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汽车底盘实训总结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汽车底盘 任务驱动 学生主体
一、任务驱动教学法的特点
以学生为中心,以任务为驱动的教学方式,即以完成一个个具体任务为线索,把教学内容巧妙隐含在每个任务之中,学生通过独立或协作完成任务,学习新知识和新技能的方法目的在于培养学生发现问题 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独立探索自主学习及合作学习的能力。
特点是 “以活动为主线、教师为引导、学生为主体”,改变了以往“教师讲,学生听”被动的教学模式,创造了学生主动参与、自主协作、探索创新的新型教学模式。在教学活动中,学习过程成为一个人人参与的创造实践活动,注重的不是最终的结果,而是完成任务活动的全过程。学生在该活动的实践过程中,理解和把握课程要求的知识和技能,体验创新的艰辛与乐趣,培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思想和方法。
二、任务驱动教学法的实施
在底盘构造与维修课程中的运用时,教师可在教学中把汽车底盘构造与维修的内容分成解为若干任务,以任务驱动为导向,实现中职中技汽车类人才能力本位的培养目标。
(一)项目设置及任务分解
汽车底盘中每个系统部件的结构、工作原理、故障现象、故障诊断、故障排除都体现在汽车底盘的检测与维修的全过程中。为此按照汽车底盘四大系统的结构特点,每个系统按照“功用à结构组成à工作原理à故障现象à原因分析à诊断à故障排除”的内容设置任务,并将任务分解成“从故障现象入手à分析故障产生原因à提出解决故障方案à实施检测维修工作à验收评估维修工作质量”等内容。
(二)教学过程
根据各个任务对学生需要掌握的知识和技能的要求,教师根据已分解的任务组织学生在具备“理实一体”功能的相关实训室开展教学活动。教师边讲解边演示,教学内容包括理论与实践,理论与实践交叉进行,根据项目内容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地学习,使每位学生能听清楚教师的讲授,看懂教师的示范操作,有足够的时间和机会进行实际操作训练完成各个任务后进行考核,最终实现项目的教学目标。具体教学实施的流程如下:(1)明确项目任务:教师提出任务,同学讨论;(2)制定计划:学生制定,教师审查并给予指导;(3)实施计划:学生分组及明确分工,合作完成;(4)检查任务:教师巡回检查,发现实施计划是存在的问题,解决问题;(5)评估任务:学生自我评估,教师评价。
以手动离合器异响(踩下离合器才有响声)故障检修的任务为例,介绍教学实施过程:
1.任务展示
教师教师根据教学内容设置手动离合器故障,创设情境,根据故障现象引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并将学生分成若干个学习或工作小组,为每个小组配齐教学所需的器件。让学生明确学习任务,启发学生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
根据手动离合器工作状态并结合汽车工作中离合器产生的故障,教师先引导学生利用所学知识自主分析各类故障产生的部位和原因,鼓励学生积极思考,然后通过答疑、设问、点评等灵活的教学手段进行辅导。这一过程注重学生自我理解,树立他们的学习信心。
2.计划与决策
在学生掌握手动离合器的结构工作原理和故障产生原因基础上,要求学生独立进行诊断,制定出检测排故的计划,找出故障产生的部位,分析故障产生的原因并明确解决故障的方法。在制定计划时,操作步骤不是一成不变的,但在关键的步骤上必须加以强调,特别是特定的操作、不可回避的步骤一定要给出,否则学生不能达到目的,往往会产生畏难的心理,从而对任务的完成产生负面影响。如本任务须引导学生通过想象故障原因,再组织学生讨论制定维修计划。这一过程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实施计划
教师在强调尽量不出现误操作的情况下,鼓励学生大胆尝试,就问题的出现加以引导并给予鼓励,不因出现问题而责难学生。操作任务的设计应多考虑学生可能出现的操作问题,尽量在操作前给予提示,以节约学生对细小问题的探究时间,提高课堂的效率。由学生分组实践,自主查明和排除离合器异响的故障。
4.检查任务
学生实践操作过程中注意巡查,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了解每组学生的动手情况。教师要引导学生对所学的知识进行拓展和细化,并建立起与过去知识的联系,加深学生对知识的记忆和理解,完成真正意义上的知识建构。
5.评估任务
教师组织学生开展工作成果展示及交流活动,让各小组在展示本组工作成果,进行充分交流的基础上对本小组的学习和工作进行总结,课后需上交课程实训报告。并在在完成本任务后,教师组织学生按小组进行考核,考核分为专业理论考核及专业实践技能考核。专业理论考核以口头表达结合书面的实训报告的方式进行,专业实践技能以现场解决实际问题的方式进行。在考核过程中应做到每个小组的成员既有分工又有合作。这一过程注重培养学生独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及团结协作的合作精神。
根据当下对汽车运用与维修类人才的培养目标及要求,汽车底盘构造与维修课程需改变传统的理论教学占主导的教学模式,运用先进的教学方法,提高课程教学效果。实践证明,通过任务驱动法的运用,学生掌握了先进的汽车运用与维修的专业知识,把握了新的汽车维修方法和理念,增长了自身的专业知识,提高了专业技能水平,真正做到了学有所获、学能所用,为今后的就业和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张志俊.任务驱动教学法与项目教学法在高职教学中的联合运用[J]武汉船舶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3):114-116.
