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教育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医学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经济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金融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管理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科技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工业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SCI杂志
中科院1区 中科院2区 中科院3区 中科院4区
全部期刊
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网页制作课程设计总结范文

网页制作课程设计总结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网页制作课程设计总结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网页制作课程设计总结

第1篇:网页制作课程设计总结范文

对于英语基础薄弱、逻辑思维能力较差、计算机应用能力一般的中职生来说,要使其能够熟练应用ASP语言开发网站,传统灌输式教授已不能保证教学效果。本人根据多年教学经验,针对学生及课程特点,为进一步提高学生对动态网页制作知识的掌握,选取了项目教学法作为这门课的教学实施方法。下面以“在线考试系统”项目建设为例,结合教学过程,对《ASP网页制作》课程进行探讨。

一、项目教学法的理论依据

项目教学法是一种以学生自主探索为基础,由以教师为中心转变为以学生为中心,由以课本为中心转变为以“项目”为中心,由以课堂为中心转变为以实际经验为中心的教学方法。教师将需要达到的教学目的设计为一个项目,以小组协助方式指导学生按照实际共同制定计划,团体协作完成整个项目。这样可以使学生了解问题的全过程,真正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更有利于学生对动态网页制作技能的掌握。

二、课程设计

本校《ASP网页制作》课程课时安排为每周四个课时,每次教学为90分钟。为了使项目教学在课堂中更好地开展,任务尽量细化设计,争取在五周内完成教学,周期太长不利于项目连贯性,学生学习热情和持续性都会降低。在任务设计过程中,要将知识点融合在项目中,学生通过练习操作,熟练地掌握所需知R和技能。本文采用“在线考试系统”为例进行说明,该项目以任务为载体,将课程学习知识点分解到各个任务中。

三、项目教学法课堂实施过程

项目教学必须以学生为学习主体,使学生在掌握了必备基础知识后模拟真实工作任务,我们的项目式教学方法基本实施过程见表1。

教师为学生提供对应纸质学习资料或者网络课件,提高学生学习针对性

2

项目二环境配置

任务1 开发环境配置任务2 数据库设计

引导学生搭建班级网站框架,建立数据库和连接

2

项目三框架搭建

任务1搭建首页网站框架,应用主题任务2形成清晰网站目录结构

指导学生使用导航控件和地图

2

项目四考生模块

任务1 登陆界面任务2 考试管理页面(规则、待考科目、考试、成绩、个人信息)

指导和鼓励学生克服编程中遇到的问题,掌握算法

3

项目五教师模块

任务1登陆界面任务2教师管理页面(题库管理、浏览成绩、个人信息)

3

项目六管理员模块

任务1 后台管理(学生信息 教师信息 试题信息科目信息 考试结果 管理员信息)

5

项目七 网站测试和

任务1 网站测试任务2 网站项目到IIS 服务器任务3 申请免费域名

教师指导学生网站,使用免费域名在internet 环境下访问网站,实施系统测试

2

项目总结

1

第2篇:网页制作课程设计总结范文

一、课程改革背景

网页设计与制作课程在高职院校的计算机、电子商务等专业均有开设。该课程学习静态网页制作技巧,培养学生网站前台页面的设计与制作能力、图像处理能力、动画制作能力和网站综合开发能力,具有较强的综合性、交叉性和应用性。为后续课程例如动态网页的学习奠定基础。作为基础技能课程,能力目标、内容、结构等在不同专业中具有普适性。网页设计与制作目前在教学上存在以下几方面的问题:一是,教学内容多而凌乱,面面俱到,重点不突出。二是,课堂以教师为中心,按照教师边讲解边演示,学生边模仿边操作的教学方法,学生缺少主动性,表现出即学即会、即学即忘的现象,实践能力不强。三是,课程内容仍注重学科知识体系而非职业能力的发展,难以形成职业迁移能力等。最终体现在毕业生在就业时需要二次培训以适应工作岗位。

二、课程改革思路

网页设计与制作课程改革可借鉴基于职业能力导向的课程体系改革路径。课程体系改革以专业为依据,按岗位或岗位群设置课程,安排教学。首先通过分析职业岗位要求,确定课程能力目标。然后分析岗位工作过程,对应各工序整理课程的技能点和知识点,选择恰当的课程内容。再运用项目课程设计理念设计技能训练项目,将相关技术理论知识与技能训练项目相集成,根据人的职业成长规律和学习认知心理特征确定教学结构,体现高职教育的职业性和岗位性,有效提高教学质量。本文针对校内课堂教学展开探讨,不涉及工学结合实训内容。

三、课程改革具体步骤

(一)基于职业岗位,确定课程能力目标对招聘网站的岗位进行分析。本课程对口的职业岗位为网页设计(制作)师。表格中的内容是从2011年6月前程无忧招聘网站(广州地区)招聘网页设计(制作)师岗位整理而来。对上述职业岗位进行分析,结合课程,以能力为本位,确定课程能力目标。高职学生综合职业能力的内涵可以界定为:培养学生具有综合性的、普遍性的、可迁移性的,对未来职业成功发展具有持久性的正确的方法论和必备的社会能力。综合职业能力由基本能力、专业能力和关键能力构成[2]。基于综合职业能力,提取出本课程所对应的子能力,形成能力目标。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就要以能力为本位,有意识的设计相应的教学情境,专业能力通过显性锻炼得到提升,基本能力和关键能力作为隐性能力通过教师引导在潜移默化中得到提高。

(二)基于工作过程,选择课程内容从职业岗位职位描述,分析岗位工作过程,结合课程学时数,对应各工序整理课程的技能和知识点。网页制作内容方面选择Dreamweaver+Photoshop+Flash三合一课程。以Dreamweaver为主,Photoshop和Flash两个软件的介绍也占据相当篇幅,针对网页制作时需要用到的主要功能进行简洁但系统的说明,让学生通过介绍和案例有一定程度的掌握,为学生后期深入学习打下基础。三合一课程有助于学生对知识和技能的融会贯通,加上三种软件均是Adobe公司的产品,用户界面和使用方法上有类似的地方,有助于学习迁移。网页布局方面表格布局(即Table+CSS)和盒布局(即DIV+CSS)各有优缺点。表格布局较简单,容易入手,显示数据时非常好用。但缺点是表格中的内容必须全部加载完成浏览器才显示此表格,如果表格中的内容较多,显示速度就慢。DIV+CSS布局符合W3C网页制作规范,让网页内容和形式分离,边加载边显示,提高了页面打开速度。CSS文件通常是共用的,缩减了页面代码,改版更方便,对搜索引擎更友好,但需要兼容各种浏览器,增加了开发难度。DIV+CSS布局已成为主流,这从招聘岗位描述中也可见一斑。因此两种布局都需要介绍,重点是DIV+CSS布局。依据网页设计师岗位的工作过程,主要有三部分:网站策划、网页制作和站点管理。而网页制作包括页面的制作和网页媒体元素的制作,如图像和动画。因此网页制作课程以一个中小型静态网站的开发过程为主线,使用三个软件为工具,系统地学习网站设计原则、开发流程和制作技巧的课程。

(三)基于项目教学理念,编排课程结构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可设计相应的项目,将项目对应到真实的工作任务。真实的工作任务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建构,让学生在以项目为载体的综合化情境中学习和完成工作过程。同时,将课程内容按照人的职业成长规律和人的学习认知心理特征,由单一(基础性)到综合(综合性)的规律进行编排,形成系统的、循序渐进的课程结构[3]。

四、教学过程遵循的原则

(一)坚持重点,兼顾其他由于学时的限制,不能概而全,只能坚持重点,兼顾其它。比如DIV+CSS布局在短时间内较难掌握,教师可以使用符合W3C标准的较简单的网页模板进行教学,让学生从学习和模仿他人网页开始,会有较好的学习效果。一些精美具有动感的页面往往用JavaScript来实现,要深入学习需要不少时间,教师可做简单介绍,然后提供相应的教学资源供学生课外学习。

