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煤矿安全管理论文范文

煤矿安全管理论文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煤矿安全管理论文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煤矿安全管理论文

第1篇:煤矿安全管理论文范文

1.1加强员工的安全岗前培训教育在煤矿企业的生产过程中,井下作业是相对而言比较危险的工作区域,因此在职工下井作业前,要加强他们的思想教育工作,在他们下井作业前,应该通过岗前动员或者岗前讲解,向他们讲解井下作业的危险性,并督促他们认真学习井下作业的安全规范和安全要领,使他们在下井前明确哪类动作具有危险性,哪类动作不具有危险性。在岗前培训环节,除了说明危险因素外,还应该让煤矿职工明确,一旦遇上矿井坍塌或者地下水倒灌等危险时,如何通过团队来紧急避险,让煤矿职工明确井下的避险路线等。在岗前培训环节,还应该通过激励法来提升煤矿职工的安全生产意识,通过物质奖励的原则来促进员工的安全责任心,通过相关处罚来警醒广大职工按照规范作业,避免危险动作。

1.2落实安全教育课程除了加强煤矿职工的岗前培训外,还应该严格落实安全教育课程,将安全教育课程系统化、规范化,确保安全教育课程的周期性和普遍性。安全教育课程要落到实处,可每周举办一两次,将未下井作业的职工组织起来,由专门的安全教育老师来给职工上课,课程内容可以是国内外的煤矿安全事故思考或者一些数据,尽可能地使安全教育课程生动形象,吸引广大职工的注意力。在安全教育课程上,还可以组织老员工来通过自身经验或经历,向新职工讲解井下安全操作的重要性和紧急避险的一些方法。职工在经过安全教育课程后,需要进行汇报总结,安全教育老师根据职工的总结内容进行评定,并与绩效等挂钩,提升职工对安全教育课程的重视程度。

2落实安全制度和技术操作规范

2.1井下挖掘方面的安全管理制度在煤矿生产中,井下挖掘是最危险的区域,也是人员比较密集的区域,因此抓好煤矿企业安全生产首先应该从抓好井下挖掘的安全管理工作开始。

2.1.1一线工人的安全操作。在煤矿企业井下挖掘作业前,应该根据前期科学的测定和相关经验方法,编制合理的挖掘作业流程,确定挖掘方式方法,并根据挖掘面积及挖掘手段,制定适宜的安全技术措施。在正式挖掘前,应该就挖掘方法与一线工人、领班、技术骨干等做好技术交底工作,让所有下井挖掘的人都了解挖掘面积、挖掘流程。虽然挖掘流程是事先制定好的,但在实际的井下作业过程中,可以随时根据井下出现的异常情况,及时调整挖掘进度和挖掘方法。在井下作业时,一旦发现有工人违规操作,要及时停止作业,做好整顿教育工作。

2.1.2做好测绘测量工作。在煤矿生产前,应该做好科学的测绘测量工作,督促测绘测量人员严格执行测量测绘方法,深入井下,仔细排查,科学测量,为挖掘工人提供准确的技术参数和地质资料。

2.1.3做好安全检查工作。在煤矿企业下井挖掘作业时,要严格落实安全员的安全管理职责。安全员应该明确挖掘流程、挖掘技术方法等,在一线工人挖掘作业时,如果安全员发现有工人存在违规操作或者不按照挖掘流程作业时,应予以制止。同时在遇到比较困难的挖掘作业时,安全员还应该协助一线工人,共同处理。

2.1.4做好瓦斯检查工作。在井下作业的过程中,瓦斯检测员的工作非常重要。瓦斯检测员要做好作业面瓦斯监测和检测工作,确保井下环境的安全。在检查过程中,一旦出现瓦斯超标或者存在其他危险气体,要及时通知工人撤离,同时在煤矿生产过程中,瓦斯检测员还应该做好通风口的管理工作,定期定时为作业面通风。

2.2严格落实煤矿生产的机电运输管理工作在煤矿企业生产过程中,确保机电设备的良性运转,确保煤矿输送设备的正常运行,对于煤矿企业的安全生产来说,同样是非常重要的。

2.2.1加强机电设备的安全检查工作。为了确保煤矿生产的机电运行安全,有必要加强对井下作业面及井上等所有机电设备的安全检修工作,定期或不定期对机电设备进行安全巡检,一旦发现机电设备出现故障,要及时解决,避免机电设备损毁。同时做好机电设备的安全保养工作,对于有可能影响煤矿生产效率的机电设备要及时进行淘汰。

2.2.2加强煤矿的运输管理工作。保证煤矿运输环节的安全是提升煤矿安全生产的重要环节,因此要加强对煤矿运输设备的维修与保养,定期检查煤矿传输带、运输车辆等运输设备是否处在良性运转的状态下,防止掉轨、翻车等安全事故的发生。斜井提升则要做到钢丝绳、矿车碰头、三环链、绞车、钩头等提升设备的检查工作。在检查过程中,一旦发现运输设备存在安全隐患,要及时排查及时检修,并将容易出现问题的运输设备登记在案,在后期的跟踪检查中,重点做好安全检修工作。

3合理划分安全责任区域和签署

安全责任书在煤矿生产过程中,要将安全责任化整为零,合理划分安全责任区域,确定安全责任范围。

3.1划分安全责任区域在煤矿生产过程中,根据不同的级别、不同领域、不同作业面,要合理划分安全责任区域,在该区域内由指定负责人做好区域安全管理工作,同时由煤矿企业的安全总负责人做好区域安全的统筹管理工作。这样可以将安全责任明确到个人头上,在煤矿生产过程中,更有利于安全制度和安全技术等的落实和推进。

3.2签署安全责任书为了将区域安全管理工作落到实处,在区域安全管理过程中,有必要由区域安全负责人签署各自的安全责任书。在责任书上要明确区域安全管理人员的具体职责,并明确出现安全事故后的处罚条例,通过安全责任书,能够提升区域管理人员的工作责任心。

