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商业空间设计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商业空间;设计特点;设计方法
“人为生活而设计,设计为生活而存在”。设计源于生活又服务生活。随着社会的发展,商业活动已经成为日常生活中的一部分,商业活动形式开始由流动时空进至特定时空即集贸到商场,其性质发展为集购物、休闲、娱乐于一体的生活享受。同时购物行为对购物环境不断提出新要求,设计在商业活动中的作用也越来越大。本文以成都王府井百货二店为例,探析商业空间设计思维方法,提出商业空间设计五大特点,体现空间功能与艺术主体性这一观点。
一.主题性体现
空间设计具有主题性,所谓设计主题便是设计创意之点,形式变化之源。主题是穿引空间创意之线,而空间局部设计围绕主题形成散点以丰富空间,掌握以线串点主题设计方法有利于形成富有创意的空间形式,也有利于空间整体统一。
当我们拿到方案时,不要盲目地去进行设计。首先根据方案要求进行市场调查,收集相关信息。比如,成都王府井商场二店,因其建址在成都,设计者顺其地址线索,利用网络、书籍等相关工具寻找成都最具有代表性的事物,再者,整理信息资料、归纳提炼信息要点,提出空间设计理念,确定设计主线。芙蓉花相对于成都而言具有较深远的文化意义,早在很久前芙蓉花被环城种植。成都也被称为锦城,编制是当地一项传统。由此设计者最终根据成都城市特色确定芙蓉花、编制、波浪形为商场空间设计主题。最后,运用创新思维,将空间形式艺术化,空间功能具体化,空间层次形象化,以营造舒适高雅的购物环境。购物中心将编制作为参考,但并不是死板地进行运用,而是富有创造性地提炼编制形式即波浪形,并与梯田形式结合形成高低、曲直空间层次,增强购物体验的趣味性与戏剧性。总之,设计中始终贯穿主线,才能让空间形式统一而富有变化。
二.规划性体现
商业空间的区域种类丰富,因而区域合理规划显得尤其重要。区域规划特点主要是根据顾客购物心理与生理特征采用以层为单位的商品类别规划方法,根据空间服务门类进行不同楼层或者同一层不同区域的集中划分,做到明确、整体。合理组织交通流线,利用商品种类进行空间中的空间划分。成都王府井商场二店,第一二层集中规划为主力商店与购物中心;第三层为儿童生活消费品区;第四层打造休息娱乐为主的空间,如餐厅、俱乐部等。
在设计元素规划方面采用主线的整体元素规划方式,利用设计手法进行不同空间创意规划,不过需始终贯穿设计主题这一主线,做到“形散神不散”、“万变不离其中”,切忌杂乱无章,充分表现出商业空间展示性、休闲性、服务性与文化性的基本功能。成都蜀锦历史悠久,因而顺理成章成为整个王府井购物中心纹理和图案装饰的灵感来源。小型锦缎图案元素用于装饰面,与芙蓉花团形成对比,带有文化吸引力的锦缎纹理用于主要交通流线及信息区饰面装饰。
在设计思路规划方面,商业空间设计分作甲、乙、丙、丁四大工程类别设计,其中甲工程是指原建筑设计;乙工程是指天花、地面、墙柱面设计及暖通、给排水、消防、强弱电设计;丙工程是指商品陈列道具、辅助设施的收银台、服务台设计;丁工程是指导视系统、POP等视觉识别系统设计。总之,具有高品质环境,才会把顾客吸引进去,再次开始浏览商品,进而购物,再浏览,再离开(购物规律)。从心理学角度说,空间好坏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人的购物行为与精神愉悦度,即“心里支配行为,环境影响行为”。
三.功能性体现
空间的主要功能是使用性,设计形式再丰富,最终都将落实到实用功能上。商业空间总体格调需充分体现现代商业空间经营特点、商品特点、顾客构成和商品流行趋势,通过设计造型要素及平面信息文字图形传播最新商品动态,商业空间是信息的空间。再者,遵循现代商业突出商品,诱导消费的原则,商业空间设计对提高商品附加价值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表现为借助灯光、色彩、材质等凸显商品效果或利用对比、变异等设计手法形成视觉中心点,达到突出商品,诱导消费的目的。最后,引领消费理念,提高生活品质与审美品位。成都王府井百货二店空间设计运用不同空间类型达到展示商品的效果,比如大堂的T台,造型独特,不仅是人口处一个亮丽的风景,同时形成动态展示形式。在整个空间中运用较好地运用了视觉导视系统,形式感强,采用贴、画、挂等不同形式营造信息传递方式,并将视觉与界面相结合,使空间层次更加丰富而富有变化。
一个好的商业空间设计不仅需将建筑、经营者、商品本身、消费者较好地融合到一起,而且还能向进入此空间的人传达新颖消费理念、引导新文化与审美品位,以提高人们生活品质。总的来说,现代商业空间功能设计都是围绕商品展开的,对于商品而言,具有陈列展示、储藏和出售的功能;对于顾客和消费者而言具有购物消费、文化休闲的功能;对于商业行政管理人员和销售人员来讲又具有办公、工作和职工文化生活的特征。
四.艺术性体现
设计是一门科学与艺术相结合的学科,商业空间设计较其它空间相比,更加强调艺术性。设计艺术性首先表现为设计反映经营理念,经营本身就是一门艺术,设计是经营艺术的优化剂,设计者通过对空间布局、商品种类和品牌的合理组合,实现经营可视化与可感化,准确地向消费者传递信息,实现销售目的。商业空间设计中不容忽视的特点之一便是展示性,商业空间是展示的空间,由此陈列展示商品步入艺术追求行列。展示过程是一个不断变化的过程,并尾随人的心里变化,起着诱导视觉的作用,可见商业空间是流动的空间。然而,为取得良好的展示效果需要设计师深层次地了解商品特点,及商品设计与制造者想要向消费者传达的商品品质,这样才能在设计中做到有的放矢,大胆创新,收获理想效果。
如何富有艺术性地展示商品并传递商品信息,需要从空间氛围的整体艺术性入手,设计中具体表现为空间布局、色彩、材质、灯光、体量等艺术化处理,杜绝平淡无趣。通过灯光、色彩、陈列韵律、节奏较好地把商品展示给消费者,由此吸引消费者眼球,激起消费者购物欲望,这个也是商业空间中设计的价值所在。成都王府井百货二店,通过悬挂和漂浮的物体使空间产生趣味性和不定性,采用透明材料创造富有变化的空间层次,采用独特的点、线、面光源形式以光线的动感打造艺术空间。
