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专业课程论文范文

专业课程论文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专业课程论文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专业课程论文

第1篇:专业课程论文范文

根据中职护理专业培养“技能型、服务型高素质劳动者”这一人才培养目标定位,结合护理人才金字塔结构理论“中专护士主要从事临床、社区一线的基础护理工作,本、专科护士因其知识丰富、能力强,应多从事临床教学、科研、管理性和系统化整体护理工作”。我校根据中职护理专业学生年龄小、文化基础薄弱、可塑性强等特质,加强“三观”教育,丰富他们的文化、专业理论知识,锻炼他们的基本操作技能。

2以课程改革为抓手,形成专业品牌特色

我校从2008年开始全面启动护理专业课程改革,根据岗位需求和护士执业资格考试市场调研信息,以“必需、实用、够用”为原则,遵循教育部《关于制定中等职业学校教学计划的原则意见》文件精神,参考由全国卫生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组织编写的2007版《护理专业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以及省教育厅2008年组织实施的《广东省中等职业学校护理专业教学指导方案》,结合本地区实际,对我校主干专业(省重点建设专业)———护理专业的实施性教学计划进行修订,从而拉开了护理专业课程改革的序幕。

2.1顺应岗位需求,抓好理论教学体系的改革

理论教学体系改革的重点是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的改革。

2.1.1调整课程结构与设置一是构建新的课程体系。按照护理人才培养目标和护士执业资格考试要求构建护理专业的新课程体系,包括公共课、专业基础课与专业课、选修课、考证辅导课等模块体系。二是本着删繁就简、推陈出新、合理兼顾的原则构建综合课,既进行学科之间的横向淡化,也进行学科之间的纵向淡化。如将人体解剖学基础、生物化学基础、生理学基础3门课整合为正常人体学基础;将心理学基础、精神病护理两门课整合为心理与精神护理;将内科护理学、外科护理学、妇产科护理学、儿科护理学、五官科护理学整合为护理专业技术实训等。三是新增心理与精神科护理、护理伦理、卫生法和护士执业资格考试应试指南等与护士执业资格考试有关的课程。

2.1.2优化与重组教学内容一是优化内容结构。把原来课程教学内容划分为重点和一般的二级内容划分法调整为掌握、熟悉和了解的三级内容划分法,便于教师传授知识点和学生快速掌握考试点,利于提高教学效率和护士执业资格考试通过率。二是以文化基础知识“必需、够用”为度,适当减小其课时比例,精选教学内容,减轻学生学习负担。三是按照理论知识以“必需、够用”为度,适当增加人文课、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的课时比例,将临床护理一线广泛应用的新知识、新技术、新方法、新设备等及时在教学中介绍,突出人文课的职业素质培养,注重基础课的基础性与应用性,凸显专业课的护理特色,从而实现“与临床工作零距离接轨、与护士执业资格考试零距离接轨”的教学内容改革目标,确保我校护理专业人才培养质量。

2.2强化专业技能,抓好实践教学体系改革

实践教学体系改革的重点是实践教学内容与教学模式的改革。

2.2.1落实实践教学内容一是依据护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护理专业实施性教学计划及大纲,在护理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的带领下,我校出资近20万元编写出版了《护理专业实训教学计划及大纲》、《实训大纲与实训指导书》和《临床实习计划与大纲》,明确规定护理专业实践课与理论课课时比例超过1∶1,并根据护理工作项目、工作任务和职业能力要求设计了护理专业各专业课程的实验、实训、实习项目。据统计,2012—2013学年,我校护理专业实验、实训课应开201个项目,实际开出201个项目,开出率为100%。改革护理实践教学内容,即在演示性、验证性实验的基础上,增加与护理有关的设计性与综合性实验,逐步形成基本实践能力与操作技能、专业技术应用能力与专业技能、综合实践能力与综合技能有机结合的实践教学体系。

2.2.2改进实践教学模式一是改革护理实践教学步骤,即将传统的示教—模仿—练习—小结的实践课教学模式改为按护理程序的评估—计划—实施—评价4个步骤组织教学。二是改革护理实践教学安排方式,即将原来的“三段式”模式改成“渐进式”模式。三是打破理论与实训课的界线,实现理论与实训教学一体化。

2.3落实课改要求,不断提高应对护士执业资格考试的能力

考试是教学过程中十分重要的环节,是保证教育活动、实现教育目标的一种手段,任何教育都不能缺少考试。为提高护士执业资格考试通过率,应认真落实课改要求,不断提高学生应对护士执业资格考试的能力。

2.3.1加强考证辅导课模块教学一是以“新生入学教育”为起点,树立正确的专业思想和学业目标,即通过入学教育,让新生了解护理专业以人为服务对象的专业特性,明确学习内容多、任务重、理论学习和操作技能要求高等专业特点,牢记毕业后必须通过国家护士执业资格考试才能合法上岗,引导新生树立正确的专业思想和指导新生学会新的学习方法。二是以职业生涯规划和职业道德课堂教学为切入点,指导学生开展职业生涯规划,让学生从步入校门开始即明确毕业后的去向,并引导学生树立爱岗敬业、热情为病人服务的职业理念。同时要求专业课教师将护理职业理念教育融入课堂教学中,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其学习主动性。三是上好护士执业资格考前辅导课。我校从2009年起,在学生毕业前专门集中安排了5周的考证辅导课,重点选定内科护理学、外科护理学、妇产科护理学、儿科护理学及护理学基础5门课程,由辅导教师根据《全国护士执业资格考试指导》对考生进行专门化分科培训。各科辅导教师均是学科带头人,能仔细钻研并充分领会考试大纲要求及历年护士执业资格考试的出题规律、答题方法及技巧等,辅导时抓住重点,对于考试大纲要求的重点章节做重点讲解,同时注意突破难点、疑点,对于以往考试中学生易出错的题目做专门分析讲解。同时,由教务处考试管理人员对学生开展应试技巧指导和学校心理咨询师对学生进行应试心理素质训练。

2.3.2注重培养学生应对护士执业资格考试的能力一是认真贯彻落实护理专业实施性教学计划及大纲。为适应护理岗位需求和就业需要,新修订的教学计划及大纲做到了与国家护士执业资格考试、国家职业技能证书考试无缝衔接。在日常教学过程中,认真学习、研讨、落实新计划及大纲,切实做到以岗位需求和护士执业资格考试为中心的专业教学。二是选好教辅材料。常规教材保障课程教学按照大纲要求贯穿各章节的知识点,以利于专业培养目标的实现。同时,选择能够启发学生思维和提高学生应试能力的教辅材料,如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的《全国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护理学)》等。三是力求专业课程考核方式与护士执业资格考试方式接轨。考生的考试成绩除了与知识点掌握的牢固程度有关外,还与考核方式、考试题型和对考试氛围的熟悉程度有关。为此,对与护士执业资格考试密切相关的课程进行了考试改革,无论是专业课程的结业考试,还是毕业学历考试和执业辅导考试,均采用单一选择题题型的护士执业资格考试方式进行模拟考试,包括试卷设计、题型、考场要求、答题方法等均与护士执业资格考试相同。每次考完后各科教师分析考试情况,向考生讲解审题、解题方法和技巧,指出考试过程中所出现的问题,如未按要求填写答题卡、漏写姓名等。模拟考试可使考生对自己的情况有的放矢地进行查漏补缺,也可给考生适度的心理压力,促使其考前冲刺复习。同时,还可通过模拟考场气氛,使考生有效地克服紧张心理。

