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组织委员工作计划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一、班级日常管理制度
1、学习:
大学生的主要任务是学习,大家必须充分重视,努力做到:
⒈按时上课,不迟到,不早退,不逃课。
2.有事不能上课要按照有关程序向辅导员请假,获得批准方可。
3.积极配合学习委员的工作,认真完成作业,按时上交。
遵守课堂纪律,尊重老师,体现出大学生应有的风度。
4.无故旷课迟到者记上。按旷课、迟到率排一个顺序,大学应该有很多奖励的,比如什么奖学金,贫
困什么的,旷课,迟到率高的不给。
5.期末还会有个什么道德素质的评估,旷课,迟到率高者低分之
2、卫生:
宿舍是大学生活动的重要场所,宿舍卫生状况直接影响同学们的生活环境,因此,宿舍卫生必须保持:
1、宿舍内部要制定相应的卫生制度,实行责任到人制,室长及班干部负责监督。
2、值日生要尽职尽责,认真对待宿舍卫生问题,为同学们创造整洁舒适的生活环境。
3、切实执行宿舍管理中心的各项规定,做好卫生打扫工作,认真对待卫生检查。
4、注重个人卫生。
3、活动
因为班级、院、校开展各种各样的活动,故有以下规定:
1、对于班级组织的各项活动,同学们要热心关注,积极参与,共建一个团结奋进的班级体。
2、对于院、校组织的活动,同学们也应认真对待,敢于挑战自我,为班级和个人的荣誉拼搏。
3、同学们要积极的为班级发展献计献策,使本班的活动搞得有特色,有意义。
三、班级奖惩制度1、评优、评先依据《大学生手册》进行评选。
2、推荐党校学员采取民主与集中相结合的原则进行评选。
3、在校为班级争得荣誉或在集体活动中表现突出的个人或团体,将推荐学院予以表彰,或予一定的物质奖励。
4、因个人原因使班级受到院级以上(包括院级)通报批评的个人或团队,取消其本学期评优、评先及参选的优先权。
5、凡考试中有舞弊行为的,经查证属实,取消本学期评优、评先及参选资格。
6、在班会及其他须到的班级活动中无特殊情况迟到、早退的同学将给予批评并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惩罚。
7、班会无故缺席三次以上的同学,将予以批评,并影响其本学期考核成绩(需要点到的班级活动处理方式同上)。请假的同学需出请假条及相关证明,经班级辅导员、班主任批准方可请假。
8、对有重大错误,影响班级荣誉的同学可考虑取消其助学金等各项资格。
9、每周由学习委员会对课堂的出勤情况进行检查,每周不定期抽查,对是否旷课迟到将做记录。
10、课堂会议上应把自己的手机调成振动或关机
二、班委工作职责
班委及团委委员构成:
班委:班长副班长学习委员生活委员体育委员文艺委员心理委员信息委员(人)
团委:团支书组织委员宣传委员(3人)
另外,根据需要,将各寝室长纳入班委辅助委员,以便更好配合班级工作。
班委及团委委员职责:
各班委成员的工作需透明公正,受全体团员的监督、指正。认真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勇于改正错误,自身要求如下:
在其位,谋其职。积极参加学校,班级活动,关心帮助同学。
(二)平时表象良好,自觉遵守班级纪律,不旷课,不早退。
(三)积极配合团委工作,执行团的决议,按期交纳团费,自觉遵守团的纪律。
一、班长:
“团结班委,凝聚同学,搞好班级建设,同大家一起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
1、总体负责班级工作、安排与协调各班委的具体工作,带领全班同学遵守学校各项守则。
2、协调班级外部关系,为同学提供一个较好的发展空间。
3、发挥联系学校、老师和同学之间的桥梁纽带作用,及时传达学校、学院、班级信息并努力完成他们交给的各项任务。
4、审查批准数额较大的班费支出。
5、认真主持班务会,积极协助团支书处理班级日常事务。
二、团支书:
1、搞好班级团支部建设,负责团支部的全面工作,及时传达贯彻上级团组织的决议、指示精神,随时向上级团组织请示和汇报工作。
2、搞好团员的管理,做好同学的思想政治工作,搞好班级政治学习活动(党校,团校等学习学习活动)。
3、负责检查支部决议的执行情况,总结支部工作,主持支委会和支部团员大会。
4、结合实际情况,制订支部工作计划;对班级、班委工作资料进行汇总,做好留档工作。
5、积极配合班长工作。
三、副班长
1、配合学院工作,协助班长抓好学习纪律,重点负责学习风气整治。了解同学在学习上的困难和要求,计划并组织班级内的学习活动(如组织晚自习)。
2、积极协助班长做好班级工作,班长不在时,行使班长权利,积极配合团支书工作。
3、协助班长召开班会,并及时做好班会会议记录,并负责班级日志的记录。
负责上课,各项活动及会议的考勤。
四、学习委员
1、统一负责班级日常学习事务,安排课代表、考试、教务等报名工作。
2、经常与任课老师交流,向他们反映同学的意见和要求。
3、及时获得各学科的教师笔记和课件以及积极搜集考试复习资料,复印和分发笔记,资料等;负责班级同学成绩查询,做好重修、补考等事项的通知工作。
4、带头搞好学习,营造班级良好的学习氛围;
五、生活委员:
1、管理班级财务;收取班费,发票留档,建立班级财务报表,定期向同学公布。
2、负责安排采购班级活动中所需物品,节日礼物等。
管理好本班的信件,邮件。
4、配合班长,团支书做好班上的其它工作。
六、组织委员:
“对团员进行思想政治工作,负责团的组织建设”
1、团结各班委和团员组织开展各项工作和活动。收缴团费;并在各次会议中进行会议记录工作。
2、协助其他班委组织各项活动。
3、制订详尽的活动计划。
4、积极协助班长,团支书及班委其他成员工作。
七、宣传委员:
搞好班级的各项宣传活动,注意班级好人好事等动态,组织同学向校刊,校报,广播站,网站等投稿。
2、协助其他班委在活动的组织过程中做好宣传工作,根据需要,向学院做推广,扩大班级知名度。
3、做好宣传资料的收集、整理和上报及保管工作。
4、积极协助班长,团支书及班委其他成员工作。
八、文艺委员:
1、组织开展班级文艺活动,丰富同学业余文化生活。
2、负责组织带领本班同学参加校系的各项文娱活动。
4、做好班上的其他工作。
九、体育委员:
组织开展班级体育活动,丰富同学业余文化生活。
负责组织带领本班同学参加校系的各项体育活动。
积极协助班长,团支书及班委其他成员工作。
十、信息委员:
1、收集同学们在生活上的一些要求及意见及对班级的建议等,积极反映班长或团支书,努力寻求解决的办法。
2、注意通知栏的通知信息,并及时反馈给相关负责人。
十、心理委员:
1、密切关注同学们的心理动态,发现异常及时汇报。
2、主动
十、寝室长:(寝室长由寝室同学选举产生,履行管理寝室职责。)
1、统一管理寝室日常事务,关心同学生活状况。
2、关于同学对寝室的意见,做好两者之间的桥梁,使问题得以妥善解决。
3、对于同学在生活上的困难,上报班长或团支书,尽量提供帮助。
4、做好班级的其它工作。
一、计划总结制度
1、工作计划及总结。每学期开学之初,班委各自写好学期工作计划,期末写份工作总结,然后交给班长,并以书面形式交班主任。
1.明确工作目标、实现了三个目标任务
学期开学之初,根据戴校长的要求,招生办出台了《宁乡县招生工作方案》,明确提出年度招生总目标,一是上半年开放教育招生50人,下半年力争突破50人。全校教职员工分赴县内各学校、企业、社区、行政事业单位了解生源信息,掌握第一手资料,与此同时,学校出台了招生工作奖励方案,调动全体教师招生工作的积极性。在此基础上,学校科学地提出了今年“变守株待兔的坐等生源为上门求亲式的服务型”的招生模式,从而实现了招生工作新的跨越,“一村一大”招收新生196人,开放教育招生57人,下半年招生58人。全年总计招生311人。
2.建立招生网络,实现招生无盲区
