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工业园区工作要点范文

工业园区工作要点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工业园区工作要点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工业园区工作要点

第1篇:工业园区工作要点范文

Abstract: The industrial park is the important platform and vehicle to implement "industrial strength state" strategy in Dali, and the eco-industrial park is the inevitable choice to promote new industrialization and realize the healthy and rapid development of the industrial park of Dali. This paper takes the spirit of related document of Yunnan Province, Dali Prefecture as a guide, proposes strategy and model recommendations of eco-industrial park construction, based on the study of dynamic situation.

关键词:大理州;生态工业园区;策略;模式

Key words: Dali;eco-industrial park;strategy;mode

中图分类号:F424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1)08-0044-02

0引言

生态工业园区是以工业生态学及循环经济理论为指导,以追求更高物质利用率和能量转化效率、减少园区污染物排放量、降低企业环保成本、提高园区整体效益为目标的新型工业发展模式[1],目前正成为许多国家工业园区改造的方向,是我国继过去的经济开发区和高新技术开发区以后的第三代工业园区的主要发展形态。本文运用工业生态学思想及可持续发展理论,综合国内外生态工业园区的成功经验,对大理州生态工业园区建设的策略和模式选择问题进行探讨,以期对西部工业后发展地区的生态工业园区建设理论和实践有启迪意义。

1大理州工业园区建设概况

在推进工业经济发展过程中,大理州着力做好工业园区建设、技术创新、提高企业管理水平、品牌建设四篇文章。2001年,大理州率先在全省实施工业园区建设,通过多年的努力,全州工业园区建设已取得阶段性成果。2003年,大理州进一步明确了“把工业建成富民强州最大产业”的战略目标。2008年9月,又提出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的决策,逐步形成了较为清晰的工业总体发展思路及具体规划布局。截至2009年,全州共批准建设12个工业园区,总规划面积91.2平方公里,控制性规划面积75平方公里,规划总投资39.6亿元,入驻企业达156户,完成工业产值120亿,占全州工业总产值39%。工业园区化的产业聚集效应逐步显现,促进了工业空间集约化、空间专业化的发展,推进了工业增长方式的集约发展。

但是,随着大理州工业经济的快速发展,工业园区环境问题也因企业集中、生产规模大而成为其发展中不可忽视的问题,与之相关的生态问题也逐渐延伸。现阶段的大理州域工业园区大都是继承了发达国家和地区的经济技术开发区、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模式,属于在传统的经济活动中所形成的第一、二代园区。州域工业园区内的各个企业被看作一个整体,注重末端的环境治理,未能通过中间产品和废弃物的相互交换而相互衔接,园区资源未能得到最佳配置、废弃物未能得到有效利用、环境污染未能得到有效控制,也未能形成一个比较完整和闭合的生态工业网络。

因此,要使大理州工业园区纳入良性、健康的发展轨道,就必须突破现有的发展模式,理性选择目前国际上和国内发达地区兴起的第三代工业园区模式――生态工业园区模式。毫无疑问,生态工业园区模式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它代表着工业园区未来的希望,生态工业园区建设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趋势。作为工业后发展地区的大理州应抓住生态工业园区建设基础好、来势好、潜力大的有利条件,迎潮流奋起直追,在州域掀起生态工业园区建设的热潮。

2大理州生态工业园区建设策略与重点

当今主流产业生态学理论中,在关于生态工业园区建设方面,当今有“绿派”与“棕派”两个派别[2]。“绿派”学者支持在政府主导下引导企业在闲置土地或拆迁传统工业园以建设全新的生态工业园。而“棕派”学者认为新建生态工业园有太大的不确定性、太低的可行性,政府应该对有潜力的、有质能循环基础的现有工业园进行渐进式产业生态化改造。也就是说生态工业园区建设有两种实现策略:新建生态工业园区与对现有工业园区进行产业生态化改造。[3]

目前的大理州的工业园建设基础较好,形成了涉足多个产业领域的工业产业园区,但地方政府难以获得庞大的资金支持新建生态工业园项目,难以完成招引新企业或说服企业冒着投资风险搬迁至新建生态工业园的任务,加之地处滇西,交通、信息等缺乏比较优势,生态工业园建设理论、实践经验和技术支持方面的制约,政府难以保证新建生态工业园区具有持久的稳定性。因此,本文认为,大理州选择对现有工业园区进行循序渐进的产业生态化改造重构是较为现实与稳妥的策略。即把传统工业园与产业生态理论结合在一起,按照可持续发展的要求进行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传统产业的技术改造,在现有工业园基础上建设产业共生系统,以使现有工业园向生态工业园过渡,达到尽可能完善的资源利用和物质循环以及能量的高效利用。同时,对将要新建园区的选址应充分考虑当地的生态环境容量,调整列入生态敏感区的工业企业,最大限度地降低园区对当地生态系统以及对州域环境造成的影响。

从大理州工业园区和各地经济结构分析来看,各地发展生态工业的基础不尽相同,由此针对不同对象应有不同的推进策略和工作重点。笔者认为大理州生态工业园区改造与建设可概括为以下四种类型:一是已具有较好生态工业雏形的工业区域或园区。此类园区内已经形成几条主要的生态工业链,在副产品或废物的交换和能量、废水的梯级利用以及基础设施的共享等方面不同程度地具备初步规模。对该类园区的建设策略与重点:第一,要在不断充实、完善生态工业链的基础上,形成一个稳固的生态工业网,通过采用高新技术对传统工艺进行改造和开发科技含量高的新产品,将各条生态链做大、做强,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最终提高生态工业网的经济实力;第二,通过实施清洁生产审计、建立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等措施,进一步提高生态工业网中各环节的质量。二是普遍存在的门类较多但彼此之间缺乏联系的工业区域或园区。对该类园区的建设策略与重点:第一,要在加强入园项目规划管理以外,对区内现存的企业进行能流、水流、物质流、废物流以及信息流等方面的重新集成,尤其是能流和水流的梯级利用,企业之间建立起物质流动和循环利用的渠道和机制。第二,也是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即在生态工业园区内建立一个企业孵化器或类似的企业孵化机制,它在园区内将扮演非常重要的角色,如出台一系列有利于物质流动和循环利用的政策,给企业间提供共享设施,建立企业间相互合作的机会和渠道,及时向企业提供市场信息和技术支持信息,为企业提供人员培训等。从国内外实践经验来看,建立一个高效的企业孵化器,是园区成功与否的一个重要因素。三是尚未建设或尚不具有规模的园区。该类园区的工业生产基本属于空白或刚刚起步。因此,园区的建设策略与重点是抓好园区的整体规划工作,设计出主要的工业链,并在此基础上筛选和提出最初的入园项目(包括工业项目、基础设施、服务设施等)。四是将来必然要建设的突破地理位置限制和行政区域限制的更广泛意义上的工业园区,即不同的工业区域或园区之间的更广泛意义上的生态工业园区,或者说生态工业网络。该类园区的建设策略与重点是要依靠资源和废物流动关系建立起稳定的经济关系,促进资源和废物流动关系的长期化,由此保证生态工业网络的稳定运行。

综上所述,四类生态工业园区的建设策略应突出“四化”。即对第一种类型的园区(已具有较好生态工业雏形的工业区域或园区)应突出“深化”,第二种类型的园区(门类较多但彼此之间缺乏联系的工业区域或园区)应突出 “孵化”,第三种类型的园区(尚未建设或尚不具有规模的园区)应突出“规划”,第四种类型的园区(生态工业网络)应突出“网化”。

3大理州生态工业园区建设的基本模式与步骤

对生态工业园建设模式的研究有助于高度概括总结生态工业园建设过程中的经验和问题,有助于正确把握生态工业园建设中的工作要点。本文根据国内外的自主共生型(卡伦堡模式)、产业共生型(广西贵糖模式)、改造型(美国Chattanooga模式)、虚拟型(美国Brownsville生态工业园)等典型生态工业园的建立和发展方式,特别借鉴浙江省丽水经济开发区合成革生态工业园区建设的成功经验,同时结合大理州的实际情况,提出了大理州生态工业园区建设的基本模式(见图1)。整个建设模式分为三个阶段,即确定生态工业园区的关键种企业、构筑生态工业园区的生态工业链和最后的综合与完善。

3.1 确定关键种企业“关键种”是一个生态学的概念。“关键种企业”就是指这样一些企业,在企业群落中,它们使用和传输的物质最多、能量流动的规模最为庞大,带动和牵制着其他企业、行业的发展,居于中心地位,也是生态产业链的“链核”,它对构筑企业共生体,对生态工业园的稳定起着关键的重要作用[6]。关键种企业对其他企业的分工和合作起着直接或间接的调控作用,决定着生态工业园区企业群的稳定性、企业的多样化和企业间工业生态化过程的持续发展。浙江丽水经济开发区合成革生态工业园中,能带动和管制其他企业和行业发展的合成革厂即为该园区的“关键种企业”。

3.2 构筑生态产业链构筑生态产业链是依据工业系统中物质、能量、信息流动的规律和各成员之间在类别、规模、方位上是否相配,在各企业部门之间构筑生态产业链,横向进行产品供应、副产品交换,纵向连接第二、三产业,实现物质、能量和信息的交换,完善资源利用和物质循环,建立生态工业系统[7]。构筑生态产业链主要包括生态工业园区系统集成建设与非物质化建设两大部分。系统集成建设具体有物质循环生态链、能量梯级利用生态产业链、水循环利用生态产业链和信息链。非物质化建设主要是指生态工业园区的管理与服务等支持系统。在系统集成中,以废物减量化、再循环利用和废物资源化为指导原则。[8] 通过成员内和成员间的物质循环链和能量梯级利用链系统、水循环利用链和信息链的系统集成以及园区科学规范的管理与服务,努力达到生态工业园区内物质和能量最大程度的利用和对环境的最小影响,向循环经济和生态工业的方向发展。

3.3 综合与完善通过以上两阶段的建设,可以初步确定生态工业园区的大致轮廓。但是,由此构筑出来的生态工业园区可能还存在许多不足。因此,我们还需要对构筑出来的生态工业园区进行补充完善。此外,生态工业园建设模式是宏观建设的思路,要想具体地实施建设模式,还需要建设的具体规范的建设步骤流程(见图2)作为大理州生态工业园建设的保障。

