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认知性实践报告范文

认知性实践报告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认知性实践报告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认知性实践报告

第1篇:认知性实践报告范文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高级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公安厅(局),解放军军事法院、军事检察院、总政治部保卫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高级人民法院生产建设兵团分院、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人民检察院、公安局:

    修正后的刑事诉讼法实施以来,各级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公安机关高度重视,认真履行法定职责,有力打击了各种刑事犯罪活动,为维护社会稳定作出了重要贡献。总体上看,刑事案件的办案质量是好的。但由于执法观念、执法水平、执法标准等方面的原因,在办案质量方面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如办案程序违法,收集、固定证据不及时、不全面,对案件审查不细,把关不严等,导致实践中一些刑事案件事实不清,证据不够确实、充分,严重影响了刑事案件的办案质量和办案效率,是造成办案超法定期限的重要原因之一。为进一步强调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公安机关严格依法履行职责,切实保障刑事案件办案质量,有效打击犯罪,维护司法公正,现就有关问题通知如下:

    一、牢固树立司法为民、执法为民的观念,充分认识保障刑事案件办案质量的重要意义

    办理刑事案件是公检法机关的法定职责,确保刑事案件办案质量既关系到准确打击犯罪、维护社会稳定,以及依法保障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合法权利,也关系到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公安机关乃至国家的形象,责任重大,绝不能掉以轻心。各级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公安机关必须坚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司法为民、执法为民的工作要求,充分认识保障刑事案件办案质量的重要意义,切实把好刑事案件的事实关、证据关、程序关、适用法律关,维护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公安机关的公正形象,维护司法公正。

    二、认真履行法定职责,严格依法办案

    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人民法院在刑事诉讼中分别履行侦查、检察、审判职责,每个阶段的工作都关系到刑事案件的办案质量。因此,要本着对刑事案件办案质量高度负责的态度,严格遵守法律、法律解释、司法解释和有关规定,在刑事诉讼中的每一个环节,在案件事实、证据、程序、适用法律等方面严格履行法定职责,从严、从细、从实地办理每一起案件。

    要把查明案件事实与遵守法定程序联系起来,严格执行刑事诉讼法及司法解释有关管辖的规定,避免因管辖混乱造成案件久拖不决;严格依照规定收集、审查、认定证据,避免出现非法证据和瑕疵证据。以刑讯逼供或者威胁、引诱、欺骗等非法的方法收集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供述、证人证言、被害人陈述,绝不能作为定案的根据。对案件存在的疑点、矛盾的证据以及辩护人提供的证据材料等,必须给予高度重视,认真、及时进行核实,保证证明案件事实的证据确实、充分。对应当办理换押手续的,办案机关必须及时依照有关规定办理换押手续;因法定事由需要延长、重新计算办案期限的,办案机关应当及时书面通知看守所。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被羁押的案件,不能在刑事诉讼法规定的侦查羁押、审查起诉、第一审、第二审期限内办结,需要继续查证、审理的,要依法将强制措施变更为取保候审或者监视居住。

    对于刑事案件办案质量的评定,应当根据全案事实、证据、程序和适用法律等方面进行综合判断,不能单纯以破案率、批捕率、起诉率或者定罪率作为衡量办案质量的标准。

    三、公安机关要依法全面、及时收集证据,确保移送审查起诉的案件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

    公安机关应当依照刑事诉讼法、司法解释及其他有关规定的程序,严把案件侦查关,全面、及时收集与案件相关的证据,收集证明犯罪嫌疑人有罪或者无罪、罪重或者罪轻等涉及案件事实的所有证据。有条件的单位,可以采取同期录音、录像等有效措施固定证据。

    公安机关在侦查过程中,对符合法定逮捕条件的,应当提请批准逮捕。对于采取取保候审、监视居住等方法,足以防止发生社会危险性而没有逮捕必要的,侦查终结后可以直接移送人民检察院审查起诉。

    公安机关要高度重视批捕后的侦查工作和退回补充侦查工作。对于人民检察院退回补充侦查或者要求提供法庭审判所必需的证据材料的,应当按照要求及时补充证据或有关材料;确实无法补充的,应当说明理由。

    对于侦查终结移送审查起诉的案件,应当做到犯罪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犯罪性质和罪名认定明确,法律手续完备。对于案件事实不清、证据不足,不能移送人民检察院审查起诉的,应当继续进行侦查工作;待查清案件事实,证据确实、充分后,再移送人民检察院审查起诉。

    公安机关要积极推行侦查人员旁听案件制度,从所办案件的法庭审判中检验办案质量。

    四、人民检察院要全面审查案件,确保向人民法院提起公诉的案件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

    人民检察院应当依法全面、正确掌握逮捕条件,对于公安机关提请批准逮捕的犯罪嫌疑人,经审查符合法定批捕条件的,依法作出批准逮捕的决定。

    人民检察院审查批准逮捕,在必要的时候,可以派人参加公安机关对重大案件的讨论,对调查取证和适用法律提出意见,公安机关应做好证据的全面收集、审查和固定工作,确保案件依法及时移送人民检察院审查起诉。

    人民检察院对于公安机关移送起诉和直接受理侦查终结的案件,应当按照有关规定认真进行审查,严把案件起诉关。审查后,对犯罪嫌疑人的犯罪事实已经查清,证据确实、充分,依法应当追究刑事责任的,应当作出起诉决定,向人民法院提起公诉;对于符合不起诉条件的,依法作出不起诉决定。

    对于案件事实不清、证据不足的案件,人民检察院要求公安机关补充侦查的,应当提出补充侦查提纲,列明需要补充侦查的事项和目的。对于经过两次补充侦查的案件,人民检察院仍然认为证据不足,不符合起诉条件的,应当依法作出不起诉的决定。

    在审判过程中,对于需要补充提供法庭审判所必需的证据或者补充侦查的,人民检察院应当依法补充侦查,必要时可以要求公安机关提供帮助。

    五、人民法院要严格依法办实,确保案件最终得到公正处理

    人民法院在审理案件过程中,应当严格依照刑事诉讼法和司法解释的规定开庭审判,除因法定事由延长审理期限的以外,必须严格遵守法律规定的审理期限。在庭审过程中,要对证据仔细核实,认真听取公诉人、当事人和辩护人以及其他诉讼参与人的意见,查清案件事实,确保案件最终得到公正处理,严把案件审判关。

    人民法院要根据已经审理查明的事实、证据和有关的法律规定,准确适用法律,对案件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依据法律认定被告人有罪或者无罪的,依法作出认定被告人有罪或者无罪的判决;对于经过查证,只有部分犯罪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的案件,要就该部分事实和证据进行认定和判决;对于查证以后,仍然证据不足,在法律规定的审理期限内无法再行收集充分的证据,不能认定被告人有罪的,除人民检察院提出补充侦查建议的以外,应当依法作出证据不足、指控的犯罪不能成立的无罪判决。

    人民法院作出的判决生效以后,对被扣押、冻结的赃款赃物及其孳息,依照刑事诉讼法的有关规定处理。

    六、加强业务培训工作,进一步提高办案人员的业务水平

    办案人员的业务素质、业务能力和业务水平是保障刑事案件办案质量的重要因素。各级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人民法院应当加强对办案人员的业务培训,必要时可以采取联合培训的方式,逐步使培训工作制度化、规范化。要经常性地组织疑难、复杂案件和新类型案件法律适用问题的研讨、庭审观摩、办案质量评比等活动。侦查人员、检察人员和审判人员应当认真总结办案经验,共同提高办案水平。

    七、建立、健全工作联系机制,加强相互配合和制约

    为切实保障刑事案件的办案质量,加强相互之间的配合,公检法机关之间应当建立、健全工作联系机制,如联席会议制度、信息通报制度等,加强业务上的交流。同时,对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应当及时沟通,互相支持。对不批捕、不起诉、判决无罪及二审、再审改判的案件,相关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人民法院应当认真分析原因,总结经验教训。公检法机关之间既要各负其责,又要互相配合,互相制约,共同把好刑事案件的质量关。

    八、严格执行办案质量责任追究制度

    对于故意违反法律和本通知的规定,或者由于不负责任,严重影响刑事案件的办案质量,造成严重后果的,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由其所在单位或者上级主管机关依照有关规定予以行政处分或者纪律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2篇:认知性实践报告范文

(一)、加强了宣传教育工作。20__年春节前后我委抓住外出务工人员回家团聚的有利时机,在各乡镇(街办)大力宣传了三部委的《规定》,而且还有针对性地对已办理了《一胎生育证》和《再生一胎生育证》的已婚育龄夫妇重点的进行了《生育法》第五章、第三十五条和《江西省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第二章、第十三条内容的宣传教育,通过宣传教育活动广大育龄人群进一步地认清了出生人口性别比失调给国家和中华民族带来的危害,提高了政治思想觉悟,增强了实行计划生育的自觉性。

(二)、建立健全了各项规章制度。自20__年实施性别比专项整治工作以来,市计划生育领导小组成员单位根椐各自的工作职责,制定了各项规章制度:卫生部门建立了婴儿出生和死亡通报制度;医院建立了《分娩手术登记》月报制度;医疗保健机构和计生服务站、所建立了《人工终止16周以上妊娠手术登记》报告制度及施术前查验计生部门证明制度;医疗保健和计生服务机构对全市配备的72台B超进行了登记,制定了B超管理、使用的制度及措施;药监部门责成药品批发企业建立了《终止妊娠药品销售流向表》并按月报主管局和计生委;公安部门建立了《出生人口户籍登记表》及情况通报制度;民政部门建立了《新婚登记表》并通报计生部门制度。各项制度的建立和完善,使我委进一步掌握了广大育龄人群的情况,为开展性别比的专项整治打下了扎实的基础。

(三)、依法进行了规范化管理。近半年来,我市把各单位、各部门制定出的各项规章制度进行规范化管理,对各单位、各部门报上来的报表进行了检查、评比;对缺报、漏报、错报的单位和个人进行了通报批评;对工作做得好的、工作质量高的单位进行了表彰。

(四)、加大了打击的力度。年初,我市对6月底排查出的2例非法进行胎儿性别鉴定案件进行了查处。对涉案的2名公职人员经济上分别处罚了10000元人民币,行政上已报纪检、监察部门处理;对涉案的7对育龄夫妇进行了经济处罚,对其中5对已领取了《再生一胎生育证》的夫妇按《条例》第十三条规定作出了“不再为其安排生育指标”的处理。

二、存在的问题:

(一)、农村农民受教育的程度低,先进生育文化在短时期内难于接受,少数育龄人群还存在“重男轻女”的旧思想。我市“专项整治工作”制度的建立、实施和打击力度的加大,使少数想利用“B超”生男孩的夫妇无机可乘。然而,他们为了达到生男孩的目的竟在女方怀孕后跑到广东等地的个体诊所进行“鉴定”,这给我市的“专项整治工作”增加了一定的困难,造成了负面影响。