商业空间本身是一门把建筑、经营者、商品本身、消费者较好地融合在一起的抽象艺术,这要求设计师无论是对建筑本身、经营者还是对商品本身与消费者都需要有一个全面了解,找到它们的共性,融合正确的设计理念,予以具象形式表达出来。因此艺术地处理好人与环境、物与环境、人与物三者关系将关乎商业空间的发展。
五.人性化体现
1.认清商业空间设计的本质
‘商业’指社会分工出现的有组织的贸易行为,大多数的商业行为是通过以成本以上的价格卖出商品或服务来营利。”如TCL、索尼、海尔等企业都是营利性的商业组织的典型。商业空间设计是手段,销售产品才是目的。设计的优劣与否,不能在商品交换中起到主导作用,只能起到辅助作用。学生必须意识到商品交易才是空间设计的根本目的,对项目进行细致的调查,即对商业空间内部所要销售的产品的特性、性能、尺寸、参数、价格、用途等进行收集、调查、研究,进而对商业空间及产品进行归纳组合,得出合理的方案,如商品展示的区域划分、商品的个性化展架、商品的照明方式、特色主打产品的安置区域以及在消费过程中如何形成方便快捷的解决方案。
2.明确终端客户
终端客户指的是最终使用产品的用户,相对于终端客户而言还有经销商,他们不是终端客户。在商业空间设计中,除了要满足经销商对设计的要求之外,也应该考虑消费者的实际使用情况,商业空间中的所有商品面向的是消费者,不是商家本身,这是商业空间设计有别于其他室内设计的特点。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往往只关注方案能否打动甲方,没有从终端受众的角度考虑使用问题。在设计实践中,要从终端客户的具体需求和具体的购买行为入手,才能设计出合理的商业空间。以餐厅的点单为例,根据餐厅的规模和具体消费人群进行定位,终端客户是在一起排队点单,或是坐在位置上等待服务员前来点单,或者是客户通过平板电脑菜单进行点单,这几种行为都是由设计师和商家共同商议决定的。相应的收银台、客户的用餐区、功能的设计都应该以事先拟定的客户行为为依据。
3.换位思考设计方案
教师要使学生形成以投资者的角度思考投资、经营和设计的思路。在教学中,不少学生提出,如果甲方的要求与自己的方案相去甚远该怎么办。事实上,在真实的项目中也经常听到设计师抱怨无法坚持自己的设计理念,最终呈现出难以把握的设计效果。实际上,客户并不懂设计,只能从经营的角度思考设计,从以往的生活阅历中寻找经验。作为客户,他们需要正确的引导,设计师要引导客户就要学会从客户的角度思考设计。多数被甲方采纳的设计作品,不仅是因为具有设计感和品位,符合美学原理,更是因为设计师从甲方的实际经营需要出发进行了设计。教师必须让学生明确一个观念——好的设计就是合理而美观的设计,就是让设计能够更好地为商品销售服务。
4.围绕产品特点进行设计
以威法西门子橱柜为例,威法西门子橱柜为了向客户说明其橱柜门使用的铰链飞机合页的开合耐用度,在展厅的明显位置安装了一个电动的合页开合器,以每分钟10次的开合速率吸引客户,并使用电子计数器把开合的次数记录展示出来;在另一处,一个透明的水缸里浸泡着橱柜使用的板材,文字清晰地介绍了这种板材的耐水性、防潮性。客户通过这两个耐久实验,直观地了解该橱柜产品使用的五金与板材的优秀品质,增强了顾客的购买欲望和对产品质量的信心。每个产品都有其特殊的卖点,设计者在商业空间设计中必须将此类卖点放大,将卖点的信息准确、迅速地通过新颖的手段,规划在合理且醒目的位置,让顾客参与实验和交互体验,这才是商业空间设计的关键。
二、结语
[关键词] 传统与现代 现代商业空间 传统色
一、中国传统文化
中国传统文化对中国社会的发展影响巨大而深远,它的哲学理念可以用于经济、政治、艺术、空间设计等领域;在艺术形式上,中国传统艺术最根本的本质特征,是通过形式来体现出蕴藏在作品中的精神内涵,以“意境”代替“写实”、以“神韵”代替“形式”。纵观中国传统文化,灿烂辉煌,商业空间设计同样闪烁着辉煌的光彩。中国多样化的地理环境和多民族的人文环境,使中国传统建筑空间呈现出多样风格的特征。不管它们用什么形式表现自身的特征,但它们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在营造环境空间形式上均表现出“天人合一、虚实相生、时间与环境空间高度融合,追求的是人、社会、自然之间的和谐”。如今我国已明确提出构建和谐社会,也是为了人、社会、环境之间的和谐与发展。
二、中国传统文化在当代商业空间的运用
21世纪,商业经济异常活跃消费者购买力强,商业空间成了人们消费和追求潮流的一种时尚标志。商业空间设计不在是简单设计与装修,而是将设计融入生活。现代商业空间应从人的物质、精神、生理、心理等诸多方面进行综合性设计。为了营造一个现代舒适又具有艺术气氛的室内空间,我们可以将传统文化引入到现代商业空间中。
1.传统空间形式在当代商业空间的运用。中国传统空间环境的营造,最突出点是强调人与自然和谐统一,这是一种哲学境界与审美境界,也是一种诗情画意的境界,这种境界体验着生活的安逸和环境的亲切。中国传统的空间形式中,空间的构图形式在审美体验上有重要意义。以木构架结构为主的中国古建筑梁架体系最显著的特点是“组群”的空间布局方式。单独的单体建筑不足以作为一个建筑物的单位出现,而在所有建筑的平面图上,都可以归纳为门、堂、廊三个部分。门、堂、廊及其延伸的空间构成了中国传统室内空间形式的基础。在中国传统建筑上通常用对称与非对称的形式来表达空间的内涵,如皇家宫殿它以对称形式来表达一种至高无上的权力与地位;而江南园林它以非对称形式来表达一种“意境”,强调人与自然的亲和协调,追求天然含蓄。
香山饭店一角
古代园林的布局方形式如今已被现代空间广泛所采用。北京香山饭店就是最好的代表,它在平面布置上以功能为基础,以环境为依据,整座建筑依山就势来设计。在空间形式上采取一系列不规则院落式布局方式。饭店用低层建筑因高就低匍匐在层峦环翠之间,如同植物蔓地生长一样。它用白色粉墙,衬托自然,利用瀑布、水池、堆山开发自然,与自然有机结合起来。因此,香山饭店初看似乎貌不惊人,但是愈看就愈会感到她轻妆淡抹的自然美,也能感受到中国传统“天人和一”思想理念。
