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计算机系统维护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一、U盘量产的含义及作用
U盘是USB盘的简称,同时U盘是闪存的一种,因此有时可能又被称作是闪盘。U盘不同于硬盘,U盘不需要物理驱动器,体积较小,随插随用,并且U盘的存储容量还远远大于软盘。U盘集磁盘存储技术、闪存技术及通用串行总线技术于一体,具有较多及较强大的功能。最初U盘是用来存储数据资料的,但经过长时间的发展及专业人士的努力,又赋予了U盘众多的功能,如,加密U盘、启动U盘、杀毒U盘、测温U盘、音乐U盘等,每种U盘都有其独特的功能。由于U盘使用简单、存储容量较大、便于携带且功能强大、安全性较高,因此U盘被迅速普及开来并被普遍使用。对于U盘人们经常能够见到并且有所了解,但U盘量产却很少有人知道。顾名思义,U盘量产就是批量生产U盘的意思,实际上却是指批量对U盘的主控芯片改写数据,如容量信息、生产厂商的信息等。通过量产,能使U盘更具有独特性。U盘量产以后,具有以下几方面的好处:第一,使U盘具有修复功能。这里所说的修复并不是对U盘里存储的数据资料的修复,而是对U盘底部硬件信息的修复,通过修复能使硬件信息重新被电脑识别出来,修复U盘存在的问题;第二,能够对U盘进行分区,将U盘分成两个或多个区域;第三,使U盘具有启动功能,具有启动功能的U盘能够给电脑重新做系统;第四,使U盘具有加密功能,U盘量产能够在U盘里设置专门的加密区域,从而使U盘具备加密功能;第五,能够修改U盘的反馈信息,如U盘的信息提示灯闪烁频率等。根据以上几方面的功能,不难看出,量产U盘具有更多、更实用的功能。
二、U盘量产在高校计算机系统维护中的应用
随着教育的普及和互联网的普遍应用,在各大高校的教育教学课程当中,更多的开始使用计算机教学或者学习,计算机在高校内的普及程度及使用率越来越高,但在使用计算机的过程当中,对计算机系统进行维护或者重新安装计算机操作系统都是必不可少的。而传统的计算机系统维护较为麻烦,程序繁杂、操作较难并且还需要具有光盘、光驱等设备,面对高校内数量较多的计算机,传统的计算机系统维护手段显然不适用。因此,对于高校计算机系统的维护需要另外一种更高效、更简单方便的方法,而利用U盘就能够较好的解决这一问题。使用量产工具生产出来的U盘,由于具有良好的兼容性和通用性,对于不同模式的电脑均能进行系统维护,极大的方便了高校计算机系统的维护。在高校计算机系统的维护中,U盘量产能够对高校内不同用途的电脑进行系统维护:第一,对高校内办公电脑进行系统维护。高校内的办公电脑一般供教师办公使用,但大部分教师缺乏专业的计算机知识,只会利用计算机进行简单的操作,并不懂得如何对计算机系统进行维护,给计算机的使用增加了一定负担或者由于计算机系统维护的不及时而使系统无法更新从而影响使用。利用量产U盘可较好的解决这一问题,利用量产U盘维护办公电脑的操作简单、时间短,能够极大的提高工作效率。第二,对笔记本电脑的系统维护。在高校校园内,高职学生大多使用笔记本进行学习、娱乐等并且随着人们生活条件的提高,拥有笔记本电脑的学生越来越多,因此,对笔记本进行系统维护也是大多数高职学生的需求。在对笔记本电脑进行系统维护的过程中最大的问题就是笔记本电脑并没有光驱,传统的计算机维护手段并不能解决这一问题,而利用量产U盘能够给笔记本系统的维护带来极大的方便。第三,能够对大型计算机考试安装系统。在高校内,计算机考试是经常用到的考试方式,如普通话考试、计算机水平测试等,而这些测试都是基于安装考试系统的基础上进行的。由于考试的客户端、服务器、电脑机型、系统等都不一样,因此安装考试系统也是一件极为复杂的事情。而利用量产U盘安装考试系统能够较好的打破其中的限制,从而利用更短的时间更好的完成工作。
关键词:计算机系统维护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3044(2008)36-2949-02
在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当今社会,计算机系统维护作为一门实用的技术,在现代社会发展中越来越显示出其重要性。计算机系统维护是高职计算机专业必开的一门计算机基础课,这门课程讲授的技术非常实用,内容紧密结合实际,深受学生的喜爱。然而由于计算机技术的高速发展,传统的教育理念显得过于陈旧,该课程的教学计划应该跟踪新技术的发展潮流,创造条件力求把计算机系统维护最新技术传递给学生,使学生一走上工作岗位就能适应社会的需求,独立的对计算机进行维护。笔者走上工作岗位以来一直从事该课程的教学,感触很深,结合我院目前正在进行的项目化教学改革,该文就该课程的改革进行探讨。
1 教学内容的整合
传统的教学手段对本课程的教学都是从计算机的内部结构讲起,讲授计算机的主要配件如CPU、内存、主板、硬盘等的性能、基本原理,然后对计算机主要部件出现的故障进行分析,进而告诉学生如何排除故障。接着讲授操作系统的一些知识,利用PPT给学生讲解操作系统的安装、驱动程序的安装、杀毒软件及常见工具软件的安装,部分学校对注册表、BIOS设置等进行介绍……,这样的安排教学内容,一方面使用传统的教材,知识更新较慢,一方面学生学习兴趣会逐渐削弱,使一门非常有活力的课程变的枯燥入味。
我院这门课程完全采用项目化实训教学形式,采取理论够用的原则,大部分时间留给学生动手练习。我们结合计算机系统维护的实际应用,将该课程分成三个大的项目:
1) 实验室机房的组建;
2) 计算机软硬件常见故障的分析与排除;
3) 常用办公设备的使用及维护。
当学生拿到该课程的实训项目书时,就对该课程产生了浓厚的学习兴趣。
在第一个项目中我们根据机房组建的实际情况,将该项目分成以下任务:
1) 利用计算机网络调查当前计算机主要配件的品牌、价格、性能等,每组学生在任务完成时需根据自己的调查,为实验室配置一台满足计算机教学需要、价格在4000元左右的电脑;
2) 独立对计算机整机进行拆装;
3) BIOS的设置;
4) 利用fdisk与pq进行硬盘分区;
5) 操作系统安装及优化;
6) 装机必备工具软件的使用;
7) 网线制作及网络连接。
第二个项目我们分成以下任务:
1) 硬盘数据的恢复;
2) 注册表的合理使用;
3) 个人电脑操作系统的备份及还原;
4) 机房大量电脑操作系统的还原;
5) 计算机维护及监测软件使用;
6) 利用主板检测卡分析、排除硬件故障。
第三个项目我们分成以下任务:
1) 打印机的使用、维护、故障排除;
2) 刻录机的使用、维护、故障排除;
3) 扫描仪的使用、维护、故障排除;
4) 汉王识别软件的使用。
2 教学方法的改革
很多院校都采用教室理论学习加平时实验室实验的手段,理论课时与实验课时比例为1:1,实际上该课程的很多理论知识对学生进行计算机系统的维护没有较大帮助,相反会给学生带来厌学心理,如:硬盘工作原理、扫描仪的工作原理等,对于职业教育,笔者认为,这些知识可以完全放弃,职业教育的原则是让学生能够非常熟练的对计算机进行维护,遇到故障能够在较短时间内进行排除。该课程可采用理论与实验1:3的课时分配,我院在教学过程中采用以下教学方法相结合的手段,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1) 多媒体教室演示、实训室分组训练对一些学生难于独立操作的内容我们采用多媒体视频演示的的方法,如计算机的拆装,我们在互联网上找到多种目前主流计算机的拆装录像,形象的将拆装过程展示在学生面前,录像观看结束后,我们对一些重要知识采用幻灯片讲解的方式再度强化,如:主板跳线的安装、双硬盘的安装等。演示完后我们将学生带进拆装实训室,让每一个学生对计算机进行拆装练习。对于BIOS的设置、硬盘的分区我们采用教师边演示边讲解的方法,讲解完后我们布置练习任务让学生在系统维护实训室进行练习,根据不同的内容我们会留下一些内容让学生分组进行摸索,提高学生自主学习及团队合作的能力,如合并分区、拆分分区、BIOS的优化技巧等。