(二)、对“进行了胎儿性别鉴定和选择性别的人工终止妊娠”的涉案人员的处理没有严励的法律条文,对此类已经违纪、违法的公职人员的处理都停留在经济处罚上,行政上的处理一般都保留了公职。这是这类案件屡禁不止的主要原因。

(三)、由于计划生育的社会保障制度不完善,关爱女孩的措施不够有力,农村生女户的养老问题还十分突出。这是农村育龄夫妇想生男孩的根本原因。

三,今后的打算:

(一)、进一步加大宣传教育的力度,宣传党和政府的计划生育政策,宣传先进的婚姻生育观念,转变广大育龄人群的世界观,使他们树立生男生女都一样的思想,做到自觉的遵守《生育法》和《条例》,实行计划生育。

(二)、进一步加大“专项整治”的力度,要不断地建立完善各项规章制度,建立实施这些制度的督查机制,按照部门责任制,各行其职,各负其职,严格把好“性别比专项整治”的每一个关口。

(三)、进一步加大打击的力度,要认真排查每一例“人工终止16周以上妊娠手术”的情况,发现问题及时查处。对违犯规定“进行胎儿性别鉴定和选择性别的人工终止妊娠”的公职人员要从重从快严肃处理。

第3篇:认知性实践报告范文

一、“作物栽培学”传统教学模式的局限性

传统“作物栽培学”的教学方法主要依赖于课本、挂图以及作物标本,教学内容以静态、固定模式为准,教学手段落后,教学方式采取的是灌输式教学;实践教学以实验室认知实验为主,辅以简单的操作性实验,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有限,且教学活动与学生的科研活动相关性不大,以致教学效果不佳。后虽进行了一定改进,采用幻灯课件授课,但教学内容和模式并未根本改变,加之幻灯课件授课的快捷反而不利于学生理论知识的记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依然不高。

二、“作物栽培学”构件式开放教学模式的构建

针对“作物栽培学”传统教学模式的不足,我们按照“构件”的原理,将教学、实践与科研有机结合,形成了“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为目的,将基础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融合科研活动与实践技能培养”的开放式教学模式。构件原指机构的组成单个元,具有独立的功能,且可形成构件集成以实现复杂系统功能。在“作物栽培学”教学模式中,由于实行教学、实践和科研有机组合,三者之间既具有独立的教学功能和考核标准,又统一于同一个教学综合目的,故称为“构件式”教学模式。开放式教学模式强调学生的主体作用,提倡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主动参与、独立思考、积极探索,综合利用所学知识来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最大限度发挥学生的个性,提高学生的素质[3]。为适应新的教学模式,我们对“作物栽培学”理论教学、实验教学和教学实习进行了改革与创新,实现了教学内容、教学方式、教学手段和教学条件的重新优化组合。教学内容在原有的教学大纲的基础上不断更新,添加生产中最新的应用技术。教学形式从固定时间、固定内容、教师“注入式”为主,发展为教师导学与学生自学相结合,固定式教学与开放式教学相结合,系统学习与科研训练相结合,课内教学与课外训练相结合。教学手段由传统的理论讲授转变为现场教学与多媒体教学相结合。实验内容由单一的认知性实验发展到增设一定量的综合性实验。加大教学实习改革的力度,对学生开展研究性的、开放式的训练,从而较好地解决了理论和实践的协调问题。

(一)优化课程设置,调整授课内容,突出“构件”协调与优化,完善教学内容体系针对传统课程设置中的理论课程内容陈旧、理论性太强及实验实习内容单一的缺点,对“作物栽培学”课程进行了优化设置。在96学时基础上,将课堂讲授内容由原来的86学时下降到72学时,实验由原来的10学时增加到24学时(包括增加的综合性实验6学时),教学实习由原来的2周增加到3周。授课内容也进行了调整,课堂讲授紧紧围绕“作物–环境–措施”这个整体和“高产、优质、高效、安全”的目标进行,讲授时紧密结合生产实际,注重传授最新研究成果和最新技术(如膜下滴灌栽培技术,智能控制和信息化栽培技术等),注重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和分析问题的能力(结合理论讲解,根据实际生产设置不同论题,由学生分组分析利弊)。对于共性内容和分论中相互重复的内容放在总论中讲解,如合理群体结构的建立,合理密植的增产原因及原则等。分论部分以地区主要大田作物为讲授对象,突出区别,以专题形式组成“构件式”理论课程体系,例如,小麦篇设置植物学生长特性,阶段发育理论及应用,小麦生产的基本条件分析,产量形成及其调控,高产高效生理与栽培等五个专题;玉米篇讲授生长特性,生物学基础,形态生理与产量形成,玉米高产栽培技术等四个专题。对于小作物采取讲座形式,完成油菜、大豆、甜菜、加工番茄等的讲授。实验采取认知性实验、综合性实验和创新性实验“三构件”结合,达到教学的“感知”“、感悟”和实践的效果。课程实习根据农事、农时采取分段式进行,按“产前、产中、产后”农事设置实习内容,完成整个生长周期的教学内容。

(二)完善开放教学模式,加强技术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1.理论课程的开放式教学在教学方法上,采用“课堂-田间”相结合的方式:对作物植物学特性和形态特征的认知性知识内容适当采用“田间授课”的教学模式进行讲授,原理、生物学特征等知识内容在课堂采用多媒体课件教学,增强课件内容的生动性,同时将教学大纲以外的部分最新知识和研究成果增加进来,使教学内容富有弹性,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在教学方式上,采用“教-学”互动模式[4]:理论授课注重课堂问答,并把理论课时的10%(5~6个学时)留给学生,由任课教师在教学大纲的基础上,针对授课内容、实际生产或科研相关内容提出主题(或由学生自拟主题),并做相应的引导,然后让学生查阅文献,收集、整理资料,制作讲解课件,以授课、提问解答、讨论辨析或实践操作等形式,完成布置的主题,从而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达到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能力的目的。对于分论中的特色作物或小作物栽培内容也可以通过这种形式来完成。在课外教学过程中,让学生亲自到田间观察,了解作物的生长生育特性,并分组讨论,解决遇到的问题。在教学手段上,实行“信息-资源”开放式学习:构建“作物栽培学”课程网站,将课程大纲、授课讲义以及授课课件、课程参考资料等内容放在网站上,让学生利用网络,完成课程的自学、预习以及在线自测;开辟BBS,由教师对学生提出的问题进行网上在线解答,并完成习题作业的网上布置与提交。由于网络教学内容的开放性,学生随时可以登录访问学习,不必再在课堂上忙于笔记记录而不能很好地听讲,教师也可以充分利用课堂时间丰富教学内容,广征博引,增加实践例证,扩展理论内容的讲解,从而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听课兴趣。

2.实验课程的开放式教学传统的“作物栽培学”实验教学在巩固和加深课堂教学内容、增强学生作物认知性知识方面具有较好的教学效果,但在培养学生实际操作能力和创新能力方面存在较大的局限性[5],主要体现在:认知性实验较多,研究性、创新性实验少;实验设计固定,多数实验按照指导书中明确的目的,内容说明,材料及用具,方法与步骤,作业等几部分进行,束缚了学生的想象力和自由发挥的空间,无法使学生得到研究和创新能力的训练;实验计划安排要求与理论教学相对应,不利于开设研究性和创新性的实验。针对这种情况,我们对实验课教学进行了改革,强化开放式实验教学模式。实验内容由以前的单一认知性验证实验改革为三“构件”实验教学环节:验证性实验、综合性实验、研究创新性实验,从而实现了实验教学的技能化、多元化、个性化及创新性。技能化,即以技能训练为主线,改造验证性实验,引入先进技术方法,如对作物叶面积测定实验进行改进,增添了激光叶面积仪测定和叶面积数码图像处理等方法。多元化,即增加综合设计性、研究创新性实验。在整合了原来过多的验证性实验的基础上(如将“小麦形态观测实验”、“棉花主要形态观测实验”、“玉米形态结构与生长分析”等实验整合成“作物形态特征与生长分析实验”),添加了“作物化学调节剂应用效果的测定”、“作物高产优质的生理与形态特征研究”、“作物主要生育阶段的生长诊断及栽培技术研究”、“农艺措施(栽培因素)对作物生长及产量形成的影响研究”等综合性、研究性实验。个性化,即对研究性实验采取开放设置,由学生自选实验、自行设计、自行实施,如“作物化学调节剂应用效果测试”选题中,在老师的指导下由学生自行选择调节剂种类、处理浓度、处理作物、处理时期以及观测项目等,以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能动性,完成个性实验。创新性,即引导学生通过文献查阅、生产调查,自拟实验选题或结合所参加的科研课题进行探索性实验。

3.教学实习的开放式教学“作物栽培学”教学实习是针对该课程内容开展的旨在使学生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将专业理论知识运用于生产实际中、开拓学生生产知识面的教学活动。以前的教学实习主要以教师的田间授课与学生的田间调查、辅以学生一定的田间劳作等形式开展,属于“灌输式”被动教学,教学内容单一、呆板,不利于学生学习积极性的调动[6]。为此,我们从激发学生学习主动性的角度开展了教学实习的改革。首先,从时间安排上,采取产前、产中和产后的分段式教学,即由原来的5月中旬安排2周的教学实习改为4月初、6月上旬和9月上旬各1周的3段式教学实习。实习内容包含:春灌、基肥施用、土地耕作等技术与质量检查;播种机械调试、播种技术与播种质量检查;播后生育期管理与长势,病虫害调查;作物收获与质量检查,农产品初加工与处理技术等,大大丰富了教学内容。从教学形式上,突出实践技能和应用知识的积累,以田间讲授与调查、实际操作为主,辅以参观、调研等,全方位学习生产知识。从教学方法上,强调学生的自主参与和分析问题能力的培养。例如在带领学生现场观摩棉花膜下滴灌春灌生态压盐新技术应用后,引导学生就滴灌压盐生态节水灌溉技术的可行性与实施条件和效果以专题辨析形式展开讨论。

三“作物栽培学”构件式开放教学模式实施的保障条件

(一)重新修订教学大纲我们根据“作物栽培学”课程特点,以培养学生的实践技能、创新能力和扎实的理论基础为原则,突出教学模式的开放性,按照“构件式”思想制订了新的“作物栽培学”教学大纲(图1),在基本保持原课时数不变的条件下(仅增加了1周的教学实习),实践课比例从原来的30%上升到44%,并增设了讨论课(占总学时的10%),以便很好地开展开放式教学。

