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审计文化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一、审计文化的内容
审计文化是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从事经济监督和经济证明性质的管理活动而形成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审计文化属于一种职业文化,它是审计组织及其人员在长期的审计实践中积累的物质形式、行为规范、管理制度、价值观念、职业道德等各方面的总和。推进审计文化建设,对促进审计文化研究,构建和谐的工作环境,增强审计事业的发展动力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总体包含物质、制度和精神三个层面。审计物质文化是指审计组织中凝聚、体现着本组织精神文化和制度文化的审计物质活动过程及办公工具、文教科研设施、生活福利、物质条件等各种物质设施与文化环境的总和;审计制度文化,涵盖广泛、相互衔接且落实到位的审计制度体系,最能代表审计文化建设所达到的水平和高度,是保证审计工作正常运行、审计人员行为规范、审计组织职能有效履行的关键;审计精神文化,包含独立、依法、公正、进取、奉献、创新构成了鲜明的审计精神或审计理念。审计文化的主要内容有:确定责任和真实、服务权力和公众、恪守独立和谨慎、遵循准则和规范、追求能力和修养、崇尚理性和证据、主张证明和公开、维护秩序和法制。
二、构建审计文化的必要性
先进的审计文化能够很好地指导审计工作者在执行审计业务时保持独立性和职业谨慎。审计工作的第一要务就是千方百计处理好监督与服务的关系,审计工作者要围绕服务做好各项审计监督工作,显示审计工作的社会价值,也体现了审计人员的价值。无论是审计集体或个人,都必须遵守审计准则和职业道德规范的要求,只有这样,审计的路才能越走越宽广,越走越亮堂。
先进的审计文化能够促进审计人员在审计体制、制度和方法上创新。改革创新的时代精神,也是社会主义价值体系的核心内容,审计工作必须在这种时代精神引领下,在审计体制、制度和方法上大胆改革,勇于创新,否则没有出路,也没有退路。在百舸争流的今天,不进则退,进慢了也是退。
先进的审计文化具有凝聚功能,摒弃自私自利,崇尚严谨独立。审计文化讲的是人们共识的理想和信念。它好像一支无形的手,撇开私心杂念,把审计人员和审计事业的总目标紧密地黏合起来,使审计人员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统一到大方向上来,为实现目标携手并进。实践证明,在繁重而又平凡的审计工作中,大家合理分工,通力协作,发挥团队精神,获得了许多荣誉和成果,用集体荣誉和成果诠释了审计文化凝聚力。
先进的审计文化能够鼓舞人积极向上,以饱满的姿态面对每日繁琐的工作。审计文化是一种奋进的精神,激励全体审计人员团结向上,积极工作。广大审计工作者,在审计文化精神的熏陶和鼓舞下,深深懂得人生的意义远不止功利,而在于奉献。奉献精神是伟大的,使人们从内心热爱审计工作,献身审计事业。激发人们不甘落后,勇往直前,树立起搞好审计工作的信心和决心。
先进审计文化具有约束功能,有利于培养审计工作者的自律精神。审计人员除了遵守国家的法律、法规外,审计部门为了更好地实现审计工作目标,还结合实际,在民主的基础上,制定了必要的管理制度,这也是审计文化的重要内容,它告诉审计人应该做什么,怎么去做,同时也告诉人们不应该做什么,违者要承担什么后果。对审计人员起着极强的约束作用。
三、加强审计文化建设的途径
(一)以人为本,注重发挥审计人员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审计工作者是审计文化的主体,也是建设审计文化的重要力量。审计文化建设必须以人为本。首先要使广大审计工作者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从而正确处理人生自我、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推进和谐审计。二是要有正确的理想和信念。三是要培养和造就大批的审计人才。要科学审计、科学分析,要科学、客观地作出审计结论,加强审计制度方法的改革和创新,推动审计工作的可持续发展。同时,还要加强审计机关的精神文明建设,重视人文关怀,在审计机关内部营造一种相互关心、相互理解、团结互助、共同进步的和谐氛围。
(二)树立良好的审计形象
审计形象是审计精神的综合体现。从不同的角度看,在政府眼里,审计应是国家法律忠诚维护者的卫士形象,是国家经济社会运行的“免疫系统”。在被审计单位眼里,审计应是公正判决其行为的裁判形象;在人民群众眼里,审计应是为其谋利益的公仆形象。
(三)加强审计职业道德建设
通过加强修养,达到理想的境界,实现道德的自我完善。审计人员要提高精神文化素养,也需要个人努力,通过读书学习,通过体验感悟,提高明辨是非、区分善恶的能力,逐步树立起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从而把外在的准则规范转化为内在的信念原则,把外在的要求期望转化为内在的自由自觉。在构建审计文化过程中,要充分发挥其丰富审计主体思想的重要功能,努力形成具有独特风格的审计文化氛围,为审计人员的发展和审计事业的发展提供强大的精神力量。
(四)鼓励广大群众积极参与到审计文化的宣传中来
[关键词]审计文化差异性环境
审计文化是审计群体在长期审计实践活动中,逐步形成并被共同认可、遵循,带有审计取向、精神、道德、作风、思想意识、行为方式、规范、制度及其具体化的物质实体等因素的总和。从广义上讲是人类与审计相关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是一个融物质文化、精神文化于一体的综合体;从狭义上讲是指审计行为以及与之相适应的审计制度和审计组织机构的总和。
从系统论的观点来看,审计文化是一个多层次要素的复合体,由三个层次组成:一是审计物质文化,包括审计工作、审计环境、审计条件等,它外显审计文化的发达程度;二是审计制度文化,包括审计规范、政府审计机构组织方式等,它是审计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中介;三是审计精神文化,它是审计文化的核心,全体审计人员认可、遵循的带有职业特色的价值取向、行为方式、工作作风、道德规范、职业习惯以及审计人员对审计事业的责任感、荣誉感等,构成了审计文化的特定内涵。[1]
,我国政府审计采取行政型模式,相对于社会审计与内部审计,它的性质与运作模式决定了其所特有的审计文化。如果把各级政府审计机关当作不同的审计主体,则其在审计中所体现出的政府审计文化又存在共性与差异性。
一、政府审计文化的共性
1、较强的权威性。对于政府审计,无论是采取立法型审计模式、司法型审计模式、行政型审计模式还是独立型审计模式,其目标主要是为了监控国家运行情况,审计活动的重心越来越倾向于为宏观的经济调控提供信息和经济控制服务。在这种情况下,政府审计实际上是主权者的代表——国家为整体经济局势的平稳运行而进行控制的一种手段,是主权者进行国家经济管理活动的一部分。[2]同时,国家的又赋予了政府审计所特有的法律保证。这样,政府审计文化势必体现出较强的权威性。
2、较弱的独立性。独立性是审计人员客观、公正地进行审计和报告的前提,是审计的本质和灵魂之所在。但是,我国现行的政府审计体制很难保证审计的独立性,其原因在于:一是各级审计机关设置在政府内,监督者与被监督者同时隶属于政府部门,具有浓厚的内部监督色彩,难以解决审计机关既要对同级行政首长负责,又要独立行使审计职权的矛盾;二是审计经费受制于其他政府部门,独立性难以保证。三是审计机关的人事制度受制于政府,审计处理难。[3]因此,机构设置、经费、人事这三个方面因素都制约着各级政府审计机关的独立性,从而制约着政府审计文化的独立性。
二、政府审计文化的差异性
政府审计文化的差异性是审计主体在审计过程中体现出来的特性,主要体现在时间和空间两个方面。
1、时间上的差异性。审计文化因背景的不同而具有鲜明的特征,最明显的表现就是政府审计职能的变迁。
我国的政府审计始于1983年,时值计划经济末期,具有较强的行政色彩;同时,它又隶属于行政部门,强调行政处理处罚手段,审计结果主要送达被审计单位,以突出合法性为主,强调为维护经济秩序服务。
1987年,“十三大”确立了有计划的商品经济体制,即国家调节市场,市场引导。这种新的运作方式已经非常接近市场经济。1992年,“十四大”最终确认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明确了市场对资源配置的基础作用,真正开始了市场经济的历程。1997年,“十五大”提出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的共同发展作为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即强调加快市场化进程,进一步发挥市场对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这样,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政府审计作为国家对市场经济的一种宏观调控方式,其活动重心也越来越转向为宏观经济调控提供信息和经济控制服务。
加入WTO后,入世不仅对中国经济有着直接和显著的影响,而且对社会的、法律和文化意识等方面均产生了重大影响。也就是说,政府审计所依存的政治环境、经济环境、法律环境、管理环境和文化环境都发生了或多或少的变化。一方面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要求社会资源的节约和经济效益的提高,效益是所有经济活动追求的目标。审计作为专门的经济监督活动,要在社会经济生活中发挥作用,必然要将效益作为工作的目标之一。同时政府职能的转变,要求政府及其他公共部门提高经营管理活动效率,有效使用纳税人资金,这就在客观上要求审计机关开展效益审计,加强对政府活动有效性的监督检查。另一方面,人大、政府提出了开展效益审计的要求,即“3E”审计(Economy, Efficiency, Effectiveness Audit)。审计法确立的两个报告制度8年来,各级审计机关向政府和人大作的审计结果报告和审计工作报告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但是政府和人大对审计工作的要求也在提高。政府和人大不只希望通过审计机关了解一些有关部门单位执行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的情况,同时还需要了解有关单位使用国家财政资金和管理使用国有资产的效益情况。政府审计开始由传统的财政、财务收支审计向效益审计转变。
可见,随着历史的发展,政府审计文化带上了鲜明的时代特征,审计文化中行政色彩开始逐步淡化,而其为经济发展服务的专业性、性色彩越来越鲜明。
2、空间上的差异性。空间上的差异性也称地域上的差异性,作为国家经济活动重要组成部分的政府审计,将受到地域差异性的影响。地域性的差异可以分为条件差异、经济发展水平差异和文化差异三个方面。这三方面对审计文化的影响不尽相同。自然环境与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会因为科学技术与生产力水平的发展而逐渐缩小,但文化差异就不同。