一是“一村一大”招生实现了全覆盖。我县成功的作法是在县委组织部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广泛宣传发动的基础上,建立一个招生网络。利用《新宁乡》、《新农村》,电视等媒体广泛宣传,使宣传工作到位;从而克服了县教师进修学校单独出击招生的困难,建立了一个覆盖全县各乡镇的招生网络。以县委组织部牵头、县教师进修学校的正副校长联合组成“一村一大”招生工作领导小组。明确各乡镇的组织委员作为各个乡镇招生的第一责任人;从而使招生网络覆盖全县各乡镇。组织部高度重视“一村一大”招生工作,专门下发文件,明确政策措施;召开招生工作大会。县委组织部副部长易勇亲自作动员,各乡镇组织委员全部到会,将招生名额分到各乡镇。组织部办公室还专门安排一人负责招生宣传联络工作;由招生办负责与各乡镇联系督查落实招生情况,负责指导学员填好各种表册。学校将每次招生情况及时向组织部汇报,并且公示到各乡镇,加强了招生工作的领导。由于工作到位,我们的招生工作省时省力,圆满完成了招生任务,“一村一大”春季招收学员已超过190人。
二是开放教育招生实现分块包干负责。我们将全县各科局以及事业单位分到每个教职工名下,经常与各单位保持联系,打好招生工作主动仗。今年我县农村信用社、地税局、电力局等单位全力支持我校招生工作,总计招生人数都超过了10人。这种网络的建立对我们招生工作提供了很大的帮助。
3.做好服务工作,实现招生无漏洞
为了完成招生工作目标,我校按照“赢在思变、赢在恋岗、赢在服务”的工作思路,多管齐下,开展优质服务,具体做法有:
1)加大宣传力度,让社会各界知晓我校是可靠的招生机构,是与高校联合办学的单位。营造了学校良好的外部环境,扩大了社会影响。增加了学校的美誉度。
2)打造精干的招生团队,学校招生办发挥了招生主力军的作用,深入机关、单位、学校进行地毯式的宣传和上门报名。
3)实行首问责任制,学员来校询问、报名,每位教职工都热情接待,为学员服好务。教职工在招生工作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为给患者和我院职工创造健康良好的就诊和工作环境,提高医务人员控烟意识和控烟技能,降低吸烟率,保护医务人员和广大人民群众身体,进一步推动我院控烟工作的深入开展,做好无烟卫生院的工作,把开展控烟工作作为我院精神文明建设和健康教育的一项重要工作,根据市局《关于对全市医疗卫生系统控烟工作检查的通知》(长卫疾控字
257号)文件精神,为扎实落实各项控烟措施,巩固我县控烟成效,同时做好迎接国家、省、市控烟检查督导团的检查,结合我院实际,对我院的控烟情况开展的自查。自查结果汇报如下:
一、自查xx年年6月9日——11日
二、自查地点:
卫生院候诊大厅、楼道、各科室、办公室、会议室、大院
三、自查组成员:
李垒生(院长、党支部书记)电话:
13559389
崔科会(支部组织委员)电话:
15503555183
王晓燕(妇女保健科科长)
电话:
235545728
王强(化验室负责人)电话:
035507050
四、控烟工作总体实施情况
控烟工作领导小组明确各自的职责、检查贯彻落实情况、及时做好疏导工作、保证我院控烟工作有序保质开展。
卫生院各科室设控烟宣传员和巡查员各1名,修改完善各项规章制度及职责,对医院职工吸烟状况进行基线调查。门诊大厅、病房、办公室、会议室、楼梯等公共场所设立醒目的禁烟标志,
工作人员在工作期间,禁止在院内吸烟。做好自身管理、做到不吸烟、不劝烟、不敬烟。客人递烟做到婉言拒绝,鼓励创建无烟科室。门诊大厅及住院楼道内等主要场所张贴控烟宣传画,设有宣传栏宣传控烟知识。门诊候诊处向病人发放控烟资料,宣传吸烟危害及戒烟益处。定期组织开展医务人员控烟培训工作。自查总结完善:
由控烟工作领导小组对照“无烟医疗机构标准”进行逐项检查、完善。
五、自查过程:
为将禁烟工作落到实处,控烟领导组和控烟监督员对我院诊疗场所、医院各楼进门处楼道、各科室、办公室、会议室、进行禁烟标示检查、并对全院职工的吸烟情况进行调查摸底,建立职工吸烟档案,并劝导职工戒烟,印制控烟宣传资料,向患者进行控烟宣传。病人由接诊护士向其做控烟宣传,患者吸烟时要进行劝阻。利用讲座、宣传栏、发放宣传资料等形式向病人及家属宣传吸烟有害健康和戒烟方法等知识。
六、自查结果:
由于宣传力度大、措施过硬,目前我院医务人员吸烟率大幅下降,院内一个各科室很少再见到烟头
七、存在的问题:
虽然医务人员的吸烟率下降,但还有一少部分人医务人员偷吸,以及部分患者不合作,及控烟制度不完善。
八、下一步工作计划:
1、宣传发动,树立全员禁烟意识
首先院领导召开办公会、院周会对控烟工作的相关文件进行学习,同时对中层以上干部进行控烟知识的培训,明确他们是控烟的主要责任人,要成为控烟的表率和楷模。
为提高全体员工对控烟工作重要性的认识,公共卫生科组织全院控烟监督员进行控烟知识的培训,使控烟监督员具备戒烟的相关知识及技巧,并由他们对院内员工进行培训,使全体员工了解并掌握相关控烟知识和技能
2、巩固成效,建立控烟长效机制
一、活动目标
各产业集聚(开发)区、各镇(街道)、各行业主管部门要以应急演练为主线,结合日常应急管理,积极协调各方力量,认真部署专题行活动各项工作,确保协同应对生产安全事故能力进一步增强,确保应急预案进一步完善和优化,确保全民防灾避险和应急处置能力进一步提高。各生产经营单位要通过组织开展各级、各类安全生产应急演练活动,增强应急救援队伍的应急响应能力,规范企业在事故初发期的先期处置工作,提升企业在应急救援队伍建设、应急物资储备、从业人员应急培训等应急管理水平,为减轻或阻止事故态势发展、最大限度地减少事故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构筑坚强防线。
二、演练内容
1.市政府与省政府安委会办公室将联合举办由政府主导、部门联合、政企衔接的综合应急救援指挥演练活动,重点围绕指挥决策、协同应对、应急保障、后期处置等内容,组织开展应急指挥演练;同时开展应急知识宣传及救援装备展示活动。
2.交通运输、建筑施工、特种设备、供水供气、旅游等行业管理部门,要按照“三管三必须”原则,组织开展水上交通、危险化学品运输车辆泄漏、脚手架和起重机械坍塌、特种设备、油气管线泄漏、宾馆景点等本行业领域内的专项应急演练。
3.矿山、危险化学品、烟花爆竹、涉爆粉尘、城市燃气等生产经营单位,要针对本单位危险源、易发事故特点和危险有害因素,全面开展班组、车间一线员工应急处置方案演练,让每一名管理者和员工知道发生险情后如何处置、如何逃生、如何与事故辖区的政府部门报告事故信息,如何组织人员疏散、撤离。
4.各生产经营单位要结合安全生产工作实际和应急演练计划,针对汛期和重大活动等重点时段,结合本单位、本行业事故易发、多发,应急管理基础薄弱的领域、时段、岗位等为重点认真开展多种形式的实战化应急演练。
三、总体要求
(一)明确目标,精心部署。各产业集聚(开发)区、各镇(街道)、各行业主管部门和各生产经营单位要把应急演练工作与“安全生产月”活动结合起来,做到同时部署、严密组织、认真落实。要紧密结合本辖区、本行业、本单位安全生产风险特点,坚持“贴近实战、注重实效”的原则,立足于事故灾难应对和事故处置全过程,采取多种形式,科学安排专题行活动内容,确保以活动促准备、以活动强能力。
(二)统筹协调,扎实推进。各产业集聚(开发)区、各镇(街道)、各行业主管部门要督促各类企业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通过应急演练、培训和教育,提升应急意识和先期处置能力。各类企业在立足基层车间、班组和岗位开展现场处置演练的同时,要组织开展一次企业领导参与、各职能部门协调联动的应急演练活动。要不断拓展专题行活动的内涵和外延,全面开展应急培训、比武竞赛、宣传教育和应急管理执法检查等活动;通过开展一系列应急演练活动,进一步推动预案简明化、卡片化、专业化,特别要提升企业员工化解险情和自救互救能力。
(三)创新方法,提升能力。各产业集聚(开发)区、各镇(街道)、各行业主管部门、各生产经营单位要结合专题行活动,广泛开展应急管理理论创新,特别是围绕风险分析、情景构建、应急准备、应急能力评估等开展研究,总结基层好的经验做法,并按照《关于开展安全生产应急管理主题征文活动的通知》(济安委办〔2017〕17号)要求,撰写理论文章。各生产经营单位要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结合风险特点构建演练情景,针对薄弱环节设计演练内容,着眼最大实效确定演练方法,确保演练效果,真正发挥应急演练评估、检验和提升应急管理能力的作用。要加强应急演练评估工作,按照《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演练评估规范》(AQ/T9009-2017),组织有关部门和专家对应急演练有关内容和工作程序进行评估与总结,及时发现应急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强化制度建设,完善应急预案,补充应急装备。
