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医学物理教学范文

医学物理教学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医学物理教学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医学物理教学

第1篇:医学物理教学范文

【关键词】医用物理学;教学改革

1引言

医学是以人体为研究对象的生命科学,而生命现象是物质的一种高级运动形式。现代物理学是医学发展的基础,一方面,物理学是揭示和阐述生命现象的理论基础;另一方面,物理学所提供的技术和方法也不断地应用于医学研究和临床实践。反过来,生命科学和医学的发展,又不断地向物理学提供新的研究课题。两者相辅相成,互相促进[1]。回顾现代医学的发展历史,它几乎是与物理学同步发展的[2]。

医学物理是医学生必修的专业基础课程。讲授医学物理的目的,一是让医学生掌握系统的物理理论知识,为后继课程的学习打下物理基础,二是让医学生掌握物理学的基本规律和研究方法,以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1]。但是目前的医学物理教育现状不容乐观,本研究归纳了当前医学物理教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结合自己的教学工作,提出了相应的改革措施。

2现状

随着高等教育的发展,在医学物理的教学中出现了一些新的情况。值得一提的是,在四川大学胡新珉教授、北京大学喀蔚波教授和第四军医大学杨继庆教授等前辈的努力下,医学物理教材得以不断完善,相应的辅导教材也层出不穷。但是,一门课程的发展和教学改革,靠几个人的努力是不够的,我们仍应面对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2.1思想上不重视

对医学物理的不重视是教学中的最大障碍。大家都明白物理学的研究对象是物质及其运动,但很少有人把生命体和新陈代谢理解为物理学的研究对象。很多医学生不明白学习医学物理的实际意义,没有把医学物理当成是一门专业必修课,表现为学生学习兴趣严重不足,其学习的动力仅是为了通过考试。而有些高校的决策者对医学物理的认识也存在偏差,表现为一些高校把医学物理设置成选修课,有的医学专业甚至不开设医学物理,或者减少课程的教学时数。在这种思想环境下,许多担任该课程的教师,只能以一种应付的心态进行教学,严重影响了教学质量。

2.2内容上不统一

医学生学习物理的目的一是为了掌握物理理论,二是为了培养物理思维,因此,医学物理的教学内容也应围绕这两个目标进行。但现在各大高校都有一套自己的教学大纲,教学时数不同,内容上不统一。有的学校侧重于物理理论的教学,为医学生开设的课程是《大学物理》;有的学校仅讲授有限的几章内容,把医学物理中与医学联系较少的章节从教学中删除。各高校所开设的实验内容也不统一。

2.3学科发展落后

我国医学物理学的发展远远落后于发达国家或其他发展中国家。以欧美为代表的发达国家,医学物理不只是一门课程,而是一个完善的学科,如美国芝加哥大学医学物理研究生学科和威斯康星大学包括本科生在内的医学物理系等已有数十年的历史[3]。而国内现在许多医院的放射科、放疗科已经引进或购置了大量的的高端设备,我们培养的医学生要进入这些科室工作,仅靠医学物理的学习是远远不够的。有资料表明,中国对医学物理学人才的需求是几十万人[3]。

3教学改革思路

我国的医学物理学学科目前还没有建立,远远落后于其他国家,医学院校的医学物理教育质量不高,不能满足当前国内医学的飞速发展。因此,我们必须对医学物理教学进行改革,以提高教学质量。

3.1明确教学目的

教师要明确医学物理的教学目的,结合本校的具体情况分析当前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和困难,以一种积极的心态投入到教学中去。以我校为例,原来医学物理的教学安排在大学第一学期,学生没有学过高等数学,普遍反映物理听不懂,学习困难大。针对这种现状,笔者在教学中安排两个学时向学生讲授微积分,尽可能使学生能够运用微积分的方法去解决物理问题,使学生在掌握物理基础理论的同时,也掌握物理学的思维方法,从而达到教学的两个目的。

3.2规范教学内容

目前各个医学院校的教学内容差异较大,这不利于学科的发展,也为各个高校之间的合作教学造成了障碍。物理学中的各个部分都与医学紧密联系,如分子动理论与呼吸系统、热力学与消化系统、流体力学与血液循环系统等等。因此在教学中不应对教学内容进行章节性地删减。

我校五年制临床本科教学采用的是四川大学胡新珉教授主编的医学物理学第6版,安排68学时。为达到教学目的,我们安排51学时完成前17章的理论教学,后3章安排学生自学或通过讲座的形式向学生讲授,实验安排17学时,由原来的每实验3学时减为2学时,以保证理论教学的课时数。实践证明,学生在2学时内能够完成实验。

3.3提高医学修养

医学物理是用物理学中的理论和方法去研究医学中的问题,教学对象是医学生,因此在教学中要充分体现两者的联系。但目前承担医学物理教学的老师大多毕业于物理系,没有医学基础,从而影响了学科的发展和教学质量。为让学生掌握物理理论的医学应用,医学物理的教师应该通过各种途径系统地学习医学基础知识,找出物理知识和医学之间的对应关系,并把它充实到教学当中;物理学的发展推动医学的发展,现代医学已经从宏观形态的研究进入微观机制的研究,从细胞水平的研究上升到分子水平的研究,并日益将其理论建立在精确的物理学基础之上[4]。因此,医学物理教师还应随时了解当前医学研究的新进展,并把这部分内容也充实进课堂。当前,很多医学物理教师已经认识到这方面的重要性[5,6]。

3.4激发学生兴趣

医学生对物理学缺乏兴趣是一种普遍现象,原因是多方面的。学生没有高等数学基础,上课听不懂,我们把安排在第一学期的医学物理课调整到第3学期,在学生学完高等数学、人体解剖学等课程后再进行讲授;学生觉得学习时间少,教学内容多,我们采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通过制作多媒体课件和开设网络课堂来提高教学效率和质量;学生觉得学习物理学没有实际意义,我们通过强调物理学在医学中的应用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课堂上的例子也尽可能采用医学中的实际问题,引导学生用物理学的理论和方法去分析解决医学问题;有的教师则通过安排学生去医院相关科室参观学习[4],来增加学生的感性认识,或者在教学中引入物理学史[7],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5医学物理师培养

我国各级医院大量进口高档医疗设备,每年要花费大量的外汇,我国自己开发的医疗设备,虽然价格便宜,但档次低,口碑较差,很多医院仍然首选昂贵的国外设备。

为了培养能够从事高端医疗设备开发和操作的人才,教师首先应重视医学物理学科的建设,提高科研能力,把科研中产生的新思想灌输给医学生,从医学生中培养医学物理师。目前,北京大学在核技术及应用学科内已开设了医学物理方向,2001年成立了医学物理和工程重点实验室[3]。

4结束语

随着现代物理学和医学的发展,两者的联系越来越紧密,医学物理的教学内容也在不断增加,教学中会不断出现新的问题和新的情况,教师只有努力学习新知,发现问题,不断改革创新,才能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出合格的医学人才。

【参考文献】

1胡新珉.医学物理学.第6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陆申龙、马世红,等.医药类物理实验课教学改革的探讨与实践.物理实验,2005,25(12):20~22.

3包尚联.促进中国医学物理学科的良性发展.中国基础科学,2004,4:48~53.

4岳萍.医学物理教学探讨.贵州教育学院学报,2004,15(2):47~48.