关键词:汽车;课程改革;经验;创新点
0 引 言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汽车工业获得了飞速发展,汽车行业也跟着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截止到2015年底,我国机动车保有量达到2.79亿辆,其中汽车保有量达到1.72亿辆,是世界上第二大汽车保有国。随着科技的发展,现代轿车也植入了很多高科技元素,如ABS、ESP、发动机自动启停、自动泊车技术等等。这也给汽车维修行业带来了新的挑战和机遇,推动汽车维修行业不断地向高门槛、高标准、大规模方向发展。
1999年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的召开,使我国的高职教育进入了蓬勃发展的历史新阶段。职业教育以适应社会需要为主要目标,培养技术应用能力为主线,毕业生具有基础理论知识、技术应用能力强和素质高等优点。并将教学与企业的需求紧密联系在一起,对企业需求的岗位进行详细分析,进而确定学生学习的内容。《汽车拆装与调整》作为一门汽车领域技术专业的核心课程,以实际工作过程为导向,持续进行了探索和实践,并从日常的教学中获取经验,使学生的学习效果大幅提高。
1 高职院校《汽车拆装与调整》课程特点[1]
在高职类院校中,《汽车拆装与调整》是一门非常重要的课程,是学生进行技能训练的最基础的环节。该课程的教学质量对后续课程的教学有很大的影响,其具有以下特点:
(一)与时俱进的特点
现代汽车的维修不同于以往的“手艺修车”,从业人员将面对机械、电气和液压为一体的汽车集合体,汽车种类繁多,技术更新速度非常快。在此背景下,现代汽车维修要求从业人员具备较高的理论和动手水平。而汽车拆装与调整这门课也要与时俱进,紧跟汽车的发展方向,及时更新教学内容,避免与实际脱节。作为该课程的教师,要实时搜集最新汽车产品的结构特点,将新内容植入教学任务活动中,扩展学生的视野。使学生毕业后就具备了与时俱进的操作技能,提高学生的职场能力。
(二)较强实践性的特点
汽车拆装与调整是实践性非常强的一门专业课程,整个教学环节的理论课时与实践课时的比例是是1:1,先进行理论学习,然后再进行实践操作。即使在进行理论教学的过程中,也要与实践相结合。如在讲解发动机组成时,不要照本宣科,只讲理论。而要对发动机所有的零件进行详细说明,并配上实物图,并解释每个零件的作用。并对每个车型所用的发动机的特点进行详细讲解,并列出不同点。带领学生进行实践操作时,要注意所选用发动机是属于普通型的,还是前沿技术。实际拆装操作时,尽量选择普通的发动机,结构简单,方便学生理解。待学生掌握之后,再要求学生拆装最新技术的发动机。先易后难,逐步掌握。
(三)中心地位的特点
在汽车技术类专业中,汽车拆装与调整这门课不是独立存在的,其囊过了汽车的各个部分,处于中心的地位。该课程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其前接课程主要有:汽车机械基础、汽车电子电工技术、汽车维修基本技能,后续课程主要有:汽车发动机检修、汽车底盘的检修、汽车电气系统的检修、汽车检测技术、毕业设计等后续课程。该课程需要讲解的内容多,知识连贯性较强,各个环节丝丝相扣。对学生来讲,需具备扎实的基础知识。对教师而言,任务重,但是教师的授课时间是一定的,如何在规定的时应该间内完成该课程的讲解,并且能让学生接受,成为摆在老师面前的一道难题。因此,教师应该合理把握教学方法和进度,不可能将该课程所有的内容都进行讲解,仅需要让学生掌握最基本的汽车拆装原则,把握拆装规律。教师必须对内容进行合理的筛选,使学生能够在规定的课时内掌握汽车拆装的基础知识。由于有些专业课与汽车拆装与调整同时开课,在进行该课程授课时,要与这些同时开设的专业课程协调进行,使教学更加具有层次性。
2 《汽车拆装与调整》授课方法[2,3]
作者根据该课程的特点,并结合自身授课经验,对该课程的授课方法有以下建议。
(一)将汽车的新技术引入到教学中
目前,该课程的实训课程都是在实训室完成,车型基本上属于传统车型,很多结构是已经淘汰的技术(如风冷式发动机)。虽然这对培养学生的基本操作技能是没有影响的,但与飞速发展的汽车运用技术相比,这些设备显得有些老旧。学生对这些设备兴趣不足,进而影响学习的积极性。如果在授课过程中,增加了一些新的汽车技术和结构,学生的兴趣会立即被吸引过来,学生会对该项新技术提出很多自己的想法和问题,自己主动进行该技术的信息搜集。这样更激发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查看现有汽车设备的结构特点,并进行对比分析。
比如我们在授课过程中会讲到变速器的拆装,实验室有两种类型:有级式和无级式。学生在实训过程中,对无级式变速器的结构特点进行了详细的观察和总结,并与有级式变速器进行对比分析。既可以掌握最新的技术,也提高了学生学习的效果,达到了教学目的。
(二)做好该课程的知识衔接
由于该课程在整个汽车技术专业中的地位,因此做好该课程与其他专业课程的知识衔接,对于完成我们的教学任务是非常重要的。比如,汽车维修基本技能是汽车拆装与调整的基础,而汽车拆装与调整又是汽车底盘检修的关健环节。比如,在讲到汽车底盘的拆装时,首先要提出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听课,待教师讲解完成后,再要求学生回答问题。这种方法可以提高学生的独自分析问题的能力,能够将对事物的感性认识升华到理性认识,达到了教学效果。通过教学发现,个别课程实行先实习后理论学习的效果比较好。如发动机的拆装,当学生完成一次拆装后,对发动机的所有零件均有一个感性认识,虽然不能完全认识到每个零件的功能,但可以将这些问题带到理论课中。随着老师的讲解,学生的疑惑慢慢解开,既能提高学生的注意力,也可以提高整体的教学效果。
(三)课程实习场地和设施的要求
该课程的实践课时比较多,实习场地和设施的条件决定了该课程的教学质量。我们采用一边讲一边练习的方法进行教学,确保每个学生上课期间注意力集中,教师现场操作完成之后,要求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独自完成拆装。需要准备的硬件设备有:汽车拆装实训常用工具、整车2部(能够将发动机总成、变速器总成、驱动桥总成、转向器等设备从汽车上拆下来)、发动机总成2-3台、汽车底盘相关总成(能够满足对变速器、驱动桥、主减速器、转向器、轮胎等进行拆装)等。
(四)严格制定并落实考核规范
对本课程而言,任何先进的教学方法,如果不落实到位,仍然不会达到教学目的。因此,严格制定并落实考核规范这项措施是确保学生学习的最后一关,这是检验教学方法的最有效途径。因为有部分学生自制能力比较差,不会积极主动的去学习。如果学生事先就已知道该课程考核制度,实践过程中会认真听讲,并积极操作设备,尽可能的调动所有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本课程的考核采用笔试和实践操作相结合的方法,笔试部分占总成绩的40%,要求学生回答汽车结构的基本知识;实践操作占总成绩60%,三人一个团队,要求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所讲设备的拆装;重点从操作规范进行打分,如工具是否正确使用,拆装顺序是否装反,提问的问题能否答对等。最后给每个学生总成绩,并公布出来,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兴趣。
3 总结
总之,汽车拆装与调整这门课程的实践性要求比较高,教师应该尽最大努力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为学生后续课程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 祝清亮.为汽修行业培养高技能人才-读《汽车拆装与调整》有感[J].出版参考,2012(11).