2.传统在当代商业空间的运用。是传统文化的一大组成部分,他在当代商业空间设计中的运用也是不可忽视的。如九宫山素餐厅设计方案――风生水起九宫山,他就考虑到素餐厅的消费者多为者、环境保护主义者、动物保护主义者,此类消费者往往较为重视精神、文化的品味和追求,故在此设计中完整阐述了华夏文化的源头――河图洛书。
他的方案中,顶棚包含了三方面的文化内容:太极,先天八卦,河图。按传统天圆地方之说,顶棚中间用圆形太极图作照明灯光,四周配以按先天八卦顺序排列的日光灯管,再往旁也配以河图数布置之筒灯。而在平面上,包含了三方面的文化内容:后天八卦,洛书九宫,九星飞宫。九宫格以九种颜色寓九种寓意,每宫之中又细分为九宫,通过底部日光灯管的布置,区分阴阳爻,完成了一个后天八卦的布局。同时,在九宫之侧,依照九星之数布置了一至九个数目不等的喷泉,高低错落区分其阴阳,用玻璃罩住,按照九星飞宫之数序程控流转。每柱喷亮一分钟,灯光射至顶棚。九柱流转完毕,全部九宫喷泉一起喷亮。既有一种风生水起的感觉,又有一种时间流逝的体味,可以说是在三维之外增加了一维时间的设计。
3.隔断在当代室内空间的运用。室内空间是个围与透的统一体,围与透是室内的基本矛盾。自古以来人们不断地围造空间作为自已的庇护所,但同时又总想摆脱这种空间的桎梏,回到那无限的大自然中。我国古代传统的“借景”手法使室内个空间相互渗透,通过隔断等把室外的景物入到室内。
在餐饮空间的设计中,常用隔断分离出不同就餐区,比用地面高低变化事顶棚顶部造型变化来限定空间更具有灵活性。如今很多人通过隔断来改变窄小的室内空间,用隔断来带替墙体。这样不仅增加了空间的采光性,也使空间得到了视觉上的延伸。
4.传统色彩在当代室内空间的运用。色彩是室内空间设计的灵魂。色彩对室内的环境气氛度、舒适度,引起人的情绪、心理产生刺激,直接影响人的工作和休息效率。在一个环境空间中,最先进入我视觉器官的是色采而具有感染力也是色彩。室内空间的色彩气氛往往以自身形象和相关装饰语言来反映文化和时代特征。
香山饭店之墙体
当今室内设计盛行中国风,而中国的传统色是红色和古铜色。如果以红色为主色调加黑白色来点缀,就能营造出喜庆气氛的室内空间,也能体现出中国传统文化内涵;然而红色与黄色相组合能产生一个喜庆、热闹、时尚的现代空间。白色也属于中国一民间色。贝聿铭先生在设计香山饭店时到处运用白色系来装饰墙。因为白粉墙是一种不突出自已,不与景色争美,甘当配角的谦虚色彩。它以江南园林“粉墙为纸,树为绘“的手法衬托香山风景,从而说明了,白色系在传统中具有一种含蓄之意。
三、融合与突出现代勇于创造
中国传统空间通过情与景交融所产生出来的韵味,使得中国传统空间具有高度审美情趣,蕴含强烈审美的空间环境。正是由于传统空间具有室内环境艺术高层次的表现,即使在今天也值得我们学习。不过现在有些设计师在设计上过份的追求视觉上的传统形式,却扭曲了现代工艺的优越性能和美感。没有将传统神韵融入现代中,如果这样认为是对传统文化的延续,那最多是对传统的复古,将古老风格再现而以。
由于高速发展的现代科技和新兴产业影响,改变了人们传统的生活习惯和生活节奏。简单、直接、自由的空间成为人们对生活质量的追求。“简约主义”已成当今流行的设计理念,当今我们要如何处理好传统与现代的关系,怎么样才能把传统融入到现代,是我们如今要解决的问题。
将传统文化的精髓融合到现代,古今结合、突出现代,把握个性,让想像力真正得到发挥和尊重。其实现代与传统并不矛盾,在西方现代设计中的一些成功作品都是兼顾两种文化。如单纯追求传统必然导致室内设计水平的落后;如脱离传统,则可能是昙花一现。贝聿铭先生在设巴黎罗浮宫新建入口时,他用了七个玻璃金字塔(其中一个小金字塔深入地下的倒三角形,作为地下楼的自然光照),
六个三角形水池以及金字塔的棱形构架,全部都是简单的几何形,其造型简单、通透明亮,具有很强的现代感。玻璃金字塔在罗浮宫广场的运用,打破了旧有的秩序,获得了意想不到的效果,而这种奇异和冲突正是艺术创作中常用的手法,也符合观众的审美意趣和追求新奇的感受,也很好的体现了传统与现代的融合。
巴黎罗浮宫新建入口处
我们将中国传统与现代相结合来设计现代商业空间。我们所说的传统,完全有新的面貌和含义,绝对不等于“古旧”。我们是将传统设计重新演绎,既有传统风格,更重要是有现代气息;也就是“浓浓的现代味,淡淡的中国风”。它具有取其中西精华,兼收并蓄、融会贯通,领悟中国传统特色;既不照搬传统模式,又不脱离现代气息;要勇于创造,勇于发展的之意。我们在运用这种手法时着重于传统形式的“神”,而不是强求其“形”。不论将来室内风格如何发展,它必须建立在一个美学的原则上,那就是传统与现代不断融合,用现代语言对传统文化的继续,创造高品味的现代商业空间。
参考文献:
[1]周卜颐周卜颐文集[C].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
对新媒体艺术进行分类,就其使用和展示的主要领域及相关范畴,大概可以分为数字艺术、移动艺术、网络艺术、互动艺术、装置艺术等。新媒体艺术的主要特征体现在:
1.互动性
新媒体艺术本质上是信息的双向传播和交流,新媒体艺术借助科技手段,改变了传统媒体艺术中受众被动接收传播信息的单向传播方式,让人与物化的传播媒介相互影响和交流。受众可以通过对媒介的触摸、身体移动、发声改变作品的进程、造型甚至意义。这种互动特征使艺术作品与受众之间也产生了一种全新的关系,受众在面对新媒体艺术作品时,主动参与到作品的创作过程中,才能真正完成对作品的欣赏。
2.非线性
非线性的编辑方法是新媒体艺术在信息编辑形式和创作理念上的一种灵活多变、动态的信息编辑形式。新媒体艺术的叙事打破了传统叙事线性的局限,引入了开放、能动、可变的时空语言。新媒体艺术的叙事特征主要表现为即时性、游戏性的开放结构。在这种叙事结构中,艺术设计者、参与者被允许在一个平等共享的语境下充分发挥想象力,理解甚至是建构艺术作品的叙事关系。
3.虚拟性
