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本科工商管理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本文从分析工商管理本科创业能力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出发,并结合教育部在2012年8月的《普通本科学校创业教育教学基本要求(试行)》文件精神,试图建立工商管理本科生创业能力培养改革的理论框架,以期对工商管理本科创业教育进行质变性的探索。
一、创业能力内涵
有学者认为创业能力是个体拥有的一种智力资本,其中包含个性、技能和知识,被视为创业者能成功履行职责的整体能力。斯腾伯格则认为创业能力属于认知活动和情感意志活动相统一的范畴,是情感智力、意志智力和认知智力的有机融合,是非智力因素同智力因素的整合结晶,其本质上是一种成功智力。杨伦超则特别研究了大学生创业能力的内涵,认为大学生的创业能力除了文化和科学意义上的“知识”、“技术”外,更多地体现在对“创业”本身的认识及对企业营运知识和管理技能的了解,其次是态度和心理因素,这是大学生从事创业之前必须具备的基本要素。
实际上,学者们对创业能力内涵的研究并没有统一的观点。但我们可以认为大学生创业能力是指一种综合性的创造能力,其目的在于自我生存或者寻找机会将市场或技术创意转化为生产力。由于国家教育部还没有单设创业专业,现在各高校的创业教育基本上是依托专业进行的,从而使创业类课程变成学科知识的有机内容。
二、工商管理本科生创业能力培养中存在的突出问题
工商管理本科专业内容与国家教育部颁布的创业课程内容有相当比例的重合,虽然实施上更具有便捷性,但受传统教育模式的影响,在教育过程中仍存在一些突出问题。
(一)创业能力培养结果与实际需求存在差距
创业教育在各高校还未普及,大多数学校只是在工商管理专业下开设创业类课程模块或者一两门创业课程,对创业能力培养的认识与研究尚处在初级阶段,没有形成系统培养模式。受传统的雇佣教育理念影响,工商管理本科创业能力培养与现实需求还存在一定差距,创业学生还缺乏充足的企业家精神。
(二)创业教育中的课程问题
1 课程设置问题。创业教育尚处于起步阶段,课程体系尚不成熟。创业能力培养强调的是创业过程,是一个企业从初创到经营的一系列活动,而传统的工商管理课程内容,基本围绕管理的四大职能“计划、组织、领导、控制”而展开的,更适合已经成熟的公司而非创业型公司;传统的工商管理专业课程模块化明显,在专业课程中重复内容较多,但各任课教师基本上都是“各扫门前雪”,不会主动与同事合作开发内容整合性高的课题,导致学生知识碎片化,不利于创业所需的综合分析能力培养。
2 教材问题。大部分创业教育类的课程内容照搬国外课程内容,特别是案例与操作模式脱离中国实际,学生限于文化跨度和实际经验不同难以理解教材内容。
3 课程师资问题。大部分高校教师都是从高校毕业后直接成为教师,缺少创业理论和企业实践经验,在开展创业教育时,会出现“因人设课”的现象或者授课偏向理论化;而具有创业经验的人才因为体制要求的各种资格限制,无法进入高校平台从事教学。
(三)现有创业教学方式的局限
就现阶段而言,大部分工商管理教师仍在采用传统的“填鸭”式的教学方法,只重视知识传授,忽视学生创业中所需的主动学习和分析能力培养;授课以理论为主,缺少实践安排;在授课中,仍以教师为主,学生难以发挥主观能动性,且考核方式仍以考试为主,无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热情和知识应用的灵活性,这些都与创业能力培养理念相冲突。
三、工商管理本科生创业能力培养改革内容设想
(一)工商管理本科生创业能力培养模式改革目标
工商管理本科生创业能力培养模式改革目标是要从传统的就业能力培养目标向创业能力培养目标转变,注重培养学生的创业机会识别能力、资源利用整合能力以及团队领导与合作和其他相关能力。对提高高校的就业率、树立高校特别是新建本科院校的工商管理专业特色有极重要的意义。另一方面,可以以创业能力培养为契机,加强企业与学校的合作,充分发挥企业的实践优势,形成教育新局面;同时创业能力培养也能帮助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和设计并促进就业。
(二)改革内容
1 教学目的改革。根据教育部的要求,创业教育教学的目的在于使学生掌握创业的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熟悉创业的基本流程和基本方法,了解创业的法律法规和相关政策,激发学生的创业意识,提高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促进学生创业就业和全面发展。笔者认为,创业教育的本质在于从传统雇佣教育向创业教育转变,改变学生在就业市场中的被动适应的地位,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选择主动就业。
2 工商管理创业能力培养的知识体系。知识体系构建是整个创业教育中的难点和核心,决定了教育质量。教育部《普通本科学校创业教育教学基本要求(试行)》认为普通高等学校创业教育教学内容应以教授创业知识为基础,以锻炼创业能力为关键,以培养创业精神为核心,除明确规定需开设“创业基础”课外,其他创业类课程由各高校自行安排。为了健全创业知识体系,国内高校有必要放眼世界,吸取国外成熟经验。美国学者Vesper和Gartner对美国941所大学创业教育的调查结果显示,美国高校本科阶段开设最多的创业课程有:创建新企业、小企业管理、创业咨询、创建和运营新企业、如何写创业计划书、创业财务、家族企业、创业机会的识别、创业营销等。我国工商管理本科专业可考虑选择上述的一些课程进入工商管理专业课程体系。但创业教育与工商管理本科专业自身的课程有重合也有各自独立的内容,在现有总课时的基础上,如何协调好二者的具体科目,是一项充满挑战性的工作。
表1以教育部文件精神为依据,整理各教育内容模块的具体教育内容,并结合国外经验和中国实际情况,设定一些建议开设的创业科目。
值得注意的是,我国工商管理本科专业的课时和学分总体比国外高,在原有课程结构中思政类和外语必修课程已占据较多学分和学时。根据教育部新要求,各高校需开设必修课“创业基础”,至少32学时。将创业类必修课和选修课加入工商管理的课程体系,在总学时保持不变的情况下,创业课势必会占用专业本身课程课时。因而建议高度整合工商管理本科课程,将各科目的相近内容进行整合,例如将“生产管理”和“运营管理”两门课整合成“生产与运营管理”,将“物流基础”与“供应链管理”整合成“物流与供应链管理”,将“国际贸易”与“国际法”整合成“国际贸易与国际法”等,既避免了课程内容重复,又可以将课程的逻辑关系变得易于理解。还有一种可行方式,如温州大学创业教育模式,将创业教育融入思政理论课教学改革,尽量减少创业类课程占用专业学时,在思政课等公共课堂中直接传授创业知识,培养基本的创业品格和素质,仅在专业课中引入核心创业能力课程。
3 工商管理创业能力培养流程构建。工商管理创业能力培养流程的关键,是将理论课程与实践课程相结合的过程,同时也是专业类与创业类课程相互协调的过程。按照高校教育理念,大学一年级应注重培养学生的知识面,强调基础学习,不宜开设过多的创业课程,第二年和第三年是专业课的学习高峰期,第四年是综合实践期。这种将实践与理论学习截然分开的流程,不利于理论知识的巩固,且学生即便在第四年获取了实践的感性认识,但在实践过程中产生的疑问因理论课程结束而无法获得系统解决。因而建议在创业教育中,应当将实践与理论知识学习相互交叉安排,在第二学年开始安排实践科目,并在假期安排实践项目,并根据成绩给予学分,激励学生充分利用假期时间进行创业尝试实践活动。
(一)课程设置较杂,没有特色课程,知识传授面宽但不深入
工商管理作为一级学科,下设工商管理、市场营销、会计学、财务管理、人力资源管理和旅游管理等六个专业。按照一级学科设置的本科专业,工商管理专业必然要求学生具有较宽的知识面。从知识结构上看,涉及市场营销、财务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等二级学科专业的核心知识。一方面,这种宽的知识面必然导致学生所学知识不够深入,对每个方向的知识只是了解。另一方面,与同类其他二级学科的知识之间存在严重的趋同,不能体现本专业的特色,通常出现工商管理专业方向模糊,与其他专业相比没有核心竞争力。
(二)毕业生就业岗位不明确
现代企业管理活动仍然坚持法约尔提出的十四项基本的管理原则。按照专业化分工,企业内部会形成生产部、采购部、销售部、人力资源部和财务部等众多职能部门,每个部门的工作各侧重于一个专业领域。对于工商管理二级学科中各专业,比如市场营销、人力资源管理、财务管理等专业中,各门课程就是为解决企业中对应部门的实践活动来开设的,这些专业的毕业生都有明确的就业岗位。而对工商管理专业的学生来说,由于现代企业并没有一个总的企业管理部门,因此,这种情况导致“工商管理学生毕业无岗位”的说法,必然使得工商管理专业毕业生要与其他专业的同学共同竞争同一类岗位。
(三)专业实习困难,专业技能欠缺
