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大学生文明修身总结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21世纪是知识经济的时代,这一崭新时代对人才的全面素质和创新精神提出了新的要求。当代职业学校学生在有着一定的专业素质、掌握了一定的科学文化知识的同时,在不同程度上也存在着基础文明修养、公共道德修养欠佳的现象。
为了紧跟时代步伐,提高我校学生全面素质,现结合我校具体情况,我校决定在9-10月份期间开展文明月系列活动。通过开展此项工程,把职校生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公民道德教育活动、学风建设等各项工作结合并贯穿起来,分阶段、分层次,由浅入深地开展教育、引导工作。使学生自学树立良好形象,促进全面素质提高,改善学风、校风,进一步推进我校素质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工作,营造素质教育的软环境,引导和激励我校学生奋发有为,自觉成才,成为我国现代建设事业合格的接班人。
二、口号:
“创文明校园,做文明学子”
三、文明月的主题和范围
1、基础文明修养
重点培养学生的社会公德意识和环境保护意识,使学生做到行为美、语言美、心灵美。
1)遵守社会公德,养成文明高雅的个人品质和行为规范;
2)培养良好学风,引导学生把全部精力投入到学习中来;
3)正视异往,建立正确的爱情观、家庭观和幸福观;
4)强化心理素质,正确处理日常生活中遇到的各种危机、困难;
2、爱校、爱国、爱民意识的培养重点培养学生的爱校、爱国、爱民意识、
集体主义感和大局观念,使学生把文明修身活动与热爱学校、国家和人民的行动有机地结合起来。
1)关心母校事业,加强全校学生的爱校意识和大局观念;
2)熟悉民族文化,激发民族自信心、自豪感和爱国热情;
3)认清时代要求,培育与时俱进的现代素质和创新品格;
四、“文明修身工程”具体实施过程
第一阶段:动员宣传(XX年8月11日—XX年9月11日)
1)分别以横幅、海报、宣传板等形式进行大规模宣传。
宣传标语:
“新学期,新气象,新起点,新进步”;
“让心灵高尚,让行为文明,让环境优雅”;
“优化校园环境,建设文明校园”;
“举文明旗帜,树世纪新风”;
“不以善小而不为,不以恶小而为之”;
“从我做起 从现在做起 从小事做起”;
“创建文明城市从细微处做起”
2)动员大会(XX年9月4日晚6:30):
开展全校性质动员大会;
3)以“文明校园”为主题开展政治学习、班会,并制定计划,活动,实施方案。
4)以团支部为单位围绕“文明校园”内容开展各种形式的讨论会。
讨论提纲:
(1)如何看待考试作弊现象?
(2)如何在课堂上尊重老师的劳动;
(3)如何看待大学校园里的乱涂、乱画、乱扔现象,
及日常生活中如何树立环保意识?
(4)你眼里的课堂不文明行为有哪些?
(5)你认为当代青年学生有“吾日三省吾身”的必要吗?
(6)你最喜欢学校的哪些地方、活动和教师,为什么?
(7)学校及我校的发展(如升本)与学生个人发展的关系?
(8)大学生应该遵守的网络道德规范有哪些?
(9)传统的“仁、义、礼、智、信”的观念现在还可取吗?
(10)我校学生的竞争意识、协作意识如何?
我们应该如何处理同学间的竞争与合作的关系?
(11)大学生应该如何对待爱情?
(12)当一些需要你参加的公益活动和你本人的具体利益有所冲突时,你如何处理呢?
(13)网络生活中,大学生应该如何处理真实与自由的关系?
(14)校园生活中,大学生应该如何处理安全与自由的关系?
第二阶段:具体活动实施阶段(XX年9月12日—XX年10月中旬)
具体活动安排如下:
1、举办“文明杯”演讲赛;
2、征集当代大学生文明修身名言警句;
3、举办当代大学生文明修身书画大赛。
4、举行“向不文明行为告别”的签名活动。
5、开展“男生眼中不文明女生” 和“女生眼中不文明男生”的评比活动。
6、开展“标兵文明学生”、“文明班级”等评比活动,
7、举办文明宿舍评比活动及教室卫生评比活动。
8、加强学风建设。
9、青年志愿者活动。
10、举办文明修身杯台球赛及各项体育竞技活动。
11、政治学习“基础文明建设”,提高学生干部文明素质。
以上活动具体由团委学生会协作完成。
第三阶段:总结与展示阶段(XX年10月下旬):
在本次活动期间,学生处将针对全校的卫生、纪律情况进行抽查。
各班级活动结束后,请有关校领导和本次活动主要负责人到成效显著、环境美化有创意的地点进行参观。
我校对大学生文明修身工程进行总结,评选推荐在文明校园工程中表现优秀、突出的集体和个人,并进行表彰,给予一定的物质奖励和精神奖励,并在校内进行大规模展示与宣传。
五、有关要求:
1、各相关单位、部门必须提高认识,把这次活动放在学校发展规划和培养目标的大背景下来看待,充分认识到学生的文明素质和思想道德素质将直接影响学校的发展和未来,创建文明校园是实现学校发展目标的起点和基础。
2、各项工作必须有的放矢,落实到位,不搞形式主义,务求实效。
3、本次活动仅仅是创建文明校园工作的开始,这项工作是长期的、艰巨的,应该融合在以后各项工作之中。
一、主题班会案例描述
(一)班主任组织,揭示班会主题
(二)主持人开场白
(三)表演小品“我的一天”,现场表演或事先剪切成视频。展示校园情景,然后按照个人文明礼仪、校园文明礼仪、食堂文明礼仪、课堂文明礼仪几个校园情景文明礼仪进行讨论。
(四)情景文明礼仪
个人文明礼仪
1.第一小组为主,评价小品“我的一天”中涉及个人的文明礼仪现象(哪些符合文明礼仪要求,哪些不符合要求,正确的言行应该是什么样的)。
2.班会前将校园个人文明礼仪典范制成视频,展示。
3.第一小组主持,大家结合自己的认识查找问题,对照检查,自我整改。
4.总结班级个人文明礼仪规范:言谈礼貌、仪态举止、谈话姿势、个人及宿舍卫生习惯。
校园文明礼仪
1.第二小组为主,评价小品“我的一天”中涉及校园文明礼仪现象(哪些符合文明礼仪要求,哪些不符合要求,正确的言行应该是什么样的)。
2.班会前将校园文明礼仪典范制成视频,展示。
3.第二小组主持,大家结合自己的认识查找问题,对照检查,自我整改。
4.总结班级校园文明礼仪规范:同学交往的礼仪、尊师的礼仪。
食堂文明礼仪
1.第三小组为主,评价小品“我的一天”中涉及食堂文明礼仪现象(哪些符合文明礼仪要求,哪些不符合要求,正确的言行应该是什么样的)。
2.班会前将食堂文明礼仪典范制成视频,展示。
3.第三小组主持,大家结合自己的认识查找问题,对照检查,自我整改。
4.总结班级食堂文明礼仪规范
课堂文明礼仪
1.第四小组为主,评价小品“我的一天”中涉及食堂文明礼仪现象(哪些符合文明礼仪要求,哪些不符合要求,正确的言行应该是什么样的)。
2.班会前将食堂文明礼仪典范制成视频,展示。
3.第四小组主持,大家结合自己的认识查找问题,对照检查,自我整改。
4.总结班级课堂文明礼仪规范。
(五)主持人总结
二、案例分析
大学生学习“礼仪”,首先要以学会尊重他人为起点,礼仪本身就是尊重人的外在表现形式,“礼仪”从话里来,话从心中来,只有从内心尊重人,才会有得体的礼仪言行,尊重他人是人与人接触的必要和首要态度。“刘备三顾茅庐”的故事说明只有尊重别人,才能受到别人的尊重和信赖,在事业上才能获得成功。
其次,学习“礼仪”,要以提高本人自尊心为基础。自尊,即自我尊重,是希望被别人尊重、不向别人卑躬屈节,也不容别人侮辱、歧视的一种心理状态,是人的自我意识的表现,并以特定的方式指导人的行动,是一种积极的行为动机。正确的自尊心应具有待人谦逊、不骄不躁的品格。大学生在学会尊重他人时,自己也得到他人的尊重,自尊心在提高的同时,其内心的道德要求也在提高。
再次,学习“礼仪”要重在实践。一个人的礼仪只能在言行中才能反映出来,不说不动就不能说某个人有没有“礼仪”,每个人都要在理解礼仪要求的基础上,敢于在日常的言行中、平时的待人接物中展现自己文明有礼的形象。学校作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阵地,也是大学生养成文明礼貌行为的重要场所,所以礼仪教育是学校德育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提高学生全面素质的教育手段之一。
三、指导建议
大学生堪称“准职业人”,还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社会人。他们有一种强烈的走向社会的需要,同时又普遍存在一些心理困惑。比如,走上工作岗位后如何与领导、同事打交道,如何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如何进行自我形象设计,如何尽快地适应社会生活等社会交往问题。然而,大学生的社会心理承受力直接影响到交际活动的质量。一个具有良好的心理承受力的人,在交际活动中遇到各种情况和困难时,都能始终保持沉着稳定的心理状态,根据所掌握的信息,迅速采取最合理的行为方式,化险为夷,争取主动。对大学生进行礼仪教育,让大学生掌握符合社会要求的各种行为规范,满足大学生走向社会的需要,更好地促进大学生社会化;还可以培养大学生适应社会生活的能力,提高他们的社会心理承受力。