4做好灾害预警管理工作

在煤矿生产过程中,除了容易造成作业面坍塌、瓦斯爆炸等危害性比较大的事故外,还容易引发水灾、火灾等灾害,因此有必要做好煤矿生产的灾害预警工作。

4.1做好火灾防范措施火灾对于煤矿井下作业面来说,其危害是致命性的。在煤矿生产过程中,要做好火灾防范措施。禁止明火进入作业面,严禁煤矿职工在作业面及出矿口等附近抽烟、在井下使用明火需做好安全防范措施。在井下作业面要做好消防器具的设置和摆放,以便在发生火灾后能第一时间进行消防扑救。

4.2做好水灾的预防在矿井周围要做好对当地水文的调查,根据降水量来判断地表流向和水流量,并做好地面积水的排泄工作。在矿井里要做好排水工作和封堵水工作,以防止水淹没作业面。

5结语

第2篇:煤矿安全管理论文范文

当前,在煤矿开采过程存在着诸多安全威胁因素,虽然企业增加了安全资金的投入,但是煤矿事故仍是不断发生,依然面临着严峻的安全管理问题,主要表现如下:

1.1经验式的安全管理模式

当前,在我国的煤矿安全管理过程中仍是延续着经验式的安全管理模式,也就是说以经验教训为根据,特别是受到资金缺乏的影响,煤矿的安全监督设备非常落后,缺少专业的技术人才,因此不能够及时控制发生的安全技术问题。

1.2缺乏预防为主的方针政策

在国家政策的支持下,煤矿生产的安全管理和控制受到了大多数煤矿企业的高度重视,并为了安全控制设立了专项资金,购买了高科技的安全设备,聘请专业的技术人员,并安装了安全管理的监测系统,不断控制着煤矿企业的安全生产。 但是从本质上来讲,这种管理措施只能从表面上来实现企业的生产目标,缺乏一个完整的管理体系。比如说,当前的煤矿安全监控模式还只是运用于煤矿的生产过程,对于一些安全问题还只是事后控制。由于煤矿安全问题的产生与工作人员的心理、情绪和所处环境等多方面有关,但是对安全生产的问题进行研究和分析的时候,管理人员还只是从单方面因素考虑问题的发生,缺少全面的考虑。由此可以看出安全生产管理的“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方针还只是一种口号,并没有得到落实。

2.煤矿安全管理和控制中的信息技术应用

在煤矿的安全管理过程中,信息技术应用于设备、人才和技术管理的方方面面,并且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目前,我国的煤矿安全管理正朝着动态化的网络管理过渡,其监控的信息化管理水平也在不断完善和优化。下面本文将从矿井的考勤管理、专家的智能管理和矿井检测管理三个方面来分析信息技术在煤矿安全管理中的应用。

2.1矿井考勤管理中的应用

当前,将现代化的信息技术应用于矿井的考勤管理中主要是为了实行工作人员的考核管理,一般先是要选择适合的考勤地点,之后在考勤机中连接上信息化的网络系统,并和通讯线路中的矿井管理计算机的主机相连接,实现管理中心对于矿井安全考勤情况的实时监控。一般,在矿井的考勤管理中主要有两种系统,一是卡片安全考勤系统,主要是运用金属卡片来进行打卡,实现考勤的记录;二是井下安全考勤系统,这是要借助矿井人员矿井灯灯头来实现考勤的记录。

2.2专家智能化管理中的应用

目前,专家智能管理是信息化技术在煤矿的安全管理中的重要应用,并受到了研究专家的高度重视。专家智能管理作为一种高层次的信息化系统,由专家的智能决策和专家信息化的数据库组成,从而实现煤矿企业安全管理的系统管理。在这个系统中,数据库是信息技术在安全管理的基础,而智能决策是煤矿安全管理和控制的重中之重,并有效的体现着信息化的管理。

2.3煤矿矿井监测管理中的应用

除了上面所提到的考勤管理、专家的智能管理之外,煤矿矿井的监测管理是当前信息技术在煤矿安全管理和控制中最普遍的应用,主要是对矿井下的通风、矿压和瓦斯情况进行实时监测,从而及时发现煤生产过程中的安全问题。

2.3.1通风监测管理

通风是保证矿井安全的主要措施,因此煤矿安全管理过程中的通风监测系统主要是由传感器、井下站点、传输设备和地面控制中心组成,通过利用计算机的仿真功能和通风装置的模拟技术来提高矿井通风系统的安全系数,从而保证矿井下面一旦发生安全事故,工作人员可以通过通风监测管理系统来调整矿井下面的风向和风速,及时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

2.3.2矿压监测管理

矿井的矿压监测系统有计算机、传感器和传输线路三个部分组成,其中传感器与各个站点相连接,并将矿井下面的压力通过通讯设备传输到计算机内,然后计算机对接收到的压力信息进行计算分析,如果矿压超出了所限制的压值,计算机就会发出预警信息来提示工作人员,在工作人员的调解下实现煤矿的安全生产。

2.3.3瓦斯监测管理

我们都知道,造成煤矿安全事故发生的主要因素就是瓦斯,因此加强对于井下瓦斯的实时监控是十分必要的。当前的瓦斯监测管理系统主要是由传感器,地下站点,传输设备和控制中心组成,通过及时对井下瓦斯含量信息的采集和分析,从而保证井下作业的安全。一旦煤矿下的瓦斯含量超过了限制的数据,那么计算机就会发出警报并将采取一系列的措施来降低瓦斯含量。

3.结束语

第3篇:煤矿安全管理论文范文

1.1规章制度不完善规章制度是保障煤矿安全生产

的前提条件,我国的煤矿企业众多,分布广泛,其规模与大小都存在着较大的差异,目前的规章制度只能够把握整个煤矿行业,漏洞严重。由于相关规章制度的缺乏,很多煤矿企业的管理工作混乱,违规操作严重,这也是导致安全事故频发的主要原因。此外,部分煤矿在采矿管理方面尚有诸多问题亟待整改。比如,企业安全生产管理机构尚未健全、安全管理人员数量不足;岗位责任制未得到有效落实;生产矿井证照不全或过期;部分矿井存在私挖滥采现象、超层越界开采、以探代采、超核准范围和核定人员组织生产建设等非法违法违规行为;更有甚者将矿井非法挂靠、层层转包,一矿多井等现象依然存在;有的矿井为偷税漏税,存在“两套图、两本账”等弄虚作假,蓄意逃避监管等行为。这些问题若不及时整改,很有可能引发更大的管理漏洞。