新媒体艺术凭借数码技术实现了受众对现实环境的虚拟重构。虚拟性使艺术与生活的关系发生转变。虚拟现实技术可以营造一种视觉、听觉、触觉类似真实场景的虚拟时空环境,为受众创造一个以人为主宰的,具有沉浸感、交互性和构想性的三维信息空间。
二、新媒体艺术在不同商业空间设计中的运用
1.新媒体艺术在商业舞台空间设计中的运用
在舞台设计中,新媒体艺术的运用革新和突破了传统舞台艺术设计的呈现形式,它的表现形式更加丰富、新奇、多元化,为观众营造了现代科技和超凡艺术魅力兼备的视听盛宴。新媒体艺术在商业舞台设计中运用的主要形式有LED技术、3D技术和虚拟实现技术。LED技术主要运用于商业空间的背景屏幕的艺术建构和创作,它的展示方式灵活,使得舞台设计更加方便和华丽。随着数字技术的发展,3D技术越发融入人们的生活。舞台空间的3D技术可以凸显舞台设计的立体感和景深感,可以为观众营造极强的时空沉浸感和场景构想感。基于虚拟互动系统的虚拟现实技术,让舞台空间设计得到更大的拓展。虚拟现实技术在商业舞台空间中的运用,为观众提供了一个虚拟世界与舞台现实环境相得益彰的混合时空,有着极强的视觉冲击性。近年来,舞台空间设计已经开始尝试使用影像与互动媒体技术作为叙事的表现手段。
2.新媒体在城市公共空间设计中的应用
公共空间是涉及衣食住行的日常空间。城市公共艺术是公共空间审美的文化表达。新媒体艺术随着网络科技的发展迅速融入公共空间设计,在丰富人们视觉空间的同时,也增强了大众的参与性,成为城市生活审美化的重要途径。其表现方式主要是装置艺术、多媒体和互动技术。
3.新媒体艺术在商业展示空间中的运用
社区商业空间是社区内独立商铺、停车场、公共服务设施以及公共休憩场所的集合体,是建筑内部空间同城市外部空间的结合点,不仅在城市形象的塑造上起着重要作用,在居民日常生活、交流中也扮演着重要的角色。然而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社区的商业空间在高速发展和演变的同时也出现了与城市规划的不协调、与城市交通之间互相干扰等一系列的问题。
与此同时,一种新的社区规划模式――开放型社区开始逐渐兴起,打破传统社区边界的禁锢,将城市的道路引入社区之中,与其配套的商业空间也因为引进社区内部的道路而变得更加灵活,因而在与城市交融与互动、交通组织等方面体现出了自身的优势,为解决社区商业发展进程中出现的问题提供了积极的参考。
概念界定
社区商业指的不是位于社区内部的商业,而是把小区作为服务对象的商业。
开放社区是指对住区不进行整体封闭,其主要道路、公共设施等对周边城市开放的住区方式,社区内的建筑具有一定的独立性。
开放社区商业是相对于区域商业中心和传统社区商业而言的,在规模大小,服务的商圈范围以及提供的商品种类等方面介于二者之间。
类型分析
商业的分类标准有很多。可以按照业种(商品的经营对象及商品的种类)、业态(商品的经营方式或商品的销售方式)、流通阶段(商品流通所处的阶段)、流通范围(商品流通的空间范围)等进行分类。
开放社区商业与区域商业中心和传统社区商业的类型比较:
类别 区域商业中心 开放社区商业 传统社区商业
服务对象 本区域以外消费者为主 社区内及过往居民 社区内居民
商业网点设置 一个大型超市、一个大中型百货店、若干专业店、专卖店及有一定规模的餐饮、服务网点 中型超市、百货店、药店、服装鞋帽、纺织、五金、家电、建材、文化娱乐等网点 连锁超市、便利店、大众化餐饮店、药店、储蓄所等;限制设置大型商业网点
商圈半径 3~5平方公里 1.5~3公里 0.2~0.5公里
到达方式 乘车10~20分钟 乘车5~10分钟 步行5分钟
停车场地 公用汽车、自行车 专用汽车、自行车 自行车
行业配置 商业、饮食、娱乐、体育、文化、公共设施 商业、饮食、文化、娱乐 商业、服务业
(根据“郑州市零售商业网点建设发展规划纲要”绘制)
设计原则
开放社区商业空间在规划的初期,就要考虑其周边的商业环境,以及地理位置与城市的关系,对其进行前期的调研,使其在服务居民的同时,与城市的总体规划结合,合理利用城市中已有和规划中的道路、公共交通系统,和周边的商业系统取长补短,相互融合。开放社区商业空间中的餐饮、娱乐、休闲、教育等设施的设置,都应着眼于城市商业网点的布局以及公共设施的分布规划,这样不但使城市商业服务体系更加完善,而且使社区商业获得充分的客源保证。
3.1商业设置的定量控制
对开放社区商业的设置,除了要进行前期调研,还要实施定量控制,根据不同的居住规模和商圈半径来确定商业的配置标准。如3~5万人的社区,配置的营业面积不低于2.5万平方米。设置超市、便利店、药店、快餐店、理发店等必备性商业和咖啡屋、酒吧、健身房等辅助娱乐商业。
3.2应对商业空间的生长性与城市的复杂性
开放社区的商业,相对于社区,相对于城市,都属于细胞和肌体的关系。社区的建成,意味着社区商业生长的开始,社区商业的生长包括因为生活的需要和周边城市的发展而对社区商业空间进行功能上的完善或方向性的转变。为应对这种转变,通常在商业空间的总体规划和开发经营上采用统一整合管理。不再采用传统社区中“只建不管”的开发模式,由专业的物业公司统一管理整个社区商业,区分社区的活动中心、消费中心、管理中心等,实现商业空间的人性化管理。
3.3建筑主体的竖向的空间构成和交通组织
开放社区内建筑的各种功能空间在竖向,即剖面方向上下叠加。
开放社区商业空间应该在平面功能、垂直交通、出入口管理等方面进行合理规划,尽可能采取水平分区、垂直分段、独立而不互相干扰的交通流线组织。通过地下层、地下夹层、天桥层的规划,将商业空间的地下、地上交通和公共空间联系起来,同时又与城市街道、停车场、市内交通等设施以及建筑内部的交通合理地结合,在主要的不行干道体系下延伸出步行支路,并与室外的休闲空间结合,模糊道路与建筑之间的界限,组成一套完善的“通道树形”体系(如图)。
3.4商业街道
3.4.1沿街步行道
开放社区打破边界,将城市街道引入社区内部,产生沿街的人行步道,除了疏导人流,缓解城市交通压力,也为社区商业空间带来新的活力。沿街的人行步道一般设一个方向的侧界面,缺少另一个侧面支持的空间缺少稳定性,所以沿街步行道的另一面一般通过绿化和小品的限定,增强空间的稳定性。 沿街人行步道的长度应当适宜,不应设置多个开口,以保证整个空间形态的完整和人流导向的明确。