礼仪教育有利于对大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提高思想道德素质。对大学生进行系统的礼仪教育可以丰富学生的礼仪知识,指导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如何按照礼仪规范来约束自己行为,真正做到“诚于中而行于外,慧于心而秀于言”,把内在的道德和外在的礼仪有机地统一起来,成为真正名副其实的有较高道德素质的现代文明人。
四、资源拓展
目前,由于国内外形势的变化、市场经济的冲击、家庭环境的影响、个人素质修养的差异及学校礼仪教育的不足等因素,出现了某些大学生礼仪行为不文明的现象。学校和有关部门应齐抓共管,通过各种途径加强大学生礼仪教育,提高大学生的综合人才素质。礼仪的根本目标是要教育、引导全体公民自觉遵循社会主义文明道德规范以及相应的礼仪形式,提高人们的文明意识,养成人们文明行为的习惯,促使良好社会风尚形成,使人与人、人与社会达到高度的和谐与有序,努力推进整个社会精神文明程度的提高。
参考文献:
[1]金正昆.大学生礼仪.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2]黄菊良.大学生礼仪修养.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关键词:特色班集体;创建主题;思想政治教育
班级是高校实施教育教学的基本单位和重要环节,是大学生学习与活动的基本组织和素质全面发展的基本载体,也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阵地。在高校班集体建设实践中,常规做法是在新生入学初按照录取专业和人数多少进行分班,分班后基本上是随着时间和年级的推移开展大致不差的班级活动,进行班级评先评优时多以先进班集体命名。这种常规而固定的做法略显传统,存在着规划设计不科学,内涵不充实和特色不彰显,评价标准单一和模糊等种种不足。为此,我们在坚持传统的基础上,大胆进行创新创造,拓展工作思路,确立了特色班集体建设的工作目标。
一、特色班集体建设的思路与内涵
特色班集体建设就是立足于班级的基础地位和重要作用,围绕立德树人,提高育人质量的工作主题,沿着“你无我有、你有我精、你精我特”的差异化班集体建设新思路,改进班级建设不足,以“特色”为导向,以多元评价为手段,以个性发展为目标,积极开展“特色班集体”创建评选活动,从而发现和树立一批先进典型,进一步提升班级建设水平,营造良好的育人氛围,实现思想政治教育与班级建设实践及学生全面成长成才的有机结合,不断强化育人实效。我们从2009年开始尝试特色班集体创建实践活动,并不断进行经验总结和理论提升,确立了特色班集体的基本内涵。特色班集体是在先进的教育思想指导下,从班级实际和学生的未来发展出发,经过较长时间的集体建设和创新实践,形成独特的、先进的、稳定的班级风格与突出成果的班级。
二、特色班集体建设的方法与过程
(一)明确重点,分门别类
依据创建活动的重点和实际效果,形成了“科技创新班”、“明星班集体(团支部)”、“文明风尚班”、“考研就业班”等四个类别。“科技创新班”以大学生数学竞赛、数学建模比赛、“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为平台,侧重班级在参与各级各类科技竞赛、创新实践活动、学术科研方面的情况表现及实际效果;“明星班集体(团支部)”以学校的“校园之星”和“明星团支部”评先活动为契机,侧重挖掘和培育班级中的先进典型,发挥“学生明星”的辐射和榜样作用,激励大学生全面健康成长的情况表现及实际效果;“文明风尚班”则结合学校的全国文明单位创建活动和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侧重班级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学习弘扬,精神文明建设和思想道德素质提高等方面的情况表现及实际效果。“考研就业班”则结合学校的教学实习实践特色和大学生考研就业实际,侧重班级在考研组织培训录取和大学生就业技能提高,就业数量和质量提升方面的情况表现及实际效果。
(二)明确程序,优化整合
在明确类别的基础上,确定评选程序。评选每两年进行一次,主要包括培育创建阶段、申报阶段、初审阶段、答辩展示阶段和总结表彰推广阶段。同时,根据实践效果和评选时间要求,不断固化和优化程序设计,持续有序的动态推进。
三、特色班集体建设的实践与成效
特色班集体建设活动实施七年来,不断走向成熟和深入。由起初的在一到两个班级进行试点,现在已经扩展到整个学院的所有班级,发挥了很好的示范和辐射作用。同时,特色班集体的评选种类、评选机制、评选标准都得到进一步优化,已经成功立项为校辅导员精品项目,并取得丰硕成果。
(一)科技创新班
2009级数学与应用数学2班是名副其实的科技创新班。班级学生王瑞鑫获得全国大学生数学竞赛一等奖,实现学校零的突破,成为河南省获此殊荣的第二人,《光明日报》进行了专题报道;班级学生李彩霞等人获得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比赛二等奖1项,是当年学校唯一的一个国家奖。班级在数学建模、“挑战杯”、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方面获省级以上奖项80人次,几乎是人人参与,人人获奖。
(二)明星班集体(团支部)
2009级信息与计算科学班赵莉莉同学被誉为“最美塞钱女孩”,是学校首届“道德之星”。赵莉莉毕业后参军入伍, 2014年5月,入选由中央文明办主办的“中国好人榜”。2014年8月,中央电视事频道的《军旅人生》专题栏目,以《赵莉莉:最美时光》为题报道其先进事迹,赵莉莉成为军旅中“技术明星”。 以其事迹申报的案例《无私助路人,最美大学生》获得河南省高校道德讲堂优秀案例一等奖第一名。
(三)文明风尚班
2011级数学与应用数学1班积极参与我校的全国文明单位和新乡市的城市文明创建活动,利用暑假组织实践服务队,积极开展文明宣传、调研访谈、义务支教、结对帮扶等活动,连续获得“新乡市文明班集体”“河南省社会实践小分队”等荣誉称号。以此为基础申报的 “厚德明理,端行修身”大学生文明修身工程获得河南省高校优秀思想政治工作优秀品牌。
(四)考研就业班
2009级全体学生努力学习,奋发向上,以整体31%的考研录取率创造学院历史,比院平均考研率高出近10个百分点,尤其是2009级数学与应用数学2班,录取率接近52%,“211”以上录取学校接近80%。整个年级的就业率达到92%以上,为当年全校第一名。
三、特色班集体建设的经验与提升
特色班集体的创建活动的最大限度挖掘了学生各方面潜能,促进学生综合素质提高,使班级建设工作呈现出百花齐放的生动景象。当然,特色班集体创建活动也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同时面临着提升和优化的任务。
(一)立足学生实际是创建特色班集体的基础
创建特色班集体的首要任务是确定创建主题,而创建主题的确定又取决于班级不同的实际情况。可以以问题为导向来确定创建主题,也可以以班级的优势与成长为出发点来确定创建主题,还可以以班级的需要和学生的未来发展为依据来确定创建主题。
(二)学校的办学理念、办学特色和办学特长,是特色班集体课持续发展的土壤与根基
特色班集体的创建,要与学校的办学理念、办学特色和办学目标相结合,使之成为学校特色的有机组成部分。在学校办学理念和办学特色的大环境中,特色班集体才能生根发芽,茁壮成长。上述四个类别的创建活动无一不是结合学校的品牌活动和特色工作而展开,无一不受学校良好的育人氛围影响和启迪。无一不是在学校人、财、物等方面进行大力支持下走向成熟。
(三)科学的评价与激励引导,是特色班集体可持续发展的根本保障
对班级创建成果的具体层面进行对比与评判甚至量化比较容易,但如何衡量班级成员的素质提高及其对班集体产生的长久持续影响与创建活动的关系程度,还缺乏更科学的评价体系。只有建立更为科学合理的评价体系,才能引导特色班集体的建设朝着更广阔的空间发展。只有有效的激励引导,才能使特色班集体的建设更加主动和富于创造力。
(四)常规管理与日常教育,是特色班集体可持续发展的基础
特色班集体的创建,不是为特色而特色,不能“一俊遮百丑”,它必须以学校的常规管理与日常教育为基础。特色班集体的创建必须处理好继承与创新的关系,应是在常规工作基础上的创新与发展,具有将创新与常规结合起来的丰富德育内涵。因此,班级的特色与亮点,应以学校的常规管理为基础,使特色创建工作与大学生思想政治常规管理与日常教育工作相辅相成、相得益彰。唯有如此,才能为特色班集体得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五)充实外延和内涵,是特色班集体永不褪色的保证
在原来工作基础上,应该丰富创建主题,扩充评选类别。可以依据班级在政治理论学习研究、党团活动开展方面的情况表现和实际效果,设立“理论学习班”。也可以依据班级在学风建设,班级成员在学习目的、学习态度、学习纪律、学习方法等方面的情况表现和实际效果,设立“优秀学风班”。依据班级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和谐人际关系构造、身心素质提高等方面的情况表现和实际效果,设立“阳光和谐班”。当然,特色班集体的创建也是一个整体工程,需要不断扩大的参与力量。可以进行班级、机关、宿舍、支部等方面的联动,也可以吸引辅导员、机关干部、专业教师、社会组织等各种角色参与班级建设,形成合力。
参考文献:
[1]韩凯、刘文君.基于大学生群体新特点的集体建设探索与实践[J].高校辅导员,2013.