5王淑萍、石永锋,等.对《医用物理学》教学改革的思考.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1997,18(3):234~235.

第2篇:医学物理教学范文

关键词:医学影像物理;教学设计;兴趣培养

心理学告诉我们,兴趣是一个人探究某种事物或者某种活动的积极心理倾向。对于接触新鲜事物来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随着社会和科技的发展,以及课程改革的要求,在校大学生所要学习的课程越来越多。在校大学生不仅要培养对自身专业的兴趣,也要培养相关专业课程的兴趣。只有对自身专业和相关课程具有浓厚的学习兴趣,才能激发学习主动性。

一、课程性质

医学影像物理是医学院校医学影像学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是医学影像与物理学的融合。这门课程讲授的是用于医学成像或诊断的各种成像技术的物理学基础、成像特点以及图像质量控制等。通过这门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具备基本的医学影像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和方法,对医学影像设备的工作原理、相关技术有一定的了解。

医学影像物理在医学教育特别是医学影像学专业的教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要学好这门课程,需要学生具备高等数学、物理学、计算机学以及人体解剖学的相关知识,对学生综合运用知识解决临床问题有较高的要求。通过学习医学影像物理,能为学生进一步学习影像学、影像诊断学、医学成像设备学及其他医学影像学专业课程打下基础。

由此可见,要学好医学影像物理这门专业基础课程,除了需要学生具备较好的基础知识外,也对教师如何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从而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提出了较高的要求。

二、课程面临的问题

医学影像物理需要学生具备基本的高等数学和大学物理学的基础知识,特别是大学物理学基础知识。物理学是自然科学里最为基础的学科,其研究内容具有普遍性和广泛适用性。物理学是高等院校各类专业重要的基础课程,笔者所在的学校也将物理学作为大部分专业的一门基础课程来开设。

无论是中学阶段还是大学阶段,教育工作者都有同样的感受:对于大多数大学生,尤其是一些艺术院校和医学院校的学生,对物理学的地位和作用缺乏充分的认识和了解;还有的学生由于在中学阶段的物理基础较薄弱,上了大学即使有心学学物理,学习效率也比较低。对于我国大学生来说,他们普遍反映物理是一门较难学的课程,认为自己又不是物理学专业的,老师在课堂上讲的理论与一些公式、原理都十分难懂,从而对物理失去了兴趣。

医学影像物理是医学影像与物理学高度融合的一门课程,其主要涉及的X射线成像、磁共振成像、核医学成像和超声成像都离不开相关物理辐射波的产生、辐射波与人体相互作用的物理机制、图像质量保证和控制的物理原理。因此,这门课需要学生有较好的物理学基础。如前所述,由于大学生特别是医学院校的大学生对物理学这门课的兴趣不大,就导致这门课的要求与实际学生的接受情况有差距。

笔者的授课专业为医学影像学专业,第1次课与学生交流时发现该专业大一时没有开设物理学基础课。医学院校普遍学生的物理学基础较差、缺乏兴趣这一客观事实已经是一个不可回避的问题,而医学影像学专业的学生没有大学物理学基础更对这门课的顺利开展提出了挑战。因此,如何采用有效的课堂教学方法、如何培养学生对物理学和医学影像物理的兴趣是笔者要探讨的问题。

三、医学影像物理教学中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

1.激发学生对物理学的兴趣

医学影像物理这门课程需要具备较好的物理学基础,教学过程中需要讲授各成像技术的物理原理和过程,而本专业学生的物理学基础较薄弱,因此课堂上有必要给学生灌输物理学的重要性以及激发学生的物理学兴趣。

机械地给学生灌输物理的重要性显得枯燥,笔者将一些物理问题与医学实际问题相结合来解释,让学生更容易接受。例如,假设学生毕业以后在医院从事康复治疗工作,其中一项具体工作是为截肢病人安装假肢,那么从假肢的设计、安装到调试都离不开力学的支撑。这个案例没有直接强调物理学在医学领域的重要性,但很自然地将物理学和医学联系起来了,使学生意识到物理学在医学中所发挥的重要作用。

为了激发学生对物理学的兴趣,笔者还借助医学上一些有趣的现象来间接阐述物理问题,从而激发学生的兴趣。例如,医生给小孩打针时,小孩通常会哭闹坐不住,这时医生或者家长通常会抱怨小孩不听话;而比较有趣的解释是:量子力学不允许物体具有确定的位置和动量,因此小孩本身就不可能坐得住,所以就不能抱怨小孩不听话了。通过这个案例,课堂上学生的兴趣就激发出来了。

2.明确课程教学内容

由于学时的限制,教材内容不能完全涉及,因此给学生明确了主要教学内容,特别强调了本课程将会涉及X射线物理、磁共振物理、核医学物理以及超声物理这四个核心物理问题。这样使学生有针对地去学习相关物理学知识,而不至于感到困惑、无趣。

3.医学影像物理学习兴趣的培养

医学影像物理这门课主要讨论的对象是各种医学影像,即图像;而讨论这些医学影像的核心是形成影像的物理原理。在教学过程中,首先培养学生对图像的认知:从信息量的角度来看,一幅图像所包含的信息远比几个数据或几条曲线(如心率、血压、体温等)的信息量丰富得多;医生能否对患者的健康状况或疾病做出正确的评价或诊断取决于医生获取生物信息的科学程度及信息量大小;医学图像是对人体内部情况的可视化表达,它不仅可以向医生展示人体内部某一特定部位或层面的解剖结构,而且还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人体脏器的功能,所以医学图像是医生能准确获取患者生物信息的主要途径。从医学图像出发引出相关物理学原理,学生对这门课的兴趣就提升了。

学生有了图像认知后,接着通过一张真实的医学图像来引导学生对这门课的兴趣。通过多媒体给学生展示一张人体锁骨骨折的X射线图像,并提问:要准确、全面地理解这幅X射线图像,需要具备哪些知识?以提问的方式引导学生思考和互动,课堂气氛活跃。需要准确解读这幅图像,有的学生认为只要具备了解剖学的知识就可以知道图像反映的是哪个部位,同时只要具备诊断学的知识就可以知道出现了什么病变,而其他知识都不重要了。这时需要引导学生:人体应该是有血有肉的,为什么这张照片只能看到清晰的骨骼?这个问题就把医学影像物理这门课的重要性引出来了:X射线对骨骼这种高密度组织具有很高的分辨能力,因此图像中的骨骼清晰可见;这门课程会讨论X射线的产生原理、作用的物理机制以及成像特点,学习之后学生就会对这幅X射线图像的形成机理有深入的理解。然后继续向学生引导:随着课程的深入,会发现每种成像方式会得出不同的图像特征,所反映的生物信息和脏器功能也不同,它们各有所长、互相补充。通过这个案例,学生意识到了在各种医学影像中准确把握图像信息和特征的重要性,只有这样才能准确地为患者诊断,从中将医学影像物理在本专业的重要性体现出来了。学生意识到了这门课的重要性和地位,学习兴趣就提升了。

4.结语与展望

医学影像物理作为医学院校医学影像学专业的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程,其教学质量与学生学习效果关系到后续课程的开展。笔者认为,培养学习兴趣是获得最佳课堂效果的重要途径之一,通过课堂教学的设计与引导,学生培养了对本课程的兴趣。