2) 电脑城及社会维护实践为了让学生更好、更快的解决实际问题,在实训期间,我们利用周末,联系好电脑城的十几家电脑公司,让学生在电脑城进行社会实践,解决实际问题,如:组装电脑、U盘维修、系统安装、故障维修等。除了组织学生到校外企业专业化的实训环境中进行岗位实践外,还可以鼓励或组织学生到社区进行维护维修实践活动,免费为居民维护维修电脑,让学生有意识接触各种各样的实际问题。让学生收集在维护维修实践中遇到的问题,进行探讨,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在实践中学习技术,进一步提高学生独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考核方式的改革
实训课程的考核一直是大家困惑的话题,利用传统的试卷做题肯定不行,本课程考试属于技能型考核,因此我们采用操作性考试,项目化考核手段。如:第一个项目的考核我们给每组学生一台电脑,让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计算机的拆装、分区、系统安装、网络连接等。在第二个项目的考核中我们采用预设故障让学生在指定时间内排除。第三个项目我们让每组学生走上讲台给大家讲解办公设备的使用注意事项及维护措施,然后让学生和老师来共同为他们的表现打分。从考核效果来看,学生非常喜欢这种考试方式,学生反映这远比笔试要好。结束语计算机系统维护是一门非常有活力的课程,这门课程学习的好坏对计算机系学生后续课程的学习以及工作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如何结合计算机技术发展的最新动态,让学生在最短的时间内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难题。目前全国上下高职院校都在搞课程教学改革,我院也毫不松懈,围绕国家对职业教育发展的最新要求展开紧张、细致的学习,对传统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考核形式进行了较大的改革,取得了初步的效果。
总之,PC技术发展一日千里,产品更新换代快,如何在计算机系统维护教学中,将传统的"静态"教学模式与PC新产品、新技术的"动态"进行充分、合理地联系,值得进一步思考。
参考文献:
论文摘要:高职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合格的技能应用型人才,计算机系统维护与网络应用作为一门实用技术,在现代社会发展中已经显示出其重要性。文章对高职非计算机专业系统维护与网络应用课程设置进行了探讨。
《计算机组装与维护》和《计算机网络》是计算机相关专业开设的两门专业基础课,但由于计算机的普及,社会需要非计算机专业学生也要掌握一定的计算机维护和网络应用知识。我们根据高职高专教学特点和要求,以“能懂、够用、实用”为教学原则,结合多年的实践经验,把这两门课整合在一起,在高职非计算机专业开设了《计算机系统维护与网络应用》这门课。
一、《计算机系统维护与网络应用》课程设置
1.《计算机系统维护与网络应用》定位
“计算机系统维护与网络应用”定位于“信息技术基础”课的深人和提高。在大学一年级,所有非计算机专业学生都系统学习了“信息技术基础”课并参加了河北省大学生计算机等级考试一级考试,已具备了一定的计算机系统组成理论知识。
2 .《计算机系统维护与网络应用》教材选择
《计算机系统维护与网络应用》课程的知识更新周期非常短,时代特征鲜明,应选择适合高职教育培养目标、教学现状和发展方向,在内容组织上突出了实用性和可操作性,并能结合具体操作步骤加以讲述、图文并茂的教材。
邯郸职业技术学院由教研室组织任课老师通过上网查询、翻阅其他最新文献等方式自行编写了课程讲义作为简易教材。在编写时,我们每年组织教师深人社会、了解市场,调查计算机系统维护与网络应用所具备的核心职业技能,经过分析和总结,制定出课程标准和能力测评大纲,最后分解出课程学习单元。课程讲义以学习单元为内容目标,精选相关的教材内容;编写时以计算机硬件和技术的发展为依据,保证教材内容与时代同步;注重教材内容的知识性和新颖性并注重实践能力的开发性。
3.《计算机系统维护与网络应用》课时分布
《计算机系统维护与网络应用》课程总课时为72学时,其中理论课为12学时,实训课为40学时,讨论课为20学时,课时比例约为1:4:2。从教学方式来看,先集中完成计算机系统维护理论课,再集中课时完成计算机系统维护实训课,然后完成计算机网络理论课,再集中课时完成计算机网络和综合实训课。这样做既能完成基础知识的学习,又有足够的实训课时使学生能充分掌握本门课程的基础知识和操作技能。
4.《计算机系统维护与网络应用》课程实训安排
动手能力强的学生在完成规定的实训课程后,可完成一些选学的实训内容。
5.任务驱动式教学方法
在每次课程开始时,首先提出一个任务,课程的教学内容围绕这个任务进行设计,在任务的驱动下,学生对相关知识充满了好奇,会想尽一切方法去完成它。例如理论课上要求学生在理论课程结束后,交一份根据市场调查的结果完成的适合日常办公、图形图像设计、游戏等不同需求的计算机装机配置作业。学生会去了解市场,回来后都说收获很大。实训课上,例如硬件组装模块,教学组织与实施的一般过程为:课堂设计~示范引导~模仿试做一纠错重做一复述总结。课堂组织以学生小组为中心,内容教学以问题或任务为驱动,形成师生互动、生生合作的探究式学习氛围。讨论课上,例如故障检测模块,教学实施的一般过程为:课堂设计一预设故障一分组讨论一尝试修复一纠错重试一分析总结。上课前教师提前预设若干个可控制故障,上课开始时分组讨论每个故障产生的原因,在讨论的基础上小组尝试排除故障。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学生始终占据主体地位,学生在获取知识的过程中,必然会引起素质的变化。这个素质指的是学生的思维和行为方法、动手能力和技能、习惯和行为标准及直觉经历、需求调节等方‘面的综合。
6.网络环境下的自主学习
传统的教学模式注重于学习指导,其基本特点是以教师为中心,以教科书为中心,以课堂教学为中心,学生只是教育教学实施过程的被动受体,而不是自己学习的主体,缺乏个性化,因材施教的效果不够理想。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在网络环境下实施多元化教学模式,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创造条件让学生主动地创造性地进行学习是推进高职教育创新的一个手段。学院现有实验设备组数少,课时紧张,有些学生在课堂上不能很好地理解消化知识,教师利用开放的网络环境,可将各种资料(如授课讲义、背景知识、课程信息等)以文件资料库的形式存放在网上,供学生直接网上阅览,进行自主学习,学生的学习活动将延伸到不受时空限制的网络环境。学院建立了网络实训室,为了充分利用实训设备,也为了学生课下实训方便,实训室开放了网络环境,某些实验可以通过WEB方式登录到实训室服务器进行操作。
7.考核方式改革
本课程考核目标是重点考核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我们废除了期末笔试考试,用形成性考核成绩作为期末总成绩,该形成性考核成绩包括学习过程评价+综合考试。考核中学习过程占了很大的比例,学习过程包括所有实训课的平均成绩、社会调查报告成绩、平时作业成绩;而综合考试包括实践技能操作考试和口试。
摘要:随着社会科技的不断发展,计算机系统已广泛应用于社会的各个领域。并且计算机技术也使得人们的生活与工作更加便利和高效。随着网络的普及,计算机系统容易受到黑客、病毒等的侵入和攻击,对计算机安全稳定的运行造成了不利的影响。文章主要对计算机系统的安全和维护进行了探究。
关键词 :计算机系统;安全;维护策略
计算机系统是人们日常生活和工作中的重要部分。随着计算机和网络系统的推广,计算机系统具有一定的开放性,导致计算机系统和网络安全受到威胁,并且若无法保证计算机系统的正常运行,可能会影响人们的生活与工作,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因此,应当详细分析计算机系统的安全,并采取科学合理的维护策略保证计算机系统的正常运行。
1、计算机系统安全
1.1 影响计算机系统的因素