关键词 汽车电器 教学方法 过程
汽车电器结构与检修是汽车专业主干课程,是集理论和实践为一体的课程。学生通过汽车电工电子基础、汽车发动机结构与维修、 汽车底盘结构与维修的学习为本课程打下了良好的基础。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又为汽车电控发动机检修、汽车底盘电控系统检修、汽车检测与故障诊断打下良好的基础。可见本课程起到了一个承上启下的作用。同时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为学生从事汽车电器维修岗位打下坚实的基础。
本课程要达到的教学目标主要知识目标就是使学生理解常用汽车电器设备的工作原理,掌握汽车电路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知识;能力目标是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分析汽车电器常见故障,并且具备排除常见汽车电器故障的能力;素质目标培养学生爱岗敬业、勇于创新、善于沟通、团队合作的职业素质。
明确了教学目标,我们就要对教学内容进行梳理与分析,依据岗位对知识、能力和素质要求又考虑知识的递进和认知规律由简到繁、由易到难制定了五大学习单元。分别是汽车电源结构与维修;启动与点火装置结构与维修;汽车照明装置结构与维修;仪表与警报装置结构与维修;汽车辅助电器结构与维修。每一个教学单元26学时共130学时。考虑到新技术在汽车上的应用越来越广泛,我又在学习单元二加入了发电机―起动机一体机技术,在学习单元三加入了智能照明技术等新知识。这些教学内容的设置,是依据企业维修一线人员的建议和笔者在企业工作的经验,又结合校内设备情况以故障率高的元件为先,以普及车型为重点来设立内容与技能项目。本门课的重点是汽车电器元件的结构与维修,难点是汽车电器综合故障的诊断与排除。
通过对内容的梳理,选择的教材应当包括配套的信息单、技能单、作业单、考核单等。这门课其它的教学资源还有PPT课件、在线课程、教学录像、题库资源、动画图片资源、维修手册与维修案例、职业标准等。
教学内容和教材选择完后,首先我们就要对授课的对象――学生有一个了解,我们的学生有以下一些特点:思维敏捷、精力旺盛、记忆力强,正是学习的黄金时期。但是他们的基础知识薄弱、自律性差、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也是教师不可回避的现实问题。因此如何激发学生学习专业知识的兴趣,就成为教师的首要任务,本门课就是基于此设计的教学模式、教学方法与学习方法。
在教学模式上笔者,选择了理论实践一体化的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把课堂和实训地点一体化,这样更好地将教、学、做融为一体,在教学过程中以学生为主体,教师甘当指导者、 助手角色,让学生在学中做,做中学 。
在教法上综合运用分层教学法、启发教学法、心得教学法、竞赛教学法、情景教学法。这里着重说一下竞赛教学法,在笔者多年的企业工作中,体会到一名好的企业员工必须具备团队意识和竞争意识。那么在教学中我们如何培养学生团队和竞争意识呢?笔者是通过这种竞赛教学法来实现的,首先是组与组的竞赛主要是各组选出一名同学与其他组选出的同学比赛老师教授的内容,然后由老师和小组同学共同找出薄弱环节,教师对反映出的问题进行进一步的讲解和指导,使学生把知识真正弄懂弄通弄会。人与人的竞赛法,主要是老师通过在实践中设置一个有难度的故障,让学生运用已学过的知识独立解决问题,如果学生能独立解决这个问题,说明这个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与运用已经比较透彻和熟练,可以对其在技能考核中给予加分等奖励。通过竞赛教学法极大地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从而形成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同时也增强了学生团队和竞争意识。
在学法上要求学生要博览群书,要反复练习,要交流沟通。博览群书就是一个相关的教学内容,要看3本以上的书,每一本书作者的重点都有侧重,希望学生能博百家之长,掌握更多的相关的专业知识。反复练习就是要多动手,技能不是看会的,是练出来的,熟能生巧,每天要给学生开放实训室,使学生在业余时间能到实训室练习技能; 交流沟通就是要常和学生沟通,使学生有一个准确的定位,知道自己要干什么,自己能干什么,有了明确的目标学习才更有动力。
教学过程是整门课的核心和灵魂,我们只有通过教学过程将这些教法与学法实施出来。首先通过情景引入,激发认知冲突;我们来看一下这个情景,一辆捷达轿车早晨无法启动,由同学扮演维修人员排除故障,教师将同学们排除故障的方法记录下来,在接下来的讲课过程中,让同学自己找出合理的方法,那些不合理的方法,最终找出最佳的解决方案,使学生在思考中完成他的学习过程。接下来通过实践,巩固知识。利用实验台的练习、实车的故障诊断、试验仪器的试验、零部件的拆装等实物教学,加深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以及利用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最后让学生学会总结,取长补短,总结要能讲出来能写出来,能讲出来让别人听懂,能写出来让别人看懂,这是层次上的提升是知识的内化;通过总结使学生明白自己的长处与缺点,然后取他人之长补自己之短,使学生在总结中进一步提高自己。
最后评价方法,我们要有一个合理的评价体系来反映我们的教学成果,来检验我们的学生是否达到了要求。
笔者的评价方法是通过理论考核、技能考核、过程考核三个方面体现的。理论考核,在课程的最后进行一次理论考核,考察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掌握情况。技能考核,除了对学生动手能力的考核外,还加强了对学生职业素质的考核,学生操作过程中零件摆放是否整齐、合理,操作完毕工具是否随处乱放,学生在考核当中是否用礼貌用语等,都作为考核标准以相应的分数计入实践考核中。过程考核主要看同学平时的出勤率、课堂表现是否积极主动、学习态度是否认真。教师通过学生的综合考核情况,可以给予学生一个比较全面的评价。
参考文献
汽车维修 五环递进 实训技能 教学体系
汽车维修行业是一门实践技能要求极高的行业。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汽车技术也在不断提高,对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人员的要求越来越高。我院在结合中央财政支持实训基地建设过程中,对原有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实训教学体系无法满足培养高层次高技术人才需要的不足进行分析,根据实践经验得出“五环递进”实训教学体系,遵循学生认知规律:从简单到复杂、从单一到综合;符合学生职业成长规律:首先学会汽车各部件独立系统运行规律,再掌握较复杂系统维修技能,到综合技能掌握。“五环”之间相互联系,形成一个系统。
一、“五环递进”式汽车实训体系设计理念
1.基于职业成长规律的课程模块设计
在汽车实训体系设计过程中,根据我院专业培养方向:中、高档轿车的检测与维修,第一职业岗位定位为汽车机电维修工基础上,实现理论与实践两个教学环节有机融合;遵循学生认知规律:从简单到复杂,从单一到综合原则进行实训教学体系设计。
2.基于“任务载体”的实训内容教学
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各实训教学环节内容的设计均来自于企业真实工作,以实际工作任务为载体进行设计。
3.体现“课证融合”的实训考核体系实施