这里所指的文化是广义的,它是指一个群体、一个地域的存在方式和价值观念。不同的地域共同体面对不同的生存环境,使用不同的技术,就会产生不同的劳动分工和分配形式,形成不同的价值和信仰体系,因此必然形成不同的文化区。[4]也就是说区域经济决定地域文化的形成和发展。经济发展因自然条件和人文因素的差异,而呈现出区域特色。不同区域经济孕育了不同的地域文化,它的发展状况对地域文化发展起支撑作用,决定着地域文化发展水平的高低。同时,区域经济过程也决定着地域文化发展的结构、类型、性质等,从而形成了有着相似或相同文化特质的文化地理区域,其居民的语言、宗教信仰、形式、生活习惯、道德观念及心理、性格、行为等方面具有一致性,带有浓厚的区域文化特征。
地域文化一旦形成,它又成为了经济全面发展不可或缺的前提。在经济运行中,每一个活动主体都不可避免地感受到文化背景的深沉力量。文化背景的差异,总是通过经济活动的方式、规模、层次曲折地反映出来。[5]这种影响在政府审计文化中,表现为政府审计文化的差异性,如从总体风格上讲,某些地域的审计人员,多习惯于从整体、宏观、战略上去考虑,谈问题一针见血,突出对全局的把握;某些地域的审计人员,则更多注重对具体审计证据的研究,更多强调证据的适当性与充分性、审计证据与结论之间的关系等具体方面。可以说,前者对战略问题考虑得较多,而后者对战术问题则考虑得较细,其结果形成了政府审计文化的不同风格。
三、政府审计文化差异性的原因
审计文化的差异性来源于审计文化环境的差异性。审计文化环境主要包括以下四个要素:
1、政治环境。社会政治体制、法制环境和政治民主化的程度,影响着审计制度、审计行为,也影响着审计文化的建设和发展,对审计文化制度层起着决定性作用。审计文化运行于特定的法律环境中,其作用的发挥必受所处法律环境完善程度的制约。对于我国的各级审计机关,基本的政治制度是相同的,只是在政治民主化程度和法制化程度方面有所差异,这也自然导致了审计文化的差异性。法制化环境越好,政治民主化程度越高,审计文化发挥的作用就越大。
2、经济环境。审计是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它的发展变化受着不同历史发展阶段上不同经济环境的深刻影响,审计文化也不例外。审计文化总是在一定的经济环境下发挥作用,经济环境不同,审计文化发挥作用的广度和深度也就不同。
经济环境是影响审计文化作用发挥的决定性因素,其影响力可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两方面来认识。一是生产关系对审计文化的影响。主要包括所有制形式以及社会收入分配形式等。所有制的形式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对审计主体的选择,这将对审计文化的、作用产生影响。若一国所有制的形式可以决定要不要审计,这个时候也就谈不上审计文化的建设。二是生产力对审计文化的影响。一般来说,一个地区的生产力越发达,其社会生产的规模就越大,社会生产的复杂程度也越高,因此,生产管理水平的高低就显得尤为重要,监督作为管理的一项职能将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此时,政府审计作为社会监督的一种主要方式,也显得尤为重要。由于我国各地区的社会经济和科学技术发展水平不尽相同,这样就制约着政府审计行为的物质基础,从而使政府审计文化必然受其控制和规定。
3、文化环境。文化环境主要是指社会大文化环境,既包括社会程度、文化发展水平,也包括由于社会文化的影响和作用,人们形成的各种思想观念、社会公德意识取向、信念追求、思想素质、职业道德等。它是一个民族的文化教育发展水平及传统优秀文化遗产,影响着一个行业乃至整个社会群体的整体素质、价值取向和精神面貌,因此它制约着审计文化。
我国传统思想信奉儒教、佛教、道教和中庸主义,强调集体主义社会经济统揽和忠诚;强调家族主义、论资排辈等思想;强调精神力量、公共需要和工作取向;强调“成名”和非正式经济取向;强调传统道德、义务和权威,在政治上表现为尊重政府及“官本位制”思想。[6]但是,地域的差异性又造成了对传统文化的冲击,一方面是对传统文化遵循的程度不同,另一方面是各地沉淀了不同的地域文化,这两方面直接戓间接地导致了审计文化差异性的产生与发展。
4、国际环境。从国际范围看,审计文化是一个连续的整体,由此决定的审计文化也必然是一个国际性的有机整体。[7]我国政府审计制度的建立仅仅只有二十个年头的历程,无论是审计理念、审计思维、还是运作模式、管理方式、以及有关的规则、准则与国际上通行的还存在较大的差别。国外的政府审计经过较长时期的,已形成了一系列值得我们借鉴和汲取的优秀文化成果。因此,各级审计机关对国外优秀审计文化的借鉴与汲取的积极性程度也导致了审计文化的差异性的进一步发展。
深入以上四个因素,我们可以发现,导致政府审计文化差异性最根本的原因还是在于公共受托责任关系的不均衡发展。
公共受托责任指受托管理公共财富的单位或个人对经营管理那些资源所负有的责任。审计是起源于受托责任关系(accountability),并且伴随着受托责任关系的发展而发展。受托责任不仅是一种普遍的关系,也是一种普遍的、动态的社会关系。伴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也伴随着民智的开发和民主制度的完善,受托责任遵循下列途径发展:一是由受托财务责任向受托管理责任的发展;二是由程序性受托责任向结果性受托责任的发展。[8]对于政府审计而言也是一样的,在我国,各级政府及其部门和众多的国有企事业单位客观上承担着公共受托责任。建立在受托责任关系,尤其是公共受托责任关系基础之上的资产所有者管理资产的需要是政府审计诞生和存在的根本原因。[9]
由于我国存在着不匀衡的经济与文化区域,作为基础的公共受托责任的发展也必然不均衡,对各级政府审计机关而言,审计过程中审计工作重心、工作方式、制度设定、精神面貌等也有所差异,其体现出来的各地政府审计文化也必然存在差异性。
四、正视差异性,构建新时期的政府审计文化
审计文化建设就是在审计具体的环境及条件下将人们的事业心和成功欲化作具体的奋斗目标、信念和行为准则,审计组织提倡什么,崇尚什么,审计人员的注意力必然转向什么,这比强迫命令更有效。作为一个组织,规章制度对审计来说是必要的;但即使有千万条规章制度,也很难规范到审计人员的每个行为。审计文化能使信念在审计人员的心理深层形成一种定势,构造出一种响应机制,只要外部诱导信号发生,即可得到积极的响应,并迅速转化为预期行为。[10]
1、构建新时期的政府审计文化的必要性与可行性
审计文化是审计实践的升华,反过来又塑造和着审计实践。进入21世纪,我国政府审计面临着机遇与挑战,审计实践面临着许多新的课题,不仅需要新形势下审计体制和的开拓创新,更需要新型审计文化的同步发展。可以说,若没有审计文化的创新相伴随、相促进,审计业务的创新进程就会延缓。例如,从审计制度文化的角度看,由于我国现行政府审计体制中“主观意志性”的色彩较浓,在一定程度上就削弱了审计执法监督的强度。再如,从包含审计人员素质的审计精神文化角度看,审计队伍的现状与相互渗透发展的全球化经济难以适应。主要表现为审计人员构成比较单一,基本上是审计人员和人员;审计人员掌握和审计的水平与信息的要求还有一定距离。从某种意义上看,审计工作中出现的少数徇私枉法现象也与审计制度文化、精神文化和道德文化的弱势有关。我国现行政府审计实务中的一些弱势,其实质上也是审计文化建设相对滞后所致,构建新形势政府审计文化十分必要。
目前,政府审计中存在着以下条件使新时期政府审计文化的构建切实可行。一是审计物质设备和技术的根本性变化为审计文化建设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二是形成的比较完整的审计组织体系为审计文化建设提供了组织保障;三是建立起的以审计法为核心的审计监督规范体系使审计工作开始走上法制化、制度化、规范化的轨道;四是在审计管理中出现的向文化管理的转变有利于吸收相关组织文化已有的成果;五是新的审计价值观、审计伦理规范和审计风气的逐步形成为审计文化建设创造了有利的条件。上述几个方面为新时期政府审计文化的建设奠定了基础,将降低政府审计文化的建设成本,大大提高政府审计文化建设的可行性。[11]
2、正视差异性,构建新时期政府审计文化
新时期政府审计文化建设包括制度文化、精神文化、物质文化三个层面的建设。
一是制度层面的建设。包括审计组织体系,审计法律、法规、准则和职业道德的建设与完善。制度层面的审计文化是审计文化的关键,它把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连为一体。同时,它是一种“规范性”文化,是审计组织为了实现组织目标而予其成员的活动以一定约束并使其具有适应性的文化要求。从总体而言,政府审计中制度层面的审计文化建设由于在政府的直接管理下,更多体现出来的是规范性建设,无论是审计组织体系还是审计法律、法规、职业道德,一旦制定就由政府推广,各级组织执行。这样,审计文化制度层面的差异性在这种强势规范性的干预下将会逐渐减少。本文也认为政府审计文化在这一层面的差异性应该减少甚至消除。
二是物质层面的建设。审计物质文化决定审计精神文化,审计物质文化的发展与完善将推动审计精神文化的发展与完善。由于各地的经济发展不平衡,我们必须承认政府审计文化这一层面的差异性还是相当大的,因此,必须减少物质层面建设的差异性,缩小落后地区与发达地区在物质文化上的差距,促进审计文化的协调发展。
三是精神层面的建设。首先要建立一种积极向上,体现时代特征,为广大审计人员所接受并乐于为之付出的审计价值观;其次要加强对审计人员的道德和风气建设。精神层面的建设,不能推行“规范化”或“统一化”,这种做法既不,也不现实。对待精神层面审计文化的差异性,我们应该做到:扬弃、互补、借鉴、创新,抛弃消极的不适应时展的因素,同时保留与发扬其积极的因素,将整体性与层次性、共性与个性结合,进一步创新与发展审计文化。
总之,政府审计文化建设的核心是审计职业道德建设、审计精神培育、审计价值取向、审计形象树立;重点是培育审计精神、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构建新时期的政府审计文化,要用审计精神凝聚人心,使之成为全体审计人员的共同追求和行为准则;要开展理想信念和职业道德教育,使广大审计人员树立爱岗敬业、无私奉献的精神,树立恪尽职守、敢于负责的精神,树立艰苦奋斗、廉洁自律的精神,树立按章办事、遵纪守法的精神;要通过提高审计人员的思想政治素质和科学文化知识,为审计发展和创新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要要确立全新的国家审计理念,既审计工作必须始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这个永恒主题,逐步建立起一整套激励和约束机制,不断增强创新意识、发展意识和全局意识。
:
[1]陈正兴、周生春。审计文化。北京: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2004,35-36.
[2]刘红升。审计文化的定义及定位研究。审计理论与实践,2002(12):3.