3课程改革结硕果,专业品牌特色终形成

第2篇:专业课程论文范文

【关键词】课程体系;设置;教学改革

一、引言

通过对21世纪人才培养目标、国内先进教学计划,如ACMIEEE—CS计算机教学计划2001(主席PJ.Denning),把计算机与技术学科体系的教学内容划分为九个科目(如算法与数据结构、体系结构、操作系统、程序设计语言等)。对实际工作中的研究、开发、归纳为三个过程:、抽象和设计。按照思想处理基础理论与使用计算机之间、素质与能力之间的辩证关系,我们发现传统教育思想以传授知识为目的,而现代教育思想则以培养学生发现问题、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为主要目的。培养21世纪人才的核心内容就是培养综合素质高的创造性人才,而要实现这一目标,必须首先实现教育思想的转变。同时,计算机技术日新月异,以往那种一成不变的教学模式亟待改变,需要把最新的计算机知识加入到课程体系中。为此,我们需要从计算机专业的课程设置及课程教学内容与方法等各方面进行改革,以实现我们的培养目标。

二、计算机专业课程体系设置

从整个大学四年来看,计算机专业课程设置的总体原则是厚基础、重实践、求创新。计算机科学技术发展很快,但是其基本原理,基础知识是相对稳定的,因此,只要把基础知识学好,就可以为今后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可以说是日新月异,在有条件的情况下开设一些比较新的课程,实现培养人才与需求的对接也是很有必要的。

计算机专业课程大致可分为专业基础课程、专业主干课程、专业方向课程三个方面。专业基础课程可设置为:高等数学、离散数学、线性代数、概率统计、大学物理、数据结构、操作系统、计算机组成原理、汇编语言、数据库原理等;专业主干课程可设置为:程序设计、软件工程、计算机体系结构、计算机、多媒体技术、网页技术、WINDOWS高级编程、计算机图形学等;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一个研究方向,发展自己的特长如网络研究方向,可选择网络编程、计算机网络、网站规划与信息服务、网络操作系统等课程。对于一些主要课程,都可设置课程设计,以加强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另外,根据计算机专业的实践性较强的特点,还必须加强专业实习的组织。有条件可以安排一年左右的时间进公司、实习锻炼。

三、计算机专业课程建设

(一)不断更新教学内容、把握重点

根据计算机课程在培养方案与学科体系中的地位和任务来设计它们的教学内容。由于计算机技术发展极其迅速,因而在教学中一方面专业基础课应有其成熟和相对稳定的教学体系,另一方面需要不断更新其内容和技术背景。

例如:离散数学的基本内容比较稳定,但如果仅从纯数学角度提出这些概念就显得很抽象,而且它的四大部分内容(数理逻辑、关系、代数系统、图论)相对独立,因此这门课的内容既“离散”又难学。本科阶段的后续课程也较少直接应用它们,学生对这门课的目的不是很明确。针对这些情况,我们一方面不仅强调离散数学是计算机科学理论的数学基础,特别是其中的逻辑和证明,对于培养抽象思维和逻辑推理能力极为重要,而且强调其各部分内容之间的内在联系。另一方面我们将离散数学课定位于基础理论与应用基础的结合部,大量引入数据结构等计算机科学的实例,使学生认识到这些抽象数学概念也是源于实际、用于实际的,同时,开设人工智能选修课等作为其后续课程。

再者,操作系统是系统软件的核心和基础,我们强调从用户和系统设计者的不同视角去认识和理解操作系统的功能、运行机制、界面和结构。在教学中不但强调操作系统的基本概念和原理,而且介绍操作系统的设计方法和技巧,让学生既熟悉操作系统的结构,又能编写操作系统的模块。此外在教学中,还可以引入一些新内容,如:用户接口与操作系统、安全问题、多机系统、网络操作系统等。

(二)课程建设的其它方面

对一门课程,除了教学内容之外,还应在师资队伍、教学硬件、教学规章制度、实验室等方面进行综合建设,才有可能把一门课程建设好。

四、教学方法研究与改革

有了好的课程体系,还必须有好的教学方法予以实现,才能产生好的教学效果。我们按照现代教育思想组织教学,强调一些共同的方法原则,鼓励各科教师根据课程的特点创造出好的教学方法,主要从以下5个方面进行了深入的探讨:

(一)全面推行“问题式”教学法

现代教育思想强调以培养学生发现、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为主要目的。首先是发现问题,这是认识和解决问题的起点,所以“问题式”教学法是许多现代教育家所提倡、推崇的教学方法。“问题式”教学法的正确使用对于提高学生的素质,强化学生学习的兴趣,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有积极作用。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自始至终都围绕问题而展开教学活动,激发学生自觉思考、主动探索,引导学生不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并最终解决问题,培养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按照“问题式”教学法的思想我们提倡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精心组织多种方式、多种目的、多种层次的问题,反对将课堂教学视为一个封闭的体系。例如:教师可以自问自答,作为问题或一段内容的引入,避免交待式的讲解;还可以提出问题要求学生做出判断并回答,以抓住学生的注意力。

(二)加强实践环节,提高学生动手能力

计算机学科是一门实验性很强的学科,光是“听”和“读”是不够的,在努力提高课堂教学的同时,必须加强了对实践的教学和管理。可以通过以下三个层次的方式来加强实践教学:

1.精练习题、强化基础。习题的作用在于帮助学生深入理解教材内容,巩固基本概念,是检查对授课内容理解和掌握程度的重要手段,是掌握实际技能的基本训练。根据各章节的具体内容,精选习题,促使学生加深对各章节主要概念、方法、结构等的理解。为充分发挥习题的作用,及时指出作业中存在的问题,对普遍性问题集中讲解,对个别性问题单独辅导,对学生写的优秀作业加以表扬。由于专业课程的理论与技术往往表现出较强的综合性、前沿性、探索性,是发展中的科学,我们还鼓励学生撰写自己的小论文或报告,让他们时刻跟踪本课程的最新动态。为此,我们建立了“网上辅助教学环境”便于学生进行自学、练习、同学间交流、向教师提问、等,教师也可以通过它备课、答疑、阅卷,不仅增强了学生和教师的沟通,而且提高了他们的学习兴趣,强化了课程基础。

2.强化基础实验指导、提高实践技能。上机实践不仅能进一步提高学生灵活运用课程知识的能力,而且使学生在编程、上机操作、程序调试与正确性验证等基本技能方面受到严格训练。为此,我们加强了对实践环节的过程管理,主要从两个方面加以强化:

一个方面是规范实践。我们专门设计了一套完整的实验大纲,为学生的实践提供指导。同时,对实验报告进行规范,这种规范对于学生基本程序设计素质和良好的程序设计习惯的培养,以及严谨的工作作风的训练能起到很好的促进作用。