4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4.1 循序渐进、全面规划,分步实施。渐进的策略就是从成本与风险比较小的项目开始建设,一个成本较小的合作方式是双边合作,与复杂的网络相比,双边的合作由于具有交易成本低、运作比较稳定的特点而更易于实现。[10] 大理州应立足于现状,着眼于全省经济的最新走势,对园区定位、发展方向等进行科学、全面规划,确保园区建设既切合实际,又有一定的超前意识,充分拓展园区的时间、空间范围。除此之外,还应采取分步走、有先后、有阶段、有重点的方式进行建设。按照规划,优先实施一批重点工程,发展一些主导产业,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同时,通过各种项目、支持系统的不断完善,逐步推进园区建设总体目标的实现。

4.2 政府引导、市场主导和公众参与相结合的建设方式。在生态工业园区的建设中,大理州各级政府应充分发挥政府引导机制,全面做好园区建设的规划、政策和产业导向工作,并将市场化运作机制注入园区建设的全过程。通过地方财政、投融资、民间资本等渠道筹集建设资金,通过合资合作、招商引资、招投标等方式,引进大企业(集团)、大项目。实现投资主体的多元化、园区建设的多样化,实现以园招商、以商建园、以商兴园的新局面。同时,应加强宣传教育,增强公众的生态环境意识,鼓励公众积极参与生态工业园区的建设及监督。

4.3 注重政策引导和扶持。生态工业的建设需要在多个产业或企业间进行工业生态的链接。[11]所以,单纯靠企业自己进行这种涉及多方面企业的协调和组合,存在一定的困难。因此,大理州各级政府必须在生态工业建设中发挥主导的协调和指导作用。一是在政策上向生态工业园区项目倾斜;二是进行政府采购时优先安排向发展循环经济的生态工业企业购买;三是针对某些污染型行业,政府要制定必要的强制性法规和强制性措施,促进其向循环经济和生态工业发展。

参考文献:

[1]刘建伟.生态工业园构建模式及其推进机制研究[J].现代经济探讨,2007(3):88-91.

[2]王兆华,尹建华,武春友.生态工业园中的生态产业链结构模型研究[J].中国软科学,2003(10):149-153.

[3]Lambert, A.J.D. and Boons, F.A. Eco-industrial park: stimulating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in mixed industrial parks. Technovation,2002,22:471-484.

[4]邓伟根,陈林.生态工业园构建的思路与对策[J].工业技术经济,2007(1):31-38.

[5]冯之浚,等.我国循环经济生态工业园发展模式研究[J].中国软科学,2008(4):1-10.

[6][7][8]王春能,等.工业园区生态化建设的模式构想[J].浙江工业大学学报,2006(2):145-147.

[9]薛东峰,等.南海生态工业园区的生态规划[J].环境科学学报,2003(3):285-288.

[10]董王飞,杨耀富.我国生态工业园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石家庄经济学院学报,2009(4):41-44.

第2篇:工业园区工作要点范文

       XX年,是“十一五”规划的开局之年,昭通市经济委员会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和省、市工业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求真务实,开拓创新,在推进新型工业化进程、经济运行、发展非公有制经济、行业管理等方面开展了大量工作,取得了较好成绩,工业经济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现将上半年的工作简要总结如下,并提出下半年工作要点。

       一、上半年工业经济运行情况

       今年以来,我市经济承接了去年的良好发展态势,经济运行健康正常,全市国民经济平稳增长,工业经济较快增长,经济效益不断提高,其主要特点在于:

       ──工业生产增幅逐渐回升。开年以来由于供电不足,部分企业开工不足、停产检修,全市工业生产形势低迷,2、3、4月工业生产增幅分别为3.97%、0.6%、3.2%。5月份以来,全市工业生产进入了较快增长的轨道,1-5月实现全社会工业总产值42.9亿元,同比增长19.8%。(绝对数为现价,增幅用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缩减法计算的工业增加值速度)。主要是规模以上企业实现工业产值34.8亿元,增长20.4%,带动全部工业增速比上月提高16.6个百分点,主要是烟草、化工、矿产品、建材业增幅较大。规模以下工业产值8.1亿元,增长16.6%。

       ──轻重工业同步增长,重化工业发展亮点突出。规模以上轻工业实现产值17.5亿元,增长22%。主要是烟草加工业实现工业产值14.9亿元,增长23.8%,1-5月累计生产卷烟21万箱,同比增长17%;印刷业实现产值1.47亿元,下降24%。生产丝43吨,同比增长一倍多;中成药17吨,增长了7.5倍。

       重工业实现产值17.3亿元,增长18.2%。由于多数重工产品价格上涨,如不扣除价格因素,重工业高速增长30.2%。主要是化工业实现工业总产值8.5亿元,同比增长14.8%,其中云天化股份公司实现工业增加值4.2亿元,增长20.7%。多数重工业产品增幅较大,电石7.2万吨,增长1.2倍;原煤258万吨,增长6.3%;铁合金2837吨,增长1.2倍;铁矿石1.9万吨,增长72.4%;硫铁矿增长1.5倍;水泥49.9万吨,增长19.9%。

       ──规模工业经济效益有所改观。1-4月,规模以上80户工业企业经济效益明显改善,向省签定的工业经济发展四项指标均超过目标进度,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18.48亿元,增长22.4%;主营业务收入34.96亿元,增长28.8%;利税总额14.1亿元,增长23.9%,其中利润6.0亿元,增长26.1%。分行业看,除煤炭、电力、供水、印刷、工艺品制造业利润同比下滑外,其它12个行业盈利水平都有所提升,利润总额大幅增长的有烟草、纺织、造纸、建材、有色行业,同比扭亏为盈的有农副食品加工、医药、塑料行业。

       就我市上半年工业经济运行情况来看,存在的主要问题是:

       一是结构性矛盾突出。我市工业对少数大企业的依赖性过强,大企业的波动对全市工业影响突出。年初昭通烟厂因假期调整和技术改造,致使全市工业增长幅度明显回落,到5月生产趋于正常,而去年同期因技改停产,使其对全市工业增长的贡献率达37%。侨通公司近年来生产经营较为困难,昭通供电局实行省级核算,各项指标具有不可控因素,这些对我市工业经济增长都有较大影响。

       二是基础设施建设相对落后,能源、交通等瓶颈约束十分突出。煤、电、油、运供需矛盾突出的问题在一定时期内难以缓解;多数原材料产品价格上升,对我市具有着双方面的影响,在有利于刺激重化工产业发展的同时,也助推了产品生产成本上升。

       三是中小企业发展资金不足。“银行难贷款、企业贷款难”的现象依然明显存在,一方面是中小企业融资难,资金短缺问题突出,另一方面是银行缺乏好的贷款项目,市内金融机构存贷差已高达60多亿元。

       二、上半年经委主要工作

       半年来,全市经委系统广大干部职工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提出的经济发展目标,抓住机遇,努力工作,重点在以下工作上取得了较好成绩:

       (一)重调查研究,夯实各项工作基础

       一是安排和部署好全年工作。为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市有关会议精神,安排部署好全年工作,3月中旬召开了全市工业经济工作会议,在总结XX年工作的基础上,认真分析了存在问题和面临的形势,安排部署了今年各项工作任务。

       二是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做好技术改造项目工作。1-5月,全市重点工业项目预计完成投资3亿元左右,其中华新水泥已于5月投产,张窝水电站工业机组正进行安装调试,鲁甸2万吨电炉锌、6万吨电解锌、水富6万吨聚甲醛等项目即将投产,将成为我市新的经济增长点。今年共储备技术改造项目10个,上报省经委7个,其中重点做好省政府下达的两个安全生产示范改造煤矿的技改申报工作,涉及总投资4100万元,技改完成后将实现年销售收入5580万元,年税金805万元。向省经委推荐全市“十一五”期间重大工业投资项目,涉及煤炭、化工、建材、矿冶、农特产品等行业,总投资137.89亿元,预期实现销售收入186.68亿元,利税36.53亿元,其中以昭阳褐煤化工开发项目为主的化工行业,总投资为107.2亿元,占重大工业投资项目的77.74%。共4页,当前第1页1

       三是在招商引资发展工业方面取得突破。日产4000吨水泥熟料的华新水泥昭通有限公司已于五月正式点火投产;通过大量的调研考察,引进国内大型企业集团--西洋集团、三峡公司对褐煤资源进行开发利用的前期工作取得进展;在刚刚结束的昆交会上签订了投资总额55亿元的威信煤电联营项目二期工程建设项目,引资5.9亿元的绥江县10万吨制浆造纸迁建项目、昭阳区浓缩苹果汁加工厂建设、盐津县年产10万吨合成甲醇生产线和20万吨电石生产线、水富张滩电石厂二期建设、巧家县白鹤滩镇松梁村铅锌矿资源勘探开发、鲁甸和威信蚕桑加工产业等工业项目。

       四是组织了经委系统项目申报培训会。为加大我市项目储备的力度,增加项目数量、提高质量,我委4月底举办了项目申报培训会,就中小企业、非公经济、乡镇企业、工业技术改造的项目申报工作对各县区经贸局及重点企业有关人员进行了培训。

       (二)宏观经济调控得到加强

       一是加强对工业经济增长情况的监测分析。坚持经济运行分析会商制度,定期召集相关负责人对经济运行情况集中进行研究分析,及时把握当前经济运行的特点,指出存在的问题和症结,并针对问题提出下一步工作的建设性意见和建议。强化重点工业企业动态监测体系建设,在去年对23家骨干工业企业实施动态

监测的基础上,把监测范围扩大到50户企业。建立全市工业企业信息库的各项工作正在进行中。

       二是加强经济运行的要素调控。对全市煤、电、油、运供需情况随时跟踪、监测、分析,针对突出情况及时采取措施。由于天干雨少,今年发电量仅4.2亿千瓦小时,同比下降36%,但通过各方努力,向省争取指标,近期计划用电指标已经增加到了480万千瓦时/天,昭通供电局累计售电量4.96亿千瓦时,增长48.5%,对我市电力紧张的情况起到了缓解作用,使市内重点企业、重点工程的生产建设得以顺利进行。作为市政府春运工作协调领导小组成员单位,参与组织了春运协调工作。