[3]湖北省审计体制改革课题组。我国国家审计体制改革研究。审计理论与实践,2003(10):47-49.
[4]陈立旭。当代文化走向:地域性的消融。文化研究网,2003(12)。
[5]徐建设。论区域经济发展的文化底蕴。光明日报,2000.10.27.
[6]张仁慧。论地域文化因素与经济现代化的地域模式。地与国土研究,1998(5):30.
[7]周生春、裴志军。审计文化的环境和功能。中国审计,2003(3):50-54.
[8]王光远。受托管理责任与管理审计。北京: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2004,14.
[9]陈全民。论我国国家审计的职能、职责及作用。中国万方之中国学位论文数据库(硕士论文),2001(6):3-7.
一、审计文化理论分析
(一)文化及组织文化的界定文化一词最早出现在古拉丁文中,意指耕作、教化以及开化。而现代的文化可追溯至19世纪末期,在英国人类学家爱德华泰勒的《原始文化》一书中首次出现,其将文化定义为一个由知识、法律、道德、信仰、艺术和风俗等构成的,包含社会组织中个人所获得的其他才能和习性的,复杂的、系统的总体。此后,根据不同研究的需要,文化发展成为一个非常广泛的概念。涂可国认为文化是人类一切活动的条件、方式、状态和结果的综合体。马勒茨克将文化定义为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物质创造和精神创造及其成果的总和,主要指既存在于人们的行为中、又存在于人们的精神和物质产品中的构想、信念、观念和世界观所组成的系统。王善平和宋艳认为马勒茨克的文化概念包含了文明,是广义的文化,而狭义的文化专指人类的精神创造及其成果包括制度和精神两个层面,不同于文明,文化可以产生出文明来,文明却不一定能产出文化来。文化概念虽然广泛,但在组织层面,总体上认为文化是组织在长期运作过程中所产生的特定的价值体系、道德规范、观念、传统、习惯等。Peters and Waterman认为组织文化是组织的价值观和指导观念,这种价值观和指导观念能够促使组织保持一种上下互相协调一致的良好习惯,给组织成员构建清晰的价值观和行为规范,为组织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氛围。Kotter and Heskett提出组织文化是代表一系列相互依存的价值观念和行为方式的总和,这些价值观念、行为方式作为全体组织成员的一种共性通过较长的时间积淀、存留下来。由于每个组织是在自身所处的特定传统和环境下形成区别于其他组织的文化,包括意识观念、价值偏向及行为规范等,而这又对组织成员产生影响,如果组织管理层能够对文化加以有效利用,那么,组织文化将成为一种十分有效的管理手段。组织正是依赖于组织文化引领各种力量,将其统一于共同的管理哲学和指导思想之中。
(二)审计文化的界定审计文化作为国家审计机关重要的管理手段同样受到关注,陈朝豹认为审计文化是审计组织及其人员在履行法定职责、实施经济监督行为时所恪守的理念、所追求的价值、所遵循的规范、所展示的形象等,它具有独立、依法、公正、进取和奉献等特定内涵。郝振平指出审计文化是指在长期审计实践活动中,逐步形成并为广大审计人员认可、遵循和倡导的,以审计人员群体价值观为其核心内容的,带有审计特色的价值取向、审计精神、审计作风、行为方式、道德规范、法规制度和物质形态等因素的总和。以上定义将审计实践置于较为核心的位置,较好的体现了我国国家审计的职能。考虑到国家审计是国家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认为审计文化定义还应反映出以下特点:一是公共性。因为审计机关是我国的政府部门,公共受托责任强调政府通过税收筹集公共资金、对国家进行治理,理论上社会公众应与政府机关一样成为国家治理的主体,而不应被排斥在公共决策之外,只有这样才能共同推动公共目标的实现和国家治理的完善;二是执法性。因为审计机关的主要职责是维护国家的财经秩序,保障国民经济和社会健康发展,因此,依照财经法律法规办事是在国家治理中发挥作用的最基本要求;三是共生性。国家审计的被审计单位以政府部门及其他使用公共资金的企事业单位为主,被审计单位与审计机关一样在国家治理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共同影响着国家治理的完善,审计机关通过对被审计单位的审计,促其规范管理,提高绩效,进而推动国家治理的实现。基于以上理解,本文将审计文化定义为:国家审计通过审计执法活动,在服务国家治理过程中形成的,被社会公众普遍认可及审计人员所遵循的,与被审计单位共同实现国家治理为目标的制度、意识和观念的总和。由本文审计文化的定义可知,当将审计文化置于国家治理之中时,审计文化已不再局限于审计机关内部,而成为对审计机关、被审计单位及社会公众共同产生影响,实现国家治理目标的手段。
二、审计文化在国家审计服务国家治理中的作用
社会公众通过受托责任赋予审计机关的审计职能,审计机关在行使审计职能中发挥免疫系统的预防、揭示和抵御功能,确保被审计单位能够正确、高效的履行相应的职能,向社会公众负责,进而推动国家治理的实现。
免疫系统的揭示功能主要体现在审计实施上,一是在审计项目选择上应关注社会经济发展中的风险和矛盾,为公众负责。经过多年的发展,我国经济取得巨大成就,但由于我国采取赶超式的发展模式,导致我国发展的时空发生错位,本应同时出现的问题未同时出现,不应同时出现的问题却同时出现。二是审计目标的确定以纠正被审计单位违纪违规问题,共同服务国家治理为主。被审计单位同样在国家治理中发挥重要作用,但是违规或低效使用财政资金,阻碍了被审计单位在国家治理中作用的发挥,因此,审计的目标应以对被审计单位的纠错、提效为主。抵御由审计结果的利用体现,在审计中发现问题只是手段,更为重要的是通过审计结果公告、审计报告、审计要情或审计专报引起社会各界重视,建立健全相关制度,形成抵御功能,为推进国家治理发挥建设性作用,促进国家治理的实现。预防是国家审计的目的,预防来自于被审计单位对经常性审计监督的认知,要强化这样的认知,需要在审计立项上,做到经常性项目与代表性项目相结合,实现在微观层面和宏观层面服务国家治理。以上分析说明国家审计在国家治理中的免疫系统功能应由审计机关、被审计单位和社会公众共同发挥作用,这也为审计文化进一步推进免疫系统功能提供了现实可能。
审计文化依托于审计职能,通常由有形的制度和无形的意识共同构成,贯穿于审计实践活动全过程,其立足于审计机关、被审计单位、社会公众的需求,建立正确的思想导向、培养业务能力、提高合作精神、增强自我约束能力和社会认同感,具体从以下四个层面发挥作用:
一是物质文化层面作用。该层面主要包括审计业务水平、审计内外部环境、审计机关形象等,物质文化层面对被审计单位及社会公众具有较强的辐射力和感召力,是不同层面的外在表现及物化成果。通过物质文化层面发挥作用,审计文化不仅会引导审计机关成员的价值观,而且对被审计单位也能起到催化作用,例如在免疫系统的揭示功能中,通过较高的审计业务水平、良好的国家审计形象影响被审计单位的偏好,使被审计单位与审计机关趋向共同的审计目标,即国家治理,从而降低讨价还价成本,配合和支持审计工作。这个层面反映出审计机关为了实现服务国家治理的目标,而要求具有的核心价值观,审计机关内外都应保持稳定且较为一致的核心价值观。当物质文化层面相对稳定时,社会各界就会对国家治理的基本使命,服务国家治理的基本运作模式形成较为一致、清晰的认识。这种认识所暗含的价值观也逐渐凸显,得到认可之后进一步升级、上升到制度文化层面。
二是制度文化层面作用。审计文化中的每一条制度规范,都必须经过暗含价值认同的阐释才可能被接受为行为的规范。那些长期没有价值认同的规范会因为监督成本过高而逐渐消失或演变成其它规范。制度文化层面为审计制度提供意义。随着审计机关及被审计单位新老人员的交替,管理层和已有人员会给审计实践中形成的习惯给予合理的解释,并向新进人员宣传、演讲及教化这些被合理解释的习惯。管理层以成文的形式将这些获得合理解释的,被审计机关及被审计单位成员所认可的习惯固定下来,便形成了审计制度,审计的制度文化层面便产生了。这是以文字形式出现的各种管理和行为规范,是对审计文化的制度保障,对审计机关和被审计单位行为及精神文化层面起着规范、激励和约束的作用,特别是在社会转型期,各种文化的碰撞容易动摇人们的文化意识,这就需要充分利用制度方面的文化积淀,规范精神文化。制度文化层面包括正式与非正式的制度,如《审计法》、《审计实施条例》及审计八不准等,在审计项目选择、审计项目实施和审计结果利用上均会发挥作用,《审计法》和《审计实施条例》对审计机关和被审计单位进行了规范,而审计八不准等非正式制度在对审计机关规范的同时,能够强化在社会公众中的审计形象,增强公众认同感。
三是行为文化层面作用。这是审计在服务国家治理过程中的实践活动文化,内容渗透于审计执法、审计宣传及审计机关内外部人际关系的处理活动,是审计机关的工作作风、被审计单位面对审计监督的思想态度、社会公众对国家审计共同价值观的认同。行为文化层面作用是在免疫系统中承担着重要的思想校正任务,用国家治理的文化理念渗透审计人员的思想意识,在潜移默化中改造人,提高人,推动审计机关对国家治理整体意识的提高,并通过审计机关的工作作风,在审计实施过程和结果利用上,把影响扩大和渗透到被审计单位及社会公众中去,共同强化免疫系统的揭示和抵御功能。审计文化的行为文化层面的作用就是形成文化定势,使人们在遵守既定的思维及行动中产生自觉性,而超出定势的思想和行为就无法找到生存的土壤和环境。
四是精神文化层面作用。这是审计文化具体形态中的核心层面,也是最为抽象的层面,精神文化层面对于组织内外每一个人的影响非常大,甚至可以完全颠覆组织制度的本身,致使其部分或完全的失效,主要包括价值观、思想意识、文化传统、伦理道德、心理情感及精神风貌等。精神文化层面是最为牢固的文化层面,它是经过长期形成的,深深烙在每一个人的心理和精神中的文化积淀,也被称作精神世界。因为免疫系统的预防功能是审计的目的,但依赖于国家审计的震慑作用,仅能使被审计单位产生不敢违规的想法,而精神文化层面的高度发展可以在审计机关内外形成优秀的群体意识,产生持久而有效的感召力,使得被审计单位产生不想违规的想法,进而为国家审计服务国家治理提供准确的帮助,这是审计文化的基本职能和作用。这样的作用源自审计实施过程产生的凝合力,通过增强情感沟通和情感激励,融合审计机关与被审计单位的作风、理念和情操,培养和激励群体意识,增强各界凝聚力。审计文化的这种作用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直接引导审计人员的心理和行为,二是通过整体的价值认同来引导被审计单位和社会公众。精神文化补充了制度文化的不足,对内减少了审计机关规范成员的成本,从而降低审计机关的运行成本,提高审计机关的绩效,对外简化信息处理程序,减少信息传递成本,增强沟通能力,提升各界对国家治理的认同感。
审计文化的四个层面在免疫系统功能中发挥着不同的作用,它们共同构成一个有机整体,相互补充、相互影响,从整体上体现了审计文化在国家审计服务国家治理中的作用。其中精神文化层面处于最为核心的位置,决定了审计文化的作用方向,关系到审计目的是否能够实现;制度文化层面是精神文化层面的作用补充和制度保障;行为文化层面又是精神文化层面和制度文化层面的行动表现;以上文化层面在物质形态上最终表现为物质文化层面。
三、审计文化建设建议
审计文化的作用是在被解释、被认可、被传递、被感召及被遵守的过程中产生的。鉴于审计文化对我国审计事业发展及在国家治理中的重要作用,为进一步增强审计文化作用,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