另一个方面是采取“实践—查漏—再实践”的方式进行上机实践。在平常实验过程中,根据教学对象的不同,相关课程精心设计了几组不同类型的有一定综合性的作为实习题。不仅抓实验过程中的辅导,同时还抓实验前的准备工作和实验后的工作。要求学生每次实验前熟知本次实验目的、认真编写程序,保证在实验时能做到心中有数、有的放矢,杜绝学生在上机时临时编写程序。实验过程中要求学生仔细调试程序,一周后给出一个示范程序(示范程序基本上采用面向对象的和思想来设计),要求学生对照示范程序发现自己程序设计中的漏洞或不足之处、改进或完善示范程序,然后再修改、调试自己的程序。最后要求学生写出完整的实习报告,实习报告批改后,对学生的上机实习情况做及时总结,指出成功之处和不足之处。通过这种“实践—查漏—再实践”的方法训练,对实习问题的深入、剖析,避免上机变成简单重复,有效地提高了学生的编程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强化课程设计、提升学生综合解题能力。课程设计不同于一般的基础实验,着眼于全课程,是对学生的一种全面的综合训练,课程设计的目的在于使学生通过课程设计掌握全课程的主要内容,并提高学生综合知识和软件开发的能力,同时也加强了学生的文档写作能力,为今后的毕业设计和毕业论文写作打下良好的基础。为此,我们对数据结构、操作系统、汇编语言程序设计等课程设计了一套完整的课程设计实践教学大纲,为学生的课程设计提供指导。规范课程设计报告,按照软件工程的要求,从需求分析、总体设计、详细设计、调试分析、用户使用说明,测试结果等几个方面组织文档,要求学生尽量采用软件工程的思想,如:模块化、信息隐蔽、局部化和模块独立等来实现程序。选择一些简化的实际问题作为课程设计的题目,将学生分组(每组4~5人),给两周的时间去完成课程设计任务。要求同组学生在问题分析阶段和模块设计阶段分工合作、集体讨论,但最后的编码独立编写。最后每个学生都要进行面试,提交课程设计报告,学生必须能够清楚地介绍设计思路、主要技术手段并回答与题目相关的问题,并且程序通过程序测试才能算完成了课程设计。

(三)采用多媒体教学,强化教学效果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何提高学生的兴趣,对于教学效果的保障具有重要的意义。在教学手段上,完全采用一支粉笔加一块黑板的传统教学模式,不利于学习兴趣的培养,难以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我们通过合理使用直观性教学原则、采用教学手段,编制多媒体教学课件和演示程序,化抽象为直观,使原本比较枯燥抽象的教学内容,变得生动活泼,消除学生的畏难情绪,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强化教学效果。

(四)加强教学过程监控、建立教学管理和考核措施

为了保证课程建设的顺利进行,可以建立由系领导挂帅、教研室主任参与的课程建设检查指导小组。指导小组定期对课程建设的质量、进度进行检查评估,听取校、系专家的听课意见,以及学生对课程的建议与意见,并及时将意见和建议反馈给任课教师,督促任课教师改进教学方法。

制定严格的教学管理和考核措施,是提高课程教学质量的有力保障。每学期开学前任课教师都必须按照教学大纲认真填写教学进度表,由系主任、教研室主任把关听课制度和教学问卷调查,可进一步检查任课教师的教学质量。内容除必须掌握的基础(以检查学生对概念的掌握程度)外,还特别强调结合实际的问题,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构建“双主”教学模式,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认知能力

的平台作用、教学资源、教师、学生都是关系到互动式网络教学的因素。我们的教师在基本保留传统课堂教学环境的前提下,创设多元化的软硬件教学环境,使学生能够利用以机技术为核心的现代技术,通过人机交互方式去主动地发现、探索和思考问题,从而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和认知能力,即“双主”教学模式。在网络环境中,教师利用计算机友好的交互界面,生动活泼的BBS,实时互动(下转第149页)(上接第147页)的QQ和ICQ等手段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还可以通过提出问题,引导学生开展讨论、、探索、解决问题,采用任务驱动,围绕问题、项目开展实践活动的方式来进行教学。

学生获取知识不仅仅靠教师的直接讲授,还可以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源,通过计算机网络,与他人交流合作等一系列方式来实现。“双主”教学模式的应用推广,有利于学习者认知潜力的开发,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认知能力。

五、结语

经过以上分析探讨,在计算机专业培养方案中必须体现三个目标、三个层次和四个方面。三个目标即学生不仅是计算机使用者,更是软件开发者、设计者;三个层次即要求学生掌握硬件、系统软件、应用软件这三个层次;四个方面即要求学生不仅具有应用层的编程开发能力,而且还需深入掌握计算机硬软件内部组成原理与工作机制,同时,还应有较强的抽象思维能力以及逻辑推理能力。当然,好的教学方法可以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教师在授课时,可以采用多种方法相结合的方式或者重点用某种方法再辅以另一种方法,这就需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了。

【】

[1]黄陈容,袁宗福,杨晨宜,廖雷.计算机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J],计算机教育,2005,(6).

第3篇:专业课程论文范文

依据国家职业教育指导思想、学校特色与定位、产业发展及职场需求、家长与校友期望、学生个人能力与发展等,确立了三级(校级、院级、专业)教育目标、核心能力及能力指标,即学习成果的确立。制订的动物医学专业教育目标为:面向畜牧兽医行业,培养具有创业能力和较高敬业精神,具有信息处理、有效沟通和终身学习能力,从事动物疾病诊断、治疗、预防、控制和动物检疫检验的兽医技术人员。核心能力从协作力、学习力、责任力、执行力、专业力、发展力六个方面进行制订,每项核心能力指标具体包含两个方面。一是沟通整合(协作力),具备与他人、动物有效沟通及团队协作的能力;具备跨畜牧、兽医等专业合作的能力。二是学习创新(学习力),具备学会学习及信息处理的能力;具备创新思维及创业的能力。三是责任关怀(责任力),具备承担责任、关怀社会、关爱动物的精神;具备人文、艺术的基本涵养。四是问题解决(执行力),具备发现、研究动物疾病问题的能力;具备制订、实施动物疾病防控或诊疗方案,处理动物疾病的能力。五是专业技能(专业力),具备运用诊断、治疗、预防、控制和检验动物疾病技术、技能的能力;具备管理动物诊疗企业岗位的能力。六是职业素养(发展力),具备爱岗敬业、遵守规范、安全生产、保护环境的职业操守;具备适应岗位、心理调适、自我提升的能力。

2课程的调整

在教育目标、核心能力及能力指标的导引下进行课程调整,将原来的基础课+专业课调为素质通知课程、专业统整课程、专业核心课程和专业选修学程,增加体现学生协作力、责任力及发展力的课程,以便达到预期目标。素质通知课程开设职业生涯规划、思想道德与法律基础、语文阅读与表达、形势与政策、大学生心理健康、办公设备与软件应用、专业英语、体育、就业指导等;专业统整课程开设实用化学、动物解剖生理、动物微生物及免疫等;专业核心课程开设动物病理诊断、动物临床诊断、动物药物应用、动物外科手术、动物防疫检疫、中兽医、兽医法规等。在专业选修课程中设置动物疾病模组课程和宠物疾病模组课程,学生可根据就业方向进行选修,也可全修。动物疾病模组课程有牛羊病防治、猪病防治、禽病防治、宠物病防治、特种动物病防治;宠物疾病模组课程有宠物内科病防治、宠物外产科病防治、宠物传染病防制、宠物寄生虫病防制等。

3课程的设计

动物医学专业在课程设计时采用工作过程导向的学习领域课程体系,按照兽医行业“诊治防控检”工作过程开发学习领域,突出动物疾病诊治能力、疫病防控能力和动物检疫检验能力的培养。通过对养殖场、动物医院等企业进行现场调研,对岗位职业能力进行分析,确定动物医学专业毕业生主要的就业岗位是动物疾病诊断、治疗、预防、控制和动物检疫检验等。通过对岗位工作任务的收集,整理出疾病调查、病原检验、病理剖检、临床检查、药物治疗、外科手术治疗、疫病预防与扑灭等典型工作任务,根据能力复杂程度整合典型工作任务,归纳出动物医学专业的行动领域是动物疾病诊断、动物疾病治疗、动物疫病预防、动物疾病控制和动物检疫检验。在此基础上,根据认知及职业成长规律将递进重构行动领域转换为学习领域。与企业行业合作,参照兽医职业资格标准,针对兽医临床工作特点,以诊疗过程和典型工作任务为导向,进行成果导向课程大纲及单元教学设计的开发。