“课证融合”是指以就业为导向,在专业课程学习过程中,融入职业考证,将职业资格考证与人才培养方案深度融合,实现两者在教学内容、教学进度等方面的一致,从而将职业资格证及学校毕业证“双证”结合,使绝大多数学生毕业时,获得“双证”,增强学生的职业能力。
在实训课程考核上,以职业资格认定考试作为学生的课程成绩,实现课程成绩与职业资格认证成绩互认,避免了过去对职业技术课程的考核偏向理论化,实训项目考核与企业实际工作脱离的现象。
4.基于“五位一体”的实训教学过程实现
在实训教学过程中实行了讲、演、练、评、整五位一体的“五步”教学法。五步法具体内容:
(1)讲,按照企业工作内容标准讲解进行理论讲解。(2)演,对照标准教师进行示范操作演示。(3)练,围绕标准,学生在实训中心进行模拟练习。(4)评,教师围绕任务工单,结合企业标准,进行评价总结。(5)整,培养学生职业素养,工作任务完成后要清理场地、整理工具。
二、“五环递进”式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实训体系构成
1.“五环”对应的技能模块构成
2.“五环”对应的实训课程体系设置
3.“五环递进”实训教学体系具体内容
(1)理实一体化的单项技能实训
这一部分主要学习的是汽车各总成、系统的每个部件的检修,如果将这部分的理论与实践分开进行教学,使学生无法一下子接受,将影响到学生的接受程度。现在我们将理论与实践组合教学,使学生在理实一体化教室将专业理论课与实习课进行教学,它不仅做到了理论与实践的沟通和联系,而且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兴趣,培养其职业规范意识。并能有效地将理论知识通过实习及时得到实践,以实践帮助理解记忆理论知识。比如,汽车发动机有两大机构、五大系统组成,在曲柄连杆机构教学过程中,单独拿一个曲轴、活塞连杆、飞轮、缸体进行教学,就显得非常抽象,现在将整个发动机放到理实一体化教室,让学生动手拆开发动机,找到相应部件。通过观察其结构、安装位置、连接方式,就能很清晰地明白它的功能,了解了这些后再进行具体的检修。掌握这部分内容后再进行其它内容的教学,最后形成发动机的整体结构原理、拆装工艺、维修教学。汽车底盘、电器、车身亦是如此。
(2)工作任务的基本技能实训
基本技能实训包括金工实训、汽车拆装实训、汽车维护实训、汽车驾驶实训等,主要训练学生掌握汽车机械系统故障检修基本技能,培养学生职业道德等。其中汽车驾驶实训在假期进行。金工实训主要是钳工技能训练,钳工的基本技能包括划线、锯割、钻孔、攻丝、研磨以及基本测量等技能,首先掌握好这些基本操作技能,然后再进一步学习掌握好零件的钳工加工及产品和设备的装配、修理等技能,为之后了解和掌握汽车各零部件的装配与修理打下基础;汽车拆装实训根据汽车的组成部分分成发动机、电器、底盘、车身等四个实训项目。主要通过对整个汽车的拆装,了解汽车的基本结构及功能、还能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汽车维护实训主要根据实际工作经验,对汽车的日常维护进行系统训练;汽车驾驶实训主要让学生能掌握汽车的使用技能。
(3)任务驱动的专项技能实训
专项技能实训是课内实践基础之上的专门化训练模块,也是实践教学的主要环节,其目的是培养学生掌握一种专项岗位技能,重在培养学生汽车电控系统检修能力。比如发动机电控系统的检修,在发动机实验台架、或是实车上模拟出汽车各种故障现象,根据汽车发动机的实际工作状况(怠速不良、加速不良、不能起动等)进行系统教学。专项技能实训一般是按周进行的模拟仿真训练,时间相对集中,地点多在校内实训车间。车间布置采用实景、实物、突出职业氛围,实训项目全部来自于实际生产任务,体现真题真作。
(4)“双证”融通的综合实训
将汽车检测、维修综合实训与汽车维修工鉴定取证相融合,以汽车维修中级工职业标准作为训练目标,把鉴定的内容分解到各实训项目,并以鉴定成绩作为学生实训成绩,以技能鉴定通过率评价实训效果。“课证融合”是指以就业为导向,在专业课程学习过程中,融入职业考证,将职业资格考证与人才培养方案深度融合,实现两者在教学内容、教学进度等方面的一致,从而将职业资格证及学校毕业证“双证”结合,使绝大多数学生毕业时,获得“双证”,增强学生的职业能力。
在实训课程考核上,以职业资格认定考试作为学生的课程成绩,实现课程成绩与职业资格认证成绩互认,避免了过去对职业技术课程的考核偏向理论化,实训项目考核与企业实际工作脱离的现象。
(5)基于工作岗位的毕业顶岗实习
基于工作岗位的毕业实习即前两年在学校校内完成“五环递进”中前“四环”教学,第三年进入企业实际工作岗位,将学生所学的知识运用到实际工作岗位,进一步加强职业技能综合训练。并在实际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反馈到学校,对学校的教学提出建设性意见。
三、总结
关键词:院办企业;教学;实践;建设模式
高职院校的院办企业模式,主要体现了职业技术办学特色,突出专业实践和技术开发功能,重在立足区域经济,以产业兴专业,以贡献求发展,实现产学研一体化、人才培养职业化、办学模式多元化的特色发展目标,增强自主发展和参与经济发展的综合实力。青海省明确提出了大力发展现代交通运输,促进全省经济快速发展的战略思想。随着全省汽车保有量的逐年增加,潜在的汽车市场非常巨大。青海交通职业技术学院相继投资建成青海海通汽车贸易有限公司(一汽大众4S店)、青海省海达汽车检测有限公司、青海通瑞汽车贸易有限公司三家院办企业。依托院办企业形成“校中厂、厂中校”的汽车专业实训基地建设模式,也是人才培养全过程的坚实平台。
一、院办企业的管理机制
院办企业和学院是一个整体,在学院的统一管理下,直接参与办学过程,高技能人才培养已成为院办企业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院办企业对人才培养的参与是全方位的整体参与、深层次的参与。院办企业不能脱离教学,不能脱离学院管理;教学必须依靠院办企业,既把院办企业当做必要的教学环节,又要为院办企业提供人力的支持。汽车专业主任参与院办企业领导工作,协调教学与实习性生产的关系,既能加强教学需要的专业师资,又能充实企业的人员;既把前沿技术和市场信息及时传入课堂,弥补教材的不足,又能把生产问题反馈于课堂,调整人才培养的知识结构。
院办企业管理制度的建立不仅保证了院办企业的正常生产活动,而且保证了汽车专业实践教学的顺利进行,同时提高了实践教学的质量。由此,保证了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顺利实施。
二、院办企业对教学的支持
院办企业与教学挂钩,是教育教学的有机环节,担负着培养学生在真实环境中理论结合实际,培养生产、管理、经营能力的任务。这个任务,在实训室、在校外实训基地都不能完全完成,要获得真正的实践能力,只有在自己的企业里严格按照培养目标进行,才能使学生掌握必需的实践技能。
1.理论与实践教学
聘请院办企业的技术人员作为汽车专业兼职教师,院办企业技术人员与汽车专业教师共同制定课程标准、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与手段等。同时,及时地调整、完善专业设置和课程体系。院办企业技术人员将在生产过程中遇到的典型案例进行归纳总结,作为教学的素材。这些典型案例也被汽车专业教师广泛运用到多媒体教学、现场教学、网络教学等理论教学当中。
院办企业突出专业实践功能。针对不同实践教学项目,院办企业技术人员与汽车专业教师共同制定实践教学实施计划和实践教学指导书。原则上按照企业生产计划制定实践教学计划,按照企业岗位要求制定实践教学目标,按照企业生产实际安排实践教学内容,按照企业生产活动进行组织实践教学,积极推进实践教学与生产深度融合。安排院办企业技术人员与汽车专业教师作为指导教师一起指导实践教学,要求学生完成实训日记,指导教师完成实训总结。使学生加强了专业技能的掌握,同时培养了学生动手能力、沟通能力、团队协作能力。
尽量把必要的实训课程安排到院办企业进行,一定程度上做到了“企业、教室合一,技术人员、专业教师合一,企业经营、学生实训合一”,充分体现了“校中厂、厂中校”的实训基地建设模式。
