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清明节绘画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洋节"的盛行,让中国传统节日面临危机,"中国节"的模式化,让年轻一代开始对传统文化产生误导.一提清明节,人们往往只想到上坟,祭祖,其实清明文化内涵很丰富,今年将利用国家调整法定节假日的契机,在清明期间,开展"我们的节日——清明节"综合实践活动,扭转学生的认识,同时让更多的青少年爱上中国传统文化."
【调查目的】
1,了解清明节的来历,知道清明节的习俗及文化内涵,乐于参与清明节的活动.
2,初步了解家族中人与人之间的亲属关系,怀念先祖,尊重长辈等.
3,敬仰怀念革命烈士,懂得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
4,提倡"绿色祭奠,科技祭奠,真情祭奠",过文明简约而有意义的清明节.
【调查内容】
一,清明节由来
谈到清明节,有点历史知识的人,都会联想到历史人物介子推.据历史记载,在两千多年以前的春秋时代,晋国公子重耳逃亡在外,生活艰苦,跟随他的介子推不惜从自己的腿上割下一块肉让他充饥.后来,重耳回到晋国,做了国君(即晋文公,春秋五霸之一〕,大事封赏所有跟随他流亡在外的随从,惟独介子推拒绝接受封赏,他带了母亲隐居绵山,不肯出来.
晋文公无计可施,只好放火烧山,他想,介子推孝顺母亲,一定会带着老母出来.谁知这场大火却把介子推母子烧死了.为了纪念介子推,晋文公下令每年的这一天,禁止生火,家家户户只能吃生冷的食物,这就是寒食节的来源.
寒食节是在清明节的前一天,古人常把寒食节的活动延续到清明,久而久之,人们便将寒食与清明合而为一.现在,清明节取代了寒食节,拜介子推的习俗,也变成清明扫墓的习俗了.
二,清明节农事谚语
清明断雪,谷雨断霜.朦朦胧胧,清明播种.
麦怕清明霜,谷怕老来雨.
清明前后雨纷纷,麦子一定好收成.
春分后,清明前,满山杏花开不完.
清明喂个饱,瘦苗能转好.清明不上粪,越长越带劲.
清明种瓜,立夏开花.清明种瓜,船装车拉.
清明后,谷雨前,又种高粱又种棉.
三,清明节对联
1,清风明月本无价;近水遥山皆有情.2,山清水秀风光好;月明星稀祭扫多.
3,年年祭扫先人墓;处处犹存长者风.4,流水夕阳千古恨;春风落日万人思.
四,24节气,清明节排五
24节气名称:即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立夏,小满,芒种,夏至,小暑,大暑,立秋,处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以上依次顺数,逢单的为节气,简称「节;逢双的为中气,简称为「气,合起来就叫「节气.人们为了便于记忆二十四节气的顺序,把二十四节气中顺序每节气各取一个字编成了下列的歌诀:「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大小寒.,成了古人甚至现代人农事及日常活动的重要依据.
五,诗词欣赏
《清明》(唐)杜牧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寒食》(唐)韩翃
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
《长相思——清明》
清明节,失明节,献君泪和血,天地黯然泪不绝!
思难却,恨难却,三月新坟谁敢掘,捍君一腔血!
清明节的民谣.
三月里来三月三,家家户户上南山.上坟祭祖去扫墓,要在坟头把土添.
哎哟,哎哟,坟头把土添.
为啥坟头把土添,先人祖宗创业艰.后辈儿孙好好干,前辈心里才安然.
哎哟,哎哟,心里才安然.
六,清明节习俗介绍
放风筝,每逢清明时节,人们不仅白天放,夜间也放.夜里在风筝下或风稳拉线上挂上一串串彩色的小灯笼,象闪烁的明星,被称为"神灯".过去,有的人把风筝放上蓝天后,便剪断牵线,任凭清风把它们送往天涯海角.据说这样能除病消灾,给自己带来好运.
踏青,又叫春游.古时叫探春,寻春等.三月清明,春回大地,自然界到处呈现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正是郊游的大好时光.我国民间长期保持着清明踏青的习惯.
蹴鞠,是一种皮球,球皮用皮革做成,球内用毛塞紧.蹴鞠,就是用足去踢球.这是古代清明节时人们喜爱的一种游戏.相传是黄帝发明的,最初目的是用来训练武士.
荡秋千,这是我国古代清明节习俗.秋千,意即揪着皮绳而迁移.它的历史很古老,最早叫千秋,后为了避忌讳,改为秋千.古时的秋千多用树桠枝为架,再栓上彩带做成.后来逐步发展为用两根绳索加上踏板的秋千.打秋千不仅可以增进健康,而且可以培养勇敢精神,至今为人们特别是儿童所喜爱.
扫墓祭祖中国历史上,寒食禁火,祭奠先人,早已蔚为习俗.唐朝之后,寒食节逐渐式微,于清明节扫墓祭祖成了此后持续不断的节俗传统.唐朝大诗人白居易《寒食野望吟》诗云:「乌啼鹊噪昏乔木,清明寒食谁家哭风吹旷野纸钱飞,古墓累累春草绿.棠梨花映白杨树,尽是生死离别处.冥漠重泉哭不闻,萧萧暮雨人归去.宋朝诗人高菊卿也曾于一诗中描写道:「南北山头多墓田,清明祭扫各纷然.纸灰飞作白蝴蝶,泪血染成红杜鹃.日落狐狸眠冢上,一滴何曾到九泉!就是到了今天的社会,人们在清明节前后仍有上坟扫墓祭祖的习俗:铲除杂草,放上供品,于坟前上香祷祝,燃纸钱金锭,或简单地献上一束鲜花,以寄托对先人的怀念.
七,当代清明节动向
第一,提倡"绿色祭奠".每次上坟扫墓时,在墓旁种一棵松柏,以表祭奠之心.要统一规划埋葬地点,不允许私建小坟头.将祭奠的清明棍,清明吊等用具改为小雏菊,长寿菊等花卉.
第二,提倡"科技祭奠".可在网上建立一个专门的网站,供人们祭奠亡人,这样既可以节省土地,又能反映出新时代的气息.
第三,提倡"真情祭奠".将焚烧纸,送灯等行为改为祭奠诗文的形式.或在先人的墓前,放一段亲人生前喜爱的音乐,献上一束束或洁白或金黄的等.传递先人的是追忆和思念,留给我们晚辈的是文明与简约.
