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七颗钻石课件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 细读文本 审美愉悦 爱
[中图分类号] G633.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 6058(2015)34 0016
教授托尔斯泰的《七颗钻石》很多年,原来仅仅解读出“爱”字便觉得实现了教学目标,逐渐对于在初中课文中安排简单的童话作品颇为腹诽,今年与同组老师一起进行精细化备课的过程中,沉入文本,方咂摸透了这篇文章,体会到备课过程中细读文本的重要意义。
一、静心涵泳,语悟其神
纵观网络环境下教师的备课,几乎都是这样的流程:匆匆看一下文章,网上搜罗教案和课件,然后拼拼凑凑、剪剪贴贴成为自己的教案,立马忙着做课件,成形教学。课程标准提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其实要上好阅读课,细读文本是基础。文本细读的起点必然是文章的语言。触摸文本,咀嚼语言,悉心体味,发掘内蕴,是细读文本的必要过程。
如在分析文中第一小节:“很久很久以前,在地球上发生过一次大旱灾:所有的河流和水井都干涸了,草木丛林也都干枯了,许多人及动物都焦渴而死。无疑因为缺水,动物植物甚至人几乎都面临死亡。”这里笔者提醒学生关注一处细节:河流和水井是并列的,但能否调换它们的顺序?从而引导学生自己找出草木丛林、许多人及动物的关系,强调旱灾带来的毁灭性的灾难,给学生以人文感悟。
二、宏观细节,尊路识真
这是一个神奇的故事,发生的原因是什么呢?如果仅仅解读为“爱”的话就会令阅读者产生重复选材的困惑。事实上仔细分析水罐的几次变化,可以发现木罐变为银罐作者肯定的是救助弱小的善良;银罐变为金罐赞颂超越生命的无私;金罐中跳出钻石讴歌奉献大爱的纯洁。这几次的变化实际上存在着作者对不同程度的“爱”的解读。绝大部分的文章,思想和倾向大多渗透和体现在文章的整体中,即通常所说的“寓论断于叙事”“寓观点于事实”“寓想象于形象”“寓感情于画面”,所以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更应当在整体感知理解文章的基础上进行。细读文本,从词与词、句与句、段与段的联系中揭示含义,把知识语言、文字语言变成心灵语言、智力语言,语文教学方能有意识地、有方向地、有技巧地以“艺术训练”来代替“重复劳作”。高屋建瓴式的宏观认知建立在细节化的有意识咀嚼中,两者有机结合方能找准文章的本真。
三、知人论世,方显风流
在本课的教学中我们针对托尔斯泰的写作意图设计了两个活动。活动一:因为爱,水罐里流出了一股巨大的清澈而新鲜的水流,这水流势必流向每一寸土地,想象世界会有怎样的变化呢?请小组写下来展示,看哪组写得好。活动二:童话正是用夸张的情节和大胆的想象,寄予了人们美好的愿望。所以那七颗钻石,最后升到了天上,变成了大熊星座。这完全符合童话的特征。但教师有个疑问,既然有了水,为什么还要设计这样一个结尾呢?多余了吧?
实际上托尔斯泰是一个主张道德自我修养的作家,因而在他的作品中会透露出对人性美的颂扬。在这个短短的童话故事中,寄寓着作者的道德期盼和社会理想:无私广博的爱能带来意想不到的奇迹,爱心能为世界创造美好的未来。所以用流向每寸土地的“清澈而新鲜”的水流来喻指爱的广博。爱心又是永恒的,它像星星一样晶莹闪烁,又像大熊星座有指引方向的指示作用,普照人间。
《七颗钻石》的创作正是托尔斯泰力求以“优美、简洁和质朴,主要是明白易懂”的创作,来表达他对道德自我修养的推崇的实证。文章不用“一罐水”而用“七颗钻石”做标题,用“钻石”和“星星”这些美好事物来象征纯洁的心灵,告诉人们爱可以永恒地指引方向,进而影响深远。
鲁迅先生说:“解读作品要顾及作者全人和作品的写作背景。”知人论世是精细化阅读的必要环节。
四、跳出文本,头脑风暴
一、建立一个健康的课堂环境,提高学习效率
健康课堂是爱的课堂。在健康课堂里,学生的心情是愉悦的,他们全都参与其中,都能在原有的基础上获得发展。无论什么样的孩子,都是学习的主人。每节课刚开始时,学生课间活动的兴趣还不能在瞬间消失。这时候,我们不能用任何语言恫吓和训斥学生,而应面含微笑,以生动有趣的开场白来让孩子的心重回到课堂上来。
因此,上课前,我与学生做了一次热身运动——深呼吸。随着“大家一起学, 双手配合,吸气,呼气……”短短的一分钟锻炼,学生带着微笑走进课堂,这为课堂学习做好了铺垫。
作为教师不仅要做到心中有教材,更应该做到心中有学生,要充分地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尊重学生的创造性和独立性。教师要从以自我为中心的圈子中跳出来,转移到以学生为中心上来,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生动活泼、自由愉快地学习。上课伊始,我用多媒体出示群星闪烁的夜空,创设情境:
师:同学们,你们看到美丽神奇的夜空,看到像钻石一样的北斗七星,知道是什么星座吗?