影响计算机系统的因素主要有人为因素、自然因素和病毒因素。人为因素主要包括操作失误和黑客攻击两种。操作失误指计算机系统的操作员对于系统的安全的设置不够完善,使得计算机系统出现了安全漏洞,并且有的操作员对计算机系统的安全防范意识不足,将自己的账号随意让他人使用,增加了网络威胁出现的几率。黑客攻击则是对计算机系统进行主动的攻击,破坏计算机系统的安全运行,或者不对网络正确运行进行干扰,进行被动的攻击,窃取一些机密信息。自然因素指计算机系统软件和应用软件自身就具有很多的漏洞和缺陷。非法用户及黑客能够通过这些漏洞进行软件程序的破坏和机密信息的盗取,是一种针对安全漏洞的攻击行为。漏洞主要包括缓冲区溢出与协议漏洞两种类型。缓冲区溢出指计算机在接受数据的输入时,没有对计算机系统在程序和缓冲区之间变化的状态进行相应的检查,并且将溢出的部分放在了堆栈内,计算机系统能够正常执行命令。非法用户或黑客利用这一系统漏洞向计算机发送较大长度的指令,使其导致缓冲区的溢出,导致计算机系统处于不稳定的运行状态。协议漏洞指的是如IMAP协议和POP3协议需要在Unix根目录下运行,非法用户或黑客利用这一漏洞破坏IMAP协议,并使得系统的根目录也被破坏,获得计算机系统用户的特权。病毒因素指的是可以对计算机的数据及功能进行破坏的插入程序中的指令和代码。计算机病毒具有很强的破坏性、复制性与传染性。计算机系统被病毒入侵会传播到大量的计算机系统中,导致整个计算机系统瘫痪,并且病毒的入侵会占用计算机网络容量,对计算机系统的安全运行造成不利影响,并形成攻击。使得计算机系统的部分功能不能正常发挥。并且病毒入侵到计算机系统还会产生复制、更改的信息隐患,影响到计算机系统的信息安全,并且会对用户利益产生损害,使用户的日常工作受到影响。
1.2 计算机系统易出现的问题
计算机系统常出现的问题主要有计算机启动出现问题及计算机运行出现问题。计算机启动出现问题主要有主机不能启动、系统不能启动、显示器无显示三种情况。主机不能启动的主要原因是计算机硬件的接触问题,计算机中容易出现接触问题的硬件有CPU、显卡、内存条、数据线、电源线等,其中做常见的情况是计算机的内存条出现接触不良的情况。在检查时若喇叭发出报警声,一般就是内存发生了故障。除此之外也有可能是内存、主板插槽、显卡处积累了过多灰尘的原因,一般只需将其清理干净就可以排除故障。系统不能启动,并在计算机屏幕上显示出错误信息,这种问题一般是由于执行了强制关机等非正常的关机操作造成,可以通过插入系统光盘并按回车键进行恢复。若执行之后,系统仍不能启动,则有可能是计算机硬盘的引导扇区出现问题,这种情况严重时可能需要更换硬盘才能解决。系统能够正常启动,但显示器没有显示,始终处于黑屏状态或蓝屏并显示无信号载入,这种情况说明计算机的系统是正常运行,但计算机的显示器接收不到显示信号,这种状况应检查显示器的数据连接线并将其重新连上即可。计算机的运行问题主要有软件无法正常运行、系统速度变慢、系统频繁蓝屏或死机三种情况。软件不能正常运行的原因可能是软件的驱动安装程序不正确、计算机中的软件之间存在冲突,与系统不兼容,系统软件丢失等问题。尤其是当运行某个软件时,需要等待长时间才能成功,并且计算机的硬盘还发出刺耳的杂音,这种情况说明计算机硬盘的部分扇区被损坏。系统速度变慢可能是由于软件参数设置不当、病毒、软件占用内存过大等使得计算机反应速度变慢。误删系统文件或应用程序、系统硬件配置过低、硬盘出现故障等情况会使得系统频繁死机或蓝屏。
2、计算机系统的维护策略
2.1 计算机硬件系统的维护
良好的运行环境能够延长计算机的使用寿命。对计算机硬件系统的维护首先应保证计算机运行的环境良好。计算机运行的环境应保护干燥、干净及良好的通风。因为潮湿的环境会加速板卡的氧化,灰尘会影响计算机系统的正常运行。并且还应安装空调避免计算机运行的环境温度过高而影响其散热,同时定期的对计算机除尘。同时还应保证计算机的使用率,避免因长期闲置而造成硬件设备的损害。其次要注意做好硬盘、内存、CPU等计算机硬件设备的日常维护,硬盘的维护主要是注意在使用时做好防震,应减少计算机的移动,同时应避免与手机、音响等磁场进行接触。内存的维护主要是当内存出现氧化现象时可通过橡皮将氧化层擦除,同时在对内存进行升级时,应充分考虑兼容性,选择匹配的内存条。由于CPU长期超频运转会降低其使用寿命,并且若CPU的散热较差还会使得计算机系统无法正常运行。因此CPU的维护主要是保证其散热良好并且运转的频率正常。还用保证计算机板卡及线路连接牢固。计算机系统中一般通过数据线与外部设备进行连接,板卡间通过插槽连接,这些连接在计算机系统的运行中很有可能会发生脱落及接触不良的情况,导致一些计算机故障的发生。因此应定期对计算机系统中的这些连接处进行检查,保证其能够正常运行。
2.2 计算机软件系统的维护
计算机软件系统的维护的要求是系统盘只能用于存放系统文件,为了保证不因其他软件占用内存而减缓开机速度或造成系统文件的破坏,其他软件应当避免存在系统盘里。安装的系统安全软件应进行及时的升级,并通过系统漏洞补丁程序或者如360安全卫士的安全软件来进行系统的保护,从而达到预防木马、病毒等对计算机系统的破坏。计算机中的系统软件不能随意删除或更改,尤其是系统中的一些应用程序,若是误删可能会导致计算机系统无法正常运行。应对计算机系统进行备份,避免因计算机系统故障而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用于重新安装系统、驱动及常用软件等,可以通过相关软件如Ghost来进行计算机系统的备份。还应通过软件来定期清理系统垃圾软件,并对计算机系统进行优化。清除系统运行时产生的缓存,提高系统运行速率,同时避免因开机启动项及桌面图标过多的原因而降低计算机的开机速度。并通过360、优化大师等软件有效阻止一些未经授权的程序对系统文件及注册表的删改操作。同时还应注意定期整理计算机磁盘碎片提高计算机系统的硬盘访问速度,但也不能过于频繁的进行整理,避免产生硬盘坏道。
2.3 计算机网络系统的维护
为了避免因病毒及黑客入侵导致计算机系统不能正常运行,可以采取防火墙技术、病毒防范策略、入侵检测系统、黑客攻击防御等措施来进行阻止。防火墙技术主要是通过对计算机系统的网络访问进行控制,避免非法用户从网络通道入侵计算机系统。并且防火墙技术能够对实时监测访问计算机内部资源的行为,保证计算机网络能够安全运行。防火墙能够有效遏制计算机系统信息数据的泄漏,强化了计算机网络安全,提高了计算机网络系统的可靠性和安全性。防火墙有分组过滤和应用两种类型,其中应用型的防火墙能够在计算机内部网络和外部网络间设置隔离点,具有见识和隔离的功能。黑客攻击防御的措施主要是计算机系统维护人员以网络为基础对计算机进行分层次与级别的检测和修复。首先通过路由的安全防范功能来预防黑客的攻击。在适当的位置安装防火墙,在黑客进行攻击时,通过防火墙将不利影响限制在小区域内,防止攻击行为的扩散,并通过检测确定黑客攻击的源头。同时将网络检测设备安装在计算机系统的重要关节点,避免被攻击的网络宽带及服务器受到损害。通过利用由双宿网关与过滤路由器组成的过滤主机网关来防止黑客的攻击,保证计算机系统能够安全的传递信息。
关于病毒防范策略主要需要计算机系统操作及网络管理人员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和计算机系统安全意识,让其形成规范科学的计算机操作流程。还应提高计算机系统管理人员的技术水平。计算机系统的科学管理能够有效维护计算机系统的安全运行。并且能够有效阻止病毒的入侵。因此应有效控制计算机系统的软件安装和管理方式的完善。同时还应通过相关的杀毒软件做好日常计算机系统的病毒查杀工作,当其发出安全警告后,计算机系统的管理人员应当及时对发现的病毒进行清除,还应注意定期的对杀毒软件进行更新和升级。除此之外还应采用入侵检测系统,计算机的入侵检测系统具有主动进行安全防护的功能,能够及时并报告计算机系统中的异常,并且能够实时防止内部、外部入侵及人为操作失误,并在对计算机系统造成危害前进行拦截。并且入侵检测系统能够通过记录辨别出一些有危害的活动,并对其进行限制,能够在入侵发生之前对入侵攻击进行检测和驱逐,有效的降低了入侵攻击对计算机系统造成的损失。同时还可采用安全的基于网络的计算机系统(透明计算机系统)TCS,通过透明计算技术有效控制计算机内部的安全问题。图1为TCS系统的结构图。
综上所述,随着计算机系统及网络的不断发展,计算机病毒的危害性也有所增加。因此应做好计算机系统的安全分析,并采取合理的措施做好计算机系统的维护,提高计算机系统运行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参考文献
[1] 徐岩.浅析计算机系统安全及其维护策略[J].民营科技,2012,07(5): 60-61.
