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八年级上册语文古诗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一、诗词不厌百回读,加强学生理解课文的能力
初中语文课本中选择的古诗词都是精华中的精华,其凝练的语言、丰富的想象、真挚的情感、优美的旋律,读起来朗朗上口。初中学生处于特殊的生理年龄,记忆力较强,但是在理解能力上稍微欠缺。故而,在初中语文古诗词教学中,要充分利用诵读法,让学生深刻的理解诗词的含义。
如在学习苏教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下册《木兰诗》一文时,我让学生针对花木兰从军形象展开论述,让同学们知晓课文写作背景。然后让学生大声的朗诵课文,达到背诵的程度。最后我再对课文进行讲解。
师:同学们,花木兰“替父从军”的故事可谓流芳百世,花木兰的巾帼英雄艺术形象也被搬上了大银幕。可能同学们还不知道,花木兰从军故事最早来源于一首诗――《木兰诗》。今天,我们就来共同学习一下北朝乐府诗《木兰诗》。生非常期待。
师:课前我们已经做好了预习,下面请同学们一起大声朗读一下课文。然后叙述一下课文的大意。生一起诵读课文。回答:主要是讲述了木兰从军的缘由、经过和结果。
师:同学们回答的比较到位。下面,我利用多媒体为大家播放一下《木兰诗》的内容,同学们可以感知一下这首诗优美的旋律,展开自己想象的空间。
师开始放录音。生如痴如醉。
师:通过录音,同学们对这首诗有什么想法?
生1:我觉得这首诗写的非常好,叙述了一个完整的小故事。同时,这首诗读起来比较有韵律,我非常喜欢。
生2:嗯,我觉得这首诗的语言也非常美,虽然是叙述的方式,但是语言描写得都很形象。
师:嗯,同学们总结的很对,但是这首诗还有很多优点等着我们去发现,下面呢,请同学们分小组朗读或者背诵课文,再次深切地感悟一下课文。
如此反复的诵读,既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又在不知不觉中让学生深层的领会作品的深刻内涵,一举几得,不失为初中语文古诗词教学的得力助手。
二、匠心独用多媒体技术,创设古诗词教学妙境
在初中语文古诗词教学过程中,我们借助于多媒体的直观、快捷、方便之优点,可为学生的古诗词学习创造妙气横生的环境。如在学习苏教版初中语文八年级上册文天祥《过零丁洋》一文时,我利用多媒体课件,为学生创造超越时空的环境,将文天祥正义凛然的形象、山河寂寥图等图片直观展现在学生面前,并利用视频展现我为大家准备的一段文史资料,然后让学生再品读一下全诗,深刻理解作者的情怀和课文的主旨。
因此在古诗词教学过程中,如能充分发挥多媒体的优势,将为学生更好的理解课文、理解作者的人文情怀起着极大的帮助作用。
三、老牛反刍细品味,帮助学生积累古诗词知识
在进行初中语文古诗词教学时,教师不仅要让学生达到背诵精品篇目的程度,还要让学生养成积累古诗词知识的习惯,如此才能达到学有所用的教学目的。可并举办一些小活动帮助学生加深记忆。如举办“每周一诗”,在课前几分钟,每天由一位同学搜集一首小诗,写在黑板之上,然后为大家讲解一下主旨大意,同学们进行诵读,达到背诵。这样的活动能够吸引学生的眼球,增加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有利于增强学生的记忆力。
此外,作为初中语文古诗词教学,不是一个阶段的过程,而是一个连续的过程。故而,在学习现有课程时,要注意联系已经学过作者的其他诗词,加深一下记忆。例如我们在学习苏教版初中语文八年级上册杜甫的《春望》一文时,可联系七年级时学过的杜甫的《登岳阳楼》,邀请学生背诵一下《登岳阳楼》,回忆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怀等对比学习,从而更近距离的接触诗圣杜甫。
关键词:语文教育;“形式”探究;科学化
语文科到底教什么?是教“形式”还是“内容”?这也是长期以来语文教育当中模糊而充满争议的问题.其实这个问题叶圣陶先生早已经阐释得很透彻了.“不论国文、英文,凡是学习语言文字如不着眼于形式方面,只在内容上去寻求,结果是劳力多而收获少.因此我们把学习国文的目标侧重在形式的探究,”“时下颇有好几种国文课本是以内容分类的.把内容相类似的古今现成文章几篇合成一组,题材关于家庭的合在一处,题材关于爱国的合在一处.这种办法,一方面侵犯了公民科的范围,一方面失却了国文科的立场,我们未敢赞同.”叶圣陶先生一针见血地指出了语文教学着眼于内容的弊端.反观当下的中小学教材,仍然流于这样的弊病.以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八年级全册为例,大部分以内容为主题的方式构建单元.八年级上册从第一单元到第六单元,分别以“战争”、“爱”、“建筑园林、名胜古迹”、“科学精神”、“文言文”、“自然山水”为主题构建单元;八年级下册从第一单元到第六单元分别以“人生历程”、“散文诗”、“关注自然、保护自然”、“民俗”、“古诗文”、“写景记游的古代散文”为主题构建单元.