生:大熊星座。
师:这七颗钻石一样的星星背后有一个动人的故事。你们想知道吗?
生:想。
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学生一旦学会了自主学习,就掌握了学习的主动权,就由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只有学会自主学习,才能称得上会学习,才能做学习的主人。新课标积极倡导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以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合作意识、创新意识以及实践能力。于是,我努力将这一理念落实在《七颗钻石》识字教学环节中。我运用直观形象的课件,进行识字教学。识字过程体现循序渐进,先让学生带拼音读,再去拼音读,最后猜读,加强巩固。学生在轻松的氛围中自主识字,体会了主动探究、合作探究的快乐。
二、健康的课堂评价是激起学生自信的风帆
学生在课堂上的灵性飞扬,有赖于教师所营造的一种自由宽松的氛围。新课标倡导民主平等地进行对话,让学生从各种束缚、禁锢、定势和依附中解脱出来,在师生、生生互动的对话过程中,展开了思与思的碰撞,心与心的接纳,情与情的交触。这样,学生才会在课堂产生“出格”的大胆想法。当学生产生这些想法,教师除了大加鼓励,还可“扶上马,送一程”,让学生享受成功的愉悦。新课标强调 “人文性”。如何体现语文学科的“人文性”呢?其基点就在于“情感”。在课堂中,教师要用饱满的热情,旺盛的精力以及积极的态度,用简洁明快而富有启发性的语言,为学生营造自由、宽松、和谐的学习氛围。在交流自学成果,检查朗读情况时,我是这样处理的:
师:看大家一副胸有成竹的样子,我们就来检查一下大家的自学情况,课文一共几个自然段?(四个)请四位同学来读一读课文,其他同学认真听,看看是谁读得好。
学生评价后,我适时评价:这么短的时间你就能读得这么流利,真能干; 知道自己读错了,能及时纠正,你真棒;你读得很投入,大家都被你吸引了;你的声音很响亮,读得真好听。
此时,教师对学生的评价相当重要。评价是否恰当,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情绪。在课堂上,教师的评价与启发总是同时存在的。灵活多样的评价,使学生时时感到温暖,给他们以启迪、赏识,激励着他们扬起自信的风帆。
三、转变角色,用语言表达健康的思想
教师要转变自己在课堂上的角色,不能以权威自居,应突出学生的学习过程的主体地位,把学生视为发展对象,充分调动其积极性、主动性和自主性,让他们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教师则由知识的传递者变成学生主动学习的指导者、组织者与合作者伙伴;要公平对待每一个学生,尤其要善待后进生。教师一定要热情地关心和帮助学困生,积极地理解和宽容他们,努力帮助他们找回自信,大胆地展现自我。只有这样,才能使我们的课堂面向全体,才能使课堂气氛始终保持智力紧张,情绪轻松的状态,才能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教师是教材的使用者,课程的建设者、创造者。教材只是教学的材料,来源于现实生活。为此,我为学生创设走向生活情境,引导学生在互动中走出教材,走向生活,关注社会。这一环节以学生交流为主,我则作为学习的伙伴参与到学生的交流中去,让生与生、师与生共同交流。《七颗钻石》的重点是从水罐的一次次变化中体会爱心的神奇力量,使学生深刻体会到爱心对别人乃至社会的意义,懂得关心别人,用爱心对待生活。在教学时,我设计了这样一个采访:假如你就是这个小姑娘,在接水时心理会怎么想。
师:假如你就是那个小姑娘,你接水的时候,难道不累吗?
生:为了给母亲喝水解渴,快点治好她的病,多累我都能坚持!
师:(多么孝顺的孩子)这位小姑娘,这水滴得这么慢,回家吧!
生:不,妈妈还在等着这救命的水,我一定要让她活下来。
师:真有爱心,多体贴自己的妈妈啊!我相信你的行为会感动天地。
通过角色的转换,学生思维打开了,联系生活实际,语言也变得丰富多彩了。我用亲切的评价语引导学生说,学生非常愿意说,把自己的想法告诉别人。本课有很多地方可以引导学生展开想象。因此,课后我让学生对自己喜欢的环节再进行创造,这样的练说使他们乐在其中。
四、关注个性,促进学生健康发展
新课程标准的理念是要求我们教师关注每一位学生的个性发展。而在健康教育环境下,我们可以将演讲、小品、辩论会、表演等多种多样的教学形式引入了课堂,使课堂一改往日的单调沉闷,变得生动有趣。在这些开放的教学形式中,学生的学习活动是自主的、主动的;思路是活跃的、广泛的;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也已成为常见的学习方式,课堂教学也因充分张扬学生的个性而时时闪现出美丽的光芒。留出空白,让学生满怀兴趣地驰骋自己的想象。教师主要的目标是将学生扶上马,让学生在更广阔的空间驰骋,激发他们自学、甚至终身学习的热情。语文课一定要教给学生学习方法,给学生留出学习的空间,让他们积极实践、探索。如,在教学《七颗钻石》一课时,根据学生喜欢表演的特点,我让他们看课文插图补白,并上台表演情境:小姑娘(学生)回到家,把银水罐捧到母亲(教师)嘴边·····
生:妈妈,您快喝水吧!