活动设计思想:
清明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清明来到,万物凋零的寒冬就过去了,风和日丽的春天真正地开始了。三月的春天,有绚丽的阳光;三月的春天,有稚嫩的笑脸;三月的春天,更有孩子们的活泼身影,从孩子们的言谈中我们已经感受到春天带来的喜悦,为了满足孩子们美好的向往,我们带孩子走进大自然,让孩子去感觉春天,去体验春天,去拥抱春天!通过踏青、春游、放风筝(家长带领)等活动,充分感受春景的美好;在清明节期间,组织幼儿系列教育活动,听英雄事迹,看英雄影片资料,目的是让幼儿通过向革命烈士致敬默哀和追念革命烈士的高贵品质,树立继承先烈遗志、树立认真学习、长大建设祖国的理想。通过以上这些活动,了解传统风俗,锻炼身体,充分感受春景的美好。
活动教育目的:
1.能全面正确的了解清明节,感受清明节的文化内涵,积极的过一个有意义的清明节。
2.了解中华民俗、风情和传统美德,更加热爱我们的祖国,更加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并学会感恩。
3.通过历史事件、历史人物,教育幼儿学习古人舍己为人、不争功名的精神,增强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热爱民族文化。
活动时间:
3月28——4月3日
活动方案:
小班组:1.和春姑娘对话2.制作“青团”
小班组幼儿在教师的带领下参观园内种植园地,在种植园地发现春天的气息。观察小草发芽,花朵开花,感受春天植物的变化,发现大自然的美,捕捉春的气息,探索春天的秘密,感受着这春季带来的快乐心情。
观看制作青团的视频资料,了解青团的来历,自己动手制作“青团”。
中幼组:1.走进各班赏花、画花2.看英雄故事
中班组的孩子们在教师带领下走进各班自然角,观察自然角中植物的变化,发现春天给大家带来的惊喜,并能用自己的双手把看到的花绘画下来。
听英雄的事迹,观看英雄的视频资料,了解英雄的事迹,感受英雄们爱国之情,追念英雄,萌发孩子的爱国之情。
大班组:1.了解清明节来历2.户外放风筝3.绘画春天的美景
了解清明节的来历,知道清明节的习俗。
利用周末时间和家长一起在户外放风筝,了解风筝的种类及结构,增强幼儿的活动能力,并感受春天给大家带来欢快的心情。
让幼儿自己总结初春的景色,并用“有……有……还有……”的句式来简单描绘,如:春天里,有花、有草还有小鸟。春天里,有小河流水、有小蝌蚪还有小蜜蜂采花蜜等,还可以用绘画的方式记录下对春天的美好印象。
注:
1.各班可以参照方案,结合自己班级的实际情况安排假日前的时间进行。
2.提醒家长做好踏青的准备工作。( 踏青前应和孩子商量到什么地方去,最好选择春季景象特征比较明显的地方。)踏青过程中要注意安全。孩子走累时,应让其适当地休息,补充一点能量。如果和孩子一起进行体育活动,也应注意运动量,不能让孩子过度疲劳。
一、结合教材内容,激发学生对传统节日文化的兴趣
我国一直有着悠久而丰富的节日文化资源,除了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重阳节外,二十四节气也是节日文化的组成部分。除夕吃年夜饭体现了家庭和睦的精神,清明节的禁火寒食体现了尊老敬祖的精神,端午节相传是为了纪念战国时期的爱国诗人屈原,重阳赏菊据说是由晋代陶渊明而起……但很多学生对传统节日文化的认知基本停留在“元宵吃汤圆,端午吃粽子,中秋吃月饼”上,未能体会到传统节日更深层次的意味。而现行语文教材中,以传统节日为题材的课文也为数不多。在人教版七年级至九年级的六册语文课本中,只有《过故人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社戏》《端午的鸭蛋》《春酒》《游山西村》《阿长与山海经》共七篇(首),但涉及的传统节日较多,有重阳、中秋、社日、端午、春节。我们可以充分利用这些课文,激发学生对传统节日文化的兴趣。比如教学汪曾祺《端午的鸭蛋》,适逢端午,家家户户吃粽子。我从这一点导入,引出汪曾祺在文中谈到的江苏高邮地区的端午习俗。在体会了作者借端午习俗抒发浓浓思乡情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谈谈自己家乡潮汕地区的端午习俗。由此引发学生探究各地端午习俗的兴趣,使学生更好地理解了端午节深厚的历史人文底蕴。
二、广泛挖掘阅读与写作教学的资源,提高学生对传统节日文化的关注度
为了弥补教材中传统节日题材较少的缺陷,语文教师还应广泛挖掘阅读与写作教学的资源,来提高学生对传统节日文化的关注度。教师首先应广泛搜集以传统节日为题材的名篇佳作、优秀书籍,推荐给学生阅读。如丰子恺的《过年》、钱钟书的《辛巳除夕》、哈尔滨出版社的《中国传统节日民俗》、知识出版社的《清明节·中华传统节日诗歌选》……其次,在课后阅读训练中增加有关传统节日的内容,多设计与节日内涵有关的练习题。比如教完《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后,要求学生收集、诵读有关中秋赏月的诗文,在同步训练中选择《中秋咏月诗三首》作为拓展阅读的材料,设计与中秋节“月圆人圆事圆”的精神内涵相适应的题目。除了挖掘阅读资源,有意地引导学生关注传统节日文化外,还可以把传统节日文化作为写作教学的资源,在节日到来之际,指导学生认真观察生活,搜集作文素材,将自己对这些传统节日文化的感悟真切地表达出来。我在初一学生的课外写作训练中,就设计了《清明情思》《端午粽香》《中秋月色美》《登高说重阳》一系列题目,既训练了学生的写作能力,又将传统节日文化教育渗透其中,有效地提高了学生对传统节日文化的关注度。
摘要 宋代画家张择端创作的长卷《清明上河图》选择了清明时节这样一个具体的时空,以全景式的形式为我们展现了一幅北宋多彩的街市生活。作品以写真的方法表现汴梁城繁华景象,运用“散点透视法”,打破时空界线,将景物自然、有机地组织到一个画面里。构图上充分体现“近看小节目,远看大片段”的传统表现手法,是“三远法”展示空间的典范。它对于研究古代世俗生活场面具有很大的历史认识意义。