4课程的实施

在单元教学中设计真实或模拟的情境,采用行动导向教学,在学习情境实施过程中,按准备活动、发展活动、整合活动开展教学,为学生提供信息资料单、工作任务书、评量表等材料,指导学生按项目式教学为主的行动导向教学完成工作任务。在工作过程的背景下实施行动导向学习,学生亲自经历完整的工作过程,学生是学习过程的中心和主体,教师是学习过程的组织者与协调人。

5学生学习成效的评量

第4篇:专业课程论文范文

高等职业医学教育是为基层一线岗位培养应用型人才,它要求以学生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以培养应用型高技能人才为目标。但目前医学检验专业仍沿用传统教学模式,以学科为中心,这种模式理论教学内容多、缺乏针对性、应用性,近几年虽然在专业教学上做了一些探索,在课程设置上做了一些调整,但改革的深度仍跟不上岗位需求。

1.1快速发展的现代医学使专业教学出现滞后性医学检验事业快速发展,仪器学科广泛介入医学领域,给传统的临床学科在疾病检测和诊断上提供了有力的支持,新的检验技术给医学检验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前景。随之而来的一些教学仪器设备随着医学的快速发展很容易被淘汰,如果继续使用则会加大与临床岗位之间的差距,而同时专业课程教师又缺乏临床实践经验,使医学检验技术专业课程教学发展严重滞后于临床医学检验技术的快速发展,加大了专业课程教学与临床岗位、工作任务之间的距离。知识陈旧,仪器设备老化,在教学内容跟不上社会需求,学生的动手操作技能不符合用人单位需求。近几年虽然在专业教学上做了一些探索,在课程设置上做了一些调整,但专业课程改革的深度没有跟上现代医疗卫生发展的更新速度。

1.2传统的“1+1+1”教学模式,不符合社会市场的标准长期以来,医学检验技术专业的1年基础课程教+1年专业课程教学+1年临床实习这种人才教学培养模式,培养目标很含糊,在专业技能培养上过分强调循序渐进,专业技能学习开始时间较晚,理论学习与实践学习没有形成一体化,加上学生基础薄弱,专业及相关技能学习时间又很短,学生的综合素质达不到社会市场的人才要求。

2医学检验技术专业的课程设置现状

目前我国高职高专院校医学检验技术专业的课程设置仍然沿用传统的以学科为中心的“三段式”,即普通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教育模式,其优点是以学科为中心,循序渐进教学,注重学科的系统性、完整性。这种课程体系在过去二十多年的医学检验教育中发挥了令人瞩目的巨大作用,为我国的现代化医疗事业培养了大批高素质医学检验技术人才,并且在未来的医学检验教育中还会继续发挥其积极的作用。但是我们也应该看到,在医学科学和分子生物学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传统的课程体系已经暴露出越来越多的缺点。通过文献的查阅以及对高职院校的医学检验技术专业课程设置情况的了解,各高职院校虽在教学上都做过多次改革,教学计划进行过更改,课程设置进行过调整,但改革的深度仍跟不上岗位需求,目前医学检验技术专业课程设置还普遍存在以下问题:

2.1专业教学缺乏连贯性大部分高职医学院校中课程体系分为文化基础课程、专业基础课程、专业课程和专业拓展课程。基础医学课程教学是前提,为专业课程服务,是打好专业课程教学的理论基础支撑,专业课程和专业拓展课程之间应该互应,构成粗中有细、首尾相应的统一整体,但现行医学检验技术专业的课程教学模块之间却缺乏这些连贯性,以学科为中心,基础医学课与专业课程之间,界限分明,缺乏过渡和融会贯通。其次由于医学检验技术专业的课程教学教师,缺乏长期的临床实践经验,所以对医学检验技术专业课程缺乏连贯性与整体性认知,仅凭个人的教育理念和教材内容实施教学,导致与临床上工作任务脱节。

2.2部分教学内容陈旧,滞后于实际工作教材内容滞后于实际人才培养需要,虽然使用的都是最新出版的教材,但教材从编写、出版、发行到用于教学本身需要一定的时间。另外,教材编写作者以高校教师为主,而大部分的教师对医学检验工作第一线的了解毕竟是间接的,虽然一些高校已经对教师的临床实践有具体要求,但短期的临床实践不能代替实际工作的体会,而医学检验技术又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所以教材编写容易脱离实际,不能满足人才培养的需要。

2.3以学科为中心,不利于学生临床思维能力的培养由于学制短、学时多,三年制高职医学检验技术学生一般总学时在3100个学时,周学时数达30左右,教学超负荷运转,学生穷于应付,效果适得其反。尤其在基础医学课程上,课时数紧张,只能将课本中的重点章节稍以讲解,学生学到的知识零散,使得学科之间的知识不能前后连贯,基础医学知识与医学专业课程之间彼此脱节,更谈不上与临床的有机联系,缺乏整体灵活性。

2.4毕业实习课程没有量化的评价指标,质量难以控制普遍高职院校的毕业实习课程,在实习过程中与实习结束后缺乏质量的评价,如何要求实习生在实习过程中需要学习的技能,实际学到了哪些技能,学到的技能达到了怎样的水平,如何用一个量化的标准来衡量实习生的实习效果,目前都没有标准或缺乏切实可行的评价程序。而实习生没有一个明确的实习目标,不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不利于人才的培养。

第5篇:专业课程论文范文

1.1特殊的教学对象

1)目前多数学生是独生子女,自我为中心的意识很强,他们渴望成功却又缺乏吃苦耐劳的精神,心里想学习却又不具备自我约束的能力;2)基础课程的上课方式多为同专业、甚至是不同专业的多个班级的合班课,学生人数较多,化学基础知识层次不齐,任课教师在课堂上很难做到照顾每一个学生的学习情况,再加上学时数的压缩,学生的学习效果直接面临一些困惑和难题:听课效果不好、抄作业现象常有发生、考试结果不尽如人意、无法与后续专业课程衔接等等;3)非化学专业学生对化学基础课的学习较被动,创新的主动性与积极性不强[3].以某高校园艺专业为例,在大一学年的第二学期,“分析化学”课程往往与英语及一些专业课程同时开课,相比而言,分析化学知识零碎,各类公式多,且抽象、难以理解,学生学习起来有枯燥无味之感,普遍反应记不住,因而缺乏兴趣,积极主动性不高,甚至出现畏惧心理;同时“重专业知识,轻基础知识”的现象也普遍存在.因此如何激发学生学习基础课的兴趣与主动性,最大程度地发挥他们的潜能,是摆在大学基础课教师面前的一个新课题.

1.2繁杂的课程内容

“分析化学”学科在整个学习阶段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它由一系列分析方法所构成,主要包括化学分析法和仪器分析法,经典的化学分析法又可分为重量分析法和滴定分析法;仪器分析法主要有光学分析法、电化学分析法、色谱分析法等等,其中每一种分析方法因响应信号机制不同还可进一步细分.不同的分析方法具有不同的原理、条件、仪器、特点和适用范围等,既相互联系又各自成体系,涉及的知识很广,并且还在以日新月异的速度向前发展,各种新理论、新方法和新技术层出不穷.因此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如何在“分析化学”学科的教学中营造一种活跃思维、主动学习、充分体现学生主体地位的氛围,真正地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是每一位承担这门课程的教师值得思考和探讨的问题.