师:孩子,你千辛万苦地找水,嘴唇开裂了,还是你喝吧。
生:不,妈妈,你喝点水,病就好得快些。
师:宝贝,妈妈是快要死的人了,这些水留给你喝吧。
生:不,妈妈,你要坚强地活下去,喝口水就有力气了。
这样,学生在表演中,尽情地放飞思绪,展开想象的翅膀,极大调动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开放的教学形式,使学生的热情被充分点燃,思维被充分激活,个性得以充分张扬。整节课处处都洋溢着青春的活力,并感染着周围所有的人。
1.仔细观察图画,认识图上描绘的事物,并与所学词语联系起来。
2.学会本课八个生字,认识绿线内的三个生字,理解文中词语。
3.诵读词串,积累词语,体会农村夏夜的情趣。
教学重难点:
有感情地诵读词串,趣味识字。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词语卡片、大幅挂图等。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师:孩子们,用我们想好的“记忆中的夏天”向大家作个简单的介绍。
生1:夏天的晚上,我和爸爸妈妈到街上去散步,霓红灯亮起来了,五彩缤纷的,很好看!
生2:夏天的晚上,我和妈妈去公园看到很多人在湖边乘凉,还有许多人在彩灯下跳舞。
生3:夏天的晚上,我们一家人待在空调房间里,一边看电视,一边吃着大西瓜。
……
师:听你们交流真是一种享受,我就好像看到了你们一家人过夏夜的情景。你们知道吗?当我们在霓虹灯下散步时,当我们在公园里乘凉时,乡村的夜晚也特别美丽、安静,夏日炎炎似火,可夏天的夜晚却是人们无限向往的。天空湛蓝湛蓝的,巨大的夜空嵌满了钻石般的星星,星星仿佛离我们很近很近,就在头顶上。乡村的孩子们早早吃完晚饭,端来小板凳,拿把蒲扇,坐在院子里,听大人们讲那古老的神话故事……同学们,你们想不想到这样的夜晚去看一看呢?(师述同时播放优美动听的配乐,创设夏夜温馨宁静的情境。)
【点评:由于我把尊重孩子的生活经验放在首位,把教学活动与孩子的生活实际相联系,并用他们喜欢的绘画手法表现出来。因此,孩子们的积极性特高,一个个踊跃登台,落落大方地介绍自己过夏夜的情景。】
二、创设情境,图文对照,理解词义。
师:(课件出示《乡村夏夜图》)你们瞧,这就是一幅《乡村夏夜图》,你们都看到了什么?
生:爷爷奶奶在给小孙子讲故事,小孙子听得可认真了!
生:我看到他们旁边有许多萤火虫提着小灯笼在花丛中自由自在地飞翔。
生:天上有许多许多的星星,好像在对我们眨眼睛。
生:我想爷爷也许在给小朋友讲牛郎织女的故事呢!
……
师:我们一下子认识了三个人,他们是?摇?摇?摇?摇、?摇?摇?摇?摇、?摇?摇?摇?摇。
1.我看到了爷爷,看到了?摇?摇?摇?摇,还看到了?摇?摇?摇?摇。
2.我看到了?摇?摇?摇?摇、?摇?摇?摇?摇和?摇?摇?摇?摇。
3.?摇?摇?摇?摇、?摇?摇?摇?摇、和?摇?摇?摇?摇在院子里乘凉。
师:你还会这样说吗?同样的意思我们可以用不同的方式来表达,是不是觉得语文很有趣?想知道关于爷爷、奶奶、小丁丁三个人的故事吗?识字6的内容就和乡村的夏夜有关,让我们打开到《识字6》读一读课文。
师:请小朋友们打开书,轻声读读课文中的词语,注意:读准字音,词儿连读。
(生自由读词语)
师:(课件出示课文)小朋友们词语读准了吗?谁来当小老师,提醒大家哪些字音要特别注意?
生:“繁星”的“星”是后鼻音。(带读)
生:“亮晶晶”的“晶”是后鼻音,“亮”是边音。(带读)
生:“爷爷奶奶小丁丁”最后一个字都是轻声,“丁”是后鼻音。(带读)
生:“萤火虫”的“萤”是后鼻音。
师:小朋友们难点找得可真准,把词语连起来读一读。
(生齐读词语)
师:同学们不仅将字音读准了,还读得津津有味!这样吧,你们最喜欢读哪一排词语,就再将那一排词语多读几遍,一边读一边在脑中放电影,待会儿读给全班同学听好不好?