第3篇:网页制作课程设计总结范文

关键词 Dreamweaver;案例教学;任务驱动;协作学习;项目驱动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13)21-0082-03

Dreamweaver是Adobe公司旗下的一款网页编辑软件,该软件使用非常方便,所见即所得,是网页设计师常用的视觉化网站开发工具,利用它可以非常容易地制作出不受平台限制和浏览器限制的界面优美的、充满动感的网页。在高等职业教育中,Dreamweaver是计算机类专业的一门操作性和实践性很强的专业必修课。高职教育的导向是培养高技能应用型人才,为实现这一目标,课程设计是主要因素,教学方法是关键。本文就Dreamweaver课程设计作简要探讨。

1 教学目标分析

Dreamweaver开设一学期,共96学时,其中理论讲授32学时,实践训练64学时,先修课程有Photoshop和Flash。

知识学习目标:了解关于网页的基本概念,认识构成网页的常用元素,理解站点的概念,理解CSS的概念及规则、DIV与AP DIV的区别及联系,了解网页的常见布局。

能力培养目标:掌握创建和站点的基本方法,掌握文本、图像、多媒体的主要属性与设置方法,掌握制作超级链接的方法,灵活使用DIV和CSS样式布局网页,掌握使用模板创建网页的方法,掌握使用表单设计网页的方法。

2 教学内容选取

根据教学目标并结合高职学生的学习特点,选取典型的、使用频率高的工作任务作为教学训练项目,将教学内容分为基础训练模块和综合训练模块。基础训练模块包括网页欣赏、网页基础、网页制作和网站管理4个模块。综合训练模块是在基础训练模块的基础上,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包括Photoshop和Flash等课程所学的知识和技能),在学期的后半段时间进行综合性、系统化训练,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为学生进企业顶岗实习做前期准备,提高学生的岗位适应能力。具体的教学模块、任务情境及相关知识点如表1所示。

3 教学过程设计及实施

本门课程的最终目的是培养学生使用Dreamweaver设计、规划、制作网页的技能,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注重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将理论讲授和实践操作相融合,主要采用案例教学、任务驱动以及协作学习、项目驱动的教学模式。

3.1 基础训练模块教学设计及实施——案例教学,任务驱动

在基础训练阶段,将经典网页赏析、案例讲解与操作演示、案例实训、各类网页设计比赛介绍贯穿于教学之中,构成一个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课堂教学与课外学习相结合、案例教学与具体任务相结合的教学链,形成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创新能力的网页设计与制作课程教学体系。

在具体教学过程中,以案例为教学单元,具体教学环节如表2所示。

3.2 综合训练模块教学设计及实施——协作学习、项目驱动

通过基础训练模块的学习,学生对网页基础知识及网站的制作方法有了初步的认识。在综合训练阶段,学生的学习围绕真实的项目展开,教师若干网站主题,学生2~3人一组,分工明确,确定主题,共同完成网站设计与制作任务,真正体会网站设计和开发的过程;教师作为组织者、引导者和促进者,利用专题知识讲解、网站方案设计汇报、网站成果展示及汇报等环节,给予学生及时有效的帮助,通过组织学生开展总结交流活动,创设交流、反思及评价的互动平台,促进学生对网页相关知识的理解和建构。

1)确定分组及项目主题。具体的网站主题有社交网站、公司网站、新闻网站、旅游网站和校园网,学生自由组合,2~3人一组,通过查找资料、小组讨论最终确定项目主题,是很具体的网站,如五台山旅游门户网、云丘山旅游网、芦芽山旅游网站、唯爱婚庆公司网站、北京众鑫网络传媒公司网站、新亚新闻网等。

2)制定项目计划。每组学生根据本组的项目主题,对项目进行需求分析,制定项目实施方案。组员进行分工,每位组员承担不同的任务,具体的任务有素材的制作、收集和整理,网站界面设计,网页制作,超级链接等。教师对学生的项目实施方案给出帮助和指导,其他小组也可以发表看法,提出建设性意见。

3)项目实施。正式进入网站设计及网页制作阶段,小组成员各司其职,共同完成网站设计及网页制作任务。教师就学生遇到的问题和困难给予及时的帮助和指导。

4)网站项目展示与评价。项目完成后,每小组选派代表展示本小组的项目成果(主题网站),使用PPT陈述设计思路、小组分工,并对本小组的网站做出自我评价,总结本次学习活动的收获。其他小组提出问题,教师提出问题,本组成员回答问题,其他小组和教师给出评价,按照网站评分标准进行打分。

①创造性(20分):选题和构思有独创性、有特色(5分);版面和界面设计有新意(4分);图标、图片、动画、视频的设计有较多的原创成分(5分);文章大多数为原创内容(3分);介绍新资料、新观点、新方法(3分)。

②内容(25分):内容丰富、完整(8分);主题突出,用多种表现形式突出重点(8分);文章行文流畅、易于理解(3分);提供丰富的背景资料和相关参考资料,注明资料的来源和出处(3分);没有错别字和繁体字(3分)。

③导航、结构和链接(25分):界面亲切友好,方便用户使用(5分);网站结构清晰,采用模块化的结构,易于用户理解(5分);每一页都有明确清晰的导航(5分);提供背景资料和相关参考资料的链接,没有无效链接(5分);内容易于检索(5分)。

④制作水平(15分):在动画、按钮等的设计中恰当地运用比较复杂和高级的技巧(5分);图形图像经过最优化处理,视频和音频材料经过压缩,载入迅速(5分);运用菜单、图标、按钮、窗口、热键等,增强人机交互功能(5分)。

⑤艺术性(15分):界面美观(4分);排版布局合理(4分);图片、动画、视频色彩鲜明、清晰、生动形象(4分);音乐与主题风格一致,能增强表现力(3分)。

教师对整个项目的实施过程进行点评,指出成果和不足,强调相关知识技能,归纳总结课程教学目标的完成情况。

4 结束语

在本课程的教学中,通过对教学内容进行序化和重组,更加符合高职教育对教学内容的要求。

1)充分挖掘学生的潜力,将真实的网站设计任务贯穿整个教学过程,以完成项目为目标,驱动整个教与学的过程。

2)采用案例教学、任务驱动,协作学习、项目驱动两种教学模式,更加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积极性。

3)采用多种评价方式,更加全面、准确地反映学生的学习情况。

在整个学习过程中,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团队协作能力以及创新能力都得到锻炼和提高。

参考文献

[1]李捷,罗拥军.《网页制作技术》项目教学法的研究与实践[J].职业教育研究,2008(2):150-151.

[2]傅四保.建构主义指导下的项目教学法初探:以“教育技术学研究方法”课程为例[J].中国大学教学,2011(2):56-58.

[3]路宝利.新世纪十年中国职业教育的发展困境与思考[J].开放教育研究,2012(5):37-42.

[4]汤文飞,赵晓秋,刘菁.Dreamweaver CS4网站设计实例教程[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0.

[5]舒波,向磊.“大学计算机基础”学习资源的设计与应用研究[J].中国电化教育,2012(7):94-96,107.

