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数字化用户论文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论文关键词:数字化校园,数据共享,数据标准
1) 以应用推动网络基础服务的发展
建立真正意义上的整体的数字校园的支撑服务环境,必须统一规划、建设、管理服务器软硬件资源,以满足校园网中多层次立体化服务对系统管理、系统安全、数据共享、降低成本的要求。通过应用带动基础设施建设,达到更高性能的数字化服务。
2) 整合资源完善校园数字化体系
在高校各个层次系统的建设中,始终需要贯穿对资源的数字化。已有的非数字化资源需要整合集中,新的资源经过灵活加载、规整和转换到统一的数据管理和服务体系中,因此需要建立起长期的数字资源集成的体制和机制。
3) 制定规范健全数字信息标准化`
构建数字校园的综合数据资源、应用服务和信息的统一标准,制定规范体系,实现在网络层面、应用层面、服务层面和管理层面的数据互联互通、应用模式的互联互通。
4) 推动数字资源的集成化
数字校园包括硬件环境(数字校园的基础平台、应用系统、信息化资源和人力资源等)和软件环境(数字校园建设项目的组织结构、项目投资、综合管理、师生对数字校园的态度等),更注重信息化教学、教务、科研、管理、服务行为。因此,基于信息化管理平台上的数字资源应该是集成并经过整合的信息,通过数据交换与共享平台的资源支撑服务,为学校领导管理和决策提供依据。
5) 推动数字资源带动生活的全向服务
建立覆盖学校教学、办公服务、人事、科研、管理、生活等各个区域的高速宽带网络环境,要建设高质量的数字化的图书馆、档案馆、博物馆和艺术馆等,提供面向全体师生的教学、办公服务、人事、科研、管理和校园生活信息服务。在社区服务方面,要适应学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需要开展各种网络化服务项目,包括电子身份、金融消费、电子商务等,为师生员工提供便捷、高效、集成、健康的生活和休闲服务,形成智能型的社区服务体系。
基于以上建设目标,数字化校园建设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基于面向全局业务服务的设计理念,在系统中提供数据库服务、应用支撑服务、满足教学和管理的业务应用,门户及协作服务,同时通过数据整合、应用整合平台进行资源整合、交换,实现松耦合的整体系统软件架构2。
2) 形成一整套信息标准管理规范:数字化校园校务应用建设项目的建设中,根据“统一标准”的原则,严格遵循计算机软件行业的各项国家标准、教育部颁布的《教育管理信息化标准》,同时参考国际上通行的软件开发标准和规范和以及面向本校特征的标准和规范,使系统具有良好的兼容性,能够与教育部现有和即将推出的符合部颁标准的各种教育管理信息系统软件配合使用;同时,在建设过程中根据学校的具体情况和实际需求,协助校方建立一套科学、实用、完善的信息化标准体系,形成《学校数据标准》以及相应规范。
3) 建成全校统一用户管理、身份认证及授权体系:提供全校统一的用户管理平台和授权、认证体系,实现各应用系统的统一授权、集中认证,充分发挥高校内部网络管理维护部门的管理职责,规范用户操作行为,强化用户合理使用网络资源的意识3。
4) 建成全校统一门户,实现一次性身份验证,并在一期建设中集成学校的原有系统,形成学校统一的门户平台,用户可根据权限灵活查询原始资源。
5) 建设统一的数据平台:是整个数字化校园校务应用建设项目实现信息共享、协同工作的根本,主要解决数据中心综合管理系统及数据共享/交换平台的建立问题。在建设过程中,通过建立全校统一的信息编码规范、统一规划全校数据流,保障数据的权威性和唯一性。同时,对于全校有价值的数据基于统一的规范建立历史信息保存和利用机制,实现对于历史数据的保存和利用并实现对关键数据变更过程的跟踪和统计以及决策支持。数据交换与共享平台的建设将便于学校对全校信息的利用并面向全校师生提供更多主动的服务,并在此基础上丰富个性化内涵。
6) 遵循全局业务服务的设计思想和面向业务应用的服务框架,基于三类核心平台(共享数据中心平台、统一身份认证平台和信息门户平台)的基础上,教务处,青工部,招生就业处,人事处,科研处,计财处等业务机构的10多类应用系统的整合,以此为基础,为未来新业务的开展和建设奠定坚实的基础平台和支持服务环境。
参考文献:
1 王彰平;姜进军;聂瑞强;;浅析数字化校园的组建[J];中国教育信息化;2010年03期
2万里鹏,陈雅,郑建明;中国高校数字化校园建设与思考[J];情报科学;2009年03期
【关键词】数字阅读 数字图书馆 数字资源
在信息时代网络的迅速发展的背景下,昔日纸质媒体的主流地位已风光不再,而数字媒体则方兴未艾。如今电子出版业的繁荣发展,社会化媒体的成熟,人们的阅读习惯和阅读方式也发生巨大的转变。颠覆传统纸质阅读的数字化阅读由此应运而生并蓬勃发展。数字化阅读作为现代阅读网络化的最具代表性的阅读方式,已然成为一种潮流趋势,毋庸置疑,数字阅读时代已经到来。
一、数字阅读的发展概述
(一)数字阅读的内涵
数字阅读是现代信息传播技术发展的产物,它以文字、图形、图像、动画、声音和视频等媒体为表现手段,与不同媒介形态进行融合,形成的一种新的阅读方式。数字阅读具有两重内涵:第一,阅读内容的数字化,不仅有文字、图像等静态信息,还有视频、音频等多媒体信息。它的主要呈现方式有:电子报刊、电子图书、电子地图、电子照片、网页等。第二,阅读方式的数字化。信息技术的发展推动了数字化阅读终端设备的开发,带有显示屏幕的电子阅读器,如电脑、手机、iPad、Kindle等,以其便携、环保、廉价等优势获得越来越多读者的青睐。
(二)数字阅读的现状
从近年来的各项调查都可以看出,数字阅读的相关比重一路高歌猛进,不断冲击传统阅读领域,这意味着人们的阅读习惯也必然发生了潜移默化的改变。据CNET 科技资讯网国际报道,2011 年7 月亚马逊电子阅读器Kindle 图书销量首次超过精装书销量,专家们将其解读为“标志性事件”,称数字阅读时代的“拐点”到来了。
在高速发展的无线通讯技术不断推动下,支持高速数据传输的移动通讯技术频繁更新换代,手机3G/4G移动网络应用得到了广泛的普及。同时,阅读终端设备和移动阅读APP的多样化,进一步推广了包括在线阅读、手机阅读、电子阅读器阅读等方式在内的数字化阅读,使数字阅读规模不断扩大。2013 年4 月,第十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结果显示,数字化阅读方式,包括在线阅读、手机阅读、电子阅读器阅读、光盘阅读、PDA/MP4 /MP5阅读等的接触率为40.3%,比2011年的38.6%上升了1.7 个百分点。其中,18 至70周岁国民中有31.2%进行过手机阅读。在各种方式的数字阅读中,手机阅读成为最为流行的阅读方式。
(三)数字阅读的特点
(1)内容丰富。互联网巨大的信息存储能力以及广泛的资源共享应用为数字阅读提供了涵盖古今、包罗万象的阅读内容。读者可以轻松获取不同领域、不同时期、不同地区和国家的信息资源。此外,数字阅读内容的表现形式也是多种多样,有文本、图像、音频、视频等,使阅读不受限于纸质载体,给读者提供了多种的阅读方式的选择,最大程度上的完善了读者的阅读体验。根据保守估计,到2018年,全球电子图书的市场份额将超过传统图书。