(生自由练读)
【点评:在具体的操作中教会学生学会边想象边朗读的学习方法,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感受语言文字的优美。同时尊重学生的个体选择,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
师:谁来汇报?听好老师的要求:先告诉大家你最喜欢那一排词语,再读给大家听听,最后说说你喜欢这一排的理由。(培养学生口头表达时的句群意识)
生:我喜欢第一排词语(出示“夜晚、繁星、亮晶晶”),因为读完这排词语我仿佛看见了夜空中有许多许多的星星,数也数不清。
师:书上用了哪个词?(繁星)是啊,这么多的星星!谁能读好这个词?
生:我也喜欢这排词语,我看到了许多星星一闪一闪的,好像在对我们眨眼睛呢!
师:书上用了哪个词?(亮晶晶)你们还知道什么东西是亮晶晶的啊?
生:妈妈戴的钻石戒指。
生:擦干净的玻璃是亮晶晶的。
生:我们的眼睛也是亮晶晶的。
……
【点评:结合低年级学生的认知特点,通过形象性地看图,引导学生想象理解词语。而联系生活实际理解词语,则能将词语理解得更加透彻。】
师:说得真好,谁能读好这个词呢?
师:(课件出示闪烁的繁星图)你们看,湛蓝的夜空布满了闪烁的星星,真美啊!让我们再来把第一排词语美美地读一读。
生:我还喜欢第三排词语(出示“竹椅、蒲扇、萤火虫”),因为读着读着,我好像躺在舒适的竹椅上飞上了天,来到了星星的身边。
生:我也喜欢这排词语,因为夏天的夜晚摇起蒲扇我感到特别凉爽。
生:我想到了我小时候到农村去找萤火虫的情景,小小的萤火虫提着小灯笼在花丛中飞舞,非常美丽。
生:我还知道车胤囊萤夜读的故事呢,从前……
生:我知道萤火虫依靠尾部的发光器发光的,人类还根据萤火虫的发光原理发明了日光灯还有电视机的荧光屏。
师:看来萤火虫这小东西不仅可爱还非常有用,谁来夸夸它?指导理解“竹椅、蒲扇”。
师:多美的一排词语啊,让我们一起再来读一读!
师:你们还喜欢哪一排词语呢?
生:我喜欢第二排词语(出示“爷爷、奶奶、小丁丁”),因为我想到了小时候和爷爷、奶奶在一起生活的情景:那时候我们住在农村,爷爷身体不好,奶奶要经常照顾他,我常陪伴在奶奶身边,现在爷爷去世了,我很想念他。
生:我的爷爷奶奶在我很小的时候就去世了,我看到小丁丁和他的爷爷奶奶在一起很幸福,我很羡慕他。
师:多么美好温馨的画面啊,你们能把这种感情读出来吗?
生:我喜欢最后一排词语(多媒体出示“牵牛、织女、北斗星”),我还知道关于牵牛和织女有一个美丽的神话故事,相传……
生:其实这只是个神话故事而已,牵牛和织女之间有三万光年的距离,就是打电话还要很久才能接到呢!
师:(课件出示牵牛织女星图)你们看,这就是牵牛星,在它旁边的两颗小星就是他们的一双儿女,银河对面的就是织女星。
生:我见过北斗星,它共由七颗星组成,排列的形状就像一把勺子。
(师课件出示北斗星图。)
生:我知道在十万年前北斗星的形状并不是一把勺子,北斗星是在不断变化的,我还带来了十万年后北斗星的组合形状图,你们看!
师:同学们,你们的知识可真丰富,你们都是从哪儿知道的啊?
生:我是通过上网查资料知道的。
师:多么浩瀚神秘的夜空啊,谁再来读读这排词语?
师:其实在着神秘的夜空中还藏了许许多多的神话故事呢,老师向你们推荐一本书《星座的奥秘》。
【点评:充分利用课程资源,激活语言文字内涵,使课堂充满活力。将课堂留白,把语文学习延伸到课外,帮助学生树立学习资源和实践机会无处不在,无时不有的意识。】
师:刚才同学们每一排词语都读出了自己的感情,你们能将全文连起来读读吗?老师给你们配上音乐。
(生配乐有感情朗读)
师:(伴随着优美的音乐)夏天的夜晚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呢?
生:宁静。
生:迷人。
生:温馨。
生:神秘。
……
(学生一边回答,教师一边板书。)
(生再次配乐齐读。)
三、自主识字,指导书写。
师:这节课你们的表现特别出色,字音读得准,课文读得美,老师相信大家生字也会学得很棒!