       三是成立了昭通市工业经济联合会。今年3月,由市经委主管的昭通市工业经济联合会正式成立,作为中介机构、行业自律机构,在加强全市工业经济的综合协调管理、加强市场化建设、促进昭通新型工业化方面起到重要作用。目前,工经联的各项工作正有序推进,其重要作用正逐步显现,由其创办的《昭通工业》杂志已出了两期,引起了较好反响;并参与了茨院工业园区的可行性研究及总体规划编制。

        (三)促进中小企业和非公经济发展工作迈上新台阶

       认真贯彻落实省委5号文件和国发[XX]3号文件精神,推进中小企业和非公经济发展。在全市工业经济工作会议上,明确了今年发展中小企业和非公经济的思路,并提出了发展的目标任务及措施,继续完善了非公经济发展目标责任制,确保全年目标的完成。截止XX年3月底,全市非公经济企业4.24万户,从业人员12.2万人,占考核目标的93.1%,一季度上交税金1.09亿元,两项指标都超过省考核的目标进度。规模以上52户非公工业企业1-5月实现工业增加值3.87亿元,同比增长41%,实现利润总额1.15亿元,增长43.2%。储备非公经济项目31个,筛选、推荐6个上报省非公办争取资金扶持;推荐昭通三艾有机魔芋发展有限公司和彝良农副产品加工厂参加了第四届APEC中小企业技术交流会;推荐天昭药业等一批重点骨干企业参加了云南省银行金融产品推荐洽谈会。

       (四)园区建设进展顺利

       为合理布局工业发展空间,构筑工业发展平台,加快了工业园区建设。集中力量指导和督促省级昭阳工业园区的规划工作,委托省工业经济联合会编制可行性研究报告和规划建设方案,现已得到省政府批准;水富省级工业园区总体规划和可研报告已通过评审。彝良矿冶加工基地建设已全面展开,鲁甸茨院工业园区已具雏形,正在边规划边建设中。盐津工业园区规划即将启动。

       (五)企业改革工作取得新进展

       通过认真的安排部署,在深入实际调查研究的基础上,采取了完善政策体系、签订改革目标责任制等措施,使改革工作取得新的进展,新一轮纳入市级改革考核的33户国有企业,已经完成16户,占考核目标的48%。未完成改革的市建筑公司、市交通运输集团公司改制方案基本成熟正待审批,其余企业资产评估即将完成,改制方案已制定,可望在年内完成上报审批工作。城镇集体企业改革、股份合作制企业改革拉开了序幕,市轻工业供销公司(属城镇集体企业)、市锌品厂(属乡镇企业)的改革基本结束,市金属制品厂、水富盛通食品公司(股份合作制)的深化改革工作正有序展开。

       (六)加快乡镇企业发展

       认真贯彻落实全省乡镇企业工作会议精神,开展全市乡镇企业调查研究,做好项目申报、实施工作,组织各县区XX年项目申报工作并与市财政局共同研究筛选了17个项目推荐报送省乡镇企业局和省财政厅。按照省下达我市的目标任务对各县、区进行了分解。1-5月,全部乡镇企业完成增加值8.37亿元,同比增长31%,其中工业增加值3.87亿元,增长38.2%;实现利润总额2.87亿元,增长44%;上交税金0.92亿元,增长48.3%。共4页,当前第2页2

        (七)认真抓好相关行业管理工作

       抓好建材行业管理,推广散装水泥工作稳步发展;新办易制毒化学物品生产、经营、使用许可证8个,年检11户;对鲁甸县民爆仓库进行了检查验收;组织了全市盐政执法培训,参培人员128人,参加了3.15整顿和规范盐业市场秩序工作;对9户市内装饰企业进行了年检;做好资源综合利用认定申报工作,共完成了4户企业初审认定。

       三、下半年工作重点

       (一)突出重点,强化工业经济宏观调控与监测

       一是抓好煤电油运和重要原材料的综合协调,稳定全市工业生产。重点是加强电力调度协调,并根据实际情况搞好计划和节约用电,提前做好丰水期工业生产的各项准备工作,力争实现丰水期工业生产能力的全面释放,稳定全市工业生产。

       二是认真组织落实工业发展年度目标任务。对照目标,寻找差距,做好工业经济发展四项责任目标考核,确保全年任务的完成。加快重点企业发展,进一步发挥重点企业在工业发展中的龙头和带动辐射作用,完善制度,继续对工业经济四项责任指标、非公经济三项指标、乡镇企业四项指标进行责任制考核,确保“十一五”起步之年为后四年奠定一个坚实的基础。

       三是健全重点企业监测制度,实时分析研究经济运行动态,提高运行调节、调控能力。继续加强对重点监测企业的日常监测和指导,完善对列入全市重点的50户企业的监测、监控和分析。并密切关注国家宏观调控政策对我市工业经济发展的影响,及时做好工业经济运行监测分析。

       四是加大行业管理力度。继续加大建材、墙改、电力、易制毒化学品、资源综合利用、民用爆破器材、盐务等行业管理的力度。

       (二)促进企业技术进步与创新,推进结构调整

       采取各种措施,完善生产力布局,促进企业技术进步和创新,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做大做强我市工业。一是加大行业和资源的管理与整合力度,促进产业结构调整;二是加大技术改造项目的前期工作力度,争取上级的支持,扩大招商引资;四是进一步做好工业建设项目的跟踪监测,对各类项目搞好协调服务,监督好技术改造项目资金的使用,做好华新水泥等技改项目工程的验收工作。五是全面推行清洁生产,深入开展节约降耗,采取实行差别电价等措施,重点做好高耗能企业的节能工作;狠抓资源综合利用,提高工业“三废”的综合利用率;加快对发展循环经济的研究步伐,积极发展循环经济产业,切实推进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

       (三)抓好各种规划的编制和实施

       一是抓紧修改完善《昭通市“十一五”工业发展规划纲要》,争取尽快定稿,上报批准实施。二是组织好“十一五水泥工业规划”、开展中小

企业和非公经济发展战略研究等工作。三是加强对工业园区的指导和协调工作,抓紧省级昭阳工业园区和水富特色工业园区的规划建设,制定优惠政策,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建立工业园区动态监测机制;同时促进彝良矿冶加工基地、鲁甸茨院工业园区和盐津工业园区建设,培育工业经济发展新亮点。

       (四)营造环境,促进中小企业、非公经济和乡镇企业加快发展

       进一步完善发展非公经济的政策措施,营造良好发展环境,加强对非公经济发展的宏观指导和政策协调,引导其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提升产业层次。搭建银政、银企沟通平台,启动运行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为企业发展提供资金支持。对乡镇企业发展要稳步推进“三项工程”,大力培育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促进农民就业和增收。

       (五)继续深化国有企业改革,指导、督促好乡镇集体企业改革,开展好股份合作制企业改革试点工作

       一是继续以企业产权制度改革为核心,以国有企业为重点,推进和引导城乡集体企业、乡镇企业改革,深化股份合作制企业的改革,力争通过一年的努力,基本完成国有、集体企业的改革。二是开展回访调查和跟踪问效活动,指导已改制的企业进行和完善内部三项制度改革,帮助企业协调好各方关系,促使企业进入正常的生产经营轨道,逐步做大做强。

       (六)切实抓好挂钩扶贫工作

       认真贯彻落实市直单位挂钩扶贫动员大会精神,站在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谐社会的战略高度,把挂钩帮扶作为一项重大的政治任务,切实加强组织领导,明确责任要求,科学制定挂钩村的“十一五”扶贫规划和年度工作计划,加大督促检查力度,确保工作落实,创新工作机制,细化办法措施,出实招、求实效,帮助贫困群众找致富路子,多为群众办实事,按照“把握一个原则,突出四个重点,建立五个机制,推动两个结合”的要求做好新一轮挂钩扶贫工作。共4页,当前第3页3

       (七)加强队伍建设,提高行政效率

       抓好机关作风建设,进一步深入开展创建学习型机关活动,组织外出学习培训,抓好各种课题研究;强化经委系统内的联系、协调,加强对各县区经贸局的指导,实施工作目标考核,加强各县之间经委系统的沟通和联系,形成合力,促进全市经委系统工作打开新局面。

       随着雨季到来,电力企业发电增加,因缺电停产和开工不足的企业将全面开足马力生产,加之华新水泥等一批新项目的投产,上半年全市的工业经济可望实现平稳较快增长,初步预测上半年全市工业发展可以实现时间过半任务过半,预计全部工业增加值28亿元,增长30%以上,扣除价格因素后增幅可达10%。预计全年各项经济指标能基本完成,实现“十一五”工业发展的良好开局正在形成。

        

第3篇:工业园区工作要点范文

一、上半年工作总结

(一)加强项目储备和建设,不断提高项目管理水平。

1、抓好“5511”计划项目储备,加快推进项目建设进度。2010年“5511”计划储备项目219个,总投资483亿元,年度计划投资43.9亿元。截至4月底,“5511”计划完成投资6.6亿,占年度投资计划的15%,预计上半年可完成投资10亿元。进入市“6611”工程项目70个,总投资384亿元,年度计划21亿元,完成投资5.5亿元。进入省“861”项目19个,总投资259亿元。完成投资1.4亿元。重点项目建设进展顺利。颍河四桥、县医院城北分院总体工程均已完工,颍上一中北校区9月份可竣工并交付使用,城北新区二期路网、城市防洪八里河东西大道工程正在抓紧施工,农村公路“村村通”工程已完成水泥路面铺设86.08公里。

2、组织实施扩大内需项目。共争取扩内需项目4批16类154个子项目,新增投资3.19亿元,其中中央资金1.4亿元,地方配套1.79亿元。上半年在继续争取项目的同时,重点抓好扩大内需项目的竣工验收和资料的归档工作,目前竣工验收项目120个,占完工项目的93%。所有竣工验收项目资料完善、档案齐全。