2.精品课程建设
依托院办企业,开发工学结合精品课程。充分利用自身的教学资源优势,使汽车专业精品课程的开发得到不断深入。建设有工学结合的省级精品课程《汽车底盘构造与维修》、《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汽车诊断与检测技术》。
3.学生顶岗实习
院办企业针对汽车专业学生的专业特点和自身特点,有效安排多种技能、多种岗位的实习,有效克服了校外实训基地受生产制约大、轮岗机会少的缺陷,使顶岗实习计划和要求能够真正得到落实,为顶岗实习提供了真实的职业环境,为培养和训练学生的专业技能提供了有力保障。
4.技能竞赛
针对不同技能竞赛项目,院办企业技术人员与汽车专业教师共同制定竞赛规程、技术规范、竞赛须知等,力求赛项与汽车维修、汽车营销等实际的生产项目相吻合。主要承办了2005年青海省交通厅青年岗位技能汽车技能大赛、2006年西宁市汽车维修工技能大赛、2007年全国钣喷大赛青海分赛区决赛、2007年青海省中等职业学校汽车维修技能大赛、2010年青海省中等职业学校汽车维修技能大赛。同时,每年承办学院举行的汽车维修、汽车营销、板金焊接技能大赛。
三、院办企业对培训的支持
有了院办企业,专业教师的顶岗实践锻炼落到实处,每学期选派一名汽车专业教师以企业员工身份到院办企业进行实践锻炼,到生产一线组织和管理生产,并且及时开展和指导学生的实践教学。实践锻炼教师的考核由院办企业进行评定。从而使教师不仅丰富了实践经验,而且增强了专业技能。同时,全体汽车专业教师参加院办企业对员工举办的各项职业技能培训,如新车型的培训。院办企业为提高“双师型”教师素质提供了有效支撑,有针对性地提升了师资专业水平。
为了提高院办企业员工的整体素质和能力,专业教师定期为院办企业员工进行政治思想素质、文化素质、技术业务素质培训。
四、院办企业对科研的支持
积极开发和增加科研项目,建立良性运行机制,形成资源共享、成果共享的科学研究氛围。汽车专业教师与院办企业技术骨干组成科研小组,合作进行科研项目的研究。进行了“高原环境汽油机改装CNG性能对比研究”、“高原环境下乙醇和普通汽油最佳配比研究”、“汽油机简易稳态工况模拟关键技术的研究”、“汽车发动机燃用乙醇汽油和普通汽油在青海高原环境下的对比性研究”等多个课题的研究。
五、学生就业
院办企业面向学生,为学生的实习实训服务,为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提供了物质保证,使学生真正掌握了一门走向社会、参加工作的专业技能本领。所以,学生比较受用人单位的欢迎,毕业生就业率连续几年达到95%以上。
六、社会服务
院办企业为地方经济建设和发展做出了贡献,提供了服务。借助腾讯QQ网络平台,面向企业员工、专业教师、在校学生、毕业学生建立汽车专业群,及时前沿技术、市场信息、就业信息等各类信息,同时满足在线答疑的需求。
院办企业3年来对外培训考评汽车驾驶员和汽车维修工3777人,2008年完成青海省中职、高职院校汽车专业骨干教师培训25人,2010年完成青海省维修企业汽车修理工职业资格培训及考试300人。较好地发挥了服务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
七、结语
坚持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走“校中厂、厂中校”的实训基地建设模式道路,实现学院、企业、学生互动和多赢的局面,这是培养高素质、高技能人才的有效途径,同时也为学院和院办企业提供了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
【关键词】职业教育;实习;工学结合;企业参与
1.重庆三峡职业学院概况
1.1 重庆三峡职业学院简介
学院校园占地600亩,建筑面积20余万平方米,教学、科研设备投入5700万元。学院建有校内实习实训中心92个,校外实习基地135个;设有国家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命名的“全国特有工种职业技能鉴定站”和“计算机信息高新技术培训考试站”。是重庆农机高端应用人才星火计划培养基地、重庆市三峡库区移民劳动技能培训基地和万州区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基地、万州区农业职业经理人培训基地。
1.2 重庆三峡职业学院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简介
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设立于重庆三峡职业学院农业机械与车辆工程系,该专业开设时间为2009年,在校学生人数300余人,其中毕业学生人数60人,大三学生人数120人,大二学生人数100人,大一学生人数120人。在校三个年级学生人数基本一致。该专业专业教师人数8人,实训老师1人。本专业学生需修专业课程名称:汽车机械基础、机械制图、CAD制图、互换性测量技术、汽车概论、发动机构造与维修、汽车底盘构造与维修、汽车电子电工技术、汽车电气设备检测与维修、汽车电控系统检测与维修、汽车美容等。
1.3 重庆三峡职业学院合作企业简介
重庆三峡职业学院地处三峡库区腹地——重庆市万州区,万州区作为重庆市第二大城市有着较强的经济实力。因此,汽车市场在重庆市万州区分部十分广阔。从进口汽车及合资品牌的奔驰、宝马、奥迪、大众、雷克萨斯、斯巴鲁、三菱、福特、丰田、本田、铃木、起亚汽车城市展示厅及4S店到国产汽车BYD、长城、华晨汽车、长安汽车、江淮汽车等都在万州落户。和学校达成长期合作协议、并且作为重庆三峡职业学院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学生校外实习基地的企业主要有:重庆帝威汽车销售服务有限公司(东风本田汽车)、重庆互邦集团(广州本田、一汽丰田)、BYD销售服务有限公司、中汽西南万州、商社汽贸、中邦汽车(长安汽车)、林海汽车(长城汽车)等企业。
2.往届学生学期中见习模式及该模式出现的主要问题
2.1 往届学生学期中见习模式
按照2012年前人才培养计划,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学生第三学期(大二上学期)中(11月至12月)将安排学生到企业进行为期4周的学期中实习课程。这4周中,所有学生均被同事安排到学校校外实习基地中去。
表1 往届学生实习安排表
2012年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学生学期中实习安排表
班级 实习地点 实习时间 备注
汽检1班 帝威东本(20人)
重庆互邦(15人) 11月5日至12月1日
汽检2班 BYD(15人)
中汽西南(10人)
商社汽贸(12人) 11月5日至12月1日
汽检3班 中邦汽车(20人)
林海汽车(15人) 11月5日至12月1日
2.2 往届学生学期中见习模式的主要问题
参照2012年前人才培养计划,学生学期中实习过程存在一些问题,这些问题主要表现在:
(1)企业欢迎度不高
由于每年11月份至12月份是汽车售后市场较为繁忙的销售、保养、维修等旺季,企业人员特别是维修技师和管理人员都比较忙,学生进入企业后,师傅无暇顾及带学生学习实际接待、保养、维修等。因此,学生学习效果不佳。
(2)学生进入同一个企业人数过多
学生进入同一企业人数过多也是造成学生学习效果不佳的主要原因之一,一个售后接待人员或者一个维修技师最多能够在工作时为2-3位学生演示、讲解。如果人数过多,势必会造成师傅重复讲解、学生注意力不集中等问题。
(3)专业课老师无课可上
按照这种模式实行学期中实习,该专业所有专业教师都会在这4周中没课可上,造成师资浪费情况发生。
3.新学生学期中见习模式探讨
3.1 新模式运作过程
为了避免往届学生学期中实习出现的主要问题,我们创建了一种新的实习模式,这种模式能够较好的解决学生同时进入同一个企业带来的问题,如表2。