(二)完善开放式实验教学条件,改进教学方式“作物栽培学”实验材料的获取取决于作物生长季节与种植作物的种类,实验的开展主要在实验室和实验地进行。由于存在实验实施的不确定性,我们实行了实验室和实验地全方位开放政策,学生根据实验要求按规定申请用地和使用实验室,并由实验站和实验室提供必要的材料、药品、设备和用具等。在教学方式上,根据实验类型灵活安排实验。认知性、验证性实验采用实验室或田间集中授课的方式进行,时间安排与理论讲授进度对应;综合性和创新性实验由于需要较长时间,由教师在课堂上进行选题讲解和布置、学生利用课外或实习时间自主实施来完成,并注意引导学生与课外科研实验相结合,提前开展实验。

第4篇:认知性实践报告范文

[关键词]生态学实习 研究性教学 问题性 项目驱动

[中图分类号] G642.4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14)16-0056-03

一、生态学野外实习教学现状

加强实践教学建设,创新实践教学方法,提高实践教学质量已成为我国高校开展教学改革中的重点之一。[1] [2]生态学是我国高等院校生物、环境、农林等相关学科的核心课程。2011年生态学被增列为一级学科,由此可见其重要性。野外工作是生态学研究与应用的基础,野外实习则是生态学教学中必不可少的基本内容,是培养学生专业技能的关键环节。[3]很多高校对生态学实习模式进行了研究与实践,从实习基地建设[4]、组织与管理[5]、教学过程改革[6]等多方面均进行了有益探索。徐驰等(2012)提出了实习内容多样化、综合观测、实验与建模途径、因地因时制宜、联系前沿理论与具体研究工作、与社会实际需求相结合等若干生态学野外实习模式。

为了培养创新型人才,研究性教学已经成为教育教学改革的热门课题,研究性教学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取得了重大的进展,但研究性野外实习教学模式仍然处于探索阶段。秦钟等(2009)建议生态学实习应适当安排综合性、创新性实践项目;杜照奎(2013)、龚红梅等(2013)尝试了研究性生态学野外实习。由于不同院校学科背景和专业课程设置存在差异,研究性野外实习体系仍有待于整体规划和更新,研究性教学模式的实施还需要不断地改进和完善。在教学模式方面,还存在不少问题,如教学内容的科学性与可操作性不强,实践教学缺乏连续性和特色性,缺乏成形的、高效的实践教学模式等。因此,有必要加强高效的生态学野外实习实践教学模式的创新研究与探索。

二、研究性野外实习模式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环境科学专业充分利用北京延庆在气候、生境、物种以及植被类型的优势,建立了生态系统多样的生态学实习基地:北京延庆松山和野鸭湖湿地,结合本校学科背景,实习内容确定为森林群落特征调查和湿地植被多样性调查,以森林生态调查为重点。我们在总结多年野外实习工作的基础上,对生态学野外实习的教学方法进行了一些尝试和改进,进一步提高了野外实习的教学质量。

生态学野外实习分为前期、中期和后期。实习前期准备阶段重点营造研究性氛围,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实习过程中采用研究性教学方法和学生自主式、合作式学习方式;实习后期注重实习成果总结,开展实习报告的精心修改和学生的公开报告,从而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

实践探索的研究性野外实习模式见图1。

图1 研究性生态学实习模式

(一)营造研究性氛围

1.野外研究方法认知

实习前期重点进行生态学野外工作方法及原理介绍,包括植物群落调查方法、数据处理方法和实习仪器使用方法等。植物分类及野外识别是生态学野外调查的基础,不可或缺。针对我校环境科学专业设置缺少植物学、生物学等相关课程的实际情况,我们对植物学相关知识及术语进行了补充介绍。

2.邀请专家讲座

在实习准备阶段邀请相关专家讲座,使学生了解生态学项目的设计思路、野外工作的开展过程,拓展学生的研究思维。如邀请中科院植物所专家进行《森林生态系统碳收支研究方法简介》、《鉴赏植物,亲近自然》等系列讲座,并由专家带领,对校园植物进行识别实训,这些受到学生的热烈欢迎,并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3.学术文献分析

教师先通过典型文献分析方式进行实习题目设计、实习报告撰写等方面的指导,引导学生学会查文献、阅读文献的方法,再要求学生根据拟设计的实习项目进行文献总结讲解,以检验学生对文献的查阅程度,探讨自拟项目实施的可行性,为完成实习项目及实习研究报告的写作打好基础。几年的实践证明,文献分析是培养学生科研思维很有效的方法。

(二)认知性与研究性内容并重

为了培养学生专业技能和创新思维,将生态学实习过程划分为认知实习阶段和研究探索阶段。先认知了解生态学基本的野外实习方法,再进行实习项目的自由探索。认知阶段主要进行森林植物群落特征野外调查方法实践,同时开展植物识别训练,使学生掌握植物生态学野外工作的基本技能,此过程注重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教师以引导为主。学生要学习电子采集、鉴定植物的方法;野外植物群落的观察、植物与环境特征的调查方法和数据处理方法;学会观察植物分布与环境的关系。研究探索阶段则进行不同实习项目的调查研究。生态学实习内容见表1。

表1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生态学实习内容安排

(三)自拟项目驱动实践

研究探索阶段的实习内容设计思路是“以科学问题为主导”,要求各实习小组通过对实习前文献查阅和实习地的了解,自拟实习小专题的题目,独立设计实习方案,经过教师和学生讨论后,确定实习项目。在实习过程中,学生分组进行专题调查、分析数据、撰写实习报告。这样,完成一个实习内容的过程就是学生接受一次科学训练的过程,以锻炼学生独立思考和提出科学问题的能力,达到锻炼学生科学思维和科学研究能力的目的。近年来的实习项目见表2。

表2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生态学实习自拟项目

(四)研究性教学方法主导

1.采用问题式教学

问题性教学是开启学生创新思维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手段。野外实习教学是典型的直观教学,在野外实习中,注重观察植物和环境的外部形态特征,尽量采用启发式、提问互动式开展教学。如到达沿途的样地时,提问:所处的群落类型是什么?空间结构是什么?如何描述环境因子?野外观察植物时,进行一些启发性的提示,如花序类型、叶排列方式、有无汁液、气味等,指导学生亲自体验未知植物的认识过程,通过看、摸、揉、闻等步骤,通过观察和比较,引导学生把植物的形态特征与科的识别要点联系起来。启发学生将自身体验到的感觉与学过的理论知识相互衔接,引导学生学会应用生态学的理论去解释现实中的环境问题,思考如何解决环境问题。从而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2.开展情景教学

情境教学为研究性野外实践教学提供了新的途径。教师通过创造性地呈现各种各样的活动,让学生去观察、感受、体悟、总结和发现,从而获得实践知识和实践能力。如情境(1):在实习爬山过程中,常有户外登山人员手里拿着山上采来的手杖,问题引导:手杖是什么植物?为何受到大家欢迎?目前的生长状况如何?情景(2):看到海坨山山顶草甸上露营人数激增,提问:旅游露营对草甸的影响有哪些?学生探索、讨论结果后教师点评。这种灵活设置的实习问题,能让学生带着好奇、探究的心理去开展生态学实习活动,既增加了生态学野外实习的趣味性,又能提高学生对植物多样性及其价值与功能的认识,同时也锻炼了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注重小组讨论

生态学实习整个过程均注重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实习项目选题、实习方案确定、野外工作开展、数据处理及实习报告编写过程,均要求小组研讨。由于不同学生在理论基础、动手能力及兴趣等方面都可能存在一定的差异,指导教师、学生围绕共同的教学目标形成一个学习共同体,将有助于学生之间相互启迪、优势互补,提高学习参与程度,有利于学生实践能力的提高,也有利于其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还有利于培养学生在科学研究中的团队协作精神和逻辑思维能力。

(五)网络课程互动补充

如何应用现代教学技术改进实习教学方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独立自主学习,是提高野外实习教学效果的重要途径。鉴于我校环境科学专业缺少生态学前置课程基础的特点,通过制作生态学实习网络课程系统,可以对一些生态学、植物分类学相关概念和基本原理进行展示,教师与学生进行网上答疑互动,也可开展网上作业、在线答疑、在线测评、论坛等基于网上的研究性教学新模式,这些均可引导和强化学生的知识体系,增强互动性学习与交流,为野外实习提供很好的信息平台。

(六)成果交流综合提升

1.一对一实习报告修改

野外现场调查结束后,教师对学生写出的实习报告初稿进行一对一修改反馈,再针对普遍存在的问题进行集中指导、讨论。通过与教师一对一的讨论,能拓展学生的理论知识点,增强其理论联系实践的能力,使学生逐渐掌握学术论文撰写方式,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科研素质。

2.多媒体报告交流

生态学实习中所有项目均进行10分钟的PPT报告和5分钟的答辩讨论。学生准备认真,汇报风格各异,在总结成果与问题讨论过程中,进一步提升了自己的综合能力。公开报告锻炼学生探索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利于提高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以及利用网络资源检索和综合分析信息的能力、书面与口头表述能力。

三、小结

在10多年的生态学野外实习中,我们教学观念逐渐由单一的验证实习转变为将验证实习和探索实习相结合的研究性实习,形成了以学生为主体的实习教学模式。通过提出研究性项目,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参与教师科研课题和申报创新性学习项目的学生明显多于其他专业,学生撰写实习报告的水平得到明显提高,学生受到了较为全面的科学思维能力训练。但仍存在一些问题,如研究性教学的连续性、研究性实习过程的组织与管理、实习项目的科学性、理论知识的应用及实习效果的评价方法等均有待于进一步完善。

[ 注 释 ]

[1] 张宇,刘伟忠.研究性教学的深层次实施路径思考[J].中国高等教育,2009(12):37-39.

[2] 沈显生,尹路明,李树美等.研究型野外实习教学的设计与实践[J].教育与现代化,2002(3):22-25.

[3] 徐驰,刘茂松,杨雪姣等.生态学野外实习的多样化教学模式探讨[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2(5):158-161.

[4] 刘建宏,杨丽英,熊忠平等.生态学野外实习基地的数字化模型研究[J].中国科技信息,2010(17):213-215.