(四)强化督导,确保实效。市政府安委办将按照各单位报送的应急演练工作计划报表,对各产业集聚(开发)区、各镇(街道)、各行业主管部门和有关企业应急救援演练工作开展情况进行督导,采取督查检查、指导参与等手段和措施,确保应急演练工作落到实处。对工作开展不力的单位进行全市通报,并纳入本年度安全生产目标考核。同时将专题行活动与《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管理办法》(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令第88号)宣贯、应急预案优化等日常应急准备工作,以及督察、检查、培训等工作紧密结合,送专家下基层、送知识到一线,切实提升应急预案管理工作水平。
各产业集聚(开发)区、各镇(街道)、各行业主管部门要认真做好专题行活动总结,填报《安全生产应急演练专题行活动情况统计表》(见附件),于7月5日前报送市安全生产应急救援指挥中心。“安全生产月”期间,每周五报送应急演练活动开展情况。报送材料包括活动情况电子文本、视频(分辨率大于1280像素×720像素,格式为MP4、MPG2、AVI、MTS)、照片(分辨率不低于1920像素×1080像素,格式为JPG、PNG、PSD)等。重大危险源单位、市属重点企业及矿山、危险化学品、烟花爆竹、金属冶炼等高危行业企业应急演练情况请直接上报市安全生产应急救援指挥中心。
联系电话:
邮箱:
(一)高职院校继续教育校企联盟的概念
校企联盟又称校企合作联盟、产学联盟、产学研联盟。从广义上说是指由企业、行业协会、行业主管部门、社会中介组织、教育主管部门和高等教育机构以战略联盟的形式组成的非官方协调组织;狭义上是指某个高等教育机构为提高办学质量而与相关企业建立的战略合作关系。有学者认为校企联盟是指高校与企业基于各自的发展战略目标和战略意图,为了实现共同愿景,获得最佳利益和综合优势,或抓住新的市场机遇,结合彼此的资源或优势而建立的一种优势互补、风险共担、利益共享、共同发展的正式但非合并的合作关系。基于上述认识,可以把高职院校继续教育校企联盟界定为:高职院校继续教育机构与企业为利用双方异质资源,实现各自的战略目标,运用战略联盟的组织形式建立的融合作办学、合作育人、合作就业、合作发展为一体的合作协作发展方式。
(二)高职院校继续教育校企联盟的功能
校企合作、产教融合不仅是普通高等职业院校提升办学水平的必由之路,也是继续教育机构提升教育质量的必然选择。高职院校继续教育机构与企业建立合作联盟,是贯彻校企合作、产教融合方针的最优举措。作为高职院校继续教育机构与企业之间联系、沟通、协作的平台,校企联盟主要发挥以下几个方面的作用。一是推进高职院校继续教育机构和合作企业协同制订继续教育人才培养方案、选择教学内容和方法、实施教学评价;二是促进高职院校继续教育机构和合作企业之间的资源共享,特别是设施设备、人力资源等方面的共享,避免重复投资,最大程度提高双方现有资源的有效利用率;三是打造科研合作平台,集中高职院校继续教育机构和合作企业中的科研人员,利用双方资源开展课题研究;四是促进高职院校继续教育机构教师和合作企业员工之间的互聘和交流,一方面充实继续教育机构的兼职教师队伍,增强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另一方面锻炼继续教育机构的教师,增强他们的动手能力和实践操作能力;五是打造就业合作平台,以联盟的形式确保高职院校继续教育机构的毕业生能够优先到合作企业就业。
二、高职院校继续教育校企联盟的特质
(一)利益的共生性
高职院校继续教育校企联盟是一种利益相关者组织。作为联盟主体之一的高职院校继续教育机构参与校企合作的主要出发点在于培养高质量的学生、追求合法的资金回报。联盟另一主体———企业,不管是国有企业、外资企业,还是私营企业,其参与校企合作的出发点都是为追求经济利益的最大化。在校企联盟中,继续教育机构主要追求社会效益,而合作企业则把利润或利益看作“终极目标”,这使得继续教育机构与企业的合作出现了对立、排斥的局面。虽然继续教育机构和合作企业追求的终极利益不一致,但是这并不妨碍二者在某些领域存在利益的共生性。因此,要保障继续教育机构和合作企业的利益,就必须明确两个关键问题:一是他们都有哪些利益诉求,二是如何协调不同的利益达到共赢。继续教育机构参与联盟的主要诉求在于利用企业技术优势、实践智慧、设施设备等资源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而合作企业参与联盟的主要诉求在于利用继续教育机构的知识优势、人力资源等来增强企业自身的竞争力。二者从表面上看似乎很难找到平衡点,但是他们之间确实存在一些共生的利益。这些共生的利益点可以清楚地在校企合作的内容中找到根据。以企业参与继续教育机构的人才培养活动为例,继续教育机构在企业的帮助下能够使培养的学生更切合用人单位需求,这是继续教育机构的利益诉求;合作企业则通过参与继续教育机构的人才培养活动,既增强企业技术人员的知识素养又可以“订单班”的形式为自身培养未来合格员工,这是合作企业的利益诉求。
(二)资源的互补性
高职院校继续教育校企联盟要持续发挥作用,最为关键的一点是保持联盟的稳定性。联盟稳定的主要因素在于继续教育机构和合作企业之间的信任、冲突和依赖。联盟内继续教育机构与合作企业之间的平衡关系越高,彼此就越离不开对方,联盟就越稳定,合作自然就能顺利进行。维持双方互依平衡关系的要诀之一就在于保持合作双方在资源上的互补性。高职院校继续教育机构拥有企业发展必须具备而又相对欠缺的知识、智力、人才、价值观等资源。合作企业则拥有继续教育机构比较缺乏的资本、装备、应用技术、管理技术等资源。如果联盟顺利运行,则继续教育机构和合作企业都能够在资源上各取所需。因此,继续教育机构和合作企业在资源上的互补性为双方稳定的合作提供了可能。但是资源上的互补并不一定能够确保实现“1+1>2”的效果,因为资源互补只是一种可能性,而最终互补的效益还要看整个校企联盟的运作情况。如继续教育机构中订单班学生可以为合作企业提供未来的员工,但这些学生能否成为企业未来可资利用的人力资源,还要取决于继续教育机构和合作企业在课程建设、教学改革等方面的协作质量。
(三)文化的交融性
高职院校继续教育校企联盟是一个多元利益的结合体,实现的是上一种“联合教育”。联盟内的继续教育机构作为社会公共组织,蕴含的是公益文化、教育文化、研究文化,而合作企业则蕴含的是经营文化、实用主义文化。两者在文化上存在诸多差异,但这并不代表两者无法实现文化上的融合。从根源上来说,高职院校继续教育机构的文化和合作企业的文化都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都蕴含着中华文明的核心要素;从本质上来看,高职院校继续教育机构的文化和合作企业的文化都是“为人”文化,都是围绕人的发展来构筑的。因此,从根源和本质上来看,校企联盟内高职院校继续教育机构和合作企业的文化是具有相通性和一致性的。这就为高职院校继续教育机构和合作企业之间的文化融合奠定了基础。企业需要引入继续教育机构中崇尚知识、追求真理、终身学习的文化,藉此来修正企业自身过度放大的工具理性,促使员工不断提升自身素质,最终在“软件”上保障企业的竞争优势。继续教育机构需要引入企业的先进管理文化、制度文化、合作精神、创新意识、竞争精神等,将其融入校园文化中,籍此来缩短学校教育文化与企业实践文化之间的距离,从而使其培养的学生在技能上能够迅速对接合作企业的岗位需求。
三、高职院校继续教育校企联盟的运行
(一)成立高职院校继续教育校企联盟理事会