(2)检索便捷,交互性强。开放的阅读环境是全媒体时代下数字阅读的重要特征。信息资源可以在全世界范围内进行自由交流和共享,读者可以随意阅读自己感兴趣的信息。数字阅读的过程中,读者只需输入一些特殊关键词,便可以轻松地获取相关的资料,实现按需取材,不受时间空间限制的自由阅读。
其次,数字阅读的交互性强,这是由数字阅读的实质是一种超文本阅读所决定的。读者可以通过下载资料信息到移动阅读终端随身携带随时阅读,又可以随时通过无线上网阅读网络上的信息资源,还可以即时在线与其它读者进行交流分享。此外,读者根据自身需要,在文本中的关键词进行标注,就能打开另一个相关的文本,从而进行高效、便捷、跳跃式的信息浏览。同时,这也是对读者选择阅读内容的自主性的一种扩展。
二、图书馆打破传统的资源服务,走向数字化建设
传统图书馆作为为全民提供文献资源的信息机构,在社会历史发展中发挥着保存文化、传播文化的重要作用。但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 传统图书馆的许多功能和作用正在被削弱和淡化, 其时代局限也日益显现。公共图书馆走向数字化建设,弥补和拓展传统图书馆功能的不足,才能寻求到继续发挥自身职能的广阔空间。数字图书馆由此应用而生。
(一)数字图书馆的概念与发展
网络技术普及应用使人们的阅读习惯和需求发生变化,传统图书馆面临了一系列挑战。信息大爆炸的时代环境最显著的特点就是信息量呈爆发式增长,而紧随而来的是“信息无纸化”呈大势所趋。这对于给人们提供文献资源阅读的图书馆带来了巨大冲击。而数字化信息即时、便捷、广泛的传播效应,使得需要通过一系列程序才能提供阅读服务的传统图书馆面临尴尬处境。
为响应国家文化建设工程“数字化”建设的号召,图书馆抓住机遇,依靠先进网络和技术信息,将本地的图文资源进行收索、分类、整合,利用国家数字图书馆信息基础设施,建立起富有本土特色的数字图书馆资源的共享机制。而数字图书馆作为一种提供数字阅读的全新服务形式,成功解决了自身阅读群体流失的危机。
数字图书馆实质是一种多媒体制作的分布式信息系统,即以数字技术处理和存储的图文并茂的文献图书馆。数字图书馆是基于网络环境下共享共建的可拓展的,不受限于时间空间、可跨库无缝连接与智能检索的海量、便捷的知识网络。
数字图书馆涉及到两个主要的工作内容:把纸质图书转化为电子版的数字图书,传统的纸质资源将失去主导地位,数字资源将成为馆藏主体,现有的纸质馆藏也将逐步完成数字化转换和基于版权协议的开放性获取。目前图书馆的电子期刊基本上已经实现了数字化,电子图书也将成为主流的发展方向。电子版图书的存储,交换,流通。以亚马逊Kindle阅读器为例,它占据全球电子书市场60%的份额,究其原因,并非是它有多么强大的软硬件平台,其核心竞争力在于资源平台。资源永远是阅读的主体,数字阅读时代,资源建设依然是图书馆服务的重心。
总而言之,数字图书馆在文献存储量、内容检索方式、信息传递速度、资源利用率等方面相较于传统图书馆进行了深度的发展和革新,更加符合当下数字阅读的潮流趋势。它在充分履行自身传统职能的同时,也为读者提供了更优质的阅读服务。
(二)数字图书馆的优势
数字图书馆是融合信息时代特点,以海量数字资源网络为基础,具有强大检索功能,并能以各种类型数字阅读设备为载体,符合读者需求的数字阅读平台。
(1)数字图书馆涵括了数量庞大、类型繁多的阅读材料,而这些阅读内容以数字化形式储存于各种类型的电子阅读器中,大量节省了信息材料的物理空间,使读者可以随身携带,随时阅览。不仅如此,由于各类电子阅读器的广泛使用,人人都可以参与数字化阅读活动,在无形中也扩展了阅读的群体,更进一步推动全民数字化阅读。
(2)数字化阅读的载体本身融合了互联网与多种媒体形态,具有非常全面而强大的传播功能。读者可以充分地运用全方位、多层次的远程传播网络,进行世界范围内的信息资源交流共享,即时在线,与其他读者同步分享形象生动的阅读感观体验。
(3)数字图书馆建立数字资源统一的网络系统平台,能够提供强大的检索功能,读者可以在海量的信息中有选择性地进行地阅读。这样省去琐碎的传统借阅程序,读者直接键入关键词进行检索,在检索结果中浏览标题、目录、文摘、参考文献、图表、关键词等内容,筛选所需的信息,提高阅读效率。
(4)数字图书馆是在开放的阅读环境中为读者提供高质量的阅读材料的信息平台,一对多的信息交互模式,促进了信息的有效使用,使优质信息为更多人的所用。
三、数字图书馆的建设
2001年5月23日,我国的重点科技项目“中国试验型数字式图书馆”通过专家技术鉴定。中国数字图书馆已经进入初步实用阶段,中国的数字图书馆研究、建设已经初具规模。在数字阅读的趋势之下,引导读者深度阅读,满足读者多元化、个性化的需要,是数字图书馆未来的发展方向。
(一)充实优化数字资源,满足读者需要
数字阅读发展的推动下,人们对于数字资源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更多的读者开始寻求能够在尽量短的时间内获取与实际需求契合度最高的资源信息。这意味着数字图书馆要强化信息意识,进行文献资源的建设,加工信息资源。具体的策略是,不断收录更新文献资源,推进馆藏资源的数字化处理,加大对数字资源的采购力度,保证数字资源的丰富性与完整性,从而满足不同层次、不同年龄、不同身份的读者的阅读需要。
此外,在互联网网络检索技术支持下,数字图书馆也要针对分散性网络信息资源进行筛选、整理、加工,实现的有效整合与重组。建立网络导航,为读者提供有效的信息资源。
(二)构建以网络资源共享为基础的系统平台
保障社会信息资源,提供文献服务是图书馆区别于其他社会机构的独有的重要职能。图书馆文献资料的系统性与完整性,是其职能发挥作用的主要动力来源。建立以网络资源共享为基础,涵盖核心文献、联合书目、联合期刊、学文论文、学术资料、电子资源等多个方面的各种特色数据库,并结合网络协作技术,完善数据库查询系统,从而实现数字图书馆。以网络操作平台为载体,将用户、公共图书馆自身数据库以及周边信息数据库紧密连接起来,最大限度的保障相关信息资源的高效共享。在“一站式”文献传递服务技术的支持下,配合对信息资源集中化使用以及网络共享的方式,降低各个公共图书馆数据库资源相互之间的重复性,一方面,实现降低公共图书馆用户信息资源利用成本的目的,另一方面,提高相关文献资源的利用率。
(三)完善数字阅读终端
数字阅读终端的数量和种类繁多,数字图书馆可以提供终端外借服务,完善图书馆基本功能。更新阅读内容,规范文本格式,优化用户使用界面,为读者提供简单高效的操作平台;还可以建立图书馆论坛,为读者互动、反应需要提供渠道;开展数字阅读推广活动,引导读者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四)开发互联网软件应用
如今手机网络已经进入4G时代,每天互联网市场开发出的应用软件多如牛毛,公共图书馆向数字图书馆转型的过程中,应结合现在信息技术,开发创新型的文献服务终端,抓住机会,发展移动图书馆,不断优化读者的阅读体验。数字图书馆应充分利用自数字阅读载体的多样性与便携性特点,推广人文服务,整合数字资源,提供优质的在线服务,引导人们进行有效且有深度的阅读。
在数字阅读的挑战面前,现代图书馆应该解放观念,创新进取,引领数字阅读,拓展新型的资源服务,在数字阅读的新时代走得更长远。
参考文献:
[1]杨志刚,李慧.开展数字阅读提升图书馆内容服务[J].图书馆论坛,2011,(1).
