至尊崇的情感。

把水利文化形象化作为水利风景区品牌形象塑造的关键与重点,挖掘进行文化形象设计的视觉元素是进行形象设计的前提。它以旅游地独特的地域资源、历史文化背景为基础,对旅游地进行形象化的高度概括,使旅游形象消费者心目中扎根深化。许多旅游地和旅游城市都利用文化形象化定立了牢固的品牌形象,促进当地旅游文化发展。

三、水利文化形象视觉元素提取的必要性

(一)对水利风景区旅游品牌视觉形象塑造与设计的意义

水利文化形象是一个很抽象的概念,它是一种人们对水利景区的旅游印象和文化氛围的感受,是对当地水利景区的历史文化信息的接受与领悟,在水利文化的视觉元素的挖掘与提取的过程中,对设计元素的多样化也是一个补充和归纳。不同的艺术形式也许会涉及到相同的视觉元素,对各种不同历史文化的题材与视觉元素的发现、提炼、塑造、利用都能起到很好的推动作用。

文化形象兼具文化传播与品牌塑造的双重意义。水利文化需要归纳演绎出自身的文化形象,将这种独具无形的文化资源转化为具有品牌价值的视觉形象要素,以便进行更深入的水利文化品牌形象的设计与研究。鉴于旅游地品牌形象的价值在旅游市场中的巨大作用,对当地的水利风景区的旅游形象也有一个很好的补充,对水利风景区的宣传建设也提供了丰富的文化底蕴和精神基础。

(二)对水利风景区旅游发展的现实意义

水利文化形象更是一种对水利文化古老精神的延续与传播。不管是国内还是国外,自古以来水利问题都是一个不容忽视的环境问题,我们需要改水、用水、取其利,弊其害,创新管水治水方法,维护并传承水文化,水道德。这就需要加大各地水利景区水利文化的宣传力度,最直接的意义便是可以丰富水利文化内涵,做到很好的宣传与传播作用,发挥水利文化对社会行为的约束功能,借助历史文化的力量达到醒今启今的作用。

四、水利文化形象视觉元素解析

视觉元素包括抽象与具象,物质形态与精神形态、如何正确的利用有效元素进行更深一步的设计,还需要对视觉元素进行选择与区分。一些物质的形态、具象的元素可以直接使用,而对一些精神状态的,抽象的,隐形的元素可以加以概括和设计,转化为具象的形态元素,而后对这些具体的物态形象进行符号化与图形化,用于水利景区的形象标识之中。

对于视觉元素的提取,我们可以参照旅游地形象视觉设计的地域性研究相关方法来进行解析,所谓旅游形象的地域性,是一个旅游景区形象的本质以及核心属性,包含了一个景区最具有独特性的可视化元素,在实践过程中,旅游形象通常要体现特色,无论是旅游形象还是文化形象都必须能充分反映该旅游地的地域特征和旅游产品的独特性。那么,从地域独特性的构成要素来分类,可以从下列几点分析:

(一)自然地理特征视觉元素

自然地理特征是一个地域最容易与其他地区区分的物质形态。因地制宜,就要寻找并归纳当地特有的最具代表性的地理形态。独特的视觉元素,可以是当地水利景区或旅游地最明显特征或者熟为人知的特性,这些特质可以作为地区特有的文化符号大力的宣传和被人们熟知。甚至,在此之前,已经被人们作为当地的一个“代名词”,即提到这个“符号”或者“形象”,人们就会瞬间就会想到这个地区,这是具有高度辨析度的地域符号和视觉元素。

自然地理特征是一个水利景区最显而易见的标志性元素,包括特殊的土壤地貌,江河湖海,冰川、水文形态、特有的动植物、气候等。

至今已有2500多年历史的京杭大运河,是世界上里程最长、工程最大、最古老的人工运河,也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创造的伟大的水利工程,大运河最大自然地理特征自然是气势磅礴独一无二的运河之水,其品牌标识运用了巧妙地将“运”“河”字结合在一起,用中国篆书的形式表现,流畅大气的笔触宛如气势恢宏的正在流动的运河,意境深厚(图1)。

(二)历史文化特征视觉元素

一个水利旅游景区的辐射和吸引力主要靠的就是其本身的文化,尤其是历史文化资源,它是景区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也是涵盖范围较广、内容较丰富的一类。历史文化资源中,可以利用的视觉元素包括:文物古迹、历史遗迹、古建筑、古代陵墓、古代园林庭院、古街城镇、石碑雕刻、社会风情等视觉元素。

另外宗教也是一种特有的历史文化资源,宗教文化由道德规范、信仰、宗教礼仪等要素组成,宗教文化资源主要包括宗教建筑,宗教活动、宗教艺术等,例如宗教名山、道教名塔、石窟寺、摩崖造像、摩崖石刻等元素。例如具有佛教元素的敦煌莫高窟,伊斯兰教的清真寺,这些建筑都可以作为当地独特的宗教文化资源视觉元素。

古代水利工程都江堰,是迄今为止以不破坏自然资源,充分利用自然资源修建著称的完美、科学的水利工程,具有强烈的地域色彩的水利文化,例如改建鱼嘴挖掘出土的东汉李冰石像、“饮水思源”石刻、二王庙、伏龙观等。

西兴安灵渠,同样是一个具有深厚历史文化底蕴的古代水利景区,其中的水街是灵渠比较有代表性的景区与文化载体。水街景区由秦汉建筑文化、古桥文化、古雕塑文化、灵渠历史文化、岭南市井风俗文化五部分组成。另外在灵渠公园以及水街的各个区域景点,以雕塑,古建筑,石碑,姓氏文化等不同的艺术形式相继呈现。陡门、秦堤、四贤祠、飞来石、三将军墓、等以及具有浓郁秦风建筑历史文化特色的水街,都具有文化内涵丰富的水利文化视觉元素。

(三)民俗文化特征视觉元素

民俗文化是各地民族不可忽视的一项可利用文化元素,利用少数民族特色来寻找水利文化形象视觉元素,每一个地区每一个民族都有独特的治水用水的水利文化,每一个民族传统图形或图案都具有其独特的寓意。其中包括:各地民族服饰文化、少数民族文化图腾、剪纸雕塑纺织刺绣、以及一些非物质形态的传统节日及特定风俗、传统地方工艺、民族信仰、民间艺术、语言文字,水利精神、水利制度、治水人物,神话传说等等。

在上文中提到的都江堰,当地人民为了歌颂李冰父子降龙治水的民间传说,以及为了感恩李冰修建都江堰而举行的具有一定宗教神学色彩的祭祀活动:都江堰放水节,由此而产生的祭水、祭神、祭人的诗、词、书画的文学等,这些非物质形态的文化元素都组成了独具特色的都江堰水利文化。

湖南的汨罗,因境内有汨水、罗水会合,其下游名汨罗江,汨罗江是战国时期伟大的爱国主义诗人、文学家屈原投江殉节之地。当时,乡亲父老争相划船在汨罗江中,或以竹筒贮米投入江中,祭奠屈原亡灵,并藉此表达无限崇敬和怀念之情。这个习俗世代相传且演绎成汨罗江的龙舟竞渡,所以汨罗也称为是“中国龙舟名城”,汨罗的城市形象标识以江中赛龙舟这一风俗演绎为视觉图形,以龙舟作为主体,寓意承载着当地厚重的历史文化。(图2)

(四)利用图形文字资源的视觉元素

很多旅游景区都会利用自身标志性文字或者旅游地的名称来对汉字或字母变形进而对自身形象进行设计,以简洁明了的视觉元素来表现旅游地区的整体形象,使文字的功能性与图形的写意相结合,同时也不失景区本身的文化内涵与地域特征。如下图,杭州市的旅游标识,以中国篆体的“杭”字进行演变,既突出了杭州的城市名称,也指“京杭大运河”,而“杭”字古义也作“方舟”、“船”,,也有运河“航行”“起航”之语义,在字体上与图形相结合,整体图形又似一艘杨帆起航的船,独特完美的诠释了文化内涵。(图3)

五、结语

水利文化作为一种文化资源,在水资源的利用以及文化形象的视觉设计中,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由于水平及经验的有限性,本文只是简单从水利文化的载体、背景、内容、形象概括、视觉元素等方面做了归纳和总结。在水利文化形象方面,借鉴旅游形象标志及城市标识的相关设计,归纳出一些寻找材料及运用素材的方法,希望能在水利文化对当地景区的旅游品牌以及视觉设计的运用中,创新并深化水利文化形象,使其更具形象价值与实用意义。

注释:

①李可可.关于水利文化研究的思考[J].荆州师专学报,1998年第1期:41-42.