作为社会公共组织的高职院校继续教育机构和营利性质的企业在合作中不可避免地产生各种矛盾和冲突,只有建立健全校企联盟的协调机制,寻找合作各方的最佳契合点,才能提高校企合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建立高职院校继续教育校企联盟运行机制,核心是成立协调和议事机构,即要成立联盟理事会。高职院校继续教育校企联盟理事会是继续教育机构和合作企业之间实现资源共享、人才共育、协作发展的议事机构,其主要成员如下:主席由继续教育机构负责人和合作企业中最具代表性的企业的负责人担任,副主席由余下合作企业的负责人担任,委员由继续教育机构办公室主任和所有合作企业的人力资源经理担任。理事会下设办公室,挂靠继续教育机构办公室,在理事会休会期间负责日常管理工作。高职院校继续教育校企联盟理事会的主要职责如下:组织制订、审议《高职院校继续教育校企联盟理事会章程》,讨论通过继续教育校企合作的基本制度;讨论通过继续教育校企合作的发展规划;讨论决定继续教育校企合作年度工作意见,听取理事会主席年度工作报告;开展调查研究,对继续教育校企合作中的重大问题提出意见和建议。
(二)制定高职院校继续教育校企联盟理事会章程
章程是组织、社团经特定的程序制定的关于组织规程和办事规则的法规文书,是一种具有纲领性质的根本规章制度。高职院校继续教育校企联盟理事会章程是高职院校继续教育校企联盟开展活动的组织规程和办事规则,是理事会运行的“”。理事会章程对于规范继续教育机构和合作企业在校企合作中的行为、保障继续教育机构和合作企业的利益具有根本性影响。理事会章程应涵盖以下几方面内容:明确理事会的性质、宗旨、任务,明确继续教育机构和合作企业的条件、职责、义务,明确理事会的人员与经费管理原则,明确理事会的管理体制和议事规则,明确理事会与继续教育机构、合作企业的关系。
(三)建立高职院校继续教育校企联盟理事会的管理机制
关键词:奥运会;单项竞赛;组织协同;激流回旋
中图分类号:G811.21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 号:1007-3612(2009)04-0050-07
On the Mechanism of Event Competition Organizing and Cooperationin Beijing Olympics Games
XU Gang
(State Key Laboratory of Turbulence and Complex System, Schoolof Engineering, Peking University, Beijing 100871, China)
Abstract: According to the principles of combining for theory and practice, syst em construction and organizing operation, this study keeps the Olympic Games eve nt organizing and management system as the core and focuses on the characters ofthe system development of event competition organizing. From the perspective ofthe systems science, the coordinating mechanism of Beijing Olympic Games eventcompetition is examined with canoe slalom as an example, and the spiritual coreand development principles of the competition organizing and management is explo red.
Key words: Olympic Games; event competition; organizing and cooperation;canoe slalom
在奥运会这个世界上影响最大的综合性体育赛事中,竞赛组织工作始终处于核心到位,奥运 会的各项组织工作从根本上讲都是围绕竞赛工作而展开的,奥运会的成功也首先取决于竞赛 组织工作的成功。现代奥运会的竞赛组织工作逐渐形成了一套比较规范的制度与规则体系, 体现着现代奥林匹克运动的基本特征;同时又必须紧密结合主办地的实际情况,体现主办城 市的特点,具有一定程度的组织不确定性。中国作为快速发展中的东方大国,要完成奥运会 这个具有浓厚西方文化烙印的、大型国际综合性体育赛事的竞赛组织工作,需要大力协调的 组织关系相对会更多,难度也会更大。因此,在北京奥运会上,要顺利完成各项竞赛组织工 作,必须构建既与奥运会组织惯例接轨、又符合中国国情实际需求的竞赛组织管理模式,创 建总体和谐的竞赛组织环境。本研究从复杂系统科学的视角入手,以单项竞赛组织工作的协 同发展特性为重点,以皮划艇激流回旋项目为实践例证,在总结奥运会竞赛组织发展以及我 国举办大型体育赛事经验的基础上,通过系统构建与组织实践,探悉北京奥运会竞赛组织管 理工作的精神内核与发展机理,探求北京奥运会单项竞赛组织协同模式的系统构建与良性运 行的机制,力求提高北京奥运会激流回旋项目竞赛组织管理工作效益,为成功举办奥运会做 出贡献,同时也为我国今后举办国际重大体育赛事提供参考依据。
1 北京奥运会竞赛组织协同的理论溯源
1.1 紧密结合中国文化特点是北京奥运会竞赛组织工作的客观要求经过一百多年的发展,现代奥林匹克运动逐渐成为文化体育的盛事,在世界范围具有重要的 影响。与此同时,由于历史的原因,诞生于西方文化背景中的奥林匹克运动仍然带有明显的 西方文化的烙印。在奥林匹克运动的组织体系中,占主导地位的始终是西方发达国家;在国 际奥委会委员的组成、责权利的分配、承办地的选定、竞赛项目的选择以及各种政策的制订 等问题上,仍然没有完全摆脱“欧美中心主义”的影响。
文化的多样性是一种文化持续发展繁荣的前提条件,奥林匹克运动的持续发展同样需要在全 世界范围的广泛开展,由此才能获得更大的发展动力。因此,作为一个开放的、发展的世界 性文化体系,现代奥林匹克运动必须采取多元文化互补互动、共同发展的方式,必须从世界 历史文化,尤其是东方思想体系中汲取有益的养分,需要在世界范围,尤其是在亚、非、拉 等地区的发展中国家进行更为广泛的开展与宣传。
正是由于奥林匹克运动的文化背景和运作模式特点,在北京奥运会上,在充分遵守国际惯例 和竞赛规则的前提下,就更加需要切实考虑中国文化的实际情况,建立一套机制完备、运转 协调、紧密结合实际的奥运会竞赛管理系统,努力实现东西方文化的和谐融合,为竞赛工作 创造良好的组织环境。
1.2 “系统和谐”是北京奥运会竞赛工作的组织需求奥林匹克运动的宗旨是“使体育运动为人的和谐发展服务,以促进建立一个维护人类尊严的 、和平的社会”[1]。在奥运会的比赛过程中,始终推崇运动员之间的公平、友好 竞争,着力营造各方融合的和谐氛围,强调各类人群共同享受竞赛的快乐。
竞赛组织系统的“和谐”强调复杂系统活动的相互合作与协同效应,更特别重视人的主观能 动性的充分发挥,力求通过构建总体稳定、协凋、能动的动态发展机制提高竞赛组织的工作 效益,使竞赛组织系统成为一个和谐的整体,从而发挥最大的组织效能。为了实现竞赛系统 的和谐,需要从“和”与“谐”两部分剖析竞赛系统的组织内涵。其中,通过“和则”调整 人际间、人群间乃至组织间的“共处”,形成“人和”的环境,通过“谐则”解决给定目标 和资源条件下的管理优化,提高组织效率[2]。
其实,正是由于北京奥运会竞赛工作的复杂性,由于东西方文化交融的内在需求,在客观上 要求参与其中的各类人员实现有机的整合。为此,在奥运会的竞赛组织工作中,要以“和谐 共进”的精神引领各项组织工作,把各个国家、各个民族的利益放在同等重要的地位;要本 着“以人为本”的思想,着力协调好各个社会群体的利益关系,协调好各个项目比赛之间的 组织关系,有效营造一个公平竞争,和谐共享的竞赛氛围。这是奥运会竞赛组织工作现代性 和复杂性的客观需求,也需要参与竞赛组织的各个方面协同共商,共同创建良好的竞赛环境 。