1.2缺乏专业技术人才

煤矿开采对于开采人员的综合技术水平要求很高,就现阶段来看,我国很多煤矿企业,尤其是中小型煤矿企业都存在着专业技术人才缺乏的问题,矿工综合素质水平普遍不高,知识水平扎实的技术人才不仅能够保证煤矿开采进程的正常进行,也能够降低安全风险的发生率。但是由于缺乏专业性技术人才,就导致很多采矿技术无法得到科学的使用。

1.3管理人员只看中眼前利益,影响了新技术的推广

今年以来,受全国煤炭产量过剩,供需矛盾加大和煤炭价格大幅下滑的影响,煤矿生存压力越来越大,部分煤矿减少安全设施投入,消减安全管理人员,安全设备,运转不正常,对安全生产埋下了隐患。煤矿生产者的根本目的就是为了获取到经济效益,煤矿行业属于典型的高危行业,不仅安全事故发生率高,还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经过长时间后才能够收回成本,如果企业资金投入不足,资金量就很容易出现断裂。在这种因素的影响下,很多煤矿经营者不愿意冒风险引进新技术,依然使用现在的技术,他们只看重眼前利益,不愿意花费资金来研发新技术,这就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新技术的推广,采矿效率一直难以得到提升。

2促进煤矿安全与采矿技术发展的对策

2.1完善规章制度,促进采矿技术的规范化发展

在未来阶段下,需要根据煤矿资源的开采要求建立好科学完善的规章制度,明确企业的工作目标与工作流程,让管理人员与工作人员可以全面的了解自己的工作任务与工作方式。在确定好任务与方式之后,即可将责任落实到每一个人身上,只有实施该种制度,才能够促进新型技术的规范化使用。只有做到这一点,大家共同配合才能够在保障工作效率的同时促进采矿技术的规范性发展。

2.2加强培训,提升矿工的综合素质

综合素质过硬的人才是保障企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煤矿安全与采矿技术的应用发展与技术人才有着密切的关系,基于此,煤矿企业必须要定期对技术人员开展培训工作,提升他们的技术水平与责任意识。还要注意到,矿工是煤矿开采工作的实施者,他们从事的工作重复、繁琐,虽然他们对自己的工作熟练,但是其工作都是体力活,为了激发出他们工作的积极性与主动性,企业需要加强对矿工的培训,将理论与实践进行有机结合,让矿工能够不断的掌握新知识与新技术,从而不断的提升企业生产效率。只有打造一支综合水平过硬的队伍,才能够为煤矿企业的高效生产奠定好坚实的基础。

2.3加强创新,不断研发新技术

为了避免煤矿管理者只注重短期利益导致煤矿安全与采矿技术受到限制的问题,政府可以制定好一系列的鼓励措施,让他们可以积极的去创新,引导他们发展新型安全与采矿技术。煤矿企业与其他行业一样,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虽然新技术的研发复杂、艰难,也会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可是,一旦新技术在生产工作中得到使用,就可以为企业带来很好的价值。在传统模式下,政府主要采用技术产权保护、研发补贴等方式来鼓励企业开展技术创新,这对于促进新技术的发展起到了很好的效果,但是,这些政策主要针对一些新型企业,并未制定与煤矿企业相关的法律,这也是制约煤矿安全与采矿新技术发展的重要原因,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政府需要根据煤矿企业的生产经营特征制定出相应的鼓励措施,这样,煤矿企业既能够研究新技术,也可以享受到政府的优惠政策,这对于企业的安全生产与长远发展都是十分有益的,而对新技术的产权保护工作不仅是政府对于企业技术上的认可,也是对煤矿企业劳动成果的保障。

3开展煤矿安全生产大检查

安全生产大检查的各项工作均采取“不发通知、不打招呼、不听汇报、不用陪同和接待,直奔基层、直插现场”的“四不两直”方式进行,并按照“企业全面自查、市县重点督查、省级同步突查”的交叉方式组织开展。检点为各县区煤炭行业管理部门、各主体企业对“不放心煤矿”挂牌管理制度的贯彻落实情况;以瓦斯、水患、火灾防治为重点的煤矿隐蔽致灾因素普查及治理工作情况;防治水、防汛、瓦斯等专项检查查出的隐患和问题的整改落实情况;安全生产应急预案编制、修订、备案、演练情况以及汛期安全生产工作安排部署情况、领导带班和应急值班情况等。

4结语

第4篇:煤矿安全管理论文范文

1.1安全技术资金不足

煤炭的持续开采会受到地质条件的直接影响,过去国家投入众多的设施,使用至今均已出现老化,并且维修量非常大。随着矿井的不断延深,矿压极度强化,巷道的维修任务更是不断的增加,矿井的供电以及通风、提升与排水等都不能适应生产的需要。

1.2安全管理模式传统

与西方发达产煤国家相比较,我国的煤矿使用技术研究起步很晚。并且人力、财力非常缺乏,某些重大的安全技术问题,比如冲击地压以及煤和瓦斯的突出、地热以及突水等灾害不能进行有效的预测和控制。且受到以往传统运营思想的直接作用与影响以及各个企业的经济实力的约束,我国的煤矿生产装备和安全监控设施相对落后。井巷的断面设计以及支护强度的确定、支护材料的型号选择较小。生产设施功率以及矿井的供风量等富余参数非常低,极易出现事故。绝大多数的煤炭企业还是利用以往传统的安全管理模式,各种报表计算仍是靠人工劳动并且精确度很低。信息传送的时间较长,且速度较慢,管理者的工作重复性很大,资料查询十分困难,并且工作效率很低。安全检查以及等级鉴定等总是凭借主观意念以及相关的经验。