参考文献:

[1]黄军.旅游地品牌形象视觉设计的地域性研究[D].江南大学硕士论文13-15,2006.

[2]黄军.旅游品牌形象标志设计探讨[J].桂林电子工业学院学报,2006,(3):235-23.

[3]李蕾蕾.旅游地形象策划:理论与实务[M].广州:广东旅游出版社,1999.

[4]庄晓敏.水利风景区水文化挖掘及载体建设研究[D].福建农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1.

[5]李可可.关于水利文化研究的思考[J].荆州师专学报,1998年第1期:41-42.

[6]毛春梅,陈苡慈,孙宗凤,张鹏程,朱丽向.新时期水文化的内涵及其与水利文化的关系[J].2011 年7 月,第29 卷第4 期:64-65.

第4篇:视觉形象设计论文范文

【论文摘要】:城市视觉形象是城市的外在表现,城市视觉形象的形成往往以城市的历史文化为背景,以城市的理念识别为指导,以城市的行为知识向公众直接、迅速地传达城市视觉形象特征。

1.城市造型视觉形象

1.1结构。多维结构与组合形态、平面与曲面、转折与平滑、起伏与平坦,满足于平视、侧视、俯瞰检测的要求。

1.2空间。由构成城市硬件的城市建筑和城市设施,以及构成城市软件的人流、物流信息流组成的具有艺术美学价值的人居环境被称为城市空间。可持续发展理念已经渗入城市科学、生态科学、生命科学等各个领域,是人类面对生存环境的挑战所选择一种积极对策。

⑴空间景观的系统结构研究

a.点、线、面的多层次研究。"点"是景观节点,包括主要标志性建筑、城市广场、城市重要窗口以及自然景点、制高点等。"线"是景观视线,包括重要商业街、步行街、滨水路、交通干道等组成的城市街景和景观走廊。"面"是景观区片,包括旧城区或者租界区、历史文物保持区、商业中心区、园林景区等。

b.一维、二维、三维的多方位研究。"一维"是以平面方式研究空间景观的平面构图和结构关系。"二维"是关于城市立面形式与剖面结构的研究,反映了街景特色、建筑风格和高度的关系。"三维"是城市空中景观的模拟研究。

c.城市景观框架的总体性研究。根据景观需要制定城市开发控制标准、建筑风格引导准则、景观视觉走廊保护范围等。城市空间艺术与建筑艺术等级外观、宗教时期城市与建筑、工业化与现代建筑、"包豪斯"建筑理论、城市与建筑的功能性等等对当前中国的现代城市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⑵立面的研究

高开敞的界面围合方式,在将外部环境引入室内的同时,室内空间也与外界共享。城市立面与夜景照明也从建筑单体立面设计向城市立面设计的层次转变。

2.城市色彩视觉形象

所谓城市色彩,就是指城市公共空间中所有物体外部的色彩视觉总体表现。城市色彩作为城市面貌的一个基本构成要素,反映着一个地区的民族文化,承载着历史、文化、美学信息,是城市人居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城市色彩总体规划是确定城市色彩总谱系统以及确定不同特色景观区域的色彩特色定位。

2.1城市色彩要与自然环境相协调。城市的色彩永远不能与大自然争美。这是使城市色彩和谐的捷径。在城市新区中,如果又没有特定传统色彩,其城市主色调应偏中性,而绝不能标新立异。

2.2城市色彩应延续城市历史文脉。城市色彩一旦由历史积淀形成,便成为城市文化的载体。不同的国家和城市,因民族信仰、历史、风土人情的不同而对颜色有不同的偏爱。

2.3城市色彩应与城市自身功能定位相符。有些色彩是城市政治或经济文化的反映,现代城市形象应用设计中应考虑城市符号视觉形象、城市标志识别系统、城市规则视觉形象、交通规则视觉表现、政府工作规则视觉表现、城市功能划分视觉表现等相互协调。

3.城市人文视觉形象

包括有市民形象、文化形象、政府形象等。城市形象是通过市民形象集中表现出来的,因此,城市形象以市民的综合素质、精神状态龙新能力为核心,通过市民的各种参与凸现出来。

4.城市视觉形象设计趋势

4.1城市形象识别设计

按照城市理念、城市行为、城市视觉三个子系统的基本思维来理解和识别城市形象,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

⑴城市理念。指城市独特的价值观、发展目标、城市规划、文化内涵等为城市形象的核心。城市理念融合文化形象、城市定位、社会经济发展等内容,沟通、凝聚城市居民的思想认识。

⑵城市行为。在城市理念识别基础上的行为表现和重要特征,主要表现为城市内部的组织管理及活动。如经济增长、社会发展、科技进步、政府政策、文化宣传、体育健身、环境保护等进行的活动。

⑶城市视觉。城市视觉识别的形成往往以城市的历史文化为背景,以城市的理念识别为基础,以城市的行为识别为依托。城市建筑是经济社会活动的结晶,是影响城市视觉识别的最基本要素。4.2城市视觉形象设计重点

⑴自然形象。不同的城市自然禀赋会有很大的差异。充分发掘与众不同的形象,促进旅游、娱乐、餐饮业务等行业率先发展,发挥出形象效应。

⑵文化形象。城市文化既独立存在,又与其他因素高度融合。如昆明世界园艺博览会、哈尔滨冰雕节、潍坊风筝节、孔子文化节等,展示了城市文化风格,有效地增强了城市形象的影响和辐射作用。

⑶视别形象。城市的道路、广场、水景、雕塑、路灯、栏杆、壁画、标志、路牌、门牌、公共汽车站牌、各类户外广告等等都应系统地进行规划、设计。

⑷政府形象。政府形象建立在政府管理、政策实施、办事效率、公共服务等各个方面,由公务员日常业务工作所体现。改进政府行为重点是提高服务的能力和效果。

⑸历史形象。文物古迹是历史形象的直接反映。一般分为历史文化名城、历史风貌区、文物古迹三个层次。文物古迹和历史风貌区保护通常可划定保护、严格控制区和环境协调区三个层次的保护范围。

⑹视线走廊。景观视线走廊由景观轴线、视觉控制点、重要景点、视觉交织及转帐等组成,依赖于统一的规划布局。对景观视线走廊的保护性控制,对城市相关地区的发展须设定一些限制性规则。

⑺高压走廊。按照专业规范,架空高压线路必须与民居、建筑物、构筑物等保持一定的安全距离,进入市区的架空高压线路必须严格按规章建设,留出规定的高压走廊地带,控制两侧建筑高度有使用性质,保护好高压走廊地带。

⑻地下通道。地下人行通道、地下商业街、地下涵道、洞口等以及地铁线路一般尽量与地面道路相结合。

城市视觉形象,简而言之,是城市(或特定的区域)给人的印象和感受。涵盖建筑物、道路、交通、店面、旅游景点、生活设施等,这些都是构成这种印象和感受的基本要素。城形成城市视觉形象的因素多方交织、组合,形成的。

参考文献

[1]李广斌,王勇,袁中金.城市特色与城市形象塑造[J].城市规划,2006.

[2]王鑫.赖特建筑创作中的节能策略及其设计启示[J].新建筑,2006.

[3]谢小舜.匠心独具的美国风--赖特的住宅建筑风格解析[J].艺苑,2006.

[4]金平.中国城市规划的弊病[J].重庆建筑,2006.

第5篇:视觉形象设计论文范文

关键词:旅游形象;策划;理论;我国

旅游业在经历了资源驱动、产品驱动、市场和营销驱动后,进入了形象驱动的阶段。“形象就是实力和财富”的观点已得到业界的普遍认同。旅游形象研究对于提高旅游地和旅游企业的知名度、识别度、美誉度及引导旅游者的出游行为抉择,具有重要的意义。旅游形象是可以塑造的,其有效的手段就是对旅游地的形象进行策划。如何策划鲜明、独特、富有吸引力的旅游特色形象,已成为一个旅游地或旅游企业拥有竞争优势的重要条件。正如Pike(2002)所言,旅游地形象是旅游学术界最为热门的话题之一。

关于旅游形象策划的综述类文章,只有苗学玲(2004)对我国1994-2003年旅游地形象研究的述评。她采用定量分析和定性归纳的方法,由表及里梳理10年间国内这一方面研究的发展脉络,聚焦核心理论的演化,揭示出国内旅游目的地形象研究的发展过程和现状。其实仍属于旅游形象研究综述。

一、基本概念

(一)旅游形象

对旅游形象的研究始于20世纪70年代。最早提出旅游目的地形象这一概念的是Mayo;国内最早提出旅游形象的学者是邱焰美(1986)。我国最早研究旅游形象的学者是白祖诚(1994)。