1.3 “组织协同”是创建北京奥运会和谐竞赛环境的有效途径
1.3.1 “组织协同”的内涵“协同”现象在人类社会普遍存在,是系统要素之间互相协调、合作、同步的彼此作用, 是事物发展的重要特性之一[1]。其实质在于事物内部各要素之间在发展过程中保 持合作性和同步性的状态和趋势,强调系统协作与功能整合的一致性与和谐性。
“组织协同”强调组织系统内部各要素通过彼此协调,逐步形成时间、空间和功能上的动 态有序结构,强调组织要素之间通过彼此的能量交换与耦合,获取组织发展的动力,实现组 织的优化与功能发展。在这个过程中,组织内部的协作意识与自发观念,对于驱动组织协同 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动力作用。
1.3.2 “组织协同”是北京奥运会竞赛组织工作成功的关键奥运会的竞赛组织工作涉及的人员多,层级交错,复杂性强。在竞赛组织系统的规划和实施 过程中,必须着力实现竞赛组织系统内部各要素之间的融合,实现人、物等组织要素与环境 之间的整体协调,逐步熔炼竞赛组织系统的核心精神,从根本上实现组织要素集合效应的最 大化。
在奥运会的竞赛组织工作过程中,相关各方对于完成赛事组织工作的基本追求是一致的,在 完成自身工作过程中也都需求相关的部门给与支持,否则根本无法依靠自身力量完成各个的 工作任务;与此同时,各方处于不同的组织地位,从不同的角度审视整个组织工作,客观上 存在一定的组织利益差别。因此,合作在竞赛组织工作中不是必定存在的,必须在总体上强 调彼此之间的组织协作,在统一组织思想的指导下引导各方成员齐心协力地运行竞赛组织系 统,才能减少组织摩擦与功能内耗,从而实现对竞赛组织资源的优化配置,达到竞赛组织工 作效率的最大化。
对于北京奥运会而言,由于中外竞赛组织思想与管理模式的客观差别,在竞赛组织工作过程 中,现代奥运会的组织运行方式需要实现“软着陆”,与中国既有的组织文化以及竞赛管理 经验相融合;而这种融合,取决于中方竞赛组织者与国际体育组织专业竞赛技术人员之间的 组织协作,体现于竞赛组织工作的方方面面,在本质上是竞赛组织指导思想与组织理念的融 合,是两种各具特色的组织文化的协同,贯穿于竞赛组织组织工作的始终。而推行组织协同 ,强化协作机制,建立人与人之间、事件与事件之间、物与物之间的稳定的动态合作秩序, 也就成为营造和谐组织环境,有效运行竞赛组织系统的关键环节。
2 北京奥运会单项竞赛组织协同的基本构想
2.1 单项竞赛组织工作的顺畅运行是奥运会成功的基础奥运会的竞赛组织工作之所以特别复杂,一个重要的原因就在于奥运会赛时要在主办城市同 时期运行多个项目的顶级水平比赛。北京奥运会设立28个大项、38个分项,共有302个小项 ,在北京举行比赛的有26个大项;各个项目的竞赛工作对城市运行的要求既有共同之处,又 存在各类差异,使得组织者必须从总体上对赛事组织工作进行系统设计与总体掌控。而在坚 持统一规划的前提下,奥运会竞赛工作的成功从根本上还是建立在各个单项竞赛组织工作顺 利的基础之上的;只有各个单项的竞赛组织工作得以顺畅组织,协同运行,才有可能实现奥 运会整体竞赛工作的成功,这也使得单项竞赛的组织协同成为奥运会竞赛工作成功的重要基 础。
2.2 构建奥运会单项竞赛组织协同模式的核心思路在奥运会的竞赛组织工作中,国际奥委会对竞赛工作做出总体上的规定,而各个国际单项体 育组织则从技术层面对各个项目比赛的组织工作进行详细的规范化设定,奥运会组委会在各 个项目的竞赛规则、规程等技术规范方面必须执行国际组织的相关文件。与此同时,从历届 奥运会的组织实况来看,由于各个国家的国情和历史背景不同,奥运会的竞赛组织管理构架 也不可避免地有所差异。尤其我国与西方国家在社会背景、人文观念以及管理体制方面有很 大的不同,在奥运会的竞赛组织工作中,必须从中国的国情和我国体育管理体制的现状出发 ,建立符合我国实际情况的体育竞赛组织工作机制和运行模式,保证北京奥运会的竞赛组织 工作更能贴近运动员的需要,更具备现代体育专业化的特征。
而对于皮划艇激流回旋这种发展时间相对不长的项目,由于项目本身的组织管理体系还有不 完备的地方,在组织过程中可能面对更多的变数和突发事件,更需要组委会与国际奥组委以 及国际单项体育联合会加强持续沟通,共同协商确定各项竞赛事宜。在这种情况下,也就更 需要组委会加强与相关国际组织之间的合作;更需要我们充分考虑我国的实际情况,结合客 观实践与国际体育组织保持平等、有效的沟通,系统构建符合我国实际情况的奥运会单项竞 赛组织协同模式,确保竞赛组织工作的顺畅。
由此,我们就确定了构建北京奥运会单项竞赛(以激流回旋项目为实施范例)组织协同模式 的关键思路:从系统发展的角度规划竞赛组织模式,在组织内部确立明确的竞赛组织工作核 心目标,通过对组织目标的反复、持续强化,激发组织成员形成并不断加强彼此之间的协同 意愿;细化组织工作任务,协同组织操作流程,创造相应的协同环境,通过组织信息的有效 沟通,实现竞赛组织系统的有序运行,实现组织系统的认识同一性与行动统一性,实现竞赛 组织成员之间的功能互补,确保北京奥运会竞赛组织工作的顺畅运行。
2.3 北京奥运会单项竞赛组织协同的主要内容由于奥运会竞赛组织过程涉及的要素多、层面广、动态性强,需要从不同角度审视竞赛组织 的协同要素,其核心在于不同时空维度的人物信息的协调,关键在于竞赛组织系统发展理念 的终极归一。
2.3.1 人性要素与物性要素的协同人作为竞赛组织系统中最活跃的要素,是竞赛组织活动的运行主体与组织实施者,决定着竞 赛组织系统的运行发展方向。因此,在竞赛组织运行过程中,调整人际间、人群间乃至组织 间的关系,形成“人和”是需要最先解决的问题,而实现组织系统各个群体人员之间的工作 协同,建立各类人员之间的有序合作关系,是确保竞赛组织系统顺畅运行的基本保障。
与此同时,竞赛组织过程中涉及的大量物性要素之间也具有复杂的关联,各种物性要素在系 统内的流动方向与强度直接影响着竞赛系统发展的均衡性。因此,在实现组织协同的过程中 ,协调各种物性要素的关联与匹配,实现资源的有效配置,始终都是竞赛组织者需要特别关 心的重要问题。
2.3.2 时空维度的协同奥运会的竞赛组织过程,持续时间长、空间跨度大,复杂的时空要素集中体现着奥运会竞赛 组织工作的复杂性,这也要求我们从时空发展的角度全面审视竞赛组织协同的发展机理,实 现竞赛组织工作的时空同步与整体协同。
一方面,在为期七年的奥运会筹办过程中,竞赛组织工作贯穿始终,不同阶段的竞赛组织工 作在时间序列中又具有紧密的连续性;前期的竞赛工作成果往往为后期竞赛工作创造出良好 的组织基础,也是制定后期工作目标的重要标尺与方向标,在规划的时期必须强化各阶段工 作之间的关联与协调。
另一方面,在奥运会竞赛的空间场景中,各项组织工作在相互关联的不同空间同时进行,各 个组织空间的工作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密切联系,任何一项工作的发展都会对其它工作出生 重要的影响。因此,在竞赛组织工作中必须保证各项竞赛组织工作的空间同步性和关联紧密 性。由此,也就使得竞赛组织协同过程具有明显的空间特征。
2.4 北京奥运会单项竞赛组织协同的三个关键环节
2.4.1 竞赛团队与国际单项体育组织之间的技术协同在奥运会的竞赛组织体系中,国际单项体育组织负责提出并监督执行是奥运会竞赛工作的技 术标准,对奥运会竞赛工作的技术细节具有既定的权威性。奥运会各项目的比赛,实际上是 由28个国际单项体育组织,按照各自的章程和竞赛规则进行组织的;与竞赛相关的各项组织 事宜,都需要得到各个单项体育组织的认同。因此,在北京奥运会的竞赛组织工作过程中, 各个项目的竞赛团队需要与其保持密切的沟通与良性的互动。在雅典奥运会协调委员会的赛后报告中,特别提出雅典奥组委与国际单项体育联合会之间在 工作角色和沟通上出现的问题,指出组委会对于国际单项组织的角色、职权等方面的理解存 在不足,对于各组织提出的要求重视和考虑不够,而这也反映出组委会与国际单项体育组织 之间缺乏充分的沟通和足够的信息流[1]。在竞赛组织过程中出现重大问题的时候 ,这种协 同状态对比赛组织工作造成的隐患就将是明显的。所有,建立组委会竞赛部门与国际单项体 育组织之间的良性协同,对于奥运会竞赛组织工作来讲非常重要。
2.