1.3安全信息管理体制不健全

安全信息可以说是安全管理工作的重要依据,它主要包括事故和职业伤害的有效记录与分析统计,职业的安全卫生设施的相关研究与设计、生产以及检验技术,法律法规以及相应技术标准和其变化的动态,教育培训以及宣传和社会活动,国内的新型技术动态以及隐患评估与技术经济类分析和咨询、决策的体系。信息体制的健全是安全体制工程以及计算机技术的有效结合,可促使安全工作转型为定性和定量的超前预测,不过大多数矿井还是处于起步与摸索阶段,并未呈现出健全的体制,真正的使用还有待进一步的发展。

2空间数据挖掘技术

数据挖掘研究行业的持续进展,开始由起初的关系数据以及事务数据挖掘,发展至对空间数据库的不断挖掘。空间的信息还在逐渐地呈现各类信息体制的主体与基础。空间数据是一项非常关键的数据,具有比普通关系数据库和事务数据库更丰富、复杂的相关语义信息,且蕴含了更丰富的知识。所以,虽说数据的挖掘最初是出现在关系数据挖掘以及事务的数据库,不过因为空间数据库中的发掘知识,这就很快引起了各个研究者的关注与重视。很多的数据挖掘类研究工作都是从关系型以及事务型数据库拓展至空间数据库的。在地学领域中,随着卫星以及遥感技术的不断使用,逐渐丰富的空间以及非空间的数据采集与储存在较大空间数据库中,大量的地理数据已经算是超过了人们的处理能力,并且传统的地学分析很难在这些数据中萃取并发现地学知识,这也就给现阶段的GIS带来了很大的挑战,急切的需要强化GIS相应的分析功能,提升GIS处理地学实际状况的能力。数据挖掘以及知识发现的产生能满足地球空间的数据处理要求,并推进了传统地学空间分析的不断发展。依据地学空间数据的特性,把数据挖掘的方式融进GIS技术中,呈现地学空间数据挖掘和知识发展的新地学数据分析理念与依据。

3煤矿安全管理水平的提升

3.1建设评价指标体制库

评价指标体制库是矿井的自然灾害危害存在的具体参数式的知识库。模型的组建务必要根据矿井的瓦斯以及水害等自然灾害危害呈现的不同指标体制和其临界值构建一定的指标体制库,危害的警报识别参数关键是采掘工程的平面图动态开采面以及相应的巷道。各种瓦斯的危害以及水害隐患和通风隐患均呈现一定的评价指标库。

3.2构建专业的分析模型库

依据瓦斯以及水害等诸多不同的矿井自然灾害类别构建相关的专业性模型库,比如瓦斯的灾害预测,应根据矿井的地质条件以及煤层所赋存的状况构建瓦斯的地质区分图,再根据采掘工程的平面图动态呈现的采掘信息以及相应的瓦斯分区构建关联并实行相应的比较分析,确定可以采集区域未来的可采区域是不是高瓦斯区域。

3.3构建以GIS空间分析为基础的方法库

GIS空间分析可以说是矿井自然灾害的隐患高度识别的关键性方式,并且还是安全故障警报的主要路径。比如断层的防水层的有效划分,关键是根据断层的保安煤柱来实行可靠的确定。断层的保安煤柱确定可以利用GIS缓冲区域的分析得到。空间的统计分析以及多源信息有效拟合和数据挖掘亦是瓦斯和水害等安全隐患监测经常使用GIS空间分析方式,如物探水文的异常区域确定以及瓦斯突出相应的危险区域确定。

3.4决策支持体制与煤矿管理水平

评价指标体制库以及模型库、方式库与图形库均是矿井的自然灾害隐患识别和决策的最基础。利用矿井的自然灾害隐患识别决策来支持体系具体的功能呈现矿井的自然灾害隐患识别以及决策分析,在根源处提高煤矿的安全管理水平。分类构建矿井的自然灾害实时监控体系,进行动态跟踪相应的灾害实时数据,并事实呈现矿井的自然灾害数据或是信息和自然灾害的指标体系库以及模型库与知识库、空间数据库的合理化比较,并运用图形库的数据再通过GIS空间分析方式来确定安全隐患的,矿井自然灾害的隐患实时警报并进行决策分析,以提交空间数据的自然灾害隐患识别以及分析处理的决策性报告。

4结语

第5篇:煤矿安全管理论文范文

“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煤矿安全生产方针表明,预防为主是实现“安全第一”的前提条件,也只有实现安全是所有工作的首要条件,才能真正将预防工作落实贯彻到整个工作过程中,才能真正保证安全工作万无一失。①做好安全理念思想的预防工作。企业在生产过程中,由于不够重视安全意识,就造成诸多的事故发生,只有在思想上时刻保证“安全生产”,才能将预防工作很好的进行,才能避免企业因为以防工作没有到位而造成安全事故的发生,也只有真正将安全意识落实,才能避免因为事故所造成不可估量的代价。②做好安全文化行为的预防工作。只有最好安全预防工作,才能真正做到防患于未然。我们在发现事故的苗头的时候,能够真正合理地采取措施,将不安全的因素扼杀在萌芽状态中。这就要求我们在工作的时候要小心谨慎,避免存在事故隐患。对于一些小的隐患,我们需要严格重视起来,不能够存在侥幸心理,这样才能避免小事搞大、大事搞砸。为了避免这些问题,就需要我们将行之有效的企业安全文化真正落实到员工的日常工作中,以此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③做好安全管理技术的预防工作。由于煤矿生产的地质环境复杂,所包含的面较广,因此就需要职工有较强的技术技能。这就需要企业加大对员工技术的培训力度;还要面对安全法规、制度执行力以及管理制度等,这样才能将以前所存在的缺陷制度进行改革。我们才能真正做到从设备到技术人员力量上以预防为主。

2安全管理必须落实到务实上

安全生产责任重于泰山,为了全力降低安全伤亡事故的发生,就需要我们严抓安全管理。将所有不务实、不作为的危害都要扼杀在萌芽中。因为我们在安全管理上,只要存在一时的疏忽和侥幸,就会为以后留下一个潜伏的隐患,极易养成懒惰的惯性心理。这就需要企业在重视自身的安全生产下,能够加强安全生产的硬件设备的投入,并能够抓好日常安全生产检查,以此定期检查存在的隐患问题,这样能够做到跟踪治理。另一方面监管监察部门要加强对煤矿的日常安全检查,重点就是检查企业的采掘作业,并能够检查采掘规程是否合理、通风设备是否完善井下工作人员是否到位等等。如果发现问题要及时纠正,对存在的重大隐患要专门进行整改落实,避免因为存在的问题而危害企业安全生产的工作效率,以此影响个人的发展和企业的发展,从而提高煤矿安全生产水平。