[2] 陈子军.计算机网络安全维护问题探讨[J].中国科技财富,2012,03(6):84-85.
[3] 吴培轩.计算机网络系统安全及对策研究[J].中国信息化,2013,13(6):58-59.
关键词:计算机;系统安全;维护;影响因素
计算机的系统安全是采用相关的技术手段以及相应的管理方法保护计算机的硬件、数据库以及软件等一些设备,防范一些偶然或恶意的破坏。计算机的系统维护是计算机系统可以正常运行并对其实行定期的检测、整理与优化的保护措施,主要在硬件于软件方面上下手,对于硬件来说,就是加强主要部件的养护与升级;对于软件来说,就是加强操作系统的杀毒与更新。
一、计算机系统的安全
(一)计算机的安全概述
通常情况下,安全系统会使用一系列的专门安全特性对信息的访问权限加以控制,只有通过授权的人,或是用这些人的名义进入系统对信息进行阅读、编辑以及删除等一系列处理。伴随计算机系统的硬件不断发展,存储的数据量越来越大,如何防止数据的丢失,是我们首先要考虑的问题,相关的生产厂家也要努力的研究并且不断的解决这一问题。其中防火墙是应对外界干扰设置的一道防线。其作用是隔开网络内部与外部,明确网络内外的服务,同时完成授权以及安全访问控制等一系列相关的安全审计功能。
(二)系统中存在的安全问题
计算机系统的安全问题主要有系统硬件、软件以及机器设备中的安全隐患问题。例如:系统病毒、系统设备故障、编程错误等等一系列问题。要确保计算机系统的安全性,首先就要设置问题权限,一定要强调不相关的人员禁止接触计算机的有关设备,对访问权限进行设置并对相关的权限人员进行审查,对重要的数据进行严格的加密保护,并对计算机的使用过程进行详细的记录。
二、影响计算机安全的因素
(一)漏洞因素
无论是多么先进的软件均有漏洞与缺陷一系列问题的存在。漏洞
就是一些黑客、病毒以及非法用户没有被授权而进行访问,窃取各个方面的机密以及破坏计算机运行系统的第一途径。漏洞通常是指软件漏洞、缓冲区溢出以及协议漏洞。通过漏洞可能会导致系统的不稳定,造成数据的丢失。
(二)黑客攻击因素
黑客攻击通常是指口令攻击、木马攻击、漏洞攻击等等。黑客攻击往往会导致经济的大量损失,其主要破坏的是信息的有效性以及完整性,破译、窃取各种机密信息。
(三)病毒攻击因素
在目前这个病毒泛滥的时代,任何电脑以及局域网均免不了被病毒攻击的结果,并且病毒会广泛的传播,感染范围会越来越大,最终可能导致系统瘫痪。其攻击方式分别为木马攻击、远程的溢出攻击、后门攻击、浏览器攻击等等。
三、计算机系统的维护
(一)加强培养安全管理人才
计算机的安全管理是在高科技的技术范围内,我国在计算机系统
安全与维护方面极度的缺乏相关人才,目前情况下不仅对现有的人才进行有关技术的提高,还要不断激发其创新的意识与创新的能力。这样他们才可以对计算机系统的相关安全管理与维护方面的工作进行的得心应手,为信息提供更加安全的保障。所以培养计算机技术方面的人才那是刻不容缓的。
(二)病毒的防御,权限的设置
对于病毒的防御工作,首先要增强内部有关使用人员的知识,养成安全优良的上网习惯与意识,不随便进行一些下载任务以及使用一些不明来路的软件与文件,安装相关的杀毒软件、木马检测以及防火墙的软件,在部分局域网中采取网络版的杀毒软件。计算机采用授权访问的方式来控制,并且要定期进行更换。针对不同人员的访问权限也应做出相应的变化,并且需要对系统中所有的资源都设置相应的权限加以控制。
(三)黑客的防御
(1)防火墙技术。对于计算机系统来说,防火墙是第一道防线,其作用是隔开网络内部与外部,明确网络内外的服务,同时完成授权以及安全访问控制等一系列相关的安全审计功能。它是限制器、分析器也是分离器。防火墙对来自内部的攻击或者病毒威胁很难起到防范作用。在网络主机的基础上操作系统的安全与物理安全措施,根据级别由低至高,分别为主机系统物理安全、操作系统内核安全、系统的服务安全以及文件的系统安全。
(2)入侵检测技术。其是为了确保计算机系统的安全而配置的,是一种可以及时发现并且通知系统中没有经过授权或者不正常现象的检测技术,也用在检测计算机网络中存在的违反安全策略的相关行为的技术。入侵检测系统可以识别出所有不希望存在的活动,这些活动可能是来自网络外部或者是内部。其可以在入侵攻击对系统造成危害前,就可以检测出入侵攻击,同时利用防护系统驱逐此种入侵攻击。
(3)系统备份。系统备份是对系统受到攻击以后或者是系统硬件出现故障以后进行的恢复工作。其是利用合适的备份装置连接主服务器,达到对整个网络系统中各个主机上的有关业务数据进行自动的备份管理。事先制定好备份的策略,实现备份的过程以及备份的介质能够进行自动化的管理,以降低系统对数据进行管理的工作量。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计算机已经成为人们交换信息的重要手段,了解计算机系统中存在的安全隐患以及潜在的威胁,是不可避免的一项工作。同时随着时间与网络环境的不断变化对自身的安全进行不断的调整,并且要及时建立安全应急体系,防范突发的安全事件,才可以更好的保护系统安全。因此加强对有关人员的培训力度,提升他们的职业技能,同时对计算机系统进行定期的维护与升级,确保其运行的安全性,只有这样才可以提高各行各业的工作安全性,进而使我国得各行各业均得到蓬勃的发展。
参考文献:
[1]袁毅.浅谈计算机系统的安全与维护[J].企业导报,2010(05).