4.2 竞赛团队与组委会相关部门之间的工作协同近几届奥运会组织工作的成功,自下而上的组织模式是成功经验之一。也就是说,具体实施 组织工作的各部门以及场馆层面有着较大的权利,在赛时运行过程中担负着重要的责任,这 不但使得竞赛组织工作具备了一定的灵活性,还具备了对突发事件进行快速反映的组织基础 。奥运会竞赛组织工作的这种特点,尤其是北京奥运会基于场馆团队运行的组织模式,决定 了竞赛组织工作的运行必然需要各个相关业务部门的配合与协作。因此,竞赛团队与相关业 务部门之间的紧密协同,对竞赛组织工作的顺利进行具有重要的意义。
2.4.3 竞赛团队内部的业务协同根据单项竞赛具体组织工作的需要,各个项目竞赛团队内部设置包括场地、器材、信息以及 主要竞赛客户群(运动队、国际体育组织、技术官员)服务等岗位。在竞赛组织过程中,各 个工作岗位的人员逐级落实各项工作细节,分别负责赛事运行所需的场地设施以及各项服务 工作;与此同时,各个团队成员的工作之间又具有非常紧密的联系。业务上的关联决定了各 个岗位人员必然既为其他岗位服务,又需要其他岗位的支持,竞赛团队的各个成员彼此在业 务上密切合作,共同完成奥运会单项竞赛组织任务。
3 北京奥运会激流回旋项目竞赛组织协同模式的构建
3.1 竞赛组织目标的协同设定组织目标是组织系统所要达到的结果或完成的任务,对组织系统的发展具有决定性作用,直 接掌控组织发展的方向。在实践工作中,建立组织的目的就在于通过对组织人员及事物的有 效整合来实现个人无法完成的任务,其成效的基础就在于对各类资源的整合而实现的优势互 补与效益的整体放大。也就是说,无论是何种形式的组织,总是为了实现一定的组织目标组 成的;所有组织的结构,都是为了完成一定的组织任务而设计的。在各种组织活动的实施过 程中,组织的整体目标根据组织层级而逐级转化为组织单位乃至个人的具体目标,形成一个 各层次目标紧密衔接的目标体系,引导着组织系统的前进方向[1,2]。
奥运会皮划艇激流回旋项目竞赛组织系统的各项工作紧密围绕为期四天的比赛而展开,其根 本目标在于确保奥运会比赛按照既定的竞赛日程有序进行,为运动员搭建公平竞争的平台, 全面展示奥运会激流回旋项目的竞技魅力。
“确保竞赛如期有序进行”,是一个非常明确且直观的组织目标,也是全部竞赛相关组织活 动的终极归宿。但是,在组织过程中,处于核心地位的竞赛目标却不一定能够始终为大家所 贯彻。实践工作中,大家往往容易陷入具体的工作事务之中,反而忽视对于竞赛组织目标的 根本追求。这时,竞赛组织系统往往会出现组织目标在实践中不能被彻底贯彻的问题,其原 因在于工作过程中组织系统的方向模糊与偏离。因此,确立竞赛组织目标后的关键还在于时 时强化、事事落实竞赛组织目标,切实推行组织目标的实现,这个看似简单的问题却是竞赛 组织工作取得成功的重要保障。
3.2 竞赛组织工作内容的协同规划根据历届奥运会竞赛组织工作的运行特点,结合北京奥运会的实际情况,我们对激流回旋项 目竞赛组织的相关工作进行了系统的规划。在竞赛组织工作的运行过程中,需要考虑的问题 涉及各个工作点,而其中主要的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图1)。
3.2.1 竞赛核心工作在比赛中,竞赛组织者需要完成的首先是那些竞赛组织本身的系列工作。这些工作是奥运会 体育竞赛组织工作的核心,是构成奥运会竞赛组织工作的关键环节,同时也是奥运会组织工 作的重点,对奥运会组织工作的进程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在组织过程中,竞赛团队要对各项核心工作进行系统剖析,从时间发展和空间同步的角度对 每项工作进行详细的设计,把各项工作规划为不同时间段落、不同空间位置的工作环节。以 场地管理工作为例,从时间上涉及设计规划、工程施工、验收试用、赛前训练、竞赛期、赛 后期等6个段落,从空间上涉及场地内的管理活动、场地外的器材供给与能源保障等, 牵涉到的组织人员既包括竞赛团队的场地、器材、信息等部门,也涉及场馆团队的工程、技 术、医疗等业务口以及国际体育组织的竞赛技术人员,通过多点联动的管理机制共同驱动着 竞赛组织工作的运行。
3.2.2 与竞赛直接相关的工作在完成竞赛核心事务的基础上,竞赛组织者还必须充分重视几项与竞赛工作直接息息相关的 组织任务,主要包括竞赛成绩、比赛现场的体育展示、场地设施的工程支持、竞赛技术设备 的服务支持、场地医疗救生、比赛结束后的颁奖仪式、运动员的兴奋剂检测等。在奥运会的 竞赛组织过程中,这几项工作由相关的业务口同事完成,但是与竞赛组织工作紧密相连,起 到了直接保障竞赛运行的关键作用,对奥运会竞赛组织工作的进程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任 何一件工作出现的小问题都可能导致整个竞赛组织工作出现问题,需要竞赛团队的相关工作 人员加以特别的关注。而这种关注的核心要素,也就在于竞赛团队人员与相关业务口部门人 员之间建立紧密的沟通与协作机制,共同商定并实际操作既定的协同工作方案。
3.3 竞赛组织机构的协作体系
3.3.1 竞赛组织机构的设置在奥运会的三个重要组织国际奥委会、国际单项体育联合会以及奥运会组委会中,分别设置 特定的机构专门负责竞赛的技术工作,彼此之间有着不同层面的合作关系,在奥运会的竞赛 组织工作中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和三个层次上(表2)。
其中,技术层面的合作是指导层面合作的具体化。技术代表负责就竞赛组织的工作细节提出 技术需求,将国际奥委会的技术基本原则落实到单项竞赛需求之中;竞赛主任针对技术代表 的需求,将竞赛工作具体化并组织技术实施;而场馆主任则根据竞赛工作的具体需求,协调 场馆团队的资源为竞赛创造必须的条件。三方在实践工作中的协作体现着三个组织结构的组 织协同关系,也建立了奥运会竞赛组织工作的总体协同框架。3.