3安全生产要落实到细节管理

针对不同时期、不同的安全生产形式,国家相关部门相继出台了许多煤矿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及行业标准,对煤矿安全生产基本条件和所要达到的标准作了很多明确的规定。很多企业在安全生产过程中,对安全管理的细节总是不屑一顾,但是企业在进行发展的过程中,最不能够离开的就是安全生产,因此我们必须要依靠精益求精的细节管理。从大局出发,并能够精化到细微处。我们只有将小事做细,这样才能避免因为工作的疏忽而导致宝贵的生命失去。为此,安全监察部门和地方管理部门也必须要加强煤矿安全监督管理,促进煤矿企业落实到主体责任,而企业要严格按照国家相关的法律法规及行业标准的要求,进一步加大投入,才能全面改善企业的软、硬件设施,才能避免存在事故隐患,从而改善煤矿企业的安全生产条件。企业也只有始终保持将细节落实到整个工作的实处,才能严格遵守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才能将安全工作落实到每个细节中。因为一个小细节没有注意到,就很难挽回所带来的损失。因为任何一个相关的细节都能够关系到我们企业安全生产中的方方面面。

4警惕因为不良习惯酿成的灾祸

在煤矿企业中,所有员工因为生活习惯的不同,以及受教育程度的不同,导致身上所存在的习惯也不同。因此就需要注意自身的习惯是否对企业有害。如熟人见面大闹;在井下工作的时候利用间隙时间睡觉;做事情毛毛躁躁等,都是很容易导致事故发生的。记得在自己刚工作的时候,有这么一则险些发生事故。一天夜班,有名入矿不久的新人利用闲暇时间,在轨道旁边窝着睡觉,殊不知脚已经不知不觉伸进轨道上,这时候运输车已经开过来,要不是幸好有一位老师傅路过这里,将他踢醒,以此避免大的事故酿成。虽然事后这名新工人受到批评,但是却深深感谢了这位老师傅。因此,在工作过程中不是不让我们说笑,但是需要我们注意场合,不然就会因为毛手毛脚的干活,而出现大的事故发生。

5企业安全靠你我

我们在现实工作中,要想做到安全生产,就需要我们改变以往的错误认识,认为安全工作是领导和安全员的事情,和自己关系很小,甚至没有关系。但是这样的想法是错误的。我们需要做的就是从源头上改变这些错误的认识,需要真正搞清楚安全工作的重要性。员工只有真正从认识的源头上改变思想,才能避免因为思想上放松警惕性等而造成危害,因此我们需要紧抓安全工作,才能避免发生祸根。因此,要想抓好安全生产工作,仅仅依靠领导和安全员是远远不够的,要想避免事故的发生,就需要我们每位员工靠自己的努力去避免。虽然领导和安全员主要负责的就是监督和检查,但是因为员工多、生产面广,我们只能依靠自己才能保证企业能够顺利进行生产,才能将安全意识落实到企业生产中,才能将安全意识和防范技能运用到日常工作中,才能够使自己及时发现自己身边的安全隐患,才能主动积极的采取有效措施进行安全生产的整顿和预防。

6安全工作需要改革管理模式

在进行安全整改后,我们发现要想安全进行生产,就需要我们及时采取措施,将安全生产落实到整改负责人身上,最终将安全隐患消除在萌芽状态中,这样才能进行管理改革。而安全闭环管理,主要是对安全隐患进行全部地、彻底的消除干净后,才能进行下一个环节的工作,因此很受单位欢迎。但是有的单位在进行闭环管理工作的时候做的并不是很好,主要是因为在进行隐患处理的时候还存在拖泥带水,不能够果断处理隐患,以至于旧的问题没有解决,新的问题就马上出现的局面。企业要想抓好安全闭环工作,就需要在进行安全工作的时候能够认真对待,不能够遇事情就开始互相踢皮球。这样工作不断不好收尾,也存在有很大的缺陷。现实工作中也会遇到不少这样的例子,在进行事故调查的时候,往往就是因为清理事故不彻底、留下事故尾巴而导致的。等到人们大梦初醒的时候,就会觉得后悔,但是为时已晚。在进行安全事故处理的时候,我们需要一件件的进行处理,这样才能将现场安全隐患的问题降到最低限度,才能抓好时机将安全隐患全部扼杀在萌芽中,保证安全工作能够顺利进行。

7安全生产需要员工在“自律”的前提下进行

第6篇:煤矿安全管理论文范文

(1)我国的煤矿企业领导者要高度重视煤矿的安全管理问题,把他放到首要位置,关注矿工的安全和健康,定时为矿工进行体检,实行轮休制度,保证矿工有充分的休息时间,定期组织矿工进行安全教育和技能培训,提高矿工的安全意识,应变能力,技术技能,组织协调能力等,通过建立考核制度,选拔一些通风安全专用人才,努力造就一支复合型人才队伍,用于专门负责安全管理工作和负责通风系统的实施。使这支队伍可以在工作中及时发现问题,还可以现场即刻解决问题,确保煤矿通风系统安全运转。健全规章制度,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营造一个好的工作氛围。

(2)矿井开采布置一定要事先就设计好,并且要设计合理,加强矿井的通风安全管理,要确保煤矿通风系统稳定良好,风量符合规定,通风系统如果不合理或风量达不到要求要立即停产整顿。通风设施必须交给指定的专业人员管理,禁止随便停开局扇和安装、维护不合格的风筒。要设立严格的矿井瓦斯管理和检查制度,一旦瓦斯检查出现问题。要即刻安排处理。

(3)事故发生的多半原因都是由一些潜在的安全隐患造成的,这就要求我们要对安全隐患进行必要的预防,不但要建立安全监测系统。还必须建立培养专门的技术人才,和检测队伍,负责从事矿井日常仪器的检查和维修工作。进而排查和治理潜藏的安全隐患,危险的大气状态也是导致通风事故发生的直接原因之一,因此,还要加强对大气状态的观察,有效的避免事故发生。