关键词 高校 学生社区 管理途径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ki.kjdkz.2015.10.088
The Study of Efficient Management Way of Students'
Community in University
YANG Dan[1], JI Min[2]
([1] College of Energy and Electrical Engineering, Hohai University, Nanjing, Jiangsu 211100;
[2] Dayu College, Hohai University, Nanjing, Jiangsu 210098)
Abstract Students' community is an important part in college students' learning, life and communication. It has functions of education, management and service for universities. These functions are important guarantee to achieve the efficient management way of students' community in university. This paper based on the functions to study its effective management way. The way is to do regular work effectively with strict and clear system. The way is to link work at selected spots with that in entire areas headed by education for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The way is to style with various forms of innovation activities to cultivate students in an all-round way.
Key words college; student community; management way
高校学生社区是大学生学习、生活和交流的重要场所,不同于普通居民社区,这里聚集的是正当青年的追逐人生梦想的大学生,他们充满活力,求知欲很强,但却尚未成熟,思想水平、心理素质、价值观等都有待高等教育的洗礼和养成。大学生的大部分课余时间正是在社区里度过的,课堂教学和课外实践之余,学生社区也就自然成为高校发挥教育、管理和服务功能的重要阵地,因而学生社区相应具备这些特别功能,发挥好这些功能是实现高校学生社区的高效管理的重要保障。
1高校学生社区的功能
1.1教育功能
大学生除了接受专业知识教育,思想政治教育、文明修身教育、心理健康教育、文化素质教育等都是大学教育的重要方面,如此全面教育才能培养出合格的复合型人才。而学生社区作为大学生课堂教学和课外实践之余的重要场所,在教育方面,以有计划有目的系列教育活动为载体,可以实现其特殊的教育功能。例如在新生入学教育阶段,在社区内开展安全防范教育宣传、学习、高年级与低年级结对帮扶心理和学习问题等活动,帮助新生提高安全意识、加强思想政治理论基础、加快适应新的学生和生活环境,在毕业离校教育方面,开展社区获奖达人评比、学霸宿舍评比、社区美化评比等活动,将毕业生的社区文明与优秀行为作为榜样传承给低年级学生,鼓励大家共同创建良好的社区风气。
1.2管理功能
高校学生社区的管理功能体现在对学生社区生活的纪律管理,包括卫生管理、作息时间管理、公共安全管理和公用设施管理方面。学生社区作为大学生集中住宿的地方,需要对大学生的社区行为进行约束,通过制定社区文明条例和社区相关工作人员的执行与监督,以及管理对象的积极遵守,共同营造良好的社区环境。再者,大学生从五湖四海来到高校,不同性格和生活习惯的人住在一起,难免会发生人际关系的矛盾,这些矛盾常常会影响到学生的学习,这也需要社区相关工作人员对社区人际关系进行管理,帮助学生解决矛盾,为学生提供稳定的学习和生活环境。高校主要是通过学生社区管理职能部门、物业管理公司、学生自律组织、班级或年级社区管理员共同发挥管理功能。
1.3 服务功能
在学生社区,高校通过社区管理职能部门、物业管理公司等为学生提供社区服务,如宿舍安保、清洁、文体活动组织,这些服务工作为学生的学习和生活提供了重要保障,服务功能也是学生社区的基础功能,优质的服务有利于大学生在高校的成长成才。与此同时,学生自律组织、班级或年级社区管理员则发挥自我服务能力,以学生骨干身份主动参与社区服务,协助社区管理人员约束和监督社区行为,他们通过开展社区卫生文明服务、社区风采展示活动、社区文体活动等形式服务学生群体,自我服务是高校“三自”教育的重要内容,学生在这种自我服务中培养出良好的自控力、管理能力和责任感。
2 高校学生社区的高效管理途径
2.1 制度严明,执行到位,常规工作切实有效
加强学生社区建设,抓好学生社区的常规管理工作,是做好学生社区工作的基础,是学生在校学习生活正常有序进行的保障。为此,高校应该建立详细的校内学生住宿信息档案,可以用直观全面的学生宿舍分布图形式涵盖不同类型的学生群体的宿舍信息档案,如:心理困难学生、学习困难学生、经济困难学生、留级生、民族生、国防生、转专业学生、学生骨干、特长学生等等。通过对校内学生住宿信息的详实掌控,加强社区工作的针对性、提高社区工作的效率,为保障社区工作的有效开展奠定重要基础。
在宿舍调整申请方面严格把关,请销假制度要执行到位。学生申请宿舍调整应根据申请者的不同诉求,有针对性地采取相应措施:针对转专业学生和留级生,积极鼓励其调整至新的班集体宿舍区域就住,以便于学校及学院社区工作的整体管理,增进学生感情,加速集体融合,充分发挥学生群体的教育监督作用;针对基于宿舍人际关系危机的调整诉求,采取先改善再观察后决定的举措,即在辅导员指导下以坦诚沟通、相互理解为基础进行人际关系修复和改善,之后再进行跟踪了解与观察,严格把关申请条件和手续。在申请校外住宿手续上,按照辅导员调查核实、学院学生社区领导小组组长初审、上报学生处审批的手续层层把关,同时对校外住宿学生时刻保持密切关注,不定期访查,掌握实时动态,确保校外住宿安全。并且在开展社区教育管理工作的实践活动中,校外住宿学生仍然是不可或缺的教育管理对象。
要密切关注社区学生身心健康,积极开展各方面活动,对于各类流行性疾病做到积极预防、及时处置,保证学生有良好的生活环境。对于身心重大疾病,可以聘请有关专家,对学生进行宣传教育,传授预防和治疗的方法。组织开展心理短剧表演、心理征文、心理健康讲座等活动,帮助学生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树立心理咨询的意识。对于社区突发事件处理要有预案,处理要及时妥善,确保预案在先、及时掌控、妥善处理、深刻总结,从而保障校内住宿学生的身心健康和生命安全。
2.2 教育引领,点面结合,思政工作落到实处
学生社区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阵地,高校要以思政教育引领学生社区全方位建设,以基层党团组织为基点,在学生社区中树立党团员先锋模范榜样,积极营造创建文明宿舍的良好风气,以此点面结合,真正将社区思政工作落到实处。
做到社区管理规范化,违纪违规及时处理。从新生入校到毕业离校,持续严格规范学生在入住及退宿、公共安全、作息制度、公用设施管理等方面的社区行为,对学生违章用电、夜不归宿等违纪情况及时进行教育处理。
做到学生骨干抓社区,管理网络配备齐全。积极号召学生参与社区“自律”组织,参与学生宿舍的管理和服务,监督各项制度的执行,及时向宿舍管理部门反映学生的意见、要求,协助辅导员、宿舍管理员排解矛盾。在拓宽学校、物业、学生之间的联系、沟通、对话渠道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例如成立由主要学生干部组成的“宿舍管理委员会”,形成由年级长到班委到楼层长到寝室长的学生宿舍骨干网络,积极参与学生社区管理,主动配合和协助管理工作,及时上报学生中晚归、宿舍卫生等重要情况。
做到党团组织进社区,社区文明积极向上。高校应重视发挥学生党员在群众中的影响力,特别是学生党团组织在学生中的号召力。鼓励学生党团组织积极策划开展各类健康有益、积极向上的活动。以班级团支部或年级团总支为单位,举行丰富多样的社区文化生活,推动学校精神文明建设。例如在迎新期间,在新生社区组织学生党支部服务小队,参与新生接站、注册登记和行李搬迁等工作,鼓励高年级学生弘扬志愿者精神,以身作则为新生示范。
2.3 全面培养,形式多样,文化活动创新创优
学生社区文化是高校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社区的文化体育活动是学生自我培养、发挥创造力、提高素质的重要环节。通过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社区文体活动,以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全面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例如组织社区文明修身教育方面的禁烟禁酒宣传教育活动;安全教育方面的消防安全演习、安全知识竞赛;体育运动方面的8人制足球赛和趣味运动会;在增进学生感情方面,组织男女生宿舍互访等活动;在宿舍风采展示方面,组织 “文明宿舍”、“学霸宿舍”、“最佳人气宿舍”、“最有爱舍员”的评比活动;还可以积极创新学生社区工作途径,开拓社区建设新思路,联合多个社区积极推广学生志愿服务,引导学生努力成为雷锋精神的传播者、弘扬者和践行者。例如深入老年公寓开展志愿服务活动、走进居民社区义务维修等。这样一方面加强了与外部社会的关系,形成良好的外部舆论氛围;另一方面,学生通过社会性的文化活动得到更为全面的锻炼,提高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
参考文献
[1] 蔡联群.高校学生公寓管理工作初探[J].江苏高教,2004(5).
[2] 赵秋迪.李凌燕延伸高校学生公寓管理服务育人功能[J].中国校外教育(理论),2010(5).