关键词:状物抒情 写实风格 造景细致。
中图分类号:J222.2 文献标识码:A
一 引言
北宋著名画家张择端的长卷风俗画《清明上河图》,是我国绘画史上的稀世奇珍,画之瑰宝。作品以现实主义手法,全景式构图,生动细致地描绘了北宋京城汴梁以及汴河两岸的繁华景象和自然风光。全图规模宏大,结构严密,构图起伏有序,其笔墨技巧,兼工带写,活泼简练,人物生动传神,牲畜形态,房舍、舟车、城郭、桥梁,树木、河流无一不至臻至妙,称得上妙笔神工。《清明上河图》是画家张择端唯一的传世真迹,也是中国十大名画之一,其艺术价值与历史价值非常重要,可以说是中国古代绘画史上的里程碑式的画作。
中国画将宏观与微观称为“远望”与“近看”,“远取其势,近取其质”。面对博大的自然物象,必须远近结合,从远处整体上把握整体的气势和大体的结构特征,从近处具体入微的观察与深入的分析。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以其取势的视角来说,气势博大,一览数十里。但画面中人物眉目清晰,表情生动,甚至连远处铺子里的摆放都画得清清楚楚。这种画面效果只有在中国画“天人合一”的宏观与微观的结合中,才能得以实现。宋朝陆九渊在《杂说》中说:“宇宙便是吾心,吾心便是宇宙。”体现了宏观与微观变化统一的相对关系,更体现了大千世界,尽收眼底,与无限的宇宙精神合而为一的博怀。
二 丰富的艺术内容
《清明上河图》表现的是北宋晚期宣和年间汴京的繁荣景象,画面无作者的名款及年月,此画于北宋灭亡后即流入金,为北宋晚期所作。从金代以来,对“上河”一词曾有过争论,一些人认为“上”字应作动词解释,即在清明节那天,东京“士庶”上(到)去冶春的意思。另一些人认为应作名词解释,“上河”就是上方之河,(上含有“御”字之义),是指汴河而言。
“清明”一词,最早见于金人张著的跋文,说张择端有《清明上河图》与《西湖争标图》,这样名称才开始定下来。另外,画作中有宋徽宗的题诗、题签、盖印,题诗中有“如在上河春”这样的诗句,这样画作描绘的是春天就无疑了。
作者选择了清明时节这样一个具体时空,以全景式的形式,以散点和焦点透视互用手法,生动细致地刻画了汴河两岸宏大的社会生活画面,为我们展现了一幅北宋多彩的街市生活。画卷以春季郊外两个脚夫赶着五匹驮炭的毛驴向城市走来作为开始:河道岸边,商船码头,热闹忙碌;虹桥城门,商贩云集;街市茶坊、酒店,桌椅明净、少有坐客……从画面看,作者十分忠实地描绘了汴梁城繁华景象。从风景中上看,有汴河、树木、菜园水井、城楼建筑、农舍土墙……;从人物上看,仕、农、商、医、僧、妇女……男女老幼,士农工商,三教九流,无所不有;从图中的情节看,赶集、买卖、闲逛、饮酒、聚谈、骑马……,内容繁杂,人物形象迥异。图中既有大小街道、百肆杂陈,也有河港池沼、船只往来和官府第宅:茅屋村舍,整幅画卷如市民文学一样丰富,对于今人了解古人的生活场景有很大的认识意义。而作品物象结构严瑾、有条不紊,节奏起伏舒适,内容情节安排铺垫,紧张有序,画面中近八百个人物的体貌、衣着饰物、行为举止、都表现得一丝不苟,呼之欲出。除了人物身份多层次、多个性,多角度的复杂多变也超出了此前所有中国人物画作品。人与人的关系、人与物的关系,人与景的关系,人与道具的关系,千变万化,匪夷所思,令人叹为观止。
宋代的绘画风格是一种“无我之境”,比较注重物象的真实,审美情趣多,侧重于对客观对象真实生动的再现,“写其真,得其神”是衡量作品价值和意义的重要标准,宋画通过真景和笔墨的结合来创造意境,严格精细观察自然的审美心态,体现了受宋学思潮的影响,以及对物理,物情,物态具体把握的现实主义精神。在《清明上河图》中多处出现了扇子,其种类有方扇、羽扇、团扇、腰扇而无折扇,折扇为朝鲜国的使臣带到中国,当时北宋还未在民间流行。从历史上看,中国的扇子本来有“便面”的作用,但大多用于上层人士,图中第一个拿扇子的,是一个光脚、赤膊追赶奔跑马匹的人;接着在虹桥附近熙攘的地方,出现了许多拿扇子的人:有戴草帽骑马的官员,有听说评词的老人,有逛游市廛的老人,后跟随着腰插扇子小童,有腰插扇子看河水的……总计不下十把。草帽、竹笠也出现多处,戴这些草帽、竹笠的人有骑马、骑驴的官员、士绅,有在桥上的扶着栏杆看水的闲人,有拉纤的劳工。此时无雨,草帽、竹笠多是用来遮阳的,这也从侧面点出了画中的季节。作者以冷静的思维,周密的刻画表现了客观物象的全部面貌。
在人物造型与构图设计上,画家将杂乱无章的人群分组合成有魅力的艺术形象,将世俗的生活提炼概括富有诗意化,笔墨技巧精炼,干湿笔顺势皴擦,工笔意笔间用,浓淡墨互相衬托,表现出衣纹健劲、树干的扭曲、水纹的轻柔回旋、桥梁的坚硬、城楼的挺拔。这些不同特点的笔法,形成丰富多变的和谐画面。
《清明上河图》景物繁多,巨细无遗,却并不显得琐碎繁缛,表现出画家对大场面宏观把握的能力,以及于真放中见精微的绘画境界,令人无法不钦佩其细致入微的观察力和生动传神的表现力。
三 散点透视与构图的运用
中国画散点透视为中国传统山水画的透视法,它是由“三远法”构成,即:自山下而仰视山巅谓之高远、自山前而窥山后谓之深远、自近山而望远山谓之平远,《清明上河图》构图上,“三远法”运用得颇为成功。
所谓的中国画透视法是指从世外鸟瞰的立场关照全整体律动的大自然,它的空间立场是在时间中移动,游目周览,集合数层与多方的视点谱成一幅诗情画境。而西洋画中焦点透视,是指作者视点固定、作画者位置固定、被画物体固定,与作者眼睛同样高的一条水平线,叫视平线。除俯视与仰视,地平线就是视平线。近大远小的消失关系都集中于作画者眼睛正对着的一点,在视平线以上的物体的变线(与画面不平行、在透视方向上会发生变化的线,称为变线,相互平行的变线,都向一个点的方向集中、消失)都是近高远低,而视平线以下的物体变线,则是近低远高。西画焦点透视主要有平行透视与成角透视,平行透视中物体的水平线与视平线平行,而成角透视的物体边线与视平线成斜线消失于视平线的余点上。