我们可以看到八年级上册中除了第五单元文言文外,其他全部是根据内容组织单元的.八年级下册有三个单元是根据内容组织的,另三个单元是根据形式组织的.而以形式组织的单元,主要是为了把“文言文”单独列出来,如八年级上册第五单元“文言文”、八年级下册第五单元“古诗文”和第六单元“写景记游的古代散文”.总体而言,以内容组织单元是当下语文教材的主要建构方式.这种方式的弊端叶圣陶先生已经说得很清楚了,“劳力多而收获少”,“一方面侵犯了公民科的范围,一方面失却了国文科的立场”.这样的结果是语文单元学习的目标不明确,单元与单元之间缺乏联系,学习的语文知识不系统,随意而混乱,不利于知识的迁移和运用.这种构建单元的方式严重阻碍了语文教育科学化.当下的语文教材不仅在构建单元上以内容分类,在课后问题的设置上亦多囿于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即使是看似拓展性的讨论题,也是从“内容”到“内容”的延伸.以«藤野先生»为例,我们仔细研读«藤野先生»的课后练习:第一题是关于课文,有下面几种不同的理解,讨论一下,究竟应该怎样理解.1.标题是«藤野先生»,赞扬藤野先生的高贵品格.2.课文大半内容写作者的经历和思想,主要表现作者的爱国主义思想感情.3.课文写作者人生道路上的一段往事,因此既写了藤野先生,又写了自己的思想历程.显而易见,该问题是着眼于课文思想内容的理解.对于课文内容的理解,该题提供了三种理解.但是提供的三种理解的逻辑都是混乱的,仿佛在说“因为‘标题是«藤野先生»’,所以判断‘课文主要赞扬藤野先生的高贵品格’”毫不顾忌文章结构的内在章法,无视语文的科学性.况且此问题设置的目的也不明朗,不知道希望学生理解什么.第二题是让学生体味课文中的几句话,回答问题.其设置的问题有“这表明了作者对‘清国留学生’怎样的情感与态度?”“为什么说他‘伟大’,请结合具体事例谈谈你的看法.”还是着眼于课文的思想感情,仍是内容层面的理解.第三题是引导学生了解鲁迅弃医从文的背景.第四题是选作题,其中第一小题是“给藤野先生写一封信”.可视为是一道小型的写作题,然而编者也并为此提供任何“形式”上的指导,只是让学生“把握课文主旨,展开合理想象,模仿作者口吻,表露作者当时的心迹”.这题的第二小题出得最好,是让学生将鲁迅写过的三位老师进行对比,但可惜的是教学目的也只是“看看鲁迅笔下的这三位老师各有什么特点”.却不能从鲁迅写三位老师的笔法不同上去比较以引导学生更深入的思考.«藤野先生»这篇课文课后一共设置四题,却未有一题引导学生从课文的“形式”角度理解课文.只着眼于课文内容的解读,其导致的结果将是:学生根本没有学会读文章的方法,当读到其他文章的时候仍然茫然无措.就像这样,学生学习了第一课鲁迅的“藤野先生”,但到了学习第二课先生的“我的母亲”时,第一课所学的算是一点用处也没有了.而学习到的课文的主旨,鲁迅先生的思想,了解到的时代背景和鲁迅的个人经历,恐怕更多的是老师讲解给学生听的罢了,而不是学生真正思考的结果.但倘若善从“形式”角度来引导学生理解课文,情况却会大有不同,会令理解逐层分明,每往前一步都会逼近文章的核心,最终会豁然开朗.从“形式”角度来阅读文章,我们首先是确认文体,再根据该文体的相关理解去观注文章的各个方面,就能逐渐了解作者的用意,明白文章的得失.我们仍以阅读«藤野先生»为例.在此要特别说明一下,以下分析所要使用的“形式”方面的知识系统来源于夏丏尊与叶圣陶先生合编的«国文百八课»中的“文话”,其“文话”讲的就是一般的文章理法.先从“文章的分类”上切入,我们可以把«藤野先生»这篇课文定性为记叙文.阅读记叙文之前我们要考虑的文章理解方法其实很多,如“叙述的顺序”、“材料的判别和取舍”、“观点的一致与移动”、“抒情的方式”、“记叙与描写”、“人物描写”等等,这里我们以“材料的判别和取舍”来说明,从这个角度去琢磨这篇课文,必然产生以下的思考:1.藤野先生一生应有很多事迹,而作者选取记叙的是哪些事情,为何在材料上做这样的取舍?2.文章写藤野先生,可是课文前五段只字未提藤野先生,只写了自己从东京到仙台读书的经历,“幻灯片”事件也与藤野先生无关,这样的材料于文章是累赘还是有深意?通过思考,我们就会发现作者记叙藤野先生的事情有“订正讲义”、“纠正解剖图”、“关心解剖实习”、“了解中国女人裹脚”以及“帮助申诉考试受辱事件”,进一步发现所记叙的这几件事情都是与“我”发生关联的事件,材料的选取是从“藤野先生对我的意义”角度来考虑的,是围绕藤野先生“对于我的热心的希望,不倦的教诲”这个中心剪裁的.而藤野先生“对于我的热心的希望,不倦的教诲”并非无端的,进一步思考,就能理解他“小而言之,是为中国,就是希望中国有新的医学;大而言之,是为学术,就是希望新的医学传到中国去”的情怀.那么课文的前五段与幻灯片事件这些材料是否可以删掉呢?
通过思考,我们知道不可以,因为这些材料是交代当时弱国之下的“我”的生存与精神的处境,藤野先生的“对于我的热心的希望,不倦的教诲”若在其他学生身上或是平常状态下,意义恐怕并非那么重大.但对于处于生存与精神困境之下的“我”意义却非凡.这样一步步思考,我们就能体悟出藤野先生超越狭隘的民族主义的高贵品质以及对学术的至诚之心;才能深刻理解作者在文中抒发的“他的性格,在我的眼里和心里是伟大的”感情.这些思考都是从“形式”入手深发开来的.其中的问题是环环相扣的,其间有着有机的联系.“为何在材料上做这样的取舍”是以上问题设置的关键点,而“作者记叙的是哪些事情”是为这个关键点提供思考的材料基础.但是有些老师往往会这样设置问题:“课文写了藤野先生哪几件事?可以概括出藤野先生怎样的特征?”这就是从“内容”层面设置问题,其问题是封闭性的,回答了问题之后,思考就终结了.即使再设置其他问题理解课文的其他方面,问题与问题之间也是断裂的,相互之间不能建立起有机的联系,思考并不能逐步深入.另外,我们从“形式”切入理解课文,不仅能够深入把握文章内涵,其系统性、规律性的知识可以让学生很轻松地迁移到类似课文的理解当中去,比如从“材料的判别和取舍”上来分析理解的«我的母亲»也同样适用,我们可以理解为何作者“除了写母亲怎样训导之外,还用更多的笔墨写她与家人相处的情形”,因为除了“言传”,“身教”的影响更深远,我们就能理解作者最后抒发的感情“如果我学得了一丝一毫的好脾气,如果我学得了一点点待人接物的和气,如果我能宽恕人,体谅人———我都得感谢我的慈母”.