国外学者探讨最多的是旅游地形象(DestinationImage),其次是旅游形象(TourismImage)。国内学者在研究旅游形象这一概念时,有多种提法,如旅游形象、旅游地形象、旅游目的地形象、旅游区形象等。

经过了30多年不断深入的研究,国内外学者对旅游目的地形象概念含义的理解经历一个从模糊到具体、从片面到较全面、从宽泛到集约的过程(程金龙等,2004)。但是,尽管研究所涉及的主题众多,在目的地形象的特性上仍未有共识,因此,仍有进一步理解旅游目的地形象的概念及组成的必要。

从旅游者的角度看,旅游目的地形象是他们对旅游目的地的总体印象和期望;从旅游地角度来讲,旅游目的地形象是旅游资源优势的集中体现(程金龙等,2004)。从时间角度来看,旅游形象由历史形象、现实形象及未来形象构成(马勇、李玺,2002);从空间角度来看,旅游形象可分为省(区)域(宏观尺度)、县(市)域(中观尺度)和景区(微观尺度)3个层次。

(二)旅游形象策划

陈传康等(1996)发表的《神仙世界与泰山文化旅游城的形象策划(CI)》一文被认为是国内第一个关于旅游地的形象策划。1999年,李蕾蕾在其博士论文的基础上写成《旅游地形象策划:理论与实务》一书,这是国内第一本系统探讨旅游形象及策划的专著(乌铁红,2006)。

旅游形象策划是旅游地经过人为干预的形象再造过程。陈晓梅(2008)认为,旅游形象策划可以分为四个阶段:旅游形象前期研究、旅游形象定位研究、旅游形象推广研究、旅游形象影响及作用研究。苗学玲(2005)认为,旅游形象策划的步骤可以简化为4个部分(见图1)。

其中分析包括地理文脉、旅游形象的受众调查、替代性分析;定位指在分析的基础上将旅游地的核心理念概括出来,浓缩为一个形象口号;然后,围绕此理念在本地塑造物质视觉和人文感知形象;最后选择适当的传播手段影响受众。

运用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对“旅游形象”类文章进行二次检索。结果发现,“分析”、“定位”、“设计”、“传播”是旅游形象策划四个步骤相关词汇中出现频率最高的词。因此,可以将旅游形象策划分为旅游形象分析、旅游形象定位、旅游形象设计和旅游形象传播四个阶段。本文借鉴苗学玲的“旅游地形象策划简化模型”,从以上四个方面进行阐述。

二、研究内容

(一)旅游形象分析

我国旅游学者在吸取国外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拓展了旅游形象研究的领域,取得了一些理论成果。

1、“脉”理论

“脉”理论经历了“一脉”到“四脉”的丰富和发展历程。文脉概念最早由陈传康(2003)先生引入旅游规划(于1996年),特指旅游点所在地域的地理背景。后来,范业正(1998)将“文脉”进行细分,把旅游目的地自然因素称之为地脉,社会文化因素称之为文脉,“二脉理论”由此形成。牟红、姜蕊(2005)进一步将其细分为地脉、文脉、史脉;章尚正等(2006)则提出了地脉、文脉、商脉的新细分。熊元斌、柴海燕(2010)在前人的基础上,提出旅游目的地形象定位的“四脉”理论,即地脉、文脉、商脉、人脉,并以商脉为核心重构旅游目的地形象分析理论。

此外,吴必虎(2001)提出“地方性研究”这一概念,内容包括自然地理特征、历史文化特征和民族民俗文化的研究,与“脉”理论一样,都是关于地理背景分析的研究方法。

“脉”理论是旅游地分析的重要理论框架,目前还处于描述性阶段,需要不断深入,形成层次体系。

2、旅游形象关系理论

旅游形象关系理论包括屏蔽和叠加两部分。自王衍用(1993)最早提出“热影区”概念以来,旅游形象屏蔽研究应运而生。许春晓(2001)回顾了过去的研究成果,归纳了屏蔽现象的类型及性质,并对屏蔽度概念及其测量方法进行概述;李国平、叶文(2002)提出了游客感知“灰度区”与游客感知“光环区”的概念,并对“灰度区”旅游形象策划进行了一种模式探讨――旅游产品的形象整合模式;杨振之、陈谨(2003)对产生“形象遮蔽”和“形象叠加”的原因、形象遮蔽的表现形式、作用机制、空间影响力和如何避免形象遮蔽,产生形象叠加效应等方面,进行了详细分析;李雪松、田里(2009、2010)分析了旅游形象屏蔽机理、基本性质与空间表现。

旅游形象屏蔽理论核心内容之一是旅游形象替代性分析。吴必虎、宋治清(2001)强调了在旅游地形象的前期研究中,替代性分析的重要性。

旅游形象屏蔽与叠加其实是旅游竞争与合作的结果。关于旅游形象屏蔽的研究正在不断深入,但是关于旅游形象叠加的研究却没有进展。如同替代性分析之于屏蔽理论,互补性分析之于叠加理论,是空白点。

(二)旅游形象定位

金颖若(2003)提出旅游地形象定位及口号设计应满足独特性、社会性、吸引性、认同性、整体性、层次性、艺术性的要求;戴继洲、徐升艳(2007)针对我国旅游形象定位互相雷同的问题,提出了旅游地形象USP(Uniquesellingproposition)的独特性定位理论框架;赵磊(2009)从意象理论入手,以意象所内隐的内在底蕴与外在形象的相互生成机制作为理论支撑,对文化旅游形象进行实证定位。总之,旅游形象定位尚缺乏系统的理论,多是嫁接其他学科理论。

(三)旅游形象设计

陈传康(1996)的CI(CorporateIdentity)、李蕾蕾(1999)的TDIS(TourismDestinationImageSystem)、殷柏慧(2004)的RIS(RegionalIdentitySystem)是目前国内旅游形象设计中常用的理论和方法框架。

陈传康的旅游形象设计理论以企业CIS为基础,旅游形象设计体系由企业CIS延伸形成,包括MI(理念基础)、BI(行为准则)、VI(视觉形象)三部分。李蕾蕾的旅游形象设计与传播模式称为TDIS。它是以旅游形象调查为基础,对旅游地的地方性进行分析,综合得出形象定位和口号,然后根据形象定位设计形象感知系统(人-地感知形象和人-人感知形象)和形象传播系统的方法。殷柏慧在前人的基础上,构建了区域旅游形象策划的RIS框架,分两个建构层,第一层包括理念识别系统(MI)、行为识别系统(BI)、文化识别系统(CI)和视觉识别系统(VI)四个方面,第二层包含总体旅游形象策划(GI)、一级子系统形象策划(FI)、二级子系统形象策划(SI)和精品旅游线路形象策划(LI)四个层面。

本质上,这三种理论都没有脱离企业形象设计的阴影。旅游形象设计的理论有待突破。

(四)旅游形象传播

目前国内最有影响力的旅游传播理论是旅游目的地营销系统(DMS)。它是世界旅游组织在全世界大力倡导的一种旅游信息化应用系统。李宏(2004)对旅游目的地营销系统的构建与运作机制做了研究。周年兴、沙润(2001)根据传播媒介的不同,将旅游目的地形象的形成分为大众传媒传播、旅行中间商、形象代言人等8个传播阶段;罗秋菊(2009)运用城市触媒理论从触媒对象、触媒强度、触媒因素、触媒机理几个方面对大型事件活动提升举办地旅游形象进行研究评价。旅游形象传播的理论有待深化。例如,业界旅游形象营销正在向旅游形象管理转变,而理论界却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

三、结论与展望

(一)结论

对旅游形象策划的研究,从缘起发展到今天,研究基本上循着从简单到复杂、从单因素到多因素的道路前进。研究领域不断扩大,研究方法逐渐增多,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也存在诸多不足。

在旅游形象分析理论中,“脉”理论还处于描述性阶段,需要形成层次化、系统化的科学分析体系,旅游形象关系理论关于旅游形象叠加的互补性研究尚存空白;在旅游形象定位理论中,尚缺乏系统的理论,多是嫁接其他学科理论;在旅游形象设计理论中,陈传康的CI、李蕾蕾的TDIS、殷柏慧的RIS这三种理论都没有脱离企业形象设计的阴影,有待突破;在旅游形象传播理论中,旅游目的地营销系统(DMS)等理论有待深化,新的营销理念需要理论跟进。

总之,旅游形象策划研究的理论尚不完善。迄今为止,还没有关于旅游形象策划的一套完整、专门的理论。从理论研究的内容上看,国内旅游形象策划的研究主要集中于旅游形象的分析和设计研究;从理论自身的发展来看,我国旅游形象理论大部分是借鉴其他学科和国外同行的形象理论来解释旅游形象设计中存在的问题,没有形成自己的理论体系。

(二)展望

旅游目的地形象的研究将进一步与其他学科交叉、渗透与融合;更加重视基础理论,进行理论体系的构建,加强旅游形象理论体系的研究;旅游形象分析系统化,定位注重准确性和差异性,设计突出个性和原创性,旅游形象营销转向旅游形象管理。

今后可以进一步深入研究的课题有:一是旅游地形象的竞合分析;二是旅游形象的定位理论;三是旅游形象策划的系统理论问题。

参考文献:

1、程金龙,吴国清.我国旅游形象研究的回顾与展望[J].旅游学刊,2004(2).