教学方法是多样与灵活的,除了传统的讲授为基础的教学法(LBL,Lecture-based Learning),还应积极探索新型教学法在课堂上的应用,如团队为基础的教学法(TBL,Team-based Learning)以及问题为基础的教学法(Problem-based Learning)等。相信通过教学方法的改进,不断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最终能够获得教学与学习效果的双丰收。

参考文献:

第3篇:医学物理教学范文

一、STS及STS教育

STS即科学(Science)、技术(Tethnology)、社会(Society),是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针对美国科技教育的危机和20世纪以来由于科技的迅猛发展而产生的环境、社会等方面的负面问题而发起的一种运动,它是一种旨在研究科学、技术、社会三者相互关系的学术研究领域。STS教育是STS领域中的一个重要分支。STS教育作为一种教育理念,其根本目的是培养具备科技素养,能够参与科技决策、全面发展的新型公民的一种新教育观。即培养学生掌握与科学、技术、社会相关的知识,提高其解决由于科技发展所带来的诸多问题的能力,树立以促进科技、经济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为目的的世界观、人生观与价值观。STS教育的具体表现是:提高学生对科技与社会关系问题的研究兴趣;使其认识到科技对社会的正面及负面的影响,尤其是科技对环境的正负面影响;使之认识自然科学与地理学、经济学、历史学等人文科学的密切关系;以辩证法的观点考察科学技术和人类现实生活之间的相互关系。

二、医学物理教学中渗透STS教育的意义

1.医学物理渗透STS教育顺应了社会发展和时展对人才的需求

当今社会是一个充满竞争的社会,科学技术作为第一生产力,在激烈的人才竞争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社会对人才的要求是具有较强的创新能力和适应当今科学、技术和经济飞速发展的应变能力。而STS教育恰恰顺应了这一要求,一方面采取跨学科的方式组织教学内容,强调关注最新科技发展动态,强调关注科学、技术对于社会的重大影响,强调关注人与自然、社会和谐发展,强调关注生态环境的保护;另一方面,STS教育重视课程与教学之间的相互整合,重视技术教育与学生未来职业的相关性,重视对学生竞争能力、决策能力的培养。这些恰恰是当今社会发展对人才的迫切需求。

2.医学物理渗透STS教育有助于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高校是以为社会培养高素质人才为其最终目的。然而,长期以来,我国的高校教育一直处于一种自我封闭的状态,其教育教学内容过于追求对学生智力的提高,片面强调“精英教育”,提倡竞争与成功。这种教育理念,忽视了对全体学生的社会关心能力的培养,忽视学生的自主性、创造性的培养,学生的决策能力更是无从谈起。这种教育理念下,无法培养出具有良好的科学素养并满足社会需要的高素质人才。STS教育作为学校教育教学改革的新理念,以促进每个学生的全面发展为目标,以全面提高每个学生科学素养为核心,重视科技知识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强调科学知识与技术理论的实用性和社会价值;注重教学内容与高新科技以及现代社会之间的紧密联系;以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情感与价值观为主导,发展学生的创新能力,养成科学的行为与习惯。所以,在医学物理教学中非常有必要渗入STS教育理念。

3.有利于医学物理和中学物理顺利接轨

2007年我国高中物理全面实行新的课程标准,新课标强调注重发展学生的科学素养,突出STS教育理念的应用,强调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为了与高中物理顺利衔接,医学物理课程在教学理念上必须加以深化。因此,从课程目标和课程理念出发,医学物理课程教学中应该渗入STS教育理念,这必将对高中物理与医学物理间的顺利接轨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4.有利于提高医学物理课程的教学质量,培养全面发展的医学人才

我们知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然而,目前医学物理教学中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首先,教师的教学目的不够明确。由于他们大都是学物理出身,对医学知识的了解相对少一些,在教学中通常仅注重物理知识的讲解,而对于医学知识与物理的结合方面相对较为缺乏。其次,学生的学习兴趣不高。由于医学物理内容多、难度大,很多学生感觉学习起来较为吃力,而且他们没有认识到学习医学物理的实际意义,这样造成了学生学习缺乏兴趣,仅仅是为了应付考试。通过在医学物理教学中渗透STS教育理念,一方面,可以调动教师的工作积极性,促进其对医学知识的深入学习,这样有利于在讲课时物理知识与医学知识的衔接,优化教学内容,使其教学目的更加明确;另一方面,可以让学生充分认识到物理学在医学中所起的重要作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促进其创新能力的培养,从而达到教学相长的目的。

三、医学物理教学中如何渗透STS教育理念

1.加强对医学物理教师STS教育理念的培养

教师在学校教育教学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但是,如果医学物理教师本身不具有STS教育理念,那么在医学物理教学中渗透STS教育可谓纸上谈兵。虽然在一定程度上绝大部分医学物理教育工作者认识到了STS教育融入医学物理教学中的教育价值,赞同把STS教育理念渗入到医学物理教学中,但是由于缺乏理论依据,没有做深入的研究与分析,甚至少数教师从来没有接触过STS教育,对医学物理教学中如何融入STS教育更加缺乏具体的实证研究。因此,如何培养教师的STS教育理念是问题的关键。学校可以通过培训的方式,有目的地培养教师们掌握STS知识,使其具备STS分析能力和决策的能力,以利于STS教育理念更好的渗入到医学物理教学中去。

2.深入挖掘医学物理教材内容,寻找渗透STS教育的关键点

STS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而传播科学知识、培养科学态度和价值观是进行科学素养培养的重要方面。医学物理中渗透STS教育科学知识包括医学物理科技基本知识和最新与医学物理相关的科技知识;而科学态度不仅包含了对STS教育的了解程度以及科学、技术和社会相互关系的认识程度,而且包含了日常生活中学生对科学、技术以及社会问题的发现意识和处理方式。因此,教师可以深入挖掘教材内容,精选适合学生发展特点、符合时代要求,能够反映最新的医学物理研究成果、高新科学技术应用以及对社会产生的影响等方面的内容,在医学物理课上加以渗透。

3.将物理学史引入课堂教学实践中

整个物理学发展史也是对物理学探究的历史,在整个发展过程中充分展现了科学家的科学精神、科学思想、方法以及献身科学的牺牲精神,其中饱含了丰富的STS教育内容。因此,教师把物理学史中发生的各种生动有趣的史料充分融入到课堂教学当中,对学生渗透STS教育起到积极的难以估量的作用。

第4篇:医学物理教学范文

关键词:大学;一题多解;物理教学

中图分类号:G642.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36-0076-02

物理教学中的“一题多解”通常指根据已知条件,从不同的角度和知识系统,去探求解题的不同思路[1]。从根本上讲,“一题多解”是一种等效思想的体现,也就是说,多种解决方法可以达到同样的目的[2]。“一题多解”能揭示基本概念所延伸的基本技巧,可以帮助学生弄清易混淆、易错的知识点,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和掌握,使知识形成完整的体系,培养学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在大学物理教学中,能够采用“一题多解”的模型有很多。下面以运动学中的一个物理模型为例,探讨物理教学中采用“一题多解”的必要性。