3、深入开展以工代赈和库区移民工作。今年省下达我县中央预算内以工代赈示范工程项目2个,总投资570万元,其中中央预算内投资490万元,地方配套80万元。目前,下达的14个以工代赈项目已完工12个,在建2个,完成总投资846万元。

切实抓好库区移民工作。上半年年我县库区移民直补资金现已打卡发放完毕,实际发放直补移民人口7910人,发放直补资金236.82万元。下达我县的7个后期扶持项目,已完工4个。

(二)**铁路建设进展顺利。**铁路完成征地拆迁1185.7亩,补偿资金4000多万元。目前工程建设推进顺利,完成工程投资1.1亿元。

(三)医药卫生体制综合改革试点工作扎实开展。我县医药卫生体制综合改革试点工作已基本结束。全县30所乡镇卫生院和1所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重新核定编制1425人,竞聘上岗1000人,退休14人,分流327人。执行了基本药物药品零差率销售。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收支也纳入核算中心,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

二、下半年工作要点

下半年,我委将深入分析和全面把握当前的形势,进一步创新思路,明确定位,抢抓机遇,乘势而上,为构建和谐颍上,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做出新的贡献。:

(一)科学编制“十二五”规划,指导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加快十二五规划编制进度,进一步修改完善有关部门前期课题研究,在与省、市“十二五”规划和县各专业规划相衔接的基础上,完成规划纲要的编制和审批。加强对全县经济运行监测预测工作,促进经济社会健康、协调发展,确保全年各项预期目标全面完成。

(二)推进重大项目建设,保持经济发展后劲。围绕产业发展需要,积极谋划一批重大项目。积极推进刘庄坑口电厂、刘庄矸石电厂、鑫泰化工120万吨甲醇和“3052”等项目的前期工作进度。加快推进顺河南路、城北新区二期路网、城市防洪八里河东西大道、颍上一中北校区、**铁路等续建项目建设。下半年力争开工罗园矿井、工业园区污水处理厂、工业园区三期路网、中医院改扩建、八里河、西淝河、焦岗湖三大洼地治理、城区沟河塘环境治理等项目建设。

第4篇:工业园区工作要点范文

1、推进企业债券发行工作,完成向国家发改委报送企业债券发行申报材料;

2、推进xx农村合作银行改制,完善xx农村合作银行改制成立xx海洋银行总体方案(草案);

3、筹建成立xx市xx区华定小额贷款股份有限公司;完成华晟小额贷款公司股权转让工作,并报省金-

融办备案;完成华晟小额贷款公司XX年度考评,配合市审计局完成对公司的年度审计工作;着手开展第三家小额贷款公司发起人征集工作;

4、完成投融资体制机制创新课题研究,制定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快投融资体制建设的实施意见》;

5、开展xx投融资网筹建工作,完成年内上线目标;

6、主动邀请蓝色成长、阳光投资等市外风险投资公司来我区与华业塑机、森森集团、京洲水产、通发塑机等企业现场对接企业融资上市工作。积极对接中诚信,并邀请其到xx工业园区开展投融资业务咨询;

7、组织召开推广小额贷款保证保险试点工作讨论会;

8、制定《xx市xx区金融服务中小企业促进会章程草案》、《xx市xx区金融业发展专项引导资金使用管理办法(试行)》、《xx市xx区中小企业贷款风险补偿办法(试行)》,并完成意见征求工作;

9、积极关注区外商业银行引进工作,主动服务华夏银行杭州分行在xx设点选址;

10、谋划完成《xx区XX年金融工作思路研究》;

11、加强关注与交流,做好协调服务,积极推进德勤集团、森森集团和正和造船的上市工作。

12、完成全区重点企业及服务业企业、“三农”企业的融资需求调研,并积极衔接各金融机构做好推荐工作。完成对金融机构支持地方经济发展。

的年度考评,配合区政府召开XX年金融联席会议,继续强化政银互动沟通。

13、筹备xx村镇银行筹建前期工作。

14、浙江省未上市公司股份转让试点xx运营中心试营业,组织召开企业进场咨询会,鼓励引导企业进场平台,指导大洋水产开展进场平台的前期工作。

15、针对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联合交通银行xx市分行,组织召开面向工业企业的融资洽谈会。

16、完成《xx区中小企业融资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关于金融支持xx区域经济发展的几点思考》等文章和调研报告

二、XX年工作要点

1、继续推进企业债券发行工作;

2、继续推进xx农村合作银行农村商业银行改制;

3、兑现小额贷款公司奖励扶持政策,继续推进华晟小额贷款公司增资扩股;筹建成立我区第三家小额贷款公司。

4、继续推进xx投融资网建设;筹建网下专业投融资服务平台,实体化建设xx“金融超市”,争取XX年末网下专业投融资服务平台初步建成并投入运营;培育投融资信息服务平台经营主体,实现平台运作市场化;

5、继续推进我区小额贷款保证保险试点扩面工作;

6、出台《xx市xx区金融服务中小企业促进会章程草案》、《xx市xx区金融业发展专项引导资金使用管理办法(试行)》、《xx市xx区中小企业贷款风险补偿办法(试行)》;

7、探索建立民间资本投资服务中心;

8、继续关注市外商业银行引进工作;

9、继续推进德勤集团和森森集团的上市工作;

10、筹备开展村镇银行筹建工作;

第5篇:工业园区工作要点范文

我市是扬州地区开发区兴办时间较早、发展较快、规模较大的县市之一,各镇还举办了许多适应经济建设需要的工业园区、外商投资区。如今,我市各类园区建设已步入快速发展的轨道,建设规模逐年大幅增长,其增长幅度已大大超过全扬州市平均水平,成为扬州对外开放的排头兵、利用外资的重要基地、体制创新和科技创新的示范区、经济发展的新增长点,辐射带动作用日益增强。

随着各类园区的快速发展,其建筑施工队伍、建设监理单位、建筑管理部门等均很难跟上发展的要求,加之各类园区的管理部门的精、少、独立等特点,综合造成了建筑安全生产管理工作跟不上经济快速发展的需要,园区建筑安全事故多发,安全生产形势较为严峻,也较为突出。

一、主要问题分析

1、当地政府安全管理不到位,监管责任不落实

由于政府机构改革和市场经济的发展,对开发区、工业园区等建设项目,行业安全管理职责不明,行政监管主体缺失,建筑施工安全处于失控状态,存在管理盲区;安全管理体系不健全,主体责任尚未完全落实;当地安全监管部门安全综合监管职责不明确,也缺乏有效手段,其指导、协调和监督工作的难度大;施工企业违法违规分包、转包,建设项目未经施工许可开工建设,施工人员未经安全培训上岗作业等现象屡见不鲜。

2、企业主体责任不落实,安全基础管理薄弱

建筑施工安全生产涉及建设、施工、监理、设计、勘察等各责任主体。从历次园区安全检查,特别是建筑事故暴露出的问题看,有的施工企业安全生产规章制度流于形式,责任制未落到实处,安全生产管理机构和人员不到位,安全设施和劳动安全防护不到位。不少总承包企业对分包企业资质,特别是安全生产条件审核把关不严,违规分包现象严重;不少监理公司的项目监理人员不认真履行安全监管职责;有的设计单位对安全标准和规范重视不够,造成工程存在安全设计的缺陷等。

3、农民工安全教育培训滞后,从业人员安全素质不高

随着我市经济的发展和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农村大量剩余劳动力农民工大量涌向园区建筑市场,进入门槛低的建筑业。不少农民工未经培训教育就上岗作业,有的虽然进行了培训,但培训往往流于形式,缺乏针对性和有效性,难以满足施工安全的需要,这也是造成建筑事故多发的重要因素之一。

4、法规制度建设相对滞后,执法监督乏力

一是目前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和安全生产新形势、新任务要求相适应的建筑安全法律法规和制度建设相对滞后,有待进一步完善。如1997年颁布的《建筑法》,对于建筑领域调整的范围和对象,特别是有关建设管理和责任主体各方安全生产条件、安全生产许可、职责定位、行政处罚等方面的规定不明确或缺失,有的内容与有关法律法规不一致;二是有的建筑安全技术标准及规范已明显落后,特别是由于缺乏有强制性、可操作性的保障建筑施工安全投入明确的法律法规和经济政策的规定等,造成企业在市场不规范竞争的低价中标中缺乏安全投入保证,产生大量事故隐患;三是执法监督不力,对逾期未申请安全生产许可证或整改不合格的园区建筑施工企业还未制定明确、有效的处罚规定和办法,行政执法和动态监管工作不够严格。此外,对存在重大安全隐患和发生事故的企业和责任人的处罚力度不够等。

二、措施与建议

1、落实园区工程项目参建各方责任,规范安全生产行为。坚持安全生产企业负责的原则,依法确定建设、监理、施工等参建各方的安全生产责任,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度。推行由建设、施工、监理三方在开工前签订《园区工程项目安全生产、文明施工责任书》。坚持和完善园区建设工程招标管理办法、园区施工企业综合考评办法、园区建筑施工企业工资支付担保暂行办法,加强对施工企业和工程项目其它参建各方安全生产责任的考核,促进市场和现场的联动,严把建筑施工企业的市场准入、清出的安全审查关,奖优罚劣。

2、夯实基础性工作,开展建筑施工安全质量标准化活动。一要认真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关于开展建筑施工安全质量标准化工作的指导意见以推行《施工企业安全生产评价标准》和《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为核心内容,在园区施工企业和施工现场全面开展安全质量标准化活动,树立典型,以点带面,以提高企业和施工现场安全生产控制能力为目标,引导企业建立健全每个环节,每个岗位的安全生产工作标准,促进企业建立运转有效的自我保障体系,全面规范安全生产行为,努力实现企业市场行为的规范化、安全管理流程的程序化,场容场貌的秩序化和施工现场安全防护的标准化。二要使建筑施工安全质量标准化活动与专项整治工作结合起来、与创建文明工地的活动结合起来。今年规划市建筑安全监察站联合相关部门召开园区建筑施工安全管理经验交流会和示范工程现场会,介绍先进经验、表彰示范工程。