2、马勇,李玺.旅游规划与开发[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3、苗学玲.“旅游地形象策划”的10年: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1994-2003年旅游地形象研究述评[J].旅游科学,2005(4).

4、陈传康.陈传康旅游文集[M].青岛出版社,2003.

5、熊元斌,柴海燕.从“二脉”到“四脉”:旅游目的地形象定位理论的新发展[J].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1).

6、吴必虎,宋治清.一种区域旅游形象分析的技术程序[J].经济地理,2001(4).

7、许春晓.旅游地屏蔽现象研究[J].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2001(1).

8、李国平,叶文.游客感知“灰度区”的旅游形象策划初探――兼曲靖市旅游形象策划[J].人文地理,2002(4).

9、李雪松,田里.旅游形象屏蔽机理解析[J].旅游科学,2009(4).

第6篇:视觉形象设计论文范文

[关键词]茶叶包装设计;印文化;文化传承;品牌塑造

[中图分类号]J524.2[文献标志码]A[DOI]10.3969/j.issn.1009-3729.2014.03.019

良好的包装设计具有诱导消费、提升产品品牌价值、从而提高企业竞争力等多项功能。“精美的包装讨人欢心,能吸引人自觉不自觉地接近它,赏识它,最后去拥有它。”[1]所以,具有塑造产品品牌形象作用的包装设计也日益得到大家的重视。

茶是中国最早发现的一种饮品。如今饮茶伴随着中国源远流长的发展历史,已完全超越了解渴的范畴,茶叶因茶文化而成为人们大量消费的商品。品茶是一种欣赏生活、独具东方魅力的文化,“洁性不可污,为饮涤烦尘”的高雅品茗境界,更是为现代人所推崇。因此,茶叶包装设计应在实现其基本功能的前提下,突出展现具有中国特色的茶文化品位,而有效的设计手段是在设计中融合中国文化元素。近年来,在平面设计领域屡放异彩的印文化艺术符号也可以作为茶叶包装赖以汲取的中国文化元素。考察中国印文化的历史可以发现,作为中国最具特色的传统艺术精髓之一,印由初始的权力的凭信、防伪的手段,发展为一种艺术文化,形成印文化符号,成就了别具一格的东方美感和丰富的文化意涵,展现出中国印文化艺术独有的魅力。将具有悠久历史渊源和丰厚积淀的印文化融入茶叶包装设计,无疑能使中国的茶叶包装设计在提升文化品位与展现民族风采方面更胜一筹。

作为茶叶生产、消费与出口大国,中国如何展现自己的茶文化特色,突出中国茶叶产品包装的形象,确立具有民族品牌特征的茶叶包装风格,已成为生产商、销售商和包装设计师们共同关注的课题。综观目前的茶叶包装设计艺术,作品中自觉或不自觉地大量融合了印文化艺术的语言,其中不乏优秀作品。然而,学术界针对印文化在茶叶包装设计中应用的讨论略显零散,以此专题进行论述的论文更是鲜见。本文拟围绕该主题展开研究、抛砖引玉,以期为茶叶包装设计艺术提供有益的启示与参考。

本文认为,茶叶包装设计与印文化的融合可以在以下3个方面大有作为。

一、促进文化传承

传承建立在对本民族文化深层理解的基础上,而非简单照搬古典。中国的茶叶包装要体现独特的民族性,需要文化的传承延续,更需要超越创新。中国的茶叶品牌要立足于国际销售市场,就要充分突出包装中的民族文化底蕴,将一种精神渗透进去,使一种神韵体现出来,创造出令人耳目一新的茶叶包装设计作品。[2]

1.将印文化融入茶叶包装设计,有利于展现民族文化,造就更高的附加值

随着历史的演进,中国印文化的应用层面不断地延伸,并因其逐渐内化为深厚的民族文化涵养,且具有多元的面向而能呈现出不同的内涵和象征,历久而弥新,成为极具东方意象的文化符号。近年来,中国快速发展的茶叶市场商机无限,中国传统文化对提升中国茶产品形象的作用也日益显现,中国印文化的符号元素也因此被大量应用在茶叶包装艺术设计作品当中。特别是中国的印文化符号承载着东方文化的丰富内涵,能在视觉上具体呈现出东方文化的意味,经过新旧元素的古今融合,中国的印文化符号重新变幻出新样貌,可在茶叶的包装设计中展现出由文化传承而造就更高的附加值。

2.将印文化融入茶叶包装设计,有利于弘扬人文精神,成就设计时尚

中国印文化符号在现代潮流发展下,不但延续了传统的文化精神,而且注入了新时代的人文精神,将印文化融入茶叶包装设计,不仅可以塑造出东方的生活风格和生活美学,更使得抽象的人文精神与日常生活实现有机结合。中国印文化符号所带给人们精神领域的意象,符合现代人追求人文精神的价值取向,可成为设计应用中展现人文精神的东方文化符号。在众多西方包装风格形式的市场上,这种带有东方意味的中国印文化符号,能将东方文化具体展现在茶叶包装设计的表现形式中,以增强茶叶的商品形象魅力和价值,从而吸引消费者的关注,进一步通过消费者去塑造出风格形象,达到以消费促文化的功能。这既符合时代的文化潮流,也是一种新兴的人文思维和设计时尚。

郑 州 轻 工 业 学 院 学 报(社 会 科 学 版

)2014年

第3期

王志固:论茶叶包装设计与印文化的融合

二、突出视觉传达特征

茶叶包装设计表达语言与其他平面设计相比,具有一定的独特性。茶叶包装是一种视觉传达设计,由于传达的方式、内容和媒体不同,现代茶叶包装设计呈现出许多茶叶产品特有的形式特点和规律,概括起来,主要体现为视觉传达特征的直接性、寓意性和竞争性。展开茶叶包装设计与印文化多形式、多层面的融合对突出视觉传达特征具有重要作用。

1.将印文化融入茶叶包装设计,能增强视觉传达特征的直接性

包装设计兼具保护产品与刺激消费的双重功能。包装设计作为商品的外在附加物,其主要目的是让消费者正确而快速地了解产品的内容。在商品市场高度集中的条件下,由于时间与空间上的原因,包装设计不可能也不必要传达更多的东西。现代茶叶包装设计受时代变化的影响,大多体现为一种简洁明快的格调。

有鉴于此,茶叶包装设计可以融合具有东方文化底蕴的中国印文化,运用其形式美法则进行茶叶包装的设计。在视觉构成形式中借鉴印文化内蕴的“结构相生”“布白相让”“计白当黑”等艺术理论与表现手段,包装设计中运用印文化“留白”的形式美处理手法和“有形有意”或“无形有意”表现技法,在茶叶包装设计有限的空间中达到主题鲜明和重点突出的目的,避免出现由过多地罗列与堆积而造成画面杂乱无章、产生视觉困惑的情况。著名美学家朱光潜曾对“空白”有这样精辟的论断:“无穷之意达之以有尽之言,所以有许多意,尽在不言中。空白之所以美,不仅在有尽之意,而尤在无穷之意。”[3]所以,茶叶包装应借鉴与融合中国印文化的形式美法则展开“空白”设计,赋予“空白”以无尽的生机。如图1新红袍茶包装,该作品以篆印造型“红”突出设计核心,综合文字与色彩的组合,所构成的风神流动、庄重典雅的视觉效果饱含冲击力和感染力,表达了中国茶叶包装设计的审美独特性。简洁而不简单,是“质而实绮,癯而实腴”[4],能有效增强茶叶包装视觉传达特征的直接性。

2.将印文化融入茶叶包装设计,可实现视觉传达特征的寓意性

品茶就是在品文化、品友情、品亲情。所以茶叶包装需要导入有浓厚文化象征内涵的设计元素,以增强它的寓意性。茶叶包装通过视觉表达上的一些要素,能给消费者带来联想,引导消费者对包装内产品性质的理解,激发消费者对产品价值的认识,增强消费者对产品的亲近感、信任感,最终促使消费者对产品产生购买的意愿。