表2 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学期中实习安排表
实习时间 汽检1班 实习单位 汽检2班 实习企业 汽检3班 实习企业
9月-10月 实习 分别安排至7个校外实训基地,每一个企业人数约4人 上课 分别安排至7个校外实训基地,每一个企业人数约4人 上课 分别安排至7个校外实训基地,每一个企业人数约4人
10月-11月 上课 实习 上课
11月-12月 上课 上课 实习
12月-1月 上课 上课 上课
3.2 新模式成效总结
新模式创建并实施后,能够较好解决学生进入企业后学习效果不佳的情况,首先,进入同一企业的学生人数在4-5人左右,企业师傅在平时工作、作业过程中能够轻松为学生讲解、演示操作过程。第二,这种模式下,进入企业的学生人数分撒,企业容纳学生压力不大,企业欢迎度变高。第三,不会出现专业课教师无课可上的局面,由于这种模式运作后,没门课程的老师可以在同一学期中对同一内容在不同时间上3遍,这有助于专业课教师总结教学经验。
参考文献:
[关键词]汽车维修 项目教学 教学实施
引言
以行动导向下的项目教学法被许多职业院校所借鉴,推动了职业教育教学的改革进程。然而由于受传统教育教学理念的束缚和影响,设备、师资、学生基本条件和就业市场等方面存在较大的差异,在借鉴、实施项目教学时,还有许多需要进一步改进完善的地方,使其切合国情、地区情、校情等实际,促进职业教育教学方式、方法的创新与发展,为此,本文就以汽车维修专业开展项目教学法为例,浅谈职业教育教学中开展项目教学。
一、实施项目教学法的目的与意义
职业教育是以就业为导向,以培养职业综合能力为本位的。然而高等职业院校的学生大多是高考失败者或者没有参加过高考,文化素质参差不齐,厌恶课堂理论教学;生活和社会实践经验馈乏,思维方式大多在表象思维的阶段,理解分析问题时对事物的表象和工作环境依赖性强,不适于理论与实践截然分开的学科型的教学方式。项目教学打破了原有学科体系,项目选择了职业岗位中真实的生产任务,并将专业知识、技能与生产任务有机结合在一起。按项目内容展开教学:可实现在“做中学”和 “学中做”,理论与实践、学习与工作的有机结合,利于学生在学习中养成职业习惯,实现从学习到工作的平稳过渡,体现了职业综合能力培养。
二、实施项目教学的基本条件
项目教学是一项教学研究及教学改革的系统工程,实施项目教学,首先需要转变职业教育教学理念,分析研究支持项目教学的必备条件,为实施项目教学奠定基础。
(一)调整专业课程方案,开发项目课程
我校汽车维修专业以教育部指导性教学方案为依据,以国家《汽车维修工职业鉴定标准》和《机动车维修行业技术人员从业岗位考核大纲》为基础,参考企业维修生产实际拟定出与从业岗位对应的专业主干学科课程群和汽车维修专门化课程平台,并在各学科中按企业作业需求和教学规律设定教学项目,以项目为单元展开专业教学。完成了专业与职业,学科与岗位,项目与职业技能的对接,形成以职业活动为核心、以项目为主体的课程体系。
改进后的汽车维修专业教学计划,以汽车维修专门化选修课程平台的方式对接汽车维修行业技术人员从业岗位、轿车与载货汽车整车维修企业和多种总成维修,从而实现课程与企业、职业岗位的对接。例如以机修、电器维修、车身维修等对接汽车维修行业技术人员从业岗位;以汽油发动机维修、自动变速器维修、汽车空调维修等总成维修专门化对接专项维修或各式快修店。
(二)设备条件
设备条件是实施项目教学的基础,只有完备的教学设备、设施的支持,才能营造职业活动的教学氛围,才能满足项目教学中学生分组实训的需求。例如,汽车维修专业设备配备,除按照教育部的《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仪器设备配备标准》外,还应依据各自院校学生数量、汽车技术进步的实际需求为目标,设置技能实训室并配备相应设备、仪器。我们学院是2008年北京市批准的汽车维修实训基地之一,专业教学设备设施比较完备,为实施项目教学奠定的坚实的设备基础。
(三)师资条件
项目教学以职业活动为核心,以职业技能培养为主线的理论与实践结合为一体的教学方式。教师队伍的专业理论水平,职业岗位的实践能力是影响项目教学效果的主要因素。为此,必须具有丰富的职业岗位实际工作经验的专业实习指导教师队伍和双师型的专业教师队伍来承担项目教学任务。
三、项目教学的实施过程及控制
下面以“汽车底盘检测——汽车挂档困难故障检测”为例进行说明:
第一步,确定项目任务。
教师必须考虑学生的知识结构和操作技能,引进企业所采用的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和新方法,设计一个或多个有利于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团队精神的项目任务。在设计项目任务时,可以请学生参与,学生的意见可以提高项目任务的可行性。依此,教师明确该项目的任务是以小组为单位,对一部有挂档困难故障的汽车进行诊断并排除。
第二步,制定计划。
根据项目任务和目标,学生查阅相关资料,确定工作步骤和流程,以及所采用的手段和方法,并与老师讨论,由项目小组写出计划报告。
第三步,实施计划。
学生首先明确各自在小组中的分工,包括查询资料、调研、使用学习软件、拆装实训等,然后按照已经确定的工作步骤和流程工作。在项目教学过程中,要以学生为中心,学生是积极的参与者,教师只是组织者和指导者,学生遇到问题时,教师与学生共同探讨,教师适时引导学生并由学生自己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
第四步,成果展示。
完成项目任务后,对形成的工作成果进行展示,让学生分享成功的喜悦。工作成果可以是语言文字、图画,也可以是实物形式的模型、工件等。小组通过汇报答辩、技能比赛或者应知应会考核的方式检验自己掌握的知识和技能是否达到学习目标,此次项目是采取实际故障排除的方式。
第五步,评估总结。
学生先对自己在小组中的参与程度、合作表现和工作成果进行自我评价,再由教师对工作成绩进行检查和评估。师生共同讨论和评价,对项目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反思,找出产生问题的原因,并提出修改方案,有些内容可以延伸为下一个项目任务的初始调查。项目教学的成果不是唯一的,而是多样的,因此,评价工作成果的标准不能简单地评价为“对”或“错”,而是评价为“好”与“更好”。
四、结束语
实施项目教学,要依据国情和学校的实际情况,深入开展教学研究,在有限资金投入的前提下,充实必须的设备,提高设备利用率;依据社会和职业岗位需要调整课程设置、整合课程内容,有计划、按岗位作业需求拟定教学项目,从而完成专业与职业、学科与岗位、项目与职业技能的对接;让学生成为项目教学的主体,转换教师在教学中的位置,强化其指导、控制项目教学过程的作用。真正实现项目教学以改变学生行为、提高职业综合能力为目标,为国家和地方经济建设输送技能型、实用型技术合格人才。
[参考文献]
[1]肖晓哲.高校特殊学生教育管理模式初探[J].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08
Abstract: Vocational education is different from ordinary education, with strong professional pertinence, it requires the students to complete the practice duty during the period of school training, be capable of professional jobs after graduation, have strong operational skills. To achieve this goal, we must analyse from vocational ability requirements, and design the practice teaching system with pertinence and practicability.