作者:朱亭曲 单位:安庆师范大学教务处
一、通过古诗词的“音乐美”与“建筑美”。引导学生发现诗词美
由于初中生处于审美能力开发的初期阶段,对于某些美的东西可能会有自己的感受,但却又不能说出个所以然来。因此,对于古诗词的审美教学来说,就很有必要由浅入深、由表及里来进行引导。众所周知,古诗词在古代很多都是用来唱的,其外在的音韵、形式都相对讲究,是初中古诗词审美教学很重要的突破口。语文教师要通过学生熟悉的古诗词的韵律、格式体例等,表现出其浅显的“音乐美”“建筑美”要素,从而更便捷地引导学生进入古诗词中去发现美。如古诗词的“音乐美”,既可以通过古诗词改编的音乐进行引导,也可以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给古诗词谱曲,从而使学生在感受音乐的同时接受古诗词的熏陶,进而发现古诗词美之所在。
以人教版八年级下册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为例,在导入时笔者以王菲演唱之《明月几时有》开头,由于这是古词谱曲,学生大多都会唱。因此在发现美的过程中,每个学生都会有自己的体会。如有学生对“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的印象深刻,特别是一个“照”字的升调唱法,就很好地揭示了坡内心复杂又思亲的情绪,从而更好地引向了对人生悲欢离合的深邃思考。而实际上学生这样的看法非常接近作品的内在意蕴,如果再加上长短句式搭配与上下阙审美意境的联系,那么这首词的中心就呼之欲出了。由此可见,紧紧联系学情,立足学生实际引导其音乐、格律、字词等基本的古诗词要素出发,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发现古诗词的美。
二、通过古诗词的“绘画美”。引导学生体会意境美
除了古诗词的“音乐美”“建筑美”,更要注重古诗词的“绘画美”。闻一多先生的“绘画美”主要强调词藻的色彩丽、鲜明。在古诗词中历来就有“诗中有画”的传统,要把诗画一体的艺术特色通过“绘画美”进行勾勒,从而品鉴出古诗词的意境美。从传统鉴赏的角度来说,意境往往是古诗词高下判断的重要标准之一。而人教版初中教材中,所选入古诗词又是经典中的经典,被世人传唱上千年,可谓经得起历史的浪淘。初中古诗词教学通过鉴赏把学生引入到意境美,这一过程本身就是审美能力培养的过程,也是审美教学的典型表现。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杜甫《春望》首联“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国破”与“山河”,“城春”与“草木”两组强烈反差的词汇,不仅勾画出一幅山河依旧、国都沦陷、都城依在、草木漫芜的萧条景象,而且通过这幅图景的体会,我们不难发现作者内心悲从中来的感怀。因而“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就成为体会这首诗意境美的极致――花鸟本无情,然而人间战火无端起,大唐江山好一片大好河山烽火四起,昔日都城草木荒芜,连花鸟都这种美好的东西都心惊流泪,何况人呢?诗人伤时忧国的家国情怀跃然纸上,其悲怆之美的意境也感染着世世代代的人们。
三、通过古诗词的整体体味来重建、创造诗词内在美
创新能力的培养也是基础教育所有科目的重要目标,而对于古诗词的审美鉴赏而言,创造美古诗词鉴赏最高的层次。固然,初中古诗词要创造美很难,在经典中读出新意这本身就是一件很艰难的事情。但以重建、创造诗词内在美为切入点,培养学生审美迁移能力,对于古诗词的审美教学来说,却也是一件富有成就感的事情。因而,通过古诗词的整体体味,运用闭读甚至误读的方法来引导学生重建、创造古诗词的内在美,不仅可以把握学生对诗词理解的偏误,更有针对地开展教学,而且还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想象力,多层次、多角度来品味诗词。
作为一名语文教师,我深感到多媒体教学手段对古诗的教学有着更重要的作用。所以,下面本人结合教学实践具体谈谈多媒体在古诗教学中的尝试性的做法。
一、音像示范诵读,感知诗情
经过小学的古诗文积累,学生对古诗有了一定的感悟能力,预习后对所学古诗内容有了大致了解,但往往忽视诗歌的诵读,缺乏情感。
在音像的示范诵读下,学生不仅学会了如何去诵读诗歌,而且在多次诵读中也感知了诗歌的情感,为体悟诗歌的意境打下了很好的基础。如我在教苏教版七年级下册中辛弃疾的《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这首词时,先检查学生预习的情况,解决容易读错的字、长句子的停顿等问题。然后请一个男生和一个女生读这首诗。两个学生读得都有气无力的,没有豪情与悲壮的情感,有的重点词的重音也没读出来。我就追问学生重点的句子“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可怜白发生!”究竟应该怎么读,学生议论纷纷。此时我打开音像资料播放,学生立即鸦雀无声,认真听读。第二遍时,大多数学生已是情绪高涨,伴随录音时而高亢激昂,时而低沉感叹。当录音播放完时,学生还意犹未尽,自己轻声吟诵。在诵读的过程中,我知道学生对这首词的情感已把握得差不多了。可见,音像示范诵读确实起到了很好的引导作用。
二、课件拓展内容,体悟诗意
由于教材注释提供的背景资料有限,学生对作者的经历、写作背景、重点句子的品味等都很缺乏。在预习的基础上虽然有所了解,但因为农村学生条件有限。不能够深入查阅资料,所以作为语文教师,我们对诗歌相关的资料要作仔细的准备,并呈现给学生。这往往对学生理解诗歌起着关键的作用。这样,多媒体能在有限的时间内在投影上呈现更多的信息资料,这相对于以前教师拿着教参站在讲台上费劲地读来说,不仅时间节省了,而且直观地呈现给学生的印象更深刻,也便于学生更好地理解诗歌的内容,体悟、把握诗歌的意境,从而为诗韵的品析起到关键的铺垫作用。
