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名人调查报告范文

名人调查报告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名人调查报告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名人调查报告

第1篇:名人调查报告范文

XX年来,XX县委办公室调研股在上级大力支持和热心关怀下,在县委正确领导下,紧紧围绕全县中心工作,围绕社会焦点、热点、难点问题,加强组织领导,突出工作重点,抓好成果转化,勇于开拓创新,深入开展调查研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一年以来,我们通过调研撰写及修改的论文、调查报告、典型经验等共取得成果个(篇)。其中有个(篇)被国家级刊物采用,有个(篇)被省级刊物、会议采用,有个(篇)被县委、县政府批转或市级刊物、会议采用和肯定。有的调研报告已转化为领导领导,较好地发挥了参谋助手作用。

一、加强领导,落实责任,为调研工作提供坚强的组织保证

调查研究是“谋事之本”、“成事之基”,县委对调研工作非常重视,为使调研工作经常化、制度化、规范化。一是加强领导,注重组织建设。县委常委会每年都要听取调研工作汇报,及时解决调研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县委主要领导经常为调研工作出题目,定方向,并确定由一名副主任直接抓调研工作。在全县编制紧缩的情况下考调名同志充实到调研工作岗位,目前有名人员从事调研工作。同时县委领导要求提出,在调研工作上要注意把握这样几条:即在专本文权属所有,更多文章请登陆查看题调研上,要有深度、有质量,在解决具体问题上下功夫;在典型调研上,要有高度,有教育意义,能指导面上工作;在政策调研上,要吃透上头,符合县情实际,具有可操作性;在理论调研上,要联系实际,有预见性、超前性,并逐步向新的领域延伸。由于领导重视,保证了各项调研工作顺利进行。版权所有

二是身体力行,亲自参与调研。县委领导班子成员把调查研究作为正确决策和指导工作的依据和前提,从自身做起,带头深入基层,调查研究,解决经济社会发展中遇到的一些重大问题。如,在为维护招商引资良好的社会软环境、为保护企业的合法权益,监督个别执法执纪人员到企业“吃拿卡要”的问题,帮助企业解决在生产经营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县委班子成员每人都确定了一个企业联系点,定期深入企业进行调研。一年来,县委领导亲自参与撰写、修改的调查报告、论文等各种材料达篇。

三是明确任务,落实责任。每年年初我们按照市委的中心工作制定全年调研工作要点,落实调研任务。同时实行目标管理,把全年调研任务层层分解,责任到人,年初抓布置,年中抓推动,年末抓检查,平时抓督促,随时要成果。我们调研股同志每人每年都要有项成果进入领导决策。

二、围绕中心,突出重点,推动调研工作深入开展

在调研工作中,我们注意围绕经济建设这个中心,有针对性地开展调查研究,指导工作,取得了明显的效果。

一是围绕为改革发展稳定大局服务开展调研。一年来,围绕推动县域经济新跨越实现社会事业新发展打开党建工作新局面,全县几个乡镇针对广播电视产业发展滞后的问题进行了专题调研,形成了《》调研报告,为县委决策提供参考,并及时总结县地税局短时间打开工作新局面,实现工作新突破的经验,写出了《构建和谐地税、促进经济跨越》的调研报告,并刊发在《开发潮》××年第期。为总结和推广中坝村、下河街先进经验,为市委、县委提供了高质量的调查报告。

二是围绕社会热点难点开展调研。我们围绕“三农”问题组织人员进行调研,在一个多月的调研中,通过下单位、进社区、到农村、听汇报、召开座谈会,较全面形成了农村经济发展的情况,撰写了《加快农业产业化发展、促进农民增收致富、实现社会和谐》的调研报告。一年来,我们先后开展产业化发展、项目经济、构建和谐等个方面内容的专题调研,写出了有情况、有分析、有针对问题解决办法的调查报告。为向上级汇报工作提供了面上情况和典型事例,为领导科学决策提供了可靠的依据。这些调研工作多次受到县委、市委领导的充分肯定。

三、着眼发展,超前运作,认真抓好调研成果的转化和运用

第2篇:名人调查报告范文

中国社会发展年度报告

作者:李汉林

出 版 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2年12月

《中国社会发展年度报告》是一本数据翔实、有论有据、经得起推敲,从宏观微观维度充分展示我国2012年社会发展各个领域状况的调查报告。该《报告》建立在“2012社会态度与社会发展调查”基础之上,采取随机抽样的方法,组织各地调查员完成抽样和入户访谈。目的是通过观察人们的主观感受和社会态度,深入分析和描述我国社会发展的总体状况、影响因素及变动趋势。全书共包括7个专题研究报告:《中国基本公共服务调查报告(2012)》、《中国公众参与调查报告(2012)》、《中国社会景气研究报告(2012)》、《中国社会包容与社会保护状况研究报告(2012)》、《中国政府社会责任研究报告(2012)》、《中国社会管理绩效评估报告(2012)》以及《中国城市居民生活质量研究报告(2012)》。

 

大气治理联防联控两年虚置

推荐度指数

2010年国务院下发《关于推进大气污染联防联控工作改善区域空气质量的指导意见》,到目前为止,联防联控的机制仍在研究中。按照目前的环境管理体制,地方政府和环保部门只对所辖区域范围内的环境质量负责。出于地区经济利益考虑,当地政府习惯将污染严重的工业区或者工业项目设在地区与地区之间的交界处,以周边环境作为发展经济的代价,这加剧了大气污染向不同行政区域扩散的趋势。

 

网民发起“光盘行动”

推荐度指数

“有一种节约叫光盘,有一种公益叫光盘!所谓光盘,就是吃光你盘子中的食物。拒绝浪费,珍惜粮食!从我做起,从今天开始,你,愿意吗?” 北京市一家民间公益组织推行的公益活动得到越来越多的网友认可。许多演艺界的知名人士、官方认证的餐饮行业也都加入进来。一时间,在微博上晒出自己吃干净的餐具和打包带走的剩菜剩饭成为风尚。网友“快乐的神奇豆豆”了自己在餐馆吃得干干净净的盘子,“我要做一个传播正能量的‘光盘族’,大家看看我吃得干净吗?”

 

收入分配改革方案“烂尾”

推荐度指数

“铁定”于2012年出台的收入分配改革方案再次难产。从2012年初定的6月推迟至12月,而现在人们又把希望寄托至2013年3月的全国两会上。垄断利益集团的阻挠被公认是推迟的主因。“2013年两会,这个方案必须出台,再推出就没有什么意思了。”国家行政学院公共管理教研部教授竹立家说。而对外经贸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副教授李长安却不乐观,“收入分配改革方案只是总的指导方案,我们不要对此抱太大的希望,不要指望它来解决贫富差距问题。还需要具体的细则跟进,否则就不具有可操作性。”

 

江西种粮大户140万重奖农户

推荐度指数

近日,一则“江西种粮大户给农民发放百万年终奖”的新闻在网上引爆。这位种粮大户经营着高达1.5万亩流转而来的农地。然而,1.5万亩农地规模是如何实现的?他和农民散户们又是怎样打交道的?农民散户们又怎么考虑他们的土地?发放百万年终奖背后集约经营的真实效果如何?带着这一连串的问题,《第一财经日报》记者前往江西调查。第一种粮大户“要地”的过程漫长而艰辛,前后4000多万的资金投入,以及与农民和竞争对手的拿地“拉锯战”。而集约种田的商业模式,也仍需时间检验。

 

“公司+农户”模式之惑等

第3篇:名人调查报告范文

希望能够过一种富足安稳的生活是人之常情。但如果我们以这样的理由来看乡村教育的未来,就发现可能并不乐观。

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乡村却日渐成为市场化的牺牲品,呈现出越来越多的结构性难题,社会问题倒逼教育,使其空间日显困窘。

根据2009年全国老龄办的调查报告显示,全国农村老年空巢和类空巢家庭共3288万户,占农村老年人家庭总户数的48.9%,农村空巢老人达4742万人,占全国1.08亿农村老年人的43.9%。其中包括2271万留守儿童。

再根据社科院最新调查报告,目前大陆城乡收入差距为3.23:1,是全球城乡收入差距最大的国家之一。

生态环境的破坏同样令人触目惊心。国土资源部去年5月份表示:约60%乡村景观风貌“一般”或“差”;约80%的村庄街道和田间道路绿化不足,居民点绿色覆盖度低。由于缺乏生态景观理论和技术指导,致使原有村庄的乡土气息消失殆尽,出现严重的“景观污染”或“千村一面”现象。

我们不能回避乡村的衰落以及因此而来带给我们的悲观想象。缺乏优秀的教师,没有父母的关爱守望以及各项硬件设施的落后,通过很多人希望的提升乡村教师工资根本无助于彻底解决乡村教育问题。