在《清明上河图》中,中国画散点透视中的平视、俯视和西洋画中的焦点透视,运用得非常巧妙,画面交替地体现了这两种透视的不同方法,使得合理、合谐。西洋画焦点透视方法在文艺复兴时期才有,而当时的中国则不可能有西洋画焦点透视方法的传入,但在八百年多年前的宋朝却有了近大远小的透视变化。也许是画理相通之故,在《清明上河图》中到处可见极其科学的焦点透视方法:房屋的远近透视,货船的首尾透视,船队的前后透视,店铺门面与堂舍的内外透视,甚至街边摊床遮阳伞的摆排透视,一切都在自远而近,自略而详的表现中,都符合近大远小的透视变化规律。这些局部的变化都是采取焦点透视方法,而全画总的透视却采用了平远透视法则,遵循着中国画传统的透视方法。全图为中景,没有最近景和最远的景,一般这样人物众多,场面丰富的画,构图上容易形成一字排列。但是这幅长约5米多的狭长画面一点也不使人感到平板。“广阔而不粗疏,缜密而不琐碎”。长而不沉,繁而不乱,作者将建筑,舟车,人物,树林,牛马,虹桥等景物安排巧妙,角度灵活多变,道路、村庄、街道、船只,有的平列,有的纵置,空间感明确,引人入胜。不仅体现了作者的高度概括的组织才能,而且还巧妙地运用了透视的能力。特别是画作中的那座庞大的虹桥,如果不运用焦点透视方法,是无法纵向地横跨画面,更不用谈将众多的拥挤桥上的人物与繁忙而紧张的漕运码头展开和连接了。
《清明上河图》在构图采取了水平移动视点的观察法,这样作者不仅可以上下左右的安排景物,还能把前后的空间关系,城里城外统一布局连接起来,并起承转合形成有整体感,有立体感的多视点,多角度,多曲折和富于层次感的杰出作品。
《清明上河图》对后代人物画家的影响深远,其中的笔墨线描技法,人物神态动作的刻画,景物的组合关系,内容情节的合理安排,无不成为后来画者的摹本和典藏。作者对人物用写趣的手法,对景物用写实的方法,“散点透视”与“焦点透视”相互运用,更是将中国人物造型技术推向了极致。
四 精湛的笔墨技巧效果
北宋画家张择端运用天生的悟性,天赋的感知能力,对客观对象进行无限联想,从而化为可视性的艺术造型形象,并用巧妙的技法表现出来。笔墨技法是绘画的父母,艺术必须要有技术。在中国画这个范围里,笔墨高度由功夫成就,中国画家训练毛笔的点画,把“平、留、圆、重”作为用功方法,使运笔如“屋漏痕”、“折钗股”、“锥画沙”,这是长久实践的结晶。
《清明上河图》在用笔用墨中表现出极大的机遇性:偶然出现的笔墨效果,解动画家情感,产生一种新奇的造型。潘天寿在《听天阁画谈随笔》说:“无灵感,即无创造,无技巧,即无绘画,故灵感为绘画之灵魂,技巧为绘画之父母。”其论述把绘画中,灵感对技巧的作用阐明得无比准确。画家要不断地修炼自己,认识灵感的机缘,不断地使自己的灵感在绘画实践中显现出来。这种带有特殊本领去实践特殊笔墨形式表现的能力,是在多年的磨炼中积累中产生的。只有在实践中积累大量经验,运用笔墨的技巧表现的内容,并从前人作画的经验继承,启发出有用的方法,才能提高自己的艺术技巧。
中国宋元文人画兴起,借物抒情,略形重意,重视画家主观个性内心的表达而忽视对客观物象的写生刻画,导致清代之后的人物画甚无进展。几百年来,中国多少画家苦心在“墨分五色”上以法至法,其结果只是在小圈子跳动,在固化的程式中摆动。北宋画家张择端以写实的手法将社会生活反映到作品中,创造了高水平的人物画长卷,写实的绘画为什么具有一种刻骨铭心的视觉力量,是因为绝大多数作品中的人物、事件是直接来源于生活之中,在生活的体验中所产生的感情冲动是画家能够进入创作最佳境界的主因。
五 结语
张择端的长卷《清明上河图》是我国古代风俗画的杰出代表。它的产生是由于北宋晚期社会经济的繁荣,农业生产发展与商业流通渠道拓宽,工商业者社会地位有所提高,市民阶层的生活得以改善的结果。它的价值不仅表现在画面人物的众多,景象的宏伟丰富以及表现技巧的生动完美,更值得注意的是它所反映的社会内容,即作品以严谨的写实的手法表现了人民是物质财富的创造者和经济发展的动力的超时代的先进理念。作品既刻画了船夫及其它苦力的艰辛劳动,体现了广大工商业者及小市民的忙碌欢乐,又对当时的风俗特征,如上坟、探亲,轿上插杨柳枝等社会生活内容,做了细致生动的描摹,突破了汉唐以来以宗教、礼教和贵族官僚生活为主要内容的人物画传统,具有多方面的历史价值。
回顾历史是事物发展永恒的规律与需要。《清明上河图》的艺术成就在于它是源于生活,观察体验生活、真实反映生活的结果。也正因如此,《清明上河图》才被人们代代相传,历经千年而艺术魅力不减。
参考文献:
[1] 孔宪易:《清明上河图的“清明”质凝》,人民美术出版社,1981年。
[2] 陈绶祥:《中国画透视刍议》,人民美术出版社,1982年。
[3] 张安治、张择端:《清明上河图》,人民美术出版社,1979年。
[4] 中国画研究院:《李可染论艺术》,人民美术出版社,2002年。
[5] 丁羲元:《任伯年》,河北美术出版社,2001年。
关键词:风俗画;现实主义;朴实;独特性
风俗画作为一种独特的民族绘画形式,具有画风朴实自然,内容亲切感人,形象鲜明生动,生活气息浓厚的艺术特点。风俗绘画就像一面镜子,反映出时代的、民族的与地域的生活百态。这为了解各地人民的生活习惯与环境,提供了丰富的,切实可信的资料。正是由于这种艺术形式产生于民间的艺术土壤之中,因此与大众的精神生活和审美需求格外的贴近。
何为风俗?中外美术史上都对其有阐释。《汉书・地理志》云“凡民函五常之性,而有刚柔缓急音声不同,系水土之风气,故谓之风;好恶取舍动静亡常,随君上之,故谓之俗。”《中国美术词典》:“风俗画,人物画的一种。是以社会生活风习为题材的人物画。始于汉代,如辽阳,河北望都等地墓室壁画和画像石、画像砖等……《大不列颠百科全书》对风俗画(genre painting)的定义是:“自日常生活取材,一般用写实手法描绘普通人工作或娱乐的图画。风俗画的主题几乎一成不变的是日常生活的习见情景,它排除想象的因素的理想的事物,而把注意力集中于对类型,服饰和背景的机敏的观察。”到19世纪下半叶,批评家J伯克哈德出版《荷兰的风俗画》一书,风俗画最终才成为一个绘画门类。
从以上对风俗画的解释中可以看出,风俗画应该属于人物画的范畴,简单的可以理解为:“风俗画就是描绘社会风俗为题材的人物画”。优秀的风俗画宛如心灵的一面镜子,能够晶莹明澈的反应出时代的风采和人们的精神面貌。夏尔丹与张择端的风俗绘画艺术所共有的杰出代表性及其对后世的深刻影响,这正是本文写作的出发点与立足点,通过对他们的绘画艺术魅力与价值等特点的探询,试图来加深对风俗绘画艺术的认识和理解。