关键词 计算机;操作系统;维护;还原技术;运用
中图分类号 TP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708(2017)184-0072-02
计算机随着信息时代的来临而被广泛运用于社会各行各业以及各个领域当中。计算机技术的普及给居民生活和工作带来了极大的便利,也推动了社会的有利发展。但是,计算机系统本身却很容易受到来自外界的攻击和侵害,导致计算机系统的防御能力比较差,稍不注意,就很有可能出现计算机故障的情况,并最终致使计算机设备不能够正常的使用,给用户带来损失。而还原技术作为修复计算机系统最有效的技术,可以在最短的时间内有效地恢复计算机系统中的存储数据,使计算机系统在短时间内恢复正常。计算机技术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而不断发展,各种病毒的侵入形式也呈现多样化的趋势,自从2000年的千年虫病毒致使电脑系统的大面积瘫痪事件发生以来,越来越多的计算机开发者和使用人开始重视计算机数据信息的还原,以此保障自身利益不受到严重的损害。
1 还原技术的含义
还原技术就是一种数据恢复技术,是在计算机正常使用的状态下对整个系统中的各项数据进行备份。一旦计算机出现了故障,系统出现无法正常使用的现象,或者计算机系统的部分功能无法正常发挥作用时,就可以将先前备份的相关数据进行系统还原,进而修补计算机系统当中的数据漏洞,保障计算机的正常使用。还原技术在使用的过程中是不会影响到计算机系统的正常运作,使用起来也比较的便捷和简单,因此受到很多计算机工作者的喜爱。目前计算机领域内主要包括两种计算机还原种类。
1.1 计算机软件还原方式
目前最有影响了的还原软件应该是“GHOST”了(如图1),但是该软件在使用过程中会比较依赖计算机的应用系统,使得该软件的使用过程变得较为复杂,还原软件的便捷度有所降低。因此,后来计算机人员对该“GHOST”进行了改版和升级,创造出了“还原精灵”的计算机软件(如图2)。“GHOST”软件作为目前市场中最为优秀的还原软件之一,其不仅有很强大的系统还原功能,操作起来也是相当的简便,并也可以有效地阻挡住一般电脑病毒的侵害,使得电脑的安全指数大幅提升。在算机出现故障,无法正常使用时,“GHOST”也能在第一时间内恢复系统中的所有数据,并及时进行计算机的还原,使计算机使用者的损失降到最低。
1.2 计算机硬件还原方式
硬件还原方式,主要是通过将具有还原功能的软件直接嵌入到电脑芯片、插接卡当中来实现计算机的系统还原。目前计算机硬件还原的方式主要包括两种:独立网卡型和主板集成型。独立网卡型的计算机硬件还原技术就是将还原系统以独立的形式输入到以太网卡(如图3)之上,将硬板还原卡直接插入到电脑的主机板中,然后实现计算机的还原。主板集成型的硬件还原技术主要是由计算机的生产商在生产过程中实现还原软件的嵌入程序,由厂商统一的、规模性的将具有还原功能的芯片嵌入在电脑主板之中。一旦该品牌的计算机操作系统出现了无法正常使用的现象,就可以直接采取还原处理。
2 还原技术的具体运用
2.1 软件型还原技术的具体运用
在计算机技术发展的推动下,目前全球市场可以说充斥着各式各类的计算机还原软件,种类繁多还原软件所具有的功能也各有千秋。但是,目前最具有影响力的还原软件还是“GHOST”。这主要是由于“GHOST”还原软件的兼容性、还原性以及安全性都比较的高,操作起来也比较的简单,其主要是通过硬盘信息的镜像来实现硬盘信息的保存。当计算机操作系统无法正常使用时,或者部分功能丧失时,可以运用该系统及时、快速地还原计算机中的数据信息,对计算机进行还原,保证计算机系统的正常运转。“GHOST”还原系统具有性价比高和实用性好的优势,目前广泛使用的有Windows版本和DOS版本。Windows版本由于对计算机的依赖性太强,会导致计算机系统的正常使用和功能正常发挥受到影响。因此其使用范围并不广。而DOS版本的“GHOST”还原软件,其不仅就可以在脱离Windows系统的环境下开展还原工作,其还原技术也更加的稳定,对计算机操作系统的维护较强,因此深受广泛计算机使用者的喜爱。
另外,“还原精灵”作为另一种被广大计算机使用者喜欢的还原软件,它的设计原理跟硬件还原有些相似,都是在电脑硬盘上减少直接进行代码书写,而是通过做出新的改变硬盘来引导扇区。在“还原精灵”还原软件的使用过程中,操作系统会将电脑的数据资料写入FAT表中并进行备份,但却不会对电脑中的FAT表做出实际上的修改,不会影响电脑的运作。当计算机系统重启之后,电脑系统就会恢复到原本的样子,还原精灵曾经操作过的痕迹也会不复存在。这主要是由于还原精灵具有很强的功能性,能及时对计算机硬盘进行有力的保护。也就是当计算机出现各种问题的时候,“还原精灵”能让计算机系统重启后自动复原更新,进而有效地保护计算机原始的数据资料。
2.2 硬件型还原技术的具体运用
目前计算机市场中流通的大多数都是硬件还原卡,主要分为主板集成型计算机还原硬件和独立网卡型计算机还原硬件,现在也还有一种PCI-E扩展卡为主的新型计算机还原硬件(如图4)。其工作原理主要是在计算机启动过程先将PCI扩展卡的ROM芯片代码进行加载,并取得计算机系统的控制权。然后在迅速接管BIOS上的INT13终端,具有较高的安全系数,及时对计算机系统进行保护。但是,在实际操作过程中,这种还原卡由于占用计算机本身系统资源,故有可能会减少了计算机的高效运行,反而致使了有毒软件有机可趁。
硬件还原卡的还原技术较常会运用在操作人员较分散,计算机系统还原频率较高的,如网吧、学校、电子阅览室和图书馆等各种公共场合的设备上。随着硬件还原卡在各种公共领域的计算机系统上广泛的应用,它很好地为这些计算机设备提供着维保的作用,同时也能支持计算机内各种信息的还原和对网络信息进行大批量的拷贝。
3 还原技术运用的注意要点
因为计算机还原技术主要是分为计算机软件还原技术和计算机硬件还原技术,所以用户在选择还原技术的时候要有所侧重,主要根据计算机的型号、计算机主要的应用环境和用户自己普遍的使用需求来综合考虑。
如果使用者使用电脑一般用于家庭里一般的工作和娱乐活动的话,对应用程序的需求量就会比较大,使用者最好尽量选择软件还原系统,以此减少计算机还原的时间,及时对计算机的硬盘数据进行修复和维护,保证各种故障发生之后就能立马恢复到计算机的正常使用。
如果使用环境是学校机房、网吧等这种计算机群组的设备系统,那么计算机中的系统操作方式都是一个类型的,由于其使用人群的众多性,使得计算机在关机之后、开启之前必须要是初始安装状态,对那些自动产生的数据、文件进行及时的删除,避免计算机群组的运行负担过重。在基于这种情况下,计算机管理者应对这类型的计算机群组尽量使用硬件型的还原技术,以此保障计算机群组的后期正常运行,并优化和初始化计算机操作系统,降低人力成本。这样的还原技术也存在一定的缺陷性,会导致计算机的防御系统不够强,需要使用者后期进行维护和修补。
4 结论
当计算机系统受到外界病毒的入侵导致计算机系统被破坏时,会影响到计算机设备使用者的正常使用,会导致计算机使用者蒙受一定的损失。可见,强化计算机操作系统的维护能力和防御能力,及时对受损的计算机操作系统进行复原是多么的重要。计算机维护作为计算机使用的重要环节,不仅在计算机运行过程中保障了用户的隐私安全,也在计算机运行之后保障了计算机的安全。而还原技术作为维护计算机正常运行的有效手段,其不仅能及时恢复计算机的正常运转,还能在最大程度上保障使用者的数据安全。
参考文献
[1]黄振宗.计算机操作系统维护中还原技术的应用[J].科技视界,2014(9):48,235.