很少有人愿意生活在空巢化下的乡村――缺乏活力和创造性、法冶环境恶化、各种道路设施极不发达、没有可以交流的同类人、医疗系统不完

善甚至极少专业人员的环境中。在某些地方,乡村更被政治黑金和黑恶势力笼罩,所谓提升教育的空间看上去几乎没有。

在这种意义上,乡村教育无疑处于一种恶性的封闭状态下,改善它将是一件系统工程。它的改观有待于乡村生态环境的良好变化。想要解决这样的问题,明显不能绕开乡村和城市的二元化结构。

这个持续近半个世纪的巨大难题,数十年来吸引了社会学家、经济学家以及政治人的注意,他们从各个方面提出了解决之道,在一定程度上让农村教育有了长足的改善。

第4篇:名人调查报告范文

随着手机阅读的发展,我国手机付费不断创造历史新高,手机阅读用户量也随之明显增长。在手机阅读市场繁荣的背后,图书种类相对单一、雷同等问题日益凸显。

[关键词]手机阅读;现状;优势;存在的问题

一、手机阅读的现状

艾媒咨询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12年年底,中国手机阅读用户规模达到了2.91亿,手机阅读的市场规模达到了55.9亿元,手机阅读用户平均每年花费在手机阅读上的费用为23.31元。小说、新闻、论坛是国内手机阅读用户最爱看的内容,其中有47%的用户愿意付费阅读小说。

手机阅读最早体现在对传统纸媒的再利用上。中国期刊超过6000种,目前市场化程度高的刊物已基本实现了数字化。对于传统期刊的数字化,在内容上,手机阅读的服务商基本不做二次加工,主要是进行一些删减,把软文、广告类的东西删掉,把 “干货”留下。因此,这是一个筛选过程,而不是一个编辑过程。

近两年来,手机杂志市场发生了很大变化,也出现了一些新的趋势,比如阅读人群对即时性的要求更高了,以前人们阅读杂志的周期可能是一个月或一周,而现在这个时间已经太长了。再比如,用户对个性化内容的需求更高了,在传统渠道卖得好的刊物不一定在手机上也卖得好,那些专门为手机用户定制的内容更受欢迎。

与此同时,关于“大学生微博使用情况调查报告”显示:半数以上大学生注册了微博,其使用微博的主要原因是:关注新闻热点、参与话题讨论、了解名人动态、发表个人观点。同时,新兴的微信平台已拥有3亿用户。事实上,“微博控”加“微信控”的手机阅读,已成越来越多年轻人的选择。娱乐内容成为手机阅读接触者的消费重点,这也与手机阅读群体以年轻人为主相关。

就手机阅读整体来看,仍有很大的市场潜力,因此第三方支付公司也看好这一市场,为手机阅读用户提供更方便快捷的支付方式。

二、手机阅读的优势

现在人们的生活节奏、工作节奏越来越快,可用来阅读的时间比较分散,利用手机阅读成为打发时间的最佳选择。

手机之所以能够成为阅读的新载体,是由其方便小巧、随身携带的优点决定的,我国的手机用户已经突破9亿户,成为全球最大的移动通信市场。智能手机的高速发展,使人们手机阅读的内容不再局限于传统的文本格式,有了更多的选择。移动互联网的高速发展,目前手机上网资费较以往有了大幅下调,以及可以随时随地下载想看的书籍,都标志着手机阅读未来发展潜力巨大。

手机阅读最大的卖点是方便、全面、迅速和热点,可任意选择的海量图书、方便快速的阅读模式、结合时下热点的书籍推荐,不但让广大客户群享受到阅读带来的,同时也省去了寻求原著的烦恼。

据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的“第十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结果”显示:“获取便利”是我国民众选择数字阅读的首要原因,其选择比例超过六成。45.4%的人因为“方便随时随地阅读”而选择数字化阅读方式,26.9%的人选择数字阅读是因为“方便信息检索”。这两者均显示了“数字阅读的便捷性”。另外有31.1%的国民因为“信息量大”、26.0%的人因为“收费少甚至不付费”而选择数字阅读。

最重要的一点,电子书的阅读成本大大的低于实体书,同样的预算可以买更多的书,进行更大量的阅读。并且每本图书都有免费试读的章节,最新连载的小说每章低至6-8分钱即可轻松享有阅读快乐。

三、手机阅读面临的问题

手机阅读不仅面临着个性化、碎片化、社区化阅读的问题,同时还有盗版、付费、专业人才等一系列的挑战。除了出版社如何规范和加强对数字版权资源的占有、管理、运用和维护,如何向数字出版要效益,数字出版产业发展的版权等问题亟待解决之外,专业人才的积累也十分重要,尤其是版权交易和市场运作、精通信息技术的跨界人才。

任何经营最终的目的都是营利,然而国内手机阅读行业的盗版问题非常严重,如何搭建正版市场,通过提供便捷的付费渠道等方式,引导读者养成阅读正版的习惯是个急需解决的问题。而据今年4月的第十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报告显示,2012年,电子书阅读率上升,但是付费意愿降低。在接触过数字化阅读方式的国民中,有40.1%的人表示能够接受付费下载阅读,同比下降1.7个百分点。其中,手机阅读群体中45.8%能够接受付费阅读,而有54.2%的人只看免费手机读物。新闻客户端付费遥遥无期,盈利模式模糊不清。手机报市场逐渐缩水,所占份额逐步下降。而且付费用户普遍为“三低用户”,即年龄低,学历低,收入低。

此外,在以年轻人为主体的手机阅读调查中,娱乐功能成为手机阅读最主要的诉求,而在一项对于手机小说种类的调查中,言情、武侠、青春、穿越题材占据了八成,用手机阅读经典作品的微乎其微。对于这种现象,专家们很担忧:数字化阅读方式使得泛读化、快餐化的浅阅读倾向呈现出“短、平、快”的阅读趋势,以丰富情趣、提高修养为目的的素质性阅读逐渐弱化,导致人们的阅读动机以休闲娱乐为主导,而文化传承、思想积淀呼唤的精读和深度阅读被大多数人摒弃。

综上所述,使用手机等移动设备进行阅读是不可逆转的趋势,电子阅读和纸质阅读优势互补,可以满足不同客户的需求。虽然有很大一部分读者还不习惯付费电子阅读,但随着电子阅读需求的增加以及相关政策法规的引导和保护,付费电子阅读必将拥有广阔的市场。不过,在这个竞争愈演愈烈的市场,无法向用户提供高质量阅读内容的出版商和运营商必将遭到淘汰。

参考文献:

[1]《Pew Research Center报告》.

[2]《第十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结果》.

第5篇:名人调查报告范文

考虑到我国近年来的高考适龄人口多为90后,他们在中国第二个生育高峰之后第三个高峰期之前,那时中国生育已经开始进入一个呈现相对下降趋势的时期,因此绝对人数的减少影响到了目前高考报考人数。基于我国高考的现状与相关的教育政策,将高考适龄年龄定为18周岁。1957-1960年间,我国出生人口数量呈现明显的下降趋势。但是从1961年开始,我国出生人口数量跃过拐点并反向大幅度提高,于1963年达到峰值,3年内的增长幅度高达144%。对于1979-1987年间的高峰期,出生人口增长幅度以及最高值都小于第一次出生人口高峰期相对应的数值。那么,该年出生的人口按照假设可以认为是在18岁左右参加高考,参加的高考年份应是2005前后。这便印证了我国在新世纪以来高考报考人数的普遍上升的现象。但是,考虑到我国2010年开始,高考报考人数大量缩水,仅有957万人报考。将其联系到这部分考试的出生时间,应为1992年之后,该阶段即1990年后我国的人口出生人数以较快的速度下降。很显然,出生人口数量的减少直接影响着未来的高考适龄人口数量。根据《中国统计年鉴》中人口出生率的分析,2008年高等教育适龄人口数达到了最高峰,2009年以后高等教育适龄人口数将逐年下降,到2020年高等教育适龄人口数被预测将会减少30%左右。这与1988-2003年出生人口持续下降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从我国出生人口的变化趋势可以推测,今后一段时间我国高考报考人数仍然会减少。