工商管理专业是一个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很多的知识和技能必须在实践锻炼中才能掌握,由于受到客观条件的限制,学生缺少校内模拟训练和去企业实战演练的机会。一方面,很多学校和企业之间的联系很少,没有为学生建立固定的企业实践基地,即便有些学校有实践基地,但由于学生数量多,企业无法提供对应的实习岗位,大多时候都只限于集体参观,学生不能真正参与企业的实际业务。另一方面,一些学校,特别是民办学校资金短缺,一些模拟教学软件(如有些课程的模拟沙盘)及实验室没能及时配套,学生校内模拟实训相对少,所以,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二、新形势下工商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选择
基于工商管理这个专业目前所面临的问题,一些学校在人才培养模式上进行的改革中已经走在了前面,规划出了自己的培养模式,且正在实践中不断地修正和完善。笔者应学校专业发展的需要走访过国内一些工商管理专业建设比较有特色的学校。在我们所走访的高校中,目前工商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模式大致有四类。
第一类,开设工商管理高级班,培养高层次、国际化管理人才。这种培养模式主要依托国际合作办学来实现。一般对于这样的高级班学生,前两年在本校学习一些通识教育课程和学科基础课程,主要以双语教学为主(有一些课程也可由合作办学的外方教师来上课,比如利用现代信息技术的远程教学),后两年学生直接到国外进行学习。这种模式的好处是:能培养高素质、适应能力强的国际化管理人才。存在的问题是:办学成本高、对师资、学生素质要求较高,且只适合小规模办学。这种模式在上海理工大学、南京财大、宁波大学等很多高校中都在开展。
第二类,与热门专业和行业嫁接,突出专业方向。这种模式主要是在工商管理专业的课程设置中加入本校热门专业的核心课程,增强工商管理专业学生的竞争力。这种模式目前以南京审计学院最为特色。南审的优势专业就是审计、会计,他们在其它各专业中都加大了会计、审计相关主干课程学习的比例。工商管理还与金融专业进行嫁接,开设金融企业管理班,把金融专业的主干课程拿进来。这样培养的学生既熟悉金融行业的业务特点,同时也具备了管理者的基本素质与能力。这种模式的好处是:解决了工商管理专业方向不强,就业去向不明确的缺点,学生既能一专多能,又有一技之长。存在的问题是:全校性教学资源的共享与调配比较困难。总体来说,这种模式的推广性较强,适应面较广。
第三类,以传统工商管理专业培养模式为依托,加大实践教学力度。这种培养模式的思路主要还是以原来传统的那套培养思路和课程体系为主,但是为了适应社会对应用型人才的需要,在实践教学方面加大力度。从培养目标上来看,仍然坚持培养厚基础、宽口径,但素质、技能都更高的应用型人才。基本上走访过的大多数学校对传统工商管理还是有所保留,就是规模较小。在人才培养的过程中,通过校内外实训、实践基地的建设来加强对管理实务的认知和锻炼。校内主要是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方式(案例教学、情景模拟、角色扮演等)与实验软件(ERP、TOP-BOSS)的应用来解决。校外主要是能安排学生到实践基地相关工作岗位进行集中实习,让学生能实际接触一些业务,培养学生的业务技能。
第四类,整合社会资源,培养创业管理人才。国家教育改革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要求高等教育重视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创业精神,将创业精神作为提高大学生的人文素质和科学素质的基本条件。加强就业观念教育,坚持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支持自主创业、以创业促就业。创业管理不但成为高校素质教育的一部分,这更成了很多高校工商管理专业一个新的发展方向。创业管理人才的培养需更加面向社会,深入行业。这类人才培养主要是以导师制为主,每位学生都要配备校内校外导师各一名,针对性指导。校外导师团由学校和政府牵头来组建,后期由管理学院负责对接和维护。校外导师可把学生带进企业、带进他们的项目,这样真正给学生提供一个锻炼和创业训练的平台。在学习锻炼的过程中由校内导师负责指导学生参与创业大赛,以赛促学,并能通过这样的一些平台和契机为有创业想法和项目的同学争取创业基金。培养工商管理类创业型人才是孵化、催生、兴办新的产业,创造新的工作机会的需要,也能更好地适应经济社会发展新要求,为区域经济服务。面临的问题是:校外优质教师资源获得有难度;有创业意识和具备创业素质的学生占少数,班级规模会导致教学资源不能发挥到最大效能。
大学是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大学办学的宗旨是培养更多经世致用的人才。工商管理专业作为一门发展较好的专业,本科院校的工商管理类专业人才的培养模式备受关注。本文通过对本科院校工商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给出相应的意见和建议,以促进本科院校工商管理专业更好地发展,培养出更多的优秀人才。
关键词:
工商管理;人才培养模式;经济与管理
1本科院校工商管理类专业人才培养现状
市场经济中最常见的一种管理专业,一般指工商企业管理。工商管理是研究工商企业经济管理基本理论和一般方法的学科,主要包括企业的经营战略制定和内部行为管理两个方面。工商管理专业的应用性很强,它的目标是依据管理学、经济学、会计学等基本理论,通过运用现代管理的方法和手段来进行有效的企业管理和经营决策,保证企业的生存和发展。本科院校也是根据这个目标进行专业化人才的培养,虽然愿望很美好,但是本科院校培养出来的人才层次却有很大差距,这里当然有学生自身的素质原因,而本科院校的专业课程设置和人才培养层次不同,培养出来的专业人才质量也会有很大差距。本科院校憧憬好,而人才质量参差不齐、培养结构乏味单调、理论型人才多应用型人才少,这是我国大多数本科院校工商管理类专业人才培养的现状,也是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
2本科院校工商管理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中的问题
2.1注重书本知识,轻视实战经历
工商管理类的人才需要学习很多理论型的知识,例如会计学原理、宏观经济学、微观经济学和管理心理学等。的确,对于工商管理专业的学生来说,这些理论知识非常重要。这是他们接触经济知识的入门课程,对于日后学习知识的理解也是十分有帮助的。例如经济学原理是整个经济领域的基本知识,其对于先前经济危机总结的经验和教训、对当下经济发展状况的把握和未来经济发展状况的预期对于工商管理专业的学生来说都是必须要学习的。而管理心理学等课程更是工商管理专业人才进入工商企业实习和工作时的敲门砖。通过以上的叙述我们可以了解到,学习好这些理论知识非常重要,但是大多数工商管理专业学生将过多的精力投入到课本上理论知识的学习之中,而忽视了实践和实习的重要性。所谓“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因此,实战的经验也十分重要。在本科院校工商管理类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一般都会有短期实习的安排。而大多数学生对于实习的态度一般都是敷衍了事,找了实习工作单位,三天打鱼两天晒网,没有认真对待这来之不易的实习机会。更有甚者,通过一些自己的关系,找到工商企业给自己的实习证明盖一份企业公章,照几张虚假照片,再编造一份假的实习日记,在老师这儿就可以蒙混过关。的确,这样也可以获得学分,殊不知,在欺骗老师的同时也欺骗了自己,浪费了这大好的实习机会。注重书本知识,轻视实战经验是大多数本科院校工商管理类专业人才培养中普遍的现象。
2.2高校之间的沟通和合作力度欠缺
本科院校既然开设了工商管理这门课程,就应该本着认真负责的态度来面对这门课程。所谓学无止境,本科院校之间应该加强联系与合作,吸取其他院校有益的发展经验,并将之运用到自己院校工商管理类专业人才培养的实际之中。然而,通过我们的走访调查可以发现,只有少部分院校之间会有沟通和交流的经历,并把高等院校之间的交流作为培养方案之中很重要的一部分。而更多的本科院校没有与其他院校沟通和交流的经验,甚至同城之间高校的交流都很少甚至没有,这样也必然导致人才培养的滞后。只有不断地通过学习和交流,才能掌握最先进的培养方案;只有不断的向师资力量雄厚,就业率居于前茅的高校学习经验,才能促进本院工商管理专业人才的发展。合作和交流的重要性可见一斑。
2.3课程设置合理度欠缺
本科院校的人才培养宗旨一般都是培养专业型人才和应用型人才,本科院校通常也都是根据此宗旨,进行合理的课程设置。课程的设置也是相当有学问的,除了教育部要求必须设立的课程如高等数学、大学英语、基本原理、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等与经济管理学院一般要开设的课程如会计学原理、经济学原理等课程外,其他课程的设置也需要做大量的市场调研之后确定。相关人员应该结合当今社会实际不断修改教学计划,这样才能培养出经世致用的工商管理类专业人才。根据当今社会和经济学发展情况,开设一些更实用的课程,例如,工程项目融资、系统工程和运筹学等,这对于工商管理类专业人才毕业之后的求职也是大有益处的。