第4篇:网页制作课程设计总结范文

1理实一体教学模式下教学内容选取

1.1教学内容选取的指导思想

依据高职计算机应用技术(网站建设方向)人才培养目标、从计算机专业群未来就业岗位的实际需求出发,统筹考虑选取课程教学内容。以网站设计与开发技术的岗位任职要求,参照网站设计与开发职业的资格标准,不断改革与创新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教学过程中按照以“职业岗位工作过程为导向”,“以职业能力培养为课程核心”,“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中心”的理念进行课程设计,以实际工作任务为载体组织教学内容,不断创新与改革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

1.2教学内容的针对性与适用性

1)深入职业岗位调研,掌握一手资料

要确保理实一体教学达到预期效果,科学选取与优化教学内容使其具有针对性、适应性显得尤为重要。为此,课程组要广泛深入区域内典型的企业、校外合作实训基地,对与课程相关的职业岗位进行充分调研,从企业领导者、中层管理者、技术骨干及生产一线人员获取第一手资料。分析了解网站建设与开发从业人员在知识、能力、素质方面的要求,根据掌握的一手资料,选取与优化课程教学内容,使课程教学内容真正贴近企业、紧跟行业发展,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2)以胜任岗位为目标,有效确保教学内容的针对性与适用性

通过调研,明确了学生通过对该课程的学习,能够熟练掌握网页制作工具(Dreameweaver或FrontPage),掌握网页设计语言(Html、或JavaScrip或VBscript),在网页中设置特效,设置网页颜色、文本格式和列表,熟练掌握网页中颜色值的配置和背景图案的设置方法,熟练掌握字符、超链接颜色的设置方法;掌握在网页中添加CSS、插入动画、声音、多媒体信息的技术;熟练掌握表格的使用,能熟练通过对表格设计来布局网页;熟练掌握Div标签与CSS样式结合,进行页面布局;(增加)掌握框架制作网页的方法,能使用框架设计网页;掌握表单的制作方法,通过表单制作交互式页面;掌握Javascript语言的语法;能看懂Javascript特效网页源代码,并掌握在HTML语言代码中插入网页特效代码;掌握网站管理、网站测试与维护等知识。从而科学选取与优化教学内容,确保教学内容与职业岗位需要的针对性、适用性。

3)教学内容选取流程

依据对相关职业岗位的调查分析,并充分考虑学生可持续发展的要求来选择和构建教学内容体系。在实践教学过程中,课程组有着严谨的教学内容选取流程以保证教学内容的适应性和针对性(如图1所示)。

2教学内容组织与优化

2.1组织原则

以“网站开发工作过程”为导向的“模块化为主线”的原则组织教学内容,按照理论以必须够用为度,注重技能培养的原则设计课程内容体系。将网站从业人员必备的知识和技能分成4个模块进行教学,科学设计学习性工作任务,对每一个教学单元设计了若干个具体工作任务或项目(行动化的学习项目),在任务完成过程中进行教学内容的讲解,同时项目主线中没有牵涉的内容,采用“任务驱动”的方式进行补充讲解。所有内容的安排都围绕学习任务的完成来展开。把教、学、做三者有机的相结合,使工作流程模块化、模块内容案例化,课程考核过程化,理论与实践一体化。

2.2以四个模块为主线组织教学内容

教学内容紧密结合现代企业建设网站项目的设计流程、网站建设流程,按照项目驱动组织教学内容。根据课程目标能力的要求,教学模块顺序从教学目标的角度出发,整合教材内容,使教学内容体系具有系统性、科学性、连贯性、启发性、实用性。在具体的教学内容组织和形式上,课程组坚持以网页制作技术需求层次为教学单元,将教学内容分成四个知识模块:网站开发基础模块、网页制作模块、网页编程模块、网站管理模块,以四个模块为主线,以提高学生能力为目标展开教学。如表1所示。

第5篇:网页制作课程设计总结范文

1理论教学

1.1课程目标《网页设计与制作》课程内容包括HTML、CSS+DIV、JavaScript、Photoshop、Flash,本课程的教学目标是:1)使学生掌握HTML基本知识,熟练掌握静态网页制作技能;2)使学生能够掌握流行的CSS+DIV网页设计技术,适应网页设计社会最新需求;3)使学生能够用Photoshop进行网页效果图的设计并能够切图输出;4)使学生能够用Flash进行网页动画的简单设计;5)使学生能够掌握JavaScript简单程序设计,能够实现网页的各种动态效果。

1.2课程内容

1.2.1HTML网页设计重点包括网页设计基础知识、用HTML设置文本和图像、列表、超链接与框架、表格、表单、网页制作工具Dreamweaver的基本操作,网站管理、Dreamweaver模板等。在进行课程设计时,突出HTML代码的教学,而对制作网页的工具Dreamweaver则着重于操作能力和动手能力的培养。“知其然,知其所以然”是我们的目标。

1.2.2DIV+CSS网页设计DIV+CSS是目前网页的主流布局方式,DIV+CSS网页设计技术使得网页的表现与内容相分离,提高了页面浏览速度,并且使得网站易于维护和改版,因此,在网页设计教学中DIV+CSS成为核心的内容,并将对传统的网页设计教学产生较大的影响。该部分重点知识包括CSS基本语法、用CSS设置文本、图像样式、用CSS设置超链接与导航、用CSS设置表格和表单样式、CSS盒子模型、盒子的浮动与定位、CSS+DIV布局方法剖析。教学中通过大量的实际应用,反复的练习,使学生真正掌握CSS+DIV的精髓,并体会其在设计网页方面的优越性。

1.2.3Photoshop图像处理重点包括Photoshop基本工具的用法,选区操作、图层操作、图像变换、色彩调整、文字操作、绘画工具、通道、路径、融合、图层样式、文字样式及滤镜等,目的在于能够用Photoshop设计美观、清新大方的网页效果图并且能把网页效果图切片导出。注重学习工具的使用和图片的处理方法。课堂教学中应注意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突出“网页设计重在创意”的理念。尤其对于动漫广告等专业要发挥学生们美术方面优势,将计算机技术与美术相互渗透和融合,将网页作品当作一份具有生命力的完美艺术品。

1.2.4Flas制作重点包括层的概念,工具的使用,逐帧动画制作、运动渐变动画制作、形状渐变动画制作、引导动画制作、遮罩动画制作,元件的使用,基本动作的使用,在网页中使用Flash的目的是让网页变得更加生动形象,因此在学习技术的同时更要注意网页动画的组织形式,与网页协调。

1.2.5JavaScript程序设计JavaScript是目前Web客户端开发的主要编程语言,也是Ajax的核心技术之一。该部分重点知识包括JavaScript编程基础,变量、数据类型和表达式,流程控制,函数,对象编程,文档对象模型与事件驱动,窗口、文档和表单对象,级联样式表(CSS)技术,动态对象和Cookies及安全等,JavaScript中的XML、Ajax技术以及JavaScript实用技巧与高级应用。

1.3教学方法该课程的教学实践性较强,知识覆盖面广,在教学中要极大的激发学生的参与性,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注意引导学生学习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将理论应用于实践。教学过程中大胆运用模块教学法、案例教学法等教学手段,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教学效果明显提高。

1.3.1模块教学法根据教学内容的不同特点,将整个《网页设计与制作》课程的教学分为五个阶段,第一阶段使学生熟悉并掌握HTML语言;第二阶段重点在于CSS样式表以及CSS+DIV布局方法;第三阶段在于利用Photoshop进行网页效果图的制作,并将图片切片输出;第四阶段在于利用Flash制作动画;第五阶段在于JavaScript程序设计;每一阶段要给据内容不同、重点不同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比如在第一阶段,要学生学会并熟记HTML标记的用法,这就要通过大量小实例练习;在第二阶段主要进行页面整体布局的练习,学习如何把整个网页分成不同层次的块,然后再学习每一块的设计方法,只有通过全面的练习,才能掌握丰富多彩的网页设计方法;第五阶段则主要学习最新流行的网页效果的设计,重点在于网页程序的设计。每一阶段的教学内容完成后,在机房组织小测验,以实现分阶段达标,最终使学生完成该门课程的学习任务。

1.3.2案例教学法在课堂上采用案例教学法,通过精心挑选案例,明确提出需要掌握的知识点及操作技能,以案例带动知识点,贯穿整个教学过程。比如在讲解HTML的<img>标记时,图片的路径学生很容易出错,通过一些小实例讲解该标记在网页实际设计中要注意的问题,学生就很容易掌握;HTML基本标记学完后,通过一个综合实例——具有多个网页的网站的设计,综合应用HTML语法,达到复习和融会贯通的效果;再比如在讲解JavaScript程序设计时,理论的讲解贯穿在许多流行的JavaScript实例中讲解,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2课程实践