二、弃考留学

“弃考留学”也是高考报考人数减少的主要原因之一。如图1所示,我国近年来的出国留学人数呈大幅增长趋势。自2008年开始,我国出国留学人数保持在20%左右的年增长速度,于2012年达到历史最大规模,约41.4万人。根据2012年出国留学调查报告显示,我国在2012年间,计划出国留学人数中,本科生所占比例高达51%,其次是高中生占38%,研究生约为5%。(数据来源:《2011年出国留学趋势调查报告》《2012年中国教育在线出国留学趋势调查报告》《2013年中国留学白皮书》)此外,根据2013年中国留学白皮书显示,进入21世纪之后,自费留学人数出现了高速增长。近十年来,自费留学人数的比例均保持在90%左右。由图2可以看出我国自费出国留学人数与往年相比有很大增长。在公费出国人员定额暂定的情况下,自费出国比例的大大增加对我国的高考报考人员数量确实产生了一定的冲击。(数据来源:综合教育部公布的各类留学情况统计)然而,在自费留学中,2011年内地参加SAT(“美国高考”)的考生人数接近2万人;2012年内地18周岁以下报考TOEFL的人数也呈现迅猛的增长,比2011年报名人数高出30%。《中国留学发展报告2012》中指出,弃考留学是我国高考报考人数减少的重要原因之一。我国高考报考人数在2008年达到峰值1050万人后便不断下降,平均下降比率约为3.68%。教育部公布的数据显示,2009年我国高考弃考人数高达84万;而2010年弃考人数接近100万,其中,因出国留学而选择弃考者的比例达到21.1%。当前城市的高中受“土高考”和“洋高考”双重夹击的趋势越来越明显了。众多优秀毕业生早在高一高二就开始放眼全球,把上大学的目标锁定在全球的高等学府。据相关统计数据显示,今年中国低龄学生出国留学人数达到近年来的最高峰,赴海外读高中的学生比往年增加了两到三成,高中毕业参加“洋高考”赴海外上大学的学生,也比往年增加一成多。所以,“弃考留学”是我国近几年高考报考人数下降的影响因素之一。

三、就业形势严峻

第6篇:名人调查报告范文

“让每一个孩子畅游书海,让每一个孩子都能从浓浓的书香中汲取营养”,这是我们一年级孩子的读书目标。为了让每一位孩子都能够畅游知识的海洋,快乐读书,让每一个孩子都能感受中华文明的魅力,达到成功的彼岸!

二.活动目的:

1、通过活动,建立起以小 组 、个人为主的班级图书角和个人小书库。

2、通过活动,在班级内形成热爱读书的良好风气。

3.通过活动,使学生开阔视野,增长知识,发展智力,陶冶情操,充实学生文化底蕴,提高学生全面素质。

4.积极营造书香班级,塑造内涵丰富、个性鲜明的校园文化。

三、活动对象:

全体学生

四.活动口号:

——快乐读书,幸福生活——

活动时间:4月1日~4月30日

五、活动安排:

(一).建立读书活动管理小组

组长:高子涵

副组长:张文静、郑珂、曹雅琳、申德浩、朱玉涵、

朱若瑶、张家宁

(二).建立班级图书角和个人小书库

(1)读书活动中,每个小组建立起图书角,书由学生自带,建立制度,完善管理,培养图书小管家。

(2)在图书角的基础上,每个学生建立起个人小书库 。

(三).读书活动中,积极组织学生开展有关的读书实践活动,如:故事会、演讲比赛、调查报告、书签制作、小小报、读书征文比赛、报刊剪缉、废纸蒌中捡出一本书等。

(四)、积极组织读书活动,检查读书效果。

1、 做好读书登记簿

(1) 每个学生结合个人实际,准备一本读书登记簿。

(2) 每个小组结合个人的计划,也制定出相应的读书目标和读书成长规划书。

(3) 班级将组织一次“读书交流会”展示同学们的读书登记簿并做出相应评价。

2、 举办读书展览:

班级定期举办“读书博览会”,以“名人名言”、格言、谚语、经典名句、“书海拾贝”、“我最喜欢的___”、“好书推荐”等小板块,向同学们介绍看过的新书、好书、及书中的部分内容

(五)、作品交流展示,享受成功喜悦

1、建立读书成长册:

(1 ) 每个学生都要建立一本“读书成长册”,将读书活动中读到的精彩片段、好词好句、名人名言、心得体会以及每学期制定的读书登记表,参加读书实践活动的作品,获奖情况等记录下来。

(2) 班级定期组织学生参观、评比“读书成长册”。

2、“小书童、小学士、小硕士、小博士” 评比

每学期能读书5本以上,并能精读其中5篇的学生,在班级读书活动管理小组考核中评定为“读书小学士”,若达八本的,想教导处评为“读书小硕士”。

第7篇:名人调查报告范文

章乃器先生在阐述金融的涵义时,说过这样一段话――

“金”是一种坚硬而固定的物质,而“融”是融化流通的意思。“‘金’何以能‘融’?这有赖于‘信用之火’的燃烧,但有时‘信用之火’烧得太猛烈了,融化的金腾沸洋溢,反而要浇灭了‘信用之火’;跟着,融化的金也冷却而结冻了。这就是信用过度膨胀成了恐慌的现象――就是所谓资产的冻结。”

七十多年过去,研究美国的次贷危机,上述譬喻依然鲜活。

章乃器是中国征信业的开拓者,被称为“中国资信业第一人”。马洪先生认为,章乃器是中国近代经济学家中少有的货币专家和理财家,是首倡创建中国现代资金市场和资本市场的学者之一。

章乃器强调信用对金融市场的调节作用,并首倡“信用膨胀”说,主张把信用放款改为票据贴现,使呆滞的“账面债权”化为可以流通的“票面债权”,以加快资本的流通。他呼吁:“以稳健的扩张信用之手段,代替不健全的通货膨胀手段”;“推行票据承兑和贴现,使短期资金市场现代化;同时推行股票和公司债票,使长期资金市场――证券市场――国民经济化”。

竞争中的思考

章乃器1916年从浙江甲种商业学校毕业后进入银行界,从练习生做起,经过十几年的奋斗,逐步升任上海浙江实业银行副经理。他熟悉金融业务,精于银行管理,对业务多有创新,并发表了大量学术论著,成为一位成功的银行家和知名经济学家。

1927~1937年是中国民族工商业的“黄金十年”。在远东金融中心上海,中国、交通、通商、浙兴、浙实、金城、上海等华资银行,与被称为“外滩银行”的汇丰、麦加利、花旗、东方汇理、横滨正金等洋商银行,展开了激烈的竞争。

据当时同在金融界服务的李文杰先生回忆:章乃器是“银行实务研究会”和“银行学会”主持人之一,他曾协助银行同事朱博泉先生,联合上海银行公会旗下多家银行,组建了联合准备库及票据交换所、票据承兑所。“为了适应银行收受国内外财政金融市场信息,调查研究掌握客户信用状况,确保投放贷款的安全回收”,章乃器建议组设征信所,作为同业的横向联合的科学管理机构。

从20世纪初开始,征信所作为一种个人及机构资信的调查机构,逐渐在欧美和日本普及。民国初年财政部颁布《银行公会章程》时,即规定银行公会应该办理征信机构。20年代,国内银行界曾草拟征信所章程,提出过设立征信所的议案,但一直没有付诸实施。

上海在1932年前,已有5家外商征信机构,其中日商3家、美商2家,但一直没有国人自办的同类机构。华商银行的信用调查各自为政,规模及资讯有限。这种现象引发了章乃器的思考:“为什么在上海,我们仍要用外人办理的信用调查机构?”

少壮派联手创业

章乃器与当时上海金融界中的一批新锐,被公认为上海金融界的少壮派。其中有中国银行的张禹九、祝仰辰,浙江兴业银行的吴承禧、方培寿,新华银行的孙瑞璜,以及上海商业储蓄银行的资耀华、侯厚培、章植等人。

据资耀华先生回忆:他与章乃器一见如故,倾谈甚亲,“总想设法在上海金融界创立一个‘中流砥柱’的组织,既不像目前上海银行业同业公会那样,勾心斗角,尔诈我虞,一盘散沙,浪费精力,又不要受南京蒋、宋、孔、陈的政治特权所支配,而能特立独行,发展金融经济。”但他们都不是银行的当权者,殊感有心无力。

1931年天津“协和公司案”引发的金融大风潮,意外地成为中国征信所的催生剂。

天津协和贸易公司,是祁仍奚及段祺瑞的女婿奚东曙等开办的,经营进出口业务。该公司背景深厚,排场阔绰,以印刷精美的栈单,到处向银行做抵押放款。各大银行经理趋之若鹜,但又互相保密,不通声气。不料协和公司债台高筑,突然破产,两家银行因之倒闭,其他各行不同程度地蒙受损失,全市金融几乎崩溃。