第5篇:认知性实践报告范文

[关键词]审计教育;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F27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6432(2013)13-0081-02

1 前 言

21世纪是世界知识经济和信息技术的时代。在此环境下,人类各个方面将要发生深刻变化,审计作为经济管理服务,履行监督和公正的职能,也必然要适应社会经济形态的这一重要变化。审计教育的先进程度又取决于审计教育目标的正确定位和审计教育方法的科学化。但是随着审计的快速发展,原来的审计教育也存在很多问题。

2 审计教学出现的问题

审计学课程具有很强的综合性。要求讲授审计学的教师专业知识面要非常宽,而且得不断更新知识;同时,审计学课程具有很强的实践操作性。只有充分实现理论讲授与实践操作相结合,才能达到教学培养目标。审计学的特点决定了:一方面要求教师具有很高的专业水平,另一方面要求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但是,目前的教学现状还没有达到这两方面的要求,主要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2.1 教学方法差异大

由于每一位教师对审计学课程的教学目标理解不一,当然也存在受到客观条件限制的原因,教学方法差异很大。目前审计学教学方法主要为三大类:一类是侧重于理论,几乎不涉及实践案例,枯燥乏味;另一类是侧重于案例讲解,忽视了理论的应用,简单地列举相互独立的案例,特别强调会计知识的应用,使审计成为了变相考察会计知识掌握程度的工具,与真正的案例教学貌合神离;还有一类是理论与案例并重,将案例穿插到理论讲授中,是目前为止教学效果最好的方法,但是仍然存在知识得不到系统强化、实践操作能力得不到锻炼的问题。

2.2 教师的知识结构不完整

会计学的课程相关程度非常高,而审计学属于相关性最高的课程。教师应该熟练掌握九门课程的知识,才能完全胜任。这九门专业课中除了成本会计、会计学基础、财务报表分析、财务管理不会发生太大的变化以外,其他五门都在不停地变化。审计学教师不但要不断更新这些基础知识,同时审计准则的不断颁布与修订也加剧了教师更新知识的难度。因此,目前审计学教师虽然大部分是审计、会计专业出身,但是由于没有精力完全更新和巩固相关知识,普遍存在知识结构实质上的不完整。这样就难以对审计事项深入分析,教学效果必然受到影响。

2.3 教师普遍缺乏实践经验

教师具有丰富的审计实践经验,才能在讲授过程中用案例说明每一步骤的方法和必要性,同时使学生加深理解,印象深刻。但是,目前高校的教师来源渠道主要是从学校毕业的研究生或博士,几乎很少引进审计实践领域的人才。教师普遍缺乏实践经验,已成为不争的事实。

2.4 审计学教师尚未形成教师梯队

审计学教学需要多年的教学经验才能有较好的教学效果,因此一个会计专业的审计教师应该建立教师梯队。目前,审计教师队伍仅仅限于需要人数的底线,一旦有一名教师调走或者进修,就要临时安排没有讲授过审计的教师接替工作,教学质量不稳定。此外,审计学教师连续代一门课,很少有机会参加审计实践和对外交流,缺乏“充电”机会,不利于教学质量的提高。

2.5 系统的审计教学案例资料难以获得

目前,教学使用的审计案例大部分是针对于审计环节的某一个细节的证明举例,教学中很少有关于整个审计程序的系统案例的使用。这一现象产生有其客观原因:首先,原始单据获得难。由于实践中参与审计过程获得的资料,按照职业道德准则应该遵循保密原则,因此不能直接拿来作为原始单据。其次,审计资料太多。审计范围涉及一年的资料,由于多采用抽查法和逆查法,不能仿造会计模拟实习只提供几个月份的资料就可满足需要。最后,案例编写需要丰富的实践经验。

3 审计学课程教学改进措施

3.1 建立体现科研与教学并重的教师评价系统

学校的科研成果与教师学历构成固然重要,但是审计教学是其存在的基础,因此学校应该遵循科研与教学并重的原则。教师评价系统是贯彻高校办学原则的有效手段。要改变教学现状,只有从调整评价系统入手。在评价系统中,加强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的分值,有助于引导教师在这方面投入精力,最终实现重视教学的目标。

3.2 培养活跃的审计学教师梯队

建立审计学教师梯队应该遵循有利于教学与科研提高的原则。首先,教师梯队要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在人数的确定方面,应该考虑教师轮流参与实践和对外交流的需要,至少应该高于最低需要量,避免出现非审计学教师临时代课对教学质量的影响。其次,教师梯队要有利于提高科研水平。教师梯队要建立定期对外交流的制度,以提高对专业前沿问题的把握。梯队内部要建立定期交流学习制度,提高整体科研水平。

3.3 多种途径提高审计学课程的实践操作性

要提高审计学课程实践操作性,主要有两条途径:一条是提高教师的实践经验,教师独立联系审计实践单位和学校组织教师实践均可。另一条是直接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学校可以和一些知名企业建立校企联合,使其成为学生的实习基地。同时,与会计师事务所建立联系,既可以直接让学生了解审计过程。在这样的实践中,使学生消化课堂上的理论知识,增强对审计实务的了解,从而达到理论与实践的统一。

3.4 组织力量分阶段开发系统的审计教学案例系统

审计教学案例是成本最低、效果最好的提高学生实践操作能力的方法。尽管要开发系统审计教学案例存在许多障碍,但是我们仍然可以通过周密的安排使其成为可能。开发过程应遵循:先部分后整体原则、先易后难原则、系统性原则、计划性原则、实践性原则、合作性原则和可修订性原则。

4 审计学教学改进措施实践方式和方法

审计学教学改革措施的实践模式通过三个层次来设置与实践,分别为知识的认知性层次、知识转化为能力层次、知识的“创新层次”。这三个层次的内容和教学过程具有其内在的联系和递进性质,故又称为叠进式教学模式。

4.1 知识的认知性教学

这一层次的教学主要是以审计学课程的理论知识作为纵线,以审计实务中不同的业务循环作为横线,由面到点,采用示意图法、列表法等对基本概念和原理进行解释。课堂教学是教学的重要环节,也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创新能力的重要阵地。在课堂教学中,教师根据特定的教学环境来设计不同的教学程序,使每一堂课都生动活泼、丰富多彩。对那些学生容易理解的内容,预先把授课纲要告诉学生,并提出若干问题要求学生回去思考,必要时让其他学生介入讨论。对一些较抽象的内容,先出案例,引导学生从特定情景出发,进行分析,从分析得出的结果,理解教材中的概念,知识要点。通过这一层次的教学与考核有利于帮助、引导学习者认知、消化、巩固和深化基本原理。同时,为第二层次的教学做准备。

4.2 知识转化为能力的教学

这一层次的教学是根据教学要求,组织学习者对已经准备好的审计事项或专题进行调查、讨论、分析,并编制出审计工作底稿及其他相关文字报告。主要的教学内容为审计计划编制, 控制测试及内部控制制度评价报告的编写,五大业务循环实质性测试程序表的填制等。除课堂案例分析以外,还安排了模拟查账活动。整个活动,教师只提供被审查资料,提出查账基本要求,其他的安排均由学生按注册会计师要求去完成。学生在完成这一艰巨任务中既巩固了会计、税法、计算机等知识,又掌握了审计方法、技巧,体验到了成功的喜悦。

4.3 知识“创新层次”的教学

审计课程的教学任务不应只是传授书本知识、技能,更重要的是培养发展学生创新能力。为了达到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和科研能力的目的,我们设置了审计理论前沿的研究性学习层次。教学内容可以结合国内外审计失败的案例进行分析,探讨与审计质量有关的相关因素如事务所的组织形式变革,审计收费制度,审计业务的委托形式,独立性的保持,独立审计与上市公司治理结构,注册会计师行业监管模式等有关热点问题。我们在教学中采用多种手段,开展互动式教学,发挥教师主导与学生主动参与作用。采用多媒体技术后,教学过程从教师向学生传输信息向师生双向传输信息发展,使师生在教学中处于互动过程,让学生感觉到自己是学习的主动者,能有表达自己观点、展示才能的机会和空间。这种启发互动式和发现式结合的教学,极大地激发了学生学习的欲望,学生在课堂上由被动变为主动,更乐意去探索新问题,新知识。

参考文献:

[1]赵素琴.知识经济与审计教育改革[J].平原大学学报,2001,18(3):88-89.

[2]庄恩岳,尹平.我国审计教育的现状及其发展的思考[J].中国高等教育,1995(5):21-22.

[3]范国正.谈高等审计教育的现状与改善措施[J].河北审计,1998(2):10-11.

[4]谢志明.审计学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探讨[J].湖南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6,17(5):191-192.

[5]程李梅.改进审计教学方法的思考[J].广西审计,1999(4):43.

[6]李登明.关于审计案例教学的几点思考[J].中国林业教育,2005(1):51-52.

第6篇:认知性实践报告范文

关键词:积极情绪;有益感知;运动竞赛;综述

中图分类号:G804.8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3612(2006)11―1490―03

大量研究表明,运动员在赛前和赛中经历丰富的积极情绪和消极情绪体验。但是,这一领域的大部分研究仅仅集中探讨焦虑、紧张等消极情绪对运动准备和表现的影响。而一些文献评论和元分析都显示,焦虑、紧张等消极情绪对运动准备和表现的影响是有限的。虽然大部分研究忽视积极情绪的影响,但是,在应激事件之前或期间,它却产生着重要的作用。正如马启伟和张力为所说:体育运动心理学的研究在传统上主要是关心消极情绪,未来的研究应当既考虑消极情绪,也考虑积极情绪,要考察这两种情绪产生的积极作用和消极作用。

1 运动竞赛中的积极情绪

情绪是人对环境反应的一种特殊的态度,它具有主观性、外部表现且总是伴有植物性神经系统的生理反应。根据效价(积极与消极)和激活水平(高与低)两个维度,情绪可分为高激活积极情绪(如兴奋、热情)、低激活积极情绪(如冷静、满意、幸福)、高激活消极情绪(如愤怒、恐惧)和低激活消极情绪(如害怕、冷淡)。高激活积极情绪反映对有利的或期望的结果渴望,低激活积极情绪反映希望获得价值目标但缺乏行动动力。在对个体最佳功能区(Individual Zones of Optimal Func―tioning简称IZOF)的研究中发现,赛前运动员普遍反应说既经历着积极情绪也经历着消极情绪。同样,也有证据表明,在其它一些重大应激性事件(如大学考试)之前,也都经历着积极情绪和消极情绪。在运动领域,积极情绪比如快乐被认为是巅峰体验的一个关键成分。然而,对运动员研究得最普遍的积极情绪是享受,其中的许多研究集中探索享受与积极情感的条件,包括:1)任务掌握定向的动机气氛,2)任务目标定向,3)对竞赛的理解和从中能得到的社会和生活机会。在流畅状态下,也考虑到积极情绪的作用(流畅状态是一种综合状态,涉及到最佳动机状态、注意力、感知到的能力和感知能力,积极情绪是其中的一个维度)。

2 积极情绪的促进作用

情绪是一种具有动机和知觉作用的积极力量,它组织、维持并指导行为。马启伟和张力为将其总结为:1)激活和诱发行为;2)维持并结束行为;3)调整行为并决定行为是否应继续发展;4)组织行为并决定神经活动的形式。许多情绪理论也普遍认为情绪对人们的生活和健康起着适应性的功能。比如,焦虑的适应是指向个体报告对外界情境的不适应,驱使个体采取应付策略或行动,去改变自身的处境。积极情绪也可能有同等重要的适应功能。lazarus(1980)认为,当情景变得越来越紧张时,积极情绪从压力情境中得到“喘息”和促进应对努力,从而可能有益于运动技能操作。所以,在长时间挑战训练期间,积极情绪对于运动员维持高水平运动和减少半途而废的可能性是至关重要的。