2.1实验题目的设计结合理论教学,设计配套的实验题目,对巩固课堂效果具有重要的作用。对于上文提到的五个阶段,分别设计相应的实验题目。

2.1.1HTML网页设计实验1HTML基本标记练习、实验2框架与超链接、实验3表格练习、实验4表单练习、实验5HTML综合实例。

2.1.2DIV+CSS网页设计实验1CSS文字排版、实验2CSS网页布局、实验3背景设置、实验4CSS导航菜单设计、实验5综合实例。

2.1.3Photoshop图像处理实验1图层的实验、实验2选区的练习、实验3图像的绘制练习、实验4图像的编辑练习、实验5文本的应用、实验6综合实例。

2.1.4Flas制作实验1Flash多种工具的使用、实验2变形动画的制作、实验3运动动画的制作、实验4引导(路径)动画的制作、实验5逐帧动画的制作、实验6综合实例。

2.1.5JavaScript程序设计实验1JavaScript程序设计案例、实验2用JavaScript制作网页特效、实验3JavaScript内置函数和对象、实验4JavaScript事件处理、实验5Dom操作实例。

2.2自学模式的创建为学生创建良好的自学环境。我们建立了该课程的课程网站,学生可以下载教师的多媒体课件、实验指导、相关学习文档、视频讲座资料等,课程网站还提供大量的题库,包括选择题、填空题、判断题、问答题、设计题,学生登录后可以自由练习,从而达到了消化课堂所讲知识点、提高学习效果、激发学习兴趣的目的。这种做法丰富了教学手段,开辟了学生自学天地。

2.3参与教师科研,以研促学鼓励和吸收成绩优秀的学生参与教师的科研活动,以科研促教学。学院自行开发的学院网站、学生评教系统、教务管理系统等都有学生参与,同时,学院的许多活动开展后,都安排学生设计相应的网站,这样使得该课程的教学水平不断提高。

2.4成立网页兴趣小组,拓宽知识面组织成立网页课程的兴趣学习小组,具体活动包括:1)举办讲座:资深开发人员的经验报告,网页知识讲座;2)举办竞赛:我院已成功举办两届网页与flash设计大赛。这些活动的开展深受广大师生的好评,激发了学生对网页设计技术的兴趣,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

3课程实训

网页的制作不仅要求制作者有熟练的网页制作技术,还要有一定的艺术设计能力,因此在掌握网页设计基本技术的基础上,课程实训主要培养学生设计能力、创作能力和对所学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学生需要独立完成一个表达特定主题的网站,要求参加实训的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完成网页效果图的设计并切图输出,最终在Dreamweaver中布局成网页。实训主要内容包括素材的搜集、网页整体布局设计,网页代码的编写、调试。实训时间是32学时,实训结束后,学生不仅要提交设计报告、Photoshop制作的网页效果图和网页代码,还要进行现场答辩,这些对学生都是很好的锻炼。最后教师根据学生所交作品的效果、原创性、复杂性等情况进行成绩的评定。平时实验课上学生总是按教师给定的素材,给定的效果进行实验,主要注重的是设计方法和网页代码的学习,在实训中,素材需要学生自己搜集,效果图需要自己制作,网站的制作方法自己确定。这就要求他们上网查询大量的资料,遇到问题想办法解决学生带着问题进行学习和探索,培养了学生的探索创新能力。课程实训不仅巩固了学生网页代码的设计能力,更是从网站策划、网页的界面设计,网站的风格、配色、布局、Photoshop软件的应用等多方面对学生进行了训练,为学生能够做出美观而又实用的网页打下了牢固的基础。

第6篇:网页制作课程设计总结范文

关键词:专业建设;多媒体;高职教育

中图分类号:G7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3044(2007)15-30847-02

NewExploration of Multimedia Information Specialty of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ZHOU Xiang-jun

(Guangdong Teachers College of Foreign Language and Arts, Guangzhou 510507, China)

Abstract:This paper puts forward a thought about practice and reformon multimedia information specialty of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its emphasis includes: curriculum structure, academic and practical instruction,curriculum evaluation manners.

Key words:Specialty construction; Multimedia;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近年来,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数字电视技术和通信技术日益成熟,极大地推动了多媒体产业的兴起。目前,多媒体产业已经形成了以影像、动画、图形、声音等技术为核心,以数字化媒介为载体,内容涵盖信息、传播、广告、通讯、电子娱乐产品、网络教育、娱乐、出版等多个领域,涉及计算机、影视、传媒、教育等多行业的产业集合,被称为21世纪知识经济的核心产业,是继IT产业后又一个经济增长点。

由于计算机多媒体技术涉及面较宽,除了计算机、网络、软件等相关技术之外,还涉及到诸如数字图形图像技术、数字音频技术、数字影视技术、数字动画技术,再加上设计所需的艺术知识、制作所需的编辑知识和应用所需的行业相关知识,往往使人们对该专业的培养目标,人才规格要求与知识结构要求存在较大认识上的差异。

要解决这一问题,对于高等职业教育而言,首先必须坚持以就业为导向,以市场应用需求为目标,正确处理好多媒体人才规格要求与专业知识结构之间的关系,其次,必须解决好学校教育的规模性批量培养人才与企业分散性需求和学生的个性化教育之间的矛盾。

由于多媒体行业本身技术更新快,更重要的是多媒体人才是复合型人才,既要掌握很先进的科技知识,又要精通艺术。加之我国尚处在多媒体产业的起步阶段,解决媒体技术制作的人才问题是多媒体企业持续发展的关键因素。

1 技术与艺术相结合,实施规范化、系统化和特色化的专业建设

高职计算机多媒体技术专业是综合性强、跨学科的新型专业,打破IT学科和艺术学科之间传统的界线和隔阂,充分考虑IT学科和艺术学科的相互结合和渗透是本专业的特点。我们参考国外相关专业的教学、课程体系,结合学院自身的实际情况,按照“以技术制作为主,艺术设计为辅”的原则,建立以综合素质培养和多媒体技术应用能力培养为主线的理论与实践教学体系。

1.1 专业培养目标

我院多媒体技术专业强调技术与艺术相结合,以技术制作为主,艺术设计为辅进行专业定位,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既掌握多媒体专业基础理论又精通艺术,面向企事业单位从事计算机多媒体技术规划、开发与创作、网站设计和网页制作、平面设计制作等相关市场亟需的多媒体领域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

具体的培养规格:

具有多媒体作品创作制作能力、网站设计和网页制作能力、平面设计制作能力;

具备扎实的计算机基础知识和计算机的装配、维护、应用的基本能力;

具备较宽厚的文化知识和较好的人文科学素质,良好的艺术修养,了解计算机与多媒体技术的发展动向;

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敬业精神及审美观所必备的美术专业知识和科学素养。

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多媒体方向)面向的是社会上广大的企事业单位。培养出的人才能适应社会急需的多个岗位,从而形成了一个岗位群。这些岗位的工作分别为:多媒体开发与创作、网页设计、平面动画制作、网站的开发和维护。

通过以上主要岗位就业率的分析,多媒体方向人才培养方向基本可确定为:能从事计算机多媒体技术规划、开发与创作、网站设计和网页制作、平面设计制作等相关市场亟需的多媒体领域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

1.2 课程体系建设

我院计算机多媒体技术专业坚持技术与人文艺术相结合,学习以技术应用为主,艺术设计为辅。其课程设置总的原则是:根据专业人才培养规格的需要,突出职业素质教育和技术应用能力教育这一主线,强调理论与实践教学相结合,技术与艺术相结合,注重创新精神、综合素质、实践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培养,使学生通过三年大学阶段的学习,全面达到本专业培养目标和人才规格要求。