一是对内塑造审计文化的特性,对外增强审计文化的强度。威廉大内在其著作《Z理论》中提到,组织具有众多价值观,最为重要的是组织所具有的价值观对组织成员施加的影响。只有为审计机关每个成员提供稳定的文化环境,形成审计文化特性,才能使其明辨方向,在应对工作的困难过程中,使审计机关成员产生内在的强大动力,进而快速稳定的提升审计工作绩效。强有力的审计文化是审计事业取得成功的关键,当审计文化非常具有凝聚力时,对外部的被审计单位和社会公众产生较强的辐射和带动作用,能够让外界清楚的了解国家审计的治理目标,并积极支持和配合审计机关实现这样的目标,这种强有力的文化将对审计事业的成功有着重要影响。
二是坚持以人为本,注重人的全面发展。审计活动总是和每个审计人员的个性联系着的。不管审计机关如何建立审计共性的文化,如何强调审计规章制度的严肃性以及国家治理愿景规划的宏伟与远大,审计人员的个性依然会努力地与审计机关的共性文化保持合理的距离。因为组织中每个人为了充分舒展自己的个性,需要一块私人精神领地,以获得基本的自由权利。因此,尽管审计人员对审计的基本使命、服务国家治理的核心理念有共同认识,但仍会保留个体对工作及生活意义的理解,而审计文化只有保障审计人员的个人利益诉求和尊重个人的需求,使审计机关与审计人员的利益协调一致,调动大家的能动性和积极性,为实现服务国家治理的目标共同努力。
三是增强审计文化的心理积淀,形成积极心理力量。Luthans and Avolio(2003)指出一个组织想要取得持续的成长和绩效,心理积淀和积极、支持的环境是必不可少的。若审计文化注重给审计人员提供足够的支持和引导,势必会提高审计人员完成任务的自我满足感和克服困难的心理韧性,长期下去,自我满足感和心理韧性形成积极的心理力量,完成心理积淀。通过促进审计人员在成长和发展过程中不断积累积极的心理状态,在面对具有挑战性的工作时,审计人员能够充满信心并为获取成功勇于付出必要努力,当被问题困扰或身处逆境时,能够具有坚强的心理韧性,对目标锲而不舍,迅速恢复并超越,以取得成功。
关键词:构建;中国;审计文化;思考
中图分类号:F239.0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08)011-0102-02
一、审计文化的内涵
文化,作为一种“软实力”,对于大到国家民族,小到部门单位,既是一种象征性标识,又是一种精神纽带和精神支柱。文化一词本身,很难进行精确定义。1952年,美国的人类文化学专家克罗伯和克拉克洪在《文化:概念和定义的批评考察》一书中给文化下了一个综合定义。在这个定义中,文化包括了两个部分,一是内在的价值观,二是外显的和内隐的行为和思维模式。
通过建立完善、有机的审计文化,能够提高审计效率,节约审计资源,降低审计风险,理顺审计关系。因为“审计文化具有弥补,可以弥补审计法制式刚性管理的不足,可以通过价值观、信念、审计追求、社会责任感等所构成的柔性管理来激励、引导审计行为,从而达到审计目标,它能起到一般审计管理所起不到的作用。”(陈正兴、周生春,2004)
二、审计文化的层次
审计文化是审计发展的灵魂。审计文化分为三个层次――符号层、制度/行为层和观念层。
(一)观念层
观念层是审计人员共同遵守的基本信念、价值标准、职业道德及精神风貌。观念层是审计文化的核心,是形成符号层和制度/行为层的基础和原因。
(二)制度/行为层
制度/行为层是审计文化的中间层次,主要是指对审计组织和企业员工的行为产生规范性、约束性影响的部分。它包括审计规范、政府审计机构组织方式等,是审计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中介,集中体现了审计文化的符号层和观念层对审计人员和审计组织行为的要求。
(三)符号层
符号层是审计文化的表层部分,它是组织创造的物质文化,是形成组织文化观念层和制度/行为层的条件。符号层包括审计工作、审计环境、审计条件等,它外显审计文化的发达程度。
审计文化的三个层次是紧密联系的:符号层是审计文化的外在表现和载体,是制度/行为层和观念层的物质基础;制度/行为层则约束和规范着符号层和观念层的建设,没有严格的技术、行为规范,审计文化建设也无从谈起;观念层是形成符号层和制度/行为层的思想基础,也是企业文化的核心和灵魂。
三、审计文化的内容
审计文化属于一种“组织文化”,同时也是一种管理理论或管理思想。由于管理者在审计组织中所处的特殊地位,使得审计文化形成以审计组织管理主体意识为主导的、追求和力争实现一定审计目标的一种文化形态。
(一)审计价值观
审计价值观是审计组织对所期求的目标做出的价值选择,对自身存在的意义的认识,确定审计组织行为合理性原则以及指导审计组织健康发展的价值取向等。从某种意义上讲,就是审计组织的最高理想、信念和最高目标。它是审计精神的基础,是审计发展的精神驱动因素。因此,审计价值观在审计文化中居于核心地位。对于我国,新时期的审计价值观表现为:独立、谨慎、依法、公正、公共责任、以人为本、可持续发展、崇尚理性与证据、主张证明与公开、建设性等。
(二)审计精神
审计精神是指审计组织在为实现自己的价值体系和社会责任所进行的审计活动的基础上形成的,并为广大审计人员所认同的一种正向心理定式、价值取向和主导意识。审计精神是审计文化的一个重要内容,是审计文化的灵魂。审计精神反映审计群体意识,是群体意识中主导意识的凝聚和表现。审计精神具有继承性和稳定性,它是内在的战略思想、价值观念、信念宗旨和外在的道德规范、行为准则和思想风貌的高度统一,是形式和内容的完美结合。审计组织只有明朗、清晰的职业精神才能形成强烈的凝聚力,从而激发审计人员的工作热情,形成促进审计组织发展的强大推动力。
(三)审计心理
审计心理,是审计实践中审计主、客体心理活动的总称。审计心理从其性质和功能的角度可分为审计认识过程、审计情感过程和审计意志过程。审计认识过程是人们对审计本质、审计职能以及审计工作由表及里、从现象到本质的感觉、知觉、记忆和想象。审计情感过程是人们在审计实践活动中所产生的一种主观体验性的心理活动。审计意志过程是人们在审计职业理想的激励下,克服审计实践中遇到的各种干扰,实现审计目标的心理意识的能动表现。如果说审计精神强调的是人的主观能动性,那么审计心理则强调的是人对外在客观的反映。审计心理对审计组织和审计人员、审计客体、审计目标等都有重要的影响,如能对此展开深入研究,找出其中的规律,并在审计实践中加以运用,自然有利于高质量地完成审计工作。
(四)审计道德
审计道德,是以善恶为评价标准的道德原则、道德规范和道德活动的总和。它包括审计组织道德和审计职业道德两方面:审计组织道德是审计组织与其他社会单位发生联系时所遵循的思想、心理和情感依据的总和。审计职业道德一般指审计人员与其他审计人员以及审计组织外的社会群众发生业务关系时所遵循的道德思想。它是针对职业行为的道德原则和规范,并通过审计人员的职业活动、职业关系、职业态度、职业作风及其社会效果表现出来。加强审计道德教育,有利于审计文化的建设和审计部门精神文明的建设,提高审计效率和质量。
四、关于中国审计文化建设的几点思考
(一)审计文化的传承和创新
继承和发展是相互依存的,不讲继承,审计精神就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不强调发展,继承也就失去了意义。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曾孕育和创造了灿烂辉煌的中华文化。像中庸和谐,诚实守信,勤勉自重,知人善任等思想,都是我们国家和民族宝贵的文化财产。
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是审计文化建设的源泉。同时,必须结合审计工作者的业务实践,才能创造具有时代感和实用性的现代审计文化,传承和发展同样重要。在传统的精神文化基础上创造新型的审计物质文化和制度文化,二者相互补充,互相带动,不断地给审计文化的创新提供动力和源泉。
(二)关于制度层面的审计文化建设
制度层面的审计文化是审计文化精神在审计组织制度上的体现,是一定精神文化的产物。它要求与审计精神、价值观等意识形态相适应的制度和组织机构。制度层面的审计文化强调“规范性”,是一种来自组织及其成员以外的带有强制性的约束,它规范着组织及其成员的活动。制度建设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审计规范建设,要求建立和完善审计法律、法规、规章、准则体系和职业道德规范体系;一是审计组织体系的建设,本着独立、高效、权责分明的原则,构建我国社会的审计监督网络,为市场经济体制的良性发展提供保障。
我国现代审计制度的建立和发展还只有二十个年头的历程,无论是审计理念、审计思维、还是运作模式、管理方式以及有关的规则、准则与国际上通行的还存在较大的差距。在制度层面的审计文化建设中,应具备世界的眼光、包容的精神,注重借鉴和吸收先进国家制度建设中的优秀成果。同时借鉴中要结合本土文化的主体意识和独立性,根据审计组织具体的环境条件,注意西方的优秀制度与本土的优秀文化的相互匹配,辩证取舍,择善从之。必须指出,良好的审计制度体制必须是以良好的政治体制条件为前提的。
(三)不同的审计主体的核心文化理念
无论审计文化形式是显性的还是隐性的,是内在的还是外在的,是精神层面、制度层面的还是物质层面,作为一个审计组织只能根据自身条件和需求创立带有自我个性的文化系统。从宏观的角度看,不同的审计主体形式有其带有共性的文化核心理念。
政府审计的“公”。政府审计的特点是单向独立,通过自己的职业活动,执行国家和公众所赋予的任务。政府审计人员应当树立起公仆意识和为公众服务的理念,具有高度的责任感和民主意识。时刻保持客观公正,建立公开、透明和清正廉洁的审计价值观,“依法审计”、“秉公审计”、“依程序审计”。
民间审计的“信”。 人以诚信为本,因此,人的会计行为必须以诚信为指导,并借以获得合理的价值运行导向。诚信是现代会计职业的道德支柱。《孟子・万章》记载:“孔子尝为委吏矣,曰:‘会计当而已矣’。” 孔子根据亲身的经验体会,提出了财务伦理原则――“当”。“当”的伦理内涵深刻而丰富,会计”当“的内涵之一就是喻意关系人之间的和谐,从理论上阐述钱粮保管、会计和主管会计等所有相关关系人之间的关系,以达到关系人共生共荣和谐与和睦的状态。注册会计师应当把诚信作为行业的立足之本、立业之本。
内部审计的“忠”。服务的内向性和相对的独立性决定了内部审计机构的审计结果不具有对外的证明作用。但即便如此,内部审计分别作为整个审计体系和内部控制机构的组成部分具有内控和外部审计监督不具备的特殊优势。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政府智能的转变以及内部审计职业化管理的需要,内审的文化建设也应适应这种外在的变化。内部审计的“忠”要求内审机构和内审人员忠于法律,做好内部监督工作;忠于管理当局,做好内部控制工作;忠于股东和董事会,做好经济责任审计、任期目标审计和离任审计等。“忠诚”就是要坚持原则,尊重科学,讲求效率,它是提高管理水平,降低经营风险,强化内部控制的关键。
人们在审计实践中创造着审计文化,审计文化又能动的促进审计事业的发展。在新的经济发展形势下,努力树立高尚的审计风气和审计精神,建立完善的法律制度和职业道德规范,形成正确的审计价值观,不仅决定着审计文化的理论和实践,更是决定审计事业成败关键因素。
参考文献:
[1] Kroeber,A.L & Kluckholn, C.(1952). Culture: A critical review of concepts and definitions. New york:Vintage.