关键词:图书馆,个性化服务
个性化服务是指图书馆基于信息用户的信息使用行为、习惯、偏好和特点来向用户提供满足其各种个性化需求的一种服务,随着信息社会的飞速发展,信息类型的多元化,用户需求的个性化,催生了个性化服务这个崭新的服务理念,为图书馆的生存和发展带来了新的思路和希望。
一、图书馆的个性化服务是必然趋势
1、传统图书馆服务模式陈旧
早在20世纪80年代人们就是讨论图书馆服务将延伸到家庭、办公室等处,人们可以是足不出户即能享受图书馆服务,图书馆的服务模式也将更新。未来图书馆员的主要职责是集中精力为用户服务,并且电子形式的情报资源迅速增色,使图书馆的价值减少,但却使图书馆员的价值增加,而图书馆员的价值取决于他是否走出图书馆为用户服务;走出图书馆后,图书馆员怎样为用户服务。时至今日,许多图书馆仍然是传统服务模式,就是坐等读者上门,缺乏主动服务意识,自然就谈不上个性化服务。论文格式。
个性化服务与传统的图书馆服务最根本的不同在于服务不再围绕着图书馆的资源这个中心进行,而是围绕着用户个性化需求来进行。个性化信息系统可以帮助用户高效地利用资源,更加方便地进行数据库检索,从而有效地发挥图书馆的社会功能。
2、个性化服务促进信息服务向纵深发展
在张扬个性、倡导到新信息社会,信息资源的个性化需求决定着图书馆服务的个性化,个性化服务是信息服务向纵深发展的一个重要内容。在当今社会,信息资源分布的无限分散性与用户需求的特定性之间的矛盾正日益加剧;用户获取信息的障碍已从距离上的障碍转变为选择上的障碍;用户请求图书馆服务的层次由以“本”为单位转变为以“篇”和“条”为单位。这一切都促进图书馆服务的重点发生变化,即由面向大众转向个体,依据个体的需求和特点展开全面细化的个性化服务,根据不同用户提供主动的个性化服务,已成为图书馆发展的一个方向。
3、个性化服务必须适应经济的飞速发展
21世纪是社会进入数字化、信息化的时代,这使人们的思想观念发生了极大变化,以信息、知识等无形资产为代表的新财富观的形式,给图书馆的服务带来了挑战。个性化信息服务作为一种信息产品也存在市场竞争问题,在网络环境下,随着信息服务工作的深化和高智能化,带给其经济效益的个性化信息的价值日渐凸显出来。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谁能迅速及时地获得针对性极强的个性化信息,谁的竞争力就强,所创造出的社会价值也就越高。
图书馆的个性化服务是图书馆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新形势下图书馆的必然选择。这种“量体裁衣”式的个性化服务是以用户为本的核心思想在图书馆的具体体现。
二、图书馆个性化服务的内容
图书馆个性化服务的内容可能归纳为服务资源的个性化、服务方式的个性化和服务内容的个性化三个方面。
1、服务资源的个性化
资源是服务的基础,个性化的资源是服务个性化的保证。所谓服务资源的个性化就是指各个图书馆能根据自己用户群的特点和需求建设有特色的信息资源,以满足多元化用户的需求,只有具有个性化,才有针对性和时效性。
2、服务方式的个性化
服务方式的个性化主要是要体现服务的层次性,即针对用户的层次结构,有的放矢的提供服务。如对于科研人员,他们要求掌握学科的前沿发展动态,他们对图书馆的信息服务要求体现在更新检索方面;而一般读者主要是对普通图书的使用。服务的层次性才能突出服务的针对性和重点性。
3、服务内容的个性化
内容的个性化主要是指信息的深度问题。论文格式。要针对层次不同的用户提供深度不一的服务。如公共图书馆服务对象具有社会性,有的用户可能需要一些信息来消遣,而有的用户则需要深层次的信息来进行研究工作。
三、图书馆个性化服务存在的问题
1、馆员的素质问题
图书馆是一个动态系统,其职能结构形态等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变化,服务方式也是随之改变,随着图书馆馆藏的数字化、信息传递的网络化,对馆员的知识结构、专业技能、外语水平等都有更高的要求,馆员除了要不断充电外,还要改变长期以来形成的一问一答,不问不答的工作状态,要凭据用户的不同特点,采取主动地向用户提供信息资源的服务方式。主动服务是图书馆与用户之间长期保持联系的重要手段,而个性化服务更能吸引用户,主动的个性化服务是图书馆服务的最高境界。用户是否满意及其满意程度如何,是衡量图书馆服务质量的最终标准,当用户感受到图书馆馆员能力强时,他们就会感到满意,反之亦然。论文格式。目前,许多图书馆馆员队伍结构不合理,馆员整体素质较低,要做到“百问不厌”不难,而要做到“百问不倒”就勉为其难了,因此,馆员的自身的知识结构还有待调整。
2、信息资源共建共享问题
随着信息社会的到来,文献资源总是急剧增加,任何图书馆都不可能收藏和提供所有的文献资源,资源共建共享成为一种必须和发展方向。资源共享是图书馆提高办馆效益的重要手段,我国早在20世纪50年代末期就已经采取了多种方式进行信息资源共建共享协作研究和实践,但收效甚微。半个世纪后的今天,人们虽然在思想上认识到文献信息资源共建共享的必要性,但各种顽固的传统观念和思维模式仍然根深蒂固,使信息资源共建共享在实际运作中困难重重。尤其在网络环境下,资源的开发和增值是一种无形资产,这类资源是不可随意共享的,这直接影响到个性化服务的深入展开。
3、图书馆的个性化服务虽然极大满足了读者的个性需求,但服务方式过于分散。应注意适时收集、分析和归纳用户经常提出的典型问题,并对它们进行分类、做好汇集、设计网页,形成信息咨询报告提高菜单,链接相关的数据库,网页和预备答案,制成预设的自动信息咨询服务项目,由系统为需要同一主题的用户,实行集体推送服务,减少成本,避免出现过于繁琐的局面。同时馆员还可以把它整理成共性珠专题解答,产生新的系统化的知识,提供给用户。既方便了用户,又节省了图书馆的人力资源。
综上所述,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的发展为图书馆创造了巨大的发展空间,新技术的应用赋予了图书馆主动性、针对性和个性化的动态信息服务功能,把图书馆推向信息服务的前台。图书馆应重新审视和评价自己的服务模式和服务方法,从封闭式的部门化的服务转变为整合互动的集约式服务。同时,把现代先进的信息技术、网络技术作为实现图书馆个性化服务的手段,以用户为中心在深度和广度上提供“用户需要什么,我提供什么”的一对一的个性化服务,提高服务的有效性,满足每位用户的“个性特征”。为用户提供个性化服务是未来图书馆工作的方向,我们深信,只要精心策划,就一定能把图书馆的个性化服务不断推向深入。
参考文献:
(1)魏争先 于迎娣 个性化服务——图书馆人性化服务的新形式 《图书馆学研究》 2005.2
(2)刘明 个性化服务——图书馆服务的新阶段
《图书馆学刊》2006.1
(3)胡琪君 个性化主动信息服务:虚拟图书馆服务新模式《图书馆学刊》 2006.1
[关键词]新课改;教育信息化;评估模型
[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标识码]A [论文编号]1009-8097(2011)01-0034-6