(4)要加强对矿井的防火和电气设备的检查,坚决切断容易引爆的火源。杜绝火灾发生,增强煤矿企业通风技术的信息管理系统,由此提高通风安全管理水平。

(5)要认真制定和实施综合防尘措施和瓦斯抽放系统。加强对瓦斯和煤尘的控制,消除煤尘堆积,避免瓦斯、煤尘爆炸的发生,并充分利用技术手段,加强对煤矿周围环境的检测。

(6)建立一套完整的突况应急处理制度,用于在生产过程中发生的一些突况的处理,还要根据具体工作,具体环境的不同,设定一些具有针对性的应急处理方案,这样有利于避免灾害扩大,避免事故发生时出现慌乱,便于更速度有效的处理情况。

(7)煤矿企业者要注意对员工进行延伸教育,通过多种形式努力提高员工的思想素质和职业道德水平,加强对他们的思想素质教育和职业道德教育,提高员工的职业责任感和严谨负责的工作态度。

(8)注重日常的通风管理工作,日常通风管理是煤矿安全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通风的服务对象为矿工,所以对任何通风工作都必须严格要求,都要准时按量的完成,不能心存侥幸,要严格观察重点区域的异常现象,管理人员要充分发挥管理职能,通过制定一系列的责任制度和赏罚制度,促进管理人员积极深入到现场指导工作,便于及时发现问题,及时处理问题,确保隐患快速消除。

2结束语

第7篇:煤矿安全管理论文范文

1.1存在安全隐患较大

我国的煤矿产业在进入市场化之前经历了长时间的计划经济管理,煤矿管理活动中安全管理意识不强,或者只注重对煤矿工作人员的人身安全意识教育,没有意识到在新时期,在煤矿行业运行的机械化时代,煤矿机电系统的安全运行才是煤矿企业安全管理的关键,当前的煤矿安全管理活动中,对煤矿工作人员的机电系统安全管理意识培养较为落后,煤矿工作人员的安全意识淡薄,很多煤矿企业为了节约成本,坚持使用老旧的机械设备,煤矿工作人员在煤矿机电设备损坏以后自己动手进行维修,煤矿机电设备因为长期得不到适当的维护加上煤矿工作人员的私接乱改,已经处于崩溃的边缘,存在着巨大的安全隐患。

1.2机电管理人员素质偏低

随着煤炭行业的不断发展,煤矿工作人员的收入水平有所提高,但是因为煤矿井下的恶劣工作环境和较高的工作风险,极大的降低了煤矿机电行业对相应的专业技术人才的吸引力,让原本就缺乏技术型人才的煤炭机电管理行业的人才状况雪上加霜,煤矿机电系统管理人才的缺失让煤矿企业科学的机电管理理念无法实施,使煤矿企业的机电设备运行缺少有效的运行维护,高素质人才的缺失和管理人员整体素质偏低已经成为煤矿机电设备安全管理水平提升的瓶颈。

2煤矿机电安全管理创新思路

2.1打造煤矿机电质量管理新格局

2.1.1严把机电设备安装质量是关键作为维持煤矿企业运行的煤矿机电设备,其质量直接影响到煤矿机电设备的运行安全,所以在煤矿企业的设备更新过程中要对煤矿机电设备进行严格的甄选,在选择过程中不仅要重视机电设备自身的质量,作为一种主力生产设备其运行过程中的可靠性也是一个重要的甄选标准,同时设备运行的稳定性和可维护性也是设备甄选的标准,不能盲目的追求煤矿机电设备的高技术,过于前卫的技术在应用过程中往往都是不稳定的,而且其在运行过程中的可维护性也较差,出现故障以后需要有专业技术人员进行维修,客观上增加了煤矿机电设备安全管理的难度,所以在煤矿机电设备的选择上尽量选择技术先进且可靠性高、稳定性好、可维护能力强的机电设备,只有这样才能为煤矿机电设备的安全管理提供必要的客观条件,同时在机电设备的安装过程中也要注意到机电设备与煤矿工作环境实际的结合,要在安装之前根据煤矿矿井的实际情况和煤矿机电设备的特点设计各个安装环节的详细图纸,在安装过程中严格按照安装图纸进行安装,保证煤矿机电设备在煤矿开采工作中的安全稳定运行。

2.1.2加强设备检修质量,积极引进煤矿机电新工艺、新技术在提高煤矿机电设备质量的同时,还要注意提升煤矿机电设备的检修质量,因为煤矿设备的检修工作才是维持煤矿设备安全运行的关键,煤矿机电设备作为一种复杂的机械化煤炭开采系统,其在运行过程中的作用机制是较为复杂的,所以对煤矿机电设备的检修要有一个细致的检查规划,检查活动要严格按照检查计划进行,并对一些关键性的设备和容易出现问题的设备设置详细的检查流程,保证在检查过程中不会因为检查人员的疏漏而留下安全隐患。为了保证煤矿机电系统的运行安全,煤矿企业要积极的引进煤矿机电新工艺、新技术、新装备,对一些涉及到煤矿机电系统运行安全的关键技术设备要优先进行技术更新,切实保障煤炭生产活动的安全有效进行。

2.2创新机电安全管理模式

在煤矿机电系统的安全管理问题上,安全管理模式的欠缺是安全管理活动的关键性问题,因为在社会生产活动中无论是什么问题,最重要的还是“人”的问题,只有人的问题解决了,安全管理问题才能真正解决,所以机电安全管理模式的创新刻不容缓,新时期的煤矿机电安全管理活动首先要明确安全管理主体,在煤矿机电安全管理的整体上,明确安全督管的主体部门,在煤矿机电安全管理活动的细节上要明确细节管理的主体,将机电安全管理质量与安全管理人员的个人利益相结合,落实安全管理工作中的责任制,对于一些对煤矿机电系统安全有重大影响的关键部件要安排专人进行管理,保证煤矿机电安全管理模式在管理活动中做到普遍性与特殊性相结合,将机电安全管理工作落到实处。