我院计算机多媒体技术专业的课程体系采用了(山)字形结构,如图1所示。其中公共基础、专业基础和专业主干层次的课程是为了保证人才培养规格的基本要求开设的基本课程,是相对固定的教学内容,以保障学生必要的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计算机多媒体技术专业知识结构关系专业方向课是相对变化的、动态的教学内容,本专业设置了媒体作品创作制作、网站设计和网页制作、平面设计制作三组方向课,学生可根据社会的需要和当前的就业情况选择其中一组专业方向课,以适应将来工作用人单位的需要,又能适应技术的不断变化和进步的步伐,还能满足学生个性化兴趣发展的要求,必要时学校还可适时调整或开设新的专业方向课程,充分体现因材施教和个性化教育的要求。

2 精心设计实践教学体系,形成学、练、训、创的实践教学特色

在实践教学方面,我们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室、实训室、工作室,努力做到三个“无缝对接”,即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对接,实训环节与多媒体技术应用对接,素质培养与公司、企业一线人才要求对接

图1 山字型课程体系结构

本专业的实践环节主要是课内、校内和校外,对每个环节都有具体的时间要求。

课内:改革和加强了课内实践性教学的比重,专业课、专业基础课的实践环节都占总课时的三分之一以上。

校内:每学期都举行各类专业技术比赛3次以上,如多媒体设计大赛、网页设计大赛、Flash设计大赛、网络方案设计大赛等,给学生创造更多的实践机会。

多媒体技术方向的学生都发有“校内学生实践手册”,规定每个学生每学期在校内实践时间不少于24学时。校内实践的主要内容为:校内各部门网页制作、精品课建设、多媒体课件制作的技术支持,机房设备、网络设施、办公设备的管理维护,各项活动的音响、摄像的技术支持,参加校内各类专业技术比赛等等。

校外:见习、毕业实习、社会实践、社会调查、参加各类专业技术比赛、寒暑假兼工等等。专业实践及实训工作都有完善的规章制度,能及时跟踪学生的实践过程,对学生的实践工作进行有效的过程管理,而不单是目标管理。如到企事业单位实习,有指导老师跟踪学生实习的各项工作,校内实践就更是能全过程跟踪。使学生的专业技能得到有力的训练,训练过程中得到及时的指导

为保障实践性教学环节,从第二学期开始,每学期要求学生参加一次社会实践活动或综合设计制作实践活动,并提交相应的文档材料:如调查报告、多媒体技术市场分析报告、多媒体广告设计方案、多媒体艺术设计作品、设计作品、动画设计作品、多媒体艺术网站、多媒体技术应用研究论文等,以培养学生的知识综合应用能力、创新意识和文字表达能力。第六学期为毕业实习与毕业设计阶段!要求学生到企事业单位第一线岗位参加实践锻炼和做毕业设计,所有毕业设计课题原则上要求来自企事业单位的实际项目,毕业设计必须符合用户需求,设计过程必须符合工程规范,设计文档(资料齐全,人人必须参与毕业答辩,参加优秀设计作品讲评活动。

3 注重技术应用能力,积极探索教学模式与考核方式的改革

根据办学特点,高职教育应该是培养应用型人才,这与普通高等学校不同,这决定了我们的教学方法与普通高校不同,与中等职业教育也不同。在理论教育方面,以够用实用为度,强调学生的动手能力与操作技能。在课程的讲授过程中,减少理论验证和公式推导内容,增加可操作性的内容;讲授的内容注重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注重课内与课外的互通,注重将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导入到专业课程内容中。我们针对高等职业教育学生的特点,积极进行教研教改,结合课程特点灵活采用以下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

3.1 积极探索“四结合”教学模式

为突出职业教育的特点,强化学生的技能训练,我们在实践中探索提出了“四结合”教学模式和方法。对技术性、应用性较强的课程,我们实行:“应用案例”和“技能训练方法”相结合;“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相结合;“传统课堂”和“网络课堂“相结合;“课堂教学和“技能竞赛、作品展”相结合。

根据专业特点我们对部分对技术性、应用性较强的课程的教学模式进行了改革,在学习他人经验的基础上,引进案例式教学方法。即针对某些专业课程的典型应用,结合实例举例分析,引出解决此问题的步骤和方法,最后再进行归纳总结,引导学生学会举一反三和灵活运用所学知识,给学生授之以渔。

在专业的教学改革实践过程中,我们坚持了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和锻炼不断线,即每个学期都安排了一定的操作技能课,从课堂练习到课外实践、从简单操作到复杂操作、从课程设计到毕业设计、从命题制作到综合竞赛设计、再到举办多媒体设计制作作品展等实践活动,使理论与实际有机的结合,让每一位学生的能力得到充分的锻炼和发挥,同时也提高了学生的职业竞争意识。

“四结合”教学模式强调教学过程要从实际问题出发引出相关知识和方法,从职业制作程序入手训练操作技术和职业能力,从竞赛和实例设计着手培养综合运用知识和创新能力,通过专业网站与同行,专家和大师进行交流,使学生的经验、能力和水平得到升华。

3.2 采用基于网络的任务驱动模式进行教学

借助教学资源平台,将传统教育技术与现代教育技术有机融合,构建新的教学模式。为学生提供自主学习的网络环境,形成了计算机辅助教学与辅助学生自主学习相结合的教学模式

充分发挥高职计算机多媒体技术专业的技术特点,注重研究探索在多媒体和网络环境中新的教学和学习模式。创造多媒体和网络的学习环境,尽可能的用资源库代替教材、教参,并且由师生共同编写和创建本门课程的教材和资源库。

通过网络延伸教学的时间和空间,很多课程涉及面广,操作性强,仅靠课内较难学好全部内容。我们通过任务驱动网络教学辅助系统,将任务、资源、案例、课件、学生作品放在网上,学生在校园网内都能进行自主学习。同时网络教学辅助系统还能进行网上教学答疑,师生互评等功能,有效延伸学生学习的时间和空间。发挥自身的专业技术优势,充分利用网络资源,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多媒体方向)必修课程100%开发制作了多媒体教学课件和100%电子教案。

3.3 以实际技能为导向,把实践能力和项目能力纳入考核范围

在考核模式方向,我们配合教学模式改革,以“强化教学过程管理,注重平时知识积累,加强实践考核力度”为原则,改革考试内容和考试方法在考核的形式上,除了采用常规的笔试外,对考核形式进行一些改革,积极探索新的考核形式,我们采取了以下几种考核形式:

课程设计+讲解答辩相结合的考核形式,如在多媒体设计与制作、Web技术与应用课程考试中,以课程设计为主,再辅以进行现场讲解设计思路。采用撰写技术方案的考核形式,如网站开发实训课程,不再考过多概念内容,给学生一份项目需求书,让他们完成网站开发的技术方案撰写,这样大大增加考试的实用性。在考核的标准上,与职业资格认证相结合;笔试与上机相结合的考核形式,如多媒体技术与应用课程;现场操作+问答相结合的考核形式,如微机组装与维护课程,引导学生积极培养实际动手能力。

在计算机多媒体技术专业的建设中,我们坚持技术与艺术相结合,以课程创新为重点,强调三种能力训练,在提高教学水平方面取得了一些进步。面对末的更大挑战和发展机遇,我们需要付出百倍的努力继续前进。

参考文献:

[1]吴振峰,向聂琳,刘彦姝,廖建民,章臻. 计算机多媒体技术专业教学体系的创新研究与实践[J]. 湖南大众传媒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5(4).

[2]代晓蓉. 多媒体设计专业教学创新探索[J]. 中国成人教育,2005,(11).

[3]赵建保,高俊文, 李法春. 高职计算机多媒体技术专业建设目标与改革探讨[J]. 广东农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学报,第21卷第2期 2005,21(2).

[4]蒋尚文. 艺术与技术的结合――设计教育浅探[J]. 职教论坛,2005,2.