3.2 三级竞赛组织机构体系奥运会的竞赛组织工作以运动员为人员核心,以比赛场地为空间中心,各项组织事务成辐射 状扩展,而奥运会竞赛组织工作的难点就在于多项目竞赛同时空交叉运行,对城市整体运行 的要求很高。在比赛中,竞赛组织者既要关心运动员在比赛场地以及训练场地中的各种技术 需求,结合实际情况驱动竞赛组织系统有效运转,实现对竞赛活动的有效掌控;同时也要考 虑运动员在比赛结束后需要面对的、直接与比赛紧密相关的诸如颁奖、兴奋剂检测等工作; 在此基础上,还需要对与运动员参加比赛相关的事务进行系统的规划。也就是说,竞赛 组织工作需要考虑的问题已经超越了场地的空间范畴,超越了比赛本身,而是已经上升到一 个城市总体运行的层面。
如图2所示,竞赛组织工作既包括比赛场地内的设施、器材、信息传递等竞赛核心工作,也 包括在场馆范畴上的技术、餐饮、休息、医疗等竞赛关键支持工作,同时还要考虑在城市范 围的交通等保障工作。适应这三部分奥运会竞赛组织工作需要解决的问题,北京奥运会 激流回旋竞赛组织机构也就包括了“北京奥组委(主运行中心)-场馆团队-竞赛团队”的三 级管理体系,分别从不同的组织层面落实竞赛保障运行工作、竞赛支持工作和竞赛基本 核心工作。
3.3.3 双通路竞赛组织汇报机制基于“场馆化管理”的奥运会组织模式,场馆团队对竞赛团队具有行政管理权,绝大多数竞 赛事务都是在场馆团队进行解决;而与此同时,竞赛指挥组作为主运行中心专门负责竞赛工 作的核心部门,以奥组委体育部为主体,联合国家体育总局相关部门、国家气象管理部门等 有关负责人组成,赛时担负着专业化的竞赛指导职责,保证竞赛组织工作的专业性,同时在 奥运会组织运行总部(主运行中心)对项目竞赛工作进行必要的协调。
与此相适应,在奥运会竞赛组织的三级管理体系里,竞赛团队的竞赛信息是沿着两条通路进 行向上传递的:
通路一:竞赛团队-场馆团队-主运行中心
通路二:竞赛团队-竞赛指挥组-主运行中心
奥运会竞赛组织工作采用的竞赛信息双通路管理模式,使得处于中间层级的场馆团队与竞赛 指挥组能够在第一时间获取竞赛组织工作的核心信息,可以及时把握竞赛组织进程,进而分 别从现场指挥操作与专业化指导和协调的角度对相关竞赛工作的发出指令,以保证实施及时 的适宜处置。
在这种模式下,场馆团队与竞赛指挥组之间的协调非常关键。在竞赛工作运行过程中,当竞 赛团队将竞赛信息上传到场馆团队和竞赛指挥组时,需要双方建立快速的信息沟通与联动机 制,实现紧密的组织衔接,共同商定应对措施,从而可以快速地对竞赛事务做出有效的指令 并传达到竞赛团队的操作层面。
3.3.4 单项竞赛团队的层次管理奥运会组织管理工作是一项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竞赛组织工作涉及到的人员和事件纷繁复 杂,但是归纳起来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以竞赛场地为中心的赛事技术运行工作,二是竞 赛团队的综合事务工作,主要包括以运动员为中心的竞赛客户群服务以及团队内部的行政运 行(图3)。
根据奥运会竞赛工作的需要,皮划艇激流回旋竞赛团队采取了层级管理模式,设置了一名主 任和一名副主任统管全局,设置了一名技术运行经理和一名综合事务经理分别负责赛事技术 工作和客户群服务工作,根据竞赛需求安排了相应工作的7名主管,从竞赛团队内部运行、 主要客户群服务(主要包括国际组织、技术官员、运动队)以及场地、器材、竞赛信息等7 个方面落实了工作职责、工作流程以及与相关业务口人员的沟通机制,从组织构架上实现竞 赛团队内部的工作协同。
3.4 竞赛组织任务的协同分配
3.4.1 竞赛指挥组与场馆团队的竞赛组织任务协同在奥运会的比赛过程中,国际奥委会对比赛进程进行总体控制,国际单项体育联合会则负责 各个项目比赛的具体实施。在北京奥运会的竞赛组织体系中,竞赛指挥组作为主运行中心负 责竞赛事务的机构,与国际奥委会相关工作人员进行对接,从竞赛业务层面与国际奥委会建 立紧密的工作机制;场馆团队则在场馆层面直接解决与竞赛相关的工作事宜。
在竞赛组织机构的三级体系中,竞赛团队主任与国际单项组织技术代表紧密沟通,确定各项 技术信息,具体实施竞赛组织工作事宜,同时向场馆团队和体育指挥中心进行重要信息汇报 。由此,北京奥组委的竞赛组织机构与国际奥委会及国际单项体育组织建立起有针对性的工 作机制,从三个层面的不同角度协商解决奥运会竞赛组织工作过程中面对的各种问题。而场 馆团队与竞赛指挥组(体育部)同处于竞赛体系的中间层级,在完成的竞赛组织任务方面需 要总体的协同,从而确保竞赛行动的协同。
3.
4.2 竞赛团队内部人员的职能协同竞赛管理团队作为场馆团队的组成部分,是负责奥运会皮划艇激流回旋项目竞赛运行的专业 队伍,主要职责是在主运行中心竞赛指挥组和场馆团队主任的领导下,在国际皮划艇联合会 技术代表的指导下,通过各个工作岗位之间的协同组织,全面负责本项目竞赛运行的组织和 管理工作,全面沟通、协调、处理本项目竞赛事务。
在工作过程中,竞赛团队的不同岗位人员分别负责完成各项任务,彼此之间有着紧密的联系 ,各自组织职能之间具有紧密的协同性。
3.5 竞赛组织实施方案的双向细化系统内部要素之间以及系统和环境之间的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直接影响系统的功能和属性。 如果系统要素及其相互作用的关系发生扭曲,系统结构的设置和功能不能协凋,系统就会产 生各种负效应,导致系统能量无谓损耗,造成系统功能无法正常发挥[1]。也就是 说,系统 的负效应会使系统处于无序状态,削弱系统的整体功能;而通过减少系统的负效应,可以使 系统具有较强的自组织性和自适应性,从而更好地发挥系统的功能。从某种意义上讲,所有 事物的进化和发展过程都伴随着负效应的削减过程,对于系统的优化过程也可以看作是系统 负效应的减少过程。因此,把竞赛系统的运行管理当作一个不断改善的持续发展过程,从竞 赛系统的整体观入手,抓住系统中关键的制约环节对其进行整体调控,通过各种组织手段减 少和控制负效应,是实现竞赛组织协同与整体优化的有效途径。
3.5.1 双向核定竞赛组织工作方案在确立竞赛组织工作目标,核定各项组织工作任务的基础上,一项关键的工作就在于系统规 划、详尽设计激流回旋项目各项竞赛组织工作方案,这既是对组织工作目标任务的具体落实 ,同时也是对竞赛组织系统资源详尽的时空规划,是确保竞赛组织工作在整体时空节点上有 序进行的关键环节。
在制定竞赛组织计划的详尽方案时,主要从两个角度入手:
1) 常规工作方案。根据竞赛组织工作的目标以及各项任务之间的关联关系,核定各项任务细则,确定工作方案 ,落实竞赛资源配置和调控措施,实现竞赛组织工作的具体化。
2) 应急工作预案。从各项工作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入手,沿着“核定问题实质-确立解决措施-组织调控落实”的 思路,在竞赛组织管理三层级体系基础上,制定针对各种可能出现的问题,提出各个组织层 级的沟通协调机制,确立解决各种问题的快捷办法和途径。
雅典奥运会竞赛组织者考虑了紧急情况下的应急对策问题,包括天气、场地和规则判罚等类 别,主要内容涉及的是竞赛自身的核心事件。考虑到在竞赛工作运行过程中必然要涉及密切 相关的几类工作,我们在规划应急预案时充分考虑了与竞赛密切相关的几类事件,包括医疗 卫生、人员及特殊事件等,保证竞赛工作与相关工作的总体协同。
通过上述两个角度审视激流回旋项目的竞赛组织工作,制定出的相应组织方案形成了一套互 补的组织机制。常态下的组织工作方案从工作的发端就确定了组织工作的进程,通过详细设 计的工作目标、方法、手段及措施规划,将竞赛组织工作逐级细化、规范化、程序化,从组 织上尽量减少可能出现的各种不利情况。与此同时,从问题出发设定的应急预案,则从负面 的角度对竞赛组织工作进行了更深层次的梳理,分析竞赛组织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各种不利情 况,通过执行制定的应急措施方案,保证组织系统在面对此类不测事件时能有备无患,应对 自如,把组织进展控制在预期的轨道,把可能出现的不利影响控制在可控范围,避免出现更 多的不利连锁反应,从而实现从非常态向常态良性转化的组织目标。3.