3相关意见或建议
3.1关照学生的角度
探究本科院校工商管理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主体终归还是学生。所以在提出意见或建议时,首先应关照学生的角度。在校学生首先应该端正学习态度,认真学习课上的理论知识,并做到及时的复习和总结,同时珍惜每一次实习的机会,将课本上学习的知识应用到实际的工作之中,做到理论和实践的结合。在这样的结合中加强对于工商管理这个专业的理解,从而也可以培养出应用型的工商管理类专业人才。学生也应该积极参与竞赛项目,在导师的带领下进行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的总结,多参加“挑战杯”学科竞赛,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和模拟商战等项目,提升自我。学生之间也要多多创造学习和交流的机会,在思想火花的碰撞之中不断总结和归纳,学习他人的优点,补全自身的不足。
3.2关照学校的角度
本科院校作为工商管理类专业人才培养的摇篮,一定要提供周到的服务。首先,对于师资力量的配置上,要下一番功夫。学校一定要督促教师尽快学习最新的理论知识,更新原有的知识,做到与时俱进,避免一些教师出现吃老本等现象。教师也应该具有开拓的视野,结合当今社会的实际,进行课程设置,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之间也应不断学习,不断交流,只有这样才能取得共同的进步。同时教师应该及时和学生进行有效的沟通,强化讲课重点,归纳讲课过程中的不足。其次,学院也应该加强有关专业之间的沟通和交流,例如与会计专业、工程管理专业、营销专业、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等强化交流,在交流中学习到对自身发展更有益的知识,培养出全面型的人才。学院应该多举办工商管理模拟等活动,让学生们多多参与到其中,在实战中提升自我,认识不足,同时增加实践的经验。学校也应该对工商管理专业给予一定的重视,建立更合理的教学体系,加大资金投入等。
3.3关照社会的角度
作为工商管理类专业人才最终流向的重点,社会的需求对于本科层次的培养起到了一个隐形的导向作用。社会企业需要什么样的人才,学生自然会按照这个既定标准去努力,学校也会根据这个标准去培养。社会企业一定要杜绝“成绩论”和“绩点论”,因为成绩好绩点高的同学理论知识的水平可能非常高,但是真正的实践经验不一定很多,所以社会上的工商企业一定要多给工商管理类专业人才一些机会,从而可以更全面的去了解和吸纳优秀的人才。同时,我们也提议社会企业多给学生提供一些实习的机会,让学生可以增长工作经验,也是为自己的企业培养优秀的后备人才。同时对于一些不实习却一样可以得到企业实习证明的行为明令禁止,杜绝这种不良的社会风气,给工商管理类专业人才创造一个良好的成长和发展的环境。工商管理作为经济学领域一个非常重要的专业,本科院校对于工商管理类专业人才的培养状况也备受关注。利用一切有利因素,创造良好的成长环境是每个本科院校的职责所在。让学生在有利的环境中成长,回报社会,也是本科院校工商管理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终极目标。
参考文献:
[1]姚晖.本科院校工商管理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山西财经大学,2013(3).
[2]李传军,吴昌宇.地方性本科院校工商管理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科技信息,2011(7).
[3]李福生,韩东,孟祥霞.应用型本科院校工商管理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对外经贸,2016(2).
[4]焦健.高校本科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以工商管理类专业为例[J].山西财经大学,2013(2).
[5]张红专.一般院校工商管理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分析与选择[J].商业现代化,2008(7).
关键词:校企合作;工商管理专业;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
作者简介:李晓云(1970-),女,江西南昌人,南昌航空大学科技学院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为工商管理;蔡玉文(1966-),女,北京人,南昌航空大学副教授,研究方向为经济学。
课题项目:本文系2011年度江西省教改课题项目“基于战略联盟的校企合作实践教学研究―以A独立学院工商管理专业为例”(编号:JXJG-11-83-6)成果之一。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7518(2012)05-0057-03
一、问题的提出
为适应市场经济发展要求,应用型的本科人才社会需求量大增。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既有普通本科教育的共性,又有别于普通本科的自身特点,它更加注重实践性、应用性和技术性[1],其最本质的特征是基础知识比高职高专学生深厚、实践能力比传统本科生强。
工商管理专业是一门应用十分广泛的专业,它的目标是培养能够掌握工商管理前沿理论和专业实用技能,通过运用现代企业管理的方法和手段来进行经营决策和有效管理的工商管理人才,本科层面的主要培养目标是向企业输送面向中、基层的管理人员。根据发达国家经验,经济越发展,社会对复合型工商管理人才的需求量越大。据统计,全国需工商管理类专业人才约为200万左右,而普通高等学校的工商管理类学生不足10%,远远满足不了社会需求[2],但现实是工商管理专业本科毕业生的就业形势很严峻。有关调查表明,多数用人单位认为工商管理专业本科毕业生综合素质较好,工作态度认真,责任心强,但是实践和创新能力不强,无法充分发挥自身优势[3]。
提升对工商管理专业学生的应用能力的培养,已成为普通本科的当务之急。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模式,国外(如德国的FH,即University of Applied Sciences)、国内专家一致认为要从课程设置、教学内容、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与企业生产实践相结合:即在课程设置上以“厚基础”为导向,优化学科基础课程的设置,加大专业选修课的课程门数,使学生在知识结构上“宽口径”,就业选择上“多方向”,并开展案例教学和加强实验室建设,同时加强实践教学环节和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其中最重要的手段是加强实习基地建设,深化校企合作,使学生在毕业时能将理论和实践进行紧密结合,以适应经济发展的需求。大连理工大学徐雨森、蒋杰认为,应从界面管理的视角建立紧密型校企合作,提出校企共同高强度投入共建研发中心、对由校企双方人员组成的研发中心实行企业化管理和人力资源的柔性利用。虽然这种模式在校企双赢上取得了很好的成效,但对于资金有限的普通本科院校以及广大中小企业来说,并不具有普遍意义。而国内更多关于校企合作的研究是都是侧重于高职层面的校企合作,其观点大多以共建实训中心或学生到企业顶岗(一般是固定在某个基层岗位)实习来提升其应用能力,不过这种途径更适合那些操作性技能的培养。实践表明,中、基层的管理人员的有效途径之一是采用“轮岗制”,而企业基于经济角度考虑,认为在合作过程中责任大于回报,参与积极性不高。事实上,我国大多数校企合作仍停留在暂时解决企业基础岗位的用工不足的浅层次上,校企间的互动较少,教师在其中所发挥的作用也非常有限。同时,由于学校的教师队伍大多只有从学校到学校的经历,自身实践经验不够,对实习的指导作用有限。因而校企合作的实习基地在对学生管理能力的培养上,与市场的要求仍有较大差距。
对于工商管理专业的应用型本科人才的培养,本文提出以互动致多赢的校企合作模式,即校企双方在合作过程中,通过学校、企业、学生、教师的深度互动,最后达成学校、企业、学生、教师的共赢。
二、以互动致多赢的工商管理专业的校企合作实践探索
(一)学校应科学选择合作企业
多赢的校企合作是一种兼顾多方需求和利益的合作,而企业的规模、发展阶段以及管理水平和理念都会影响到合作的意愿和深度,因此并不是所有企业都能作为合作对象。经验表明,处于成熟期的企业已进入了稳定的发展阶段,人才供需基本平衡,制度建设方面也相对稳定,企业的合作意愿并不强烈,它为学校提供的仅是单一的操作类岗位,这类合作更适合高职类学生,对于工商管理本科生来说只适合作为短期课程实习或参观基地。而处于投入期或成长期前期的企业,不是规模太小不能消化大量的学生,就是自身方向不明确而无暇顾及后备人才的培养,也不是校企合作的首选对象。