[2]李新宇.还原技术在计算机操作系统维护中的运用研究[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2(9):90.
0引言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大大小小的企业管理都需依靠计算机系统。目前,很多软件公司专门为企业量身定制信息化管理系统,往往较为重视咨询规划和软件实施,而对于项目上线后的运维工作却比较忽视。笔者认为计算机系统的维护工作与实施项目同样重要,运维工作主要负责计算机系统日常应用过程中出现的异常情况,在出现异常时及时快速地处理,对业务人员的操作不产生影响。并且定时对系统进行数据备份,每日定时检查系统的运行效率及负荷,定时检查系统处理数据的程序是否正常等。
1计算机系统运维工作
近几年,笔者从事计算机系统运维工作。钢铁企业的产销管理系统已经运行了10年,笔者负责其中一个模块,接手该模块时,对于这个大型系统的整体架构不甚了解,甚至不知如何登陆系统,于是尽快学习该系统,学习如何找到程序、如何编译、如何进入数据库。随后面临的是业务人员日常工作中提出的新需求或者是需要修改的数据。对于用户提出的新需求,首先要理解业务,将理解的业务定位到系统中,是需要修改系统中已存在的程序还是新写程序,需要维护人员判断。对这些基本的内容有了了解以后,基本能处理日常运维中的简单问题。
1.1计算机系统维护工作的主要内容
业务方随着业务的拓展,需要新增功能,那么需要和用户进行新业务的沟通,了解用户的需求,将用户的需求应用到系统中。系统中新增功能对系统中现行的业务影响应降到最低,不能让新增功能影响了原有正常运行的业务。
计算机系统维护工作的主要内容有:
①系统定期停机进行数据备份、垃圾清理等工作;
②每日定时查看系统的运行效率和系统负荷;
③关于UPS设备的定时检查;
④关于服务器和个人终端计算机硬件的监控及维护;
⑤业务方经常在对数据进行分析时会对系统提出问题,在业务方对数据质疑时,解释数据的前后逻辑;
⑥业务方偶尔会出现录入数据出错的现象,需要维护人员修改数据,修改数据时必须将所有涉及的表都做相应的修改;
⑦业务方咨询计算机系统的处理逻辑时,需要耐心解释逻辑;
⑧对于一些后台批处理的程序,每日定时监控其运行的结果是否正确,在不正确时处理故障;
⑨做到被呼叫时第一时间响应。
1.2运维工作特点
运维工作是琐碎而繁杂的,一旦出现问题要及时解决,否则会对其它模块有影响,导致处理起来时间延长,影响面变大。及时处理故障是对运维工作的一个基本要求,要做到能够及时处理故障则靠平时积累经验和准确定位问题。
运维人员是在一线和用户打交道的人,在处理日常运维工作时,应该多了解用户需求,一些潜在的项目就是这时候被挖掘的,这样在为用户解决问题的同时也为公司增加了项目机会。运维人员代表的是公司的形象,计算机系统运维是一项服务,运维人员应有服务意识,做到让用户信任,同时运维人员应将用户提出的一些建议带回,在以后的项目中考虑进去,使公司的软件不断完善,提高市场竞争力。
对于运维工作,每一个岗位都设有A、B角,所谓的A、B角是对同一岗位不同角色的称呼,A角是指担任这个岗位的主要运维人员,是该维护岗位的负责人,在A角休假或者生病期间,运维工作由B角来完成,这样不至于耽误用户的工作。当然,作为A角的人同时要作为其它模块的B角,也即运维人员不但要对自已负责的模块熟悉,同时对其它模块也要熟悉。
1.3运维和项目的关系
运维和项目的关系是指项目实施团队和运维团队在一般情况下其人员会有变化,项目实施的时候,不但要从项目的角度出发考虑问题,同时还要为将来运维考虑。比如要处理一批数据,需要将A表中的数据取出按照一定的逻辑写入B表,如果系统服务器效率高,那么就用循环的方式将A表的数据全部取出,一条一条地循环,每条数据处理好逻辑后,新增到B表中直至A表的所有数据处理完毕;如果系统服务器的效率不是很高,那么就用INSERT…SELECT…查找同时新增的方式,这样效率较高,但SELECT语句中的逻辑比较复杂。在做项目时两种写法都可行,如果能考虑到后期的运维工作,则第一种方式相对要好,对运维接手的人来说读程序比修改程序容易上手,且程序上线运行后不容易有错误。第二种写法,在运维阶段如果用户提出增加逻辑或者修改逻辑,那么要读懂原来写的SELECT的逻辑就不是很容易,即使读懂了在其基础上增加逻辑或者修改逻辑也容易出错,程序上线后容易出现数据出错等问题。
运维时还应注意:对于批量数据一起处理的程序,数据量很大,在做新增数据时,做了commit的处理,那么当这样的程序出现异常报错时,一定要查看是不是已经有数据新增进去了,要在数据中用时间或者其它字段做标记,以便迅速查找出已经commit的数据,将查找出的数据删除,重新执行程序。
1.4运维过程管理
运维过程中每次处理的事件、问题及用户提出的新需求,都要进行记录,提出问题的人需要记录问题,运维人员处理完问题后,针对问题描述其原因及处理的过程然后关闭问题。用户新提出的需求,同样需要用户先记录需求,将需求描述清楚,运维人员拿到需求后和用户沟通好,进行系统设计、程序编写、测试,最后上线应用。运维人员按照记录的需求单记录处理过程,再关闭需求单。该过程是运维管理的一个流程,将运维过程全部记录下来,一方面是系统的审计要求,另一方面是和用户的交互过程有记录可查。
运维工作也需要大量的沟通,由于系统之间都有接口关联,当系统出现故障时,需要进行系统抢修,相关联的系统都要做相应的调整,需要和其它系统的运维人员进行沟通。沟通时应注意说话语气,多从他人角度出发描述问题,运维人员需要和用户有效沟通,需要和周边系统的运维人员有效沟通,做好沟通对运维工作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1.5实际案例
业务人员需要运维人员处理事件的过程如下:运维人员的手机上收到系统运维平台要求处理事件的短信后,登陆运维平台,对事件进行判断,电话联系提出事件的业务人员,通过沟通,了解具体事件,寻找解决办法,有时候沟通 后发现是业务人员的理解偏差,对业务人员进行解释,然后在运维平台上对事件描述解决办法,再关闭事件。
有时要处理的事件需要对数据进行分析,比如一个程序要处理大量数据,在系统正在执行程序和系统对数据库正常备份时发生了冲突,数据库备份时先把表锁定,正好这个处理批量数据的程序要对此表进行新增就容易出错。接到这样的事件,先对出错的程序进行查看,看程序中是否对数据进行了分布提交,一般在处理大量数据时,都需要分布提交,对数据库来说,一次性提交上百万条数据,会出现爆满的情况发生,所以要求程序开发人员在编码时,1 000条数据commit一次,这样对数据库的负荷明显下降。但是对于刚才描述的出错,首先要看程序中是否写了commit,如果存在,那么要在被写的表中查看是否已经有了新增成功的数据,至于数据怎么查找出来,则涉及到做项目时编码中要考虑到用时间或者其它字段做标记,以便在数据出错时进行查询。写程序时用时间字段进行标记,这样在处理故障时,对时间字段进行DISTINCT操作,看是否在出故障时的时间点有数据,如果有数据存在,对这些数据进行删除操作,待数据库备份完毕后,重新提交程序对数据进行处理,这样就不会出现数据重复的现象。事件处理完毕后,在运维平台将该事件的处理过程进行描述后关闭事件,标志着事件处理结束。
2结语