1 张择端与夏尔丹风俗绘画的艺术特点
18世纪的法国正处在大革命的准备时期,资产阶级为了向本阶级和广大平民进行思想和道德教育,发起了启蒙运动。夏尔丹出生在一个“第三等级”的中级资产阶级家庭,所以深受启蒙思想的影响。中国古代真正意义上的风俗画始于五代而盛于两宋。五代两宋时期由于“百年无事”的安定局面,经济的迅速繁荣和市民阶层的不断壮大,反映城市经济发展与市井小民生活的绘画题材大量出现,这也是北宋绘画发展中值得注意的现象。
(1)以现实主义创作方法为主,富有真实的生活气息。现实主义要求描绘真实的人物,包括人物的形象、表情心理、衣着等都要求现实的真实性,真实的生活内容,以及人物生活可依存的环境。
夏尔丹的艺术是真实的,他主张美的客观存在,强调真、善、美的统一,他从不画没有见过的东西。夏尔丹作品的真实体现在情感的真实和刻画的真实两方面,夏尔丹认为:“作画虽然需要颜料,但更重要的是需要情感”。因此画面中那种浓郁的生活气息,使人感到亲切自然。在刻画上,法国美术史家皮埃尔・弗朗卡斯泰尔在他的《法国绘画史》中指出:“喜欢物质,喜欢物质的重量感和实体性的夏尔丹,赋予物质以肉体和肉感。那只占据整个画面的带龙头的水桶,不仅使我们感觉到它的重量、光泽、手工捶打得坑坑洼洼的表面,以及庞大的体积,而且它本身就是一种存在,俨然就是一幅充分表现个性的肖像”。画中描绘的对象虽然是生活中极为平凡的器物,但使人感觉十分的耐看,它们蕴藏着一种真实的美。
宋代的绘画风格是一种“无我之境”,比较注重物象的真实,侧重于对客观对象真实的、生动的再现,“写其真,得其神”是衡量作品价值和意义的重要标准。宋代绘画深受理学思潮的影响,具有现实主义精神。受时代艺术思想观念的影响,张择端在创作《清明上河图》与《金明池争标图》就以描绘现实的生活题材为准则,其真实而生动的记录了中国12世纪城市生活的风貌。例如《清明上河图》中对虹桥一段的描写,就极为的真实,虹桥下河面狭窄,水流湍急,船工们为使船安全过桥而展开了激烈的搏斗:有的撑篙,有的掌舵,有的放桅杆,有的投掷缆绳,有的呼喊指挥,场面十分的紧张;桥上的行人也情不自禁的为之呼号,指点提醒,一时间多少人手忙脚乱。鼎沸一片;与此同时,在路窄人密的桥上,骑马和坐轿的官宦迎面而来,互不相让的吆喝争道,还有桥头负重受惊的驴子等种种紧张情景的刻画,构成全卷的同时,也真实的再现了北宋普通民众的日常生活状态。
(2)主要描绘的是普通人的生活。无论是什么样的社会,普通平民总是占绝大多数,他们是社会生活的主体。
夏尔丹出生于第三等级家庭,下层人民的生活经历对他的艺术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他的作品中没有贵族的游乐,没有神话的场面,没有娇媚的名媛和裸女,没有浮华做作的气息,主要反映的是这个时代的中产阶级家庭的日常生活,具有更加朴实,更加单纯的特点。如《洗衣妇》(约1733)是他在这一时期的一幅出色的代表作品,画中不加粉饰的描绘了一个塞纳河左岸中产阶级的家庭。在一间杂乱而阴暗的屋子里,散发着潮湿的空气,母亲正在忙忙碌碌的洗衣服,小孩子坐在小板凳上认真的吹着肥皂泡,一只猫安静地卧在一边。背景上,门开的地方可以看见另一位洗衣妇的背影,她正在晾晒刚刚洗过的衣服。这样的场面在过去法国的艺术中是很少见的,夏尔丹在他的风俗画里清楚的体现出了他的民主思想,他认为“美”正是在这些朴素的人民身上,第三等级里的中下层人民不仅外形美,心灵更美,他们有着高尚的道德力量,有着热爱劳动、勤俭持家的好习惯。除了《洗衣妇》,《市场归来》、《厨娘》、《女教师》、《勤劳的母亲》等,都鲜明的展现了普通平民的生活状态,画面中浓浓的诗意,永久的散发着动人心魄的魅力。
宋代描写市民生活的画家还有很多,诸如朱锐的《盘车图》,苏汉臣的《婴戏图》,王居正的《纺车图》,李嵩的《货郎图》等,但相比之下,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还是代表了宋代风俗绘画的最高水平。画中描绘了北宋都城汴河沿岸及东门角里市区清明节的风貌。驮着柴米的毛驴队、搬运粮米的脚夫、拖着沉重步子的纤夫、兜揽生意的小贩、穿行在人马中的车辆,以及数不胜数的各种手工业生产、运输、贸易、行旅、游览活动的小画面,都体现了北宋末年人民大众的生活状况。当然图中最为引人注目的是以劳动群众为主体的广大市民阶级及其活动,他们成为画面的主人公,这较好的再现了中国古代人民的生活状态。画家对世俗生活敏锐的感受和深刻的理解,使人有置身其间的真切感受。古朴的历史风尘扑面而来,感受到一种内在的情感的冲击力。
(3)强调描绘生活的独特性。两位画家所创作的风俗画不同于一般的现实主义绘画,其主要原因在于他们特别强调描绘生活的独特性。独特的生活内容固然是真实的,但并不是所有的生活真实都有它的独特性。
夏尔丹的画中没有紧张的戏剧性冲突,也没有复杂的构图和强烈的色彩,他的风俗画题材大都表现富有诗意的日常生活情景。一个个看似普通的场景,但在当时独特的社会环境中,却具有了鲜明的独特性。夏尔丹的独特性还体现在构图上,他作品中的人物都不是很多,且构图形式鲜明。以风俗画《餐前祷告》为例,作品表现得是一个普通家庭的厨房内,圆形的餐桌旁两个准备用餐的孩子和一个女人正在餐桌上摆放餐具和食物。三个人构成一个稳定的三角形,看上去非常的宁静和谐,其中母亲头部的方向转向背祷文的孩子,这样就强化了构图的力量感和完整化,后面的背景通过深褐色到黑色产生纵深感,画面构图简洁完整、节奏明晰。平凡的构图形式中蕴含着夏尔丹对于普通人民生活的热爱和歌颂,并宣扬家庭和睦、道德和责任感。画中所描绘的生活场景,虽在今天的欧洲已经不存在了,但它作为过去历史的一部分,与今天的法国已经紧密相连,这提示着法国人的历史记忆。
张择端的《金明池争标图》也同样具有鲜明的独特性,画面中所描绘的中国北宋年间人们欢度端午佳节的欢乐气氛,依旧是现今中国人民所独有的。此外,张择端的另一宏伟巨作《清明上河图》也体现出了鲜明的独特性,以《清明上河图》中多处出现的扇子、草帽和竹笠为例,画中出现的扇子种类有方扇、羽扇、团扇而无折扇,折扇是朝鲜国的使臣带到中国,当时北宋在民间还为流行。草帽和竹笠也多次出现,戴着这些草帽和竹笠的人,有骑马、骑驴的官员、士绅,又在桥上看水的闲人,有拉纤的劳工等。时至今日,扇子、草帽和竹笠也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这是在中国人民的日常生活中所独有的。