2.3提高机电管理人员素质

当前煤矿机电管理面临的主要问题是管理人才的缺失,尤其是理论知识与实践能力兼具的煤矿机电设备安全管理人才更是少之又少,面对这样的机电管理瓶颈,煤矿企业要结合煤矿机电管理的实际,与当地的人才培养机构联合建立定向式的人才培养机制,专门培养煤矿机电设备安全管理人才,并在培养过程中结合煤矿机电安全管理工作的需求实际,对学生进行管理理论与管理实践能力的全面培养,保证煤矿机电系统有充足、高质量的人才供应。

3结论

第8篇:煤矿安全管理论文范文

【关键词】机电技术;安全生产;管理应用

在煤矿机电技术的创新与安全管理中,要结合传统管理理念与安全模式的应用基础上,创新机电技术的综合管理方式,尤其是在机电技术与实际运营的结合中,打破传统的高风险管理,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并注重机电技术在安全生产中的综合作用,对于提升煤矿的综合管理都将有很大的实际意义。

1煤矿机电技术管理应用存在的相关问题

1.1机电技术管理体系有待加强

在煤矿机电技术的综合管理中,通过建立相应的管理制度,并在严格执行中形成了一定的产业链发展模式,因此,在综合管理的过程中,对于整体运行都有很大的推动性。其中,在当前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比如,机电设备管理体系不健全,煤矿安全运行与管理机制不科学,没有制定出现场安全管理的综合模式,也没有形成现场管理的综合管理机制,在机电管理体系的运行中,没有全面落实到实际安全生产之中,从而导致机电技术与煤矿安全生产运行秩序上的混乱[1]。

1.2机电设备综合管理不到位

在机电设备的综合管理中,没有充分考虑煤矿安全生产中的每一个因素,尤其是在矿井的安全生产过程中,对于机电设备管理的综合措施没有严格执行,机电基础管理的效率也相对较差,在注重煤矿地下采掘现场的设备管理中,没有形成科学化的管理模式,存在诸多的安全隐患,因此,由于机电设备运行不规范、安全措施不到位产生的事故相对比较多,其中,在运输设备的安装、运行以及检修与调试的过程中出现相应的人员触电事故,因为没有严格进行设备的检修,也没有做到详细的综合管理。

1.3机电管理技术人员素质不到位

机电安全技术管理是一项综合技术的运用过程,因此,在生产实践过程中,煤矿企业要注重对人员素质的整体培育。但是,有一些机电技术人员综合素质不全面,管理水平也不是很高,煤矿企业也没有组织专门的培训,因此,在整个技术管理与运用中就会出现与实际管理相脱节的现象。同时,在坚持相应的考察抽查管理中,也没有对整个管理形成科学化的模式,因此,在机电设备操作路径中,技术人员的业务水平与综合能力对于整个管理都将有很大的反作用。在多种机械操作的过程中,如果有技术人员责任心不强、操作技能不强等影响,就会给整个安全事故的发生带来不同程度的误差,不利于煤矿的安全生产[2]。

2构建机电技术在煤矿安全生产中的运用方式

2.1加强管理,突出机电设备的综合运用效果

在机电设备的综合管理中,要形成多样化的管理方式,在全面构建规范化的管理路径中,严格执行相应的法律条文,严格按照法律规定的相关政策,在机电设备的管理中全面落实管理机制的相关责任,解决现场实际操作中可能出现的相关问题。一是要落实责任。将管理责任落实到每一个员工身上,在加强监督管理的基础上,形成奖惩分明的管理机制,煤矿企业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制定出相应的管理机制,通过奖罚等机制,对于安全意识强、机电技术强、责任心强的员工,要给予积极的奖励。二是要加大对设备的综合投入。在不断加大对机电设备的投入过程中,形成机电设备维修管理等方面的费用开支,对于机电设备的主要维修以及相应的改造,在加大资金投入的基础上,形成设备更新管理模式,并适应煤矿安全生产的需要。三是要结合实际需要更新设备。在煤矿开采的过程中,要注重新技术、新设备的推广应用,并加强对新技术的管理,增强机电设备的综合管理能力,从而有效提升煤矿安全生产的综合效益。

2.2提升素质,加强对人员的综合培养

在机电技术的综合管理过程中,要进行定期培训之外,还要进行相应的技术培养。因此,在具体操作的过程中要全面实现机电技术人员的业务素质,在进行岗前培训、岗中培训的基础上,更好的为机电设备技术的安全运行提供有力的帮助。因此,煤矿企业要根据实际需要,制定出相应的培训方案,在注重综合培训的基础上,定期选拔优秀的人次进行技术培训,在全面提升专业技术能力的基础上,围绕整个专业技能以及基本业务素质训练,在安全生产的过程中,构建多样化的培训体系,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培训方式,将操作人员的理论知识不断转化为成果的运用。在加强专业技术培训的路径中,强调实践操作水平的提升。同时,为了更好的拓展整个技术工作思路,在邀请专业技术人员进行专业技术培训与指导的基础上,形成讲座、现场指导等培训模式,并加强与高校专业技术人才之间的沟通,注重人才的全面培养,注重好宣传,营造良好的管理氛围,采取积极有效的绩效评定方式,形成相应的奖励管理机制,更好的调动操作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培养出更多的技术骨干人才,更加有利于提升煤矿机电技术在安全生产中的综合作用[3]。

2.3落实制度,形成全程跟踪管理模式

首先,煤矿企业要制定出技术管理针对性考核文件,并严格落实该考核文件中所规定内容,使机电技术管理操作更具规范性,从而提升整体管理质量,降低设备发生故障的概率。其次,针对机电设备相关检查制度方面,可采取上岗检查制,将煤矿机电技术管理重点定位于各关键岗点及要害场所,当岗位轮换之后,需实施全方位检查,确保设备始终处于完好状态。此外,煤矿企业还需制定严密的管理计划,对于煤矿安全生产的所有工序均要编写安全管理计划与具体管理流程,并指派专业管理人员对生产现场实施跟踪全程管理,而对于部分重点生产区域,还应由相关领导深入到现场进行指导与监督,确保所有的生产工序都与相关流程标准相符合,以此方式提升煤矿机电技术管理整体质量水平[4]。

3结语

在煤矿安全管理的路径中,要注重对煤矿综合管理效能的全面运用,在注重机电设备综合效能的基础上,形成安全第一的管理理念,注重将安全文化注入到每一个管理之中,同时,对于整个管理的综合应用,要搭建有效的管理方式,才能更好的推动煤矿生产的安全运行。

作者:苏飞 单位:山西兰花同宝煤业有限公司

【参考文献】

[1]李帅彪.煤矿机电技术管理在煤矿安全生产中的应用研究[J].河南科技,2014,(03):237.