1.3机械的实验教学

在实验设计方面,简单的验证性实验多,综合设计的研究性实验较少[4],实验内容不能及时反映分析化学的发展现状与相关学科间的渗透交叉,并且多数实验都是在教师的“精心安排”下进行“照方抓药”,学生只需按部就班地跟着教材走就能完成实验,独立思考的机会不多,严重缺乏在方案设计、样品前处理及数据处理等方面的创造性锻炼.在实验授课方面,多数实验课程仍采用传统的“教师先讲解原理———学生接受,然后动手实验”的模式.教师“倾囊相授”,希望将所有的知识点都传授于学生,但与教师的教学热情相反,学生的积极性却往往不高,无动于衷,对实验内容的理解与设计基本依赖于教师的讲解,缺乏对未知知识的探求精神以及独立进行实践操作的能力.在实验操作方面,对于移液、称量等基本操作,虽然教师已详细讲解并演示,学生操作仍不规范,如在减量法称量时直接用手接触称量瓶,未用纸条和纸片;滴定时不注意观察标准溶液滴落点周围的颜色变化,却不时地抬头观察滴定管的读数;未进行半滴操作等.还有一些仪器较为精密、贵重,数量偏少,不能保证每个学生都能掌握所有实验细节,再加上操作步骤较多,一些学生怕操作不当得不到理想的数据,只简单做一些辅助的配合工作,甚至站在旁边“冷眼观看”,基本上是学无所获.综上所述,不难看出,目前“分析化学”实验教学相对比较机械.所以,如何建立新型的分析化学实验课程体系,采用新颖的教学方法,赋予学生更广阔、更自主的学习空间,使学生在知识和能力上获得双丰收,是一个巨大的挑战.

1.4单一的评价方式

多年来,“分析化学”课程的考核方式为期末闭卷考试这种单一的考核形式,课程最终成绩为期末考试的卷面成绩、实验成绩和平时成绩加权后的总评成绩.成绩高的学生可能是“临时抱佛脚”即考前几天突击复习的结果.这种考核方式虽然能较好地考察学生对“分析化学”课程基础知识的储备情况,却不能很好地反映出他们综合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要使学生的创新能力、综合运用知识能力得到真正的提高,必须要建立一套科学的评价方式.

2“分析化学”课程教学改革的主要措施

2.1激发学生兴趣

美国教育家杜威指出:教育不是一件“告诉”和“被告诉”的事情,而是一个主动建设的过程.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应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为此,可采取在传统授课方式的基础上,增加图片、动画效果、视频等多样化的多媒体内容帮助学生理解晦涩难懂的理论内容,并注重与相关学科之间的衔接与联系,适时地把一些化学史、应用实例或社会热点问题引入课堂,使学生认识到理论源于实践,又能指导实践.对于食品类专业的学生,在讲解色谱分析法时,可介绍2008年我国发生的非法添加三聚氰胺的毒奶粉事件,进而向学生提出可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饲料和植物蛋白粉中的三聚氰胺,此外还可介绍引起社会广泛关注的二噁英、苏丹红、瘦肉精等食品安全事件及奥运会期间兴奋剂的检测;针对生物学专业的学生,在介绍绪论“分析化学”课程的重要性及应用性时,如果只是泛泛地说分析化学在生物医学领域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学生其实并没有深刻的体会,这时可列举在生物大分子研究领域做出重大贡献而获得2002年诺贝尔化学奖的三位分析化学家约翰•芬恩、田中耕一和库尔特•维特里希,紧接着介绍分析化学在他们熟知的领域,如基因组学、蛋白质组学和代谢组学中发挥的重要作用.这种讲授方法不但会使学生进一步认识到“分析化学”课程在其所学专业的重要地位和作用,而且还能开拓他们的视野,最大程度地激发他们的求知欲和创新性,进而参与到分析化学的科研工作中来.另一方面,还应在现代教学理论的指导下,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并凸显主体”为研究突破口,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把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统一起来,探索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改变现在普遍存在的学生学得枯燥,教师教得艰难,大家都感到无所适从的局面,以达到在教学过程中,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快乐学习”、“学会学习”,最终达到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目标.例如,在教学实践中可采取学生参与的方式,先由教师提出分析任务,如水环境中As含量的测定、重要药物溶菌酶的测定[5]等,学生依据兴趣自由分组,先完成综述小论文,再由教师指导讨论各种分析方法的优缺点.这样,学生先是对这些分析任务产生浓厚兴趣,水环境中As的含量究竟是多少?国家标准允许的含量是多少?经常饮用超标水,会对当地人、畜产生怎样的不良后果?在此基础上,深刻认识到准确测定的重要性.通过查阅文献资料,了解到As的测定方法有滴定分析法、原子吸收光度法、电分析方法及紫外-可见吸收光谱法等,最后根据环境水样中As的含量范围及实验室现有的仪器资源,确定选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在此过程中,学生可将课堂中学到的分析方法的评价指标及各种分析方法的原理用于解决实际问题,逐步形成为达到分析目的而应采取的分析化学专业思维的方式和方法.

2.2优化教学内容

“分析化学”课程教材难度大、内容多、学时少,因此,教学改革首先要以优化教学内容为核心,重点突出专业性和实用性:

1)对课程内容进一步优化和精简,压缩同其他基础课程中相同或相近的内容,如氢离子浓度的计算等,这些在普通化学部分章节已经提到,可略讲甚至不讲,让学生自己去复习.

2)对于相似的知识点,应培养学生归纳、比较和触类旁通的能力.在滴定分析法中,可精讲酸碱滴定法,包括滴定分析法的共性(基本原理、滴定曲线、突跃范围及影响因素、指示剂、终点误差和应用等),然后通过对比和归纳手段,讲解配位滴定法和氧化还原滴定法;在讲授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时,可以给学生列举蛋白质含量测定的光度方法,如考马斯亮蓝染色法、双缩脲法(Biuret法),并将这些方法和之前学习的凯式定氮法相比较,使学生了解各种方法的优缺点.通过这样前后知识的贯通融合,达到了以点带面、以小见大、触类旁通的作用,不但大大节约了课时,也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3)对于仪器分析内容,应把握教学重点,理清知识主线,突出方法间的联系与区别[6].仪器分析的主要内容实际上就是响应信号与被测物性质(与结构有关)、浓度之间的关系,教师应让学生彻底理解并掌握“利用峰位置可进行定性分析,峰高或峰面积可进行定量分析”这一基本规律.在三大类分析中(包括光谱分析、电分析和色谱分析),利用各自的峰位置可推断被测物的结构信息,而峰面积或峰高则可以反映被测物的含量或浓度信息.这种讲授方法会使学生对仪器分析知识有一整体性的认识,在此基础上再对不同方法进行比较.这样不仅可以收到较好的教学效果,还能帮助学生掌握学习知识的方法,最终达到双赢的目的.

4)将学科的前沿发展动态引入课堂教学.徐光宪院士指出,应把21世纪分析化学生龙活虎、立体多维的形象展示给学生,引起学生对该课程的极大兴趣.因此在实际教学中,应结合课程进度,适度地把学科最前沿的知识和最新的研究动态介绍给学生,注重知识面的补充和延伸.例如,在讲解分光光度法时,可引进现今发展最为迅速的碳纳米材料.碳材料的基本组成元素虽然相同,但由于这些元素的空间排布不同继而可形成不同的形态,有零维的碳点、一维的碳纳米管、二维的石墨烯等,不同的碳材料在紫外-可见光区域有不同的吸收峰,根据吸收峰(尤其是最大吸收波长)的位置可进行定性分析,区分不同的碳材料,根据吸光度的大小可进行定量分析,确定碳材料的浓度或含量.同时可利用透射电镜、原子力显微镜等进一步确定碳材料内部的精确结构,用共聚焦显微成像仪可观察其在细胞内的成像情况,为将其进一步应用在重大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方面提供理论依据.另外,对于现代分析化学中单细胞实时分析、单分子检测等前沿技术,可以专题的形式介绍给学生.最后,还可以让学生通过图书馆的网络资源(如中文的CNKI和英文的WebofScience)追踪相关领域的最新动态,这样不仅为课堂注入了新鲜血液,而且能激发学生探索科学的兴趣,有利于创新能力的培养.