事实证明:处于快速成长期的企业比较适合校企的深度合作。快速发展的企业自身存在多种需求:一是企业自身人力资源供给不足,特别是员工的成长速度跟不上企业发展,中、基层管理人员缺乏,而外部招聘则存在企业文化兼容的问题和良莠不齐的风险;二是企业的快速成长导致管理水平跟不上发展要求,如岗位设置由创业初期的粗放型转为专业化的过程中容易出现岗位间工作任务繁简不均衡、专业化分工和组织协调之间的矛盾等,特别是制度建设比较滞后。而学校具有的理论优势能为企业提供管理咨询;三是企业现有的管理层大多由基层提拔,在管理中更多的是依靠实践经验“摸着石头过河”,理论水平常跟不上企业发展,因此学校由可以提供员工培训,特别是管理层培训;四是处于快速发展期的企业所处的行业往往正值生命周期中的成长期,行业前景广阔,这为学生就业提供了更多机会。
目前,传统服务业是我们学校工商管理专业的校企业合作首选。传统服务业指与吃、穿、住、行相关的为人们生活提供服务的行业,包括交通运输、仓储邮政、批发零售、住宿餐饮等行业。我国经济的发展使之快速发展,但其从业人员大多综合素质不高。如我校合作单位之一的汽车销售公司,正是在这几年汽车行业的井喷期中成长起来的。这类企业在快速长大的过程中,管理人员数量的不足与能力的滞后已严重拖累了企业的发展,他们迫切需要既有一定现代管理理念、又对企业有一定了解的人员填补中、基层管理人员的空缺。因此他们非常欢迎本科学生到企业实习,成为储备干部。
(二)企业、学校、学生、教师的深度互动是合作成功的关键
为了达到校企合作中各方的共赢,我们采用3+1的培养模式,即学生三年在校理论学习,一年企业实习。在大三结束时,合作企业根据专业特点及岗位需求提供实习岗位,实习学生享受试用期员工待遇,企业按正式员工的制度对其进行管理。企业提供的岗位除了诸如人力资源类、营销类、财务类等职能部门的专业岗位以外,还有大量的基层岗位,如客服、收银等,对于职位要求低于本科专业技能的岗位,我们要求企业必须每两个月进行一次岗位轮换,其目的是让学生通过在一系列基层岗位的轮训,熟悉整个部门的业务,为成为部门主管打下基础,同时在岗位实践中,对所学管理理论的提升使学生保持了基层岗位的实习热情。在实习结束后,企业和学生可根据双方意愿签订正式录用合同。
在整个实习过程中,学校指定专业老师对学生进行跟踪指导:一是老师要定期到企业了解学生情况;二是学生必须完成实习工作日记,并接受老师指导;三是教师根据学生的实习日记,以及自身对企业的走访和考察,为企业提供管理咨询建议。事实上,我们的做法很受企业欢迎,因为其管理层短期内不能解决企业壮大后管理效率和员工满意度下降的问题。虽然可以通过引入专业的管理咨询公司为其诊断,但高昂的咨询费用令中小企业难以承受,而且咨询公司从效益角度考虑,不可能深入到企业的各个层面进行全面地了解,不能为其“量身定做”解决方案。而我们的实习学生充斥于企业的很多基层岗位,正好充当岗位信息、市场信息的收集者,通过老师的指导,能发现许多的管理问题:如在汽车4S店(其战略定位是通过“服务”打造竞争优势)前台实习的学生记录了一个顾客的投诉,说工作人员在为其汽车进行喷漆修补时把漆也喷到轮胎上了。表面上看这是一个个案,但老师引导学生从制度层面进行思考:一种可能是公司的作业流程不完善所导致的质量缺陷,即在喷漆作业前缺少一个“遮盖”作业程序,所以必须将这个“遮盖”程序固化到喷漆操作规程中,所有人员在喷漆作业前必须进行“遮盖”操作,否则视为违规;另一种可能是作业流程是完善的,但作业人员能轻易突破或更改程序,这比第一种情况更严重,因为这说明制度如同虚设,导致产品质量缺乏保障,企业必须从两方面着手改进,首先加强员工的质量意识、严格遵守操作规程意识的培训,同时对绩效考核指标进行审视,引入过程指标,即在关注产量等结果指标的同时也关注工作过程的质量,并设立责任追综等。
指导教师的作用是引导学生对企业的岗位进行深入了解和体会,用理论知识来发现问题的根本并解决问题,这使企业受益良多。比如2010年我们在与南昌某房地产集团的合作中,发现其相关岗位的职责交叉较多,形成“五龙治水”局面,但实际效果却是“无龙治水”,管理成本高且客户满意度低,管理层仅从绩效考核方面进行控制,结果客户满意度没有得到改善,员工离职率反而上升。实习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岗位调查,做工作分析,重新界定和优化岗位职责,再设计了一套绩效管理体系。使企业在提高服务质量的同时还减少了1/4的基层岗位需求量。而学生通过全方位的界入式实习,专业能力得到了大大的提升。同时,教师通过与企业的密切接触,不但发挥了知识专长,也了解了企业现状,获得了鲜活生动的案例,更提升了实际问题的解决能力。
在合作中,学校邀请企业中具有一定理论水平的高管以客座教授的身份走进学校,以讲座或兼任某门专业课程的形式与学生进行交流,使学生更早地了解企业的需求,明确学习方向;而企业通过走进学校,对学校的专业设置更加了解,更好地制定实习招聘计划,同时也能针对性地对学校提出人才培养和专业设置建议,学校从而能更迅速地了解企业需求,更新培养计划,使学生更贴近社会需求。
通过学校与企业深入、多层次的互动,学校在办学特色上更加鲜明,同时,也可以根据企业需求,开设企业特定的选修课程,为企业定向培养某些专业人才;而企业也在满足了人才需求的同时提升了管理水平,达到学校与企业的长远共赢。
三、结论
以互动致多赢的校企合作的基础是应综合考虑学校、企业、学生、教师各方的需求和利益:学校在选择实习基地时必须对宏观的产业发展以及区域经济的发展状况进行研究,以确定办学定位和专业特色,再按“快速发展、初具规模”的标准选择合作企业,而企业依据自身发展对人才的需求向学校提出培养方向和要求,企业按学校的教学要求提供实习基地,学校按企业的需求定向培养人才。
在整个过程中最关键的是教师的深度参与:既指导学生,又为企业作参谋,更提高自身,最终实现企业、学校、教师、学生的多赢。
参考文献:
1工商管理本科专业人才培养存在的主要问题
作为管理学科门类下的一级学科,工商管理专业的专业设置有很多难以避免的问题,其中在本科培养上存在以下弊端:
1)工商管理专业,专业不专。这个问题在人才市场需求上体现十分明显。在人才招聘会上,用人单位对管理岗位人才往往要求很具体,如人力资源、市场营销。然而,在现行的培养模式中,重基础、宽口径、知识结构全面一直是专业培养强调的重点,很容易导致专业学习没有侧重。“专业不专”的问题可以从课程设置反映出来:25门专业必修课,除专业基础课程外,其余11门专业课,涉及了财务、会计、国际贸易、人力资源管理、市场营销、生产管理、电子商务、采购管理和物流管理等,几乎涵盖了工商管理一级学科下六个二级学科中的五个,课时从40学时到80学时不等。
2)实践不足,动手能力差。工商管理专业是一门和实践结合紧密的学科。因此注重应用,和市场接轨,与时俱进应当是专业发展努力的方向。工商管理的培养目标就是培养在各种组织中能够胜任具体复杂情况,具备深厚理论知识的应用型工商管理人才。要达到这个目标,必须依靠大量实际锻炼和经验积累。而事实上现有的培养方案中虽有暑期社会实践、生产实习、毕业实习等实践环节,但时间短、资源少,难免流于形式,结果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远达不到预期的目的,就业竞争力不强。以上的问题都是在发展过程中逐步积累的,解决起来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多方面各层次的改进和支撑。
3)忽视个体差异,人才培养同质化。目前的招生报考方式下,很多学生没有渠道充分了解专业结构和内容,主动选择或者被迫选择了并不适合自己兴趣或特长的专业,学习目的不明确,动力低下,学习效果不佳,更难谈到根据自身情况深入钻研某一专业方向。另外,平均分配专业学习时间的培养方式,学生发展兴趣或擅长专业领域只能在课余时间进行。这样,学生没有选择的机会和充分的时间挖掘个人潜力,教育趋向同质化,体现不出学生个体的特性,个人就业竞争力也难以形成;
2工商管理本科专业人才培养的几点思路
改革的基本思路出发点在于适应社会需求,关注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基于此,本文提出工商管理本科专业三种培养模式,分别是大类式培养、模块式培养、订单式培养,三者可以结合使用。
2.1大类式培养
简言之,大类式培养是先择大类,进校学习两年后再择专业。在基础教育方面能够延续宽口径、重基础的优点,促进学生全面综合素质的提升,培养跨学科广阔视角。
大类式招生在招生入学时不划分专业,而是按照经济学大类、管理学大类进行教育。本科四年的前两年,学习本大类一定学分的基础课,涉及经济、管理、数学、计算机、美学、社会学、等各个方面,旨在奠定学生广泛全面的人文科学知识,引导和帮助学生发现专业兴趣。从大学三年级根据前两个学年的成绩和学生自己的兴趣爱好选定专业。管理学类学生可以选择的专业有:工商管理、旅游管理、公共事业管理、工业工程。通过核心专业课程、专业必修课、专业选修课、专业限选课以及一系列课程设计、实习、学年论文、毕业论文等完成专业学习。
大类式教育的做法,可以使学生对各专业掌握充分信息后再选择专业,有效避免了盲目性,有利于学生未来发展。
2.2模块式培养
对各专业方向教学平均用力的培养模式看似顺应了社会对管理人才的需求,其实不然。从目前企业管理的层次和职能来看,分三个级别:高层管理者一一把握战略全局,要求知识和经验技能必须全面;中层管理者一一分管某一职能部门或具体项目,要求同时具有专业技能和整体视野;基层管理者一一作为中高层的后备,执行具体职能工作,应有扎实过硬的具体专项工作知识和能力[2]。不同层次管理对管理人员的素质要求如图2所示。