根据这一情绪功能观点,研究者得出不同类型的积极情绪有不同的适应功能。对最佳功能区模式的研究表明,是运动员的高激活积极情绪(如精力充沛、兴奋)而不是低激活积极情绪(如放松,安逸)有益于促进运动。Hanin(2000)、Skinner和Brewer(2002)也认为,在运动竞争中,高激活情绪是特别有用的。Scanoan和Simons(1992)认为低激活积极情绪可能减少耗竭的危险,而高激活积极情绪可能支持长时期高动机和运动投入。

对积极情绪的许多经验研究还集中探讨了认知过程,比如信息加工过程和记忆过程。Isen(1984)认为,积极情绪加强了对与自身有关的、有用的、重要的消极信息的仔细思考。运动员从教练和同伴或从自身运动技能操作的监控中获得大量的运动反馈信息。在这种情况下,仔细考虑与自身有关的消极信息的能力,而不是否认或逃避它,能够加强这些反馈信息的作用。

Fredrickson(1998)也认为积极情绪在提高内部动机去探索、掌握和从事一项活动上起着关键作用。而且,与消极情绪相比,积极情绪与积极自我评价和目标获得期望相关。符明秋的研究结果表明:赛前认知焦虑水平的高低可以解释运动成绩的33.63%,躯体焦虑水平可以解释38.3%,自信心可以解释13.18%。也有研究表明积极情绪有益于促进团队运动,增加团体中的帮助行为。积极情绪还与反应速度、学习新技能速度以及书写速度等有关。

3 积极情绪产生的条件

3.1乐观 乐观是指不管在什么条件下,相信好的结果一定会发生的一种普遍的期望状态,是运动员出现积极情绪的一个重要条件。Scheier和Carver(1985,1992,1994)发现乐观主义者有更高的自尊心水平、更多的内部控制点和更少的无助、沮丧、知觉到的压力、孤独、社会焦虑水平;在面对应激性事件时,比如重大手术、面对AIDS、大学新生活等,乐观主义者比悲观主义同伴更少体验着忧伤和能更好地进行调节;而且,当经历应激性事件时,乐观主义者更可能以一种积极的方式解释事件,理解为个人的成长机会。当然,运动员的乐观是以技能、准备、自信为基础,盲目的乐观只会导致对困难估计不足,最后的结果也往往会出乎自己的意外。

3.2自信心 自信心的定义是以班杜拉(Bandura,1997)的自我效能定义和维莱(Vealey,1989)的运动信心的定义为基础的。班杜拉把自我效能定义为一个人对自己在达到预定目的的过程中所进行的活动的组织和完成能力的信任。Moritz(2000)等人对45项研究的元分析中发现,自信心与运动技能操作之间存在一个平均0.38的相关。符明秋的研究发现,认知焦虑、自信心与运动成绩是线性相关,赛前自信心水平越高,运动员的比赛成绩越好,自信心水平越低成绩越差,自信心与成绩呈线性相关,Williams(1998)认为自信心是巅峰体验的一个关键成分。

3.3挑战 运动员只有对自己的技能充满信心,并感觉到需要付出很大努力,面对充满挑战性的情境时,即对技能-挑战的平衡认知时,流畅体验等积极情绪才会出现。挑战知觉是一种认知评价,涉及到事件对个体价值观、运动投入和幸福感等有关的个人意义的评价。挑战评价表现出一种以成功、社会回报(如赏识和奖励)、任务掌握、学习以及个人成长机遇为基础的“努力的乐观”(“efforfful optimism”)。也就是说,挑战评价重点考虑的是可能的收获上,例如提高技术、信心、回报,而不是在于伤害或损失。当然,挑战不涉及到不切实际的乐观,

不是否认应激事件的困难与要求和失败的可能性。挑战以自信心为基础,通过刻苦的努力,这些要求和困难是能:范服的。挑战有益于增强动机、集中注意力、提高应对期望等运动表现的认知策略,从努力克服困难中得到乐趣,从对个人利益的期望中获得渴望或兴奋,是流畅体验等积极情绪出现的一个重要因素。Deci和Rvan(1985)发现最佳挑战水平是内在动机和运动高峰体验或流畅体验状态的一个关键因素。有少量经验研究探索了应激事件中的挑战评价,发现在对参与事件感兴趣和渴望、需求高水平努力和进行自我责任或个人控制的适度归因的情况下,事前会产生挑战体验。茨克斯森特麦哈利也认为,最佳挑战水平的出现依靠的是对技能与环境的平衡感知,而不是环境本身

另外,挑战表现出一种独一无二的生理反应――心跳加快,而血压变化很少,表现出“为应对进行有效的能量收集”。这些研究表明,挑战评价可能会与运动员的最佳表现有关,主要表现在:1)高动机、注意力集中、自信的应对期望等认知策略有助于提高成绩;2)适宜的生理反应模式可能会有益于最佳表现。

4 情绪有益感知及其构成

4.1应对期望 Jones(1995)曾经提出一个这样的理论框架,它强调应对期望在确定有利与有害焦虑感知方面的重要性,认为自信的应对期望能使认知性的(如担心、害怕失败)和躯体性的(如身体紧张)焦虑症状被感知为对运动操作是有益的或有利的,相反,低的应对期望导致有害的感知。Jones和Hanton(1996)发现,拥有积极的目标获得期望的运动员把中等水平的认知性和躯体性焦虑感知为有益的。相反,拥有消极目标获得期望的运动员把认知性焦虑感知为中性的或略微有害的,把躯体性焦虑感知为较少有益的。应对期望对威胁评价感知的影响是特别强烈的。认为焦虑不总是一个消极因素,只要运动员是合理地相信他的或她的技术和能力,赛前的紧张和担心也可能激发努力,确保避免失败。

当然,在解释这些发现时必须特别注意,运动员仅仅把中等水平的焦虑感知为略微有益的。毫无疑问,轻微或略微的焦虑水平不可能感知为一个重要的动机源,也不可能感知为一个很难控制或克服的分心源。换句话说,轻微或中等水平的焦虑仅仅与轻微或略微的有益或有害感知相关。4.2情绪效价效价是个人对特定结果的情绪指向,即对特定结果的爱好程度。效价有正负之分。Kendall和Hollon(1989)发现焦虑水平的升高与消极想法的增加相关,认为当焦虑强度升高,成为越来越使人不愉快的和难以控制时,有害感知将会增加。由于低水平的焦虑是较容易控制的,从而对运动消极影响的可能性会减少和中性化。

Hale和Whitehouse(1998)发现较高的认知性和躯体性焦虑与较少有利的(较多有害的,较少有益的)情绪感知相关。Skinner和Brewer(2002)发现当情绪效价从积极向消极移动时,情绪感知是较少有利的。这一发现支持了这一观点――不管应对信心水平多高,高焦虑总是最可能感知为有害的。

5 结论与建议

大量研究表明积极情绪和情绪有益感知在应激性成就事件中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是运动员取得优异成绩不可缺少的一个条件。

第7篇:认知性实践报告范文

关键词:工作-生活融合态度;工作-家庭融合;任务绩效;积极情绪;社会支持

中图分类号:C93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5192(2010)04-0024-07

Manager’s Work-Life Integration Attitude and its Effects

LI Gui-qing1,2, JING Run-tian1

(1.School of Management and Economics, University of Electronic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f China, Chengdu 610054, China; 2.School of Management, Chengdu University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hengdu 610103, China)

Abstract:The article developed a localized scale of Chinese managers’ Work-life integration attitude through a rigorous procedure of scale development, including interviews, pilot survey, and formal survey. Through a sample of 355 managers, exploratory factor analysis uncovered a three factor structure consisting of cognitive, affective, and behavioral. Through another sample of 554 managers, confirmatory factor analysis confirmed the structure; and structural validity of the scale is affirmed. Further analysis of reliability and validity also showed that this scale developed in Chinese context has good reliability and validity. Hierarchical regression analysis showed Work-life integration attitude had positive effect on work-family integration, task performance, and positive emotion. The moderate effects of social support at work-life integrate attitude with work-family integration and positive effects also demonstrated. The result can contribute to the theory of work-life integration attitude and also beneficial to promotion of human resources management practices in enterprises.

Key words:work-life integration attitude; work-family integration; task performance; positive affect; social support

1 引言

随着科技的信息化和经济的全球化,企业的不断变革促使管理团队更加注重其竞争力,企业中高层管理者(董事长、总经理、副总经理、部门中层经理等)在自我、工作、家庭、社区等方面所扮演的角色难免相互冲突和牵制。Friedman[1]提出通过工作-生活融合可实现全方位领导力,能有效地做好时间管理,能让自己生命中所看重的诸角色表现得更加出色,能明确目前和未来管理者对自己生活各角色的期望,能协调这些角色应承担的责任,并找到这些角色的共同价值,通过创新的方式来平衡对工作和其他角色的投入。

2 文献回顾与假设推演

2.1 工作-生活融合

工作-生活融合(Work-life Integration)代表了一种全面解决工作-生活问题的机制,即在所有利益相关者当中,达到主观努力和客观能力的有效协调,使员工能够兼顾并履行他们的自我、工作、家庭和社区职责[2]。“工作-生活融合”最先由Parsuraman和Greehaus[3]提出:就工作和生活而言,当其中一种角色的态度对另一种角色产生积极影响,或当一种角色的经验成为另一种角色增益的资源时,就实现了工作-生活融合。Ashforth et al.[4]研究了角色转换过程:人们选择角色分割还是融合,主要看分割或融合的成本和收益,人们可能期望融合,因为角色边界变的模糊,允许人们调和多种身份的不同需求,高度的融合可缓解人们在不同角色之间来回转换。但高度角色分割可以减少角色行为的中断,人们可能分割工作-生活的角色以适应不同的角色期望或者不同领域的行为标准。总之,工作-生活融合意味着人们打破了传统的个人生活的构造,当面临不断变化的人口统计学特征和工作生活的文化形态时,为使工作组织不断适应当代社会的期望和变化的价值观,工作-生活融合成为必然。2.2 工作-生活融合态度

传统的态度ABC理论认为,态度包含着情感性(Affective)、行为倾向性(Behavioral)和认知性(Cognitive)元素[5]。Krench et al.[6]将态度界定为“个体对相关社会对象的积极或消极评价,情绪感受和趋避行为倾向的持久系统”。