[2] 陈亭楠.现代企业文化[M].北京:企业管理出版社,2004.
[3] 陈正兴,周生春.中国审计文化研究[M].北京: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2004.
[4] 桂建平,倪国爱.审计文化理论与实践[M].北京: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2006.
[5] 石爱中.寻绎审计文化[J].审计研究,2005,(1).
[6] 张德,潘文君.企业文化[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
摘 要 虽然近年来我国的文化产业发展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但是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在文化产业的发展上仍然有很长的路要走。文中主要从审计角度出发对我国文化产业的现状进行了分析,产生了文化产业审计作用,并提出了发展文化产业的建议。
关键词 审计 文化产业 文化产业改革
当今世界格局正在发生大变革,文化在国家之间的竞争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文化产业已经逐渐的成为了各国经济贸易博弈的重要战场。从发达国家的发展来看,他们对于文化产业相当重视,正在不遗余力的发展文化产业。而我国作为一个拥有14亿人口的文化大国,国外的文化企业必然会进军我国的文化市场,这必然会对我国尚处于起步阶段的民族文化产业带来巨大的冲击。自十七大以来,我国的文化产业发展相当迅速,文化产业已经逐渐的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性产业。加强文化产业审计将有助于对我国的文化产业进行规范,提高我国文化产业的竞争力。
一、中国文化产业发展现状
中国文化产业是伴随着改革开放所发展起来的新兴产业,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确立,文化产业在不断的发展壮大。多年来,中国文化文化产业取得了巨大的进步,特别是文化部的建设以及产业转化方面取得了累累硕果,有着姣好的发展势头。到2010年底时,文化部主管的文化产业单位已经超过了20万个,娱乐行业、音像行业以及文化艺术行业等所上缴的税收超过了20亿。虽然相对于发达国家,我国的文化产业只是刚刚的起步,但是已经出现了一些较为健康和成功的例子。
我国从1994年就开始对中国文化产业问题进行探讨,是与日本、韩国将文化作为立国方略同时提出的,但是因为体制以及理论和思想认识等方面的原因,文化产业的发展要远远的落后于发达国家。例如现在的日本与韩国在游戏软件开发、动漫、日韩剧等文化产业已经成为了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而我国却还没有看到具有代表性的文化产业。特别是在娱乐文化的商业运作上,如今国外已经在走向成熟,而我国尚在起步,可以说还没有能够形成一种产业。
二、文化产业审计作用分析
(一)有助于促进中央各项文化政策措施的贯彻和落实
加强文化产业审计有助于维护国家经济与文化安全。通过对文化企事业单位的审计,有助于加强对国有文化资产的审计监督,让国有文化资产的使用效益得到提高,使得公益性国有文化资产能够得到安全保证,促进经营性国有文化资产的增值与保值,让国有文化资产可以得到合理的流动与配置优化。对于公益性的文化事业单位,需要关注起社会效益的发挥,对其内部改革进行监督,通过竞争、激励和约束机制的构建,加强经济核算,让国家的投入能够发挥出更多的效益。对于经营性的国有文化事业单位则必须要重视起改制情况,严防违规与腐败行为的产生。对于国有以及国有控股的文化企业,需要关注的是其资产的保值增值以及在产业发展与市场繁荣繁方面的主导作用发挥情况。通过审计可以有效的促进中央的各项文化措施得当贯彻落实。
(二)深化文化体制改革,促进文化法制建设
文化产业的发展与文化体制改革息息相关,但是文化体制改革需要一系列的政策法规来提供保障。而良好的审计是实现法制化保障的重要保障。在国家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的过程中,要充分的发挥出审计的建设性作用,通过审计工作的开展,可以加强对各种相关配套政策进行更加深入的研究,特别是和文化发展繁荣相关的重大问题,更是可以通过审计获得更加丰富的信息。通过审计工作,可以为文化产业的发展提供一个良好的“免疫系统”,为文化产业的发展提供保障。
三、审计视角下文化产业发展建议
(一)发挥审计建设性作用,加快文化产业发展步伐
充分的发挥出审计的宏观性、前瞻性与预警性作用,为文化产业主管部门作出正确的宏观决策提供支持。通过审计工作的开展能够对文化产业改革的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与产生的原因进行深刻的分析,这将有利于激发文化产业的活力,促进文化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同时通过对审计信息的宣传,可以有效的对舆论进行引导,让文化领域的重点资金、重要项目以及重要活动等都变得透明化,增强公众的知情权,让公众对对文化产业的发展有更加深刻的了解,进而支持文化产业。
(二)对文化市场体系进行完善,让要素能够自由流动
虽然审计作用可以促进文化产业的发展,但是我们必须要认识到当前我国的文化企业还没有能够完全建立起现代经营管理方式,文化市场也没有能够建立起合力的、规范的准入与退出机制,人、财、物等生产要素没有能够在文化市场上实现自由流动。我们必须要积极的利用好审计工作,在宏观管理、产业布局以及人事财务上实现管理市场化。按照市场机制来实现投入产出、市场营销、扩大再生产等工作,要减少行政干预色彩,利用审计工作所提供的各种信息来构建起现代企业方式运作,减少资金和人才的浪费,实现人、财、物等生产要素的自由流动。
(三)改善政府部门透明度与公信力,为文化产业发展提供良好的支持
需要积极的开展经济责任设计工作,这将有助于构建链接政府,并对权力进行监督制约。通过对文化部门的经济责任的审计,可以真实对文化政策的制定与执行情况进行反映,评估文化投入资金的效果,可以为文化产业的改革发展提供科学的评估依据。对文化部门进行审计,需要合理的制度。根据不同的部门的工作性质有不同的侧重点,只有这样才能够让审计发挥出作用,增强政府部门的透明度与公信力,为文化产业的发展提供良好的支持。
参考文献:
【关键词】 知识审计; 非物质文化遗产; 生产性保护; 古法造纸
一、引言
非物质文化遗产(以下称为“非遗”)是各族人民世代相承、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各种传统文化表现形式和文化空间,是古代人民的智慧结晶(康建辉等,2010)。在非遗保护中存在将其过度商品化、产业化而忽视对其知识属性的考察,同时存在过分保守化而忽视非遗所蕴含知识潜力挖掘的问题,这导致非遗保护低效率,生产性保护是提高非遗保护效率的有效方式。
知识审计被认为是执行知识管理的第一步,即通过评估组织知识资源,获取组织现存的知识、关键的知识、未开发的知识来评价和分析组织知识环境现状,以明确知识管理的需求、优势、弱势、机会、威胁和风险,进而发现组织中某一部门最好的经验并转移到另一部门。实施知识审计更能明确组织的风险和挑战,确保知识管理的成功。M.A.Mearns(2008)认为知识审计是文化村落中本土知识保护的有效工具,将知识审计的方法应用于审计社区中个人的知识以及他们本土的知识,并提出对本土知识进行知识审计的十个步骤。Abigail Spong(2012)将知识审计模型应用于跨文化印象管理中,探讨知识管理与文化适应的问题。据此,知识审计方法仍然缺少在非遗生产性保护领域的应用,本文将知识审计引入非遗生产性保护过程中,挖掘非遗生产性保护中的知识存量、探究其传承保护中存在的问题、找到提升保护效率的途径。
为解决知识审计模型在非遗生产性保护中的有效性问题,本文首先探索性地构建出非遗知识审计模型,并对生产性保护过程开展知识审计,了解其知识存量和保护中存在的缺陷,最后检验非遗知识审计模型的有效性,并针对提升非遗生产性保护提出建议 对策。
二、非遗知识审计模型的构建:一个要素评估的观点
本文参考程娟(2007)、索柏民(2008)所构建的应用于企业知识管理及王知津等(2009)建构的应用信息资源管理的知识审计模型,并依据审计模型要素(应包括审计目标、审计对象及范围、审计团队、审计内容和审计方法等几个要素)以及这些要素的关系(唐华等,2011),结合非遗自身特点及生产性保护的特点,构建出非遗知识审计模型(如图1)。
(一)非遗知识审计目标及审计团队
非遗知识审计是利用知识审计这一手段,通过问卷调查、深度访问的方法对非遗生产性保护过程中蕴含的知识进行搜集整理,通过对同一时期不同非遗、同一非遗不同时期以及同一非遗不同地点的保护状况进行对比分析,找到被审计非遗生产性保护中的缺失及可取之处,并从中找到关键影响因素,用以实现非遗知识审计的目标——提升非遗生产性保护效能。为实现非遗知识审计的目标,需要由一个审计团队来实施。在非遗的知识审计中,审计团队是由当地政策制定者、学者、当地的文化精英、非遗传承人组成。不同职能的参与者,在知识审计团队中所起的作用不同(索柏民,2008)。在非遗知识审计中,当地政府政策制定者的作用在于组建知识审计团队,对知识审计结果进行利用进而为保护非遗提供政策支持;当地的文化精英主要负责对当地非遗的信息进行收集;非遗传承人则致力于对有用的信息应用于实践并创新;学者的作用在于对所获得的信息进行整理并绘制知识 地图。