总体上看,越高层次的管理人才更多地侧重于先进管理理念和方法的培养,而越低层次的管理人才更多地侧重业务技能的培养。近年来,研究生教育和MBA教育的迅猛发展,使得企业在选择管理人才时有很大余地,本科毕业生大都只能从基层的管理工作做起。因此,工商管理本科教育的培养目标一一为工商企业培养高层次管理人才一一己经不再适合,需要作出相应调整,调整的回归点仍然是针对工商管理部门的岗位设置。
为避免走向专业划分过细过窄的另一个极端,导致学生在某个专业学习后“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笔者提出模块式培养。即根据现有的优势师资和专业特长,将专业方向划分为三个模块:市场营销模块、人力资源管理模块、生产管理模块,学生在后两年的专业学习中至少选择其中两个模块。
模块式培养,充分融合了现有“通才式”和“专才式”教育的长处。学生通过至少两个专业方向的深入学习,既延续了宽口径的特色,能够领会各管理职能内在的关联,有较全面的管理视野,也响应了社会需求,能在人才市场中占据优势。
2.3订单式培养
如果把高校向社会输送的毕业生看作是产品,那么高校就是生产产品的企业,所面对的是社会的人才需求这个市场。工业产品和消费产品经历了大量生产方式到规模定制生产方式的转变,为的就是能够满足顾客需求,在市场中把握主动。“订单式”培养就是借鉴企业生产经营思想的“以销定产”[2]的新型人才培养方式。学校、用人单位和学生三方达成协议,根据用人单位“个性化”需求,学校短期设置相关专业,选拔、培养人才,学生毕业后直接进入用人单位相应岗位工作。
“订单式”培养模式尚在探索阶段,学校和学院应当主动走出去,联系一些知名的用人单位,为“订单式”培养打开局面,开辟道路。条件不很成熟的情况下,也可以由个别有对外资源的教师牵头联系用人单位做试验点。学生筛选、培养方案由学校和用人单位共同制订,师资以大学为主,配合用人单位选派的实践经验丰富、理论水平较高、具有高级职称或职务人员来补充和丰富专业师资,加强理论和实践结合的教学方法。一般而言,用人单位负责订单培养学生的学费和培养所需其他资源费用,如实习基地、试验设备等;学生则和用人单位签订协议,约定毕业后服务年限和其他要求。
这种培养模式,能达到高校、学生、用人单位三方共赢。一方面,学校能够把握市场脉搏,依据市场调整教学,围绕市场有效解决一部分学生的就业,缓解师资不足、缺乏实验设备和实习场所的问题;另一方面,加入这种培养的学生减轻了经济上的负担和毕业后求职的后顾之忧,能够安心为今后的工作学本领,打基础,目的明确;用人单位方面,由于对人才培养的跟进和参与,大大缩短了用人的就业适应期,用较小的成本凝聚和获得了可靠的、有文化、有修养、有技能且熟知本单位文化的急用人才。
需要注意的是,“订单式”培养仅是缓解就业问题的一个途径,在整体就业环境低迷的大背景下,提高毕业生就业率还需要多渠道配合。另一方面,把“订单式”培养重新回归到教育的目的上来讨论,这种培养模式不应当顾此失彼地将大学教育沦为仅仅给学生提供谋生技能的手段,同时应该提倡和强调的是教育和引导学生培养研究学问的兴趣,养成学问家的人格。这一点,高等学校应当和职业技术院校区别开来,在进行职业技能培养的同时重视和加强学生各方面的教育,不能让高等教育沦为企业的附属品。
3结束语
关键词:应用型本科工商管理管理运筹学
中图分类号:F203.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6-0298(2017)04(c)-181-02
运筹学是一门新兴的学科,是使用定量方法进行决策的一门科学,自20世纪30年代诞生以来,取得了长足发展,特别是计算机技术的发展,极大的拓宽了运筹学的研究范围。同时运筹学还是一门应用型很强的学科,在军事、农业、系统工程等领域有着广泛应用,而管理运筹学就是使用运筹学的方法来解决工商管理中的实际问题。目前很多学校在向应用型进行转变,在此背景下,管理运筹学的教学也应当更加注重应用性,为培养应用型人才做出自己的贡献。
1管理运筹学学科的特点
1.1引进数学的研究方法
管理运筹学是一门交叉学科,囊括了管理、经济、数学、计算机等学科的思想,其主要研究的问题来自于社会的经济管理实践,而主要的解决手段就是各种数学方法。因此,要学好管理运筹学,就需要学生具备一定的数学基础。如在构建和求解线性规划模型的过程中,首先需要学生将具体的问题抽象成函数的表达形式,其次在求解的过程中,无论使用图解法还是单纯形表法,都需要学生具备一定的高等数学和线性代数的知识。
1.2注重对实际问题的分析
管理运筹学注重对工商管理中实际问题的研究。管理是一门艺术,同时也是一门科学,而管理运筹学正是管理科学性的重要体现。目前管理运筹学主要的研究问题有以下几个方面:生产计划、运输问题、存储问题、人力资源管理问题等。这些问题都来源于管理实践,需要使用运筹学的方法进行解决。如生产计划问题,其目标就是在给定生产资料下,实现企业利润的最大化,或在给定生产目标下,实现生产成本的最小化。由此可见,管理运筹学所研究的问题有着十足的现实意义。
1.3理论与实践相互促进
近年来,管理运筹学取得了长足发展,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该学科重视理论和实践的相互促进。从上文中我们可以发现,管理运筹学的研究问题来自于工商管理的实践,而管理运筹学的理论主要体现在数学方法上。运筹学理论的发展,促进了运筹学研究范围的进一步扩大;同时实践问题的不断革新,也对管理运筹学理论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作为工商管理类的学生,需要更加关注对管理实践问题的梳理和总结;对管理运筹学的最新手段需要及时掌握,而不需要对相关理论进行深入研究。
2管理运筹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2.1学生抵触学习
数学作为管理运筹学的基本工具,在管理运筹学中有着重要作用,学生是否具备一定的数学基础,是决定其能否学好管理运筹学的关键因素。但在实践中,工商管理类属于文理兼招,并且文科生所占的比重很高;从学生的性别来看,工商管理类各专业中女生往往占据着绝对多数,这两个原因导致工商管理类的学生数学基础较为薄弱。管理运筹学同工商管理类开设的其他课程有着较大差别,也是造成学生抵触学习的原因之一。如对于会计专业的学生而言,其各个学期学习的课程几乎都是围绕着会计学,如成本会计、管理会计、审计等。这使得学生无法对这门课进行定位,不能充分认识到这门课的重要性,会造成学生主观认为这门课同其未来的就业缺乏联系,降低其学习兴趣。
2.2过分重视理论
管理运筹学是运筹学在管理学中的应用,管理运筹学的很多研究者都来自于运筹学领域,因此他们编著的教材更加偏重于理论部分,如各种数学模型的推导,而管理学的内容所占篇幅较少。教材的编写过分重视理论,不仅导致了教材晦涩难懂,同时也极大的影响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快速发展,管理运筹学问题的求解过程变得十分简便,计算的精度也大大提高,因此不需要过分强调学生一定要掌握手工计算的方法。同时过分重视理论学习,也使得管理运筹学背离了应用型学科的初始设定。学习管理运筹学更是希望学生在面对管理的实际问题时,能够具备全面、系统的思维方式。
2.3考核方式单一
目前,管理运筹学在很多学校都是以考试的形式进行考核。而考试的形式,又决定了考察的内容主要以理论为主,相应的计算题也比较简单,而不能充分反映学生对管理运筹学的实际应用能力。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快速发展,特别是管理运筹学相关软件的普遍应用,很多学校在教学中已经设置了一定比例的上机操作。但由于上机操作部分不在考试内容之中,学生在学习时往往不够认真,学习效果也十分有限。
3管理運筹学课程改革思路
3.1对管理运筹学课程进行重新设计
针对管理运筹学教学中存在的诸多问题,特别是为了适应教学向应用型转变,应当对管理运筹学课程进行重新设计。首先,为了解决学生数学基础差,在线性规划建模和求解过程的困难。应当将管理运筹学设置在第四学期,也就是在学生完成高等数学和线性代数的课程学习,一些管理运筹学所需的数学知识还掌握的比较牢固。同时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也应对一些基础数学知识进行讲解,增强学生对所涉及数学问题的认识和理解。
在教学手段上,不能过分依赖多媒体教学。通过实践,我们发现使用多媒体教学虽然是对课堂的丰富,也能减轻教师的教学负担。当多媒体的教学手段,同样也会导致授课节奏变快,进一步增加学生对管理运筹学知识学习的难度。因此,应当适当增加黑板教学的比重,特别是在理论教学部分,使学生有充足的时间来理解所学知识,提升管理运筹学的教学效果。管理运筹学是工商管理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几乎所有的学生都需要学习这门课,同时上课的人数往往在100人左右。而过多的学生,也增加了授课的难度,同时也对学生的听课效果产生了负面影响。因此,建议应严格控制管理运筹学的课程规模,以1~2个班,不超过50个人为优。
3.2提高案例教学和启发式教学的比重