[3] 任海涛.高校学生社区管理模式的理论与实践探索[J].中华文化论,2007(7).
2006年,教育部颁布了《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其中明确确立了辅导员工作职责,对辅导员角色进行了重新定位,如“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辅导员应当努力成为大学生的人生导师和健康成长的知心朋友”“辅导员是大学生思想、学习和生活上的知心朋友,是大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等。正是其职业角色定位决定了高校辅导员职业道德素质。《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第八条对选聘辅导员的标准专门做了规定:即政治强、纪律严、业务精、作风正;德才兼备,乐于奉献,潜心教书育人,热爱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事业。简单而言,当前形势下对辅导员的职业道德素质要求可以概括为五个方面:坚定的责任心、无私的奉献心、不息的上进心、求真的务实心、无瑕的真诚心。而儒家先哲认为,完美的人,即正人君子,必须具有良好的道德修为和职业素养。要达到道德素养的至高境界,就只有通过自我学习、自我提升、自我磨练。
2儒家思想与高校辅导员职业道德素质的相通性
博大精深的儒家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沉淀和瑰宝。儒家的人本思想、德育思想、修身思想已经构成了我们的民族之魂。儒家人本思想主张任何人都应该有一种为“仁”的愿望,在儒家人性理论、“仁政”学说的价值内涵中,由“爱人”“重民”“贵民”所延伸出的一系列内容都深刻体现出儒家对普通民众的关心、关注。[3]在儒家的德育思想中,正直是做人的基础,孔子认为“人之生也直,罔之生也幸而免。”儒家的修身思想是关于人自我发展、自我完善的思想。由于儒家以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为理想,显然要实现其理想就必须品质端正、深明大义、才能出众。人品、人义和人才,这三者既是儒家传道授业解惑的主要目的,也是当前国家教育青少年的重要目标;既是历代社会理解和衡量人的基本标准,也是当前对高校辅导员最直接、最清晰的条件要求。“德之不修,学之不讲,闻义不能徙,不善不能改”(《论语·述而》)者,则不具备作为高校学生辅导员的条件,非但做不好高校学生工作,而且有可能将学生引入歧途。在纪念孔子诞辰2565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暨国际儒学联合会第五届会员大会开幕会上的讲话中也曾指出:“包括儒家思想在内的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蕴藏着解决当代人类面临的难题的重要启示,比如,关于道法自然、天人合一的思想,关于天下为公、大同世界的思想,关于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思想,关于以民为本、安民富民乐民的思想,关于为政以德、政者正也的思想……。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丰富哲学思想、人文精神、教化思想、道德理念等,可以为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提供有益启迪,可以为治国理政提供有益启示,也可以为道德建设提供有益启发。”因而努力探索儒家人本思想、德育思想、修身思想在加强辅导员职业素质和职业道德中的有利因素,积极汲取儒家文化的超凡魅力并内化为自身的东西,无疑会大大提升辅导员职业道德素质。
3汲取儒家思想之精华,努力提升辅导员的职业道德素质
3.1辅导员应具有“仁爱”之心
每一位真正立志成就一番事业的人,应当有“兼善天下”的宏大愿望,他不仅要自己立得住,也要帮助别人立得住;不仅要自己通达,也要帮助别人通达。[4]仁爱作为儒家的思想核心,历来就是中华民族尊奉的道德信念。为仁之道在于取譬于己、推及于人。“取譬于己”要求辅导员做到“克己复礼”(《论语·颜渊》),仁不是生而有之,而是后天修身正己的结果,这就需要提升自身修养,培养良好品质,造就完美人格,切实以恭谨、宽厚、仁慈、诚信的仁德标准践行之,努力做到“为仁由己”和“知行合一”。“推及于人”要求辅导员关心学生、爱护学生,建立和谐共融的师生关系,在处理师生关系时将心比心、由己及人,奉行“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颜渊》)。对他人尽心尽力、心怀仁义,同时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荀子·劝学》)。只有这样才能具备超凡的人格魅力,才能达到道德修养的至高境界,成为众星拱之的北辰而得到学生的尊重、拥护、信任。
3.2辅导员应做到“师以身为正”
“苟正其身矣,于从政乎何有?不能正其身,如正人何?”(《论语·子路》)作为天天与学生打交道的辅导员,除了引导学生,还要说教学生,甚至是管理学生,而80、90后的学生很多具有叛逆心理,因此要想使学生信服,必须先检点自我,要求学生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所谓率先垂范,切实做到“吾日三省吾身”(《论语·学而》)。在实际工作中,慎言力行,少说空话,多干实事,“力行近乎仁”(《礼记·中庸》),“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论语·里仁》)。注重与学生交往的一切细节,事事为先,时时为范,努力把言传身教的思想精髓真正贯彻到实际工作中去,将作为师长的身正示范作用鲜明凸现出来,用实际行动去感化,用温暖爱心去呵护,用温馨言语去引导。注重反省内求,查找自身不足,提高职业素养,努力做到孟子所强调的“求其放心”“反求诸己”“反身而诚”“养浩然之气”等,这样才能使学生心归而顺服,从而使对学生的教育引导工作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3辅导员应做到“君子不器”
高校辅导员素有“万金油”之称,这既体现了辅导员工作的繁琐、复杂,又承载了对辅导员的期望。那么作为辅导员自身,就要真正做到召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能胜。另外这也是辅导员职业对辅导员的实际要求。因为辅导员除了与学生打交道之外,与学校多个部门都有工作联系;除了负责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道德及修养行为之外,学生的校园文化生活、社会实践等也要由辅导员指导。比如要办一场迎新晚会,如果你对音乐一窍不通,那怎么去指导学生,又怎么去组织实施呢?因此要全面发展自我,平时一有时间,就要注意自我充电,不管是人文的、社会的、现代的,还是艺术的、校园的、传统的,都应该通而知之,努力做到“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论语·述而》)。深入领悟“举于诗,立于礼,成于乐”(《论语·泰伯》)的思想精髓,使自己全面、协调发展,个人素质全面提高,自身能力大幅增强,只有这样作为辅导员在工作中才能游刃有余,只有这样对工作中不可预测的困难才能泰然处之。
3.4辅导员应做到“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当今社会正向着全球化、信息化的方向迈进,新媒体发展突飞猛进,微博、微信、微电影在高校大学生中不断普及和深化,教育观念和教育手段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而辅导员作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前沿守卫者,就必须满足时代要求,顺应社会发展,倡导创新教育方法,掌握微博、微信、飞信等新媒体技术,并在学生工作中充分运用,不断提高工作效率,不断缩短与学生的心理距离,不断认同、认识学生正确的行为习惯。对于学生打游戏、发微博、上网聊天,不以令行,不以威慑,尽可能做到“道之以德,齐之以礼”(《论语·为政》),以引导学生正确将新媒体技术手段应用在学习、生活、社交当中,而不是“道之以政,齐之以刑”(《论语·为政》),用校纪校规强令约束,这样的教育会适得其反。只有做到“为政以德”(《论语·为政》)、“学而不厌”,方能做到“诲人不倦”,以个人高尚的道德品质、非凡的人格魅力、广博的社会知识、丰富的人生阅历去感动、震撼学生,进而对其进行教育、引导,这样不但有事半功倍之效,而且可以提升辅导员在学生中的威信和形象,如果“所学不深,所知肤浅,所幸虚浮,自然德威无所从树。”这就是所谓“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论语·述而》)。因而应“学而时习之”(《论语·述而》),要坚持不懈地汲取新知识、掌握新技术,注重自我提升、自我完善,善于活学活用、边学边用。唯此方可以不变应万变,满足当下信息化到来对高校学生工作所提的新要求。当然人的道德品质及专业素养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不可能一下子完美或据而有之,需要经历长时间的不断学习、不断探索、不断实践、不断总结,这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正所谓日积月累,才能水到渠成。
3.5辅导员应具备“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思想境界
关键词:全员;全方位;育人理念;学生工作体系;建构
新时期高校学生工作备受关注,社会转型下学生工作面临一些新情况和新问题,建构一套行之有效的学生工作体系在高校人才培养中意义重大。全员、全方位育人就是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充分发挥学院整体效能,把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渗透到人才培养的全过程,形成领导、教师和学生全员参与的育人格局。近年来,各高校围绕全员、全方位育人这一核心价值做了不少积极的探索和实践。嘉兴学院生化学院以“抓好常规、突出重点、凝练特色、建构品牌”为基本原则,根据学生特点和专业特色,依托学院现有资源,逐步探索出了一套符合学生发展的学生工作体系,即建构出“四支精干队伍”,凝练出“四大文化品牌”,提炼出“四条工作设想”。
一、育人之基:四支精干队伍