5.2 通过时间与事件管理细化竞赛组织方案根据激流回旋竞赛组织工作目标和主要任务,竞赛团队结合每项工作的实际情况,制定了翔 实的组织工作方案,主要包括竞赛日程、训练安排、客户群证件计划、交通方案、人员流线 控制、技术官员工作计划、竞赛技术会议计划以及竞赛活动调整与应急方案等。
巴塞罗那奥运会的组织管理进度表(the Master Plan)和悉尼奥运会的关键计划(Key Plan ing),都是按照时间的顺序展开的,在每一个时间段内列出各项组织工作的种类和计划的内 容,体现了时间管理和事件管理在奥运会竞赛组织工作中的有效应用。在北京奥运会的竞赛 组织工作中,我们通过对竞赛组织时间要素的把控,沿着竞赛组织工作的时间主线,将各项 工作在不同阶段的重点以“菜单”的形式列出,保证各项工作的具体实施和落实;同时监督 工作进程,把立体的、系统的、繁杂的事务平面化、直观化,更直观体现各项工作之间的关 联关系。与此同时,从事件管理的角度确立各个阶段的重点组织事宜,针对奥运会组织涉及 领域广、相关事件多、动态变化频繁的特点,通过把握竞赛日程核定、场馆设施建设、报名 与资格审查、国际组织联络、竞赛信息传递、客户群服务等核心竞赛事件,从总体上控制竞 赛组织系统的主要环节,有效引导竞赛组织系统的运行,实现对竞赛组织体系的调控。
由此,我们通过时间管理把各项任务的运行过程进行了整体的清晰界定,通过把握核心事件 控制竞赛系统运行,进一步细化了竞赛组织工作方案,实现竞赛组织工作的优化。
4 北京奥运会单项竞赛组织协同的实现机制
4.1 奥运会单项竞赛组织协同模式的运行要点“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北京奥运会的竞赛组织过程中,在确立共同的组织目标和统一的 指导思想的基础上,要实现单项竞赛组织协同体系的有序运行,必须紧紧把握核心的组织协 同要素,系统制定完整的竞赛组织实施计划。
其中,组织目标是建立竞赛组织系统的前提,也是衡量竞赛组织管理活动合理性的标尺;它 贯穿于竞赛组织活动过程之中并始终处于核心地位,决定着组织管理行为的方向与归宿。因 此,在组织实施过程中,必须始终强调“确保竞赛工作如期有序进行”的核心组织目标,始 终强调“以竞赛为中心”基本指导思想,使之成为引导整个组织系统协同运行的方向标尺, 控制整个组织系统的发展方向和运行轨迹。在这个过程中,既需要对整个竞赛组织系统实施严格的总体控制,又需要给与各个组织层级 的人员以适当的决策自,充分发挥各个成员的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确保组织决策的总 体有序和快捷高效;既需要针对竞赛组织的核心工作进行系统规划,又要特别强调针对偶发 事件的应急管理,保证整个组织系统在常态和非常态下都能有序运行,实现和谐共进。
4.2 单项竞赛组织协同的赛中沟通机制沟通是两个或多个信息传递主体之间传达思想和交流信息的过程,具有控制、引导、信息传 递等功能,是正确决策的前提和基础,是统一思想和行动的工具,也是建立良好人际关系的 关键。奥运会的竞赛组织工作需要各个成员互相配合、相互促进,而沟通是加强各成员之间 联络的信息桥梁,可以消除潜在的冲突源头,避免组织冲突的发生。
4.2.1 组织工作汇报程序北京奥运会赛时运行与指挥的核心部门是主运行中心(MOC),各场馆团队内部相关业务口 是各职能部门的派驻机构,比赛时各部门在场馆主任领导下开展组织工作。
在比赛过程中,竞赛团队实施双向汇报制度,即竞赛主任在向场馆主任汇报的同时,还就竞 赛核心事宜向主运行中心的竞赛指挥组汇报,竞赛指挥组再酌情与相关部门协商并向主运行 中心(MOC)汇报。
4.2.2 竞赛信息的赛中传递沟通机制是为组织系统内部各个子系统以及系统与环境更好的产生协同并使得系统发挥整体 功能所采取的交流方式,有效的沟通是实现组织协同的基础,利于提高组织成员之间的信任 度。奥运会竞赛组织系统的有序运转源自各个业务岗位的工作协同与有效沟通,而竞赛信息 在各个机构和部门(业务口)之间的及时、准确传递不但确保了有关的各个单位可以及时把 握赛事组织工作的进程,借以适时推进自身的相关工作;还通过这个信息传递路径,在各个 部门之间建立了紧密的沟通网络,加强了彼此之间的联络,对竞赛组织工作起到了引导性的 作用。
4.3 单项竞赛组织过程的时空协同控制系统构建的组织协同模式为竞赛工作的有序运行提供了基本的组织保障。而在运行过程中, 必须严格按照计划规定的时间、地点、工作步骤,在各个工作岗位逐步落实各项竞赛组织行 动的细节。也只有保证各个岗位的各项工作都能严格按照竞赛系统设定的既定组织流程运行 ,才能保证实现竞赛组织系统内部各个工作岗位之间的协作,保证竞赛组织系统实现紧密的 衔接与有序的推进。
根据“统筹兼顾,快捷高效”的系统组织原则,结合奥运会激流回旋项目竞赛组织工作的实 际情况,我们对竞赛组织工作进行了流程设计,实施了对竞赛组织工作的具体程序化规范。 通过把各项工作细化为具有时空序列概念的若干工作程序,强调了对竞赛组织工作的微观控 制,与场馆团队相关业务口以及国际体育组织建立了相对均衡的紧密协作关系,有效控制了 竞赛组织工作过程进程,取得了预期的组织效益。
5 结 论
1) 奥运会等大型体育竞赛组织管理工作具有复杂系统特征,组织工作过程中必须切实结合 主办国社会文化发展特点,充分发挥国际奥委会、国际单项体育组织以及奥运会组委会三个 核心体育组织的协作效益。2) 实现单项竞赛的组织协同是奥运会成功的重要基础,北京奥运会单项竞赛组织协同模式 的基本理念在于通过组织要素的多维协同创建和谐的竞赛环境,实现竞赛组织的优化与功能 倍增。3) 实现奥运会竞赛组织协同的关键在于以共同的组织目标为基础,激发组织成员的协同意 愿,反复强化“以竞赛为核心的指导思想”,协调组织成员的组织行为,需要重点关注竞赛 团队与国际单项体育组织之间的技术协同、竞赛团队与组委会相关部门之间的工作协同以及 竞赛团队内部的业务协同三个关键环节。4) 北京奥组委竞赛组织者与国际体育组织建立了指导层面和技术层面相结合的协商-合作 机制,强化了三级竞赛管理机构体系和双通路竞赛组织信息通报机制,保证了竞赛组织信息 的有效传递,促进了单项竞赛组织协同的实现。
参考文献:
[1] 国家体育总局政策法规司.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理论与实践[M].北京:人 民体育出版社,2005.
[2] 伍绍祖.系统科学与体育[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95.
[3] 黄小寒.世界视野下的系统哲学[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6.
[4] 杨伍拴.管理哲学新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
[5] 许国志,等.系统科学[M].上海:上海科技出版社,2000.
[6] 席酉民,等.和谐管理理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
[7] 理查德.霍尔.组织:结构、过程与结果[M].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3.
[8] 艾伦.杰伊.查伦巴.组织沟通[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4.
[9] 陈来成.组织的复杂性及其管理[J].系统辩证学学报,2004,12(1).
[10] 段世杰.2008年奥运会组织与准备工作的思考[J].体育文化导刊,2003(9):3-6.
[11] 徐晏玫.大型体育赛事的竞赛组织探究[D].上海交通大学硕士论文,2007.
[12] 白烈湖.管理协同机制研究[D].武汉科技大学硕士论文,2005.
[13] 国家体育总局信息中心:2008年北京奥运会专题研究,2002.
[14] 北京奥组委:《学习、探索、创新-2004年雅典奥运会实习报告集》,2005.
[15] 国际奥委会协调委员会总结报告:雅典2004第二十八届奥林匹克运动会,2005.
[16] 第29届奥林匹克运动会组织委员会信息中心.国际奥委会重要文献汇编.
[17] 第29届奥林匹克运动会组织委员会.雅典启示录.
[18] Official Reports of the Games of Olympiad[R]. The International OlympicCommittee,1992-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