师:(出示生字“星、奶”)仔细观察这两个字的字形,选一个你已经学会的教大家。
生1:我来教大家学星星的“星”,上边是红日的“日”,下边是小学生的“生”,大家跟我写笔顺。(书写)
生2:我也早就会写“星”字了,我觉得要注意的是“日、生”都要写得扁一点。
生3:“奶”字是左右结构。左边是女字旁,右边第一笔叫横折折折钩。
师:你们看得真仔细!教老师写吧!(生说笔顺,师在田字格里书写。)
师:在生活中,你知道这两个字有哪些好朋友?
(生踊跃给这两个字组词。)
打开习字本,先描红后写字。听轻音乐,开始描红。
【点评: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识字、写字是一二年级的教学重点,是阅读写作的基础。所以,不仅要创设情境识字,还要踏踏实实地进行写字训练。】
四、拓展延伸,回归生活。
师:最后,让我们听着轻音乐,诵读这些诗一样美的词串。
生:在音乐声中边读边想象画面。
师:这些词儿给我们描绘了一幅多么美好的画面呀!你们想在自己的画上添上一些词,读起来也像诗一般美吗?
(生略加思索,便争先恐后地发言。)
师:说得不错,小组合作在画上添词。
生1:我们小组添上的词是:
空调 冰箱 电风扇
冷饮 棒冰 大西瓜
生2:我们小组写的是:
散步 乘凉 数星星
夜景 闪烁 霓虹灯
【点评:似乎令人难以相信,一年级的孩子竟能这般妙语如珠,事实上,只要我们有心给孩子创设一个情境,为孩子提供语言实践的机会,让充满灵动的学习放飞孩子们的思维与想象,我们定将体验只有创造者才能体验的喜悦!】
附:课堂练习
1.照样子写词
写出几个像“亮晶晶”这样ABB式的词语。
2.量词填空
关键词 小学语文;阅读课;阅读教学
一、认真解读文本,注重预设生成
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根本途径在于教师必须先钻研、理解文本,要“在文本中走几个来回”,从而明确教学目标、确定教学重点、挖掘训练要素,并选取符合教材与学生实际的教学方法。从而就可以轻松地驾驭课堂,有效地解决教学中生成的问题。正是精心的预设,才会有精彩的生成。如果教师自身对文本没有吃透,不了解编写意图,教学目标不明、教学重点不详,就会大大削弱教学的有效性,使学生难以进入情境。
如在教学《落花生》一课时,正是在课前作了认真地解读,作者许地山笔名“落花生”,刚好与文本题目一致,不是一个偶然的巧合,这是作者以物自喻,彰显自己做人的态度。再联系那个时代水深火热的中国,有多少仁人志士和先生(落花生)一样,为大义、为祖国、为社会“藏而不露,只求奉献,不求索取”啊,哪怕这索取的仅仅是旁人因看见“体面”而产生的“爱慕之心”。根据课堂上学生的质疑,进行恰如其分的引导,此时没有学生再会为花生虽实用但不好看而遗憾,相反,会为落花生的藏而不露,只求奉献而自豪,为作者的不求索取,但求奉献而敬佩。准确把握课文主旨。
钻研教材是有效教学的前奏,透彻地把握教材可以使教师“轻松上阵”,充分发挥教材的功能,使学生获得预期的进步,提高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二、努力创设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我国古代教育家孔子曾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知者”说明兴趣对于学生阅读学习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小学语文教材里,记叙文和文学作品占了大部分,这些课文写人、记事、绘景、状物,内容具体,形象生动。在学习课文时,教师要引导学生欣赏文章中精炼的语言,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使他们对文章里生动的记述和描写产生强烈的感受,在脑子里唤起相应的形象,在情感上引起共鸣。这时,他们就会被形象的画面所吸引,进入文章所描绘的境界;他们就有了学习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学习对他们来说就不是负担,而是执着的追求。
创设教学情境的手段方式有多种多样,故事讲述、形象描绘、音响音乐等听觉情境,实物模型、图片图表、幻灯、投影等视觉情境以及演示实验、表演操作等动觉情境,都能创设出良好的教学环境、氛围,显示出形真、神似、情切、意远等特点,让学生如闻其声,如见其人,如临其境,有利于学生观察思考,催生出强烈的探究欲望,变学生被动的学习为主动的学习。
如教学《密西西比河风光》一课时,我先通过多媒体课件出示密西西比河风光图片,使学生仿佛置身于风光旖旎的密西西比河河畔,再配以一段轻松优美的乐曲,让学生在乐曲声中尽情感受密西西比河繁茂而粗犷的美,然后问:“密西西比河美吗?美在何处?”再请学生读课文,寻找答案,学生兴趣盎然。通过这样情境的创设,丰富了学生的感知,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学生学得积极主动,大大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
三、交还主动权,发挥自主性