第7篇:网页制作课程设计总结范文

论文关键词:项目教学法,课程设计,工作任务,ASP动态网页设计技术

 

现代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促使教育体系不断地变化,社会对高素质技术人才的需要也在变化,为适应这种需要,人们的能力在提高和扩展。现代社会要求人才应具备专业能力、社会能力和方法能力。在高职教育教学中要培养学生这种能力,就应改变传统教学模式和方法。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成为当前高职教学改革的主要目标。在众多新型的教学模式和方法中,项目教学模式得到了人们的广泛认可和实践。项目教学法是师生通过共同实施一个完整的“项目”工作而进行的教学活动,是基于项目活动的研究性学习。本文正对高职“ASP动态网页设计技术”课程在教学改革中实施项目教学时所遇到的问题进行了分析,从项目内容的选取与组织、项目教学效果的检验与总结以及项目教学方法的研究等方面提出了项目教学模式的实施方法和相关建议,希望起到引导性的作用。

一、项目教学法的提出

项目教学法是师生通过共同实施一个完整的项目而进行的教学活动,是基于项目活动的研究性学习。与传统教学方式比较毕业论文题目,项目教学法的主体不仅是教师,而是教师与学生的整体,充分让学生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论文开题报告范例。通过完整的项目的实施把理论与实践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让学生学习到了与职业接近的工作方式,充分发掘学生的创造潜能和解决实际问题的综合能力。

《ASP动态网页设计技术》是我院电子信息系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的主干课程,具有实用性强、应用面广、操作性强与岗位联系密切等特点。为了更好地讲授《ASP动态网页设计技术》课,我们将实际项目引入课堂教学,改革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及考核形式,使学生体会到了“学中做”、“做中学”的乐趣,提高了项目教学的实际应用效果,较好地实现了本课程的教学目标。

二、项目教学法的实施过程

1.项目的选取与确定

项目教学法成功实施的关键是选取并确立实用、优秀的项目。因此,在实施项目教学法时,首先,应选择切实可行的项目。在第一节课要讲清楚本课程的目标,讲解课程中所设置的项目及项目中要完成的工作任务相关的知识点和技能点,课程的考核方式等。演示历届学生制作的作品或老师自己做的完整项目,介绍项目中关键问题和解决方法,使得学生启发。

为了系统化地进行项目教学法,我们将“ASP动态网页设计技术” 中所采用的项目分为课摘要求学生具有一定的团队协作精神。项目内容可以是企事业单位需求的项目或者是教师科研工作中开发的项目或者学生自己选择的项目都可以,从而让学生身临其境参与创造实践活动,亲身体验实践的艰辛与乐趣。这样不仅能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而且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人文素质和创新意识,让学有余力的学生有一个展示自己能力的机会毕业论文题目,达到“做中学”的目标。

2.工作任务的设置

工作任务的设置是项目教学法实施重点。设置工作任务的总原则为从工作需求出发,选择相关的工作任务并确定相应的知识和技术,其目标不是储备知识,而是在工作中学习和应用知识。

“ASP动态网页设计技术”课程项目中课内实施项目是核心,其工作任务源于项目但不能照搬项目,应按照涵盖的知识点及工作流程,对其重新加工提炼,要特别注意每个项目任务的描述以及理论知识与实践知识的整合等问题。其设置步骤一般为:首先将整个项目按工作流程及知识结构分解成一个个子项目,并兼顾子项目的难易程度来安排教学顺序,然后将每个子项目按不同的工作阶段分为若干工作任务;最后再围绕每个具体的工作任务设置相应的知识点和技能。在“ASP动态网页设计技术”课程教学中,我们设置了如表l所示的项目和具体的工作任务。

课内实施项目是教师引导学生通过分析各个工作任务引出基本知识与技能,工作任务的设置不但要能起到让学生及时巩固所学知识和技能的作用,还要起到加深学生对基本理论的理解、激发学生独立思考、不断探索、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的作用。

表1:“ASP动态网页设计技术”课程中的项目和作任务划分与设置

 

序号

项目模块

工作任务

相关知识与技能

1

创建ASP运行环境,制作第一动态网页

任务1:ASP运行环境配置与管理;

任务2:虚拟目录创建与管理;

任务3:测试网站服务器;

任务4:ASP开发工具应用;

任务5:制作第一个动态网页;

会安装与配置IIS,IIS WEB服务器的启动和关闭;会管理与配置主目录;创建虚拟目录,能用本地WEB服务器下动态网页的几种方法; 用Dreamweaver创建ASP站点,站点的管理、测试与;

2

用HTML语言标记制作部门网站

任务1:部门网站主页(首页)制作;

任务2:为部门网站制作一个新闻子网页;

任务3:制作部门人员名录网页;

任务4:制作部门人员注册网页;

任务5:制作部门网站的娱乐网页;

任务6:网站框架制作;

会用HTML的文本、段落与图像类标记应用;能够在网页中插入表格、列表及超链接标记;能用表单标记、常用的域控件标记和文件标记;能用滚动文字标记与多媒体标记;会用框架标记能作框架网站;

3

用VBScript脚本语言丰富部门网站内容

任务1:编写能够显示欢迎问候词和网页访问时间的子网页

会用VBScript的常量、变量、日期时间函数、MsgBox函数和简单选择结构的程序设计语句(If…Then…Else…End If);

任务2:制作判断登录用户权限的子网页;

熟练多分支条件结构语句Select Case…End Select),常用内部函数和简单事件过程的定义和调用;

任务3:为部门网站编写一个休闲游戏网页;

通过若干个休闲游戏程序的实现,熟悉VBScript语言中的循环语句的功能及其使用方法;

任务4:制作部门人员职称情况统计网页;

熟练使用随机函数和Input Box函数,会定义一维数组,引用数组元素;

任务5: 为部门网站编写一个工资发放的网页;

通过工资发放程序的实现过程,掌握二维数组的定义与使用方法;

任务6:制作数学爱好者能力测试网页;

通过典型的数学问题“神秘数、水仙花数、同构数、素数”等的程序编写,掌握通用过程、函数过程以及事件过程的定义与调用方法;

 

  使用ASP内置对象技术在部门网站中设置聊天室

任务1:聊天室相关的变量定义与初始化;

会定义Global.asa文件和相关的事件过程毕业论文题目,了解Global.asa文件的特点;会用Application和Session 对象。

任务2:聊天室登录网页制作;

掌握Request对象的POST方式从FORM集合中获取数据的方法;

任务3:制作登录检验网页;

掌握Response对象的Write,Redirect和End方法;

任务4:制作聊天话语输入和显示网页

掌握Response对象的常用属性,熟练Application和Session对象;

任务5:制作聊天信息处理网页

熟悉Request对象的其他集合;

任务6:制作退出聊天室的网页

综合应用Request、Response、Application和Session对象;

5

部门网站中应用ASP内部组件

任务1: 部门站点中设计广告轮流显示网页;

用ASP的广告轮显组件AdRotator在部门Web网站中建立广告系统;会编写和设置广告轮换文件的格式;会用ASP内部对象Server的CreateObject方法;

任务2:制作部门人员业务活动导航网页

会用ASP内容链接组件Content Linking和网页计数器组件Page Counter,掌握内容链接文件的编写和文件格式要求;熟练ASP内部对象Server;

任务3:制作部门领导意见簿;(1.用户意见输入与提交网页;2.用户意见提交检查网页;3.用户意见浏览网页;)

掌握文件存取组件FileAccess的功能,能够使用该组件对计算机的文件系统进行操作,熟练使用该组件相关的其他组件的方法和属性;

6

ADO数据库访问技术的应用

任务1:部门用户信息的浏览与显示;

掌握ADO对象的Connection、RecordSet、Field、Fields等多个子对象对象,并会运行SQL命令;

任务2:部门用户信息维护(添加、删除、修改和定位);