3、开展建筑施工安全专项整治工作。成立专项整治工作领导小组,加强组织协调。根据园区的实际情况,今年建筑安全专项整治工作将以大型房屋建筑、大跨度工业厂房为重点,将高处坠落、深基坑支护、模板支撑体系、高层和超高层外脚手架、大型机械设备的安装使用和钢结构安装作为专项整治的主要内容。根据园区建筑施工安全事故的情况和季节性施工的特点,加强系统管理,突出阶段重点。为了与省、市主管部门的工作要求同步,具体拟将园区的专项整治工作分为二个专题进行,具体为:第一专题:规范参建各方的安全行为。主要从承发包行为、履行安全生产职责两个方面展开整治。第二专题:保障安全生产经费的有效投入。主要从市场到现场,参建各方形成共识,展开整治。

4、积极开展创建文明工地活动和安全生产月活动,加大监管力度。多年来的实践证明,创建省、市级文明工地的活动和安全生产月活动,是促进安全生产的有效手段,以典型引路,是抓好安全生产工作的有效途径。将进一步明确创建责任,加强目标管理,狠抓措施落实,积极引导建设、施工单位参与创建活动,全面提升园区建筑业安全生产、文明施工的整体形象。监督管理机构要加大检查、执法力度,除了日常检查和季度大检查以外,要进一步加强巡查,增加随机抽查频率,加强对施工现场的动态监控。

5、深化培训教育、普及安全知识。要认真宣传贯彻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建筑工程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工作导则》、《关于开展建筑施工安全质量标准化工作的指导意见》、《建筑施工企业安全生产管理机构设置及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配备办法》、《危险性较大工程安全方案编制及专家论证审查办法》,组织培训《施工企业安全生产评价标准》和《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培训要分层次、分渠道、多形式,要重点抓好企业经理、项目经理、专职安全员的培训;组织好项目部成员的年度轮训,施工企业要认真做好工人的三级安全教育。

第6篇:工业园区工作要点范文

一、上半年招商引资完成情况

共引进5000万以上工业项目8个,1.内资:16月。完成年计划80%实际引进内资5.58亿元,完成全年计划的53.1%8个5000万元以上工业项目中亿元以上项目2个,完成年计划的67%实际进资4.67亿元,完成全年计划的66.8%

引进外资项目1个:合同外资111万美元。2.外资:16月。

二、上半年的招商引资工作的主要做法和特点

一是市领导强力推动。上半年。亲历亲为,推动招商工作有力、有序开展。市委、市政府把招商引资作为重要的工作内容放上议事日程,研究制定了全市开放型经济工作要点》招商引资目标考评方案》和《重点招商引资项目市领导跟踪服务布置》主要领导亲自接见客商、亲自推介项目,陪同客商考察洽谈;还多次率队到浙江、香港等地进行上门招商。分管领导也多次带领有关部门外出访问客商,推介,洽谈项目。

二是进一步加强三项工作。一是进一步加强重点项目招商。年初。对上述36个项目均明确跟踪服务的市领导、具体落实的责任单位及工作要求。目前,36个重点项目中,实现签约项目6个,开工项目5个,投产项目2个。二是进一步加强规范招商项目工作顺序。主要对项目的洽谈顺序、评审顺序、签约顺序、落户服务顺序、确认顺序、优惠政策兑现顺序、引荐人奖励兑现顺序等七大项目工程顺序进一步形成制度,使之工作顺序规范化。三是进一步加强了外资引进工作。重点围绕港首服务区、大理石加工等项目,紧盯港、台、美等地客商,预计7月份可以实现一笔现汇。

三是充分利用三个平台招商。采取了参与招商会议、领导率队外出上门招商、举办产业招商推介会等方式。形式灵活多样。一是充分利用招商会议平台。积极利用国家、省、市搭建的招商会议平台,充分发挥会议的招商纽带功能,广泛接触客商,大力宣传我市招商环境。主要参与了香港招商活动周、中部博览会等活动,会上,接触了一批客商,推介了一批项目。二是充分利用小分队招商平台。自去年11月以来,市依照上饶市百支招商小分队的安排安排,成立了22支招商小分队。市充分利用已经成立的22支小分队平台,开展小分队招商。小分队活跃在浙江、福建、广东沿海省份招商。三是充分利用网络招商平台。主要是进一步抓好海西岸网洽会上饶馆(网页)和招商网建设,及时更新动态信息,项目信息,使之成为珠三角,乃至全国的客商了解的窗口。同时,市招商局继续做好电子邮件招商。有许多客商通过网络了解,来电询问项目。

三、存在缺乏之处

1内外资完成情况不平衡。经过半年的努力。5000万元以上工业项目实际进资在上饶市排第五位,亿元以上项目实际进资在上饶市排第二位。外资方面,引进外资项目1个,还没有现汇进资。内外资完成进度明显不平衡。与兄弟县市比,依然存在差异,尤其是外资的差别更加明显。

2招商基础性工作相对滞后。这主要反映在两个方面:1用地难、融资难依然存在一方面由于总的用地指标紧张、政策性调整等因素。受资产规模、竞争实力等条件限制,项目建设融资难问题依然存在2招商硬件、软件、设施滞后。交通条件虽有改善,但交通瓶颈没有根本性突破,有的客商看了市的道路状况直摇头;招商人才缺乏,招商队伍专业化不够强,招商信息化建设比较滞后。

3存在等商现象。从乡镇看。不比强,只比平现象,追我赶的招商比拼意识不如过去,招商热情和积极性不高。外出招商的乡镇不多,外出招商次数明显减少,没有提供有价值的项目信息,重大项目很少,有的乡镇上半年没有引进项目。从市直看,只有少数几个单位招了项目,大部分单位没有引进项目。

四、下半年工作打算

1着力转变一个观念。招商引资是富民强市的有力抓手。31万人民的共同心声,有责任、有义务做好这项民生工程。摒弃等商观念,消除等商现象,做到主动反击,敢于在招”字上下大力气,敢于在招”字上碰钉子。同时,围绕重点产业实施产业链招商。

第7篇:工业园区工作要点范文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围绕建设“美丽乡村”,优化农村人居环境,提高农民生活质量这一工作目标,按照“重心下移、加强监管、严格奖惩”的工作要求,通过组织开展“洁净乡村”竞赛活动,切实改变我县农村整体面貌,全面营造“天蓝、山绿、水清、地净、人美”的农村良好环境。

二、竞赛活动内容

1、竞赛对象。“洁净乡村”竞赛活动分镇(街道)、村两个层面。参加镇(街道)竞赛活动的对象为全县18个镇(街道)(柯桥街道除外),参加村(居)竞赛活动的对象为除柯桥街道外的所有行政村(包括已改居的行政村)。

2、竞赛内容。镇(街道)竞赛活动包括组织领导、竞赛活动开展情况、集镇建成区和工业园区等卫生保洁、制度建设等4个方面(具体内容及竞赛评分标准见附件1)。

村竞赛活动包括保洁人员和设施配置、垃圾收集处理、卫生保洁、制度建设等4个方面(具体内容及竞赛评分标准见附件2)。

3、竞赛方式。镇级竞赛活动由县农办组织实施。年末由各镇(街道)对照竞赛评分标准将自评结果报县农办,县农办结合平时暗访和所辖村的考评情况,对各镇(街道)进行综合考评,并按得分高低评选出6个“洁净乡村”竞赛活动先进镇(街道)。

村级竞赛活动由县农办牵头,各镇(街道)具体负责实施。竞赛活动实行按季考核。每个季度末月由各镇(街道)对照竞赛活动内容和评分标准,对所属村开展竞赛活动情况进行考评,并按参与竞赛活动的行政村数的20%和50%的比例,评选出“洁净乡村”竞赛活动示范村和优胜村(具体名额见附件3),填好“洁净乡村”竞赛示范和优胜村申报表(见附件4),报县农村新社区建设办公室验收。

4、竞赛奖励。实行“以奖促治”政策。竞赛采取按季考评、按季拨付奖励资金的方式进行。每季度对获得竞赛示范和竞赛优胜的村,分别给予10000元和5000元的奖励;对抽查中发现不符合要求的村,予以退级或取消评选资格;对全年获得4次竞赛示范的行政村,给予村干部10000元的奖励,其中村主职干部(支部书记、村委主任,下同)奖励6000元;对全年获得3次竞赛示范、1次竞赛优胜的行政村,给予村干部8000元的奖励,其中村主职干部奖励5000元;对开展“洁净乡村”竞赛活动组织有力、成效明显,综合考评列全县前六位的镇(街道),给予20万元的奖励。

三、工作要求

1、进一步加强组织领导。开展“洁净乡村”竞赛活动是加快建设“美丽乡村”的现实需要,也是提升我县农村环境综合整治水平的一个重要载体,务必充分认识,加强领导。镇(街道)要将其摆在农村工作的重要议事日程,做到主要领导亲自抓。要围绕“健全农村保洁队伍、配备农村环卫设施、保障农村保洁经费、严格保洁绩效考核”等重点,加强对“洁净乡村”竞赛活动的组织实施,确保竞赛活动取得实实在在的效果。县有关部门要结合各自工作职能,尽力做好指导帮助工作。

2、进一步加大宣传力度。开展“洁净乡村”竞赛活动是实现村容整洁、促进乡风文明、加快农村新社区建设的有效抓手。各镇(街道)要在抓好硬件建设的同时,注重做好提高人们的文明意识、改变民众的传统行为习惯这一文章。要充分运用报纸、广播电视等多种舆论工具,充分发挥工、青、妇等群团组织及农村党员干部率先垂范作用,广泛开展宣传教育引导工作,积极倡导健康文明新风,努力营造良好工作氛围。要加强对企业的管理,引导督促辖区内的企业做到门前三包。要督促村做好卫生公约、长效保洁岗位责任制的制订和公布工作。