风潮轰动全国,上海金融界深受震撼。章乃器、资耀华等大声疾呼,批评行业积弊,主张各行联合组建中国征信所,掌握市场变化,抵御金融风险。

1932年3月,张禹九、祝仰辰、资耀华、章乃器、孙瑞璜、方培寿等银行界精英,组成学术团体――中国兴信社,目标为“研究信用调查的方法,促进信用调查的技术,交换信用调查的资料”。为实现上述目标,公推章乃器、祝仰辰、资耀华三位干事,指导中国征信所工作的进行。资耀华回忆说:“章乃器当时勇气很大,说我们银行也要革命,不能老是墨守成规。”

由于在中国无先例可援,许多人担心这个事业太空洞。而章乃器等则以为:“倘使外国人设立的机关有法子调查,我们必然也有法子调查。而过去对于调查工作的实际经验,也使我们感觉到这个事业是有相当的把握的。”

创立这种联合机构,需要上海全体金融业排除私见,出资合作,过去很难取得一致。但在天津金融风潮的冲击下,这个主张立即获得了金融界实力人物张嘉、李馥荪、陈光甫、秦润卿、钱新之、徐新六、徐寄、林康侯、贝淞荪等的支持和赞助。

1932年6月6日,中国征信所在上海香港路4号银行公会内正式成立。该所由12家基本会员共同组成董事会,章乃器出任董事长,潘仰尧任经理。当时中外报纸对这一新生事物都很关注,发表了不少鼓励的社评。

“真、善、美”的服务标准

中国征信所主要业务为:报告市场实况;受会员或外界委托,调查工厂商店及个人身家事业之财产信用状况,于最短时间内将调查结果报告给委托者。企业或个人均可加入征信所成为会员,除基本会员外,普通会员分为甲、乙、丙三种,享受不同标准的服务。非会员也可请征信所做调查业务,但费用较高且手续繁复。

章乃器将调查工作譬喻为搜集旧邮票,只要不断努力,持之以恒,自然就会有惊人的成绩,成为极有价值的府库。他主张:“优美的工作成绩,是事业的生命”,制定了科学严密的工作制度,一切调查工作按照调查、复查、审查三步程序进行,其工作规条是:审慎以求“真”,详尽明晰以求“美”,忠实公正以求“善”。

“真”即调查报告的正确,在事务组织上,调查者与委查者之间,复查者与调查者之间,相互不知道身份。各自以不受拘束的客观态度,充分提供资料和意见,再由熟悉该业的人员严加审查。最后整理成报告书。

“美”被概括为“详尽明晰”四字,报告书应多叙事实,少下批评。无关宏旨的微言细行,片鳞只爪的数字记录,都尽量容纳。令使用者可以因小见大,见仁见智――批评最好还是让别人来下。

他认为“善”是“真”和“美”的基础,“征信所负责调查信用的重责,倘使自身没有一种光明磊落的态度,怎能判断别人的信用程度,而取得社会对我们的报告的信仰呢?所以,这种忠实公正的空气,在征信所当中是顷刻都不能缺少的。”他主张在用人上摈弃染有习气的人物,任用勤奋努力,清白自好的人,并以严密的组织去维持他们对于工作的兴趣和信仰,才能有把握获得“善”果。

“积极猛进”的事业拓展

在发展方针上,章乃器提出一个原则:“一切的事业要从积极的方面找出路。”他主张高投入高产出,认为中国人对于事业观念最大的错误,就是把“守家产”和“做事业”混为一谈;把大部分的精神,用在消极的节流的工作上面,而对于积极的发展事业,反放在脑后。结果会越来越消极。“不日进则日退”,学业然,事业亦然。

他以“积极猛进”的作风迅速拓展事业,开业4个月后,业务量增加了约3倍。1934年初,中国征信所迁入圆明园路133号底层大厅,业务发展到鼎盛时期,在天津、汉口设立了两个分所。全所职工上百人,基本上都具有大学文化水平及信用调查的专业知识。

章乃器除照常在浙江实业银行处理公务外,每天中午驾车来所办公两小时,从未支取过分文薪酬和车马费,这在当时工商界是史无前例的。所内有中英文秘书各一人,负责行政事务。下设信用调查、资料档案、编审、行名录编辑及总务五个部门及一个小型印刷所。

在提供常规调查报告的同时,中国征信所还从事商品研究、市场预测,出版“每日商情报告”供会员参考,提供各种超值服务。当市场发生特别变化,或有商业欺诈等危险事项发生,立即派员调查,分析事件原因、影响及补救办法,在最短时间内制成报告分送各会员。最著名的例子是:1935年一家外国纸商行投机失败后隐瞒真情,继续接受订货收取定金,并向银行贷款。经该所查明向会员通报,避免了一场危机的发生。

除日常业务外,该所的一项重要业务是编纂《征信工商行名录》,这与信用调查也有密切关系。当时上海出版之行名录有七八种之多,编辑者有外国人也有中国人,立场不同,详略互异,可用者不过二三种,一个机构往往要同时购备几种才能应付业务之需。

当时经常出版且有参考价值的中国经济调查,只有一份洋人主编的海关报告。中国人从未连续出版过两期以上的中国年鉴,而英国人胡德海氏的英文版中国年鉴,已持续出版十年以上。章乃器指出,这表明中国人并不愿意或者需要了解中国的事情,而外国人反比我们注意。《征信工商行名录》预定的目标,是内容要超过外国人办的。倘使我们不能出产精美的作品,就情愿不做。

《征信工商行名录》出版后,以其编辑周密、内容宏富、印制精美的特色,一举压倒了几十年间影响最大的英国人办的《字林西报行名录》,成为那个年代工商界必备的工具书。抗战爆发前,中国征信所已拥有公司行号调查档案3万户,工商界个人档案1万多户,并积累了一大批经济资料。除每年推出行名录外,该所还编纂出版了《上海工商名人录》,并在《申报》辟有专栏,不定期刊登商品及市场研究报告,后来又负责上海《大公报》经济版的采编。

征信业从兴盛走向衰亡

中国征信所开幕时,基本会员为12家,4个月后增加到18家,几乎囊括了重要的华商银行和官方控股银行;同时还发展了普通会员29家,其中洋商22家、华商7家,共拥有会员47家。会员数量跃居上海信用调查机构之首。

不少华商开始抱着试试看的心态,要求先作个案调查,及至看过明晰翔实的调查报告书,便毫不犹豫地加入了。汇丰、麦加利、花旗、横滨正金等洋商银行,怡和、亚细亚、德士古、三菱、三井、卜内门等一些大洋行,也纷纷加入成为特别会员。上海原有的几家外商征信所,因无力竞争相继倒闭,中国征信所遂成为全国的独占事业。

一部分人批评中国征信所,不该把中国工商业家的信息,向洋商会员和盘托出。章乃器反问道:“我们和外人的营业竞争,是应该靠组织上的秘密性呢?还是应该靠营业方法的敏捷和知识的充分?我想一个正当的营业机关,决不拒绝把组织的内容告人。”他以一堆品质高低混杂的商品为喻:“征信所的报告也许要告诉别人若干内容不良的工商业者,然而同时告诉别人许多内容优良的工商业家。这样,我们把这大堆的‘统货’按等级整理清楚了,总价格自然马上要抬高。”

1936年夏,章乃器因从事救国运动受到当局压迫,辞去了中国征信所董事长职务。爆发后,该所业务萎缩陷入困境。抗战胜利后业务曾一度回升,旋因内战和金融危机而再度跌落。1949年5月上海易手,中国征信所于同年8月宣告结束。