如我在教苏教版八年级上册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川》这首诗时,在诵读把握诗歌情感的基础上,先请学生讲解作者王勃、杜少府及两者之间的关系,了解诗歌的写作背景等。学生大致讲清楚了情况,但也有遗漏的地方,于是我运用课件呈现出“初唐四杰”、王勃的生平经历、写作的具体原因以及难理解的一些词语“辅三秦”、“望”,句子“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的意思等,让学生更详尽地了解这首诗所写的意思,以便更好地体悟这首诗的意境。同时,也呈现了高适的《别董大》、白居易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比较了里面送别的名句“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拓展了诗歌的内容,也让学生了解了“送别诗”,这对中考复习也起到了铺垫的作用。
三、画面展示重点,品味诗韵
诗歌的学习不仅要感知情感,体悟意境,更主要的要对诗歌的诗韵作更深入仔细的品析,它是一首诗的精华所在,是诗歌的灵魂,这也是它几千年传承下来的重要原因。所以平时我们语文教师一定要指导学生多练习诗歌鉴赏的技巧,把握诗歌的诗韵,体味它的魅力。我认为多媒体在这方面可以灵活运用,采用展示诗歌画面的重点,让学生多读、多领悟、多思考、多训练,品析诗歌的美点,品味诗歌的韵味,以形成鉴赏和审美的能力。
自从实行新课标准以来,语文教学可谓方法多样,依照各地不同的教学实际,人们采取了不同的授课方式。无论方法如何多变,但都是紧紧围绕着“一切学生为中心”这一教学理念进行,并且在教学过程中,三维目标也被完全贯彻。自从2004年执教初中语文以来,在教学的过程中,我发现了这样一种现象:学生在学习现代文的时候,由于现代文内容冗长,有些学生不喜欢读书。因此,即使学习过后,学生对本文也没有太多的印象和体会。另一方面在我教授古诗词时,学生并不能理解诗中的意境,只是一味地按照参考书进行解释,也就是说他们理解到的只能是诗的表面意思。由于解释上的困难,以及意境传达上的误差导致学生们讨厌学习古诗词,认为古诗不仅难学,而且难懂。为了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让学生在愉快的氛围中学习语文,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我采取了用诗和现代文相结合的方式,充分发挥古诗的韵律性和音乐性效果,让学生在学习完现代文后,用一首通俗易懂的打油诗结尾,既增强了学生整体把握课文的能力,又增强了学生学习古诗和现代文的兴趣。同时,对中国优秀的传统古诗文化,这又是一个很好的继承和发扬。
一、每课一诗是对文章的总结,对文章中心意思的表达和提炼
在讲解七年级上册第3课学习《蝉》这篇文章时,在学生阅读完后,我这样写道:蝉鸣时节仲夏天,天气炎热令人烦,苦心经营十七载,只为歌唱九十天,诸君若能明此理,蝉鸣之声醉心田。
蝉歌唱的生命是短暂的,仅仅只有夏季时节才能昼夜长鸣,而蝉为了这仅仅九十多天的音乐盛会,却苦苦在地下准备了十七年的时间。我把文章概括为一首诗,让学生从诗中找出和文章内容有关的部分,而后进行讲解,并且引导学生从诗中梳理文章脉络以及作者思想感情变化过程。
二、“每课一诗”即是对文章的提炼,也是对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如何提高学习语文兴趣,起到一种推动作用
比如,在讲解《童趣》这一课时,我这样写道:童稚时光倍新奇,明察秋毫有奇趣,夏蚊成雷空中舞,冲烟飞鸣白鹤唳,花丛小草与台齐,野兽原来为虫蚁,神游其间趣无穷,全靠观察甚仔细。一种平常的景象或事物,在一般人的眼中也许没有什么新奇之处,但是在那些善于观察,明察秋毫的人看来就别有一番情致。如果再让一个善于想象和联想的人来看待,那么这真是妙趣横生了。学生在写作文的时候,许多人都会说自己不会写,不知道怎么写,根本原因是这些学生就是没有养成良好的观察习惯和丰富的想象力。
三、不仅用诗来提炼文章内容,甚至单元提示、综合性学习,名著导读统统用诗来概括
例如,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的单元提示:人生在世莫等闲,转眼风云十几年,体味生命多感悟,憧憬未来一念间。单元提示是对整个单元文章的内容一个总的概括,学生可以通过单元提示来对所选文章内容做一个初步的了解。综合性学习:我是天地一分子,有头有脸有鼻子,说学逗唱我都会,如今正在上初一。综合性学习则是对这一单元所选内容的总结,和学生日常实际生活紧密联系在一起的。
四、“每课一诗”的育人作用
老师的职责是“教书育人”,“每课一诗”还有育人的作用。通过诗歌对文章进行总结,结合学生自身特点,进行提醒和规劝。这样可以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
比如,八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综合性学习:人人心中有偶像,作家学者和歌星,狂热崇拜迷途径,理智对待益无穷。每个人心中都有自己崇拜的偶像,无论是诗人、作家、还是亲戚、朋友、明星等等。崇拜偶像是一种正常的生理现象,我们应该教育学生要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对自己所崇拜的偶像,对于他们那些好的方面,该崇拜就崇拜;但是对于那些失去理智的方面,我们一定要克制自己,不能盲目学习。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在中学这个关键的人生时期,把握好自己人生的航船,不偏离方向。
五、“每课一诗”是对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学一个很好的继承和发扬