长期以来,教师在阅读教学中为了赶时间或省心省事,常常无视学生的自主性。《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老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语文课堂必须坚持学生的主体地位,把课堂参与的主动权交给学生,教师、文本都应该为学生服务,最大限度的去挖掘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从而发展学生思维,开阔学生眼界,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这一理念揭示了阅读教学的基本要求:以教材为媒体,交还学生主动权,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注重学习方法的指导,放手让学生做力所能及的自主学习。如教学《韦德的心愿》一课时,出示课题时学生质颖:韦德的心愿是什么?为什么是这样的心愿?他和其他孩子的心愿为什么不一样?然后让孩子们带着这些问题自由读书,有了初步的答案后再在小组内交流,最后以小组单位进行汇报。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只是一个组织者、引导者,学生与文本进行充分对话,与作者对话,然后生生之间对话,最后是师生对话。一个天真可爱的,充满爱心的韦德就在孩子们心中出现了,韦德那心地善良的美好品质也深深地感染了孩子们,这样就加深了学生对课文的理解。
四、读悟结合,读写结合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因此,重视学生的阅读实践是提高阅读教学有效性的重点,在阅读教学中就必须处理好朗读与感悟,阅读与写作的关系,做到读悟结合,读写结合。
读即朗读,悟即品悟,朗读和品悟相辅相成。熟读、精读之后,方可在心中感悟到语言的艺术之魅力。在教学《匆匆》一课时,范读之后,我让学生进行大胆地朗读,学生们反响很大。在抒情的朗读时,不知不觉便感受到了时间易逝,人生短暂的内涵。也利于背诵优美的文字。
【关键词】小学语文;童话教学法;问题;作用
小学生在思维和心智上还处于发育阶段,对于其他形式的文学难于理解,而童话语言简单易懂,靠着丰富而大胆的想象,在学生心目中塑造出许多经典的人物形象,这在孩子的成长中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多读童话,能够有效启迪孩子的思维,培养孩子的想象力,同时借助童话中的故事,帮助孩子形成争取的价值观念。所以,童话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有着重要的作用,由童话而创造出的童话教学法,也承载着童话的这一妙用。
一、何谓童话教学法
在笔者看来,童话教学法就是通过引用一段童话作为教学手段进行教学的方法,换而言之,童话教学法相当于一种情景式教学法,同时也是一种比传统教学模式要生动活泼的直观式教学,对学生来说是一种极具乐趣的教学方法。
二、童话教学法对小学语文的作用
现阶段小学语文的教学任务就是帮助学生建立其扎实的语文基础,比如读写汉字;让学生掌握最初级的语文阅读和语文表达能力,比如诵读诗歌,鉴赏浅显的文章,学会使用字典词典;最后还有掌握灵活的口语表达能力。诸如以上的目标几乎都要在课堂上进行,为了提高语文教学的课堂效率,急需找到一种适合的教学方法。
小学生在学习的自主性上有着明显的不足,因此,在小学阶段,学生进行学习活动主要靠的是兴趣上的引导。小学生涉世未深,心性纯洁,对周围的人和物有着极大的好奇心,爱幻想。而童话的一大特点就是具有幻想性,反映出的是一种对于理想生活的向往,其中略带夸张和离奇的情节,能在心灵上引起学生的共鸣,让学生读起来感到快乐,童话教学也就契合学生的心理特点,更加直面地向学生展示教学内容,学生更加容易接受,有著兴趣的引导,自然不会缺乏学习的动力,学生注意力集中了,课堂教学的效率自然得到提高。
在童话的世界中,所有的事物几乎都被拟人化,被赋予了一定的人格,甚至动物也会说话,能和人类做朋友,这种自然的童话教学也能够启迪学生的思维,开发学生的想象力。在小学中,学生的想象力不应该受到任何的限制,童话教学靠着幻想性这一特点,迎合了学生的思维方式,可以争取地引领他们对未来、对世界、对自己感兴趣的事物进行具有一定逻辑、夸张但又具有一定现实意义的想象。在课堂教学中,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含义,体会文章传递出的感情,发散学生的思维。
三、童话教学法暴露的问题
(一)缺乏明确的教学目的,过分注重形式而忽视了童话教学的内容
童话教学法是一种维系在学生和教材内容的纽带,引用这一方法主要是为了激发出学生学习课文的兴趣,给原本沉闷的课堂增加些许趣味,让学生对课文内容有着更加深刻的认识。然而有的教师太过强调童话教学的整个过程,没有灵活地使用这一方法,以致忽视了原本的教学目的。
(二)小学语文教师在童话教学方面的理论素质普遍不高
这并不是否定广大语文教师的能力,而是阐述一个事实,童话教学法作为一种新型教学方法,还缺少足够的理论支撑,更多的则是语文教师根据教学经验,在实践中摸索。有些教师在童话的指导意义上认识不足,认为童话很简单,这种满目的自信往往会影响童话教学的效果。
四、童话教学法在小学语文中的应用策略
(一)教师在进行授课时,可以适当地采用童话式的语言