改革开放后中国重返市场经济,中断了数十年的征信事业才得以重生,面对广泛的社会诚信缺失,信用体系的重建至今行之惟艰。

第8篇:名人调查报告范文

查看更多《果农之友》杂志社信息请点击: 《果农之友》编辑部

      科学试验

        (3)不同处理对大樱桃砧木硬枝扦插的影响 丁米田 任宏伟 张国泰 王云涛

        (4)朵麦可防治梨树主要病害药效试验 赫建奎 赫振华 范秀勤

        良种天地

        (6)优质红色梨新品种——‘红香蜜' 魏闻东 田鹏 苏艳丽 陈渑良

        (7)晚熟桃新品种——‘秋甜’ 郑先波 谭彬 宋尚伟 李靖 冯建灿

        相关链接

        (8)早熟无核葡萄新品种‘无核翠宝’ 唐晓薄 陈俊 马小河 赵旗峰 董志刚 李晓梅

        (8)李新品种‘巴山脆李’ 廖明安 刘学琦 王志德 邱利娜 刘雨 梅洛银 吕秀兰 任雅君 罗丽

        (9)早熟薄皮核桃新品种‘双早’ 肖千文 肖前刚 周兰英 蒲光兰 吴开志 胡庭兴 张尚杰 金银春 李森 史丽会

        引种观察

        (10)夏至红葡萄在砀山设施栽培表现及栽培技术 钱超 李山虎

        栽培技术

        (12)苹果园春季管理技术措施 姬延伟

        (13)日韩梨品种树势早衰的原因与预防措施 梁若霞

        (14)提高设施桃果品质量十措施 张超

        (15)高海拔冷凉地区设施延后葡萄休眠期管理技术 邵军辉

        (16)葡萄嫁接苗当年栽培管理技术 张世英

        (17)核桃拱棚播种育苗技术 张茂华 景德全 顾明香 郑瑞华 刘秋英

        (18)引种栽培蓝莓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董克锋 李春雷 孙莹

        绿色植保

        (19)苹果幼树园枝干轮纹病的防治技术 李保华

        (20)一年两熟葡萄主要病害的发生与防治 潘海燕

        (22)桃小食心虫的危害及其防治技术 吴芹 杨钰 吴士平

        (23)柑橘花蕾蛆防治的误区 李翠英

        (24)桑白蚧的发生与防治 付筱 苗爱清 王守龙 李建中

        专题讲座

        (25)晚熟脐橙及其高品质栽培技术 沈兆敏

        (27)果树营养钵育苗技术 白海霞 高彦 燕志晖

        技术心得

        (28)果园技术培训新特点 王秋萍

        调查报告

        (30)核桃园低产、低效原因调查及对策 杨柳珍 刘元福 王有信

        标准规范

        (31)多效唑在桃上安全使用技术规程 陈锦永 方金豹 顾红 张威远 林苗苗

        产业发展

        (33)三门峡市苹果矮密

培发展现状及对策 张建军 邓平 仇宏昌 贺亚丽 刘建玉

        果业视点

        (34)一枚出色苹果的非传统故事——山西临猗县发展现代果业探析 马玉

        特别推荐

        (35)适于果园全程机械化生产的配套农机装备 王海波 郝志强 刘凤之 王孝娣 翟衡 杜远鹏 张敬国 徐翠云

        果业人物

        (37)荣登美国《世界名人录》的果业人——记江阴市果树促控剂研究所所长钦少华 汪景彦

        典型介绍

        (39)潘小俊的中田大山楂价高效益好 杨长林

        来稿选登

        (40)果树春灌 树旺高产 朱广凯

        (40)怎样提高葡萄的坐果率 张丽丽 刘磊 孙冰

        (40)建桃苗圃简招 翟洪民

        (40)核桃树的水分管理技巧 薛玉霞

        (41)葡萄透翅蛾的危害与防治 耿国勇 宋孙榜 张丽丽 王国峰

        (41)大棚草莓主要病害的防治 田凤晓

        (42)培育苹果苗成活的关键步骤 无

第9篇:名人调查报告范文

调查报告是在占有大量现实和历史资料的基础上,用叙述性的语言实事求是地反映某一客观事物。下面就让小编带你去看看小学生课外阅读情况调查报告范文5篇,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小学生阅读调查报告1俗话说得好:书是人们进步的阶梯,书是有着丰富知识的海洋。小学生都爱看书,但他们都爱看些什么样的书呢?课外书帮助小学生在生活、学习中起了什么样的作用呢?

我通过这几期同学们业余看书的情况的观察,最后做了一个大概的总结:

我们班上的喜欢看童话和漫画类图书的学生占大多数,而看科普知识类和历史类的人数较少。

从同学们的每次阅读时间来看,有部分同学,十分喜爱看书,平均每天都看一小时以上的书,但有些同学,对书是并不感兴趣。

从同学们的看书感受来看,同学们都认为看书能取得快乐,能从中学到许许多多的知识,就是没有足够的时间去看,大部分的时间都在写作业、玩耍,在这里,我建议老师可以给我们布置适量的作业,让我们有足够的时间在知识的海洋里尽情地遨游,让我们在书中找到快乐,找到属于我们自己的知识。

书是人类的朋友,我号召大家:每天抽出一点时间来读书看书,这样,就能多学到一些知识!

小学生阅读调查报告2一、活动的原因

高尔基说过“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我发现,现在课外书对我们的吸引力越来越小了。我们到底还要不要读课外书?我们的`读书情况如何?在妈妈的带领下,我在小区中进行了调查。

二、调查内容及数据分析

我根据小学生课外书阅读的实际情况及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以下几个问题:(1)你是否喜欢阅读?(2)你在读课外书中遇到的最大困难是什么?(3)平时读的课外书中种类最多的是什么类的书?(4)课外书的来源?

1、小学生喜不喜欢课外书

从我调查的情况来看,有95%的同学选择了喜欢读课外书,只有5%的同学选择了不喜欢,选择不喜欢的同学都是语文成绩极差的。“为什么喜欢读课外书?读课外书对我们有什么好处?”大部分同学的回答比较含糊,大部分是“多读课外书有利于学习,有利于提高写作水平”等,他们并没有认识到读课外书同样是学习。其实,健康有益的课外书也能像语文、数学书一样增长我们的知识。如果把学习比做吃饭,语文、数学等学校里学习的科目是主食,课外阅读应该是副食了,我们难道能只要“主食”,不要课外阅读这一“副食”吗?

2、同学们不读课外书的主要原因分析:

通过调查,我发现同学们不读课外书的主要原因是:看电视比读课外书有劲;没有课外书可读;老师没有要求;家长不给钱买课外书。

调查结果表明,现在小学生放学后做完作业就是看电视,热播的电视剧如数家珍,但是有益的课外书却甚少。有37%的同学认为“看电视比看书来得有劲”;有45%的同学说自己家中没有适合自己的课外书,家里基本没有书,有书的同学也反应家中大多是幼儿读物及小学生作文、奥数之类的教辅用书。从中可以看出中高年级往往看重的是学生在校的成绩,一般不重视课外阅读。

3、课外书来源渠道

从我的调查情况来看,从学校图书室借书的占40%,同学相互借的占30%,家长买的占21%,学校中订的报刊杂志占9%。由于家长对孩子的课外书阅读不够重视,没有主动给孩子买书的习惯,更不可能在孩子的阅读上进行有益的指导。大部分同学的课外书主要来自于学校的图书馆与同学处借的。但是,学校图书馆书籍也有限。同学互相借书,往往属于口袋书,没有多大好处。这也是主要原因之一。

4、同学们对课外书的涉猎

调查结果表明,同学们所读课外书籍涉及面较广,有小说、散文、诗歌、科普、科普读物、报刊等。但结构不合理,小说类占65%,诗歌占5%,科普读物占10%,报刊杂志占20%。从阅读情况来看,小说类偏多,占总量的65%。同学们的读书随意性强,喜欢读什么就读什么,碰上什么就读什么。我认为小学生会读书、读好书,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是非常重要的。

三、结论

我们由于种种原因,阅读习惯到六年级还没有养成,甚至出现不喜欢阅读的现象。现在知识更新越来越快,只靠教科书是不行的,只有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才能使我们与时代同步,让我们爱书吧!“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

小学生阅读调查报告3一、调查目的

现代媒体虽然已经非常发达,但文献仍然是知识的主要载体,阅读也仍然是人们获取知识的基本方式。

对学生来说,阅读的重要性更为明显。阅读是学生学习功课、接受新知识的主要途径;而阅读教学分课内、课外两方面。课内阅读为我们大家所熟知,那么课外阅读呢?原苏联著名的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凡是除了教科书以外什么书也不读的学生,在课堂上掌握的知识就非常浅,而且必然把全部负担转嫁到家庭作业上去,而由于家庭负担过重,他们就势必失去了课外阅读时间,这样就形成了一个恶性循环。因此,苏霍姆林斯基认为,搞好课外阅读是开发学生智力、减轻学生负担的重要手段。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要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并且在总目标中对课外阅读的总量有了具体而明确的量化规定:九年课外阅读总量应在400万字以上。其中小学一至六年级阶段的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150万字。为了确保学生完成这一课外阅读量,学校要创造一切条件,加强课外阅读的管理和指导。

现阶段,创书香校园,创书香班级正在各校如火如荼地进行着。但真正的效果如何呢?学生是否热爱阅读?学生的阅读量是否增加?学生的阅读能力是否提高?为了找出城乡小学生课外阅读的差异,为了更好地加强课外阅读的策略研究,提高课外阅读的质量,特进行了此次调查活动。

二、调查对象、方法及内容。

(一)调查对象:

小学三年级171名学生。

(二)调查方法:

本调查采用问卷调查、谈话法。利用晨会,发放问卷调查,要求学生根据实际情况实事求是填写。发放调查问卷180份,回收180份,回收率100%。利用课间,与学生进行谈话,了解情况。

(三)调查内容:

根据低段孩子的年龄特点,自编相应的题目进行问卷调查。如:你喜欢读课外书吗?你喜欢读什么样的课外书?你经常读课外书吗?你每天读多少时间的课外书?你父母赞同你买课外书吗?双休日你去图书馆看书吗?你不能去图书馆看书的原因是什么?等等。