计算机系统的维护工作和实施工作同样重要,无论是实施项目还是维护系统,笔者认为,用心学习最重要,无论事情有多繁琐,若能静心理清思路,都会迎刃而解。笔者结合自身工作经验,通过实例对计算机系统维护工作进行了研究,以期为同行工作人员从事相关工作提供一些参考。
参考文献:
关键词:计算机信息管理系统;设计原理;维护效率
中图分类号:TP3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9599 (2012) 15-0000-02
1 引言
计算机信息管理系统是一个计算机化的工具,是计算机优化、整合、数据处理、分析、预测和控制的信息资源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可以通过先前提供的数据分析预测未来,以帮助管理部门采取充分利用信息资源从而决定帮助企业集团,以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
2 计算机信息管理系统的设计原理
2.1 计算机信息管理系统设计原理的模块设计原理
明确分割子系统模块和自身的内部结构,然后介绍子系统框图是计算机信息管理系统的模块结构设计的目的。设计计算机信息管理系统时,应充分考虑到各子系统和子系统之间,以及相互之间的数据传输模块的部署和使用计算机信息管理系统模块、子系统、模块设计等,同时要考虑到如何科学地衡量和促进每个模块结构,如何纠正和保存内部的数据流图的输出框图。这些都是计算机信息管理系统模块设计者应注意的问题。
2.2 程序设计的语言把握
在这里有一个说法,高水平的计算机程序人员基本上用的是C++,但智能计算机程序的工作人员不会使用的C++的原因是认为学起来的时候比较困难,难度较高,而且它的开大程度速度与其他语言相比比较缓慢。与其他语言相比。在一般情况下,计算机信息管理系统或数据模型开发前景编程语言,数据库位于背景。应用程序以访问后端数据库中的数据引擎。能够提供强大的数据接口,VB,PB,Delphi中,三种语言,相对来说,的C++是相对较弱,所以在计算机信息管理系统,使用上述三种语言适合,不仅可以维护,而且它的运行速度越来越快,有助于提高效率实施效率。
2.3 计算机信息管理系统设计原理中“耦合小、内聚大”的原则
耦合与内聚就是评价计算机信息管理系统划分模块功能独立性与模块整体质量的重要标准,原因在于计算机信息管理系统设计的主要目的是把计算机信息管理系统划分为对个彼此独立、作用明确而单一的部分或者模块。耦合与内聚就是两个代名词,主要包括模块与模块之间的结合程度分为控制耦合、非法耦合以及数据耦合等几种,耦合方式中联系程度最好的是数据耦合、内聚,主要是用于评价计算机信息管理系统划分模块自身各个组成部分间的结合程度,分为逻辑内聚、巧合内聚、过程内聚、通信内聚、功能内聚以及顺序内聚等形式。内聚方式中联系最好的是巧合内聚。总而言之,计算机信息管理系统设计模块的分工是非常复杂的科学,正确的模块划分应考虑到内部模块本身的结合,或与模块之间相互独立,以达到最大的强度,模块之间的简单接口,清除和保持一个合理的共性。是遵循的耦合是小,原则的凝聚力。“每一个计算机信息管理系统设计人员都应考虑到这些问题。
3 计算机信息系统维护重要性
新一代信息技术,信息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但不是所有的信息是有价值的。需要有系统对相关的信息进行及时分析和分类。计算机信息系统就具有这样的功能,它是指以计算机及相关设备、设施遵循一定的目标和规则对信息的收集、处理、存储、传输、检索做出处理,可以借助系统简化工作流程,降低信息处理时间,提高工作水平和效率。例如:新闻和信息的区别在于信息的是否具有利用价值,而这里有没有价值在于是否具有即时性,如果超出了这些过时的信息的范围是变成了消息,是否有不能确定的消息的价值。为了争取更多的时间来使用计算机信息加工过程中,就需要不断地简化和节省更多的时间来处理所需要的信息。因此,提高计算机信息系统的维护方法的效率节省各种信息作为一个整体处理。
4 提高计算机信息系统维护效率的方法措施
4.1 信息采集过程中方法措施
部分收集到的信息在整个系统的计算机信息系统的正常运作。为了确保整个系统运行此模块的后续正确操作,信息的收集需要非常谨慎。在信息收集过程中的信息系统维护的效率,以确保所收集的信息是正确和完整。信息系统的维护需要做好收集信息,为未来奠定基础。如何提高信息采集的效率,这需要扔掉无用信息的干扰杂波。设置计算机代码,排除不准确性。
4.2 信息传输过程中方法措施
随着计算机的功能越来越完善,互联网迅速发展。互联网是国际计算机网络,广域网,局域网及单机按照一定的通信协议。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计算机终端的互联网,这意味着,客户端,服务器通过通信线路连接到网络的计算机。该网络可以使用图片,声音,文字和其他信息的传播是一个信息共享的媒体。
4.3 信息存储过程中方法措施化
计算机信息存储在内存中。计算机的内存是计算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计算机存储器主要分为计算机内部的存储器(简称内存),和计算机外部的存储器(简称外存)。在记忆功能分为系统内存ROM和读写存储器RAM。这两个存储器只读存储器存储信息,以更快的速度相比。经常使用的信息应放置在只读存储器中,使用的信息可以存储在读写存储器。计算机外部存储器的类型。计算机的外部存储器,包括软盘,软盘驱动器,硬盘驱动器,光盘,可擦写的CD-ROM和CD-RW USB接口,移动硬盘,CD-ROM或可擦写电子硬盘(简称为USB)外部存储设备可以存储在计算机和计算机存储设备也可以方便携带和存放。系统软件,计算机系统也可以是比较流行的数据库技术,计算机信息存储和处理。可以帮助数据库存储,信息处理和信息存储的好交易。因此,优化数据库存储,并能提高效率的计算机信息系统的维护。
4.4 信息加工过程中方法措施
信息加工过程是计算机信息系统的大脑,也是它的核心所在。我们都知道,电脑一直是各个领域的激烈正式的东西,因为他们的处理能力非常强的信息。计算机信息处理,处理过程比喻为大脑,因为它的主要功能是帮助计算机,其中一起是必不可少的,所以在计算机信息处理率的改善。计算机信息系统,以维持有效的方式,主要集中在这一节。
对计算机信息系统的核心的信息处理。电脑非常强的信息处理技术可比为人的大脑。计算机系统的更新换代的速度是非常快的,一个计算机系统的研究和开发,新系统的速度,必须是原始版本已大大提高,这主要是因为信息技术的加速,提高了整体运作的系统推动信息的。信息处理和信息的收集、鉴别去采取罚款的形式,从外到内。它是生产高价值的内容,用户友好的课程活动的原始资料的基础上,使用第二个。这一过程将大大提高信息的附加值,在更大程度上利用这些信息的价值。只有妥善处理能够产生一个新的,更有价值,更有用的信息或知识指导决策的计算机信息系统为基础的信息。
信息处理是通过计算机信息处理系统处理的信息相结合的过程,该方法是通过计算机编程语言,强调的是稳定的,严格的,零误差,这是实施医药。计算机编程语言,可以引进计算机识别的语言,保持选择的语言信息处理的效率,以及计算机编程语言,计算机可以直接编译和运行,高效节能的计算机语言的编译器的步骤,从而提高计算机的运行效率。
4.5 信息检索过程中方法措施