把现代文用诗的形式进行总结,把古诗文用现代文的形式进行阐释,这是语文学习上的一个很好的互动方式。对于提高学生的语文阅读兴趣,增强民族自豪感,继承和发扬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学具有十分长远的重大意义。因此,从2004年起我采取了这种崭新的教学模式后,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大增,甚至班级里个别学生,也在耳濡目染中能够自己写一些打油诗来总结文章。
综合性学习中《我的初中生活》有些同学这样写道:初中生活太枯燥,除了跑步就做操,白天上课真无聊,不是读书就是抄。虽说写得有点不起眼,但是当大家听后,认为是写出了自己的心里话,一下子就活跃了课堂气氛,调动了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每当看到学生自己写诗对课文里的内容进行总结时,我感觉非常自豪。
关键词:作文写作 ;素材积累; 方法
在作文教学过程中,我们都知道“金素材,好作文”的道理。没有鲜活的素材,即使拥有深刻的立意、巧妙的构思、靓丽的语言,在有限的测试期间里得到高分的机率也不会很高。而素材的积累,是一个缓慢的渐进过程,不能一蹴而就。那么,如何解决材料缺乏、时间紧迫的矛盾呢?现结合工作实践,对按照人物、主题和角度归纳素材等方法进行阐述。
我自2006年来到二中后,教过3个毕业班,我了解中考试卷中有9分左右的课内文言文阅读题,6至8分的课内古诗文默写题。在初三下半学期的4和5月,我们要复习初中三年6本语文书,而中考试卷中所考到的语文书内知识仅占15分左右,上述数字的落差如此之大,自感得不偿失。今年开学时我带着这种不甘,提出一个设想:为什么不把语文书当作考场作文的素材库,让原本不到20分的试题,变成50分作文这一大股东的绩优股。这一灵感转瞬即逝的关键时刻,我果断地抓住这闪念的尾巴,尽快落实在学生的周记中。我将课本素材系统化,帮助学生在较短时间内加深记忆、理解,从而积累起丰富的素材,并探索灵活使用这些素材的方法。我的初步做法是:每当复习一册书后,都要求学生运用本册书中的古诗,连诗成文。如九年十班李鑫同学的周记作业《说日本地震》:现在,整个世界陷入危机,山洪、海哮、地震频频袭来,从中的汶川到日本福岛,世界好像“正入万山圈子里,一山放过一山拦”。日本地震是21世纪最大的一次地震,有日本人为自己不在国内幸免于难感到高兴,真是“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花”。不过,这只是一小部分日本人,大多数日本留学生都是“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新闻中撕心裂肺的呼救声响彻耳畔“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涌上心头。而此时,我国却不顾核泄露的危险向日本伸出了援助之手,我想所有日本人应该“感激涕零,不知所言”。身为初三学生的我,也好想对那些受难的人说一句:“忧郁的日子里需要镇静,相信吧,快乐的日子将会来临。”此举好处:一是积累作文素材,二是便于学生理解本句诗意思,为中考试卷中的理解默写提供一个巩固诗句字词的方法。但是,要充分利用课本素材,写出“大千中脱颖而出,寻常中卓尔不群”的高分作文来,除熟悉这些素材资源外,还要有积累、归纳和运用素材的能力。
一、按照人物归纳素材
置身灿若星汉的课本人物素材,张张鲜活各异而又熟悉的面孔在我们面前闪现。如何将这张张各异的面孔定格,化作自己文中永恒的一瞬,是大家一直积极探索的问题。面对人物,画家可以用颜料去涂抹,摄影师可以举起相机去拍摄,而考生所能做的,就是拿起手中的笔去描绘。我在课堂中经常说一句口头禅:如果把这一点引用到作文当中,效果不错。为此我上了几节系统知识归纳课。如复习八年级上册《杜甫诗三首》,当你翻看古诗文译文书时会发现初中6本书中杜甫的诗歌有7首,我按照他写诗时间的先后顺序整理为《诗圣的一生》。教学目标是增强学生归纳同类知识的意识、整合杜甫的诗歌,理解他的人生,便于学生将他作为素材中一颗闪耀的明星。根据归纳杜甫诗作的思路,我趁热打铁和同学们一起找寻、汇集初中6本书中的人物素材活水。比如李白的诗歌:七上的《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七下《峨眉山月歌》、《春夜洛城闻笛》,八上《渡荆门送别》、《送友人》,八下《行路难》、《宣州谢楼饯别校书叔云》,九下《月下独酌》。
二、按照主题归纳素材
主题是文章的灵魂,是选材的依据。材料是为中心服务,是中心的依托。学完初中6本语文书后,可从所积累的素材中提炼主题。也可按相应主题归纳素材,继而运用。比如:杜小康的孤独之旅、狗娃的变脸传承经历、枣儿渴望爸爸早日归家的心酸都会触动学生的情感体验,不失为作文中有关成长之类的素材;七年级下册方仲永的神童之变,吕蒙的非复吴下阿蒙,八年级下册宋濂的艰苦求学经历,还有七年级上册朱熹的《观书有感》,皆适合端正自己学习态度的作文;七下刘长卿的《送灵澈上人》、八下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八上李白的《送友人》送别的主题一目了然;七年级上册王湾的《次北固山下》、马致远的《天净沙 秋思》、七年级下册岑参的《逢入京使》、八上李白的《渡荆门送别》、孟浩然的《早寒江上有怀》、崔颢的《黄鹤楼》等诗词的思乡之情浓烈之至;唐雎、陈胜、墨子、曹刿等人都可作为歌颂有才能有胆识的人的典型人物。除此之外的爱国之情,寄情山水的怀才不遇的愤懑都可以用语文书的内容对号入座。
三、按照角度归纳素材
我们经常和课本相伴,出现在课文里的让我们记忆犹新的文人墨客有很多。在考场作文中,在阐释某一概念的内涵或者表达某一个观点时,我们不妨独具匠心,从不同角度把一些与自己要表达的立意有共同点的名人归纳组合在一起,恰到好处地引用化用名人典故、诗词、名言警句,令读者“如闻其声,如见其人”,能很自然地引起共鸣,增加文章的文化含量、名人效应或人文精神。且所选用的材料是新鲜的甚至是具有独创性,才没有“嚼人家嚼过的味道。”如:《沁园春 雪》、《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和《咏雪》《湖心亭看雪》中的“雪”字着实是一个角度,借“雪”来抒发了对祖国大好河山的赞美、歌颂无产阶级革命英雄的一腔豪迈之情;抒发了岑参对朋友武判官的送别之情。抒发了两代人的生活雅趣和文化的传承,显示谢道韫的才气;抒发了张岱清高自赏的品质和淡淡的哀愁。