学生工作的关键在于建构精干的学生管理队伍。高校学生工作中与学生最密切的辅导员和班主任队伍,在学生成长成才过程中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学生党员和干部队伍在学生工作中具有引领和标杆的价值和意义。学生工作队伍建设是实现育人之基石,生化学院逐步完善辅导员、班主任、党员、学生干部四支队伍的选拔、培养、管理和考核机制,四支队伍相辅相成、相互配合,逐步形成全员育人的工作格局。
1.辅导员队伍:顶层设计有突破
以2013年生化学院聘岗为契机,大胆创新,实现顶层设计有突破,固定岗和流动岗相结合,工作内容模块化,人员齐备,分工明确。在队伍建设上,重视辅导员的专业化、职业化;在工作理念上,注重以工作带动研究,以研究促进工作。
2.班主任队伍:建构品牌促和谐
生化学院党政班子高度重视班主任队伍建设,为不断提高班主任服务学生能力,班主任队伍进行择优选聘,学历层次高;制定了独具特色的班主任量化考核办法,将班级管理和班团建设作为教师考评的重要内容,增强班主任对班级管理工作的针对性、指导性和实效性;开展班主任年会,总结交流工作经验,提升学生管理水平;打造班主任品牌活动――“班主任,生日快乐”,由班级学生为班主任过生日,建设更为融洽和谐的师生关系。
3.党员队伍:“四个一”培养工程
党员队伍建设基本建构起“四个一”培养工程,即“一个组织,一项制度,一个载体,一个平台”。“一个组织”即成立党员队伍管理机构――党办,负责对党员队伍的发展、培养、监管和考核,实现“阳光入党”;“一项制度”即党员发展工作细则,依据生化学院专业实际,引入量化评分,重新厘定党员发展细则,从学业成绩、科研能力、工作能力等方面对党员发展的各项标准进行量化,使其更趋合理化;“一个载体”即“我为党旗争光辉”活动载体,强化红色营养滋润,使党员坚定理想自信、道路自信、成人成才自信;“一个平台”即生化1818公益服务平台,由党员队伍承担起建设和维护1818公益服务平台的责任,强化党员服务观念和责任意识,充分发挥党员队伍在学生自我教育中的作用。
4.学生干部队伍:提升服务学生能力
坚持“党建带团建、团建紧跟党建”,强化学生组织建设。重点抓好“一团两会”学生干部队伍建设,强化学生干部“自我教育、自我服务、自我管理”的工作理念,完善团总支、学生会、社团干部培养机制及部长问责制,建立“一对一”干事培养模式;加强对班委和基层团支部的建设和指导,班团考核“一级一星”常态化,开通“手机版点名系统”,取消班团干部每天签到制度,自行设计学院信息平台,实行网上“手机签到制”,提高工作效能。
学生工作队伍建设至关重要,生化学院进行针对性整改,不断优化、完善队伍建设,夯实育人基石。
二、育人之器:四大文化品牌
1.以“忘年交”结对子为载体,引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生化学院“忘年交”结对子思政教育文化品牌活动始终坚持“贴近实际、贴近师生、贴近生活”,以育人为根本,以引领青年、凝聚青年、服务青年为方向,为推进学院学生工作起到了很好的示范和带动作用。经过多年培育,活动载体不断创新,并呈现多样化格局,形势报告、清明扫墓、社会实践、座谈恳谈、主题班会、红色寻访、毕业生欢送会等活动,使学子们在“忘年交往”中树立理想,磨练青春,规范行为,成长成才。20年的“忘年交”,20年的积淀,形成了“忘年交往,文明修身”的品牌文化和学院特色。
文化在传承中进阶升级,生化学院以“忘年交”特色文化品牌为载体,坚持红色教育为主线、校本教育为支撑延展,加强青年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牢固树立阵地意识,实现学生“精神成人”目的。
2.以考研和学生科研为抓手,打造学风文化品牌
为更好地推进生化学院考研和学生科研工作,学院在顶层设计、制度保障、管理举措上不断完善和拓展。生化学院坚持抓考研工作来“促学风、创特色、扬声誉、树品牌”,从新生入学抓始业教育,到考研经验总结交流,已形成了一套有序的管理办法。同时,储备了一批非常有经验的考研指导教师,开展经验交流、导师辅导、氛围营造等,提升学生继续深造的自信心。
在顶层设计上,生化学院成立了学科竞赛学术委员会。在制度上,《生化学院考研就业奖励制度》调动全院师生积极性,来推动考研工作。《生物与化学工程学院科研团队建设与管理暂行办法(2013年修订)》强调学院科研团队必须带学生,以此来推进“学生进团队计划”,充分发挥学院自身优势资源,将科研优势转化为育人资本,服务于学生的专业成才。同时,借助学科性社团建设,以社团带动学生考研和科研的积极性,提升学生专业素养和社会竞争力。
3.以生化1818公益服务平台为载体,建构德育文化品牌
我们主动占领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新阵地,利用网络为大学生学习、生活服务,对大学生进行教育和引导,是新时期新形势下学生工作面临的挑战和机遇。生化1818服务平台即是依托网络载体,实现德育建设的新路径。
生化1818服务热线开通之后,该服务项目得到了相当多学生的认可。为了更好地服务学生,生化1818公益服务平台实现了全面升级,分“线上”和“线下”两条路径,“线上”以学生服务热线1818、网络在线、QQ、微信平台为载体,主动占领网络思政教育和德育新阵地。“线下”依托党办和1818服务办公室开展职业规划、就业指导、心理咨询、专业解惑等项目。把生化公益服务平台打造成一个依托学生技术服务者、青年志愿者、党员队伍等青年学生群体,致力于服务学生信息咨询、人生规划、就业服务等,覆盖全院的公益信息平台。通过这一平台,志在调动学生服务于人的热情,培养青年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实现学生自我服务和服务学生,开展德育文化建设,实现道德养成。
4.以就业创业教育为核心,培育大学生职业规划品牌
随着大学生就业竞争日趋激烈,为提升生化学子综合素养和就业竞争力,近几年,生化学院基于学科和专业特点,在创新创业教育上做了一些有益探索和实践。以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和就业指导课为依托,创新职业生涯规划和就业指导课程;以“挑战杯”及创业设计类竞赛为载体,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业精神;以学校的大学生创业园和创业教育中心为平台;以“大学生创新能力个性化培养项目”为试点,探索实施“一年级导航工程”,强化新生专业和理想教育;以大类招生试点为契机,融入人才培养方案和职业规划理念,全面实施创新创业教育。同时,以浙江省职业生涯规划大赛和学院职业生涯规划俱乐部为活动载体,不断创新活动形式和内容,引导学生自主规划,提升学生职业规划意识,提高学生在校学习的有效性和主动性。
四大文化品牌分别从思政教育、学风建设、德育和创新创业教育四个方面阐释了生化学院全方位育人的理念,四大品牌相辅相成,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辅以学风建设、德育、创新教育,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
三、育人之策:四条工作设想
1.以学科竞赛为核心,培植学科性精品社团文化
为组织做好各类学科竞赛,生化学院加强了学科性社团建设,培植精品专业社团。在社团建设上,以学院专业为导向,增设化工、生物、环境、KAB创业和职业规划5大俱乐部,针对不同年级学生,首先进行职业生涯规划辅导,明晰职业发展方向,使学生分别进入各专业俱乐部,凝聚并带动一批热爱专研的学生,投入如化工设计、生命科学、挑战杯等各类学科竞赛的探索,并将有创业前景的科研项目转化为创业项目,以KAB创业俱乐部为中心,进行创新创业教育和创业项目培植。全面提升学生的专业素养,增强其社会竞争力。
在外部支持上,我院学科竞赛学术委员会整合学院五大研究所和校外企业、研究所资源,提供校内外导师、课题项目、经费和实践基地支持,建构学院、企业、社团的良性互动与合作,真正实现产学研一体化,真正提升学生的专业水平、创新能力和社会实践能力。同时,依托原有心绿环协、优普科研社,培养学生学科兴趣和专业实际应用能力,打造各种社会实践平台,增强学生社会服务意识和服务能力。通过重组学科性社团,以学科性竞赛为核心,导入学分制评估体系,实现全院学生全员参与科研的局面,全面实现“专业成才”目的。
2.以“一年级导航工程”为中心,创新新生始业教育途径
充分利用我院大类招生试点契机,打造“一年级导航工程”,为新生配备人生导航师。大类招生,必然带来各专业对优质生源的竞争,适时导入导航工程,也必然带动各专业导师育人的积极性。导师配备上,人生导航师由学院有经验的教师担任,每位教师指导3~4名学生,实现精细化指导,改变以往粗放式培养模式,坚持做到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导航内容上,重点体现在指导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兴趣培养、学业指导、考研就业、情感引导等方面,基本实现了学生培养模式和学生工作的转变。
3.以文明修身工程为主线,推动大学生文明室风建设
在学生公寓管理中明确专人专项负责制,整合并建构起楼长、层长、寝室长和学生会生活部的“三长一部”学生队伍,实现文明室风,自我创建。修订文明寝室建设与管理制度,完善“三位一体”的工作布局,实施进位升级计划,制定并完善党员、干部联系寝室制度和专任教师、辅导员、班主任下寝室制度,开展“文明寝室”“红色寝室”“学习型寝室”创建评比,完善长效机制。以特色寝室文化为主题,开展“一期一特色”寝室文化节活动,创新活动载体,并推进团的活动进公寓、社团活动进公寓,充分发挥学生组织在文明寝室建设中的作用,推动学院文明室风创建活动。
4.开发毕业生跟踪调查系统,实现育人环境的优化
与学院教务办合作,协同开发毕业生跟踪调查系统。一是信息反馈,通过该系统让已毕业学生结合自身感受,对学院团学工作、教学及课程开设等情况给予评价和建议。毕业生深入社会对所学进行检验,根据社会需求,对我院管理工作、教学工作、制度设置等给予的评价和建议,对指导我院整合育人资源,优化育人环境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二是做好校友工作,开展特色校友活动。校友作为高校重要的发展性资源,越来越受到重视,校友资源的育人价值也日益凸显。该系统的开发,有利于整合校友资源,开辟校友沟通渠道,实现全方位育人理念。
Abstract:Sport etiquette refers to the expected etiquette behaviors in the sports games which manifest mutual respect, amity and friendliness. Sport etiquette in higher education is able to promote sports culture construction and create a harmonious atmosphere on campus. This paper will discuss the necessity and feasibility of sport etiquette education in universities.