(二)非遗知识审计方法及内容
知识审计的方法主要有Jay L等(2000)提出的三步知识审计方法、德尔菲(Delphi)的知识审计方法以及流程图法、调查表法、组织系统图法等一般知识审计方法。本文利用Jay L等提出的三步知识审计方法即识别目标领域内现有的知识、识别目标领域内缺乏的知识、对目标领域内的知识管理提出建议,结合非遗的定义及特点,对非遗的以下五点内容进行知识审计:(1)非遗项目类型审计,即审计非遗属于口头传统和表述、表演艺术、社会风俗、有关自然界和宇宙的知识和实践、传统的手工艺技能中哪一类。(2)非遗历史沿革信息审计,主要是收集该项非遗的来源、发展过程、发展中的传说及民间故事、继承与创新等的信息。(3)技艺拥有者知识审计。人的传承在非遗传承过程中尤为重要(唐华等,2011),对技艺拥有者的审计主要是收集该项非遗的技艺拥有者人数、传承人人数、传承模式(个人、家族式等)及技艺拥有者的经验、知识等的信息,并且要侧重于对该项非遗工艺流程、掌握技艺的方法的记录,知识审计成功与否取决于此部分审计是否详尽。(4)生存环境信息审计。各个群体随着其所处的环境和自然界的相互关系不断的变化使非遗得到创新,非遗生存环境审计的内容包括拥有该项非遗所在地的地理位置、自然条件等。(5)市场需求信息审计。非遗具有共享性、活态性,这决定其必须走进市场,有盈利才能增加对其生产性保护的动力,否则其将被置于博物馆中,逐渐退出民众的视线。市场需求信息审计的内容包括非遗的市场需求信息、非遗衍生产品的需求信息等,此类信息对非遗生产性保护的延续具有重要意义。
三、丹寨县石桥村古法造纸技艺的知识审计分析
(一)研究方案的设计
古法造纸技艺的知识审计团队是由学者、当地文化精英王兴武以及县旅游局组成的。本文采用对其传承人、当地村民、丹寨县旅游局工作人员深度访问及对其生存环境、历史沿革等相关资料整理归纳的方式对古法造纸技艺开展知识审计,并通过对比不同历史时期及不同村寨的古法造纸技艺的发展状况,获得丹寨县古法造纸生产性保护中的优势及不足,最终找到提升其生产性保护效能的途径,实现知识审计目标。
(二)古法造纸技艺知识审计流程
古法造纸技艺是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拥有传统的手工艺流程,靠口传亲授的方式传承,属于传统手工艺技能。
第一,生存环境信息审计。石桥村地处偏远、交通闭塞,位于清水江上游南皋河南岸,水源清悠,是造纸最佳的水资源,并且属低山地貌,气候宜人,山中楮树(构树)、花草丛生,是天然的造纸原料。青山绿水提供了得天独厚的造纸条件,在该村农民收入主要来源于造纸和种养殖业。
第二,技艺拥有者知识审计。石桥村目前约有300户人家,1 200多人,95%以上是苗族人,无论男女老幼,几乎人人都会古法造纸,其中常年从事手工造纸的农户有30余户,国家级非遗传承人1位即王兴武。石桥村已成立造纸协会1个,造纸合作社2个。长期以来,因为苗族没有文字,造纸技艺仅靠父辈或师徒之间的言传身教,一代代地传承下来。造纸流程包括72道工序,堆料、蒸煮、打浆、抄纸等,每次循环足足一个月的时间。传承人王兴武说:“现在的技艺已经很纯熟了,与制作古书修复用纸最好的日本小仓纸相比,我们主要因为缺少技术设备、厂房等设施及购进这些设施的资金,而达不到同等或更高质量的修复用纸。”
第三,历史沿革信息审计。古法造纸技艺最早在汉代的《后汉书·蔡伦传》、汉末的《天工开物》等书中有所记载。据专家考证,石桥白皮纸制作工艺属汉唐时期造纸工艺,与《天工开物》中记载基本一致,距今已有一千四五百年的历史。它是石桥苗族先民借鉴汉民族的造纸技术,由于在史籍中对树皮为原料造纸的方法记载少,以致我们不能详尽地了解造纸技艺的传承年代,仅对后的发展进行了整理(如表1)。
(三)古法造纸知识审计结果
通过对古法造纸技艺的知识审计,发现古法造纸传承与保护中的优势与不足:石桥村拥有清澈的水源、丰富的原材料等天然的物质基础,但缺少技术设备的支持;石桥村古法造纸的技艺拥有者很多,但因收入较低以及打工潮的盛行,使绝大部分年轻人选择外出打工,以致从事古法造纸的人员很少;在传承发展中缺少对造纸工艺流程以及工艺改进的详细记载和记录;自后石桥村古法造纸技艺经过两次衰落,三次复兴,其兴衰主要取决于三个方面因素:国家政治环境、市场需求、现代技术(机械造纸、电子化)的冲击;手工纸的创新提升了古法造纸的知名度以及经济价值;石桥村古法造纸合作社及研习所成为生产性保护的示范基地。
四、非遗生产性保护绩效提升的对策建议
非遗生产性保护强调在生产、使用中保护,在执行中操作知识、开发知识、信息知识不完备影响生产保护效能。知识审计显然是必要的,知识审计是进行有效生产性保护的第一步。依据古法造纸技艺审计结果,认为提高非遗生产性保护绩效,要从完善资料记录、加强物质保障、提升经济价值、扩大需求信息供给等几个方面着手进行,并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一)开展知识审计,建立“非遗基因库”
目前对于古法造纸工艺流程的记载较为不完整,完成古法造纸工艺流程的编写不仅可以方便今后技艺的传承,更可以为古法造纸的创新发展和生产性保护提供理论基础。加强对各项非遗的知识审计并将非遗的生产流程、文化精髓等内容编入“非物质文化遗产基因库”,这样可以使非遗数字化、可视化,并以此作为生产性保护时的参照,进而保障非遗传承的原真性。
(二)增加资金支持,增强物质保障
手工技艺类非遗是经过一道道工序手工完成的,技术设备上的支持可以提高生产效率、改善质量。石桥村古法造纸过程中,晒纸这一步骤取决于自然条件,其生产效率与质量取决于天气状况。造纸技艺者多为农民,没有足够的资金购置昂贵的设备,这需要政府增加资金支持、增强古法造纸技艺的物质保障,可以通过提供政策支持,如专项补助、低息贷款等来改善。
(三)建立研习所,促进知识传承
非遗包含了历史文化知识、科学知识及美学知识,值得利用这些知识进行个体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同时可以利用教育增强非遗保护的力度,提高非遗生产性保护的效能。非遗技艺的教育与传承可以通过建立非遗研习所、非遗博物馆等来实现。设立非遗研习所,将非遗所蕴含的知识、实操过程完整地传授给非遗技艺学习者,使其能够利用非遗于生产生活中,使非遗得到传承与保护。非遗博物馆将非遗各个时期的技术、物质形态等以陈列的方式展出并伴随详尽讲解,为非遗知识的传播提供广阔平台。
(四)加强艺术涵化,提升经济价值
艺术涵化的过程,可以被看作以艺术品形式的生产过程。非遗是由各族人民世代传承得到的,与工业产品相比有其独特性、艺术性,发挥非遗的这些特点将其制成工艺品、纪念品等旅游商品。非遗艺术涵化的过程中可以使买卖双方都从中获利,进而提升非遗的经济价值,同时增强其生产性保护的动力。
(五)提升旅游体验,促进非遗旅游化
旅游化生存可作为一种“非遗”传承和满足社会发展需求的双赢模式,为非遗保护提供良好的生存环境和条件(王德刚等,2010)。非遗产品本身就是艺术品,其制作过程更体现着中国传统智慧的精髓。开发非遗体验式旅游活动,如在古法造纸的作坊中通过为游客提供原材料和设备,增设游客亲自抄纸、设计制作花草纸等项目,不仅能让游客在体验中了解古法造纸技艺,提升其旅游体验价值,并且能够促使其旅游化发展。
五、结束语
将知识审计方法引入非遗生产性保护中还是一个新的研究领域,本文仅对丹寨县古法造纸技艺进行知识审计,并没有将非遗知识审计一般化,在理论建设和实践方面仍有大量的工作要做。如何针对其他类型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有效的生产性保护,如何将知识审计灵活地运用于各类型的非遗中,仍需进一步探讨。
【参考文献】
[1] 康建辉,张勇军,孔超.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知识产权保护刍议[J]. 江西科技师范学院学报,2010(4):5-8.
[2] Alonso Perez-Soltero, Mario Barcelo-Valenzuela, Gerardo Sanchez-Schmitz, Fernando Martin-Rubio, Jose Tomas Palma-Mendez. Knowledge audit methodology with emphasis on core processes[J]. European and Mediterranean Conference on Information Systems(EMCIS),2006(7): 6-7.
[3] Sulfeeza Mohd Drus, Siti Salbiah Shariff. Analysis of Knowledge Audit Models via Life Cycle Approach[C].2011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Information Communication and Management,2011(16):176-180.
[4] Roberto Biloslavo, Anita Trnavc evic. Knowledge Management Audit in a Higher Educational Institution:A Case Study[J]. Knowledge and Process Management,2007(4): 275-286.