管理运筹学是一门应用性很强的学科,是使用运筹学的手段来解决管理学中的实际问题,因此,管理运筹学的教学内容应当紧密同实际进行联系。特别是在本科教育应用型转型的大背景下,更应增加案例教学在管理运筹学中的比重。案例教学能够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同时通过丰富的案例教学,也能使学生更加认识到管理运筹学在管理中所发挥的巨大作用。同时为了进一步提升学生学习案例教学的兴趣,也可以在课程的初始阶段,鼓励学生提供一些管理运筹应用的素材,而老师对学生提出的实践问题进行加工和优化,使其真正成为一个管理运筹学的典型案例。
同时也要加强启发式教育。传统的管理运筹学以“填鸭式”教学为主,不仅教学效果较差,同时也使得学生缺乏主动学习的机会。因此,应当加强启发式教育在管理运筹学教学中的应用。教师针对每个章节的内容,设置一些实际问题,通过对实际问题的分析,引出本节课的主要知识点。对线性规划模型的求解过程,也应紧密同已学过的知识点进行联系,通过学生的自主学习和主动探索来加深其对新知识点的认识和理解。如在学习单纯性表法求解前,可以紧密同图解法进行联系,指出每一个基本可行解在图中的位置,这样可以使知识点联会贯通,同时也能使学生体会到管理运筹学并没有那么难以学习。
3.3增加管理运筹学软件的学习课时
管理运筹学软件的普遍应用,是管理运筹学教学的一大突破。目前各个学校普遍使用的教学软件有Lindo、Lingo、Excel等,这些软件的应用,不仅极大的降低了学生手工求解线性规划问题的难度,同时也使学生掌握了一门实用工具,对其未来的就业提供较大的帮助。传统的手工求解线性规划问题,不仅过程繁琐、求解速度慢,同时当决策变量的数量多于10个时,学生几乎不能进行求解。而管理运筹学软件的应用就解决了这一问题,即提高了运算的精度,又极大的降低了学生学习的难度,提高了其学习的积极性。
因此,应当增加管理运筹学软件学习的课时量,通过实践证明,将软件学习的课时量占到总学时的20%,就能够使学生基本掌握软件的操作过程,同时也能对学生掌握理论知识有着很好的促进作用。在课下,也应组织一些兴趣小组,将有想深入学习管理运筹学的同学组织起来,组织大家对管理中的实际问题进行研究,鼓励同学进工厂、进企业进行调研,并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践中。通过这样的学习过程,打破课堂同实践之间的隔阂,使同学认识到管理运筹学在实践中的巨大作用,并实现将学生培养成应用型人才的目标。
3.4对考核方式进行调整和优化
最后,应当对管理运筹学的考核方式进行调整和优化。为了实现本科教学向应用型转型,我们对管理运筹学的课程进行了全新设计,在课堂教学中提高案例教学和启发式教学的比重,增加管理运筹学软件学习的课时量;在课后,组成管理运筹学兴趣小组,鼓励同学将所学的运筹学知识应用到管理实践之中。这样的课程设计,符合本科应用型教学的培养目标,同时也保证了对学生全面能力的培养。因此,管理运筹学的考核方式也应适应这样的变化,对考核方式进行调整和优化。
应当适当降低笔试考试的所在比重,而增加对学生上机操作和课外实践的考核,通过全面的考核体系,即增强学生对上机操作和课外实践的重视程度,同时也是对其自身全面能力提升的一种督促和促进。
4结语
本科教學向应用型转变是我国教育的发展方向,管理运筹学作为工商管理类专业的一门重要课程,也应进行重新设计以实现这一目标。本文通过对目前管理运筹学特点以及存在问题的梳理,提出应用型本科工商管理专业管理运筹学课程设计的实施办法,希望对提高管理运筹学的教学效果提供一些帮助,同时这也是培养应用型管理人才的一种有益尝试。
参考文献
[1] 杨嘉歆.管理运筹学中板书和多媒体教学的有机结合[J].价值工程,2012(06).
[2] 何丽红,陈士成.管理运筹学课程的教学改革与实践[J].教育教学论坛,2011(34).
[3] 王旭.管理运筹学课程教学改革的探索[J].教育探索,2008(07).
【关键词】工商管理专业 高职教育 本科及研究生教育
本专业培养具备管理、经济、法律及企业管理方面的知识和能力,能在各类企、事业单位及政府部门从事生产管理、人力资源管理、市场分析以及教学、科研方面工作的工商管理学科高级专门人才。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管理学、经济学和企业管理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受到企业管理方法与技巧方面的基本训练,具有分析和解决企业管理问题的基本能力。
无论是大中型企业,还是小微型企业,都存在着严格而明确的分工。分工是企业构架中的螺丝钉,没有分工,没有管理,也就没有生产活动。为实现有效管理,企业按高层、中层、基层实行逐层分级管理。基层管理人员是企业的士兵,代表的是公司业务体系中的一个端点,负责具体的一项独立业务;中层管理者代表企业的一根线,负责管理监督基层员工的工作。作为监督管理者,他将一些相似的同方向的点汇总成一根线(即业务线);高层管理者负责将不同的线按照不同的目标组合成不同的面,以实施有计划地综合管理。罗伯特.卡茨认为,作为一名有效的管理者应当具备技术性(technical)技能、人际性(human)技能和概念性(conceptual)技能,且根据不同级别的高低设置不同的技能等级。就像大自然中的蚁群一样,蚂蚁分为蚁后、雄蚁、工蚁、兵蚁。
就整体知识架构体系而言,高职工商管理专业与本科及研究生工商管理专业就像金字塔结构(上、中、下)一样结构严谨、分工细致。因此在三者之间,既有不少的共同之处,也存在一定的差别:
1. 三者的工商管理专业培养目标及就业岗位不一样。高职工商管理专业要求学生的知识体系“能用为度,实用为本”。其培养目标以生产、服务、建设和管理第一线高技能管理人才为目标,要求学生在拥有一定的管理知识的基础上,具有能从事某一种职业的专业技能。
2. 三者的工商管理专业都要求学生熟悉管理学基础理论知识,了解企业管理相关的政策法规,通晓国外先进的管理思想及理论。不过三者要求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不一样。作为工商管理人才,不管级别高低,都既是管理者,也是被管理者。只有通过管理知识的学习,才能更好地理解其中的原理,从而调整心态和行为,主动配合管理,出色地完成任务,为自己营造一片更为宽广的发展空间。
3. 三者的工商管理专业不像其他工科专业,都不具有自身专业特征。工商管理专业包括市场营销、生产运作管理、人力资源及战略管理等骨干课程。三者的课程设置也依次从高职版到本科版,最后到研究生版本,从下至上,内容逐渐加深。在工商管理教学培养中,宽泛的知识面必然导致对专业核心知识深入不够。学生按要求完成学业后,感觉到什么都懂,什么都不精,在求职过程中通常一片茫然。因此工商管理专业可要求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再选择一个具体的专业方向,可解决本专业知识太广不太精的问题。
4. 三者的工商管理专业课程体系既有共性又有差异性。在专业课程体系建设中,三者的工商管理专业都要求学生学习人力资源管理、市场营销、会计学、战略管管理等通识课程,而学生普遍感觉相关课程缺乏整体性、一贯性,对每一门课程都“只见树木,不见森林”。因此要对现有课程进行整体化设计,加强学科之间的相互联系,建立综合性的教学实践环节,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是当务之急。高职工商管理专业应侧重于专业课程与实际工作岗位相结合,要求学生掌握必要的专业知识、熟练的操作技术、高尚的职业素养。而本科及研究生教育则更强调于工商管理知识的理论研究与探讨。
5. 三者的工商管理专业教学模式不一样。由于高职学生的入学成绩较差,综合知识水平与本科及研究生存在较大差距。所以,高职工商管理专业主要以实践教学为主,着重培养学生的技艺与技能,实训教学应模仿工作现场情境,让学生在反复训练中得到磨砺。本科及研究生教育则侧重于学生的管理技术开发与探索研究型技术的训练。
6. 三者的工商管理专业都要加强与社会合作,但是专业要求层次不同。对于高职工商管理专业来说,应该加强与企业的深度融合,以实训基地建设、项目产品开发为基础,指导学生参与企业的管理,解决企业实际的难题,提高学校人才培养质量水平;对于本科及研究生工商管理专业来说,为提高学生的科研攻关能力,往往需要校企深度合作。这样有利于学生将扎实的理论知识运用于实践当中,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独立思考及协同创新能力。
高职工商管理专业要兼顾学历与职业技能要求,大力推行学历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双证制”,并结合职业岗位能力,建立一套具有实操性、科学性的专业技能教学评价模式;本科及研究生教育则注重严谨的理论逻辑结构,培养具有扎实的基础理论、创新研发型的高端工商管理人才。在不久的将来,高职工商管理专业和本科及研究生工商管理专业的有效衔接与融合是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
【参考文献】
[1]李志峰,梁世翔.高职专本衔接学制的类型与课程结构设计[J].教育发展研究,2002(12):82-85.