[2]马国庆.论煤矿机电技术管理在煤矿安全生产中的应用[J].科技与企业,2014,(05):40.

第9篇:煤矿安全管理论文范文

我国大多数煤矿自然条件差,地质条件复杂,煤矿机械化程度相对不高,从业人员结构复杂,综合素质和管理跟不上企业的发展。煤矿安全管理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所以煤矿的各级主管必须进一步提高认识,改变安全管理理念,树立“一切为安全工作让路,一切为安全工作服务”的观念,坚持安全第一,把安全生产的方针落到实处。只有稳抓、狠抓安全生产工作,才能使安全和企业发展相同步。

一、煤矿安全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安全管理基础薄弱,管理混乱

近年来,由于我国煤矿生产效益不断提高,许多煤矿管理人员在经济效益面前,逐渐弱化了煤矿安全管理意识, “安全第一,以人为本”的煤矿安全管理文化被逐渐淡化,当生产、效益和安全之间发生冲突的时候,放松了对煤矿安全的要求。其次,安全管理混乱, “三违”现象严重。一些煤矿管理人员不执行《煤矿安全规程》的规定,例如:潜在存在着不按设计施工作业;存在程度不同的采掘失调和水平接续紧张问题;巷道贯通、过断层和采煤工作面初采初放等不制定安全技术措施;瓦斯监测监控系统作为应付检查的工具,探头随意布置等。

2.从业人员整体素质较差,安全培训工作不到位

据国内外调查统计表明,煤炭行业80%以上的事故都是由于职工违章造成的。近几年来,随着用工制度的改革,煤矿职工队伍的构成发生了很大变化,大量使用农民工、协议工、临时工,并且已经成为井下一线工作的主力军。这些工人的文化水平普遍较低,他们对安全规程、措施及安全知识的接受能力差,不能适应高强度的集约化、机械化采煤作业。其次,工人每天工作时间大都在l0~14个小时之间,长期超时从事高强度的劳作,势必会加大误操作的概率及发生事故的机率。此外,安全培训工作不到位。很多煤矿的培训只走形式不重实效,没有很好的管理考核制度,工人把学习和技能培训看成是一种消遣,考核关不严,混着就能过关,所以导致了虽然天天在讲安全、学安全,但是效果就是不明显。

3.安全技术及装备无法适应当前的开采需要

随着煤矿开采技术的不断发展,矿井也在不断加深,就会出现以前未出现的安全灾害,比如地热、冲击地压等方面的问题,而这些安全问题在目前都还无法实现有效的预防和治理。此外,安全管理方面的投入严重不足,煤矿自主科技研发能力十分有限,安全技术和设备无法适应当前的开采要求,依然存在有些设备的更新速度过慢、可靠性差等方面的情况。

4.安全监管力度不够

在我国政府体制改革之后,煤矿专门管理部门被取消,煤矿安全管理体系尚未完全建立,造成煤矿安全管理缺乏统一标准体系,特别是一些产煤省撤消了煤炭管理机构,政府对煤炭工业的行业监管都不到位,形成了一种以企业为主、行业管理为辅的安全管理模式。虽然各个地方也制定了相关的管理法规和规章,但其中出现一些繁杂问题,导致了煤矿监管部门主体责任薄弱,安全监察缺乏权威性,在安全执法过程中执法有章难循。其次,在检查形式上,各种检查的时间、路线大部分是既定的,下属的生产单位对检查的规律都已了如指掌,这样就会造成生产单位应付各种检查。

二、如何提高煤矿安全管理水平

1.加强煤矿安全教育,明确“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

要在生产过程中坚持生产必须安全,严格遵守《煤矿安全规程》和各项规章制度。作为一名干部,严禁违章指挥,工人严禁违章操作,坚决做到不安全不生产。要合理安排生产前的各个阶段,坚持把“为生产创造最安全的条件”作为最根本的要求。严格做到“关口前移、超前防范”,为安全提供强有力保障。通过教育使职工牢固树立“生命意识”;通过设备更新提高安全技术硬件,通过采矿方法的改造,从根本上提高安全技术基础条件,通过培训提高全员安全技术思想及技术素质;通过制度的建立和执行使其不愿违章,也不敢违章;通过环境优化把危险度降至最低。因此,全面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就是坚持标本兼治,重在治本,坚持当前和长远的统一。

2.强化安全培训教育

煤矿是一个较特殊的行业,我国 安全生产培训管理办法》已规定,未经安全教育和培训合格的煤矿作业人员不得上岗作业。安全教育培训内容包括国家煤矿安全生产方针、政策、采煤作业基本安全操作程序和工作方法、安全生产注意事项,紧急情况下自救办法等。安全培训要注意培训质量要求,考核合格后才发证。在培训方式上,理论培训应与实用技术有机结合,加强岗位技术练兵,定期组织职工进行技术比武,对于优胜者给予奖励,以调动职工培训的积极性,促使他们在岗位上按标准规定作业。

3.加大安全生产的投入

煤炭企业要加大安全与技术投入。通过改善安全生产条件,不仅可以减轻工人劳动强度与疲劳程度,提高工人的身心健康,还可以减少因事故造成的人员死亡、伤病所造成的停工、停产。另外重视抓好煤矿安全科学技术基础研究,充分发挥科研机构、大专院校及其专家学者的作用,整合和壮大安全科技资源,抓紧对煤与瓦斯突出和冲击地压等矿井突发动力的灾害机理、突水等灾害的形成与发展机理进行攻关,提高煤矿安全科技理论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