熟练使用记录集对象RecordSet的方法Addnew、Update、Delete和Find等;

任务3:用户信息的查询与分页显示;

掌握用SQL语言的Open方法和SELECT语句实现查询,并对记录集进行分页显示的方法论文开题报告范例。熟练记录集对象的AbsolutePage、PageCount PageSize、Bof和Eof等几个属性;

第8篇:网页制作课程设计总结范文

关键字:网络技术;课程设置;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5913(2007)04-0033-03

1引言

在现代社会中,互联网浪潮汹涌而至,信息工业将成为社会经济迅速发展的一个最大产业。计算机网络的蓬勃发展和日益普及,将引发一场“信息系统”的革命,网络正以前所未有的力量影响和改变着人们的学习、工作以及生活方式。它已经以辅助工具的角色转变为主导工具、必备工具。在各行各业中,它都塑造着新的经济模式、新的经营理念。可以说,网络的建设与应用已成为衡量企业的现代化生产、现代化管理、现代化办公的重要标志。

目前,网络信息技术专业的初、中级人才非常短缺,职业院校作为输送中、高级技术人才的摇篮,我校以社会要求为导向,在2002年开设了网络技术专业。我们努力开创全新教学模式,采用科学的教学手段,结合完善的教学实训设备,加强专业技能训练,以扩展学生职业定位宽度,增强职业技能与市场竞争能力。同时,我校还以多种形式对社会进行网络技术人才的培训工作,并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得到了社会的一致肯定。以下是三年的网络技术专业教学中,我校取得的一些经验。

2改革目的和意义

长期以来,由于多种原因使得教育体系跟不上计算机技术与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为此,大力推行教育体系改革和信息教育技术势在必行、迫在眉捷。面对新形势和信息技术发展的要求,职业高中的办学成功与否以及能否培养高素质的人才。必须要从专业内容、课程设置、教学方式等进行全面改革。通过改革,可以完善教育体系,革新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水平,从而步入信息技术教育的轨道。

网络技术专业是应网络信息技术发展的要求而产生的新专业。在课程设计上应该有别于计算机技术及应用专业的课程设计。而且也不应该仅在计算机技术及应用专业的基础上增加一些简单局域网的组建和网线的接法等内容。网络技术专业人才必须是实际应用型的人才,因此,我们培养出的人才在用人单位无需再进行上岗培训,而能自己独挡一面。针对网络在实际生活、生产、服务等各方面的应用,我们作了一些行业人才需求调查。确定以计算机技术及应用专业课程为基础,综合网络在实际生活中各方面的应用为依据,并设计了相关的专业课程,以满足不同行业的人才需求。

3具体做法

(1)教学课程设置的改革

培养社会需要的实用型网络技术人才,首先必须要搞好计算机学科的课程设置。以前计算机学科课程的设置是参考部分中专计算机专业教学大纲,并结合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把Windows操作、文字输入作为基础,以常用的Office办公软件课程为主,并以QBASIC、FoxPro编程语言为辅。在教学方式上采用理论为主,以上机实践为辅助的教学思路,重理论轻实践。这样培养出来的学生,不但在理论上赶不上大学生,而且其实际操作能力也不是很高。针对这些情况,我们对网络技术专业的课程设置进行了改革,即以原有的计算机及应用专业的课程设置如Windows操作和文字输入及常用的Office办公软件为基础,并删繁为简,以实践为主,增加计算机的安装与维护、计算机网络等实用操作性强的课程。结合实际行业人才需求,主要设置的网络技术专业课程有:微机组成与维护、Internet原理与应用、网页设计、Visual Basic、网络编程(ASP技术)、网络工程与管理、常用软件、图像处理、阶段实践、毕业设计。

(2)教学内容的改革

计算机的课程设置决定了教学的内容,教学内容一定要体现课程设置的目标要求。我校已摸索出一套较为完善的专业课程设置与教学内容:①微机组成与维护:熟悉微电脑的选购,掌握硬件安装过程及常用软件安装和使用方法,熟悉常用参数设置和有关安全知识。②Internet原理与应用:了解因特网发展进程及特点,较熟练的利用因特网进行信息查询、上下载等操作;掌握Internet中相关知识包括IP、SNMP、DNS、WINS、Usernet新闻组等配置方法;BBS与Web建设方案等。③网页设计:掌握常用的网页制作软件,并了解相关的网页制作软件。④VisualBasic:掌握VB系统开发进程以及OOP编程语言特点,能动用VB工具与网络数据库系统进行网络数据共享以及协同编程。⑤网络编程(ASP技术):掌握VBscript脚本语言特点,能进行脚本语言的动态编程,以及了解PHP、ASP后台库维护等。⑥网络安装与管理:了解各种网络拓朴线缆施工方案,能按照各种国际布线标准进行实践网络实施。了解路由器、交换机、网桥等各种网络设备及中继设备的构成原理与使用方法等。⑦常用软件:掌握一些常用的应用软件。⑧图像处理:掌握常用的图像处理软件。⑨阶段实践、毕业设计:由教师拟定专业课题或联系项目让学生完成实践报告。按课程的更新周期与社会需求进行设置和教学,强调应用和专业的技术性。网络技术专业教学内容一般以机房上课为主,教室上课为辅,社会实践为必要补充。理论以实用为主,实操必需的理论能讲深讲透,实际不用或少用的计算机理论删去,腾出时间加强技能的训练。使教学内容与我们的培养目标及社会对人才的需要相适应。

(3)教学方法的改革

计算机科学是一门不断发展创新的学科,其特点决定学生学习不能仅停留在知识的掌握上,更重要的是运用知识进行创造性的实践。高职院校计算机教学的根本目标是培养学生具有创造性的计算机应用能力。“教师一张嘴、学生一支笔”的传统教学模式,培养不出掌握熟练技能技巧的应用型人才,不能担负培养学生创造性的任务。为此,我们必须改革传统的教学模式。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①改进课堂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教学改革的关键是教师,我校领导经常与教师一起研究如何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网络人才,有了创新意识,就能抓住创新机会,启动大家创新思维的共识。

②加强实践环节,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教学不仅是教师在课堂上讲,学生被动的听,更重要是参加实践,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因此,我们的教学把学生从书本和课堂中适度解放出来,要求学生积极参加实践,在实践中,获取新知识。

③分层次指导,开展互帮互学教学 。计算机学科教学的主课堂在机房,由于学生素质的差异必须进行分层指导。教师前二十分钟主要指导优等生迅速完成训练题目,然后让完成训练的学生去辅导后进的同学,互帮互学。教师在后二十分钟关注学习最困难的学生。这样优等生实操技能得到巩固,后进的学生也有信心学好新知识,好差兼顾,教学效果良好。

④以多媒体辅助教学为主,以实例操作演示的教学方式,着重应用能力的培养,强调自学意识的形成。教师积极研究如何在电脑上讲授计算机课程的规律并不断实践;加大教研力度,组织人员研制开发合乎学校计算机课程体系实际的CAI课件,先在部分教学内容中实现以CAI为主的教学模式,总结经验,逐步推广。在课堂上,改变以黑板加粉笔为主的教学方式;采用联机大屏幕投影进行直观教学,增大课堂信息量;精讲多练,突出基本知识,帮助学生建立合理的知识结构体系,掌握有效的学习方法。

(4) 技能训练方法的改革

网络技术专业的课程均以实际应用为目标,应加强实践环节的训练,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让学生参入到学习中来。

①上机操作训练的规范化是保证上机效果的基础。要求学生上机操作前要作预习,熟悉操作实验内容及相关知识;教师要有上机操作课的教案和上机指引及切合学生实际的上机内容,决不容许出现“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的放羊式上机训练;每次上机后学生要写实习报告或填写训练结果,教师要根据学生上机的表现、报告等评定成绩,这样就能使上机实习规范化,保证上机训练的实效。