一 引言
(一)基础教育信息化概况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第十九章要求;加快教育信息化进程。纲要指出“信息技术对教育发展具有革命性影响,必须予以高度重视”。“提高教师应用信息技术水平,更新教学观念,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鼓励学生利用信息手段主动学习、自主学习,增强运用信息技术分析解决问题能力。加快全民信息技术普及和应用。”而信息技术的教育应用、教育信息化是“教育改革的突破口和制高点,在教学改革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总书记在2010年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指出“优先发展教育、提高教育现代化水平,对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具有决定性意义。”很多学者经常提到要用教育信息化促进实现教育现代化,教育现代化的实现离不开教育信息化的发展,同时,教育信息化也为教育改革和发展提供了机遇,成为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必然要求和推动力量。
(二)新课改及其主要内容
以往课程改革侧重于改变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而目前实施的新课程改革在关注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改革的同时,侧重于教学内容的改革,课程内容将以模块化的形式出现,改革后的课程被划分为语言与文学、数学、人文与社会、科学、技术、艺术、体育与健康、综合实践活动8个学习领域。学生在模块课程中获得的不再是一个个孤立的知识点,而是一种在主题统摄下的知识框架,便于建立各学科知识点之间的联系,某个知识作为知识框架系统中的一个元素进行学习。此外,新课改还将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和社会实践纳入课程体系之中。目的是让学生能够获得更多与生活、科技相联系的“活”知识,丰富的课程将会让学生的动手、创新能力得到挖掘。
依据新课改的内容和目标不难发现:信息化设施、资源以及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都将会在新课改中发挥重要作用,对新课改的顺利实施具有重要的支撑作用。基础教育信息化的发展阶段、实施状况、服务教学的水平,信息化资源用于教学的层次都将会对新课改的实施产生重要的影响。文献研究发现,专业人士已经对基础教育信息化效益评价进行了初步的研究,并建立了相应的评价指标体系,明确了评价对象和评价的内容,但缺乏对不同类型学校(小学、初中、高中)、不同地区学校差异和基础教育信息化效益动态产出性的综合考虑,由于不同学校之间教育信息化建设的不同步和不同地区教育信息化程度的差异性导致其产生的效益的种类和水平不一致。鉴于此,本文在新课改背景下,借鉴有关教育信息化效益评估以及企业绩效考核的成果,重点吸收了区域教育信息化评估的思路、平衡记分卡理论以及学校教育信息化效益评估模型STaR评估理念,尝试提出一种基础教育信息化效益评估模型,以期对科学、合理、全面地进行基础教育信息化效益评价提供思路,并通过评价提升教育信息化对新课改的支撑和服务力度。
二 建立基础教育信息化效益评估模型的理论基础
1 平衡记分卡理论
平衡记分卡作为一种绩效评估体系,广泛应用于企业绩效评估,主要从财务、客户、内部管理过程以及学习与成长四个视角对企业绩效进行评估,这四个视角涉及企业的投入与产出、客户对企业的态度、企业的运作以及企业的未来发展等方面,综合考虑了一个企业的方方面面,是从全局出发对企业绩效进行评估的一种方法。
2 建立基于平衡记分卡全局视角的基础教育信息化效益评估模型的必要性
基础教育信息化效益既包括建设期产生的规模效益,也包括教育信息化资源应用所产生的教学效益、管理(学校管理、教师管理、学生管理,在新课程背景下,学生管理将突显出更加作用的作用)及教师专业发展等方面的效益。在其某个发展阶段,规模效益既定的情况下,应用效益的发挥将会成为衡量基础教育信息化成败的主要标准。依据教育信息化效益的特性、新课改实施中教育信息化的作用和地位、以及综合考虑基础教育信息化效益评估的需求,应建立基于平衡记分卡全局视角的基础教育信息化评估模型。首先,这是由基础教育信息化实施的任务和目标所决定的,专家指出教育信息化已成为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必然求和重要推动力量,对于基础教育的改革,教育信息化也具有同样的作用,教育部基教司学校管理处处长俞伟跃指出,“‘十一五’期间,我国基础教育信息化思想坚持科学发展观,与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相适应,全面推进基础教育信息化,建设一个结构和资源丰富、功能实用、机制完善的基础教育信息化体系。以增强应用实效为导向,为实施数字化教育服务,为构建社会和谐为目标,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发展现代远程教育,整合各类优质教育资源,实现全社会共享,多形式、多渠道向全国中小学生,特别是中西部农村地区输送优质教育资源,并为农民学习实用技术服务,为培训农村基层党员和干部服务,加快普及信息技术教育。对教师进行普遍信息技术培训,提高教师和学生利用信息例如的能力,加快教育管理的信息化,提高教育管理信息水平。”由此可知,基础教育信息化在产生教学、学校管理、教师专业发展等方面效益的同时将产生规模效益(促进基础教育学校信息化设施建设)和社会效益。所以,基础教育信息化效益的评估要全面考虑其所产生的所有效益,将各种效益同时归入基础教育信息化评估模型进行讨论;其次,由于基础教育信息化效益的动态产出性,以及不同评价主体有不同的效益侧重点(财物视角侧重基础教育信息化投入所产生的效益,即关注与成本效益关注,用户视角侧重从教师、学生的角度评估基础教育信息化是否满足了教师和学生的需求等),为了对基础教育信息化效益进行全面、客观的评价应建立从全局视角出发的基础教育信息化评估模型;再次,这是由新课改背景下,基础教育信息化的使命所决定的,新课改主要内容可以概括为“模块化、选课制、多元化”,其中模块化指教学内容将打破传统以一门门独立课程呈现的局面,将以模块的形式出现,性质相同或相近的若干科目将被划入同一个学习领域,便于在教学探索中寻找同一领域学科的交叉,实现学科融合;选课制是指在新课改实施后的新生课表中,课程将被分为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Ⅰ、选修课程Ⅱ三部分。选修课程Ⅰ是选择性的必修课程或限定性