[5] Meira Levy, Irit Hadar, Steven Greenspan, Ethan Hadar, Uncovering cultural perceptions and barriers during knowledge audit[J]. Journal of Knowledge Management,2010(1):114-127.
[6] M.A. Mearns, A.S. A. du Toit. Knowledge audit: Tools of the trade transmitted to tools for tradition[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Information Management,2008(28):161-167.
[7] Abigail Spong, Caroline Kamau, Cross-cultural impression management: a cultural knowledge audit model[J].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Education in Business,2012(1):22-36.
[8] 程娟.知识审计研究[J].图书情报工作,2007(11):28-30,34.
[9] 索柏民.提升企业知识管理能力的知识审计初探[J].大连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2):25-29.
[10] 王知津,黄莹莹.基于知识审计的网络信息资源管理[J].图书馆论坛,2009(3):1-4.
[11] 唐华,刘静,戴华.供需知识审计与企业绩效关联性研究[J].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11(12):171-172.
[12] Jay L, Bonnie R M, Doug McCaw. The knowledge audit [J].Knowledge and Process Management,2000(1):3-10.
[13] 侯洪澜,齐明.“非物质文化遗产”概念内涵的复杂性[J].社科纵横,2012(8):129-130.
[14] 王健.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旅游的不解之缘[J].旅游学刊,2010(4):11-12.
一、内部会计监督和内部审计的关系处理
内部会计监督从整体上看,这是一个组织为了能够更好地确保公司资产的安全性,并进一步完善相应的制度,使得能够确保公司所有的经营活动都能够符合国家法律法规和内部的规章要求,不断提升其经济管理的水平和效率,防止其进行舞弊,严格控制文化影视集团公司的经济风险,并且,在单位内部一定要采用相应的经济联系和相互制约的制度办法,从本质上看,这是一种内部控制制度,其中,就包括是财产清查和对会计资料进行内部审计,使得会计事项相应人员的职责权限更加明确,进而能够对文化影视集团公司重大的经济事务产生一定的影响,而且,这种内部会计监督往往都是具有一定的自律性,这是当前我国会计监督体系所形成的基础。
内部审计是当前文化影视集团公司内部审计机构和人员对企业经济活动的合法性和真实性进行的评估行为,其中,基本的审计内容就包括财务与财政收支审计、经济效益审计,以及内部控制审计和经济责任审计等一系列的管控经济风险的行为。
从两者上看,内部会计监督和内部审计都具备一定的监督职能,都是需要对文化影视集团内部进行监督和管理,是当前文化影视集团公司经济监督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从更为广泛上的意义上看,内部审计和内部会计监督两者可以说是相互监督相互促进的关系,两者是互为基础的,而且,内部审计对象就是与财务收支有关的经济活动的合法性和真实性以及效益型,其中,所监督的范围就是公司内部的财务会计活动,而且,内部审计的职能发挥的有效性在很多程度上都是取决于会计核算的准确性和及时性以及内部会计控制制度的完整性,内部会计监督的主要工作职能也是取决于内部审计的支持,所以,我们就必须要加强两者之间的关联性,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发挥内部审计在内部会计监督中的应用,这是当前两者互为补充的两种监督方式,两者虽然说是有一定的区别,但是从目标上看这是一致的,都是严格按照国家财经的规范性和健全内部控制制度,以及改善文化影视集团公司的经济活动,更好地实现文化影视集团公司的经济利润,从而可以不断提升文化影视集团公司的经济管理效率。
二、内部审计在内部会计监督中的现状分析
1.内部审计观念缺少,对内部审计工作的认识不够
在我国很多的文化影视集团公司中,我们可以发现,很多企业都没有进行开展内部审计工作,有的没有不定期地开展相应的专项审计工作,尤其是一些中高层的负责人以及个别的审计人员都没有对内部审计进行充分认识,很多的领导者都认为是内部审计主要模式就是账项基础审计,在审计项目就是查账和纠错,甚至有很多的文化影视集团公司认为进行所谓的内部审计,就是在浪费人力、物力、财力的一种行为,很多领导都没有意识到内部审计对于内部会计监督中的作用,对内部审计的控制以及经营管理中的作用认识不到位,从而使得缺乏一定的积极性,让内部审计工作流于形式,没有起到真正的效果。
2.监督机制不成熟
在我国很多的文化影视集团公司的监督制度还没有建立起来,这样就使得很多的工作无法进行开展,或者是让各个组织机构都形同虚设,其中,所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内部审计规范的缺失,在文化影视集团公司是否制定了内部审计手册方面,没有按照文化影视集团公司自身的实际情况制定出一系列的手册,这样就在很多程度上会影响我国文化影视集团公司的健康发展。另外,在一些资金的投放安排以及财政审批等方面,都存在规范性缺失的情况,而且,文化影视公司内部存在着职权分布不清和职责分工不明的情况,这样就在很大程度上造成了混乱的局面。而且,这些职权不清将会直接导致审计检查工作不明,这样很有可能会使得检查工作负荷程度不断增加,同时还会使得检查出来的问题不能得到及时的解决,从而在文化影视集团公司形成恶性循环的局面。
三、完善文化影视集团内部审计在内部会计监督中的应用分析
1.逐步强化内部会计监督,促使文化影视集团公司不断完善相应的内部审计制度
在内部会计监督方面,我们一定要充分发挥好内部会计的监督作用,从而可以建立更加有效的内部会计监督体系,为此,我们就必须要健全文化影视集团公司的法人治理机制,这是内部审计得以发展和发挥作用的前提,建立一系列的会计系统控制制度,预算管理制度和运营分析制度等一些内部审计监督管理体系,之后,就必须要将会计监督和内部审计监督两者进行有效的结合,同时,还应该要事前、事中和事后审计严密地联系在一起,从而可以改变以往的内部审计模式,进而建立更加科学高效的内部审计监督体系,也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文化影视集团在经营管理中的消耗,不断挖掘文化影视集团公司的潜力,实现其预期的目标。在另外一方面,还要对文化影视集团公司的经营全过程进行控制,切实通过微观审计,帮助文化影视集团公司建立各种内部审计制度,不断强化其内部的审计监督管理。
2.切实注重内部审计部门的建立规范,不断提升内部审计部门独立性
众所周知,内部审计是当前现代企业内部会计监督的重要组成力量,内部审计组织机构的独立性缺失这是造成当前内部审计执行监督失控的主要原因, 所以,我们就必须要在文化影视集团公司建立一个相对独立的内部审计机构,并能够将内部审计机构和企业的财务部门进行分离,在机构的设置上,可以独立于其他的各个管理职能部门,或者是可以独立地对文化影视集团内部事务进行监督和评价,在另外一方面,就是要在内部审计机构内配置专职的审计人员,可以采取不相离的职位分离制度,进而能够明确各个人员的分工,在整体上形成一种相互制约的工作机制,进而能够有效地保证内部审计机构和人员的相对独立性,同时,在确保内部审计机构的工作经费上的独立性,这样才能更好地加强日常工作流程和开销申请上有一定的独立地位,内部审计只有在机构。人员以及经费等方面形成独立,才能真正地确保各项活动不受其人员和职能部门的干预,确保各项经济活动的客观公正,进而推动我国文化影视集团公司的会计工作的全面开展。
关键词:立身;文化;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0717(2014)04-0086-06
收稿日期:2014-04-11
作者简介:张卫良(1960-),男,湖南益阳人,管理学博士,中南大学学院院长、研究员,主要从事教育管理、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研究。
所谓“立身”,在汉语词义解释中,大致有两层含义,其一是处世、为人。如《孝经・开宗明义》中的“立身行道,扬名于后世,以显父母,孝之终也”,《史记・太史公自序》中的“且夫孝始于事亲,中于事君,终于立身”,鲁迅先生在《华盖集・论辩的魂灵》所说的“是处世的宝训,立身的金箴“等等,所表达的都是这样一层意思。其二是立足、安身。《太平广记》卷四二七所引唐张读《宣室志・李徵》“吾子以文学立身,位登朝序,可谓盛矣”。其中的“立身”即是此意。
立身文化是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进程中积淀下来的中华民族关于个人如何在社会和群体中安身立命、处世为人的思想观念和行为规范的总和。具有强烈的民族性、稳定性、广泛性和教育性。立身文化就其内涵来说,其主体是儒家道统思想的体现,但同时也是各家学说的杂陈。不论是儒道释,还是墨家法家等思想流派,在中国传统文化的主体精神构件中,都离不开“立身”之论。而在人们的生活实践中,立身则是一种与生命活动同在的内在祈望与外在行为的统一,也就是所谓的立身行道,既是一生一世的事,也是每时每刻的事,教育是其中不可或缺的启发和引导因素。概括起来,立身文化与立身教育有如下几个质素:
一、“立身”是对“道”的遵从
何谓“道”?中国传统文化体系中,对“道”的阐释是多种多样的,其中以儒家和道家最为经典:儒家的“道”往往是伦理意义上的入世之道,强调的是对最基本的伦理关系的认识、理解和把握,把人作为“人”原本必须遵守的一些自然关系作为道的起点,进而推移到社会的君臣等各种人――人与人――事的关系中,因而儒家的“道”是近人之道、切身之道,与人的活动须臾不可分离。所以儒家典籍《中庸》有言曰:“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万物育焉”[1](P21)。“道不远人,人之为道而远人,不可以为道”[1](P24)。“君子之道 ,譬如行远必自迩,譬如登高必自卑”[1](P25)。“故为政在人,取人以身,修身以道,修道以仁……故君子不可以不修身,思修身,不可以不事亲;思事亲,不可以不知人;思知人,不可以不知天……天下之达道五,所以行之者三。曰:君臣也、父子也、夫妇也、昆弟也,朋友之交也,五者天下之达道也”[1](P27)。通观这些论述以及《大学》、《论语》、《孟子》、《孝经》等儒家经典对道的阐释,其根本即是“人道”,是人所必须遵循的基于其特定关系的包容性与中和性极强的“中庸之道”。