工作-生活融合态度(Work-Life Integration Attitude)是个体的工作-生活融合认知性、情感性、行动倾向性;即个体应对工作-生活诸多角色的一个持续探索过程,在此过程中逐渐产生对待诸角色的动机、需求、态度和价值观,逐渐形成比较清晰的兼顾自我、工作、家庭和社区等责任的自我概念。结合工作-生活融合和态度的研究,我们认为工作-生活融合态度的构成分为三个方面:融合认知性,指个体对协调工作与生活诸多角色需求的认识和感知。融合情感性,个体对工作-生活诸多角色需求的态度中产生的体验,是经过诸角色需求的规范、价值观等相互抗衡、协调及互动后逐渐形成的积极或消极的自我概念。融合行动倾向性,个体为协调工作-生活诸多角色需求而进行的有意识的活动、预备采取的反应及其变化趋势。

2.3 工作-生活融合态度的效应及其调节因素

(1)促进工作-家庭融合。Ilies et al.[7]研究了将工作角色与家庭角色融合的工作-家庭融合(Work-Family Integration),而工作-生活融合的内容包含自我、工作、家庭、社区等角色的融合,态度可预测行为,工作-生活融合态度可以预测工作-家庭融合。因此假设:

H1 管理者的工作-生活融合态度有利于促进管理者工作-家庭融合。

(2)提升任务绩效。任务绩效(Task Performance)是个体对组织核心能力有所贡献的工作行为的有效性,有的学者认为组织投入与任务绩效正相关,由于组织的工作-生活融合政策对于管理者来说,是组织投入的一种,有利于改善员工-组织关系,提高角色满意感,从而改善任务绩效,可以预见工作-生活融合态度对任务绩效有积极的影响。因此假设:

H2 管理者的工作-生活融合态度有利于提升管理者的任务绩效。

(3)改善积极情绪。工作-生活融合有利于产生积极情绪(Positive Affect) 的溢出,按照Greenhaus和Powell[8]的工作-家庭丰富理论,工作中资源可以产生工作中的积极情绪,工作中的积极情绪有利于增加生活中的绩效;也就是工作与生活中的溢出过程是通过情感与绩效两个方面来实现的。积极情绪是主观幸福感的重要指标。因此假设:

H3 管理者的工作-生活融合态度有利于改善管理者的积极情绪。

(4)社会支持的调节作用。国外学者将社会支持(Social Support) 从性质上分为两类:一类为客观或实际的支持,包括物质上的直接援助和隶属稳定的社会关系网络,如上司、同事、婚姻、朋友等,反映了个体获得社会支持的可能性;另一类是主观体验到的情感支持,指个体在社会中受尊重、被支持情感体验。研究证明社会支持有利于降低压力、缓解工作-家庭冲突,提升角色绩效和幸福感,说明其对工作-生活融合态度及其效应模型也具有调节作用。因此假设:

H4a 社会支持调节工作-生活融合态度与工作-家庭融合的关系,社会支持程度越高,工作-生活融合态度对工作-家庭融合影响的程度越高。

H4b 社会支持调节工作-生活融合态度与任务绩效的关系,社会支持程度越高,工作-生活融合态度对任务绩效影响的程度越高。

H4c 社会支持调节工作-生活融合态度与积极情绪的关系,社会支持程度越高,工作-生活融合态度对积极情绪影响的程度越高。

3 研究方法

3.1 工作-生活融合态度问卷的研究与调查过程

由于中西方文化的差异,我们在借鉴Ilies et al.提出的内容基础上,进行了补充访谈和调查,增加这些内容的中国元素,确保研究工作-生活融合态度的内容效度。

(1)条目的产生。为了产生测验条目,本文通过访谈、项目收集、焦点小组访谈、多次预试和科学检验等方法,收集关于工作-生活融合态度构念内容的描述,确保内容的有效性。在开发工作-生活融合态度的测量工作的过程中,2009年1~2月之间,我们访谈了5个专家(组织行为与人力资源研究方向的教授/博士)、22位企业中高层管理者,访谈问题如下:①您对工作-生活多种角色之间的关系有什么认识?②您对工作-生活角色从分割到融合有什么评价?③您将为促进工作-生活多角色协调采取什么行动?收回的访谈内容经过整理后,可以表达工作-生活融合态度的条目,共190条。

(2)数据编码。我们邀请三位组织行为与人力资源管理博士,首先将条目赋予相应的标签,进行了归类合并,将三个人都同意归属于一类的题项予以保留,并保证题项的平衡性,初步命名得到工作-生活融合认知性(24条)、情感性(25条)、行动倾向性(30条),共计79条。

(3)专家测评题项库。为了使题项进一步合并和简化,笔者邀请5位企业中高层管理者,将测量条目简化后,将那些选择比例超过60%的条目筛选出来,并进行了内容和文字的修订,获得了21个条目的内容。

(4)初次调查。根据半开放式问卷调查所得的条目编制问卷,问卷采用李克特量表法赋值为“1、2、3、4、5、6、7”反映管理者的工作-生活融合态度,1表示非常反对,7表示非常赞成。于2009年3~4月在电子科技大学6个MBA班,四川大学3个MBA班,1个高层管理人员培训班,深圳MBA班等发放问卷400份,收回有效测量样本355份。

3.2 工作-生活融合态度探索性因子分析过程

通过SPSS 11.5进行KMO统计量和Bartlett’s检验,显示KMO值为0.824,大于0.7; Bartlett’s球体检验表明变量不独立(χ2=1531.01,P

3.3 正式调查过程与样本概况

我们于2009年5~6月,在九州电子有限公司发放问卷100份、成都高新西区随机抽取四家企业发放400份、四川移动公司发放100份、德阳东方电气公司发放200份、重庆三爱海陵公司发放200份;这些企业包含国有控股公司3家、中外合资企业2家、民营企业3家,来源广泛,具有一定代表性。回收问卷中经过筛选,去掉漏选及非随机填写的问卷,得到有效问卷554份。其中:性别:男性占54.2%;女性占45.8%。年龄:20~30岁占43.9%;31~40岁占37.0%;41~50岁占11.9%;51~60岁占7.2%。婚姻状况:未婚占35.6%;已婚占56.1%;离异8.3%。夫妻工作情况:夫妻双方工作占69%;夫妻一方工作占31%。小孩情况:无小孩占34.5%;有6岁以下小孩占35.9%;有6岁以上小孩占29.6%。家中老人情况:无老人占17.1%;有65岁以下老人占49.1%;有65岁以上老人占33.8%。职位:高层管理者占11.0%;中层占36.3%;基层占29.1%;普通员工占23.6%。学历:大专占24.5%;本科占53.2%;研究生占22.2%。

3.4 三因子结构的验证

采用企业正式调查回收的554份调查问卷,使用LISREL 8.80进行验证性因子分析,其目的是比较多个模型之间的优劣,确定最佳匹配模型,并且验证模型的信度和效度。我们分别对工作-生活融合态度进行了一、二、三维度模型的对比检验。一维模型是所有条目都作为一个维度的模型(11题项);二维模型是将认知性作为一个维度(5题项),情感性和行动倾向性作为另一个维度的模型(6题项);三维模型就是参照分为认知性(5题项)、情感性(3题项)、行动倾向性(3题项)的模型。从表2看出三维模型的拟合指数中,GFI、NNFI、CFI等均达到0.90;RMSEA值小于0.08;χ2/df值小于5;SRMR值小于0.08;说明三维因子结构是最合理的[9]。

3.5 其他的量表测量工具

本研究除了工作-生活融合态度这个测量工具由自行设计外,其他量表均来自西方的成熟量量。本研究采用一个7点李克特量表,即在1~7点评价刻度,1表示“完全不同意”,7表示“完全同意”。

(1)工作-家庭融合。本研究选择由Ilies et al.开发的工作-家庭融合单维度量表,内容有:工作的结束和家庭生活的开始;在家中融合工作和家庭的责任;职业中的我和作为父母和家庭成员的我之间的界限(反向)。

(2)任务绩效。本研究采用Tsui[10]等研究任务绩效时编制的单维度量表,主要有:完成工作成果的数量、工作成果质量、工作效率、质量标准、职业规范等内容。

(3)积极情绪。本研究采用Diener[11]主观幸福感的单维度积极情绪量表,主要有:愉快、心情好、幸福、心情平和、满意、充满精力等内容。

(4)社会支持。本研究使用由Caplan[12]制订的量表。其包含一些分量表,描述人们感受到的来自他(她)的同事、上司、配偶和家庭及朋友的支持。

(5)控制变量。在研究工作-生活领域问题的文献中,一般人口统计特征如性别、年龄、教育程度、工作年限等一定是必须的。但由于工作-生活融合问题的特殊性,还包括婚姻状况、家庭中夫妻工作情况、家中需要照顾的孩子情况、家中需要照顾的老人情况等等。

4 数据分析结果

4.1 描述性统计分析

本研究使用前文正式调查的,用于验证性因子分析的554个样本进行变量关系检验。表3显示了各变量的均值、方差和相关关系。工作-生活融合态度与工作-家庭融合、任务绩效、积极情绪、社会支持都显著相关。

4.2 工作-生活融合态度对各结果变量的回归分析

本研究采用多元线性回归的方法:第一步,检验控制变量对结果变量的影响。第二步,将工作-生活融合态度作为自变量对因变量进行回归,结果工作-生活融合态度对工作-家庭融合(β=0.178,р

4.3 社会支持的调节作用

表4中可以看出,社会支持对工作-生活融合态度与工作-家庭融合、积极情绪等变量的影响具有调节作用。为此,我们找到调节变量的均值,然后在均值左右一个标准差的区域分别作为一组,在两组中分别回归,经过计算得出如下调节变量关系结果:

图1表明,当社会支持较高时,工作-家庭融合随着工作-生活融合态度的提高而提高;当社会支持较低时,工作-家庭融合随着工作-生活融合态度的提高而降低。图2表明,当社会支持较高时,积极情绪随着工作-生活融合态度的提高而提高;当社会支持程度较低,积极情绪随着工作-生活融合态度的提高而降低。

5 结论与未来研究启示

5.1 研究结论

本研究通过规范的程序研究了工作-生活融合态度测量工具,包括11题项,共分三个维度:认知性、情感性、行动倾向性(见表1);经证检验,该量表具有良好的内容效度和结构信度。从表4看出:工作-生活融合态度对工作-家庭融合有正向的预测效果,假设1得到支持;工作-生活融合态度对任务绩效有正向预测效果,假设2得到支持;工作-生活融合态度对积极情绪有正向预测效果,假设3得到支持;社会支持对工作-生活融合态度与工作-家庭融合之间关系的调节作用显著,因此假设4a得到支持;而假设4b没有得到支持;社会支持对工作-生活融合态度与积极情绪关系的调节作用显著,假设4c得到支持。