2 风俗绘画的价值及其对“我”的绘画创作的启发
(1)绘画由宗教到世俗,从宫廷走向民间。长期以来,宗教都是靠艺术来宣扬教义,塑造形象,艺术也利用宗教的广泛性、普遍性及其经济支持实现自身的发展。经济的繁荣,促使着社会结构有所调整,上层与下层人的交流更加密切。不论是宋代,还是18世纪的法国,画家都较多的拥有了自由的创作空间,绘画已经不是只有贵族才能消费的起的奢侈品,大众的审美口味开始引导着画家们的创作方向。而风俗画的兴盛与发展也促使绘画从宗教转向世俗,从宫廷走向民间,绘画更加的平民化、大众化了。
(2)世俗审美观念的转变。从张择端与夏尔丹的风俗绘画作品之中,我们感受到了画家对于世俗生活的深入了解和细心体会。画家虽处于主流文化之中,却善于从底层文化中汲取艺术的养分,启发创作思路,于生活中提炼出一种通俗易懂的绘画艺术语言来表达情感。从另一方面来看,也表明了画家取材世俗之中,却超越世俗之上,这有助于侵润自己的文化素养、价值观念、审美意识、生活经验和思想情感。因此,他们的风俗画所具有的独特文化特色,对于世俗习惯的审美风尚具有重要启示作用。这样的艺术态度与观念是值得我们当代的艺术家们思考和学习的。
(3)风俗画在中国当代社会生活中的重要价值。风俗画在当代中国美术中依然有它的独特艺术价值。伴随着中国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物质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的日常生活越来越城市化、单一化,精神生活出现普遍的空虚。因此,对于生活在时尚、华丽而冷漠的现代都市人而言,朴实、自然、温情的风俗画,抚慰心灵的作用就会日益的突出。
正是源于这样的想法,我认为作为一位艺术工作者,我们应该向夏尔丹与张择端两位画家学习,积极的从现实社会中汲取有益于自身艺术发展的养分,积极去描绘普通民众的生活状态、思想观念和审美理想。为未来记录下今天,为工业化社会留下一些纯真的自然记忆,为华丽时尚的都市留下一些朴素的美感,为冷漠的现实生活留下一些温馨的情愫。
参考文献:
[1] 张安治,张择端.清明上河图[M].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1979.
[2] 关于夏尔丹与弗拉戈纳尔的风俗画[J].世界美术,1992(4).
[3] 孙凤文.中国传世名画[M].济南:济南出版社,2002.
[4] 贡布里希.艺术发展史[M].范景中,译.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2004.
一、活动内容
在春节、元宵节、“三八”妇女节、植树节、清明节、劳动节、青年节、端午节、儿童节、中秋节、国庆节、重阳节等节日期间,深入开展形式多样的群众性文化活动,发挥优秀传统文化的引领作用,推动开发区道德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迈上新台阶。
(一)春节(元宵节)开展“邻里守望、红红火火过大年”主题活动。一是春节前,开展对辖区内困难党员、群众和身边好人进行走访慰问,送去党和政府的关怀。二是积极组织群众参与元宵灯会,丰富群众的节日文化生活,营造安定和谐、欢乐祥和、文明健康的节庆氛围。三是开展环境卫生整治志愿服务活动,干干净净过大年。
(二)妇女节开展“魅力女性、快乐巾帼”主题活动。一是举办一次打造完美形象知识讲座,增强广大女工皮肤护理、科学保养知识水平。二是组织一次巾帼志愿服务活动,展现女性风采。三是积极组织社区群众参与“好媳妇”、“好婆婆”、“好妈妈”、“平安家庭”等评选活动,倡导家庭关系新风尚。组织社区、辖区内企业参与“三八红旗手”评选活动,树立女性楷模。
(三)植树节开展“许美好愿望、献绿色爱心”主题活动。组织开发区机关志愿者开展植树绿化活动,倡导关爱自然,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四)清明节开展“缅怀先烈、文明祭扫”主题活动。一是组织开展“祭奠革命先烈”活动,组织广大党员干部为革命先烈扫墓,重温入党誓词。二是引导干部职工用鲜花、植树等文明生态的方式表达对先人的怀念之情,营造在祭祀活动中一切从简,形成文明健康的祭祀新风。
(五)劳动节(青年节)开展“爱岗敬业、进取奉献”主题活动。一是组织志愿者到社区进行环境卫生整治,创造良好社区环境。二是组织辖区内企业开展劳动竞赛活动,培养、发现人才,激发广大青年职工学习先进、积极进取的热情。
(六)儿童节开展“快乐六一、放飞梦想”主题活动。一是由开发区妇联和关工委组织对辖区内留守儿童进行慰问,送上节日祝福。二是开发区中心学校组织在校学生开展儿童节系列文娱活动,丰富孩子们节日生活,放飞梦想。
(七)端午节开展“团结向上、开拓拼搏”主题活动。一是积极组织志愿者参与赛龙舟活动。二是裹粽子活动,倡导邻里团结友爱、互帮互助的精神。三是发动广大干部职工、志愿者开展爱国卫生义务劳动,营造整洁、优美、文明的生活环境,提升城市文明形象。
(八)中秋节开展“和谐中华、情满中秋”主题活动。一是开展社区志愿服务活动,组织志愿者开展敬老助残、扶贫帮困、清洁环保、文明护绿等活动。二是开展系列文化活动。在企业和社区、村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中秋民俗文化表演、书法、绘画等群众乐于参与、便于参与的文化活动。三是开展网上寄语、推介传统节日经典诗文等系列活动,努力营造欢乐喜庆、温馨祥和、文明和谐的网络节日氛围。
(九)国庆节开展“祖国在我心中、我为发展奉献”主题活动。一是开发区中心学校组织开展升国旗、向国旗敬礼活动,激发广大师生的爱国热情;二是组织志愿者进行环境卫生整治,干干净净迎国庆;三是加强宣传,增强欢乐、祥和、喜庆的节日氛围;四是结合三季度安全生产管理工作,节前开展一次安全生产大检查,维护平安、稳定的发展环境。