三、调查结果及结果分析。

(一)调查结果。

(二)调查结果分析:

通过调查发现我校自创书香班级以来,同学们已基本养成了读课外书的好习惯。但也不得不看到,学生还并没有真正与课外书交上朋友。部分学生对课外阅读的兴趣并不浓,许多小学生是在老师和家长的督促下进行课外阅读的。经调查发现他们情愿在课余时间做游戏,看动画片。部分家长并不同意给孩子买课外书。更没时间带孩子去图书馆看书。在他们的心目中能自觉完成家庭作业的孩子,就是一个乖孩子。还有课外阅读涉及的范围较小:在家长和小学生的头脑中,一听说要买课外书,80%的家长、学生买的是优秀作文籍。形成了优秀作文等于课外书籍这样一种狭隘的概念。一部分学生只喜欢看漫画类的书籍。学生课外阅读很少涉及到古今中外的优秀名著、民间传说、科幻读物。

四、调查反思。

通过调查我们发现,自创书香校园、书香班级以来,虽然小学生课外阅读情况已有所好转,但离课程标准的要求还有很大的距离。学生的阅读能力、阅读水平还有待于进一步的提高。因此,我认为应做好以下几点:

(一)点燃兴趣火花,激发阅读欲望。

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我们应重视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使课外阅读的内容安排、组织形式等尽可能地满足于学生的心理、生理特征,使学生乐读、爱读,使阅读成为学生生活中的一种乐趣。具体做法如下:

1、故事激趣法。

小学生非常爱看电视,听故事。可利用早读、语文活动课让学生听故事录音,还可以让学生上台讲故事。那生动的语言、曲折的情节、声情并茂的诵读都对学生产生了强烈的感染力。告诉学生,这些故事书里都有,只要自己去看书,书中的故事无穷无尽。学生会开始自觉地阅读一本本课外读物,并产生浓厚的兴趣。

2、活动体验法。

开展与课外阅读有关的活动,在有趣、丰富多彩的活动中,学生体会到课外阅读的乐趣。如《写家乡的一处景物》,课前让学生大量阅读写景散文,摘录好词好句,来帮助学生减轻作文的压力,以课外促课内,相得益彰,体验收获的喜悦。.以此来激发学生课外阅读的热情。

3、吸引注意法。

根据学生的兴趣,在学生生活空间内尽可能地提供有较大选择余地的阅读材料。并把这些阅读材料放到学生容易看到的地方,便于学生随时阅读。例如让每个同学上学时都要带一本自己喜欢的课外书,课间还要把书放在课桌上。当学生看到这些书的时候,注意力会很自然地被吸引过来,从而在不知不觉中进入阅读状态。

(二)指导阅读方法,提升阅读能力。

只有导之以法,学生阅读起来才能如鱼得水,顺风行船。根据小学低段学生的特点,我认为可以做到如下几点:

1、读一读。

孩子的好奇心十分强,教师应放手让学生借阅最感兴趣的、最想知道答案的图书让学生读一读。这样,学生在无半点重负的潜意识

中,不知不觉得爱上了课外书籍。课间十分钟、课外活动时,细心的老师也可以和孩子们一起读一读课外书。

2、划一划

。 在爱读的基础上,指导学生用简单的符号划出自认为优美的词句,欣赏、诵读、学生乐而为之,效果不错。

3、查一查。

怎么知道学生所划词句是否美呢?可以采用指名读、开火车读等方法来检查,教师加以评判后,让全班同学互相交换书本,读别人已划出的妙词佳句。这样做,学生鉴别优美词句的能力就会很快提高。

4、摘一摘。

字词句的积累非常重要。我们可要求学生每天摘抄一两个最感兴趣的词句,做到边抄边读。这样即使学生逐步养成边读边记的好习惯,又能渗透写读书笔记的方法。

5、评一评。

对于小孩子来说,表扬,奖励是最好的办法。 我们可在学习园地中开辟好词佳句栏,每周贴换一次学生从课外读物中搜集到的精美词句,并对他们的积累给予评价。学生有了充分展示语言成果的舞台,其阅读兴趣、阅读水平都会逐步提高。

6、讲一讲。

随着学生阅读量的增加,口头表达能力的.增强,可专门进行讲故事比赛、演讲会等。比赛时,可根据学生各自的特点,先讲已读过的故事,再根据所提供的图画让他们编故事,还可以戴着头饰分角色自编自演故事等。这种形式,既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又可开发他们的创新思维。

(三)拓展阅读量,积累知识。

1.推荐书籍,引导课外阅读。

课内外结合,向学生推荐书籍。如学习了课文《陶罐和铁罐》,老师可告诉学生这篇课文是根据《伊索寓言》中的一个故事改编的,里面还有很多精彩、有趣的故事;学习了《丑小鸭》,我们便可向学生推荐《安徒生童话选》这样课内外结合,增长了学生的见识,培养了学生的能力,使学生对读书乐在其中。

2.建立图书角,借阅书籍。

要求每一个学生至少贡献出2本自己喜爱的图书,并给每本图书编号,打印好目录,放在图书架上。制定借阅制度,自己制作图书借阅证,每周评选出借阅图书最多的小读者。当然图书的内容都要教师好好把关,既要健康又要文学性强。此外,我们还可以鼓励他们到学校图书馆借书来读。

3.美文交流,提高认识。

每天的10分钟晨会时间,老师可选择精彩内容读给孩子们听,然后进行交流。可以评论朗读者的朗读水平,可以说自己的感想,可以交流文章的写法,还可以提出自己不懂的地方。在受到美的情感的陶冶的同时,提升每个孩子的思想认识。

总之,课外阅读有助于学生开阔视野,提高表达能力,促进学生思维、心理品质的成长。作为一名教师,我们应该积极拓展渠道,为学生的课外阅读保驾护航。让书香滋润每个学生的心田,让每个学生都成为爱读书的好少年。

小学生阅读调查报告4历史的经验告诉我们:一个勤于阅读、书香四溢的民族是兴盛的、充满创造力的;而一个漠视阅读、不爱读书的民族是停滞的、前途可悲的。语文阅读是一个开放的系统,包括课内阅读、课外阅读。课内阅读是有限的,而课外阅读却是无限的。课外阅读为人的素养尤其是文化素养的培养提供了发展的广阔空间。小学生六年时间只读十二本教材,阅读量至少、阅读面之窄令人着实不安。单靠一本语文教材是学不好语文的,单靠课堂四十五分钟也是学不好语文的,没有课外丰富的阅读积累,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人文素养必将落空。

教学应立足于课内,引向课外。把课堂教学与课外阅读密切结合,达到丰富教学内容,扩大学生阅读量,运用在课内阅读学到的方法,养成自觉、自主阅读的好习惯。课外阅读作为课堂教学的补充和扩展,作为学生自我教育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它对学生自身能力的培养和学校教育的拓宽都具有重要作用。为此,我于2011年6月年在西安市莲湖区机场小学三年级作了一项关于课外阅读情况的问卷调查,又召集了部分学生进行座谈,旨在通过这一扇窗口了解本地区的小学生课外阅读状况,从而为小学语文教师的工作更有效地展开提供一些依据和参考。

这次调查我从当前小学生课外阅读的态度、兴趣、时量、内容、习惯、方式方法入手,共发出98份份调查问卷,其中三年级五班学生48份,三年级一班10份,三年级二班学生10份,三年级三班学生10份,三年四班学生10份,三年级六班10份。收回98份,全部为有效问卷。

一、目前环境下小学生课外阅读乐观的方面:

从调查的结果来看,尽管目前小学生的学习任务重,压力很大,但是小学生对课外阅读的重要性还有着比较正确的看法,主观认识的端正为我们教育工作者开展课外阅读活动提供了可行性。具体结果如下:

1、阅读目的较正确

在所调查的小学生中,75.5 %的学生认为阅读对自己的成长有很大帮助;23.5%的学生选择一般;没有一名学生认为阅读对自己的成长没有帮助或有负面影响。

在所调查的学生中,74.5 %中生认为读课外书籍主要是为了开阔眼界,增长见识,提高自己的语文能力;1.0%的学生认为读课外书籍并没有什么明确的目的,只是为了完成老师的任务,看一些书籍;还有9.2%的学生认为看课外书籍纯粹是为了消遣,15.3%的学生完全出于兴趣。