5.2 研究的理论意义

本研究开发的量表与Ilies et al.的工作-家庭融合有高度的相关关系(表3),具有内容上的一致性。由于态度是外界刺激和个体反应之间的中介因素,个体对外界刺激发出反应受到自己态度的调节,同时态度对相应行为具有预测效应,因此该量表可以用于分析工作-生活融合态度的影响因素(诸如:人口统计学特征、社会支持、工作属性、工作-家庭冲突、工作-家庭促进等),以及此态度对工作-家庭融合、压力、绩效、满意感、情绪、幸福感等变量的预测效果等,工作-生活融合态度会影响到管理者对于时间管理的价值观和效能度,可以丰富和发展Greenhaus和Powell的工作-生活丰富理论。

5.3 研究的实践意义

(1)可以丰富人们角色边界管理策略。企业中高层管理者面临的角色主要有自我、工作、家庭、社区等,采取积极的工作-生活融合态度,可以帮助管理者有效处理多角色跨边界的角色管理问题,协调多角色责任,实现个人内心的安详恬适,促进人际间的和谐愉悦。

(2)可以完善人们时间管理策略。由于在信息社会中,技术的变革使人们可以方便地连接办公场所和家庭,这可能方便父母有机会融合工作和照顾孩子的责任,但信息技术也使特定时间的人际关系复杂化,因为它使得人们最好在特定的时间从事特定的事情变得混乱。因此采取积极的工作-生活融合态度可以使管理者有效管理时间,改变时间价值观,提升时间使用效能。

(3)采取积极的工作-生活融合态度可带来积极的后果。工作-生活融合态度对任务绩效和积极情绪都有积极的作用,这有利于让管理者在自我、工作、家庭、、社区等多种角色中都可以展现出卓而不凡的管理效能,这不仅有利于管理者本人,而且对管理者在各个角色中的重要利益相关者也大有助益。

5.4 研究局限与未来研究方向

由于工作-生活领域研究多采用自我报告方式进行调查,存在同源方差(Common Method Variance)的可能,消除的一类方法是在研究前尽可能使用提前事项预防的措施,本文使用了问卷信息隐匿法和选项重测法,检测同源偏差的常见方法是Podsakoff和Organ[14]建议的Harman的单因素检验方法:问卷所有条目一起做因子分析,在未旋转时得到的第一个主成分,反映了CMV的量。在本文中,问卷的所有条目一起做因子分析,在未旋转时得到的第一主成分,占载荷量的18.031%,根本没有占到多数,所以同源偏差并不严重。以后在研究设计上,可以探索从情境力量的双向视角切入研究,数据采取多种来源,可解决这个问题。

未来的研究将重点转入研究工作-生活融合态度的影响因素:比如,可从跨文化的视角、从社会认同和角色认同的视角、工作-生活情境力量匹配的视角、社会公平和性别公平的视角、企业社会责任和自我角色责任感的视角等切入研究,这将很大拓展该领域的研究,改善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实践。

参 考 文 献:

[1]Friedman D S. Be a better leader, have a richer life[J]. Harvand Business Review, 2000, 4: 112-118.

[2]Morris M L. Advancing work-life integration in individuals, organizations, and communities[J]. Advances in Developing Human Resources, 2007, 9(4): 439-454 .

[3]Parasuraman S, Greenhuas J H. The next stage for the corporate work-family agenda[A]. In Parasuraman S,Greenhuas, eds. Integrating Work and Family: Challenges and Choices for a Changing World[C]. Westport, CT:Quorum, 1999. 51-55.

[4]Ashforth B E, Kreiner G E, Fugate M. All in a day’s work: boundaries and micro role transitions[J]. Academy Of Management Review, 2000, 25(3): 472-491.

[5]Eagly A H, Chaiken S. The psychology of attitudes[M]. San Diego, CA: Harcourt Brace Janovich, 1993. 479-490.

[6]Krench D, Crutchfield R S, Ballachey E L. Individual in society: a textbook of social psychology[M]. Mcgraw-Hill Kogakusha, Ltd., Tokyo, 1962. 61-65.

[7]Ilies R, Wilson S K, Wagner T D. The spillover of daily job satisfaction onto employees’ family lives: the facilitating role of work-family integration[J]. Academy Of Management Jourtnal, 2009, 52(1): 87-102.

[8]Greenhaus G, Powell G. When work and family are alles: a theory of work-family enrichment[J]. Academy of Management Review, 2006, (1): 72-92.

[9]侯杰泰,温忠麟,成子娟.结构方程模型及其应用[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158-161.

[10]Tsui A. Alternative approaches to the employee-organization relationship: does inducement in employees pay off[J]. Academy Of Management Journal, 1997, 40(5): 1089-1121.

[11]Diener E. Subjective well-being: the science of happiness and proposal for a national index[J]. American Psychologist, 2002, 55(4): 34-43.

[12]Caplan R D, Cobb S, French J R P, et al.. Job demands and worker health[M]. The Institute for Social Research, The University of Michigan, Ann Arbor, MI, 1980. 251-252.

第8篇:认知性实践报告范文

一、入校适应期:全面了解学生,导入职业生涯规划,制定班级目标

入学初期,学生需要在短期内适应新的集体生活环境,更重要的是要尽快明确所学专业的基本情况。作为班级管理者的班主任,需要深入了解班级所有成员的详细情况,指导帮助学生正确认识自我,快速融入新的学习、生活环境,为接下来进一步培养学生专业意识奠定基础。第一阶段的班级建设是中职生三年班级管理的基础和关键。

首先,教师要全面了解学生,并创建学生成长档案袋。成长档案袋里主要包括:学生基本信息,以统一表格的形式登记学生的姓名、性别、家庭住址、身份证号码、父母、联系方式等基本信息;学生对所学专业基本认识的调查报告,整体反映学生对专业的认识程度,班主任要做到心中有数,有的放矢;学生个人测试报告,利用职业生涯规划测试软件对学生进行阶段测试,并最终形成较为系统的测试报告,为接下来的职业生涯规划提供科学理论依据。

其次,制定班级目标,导入生涯规划理念。教师在与班级成员基本熟悉后,及时导入生涯规划理念,将职业生涯规划理念与班级目标相结合,安排以制定班级目标为主题的班会活动。通过全班学生参与,班主任引导,集思广益,采用小组推荐、集体讨论、公开投票的方式确定班级目标。教师要站在“以学生为本”的高度,根据班级专业特点,尽力了解专业就业现状、发展前景和未来方向,基本做到让学生对自身专业有一个大体的认识,勾勒出专业就业的蓝图,激发学生对从事与专业相关职业的内在渴望。同时指出未来从事相关职业所必需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引导学生将精力和时间投入到学习中来。

二、生涯规划准备期:树立职业规划意识,创新班级管理模式,引进企业文化

进入生涯规划准备期需要三个基础:一是对学生有了一定的认识和整体了解;二是学生有了一定的自我认识和对专业的大致了解;三是有一个学生共同认可的班级目标。在此基础上,学校提供对口专业的社会实践单位,并定期安排学生社会实践,同时也鼓励学生自发开展社会调查、社会服务,多形式、多渠道接触社会、认识专业、认识职业、认知自我。继续强化学生自我认知、职业认知,帮助学生树立自我规划意识。指导学生撰写一年级认知性社会实践报告、职业生涯规划书,并纳入学生个人成长档案袋,组织学生参加校级职业生涯规划大赛。

(一)创新模式,实现班级准企业化管理

中职教育是以就业为导向的,以培养有综合职业能力,在生产、服务一线工作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为目标的。所以,中职班级管理相比普通高中班级管理应有所创新。具体可以根据班级专业的实际情况,对班干部队伍的设置、班级运作方式和学生评价方法进行创新,将企业的管理方式引入班级管理之中。中职班干部采用“因能设岗”,即根据学生的能力,分配不同的岗位,能力包括理论学习成绩、专业技能等。引入现代企业中的经理、副经理、助理、中层干部、班组组长、职员等职务,并对全班学生采用企业绩效考核办法进行考核。使学生明确担任不同层次职务的关键是能力的大小,而如何增长能力需要认真学习专业理论知识,掌握技能。让学生在班级的环境里感受和了解企业的管理氛围和运营模式,产生新鲜感的同时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上进心,增强班级的凝聚力的同时使其充满活力。

(二)引入先进的企业文化,完善班级制度

中职学生毕业后即流向各种企事业单位,班级制度融合企业管理制度对学生今后适应职业生活尤为重要。经过一段时间的集体生活,伴随着同学之间的深入了解和多方面接触,冲突和矛盾会在班级管理中显现,如何解决冲突和矛盾也是班级制度需要健全的一个原因。此时班主任可以让学生利用开展下企业社会实践的机会,了解企业在制度建设方面的成功之处。同时开展网上资料搜集活动,多渠道了解目前知名企业的制度建设情况,将其中先进的部分整合到班级制度中来,逐步完善班级制度。

(三)积淀班级文化,营造职业氛围

美化教室环境,使班级的文化布置凸显班级专业特色,特别是将班级目标张贴在显要位置,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自然而然地受到暗示、熏陶和感染。主要做法包括以下三个方面:一是黑板报设计。在形式上注意与教育环境的和谐,结合学校每月主题,力争做到与黑板上方的标语搭配。开辟专栏,围绕职业生涯规划主题,实时更新与专业发展动态、行业发展相关的图文内容。二是知名企业文化进教室。引入本专业成功人士名言和知名企业管理理念,制作条幅,并注明出处,悬挂在教室四周墙壁。让整个教室洋溢着专业和职业的气息,创设极具职业感染力的教室环境。三是加强图书角的管理。充分挖掘除课本以外的和专业相关的阅读资源,班级集体征订一套专业刊物并鼓励学生捐献其他刊物,在扩大学生阅读面的同时,使学生时刻了解专业和职业以及相关行业、产业的发展现状。

三、目标设定期:深刻认识行业发展,明确自我定位

第三阶段需要“多管齐下”开展职业指导,主要做法有:组织学生系统学习职业生涯规划课程中有关宏观环境、产业发展趋势、职业环境等的分析方法,要求学生运用这些分析方法对所学专业,涉及的职业及行业进行[dYlW. NeT专业提供论文写作的服务,欢迎光临WwW. DYlw.NEt]分析;开展职业规划现场咨询,学校邀请职业生涯规划专家团队针对学生不同情况开展咨询,系统分析学生职业取向、自身价值、职业机会等,确定学生个人的职业定位;邀请相关行业成功人士,讲解行业发展现状、前景、人才需求等。通过第三阶段的目标设定期,努力做到使学生能够科学、客观地认识自己,认识专业,认识行业,并在此基础上明确今后的职业定位。完善职业生涯规划书,并纳入学生成长档案袋。第三阶段还要求学生在明确职业定位的前提下合理评估自身职业技能,并不断提升职业能力,逐步达到职业岗位要求,做好思想、行动、能力储备等方面的准备。