(十)重阳节开展“孝老敬亲、关爱老人”主题活动。一是组织医疗卫生志愿服务队为村、社区孤寡老人、残疾人等特殊人群进行健康体检、义诊等活动。二是组织志愿者到敬老院看望慰问,同时就地对敬老院进行一次卫生清扫。
二、工作要求
一、继续抓好少先队常规工作,促使自身建设上新台阶。
1、坚持规范的升旗仪式。每周一全体师生肃立在庄严的五星红旗下,在雄壮的国歌声中聆听着国旗下讲话,使学生受到了一次又一次的教育。周一举行升旗仪式已成为一种模式固定下来,各个中队高度重视,严格把关,使升旗仪式真正成为教育学生的课堂,并及时的记好了升旗档案。
2、努力做好学校卫生常规工作,加强精神文明检查,促进队员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学校少先队大队部始终把这项工作当作重中之重来抓,并落到实处。各班清洁卫生成绩与“文明中队”评比挂钩,所有的大队干部每天早晨、中午去各班教室、操场、卫生包干区检查卫生。利用周会时间,每周汇报一次工作小结。其次,要求各中队常教育、常督促,并利用广播站向学生广播相关的卫生知识,促使队员自觉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3、用广播、板报、橱窗等形式加大了对少年儿童思想道德建设的宣传力度。本学期,我校板报的质量较往年也有很大的提高,不仅选题内容丰富,而且版面设计美观,做到了图文并茂,起到比较好的宣传作用。
4、以《小学生守则》、《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为抓手,促进学生养成良好的道德行为。对于少年儿童来说,世间的真善美、假丑恶很难辩清。因此,无论在校,在家,在社会,孩子的行为必须有所遵循,正确的教育引导就显得尤为重要了。而守则、规范恰是学生成长的标尺,是他们健康成长的最有利的思想武器,我们以周周落实贯彻为抓手,让学生时时感到有一种无形的力量在督促自己,催自己奋进。为了能把工作做实,出成效,我校让守则、规范的内容上墙,让队员没每天能看到能牢记。大队部要求每个队员在平时的学习生活中能够严格要求自己,按守则、规范的标准鞭策自己,激励自己,使自己成为一名合格少先队员。
二、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主题教育,深化少先队素质教育。
1、为进一步弘扬雷锋精神,加强校园精神文明建设,3月14日下午,大队部组织开展“跟随雷锋的脚步”学雷锋主题队会。在队会课上,老师引导学生认识雷锋,给学生讲雷锋的故事,让学生背背雷锋的名言、读雷锋的日记。通过宣传发动,学生们情绪高涨。围绕“雷锋精神在我身边”进行了激烈的讨论的。通过主题班会,同学们对雷锋精神有了更加清楚地认识并纷纷表示以后一定要养成文明礼貌、乐于助人的好习惯,继承和发扬雷锋精神,成为新时代的“小雷锋”。
2、4月4日大队部组织开展了“清明祭英烈” 主题黑板报评比活动,本次活动旨在引导学生在慎终追远、缅怀先辈的情怀中认知传统、尊重传统、继承传统、弘扬传统,增进学生爱国、爱党、爱社会主义的情感,树立正确的“三观”,在感受浓郁的传统节日文化气息的同时,倡导崇尚英雄烈士、保护英雄烈士的良好风尚。通过此次活动的开展,培养了我校全体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增强了他们的民族自信心和历史使命感,使全体学生在浓郁的传统节日文化氛围中受到良好的思想教育,也深刻体会到幸福生活来之不易。
3、4月11日下午,为缅怀革命先烈,继承发扬老一辈革命家的优良传统,深化“感恩”教育,激发学生爱国主义情怀,传承先烈们的艰苦创业、奋斗不息的精神,在清明节之际,我校大队部组织各班开展“缅怀革命先烈,做一个有道德的人”主题班会。本次活动的开展,加深了学生对清明节这一传统节日的了解和认识,使同学们接受了深刻的革命传统教育,激发了学生的爱国热情,增强了学生奋发向上、立志报国的信念和决心,传承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让学生在革命先烈爱国精神的感召下健康成长。
4、红领巾广播站是向全体队员进行思想教育的有效宣传载体,本学期大队部开展的海选广播员活动得到全体学生的积极参与,大队部将录用的46名广播员划分13个组,并通过前期培训要求全体广播员利用小组合作,从撰稿、审核、播音全程独立完成。通过一个学期的锻炼,学生的个人能力得到明显的提高。新栏目《有奖问答》更让孩子们了解历史、地理、自然、科学等知识,通过抽签更提升了全体学生的收听热情。
5、6月1日我校开展了“庆六一”游园活动,此次活动设计了17个小游戏,学生们在游园会中既陶冶了情操,又获取了知识,在培养自身活动能力的同时,促进了孩子们的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
三、加强安全教育,提升学生安全意识。
1、5月12日是全国防灾减灾日,也是“5.12”汶川地震9周年纪念日。为强化师生安全教育,切实增强我校师生在突发公共事件下防灾避险、应急反应、自救、互救应对突发事件的综合能力, 5月14日上午,开展了防震减灾应急疏散演练。此次应急疏散演练,使全校师生掌握了应急避险的正确方法,熟悉了紧急疏散的程序和线路,确保了师生在地震灾害等险情发生时,能迅速启动预案,快速、高效、有序地进行疏散逃生自救,从而提高突发公共事件下的应急反应和自救互救能力,最大限度地保护师生的生命安全,减少伤害。
2、夏季到来,天气逐渐炎热,防溺水安全教育又成为学校安全教育的头等大事。为了扎实有效的开展防溺水安全教育工作,6月,大队部组织开展了“珍爱生命-谨防溺水”主题教育月活动。活动利用主题队会、黑板报评比等内容从学生实际出发增强学生的安全意识,让学生明白生命的可贵,懂得珍爱生命的道理。学校还利用告家长书、校讯通等渠道反复提醒家长注意子女的防溺水教育。
四、开展丰富多彩的体艺活动。