有一长度为L、质量均匀的细直棒斜靠在墙上,如图1所示,其下端点A以速率u沿垂直并指向墙面的方向运动,试分析细棒上端点B的运动规律。

经分析可知,当A点沿垂直并指向墙面的方向运动时,B点将沿着墙壁向上运动。下面采用四种方法进行求解。

解法1,应用运动叠加原理。质点力学中的运动叠加原理指出,质点的任意运动都可以分解为在三个相互垂直方向上各自独立进行的直线运动[3]。据此原理,建立如图1所示的直角坐标系,将细棒上A点和B点的速度分别沿着细棒和垂直于细棒的方向进行分解,分速度表示为u1和u2、v1和v2。设细棒与y轴的夹角为θ,根据几何关系可得如下关系:

v1=u1=usinθ,

vB=■=utanθ

所以,B点的速度可表示为:

vB=utanθj (1)

方向沿y轴向上。

解法2,应用位置矢量与速度的微分关系。如图2所示。设某一时刻A点的坐标为(xA,0),B点的坐标为(0,yB)。根据勾股定理可知:

x■■+y■■=L■ (2)

将上式等号两边对时间t求导,考虑到A点的速度vA=vAxi=■i=-ui,B点的速度为vB=vBy j=■j,同样可以得到式(1)所示的B点相对于地面的速度。

解法3,应用位置矢量与速度的微分关系。虽然该解法与解法2方法应用了相同的物理知识,但过程中利用了不同的几何关系。参照图1,根据几何关系:

xA=Lsinθ,yB=Lcosθ (3)

可得:

vA=■=Lcosθ■=-u

即:■=-■ (4)

又考虑到如下关系:

vB=■=-Lsinθ■ (5)

将(4)式代入(5)式即可得到式(1)所示的B点相对于地面的速度。

解法4,应用伽利略的速度变换关系和矢量的运算法则。设细棒上的B点相对A点的速度为vBA,A点相对于地面的速度为vA,B点相对于地面的速度为vB。由相对运动的关系式得:

vB=vBA+vA (6)

设细棒与y轴的夹角为θ,根据图2所示的几何关系可知:

vB=vAtanθ=utanθ

同样可以得到式(1)所示的B点相对于地面的速度。

上述物理模型所列四种解法,涉及到了多个大学物理和高等数学的知识点,如运动叠加原理、位置矢量与速度的微分关系、伽利略的速度变换关系和矢量运算等。当然,上述问题还有其他的解法。特别强调,为了充分激发学生学学物理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使“一题多解”的教学效果更加明显,教师可将上述题目在课前布置下去,然后组织学生在课堂上展开讨论,并对一些独特的解法给予鼓励。当然,也可以对上述题目做更进一步的要求,如分析细棒上任一点的运动规律。

通过“一题多解”,从多个角度去分析同一个大学物理模型,在物理教学中对深化学生知识,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发散思维能力具有重要意义,体现了在大学物理教学过程中不单要重视思维结果的教学,更要重视思维过程的教学。通过“一题多解”,学生能充分地应用已学的知识解决同一个问题,把握各方面知识的联系,形成一个完整的知识结构,而不再是零散的、互不相干的知识点。“一题多解”突破了学生平时解题形成的一种先入为主的思维定式,大大扩展了解题思路,使学生进一步看到大学物理体系的科学性和完美性,激发了学生学学物理的兴趣和创新意识,克服了对大学物理的畏难情绪。“一题多解”还可以使各种解法的结果互相印证,减少差错。大学物理中的“一题多解”,概念性强,解法特点分明,能体现理论知识在具体问题中应用的灵活性和应变性,而难度则无需强求,因多种求解方法的本身,已贯彻了较为深入广泛的智能训练,对提高大学物理的教学质量,收效良好。

鉴于“一题多解”的上述优点,需要高校教师在大学物理教学中,精心设计教学内容和过程,积极引导学生寻找一题多解。在大学物理教学中,虽然同一模型的解法有很多,也各有特点,但高校教师应根据教学目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正所谓“教学有法,但无定法”。另外,各种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都是相辅相成的,只有互相配合,才能发挥整体优势,从而达到进一步提高大学物理教学质量的目的。

参考文献:

[1]俞恃洋.浅议“一题多解”与能力培养的教学[J].曲靖师专学报,1997,16(6):48-52.

[2]张胜民,张海杰.物理学中一题多解的实质及意义[J].大同医学专科学校学报,2004,(1):52-53.

[3]刘克哲,张承琚.物理学[M].北京:高教教育出版社,2005:13-14.

第5篇:医学物理教学范文

关键词责任感因材施教互动教学教学评价中图分类号:G424文献标识码:A

物理学是研究物质世界中最普遍、最基本的运动形式及其相互转化规律的科学。大学物理学课程是面向在校理工科学生开设的必修的基础理论课。大学物理课程教学质量的高低,关系到对学生的学习能力和素质的培养。为此,在教学工程中,认真贯彻如下几点是非常重要的。

1 唤起学生承担社会责任的意识

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培养有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的新一代是关系我国前途的一件大事,也是大学教育最重要的内容。笔者认为,学校的思想教育工作不能全是思政老师的事,专业课程的教学也应该是思想教育的载体。如今的学生身处开放的环境中,不能仅靠封闭环境下那种“灌输”的思想教育方法,一定要从时间、空间上尽量扩大学生的视野,让学生从各种活生生的经历中悟出做人做事的道理。

在教学过程培养学生的基本知识和技能,掌握基本的物理理论知识。在实验课教学中培养探究物理现象的过程与方法,包括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分析概括能力等。培养科学情感及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在讲授计算和指导学生计算教学时让学生们做到仔细认真,不能因为自己一个小小的失误影响整个工作的质量和进度。

将时代科技引入课堂,注重物理教学与科技发展的紧密联系,将学好物理造福于人类的思想注入学生。例如:望远镜的发展使人类的视野逐渐扩大,计划中的最大光学天文望远镜是将于2016年在智利建成的“大麦哲伦”望远镜,其镜面直径将达到为21.4米,分辨率约为哈勃望远镜的10倍,相当于可从250公里远处看清一个乒乓球;显微镜的发展也是如此,如今成熟的电子显微镜可以获得很高的分辨能力,已经能够分辨到原子尺寸,利用电子扫描隧道显微镜可以显示原子的形象。不仅如此,在医学显像技术中也不乏光学仪器的身影,如CT机、核磁共振仪等。物理学经过几百年的发展,在人类进一步掌握自然规律的过程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在新世纪的生活中,由物理而引发的科技创新也一定在合理利用资源、治理环境等领域大显身手。

一个人无论在什么岗位上,都要有一定的观察力、理解力、判断力等,而这些能力的大小取决于他的物理精神的培养。物理教学属于理性教育,它能赋予学生思维品质,即利用理性科学的思维方式和方法观察事物,因此了解物理在现代社会中的作用,提高物理素养。

2 针对学生选择不同的教学理念,因材施教

在我们学校大学物理课程分为为理工科非物理专业本科大学物理基础课、理工科非物理专业大学物理实验课、针对所有在校学生开设的选修课等。

对非物理专业大学物理基础课从教育理念上除给工科大学生以必要的理论为专业课和技术基础课打好必要的知识基础外,注重大学生科学思维能力及主动性培养。对非物理专业大学物理实验课从教育理念上强调大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而针对所有在校学生开设的选修课则是物理知识的普及、拓展知识、开阔视野。