3.4.2商业街拐角空间
商业街拐角空间是由建筑侧界面退后而形成的空间,具有很强的交通导向性。不但疏导了道路交汇处大量的人流,在一定程度上将人流引入商业空间内。由于其体量较大,空间感较强,可以加强社区内外居民对社区商业空间的识别。
3.4.3商业内街
社区商业内街的作用更多地体现在组织空间和营造商业气氛上,它具有两个方向的侧界面,有室内和室外之分。商业内街的合理设计和组织,可以改善商业空间内部流线,使其更为稳定,同时布置合理的休憩设施、空间小品,可以创造高质量的步行活动,在商业空间内部营造出生活气息。
商业内街的入口要设标志物,或者在处理手法上区别于周围的建筑,要利用人行步道的导向性,或者拐角空间的可识别性,与其进行一体化设计。内街的侧界面,不应直接使用高层建筑的侧立面,以免使空间变得压抑。相反的,内街设置过宽时,要在内街上设置分隔。
大部分社区商业建筑为2~3层,高度在8~12米之间,开放社区商业空间内的最小宽度应该在8~15米。而开放社区内步行商业街的长度则需要考虑步行者的心理和体力状态,要保持行为活动的连续性,具有吸引力的节点间距应不超过200米。
3.5交通疏导、停车位的布置
开放社区商业空间内的交通包括城市公共交通、顾客车行、服务车行、步行交通以及停车空间。在接纳这些人群的同时,要对这些人流进行分类的疏导,在设计上要充分考虑不同交通工具的停放问题,安排足够的停车用地和自行车停放点。具体的措施有:结合社区商业入口及广场空间停车;结合地下停车,和社区内部居民的停车场合理结合;在部分车流量少,非主要干道处结合路边停车,这种方式会影响城市交通和景观,因此要做出适当的处理,比如采用绿化分割、港湾式路边停车(停车场低于人行道地面,四周用绿化布置)。对使用公共交通的人群要考虑其换乘的方便。
关键词:大学生 消费行为 城郊 高校 商业空间 设计 策略
1大学生消费行为特点
1.1消费的个别差异性
我国的基本国情决定了地区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此外,各个行业之间的收入级差较大,来自全国各地的大学生们,其家庭结构的不同使得消费程度和消费种类的差异性十分明显。
1.2消费的种类多样化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大学生所在家庭的经济能力以及有了显著提高,大学生的消费种类也愈来愈多,校园内的散布式商业网点无法满足他们衣、食、住、行、用以及休闲娱乐等各个方面的需求。
1.3时尚快消产品为主导
现如今的大学生是站在时代前沿,标新立异,追求着时尚的一个群体。这种追求自我,与众不同的心理特点在消费上的反应就是时尚快消类商品受到热捧。由于家庭经济能力的提升,他们的消费思考时间更短,而且更新频率较快,基本上有了新一代的产品就会抛弃上一代,而不是以产品能否使用为首要考量。
1.4消费的超前性与从众性
现在的大学生大多为90后,独生子女多,父母对他们基本上是有求必应,使其养成出手阔绰、挥霍浪费的习惯,甚至于提前将生活费透支使用。而大学生又基本处于群体生活之中,个性敏感且有较强的虚荣心,从而容易引发攀比新历,产生从众的消费行为。
2城郊大学园区周边商业现状
2.1稳定的消费群体
城郊大学园区周边商业的消费对象主要包括城郊大学园区内的师生和周边居住区的居民,而这一人群的学习、工作甚至于生活的环境就处于周边商业的辐射范围内,由于长期的交流和消费行为,使其与商业的经营者彼此互相了解、熟悉。同时由于地理因素的影响,此类商业对于周边人群而言消费十分便利。这些因素都使得城郊大学园区周边商业的人群消费产生依赖性,从而产生稳定的消费群体。
2.2消费需求量大面广
城郊大学园区内有大量的大学生和教职工,而城郊大学园区的周边居住区居民的数量也比较庞大。因此在这块区域中产生了人口密度大,消费集中的可观消费人群。
2.3一定的消费心理倾向
虽然城郊大学园区周边商业的消费对象种类较多,但最主要的仍是城郊大学园区的大学生。而通过前文的分析可知,这一消费人群有着消费多样化、快速消费和从中消费的心理倾向。
3城郊大学园区周边商业空间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3.1规划布局不合理
在过去的大学校园或校区规划设计中并没有充分考虑周边商业空间的发展情况,而随着时代的进步和发展,越来越多的城郊大学园区建成,其周边的附属商业空间也进而自然产生。但此类商业建筑大部分是由以往的校园周边商业摊点自发成长形成的,由于之前规划控制的缺失,导致现如今的城郊大学园区周边商业空间布局问题频出。例如,有一些使用频率较高的商业网点距离校园或学生宿舍区较远,可达性差;又如,有的商业建筑完全是商人唯利是图,在是原生的其他功能空间上强行改造,由此导致了严重的功能不适用的缺陷。事实上,直到如今,城郊大学园区周边商业的规划与设计仍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时常被城市规划视作“违建”建筑。随着越来越多的周边小吃街等商业摊点被迫消亡又顽强地再生可以看出,城郊高效的确需要适当的商业空间作为学校内部商业的有益补充,然而这些建筑又因为乱搭乱建,毫无规章制度可言而给当地社区及校园的健康发展带来了负面影响。此外,由于大部分的城郊大学园区在规划初始,并没有考虑其周边商业空间的设计,导致难以吸引大规模的商业投资,大部分还是个体户和小商户为主要业态,难以有长远的发展前途,随着城市交通的跨越式发展(如地铁的修建),反而减弱了城郊大学园区对所在地的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
3.2综合治理的缺乏