选修课程,主要与学生未来走向,如选择高校入学专业、未来职业走向有关,选修课程Ⅱ是学校开设的校本课程;多元化是指新课改将为学生建立发展的评价体系,实行学生学业成绩与成长记录相结合的评价方式,更加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依据不同的课程模块将考试分为统一考试、学校自主考试、开放式考试三部分,基于上述分析,我们不难发现,模块化课程的实施、选课制的推行、多元化评价的开展离不开信息技术的支撑,基于此建立全局视角的基础教育信息化效益评估模型,以评估为导向,有助于促进基础教育信息化效益的发挥,同时通过评价更有助于提高教育信息化对新课改的服务和支撑水平。
3 基础教育信息化效益评估的全局视角
依据平衡记分卡理论,要对效益进行全面、客观的描述,就需要从财务、客户、内部运作以及变革与发展等视角入手。为此笔者借用企业绩效全局视角的评估理念,将基础教育信息化效益的评估视角划分为投资、用户、管理以及新课改等四个视角(如图1所示)。
投资视角是从基础教育信息化资金投入层面看其效益,通过评估获得合理的投资回报,有效控制开支,力争以最小的投入取得最大的效益;用户视角主要侧重基础教育信息化用户(主要是教师和学生)的目标达成度,重点考察用户对教育信息化的态度、资源应用情况、资源应用使用户产生的变化以及是否满足用户的信息化需求等,期望通过这种评估为用户提供满意的教育信息化服务。从用户的视角看,基础教育学校的行政管理人员、专兼职技术管理人员、学科教师、学生等组成了基础教育信息化的基本用户,他们的变化既是教育信息化应用水平的体现,也是评估教育信息化效益的主要依据;管理视角反映了基础教育信息化实施和其资源应用的过程,从管理的视角看,工程管理、资源管理、资源应用以及与之相关的支持服务等均能反映信息化资源实际应用的情况,主要侧重对促进基础教育信息化效益最大化以及与教育信息化促进新课改实施密切相关的所有过程的考核,包括基础教育信息化资源的建设、实施、管理以及支持服务等,该视角的评估可促使基础教育信息化高质量高效率地为基础教育信息化服务,为新课改服务,提高基础教育信息化系统的运营效率和基础教育信息化系统的稳定性,为基础教育信息化提供全方位的技术支持;发展视角主要考察基础教育信息化是否能满足新课改及基础教育未来发展的需求,是否具备可持续发展的条件,以及学校和相关部门可持续发展潜力等。包括管理的可持续性、资金投入的可持续性、设备的可持续性、资源的可持续性以及队伍的可持续性等,可从基础教育学校的基础设施、资源应用、人员素质、管理体制、信息化愿景和信息化领导力等方面进行评估,以促使基础教育信息化可持续地为新课改和基础教育服务。
三 STaR评估量表与基础教育信息化效益评估指标
1 STaR评估量表
STaR评估量表是一个二维表格,列标题给出了描述学校技术现状和使用情况的评估维度分类,分别是“硬件和阿络连接”、“教师专业发展”、“数字化资源”以及“学生绩效和考核”,每类还有一些具体的指标。行标题将美国学校按技术使用水平程度分为:低技术使用水平型学校、中等技术使用水平型学校、高技术使用水平型学校和理想级技术使用水平型学校。STaR评估量表目前已被广泛应用于美国学校的信息化评估。
2 基于STaR评估量表的基础教育信息化效益评估指标体系
基础教育信息化在实施过程中,由于建设的不同步,以及不同地区(农村和城镇)配置等方面存在差异,它相关人员技术水平的要求层次不一致,相应地体现在教育信息化用户方面的效益也存在差异,所以基础教育信息化效益的评估要综合考虑不同配置的应用对技术人员水平需求的差异以及其应用产生的效益方面的差异。因此,在充分考虑基础教育信息化效益特性的基础上,参照STaR划分基础教育信息化的评估指标,结合基础教育信息化在不同地域学校(农村小学、城镇小学和农村初中、城镇初中和农村高中、城镇高中,这是按照基础教育信息化在西部地区实施进程划分的,依据基础教育信息化实施进程和配置的要求,我们可以粗略地认为不同地域的学校类型可以划分为上述几种)使用的水平和层次,可以将行标题农村小学、城镇小学和农村初中、城镇初中和农村高中、城镇高中,同时STaR评估量表的列标题提供了学校信息化效益评价的指标,主要包括连通(设施始终处于运转状态)、硬件、数字化内容以及专业发展,依据基础教育信息化的特性,笔者尝试将列指标的内涵界定为:连通,确保信息化设施始终处于运转状态,即需要的时候就能用,主要涉及设施的管理和维护两个二级指标;硬件,侧重评估基础教育学校的信息化建设的规模效益,即硬件设备能够满足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的需要;数字化内容,一要保证有相当数量数字化资源供新课改后模块化教学的需要,二要保证数字化教学资源应用的数量和质量;专业发展,保证教师具有将数字化资源用于模块化教学的能力和技能。
四 基础教育信息化评估模型的构建
结合基础教育信息化效益评估的全局视角和效益评估指标体系,笔者尝试构建了基础教育信息化效益评估三维模型,如图2所示。
该评估模型中发展维用来描述基础教育信息化所处的不同阶段,其源于基础教育信息化是一个动态发展的过程,效益会其所处阶段和资源应用实践的长短存在差异,主要包括启动和试点阶段、全面实施和初步应用阶段、全面应用阶段和变革阶段,由于基础教育信息化在开展过程中,不同阶段产生的效益种类和高低不完全相同,一般而言,应用效益的产出从启动到变革阶段呈逐渐上升趋势,因此效益评估要考虑效益产出的阶段性和动态产出性,其指标特征如图3所示;依据基础教育信息化实施的进程,结合实地观察和西部地区农远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设备配置情况,笔者发现农村初中与城镇小学的信息化设施配置大致相当,农村高中与城镇初中的信息化设施配置基本相当。鉴于此,参照美国学校教育信息化效益评估的STaR评估量表,笔者粗略地将学校类型划分为;农村小学、农村初中与城镇小学、农村高中与城镇初中及城镇高中等四类;视角维试图从不同的维度对基础教育信息化效益进行评估,所涉及的视角包括投资、用户、管理及发展等四个方面。基础教育信息化在不同的发展阶段,其效益的侧重点是不一样的,视角维中不同视角侧重点的不同正好反映了基础教育信息化不同发展阶段效益评价的特点。投资视角侧重投资与回报;管理侧重教育信息化各项工作之间的相互协调;用户视角侧重用户态度、基础教育信息化的实施使用户发生的变化以及其是否能满足用户对教育信息化的需求等;发展视角主要考察基础教育信息化在促进新课改等方面的作用。
理论研究表明,无论从哪种视角出发,在三维评估模型中某一发展阶段和学校类型对应一效益最高点(如图4所示),同一类型学校在不同阶段的效益在一条直线上(如图4中P1,
P2,P3,P4所示),不同类型学校在同一阶段所取得的效益在一条曲线上(如图4中P5所示),图中ABCD分别代表不同的学校类型。同时,对于同一种类型的学校,基础教育信息化教育主要包括规模效益和应用效益,前者主要产生于全面建设阶段,而应用效益主要出现在全面应用阶段和变革阶段,但效益无论是种类还是高低都从A到D学校呈现出逐渐上升的趋势,如P5曲线所示,并且随着应用的不断深入和应用领域的拓展,应用效益逐渐提升,而建设期结束后规模效益趋于平缓,如图5所示(图中ABCD分别代表四个发展阶段)。