关键词: 能力;理论实践;教学;改革
Key words: ability;theory and practice;teaching;reform
中图分类号:G7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0)20-0164-01
0引言
职业教育是培养技术应用型、技能型人才的教育,是以职业能力培养为主的教育。职业学校学生的能力培养有多项目标,其中最主要的是实践能力、实践创新能力、分析调试能力等。作为专业课老师我们不能简单的把学生掌握了专业理论和某项技能作为成功的标志,而应该把提高学生运用理论知识解决实践问题的能力作为追求的目标,对于汽修专业教学我认为应做以下改革:
1理论与实践同步教学
德国的“双元制”,它是世界职业教育的典范。它的核心是校企结合,以企业为主;理论与实践结合。以培训为主,其课程设置上,与我国有很大不同。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的课程设置是理论与实践真正结合的典范。课程内容按照企业和学校的不同特点既有分工又有合作,学生在职业学校主要学习理论知识,实操训练等一般在企业开设,从而建立起由专业技术课和直接面向职业岗位的岗位实训课组成的主干课程体系。
目前汽车维修专业有不少学科一般存在理论教学与实践相分离的做法。如汽车电工课程,理论内容在教室讲解,实践内容才到实习室去上。本人认为理论与实践教学应同步进行,如果学校有相关内容的教学模块、相关专业的一体化教室,那么学生如果学习了某一内容后,便可根据教师提出的目标和要求,自行完成相关实践操作。如汽车维修课程,在讲解各部分总成维修时,先让学生掌握国产基本车型总成结构原理和拆装维修过程。然后布置学生分组识图,结合教师指导拆装进口车型总成结构,学习维修工艺。
2实施阶段性考核制度
在职业学校实行“阶段性考核”制度,即:每门专业课程即将结束时要进行阶段考核。我们可以借鉴大学里的课程设计,按照教学计划要求,学生入学后的每学期中除了课程相关理论内容讲授外,还包括阶段性实习、考核。实训过程中某一单元或某一项目的课题结束后,都要分别对学生进行考核,以检查学生的实习效果并为后续实习项目做出准备。如汽车发动机的维修,汽车底盘的维修等课程结束后,把学生进行分组,对工具使用、操作步骤、操作熟练程度、遵守安全规程等几方面考核。根据其配合熟练程度及操作过程参照评分标准给出分数。并把考核结果填入实习成绩档案,作为毕业实习学生综合评定的重要依据,这样有助于学生正确的自我评价,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其技能水平的提高。
3改革考试制度
传统的学科考试,从内容上来说,多数侧重于考查学生的课本上学到的知识。考试主要是成绩决定一切,以学科的学习成绩把他们划分成不同的等级。这样不但不能综合反映出每个个性在不同方面的发展水平,对于学生的自尊心、自信心都得不到应有的保护,对学生而言,更多的则是自我能力的失控,对学习的恐慌和自卑,这样的考试评价,其激励和促进功能就不言而喻了。考试是对学生的量化评价,尤其传统的考试主要以纸笔为主,对学生起决定作用的只是考试成绩,这种纸笔测验的方法片面、单一,容易僵化,只能考查学生对自自书本知识的掌握情况;而职业学校的在学生能力方面的考核尤为重要。
4布置实践性家庭作业
家庭作业是学校教育的延续和补充,是学生巩固基础知识,形成技能的途径之一。学生完成家庭作业的过程是一个理解――内化的过程,也是一个巩固掌握的过程。反思现实中的家庭作业,我们不难发现:长期以来,由于过分强调“以本为本”,大多数教师没有突破教材,创造性地使用教材的意识,“照本宣科”既忽视了知识产生的现实背景,又回避了知识的实践性问题,割断了知识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对实践性强的课程而言,我认为必须布置实践性的家庭作业,汽修相关专业课程可以由专业教师制定出每月实践性课题。每月进行一次总结,在校内技能训练时,让学生运用理论联系实践;在节假日,让他们带着课题走入工厂见习、实习。并让学生写出自己的心得,教师则进行面对面的指导、答疑。
5加强对专业教师综合能力的培养,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
职业教育的教学内容要随生产实践发展,教学时空跨度大,教学对象在求学目标、知识基础方面具有极大差异,这些特点客观上决定了从事职教的教师必须是“双师型”的。但是现有的教师大多从普通院校引进的,由于长期存在的教育管理体制缺陷,教师基本上都是高等教育完成后就一直从事教育工作,很少直接参与产业实践、缺乏专业实践活动的经验和技能,实际动手能力欠缺,构建“双师型”的教师队伍已成为职业教育发展的迫切需要。职业学校的发展还必要有一支技术素质较高教师队伍。学校应从重视技能多方面加强对专业教师的培养。
5.1 积极引进有实践经验的专业技术人员充教师队伍,或真正体现校企联合办学之路。如在讲授时,讲一些与生产实际相应的内容,并让学生熟练的掌握现代维修中的仪表与设备。
5.2 重视专业教师的技术培训,如选派青年教师赴高效或企业进行新技术培训。我们可吸取丰田公司的经验,让员工分期分批参加培训,逐一提高专业理论与实践水平。
5.3 鼓励教师走教学科研之路。在一线从事专业教学的老师写出一定水准的论文,鼓励他们参加区以上的论文交流和向杂志社投稿,学校拿出一部分资金用于对教师的奖励,走科研之路。科学引进企业管理模式加强对学生的教育与管理,让学生及早步入社会,及早给自己定位。
总之改革的方法远远不止这些,我们应及早调整思路,改革办学模式培养高水平社会人才,打响声誉。
参考文献:
关键词: 汽车行业; 营销管理; 培养方案
中图分类号: G64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8631(2011)03-0178-02
《教育部关于以就业为导向深化高等职业教育改革的若干意见》(教高[2004]1号)中明确提出:“高等职业教育应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走产学研结合的发展道路。高职院校办学最根本的标准是要培养出受社会欢迎的各类高质量人才。高等职业院校都应立足高等职业教育领域,以鲜明的办学特色、过硬的人才培养质量和较高的毕业生就业率赢得社会的认可和尊重。”因此,在对汽车行业调研基础上,针对调研结果与企业要求,提出符合汽车行业特色的营销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2010年中国汽车消费市场延续了2009年的高速增长势头,大、中、小型车异彩纷呈高歌猛进。超过1800万辆的产销量,使中国再次成为世界汽车第一产销大国,更使中国成为全球汽车生产厂家发展的乐土、利润的源泉。年均千万辆的产销量必然需要大量的营销管理人才。长江工程技术职业学院作为一所办学已有50年历史的工科类高职院校,如何培养出适应社会需要又具有自身特色的营销管理人才是学校面临的重要课题。毕业生的就业状况是检验学校办学水平的核心指标,因此依托原有机械系汽车专业基础,设置以汽车营销方向的营销管理专业,使营销管理专业方向性更明确,针对性更强;把培养既具有营销技能,又懂得汽车技术知识的复合型人才作为培养目标。