1、校园足球作为我校的特色发展项目已经三个年头,发展至今得到全体学生的喜爱,本学期第二届校园足球联赛开展的如火如荼,体育组克服班级数少、经费有限、活动组织复杂等困难把足球联赛搞的有声有色,活动不但丰富了孩子们的课余生活,增强学生身体素质,更为校园足球的发展增光添彩。
本学期本班共有28名宝宝,其中男孩18名,女孩10名。经过上学期的学习,大多数宝宝已经养成了一定的生活习惯,虽然有一部分宝宝没有上过幼儿园,但是哭闹的现象很少,不会特别惧怕上幼儿园,我们耐心的为宝宝付出,使宝宝尽快的熟悉幼儿园的一日生活,并且喜欢上幼儿园,在保证宝宝安全的基础上,我们将加强培养宝宝良好的常规和生活自理能力。
二、指导思想
本班教师将根据《园务工作计划》,深入学习《幼儿园教师岗位职责与规章制度》、《幼儿园保教工作量化评估细则》、《保教人员工作程序要求》等各项规章制度。在工作中,坚持做到“三定”、“四统一”、“五备”,结合本班宝宝的年龄特点个性差异和课程的实践,从幼儿安全、托班保育、教育教学、卫生工作和家长工作这几方面开展工作。
三、班级工作重点
(1)重点做好保教结合的工作,以一日生活为主线,使幼儿各方面得到发展。
(2)帮助宝宝进一步熟悉幼儿园的生活环境,养成一定的常规习惯,培养宝宝愉快的情绪,喜欢上幼儿园。
(3)丰富宝宝动手、表达和审美方面的经验,认真开展每周三的艺术教育活动。
(4)认真做好班级安全工作。
(5)班级教师努力提高自身的业务水平。
四、工作月历表
三月份
(1)做好开学准备工作,帮助新入园宝宝尽快适应幼儿园环境。
(2)尽快建立班级常规,开展有序的一日活动。
(3)积极制定各类班级工作计划。
(4)召开新学期家长会。
(5)积极完善班级博客。
(6)开展感恩主题活动:我的好妈妈。
(7)做好一月家长开放日活动。
四月份
(1)认真做好换季时的各种疾病的预防消毒工作。
(2)积极开展春季趣味运动会。
(3)开展清明节主题活动。
(4)认真做好班级宝宝行为习惯的养成工作。
五月份
(1)做好春夏季加强性消毒工作。
(2)认真组织宝宝参加幼儿园组织的绘画展活动。
(3)组织宝宝参加幼儿园的消防演练活动。
六月份
(1)庆“六一”亲子活动及艺术展示活动。
(2)做好学期末保教工作考核。
(3)做好家访工作。
(4)认真开展艺术教育活动的展示工作。
七月份
(1)做好学期末家长开放日活动。
小学阶段学习中华文化经典,应着眼于道德教育、智慧开启和文化熏陶。以中华文化经典为载体,充分开发和利用各种德育资源,让小学生快乐地学习、科学地传承、健康地成长,在潜移默化中、身体力行中,探索育人新途径,实现道德素养的全面提升。
首先,要对中华传统文化进行精心筛选。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应针对小学生年龄特点、认知规律和兴趣需要,在浩瀚的中华传统文化中,筛选出传统美德、文学经典、民族工艺、传统体育、古典音乐、民风民俗、民族科技等领域的内容,并对传统文化中的道德内容进行重新梳理,挖掘出适合现代小学生的德育资源。这些内容要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民族意识和文化意识,使他们具有良好的文学修养、高雅的审美情趣和高尚的道德情操。
怎样充分利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德育资源呢?
一是环境熏陶。教育的最高境界是无痕,要想充分发挥中华传统文化的德育功效,可以从构建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底色的校园文化入手,营造浓郁氛围,让学生接受文化熏陶。
充分利用廊道、文化墙,涵盖传统艺术、传统美德、传统节日、历史名人、科技发明、地方文化、名胜古迹、教育智慧等方面的内容,犹如向学生讲述一个个感人的传统美德故事。漫步校园,让学生如同徜徉在历史的长河中,处处都能感受到伟大祖先创造的灿烂文化。
二是课程补充。充分利用校本课程这片自留地,开发传统文化的校本课程,将蕴含中华文化的各种元素优化整合,编入校本教材。“中华传统文化”不仅指诸子百家那些以书籍文字为载体的篇章典籍,同时还包括那些凝练中华文化、反映民族精神的各种文化载体和形式,如“谷建芬的唐诗歌曲”“京剧选唱” “中华武术与中华精神”“简化太极拳”等。将经典诵读、经典数学、民族工艺、传统体育、古典音乐等为主要内容,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和规律,按照“由低到高、由浅入深、由简到繁”的原则,形成教材体系。
三是课堂落实。课堂是德育的主阵地,在教学上,要尽力挖掘与整合资源,将育人理念渗透到常规课堂。利用校本课、班队会组织学习,让学生阅读有关传统美德的故事、民谣、典故、诗文辞赋了解中华传统美德,通过书法、绘画、演讲、创作、每日播报、编曲、剪纸、十字绣、春联、腰鼓、过传统节日传诵中华美德,让学生经历“我的爱心我传递”“我的行为我负责”“我的榜样我学习”等活动弘扬中华美德。
四是活动体验。活动是德育的重要载体,把传统美德、荣辱观念通过各种载体,渗透到学校教育教学活动之中,使各项活动凸显传统文化。
传统节日是民族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结合中华传统节日开展丰富多彩的体验活动。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重阳节、元宵节、除夕等传统节日,让学生参与节日活动,并挖掘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使学生体验、感悟节日中所蕴涵的独特的民族情感和精神内核。
学校还可举办“中华经典文化节”活动,让京剧、剪纸、经典诵读、数学七巧板、武术、中华传统体育游戏、传统美食等传统文化元素走进校园,给孩子们机会或演或唱、或写或颂,去感受、去表现、体验中华传统文化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