通过文献研究发现,教育信息化效益评价早已成为业内人士关注的焦点,并且通过实地调研发现,教育信息化资源和设施使用都是时间限制,如果让基础教育信息化设施和资源在其有效期内发挥作用是提高其效益的关键,如何促进基础教育信息化资源的可持续应用,如何使基础教育信息化可持续地为新课改服务基础教育信息化研究工作的重中之重,所以笔者建议构建从发展视角出发的基础教育信息化效益评价指标体系,侧重考核不同类型学校是否形成了促进基础教育信息化可持续发展的潜力,否是有利于促进新课改的顺利实施。由于笔者能力有限未能建立这样的评价指标体系,仅提供一种思路,希望能与热心关注基础教育信息化效益评价的人士进行进一步的交流,以期建立一个更为完善的效益评价指标体系。同时希望通过这些有益的尝试,发现基础教育信息化应用中存在的问题,以促进应用、服务新课改模块化教学为导向,进一步提升基础教育信息化应用效益。
参考文献
[1]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DB/OL],
[2],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DB/OL]
[3]甘肃高中新课改今秋启动[DB/OL]
[4]顾小清,林阳,祝智庭,区域教育信息化效益评估模型的构建[J].省略idnet.corn/art/5441/20061110/946915 1.html>
关键词:SAML,统一用户管理系统,数字图书馆
0、引言
近年来,我国数字图书馆领域的研究与实践一直在向前稳步推进发展[1],在国家数字图书馆工程[2]、推广工程[3]等重要国家级项目的有力推动,各地数字图书馆陆续启动建设,但还处在由简单应用系统堆积向数字化、智能化信息系统集群转型阶段。系统建设缺乏统一规划,导致管理分散、信息无法共享、系统功能重叠、安全机制缺失等弊端逐渐显现,这些问题的出现不仅使读者的使用体验满意度大打折扣,同时也增加了系统管理员的工作量和工作复杂程度。上述系统管理模式,已经不能满足当下数字图书馆的实际需求,需要从全局的高度对数字图书馆应用系统进行统一规划和建设。
打破应用系统间管理壁垒的基础是实现用户数据的集中管理和统一认证,将现有复杂、无序、混乱的认证机制改为高效、科学、安全的网络认证机制,将对用户身份的认证功能与分散的应用系统进行剥离,从而达到集中管理、统一认证的目的。单点登录(SingleSign-On)技术作为一种有效的身份认证和授权机制[4-5]便可以实现上述需求,解决图书馆面临的困境。所谓单点登录是指不同应用系统可通过同一个认证中心实现对用户身份的认证和授权,而不再需要分别储存用户信息和实现认证授权功能。从用户角度看则只需拥有一套用户名密码,就可以登录体系内任何一个系统,无需二次登陆。
1、国内外单点登录技术应用情况
国外在单点登录方面的研究起步较早,已经发展较为成熟。如微软公司的Microsoft.NetPassport[6],它向用户提供全互联网范围内的身份认证服务。已完成单点登录集成的网站可利用Microsoft提供的信息库,由Passport服务进行用户身份的核验,再将验证结果通过URL重定向返回至用户。在被Passport认证该请求合法后,用户就可访问其他使用Passport作为单点登录服务且共享同个信息库的Web网站。但不足之处是Passport的解决方案具有一定局限性,只支持windows版的操作系统,且只适用于.Net环境下的服务器。Kerberos协议是由麻省理工大学研究建立的一种身份认证机制[7],其机制核心是通过集中式安全信息存储和分布式票据存储来实现对来自不同应用的用户进行合法性认证,它既不依赖用户,也不依赖应用服务。安全性断言标记语言(SAML)[8]是目前国际上单点登录的相关Web服务安全规范,它在面向Web的应用系统间建立了一种统一的、标准的、安全的信息交换渠道,其最重要的优点就是可以让用户的认证信息在互联网中安全移动。它的建立简化了面向Web的应用系统间的单点登录流程,降低了系统架构设计时的复杂程度。
与国外较为成熟的研究和应用相比,国内在单点登录和用户统一身份认证等领域的研究和应用仍较为滞后,在公共图书馆领域的应用也并不普遍。多数公共图书馆采用限制IP或安装C/S架构的客户端实现身份认证,仅有少数图书馆建立了单点登录系统,且没能形成一个整体、统一、规范、完善的解决方案。如厦门市图书馆采用由广州图创公司设计开发的InterlibSSO统一身份认证系统[9],以厦门市公共图书馆服务联合体为基础平台,将全市市民信息以及自建和外购数字资源统一纳入平台中,实现厦门市范围内的用户统一认证和资源单点登录,用户登录后可在线浏览、下载全文。
国家图书馆早在2008年便开始将单点登录技术应用于数字图书馆用户的管理与资源服务。同年上线运行的第一代读者管理系统,采用相对简单的认证模式,初步实现了资源的远程访问服务和用户管理;2012年开始对系统整体功能进行升级与改造,采用基于SAML的单点登录模型,设计开发了国家图书馆统一用户管理系统,并正式投入运行。同时在全国范围内开展系统试点,部署推广工作。
2、国家图书馆统一用户管理系统设计方案
2.1设计思路
国家图书馆统一用户管理系统作为国家数字图书馆的配套系统之一,具备互联网注册、实名信息在线验证、用户身份认证、权限控制等多种功能[10]。同时,该系统为推广工程体系内的公共图书馆读者提供跨域认证,以实现馆际间的互联互通。本系统采用B/S结构,以Java语言作为主要开发语言,以Oracle数据库为底层数据库,在系统建设时首要考虑系统及数据的安全性与稳定性,并采用标准化的开发语言和调用接口;通过模块化开发提高系统的灵活性和可伸缩性。
2.2系统功能需求
建设国家图书馆统一用户管理系统旨在实现对国家图书馆读者信息的统一管理、统一认证、统一控制,形成一套标准化、可复制的图书馆用户统一管理模式。其主要功能应包括:
(1)提供标准化用户注册服务。该系统能够汇聚各类型用户信息,实现信息变更、密码修改、账号注销等的全流程化管理。
(2)提供基于标准化协议的单点登录服务。用户只需进行一次身份认证,即可在有效时间内自由访问不同的外部应用,而无需反复认证。当用户退出或停留在某个外部应用而长时间未操作时,其他外部应用也随之自动退出或给出超时提示。同时,提供相应的接口调用程序,便于外部应用集成。
(3)对用户权限进行集中管理与控制。系统依据用户属性不同赋予其不同角色,同时,系统将外部应用的访问权限也赋予不同的角色。当用户发起访问请求时,系统会根据所保存的“用户—角色”“角色—应用”的对应关系,给出判断结果,从而起到控制用户访问的作用。
2.3系统框架及功能描述
综合以上系统的建设思路和功能需求,确立国家图书馆统一用户管理系统的总体设计架构(如图1)。
图1国家图书馆统一用户管理系统架构图
自助服务模块主要提供面向用户的注册、信息查看与修改、密码修改等自助服务。管理中心模块提供面向管理人员的后台管理和数据同步、审计、统计、监控、数据备份、用户状态维护等功能。认证单点服务模块提供完善的统一认证与单点登录机制,支持用户在访问多个接入的应用系统时,只需执行一次界面登录动作。查询服务模块提供包括查询服务、批量用户导入工具、数据采集工具、数据同步服务。