正是由于前文所述,规划布局的不合理,导致在城郊大学园区中的学校出入口出现了大量的流动性商贩,尤其是在早中晚的餐点时间愈发密集。这些大量的商贩拥挤在交通要道之上,导致机动车交通的不便;而大量的人流也随之带来安全隐患。正是管理部门对于城郊大学园区周边商业空间的管理缺失,导致流动摊贩大量集中于城郊大学园区周边,同是折损了城郊大学园区的形象。城郊大学园区周边商业空间的形成是自发的,无前期规划,导致各商业空间随意布置,功能交叉或过于分散难以聚集成型,给周边人群带来不便;而管理缺位的直接后果就是令人忧虑的建筑环境和卫生条件,以及无处不在的安全隐患。
3.3缺少人性化的考虑
3.3.1经营项目重复如前文分析可知大学生的消费存在明显的倾向,但同时也不可忽略个体间的差异性和消费的多样性。而城郊大学园区周边商业的商家并没有着眼于此,而是一味追捧销量高的商品,对于市场的个性化需求却并不敏感,由于缺少科学的经营思维,导致大量商家经营项目同质化严重(比如一窝蜂地开设奶茶店)。
3.3.2空间细节设计差人对于商业空间的需求是多层面的,不仅有生理上的需求,即可以满足使用上的方便快捷;而且有心理上的需求,即可以达到舒适惬意。除了商品类型外,城郊大学园区周边商业空间并没有足够重视心理需求,环境设计非常简陋,基本没有任何的交往空间等。城郊大学园区周边地区处于城市和校园的交汇处,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都被校园规划和城市规划所忽略,形成了双重边缘区域,所以其周边商业多半都属于自发形成的,并没有统一的规划设计,一些原生问题很难根治。
4城郊大学园区周边商业空间更新与规划建设建议
4.1扎根校园,环境融合
随着时代的发展与进步,城郊大学园区的发展正向着绿色、开放、低碳、强调“在地性”等方向展,大学校园长期给人以幽静的书香门第的印象,师生受过高等教育,人文素养较高。因而周边的商业空间应以此为依托扎根于校园文化,巧妙利用城郊大学园区周边的水域、绿化、植被、坡道等自然资源,打造出与大学校园文化底蕴相通的、怡人的周边商业空间。
4.2强化个性设计
经过调查得知一部分在校大学生的经济情况并不十分富足,主要依靠父母,在消费时并不喜欢华而不实的东西,对于价格比较敏感,因此商业空间中的室内装修不需要走华丽路线。反而商业空间中的个性化气息或免费的公共空间提供可以更加吸引他们,增加消费的机会。因此,城郊大学园区周边商业空间的设计应该强化个性,具有前卫和时尚的元素,注重人的需求,才能吸引更多的消费群体。
4.3商业空间布局的优化
在城郊大学园区周边商业空间中最为普遍的问题就是商业空间布局的随意性和其进而导致的周边环境脏乱差的问题。解决之道,应是从宏观和微观两方面进行入手,即城市规划定位和校园规划设计相结合。不过,大拆大建并非首选:在微观层面上,拆除城郊大学园区原生态的、小规模的、多元化的商业空间,将会导致原有的亲切、怡人的空间氛围逐步消亡;在宏观层面上,则将导致城市中的商业空间形式种类减少,城市的多样性遭到极大破坏。因此在商业空间布局优化的过程中仍应以多样性和小规模为首要原则。
参考文献
[1]裴来虎.武汉高校周边商业空间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5.
[2]谢超.大学新校区商业服务空间体系设计研究[D].南昌大学,2010.
[3]马斌.高校商业服务设施研究———以长江三角洲地区高校为例[D].同济大学,2005.
[4]乔晓英.大学周边商业环境治理效应分析———山西师大周边餐饮业的调查[J].现代交际,2015(07).
需求的室内空间来吸引更多的消费可能,从而获得更多的商业利益,是我们需要去重视并着手解决的问题。商业空间既然是进行商业活动的场所,那么就必定跟商业营销、消费心理等影响因素密不可分,因此在进行商业空间室内
设计的过程中,我们就必须进行相应的、正确的、有效的商业调查,为我们的室内设计提供更多切实有效的设计依据,以保证最终的设计效果符合各方需求,成为成功的商业空间。
关键词:商业空间;商业调查;设计影响因素;设计;依据
一、商业空间室内设计的影响因素分析
1、环境因素分析
大多数的商业空间都具有开放性、公共性、多元性等特点,往往集中设置于城市商业中心、金融中心、商业步行街、居住小区以及旅游景点等地,通常在同一商业综合体或商圈内,会存在着众多的独立商业空间,以满足人们各式
各样的生产生活需求,其中不乏功能类似的空间,当消费者的选择增多,功能类似的商家竞争也就加大了。比如,在同一商业街中会有很多的餐饮空间,甚至会有经营相同餐饮类型的商家,那么如何使得消费者在众多的类似商家
中选中自己来进行消费呢,这必定是很多商业经营者在不断思考的问题,除了自身经营内容必须具有特色以外,室内环境也是其中重要的影响因素之一,这里所指的室内环境的设计,除了要考虑项目本身的特性以外,还要着重考
虑到空间周围的大环境的影响,既要满足自身特点的需求,又要从大环境中脱颖而出,才能吸引更多的消费群体进入,进而产生商业效益。
2、心理因素分析
人是商业空间的主要活动者,但不同的商业空间所针对的目标群体是不一样的。例如大众餐饮通常针对的是大众消费者,甜品店咖啡厅等针对的是年轻人群;快捷酒店针对的是商务人士和快旅人群,度假酒店针对的是休闲旅行者
;大多数的KTV酒吧等针对的是大众娱乐,而高级会所则针对的是高端商务人士以及社会名流。由于空间所针对的目标使用人群不一样,他们对空间的功能需求也会不一样,在进行商业空间的室内设计时,就必须充分的考虑到目
标人群的生理及心理需求,了解一定的消费心理学,做出合理的设计方案。
二、从影响因素中找寻商业空间的室内设计依据
在对商业空间进行室内设计考虑的时候,我们可以从影响商业空间发展的心理及环境因素中找寻设计依据,要掌握设计思考的“三角考虑”原则,也就是需要从三个角度入手去思考如何设计,找寻设计依据:
第一个角度:从空间目标消费者的角度去思考。我们应该从目标消费者的角度去考虑如何设计整个空间,假定自己为消费者,去思考消费者需要什么样的空间、喜好什么样的空间、在空间里怎样布置使用起来会更加方便舒适等,
摸清目标人群的消费心理,设身处地的去进行换位设计思考。
第二个角度:从空间经营者的角度去思考。室内设计不单单是去进行室内空间的装修美化,更重要的是如何通过设计使空间达到更好的使用效果,商业空间除了要让消费者感到舒适以外,还必须给经营者带来效益,因此我们需要