[2]周雄文. 关于高等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探讨[J]. 中国冶金教育,2008( 5) .
一、构建工商管理类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必要性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教育水平也在不断加强,尤其是高等教育,应用型本科院校就是根据我国经济的发展为了满足社会对人才的需求而产生的。应用型本科有别于研究型的大学,也不同于传统的学术型本科院校,应用型本科将办学理念定位于应用,办学目标就是为培养直接面向市场和生产的高级管理或者工程应用型人才。在接下来的很长的一段时间内,应用型本科工商管理类专业人才的就业趋势就是直接进入工商企业生产或经营第一线从事基层经营管理实践工作。对于多数应用型本科院校,教学主导内容不仅仅是理论内容,最重要的是培养适应工商管理实际工作的应用型人才,培养他们的应用性以及操作性,要求具备工商企业经营管理所需要的专业素养以及知识能力。所以,应用型本科的培养方案应该着重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是培养学生适应时展的敏捷的思考能力,其次是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最后是善于管理经营,适应社会的发展要求。这些培养目标的实现要经过很多人的共同努力,最主要的是要通过实践教学来实现以上目标。
实践教学对现代大学生的培养具有关键的作用,实践教学根据学生的特点来选择适合学生的发展路线提升了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了学生的独立操作与独立思考的能力,在实践教学过程中,教师与学生面对面的交流,教师可以根据每名学生的特点采取不同的培养方案,因材施教,找到每名学生最适合的发展路线。教师更容易发现学生的优点以及不足之处,对学生的优点进行表扬,指出学生的不足之处,及时改正,让学生在实践过程中充分意识到自己的特长与不足,在以后的事业发展中发挥优势,避开劣势,获得最优发展。所以,构建良好的实践教学体系更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
二、工商管理类本科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
(一)实践教学目标体系
工商管理类本科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首先就要建立实践教学目标体系,有了发展目标才会有前进的动力。实践教学目标是实践教学的核心内容,对整个体系的构建起到了引导作用,由此可见实践教学目标体系的重要性。应该确定如下教学实践目标:通过对所学知识进行实践来加深对理论部分的了解,掌握企业经营管理的内涵,再具体的实践过程中吸取成功或失败经验与教训,在实践过程中培养解决事情的能力,锻炼操作能力,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掌握经营管理所需的知识,熟练运用管理技能,提升创新能力,逐步形成特色实践教学体系。
(二)加强实习环节的建设
工商管理类本科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还应该注重加强实习环节的建设,实习是对课堂所学理论知识加深理解与掌握的过程,是教学过程中关键的一步,是实现教学培养目标的重要步骤。实习主要分为认识实习、生产实习以及毕业实习三部分,通过不同阶段的不同实习内容能更有效的帮助学生提升综合素质,在认识实习中让学生了解自己以后职业的发展规划,通过生产实习让学生了解自己所从事的职业需要做哪些具体工作,毕业实习为学生以后的事业发展奠定基础。具体来说,构建实践教学体系应该扩大实习的范围,在实习过程中,要让学生对自己未来的职业有更深刻的认识,了解自己所接触的行业的职业责任所在,了解企业大体上的经营模式,为接下来的课程学习提供帮助。除此之外还应该合理安排生产实习,科学合理的对生产实习的内容以及时间进行规划,让学生了解企业的运营,为将来的工作打下基础。最后应该提升毕业实习的效率,毕业实习应该有所效果,不能流于形式,在毕业实习中应该端正学习态度,为以后的工作打下基础。
一
在知识经济时代,真正具有决定性因素的不是传统意义上的生产资料,即资金、设备和原材料,而是所拥有的知识和信息。经合组织认为,作为一种新的经济形态的知识经济具有五个基本特征:(1)社会发展知识化。在知识经济时代,知识的传播和运用成为经济的重要推动力量。不仅如此,管理和决策也越来越依靠知识的力量,智力资本的价值日益引起人们的重视。(2)社会发展的信息化。随着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的发展,信息日益成为商品和竞争的要素。从某种意义上说,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的发展,不仅成为知识经济发展的领先行业,而且带动了世界经济结构和整个社会的革命:它把整个世界推进到一个前所未有的数字化时代。(3)社会发展的个性化。知识经济以高新技术知识为基础,不再受原材料、交通运输等条件的限制,更具灵活性;生产过程由强调科学和规范,变得越来越依赖人的智慧和创造性;产品也由大变小,由统一和标准化逐渐变得富于个性。(4)社会发展的持续性。在知识经济时代,人们一方面可以通过知识更加科学、合理、高效地利用现有的自然资源,另一方面,人们又可以不断探索开发新的资源。从这个意义上讲,知识经济是一种可持续发展的经济。(5)社会发展的创新性。在知识经济时代,创新是知识经济发展的灵魂。在某种意义上说,知识经济时代的竞争,就是科技创新能力的竞争,是知识创新的竞争,是创新人才的竞争。
通过对知识经济时展特征的分析,不难发现:知识经济离不开知识创新,创新是知识经济时代最基本的特征。现代管理学之父彼得。德鲁克告诉我们:“创新不一定必须与技术有关,也完全不需要是一种'实物’。”“能使现有资源的财富生产潜力发生改变的任何事物都足以构成创新。”如此看来,创新不仅包括技术创新的内容,还包括创新价值体系,战略商业网络、合作利益和消费者成功等特征。运用知识创新,追求新的发现、探索新的规律、创立新的学说、创造新的方法、积累新的知识,这是促进人类社会进步和经济增长的决定性力量。
20世纪90年代以来美国经济之所以维持了十余年的高增长、低通胀的奇迹,就在于其是建立在以知识创新基础上的新经济。美国经济不再以钢铁、汽车等传统行业为主体,转而依赖微软公司、英特尔等ir业巨人。以美国新经济为代表的少数发达国家的经济,已经具有了知识经济时代的雏形。在知识经济时代条件下,信息技术日新月异,信息交流十分便捷,工商业的发展更是一日千里。一方面,信息技术不断向传统工商业渗透,工商业与信息技术的融合已是现代商业发展的趋势。例如,信息技术、统计技术与会计、财务、营销等学科专业的结合;另一方面,新的商业模式与新型工商业务不断衍生,层出不穷。当今电子商务业务的方兴未艾就是这方面的最好说明。
工业化国家新的一轮国际经济竞争的焦点集中在知识经济上,为了不在综合国力竞争中落伍,世界各国政府纷纷加强科技与教育战略政策的制定、规划、组织和协调工作,其中尤为关注的是与高校之间的关系,将科研经费集中在一流的大学和大型企业,利用它们的科研优势及有效的转化能力,使技术的开发与应用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同时着力于高素质人才的培养,利用高校多学科的学科前沿的优势,培养出一批思想活跃、更为开放、更富有创造性的人才梯队,以上这些构成了工业化国家知识创新体系的核心框架。
任何一个国家要进入知识经济时代的首要条件就是拥有一大批知识产业的专门知识人才。中国要想在本世纪跻身于世界先进民族之林,就必须培养出一大批具有创新能力的知识人才。
教育作为人类社会所特有的一种活动,在整个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长河中,其重要性为人们认识和发现。在农业、工业化时代,学校长期被认为是保存和继承人类知识的场所机构,教育的主要功能是“复现”人类已有的文化遗产。教育知识和复现的继承,在社会的延续和进化中起到了重要作用。然而,人们的认识仅仅停留在教育的文化复制和继承上,就会成为社会进步的阻碍因素,使历史处于简单的循环之中。在全球知识经济社会逐步发展的今天,人们对教育面向过去“述而不作”的陈旧思维定势的局限性已有所认识,在肯定教育的文化传承性的前提下,愈益重视并开发教育面向未来、创造未来的功能。