而针对物理专业学生的大学物理课程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把物理作为事业、不断创新思维与创新能力及终身获取知识能力等的培养。一种是一门课一门课的学。另外一种是通过在研究当中学。喜欢物理的人要学很多物理的后续课。物理的后续课就相当于四大力学,即分析力学、电动力学、统计力学以及量子力学,相当于四个专业基础课。学完这个以后再看是什么专业。比如是日常的固体物理,现在叫凝聚态物理,首先要上两学期的固体物理,然后要学高等量子力学,有的还要学量子常论,还要学激光光谱学,后续课程还有很多。比如有的同学对生命科学有兴趣,这时就可以选生物物理。打了一个基础以后,按照自己的兴趣去发展。

3 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转变成以学生参与互动的教学方法

传统的教学过程中,有些教师上课只是为了完成教学任务,整堂课宛如机械式的灌输,完全没有考虑学生的特点、学生的感受和学生的接受能力,即所谓的“填鸭式”教学模式,一堂课听下来仅有20%左右的学生能完全掌握就已经很不错了,因此也就谈不到会有良好的教学效果。这种单向的向学生传递知识的模式缺少了教学主体即学生的参与,就会出现学生刚开始“被动的吃”,然后逐渐发展为“不知道吃什么”,最后发展成“什么也吃不下”的局面,学生完全感受不到学习的乐趣从而被动学习,教师也无从了解和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

在教学过程中以教师为中心教学应回到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中来。大学的教学不应该是“克隆”,而应允许大家通过自己的实践和摸索去教学。课堂教学在目前的水平下,还不能摆脱“班级”的教育形式。老师在课堂上采用交互式的授课方式才能提高学生的主动性、独立性和注意力。

举一些贴近生活的物理现象,或与科学应用相联系来增加学生的感性认识。材料一:汽车的两个车前灯远处看是一个,离我们距离近了才能分辨出是两个,这是为什么呢?材料二:市场场畅销的VCD、DVD、BD光盘有什么区别,存储的能力有什么不同,这与什么有关系呢?材料三:生活中的“海市蜃楼”现象可以用什么原理来解释呢?

课前要准备好提问的教学笔记,准备好学生都非常有效的习题。一味地靠传递知识是不可能教好学生的,在教学过程要与学生进行互动教学。教育的重心必须转到能力建设上来。这就是中国古代所说的“授人以渔”的问题。考查教学的效果不是看老师在课堂上“灌”了多少内容,而是看这门课结束以后学生真正学会了什么,看学生毕业后能否根据学过的知识“举一反三”的能力。

4 大学物理教学与学生所学专业的课程教学相结合

针对不同专业学生的特点以及专业的特点有的放矢的对该专业的进行授课计划,在保证基本的大学物理教学的情况下,教学内容教学侧重不同,为专业的后续课程做好必要的理论铺垫。不必片面地追求所学内容的物理架构上的完美,根据学科的特点选择与专业学生后续学习和将来的需要对大学物理课程的各部分内容有针对性的侧重,对不同专业的同一教学内容作不同的选题,介绍与专业相适应的专题内容,精选与专业特点相关的物理问题作为实例进行重点分析与讲解,探讨知识点可能的应用。这样可以加强大学物理课和专业课的结合,使大学物理课为后续专业课的教学搭好平台。

如果教师的受众是机械专业的学生,在讲解刚体定轴转动这一物理问题时,结合生活中的实际可以向学生展示钻头、刀具或轴承的旋进过程,将学生引入一个情境,让学生深切领会物理知识与实际应用的结合,同时,以此为契机,让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说一说生活中这样的应用还有哪些,在结束所学理论知识以后,将学生带回课前所提出的所有问题中逐一加以解决。计算机专业学生一定会对磁盘的存贮非常感兴趣,在讲解电磁学电介质和磁介质部分时,应把电介质或磁性材料在计算机硬件中的应用视为重点,如电容器两极板之间加入电介质,由于电介质的极化使得充满电介质的电容器的电容值比真空电容器的电容值大,电容器的储存电能的本领增强;根据磁介质的在磁场中被磁化的特点,找出适用于作存储器使用的磁光盘,磁软盘等的磁化材料。在这样的教学活动中,学生一定会深刻的体会到“如何学”、“如何用”,不仅学习了大学物理这门课程,同时也加强了专业技能的训练。

为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经常性地加入探索性的、尝试性的、合作性的课前作业。该作业有意搭建与学生专业知识有一定联系的实际问题。这项工作的开展类似在工程中作项目,需要学生提出预案,找到解决问题的理论基础,构建实施目的的解决方案,期望达到的效果,说出该“工程”的优劣以及可能进行的改进等。通过这样一系列的工作,锻炼了学生多方面的能力,在掌握了所学基础理论知识的同时,在查找资料、自学、合作、表达以及运用知识的能力方面定会得到显著提升。

5 教学评价体系

正确的教学评价是对教师的教学历程、学生的学习过程具有非常重要的指导作用。教师可以采用不同的教学评价方式,关键看学生通过物理课程的学习能否提高动手能力、培养科学创新精神。为此,课程的评价方式应该是多元化的。传统的闭卷考试作为考核的一部分还是必须保留的,试题可以从题库中抽取,从教材的例题和习题中抽取,也可以尝试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提交一些考试题;根据不同专业学生的特点和需求让学生结合一个学期的学习内容设计一物理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案,撰写成研究报告;教师还可以设计口头报告库,让学生抽取试题,现场作答,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总之,大学物理课程作为理工科学生必修的基础课,教师关注的不应该是教学本身,而是人才的培养质量。教师要长期思考教学细节,让学生真正的喜欢、感情趣并把课程讲明白、讲生动,需要不断的探索和更新,在师生良好配合的过程中真正完成课程的教学,为培养适合新时展需要的合格人才贡献力量。

参考文献

[1]胡其图,高景.大学物理精品课程的建设与改革[J].理工科通讯,2006(7).

[2]李水.大学物理教学改革之我见[J].科技资讯,2011(4).

第6篇:医学物理教学范文

一、在教学中启发学生明白二者联系

物理学是自然科学的一个分支,它研究中的许多方面与医学理论有着密切的联系。比如通过学习物理学的能量转换和代谢的热学知识,就能很好的理解体温调节的原理。还有通过学习力学知识也能更好的理解肌肉收缩、血液循环、呼吸运动、听觉功能。物理学中有电磁学,这与人体的神经传导、细胞生理、心电脑电等等都有共通之处。物理学的研究领域还有自然界中的温度、湿度、压强、放射线等等都会对人体造成影响,这和人的身体健康是密切相关的。在医学中不仅是病理、生理、药理知识的学习,还包括对医学仪器使用。这些先进的医学仪器例如核磁共振仪、X射线透视、超声波、激光等等都是物理学研究的成果在医学上的使用,因此在进行这些学科的教学中物理学不只是单单讲物理学的知识,而是把物理学的原理运用到医学上,这样学生才会更明白为什么在学习医学的过程中要学习物理学课程。

二、在教学中将各个模块与医学知识结合教学

(一)从力学教学的角度来说

力学是物理学中很重要的一个模块。在医学领域,外科对于骨折患者的治疗都会用一定大小和方向的力牵引患部来以平衡伤部的肌肉的恢复力,这其实和力学中的平行四边形法则息息相关。在护理和抢救伤员时,为了一般都会要求让伤员采取卧位,这是因为血液在重力的作用下会向下流淌,采取卧位可以防止伤员失血过多引起昏迷。在面对心力衰竭的病人时采取端坐位,这样可以减轻心脏的负担。这些都涉及到力学中的重力部分的知识。在讲到摩擦力时,可以结合人体的关节也都是有摩擦力的,为了让人的肢体更加的灵活,骨头和骨头的连接囊中都会有少量的滑液。体重大的人在运动时关节直接的摩擦力也会更大,这都是与力学息息相关的,所以在讲授力学的时候可以将这样的例子结合起来讲,这样学生就会听的更加的明白,也对今后的实践更有帮助。