与之相应,道家有道家的“道”。其道虽然有恍惚无形、大而无当,“听之不见、视之不闻、博之不得”的神秘性,但对“道”的阐释是充分的:“道”即是运行不止,无所不在,不以任何意志为转移的,即《老子》二十五章所说的“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2](P119);“道”的运动是一种循环运动;“道”的运行是以自然为准则的,“道法自然”,是一种自然发展,无任何强迫;而“道”的最大特点是“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2](P113)。于人而言,道家的“道”,实际就是一种人生观,其基本点是:对个体来说,讲究珍惜身体;对人――人关系来说,主张柔弱不争;从社会理想来说,强调清净无为。诸如:“贵以身为天下,若可寄天下;爱以身为天下,若可托天下”,“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田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2](P114)。“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2](P125),“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2](P117),“坚强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2](P135),“为无为,则无不治”[2](P111),“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是民自朴”[2](P129),等等。《老子》及道家学说,都是从“道法自然”这样一个基本出发点来讨论和掌握人的生存和发展规律的。
上述可知,儒家也好,道家也罢,在“立身必须遵道”这一点上是共同的。因为在“道”的来源上,不论儒家道家,都是由“天道”直接引出“人道”。“天人合一”是中国传统文化对道的根本性把握。在这里,“天道”是“必然”,属事实范畴;“人道”是“当然之则”,属价值范畴,而人道既然“是皆得于天之所赋”,也就是董仲舒所谓“道之大原出于天”,那也就成了“非人之所能为”的必然[3]。于是,“道”既是人不可违逆的“天命”,也是人生的价值追求;是抽象人的立身规定性,也是现实人的立身目标。就是说,凡是人这样一种存在,其存在的方式就是道。道因天而生,依天而行,人守道而立、体道而全。无道则人无所依从,失道则是失人心,失天下。人要想自觉地生存和发展下去,就必须遵守道的规定,而人之所谓立身,即是以自己之思想言行适应“道”,只有如此,人的立身才会牢靠。
二、“立身”是对“德”的坚守
“德”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核心概念。某种意义上说,中国文化就是“德”文化。所谓德,用韩愈的话说是“足乎己,无待于外”东西,是源自于人内心的善良秉性。而善良秉性对每一个人来说都是既有可求的,“万物皆备于我”,“人皆可以为尧舜”,“仁者与天地为一体”,都是儒家关于“德”的本质的认知,因而在儒家经典《大学》的开篇就有“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之论[1](P7)。也就是,凡人都可通过“尽心”、“知命”、“知天”、“居敬穷理”、“复性”,而成就至善之境――明德。而人的善良本性与是天命相合的,即“德性秉于天命”,因为德是用来配天命的,所以有德之人必可以得,必可以受大任。《中庸》第十七章说“故大德,必得其位,必得其禄,必得其名,必得其寿”,即所谓“嘉乐君子,宪宪令德,宜民宜人,受初于天,保佑命之,自天申之,故大德者必受命”[1](P25-26)。当然,守德,也是在义与利之中的一种德文化选择。在传统的儒家文化观念中,“义”是大大重于“利”的,“重义轻利”、“贵义贱利”是其鲜明的价值取向。亦即“是故君子先慎乎德。有德此有人,有人此有土,有土此有财,有财此有用。德者本也,财者末也……此谓国不以利为利,以义为利也”。
“德”在道家的思想观念中,也有其自身的特点。这个特点便是“德”的无我、无形与体“道”,强调人之德便是“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常德不离,复归于婴儿”[2](P123),“道生之,德蓄之,物形之,势成之。是以万物莫不尊道而贵德,道之尊,德之贵,夫莫之命而常自然。故道生之,德蓄之;长之育之,亭之毒之,养之复之。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是谓玄德”[2](P27)。应该说,道家的德本质上是一种“自然之德”。遵从自然万物生长发展的规律,不去侵害、破坏和人为改变这种规律和规则就是德。所以道家强调“善建者不拔,善抱者不脱,子孙以祭祀不掇。修之于身,其德乃真;修之于家,其德乃余;修之于乡,其德乃长;修之于国,其德乃丰;修之于天下,其德乃普”[2](P128)。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立身是直接约束于德的,或者实际上就是立身于德。魏征在谏唐太宗《十渐不克终疏》中有一句很有名的话:“立身成败,在于所染,兰芷鲍鱼,与之俱化,慎乎所习,不可不思。”其中的“兰芷鲍鱼,与之俱化”,来源于孔子的“与善人居,如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即与之化矣;与不善人居,如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亦与之化矣”。特别是在公私、义利、理欲等基本判断与选择上,“所染”即是一个人立身的关键,只有谋义不谋利,存义去利、存理灭欲,才能立身为人。立身于德,作为传统的道义论价值观和道德实践,不仅对道德的评价、传统人格的塑造、道德修养的目的进行了明确的规定,而且其巨大的约束力和历史惯性力对后世具有深刻的影响。虽然其中有需要摒弃的义利、理欲对立观念,并且这些观念在后世也因社会发展和思想家的觉醒而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改善,但是,我们必须看到,传统“德”文化观念所包含的那些基本要素,如忠、信、诚、勇,仁义、宽恕、忍让、廉耻、谦逊等等,无不成为了我们每一个中国人立身的重要依据和立身成败的判断标准。所以,立身离不开德,立身必须守德,无德不可立身。
三、“立身”是对“礼”的维护
【关键词】小学美术 木版画 校本实践
木版画是整合刻与印、化“板”为“版”的艺术。我校拥有设施完备的版画教室,六年级学生在持续地实践尝试中,已初步掌握了木版画的基本制作方法,有兴趣去追求新的版画表现语言。所以构建木版画单元教学的校本实践,需要将教学放入到一个更大的文化背景中去,并要围绕木版画的“艺术”与“技术”,顺应课标精神,同时应着眼于对学生创造性的开发。因此“文化、双基、审美”的三足鼎立就成为了木版画单元教学的最佳教学结构。
根据教材《木版画》一课的内容,我将它扩充为三大教学内容:木刻直写、黑白节奏、套色迹象,并分八课时来完成。使一个“技术性”的教学,变得有探究意味、审美趣味和艺术感染力。
一、木刻直写
“木板也能变画吗?”椴木板、木刻刀、油墨、滚筒……一切都让初次接触木版画的学生感到好奇,“那我们不妨来试试!”第一课时,笔者将演示与赏析相结合,通过奏刀向木的感性实践,让学生在“边刻边想”中完成对木版画刻与印的认识。
刻制木版画常见的刀具有三角刀、圆口刀、平口刀。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习惯横握或竖握刀具,运刀时指实掌虚,用腕力将刀锋刻入木板。不同形状的刻刀锋刃在木板上会留下尖、圆、方的视觉形态,形成独特的点、线、面的形状。而这些带有标记性的刀触,是需要学生对刀具的掌控来逐一体会的。教学活动中,当学生试着以刀在木板上行走时,刀锋入木的特殊手感,木屑卷曲翻转的姿态,尤其是木板凹凸肌理形成时的那种,是精细,是浑厚;或柔和,或犀利的视觉印象,彰显着木刻版画特有的气质,在学生敏感的内心滋生起了丰富的情感想象,一切都是那么新鲜和特别。这种全新的体验令学生很是冲动!就在边玩边刻中,学生熟悉了木刻用刀的规律和各种刀锋的刀象,完成了木刻版画的制版过程。紧接着就是拓印的尝试,木版画能给学生带来乐趣的另一个原因就是它印制的特点,油墨通过滚筒均匀地覆盖在有刀法肌理的木版上,印制过程中还会出现很多偶然的变化,在纸本上留下无可替代的印迹!意外多变的木味与刀味,加上墨色的变化,丰富了拓印的艺术趣味,这偶得的效果与手绘决然不同,令学生很是惊喜和期待。初次的木刻直写给学生留下的深刻印象,也成为他们后期创作的动力!
二、黑白节奏
在木版画单元教学的第二块内容中,笔者以学生对木版画表现语言的深入感悟为教学目标,连接木版画的文化渊源,以“花儿朵朵”为表现内容,结合木版画阴刻、阳刻两种基本刀法,鼓励学生在刀势、刀触轻重缓急的变化中,体会木版画的表现语言,增强其艺术感染力。
木版画主要是依靠刀法的递进来实现形象塑造的。其中“阴刻法”和“阳刻法”,在点、线、面处理上方便快捷又容易上手,最便于学生的掌握。
我各分两课时展开“阴刻法”与“阳刻法”的教学。活动中,学生分小组在学校的花坛里,选择自己喜欢的花卉,并将其放在课桌中间,供同组同学围坐写生。和以往不同的是,学生手中的画笔已经换成了木刻刀,用画笔绘下来?还是奏刀运锋直接用刻刀“写”下来?有了前面木版画的实践经验,学生也就有了自己的选择,这时的学生显得自信满满。观察时他们融入自己的想象和主观情感,而写生时他们怀揣着创作的激情!这时,教师直观地演示“阴刻法”“阳刻法”,并让学生欣赏德国女画家珂勒惠支的《自画像》。《自画像》画面直率而富于激情,作者使用三角刀勾勒自己的五官特征,依据光线、明度关系作刀法的黑白处理,形象概括、强烈。在黑色的背景下,阴刻(白线)的组合呈现出强烈的黑白反差和厚重的层次,令学生心情激荡!
“阴刻法”也好,“阳刻法”也罢,在现实的创作中,我鼓励学生根据表达的需要,将两种刻法结合着用。中国汉代的画像石、画像砖中,刻工们对阴线、阳线驾轻就熟地运用给我们提供了参照,可以为学生在创作《盆花》时提供借鉴。学生根据自己的直觉,在写生创作中就势随形、因势利导,刀法也在感受与认识中逐渐催生了出来,一刀下去,黑白分明,着实好看,那是完全属于自己的!开在版上的“花儿”经油墨印制,一种清新的生命激情在不经意间流露了出来!
三、套色迹象
随着木版画创作实践的深入,单色的黑白木版画已经不能满足学生对多色彩的追求。在这种情况下,木版画的教学就自然进入套色部分。木版画有在一块单版上同时涂刷上多个颜色,一次性拓印下来的“一版多色套印”;也有根据一幅画色彩的差异制作多个版子,再逐一分几次拓印下来的“多版多色套印”。一般来说印版越多,则画面色彩层次越丰富。
但套色的精致与繁复会对学生造成两种影响:一方面培养了学生细致、耐心的学习态度,另一方面却消磨了学生创作的激情和锐气。因为学生作画时更多地是依赖直觉和天性。因此在木版画套色的教学中,我从我国民间文化入手,中国木版画艺术根植于民间,其中“无锡纸马”就是闻名中外的民间版画艺术,它生动夸张的造型,绚丽多姿的彩绘,灵动而洒脱的审美趣味,是我国民间木版画的典型代表。尤其是它“印—画—印”的表现形式,可以带给学生极好的启发和借鉴,既可以降低学生学习套色的难度,又可以加深学生对我国传统文化的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