2.3强化实验环节

“分析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实验教学起着课堂教学不可替代的特殊作用,它不仅能使学生验证和巩固理论知识,而且能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养成严谨、细致、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因此,如何使学生的实验效率最大化,用“心”体会实验内容,一直是“分析化学”教育工作者长期以来不断追求的目标.最近几年,有关实验教学的改革如火如荼,笔者所在的学校也积极响应号召,针对“分析化学”实验教学进行改革.

1)在实验内容的安排上,保留具有代表性的经典实验,通过这些实验的练习,使学生规范地掌握基础实验的分析方法和操作要领.除此之外,增加一些与实际生活有紧密联系的综合设计性实验,内容的选择注重各专业的通用性,如食醋中总酸度的测定、日用卫生纸中荧光增白剂的检测,并让学生自行提供样品.这些实验很好地锻炼了学生在文献检索、实验方案设计、样品前处理、仪器操作及用计算机软件处理数据等方面的能力,大大地提高了学生的参与感和成就感,全方位地培养学生的化学素养.

2)在实验讲授和学生的操作训练方面,摒弃教师“一切包办”的理念和“老师讲,学生听”的单一模式.对于分析天平、滴定管等常规仪器,在课前预习的基础上,教师对每一项基本操作技能(包括操作规范、操作要点和技巧、注意事项及影响实验成败的关键因素等)边讲边示范,让学生先在感官上对基本操作技能有初步的印象,然后再通过大量的独立操作练习得以强化;对于一些涉及到精密贵重仪器的实验内容,可采用“虚拟实验”的方式,通过图片、视频等多媒体仿真动画教学,将仪器工作原理和实验过程通过三维虚拟动画的模式直观展现出来,教师要适时地对操作中可能出现的问题进行讲解与引导,尽可能提示操作可能出错的地方以及出错所导致的不良结果,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减少实验中由于操作不当等造成的不必要的损失和浪费.

2.4科学评价学生成绩

要培养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多元化创新人才,必须要有科学的评价方式.基于此,要改变以“考试分数论英雄”的做法,强化对学习过程、学习能力的评价,构建多元评价体系.笔者在授课过程中均采用结构评分来组成课程的总成绩,即总成绩=平时成绩(10%)+实验成绩(30%)+期末考试成绩(60%)综合考察学生学习情况,其中平时成绩改变以往所用的点名或签到次数计算的方式,而是通过对学生在课前预习、随堂练习、课堂讨论及课后复习的总体表现来确定;实验成绩采用综合评定标准,包括预习报告、实验操作、实验报告、纪律清洁四部分,学生编造实验数据及结果的不良风气得以纠正.实践证明,这种成绩评定方式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激发其学习热情,真实地反映了学生对“分析化学”课程“三基”知识的掌握情况,最终达到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

3结语

第6篇:专业课程论文范文

论文摘要:针对就业市场对计算机人才(IT人才)的需求,提出了以实际企业工程项目为载体的计算机专业课程教学改革,分析了高职计算机人才(IT人才)在就业市场上的定位及专业课程改革的指导思想,剖析了工程项目选题的原则及实施的过程,阐发了对计算机专业课程改革的一些认识。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进步,计算机和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计算机专业的就业却相反地成为了矛盾的焦点,出现了报考集中就业分散的社会现象。就业压力的增大,说明原有的教学目标体系、课程体系、知识能力结构已不适应现代企业技术发展的需要。为了改善高职院校计算机专业学生的能力、知识结构,全面提高学生在就业市场上的竞争力,扩大就业面积,培养市场所需要的人才,山东经贸职业学院计算机系进行了“以就业为导向以实际企业工程项目为载体的计算机专业课程改革”的大胆尝试,在此,结合教改过程谈谈对计算机专业培养的一些认识。

一、离职计算机专业学生就业市场及定位

当前,TI''''业已成为占据我国市场三分之一份额的支柱性产业。TI''''业的迅速发展,与不断注人的Tf业人才有着紧密的关系。Tf人才已成为人们心目中高科技的象征。对IT人才,用人单位实际上是有不同的需求层次的,要求掌握的知识结构也各不相同,除了TT基层劳动者(如打字、录入、生产线组装等)宜由中等职业教育培养外,我们感到,高职应侧重于在如下几个方面对TI''''人才的培养:

1.设计型人才(如网页设计、平面广告设计、建筑和家装设计、绿化工程设计、动画设计等)。随着电脑应用的普及深入,各行各业越来越广泛地使用电脑做形象宣传、包装、设计等工作。各类设计型人才作为IT业市场的生力军异军突起,其就业市场范围非常广、缺口比较大。但随着电脑软件的不断升级,功能的不断完善与强大,此类型人才由原来的单一型向复合型转变。如网页设计人员除掌握专业网页设计软件之外,还应掌握图像处理软件和网站维护等方面的知识,如果再能掌握后台技术就成为宝贵人才了。其他如建筑、绿化、动画设计人才不仅要掌握计算机知识,更重要的还要学习其他相关知识体系。我们认为,复合型人才的培养是高等职业计算机教育发展的重要方向之一。

2.办公应用型(如文秘、办公文员、行政助理等)。此类人才在工作过程中需要更多的管理知识,需要人际交往和适应社会的能力。这类工作的主要要求是:熟练掌握应用软件、有较高的综合素质和工作责任心。此岗位职能的培养除了要求学生掌握办公管理软件,还要学会融通管理知识并切实掌握管理的基本功。

3、网络型人才。当今计算机的普及与发展之所以如此之快,除其具有强大而先进的功能之外,主要还归功于计算机网络的发展。网络使人与人之间的沟通和交谈变得近在咫尺。网络型人才已成为计算机发展和计算机就业市场上的中流砒柱。此类人才不仅要掌握网络技术,还要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

4.开发型人才。作为计算机发展和完善的缔造者,开发型人才在IT行业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未来几年当中,我国对软件蓝领和软件工程师的需求潜力依然很大。

根据高等职业教育的要求及我院计算机专业的特点,我们目前主要培养办公型人才、网络人才和开发型人才,同时兼顾设计型人才,下一步在新专业的开设上,我们打算加大设计人才的培养力度。

二、课程改革思路

1.课程改革的指导思想:以职业岗位为目标,重点突出职业技能。分阶段划分教学模块,按工作岗位确定实际工程项目,以实际工程项目为载体完成教学任务,最终实现学生的就业培养目标。

2.培养目标及课程设置

熟悉并掌握计算机工程项目的组织程序,掌握计算机工程项目中的问题解决方法,针对具体岗位,掌握专门技能熟练完成具体工程项目。

依据课程改革的整体思路,我系计算机专业课程的设置是紧紧围绕培养目标而进行的,强调以培养职业能力为主线,以职业或职业群为基础,让学生先接受职业群内共同的基础教育和基本技能训练,然后,接受专业基础理论教育,根据自己的兴趣、能力以及社会需要,选择不同职业或专业方向,学习专业知识,进行职业技能的培训。使学生既具有较大的就业弹性和适应能力,又具有职业针对性。课程设置总体分成三个模块。在对职业岗位能力分析的基础上,根据培养的人才应具有的知识、能力和素质,通过整合,把课程分成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三个阶段来进行。