(二)从流体力学的教学角度来说

在讲授流体力学时,可以结合医学中血液这一领域的知识。众多周知,动脉瘤多发于血液的交叉处,发于脑动脉的概率更大,血液到了此处由层流变为淌流,因此在检测动脉瘤时看看此处是否有湍流的噪音对于检测动脉瘤具有很大的意义。在教授流体力学时还应该结合对于血压测量的影响。这样学生就能够很好理解为什么针对不同的病人要采取不同的。

(三)从声学教学的角度来说

在声学的教学过程中,不应该仅仅只是介绍声学的例子,单纯的从物理的角度去教授,而应该结合医学中对于声学的利用。比如在医学领域应用广泛的超声波检测,超声波不仅可以用于疾病的检察,例如利用A型超声波来检测人脑的中线,一般情况下正常人的脑中线在人颅骨的几何中心,最大的距离也不超过3CM.但是如果脑中有受伤或者有肿瘤则中线就会移位,用这样的方式去检查脑部的健康,可以让检查者没有痛苦,并且准确率也比较高。这就是物理中声学在医学中的应用,超声波不仅可以用来检测疾病,还可以用来加热身体的某些部分,人体通过吸收超声波得到热量,可以用于透热治疗腰肌疼痛和扭伤或者关节炎。这就是声学和能量转换学相结合的应用。可以说对于医学来讲物理学是其理论基础,而医学是物理学的理论操作。所以只有将二者结合起来学习才能够得到非常好的效果,但是现在很多物理学的教学是和医学分开教学的,各自有自己的主干和枝节,看起来似乎没有什么联系。但其实物理学和医学教学是有很多相辅相成之处,所以把二者结合起来教学,在讲授物理学的大模块时将医学理论穿插其中,就能够得到更好的效果。

三、医学院的物理学老师必须多掌握医学相关理论知识

第7篇:医学物理教学范文

关键词 医学物理学;STS;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2.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14)04-0088-02

1 引言

STS是科学、技术和社会的英文单词缩写,STS教育思想提倡把科学知识转化为技术并把这种技术应用到社会实践中,它具有开放性、人文性、互动性和综合性等特点。医学物理学是运用物理学的知识解释和描述生命、生理现象,并将其应用于疾病的预防、诊断、治疗和保健等医疗实践中去的一门交叉学科。医学物理学与科学、技术、社会紧密相连,社会的发展需要具有文化知识、科技素养、科学技术及社会整体观念的人才,因此,引入STS教育思想在医用物理学教学中就显得尤为重要[1]。

2 医学物理学教学中引入STS教育的意义

引入STS教育体现出社会的发展对人才的需求 当今世界需要具有较强的创新能力和适应科学、技术快速发展的应变能力的高级人才。而STS教育思想一方面是将相关学科内容相融合,在讲授理论知识的同时向学生介绍最新的科技发展前景,关注科学、技术在社会上的主要应用;另一方面,STS教育思想倡导课程与教学的整合,重视科学、技术的教育要关联到学生未来的职业,培养学生的决策能力,以此来提高参与竞争的能力[2]。而这些是真正符合时代和社会发展需要的人才。

引入STS教育思想为培养医学生人文精神开辟了新途径 目前的医学院校的教育教学的重点在于理论知识的教育与医疗技术的训练,但是医学高新技术的发展更需要的是医学的人文情怀。因此,从医学教育改革的角度出发,将STS教育思想融入医学院校的教育课程,目的在于探索适应当今社会的新型的医学生的培养模式,让学生通过课程中的STS内容,更深入地了解社会,掌握医疗技术的最新动态,关注医学与社会的密切联系,对于促进学生努力地学习专业知识、交往能力的提高、树立良好的医德医风以及综合素质的提高,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引入STS教育思想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科学价值观 STS教育是一门交叉学科,在医用物理学教学的实施中会涉及到其他学科的内容,体现了它的综合性和整体性。在医用物理学教学中引入STS教育思想,可以从科学、技术、社会等不同方面多视角地向学生描绘物理世界,让学生参与各种活动,使其从自己的体验和理解中产生对科学世界的认识,在对各种认识的分析、联系基础上,用科学、全面和发展的观点提出、发现和解决实际问题[3]。并在这个过程中提高学生的科学价值观,实现科学素养的培养。

引入STS教育思想体现医用物理学教学改革的发展方向 医用物理学是医学专业必修的一门基础课,是一切自然科学或物质科学的基础,物理学的研究和思维方法贯穿渗透在所有自然科学研究中。学习物理学对形成人的正确科学思维能力和提高科学素养发挥着重要作用。在医用物理学的教学改革中,传统的教学内容过于强调物理知识的完整性,忽视了物理学与其他学科的联系,限制了医用物理学知识与医疗技术、医药以及医疗器械之间的联系,没有体现出现代科学发展中各学科相互综合、交叉和渗透的趋势,难以使学生体会到自然科学的社会意义[4]。另外,传统的教学中,学生不能从枯燥的课本中获取学习兴趣,物理学的内容被描述成很多抽象的符号和繁冗的公式。而将STS教育思想引入物理学的教学中,教学内容就突破了教材的限制,把物理学与医学的发展、医疗技术的进步以及社会中的实际问题紧密地结合起来,使整个授课内容灵活起来。突出了物理学的社会价值,使学生在了解基础知识的同时也懂得这些知识的应用价值和社会价值[5]。

3 医用物理学教学中STS教育思想的实施

利用现代化教育技术实施STS教育 现代的课堂教学主要是根据教学内容和授课对象的特点,合理选择和运用现代教育技术,通过对教学过程和资源的设计、开发、应用,以多种媒体信息的形式呈现给学生,以达到最优化的教学效果。

PPT课件是多媒体技术用于教学的灵魂之一,齐齐哈尔医学院医学技术学院物理教研室精心制作了适合医学院校学生的教学课件和视频资料,在保持物理知识体系完整的前提下,精简一些针对学生科学思想的形成和医学联系不密切的内容,重点突出物理与医学的紧密联系,使学生掌握物理原理应用于医学实际的技巧和方法,同时也了解医学设备对人类社会产生的深远影响。例如,在讲述“液体表面现象”一章中“弯曲液面的附加压强”这一内容时,详细介绍了肺泡中的表面活性物质,并讨论了肺泡表面液体中的表面活性物质对人类呼吸的重要作用;在讲述“共振”部分内容时讲解了共振吸脂仪的工作原理及适合人群等内容。通过人体的生理过程以及相关医疗设备,不仅体现物理知识的价值,又突出了在医学方面的应用。

充分利用图书馆资源实施STS教育 图书馆是学校文献信息资源的集散中心,也是医学生吸取课外知识的重要基地之一。医学生在课堂上学习的知识可以通过阅读图书馆的专业书刊来消化理解,又可以进行专业方面的深入研究,还可以学习与本专业相关的其他知识,进而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科技素质。