中国的茶文化博大精深。追溯饮茶的历史,无论是帝王将相还是文人墨客多与饮茶有着不解之缘,特别是其品茗期间的意境,更是被吟风咏月的文人雅士所渲染。而有着同样历史文化积淀的中国印文化,在悠久的历史传承下,通过它的各种用途已承载着沉甸甸的象征意义。如古代帝王的印玺具有尊贵、至高无上及皇室继承的传统象征;帝王授印给臣子时,印是权力的象征;普通民众在商业往来中使用它时,印是信用、诚信的象征;文人书画家用它时,印是艺术的象征。印所拥有的千年历史,则是中国传统文化的象征。此外,由印面意象美和意境美所营造的“虽不能至,心向往之”的高远格调,又赋予了它引领观者步入自由梦想的空间,凭借想象的翅膀,达到理想的境地。因此,包装设计师可以透过印文化外在的特征与内在的意蕴,将其作为茶叶包装设计的视觉元素,并依据印文化在使用传统方面所具有的象征性,来诠释其在茶叶包装设计中的寓意性。这不仅可以强化茶叶包装内在的实质美,更能展现出茶叶包装外在的形式美。因此,若能将茶叶包装与印文化的内蕴相融合,借由印文化艺术元素提供视觉联想,透过作品启发性和引导性的设计语言准确传递茶叶品质与价值,则既可实现视觉传达特征的寓意性,又可达到商业宣传的目的。

3.将印文化融入茶叶包装设计,能提升视觉传达特征的竞争性

为了凸显中国茶叶产品的特征,茶叶包装设计在版面构成设计中的图形、色彩可多采用与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相关的元素。其中,中国印文化的印面章法艺术就值得进一步的挖掘。如在印面上表现出印文间的大小错落、疏密虚实、屈伸挪让、俯仰向背、对称呼应、阴阳衬托、夸张变形等内在的章法都有浓厚的造型属性。[4]茶叶包装的版面构成设计可直接或间接地将印面章法艺术运用其中,而且这种在统一原则下追求丰富变化的特点,正是印文化的秉赋。实践证明,印文化内蕴的形式美章法与平面设计中的画面构成技法有着许多相通的地方,因此,它与现代平面设计有很好的契合度。版面构成通过融合印文化元素,可充分发挥印文化独特的造型属性所传达出的视觉要素的强度,既能展现出茶叶包装的民族风格,又可以让包装设计作品脱颖而出,使之更具市场竞争力。

茶叶包装设计除了要有富有创意的版面设计形式外,还需要有画龙点睛的装饰。而在这方面中国印文化的钤印艺术最值得借鉴。钤印艺术作为中国书画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不论是其写意的奔放不羁、水墨的深沉梦幻,还是工笔的细腻唯美,只要加以红色钤印的点缀,画面顿觉稳定、严谨而又不失活跃生动之感。因此,一幅没有印章的作品不能算是完整的作品,一幅好的作品没有一方好的印章作点睛之笔,同样是一种遗憾。[6]由此可见,红色的方寸艺术在画面中所形成的视觉艺术美,及其表现出的视觉强度与辩识度都是不可替代的,特别是其中的迎首章、押角章、肖形印等闲章外形轮廓自然而多变。如图2的正山堂茶包装版面设计,作品以水墨笔触和书法为底纹渲染版面氛围,重点文字“精品”与“茶”采用肖形入印,透过印文化符号里的文字和意象,突出产品的主要特色,所形成的画面“点睛”效果更是灵动无比。所以,在版面装饰设计中通过巧妙的古今融合,既能有效地传达茶叶包装产品的基本信息,又能作为装饰元素增强视觉形象的记忆度,直接提升茶叶包装产品在货架上的竞争性。

三、展现茶叶品牌形象

茶叶的品牌形象设计与具有民族特色的中国印文化相融合,不但可以体现出中国茶叶的文化内涵,而且可以在茶叶包装的形式中塑造出独具中国韵味的企业形象。

品牌形象设计与中国印文化的古今融合,不是简单地将印面的文字进行组合设计,这样只能使设计作品显得平庸和单调。它必须在了解汉字的意义和构成法则的基础上,融合中国印文化以形传神、以形表意的形式美特点,把它内在的精神转化为有形的物象,将之运用到现代品牌标志设计中,以设计出好的作品。此外,品牌形象设计融合印文化,应讲求色彩的明快,装饰风格的简约、明确、自然,达到一种单纯而又典雅的设计格调[5],从而表达出中国传统美学中老庄美学思想,这是茶包装美的最高形态。因此,将中国印文化的审美思想贯穿于整个茶叶包装设计装饰过程中,是一种以民族文化艺术为基础进行古今融合设计模式。特别是在品牌标志的设计与创意方面的融合运用,能更有效地传递出茶叶包装设计整体表现形式的中国韵味,提升中国茶叶包装的品牌形象,进而提高茶叶产品的附加值。图3为福建武夷山茶的知名品牌“正山堂”的包装设计。作为国内外畅销的红茶,该产品的标志设计充分吸纳了中国印文化的形式美语言,以草书“山”为图形元素的巧妙融入,成功地塑造了“正山堂”的品牌形象,其传递给消费者的不仅是茶叶的产品特征,还有浓厚的文化气息,极好地突出了“正山堂”茶叶的区域文化特色。

标志是一种特殊的、具有象征性的大众传播标记或图形符号。中国的印文化融合了文字与图形元素,具有很强的符号特征。而这种符号的诸多元素呈现出的独特性、跳动性,又能吸引消费者的视线,凸显东方文化特有的审美形态,在一定条件下甚至会超过语言文字。成功的品牌形象在视觉上具有鲜明的标志性,茶叶包装设计从突出品牌形象的设计角度出发,运用符号化的艺术表现形式最具有效性,它可以达到强化视觉冲击的作用,成为近年来品牌茶叶的标志性特征。品牌标志的符号化,用识别性能良好的符号来浓缩画面信息几乎成为保证商品不被淹没的唯一有效手段。如图4的标志就是运用中国印文化符号设计而成的。作品在图形、色彩、字体等局部形象上的融合,将茶的特点、品牌特征等都很好地融入了茶叶标志设计当中。

好茶需要有一个好的标志,在当今激烈竞争的市场环境中,一个成功的品牌标志被市场所赋予的无形价值,使得商家们趋之若鹜。所以,茶叶的品牌标志在包装的整体设计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纵观目前市场上高品质的茶叶产品,运用具有深厚文

化底蕴的印文化符号来凸显中国茶叶包装艺术的民族风格与特点,已成为设计师们的共同设计导向,也获得了市场的高度认同。

四、结语

茶叶包装设计要展现出浓郁的中国韵味,就必须将具有民族独特性的艺术元素糅合到设计风格中。当代的中国茶叶包装设计要做到与国际化水融,既需要学习西方的先进设计理念,更需要立足于民族传统文化艺术的创新表达。将印文化从形式到内涵的精华元素加以提炼,有效地与国际包装设计艺术的审美形式融为一体,能准确反映当代人的内在精神追求,创造出具有独特中国风格的茶叶包装设计作品,从而在国际茶叶市场上树立中国茶叶品牌形象。因此,我们应在实践中通过不断的融合与创新,探寻中国印文化元素与国际化包装设计交融的方式,从而创造出富有中国文化意蕴的茶叶包装设计作品。

[参考文献]

[1]

曾迪来.现代包装设计[M].长沙:中南大学出版社,2005:10.

[2]张斐斐.论中国茶叶包装的审美追求[D].济南:山东师范大学,2009.

[3]朱光潜.朱光潜美学文集(第2卷)[C].上海文艺出版社,1982:480.

[4]王志固.试论书籍装帧设计形式的“简”[J].郑州轻工业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4):77.