九年四班田卓雅同学,把自己变身为明月,以明月身份看待杜甫“共看明月应垂泪,一夜乡心五处同”的留在心底的思念,苏轼“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留在心底的美好祝愿,李白“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表天览明月”留在心底的远大志向,从而激励自己发出夺目的光芒。同样是选用月的素材,赞颂古人以明月为系抒感,紧扣题目《留在我心底的风景》。但她这种另辟蹊径的切入角度,成为写“风景”作文中一颗闪耀的明星。同样的作文题目,九年四班于璐同学小标题作文,“长风破浪,济沧海”“上绝顶,览众山”“除弊事,惜残年”从李白,杜甫和韩愈的诗词中的名句切入;张致禹“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奇山异水,天下独绝”“月影如涛,桑田变沧海”搜集天下美景,融多种文言词句片断,从文言文中写山水的角度切入; “口的巨人,行的高标”的闻一多 “政通人和,百废俱兴”的滕子京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范仲淹为九年十班李明扬的作文素材,其中的亮点是根据语文中人物吾日三省吾身,端正自己平时对待学习压力大的态度,从三人身上的人格魅力角度切入;王雪纯同学从“秋天”切入,热烈赞颂与秋天有关的人物的精神,且以刘禹锡《秋词》中我言秋日胜春朝作结,升华主题;还可以《醉翁亭记》的禽鸟、《斑羚飞渡》里的镰刀头羊,华南虎的不羁性格,《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中快乐的鱼等动物的角度切入;亦可以《爱莲说》中的莲,《桃花源记》中的桃花等植物角度切入;角度无处不在,只是缺少发现。素材应有尽有,只是有待整合。
四、套用古诗文,趣味横生
孔子说:“言之无文,行而不远。”在这种形式中,考生需要首先确定好要表达的主旨,然后运用生动的语言展开联想,自然而巧妙地将人物与材料连接在一起,做到自然明快,水融。如:九年十班的张宏泽同学,借《陋室铭》格式表达同学之情。房不在大,能住就行。人不在多,热闹则行。家虽简单,却很温馨。墙顶上有缝,蟑螂入帘轻。谈笑有同学,往来无长辈。可以打扑克,嗑瓜子。无书声之乱耳,无学习之劳心。左边张延城,右边布晓旭。吾曰:“何陋之有?”
关键词:多媒体 兴趣 影视 想象力
随着现代化教育手段的迅速普及,现代化课程建设已经迈向了一个全面开放的崭新领域。教师运用多媒体对文字、图像、声音以及动画、影视等的综合处理,达到了声、图、文并茂的情境教学效果;通过对时间、空间的多维创新,使抽象深奥的问题直观形象化。这样,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乐学”落到实处,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
一、优化教学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不同的教学内容应创设不同的教学情境。兴趣是学生力求认识世界,渴望获得文化科学知识和不断探索而带有情绪色彩的意向。浓厚的兴趣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启动其智力潜能并使之处于最活动的状态。电教媒体的声、形动感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1.利用flash录音动画,增强学生学习兴趣。《琵琶行》这篇课文要求背诵的篇幅比较长,很多学生都感到很为难。于是,我做了一个帮助学生背诵的课件,在课件中有一幅幅能提示背诵内容的图片,还使用flash搭配图片制作了能一句一句相继出现的诗句,并且插入课文朗读的录音。在课件展示过程中,要求学生一直跟着课文录音一起朗读,课后在学生中调查反馈结果,大多数学生表示,这样的记忆方式效果很好,能明显利用投影、录像、音乐、计算机动画等,极大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兴趣、爱好和热情。
2.利用投影教学,增强学生学习兴趣。投影教学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是至关重要的一个部分,只要运用得当,定能收到良好的效果。例如:我在指导学生学习八年级上册语文综合性训练《让世界充满爱》这个作文活动时,我设计出形式多样的多媒体课,这样,不仅增强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发展了学生的形象思维,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3.利用影视教学,加深学习兴趣。影视教学的优点是形象结合,生动直观,它能逼真地表现各种教学事物,具有广泛的表现力和感染力,这样,激发了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加深了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从而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如:我在上八年级下册《我的母亲》一文时,我课前首先利用多媒体播放MTV满文军演唱的《懂你》,使课堂营造出一种母爱的氛围。学生们一开始就被MTV里的人物和故事深深地吸引住了。
二、利用直观形象,理解课文重难点