1 行业现状
1.1 现有汽车销售人员观念误区
通过调研了解到,现有汽车销售人员普通存在以下几个误区:
1)平等对话的意识没有明确。在传统营销观念之中,“顾客之上”的基本理念被奉为金科玉律,因此不少汽车销售人员对消费者过分迎合。这种下意识的行为并非所有消费者都欣赏。与此相反的是,有些汽车销售人员对消费者摆出一副居高临下的姿态,由于比消费者掌握的信息更充分,有意将这一优势展示出来。其实此种过分主观的判断往往会遭到消费者的无情反击。
2)服务意识不清楚。意识决定服务质量,有良好的服务意识,才能提供令消费者满意的服务,才能有效的吸引消费者。有些销售人员仅仅只是机械运用形式上的所谓技巧,并没有也没有想过了解消费者的真实需要,故而无法使消费者享受服务。因此不少汽车销售人员的服务最终无法赢得消费者的认同。
3)主动进取意识缺乏。汽车销售人员在销售中并不习惯主动出击;更多的是坐等顾客上门求购。如何有效主动开拓市场对汽车销售人员而言更加重要。
4)诚信意识不足。大多数汽车销售人员对诚信为本的观点也持肯定态度,但很多人只是口头上对诚信予以赞同,行动上却恰恰与之背道而驰。有些销售人员为了多卖车而提高服务承诺,扩大服务范围,但实际上有些服务承诺根本无法兑现,造成消费者对售后不满,最终影响企业长远利益。
5)自我提高意识不足。不少汽车销售人员自我专业修养不够,并不懂相关汽车基本知识,因此很难取信于人。
1.2企业对营销人员的要求
通过调查问卷统计归纳总结后,汽车类企业对营销人员的要求大致如下:
1)大专及大专以上学历;
2)充分了解本企业产品,懂得其工作原理、操作方法;对于汽车行业有较全面的了解,明确本企业产品在市场中所处的地位;
3)掌握市场营销基本理论,懂得商务礼仪,掌握谈判技巧,具有公关意识,正确处理人际关系;
4)具有吃苦耐劳的精神;
5)具有营销实际工作或者相类似的经历。
1.3 营销管理专业毕业生入职初期的现状分析
现在80后90后大学毕业生大多都是独身子女,吃苦耐劳精神普遍不足,受挫承压能力较差,在销售实践中稍有不如意就想辞职不干,这是制约毕业大学生顺利转变角色的一大障碍。
对企业产品了解不够,缺乏基本的机械、电气知识。目前高等学校培养的营销人员通常只懂得营销理论知识,但工科基本知识比较缺乏;但进行有效的营销,就必须得懂得相关知识;因此很多企业更愿意招收工科背景毕业生,经过适当营销培训,然后从事营销工作。
2 营销管理(汽车方向)专业人才培养
根据上述调研、分析总结,结合学校的实际情况,本学院营销管理专业的规格要求是:以满足消费者需求为中心的企业经营活动和营销管理过程的基本规律,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行业需要为依据、以营销与策划岗位群一线业务技术应用能力为主旨和特征构建课程和教学内容体系;以产学结合为人才培养的基本途经;充分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培养符合新世纪、新经济要求、满足工商企业营销与策划业务岗位第一线需要,尤其擅长汽车营销的高职人才。
2.1培养方案的基本思路
1)依托行业办出特色利用学院现有汽车专业资源优势,学院在营销管理人才培养上,加强对汽车基本知识和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使学生在营销管理上更具有竞争优势。
2)以兴趣为基础,提高综合竞争力 在必修课程以外,开设各种选修课,让学生有充分的选择权力,找到专业与兴趣的契合点,让学生从被动学习转变成主动学习。
2.2 营销管理专业理论教学体系的设计
1)合理设计课程体系为了使营销管理人才培养达到预期的要求,学院对知识结构进行全面设计,调整课程体系,增加汽车类相关基础知识。但由于工科类的汽车教材内容多且深,不适合文科类学生,需要为此设计一套教材。该套教材以实用、够用为原则,通俗易懂的介绍汽车相关基础知识和操作技能。
2)调整各类课程的比例关系为落实培养思路,制定出营销管理各类课程设置的大体比例是:公共基础课程占20.5%,素质教育课程占6.8%,专业基础课程占27.4%,专业技术(能)课程占33%,专业拓展课程占12.3%。提高实习、实训学分比例,增加实践环节的实习时间,增强学生实际操作能力。
2.3 加强实践性环节的教学与实践
1) 进行汽车相关实习为了了解汽车相关基础知识,结合学校特长,安排学生去汽车发动机拆装实训室、汽车整车结构实训室、汽车发动机检测与维修实训室、汽车底盘检测与维修实训室、自动变速器实训室、汽车电子电气设备检修实训室、汽车检测实训室以及汽车驾驶训练场等实训室进行相关实习。
2)进行营销策划实训掌握市场调研工作六大核心职业能力:方案设计能力、问卷设计能力、信息收集能力、信息整理能力、信息分析能力、撰写调研报告能力,为学生搭建市场调研工作平台,能够胜任市场调研员、助理市场调查师、助理营销师等工作岗位提供智力和技能支持。强化推销活动的基本步骤和策略方法.重点掌握推销技术各个环节模块的实际操作,包括顾客研究,推销礼仪,推销接近与洽谈,异议的处理以及推销成交;同时掌握与销售相关的谈判技巧,产品渠道认识,和销售促进各种方式的运用等;培养锻炼推销职业能力,提高职业素质。
3)开设营销管理实习岗位在校园内或者网络上开设营销实习商店,在教师指导下,让实习学生在真实环境中产生真实的市场行为。学会了解消费者需求,观察消费者反映,培养与消费者沟通的能力;同时,培养学生吃苦耐劳的精神作风。
4)与企业结合建立营销管理实习基地与武汉4S店共同建立营销实习基地,根据不同的学习阶段,组织学生进行包括参观、调研到顶岗作业在内的市场营销全过程的实习。通过分阶段的实现,使学生在不同的时期,对市场有一个理论到实践的了解和掌握,并且在实践中学习在书本上和教室里无法学到的而企业又特别强调的实际操作经验。
3 结束语
这种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使得该专业学生知识面宽、基础扎实,同时又具备明显的专业特色和行业优势,在同类专业中形成较强的核心竞争力。成才与成功就业是高职教育的两大目标。通过改革人才培养方案来提高就业率,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参考文献:
[1] 《教育部关于以就业为导向 深化高等职业教育改革的若干意见》[R].(教高[2004]1号)
[2] 驺从艳.兴趣为基础就业为导向创新高职人才培养方案[J].中国电力教育,2010(13):49-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