第7篇:视觉形象设计论文范文

关键词:旅游地形象;符号;形象设计;感知

中图分类号:J506文献标识码:A

Semiotic Expression in Tourist Destination Image Design

WANG Gang

1.引言

在当今世界中,视觉交流的潜力得到了空前的发展,数字化、图像化的世界正展现在我们面前。图像传达着丰富多彩的信息,提供快乐和悲伤,影响时尚和风格,直至决定消费。从市场的角度而言,设计的最终目的就是促进消费,包装设计是为了促销产品、广告设计是为了吸引潜在的客户,时尚杂志设计是为了引领消费潮流,同时也为众多的商品做了广告,电影和电视可能倡导着某种消费方式。当这些设计所携带的大量纷繁芜杂的图像涌入消费者的视觉空间时,如何快速而准确地获取有用信息,屏蔽干扰元素就变得如此重要。反之,理解人们对视觉刺激的反应和获取视觉信息的方式,则有助于设计对象被消费者认可并接受。人们对事物的理解经常是通过与已有经验的对比而获得的,正如我们的祖先为了遮风蔽雨而选择天然洞穴作为栖身之处时,洞穴就具有了超出居住的深层符号意义,象征着“安全、家族、温暖”,时至今日,由现代材料和现代审美观念构建的住宅仍在传递着“安全、家族、温暖”的符号意义,能够更好表达这一意义的住宅无疑更能唤起人们的购买欲。由此,可以说所有文化现象实际上都是符号系统,或者说,文化可以理解为交流,文字、语言、仪式、艺术等,都是人类交流思想、情感的工具。在这一意义上,设计自然是需要对人们如何提取符号,理解符号进行研究。

早在上世纪初,瑞士哲学家语言学家索绪尔(Ferdinand de Sausure)就提出符号学的概念①,他的研究虽然是针对语言符号,但其理论中对语言和言语的区别,对符号能指、所指的定义被现代符号学广泛地借鉴。所谓能指(Signifier)是指符号的形象,所指则可理解为符号所代表的意义,即思想、观念等。与其几乎同时提出符号学理论的美国学者皮尔士(Charles Sanders Peirce)认为,任何事物只要它独立存在,并与另一事物有联系,而且可以被“解释”,那么它的功能就是符号活动。他将符号划分为三个层次,包括符号自身(独立存在的事物),符号(它所指的与另一事物有关联的事物),符号的解释②。虽然将人类符号系统进行梳理进而建立符号学理论是庞杂而深刻的过程,但符号对普通人而言是平常而又抽象的,我们生活的世界到处充满着符号,而且今天,符号变得比以往任何时期都更加丰富,更加深刻。

2.游者感知形象符号

符号学的研究使设计者认识到其在沟通设计者与感受者思想方面的重要作用。由于旅游目的地形象设计的受众是旅游者,旅游形象构建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向潜在旅游者推销旅游目的地,通过传达旅游目的地的特点和独特性促使其产生旅游动机,由潜在旅游者变为现实游客,因此旅游地形象设计更需要深入了解旅游者对旅游地的感知印象,从而在此基础上通过设计符号传达旅游地形象特征,使潜在旅游者在解读设计符号时产生联想,唤起其消费欲望。

2.1旅游者对旅游地形象感知的符号系统

在旅游地形象设计的之初,首先需要考虑的是谁是感知形象的主体。感知形象主体的确定通常依据旅游规划对主要客源地市场的预测,主要客源地的潜在旅游者即成为旅游地形象感知的主体。由于旅游活动存在着距离衰减的普遍现象,形象感知主体较密集地分布在旅游地周边的区域。潜在旅游者通过电视电影、网络、报刊杂志、广播、书籍和口传等途径获取旅游地形象信息,在经过筛选和组织之后形成对旅游地认知的符号系统。获得旅游者认知结论的方式通常是问卷调查,如吴必虎等(1999)在哈尔滨进行的问卷调查显示,最能代表伊春市旅游形象的是原始森林、自然风光和家具③。随着旅游市场的进一步细分,旅游者个体差异对旅游地形象感知的差别受到重视,旅游者的感知结果受个体条件和偏好的影响,如收入、年龄、文化程度、职业、对旅游产品和服务的预期、获取信息的途径等④,因此根据客源主体的地理、人口学、心理、行为等特征进一步提取相应的感知形象使得获取信息更加可靠。

旅游者对旅游地形象的感知主要来自三个层面⑤:(1)自然地理环境和人文社会环境;(2)基础设施和商业环境;(3)政策框架。旅游地优美的自然风景,历史悠久的文化,独特的民俗风情是首先吸引旅游者的形象要素,是促成旅游消费的直接推动力,构成旅游者第一层次的形象感知符号系统。在旅游者形成出行意愿后,进一步会关注旅游地的基础设施和商业环境,包括交通的可达性、便捷性,当地的住宿、餐饮、购物、通讯等旅游服务设施是否完备,由此构成旅游者第二层次的形象感知符号系统。政策框架意味着地方政府对旅游的态度和地方社会秩序状况,国内著名的旅游城市或旅游度假地给游客以安全、美丽、整洁、服务优良等心理暗示,构成旅游者第三层次的形象感知符号系统,最终保障旅游者出行意愿的达成。上述三个层次的形象感知符号系统受旅游者个体特征和旅游偏好的影响,如度假型旅游者和探险型旅游者对旅游地基础设施和商业环境的要求截然不同,但对大众游客而言,三个层次的符号系统均指向正面的形象,则达成消费的可能性最大。

2.2设计形象与感知形象

设计形象和感知形象分属两个符号系统,前者是设计者通过符号语言表达个人对旅游地形象的感知,而后者是潜在旅游者群体的感知结果。显然为使旅游地形象促销成功,设计形象要与旅游者感知形象一致,同时诱发或者促进旅游者的旅游期望。由对旅游者感知形象的分析可见,旅游者根据获取的外部信息和个人经验形成对旅游地的初步印象。这一印象可能是以景点图片,一段评论文字,广告图像,电影场景等符号形式记录下来,但并未形成清晰的认知和明确的情感偏向,可以说这一印象记录了过多的细节而并未形成鲜明的印象。经过调查和分析,设计者获得了潜在旅游者的感知印象,即上述零散、片断、模糊的符号表达,在此基础上需要通过判断以抽取感知形象的典型要素,这些要素来自旅游者提及率高的,特征明显的形象或感情词汇。单纯来自旅游者印象的设计形象还不足以刺激其消费欲望,把握市场需求和旅游者心理预期将有助于引导消费,因此设计形象还要合乎旅游者心理期望。旅游者心理期望来自于对其感知形象符号外延含义的分析,如旅游者对宁夏的感知形象为贺兰山、西夏王陵、荒漠,其符号的外延可能包含苍凉雄伟,异域文化等含义。设计形象的感知素材来自旅游者,但表现的方式是个人的。为使设计者的符号表达能够被顺利解读,并且合乎旅游者的心理期望,设计者需要遵循约定俗成的符号含义,如不同色彩所表达的情绪意义,“江南”这一词汇所代表的小桥流水,亭台楼榭的水乡意义。

3.旅游地形象符号

旅游地形象的形成主要由物质环境和文化氛围两方面决定,其中物质环境包括地形地貌,地方建筑,基础设施等,文化氛围是在物质环境之上由社会成员共同的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风俗等形成的气氛。旅游地形象符号既要表达旅游地形象的整体性,又要突出其差异性,因此必然来自于地域文化又具有高度的抽象性和指引性。

3.1自然地理环境

旅游地的自然地理特征显著则很可能成为旅游吸引物,如桂林独特的喀斯特地貌形成的洞穴和石林景观,贵州黄果树由巨大落差形成的瀑布奇观等。某种自然地理要素在本地呈现显著的景观优势则可能构成旅游地形象的基底,如森林、草原、湖泊、“亚丹”(天然巨型土丘)等。上述二者可以看作从点上和面上表现了旅游地形象。

3.2地方建筑环境

地方建筑环境是地方居民生产生活的主要物质空间,由于地理、气候、生活习惯等的不同,各地的建筑在结构、形式、色彩、内部空间等方面具有明显差异,由此成为旅游吸引物的也不在少数,如江南园林主要是明清文人生活的空间,表现了他们的审美情趣、胸襟抱负,作为文化载体满足旅游者怀旧的需求;皖南古村落粉墙黛瓦,水绕房前,牌坊林立,巷道蜿蜒的建筑景观是旅游者体验徽商生活的场所。此外历史遗迹也是具有代表性的形象要素,如河南安阳的殷墟遗址,陕西临潼的秦始皇陵,陕西谓水北岸唐乾陵,北京昌平明十三陵等。

3.3经济环境

地方经济特征也可能成为旅游地的形象特征,如江西景德镇被成为“瓷都”,云南哈尼梯田表现了地方传统农业耕作模式。某些经济特征即使不具备世界性或全国性特征,在区域范围内仍具有一定吸引力,如浙江安吉的大竹海,苏州工业园区等。

3.4文化氛围

具有一定知名度和影响力的历史人物、历史事件、戏曲、手工艺等都是具有地方性的显要因素,如西楚霸王项羽在其故里今江苏宿迁市建有项王故里,通过建筑、雕塑、碑记、诗词等形式营造出对一代豪杰的追思;昆曲表现了江南地区的审美趣味,唱腔空灵悠远,动作细腻,在苏州园林中播放昆曲更能将园林之美和戏曲之美融为一体,形成吴越文化氛围。独特的民风和民俗也促进地方文化氛围的形成,如在九寨沟的藏族村寨,因藏民的服饰、饮食、性格等与汉族游客明显不同,使得异域文化氛围尤其明显。