关键词:体育礼仪 高等教育 必要性和可行性
Key words: sport etiquette higher education necessity and feasibility
作者简介:李钊,男,陕西师范大学体育学院2009级体育人文社会学研究生,研究方向:体育法学。
礼仪是人类社会文化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它标志着人类文明的历史进程。体育发展的最终目的是通过促进体育文明来推动社会的发展。体育文明有着深厚的精神内涵和精美的外在表现。体育礼仪主要是指人们在体育交往中所应该具有的相互表示敬重、亲善和友好的行为规范。体育礼仪作为一种体育文化,其根本意义是尊重参与体育活动中的每个人,体育礼仪是一种道德上的规范,它告诉人们在体育活动中应该有什么样的言行举止。体育比赛紧张激烈,偶然性强,参与者的个性也比较张扬,运动员懂礼仪、自觉的践行礼仪,才能尊重裁判,遵守规则,尊重观众,从而尽最大努力展示自我风采,呈现精美赛事。本文通过分析高校体育礼仪的教育现状,从而论证高校体育礼仪教育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一、高校体育礼仪教育的现状
本文通过调查研究陕西师范大学学生的体育礼仪现状,分析总结高校体育礼仪教育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1.1 案例分析
本文以教育部直属、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的师范院校――陕西师范大学为例调查研究了高校大学生体育礼仪的现状。陕西师范大学是国家培养高等院校、中等学校师资和教育管理干部的重要基地,被誉为西北地区“教师的摇篮”。学校先后被教育部、陕西省授予称“文明校园”号。学校是“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和“教育部高校辅导员培训和研修基地”,多年来高度重视学生的综合素质教育,大力弘扬“厚德积学”文化精神,建设高品位校园文化。在课堂教学以外,积极推进“大学生素质拓展计划”,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社会实践活动和公益服务活动,倡导高雅艺术进校园,形成了体育文化节,迎新杯篮球赛,欢送杯篮球赛,等校园体育文化品牌活动。
陕西师范大学学生体育活动是丰富多彩的,例如学校和各个院系组织的“迎新杯”篮球赛、“迎新杯”排球赛、“欢送杯”篮球赛、“欢送杯”排球赛,有大学生健美操比赛、大学生轮滑比赛、大学生排球比赛等一系列同学们参与热情非常高,参与面广的体育活动。在调查中发现,参与学生往往缺的不是体育运动能力和技巧,而是基本的体育礼仪。
在调查中发现,在不同的体育比赛中,反映出了大学生各种各样的体育礼仪知识的欠缺。例如在篮球比赛中,篮球运动在赛场上出色发挥是与球员自身的技巧和整个赛场的和谐程度相关联,由于篮球比赛场地相对较小,球员又大多身材高大,人与人之间的身体接触也比较频繁,在运动过程中经常会遇到运动员因为身体接触、对方队员的小动作、坏动作、伤人动作而引发的不文明行为,导致篮球运动的不和谐局面。在赛场上,队员们不能够完全的统一队服、在比赛开始之前缺乏相互之间的问好,比赛结束后缺乏相互握手等礼仪行为。在乒乓球比赛中,队员在比赛之前不能够进行赛前握手、赛后握手以及和裁判员握手等一系列基本的体育礼仪常识。在一些体育比赛中,观众自发组成拉拉队,为运动员呐喊助威,有的拉拉队员却在比赛中对对方队员进行语言挑衅、喝倒彩、瞎起哄等不文明的行为。在裁判员执法中,有的裁判员表现出了急躁、失态、缺乏沉着应付、冷静对待的意志品质,在处理问题时顾此失彼,激化矛盾,得不到观众和运动员的尊重。
1.2 高校体育礼仪教育的缺失
从陕西师范大学的案例分析可知,该校重视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积极组织各种体育比赛,而且学生的参与热情很高,参与面很广。各种体育比赛在丰富了学生课余生活,锻炼了综合素质,收到积极效果的同时,也一定程度上反应出高校体育礼仪教育的缺失。
从调查结果可以发现,在各种体育比赛中,运动员以及观众甚至裁判员都会或多或少出现一些不符合体育礼仪行为规定的举止。究其根本原因,是因为高校体育礼仪教育的缺失,学生并没有充分理解体育精神和体育礼仪的广泛内涵。体育礼仪包括仪表、服饰、语言、礼貌礼节、典礼仪式等。在体育比赛中双方不发生肢体冲突只是体育礼仪最基本的要求,除此之外体育礼仪需要体育比赛的所有参与者,包括运动员,观众,裁判在比赛的各个细节中尽可能完美的诠释“友谊第一”的运动精神和“相互表示敬重、亲善和友好”的体育礼仪行为规范。
二、高校体育礼仪教育的必要性
高校体育礼仪教育对大学生修身立德都是有积极意义的。在高校要求大学生及研究生践行体育礼仪可以有效地增进其相应的素质和能力。第一,体育礼仪教育能够提高大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大学生通过体育礼仪教育,参与体育比赛,践行体育礼仪使外在的礼仪行为表现内化为个人道德修养。第二,体育礼仪教育能使大学生懂得与人交往沟通时要互相尊重,这一影响是深远的,有助于大学生之间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从而为进入社会做好准备。第三,体育礼仪教育对营造和谐校园氛围有着积极意义,体育礼仪教育使同学们之间形成和善友好的关系,进而产生良好的人文景观,使大学充满和谐的氛围。
体育礼仪行为规范看似都是一件件小事,但正是这些所谓的“小节”问题,不仅代表你个人,还代表着一个群体、以至一个国家的形象。良好的比赛礼仪,体现着运动员本人的人文素养、综合修养。至今,很多人怀念俄罗斯体操女皇霍尔金娜,除了比赛成绩,更多的是她的迷人微笑。以前,成绩较差时,我们经常强调“比赛成绩和精神文明双丰收”,非常注重运动员的人文素质、精神面貌,运动员比较拘谨。现在成绩好了,有了体育技术和经验的提高,运动员放松了人文修养、体育礼仪的提高,这个问题值得反思。目前高校体育礼仪教育的缺失现状亟需体育部门和学校在大学生中广泛开展体育礼仪教育和训练,尤其是对体育专业学生的教育和训练。
三、高校体育礼仪教育的可行性
体育礼仪本质上是一种道德行为规范,其载体是体育活动。从这一层面不难理解,体育礼仪既然是行为规范它就具有可授性,既然载体是体育活动它就可以在体育活动中践行。
3.1 增加体育知识,提升综合素质
大学生的礼仪行为直接关系到国家、社会以及个人的礼仪行为,所以必须普及大学生的体育知识,使大学生不仅在高校里掌握了体育技能,而且要通过体育锻炼提高大学生的人文内涵,增加他们的体育礼仪知识,使他们在体育活动中提高自己的整体素质。学校可以在各种体育赛事中对运动员、教练员、裁判员、志愿者、观众进行体育礼仪知识的培训,培养一批高素质的人才。
3.2 广泛宣传,树立典型
如何让大学生增加体育礼仪知识是急需要解决的问题,笔者建议从以下四个方面进行:第一,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首先让教师在体育教学过程中贯穿和增加体育礼仪知识的培训,使同学们在课堂上能够明白体育礼仪的重要性。第二,积极宣传各种体育礼仪知识和经典案例,给同学们一个了解和掌握体育礼仪知识的平台,让他们从内心深处感受到体育礼仪的重要性。例如:可以在室内体育课中播放体育礼仪知识的宣传片,可以让学生观看国际、国内体育比赛中一些体育礼仪的案例。第三,组织形式多样的体育礼仪知识问答活动,提高同学们的学习兴趣,适当的时候可以将体育礼仪在体育类本科生中作为一门科目,使同学们深刻认识到体育礼仪行为的重要性。第四,在不能参加体育比赛的同学中选拔一些同学作为志愿者,给他们进行培训,让他们在各种体育赛事中不仅更好的服务了比赛而且锻炼了自己。
四、结论与建议
事实上,在各种体育活动中都蕴含着丰富的体育礼仪,为了确保大学生的成长、成才,让大学生在接受高等教育期间积极的学习体育礼仪知识,而体育体育礼仪知识蕴含着的是对人的发展具有启迪和影响作用的有价值的思想、作风和意识,如个人行为的规范化、责任感、运动员与同伴的合作精神,以及怎样公正地看待问题、遵守规则等等。体育礼仪正是通过赛场上表现出来的礼仪修养对社会具有较大的影响力,所以笔者认为,高校在大学生中普及体育礼仪知识是至关重要的任务,同时对大学生的整体素质、人生观、价值观的有着积极的推动作用。