此外,图书馆还为STS教育提供技术设备支持。现在高校的图书馆大多都设立了网络化的多媒体电子阅览室,齐齐哈尔医学院医学技术学院还开通了移动图书馆,已经使用智能手机的教师和学生,只需下载移动图书馆客户端软件到手机中安装,输入读者证号、密码,并完善移动图书馆提示填写的个人信息,就可以使用移动图书馆的各项服务。移动图书馆的使用,使学生随时随地可以获得自己所需的知识。

鼓励学生参与科技创新和科研活动 积极鼓励学生从生活中找到创新的灵感,在教师指导下,进行创新活动和科研活动。教师可以在授课过程中带领学生进行科研活动,如让5~6名学生组成一个团队,每个团队布置一个小课题或者学生自拟题目,让学生自己查阅资料,撰写小论文、制作PPT,在班级与大家分享,从中选拔出理论基础扎实、动手能力强的课题小组,在教师的指导下,做好选题参与学校组织的课外科技课题活动以及黑龙江省教育厅的创新创业训练项目。

2013年,齐齐哈尔医学院医学技术学院物理教研室教师指导的五个项目入选齐齐哈尔医学院大学生课外科技课题;两个项目入选黑龙江省教育厅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其中一项为重点项目。这项活动不但有助于活跃思维,开阔视野,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知识运用能力和知识创新能力,还可以有效地保证和促进学生科研活动的深入开展。

4 结论

STS教育是一种思想、一种理念。在医学物理学教学中渗透STS教育,不仅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激发学生的创造性,而且可以培养学生用整体观点提出、发现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因此,在医学物理学教学中引入STS教育思想是教学改革和发展的需要。

参考文献

[1]张敬晶,杨海波,吴艳茹,等.STS思想指导下的医学物理学教学改革初探[J].中国医学物理学杂志,2011(28):2450-2451.

[2]方晶.浅谈物理STS教育思想与提升学生素质[J].科技资讯,2010(20):171.

[3]王建国,邓平基,孟晓谕.医学专业STS教育的物理基础[J].医学教育新思维,2008(29):70.

第8篇:医学物理教学范文

【摘 要】伴随时代的发展,社会结构主体已经呈现出信息化的大趋势,在新的形势下,其对人才的要求主要趋向综合化,创造化,在这种大前提下,本文通过探讨高中物理教学怎样从以课本为基准的传统的“教与学”教学模式转变为一种“讨论互动”教学模式,且以“互感和自感”教学为例,阐述了其如何应用。

关键词 高中课堂;物理教学;互动教学

高中的物理知识已有一定的难度与高度,因此高中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往往会产生畏难情绪,以致于阻碍了其前进的脚步,而以个体为单位的学习方式往往会因其自身原因而导致其失去继续学习的兴趣、信心与动力。

一、内涵、特征及意义

“讨论互动”模式教学是以学习课程为准,师生之间或学生之间以合作的方式探究学习的过程。相对于满堂灌、满堂听的传统教学有很大的优势。

1.表现方式灵活多样

“讨论互动”教学模式的方式多种多样,它或以演讲形式,或以课堂小组形式,或以同桌之间,或以集体讨论等形式展开,灵活多样,不拘一格。

2.激活课堂,激发兴趣

“讨论互动”教学模式的整个课堂充分体现了以学生为学习主体的理念,为学生创设展示自我的舞台,让学生从个体的围城中走出来,真正参与课堂,融入课堂。

3.开放课堂,实现资源共享

在此教学过程中,将学生从个体认知中解放出来,将学生个人的学习体验与群体的学习经验融合在一起,与大家共享学习所得,实现资源共享的创面。

4.增强学生多方面的能力

运用此模式可以使学生的社交能力、发散思维能力、创新能力等多种能力得到加强,这样就有助于开展全面的素质教育。

二、以“互感与自感”教学为例

为了形象直观地说明其整个教学模式,笔者就以“互感与自感”教学为例,分别从更换角色,组建课堂小组,多媒体教学等方面加以说明。

1.从听到讲,互换角色

教师在此模式的教学中,首先是要改变师生在课堂里的角色。过去的课堂是老师讲学生听,而我们“讨论互动”的课堂应是学生讲老师与学生一起听一起讨论一起探究一起得出结论。其实学生在自我表达互相交流的过程就是其对知识把握过程的再现,学生在自我的表述中能很清楚地认识到自己对知识的掌握度,从而引发学生主动进行思考;同时也是教师感受教学效果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老师可以搜集出学生不易掌握的教学点,然后组织学生共同探究解决,甚至可以由已经掌握这个知识点的个别同学进行讲解,而老师则可以充当幕后导演的角色,这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自信力更可以让学生体验到成功学习的快乐。

2.组建小组,以小组形式进行试验

学习小组是“讨论互动”教学模式课堂的基本单位,所以要科学组建合作学习小组。而高中物理知识相对其他科目而言较难理解,且很抽象,因此所组建的小组要能让优等生的才能得以施展,中等生得到锻炼,后进生得到帮助,从而互相促进、共同提高。所以在组建小组时教师要遵循两个原则:

①在充分了解学生的基础上根据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的原则,按不同的性别、能力、性格、兴趣爱好、交往人群和学习成绩按4~6人组成一个小组。

②根据学生的要求及教学实践进行微调,争取让每人都有合作伙伴。

通过组建这样的学习小组来实现其“互动性”,使学习成为真正意义上的个体内在需要和追求。这样,既能提高学生学习成绩,又使学生适应未来社会发展对人才的要求。

3.引进科技手段,利用各种媒体教学

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已经改变了人们的交往方式。通过多媒体,计算机等进行视频教学,远程互动,或以社交网站形式进行作业课练,皆可以提高学生的兴趣,加快学习的速度。与此同时,也能使其在整个学习过程中,潜移默化的掌握运用网络技术进行知识面的拓宽,进行知识的深化,也可以让其在这种开放式的更大量的信息中学习整理编织知识,对知识进行重组,将其潜在而初步的知识结构进行更新转换,使其内在的知识体系得以完善。

三、在实践教学中应注意的几个方面

1.以传统教学为基础,逐步进行

由于传统教学模式根深蒂固,所以在将其转换为新的“讨论互动”式教学模式过程中,要注重循序渐进,因势利导,如同医学上的小剂量服药进行疾病治疗一样,渐渐增加这种学习方式,不要追求一次性过渡到位,以免造成学生的惯常思维与惰性习惯……

2.小组合作学习中教师的定位

在“讨论互动”教学模式中学生占据了主体地位,那老师是不是可以退之千里了呢?其实不然。表面上看课新课堂似乎没有老师存在的必要了,然而这恰恰是对老师的管理能力的高要求即要达到此时无师胜有师的境界。这就要不断提高教师的诱导与指导作用,要从更宽,更广,更深的层次上来教育学生。

3.情感与知识并重

伟大的人格才能造就伟大之人物。高中这个学龄段的孩子正处于人生观和世界观的形成期。特别是在新的现代化条件下,孩子们所面临的诱惑实在是太多太多,所以在教给学生知识的同时别忘了对其人格的培养。

总而言之,笔者通过对于“讨论互动”教学模式的内涵及意义介绍与说明,分析了开放式学习与信息共享式的互相补充性学习等,并从实际经验出发,以“互感与自感”教学为例,真实的再现了该学习模式对于学生主动能力的提升,在此互动式学习过程使其想象能力,思维能力等得到了训练。对其将来成为社会型的实用人才颇为有利。