3.5形象替代性

面对市场竞争的压力,旅游地形象定位必须实现差异性,即避开同质诉求,根据自身旅游资源的独特性,构建区别于替代性竞争对手的旅游地形象。旅游地形象在本区域、全国乃至全世界具有独特性,则被替代的可能性将降低,同时对旅游者的吸引力也将更大。形象替代性

分析有助于深入发掘旅游资源优势,从市场角度制定旅游地发展策略。

4.品牌形象符号

有力的品牌能使产品在竞争中脱颖而出,减少搜索成本,降低感知风险,并在消费者心目中树立高品质的形象⑥。旅游地品牌形象包括企业形象、服务形象、旅游产品形象等,旅游地形象一旦形成优势品牌形象,即具有强大的号召力。品牌形象符号传达着旅游地的形象特点,如黄山代表着山岳型自然景观,5A级旅游服务。

旅游地形象符号的感知场

5.感知形象的场效应

旅游者对旅游地形象的感知除了自主选择的途径,如书籍、电视电影、网络等,更重要的是从设计的角度营造感知形象场。所谓场(place)即充满特定气氛的功能空间,在这样的场环境中,人们受环境氛围的影响,产生相应的情绪或联想。旅游地形象一旦确立,就需要通过刺激以引起旅游者的注意,加深其印象,最终形成旅游地的代表性符号。感知形象场的构建需要遵循旅游者的感知特点,如在初次到达的地点和最后离开的地点都有可能形成深刻印象,此外核心旅游区和旅游服务区是旅游者停留时间最长的区域,相应的感知强度也最强。旅游者初次到达和最后离开的区域通常是交通枢纽,如机场、火车站、汽车站,在此处通过广告牌、形象口号、形象标徽等视觉识别符号引起旅游者的注意有助于形成或加强其对旅游地的印象。核心旅游区是旅游地整体形象的代表性区域,是旅游者旅游的目的地,对旅游者印象的形成具有决定意义。旅游核心区的景观特色明显,文化氛围浓郁,则旅游者的感知形象趋于良好,反之,则会产生不良的印象。旅游服务区是旅游者住宿、餐饮、购物等活动的场所,这些场所集中反映了旅游地的旅游接待能力和旅游服务水平,在同质旅游地的竞争中,通过服务取胜是最人性化的方式。

6.结语

随着旅游业竞争的加剧,旅游地形象成为吸引旅游者的关键因素。然而目前国内旅游地普遍存在着形象定位不明确,形象表现缺失特色的现象。旅游地形象的确立和表达本身就是提取地方文脉符号,并通过图形、图像、文字等符号的编译形成传达给受众的整体印象的过程,这一过程充满了主观性,很可能演变成设计者个人对旅游地感知形象的表达,从而忽略受众的感受,导致设计者的符号语言与旅游者的符号语言难以沟通。因此在旅游地形象设计中强调调查和分析旅游者的感知形象,深入挖掘地方物质环境和文化氛围的独特性,并形成旅游者感知设计形象的场,将使旅游地形象更符合市场需求,最终达到促销旅游地的目的。

① 刘先觉《现代建筑理论》。

② 刘先觉《现代建筑理论》。

③ 吴必虎《区域旅游规划原理》,中国旅游出版社,2001年版,第201-226页。

④ Beerli, A.,Martin J.D. (2004). Annals of Tourism Research, 31(3), 657C681.

第8篇:视觉形象设计论文范文

【关键词】电视;节目;包装

【中图分类号】G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4309(2013)03-0056-1.5

现在许多媒体从各方面采取了切实可行的措施,建立适合自身特色的整体宣传风格。比如湖南卫视的包装推行“橙色与灰色”系列的组合,无论是频道各种版式,还是宣传片,都是一贯坚持这种“时尚、年青、靓丽”的风格组合。所以,包装不但是一种策略,更是一门艺术,精致的包装可以使栏目锦上添花,处理不好的包装也会给栏目造成表里不一之嫌。下面笔者以电视台改版就如何做好电视节目的包装谈一下的一点粗浅看法。频道包装是成熟电视频道的标志已经是毋庸置疑了,它突出了频道的个性特征,增强了观众对频道的识别能力,为使一个频道能成为一个品牌的频道,频道包装是不可缺少的制作环节。这也就是说电视媒体不但要重视节目内容,也要重视节目的包装。

通过认真学习和总结包装创作的规律,电视包装过程大致可分为分析、创意设计及执行三个主要步骤。

一、分析阶段

分析阶段主要又可以分为受众分析、地域分析和现状分析。这些是在创作整体包装前必须考虑的三个重要因素,也是影响收视率的关键因素,它直接决定了整体包装核心理念的体现。这一点要考虑栏目所在地区的地方特色和民族传统等相结合。

二、创意设计阶段

(一)创新原则

频道包装的创新是采用技术制作手段包装频道的节目形态和节目宣传片,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创意的创新。创意的创新是彰显与众不同之处。频道包装模式的选择和确立,是频道特色能否成功彰显的关键。在频道包装模式的确立过程中,好的创意显得尤为重要。做为我们县级电视台,不能和中央台、省电视台相比,但我们本着“人无我有,人有我特”的方针,注重本地特色,加大节目包装力度。

声音的创新。声音的创新主要是以树立频道的形象特征为目标,将具有特色的声音或音乐融入到画面中,构成一种永久的声音传播符号,用来强化整体形象、增强视觉理念。受众研究表明,观众在选择节目的第一时间里更大程度上受到声音的影响。在好的电视包装中,音乐应和形象设计、色彩搭配有机地成为一个整体,无需看到画面,观众就能判断出是什么频道和什么栏目。转贴于中国论文下

画面的创新。画面的创新,主要是强调视觉冲击力与文化底蕴的融合。画面是电视包装中的主要元素,也是观众选择节目的主要依据,画面所涉及到的内容很多,有文字、色彩、标识及动画等,这一切又根据节目长度的不同和形式的限制而改变。画面要有冲击力,同时应具有一定的内涵,画面的选择不能偏离频道的文化特色、地域特色,只有做到有机结合,才能称之为成功的包装。CCTV-11戏曲频道的频道包装片《寄情篇》用了高调淡彩小写意的水墨技法烘托典雅细腻的古典情感。水墨山水式画面的质感,远山、水波、游鱼、园门、古琴等景物和《白蛇传》、《牡丹亭》等经典曲目中主要人物交叉、融叠出现,仿佛一幅幅精美的国画,不仅富于美感,而且韵味悠长。

(二)统一原则

电视节目的包装要与频道的整体设计达成统一;频道中的各个节目、栏目的包装要素无论从声音、形象、色彩应用应该保持相对统一。通过统一的包装设计形成频道的标识。整体风格的和谐统一,给人视觉上的流畅、和谐、自然感。无论个别元素在形象设计方面有什么样的好创意,如果没有顾及到统一、规范的要求,都会破坏统一性和规范性。以前制作节目包装片头,由于和各栏目制片人之间缺乏沟通,片头制好后,虽然看起来色彩斑斓,节奏明快,视觉冲击力很强,但和栏目本身委婉舒缓的风格却大相径庭,连在一起也还是片头是片头,内容是内容,十分别扭。一般电视台改版思路的其中一条就是“统一风格”。规范频道的标准呼号,统一字幕系统,淡化栏目的个性而突出频道的整体感,使频道整齐划一。频道基础色调以绿、黄、白,以绿为主。台标设计使用不同的颜色元素,寓意充满生机与活力,是一方充满希望的热土,汉字“台名“做成开窗通透效果,”寓意“开放的”,台标的字母标识易简洁。突出动感、活力、积极向上和热情四射。其他固定栏目右下角标均用绿色基调印章图案,与台标相呼应。

视觉元素以“方”与“圆”:“方乃规矩、守纪、守责”,“圆乃饱满、热情、和谐、服务”,创意上要突出以上两个理念,“方为冷色调,圆则热烈”、“方显稳健,圆多跃动飘逸”;“方”“圆”也是整个频道的包装元素。“方”多用于新闻类,“圆”多用于服务、文艺、贴近观众类。片头音乐要求原创,不用标题音乐。音色统一要求为:低音浑厚、高音清晰,节奏流畅、有动感、有特色。注意汲取多年流传的音乐精华,尤其要注意使声音的节奏与自己的节目、频道风格和节奏的统一。旋律尽可能的简洁,力争过耳不忘,常听常新。