参考文献:
[1]黄寿军.体育礼仪教育及其实施的途径与方法[J].安徽体育科技,2003,(4)
[2]王健敏.中国传统礼仪文化与道德教育[J].浙江教育学院学报,2004,(6)
关键词:情商培养 大学生 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4)05(c)-0234-01
情商,即情绪智商(Emotional Quotie),是20世纪90年代心理学家们提出的与智商对应的概念。情商一词一经提出,即得到心理学界和社会学界极大的反响,尤其是哈佛大学心理学教授丹尼尔・戈尔曼《情绪智力》一书的出版,更是将情商研究推向。到目前为止,虽然各种理论和研究还在持续进行和逐步统一中,其定义也存在一定的争议,但综合各位心理学家的研究观点可知,情商的主要内容是指个人对自我感情世界的理解以及情绪控制的能力,主要包括情绪、情感、意志、承受力等方面。彼得・塞拉斯进一步把情商的内容进行了具体化,它将其归纳为五大方面:认识自身的情绪;妥善管理自我的情绪;激励自我的情绪;认知他人的情绪;妥善处理人际关系的情绪。
1 为什么要进行情商教育
阅历古今中外的成功人士案例,不难发现,有些从小就带有聪明桂冠的人,在校学习的时候成绩优异,但长大后到社会上却表现平平。有些人小时被认为愚笨、呆笨,长大后走上社会,却成绩突出,令人刮目相看,甚至成为人类文明星河中的耀眼恒星。这种例子比比皆是。造成这种差异的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情商。很多研究者指明,情商是一个人能够成功、成才和发展的必然要素。心理学丹尼尔・戈尔曼经过多年的研究和大量的实例指明:人类成功的指数=20%智商(IQ)+80%情商(EQ)。相对于智商来讲,情商尤其重要。
受社会经济发展及其他相关因素的影响,当今的大学生和早年的大学生相比,大都生活在一个物质相对丰富的年代,大部分家里没有兄弟姐妹,且大学前基本上没有进行过心理教育,这就使得其从小养成了孤傲自我、理想模糊、生活态度散漫的个性,进而面对挫折与失落更是显得无所是从,甚至一蹶不振,更有甚者灰心丧气走上绝路。因此,对大学生进行情商教育就变得十分重要和必要。
2 如何进行情商教育
人的情商不是与生俱来,主要靠后天的自我引导与激励,自我心理训练和科学地教育、训练、锻炼可以激发人的情绪潜力,提高情商修养。笔者认为,大学生的情商教育应该从主观和客观两个方面进行。主观方面是学生自己,客观方面包括学校、家庭和社会。对于教育工作者来讲,家庭和社会往往超出我们的能力范围,很多事情我们想改变却无从下手,或者是鞭长莫及。下面就从主观和学校两方面浅谈一下情商教育。
2.1 主观方面――学生的自我培养
2.1.1自知
自知是指个人在某一时期对客观自我的主观估价。老子说:“知人者智,自知者明”。一个人要想成功,首先要了解自己。所谓知己知彼,百战百胜,首先是“知己”。一个连自己都不了解的人,要想了解其他的人或事物就如同雾里看花、盲人摸象。自我认识要客观公允、实事求是,不可只看到自己的长处而妄自尊大,也不可因自己的不足而妄自菲薄。只有正确地认识自己,才能够查漏补缺,合理地制定自我发展计划;也只有客观地定位自己,才能够扬长避短,科学地确定发展目标。
2.1.2 自励
自励就是自我激励、自我勉励。人的成长过程中往往会遇到不同程度的困难甚至挫折。在困难面前,有人退缩而致失败,有人坚持不懈直至成功。坚持的动力就来自于自励。追求成功,首先必须战胜自我。无论多么伟大的人,他的缺点也在所难免,不同之处在于他们善于克服这种人性的软弱。在困难面前,自我激励使其看到自己强大的一面,敢于直面挫折的痛苦。能自励者认为困难和挫折更能锻炼个人承受力,并且很多时候都是“困难与挑战同在,机遇和挫折齐飞”。成功的人生一定是通过不断的自励才有所收获。
2.1.3 自律
一个没有交通指挥的路口将是一个拥堵、杂乱的路口;一个没有纪律的军队将是一个疲软、毫无战斗力的乌合之众;一个没有法律、秩序的社会将是一个混乱、野蛮的社会。对于个人也是一样。古人曾有“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的感慨说得就是这个道理。每个人身上都存在积极和懒惰两种心理,如果不能控制自己、约束自己、管理自己,那么惰性就会发芽、开花甚至结果,而惰性恰是所有理想的丧钟,可以想象一个整天都无所事事的人怎么可能做出令人感叹的成绩。不仅在行为上要自律,在情绪上更要自律。一个人如果不善于调控自己的情绪往往会“走火入魔”。几年前的“马加爵事件”发人深省。马加爵由于强烈压抑的情绪和自我中心的性格缺陷,使其不能正确对待自己,导致伤人害己的惨痛悲剧。自律是修身立志成大事者所必须具备的能力和条件。
2.1.4 忘我
大学生来自五湖四海、天南地北,每个人的生活习惯、个人爱好、行为准则、价值取向都不一样,从分散走向聚合本身就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情。往往开始还能和平共处,时间久了则会不可避免的产生各式各样的矛盾和冲突。要想在群体生活中和谐共处,处理人际关系很是重要。这就需要每个人都不要把自己看的太“重”,不要把自己的意志强加于别人,要站在他人的角度看问题,即换位思考。“忘我”会促使大学生对问题的考虑更广、更深,思想更成熟,胸怀更开阔,与他人之间的交流和沟通能力得到提高。
2.2 客观方面――学校方面的培养
2.2.1 体制的改革
学校和教师的作用就是教书、育人。但在我国的教育体制及教育进行过程中,往往是只重视前者,而忽略了后者。在现今教育过程中“高分万岁,其他无所谓”的情况比比皆是。尤其是过分重视升学率、过级率、考研率的学校,这种现象更是突出。从某些方面说明,我们的教育体制不是一个成功的教育体制,至少目前来说还不是。从体制上解决才是解决问题的根本途径。
2.2.2 教学的过程
教学应该是一个教与学相结合的过程,而很多年来,我们的教育是填鸭式的灌输型教学,所以造成了以后考什么,老师就教什么,学生就学什么,这就造成了我们的很多学生,尤其是所谓的好学生考试考的很好,但其他的能力却很差,所谓的“高分低能”。因此上说,只有教与学的完美结合,才是真正意义的教学。这就需要转变我们的教育教学重心,不能只停留在灌输知识的层面上,要使用各种方法、利用各种条件推进学生对社会、人文、科技和个人情感的培养。比如说,课堂教学中多加入一点我们的传统文化:孔孟的仁义理达、道家的修身养性、佛家的清心厚爱,这些对大学生的情商培养都有益处;在实践教学中,多让学生参与一些感兴趣的活动,多锻炼学生的社交能力、动手能力、创造能力、竞争能力和承受一定压力的能力。只有达到教得精彩、广泛,学的主动、丰富,我们的教学才会收到最好的效果。
2.2.3 教师的个人修养
教师作为知识的传播者、文明的指引者和情商教育的实践者,如果自身情商低下,就很难担负情商教育的职责。我们的教师应该时刻充实自己,无论是自己的专业知识,还是其他的非本专业的知识。比如说,教师平常可以多看一些人文、社会、经济等方面的书籍,多看看我国古代的名篇巨著,这些都对教师自身情商的修养有益,而对于工科院校的教师更应如此。教师在教学进程中,需要适当的多关心学生的思想、学习、生活,多鼓励学生爱家、爱国、仁义通达,多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动手能力和合作意识,多和其他的教师进行情商教育交流,注重及时总结经验和感受等。
3 结语
情商教育是一个很大的范畴,它涉及我们社会的方方面面,而学校是一块主要的阵地。良好的情商教育能提高大学生的情商水平,能给他们带来健康的身心、和谐的人际关系,能让他们在以后的社会竞争中正确面对机遇、挑战、挫折和失败,能为他们的成功提供宝贵的精神财富。因此大学生的情商教育非常重要和必要,有意识的锻炼、培养和提高大学生的情商,对于培养更多优秀的复合型的社会建设人才具有积极的作用和深远的意义。
参考文献
[1] 丹尼尔・戈尔曼.情绪智力[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5.