3、系统核心功能模块实现
用户信息的汇集与管理、统一身份认证与单点登录、用户访问权限的控制是本系统最为重要和核心的三个功能。
3.1用户信息的汇集与管理
国家图书馆统一用户管理系统的用户信息来源分为两类:一是来自于外部应用的推送用户;二是通过系统注册功能的原生用户。
外部推送用户指那些通过国家图书馆业务集成系统(即Aleph系统)办理读者卡的用户。当Aleph系统中新增用户信息时,会自动将该用户的基本信息,包括读者卡号、身份证号、联系方式、姓名等信息推送至本系统。而当读者卡用户的信息发生变化时,无论读者是在Aleph系统或者本系统修改,均可以进行双向实时同步,进而保证用户信息的唯一性、准确性。原生用户主要是利用本系统提供的统一的用户注册服务进行注册而生成的用户。本系统包括接口调用和页面调用两种注册功能调用模式,外部应用可根据实际需要自由选择。利用此功能,将用户注册的功能从外部应用独立出来,外部应用只需与本系统进行标准化集成,即可实现用户注册,进而一定程度上减少了开发和用户管理成本。而无论用户通过哪个外部应用注册,实际上都是在统一用户管理系统中进行注册,因而仅需注册一次即可,无需在访问每个新的外部应用时再次注册。
3.2单点登录与统一身份认证
该模块承担着在用户、外部应用系统之间建立信任关系、提供安全可靠的身份认证的重要作用。其主要实现的目标是:(1)提供用户登录时的身份验证,并返回验证信息和验证结果;(2)提供用户发起应用访问请求时的权限验证,并返回相应的验证结果;(3)提供用户登出时的登录权限注销。
3.2.1模块设计
该模块由单点登录功能和统一认证功能两部分组成(如图2所示)。
图2认证与单点登录模块组成图
单点登录功能由断言管理、用户状态管理和身份票据管理三部分组成。断言管理负责对底层SAML功能的封装,向单点登录业务逻辑层提供SAML断言请求、断言的生成、发送、解析、附加签名、验证签名等功能。用户状态管理负责维护用户的登录状态,管理用户在登录、访问、登出的生命周期过程中的账户信息、账户管理限制、权限信息、预生成断言、临时管理及有效期。票据管理负责对用户信息进行记录与保存。
统一认证功能则由实名身份查询、用户身份验证、身份认证三部分组成。其中,实名身份查询是通过与公安部公民身份认证中心的查询系统进行接口开发,双方通过WebService交互,完成对网络注册用户身份的实名认证工作。用户身份验证是提供外部应用依据读者提交的某个用户属性查询验证其正确性的服务;身份认证接口是外部应用在认证用户身份合法性、是否允许其访问时调用的接口服务。
该模块通过调用底层的SAML应用、安全服务、客户端功能等组件获得基础功能,其本身具有用户会话管理、断言管理、身份权限查询、单点登录模式配置等内部功能子模块;认证服务器通过身份查询组件获取用户的身份信息及权限对应关系,利用WebService引擎与中心节点服务器和异地单点登录服务器进行交互;模块还提供应用集成接口,供外部应用进行集成,从而使外部应用可以在需要调用本系统提供的认证服务。
3.2.2业务流程
该模块具体业务流程实现如图3所示。
图3单点登录与统一认证流程图
(1)用户通过浏览器访问某个外部应用系统。
(2)外部应用系统将获取到的用户信息(即用户票据)封装到一个断言中,并将此断言发送至认证与单点登录服务器。
(3)认证与单点登录服务器获取到该断言请求后,解析断言请求,获取用户票据。同时,根据解析获取到的用户信息进行验证,将验证结果回写至断言中返回外部应用系统。
(4)外部应用系统根据返回的结果判断用户请求的合法性。如果合法,那么外部应用系统会自动在用户的浏览器端为其打开其所要访问资源;反之,则会根据失败原因,在浏览器端提示用户从新开启访问流程。
3.3用户访问权限的控制
用户权限控制是对本系统中所有用户提供外部应用访问权限的初级控制,即用户是否有访问该应用的权限,但对于外部应用内部的细颗粒权限则不属于本系统的权限控制范围内。根据国家图书馆用户多、资源数量多、资源类型多、权限分配方式多样的实际特点,本系统采用RBAC访问控制模型[11],即将角色、用户、资源三者建立对应关系。具体授权方式如图4所示。其中,用户1可以访问数据库1和数据库n;用户2可以访问数据库1、数据库2以及数据库n。
图4访问权限授权
在本系统中,每个用户都被赋予一个相应的角色,管理员通过后台配置将不同的外部应用访问权限赋予对应的角色,继而使该角色下的用户也获得访问该应用的权限。此外,不仅可以为角色赋予权限,系统还可以直接为某个确定用户分配权限,提高管理的实用性。当外部应用向本系统提出认证请求时,系统会根据数据库中保存的角色与资源数据库的对应关系,实时给出判断结果,从而起到控制用户访问权限的效果。
4、结语
〔关键词〕学术机构知识库;生命周期;成本构成;人力成本;物力成本;信息成本
DOI:10.3969/j.issn.1008-0821.2015.10.003
〔中图分类号〕G2507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0821(2015)10-0012-05
Cost Components of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 During its Whole Life-CycleLi Daling1,2Yang Qi2
(1.Tianjin Institute of Scientific and Technical Information,Tianjin 300074,China;
2.Tianjin University of Commence,Tianjin 300134,China)
〔Abstract〕Labor costs,material costs and information-related costs spent on at least one of the five stages of Institution Repository during its whole life-cycle.After analyzed the cost produced during the Planning,Development,Deployment,Maintenance,Termination stages,this paper found that the Labor cost existed from Planning stage to Operation and Maintenance phase.Material cost included software,hardware and operational environmental assurance.Intellectual property costs,promotion costs and knowledge processing input costs were the core of Information-related cost.