二
从1893年张之洞在武昌创办湖北自强学堂设立商务门算起,我国工商管理高等教育已经走过了100余个春秋。期间,经历过解放前的艰难起步和缓慢发展阶段,以及解放后的大起大落和蓬勃发展阶段。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工商管理本科教育进入了全面重建阶段,取得了巨大成绩,基本形成了一个结构清晰、层次分明、功能齐备,具有中国特色,基本与国际接轨,与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多元化的工商管理本科教育体系。
然而,我国工商管理本科教育发展的历史不长,与作为其基础的高等教育和市场经济一样,都处于快速发展变化过程之中,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又为这种变化增添了新的内容,使工商管理本科教育遇到了新的挑战。
第一,由过去注重专业知识,转向不仅掌握扎实的专业知识,而且要特别注重掌握宽厚的基础知识和丰富的人文知识。知识经济时代对工商管理人才在其知识结构和知识体系方面,要求是既要具有扎实的工商管理专业知识,也要具有广博的基础知识,熟练地掌握先进工具的知识;具有将工商管理专业知识和多学科知识柔和在一起的“通识”才能。
第二,由过去注重传播和学习已形成的知识,转向不仅要很好地传播和学习已形成了的知识,而且要特别重视培养实现知识创新、技术创新的能力。
第三,由过去主要根据掌握知识的多少来衡量质量,转向不仅要从掌握知识的多少来衡量质量,而且要特别注意从能力和素质的角度衡量质量。知识创新和技术创新是知识经济发展的推进器,人
力资源构成知识经济的支撑。在知识经济时代,工商管理人才和人才培养被赋予全新的理念。通才型、能力型、创新型、创业型、国际型人才成为工商管理人才培养的目标。
第四,由过去主要强调全面发展,转向不仅强调全面发展,而且还要注重个性发展。知识经济时代的工商管理人才应具有抽象思维和形象思维相互配合、相互促进的知识结构。既要具有实干精神,也要具有创造性开拓性;既要具有高尚的人格,也要具有效益观念。
第五,在人才培养模式上,通讯与计算机技术的发展,特别是互联网的出现和不断进步,使人们获取信息和知识的途径、方式、效率发生革命性的变化。这一变化,将改变人们的学习方式,并对传统的工商管理本科教育理念、教学组织、教学方式、教学内容、教学过程、教学手段产生巨大的冲击,进而对人们社会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产生重大的影响。这一影响已经对并将进一步对高等教育产生一系列的作用。同样,它对工商管理教学的影响将是巨大的。
三
知识经济条件下工商业的发展,对工商管理领域的从业人员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高等工商管理人才必须具备适应知识经济与信息经济条件下工商业发展需要的基本素质,而创新精神与创新能力是各种素质的核心,它是知识经济条件下工商管理人才适应新型工商业发展的“利器”。要培养工商管理人才的创新精神与创新能力,高等工商管理教育就必须从育人思路、教育观念、课程体系、教学方法等方面进行全面改革注重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发展学生的个性,培养高素质的工商管理人才。
第一,综合素质培养是工商管理创新教育的主要目标。现代工商管理本科教育应能使学生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同生活、学会生存。所谓学会认知,不是指获得现成的知识,而是指学会掌握知识的方法和手段;学会做事,不是指学会从事某一特定的具体工作,而是指各种能力的不断积累;学会共同生活,是指在自我认识的基础上,要学会善于发现他人、认识他人、理解他人、乐于助人,懂得人与人之间的相似性和相互依存性,从而主动地与他人共处;学会生存,其目的是促进人类个体的独立自主和充分发展。
第二,在树立创新意识的基础上大力提倡和实施创新教育。实施创新教育,必须十分重视对学生开展创新意识、独立工作能力和团结协作精神的培养教育。它主要体现在:
一是在教学方法上,注重归纳与演绎结合,与其“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把工商管理教学工作的重心由“教”的方面转到“学”的方面来,让学生变被动为主动。改变注重注入式、填鸭式教学方法,采用启发式教学,讲重点、讲难点、讲思路,给学生留有思考余地。
二是开展互动式教学,强化课堂讨论和独立学习环节对学生学习能力的锻炼,鼓励学生逾越已有的看法、观点和结论,独辟蹊径,提出独创性的新见解。为学生创造一个平等自由的学习环境。同时,努力创造良好的环境,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学校的各项管理和社会活动,从多方面提高学生们的实际能力。
三是坚持开展“行为准则”教育,要求学生在学业上必须保持“诚实”的精神和“本人原创”的原则,杜绝任何作弊行为和抄袭行为。
四是引导学生高度重视在学业上所取得的成绩,并保持强烈的进取心和竞争意识。鼓励学生在开展激烈竞争的同时,发扬开放的、合作的、以诚相见的精神,形成尊重他人的独创见解和创造性言行的集体风尚。
五是注重培养学生的自我独立意识和创新精神,培养学生百折不挠、坚韧不拔的毅力和意志,激励学生的探索精神。鼓励学生勇于实践,绝不墨守陈规,大胆提出自己的新思想,敢于创造,积极进取。
第三,个性培养是创新教育的保障机制。创造力的实现除了智力因素以外,与一个人的个性特征有着密切的关系。美国心理学家韦克斯勒曾收集了众多诺贝尔资金获得者青少年时代的智商资料,结果发现:这些诺贝尔资金获得者中大多数不是高智商,而是中等或中上等智商,因此可以说个性会影响智力发挥的程度。而以往的工商管理本科教育更为重视学生的知识掌握,普遍关心的是学生考试得了多少分,并以此作为评价标准,从而忽视了
个性的培养,如怎样对待失败与成功,怎样与周围的人进行沟通,对不同意的容忍力,如何激励自己,怎样正确地看待人生,不知道如何做人。一个有远大理想意志坚强,勇于进取、坚韧、果断、勤奋的人常能克服各种困难,善于迅速地解决问题,而一个意志薄弱、畏缩、懒惰、拘谨、自负、自卑的人往往会使问题的解决半途而废,我们应该培养学生有利于创造活动的个性特征。
一是学生的个性塑造离不开教师。教师的人格特征可以通过教学态度、教学方式、教学要求、言行举止展示出来,成为学生直接交接效仿的对象。美国心理学家托兰斯研究发现,教师的创造性与学生的创造力之间存在一种正相关,教师在创造动机及智力好奇心的测验中成绩在中等以上,他们的学生的创造性写作能力在三个月中亦有显著提高,而那些成绩在中等以下的教师,其学生便没有进步。具有创造个性的教师能够扶助和容忍学生创造个性在学习中的体现,甚至是与老师之间的对立意向的冲突,并以自己的言行鼓励引导学生。
二是创新个性需要培养与克服困难相联系的吃苦精神。任何形式的创新都不是从天而降的,灵感虽有突然性,那也是苦思冥想、刻苦追求而出现的思维火花,更何况灵感变成现实的道路上也是充满艰辛的。从我国目前的教育来看,许多教师要求学生在学习上吃苦,有些做法,甚至可以说是苛刻;然而在生活上却是没有或缺少教育,这不仅无法形成良好的意志品质,而且这种学习和生活上要求的反差有可能导致部分学生的人格矛盾。实证也证明,人在面对越困难的环境,却越有超越能力的人,是有希望成功的人。
三是培养学生敢于怀疑,敢于承担责任的性格特征。具有独创性和革新精神的人,对于是否会犯错误,如问题的提出,或选择解决问题的方法等,都会保持一种坦然的态度,就是在行动上并不会过多地计较犯错误的概率和给个人带来的不便,而一旦犯了错误,也会把错误当作方式方法的问题予以纠正。
四是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社会适应性。知识经济、信息时代的来临,学会知识与学会做人同等重要,学校应该让学生更多地接触社会,体验生活。创新教育应教会学生如何悦纳自己,接受并适应社会,关心他人,乐于为社会作贡献。创新人才应是具有健康的稳定的心态的人,能够宽容地对待他人的人,能够进行协作的人。
第四,加强教学实践是培养创新行为的基本途径。培养学生的创新行为习惯是非常重要的,能够在行动中去思考,或把自己的想法变为现实,用自己的方法观察和发现事物的发展和变化,从而获得乐趣,是创新教育所必不可少的具体操作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