参考文献

[1]杨琼玉.谈如何把握好高中物理教学中的互动环节[J].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2012(12)

[2]吕正业.浅谈高中物理“探究互动”式习题教学[J].物理教学探讨,2012(10)

[3]白一杰.高中物理“双主互动”探究式课堂教学方式的探索与思考[J].教学交流,2012(08)

第9篇:医学物理教学范文

关键词:物理;理实一体化教学;医疗器械专业;学习小组

中图分类号:G7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1422(2015)11-0091-02

一、前言

本文以广东省食品药品职业技术学校医疗器械专业学生为研究对象,从医疗器械专业课程设置、培养目标、专业特点,中职生生理、心理特点,结合医疗器械专业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等方面进行分析,对在物理教学过程中实施理实一体化进行了探索。

二、物理课程理实一体化的可行性

目前,在国内外诸多职业院校中推行专业课的理实一体化教学,理实一体化教学是理论的讲授和实践并重的教学模式。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以实践应用为重点,降低学生学习基础知识的理论难度。符合中等职业学校“技能为本、素质与技能并重”的办学理念以及“培养适应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实用技能型人才”的办学定位,和“就业有技能、升学有希望、发展有基础”的培养目标。

物理课旨在促进学生认识物理对科技进步、文化、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影响。中职阶段物理课主要讲授内容为运动与力、牛顿运动定律、流体的流动、振动和波、热现象及应用、直流电路、电磁感应、光现象及应用、原子结构与原子核等知识。以上内容与航天、航海、科技、计算机、农业、医疗等现代社会生产、生活息息相关。学好物理,将为理工科专业课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理实一体化,突破了以往理论老师讲授理论,实验(训)老师讲授实践的模式,避免了知识点讲授重复或遗漏的情况,将同一模块的理论与实践教学环节相对集中,现场用理论指导实践,在实践中总结和升华理论。这种方式可大大激发学生学习的热忱,学生边学边练边积极总结,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使学生的体验更直观,达到提高教学质量和学习效果的目的。

三、中职学校医疗器械专业现状(以广东省食品药品职业技术学校为例)

(一)专业基本情况

培养目标:培养具有医疗器械制造与维修的基础理论知识和实践操作技能,从事医疗器械生产、服务、营销等一线工作的中等技能应用型人才;主要课程:医学基础、医用物理学、电工电子技术、常用医疗器械、医用电子仪器、医用检验分析仪器、医疗器械管理与法规等;就业方向:可在医院、医疗器械生产企业、医疗器械经营企业、检测中心和经营公司等企事业单位从事医疗器械的生产管理与质量控制、仪器检测、维护及保养,以及医疗器械的营销等工作。从以上各方面,可以得出结论:企业需要复合技能型人才,医疗器械从业人员需要有终身学习的能力,以便适应设备、仪器的更新换代。

(二)医疗器械专业学生

中职生所处的青春期是人生心理发展的关键时期,是人一生中高速发展的时期,由半成熟逐步走向成熟,出现许多心理的矛盾,情绪的波动性、世界观的可塑性、性格的差异性等特点,所有这些都对传统的教育方法和手段提出了挑战。

从表1可以看出,医疗器械专业男生占本专业总人数的85%以上。

处于青春期的男生学习成绩往往没有女生好、学习积极性往往没有女生高,后进生的比例也大于其他专业。综上所述,对于中职医疗器械专业的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四、影响物理课程理实一体化建设的因素及措施

(一)教学计划以及教学大纲

物理课是医疗器械专业的专业基础课,常被设置在第一学期,是后续专业课学习的铺垫。在制定教学计划以及教学大纲时,到企业调研:收集来自一线工程师的意见、往届毕业生、实习生的意见,进行工作任务和岗位分析,完成复核教学要求的课程体系。引进医疗器械企业一线工程师等专业人士,共同参与制定大纲和编制教参。旨在将医疗设备生产、使用过程中出现的各类现象与物理基础知识相结合,引导学生多动脑思考,培养其学习兴趣。让物理课不再是照本宣科,而是一种学习兴趣、一种专研精神和自信心的培养。

(二)实验(训)室建设

实验(训)室建设需要满足理论讲解、操作示范、操作训练所需的硬件和软件。室内除了课程需要的教具外,还需要摆放学生上课用的课桌,以及布置电源线和网络线、配置交换机、安放投影仪等多媒体教学设备,并按职业化要求布置,创造真实或者仿真环境。

(三)课程组建设

合理的课程组建设有利于统筹师资配置,课程组成员组成建议至少含:1名课程主讲教师、2名负责训练指导的辅导教师、1名相关企业工程师(兼职即可)、1名心理指导教师(此人可以参加多了课程组)。在年龄上涵盖老中青,在资质上涵盖高级讲师、讲师和助理讲师等。总体形成以“老”带“新”的模式。主要防止因教师经验和能力差异,给平行班级带来教学效果不良的影响。阶梯状的人员组合模式,有助于补充新工艺、新技术、有助于产教结合的开展;改善师资队伍结构,缓解实验指导教师不足和整体素质偏低的问题。

(四)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

在教师中推荐理实一体化的教学理念,使之接受并愿意成为双师型教师,学校应为教师参加轮训和各类培训提供必要保障、鼓励教师积极参与学习论坛。在校企合作的大环境下,鼓励教师到相关企业参与企业项目,将项目中的工作经验融入到教材中;学校邀请“名师巧匠”进校园,一道开发教材和完善人才培养目标,达到校企双赢。

(五)学生学习小组建设

表2显示考试成绩分析基本符合正态分布。学生基本掌握本课程基本知识和基本理论,并能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初步地分析问题和解决相关问题。比较适合“先进带动后进”学习小组模式。学习小组4-5人一组,分组原则为:从综合素质、动手能力、学习积极性等方面考虑,以先进带动后进,充分发挥帮带作用。打造当代中职生喜闻乐见的沟通平台,如微信群、微博、博客、QQ群等交流平台,进行专业技能交流。促进师生间、同学间的交流互动,调动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学习小组可以在第二课堂课时间可以继续研究,有指导老师的前提下,与管理员提前预约,并做好实验设备使用登记表,可以在一体化教室内完成作业和练习,开展项目实践活动。在物理学习中,成立学习小组,适当的合作与分工,有助于营造出组与组之间、小组内部之间的竞争氛围。使学生在小组的学习与讨论中,挖掘学习的潜力。

(六)学生成绩评价

在物理理实一体化教学考核中,让主讲教师、辅助教师、组与组之间、小组内部以及学生本人参与成绩的评定,如表3所示。

表3成绩组成部分及所占比例

总评成绩笔试实操(主讲)实操(辅助)组间组内个人

100%30%15%15%15%15%10%

物理课的理实一体化教学,除了理论知识、实操技能也要考虑到学生的心理健康,结合中职生心理层面来建设课程,有助于抵消中职生的不自信,塑造健康、乐观的人格,让中职生也有出彩的机会。

参考文献:

[1]姜大源.关于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理性思考[J].职业技术教育,2006.

[2]李锋,袁克强.以就业为导向―高职毕业设计的必然选择[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7.

[3]刘新春.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J].职教通讯,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