“明礼诚信”主要是规范公共生活中的公共道德行为。大学生没有真正的进入社会,虽然懂得一些基本的礼貌,但还是缺乏应有的社交礼仪和对环境的适应能力。在校内进行必要的文明礼貌教育,既能帮助他们懂得在公共场合应当遵守的最基本的道德准则,又能提高他们个人的社交能力。“诚信”主要是规范公共关系中的道德行为,是对“明礼”规范的进一步深化和升华。很多人认为社会转轨时期自然会出现信用危机,甚至把市场经济与信用滑坡混为一谈,其实市场经济的前提是信用经济,“诚信”是规范和完善市场经济的前提条件。现在社会上的信用危机也开始侵入校园,大学生中不守信用,不重承诺现象时有发生,有的大学生个人至上,为了个人的利益不惜牺牲学校和他人的利益。所以,要让大学生成为守信用、重良知的人,必须进行信用教育,这是学会做人的一个基本道理。我国历来十分重视立身处世之道,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中早就有“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人格修养模式。
“团结友善”主要是规范公民与公民之间的道德关系,强调公民之间的亲和力。现代的大学生自我意识很强,在人与人之间的相处中强调个性,好胜心强,所以大学生之间的竞争也非常厉害,很容易造成好、中、差学生的分化现象,这使学生间的交往有了一定的障碍,也是大学生普遍缺乏团队意识和合作精神的原因之一。所以,教育大学生懂得尊重他人和尊重自己,适当地让他们学一些与人相处的技巧,有利于加强同学间的亲善关系,增加与人相处的亲和力。
“勤俭自强”主要是对公民个人提出来的道德要求。现代的大学生都是独生子女,家庭条件比较好,依赖性较强,个人意识比较强,于是就出现了“勤俭”不足,“自强、自立”意识不足的人格特征,所以,在学校里要培养大学生的自立意识,学一些基本的理财知识,鼓励他们参加勤工俭学,让他们接触社会,体验生活的艰辛,在这基础上培养“勤俭自强”的道德素质。
“奉献敬业”主要是规范公民与职业的道德关系。对在校的大学生来说,“敬业”就是努力学习,通过学习不断地了解世界,了解他人,更加深刻地了解自己,审视自己的信仰和价值观,成为符合时代精神的成功的人;“奉献”主要是规范个人与学校、个人与社会的道德关系,并引申出大学生对待他人的道德责任。学校可以在校内外设立一系列学生实践基地,组织义工活动、志愿者活动、参观、社会调查等,让学生在奉献过程中进行自我教育,培养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总之,高校德育要有成效,《纲要》的道德规范在高校德育中要有其侧重点,针对大学生的不同特点,开展各具特色的道德教育,尤其是要重视大学生道德的养成教育,培养良好的道德习惯。只有这样,才能把对大学生的道德要求落实到具体的行为规范上
一、大学生公民道德教育的必要性
公民道德教育是世界各国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重视公民道德教育是世界各国教育发展的一个共同趋势。我们重视公民教育中公民道德教育的部分,特别是对他人的道德感和社会责任感。教育系统应一其他机构一起,帮助促进人权、培养民主的行为和确定从未像当今时代如此必要的价值观,如尊重人的尊严,宽容,对话,团结和互助。”
就我国的历史、现实情况而言,民主,法治国家的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乃至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实现,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不断改善和提高,都并非能够一蹴而就,其根本之点在于全体国民素质尤其是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素质的提高。高校作为培养高层次专业人才的专门活动组织,其对大学生实施公民道德教育的意义尤为深刻。尤其是在国家和社会公共生活趋于复杂化、多样化,社会上存在着道德松弛、世风沉沦、价值混乱、舆论不张的情况下,开展大学生公民道德教育,有助于提升公民的素质,建立起社会的伦理道德秩序,培养道德健全的公民。无论是从减少犯罪、减少道德上的无序,还是从建设一个文明的现代社会,实现经济发展与社会文明的同步协调发展而言,都将有其积极作用。
二、大学生公民道德教育的任务和内容
当前我国大学生公民道德教育的任务和内容主要有:
1、要加强普世伦理的教育,使大学生在“人的世界历史性存在”的意识层面上逐渐形成对待和处理全球问题有道德自律。全球伦理,又叫世界伦理或全球伦理,简言之,即是全球共行的道德规范和共同道德价值。它是对一些有约束性的价值观、一些不可取消的标准和人格态度的一处基本共识,凝聚了各种文化传统、各种伦理思想的共同智慧和主要精华。决定人类的共同命运的诸多世界性问题只有通过全人类的共同努力才能解决。全球问题大体上可以归纳为自然问题、社会问题和精神问题。因此,在最一般的意义上,全球伦理可以被理解为在全球范围内调整人与自然、社会及人自身的关系的一些基本行为规范体系,是人类整体为了求得生存和健康发展所能够接受、也应当遵守的一系列基本伦理道德原则。应通过全球伦理的教育,引导和帮助大学生树立起科学的经济伦理观、环境伦理观、生命伦理观、生态伦理观、科技伦理观、交住伦理观、消费伦理观等等,使大学生学会以人类共同利益为前提来思考道德问题,吸收和借鉴人类共同的道德文明成果,具有整合不同道德价值的能力,能够更好地参与国际交流和国际事务。(1)
与本篇 2010年大学生公民道德教育总结 内容有关的:
到 栏目查看更多内容 >>
2、要重视对大学生综合道德能力的培养,全球化导致的道德价值多元化需要个体的鉴别和选择能力,要引导大学生学会选择,以教育、宣传、监督、规劝、舆论压力等他律形式促成大学生自律意识和自控能力的提高,使大学生具有高度道德自律和自我约束意识,培养高尚的道德情操。不仅如此,全球化背景下世界各国的当代德育内容中,对实践及其它综合的道德能力的强调亦成为趋势。正如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交的报告中所指出的:学校道德教育“所追求的目的并不是以刻板的规约形式去教授一些戒律,而是使学校成为民主实践的典范,以便使孩子们结合具体问题了解自己有哪些权利和义务,以及自己的自由怎样受到他人行使权利和自由的限制。
3、遵循在道德教育内容结构上的共同理解,强化大学生道德教育内容的四个层次:
基本文明习惯和行为规范的教育,如在家庭生活、学校生活、社会生活等不同领域内基本的待人接物礼仪的教育和社会公德教育等;基本道德品质的教育,如公平、正直、诚实、勤劳、勇敢、仁爱等德育应是恒常的内容。当前应着重加强对大学生的“八荣八耻”的教育;还应重视加强中化民族传统美德的教育,特别是中化民族在长期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的爱国精神、百折不挠的改革精神、自强不息的奋进精神、注重现实的务实精神、“厚德载物”的凝聚精神、追求崇高的人格精神、“天人合一”的协调精神等教育,以发挥其凝聚民族、规范行为、陶冶情操等重要作用;公民道德或政治道德品质的教育,如社会主义、集体主义、爱国主义、民主与法制教育;信仰道德的教育,指以终极价值体系建立为目标的教育活动,还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和体制中的主要内涵,包括世界观、人生观教育和理想教育。
三、大学生公民道德教育的实施
1、实施大学生公民道德教育应当遵循学校德育过程的一般规律和学生思想形成的一般规律,同时,还应从公民教育的特殊性出发。我们认为,大学生公民道德教育的实施过程是教育者有目的、有计划地指导学生掌握公民道德知识,形成公民道德意识,养成良好的公民行为习惯的过程。
公民道德知识是指形成公民思想道德素质所必需的政治、经济、伦理、社会、历史和地理等方面的知识。掌握公民道德知识,一方面是适应现代生活的需要,另一方面又是形成公民道德意识、养成良好的公民道德行为习惯的基础。
公民道德意识是指个人对于公民地位以及由这种地位所决定的思想观念和行为准则的认识和态度。包括民主意识、权利意识、义务意识、法制意识和公德意识。公民道德意识是在获得知识、升华情感和锻炼意志的过程中形成的,是知、情、意的统一。公民道德行为是公民道德意识的外部表现,是否养成良好的公民道德行为习惯是衡量一个人公民道德意识水平高低的根本标志。为此,教师在大学生公民道德教育中不仅要对学生“晓之以理”、“动之以情”,更重要的是要导之以行,即抓好公民道德行为的实践和训练,防止和行脱节。
2、精心设计大学生公民道德教育课程体系。经济发展的全球化,文化交融的不断深入,知识经济时代的日趋迫近,必将使大学生公民道德教育的任务更为艰巨。以公民道德教育目标为总纲,改进高校现行的道德与社会性教育,关注大学生的社会学习和生活,重视大学生的自我教育和自主发展,精心设计课程体系,是使大学生公民道德教育落到实处的关键之所在。在课程设计中,如何体现课程目标、内容的时代性和民族性的统一,如何体现教育和自我教育的有机结合,使大学生既能掌握参与国家和社会公共生活必不可少的道德、法律、政治、经济、生态环境和公共卫生等知识,又培养相应的情感、态度和公民评价能力,是课程付诸实施能否取得实效的关键。
3.营造大学生公民道德教育的“社会文化环境”。这种环境是在积极、正面价值导向下,以有利于促进社会现代化和现代化为标尺的,它能够充分体现时代精神又不拘泥于时代精神,继承本民族的优良传统、遵循本国实际又不漠视世界演进之潮流。大学生公民道德教育既是全社会的责任,也是每个自主、自律公民的职责。应积极挖掘、充分利用全社会丰富的公民道德教育资源,通过多种途径,推行多种模式,对大学生进行全方位的公民道德教育,以培养出与民族精神、时代精神相适应的明达公民。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