现阶段的小学语文教学,往往是语文教师在课堂中起着主导作用,那么,在使用童话教学法时,教师就有必要使用童话式的语言,将学生往童话环境中引导,让学生更加开心的进行课文内容的学习。比如,在进行《雪地里的小画家》一课时,笔者首先给学生设置了一个谜题:小家伙们,你们平时画画都是用手拿着彩笔画,今天我要带着你们认识一群不同的小画家,他们画画可不用彩笔哟,只要在雪地中迈着翩翩脚步,就可以画出一幅幅美丽的画卷,你们来猜猜他们是谁?经过这样具有童话意味的引导,学生就能更快地进入角色,对课文内容产生兴趣。除此之外,教师应当尽量将童话式的语言沿用到课堂结束,因此,每个教师在使用童话教学法前都应当思索如何才能更好地使用童话式语言。
(二)有了适当的引导,教师还要创设出适合课本内容的童话情景
创设童话情景是课程设计中最为关键的一环。首先,教师要认识到,光靠着课堂开始时的童话式引导语,有时是不能将学生完全引入童话之中的,这个时候,教师还需要借助其他手段,诸如音乐、视频、图片。利用这些条件,给学生构建一个更加直观的情景。需要注意的是,教师在使用课件时,要尽可能地贴近课堂内容,同时具有多彩的颜色等,让学生能够受到感染,必然而然地进入教师创设的情境中。除此之外,教师还需要引导学生进行想象,让学生真正深入到情境中,设身处地的感受课本所传递的情感。比如在进行《七颗钻石》一课时,教师就可以设计这样的情景,首先,大家一起来到了一个极为缺水的小村子,大家来想象一下,当你十分口渴的时候,没有水喝是一种怎样的感受?当你有了水后,会不会舍得分给妈妈?分给陌生人?让学生有种身临其境的感觉,在自身增强情感体验的同时,对文章的理解也更加深入。
(三)促使学生完全融入课堂教学
无论哪个阶段的教学,学生始终是教学的中心,无论采用哪种教学方法,学生始终是教学的主体。因此,教师不应满堂讲评,而要鼓励学生参与其中。比如,在进行《铁罐与陶罐》一课时,笔者就在课前给学生准备好作为铁罐和陶罐的头套,在课堂上,选学生上台来,带着准备好的头套进行表演。再比如,在《纸船和风筝》一课时,笔者就要求学生在课前先制作纸船和纸风筝,然后在课堂上,选学生分别作为松鼠和小熊,然后按照课文内容进行表演。
结语:童话教学法作为一种情景式教学法的延伸,对小学语文教学有着较为明显的作用,但这一教学法仍处于初级阶段,还需要广大教师进行探索。笔者希望通过本文,引起广大教育工作者的重视,共同研究童话教学法,帮助学生不断进步。
参考文献:
关键词:小学语文;高效课堂;构建策略;
一、引言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提升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质量已经成为了越来越多一线教师需要解决的重要课题。对小学语文教师而言,必须要深入钻研、积极学习、不断探索创新,力求实现课堂教学高效化、教学方法合理化以及教学思路创新化发展。在组织开展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应尽可能的捕获各类对教学有价值的信息,采取有针对性的教学策略,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来设计教学方案,为高效课堂的构建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构建小学语文高效课堂的作用
构建小学语文高效课堂是提升教学效率的重要保证,也是贯彻落实新课程改革和素质教育的必然要求。小学语文属于小学阶段学科体系中的重要内容,学生只有学好了语文才能够更轻松的掌握其他学科的知识。因此,语文教师必须要彻底转变过去的教学方式,力求打造精品高效的小学语文课堂。其一,过去的课堂教学盲目的注重教师的地位,教师在课堂中的权威不可动摇,学生只能够一味的听取教师的讲授内容,这就造成了很多学生即便是心存疑问也不敢提出来,在语文课堂中处于被动学习状态,而高效课堂的构建能够打破这一传统教学模式,充分的体现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将课堂真正的还给学生;其二,高效课堂的构建需要应用很多不同的教学方法,这些新颖的教学方式可以很好的锻炼学生各方面的能力,帮助他们开拓视野,在学习过程中提升自己的能力。除了教材中的知识内容以外学生还可以通过语文课堂了解到很多其他方面的知识,进而拓宽思维领域,在很大程度上激发了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其三,高效课堂实施之后,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能够得到有效提高,很多学生从过去的被动学习甚至厌学逐渐开始喜欢语文这门课程,开始积极主动的学习,也乐于参与到课堂活动中来,语文课堂不再是过去那样死气沉沉的状态[1]。
三、小学语文高效课堂的构建策略