三、执行阶段

在创意设计出最终的整体包装后,紧接着就是紧张的前期拍摄和后期制作了。电视频道包装片把电视制作技术发挥到了极致,甚至可以说电视包装的技术制作水平就代表了电视的技术制作水平。频道包装制作人员要全面掌握平面设计软件Photoshop的设计制作方法,能进行熟练的操作和运用,熟练掌握软件3dsMax基础知识和基本操作,包括建模、材质、灯光、摄影机、渲染等各个基本功能模块的使用方法,运用3dsMax软件进行艺术设计的工作流程,对后期合成软件AfterEffects要掌握后期合成、动画、调色、蒙版、抠像、特效、字幕、影片采集、剪辑制作、音视频处理等,熟练掌握影视合成与剪辑工具在影视动画制作中的工作流程。掌握形体、结构、空间、光、色彩、构图的知识和技法;有良好画面形式感觉和驾驭设计的能力。只有这样,才能把创意设计实现,做出好的作品来。

总之,电视节目包装,作为电视形象战略,它是技术与艺术巧妙结合的典范,只有锲而不舍、精益求精,才能创意出别致,打造出精品。

【参考文献】

第9篇:视觉形象设计论文范文

论文摘要:深厚的企业文化是创立企业品牌和企业形象战略的基础,企业形象的确立又是企业文化形成的理论指导,同时企业品牌是企业文化和企业形象的个性体现。

在这个已经不再单纯靠产品质量取胜的社会,激烈的竞争也已经跨越国界,跨越种族,形成了具有全球性特点的新局面。因此塑造深厚的企业文化,创品牌战略和企业形象战略已经成为企业界的共识。而成功的把握住这三者之间的关系,对于企业发展和增强国民收入有很大的帮助。

深厚的企业文化是创立企业品牌和企业形象战略的基础,企业形象的确立又是企业文化形成的理论指导,同时企业品牌是企业文化和企业形象的个性体现。如果我们可以把企业比喻成一个人,那么一个人的形象不仅仅是指他的外表形状和姿态(企业形象、企业品牌),还应该包括他内在的精神(企业文化),人的外表形态被人们称为“相”,所谓相由心生,所以起着关键作用的是内在的精神。

一、企业形象

企业形象是指社会公众和企业职工对企业的整体感觉、印象和认知,是企业状况综合反映的集合体,由多种元素组合形成。企业形象的塑造对于企业的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

1、良好的企业形象是新经济时代企业发展的必要条件

良好的企业形象可以有效的使集团内各企业之间互相沟通与认可,相互协作和支持,使协同效应发挥到最大。

2、良好的企业形象可以增强企业凝聚力和吸引更多的人才

市场的竞争就是人才的竞争。企业的人才是企业最宝贵的财富。企业之所以有良好的社会形象,其根本原因在于企业有一套系统的、先进的管理理念。这不仅为企业创造了一个良好的工作环境,使企业员工心情舒畅的工作、提高员工凝聚力,而且还有利于招聘更多的优秀人才进入企业,为其开拓新的事业。

3、良好的形象有利于赢得消费者和公众

良好的企业形象使消费者和公众的印象深刻,从而对产品及企业产生好感,有利于促进产品的销售。

4、良好的企业形象大大提高企业的竞争能力,是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动力

在市场竞争中,企业需要创名牌树立自己的良好形象,赢得消费者的信任;消费者也需要名牌商品的引导。因为名牌产品信誉好、知名度高、领导新的消费潮流,追逐名牌也自然成为时尚企业能否创立和保持住名牌商标,是关系到企业能否在竞争中取胜,关系到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大事。因此,创名牌和塑造良好的企业形象为越来越多的企业家所重视。

二、企业形象的分类

企业形象的分类方法很多,根据不同的分类标准,企业形象可以分为以下几类:

以企业的内外在表现来划分,可分为内在形象和外在形象。如观察一个人,有内在气质和外在容貌之分,企业也同样有这种区别。

按照主客观属性划分,可分为企业实态形象和虚态形象。实态形象又称客观形象,是指企业实际的观念、行为和物质形态,它是不以人的意志为专业的客观存在。虚态形象是用户、供应商、合作伙伴、内部员工等企业关系者对企业整体的主管印象,是实态形象通过传播媒体等渠道产生的印象。

根据接受者的范围划分,可分为内部形象和外部形象。外部形象是本企业员工以外的社会公众形成的对企业的认知。内部形象则是指全体员工对企业的整体感觉和认识。

按照社会公众的评价态度不同来划分,可为正面形象和负面形象。社会公众对企业形象的认同或肯定的部分就是正面形象,抵触或否定的部分就是负面形象。

三、企业文化和企业形象

企业文化和企业形象二者是相互关联,密不可分的,浓厚的企业文化是塑造企业形象的基础,而企业形象的形成又是企业文化确立的依据和理论指导,所以说企业形象是企业文化的外在表现:

1、企业形象与企业文化的层次——对应

从形象的构成来看,他的三个层次——理念形象、行为形象和视觉形象,与企业文化的精神层、制度层、物质层之间存在着——对应的关系。

2、企业形象不等于企业文化

企业文化是一种客观存在,是人类认识的对象本身;而企业形象则是企业文化在人么头脑中的反映,属于人类的主管意识。人类认识过程手袋客观条件和自身认识水平的限制,这使得公众心目中形成的企业形象并不是企业文化的客观、真实、全面的反应,又是甚至还有扭曲的成分。

3、企业形象是企业文化在传播媒介上的映像

从企业文化的传播上看,企业文化是通过传播媒介传达给公众的,这种在媒介上反映的关于企业文化的全部信息就构成了企业形象。企业形象设计其实完全建立在文化理论体系的基础上的,是企业文化理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因此,企业形象设计不是孤立的企业行为,而是企业文化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

4、企业形象塑造设计了目标企业文化模式

企业文化的建设和更新,建立在充分认识分析企业现实文化的基础上,并应根据社会发展要求和企业的发展战略制定出目标企业文化模式,作为今后建设和努力的方向。而企业形象塑造的关键步骤就是要设计出包括企业最高目标、核心价值观等在内的企业理念,即目标企业文化精神层的全部要素,以此为指导设计企业的行为形象、视觉形象,即目标企业文化的制度层和物质层的内容,其结果便是形成了完整的目标企业文化模式。

5、企业形象塑造的内部实施过程是企业文化的建设过程

企业想想设计在企业内部的发表到实施的过程,就是企业理念被员工接受、企业制度和行为规范被员工最受、企业视觉形象被员工认同的过程,即企业内部建设企业文化的过程。

四、企业形象和企业品牌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作为经济组织,是以盈利目标为重要前提,以通过出让产品和服务赚取利润。作为市场经济社会中获取生产要素的方式,企业的决定者是消费者和社会,企业的命运把握在消费者和社会手中。在企业生存的条件链中,社会的承认是第一位的,企业的自身盈利是第二位的。没有消费者和社会的承认,企业是不可能盈利的。企业品牌作为包含着经济价值、商业价值、文化价值和社会价值等在内的企业综合品牌,不仅是企业经济实力、市场信誉、发展前景的重要标志和市场竞争的制胜法宝,同时也是企业得以保持长期稳定持续发展的重要支撑和旺盛生命力的坚实基础。从这个意义上说,企业品牌标志着—个企业的不断创新和进步,也是一种生产力。因此,打造企业品牌可以提升广大员工对企业的认可感、自豪感,吸引建设单位、合作伙伴和各类人才,增强内部凝聚力、向心力,对促进企业健康可持续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1、企业品牌有助于树立企业形象

企业品牌以其简洁、明快、易读易记的特征而使其成为消费这记忆产品质量、产品特征的标志,消费者也会在其对品牌信任的驱使下产生新的购买欲望,在品牌得到公众信任的同时,企业的社会形象、市场信誉得以确立并随品牌忠诚度的提高而提高。

2、企业品牌价值的提高可借助企业形象的强化来实现

以企业品牌建设提前企业形象,我认为必须在五个方面的工作上下功夫:一要通过提高广大员工对企业品牌的认同感、维护感和信任度,增强企业品牌的凝聚力。二要增强企业品牌意识,坚持过程精品和理性创优。三要积极发挥网络优势和作用,及时提供和创造宣传、展示、交流的平台,推动企业品牌的传播、合作和反馈,提高企业的社会形象和影响力。四要牢固树立企业品牌战略意识,加强全员的晶牌意识教育,提高品牌溢价能力,规划品牌构架,实现品牌的有效管理;五要在企业诚信建设中,以企业品牌化为载体,把诚信始终贯穿于企业品牌化建设之中,以质量的高低决定企业品牌的价值。

参考文献

[1]严晨,严渝仲,著企业视觉形象设计[M].辽宁美术出版社,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