从经营者的角度去思考应该采用何种经营模式,如何设计空间动线更有助于提高服务质量,怎么降低经营管理成本,如何从商圈中众多的同类商家里脱颖而出等,因为这些问题都将直接影响到商业空间室内设计最终的呈现效果,
也是商业空间得以良好发展的重要保障。
第三个角度:从专业室内设计师的角度去思考。室内设计师在整个商业空间的室内设计中应该起到提供专业建议以及调和各方需求的作用,而专业的建议除了艺术的审美和技术的应用以外,还不可缺少的就是对于商业营销和经营
管理方面的调查分析与建议,这样才能使得设计并非只是视觉和触觉上的简单呈现,而是促进设计项目成为可持续发展的商业活体。只有做到了从以上三个角度来综合考虑,商业空间的室内设计才能呈现出良好的整体效果,才算
得上是能促进商业发展的成功设计。
三、商业空间室内设计中的商业调查方法
1、询问法
在设计方案阶段,我们除了要查看并测量设计现场,对项目结构等硬性条件有所了解以外,还要对业主进行走访面谈,在交谈的过程中了解业主的设计要求,通过询问得知项目的相关商业情况,如项目的经营模式、管理运营方式
、相关行业特点、目标消费群体特征及消费心理等。由于设计师不可能对所有的商业体态都十分了解,通过询问可以帮助我们快速的认识不同的商业类型和商业模式,因此询问法是进行商业调查寻找设计依据的最直接、最真实、
最灵活、也最具有启发性的方法。
2、实地调查法
实地调查法是指在项目现场内外进行观察、拍照、以及实地体验的方法,尤其是对项目周边具体情况的实地调查。通过询问法我们可以大致的了解项目自身的商业状况,而通过实地调查法,我们可以更加直观的去进行设计思考和
感知,这一方法对于密集型的商业空间设计思考尤为重要,所谓知己知彼才能百战不殆。具体的调查方法又可分为情况咨询、消费体验、记录观察等。
3、实验设计法
实验设计法是指通过调查筛选出与设计项目相类似的商业空间,对其进行了解与实地体验,直观的体会其商业特征,以此作为模拟设计实验,进而实行比较分析,总结得出更好的设计方法。实验设计法是具有一定的实操性、延展
性、直观性的商业调查方法。
四、结语
商业空间的特殊性质决定了其室内设计与相应的商业营销模式、目标消费者心理、周边商业环境等因素是密不可分的,要设计出成功的、符合市场需求的、有发展前景的商业空间,就必须在设计方案阶段对其进行相应的
商业调查,从而归纳总结出设计依据,来支撑我们更好的去进行方案设计,最终使得我们的室内设计是可以对商业空间的发展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的优秀设计。
作者:李瑶单位:民办四川天一学院人文与艺术设计系
参考文献:
[1]黄运东.浅谈商业空间室内设计与商业营销的关联性.广西城镇建设.2010
关键词:地铁站域;地下商业空间设计
中图分类号:TU98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引言:
随着轨道交通在各个城市的大规模兴建,地铁站空间及资源的综合开发利用对于城市中心改造及更新的特殊意义也被更多的人所认识。同时,地铁商业圈的概念及模式也日趋形成。地铁站域地下商业空间已成为我国地铁站地下空间综合开发利用的重要组成部分,这对于保持和提高城市活力、改善城市生态与交通环境等方面有着特殊的意义和作用
1.地铁站域地下商业空间的概念
地铁站域地下商业空间是指在城市地铁交通体系开发和建设的过程中,为了提高城市中心区上的利用率、挖掘地下空间资源、创造经济效益,在以地铁车站为中心,半径为600米的步行合理区内开发的地下商业空间。所谓步行合理区即是指乘客从地铁车站出发,在合理的步行时间内所达到的距离范围,这个时间一般不超过15分钟。地铁站域地下商业空间属于地铁站综合开发的一部分,这种依托城市地下轨道交通建设而带动发展起来的商业空间,或直接与站厅相连接、或通过地下步行通道与车站相连,除具有特殊的地理环境及空间物理特性外,时效性、便利性及交通可达性是其有别于其它商业空间最明显的特征。
2.地铁站结合地下商业空间的设计
2.1利用光设计改善地铁站商业空间环境
改变光的射度,照度可以改变空间内色彩的纯度,色相及明度,进而改变空间体量感,调解和改善空间。光甚至可以限定和划分空间。而在营造商业气氛时,更可以使用光源形成的虚空间来改变心理感受,创造环境意境。改变光源来完成环境设计比改变建筑的结构成本低,也更加灵活。而光源创造出的虚空间的可穿透性也是其特别之处。在地铁站商业空间中,需要利用自然光及人造光可以营造良好的商业气氛,改善地下空间环境。
2.2 引入自然景观
在地铁站商业空间的设计中,利用中庭引入自然景观是常用的手法。在中庭等大型节点空间中引入植物,使其形成一定的视觉中心。在通道、门厅、楼梯、台阶、自动扶梯等处适当设置小型盆栽,或在墙面设置攀援类植物,以增添空间趣味性。除此之外,绿色植物还能平衡空间中氧气和二氧化碳的比例,吸收空气中的有害物质,在一定条件下,还可以通过释放负离子清新空气避免人们产生“空调综合症”。
2.3色彩设计
色彩在空间环境设计上有重要的作用,它对于商业空间环境的作用更加明显。通过直接感受到的色彩,人们可以对商业的整体定位,经营特色,种类等做初步的评估。特别是对于非目的性消费的顾客,初步的评估环节尤其重要。同时,在引导人流,增加车站识别性和方向感上,改变色彩较改变空间结构投入少,效果显著。地铁站商业空间的色彩选择原则一是要降低车站空间形态尺度给顾客带来的消极影响,二是要符合地铁网络标识系统的用色,增加可识别性。
2.4 创造戏剧性空间
地铁站地下空间常常封闭,单调给人在心理上产生很多负面影响,需要营造多样化的空间使地下空间形成宽敞,多层次的空间环境。可通过把握空间的序列与节奏和强调空间的对比与变化来实现。
空间的序列和节奏对于改变街道型的商业空间单调沉闷的效果非常重要。从入口处的适当地方就可以设置过渡场所,沿人流方向根据人行密度及流量的大小展开一系列大小的序列空间。这样可以加强空间的节奏感,并在空间节点形成空间增加空间的趣味性。
2.5 合理的面积配比