第8篇:工业园区工作要点范文

20__年是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环境保护事业长足发展的一年。一年来,在县委、县政府的领导和上级环保部门指导下,我局认真学习落实十七大关于 “生态文明” 建设的总体要求,认真贯彻国务院《关于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环境保护的决定》和全国第六次环保大会精神,紧紧围绕“坚持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富顺”主题,严格执行环境保护法律法规,遵循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并重和同步发展原则,扎实推进污染防控、总量减排、生态保护和民生工程建设,通过全局上下共同努力,全面完成了今年的各项目标任务,环境管理水平逐步提升。

(一)坚持宣传引导,加强环境文化建设

以“推进环境保护历史性转变,实现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为主线,深化环保法制宣传,着眼环保科普知识普及,提高全民环保素养,营造良好舆论氛围。利用“世界环境日”、“地球日”、“法制宣传月”时机,采取上街设点散发资料、悬挂标语横幅、发表电视讲话、播放电视专题节目和字幕宣传等方式,面向社会开展环保法制和科普知识宣传,共散发宣传挂图800余幅、环保书册300本、节能减排宣传卡片和传单20__余份、悬挂宣传横幅30余幅,开展电视宣传10余次,组织环保志愿者210余人次;组织企业法制培训4场次,增强企业环保法制观念;举办环保法制讲座2期,组织环保知识“进厂矿、进学校、进社区、进农村”活动10余场次,着力环境文化建设,不断强化全民环保意识,

(二)咬定约束指标,总量减排工程有序推进

实施污染物总量减排是宏观经济调控的重要手段,也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标。按照20__年市政府下达的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目标任务要求,以及“强化减排项目建设”的思路安排,我县认真分解任务、落实责任,积极研究措施,全力推进管理减排、工程减排、结构减排“三大减排举措”,污染物总量减排工作有序开展。今年总量减排任务项目有四类:一是完成城有纸业公司、安溪纸业公司废水治理工程,童寺化工建材公司废气治理工程;二是完成远大富源公司废水治理及清洁生产审核;三是力争于20__年底完成富顺县污水处理厂建设,最迟20__年6月投入运行;四是完成永年镇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工程。截止目前,城有纸业公司、安溪纸业公司废水治理工程、童寺化工建材公司废气治理工程已顺利完成并通过验收;远达富源公司废水治理工程已经完成,清洁生产审核正在报省级有关部门审批,预计年底前能够完成;县城生活污水处理厂已开工建设,基本[!]能保证在20__年6月建成投入运行,目前总投资601万元;永年镇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工程已完成可研究审批及工程详堪工作,由于资金筹措困难,土建工作未启动,今年难以完成,县政府已书面报告市政府请求调至明年完成。

(三)坚持惠民利民,环保“民生工程”取得实效

1、加强企业污染整治。今年城有纸业、童寺化工建材两户企业列入省政府限期治理企业。富顺县城有纸业公司生产废水整治工程采用动静平静、封闭循环、综合利用的术,工程累计投入180万元;童寺化工建材公司烟尘粉尘治理工程总投资255万元,机立密、生料磨、水泥磨、原料破碎、水泥磨破碎、熟料库、打包机等工序粉尘回收点颗粒物浓度均达到《水泥工业大气污染排放标准》规定。两户企业于9月5日通过了市目督办、市环保局、市经委代表省级部门组织的现场验收。

2、切实开展饮用水源地保护工作。对县城饮用水源(镇溪河流域)按新的保护区划分规范,进行了重新划定饮用水源保护区,并编制了饮用水源地环境现状调查报告和环境保护规划;督促各乡镇人民政府按要求对乡镇水源划定保护区范围;加强了水源地日常巡查执法,会同有关镇乡和部门清查、整治和取缔二级饮用水源的排污口,使水源地的生态环境得到有效改善;开展了每月1次的镇溪河水质监测和每半年1次的25个镇乡集中式饮用水源水质监测,镇溪河水源水质常年保持在ⅲ类以上水质,符合饮用水源水质标准,25个镇乡饮用水源受

农业面源污染和生活污染影响水质多数较差。

3、加强县城环境综合治理。认真开展城镇煤(油)烟整治、噪声控制。一是实施餐饮业准入管控,在清洁燃料使用、油烟有组织排放方面严格把关,在规模酒店、火锅店安装油烟处理设置,减少对居民区的污染。二是开展环境秩序专项整治,会同城管、工商、卫生、药监开展联合执法,整治县城区夜市摊点。三是加大县城区噪声控制力度,对钟秀路等音乐茶座、歌城,继续实施专项整治,落实夜间专人值守、处理投诉;配合文化等部门开展娱乐场所“阳光工程”工作,倡导健康文明的娱乐生活方式;开展“两考”禁噪,加强了建筑施工行业噪声监控,严格施工时间,避免夜间扰民,对居民住宅区内产生噪声污染的企业,及时查处整改,圆满完成了“两考”禁噪任务。四是参与县城区扬尘整治,在县城管委安排下合理布设监控点,进一步提高城市环境质量。五是切实做好省级卫生县城复查迎检中的环保工作,顺利通过了省级复查。

(四)坚持依法行政,环境管理水平不断提升

1、加强建设项目管理,有效控制新增污染。全面贯彻执行《环评法》和《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在项目建设管理上,执行分类管理、分级审批制度,把好企业环保准入关。坚持新型工业化道路,合理规划调整工业布局。坚持战略环评制度,落实产业规划、区域发展规划、流域规划环境影响评价。以国家产业政策和技术进步要求为导向,促进工业产业升级和技术进步,大力发展循环经济,从源头上控制新污染。合理选址,严格审批,引导企业选择优良工艺和设备,促进污染治理技术进步。严格执行建设项目环境保护“三同时”制度,有效防治环境污染,截止目前,共审批建设项目119个,其中审批新改扩建建设项目工业类25户,第三产业74户,其它类20户;建设项目办理竣工验收手续12户;“三同时”执行率为100%。

2、执行排污申报、排污许可和排污费征收制度。按照《环保法》、《排污费征收使用管理条例》规定,我局执行排放污染物申报登记管理规定,并从今年下半年开始对排污企业开始新一轮《排污许可证》核发。实施排污费征收和“收支两条线”管理,努力做到征收的合法性、完整性和准确性。

3、开展“环保专项行动”和“环境安全百日专项检查”。在“环保专项行动”中会同县安监局、经商局、监察局、人大城环资委等单位,集中检查了富世镇片区10个企业、东湖镇片区10个企业、安溪镇片区4个企业,针对检查中存在的问题,根据不同情况分别作了口头和书面要求,对11户企业提出了口头要求,对9户企业发送了限期整改通知书,对2户企业进行了处罚。在“环境安全百日专项检查”中,以食品、化工、造纸等危化品生产使用行业为重点,已对全县8个化工企业、4个造纸企业、12个加油加气站、18个集中式饮用水源保护、晨光工业园工内已投产的5户企业、6个煤矿和7个危化品使用、储存企业的环境安全进行了检查。

4、加强环境安全监管,防范和降低环境风险。一是加强环境污染事故应急预警机制建设。制定和完善了县政府和环保部门的《应急预案》、《应急监测方案》,督促重点企业完善自身《应急预案》,并加强演练和试用,提高可操作性;严格执行污染事故报告制度,确保污染事故能得到及时处理,将损害降到最低。二是加大对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的监管力度,对涉源单位进行了调查摸底,督促办理环评审批、验收手续,指导企业做好换发《辐射安全许可证》工作,按时、保质完成全县电磁辐射设备(设施)申报登记工作。今年8月,完成了富江水泥公司3颗废用辐射源的顺利送储工作,消除了重大辐射环境安全隐患。三是加大对企业的巡察力度,坚持对重点污染源企业每周两次、一般企业每月一次的巡察,严格执法,严查环境违法行为。共出动执法人员316人次,对84户工业企业66台套治理设施进行了巡查,从巡查情况来看,治理设施运行率达到94%,达标排放率达到97%。四是加强重点污染源在线监控,发挥自动在线监测平台作用,远达富源化工公司、富江水泥公司两户企业新安装的烟气在线监控系统已完成了的安装调试。

(五)强化环境服务,维护企业、群众合法权益

1、开展效能建设,切实转变机关工作作风。为切实提高行政效率,改善发展环境,提升单位形象,我局积极开展了机关行政效能建设,落实一个窗口对外,将本单位履行的行政许可事项和非行政许可审批事项的审批职能,调整归并到了一个股室——综合业务股。行政许可项目规范为5个,其中即办件3个,承诺件2个。切实落实了首问负责制、限时办结制、服务承诺制,提高行政运行效率和服务质量。

2、围绕地方经济发展,做好项目协调服务。在建设项目严格审批的同时,注重对企业在项目环评手续办理、项目选址、工艺选择等方面的指导、协调、服务工作。一方面,对自身审批的项目,寓服务于审批当中。另一方面,对省、市审批项目,积极协助做好环评单位联系和省、市局相关处室的对接汇报工作,如威力富戎公司技改项目、吉泰龙迁建项目、县城垃圾处理厂项目、顺麒公司技改项目、2500吨/日干法水泥项目等,通过衔接,促成了项目推进。

3、积极为企业、乡镇争取上级资金,筹措本级资金,加大治理投入。今年,积极帮助指导企业、镇村编报国家、省、市环保补助项目,涉及工业企业治理、场镇污水治理、小流域污染防治、生态建设和环保能力建设5大类项目,总投资1762万元,申请补助805万元,相关项目资金逐步到位。同时,县财政加大治理投入力度,今年已先期安排企业治理补助资金15万元,年底县级环保资金将向治污大户、减排大户企业倾斜安排。

4、积极解决群众反映的环保热、难点问题,切实为民办实事。 一是认真办理政协委员提案,邀请相关部门座谈,共同商量如何集中处理我县医疗废物,切实保护生态环境。二是及时处理群众来信来访,积极参加“大接访”和“下乡”活动,今年共接待来访群众93人次,收到群众来信来电205件次,环保热线电话投诉80件次,办结率为98%,群众比较满意。