第一阶段,“职业基础模块”教学阶段。这一阶段强调宽基础,主要学习一些相关职业通用性的必备知识和技能,同时,要进行思想品行、职业道德、外语能力以及其他通用能力的培养和教育。此阶段一般不采用项目教学,但也必须把项目教学的精神渗透到每一个教学环节。

第二阶段,“职业技术模块”培养阶段。这一阶段主要进行不同职业的专业基础理论教育和专业知识学习,以及职业技能的培养和训练。在该模块中需要同时完成专业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的学习。该模块是高职教育的重要阶段,在课程设置和内容安排上我们结合IT技术的发展水平对相关学科进行整合和综合,以满足在较短时间内学习到更多更新的计算机专业基础知识,教学内容体现出宽和扎实。此阶段可部分采用项目教学,宜以工程项目中的技术项目的实施为教学手段。

第7篇:专业课程论文范文

【关键词】财务分析高职特色

笔者担任财务分析课程主讲教师两年,对此课程中所涉及的概念以及相关方法论形成一定的看法,针对高职院校学生特色,特罗列以下几点建议想法。

1概念前后应统一。

高职院校学生多数对参考书籍的使用不够积极,而仅仅限于使用课堂教材,那么在教材的使用和选择过程中应注意前后概念的统一性,降低在教授过程中出现再次解释不同称谓下的同一概念的几率,减少学生学习的难度。现特举两例进行分析。

首先是多数财务分析教材中谈及的趋势分析法,又称比较分析法,该方法主要是将两年数据进行比较,计算出差额,观察绝对额的变动大小,以分析企业财务报表所反映的企业规模与盈利变化趋势。有的教材在第一章讲解了方法,在后面的章节才开始使用该方法,但在开始使用后却出现了临时变更名称的做法,例如,将此法的称谓改做了水平分析法,而并未多做解释。笔者认为,这种改法虽然可成为老师授课之必解释的内容,却毫无必要因教材本身的前后不统一而浪费学生掌握方法内容的时间。尤其针对高职院校的学生而言,他们所需要掌握的不是理论而是技术方法,更无必要在此问题上多做探讨。若针对的是本科学生,那么可罗列大量的参考教材于其中,而高职院校学生则不然,应更注重其执业技术能力培养,避免使其落入纯理论探讨的误区。其次,多数财务分析教材中将列为综合分析法的必学内容,当然,笔者同样承认其重要性。但是其中所涉及的公式,却有待进一步地注意其本身的正确性,必须对公式进行剖析。

杜邦财务分析体系又称杜邦分析法,该法主要以权益净利率为核心,通过计算企业三方面能力———盈利能力、营运能力和偿债能力各自的大小变化,分析企业三大专项能力各自对股东获利情况的影响。其中主要涉及的公式是:

权益净利率=销售净利率×资产周转率×权益乘数该公式是由权益净利率所发展而出,等号左边代表股东获利,右边三个比率分别代表的是企业三项能力———盈利能力、营运能力和偿债能力。笔者认为,在此理论公式的讲解过程中应添加一句必须之说明性文字:考虑到杜邦财务分析法中所涉及到的项目出自不同报表,为使静态指标与动态指标相统一,所有资产负债表中的项目,均应先计算当年的平均余额,然后再代入计算公式。例如,权益乘数=资产÷所有者权益,在杜邦分析法中所涉及的权益乘数的计算公式就应当改为权益乘数=资产平均余额÷所有者权益平均余额。这样,权益净利率=销售净利率×资产周转率×权益乘数的这个等式才能成立,否则,动态与静态指标不相统一,该等式无论从理论上还是从实践运用上都无法成立,并且也会造成学生在计算过程中的诸多不稳定想法。

鉴于以上两点的归纳,笔者认为,在使用和选择教材的过程中,首先应注意教材中所涉及的理论的统一性,方便学生的学习,针对不同学生,应采用不同的方法与教材。

2方法步骤不统一具体化。

提到方法步骤不统一具体,其实是指的在分析报表层面的时候,多数教材并未给出具体的方法步骤。虽然大多数教材在第一章已提出了多种分析中所使用到的方法,但始终未能具体统一地使用。笔者针对高职院校学生的特色,特提出以下想法。

对报表层面进行分析讲解的时候,多数学生即使知道比较分析法等等方法,却不知从何开始下手。笔者认为应为学生找到切入点,按步骤一步一步切入,然后再使用各种方法,这才是助其学习之上策。

例如,对资产负债表进行结构分析的时候,并不是一次性地将自身的分析内容全部灌输给学生,而是将分析步骤先进行讲解,然后观察资产负债表和已有分析内容是否按该步骤进行。笔者认为,该步骤的讲解应归纳如下:

资产结构分析步骤:第一步———计算出各项目占总资产的百分比,并得出两年结构变动差异。可相邻几项求和。第二步———分析流动资产和非流动资产各自对资产结构造成了什么影响。第三步———分别分析流动资产和非流动资产中各个项目对资产结构造成了什么影响。并针对每个项目的变化提出合理的评价和建议。

负债结构分析步骤:第一步———计算出各项目占总资本的百分比,并得出两年结构变动差异。可相邻几项求和。第二步———分析流动负债和非流动负债各自对资本结构造成了什么影响。第三步———分别分析流动负债和非流动负债中各个项目对资本结构造成了什么影响。并针对每个项目的变化提出合理的评价和建议。超级秘书网

有了这样的分析步骤之后,按此分析步骤即可引导学生更轻易地学习到对报表层面的分析应从哪里入手,方法步骤也更加具体化。

3结论。

综上所述,针对高职院校学生特色,财务分析课程教材在选择和使用的过程中,至少应注意其概念使用的前后统一和方法步骤的具体化。如有必要,则可自行编写教材,以提高授课效率,帮助学生掌握更多分析技术方法而不是一团雾水。

参考文献:

[1]谢志华,《财务分析》,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年。

第8篇:专业课程论文范文

1.传统的重理论、轻技能的教学模式。目前,高职教育的模式往往和大学本科的教育模式相互混淆,教师往往把高职学生当成大学生来教,重概念定义、轻管理实践,重理论体系、轻方法策略,重教师传授、轻学生参与,这样既违背了“高职教育培养从事一线工作的技能应用型人才”的目标,又忽略了高职学生文化基础薄弱、理论理解能力欠缺的实际情况,结果学生理论没学好,技能也没有得到有效的培养,这样的教学模式无法真正培养出市场营销专业技能型人才。2.缺乏有效的实训教学体系及实训基地支持。已有学者在研究中指出:在高职市场营销专业课的教学中存在教师念讲义,学生记笔记,考试背笔记,考后都忘记的现象,不少学校的专业课教学仍然是“纸上谈兵”:课堂上“推销”,黑板上“策划”,实训室和实训基地建设滞后,不能开展相应的技能训练。其实实训教学体系与实训基地建设是相互制约又相互联系的:没有实训教学体系的建立就无法建设有针对性的实训基地,没有实训基地的建设,也无从保障实训体系充分发挥作用。3.缺少第二课堂建设。市场营销的学生在校多以教室、宿舍、食堂为穿梭地点,他们在课堂上学的知识很少有学以致用的机会和途径,不像理工科的学生能在实验室解决问题、完成作品。因此,如果不能在课堂以外用一些讲座、竞赛、实习等活动建立起第二课堂供学生实践,学生所学知识在短期内将无用武之地,这既阻碍了他们锻炼自己的技能,也不利于巩固记忆所学的知识。市场营销是实践性很强的专业,应开展相应的专题活动来提高职业技能。4.师资建设相对落后。市场营销教学应突出其实践性及可操作性,这需要教师既具备扎实的理论基础,又要能身体力行指导和完成实践项目。但目前高职市场营销专业的师资中有相当一部分是学其他专业出身的,很少甚至没有受过正规系统的营销专业训练,缺乏系统专业的知识,即使掌握了大量的书本知识,仍缺乏实际技能。另有一部分虽然是市场营销专业毕业的,但是他们的经历又是从学校到学校,缺少社会实践经验,难免在教学中会出现理论知识很扎实,但实践环节薄弱的局面。因此,从整体上讲,应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以更好地承担对学生的实践指导。