②千方百计调动学生训练的积极性。网络技术专业是我市职校的龙头专业,学校重视学生的实操性实验,购买了几十台计算机建立两个网络实践实验室,每个学生可学会组建局域网和网络的管理等操作。每个实验室分成8个小组,每个小组有6台电脑。每个小组可组成独立的小局域网,又能和其它小组联接组成一个比较大的局域网络,这样就为我们进行实践操作实验提供了条件。例1:在讲网络布线课程时,以小组为单位,小组的每个成员按要求完成做网线、并完成规范布线及网线的联接。 例2:在做组建对等网(或网吧)实验时,以小组为单位,每个小组成员必须完成操作系统的安装、网络协议的配置,最后要能与其它组员的电脑相联接。例3:在做主域模式的网络实验时,以小组为单位,每一个小组用一台电脑作为服务器,其他组员可组成几个不同域模式的域成员,要求每组学生完成服务器的安装与设置、工作站操作系统的安装与设置、及网络联线等等。采用全新的教学模式和全新的教学理念进行教学,学生学习积极主动,课堂教学效果明显提高。

③多途径多方式开展技能培训。我们把技能培训扩展到课外,大力开展第二课堂活动,做到在大面积整体提高的基础上,强化尖子的培养,同时又能培养学生在不同专业及相关专业的学习兴趣。众所周知,网络技术专业是一个覆盖面很广的专业,它可细分为两个大的方面,一是网络软件设计和开发及网络数据库的维护方面(偏向于软件方面);二是网络的设计、组建、维修和维护(偏向硬件方面)。为此我们开设了:图像处理、电脑美术、网页制作、网络基础、网络的组建和维护、网络常用工具软件的使用等相关第二课堂,并由专业老师辅导,每个星期开展两次以上活动,每个小组的指导老师都能根据该小组的特点,制定三年计划,选择合适的内容,开展各种各样的活动。课外小组的训练先一步,高一级,为培养尖子而努力。同时,学校想尽办法,业余时间全方位开放300多台电脑让学生上网阅读,使全校学生能真正学会上网浏览、下载、发送和接收电子邮件、网上查找学习资料、利用互联网进行参与性学习等,大幅度提高了学生的计算机应用能力。课外活动小组既提高了学生的专业技能,又扩大了学生的专业知识面 。此外,学校还开展学科竞赛,这是促进技能训练的重要手段,学校除了组织学生参加各级计算机竞赛外,还在校内进行专业技能汇演,如网页设计比赛、网络知识抢答竞赛、网络应用比赛。每次比赛同学们都踊跃参加,竞争十分激烈。如网页制作、网页图像处理比赛以个人为单位参加,这次比赛仅二年级就收到参赛作品80多份,内容丰富、图文并茂,水平很高,其中有7件作品获省级奖。通过比赛,调动了学生学习计算机的浓厚兴趣,提高了学生的专业技能。

④通过参加权威考证,检验学生的学习效果,并为学生的就业打下一个基础。计算机专业的学生文化课水平相对不高,但对电脑很有兴趣,针对这种情况,学校在重视思想品德教育的同时,挖掘其在电脑方面的潜力,进行重点培养。学校每年都组织学生参加国家劳动局的因特网应用考试和局域网管理考试,领取上岗证。并要求网络专业班的学生必须参加因特网应用考试和局域网管理考试中级考试。通过考证促进了专业技能的提高,检验了学生的知识与能力。

4结束语

搞好素质教育是一项巨大的工程,网络技术专业是一个新生的专业。在网络人才的培训方面,我们探索的时间还不长,有许多不足之处,有待进一步实践和探索,争取为经济发展培养更多高素质的网络人才。随着世界信息化大潮的到来,在今后几年内我国信息产业的增长每年至少需要40万IT产业人才。我们相信网络人才的培训蕴藏着巨大的商机,学校发展前景广阔,我校网络人才培训计划将进一步扩大。

参考文献:

[1] 精英科技术.企业级网络建设实务[M].中国电力出版社,2003.

[2] 东莞科技[J],2004(1-8).

[3] 中国科学院计算机所.计算机网络互连设备[M].大恒电子出版, 2001.

第9篇:网页制作课程设计总结范文

关键词 多媒体技术 实训教学 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0引言

高等职业教育培养的是应用型技术人才,培养的学生除了具备相应的基础理论知识外,还应重点掌握从事本专业领域实际工作的能力和技能。这就要求在日常教学过程中,要做到“重视知识理论性,加强技能实践性”。突出实训教学环节,贯彻“学中做、做中学”的原则和“以综合素质为基础,以应用能力为主线,以操作水平为中心”的教学指导思想。

1安排校内外实训教学环节

多媒体技术专业的实训环节主要是校内、外实训。校内主要是增加校内实训教学的比重,专业基础课实训环节占总课时的三分之一,专业核心课实训环节占总课时的二分之一,同时组织学生在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进行专业实训,参加技能大赛,从而达到强化专业技能水平的目的。校外主要是开展社会服务和校外实训基地顶岗实训,针对市场上对岗位专业技能的需求,有侧重地锻炼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

1.1利用专业实训室或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进行实训

利用图形处理实训室、多媒体设计实训室等专业实训室,组织学生针对专业课程进行实训教学。同时带领部分学生承担系部各项活动的摄影、摄像工作,还可对学院各部门的网页制作、网站维护、多媒体课件制作、精品课程建设等工作提供技术支持,这些都为学生提供了实践锻炼的机会。信息工程系每年都承办各种技能大赛,我们积极组织多媒体专业学生参赛,给学生创造了更多的实践机会。

为进一步实现学生专业能力的拓展,推进专业实训创新,更好地服务全院师生,系部以多媒体专业学生为主体成立了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该基地由学生自行管理和运作,是一个促进学生成长的校内专业实训基地,也是学生自主创业的孵化场所。它使学生的实训能力不再停留于一般的技能训练上,而是提升到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创造能力的层面上,从而进一步突出技术应用能力的培养。

1.2利用社会服务和校外实训基地进行实训

每年系部不定期组织学生到社会上协助合作单位设计制作平面宣传资料,进行网站和多媒体项目制作。为提高多媒体开发制作和网站设计制作的实战技能,系部实行“2+1”模式,在第三学年安排学生到各类广告公司、影视后期制作公司、平面设计公司进行顶岗实习,熟悉岗位职责、学习企业文化、强化专业技能,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2构建实训教学课程体系

多媒体技术专业坚持技术与人文艺术相结合,其课程设置总的原则是:根据专业人才培养需要,突出职业素质教育和技术应用能力教育这一主线,强调理论与实践教学相结合,注重综合素质、实践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培养,使学生通过三年的学习,达到本专业培养目标。在课程内容体系结构方面,依据高职教学特点与要求,让学生既要具备扎实的专业理论功底,又掌握常用的专业实践技能。

在课程设计中建立以专业素养和技能培养为线索,灵活动态的课程体系,扩大实践环节,增强了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规范管理校内外的每个实训环节,积极鼓励学生参加影视制作、网站设计以及各种技能比赛,提高学生的实践和创新能力。

3推行实训教学方法改革

(1)推行“理实一体化”教学。将教学地点从课堂转移到实训室,实行“学中做、做中学”教学模式,将理论与实训教学有机整合,构建理实一体化教学体系。

(2)采用任务驱动、项目化教学。将实训项目或任务作为完整的训练单元,包括实训目的、要求、步骤和考核标准,最重要的是提供实训成果(一件作品或产品、一项制作或设计等)。学生通过此种实训方式,可以提高学习兴趣,增强实践动手能力。

免责声明

本站为第三方开放式学习交流平台,所有内容均为用户上传,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若内容不实请联系在线客服删除,服务时间:8:00~21:00。

AI写作,高效原创

在线指导,快速准确,满意为止

立即体验
相关热门标签
文秘服务 AI帮写作 润色服务 论文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