(六)坚持城乡统筹,生态县建设和农村环境建设启动

按照全国农村环保会议精神和统筹城乡发展要求,我县抓住全省统筹城乡发展试点县和生态县建设试点县契机,将环境保护的重点逐步向农村转移。根据生态县建设要求,着手编制全县生态建设规划,完成了小康环保行动试点县规划、部分环境优美乡镇规划制定。坚持实验示范和典型引路,开展“生态细胞”创建,今年被确定为省级环境优美乡镇试点镇2个(永年镇、板桥镇),共创建成省级生态示范村1个(东湖镇卷坝村)、省级生态小区1个(宝庆乡天池湖)、省级人居活动生态小区1个(西湖人居活动小区)、创建成省级绿色学校1所(代寺三中)、省级绿色社区1个(富世镇金山社区),市级环境优美乡镇1个、市级生态示范村5个、生态家园30户、生态示范区1个。板桥镇吴庙村、干竹湾村2个省级人居环境村庄治理试点工作启动。在农村环保方面逐步加强,着手开展了农村污染源调查,谋划河流、湖库环境保护措施,包装上报重点场镇生活垃圾、污水处理项目,实施了重点畜禽养殖企业污染整治。

(七)狠抓基础建设,环境监管能力不断提升

1、加强队伍建设,提升全员素质。按照学习型机关建设要求,坚持每月政治业务学习制度,学习政治理论和环保法律法规。进一步加强机关作风建设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把作风建设和党风廉政建设的各项要求落到实处,制订了环保人员“十不准”规定,增强了环保工作者的责任感、紧迫感、使命感,进一步宏扬了环保精神,增强了全体党员和职工拒腐防变能力。

2、加强环保能力建设,服务环境管理。狠抓环境监察、监测能力建设,推进仪器装备配备和更新升级,今年预计可获得省级环保能力建设补助资金50万元,加大环保执法硬件设施和监测仪器设备投入,提高环境监管水平和监测能力。县环境监测站按计量认证评审准则要求,顺利通过了计量认证复查工作,编修制订了4.0版《质量手册》、《质量文件》、《程序文件》的质量转版体系。

3、狠抓监测技术服务。一是完成了重点流域沱江河三个断面三个水期31个项目的水质监测和1月、5月16个项目的加密监测工作,完成四川省重点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源富顺县高硐断面每月31个项目的监测工作;二是完成了城区3个大气监测点每季度一次,连续五天环境空气质量监测任务,以及每月4个监测点的隆尘、硫酸盐化速率监测和每月1个监测点的降水监测任务,承担了全县城区全年两次4个监测点的功能区环境噪声质量监测任务以及全年一次32个测点的交通干道噪声和204测点的区域环境噪声监测任务。共采集有效数据样品1319个,获得有效数据1048个,编制19份环境质量报告。开展了委托、比对、监督、现状、污染纠纷、应急监测,今年共对今年共对225个污染源进行了废水、废气、噪声监测,共出据监测报告242份,及时为党委、政府和上级环保部门提供了科学、翔实、准确的数据体系。

4、继续开展了全国第一次污染源普查工作。在去年污染源清查基础上,在全县全面开展入户调查和数据审核、录入、上报和分析评价、总结等工作,通过调查,彻底摸清了污染源状况,据统计全县工业污染源356个、生活污染源1184个。

二、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1、环境法律法规及方针政策宣传的深度和广度还不够。相关单位和镇乡保护生态环境、创建优良人居环境认识仍有较大差距,部分企业的环保意识还比较淡薄,一些企业看中短期效益,片面追求效益最大化,有逃避环保监管倾向,在污染治理上不愿投入,即便是投入,也想方设法节约成本;个别企业在新、改、扩建项目上,存在办理环评手续不及时问题;排污费征收困难,部分企业不愿意承担缴纳责任,千方百计偷逃或少缴排污费,缺乏强制手段。

2、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任务艰巨。工业减排进展有序,年底前能全面完成,但是城市、集镇生活cod、氨氮等生活减排指标中水污染物的削减难度大。一是县城污水处理厂虽然已开工建设,但仍要在明年6月才能投入运行,县城生活污水目前无法处置;二是永年镇场镇生活污水综合治理工程建设资金(249.2万元)尚在筹措当中,虽然已作为环保治理项目上报,但难度大,资金缺口较大;三是乡镇生活污染面宽量大,难于治理。

3、执法力量较为薄弱,执法人员结构老化,素质参差不齐,力量严重不足,执法水平不高。特别是因人员少,建设项目监管和环保设施竣工验收难以及时到位。

4、环境管理、监控面宽量大,执法压力巨大。县内的重点污染企业近20家,中小企业几百家,而且大多是老企业,设备陈旧、工艺落后、产能较低,污染治理投入严重不足,治理设施运行不稳定,监察难度较大。大量的餐饮、娱乐、服务等三产业店数量大,铺遍布城乡,油烟、煤烟、噪声、污水扰民时有发生,各类纠纷、投诉不断,环保部门应接不瑕,鞭长莫及,牵制了大部分执法力量。

5、农村环保形势严峻。农村环境保护基础薄弱,投入严重不足,镇乡工业发展有时“饥不择食”,工业污染、生活污染有向农村转移趋势;农业面源污染、畜禽养殖污染等普遍存在,乡镇场镇饮用水源保护形势严峻,环保部门力量有限,农村环保监管措施落实难。

三、二〇〇九年工作要点

(一)进一步加强环境保护宣传教育工作。利用各种宣传手段和宣传阵地广泛开展环保宣传教育,宣传环保法律法规和基础环保知识,强化公众环保意识,形成广泛的环保“统一战线”。特别要抓好领导干部和企业法人的环保法制培训,增强环保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

(二)抓好减排工程建设,努力实现主要污染物减排目标。抓好减排工程建设,努力实现主要污染物减排目标。按照《十一五减排工作规划》和年度减排计划,分解减排目标,落实减排“一岗双责”责任,力争将总量减排任务入纳镇乡、部门、单位党政目标考核范围,营造全县上下抓减排,社会各方促减排的良好氛围。切实落实工程减排、结构减排和管理减排“三大减排措施”,确保“十一五”和年度减排目标实现。。

(三)强化饮用水源保护,确保人民群众饮用水安全。一是建设富顺镇溪河流域 、饮用水源生态功能保护区,加强植树造林,确保水源涵养;二是会同相关乡镇、部门加大农村水体特别是集中式饮用水源的保护力度,重点防治工业污染、生活污染、畜禽养殖污染、农业面源污染和渔业污染;强化对水源积雨区内群众水源保护的宣传教育,引导农民科学施肥;积极力争沼气池建设计划,减轻农业面源污染;三是继续对饮用水源保护区及影响区范围内的农家乐进行清查,对不达标的制定整治方案,限期达标排放;四是加大对县乡饮用水源的监测力度,对水源水质有严重影响的达标项目进行跟踪监测;五是加大巡查力度,确保饮用水源水质逐步好转。

(四)坚持统筹城乡发展,加强农村环保工作和生态建设。深入贯彻“生态文明建设”要求,加快推进生态县建设。一是围绕“清洁田园、清洁水源、清洁家园、清洁能源”目标,加大农村生活污染治理力度。二是加强畜禽养殖污染防治,对重点规模养殖企业实施限期治理。三是控制农业面源污染,配合农口部门推进农村沼气能源工程,减少柴料燃烧和人畜粪便污染;指导农民科学施用化肥,实施测土配方施肥,推行秸秆还田;鼓励使用生物农药或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推广作物病虫害综合防治和生物防治,减少农药施用,四是继续深入开展生态县细胞建设。五是加强资源开发的生态保护和恢复,坚持开发与生态保护并重,重点控制不合理的资源开发活动。

(五)加强城镇环境综合整治,营造优良人居环境。强化城市生态环境建设,继续加强城乡油烟、煤烟、垃圾、污水、噪声为重点的污染防治,积极稳妥处理好群众投诉,构建和谐厂群关系、商(家)住(户)关系;配合城管部门和乡镇推进县城垃圾处理厂建设和场镇生活垃圾无害化卫生填埋工程建设;配合相关部门和业主加快县城生活污水处理厂建设,启动重点场镇生活污水治理示范工程,。

(六)严格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严控新增污染源。深化《环评法》的宣传、贯彻、落实,消除环境隐患,推行战略环评和规划环评,严格执行建设项目环保“三同时”制度,切实从源头上控制新污染。一是严格执行国家的产业政策,所有建设项目都必须执行环境影响评价制度,都应符合节能减排的相关要求。二是加强晨光工业园区、农产品加工区及其建设项目的监管,督促晨光工业园区启动污水处理、工业渣场工程建设,协助晨光工业园区做好“省级园区”、“生态园区”申报、创建工作。三是严格执法,对所有违法建设项目,依法处理。

(七)加强环境监管,严防污染事故发生。继续开展环保专项行动,重点监管化工、造纸、制革、建材等行业,严厉打击环境违法行为。加大对企业的巡察力度,加强重点污染源在线监控,确保治污设施正常运转。加大执法力度,严查环境违法行为,对屡查屡犯、恶意排污行为严厉打击,顶格处罚。

第9篇:工业园区工作要点范文

【关键词】乐清 新型城市化 战略

一、乐清新型城市化的核心理念

1、新型城市化与传统城市化的理念区别

新型城市化以人的城市化为核心,强调全体社会成员共同分享城市化和现代化成果。传统城市化以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大小以为核心标志,主要强调人口在城市地理空间上的集聚,农村地区并不能充分享受城市化成果。

2、乐清发展现状

(1)北部区域已经成为乐清经济和城市化发展的短板。北部的大荆、雁荡、仙溪、芙蓉和清江5镇,占全市土地面积的51%、全市常住人口的18%,但仅创造了全市4.4%的工业总产值。在过去十多年中,北部5镇的常住人口由2000年的26.85万人下降为2010年的25.14万人,工业总产值占全市比重由1997年的6.0%下降到2012年的4.4%。

(2)半数以上人口对城市化成果享受程度较低。

――根据“六普”数据,乐清市域近一半的人口生活在农村和半城市化地区,其中约20-30%的常住人口居住在半城市化地区,这类区域公共服务设施少、规模小、水平低。

――“六普”时乐清市外来暂住半年以上的人口占全市常住人口的35%,如果计算暂住半年以下的流动人口,目前全市外来人口约七十余万左右,绝大大部分外来人口居住在各类城中村和城边村内,对城市的教育、医疗、文化等设施的分享程度低。