多媒体的形象化和表现手法的多样化沟通了语言文字与客观事物之间的联系,它可以变抽象为形象,变静态为动态。心理学研究表明:在学习过程中学生如果运用的感觉器官越多,它们的作用发挥得越充分,那么知识就越容易被理解和掌握。在教学中,由于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许多教学内容涉及到一些事物和现象学生无法直接看到,或平时经常看到但观察得不够细致,教师如能借助多媒体手段变抽象为直观、变静态为动态地向学生展示教学情境、呈现事物的变化发展过程,并提供丰富的感知表象,构成一个跃动的“思维空间”,就能为学生实现由形象感知到抽象思维的飞跃奠定基础,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我教《茶馆》时,卷轴画式的平面结构方式是该剧的主要艺术特点之一,但戏剧结构是抽象的,而且对于学生来说“卷轴画”又是一个陌生的概念。如果只是借助语言表达用下定义的方式把这个概念“灌”给学生,他们是不容易接受的。于是我用Authorware平台制作课件:与学生一起通过讨论完成了一张按出场先后为序排列的人物活动场面表,然后把这张表视为茶馆人物活动画,再借助“Modify”中图表转换设置效果,把这幅画卷起又放开。当这张表在我的操纵下徐徐卷起时,学生瞪大着眼睛,感觉新鲜而惊奇;当它又缓缓展开时,学生笑了――原来这就叫“卷轴画”!这个教学难点就这样顺利而有效地突破了。
三、激活思维,提高学生能力
1.运用多媒体,提高学生的注意力。在教学中灵活运用教学媒体,动静结合,声形并茂,能使学生的无意注意迅速转化为有意注意。通过多媒体创设教学所需的情境,使学生在情绪上受到感染,情感上产生共鸣,从而使他们轻松自如地集中注意力,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
2.运用多媒体,丰富学生的想象力。学生通过画面展开联想,能领悟内容,发展思维。中学古诗内容反映的年代久远,语句精炼,很多古诗课本中没有辅助插图,这样往往造成学生理解困难和认识肤浅,教师有时也难以讲清。因此,我们就可以利用CAI课件,将诗的内容转换为生动活泼的画面展示给学生,让学生充分发挥想象力,那效果就不一样了。多媒体的使用,能够使学生见其形、闻其声,如临其境。有助于学生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如:在讲读《皇帝的新装》一文时,我先让学生观看《皇帝的新装》的动画片,录像中皇帝煞有介事的神态、夸张的动作和虚伪的嘴脸,给学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然后再引导学生阅读课文,同学们就很容易把握人物的性格特征,能够体味出安徒生高度个性化的语言特点和丰富的想象力。
在教学过程中,利用电教手段也有利于学生加深对文句的印象,增强记忆力。
3.运用多媒体,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1)运用多媒体的动画功能培养学生感受美的能力。在审美阅读中,作为审美对象的课文要引起学生的审美感受,就必须最大限度地消除认知障碍,因此,教学时巧用多媒体可以化静为动、变无声为有声,使学生目观其形、耳闻其声,形成相应的审美心理。教学时,可利用计算机对课文相关内容进行捕捉、剪辑,制成计算机动画片,加上配乐诗朗诵。这壮观的景象、优美的乐曲、声情并茂的朗读,把学生一下子被吸引住了,他们全神贯注地听朗读,尽情欣赏雄伟壮丽的瀑布画面,让学生产生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接受了自然美的沐浴,产生了强烈的热爱祖国山河的思想感情,这里多媒体的动画功能发挥了独特的优势,取得了学文、悟道、审美的三大功效。
(2)运用多媒体的文本功能培养学生鉴赏美的能力。法国艺术大师罗丹曾经说过:“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鉴赏美的能力是指审美者凭自己的生活经验和审美情趣,有意识地对审美对象进行观察品味,从中获得美感和教育。语文教学中审美者为学生,审美对象为教材,教者应根据语文教材语句丰富、生动形象、词义多变、富有诗情画意的特点,运用形式多样、方法灵活的多媒体手段,把学生带进特定的语言环境中,细细品味文章为什么美,美在何处。
(3)运用多媒体的播放功能培养学生创造美的能力。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创造美的能力,是在学生感受美和鉴赏美的基础上,教师引导他们把自己的所见所闻,对生活的构思、加工、提炼,创造出新的艺术形象,并通过自己的口或笔表达出来,这也是语文教学读写训练的要求。
一、初中语文学习预习目标的定位
1.语文学习要体现自觉、自主性。学习的自主性主要体现为目标的自主、预习和课堂评价的自主。
2.语文学习强调的是学生的学习目标的定位,需要亲身经历,直接体验。教师要转变为学生学习、实践活动的“指导者、参与者”,要敢于“放手”,还学生一片自由的天地,凡是学生可以做到的事情,教师决不越俎庖,教师要让学生经历一个完整的自主实践的过程。
3.语文自主目标定位学习要求学生跨领域学习,书本与实践活动紧密结合,主动探究、团结协作、积极参与。
二、课堂活动的学习目标定位
1.课堂活动的学习目标定位,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目标预设问题意识。语文学习的课型特点首先要求教师引导学生按自己的兴趣、爱好“提出学习和生活中的问题”。然后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通过了解、收集资料,讨论交流运用语文知识和能力来分析、解决问题。
2.课堂活动的学习目标定位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小组合作是语文学习常常使用的、行之有效的活动形式之一。学生们为了完成一个有趣的语文活动,或是解决一个学习中的问题,常常需要在一起进行讨论与交流。他们在与同伴分工合作的过程中,将逐步懂得合作的重要性,并由此主动去学习,掌握与人沟通、交流、合作的技巧。