信息检索是在整个系统中的最后一步。在计算机信息检索的过程中,信息检索是用一些方法来组织信息,根据用户找到相关的流程和信息技术信息的需求。强调信息检索的集成化、智能化,打开一个新的信息检索系统已成为整个信息检索越来越苛刻的国际化趋势。快速发展的计算机信息检索系统的开发需要。为了更有效地搜索信息,你需要知道的更完美,相反的信息检索,规定了相应的改进,使计算机的信息。计算机信息检索方法包括:普通法,追溯法,分割方法。这三种方法,检索过程中,收集的信息检索方法,通过这些法律在信息检索过程中的法律约束,可以在信息检索过程中,是有序的。计算机信息系统,以保持该方法的有效性,简单地意味着,在整个过程中的计算机信息处理每一个细节,完成严格的规划,总结出了一个相对稳定的和定期的计算机信息系统的规则维持的焦点工作的计算机信息系统,突发的,以提高维修效率。
参考文献:
[1]覃闻铭,王家乐.家用电脑常见故障与系统维护全攻略[J].网络与信息,2007,6
[2]蔡东蛟.个人计算机的系统维护及安全防范探讨[J].网络与信息,2007,7
[3]黄龙岗.运用计算机信息管理系统降低物流成本的研究[J].商场现代化,2008,9
高校计算机实验机房是计算机教学重要的基础设施,是学生学习计算机知识的训练基地,因此实验机房的维护至关重要,为教学任务的顺利实现打下良好基础,文中分析高校计算机实验机房管理现状,探析了实验机房的系统维护策略。以期对高校管理和维护计算机实验机房有所帮助。
【关键词】计算机 实验机房 系统维护 策略分析
1 引言
对于开设计算机课程的高校,离不开计算机实训课程,实训课程需要大量机器设备,因此就带来计算机实验机房的管理和维护问题,高校机房主要用于老师,学生科研和学习,使用人数多,往往一个机房会有数百台电脑,学生在使用某台计算机出现问题可能会导致一个区域发生故障,影响到教师的教学效果,增加工作人员的维护难度。另外作为高校机房,机器设备数量相对于学生数量还是少的,每天都会满负荷的运行,这样会很容易产生故障,而且学生因为自身的原因会下载一些携带病毒的软件导致实验室电脑瘫痪,而对于学校,一般管理实验室机房的老师比较少,无法应对大量的工作,一旦碰到问题,需要很长时间才能回复机房的使用,因此研究高校计算机实验机房系统维护十分必要。
2 高校计算机实验机房系统的维护特征
高校计算机实验机房主要是为学生实际操作提供训练场所,学生使用机房电脑本身需要严格管理,包括登记和计费。工作人员也要按照管理条例管理机房设备,定期监测故障和维护。这些都需要机房工作人员具备熟练的网络技术和计算机维修技术,能够处理突发的计算机瘫痪和病毒侵入事件。由于计算机是用以教学的,所有软件都应该使用正版软件,以避免病毒侵入。高校计算机实验机房系统的维护特征主要是机器设备密集,人员密集,突发状况多,安全防护难度大等。
3 高校计算机实验机房系统维护策略
3.1 机房环境维护
机房环境对于系统运行安全是十分重要的,机房维护人员,要经常打扫室内卫生,维持机器设备的整洁度。电子设备本身很容易因为灰尘等赃物而影响正常运行,特别是计算机内部部件会因为灰尘过程而对硬盘,风扇等固件产生损伤,灰尘会影响机器本身的散热,温度过高也会烧坏一些零件,机房设备的除尘要定期进行,保证机房通风设备的正常运行,空气的流通会减少很多意外状况发生。另一方面,静电也是机房系统安全的潜在威胁,计算机很容易出现不稳定的情况,老旧的插座设备更会出现火花而引起火灾,机房要铺设防静电的地板,建立防静电的设置,例如接地系统等。此外最为重要的就是防止火灾,机房运行会给插座等电力设备带来压力,老旧设备很容易引起火灾,一旦发生火灾,不仅影响教学还带来不小的财产损失,因此机房工作人员要定期检查线路,保证电力设备安全,及时更换老旧的插排,电线等电力设施,保证紧急通道的正常使用,有的高校实验机房的紧急通道平时一直是锁闭状态,万一发生火灾,学生和老师根本无法及时撤离火场。
3.2 机房软件的管理和维护
软件的维护是机房系统维护中的重要一环,硬件安装完之后,系统运行稳定性和安全性主要依赖于软件安全,现在互联网的发展带来了海量的应用软件,用户一般无法分辨出哪些是安全的,哪些是携带病毒的,例如“熊猫烧香”病毒可以大规模的侵入局域网,破坏诸如企业内网,机房局域网之类的系统。造成大量数据丢失和工作秩序紊乱。因此,计算机教学软件和计算机一些必备应用软件,例如办公软件,邮件系统等要使用正版的,要建立科学安全的机房计算机使用条例,要使用安全网站下载软件,例如360等,而且机房计算机要安装硬盘还原卡,杀毒软件,防火墙和安全维护软件,硬盘还原卡可以恢复以往某个时刻的数据,能够减少因为下载一些垃圾软件造成的系统运转不灵,高校教学教师往往没有时间处理个别计算机带来的故障,学生自己可以使用硬盘还原卡恢复到原始状态。同时按照系统保护软件和杀毒软件可以防止一般性病毒的侵扰,例如360安全保护软件,能够识别计算机内和软件中携带的一般性病毒,一旦发出警告,就不要再继续下载该有安全隐患的软件。单机系统还可以采用磁盘清理和日常安全管理软件等维护策略,机房管理人员要定期使用软件进行垃圾清除,插件删除,病毒扫描和处理等,这样机房设备才能够长期而稳定的运行。
3.3 机房安全维护
机房安全包括机房设备的保管,供电系统,人员安全和计算机系统安全,这些安全要素之间都是有联系的,每一个环节都要特别注意,都有可能带来严重的灾难性后果。机房要安装监测摄像头,以防止设备丢失和人为的破坏外插键盘,鼠标和屏幕等固件。对于机房电源要采用封闭式的安装和管理手段,尽量避免学生可以随便接触到,发生意外事故。另外建立合理的安全通道,意外发生的时候学生和老师能够及时撤离机房,避免事故进一步恶劣。另外最重要的就是计算机系统安全,教师和学生要共同努力,规范的使用计算机学习,维护机房的正常运行。
3.4 机房监控系统
机房监控系统运用自动控制原理,执行器件与应用传感器共同组成闭环控制系统。该系统主要由主控中心、无线传感器网络以及网关共同构成,传感器节点能够感知机房环境,控制节点则对机房环境进行改善。两者相互配合共同运作,为机房提供良好的运行环境。无线传感器位于物联网尾端,用于感知机房环境变化,并将相关数据进行网关传输至互联网。网关是互联网与无线传感器之间的主要通讯工具,主要有本地访问、互联网访问以及手机访问等方式。
4 结束语
高校计算机机房系统的维护关系着正常教学的进行和学生的基础技能训练,高校的维护手段,可以减少突发事件的发生和机房设备的使用时间,提高设备利用率。因此文中对于高校计算机机房管理现状进行了分析,然后给出了机房环境维护,机房软件的维护,机房安全维护三个方面的策略。以期提高高校计算机机房的维护水平
参考文献
[1]刘彦明,朱雪龙.高校实验机房硬盘还原保护技术的应用[J].现代计算机(专业版),2008(02):82-83.
[2]李进辉,杨洪伟,张克等.Ghost网络多播技术在机房系统维护中的应用[J].实验科学与技术,2008,6(2):72-74,143.
[3]段荣.浅析高校公共计算机机房管理与维护[J].经济师,2012(09):89-90.
[4]蔡旭莹.高校计算机实验室的有效管理[J].科技风,2010(09):23.
作者简介
周琳(19790),男,山东省济宁市人。大学本科学历。现为济宁职业技术学院助理实验师。主要研究方向为计算机类实验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