2、学生对阅读的兴趣浓厚

28.6%的学生对课外阅读很感兴趣,60.2%的学生对课外阅读的兴趣比较强烈,有11.2%的学生对课外阅读的兴趣比较弱,对读课外书一点也没兴趣的学生没有。

45.9%的学生利用午休、放学后等这些边边角角的时间,阅读课外书籍。

25.5%的学生充分利用周六和周日休息时间读书。21.4的学生是在放长假期间进行课外阅读,7.15%的学生随时都在读书。

3、阅读内容较为广泛

从调查显示,小学生的课外阅读种类繁多,有中外名着类、小说类、科幻小说、自然科学类、童话寓言、卡通漫画以及学习辅导资料等。多数学生兼爱几种,这反映了小学生的多方面了解社会的要求,学生们通过阅读这些读物,关注自然科学,了解科技发展等,对于他们的智慧、情操、审美趣味等的培养无疑是极大的帮助的。

4、家长对课外阅读的态度正确

在所调查的学生中,家长对学生的课外阅读很支持的占77.6%;有时赞成有时反对的的占18.4%;家长不闻不问的占3.1%;反对的仅占到1.0%。家长虽然态度正确,但对课外阅读应遵循哪些原则,如何指导学生课外阅读,怎样保证课外阅读的高质量、高效率等方面,还缺少实践。

二、目前环境下的小学生课外阅读存在的问题

1、阅读量减少

阅读量的减少主要表现为阅读时间量偏少。小学实施素质教育和“减负”措施后学生休闲时间增加,但用于阅读课外书刊的时间偏少,这是阅读时间的相对减少。学生除上学、做作业、做家务、休息时间外,平时可自由支配的休闲时间在1-3小时(周六、周日倍增),但经常阅读书刊的学生1小时以上的学生比例为16.3%;半小时到一小时的的学生有70.4%;13.3%的学生达不到半小时阅读,有4.1%的学生几乎不阅读课外书。

2、阅读兴趣感性化――阅读情趣及品味下降

阅读兴趣与品味是关于阅读目的、兴趣指向以及读物内容、属性与类型方面的评价指标,以高低为尺度。阅读目的'、兴趣指向不一,对读物内容、性质、类型的选择就不一样。调查结果显示,当前三年级小学生喜欢阅读书刊的类型依次为:卡通、漫画;童话、寓言故事;世界名着;自然科学;学习辅导资料;科幻小说。阅读方式多为:边读边做笔记、卡片或摘抄的仅占16.9%;匆忙的、走马观花式的占11.0%;对喜欢的书或内容反复读的占62.3%;其他方式占12.5%。还有的学生认为看了影视剧就算读了书。阅读类型以卡通化、“快餐文化”、大众通俗文化为主,阅读目的主要是为了娱乐生活和休闲。阅读情趣感性化、浅层化,冷落科技书籍现象十分明显。读书过程中,缺少有效监控,粗读、泛读多,精读少。片面强调重感官享受的“快乐阅读”,导致学生很少沉下心来去想、去感悟,阅读质量不高。细读畅销书的多,精读经典文学作品的少。像《老夫子》、《米老鼠》这类漫画畅销书,总能在学生中掀起一阵阵阅读商潮。相反,中国古代四大名着、国外经典作品等等,如果不“强制”,学生对此的阅读就很粗浅。因为学生觉得通过影视比泛泛“看”书有意思,静下心来细细品读名着就显得没意思,很枯燥难懂。

4、阅读的随意性、无序性

据调查显示,目前小学生课外阅读基本上还处于随意、无序、低效的状态。根据同学推荐和媒体广告宣传选择读物的占51%;根据老师推荐和课本要求选择的占30.6%;根据家长要求选择的占18.4%。主要体现在:

追踪读流行。有些学生跟着书店的广告走,同学中流行什么读什么,读了什么就谈什么。读书缺乏个性、缺乏主见。

热衷读休闲。小学生偏向于读那些情节简单轻松、人物滑腻有趣之类的休闲书。读休闲的书比较轻松,这是事实,但热衷于读这类书,只能永远停留在肤浅、平庸的层面上,不

可能有大的收获,也不可能有质的飞跃和达到新的境界。

不喜欢与人交流。小学生在一起不大喜欢谈论名着,与家长交流体会课外阅读心得的有35.9%;不交流或偶尔交流占到64.1%;。由此看来,能够给学生提供阅读方法指导的教师发挥的作用不大,最适宜熏陶学生阅读能力的家庭未能提供相应的环境,于是学生们的课外阅读必然是逮到哪本是哪本,完全跟着感觉走。

纯粹是为了应付眼前的学习任务。有些同学读书,目的很单一,就是为了在作文时或讨论发言时,引几句名言,背几联古诗,露一露,以显示自己的博学。这种人读书往往不大注意书的整体脉络、内在底蕴和精神实质,他们只能获得一些零碎的知识,不可能探得书的精髓,也难以陶冶性情,培养气质。

为了作文,只读习作。有些同学读课外书,主要就是读《小学生优秀作文选》、《全国获奖作文集》一类的书,以为读这种书帮助最大,可以直接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

阅读与写作、计算是人类学习文化科学知识、认知文字符号世界、发展智慧和提高素质的三大基石。自有文字的历史以来,阅读为人类文化与文明成果的积累、传递与可持续发展,为人类道德、智慧等精神价值的继承、拓展、提升、弘扬建立了丰功伟绩,立下了汗马功劳。只有读那些高质量、高水平的精品,才能摆脱“学生腔”,不断走向理性,走向成熟。然而,在信息如潮的现代社会,特别是在数字化、网络化成为人类新的生存方式的时代,阅读这种与文字文化同龄的原始认知方式是否因其费时耗力的特点而落伍于信息社会匆匆的时代的步伐便需要“离休”静养或退出历史舞台呢?

答案是否定的。小学生课外阅读中所存在的种种问题,虽然是信息化、数字化时代的一种文化现象,但阅读毕竟是一种与文字文化相始终的人类保持与发展自身所创造的文化与文明的基本方式。阅读之于文化,犹如行走之于生活。虽然现代人有舒适快捷的代步方式,但步行绝不可少,否则生命便失去许多意义与自由。阅读缺乏或阅读减少,热衷于时尚杂志、卡通漫画故事,因而疏远文学名着;热衷流行音乐、港台影视而冷漠书刊。长此以往,基础文化素质赖以发展的阅读渠道萎缩,必然造成提供“营养”的文化知识的不足,进而导致民族基础文化素质的下降。小学生是未来的主人,民族的希望。小学生的阅读退化,不仅是阅读时间、阅读内容的减少,也不仅是课外对文学名着的冷落,更为重要的是作为学习与认知核心和精髓的阅读需要、阅读兴趣、阅读习惯、阅读能力、阅读审美的失却!而这才是课外阅读问题的危机的实质所在,是民族基础文化素质退化的根源,也是青少年阅读退化现象的最大隐忧。

三、小学生课外阅读实施的策略

1、营造良好的家庭、学校课外阅读氛围

在对待学生课外阅读问题上,采取禁止的态度是错误的,而顺其自然,或靠环境的自然熏陶,想读就读,想读什么就读什么,显然是不够的,甚至是很危险的。学校是对青少年实施教育的固定专门场所,学生应在语文教师的密切关注下进行课外阅读。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由于血缘和伦理道德关系,家长对于子女的教育是有权威性的,因此,家长在对待子女的课外阅读问题上,要与学校保持和谐一致。

(1)召开家长会,邀请班级中在孩子教育上,尤其是善于引导孩子阅读书籍的家长讲一讲自己的教育方法,从而改变家长“唯分数第一的思想”。通过家长与家长之间的沟通,让家长充分认识到课外阅读对孩子的深远影响,从而支持孩子课外阅读,为孩子创造阅读条件,布置家庭阅读空间,购买课外书籍,营造阅读氛围。

(2)设立图书角、办有关读书的板报、手抄报等方式营造班级读书氛围。班委会拟定相应的图书借阅制度和图书管理办法,由小小图书管理员负责管理,每天开展图书借阅活动。把每天中午到校后的时间作为读书时间,由每天的值日班长负责监督。

相信,学校、家庭二者应密切合作,形成一股强大的教育力量,积极地去关心、引导和指导学生阅读课外读物,才会给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课外阅读氛围,它将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健康的发展。

(3)沟通交流,树立学习榜样

罗曼罗兰曾经说过:要播撒阳光到别人心中,总得自己心中有阳光。教学的艺术在于激励、唤醒、鼓舞。一方面,从情感上激发。教师的人格魅力和文学修养是一笔很大的财富。榜样的作用

小学生阅读调查报告5摘要:

《语文课程标准》对小学生课外阅读非常重视,不仅作了量的规定,而且对学生的阅读取向、阅读习惯和阅读方法也作出了指导性的规定。著名教育家赞可夫认为: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课内阅读教学只是教个阅读方法而已。因此,他特别强调课外阅读的重要性,认为阅读教学的重点是课外阅读,这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主要手段之一。学习语文,如果仅仅局限于学好语文书上的有限的几十篇文章,是远远不能形成较强的语文能力的。因此课外阅读不仅是语文课外活动的主要内容之一,而且也是课内阅读的补充和延伸。

一、调查时间:

20____年9月5日——12月10日

二、调查方法:

问卷、学生谈话、家长谈话。

三、调查对象:

四、调查目的:

这次调查旨在了解四个方面的问题:

1、学生根据什么选择阅读书籍。

2、书籍的来源。

3、学生对于阅读的兴趣及阅读兴趣的形成原因,以寻求培养学生课外阅读兴趣的良策。

4、学生是否养成良好的课外阅读习惯。

从而为改革阅读教学尽点微力,提高小学生的阅读能力。

五、调查情况分析。

1、调查中有82%的小学生认为自己对阅读感兴趣,但问及你课余最喜欢做什么时,只有34%的学生选择了看书,66%的学生依次选择了看电视、上网、参加文体活动等。

这说明小学生虽然对阅读有一定的兴趣,但游戏、网络、电视对他们的吸引力更大。在各种媒体迅猛发展的今天,书与电视、电影、电脑和游戏机相比较缺乏生动性、形象性、趣味性。这使得学生在空闲时间容易沉迷于电视影碟、电子游戏。

2、学生喜爱的书籍依次是幽默故事、惊险侦探故事、小说及童话、自然科学故事、历史故事,女生更喜欢反映少年儿童生活的小说,男生更喜欢探险故事和自然科学方面的读物。

3、学生所阅读的书籍来自那里?据统计63%是家里的,25%是班级图书角借的,12%是从同学处借阅及学校图书馆的。

这说明家庭的藏书和班级图书角是学生课外书籍的主要来源,而学校图书馆这一资源有待于进一步地开发和利用,使其在学生的课外阅读中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4、学生课外阅读与写作能力有着密切关系。

据统计,六年级学生中,阅读书籍超过50本的学生中,80%认为喜欢写作,75%认为自己的写作成绩优秀。而阅读量不满10本的学生只有12%认为自己喜欢写作,认为自己作文优秀的是0。

5、藏书量在400册以上的家庭占5%,但这部分家庭的孩子认为自己喜爱阅读的占100%,90%的孩子阅读书籍超过了50本。

认为喜爱写作的占60%,认为自己作文良好、优秀的占100%,而藏书量在100本以下的家庭,孩子的阅读量没有一人达到30本。许多家长急功近利地买一些教材辅导类的读物,认为孩子阅读其他读物便是浪费时间,分散学习精力。孰不知,读一本好的文艺作品,对孩子的帮助远远大于读一本《小学生作文大全》,因为这些文艺作品是孩子思想、感情和内心感受的源泉,是对课内阅读教学的巩固和运用。所以,家长切不可将自己的偏爱强加于孩子,束缚孩子的课外阅读。

6、在“请你写出你读过的书的题目”一栏中,我发现许多学生阅读了以下书籍:《十万个为什么》《西游记》《格林童话》《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安徒生童话》《365夜童话》《爱的教育》《鲁滨逊漂流记》《儿童文学》《小学生作文》《蓝猫淘气3000问》《三国演义》《一千零一夜》《中华伟人故事》《神探福尔摩斯》,《哈里·波特》……调查同时表明,在推荐读物方面,学校及老师起很大作用,也就是说,老师肩负着向学生推荐优秀课外读物的重要使命。

这些书目也说明,经典的儿童文学仍为现代儿童所喜爱。而学生对《哈里·波特》的热衷,也说明了国外媒体对新作的宣传成功。其实,我国近年也出版了许多优秀的儿童文学作品,如《草房子》《男生贾里》《女生贾梅》《冰心儿童图书新作奖获奖作品集》等,欣喜的是有些老师已经把它们介绍给学生读了。

7、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调查发现学生阅读兴趣的形成与以下因素有关:家长喜爱阅读,有一个良好的家庭氛围;

老师重视,有一个良好的班级氛围;自己从阅读中获得了乐趣。

8、课外阅读的重要性几乎是不言而喻的,然而,要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却不容易。

调查发现学生都喜欢课外书,但主动阅读的却很少。每周两小时的课外阅读时间已经算较多的,并且这些课外读物大多是老师要求做读书笔记时才去阅读,且读得囫囵吞枣。

六、针对当前小学课外阅读现状的思考。

1、转变教学观念,要正确认识课外阅读的作用。

要树立一种大语文教学观,把视野放宽到家庭生活、社会实践的广阔领域里。著名教育家张志公说:“从我自己学习语文的经验来看,将课内与课外三七开”。并且“为学之道在于厚积而薄发”,“积”即吸收、积累,“发”即倾吐、表达。因此,我们应转变观念,冲破阻力,改革教学方法,从应试教育观中挣脱出来,走向素质教育。

2、培养阅读兴趣。

兴趣是学生学习的动力。教学的艺术在于激励、唤醒、鼓舞。在这里我们可以从两个维度进行。一方面,从情感上激发。在教师自身素质较高的情况下,教师的人格魅力和文学修养是一笔很大的财富。榜样的作用是无穷的,教师对学生的作用更能从深层的内心产生震撼,使学生又一种强烈的改善自我、完善自我的内驱力。而课外阅读就是老师魅力产生的根源,这便会使学生发自内心地要求读课外书。另一方面,知识本身的吸引力的存在。教师可以通过朗读精彩片段、讲述作者创作故事、通过设疑惑造悬念、简介主要内容、借用名人(媒体)评价来吸引或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求知欲,对于一些知识面广的学生应多予以肯定和表扬。这样,既激发他们努力向上的信心,也为同学树立榜样,增强学生阅读课外书籍的兴趣。

3、注意方法指导。

课堂上教师应少讲多读,给学生留更多的读和思考的时间与空间,努力使他们做到口到、耳到、手到、眼到、心到,以达到多读多积累的目的。应树立一种“以读为本”的`思想。注意保证学生阅读主体的地位。学生阅读能力的提高,往往是“得法于课内,受益于课外。”因此,要在语文学科的教学中教给学生一定的学习方法:使学生处理好精读与粗读的关系。注意读书既要有深度,又应有广度。既要以读带写,又以写促读。

4、给足读书时间,以保证学生的课外阅读量。

教师布置作业要精,要针对学生实际情况,分层要求,不搞一刀切。同时教师也要做好家长的工作,转变家长的观念。可通过家长会、家访的形式。让家长了解语言学习的社会性,认识到孩子语文能力的提高要靠广阔的知识背景的建立和丰富的课外阅读的积累,并且人的内部存储量的大小决定了人的思维是否敏捷。

5、推荐课外读物,营造有书可读,有好书可读的环境和氛围。

帮助学生选择课外读物,经常性地为学生介绍有益书报。首先,为了让学生有选择的余地,注意配合教学进度大力介绍有益读物。其次,随着现代社会各方面信息渠道的杂、广、乱的形势,现代社会文化市场对学生存在着较大的负面影响,教师应有责任相机诱导,提高学生的辨别能力,引导他们吸收多方面知识,防止课外阅读过程中出现的“偏食”现象。教师可通过设读书角,教师带头捐书、买书,学生踊跃献书,并发挥学校图书馆的作用等形式来营造良好的读书环境。

6、开展读书活动。

继续要求学生做读书笔记,调查发现,许多学生是因为老师要求做摘记才去读书的。要让学生树立“不动笔墨不读书”的观念,要求他们随读随记。在广泛阅读的基础上,认真开展好系列读书活动,把讲、读、写、做几个环节有机地结合起来,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和热情。开展学科知识竞赛、读书演讲、读书征文比赛、讲故事比赛及小发明、小制作活动,培养学生“多读书、读好书、好读书”的良好学习习惯。使学生的注意力、想象力、语言表达能力、动手操作能力都能得以发展。当然不同年龄年级学生的要求是不尽相同的。可视具体情况来采用具体方法。

总之,没有课外读物就没有素质教育,希望所有的老师、家长共同合作,营造良好的氛围,让越来越多的孩子能在课外阅读的广阔天地里自由遨游,让越来越多的孩子养成爱读书的好习惯,体验到阅读的快乐。

小学生课外阅读情况调查报告相关文章: 课外阅读调查报告范文精选4篇

关于学生课外阅读调研报告范文5篇

关于课外阅读的调研报告范文5篇

小学生调查报告范文精选5篇

小学生阅读个人工作总结报告范文3篇

中学生阅读情况调查报告3篇

大学生课外阅读调查报告范文

小学教育调查报告范文

大学生课外阅读调查报告范文(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