营业面积是指商铺(商场)实际可供出租面积以及休息厅面积。交通面积包含行人过道、机动车道、楼梯和电梯面积。辅助面积主要指仓库和机房。地铁站商业空间设计中要把握好这三种面积的比例配比需要协调商业租金收益和保障商业空间环境品质这两者之间的关系。如果交通面积被商业面积过多挤占不仅影响人流流通率还有安全隐患。
3.开发实例
3.1上海
上海地铁站地下商业空间开发进程相对其他城市较早,并注意了地铁建设与站点周边环境的分期开发相结合,在主要车站附近都进行了商业化开发规划。从1985年起至今,上海人民广场形成了一个包括3座地铁站、3座地下商场、1座地下停车场大型地下建、构筑物群,由此产生了内地第一个地下商城型商业。截至目前,上海己形成的主要地铁商城基本情况如下表1。
表1上海主要地铁商城基本情况统计表
3.2现状分析
表2上海地铁站地下商业空间概况
通过调研资料分析,上海地铁站地下商业空间类型比较丰富,但立体化的纵向复合开发不多。除科技馆站外,其它站点均位于商业核心区、商务区、交通枢纽等人流密集的老城区。
4.结语:
随着城市化的进步,城市交通问题越来越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而轨道交通
以其高速,大运送量及低碳环保等特点成为了解决地面交通问题的首选,除了作为一种交通运输方式,地铁交通还具有一定的商业价值,地铁运输带来的巨大客流量成为了潜在的商流。在地铁站厅内可以开设商城,也可以通过地铁口和地上商业的有机结合,使地下与地上的商业连成一片,形成一个地铁站商业综合体,从而带动该区域商圈的发展。实现政府,公众及开发商的共赢。
参考文献:
[1]钱七虎,陈志龙,王玉北,刘宏.地下空间科学开发与利用〔M].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07:339
【关键词】非线性形态 空间设计 路易・威登概念店
引言
随着非线性科学的不断发展,非线性已经不再单纯指数学名词,它已经渗透到许多其他科学研究领域。非线性建筑也是在此科学理论基础上提出的新的概念,并且有所成果。包含在建筑中的内部空间也随之出现了非线性表现特征。从非线性角度来分析商业空间,阐述非线性在商业空间中运用的发展趋势和建构特征,对我们多视角分析、研究综合性商业空间来说很有意义。本文通过解析路易・威登之草间弥生概念店的空间生成、设计手法和空间理念,来探索商业空间的非线性表现特征。
1 非线性形态理论背景和设计策略
1.1 非线性形态理论背景。非线性从本质上来说应属于数学的范畴,与之对应的是线性,线性与非线性都是数学上线性函数的简称。线性是指变量与自变量之间的正比关系(如图1),在空间和时间上代表规则和光滑的运动,而非线性是指变量与自变量之间不成线性关系(如图2),不是直线,而是曲线、曲面或不确定的属性,在空间和时间上代表着不规则的运动和突变。“形态”是指事物的形状或表现,它不但在视觉上体现事物的特征,还传达通过其他感官,包括思维过程所获得的“情态”。因此,形态的感知既有事物的客观体现,又有感知者的主观参与。建筑空间形态是人类思维活动的具体呈现,非线性建筑形态具有不可预测性。非线性建筑形态的本质内涵包括两个方面:从几何形体的表现特征方面来说,非线性建筑形态呈现的是一种自由几何体的外在表现;从形成方式的设计过程方面来说,非线性建筑形态是一种自下而上的由局部到整体的形成方式。
查尔斯・詹克斯(Charles Jencks)用“非线性”来概括当代建筑形态特征,他认为非线性建筑是一种连续流动状的形体。非线性建筑形态具有一定的不可描述性和不确定性,其形态特征表现出一种连续流动性、不规则性、随机性、非标准性以及自由性。
1.2 非线性形态设计策略。非线性科学、复杂科学为非线性形态设计的策略与设计方式提供了新的视野与理论借鉴。从当今的非线性建筑设计来看,建筑形式在更多的时候变成了设计的产物而不是设计的目标,非线性形态设计也许不都是从形式出发,但最终都将以形态的呈现作为结束。对非线性形态研究的重点不仅是形式的演化及呈现,还要关注产生这些形式的思想方法和设计过程,进而归纳总结出当代非线性建筑的演变趋势和设计手法。
2 非线性形态与商业空间的契合
2.1 非线性形态与品牌风格的契合。非线性形态与品牌风格的契合有利于塑造品牌店面个性。一个成功地将非线性形态与品牌风格相契合的设计,对于消费者来说,具有很强的识别性。创造既复杂又流畅新颖的非线性店面形象,消费者不用看到店面的标志,就可以轻松地辨识、记住品牌概念店。例如非常具有代表性的路易・威登旗舰店,店面设计成功地契合了其品牌风格。店面的外墙玻璃利用路易・威登的标志性元素图案,与此同时路易・威登店的内部空间也随处可见标志性元素,通过对标志性元素的非线性形态组合,表现出独特的品牌风格。
2.2 非线性形态设计在商业空间中的运用基础。非线性形态设计手法与品牌概念店空间表现契合,通过非线性形态的空间表现传达了品牌新理念和新设计思想。设计的多元化与个性化的新美学追求,形成了社会生活的一种文化和哲学观念的转变。空间主题与风格设计的新表现在不断变化,非线性形态设计取向所产生的风格与主题,之所以成功在于它打破了现代主义设计的美学观念与逻辑,体现出复杂的美学类型。非线性形态设计在商业空间中的运用基础表现在:其一,非线性形态与空间主题、业态的发展、价值观变化相关联。新的商业模式、策划、营销手段促使空间设计观念与风格多元化;其二,非线性形态设计手法表现出多空间类型并置、重叠、交叉的商业空间新格局,同时也表现出既丰富复杂又系统关联的空间形态;第三,注重空间设计中的形态整合、流畅、渐变、呼应、曲面、孔洞的倾向。
结语
非线性形态设计已经诞生,它预示着一个新的时代,展现了人类更自由和睦的未来。非线性形态建构摆脱了几何形体的束缚,表现出连续流动性、不规则性、随机性、非标准性以及自由性等特征。技术的发展推动社会和时代的发展,而社会和时代的发展推动人们审美意识的变迁。商业空间设计中利用到非线性设计形式是一种新兴设计方法,但也会是未来商业空间设计发展的趋势,因为非线性设计方式满足了顾客的审美新需求。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