3.课堂活动的学习目标定位有利于培养学生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学生在预设目标自主学习的过程中,为了完成某一问题,需要利用多种手段,通过多种途径来获取信息,根据需要处理信息,恰当地利用信息,运用语文知识完成自己的课题。
三、初中语文自主学习活动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1.关注身边的课程资源。例如:像四川大地震,数以万计的当地灾民生存面临着严峻考验,世界各地人民,包括我校师生都纷纷伸出了援助之手,让自己的爱心突破国界,飞往异国他乡。这就为八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的“让世界充满爱”的自主学习提供了很好的素材。我们还可结合学校每年的“学雷锋月”、“安全月”、“校园文化艺术节”等活动开展语文综合性学习。另外,在授课时,要注意加强各科知识的整合。如《人民解方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和《谁是最可爱的人》的背景资料,学生可以通过《中国历史》的学习获得;《万紫干红的花》和《死海不死》又把语文和物理、化学连在了一起。
2.尝试多种开展活动的途径。语文自主学习可以针对具体的主题特点和当时的具体情况,采取多种方式来进行。如“作文比赛、演讲比赛、古诗竞赛可以进行情景表演、游戏、赏析等形式。
四、语文学习在课堂评价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1.重视教师在课堂评价中的指导。虽然每次课堂评价学习都有活动的主题、预设目标,但大多没有细致的操作性强的过程计划。教师要指导学生事先预设目标问题。使课堂评价有针对性。
2.重视课堂评价准备工作。教师既要关注学习的活动结果,更要对课堂评价的准备、资料收集与探究阶段做好准备。
关于''果然鹤也''的''然''(《童趣》)
在文言文中,"然"一般可做指示代词,译为"这样",例如:"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十则》;可做形容词,译为"对的、正确的",例如:"吴广以为然"《陈涉世家》;可做转折连词,译为"然而、但是",例如:"奂山山市,邑八景之一也,然数年恒不一见"《山市》;可做形容词词尾,表示"……的样子",例如:"怡然自得"《童趣》(怡:形容词,愉快),"屋舍俨然"《桃花源记》(俨:形容词,整齐)。而"果然鹤也"的"果"可译为"果然"应理解为副词,明显不是形容词,如果把它解释为"……的样子"显然是不妥的。我认为在这里"然"应译成"这样","果然"就是"果然这样"的意思,在"果然鹤也"这里"果然"其实是强调"我"心之所向,或千或百的夏蚊真的变成鹤了。
关于"温故而知新"的"故"(《十则》)
"故"在文言文中一般可译为"缘故、原因",例如:"独以跛之故,父子相保"《塞翁失马》;可译为"所以",例如:"故时有物外之趣"《童趣》;可译为"故意",例如:"广故数言欲亡"《陈涉世家》;可译为"旧的、原来的",例如:"而两狼之并驱如故"《狼》。我认为在"温故而知新"这个语言环境中,"温故"应是动宾关系,在这里"故"应是名词,可理解为"旧的知识",即形容词(旧的、原来的)用作名词(旧的知识)。在听课时发现有的教师将这里的"故"解释为"旧的"(其实有不少辅导资料也如此),我认为这是不正确的,至少也是不准确的。(至少也应解释为:"旧的,这里指旧的知识"。其实后面的"新"与前面的"故"相对,用法亦然。)
关于"愿为市鞍马"的"为"(《木兰诗》)
"为"在文言文中一般做动词(读wéī)和介词(读wèī)。而在"愿为市鞍马"中"为"显然应做介词,只是其后省略了介宾,即原句应为:"愿为(之)市鞍马",因而这句诗可译为"(木兰)愿意为了(这件事)去买鞍马。"多年来,在教学中我一直不理解"人教版"语文教材《木兰诗》的课下注释中为什么明确将"愿为市鞍马"中的"为"解释为"为此"。我认为这个解释是不妥的,也许编者是想告诉读者这里介词"为"的后面省略了宾语"此",因而误将"为"解释成"为此"吧。其实我认为这里"为"是"为了"之意,表示目的。例如:"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欤?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鱼我所欲也》)这里的"为"皆是此意。
关于"寻向所志"的"志"《桃花源记》
在《桃花源记》中"志"有两处:一为"便扶向路,处处志之",一处为"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多年来,我所见到的资料一律将前者解释为"动词,做标记";而把后者解释为"名词,标记"。在教学中,我一直很困惑:其实前者作动词,理解为"做标记"很正确,但后者为什么能是名词呢?不错,"志"在文言文中确实可以做名词,解释为"标记"(例如:"襄阳土俗,邻居钟桑树于界上为志"《南齐书·韩系伯传》),但是,在"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这个语言环境中"志"是与其前面的"所"字构成所字短语,我们知道"所字短语"的特点是:①"所"字后面是动词或动词性短语,②所字短语整体是名词性的。由此可以推知在"寻向所志"中"志"是动词无疑,而"所志"则是名词性的。因此,我认为在这里"所"是表示"……的地方","志"可译为"做标记(动词)","所志"就是"做标记的地方","寻向所志"其实就是"寻找以前做标记的地方",可意译为"寻找以前所做的标记"(人教版教材注释)。多年来,我见过的辅导资料均把本课中的两处"志"当做一词多义来归纳,我认为是不妥的,其实这两处"志"的用法应相同:都是"动词、做标记"。
关于"矜、寡、孤、独、废疾者"的"矜、寡、孤、独、废疾"《大道之行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