第一,科学设计课堂导入。著名教师于漪曾经提出:一节课开始后,其导入方式就如同提琴家上弦,歌唱家定调;只有第一个音定准了,才能够给演奏或者歌唱打下良好的基础。因此教师在对课堂导入方式进行设计的过程中必须要充分注重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让课堂导入可以有效的吸引学生注意力,扩展他们的思维,让学生能够处于跃跃欲试的状态[2]。教师也可以利用设置悬念的方法来调动学生的求知欲,为他们更加深入的揣摩钻研课本打下良好的基础。因此,精巧的导语往往都包含了较大的悬念,可以在第一时间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同时调动起他们探究问题的积极性。作为一节课的重要切入点,课堂导入必须要能够做到先声夺人,呼唤起学生乐学的欲望。利用科学的课堂导入,配合教师营造的与教学内容息息相关的情境,能够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跟随教师的脚步去思考和探索,从而能够较快的进入师生共鸣的境界。例如在讲到《富饶的西沙群岛》这篇课文时,在进行课堂导入之前笔者首先利用多媒体设备向学生展示关于西沙群岛的风景照片和视频短片,让学生对西沙群岛的美丽与富饶有一个初步的印象,通过图文并茂的课件,激发出学生学习本课的欲望,从而能够起到一种未成曲调先有情的作用,在正式讲课时学生都能够积极的参与其中,教学质量也有了明显提升。
第二,丰富课堂教学形式。高效课堂的构建是一种新理念,同时也是一个探索的过程。因此语文教师必须要从学生的角度出发,让学生主动的参与到课堂中来,进行高效的师生互动,最终实现小学语文高效课堂的构建。比如在讲授《翠鸟》这篇课文时,笔者要求学生说出自己喜爱的小动物,并且从课本、电视或者网络中搜集这种动物的相关资料,在搜集的过程中同时寻找关于翠鸟的资料,让他们对翠鸟有一个初步的印象。在上课时抽取学生上台说出自己喜欢的动物的基本信息以及喜欢它的理由,这一环节结束后向学生提问:翠鸟有哪些生活习性?要求学生自己通过课文寻找答案。为了培养他们的合作探究能力,笔者将学生分为不同的小组,每组提出不同的问题让他们自行探索讨论,最终由小组长进行统一汇报,评比出哪组学生的回答最为准确。这样的教学方式能够充分发挥出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将课堂真正的还给学生,同时还可以有效的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创造性思维,彻底的改变了传统语文课堂教学封闭而枯燥的模式。
第三,改进课堂提问方式。课堂提问的作用可以说是相互的,但教学的主要目的是为了让学生“学”,教学质量的提升始终是围绕课堂教学活动而服务的,最终的受益者依旧为学生,因此为了充分的发挥出课堂提问的作用,进一步提升课堂教学质量,在进行课堂提问的过程中必须要抱有明确的出发点以及针对性。课堂提问的出发点是本节课的主要教学目标,而其针对性便是要紧紧结合本节课的教学重点。在小学语文课本中有很多能够让教师设疑的内容,教师不但要设计出与教学重难点相吻合的问题,同时还应当让课堂提问发挥出承上启下的作用。比如在讲授《七颗钻石》这篇课文时,提出的关键问题是学生从水罐的变化中体会到什么?因为提问比较准,本节课的主要内容也能够有效的把控。另外,在具体的操作过程中,教师不能够单单盯住几名尖子生,要依靠课堂提问的系统性,从易到难,设计出所有层次学生都能够思考解决的问题,从而让学生树立学好语文的信心。总之,课堂提问是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能够培养学生思维能力、有效掌控课堂教学节奏的重要手段。
第四,多媒体辅助教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如果可以充分的发挥出多媒体辅助教学设备的优势,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帮助教学活动的开展,让语文课堂变得丰富多彩,学生的积极性便能够被有效的调动起来。多媒体辅助设备具备形象直观、图文并茂、内容丰富等诸多优势,学生能够通过多媒体辅助教学设备走近课本,让原本死的文字变得活灵活现,学生也能够更好的理解和掌握课文内容。比如在讲授《桂林山水》这篇课文时,如果单纯的依靠教师讲述,学生无法真正领略桂林山水甲天下的美景,这时借助于多媒体设备来向学生播放关于桂林山水景色的视频,让学生好像身临其境一般,置身于如诗如画的美景之中。随着画面的转换,学生们也发出一声声赞叹,都被这样美妙的景色深深的吸引了。紧接着又配以音乐和学生一起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抽调几名学生上讲台为大家范读,学生们的积极性都非常高,一个个跃跃欲试,很多学生都表示学习了这篇文章之后都希望自己将来能够真正的去桂林看一看祖国秀丽的山水。利用多媒体设备能够帮助教师营造丰富多彩的教学情境,有效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打开了他们的思维[3]。
四、结语
总而言之,小学语文高效课堂的构建与实施并没有固定的方法,也并非是一朝一夕能够实现的。因此小学语文教师还需要在日常教学过程中不断积累总结,不断探索提升,敢于尝试新的教学方法,与学生一起打开语文世界的大门。
参考文献:
[1]赵东伦.试论小学语文高效课堂的构建[J].学周刊,2015(02):28.
[2]李玉凤.合理运用多媒体技术构建小学语文高效课堂的实践探寻[J].中国校外教育,2015(0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