四、职业选择期:做出职业选择,顺利实现就业

第9篇:认知性实践报告范文

关键词:饭店管理;实训体系;设计应用

饭店管理是一项集知识性、专业性、实践性于一体的工作,具有很强的综合性。本科院校《饭店管理》实训课程的开发就是为了弥补本科阶段《饭店管理》教学重理论、轻实践的不足,其应用可以使学生了解饭店服务和管理实际的重要渠道,是促进《饭店管理》教学理论联系实践、校企沟通、工学研联动的重要纽带。

一.饭店管理课程实训体系的总体目的和要求

本科院校饭店管理实训课程的教学目的,就是对饭店管理过程的情形模拟和设计,通过教学、示范、参与和研究,使学生完成从态度到认知、从知识到能力、从学习到研究的转变,提高学生对饭店行业的认知度,培养学生的标准化、规范化和严谨化的服务、管理意识和能力。同时把握好教学内容的实效性,使学生能针对不同服务、管理的实际情况和具体问题,提出切实可行的辨别、分析、解决和研究方案,胜任岗位要求,并能实现自身的可持续性发展。

《饭店管理》课程的实训必须与饭店企业的现实和经营战略、人才战略相结合,体现出旅游管理专业本科层次教学需要。《饭店管理》课程的实训应包括实践技能、管理能力和行业认知三个方面的内容,以“模块化 + 情景化”为体例,依托实训基地和实训实验室,以“训前提示 + 现场点评 + 训后总结 + 专题研究”为结构,进行的有目的、有针对性的实训教学。

二.饭店管理课程实训体系的实训内容

经过长期教学实践,我们形成了《饭店管理》实训课程的3A模式。这一模式的理论基础是基于胜任特征的教育,包括实践技能、管理能力和行业认知三个方面的内容,并形成了有效良性循环。

(一)3A内容模式

《饭店管理》实训课程的内容应包括实践技能、管理能力和行业认知三个方面的实训内容。其中,实践技能的实训指向的是饭店管理人才胜任特征的外部表现形式,管理能力的实训是内在的理论修养,而行业认知的培训则是一切实训活动的基础和出发点,是提高实践技能和管理能力的原始驱动力。

具体说来,实践技能的实训包括基础技能(知识)实训、岗位技能实训和扩展技能实训三个方面,以实践性操作为主,以使学生能够胜任具体的工作为目标;管理能力的实训包括管理理论实训、管理工具实训和管理方法实训三个方面,以理论的实际应用和管理、研究能力的提高为目标;而行业认知的实训则包含饭店职业规划、岗位认知、职业道德的实训等内容,以态度培养为目标。这三个实训内容的目标,归纳起来分别是实操(Application)、管理(Administration)和态度(Attitude)三个维度,依据其英文表达,可以被缩略为3A模式。这些胜任特征维度最终构成了学生在饭店业内可持续发展的胜任特征模型,也是《饭店管理》实训课程的主要内容结构。

(二)3A循环

本科阶段《饭店管理》实训课程内容的实现,是一个不断充实的动态循环过程。它随着实践和理论的发展,以及行业的变化而随时调整并演进循环。其演化是由行业认知(态度)开始发起推动,以管理能力的提升实现质的飞跃,以实践能力的增强来完成一个循环,并激发起学生的成就感和对行业新的、更深一层次的认知从而进入新的一轮。这就形成了3A循环。

3A循环是一个良性的循环模式。每一次循环完毕,学生的服务技能、管理能力和行业认知就得到一次增强,对未来工作岗位的胜任力也将上一个新的阶梯。3A循环确保了《饭店管理》实训内容的顺利完成。

三.饭店管理课程实训体系的实训方式

《饭店管理》实训课程采用的是学校教育与企业人才战略相结合、校内与校外结合、课内与课外结合、定期与不定期结合的全方位实训方式。

(一)认知性参观实训

“认知实训”主要目的是让学生了解和认识饭店企业的一般性知识,充分利用饭店文化氛围、管理理念、管理行为和经营环境对学生进行思想观念和职业道德的教育。实际操作中,应主要采取主题参观和和专题报告两种形式。

(二)日常模拟实训

日常性模拟培训主要利用自身的校内实习基地、设施和环境,通过模拟客房、餐厅、前厅等服务环境,有目标、有计划、有组织地锻炼学生实际操作技能,增进理论与实际的联系。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应紧紧突出和围绕着教学的演示及学生的操练来进行,其教学环节是以演示――练习――校正来重复进行的。

(三)不定期的顶岗实训

不定期的顶岗实训是饭店为学生提供临时的实训环境和氛围,让学生利用假期或课余时间进行短期顶岗实训。这种形式的实训对学生实行“零距离”培养,使学生在一种“学校+企业”模式的教育氛围下,直接参与实际岗位工作,熟悉饭店基本运作和对各个部门进行一定的了解,掌握所在实训岗位的操作技能,并逐步形成正确的职业道德认识和职业道德情感,遵守职业道德规范,养成良好的职业行为习惯。

(四)研讨性实训

这是本科层次的《饭店管理》实训课程有别于职业学校同类课程的重要表现之一。研讨性实训是指在实训过程中,以饭店企业管理过程中的某一实际问题为中心,组织教学双方进行的开放性研讨活动。其具体形式可以是案例学习、实习报告、情况说明会等;可以是按照实训大纲准备好的专题进行,也可是临时增加的主题活动;实训活动的发起者既可以是教师、学生,也可以是饭店管理人员;试训的场合可以在校内实训课堂上,也可以是在饭店实训现场。

(五)毕业实习实训

毕业实习实训是指饭店安排学生在毕业实习阶段直接参与饭店主要部门的服务或管理工作。在实施过程中,只要有可能,就应要求学生多接触一些岗位,努力掌握每个具体岗位的技能和工作要领,亲身体会和感受企业文化和精神,运用所学文化知识和技能技巧,解决实际问题,使学生在毕业实习结束时顺利达到直接上岗并且胜任岗位的要求。本科层次的《饭店管理》毕业实习实训往往还跟学生的毕业论文相关联。

四.饭店管理课程实训体系的实训基地建设

本科院校的《饭店管理》实训基地的建设,分为校内实训基地和校外实训基地两个方面的内容。

(一)校内实训基地

校内实习实训基地按功能性质,一般可以分为练功性实习实训基地和模拟性实习实训基地。练功性实习实训基地是为完成基本技能训练任务而设置的,如餐厅实训室、客房实训室、礼仪形体训练室等。模拟性实习实训基地是模仿在职业环境中进行职业技能训练而设置的,如模拟客房、模拟中餐厅、模拟西餐厅、模拟酒吧、模拟厨房等让学生进行日常模拟实习,这些基地都是提高学生实践能力的保证。

(二)校外实训基地

为弥补校内实训基地建设的不足,本科院校应努力建立起了稳固的校外实训基地。校企联合共建校外实训基地,可以实现双方优势互补,实现互惠互利。选择固定的校外实训基地的基本要求是,国际化管理的五星级饭店或一些声誉良好的高星级本土饭店。原因是这些酒店一般管理较为规范,特别是一些世界酒店联号属下的酒店更能让学生学到一些先进的管理理念和经验,也一般具有人才发展战略。

随着旅游产业的全球化发展,旅游人力资源的配置也呈现出国际化趋势。为了增强竞争力,顺应旅游业发展的国际化趋势,本科院校旅游管理专业《饭店管理》实训课程还应抓住机遇,走出国门,在国外建立实习实训基地。实习生在国外独立顶岗工作,适应国外竞争环境,学习国外企业的先进管理方式,可以取得了在国内实训达不到的成效.

五.饭店管理课程实训体系的实训教师建设

实训教学师资队伍建设是搞好实训教学的重要保证。发达国家职业技术教育对教师的资格都有严格的要求。例如,德国职业学校理论课教师最低学历为大学本科(有的学校有博士学位的教师占50%),并且至少有两年从事本专业实际工作的经验。美国社区学院的专职教师一般要有博士或硕士学位,主要从事基础理论与其他基础性较强课程的教学;兼职教师可由社区内的高级知识分子如学者、教授、企业家、某一领域的专家以及生产一线的工程技术人员、管理人员和经验丰富的各类专业人才组成。

为此,应采取以下措施:首先,制定合理的师资引进计划,引进具有一定的酒店从业经验、技能扎实的实训教师;其次,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有计划地组织现有教师到旅游企业或校外实习基地进行学习轮训,使其熟悉现代企业运作;再次,还应邀请饭店管理专业的一些专家、行业资深人士以多种形式给老师传授经验和技能,还邀请其中的优秀者加入本科院校的专业指导委员会或来校做兼职教师,有效加强实训教师的“双师型”转化;最后,如果条件允许,还应利用海外实习的机会,组织外语较好的专业课教师到国内外高校的对口专业进修与考察,让教师可以接触到国际上先进的职业教育理念和方法,以便建造一支了解先进的专业知识和实训教学技能、能够适应全球化需要的教师队伍。

六.饭店管理课程实训体系的实训环节与教材建设

基于3A内容和3A循环模式的《饭店管理》实训课程,必须改革传统的实训方式,才能顺利实现预定的课程目标。经过多年的教学实践,我们摸索出了一套系统流程,分为“制定实训大纲(Planning)+ 实施现场培训(Implementation)+训后总结研究(Research)”。为方便使用,简称为PIR实训环节。

其中,实训大纲包括实训整体大纲和单项实训大纲两个种类。实训整体大纲负责描述《饭店管理》实训课程的整体安排,单项实训方案类似实训指导书,侧重单一目的的实训项目的完成。我们的现场实施的方式包括训前提示、现场点评、示范、演练、校正、模拟、讨论、竞赛、游戏、多媒体演示、讲述、情景压力设置、案例讨论、考核和团队项目等。训后总结研究包括现场总结和撰写研究报告两种形式。

七.结语

饭店行业是旅游行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支柱型分支产业,《饭店管理》实训课程的组织实施,是高等院校旅游管理专业产学研结合办学思路的具体体现,对培养应用型人才具有明显的作用。这样的做法既有利于学校保证专业的办学方向,也有利于校企共同进行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和培养规格的研究,保证培养人才的社会适应性;产学研结合同时也为学生的就业指导和毕业聘用提供了方便条件。

参考文献:

[1]胡迪.康奈尔大学饭店管理学院课程设置的启示[J]. 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12(12)

[2]罗燕,王珑,屈曙光. 工学交替培养模式下学生实习实训管理分析[J]. 天津职业大学学报.2008(04)

[3]穆林. 酒店管理专业实习管理系统研究[J]. 职业. 2008(20)

相关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