3、规划发展思路

(1)基于区域差异的南北分区协调发展。根据城乡发展规律,依据区域资源禀赋、发展基础和发展条件的不同,对南北两片采取不同的发展策略,积极促进“行政区经济”向“功能区经济”转型。南部区域重点完善中心城市功能,提升产业发展平台,北部区域重点协调城镇建设和生态保护、旅游发展的关系,通过旅游功能转型升级带动城乡发展。

(2)推进城市服务向半城市化和农村地区延伸。一是,加强半城市化地区的规划建设引导,使半城市化地区顺利向城市化地区转变;二是,结合美丽乡村建设,以农村新市区建设为抓手,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向农村地区的延伸,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的均等化,在发展动力、公共服务、建设品质等方面提升农村地区的发展水平。

(3)提高对新居民的城市服务能力和水平。借鉴其他地区的先进经验,加强外来人口的住房建设,提高城市教育、医疗、文化等公共设施对外来人口的覆盖范围和服务水平,促进城市和谐发展。

二、乐清新型城市化的动力机制

1、新型城市化与传统城市化的动力机制区别

传统城市化以工业经济发展为主,主要通过工业化的发展来推进城市化进程。新型城市化则以城市经济发展为主,强调三次产业的协调发展。

2、乐清发展现状

(1)经济发展主要依靠二产拉动。自上个世纪90年代末开始,乐清的三次产业结构变化不大,二产地位稳固(在GDP中的比重基本维持在60%左右),三产平稳增长(年均提高约0.5个百分点)。二产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基本维持在60-70%左右,三产的贡献率大多在35%上下波动。

(2)服务业发展不足。与乐清经济高速增长、人口快速增加不相适应的是,交通、住宿、餐饮业、居民服务以及文化、体育和娱乐业等服务业并没有出现应有的快速增长(低于GDP的增速),批发和零售业、房地产业、教育等产业增长速度也仅与GDP增速基本相当,城市服务功能没有得到明显提升。

(3)省级园区对实体经济的引领和拉动不强。2012年乐清经济开发区(盐盆翁区块)工业产值约占全市工业总产值的12%(考虑统计口径因素实际约占20%左右),大大低于全省平均水平(2011年全省工业总产值中省级园区产出比重为41.4%,嘉兴为49.9%、宁波为47.1%、绍兴为46.4%)。

3、规划发展思路

(1)加强工业发展平台建设。一方面,通过滨海围涂空间的利用,加快推进乐清经济开发区和乐清湾港区建设,进一步拓展工业发展平台,强化主要产业功能区块对全市产业转型升级的引领和带动作用;另一方面,通过低效土地和存量空间使用,推进内陆城镇工业区块的整合与提升,优化生产力布局的同时改善城镇发展环境。

(2)积极提高生产服务业对城市经济发展的作用和贡献。围绕产业转型升级发展需要,推进总部经济、物流商贸、金融服务、教育研发等生产业的发展,结合产业布局在柳白新城、经济开发区和乐清湾港区等区域有重点、有分工的形成若干生产业基地。

(3)加快生活业发展。结合乐清城乡发展现状和人口分布特点,分片区推进教育、医疗、文化、体育等服务设施建设,近期重点解决柳市、北白象等外来人口集中区域的设施短缺矛盾,以及基层社区的公共服务不足矛盾。

三、乐清新型城市化的实施路径

1、传统城市化与新型城市的路径区别

传统城市化关注城市(产生城乡分离),城市自身单极放大,主要追求物质文明。新型城市化关注区域(达到城乡融合),连同农村在内的组团式城市群,共同追求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和生态文明。

2、乐清市的现状情况

在快速城市化过程中乐清市域城镇发展迅猛,全市的城市化水平已达到60%左右。但是在城市化进程中,市域城镇发展不均衡状态极为严重。一是小城镇发展缓慢,对周边的农村地区发展带动力不强,造成市域南北农村农民收入差距进一步拉大。二是中心城区由三大城区组成,但是长期是以乐成组团为建设中心,另两大组团发展缓慢。尤其是柳白组团目前已是全市工业经济、人口集聚的重心,各方面的要素投入不足,造成一系列经济发展、城市运行、环境保护等各方面矛盾。

3、乐清市今后发展理念

乐清城市化的基本规律是工业化带动城市化发展,具体路径是首先发展中心城市、后发展小城镇,从而达到“以城带乡、城乡融合”新型城市化要求。这种规律、路径在相当长时期仍将起作用。乐清的现状情况是中心城市建设不完善,小城镇发展缓慢。所以乐清今后仍然是加快中心城市的建设,同时扶植市域条件较好的小城镇发展。

乐成组团目前的建设水平在温州市域内各县级市中已领先。但是乐成与经济重心(柳白组团)在空间上是分离的。所以今后的建设重心要逐步转向柳白地区。在培育大荆、雁荡等区域中心镇和旅游小城镇。加快中心城市的辐射带动作用,同时注重市域城镇的均衡发展。

四、乐清新型城市化的空间结构

1、传统城市化与新型城市的空间结构区别

传统城市化以摊大饼的模式扩张,产生严重的城市病,新型城市化以大中小城市与乡村相协调的模式发展,克服城市病。

2、乐清城市空间结构现状

乐清中心城市的结构选择是规划界最为推崇的组团结构,其核心优点是避免了传统城市化“摊大饼”扩张模式。但是,目前中心城区基本特征是中心城区+大镇区+交通走廊,之间的联系由内陆交通走廊(104国道)组成工业区相连,空间的无结构、扁平化特征十分明显。上一轮总体规划设定了“一心两翼、三大组团”的规划结构,目的是将分散发展的三个独立城镇空间相连,形成一个完整的大城市发挥更大的效益。而实际情况是组团之间联系很弱,“一心两翼”组团式结构并未真正形成。

3、乐清城市空间结构的改善

乐清城市空间结构的改善应由两个方面构成。一是构筑市域一体化的城乡空间结构,以大中小城市与乡村相协调的空间发展模式,重点是由沿海地区的城镇发展带动内陆城镇的发展,从而达到市域一体化的目的。二是进一步完善中心城区的空间结构(新编总体规划正在研究),重点是分清三大组团发展的现状问题及发展的动力机制,由内陆空间发展转向沿海发展,由分离的组团结构向带状组团结构演变,从而促使三大组团形成一体,真正发挥城市的规模效益。

五、乐清新型城市化的区域协同

1、传统城市化与新型城市的区域协同发展区别

传统城市化区域、城际之间独立分离,产生同构化及恶性竞争。新型城市化强调城际之间协调发展、错位发展,形成区域互补关系,从而参与更高层面的竞争。

2、乐清的城际关系现状

乐清市与周边城市存在重要的协同关系,协同的优劣直接影响乐清市的发展。东部玉环县大麦屿港建港条件及内陆腹地条件并不优于乐清湾港区,但是大麦屿港在各方面走在乐清湾港前面。乐清的雁荡山风景区与永嘉的楠溪江风景区因体制、交通原因,未能形成一体,使得双方景区效益大打折扣。

最为重要的是温州城市建设的重点由沿江向瓯江口转移,随着大小门岛、灵霓半岛的开发,瓯江口大通道的建设,使得乐清南部地区直接纳入了温州市的都市核心区,需要重新审视乐清南部地区的发展与建设。

3、乐清城际关系的协同

与东部玉环县的协同重点是加快乐清湾港的发展,促进大乐清湾港口群发展一体化。与西部永嘉县的协同重点是加快“雁楠飞工程”的实施,改善与楠溪江风景区的交通,理清风景区体制。

与温州市协同的重点,首先是分析温州市向东发展的力度,对乐清影响的程度、时序。其次是划定受温州市东拓影响的地域范围,做好在各时序上的应接方案。最后是目前工作的重点,全面梳理与温州市基础设施的衔接内容,尤其是过江通道、S2线、城际铁路、道路、各类区域性管线的对接。

六、乐清新型城市化的近期实施

推进新型城市化是一个长期的系统工程,既要从全局和长远出发,统筹推进各方面工作,又要抓住不同发展阶段的主要矛盾,突出工作重点。从乐清现阶段发展情况来看,近期推进新型城市化的重点如下:

1、市域部分

(1)北部区域:在城镇功能培育上,突出大荆小城市的产业和服务功能,适当扶持绿色、无污染的产业发展,在解决就业的同时提升城镇经济发展水平和人口集聚能力,努力缩小与南部城镇的发展差距;在旅游功能培育上,积极推进传统旅游观光向休闲度假功能转型,促进雁荡镇向旅游度假功能区转换,引导分散的旅游服务项目相对集中建设,同时结合美丽乡村建设发展乡村旅游服务。

(2)南部区域:以中心城区建设为中心,完善城市功能、优化空间布局,建设重点详见“中心城区部分”。

(3)统筹考虑全市低效土地利用和小微企业园区建设,优先推进符合城乡规划、近期条件成熟的区块开发,其中北部区域新增工业用地优先向大荆集中,南部区域新增工业用地向工业园区集中,严格控制城乡规划建设用地范围以外的开发建设。

2、中心城区部分

中心城区的实施要点在于整体空间建设与各组团空间建设两个方面。

(1)整体空间:

整体空间实施的核心是促进三大组团的有机联系,真正发挥大城市的集聚功能与规模效益。近期的实施要点,一是加快沿海基础设施的建设,尤其是道路网的建设,改善三大组团之间的交通联系。二是近期沿海空间(围涂地)的建设,争取上级支持改变胜利塘等围涂地的使用性质,在沿海地区落实重要的功能区,以用地功能带动三大组团的一体化发展。

(2)组团空间:

――虹桥组团经济发展缓慢但城镇建设较好,原有的电子元器件生产、区域市场已丧失优势。目前已落实了乐商回归园区,将有力的推动虹桥的经济发展与城镇建设。乐清湾港的建设有许多不定因素,港城联动发展时机远未到来。目前预留必要的港区及临港产业发展空间(研究之中),余下空间用于目前急需的二产发展是明智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