二、高职市场营销专业课程教学模式探索

1.重视技能实训项目开发。高职市场营销专业的教学模式应该紧跟人才培养的要求,突出实践技能的获得,能让学生胜任商业服务第一线工作的相关岗位。因此,教师务必重视专业课程中的各项技能,对每一项技能进行分解、研究,并开发相关的实训项目让学生有机会操作、锻炼,从而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让他们在学习中实践,在实践中学习,达到良好的学习效果。2.广泛建立实训场所。实训场所包括校内的实训室、实验室以及校外的实训基地。通过建设商务谈判实训室、网络营销实训室、商务礼仪实训室、营销沙盘实训室等校内实训场所,能有效满足专业课程的实训需求,能让学生在模拟情境中得到锻炼。而校外实训基地则是让学生在真实的商业环境面对真实的商业任务,充分运用自己所学的知识及技能解决问题,并在实践中感悟、提升。同时也便于教师管理学生最后阶段的社会实习及向学生推荐就业工作单位。3.加强第二课堂建设。每门专业课程都可以组织课堂以外的活动,让同学们有更多机会锻炼。比如《谈判与推销》课程可组织推销技能大赛和真实推销活动等主题活动;《新媒体营销》课程要求学生利用AAP应用、社交媒体等新工具帮助现实生活中的商业组织进行推广营销等;《客户服务技能》课程给予学生一定的服务场景,要求学生独立解决问题并进行练习、表演。同时还可以邀请专家、企业人士进行讲座,扩宽学生的专业知识;组织学生参加职业技能大赛,以赛促学、以赛促训;与企业合作,以企业真实项目为依托,组织学生进行相关实训。通过这些活动,能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将所学知识运用起来,并在实践中进一步学习提升。4.加强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高职市场营销专业的教师应该不只是能讲述理论知识,还要有扎实的操作能力,能让学生从老师的示范及指导中获得进步。可以通过以下途径进行师资队伍建设:积极选派教师参加国家及省内的顶岗培训;积极联系企业,让教师在假期下企业积累营销经历和职业技能;鼓励教师参加高级别的职业资格考证;从企业聘请有实践经验的业务骨干和营销专家担任兼职教师或来校举行讲座,向师生传授技能和经验。

三、结束语

第9篇:专业课程论文范文

(一)思想道德素质方面

“师德”即教师的职业道德。是教师在教育活动中形成的稳定的观念、行为规范和品质的总和。小学教育专业的学生以后的教育对象为小学生,小学生特有的生理、心理发展特点,如独立性差、更依赖教师、善于模仿教师等,都决定了小学教师的道德水平的重要性。另一方面,由于小学教师职业的特点,很多小学教师在工作一段时间以后,会成为“班主任”。很多小学的班主任实行一管到底的方式,即从学生一年级入学开始一直到六年级毕业,都是同一个班主任带领。这就会出现小学生的整个小学阶段接触时间最多的人就是班主任,班主任的人生观、价值观、为人处世的方式都会无形之中影响到他们的学生。基于以上原因,高校在培养中小学教师的时候就更应当注重培养本科小教专业学生道德标准:热爱教育事业,具有敬业爱岗、吃苦耐劳;团结合作、勇于奉献……

(二)文化素质掌握方面

小学生要学习知识内容不是很难,但是标准却很高。所以对他们文化素质方面的要求也非常严格。这其中就要求小学教师要有广博扎实的专业知识,如数学、语文、外语、历史、地理、体育等多方面的知识,以满足小学教学中,对教师综合知识储备充分的要求,力求学生全面发展。由于现在的学生和老师都处在信息大爆炸的时期,学生的知识面有的时候可能比教师还要广,因此高校在小学教育专业课程设置时候就要尽量做到“广”和“精”!这样才能让小学教育专业的学生日后走上工作岗位以后坦然应对学生提出的各种奇怪的问题。

(三)业务素质方面

一名合格的小学教师如果仅仅具备了以上两个素质,并不能称之为合格的小学教育专业的毕业生。因为最为小学教育专业的教师更应具备较强的业务能力。这些能力包括:教学工作技能、教育科研技能、教育管理技能。高校小学教育专业培养出来的教师要同事具备现代教育理论、掌握现代教学手段、方法、从事教师职业的基本技能(如三字一话)的素质,从而具备从事小学教育工作的综合能力。2013年国家提出了“教师资格证书”需要学生自行考取的政策,2014年开始试点实施师范类学生考取“教师资格证”的工作。从考试内容我们可以看出小学教师业务方面应该具备的能力:普通话测试、粉笔字、钢笔字、毛笔字、教育学综合……这些都表明了一名合格的中小学教师应当具备的最基本的素质。

(四)身体心理素质方面

由于小学教师教学任务的特殊性,所以要求小学教师具备一定的体育素质和良好健康的体魄。另外,小学教师的心理健康状况,对小学生身心的发展也有至关重要的作用。现在很多中小学要求教师必须具备心理咨询师证书或者至少精修过心理咨询课程内容。由此可以看出最为一名中小学教师,首先必须是心理健康的,这样家长才会敢把孩子交到她们手中。

二、高校小学教育专业课程设置

新课标强调“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要成为教学的一个重要目的和一个基本原则。高校在小学教育专业课程的设置问题,实际上就是逐渐达到教学目标的过程。目的在于使学生“文理兼备,学有所长”,以培养出具有符合型知识结构的高素质教师。当今我国高校小学教育专业课程大致包括如下模块:

(一)公共基础课程

主要目的在于使小学教育专业的学生具备大学生基本的文化素质和培养水平,如思想政治、法律、体育、外语、计算机、三字一话等课程。意在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

(二)专业基础知识

这一部分课程的教学目的在于为学生学习专业知识做储备。开设的课程有:教育学、普通心理学、大学语文、大学数学、英语视听阅读、高等数学、小学统计与测量……

(三)专业必修课

不同学科方向的小学教育专业的学生,应当完成一定量的必修课程,目的在于让学生在日后的工作中有所专长,能多担负起一门或两门主干课程的讲解。很多高校的教科院(教育系)设有三个方向:小学教育语文方向、小学教育数学方向、小学教育外语方向。每个方向都开设了几门专业必修课,如现代汉语、儿童文学、高等数学等同时专业必修课中还包括儿童心理学、教育科研方法等,以使学生掌握小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通过专必修课的学习,使学生做到综合培养,具有了较强的教学、科研能力。

(四)选修课

选修课的开设目的是“有所专长”发展学生的特性,丰富学生的知识促进学生的发展。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爱好和专长选上学院或全校开设的选修课,从而进一步提高自己的教学科研能力。小学教育专业的课程的设置时基于“培养多元化、全方位”中小学教师的指导方针基础上。在素质教育呼声的教育背景下,很多人开始对小学教师有更多的要求了,如希望小学教师能够为小学生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提供机会。因为国家在中小学新教材中都增加了“研究性课题”或“研究性课题”延伸的“课题作业”。教师作为教学过程的设计者、组织者、引导者,为适应新数学课程,理应构建全新的课程和教学理念,促进自己的专业化成长。因此小学教育专业的课程设置和课程的讲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此项能力。

三、高校小学教育专业学生的培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