〔Key words〕institutional repository;life cycle;knowledge management;labor costs;material costs;information-related costs
生命周期理论是基于生物体从出生、成长到老化、死亡的生命历程的“生命周期”现象而提出来的[1]。学术机构知识库作为组织知识管理的重要平台和工具,其本身也有从产生到消亡的"生命周期"。从全球学术机构知识库发展来看,随着知识在产业发展中地位的不断提升,各国都在加大学术机构知识库的建设与研究,据开放存取知识库名录统计[2],截至2015年7月,全球机构知识库的数量从2008年的1 366个,发展到了2 931个,7年时间增长了115%。2 931个机构知识库中,正在运行的机构知识库有2 753个,占939%;处于测试阶段的有91个,占31%;机器自动链接检测连接不上服务器的有66个;已经关闭的有21个。国内外对学术机构知识库的生命周期研究和成本研究都还处于起步阶段,虽然有学者对高校图书馆自建特色知识库的生命周期延长[3]、数字图书馆生命周期组织文化建设[4]、基于资源生命周期的机构知识库成本模型[5]、以及基于产品生命周期成本的本体知识库[6]等相关问题展开研究,但是,基于学术机构知识库全生命周期的不同阶段的成本构成的问题依然是需要深入探讨。从经济学的角度来看,成本费用分析法运用于管理部门的计划决策之中,可以寻求在决策上如何以最小的成本获得最大的收益[7]。从学术机构知识库全生命周期的角度对可选择的行动过程将获得的各种利益和计划付出的成本进行测定,并将成本和利益结合起来加以合理的分析,特别是发现和比较那些需要加以考虑的因素,然后在供选择的机构知识库相关政策与支持项目之间进行抉择,无疑对更好地量化学术机构知识库的成本管理、确保机构知识库的高效运行有着重要价值。
2015年10月第35卷第10期现?代?情?报Journal of Modern InformationOct,2015Vol35No102015年10月第35卷第10期学术机构知识库生命周期成本构成研究Oct,2015Vol35No101学术机构知识库生命周期模型
学术机构知识库的建设依赖特定的软件[8],如DSpace、Eprints、Digital Commons、OPUS、dLibra、Greenstone、Fedora等,学术机构也可以自行设计学术机构知识库软件。这些软件虽然设计原则和应用目标各具特色,但是作为软件,都要依据一定的机构环境和要求进行设计,也有孕育、诞生、成长、成熟和衰亡的过程,这个过程就是软件开发生命周期。传统软件工程理论把这个过程划分为软件定义、软件开发和运行维护3个时期,这3个时期构成著名的传统软件生命周期理论[9]。有学者指出[10],软件生命周期应当包括从考虑其概念开始到该软件产品交付使用、直至最终退役为止的整个过程,一般包括计划、分析、设计、实现、测试、集成、交付、维护等活动。在实践活动中并不完全按照这些阶段逐一进行下去,而是一种迭代执行状态。
学术机构知识库作为基于软件运行的动态数据集合,其生命周期也符合一般软件生命周期的特征,应当包括学术机构知识库存在的全过程,即从开始规划到停止运行的各个阶段的总和,具体包括规划阶段、开发阶段、部署阶段、运行和维护阶段、停止运行期,如图1所示。
图1学术机构知识库生命周期模型
其中,为了提升学术机构知识库的服务效益,随着机构知识库软件的升级以及用户和管理者对系统功能的要求不断提高,可能会对机构知识库进行二次开发和部署。因此学术机构知识库生命周期不是一个简单线性的过程,中间可能出现多次开发和功能提升的过程,同时需要对硬件进行新的部署。这均会增加学术机构知识库的成本。
2学术机构知识库成本的含义
成本是人类为实现一定的目标所付出的价值代价。美国会计学会所属成本概念与标准委员会认为,成本是为达到特定目的而发生或应发生的价值牺牲,是可以用货币单位加以衡量的价值。但是一直以来,学术界对此有不同的意见,认为价值牺牲不仅包括可以用货币单位计量的部分,还应当包括无法用货币计量的部分[11]。将无法用货币计量的价值部分也纳入到成本的范畴,更能完整体现价值牺牲的全部。因此,本文认为,学术机构知识库的成本也应包括这两部分:学术机构知识库在建设、维护和可持续发展过程中所投入和消耗的可以用货币计量和不能用货币计量的投入的总和。从生命周期的角度看,学术机构知识库总成本应当由生命周期中各个阶段产生的成本组成。
学术机构知识库的成本按照不同的维度,有不同的分类方式。按照是否可控,分为可控成本和不可控成本;按照是否固定,分为固定成本和可变成本;按照是否可以度量,分为可核算成本和不可核算成本;按照职能的不同分为运行成本和管理成本;按照投入要素,又可以分为人力成本、物力成本(设备、软件、空间、网络环境等成本),由于知识和信息正日益成为现代成本的重要构成要素之一[12],因此,还包括信息成本。从投入全要素来看,人员、软件、硬件、内容、对机构知识库的认知、知识产权授权、增值服务、管理职责和机构知识库的利用等都是学术机构知识库的成本构成要素[13]。本文从投入要素的角度来分析学术机构知识库生命周期的成本构成,主要包括人力成本、物力成本和信息成本3个方面。
人力成本是贯穿机构库生命周期始终的影响因素,人力成本包括建设初期的系统开发者、运行维护过程中的系统录入员、推广宣传成员以及机构库的维护管理员等学术机构知识库参与者的人力成本。人力成本的构成要素主要有获取成本、使用成本、培训和学习成本和离职成本等。在实践中,由于工作人员除了学术机构知识库的工作之外,还有其他的工作职责,因此容易造成学术机构知识库建设的人员成本较难计算。具体来说,学术机构知识库的人力成本主要包括:①聘用学术机构知识库工作团队而产生的费用(含人员选拔费用、考核费用、会议费用、差旅费用等);②人力资源的使用成本(在机构库建设过程中需要支付的人员工资、办公经费、专家学者劳务费等);③机构库团队成员培训成本(包括岗前培训和执行任务中的学习、交流与培训等产生的费用);④其他成本(如:在机构库的建设期间有人员离职而造成职位空缺而产生的离职成本,人员短缺造成其他人工作量的增加或者机构库建设时间的延长产生的成本等)。
物力成本主要包括学术机构知识库建设全部周期内所需要用到的软件、硬件及其运行产生的成本,如:软件部分有软件选型成本、开发成本、开发工具成本等;硬件部分有计算机、网络材料、网络设备、办公设备、机房等;运行产生的成本包括设备运行产生的需要分摊的电费、暖气费等。
信息成本主要包括:知识库收录公开发表或出版的学术论文、学位论文、专著等知识对象,获得出版机构的许可所需要支付的费用,以及纸质知识对象数字化的费用等。
3学术机构知识库生命周期成本构成
31规划阶段
规划阶段的成本主要由人力成本构成。由于机构知识库项目规划小组的人员投入到知识库的工作时间不同,单位时间不同角色的人员成本也不同,因此,一般计算人力成本时,不同角色人员的成本要乘以一定的系数,以区别不同人员花费1小时所产生的不同成本。但是,因为国外学术机构各类人员的薪金水平是保密的,所以本文参考岗位职责的重要性来确定相应的权重。其计算公式为:
规划阶段成本公式:
C规划=R1r1+R2r2+R3r3+…+Rnrn(1)
其中,Rn为机构知识库规划中第n个参与者的工作时间,以小时为单位,rn为机构知识库第n个参与人员的岗位职责系数,Rnrn即第n个规划参与者的成本。其他阶段的人力成本也可参考公式(1)进行核算。
32开发阶段
开发阶段的成本包括软件选型成本、开发成本、人力成本等。学术机构知识库的开发阶段的成本公式如公式(2)所示。
学术机构知识库开发阶段成本:
C开发=D1+D2+D3(其中,D2=∑di+Dt+De)(2)
其中,D1为机构知识库软件选型成本;D2为开发成本,D2=∑di+Dt+De,di为机构知识库开发各功能模块的开发成本,Dt为开发工具的成本,De是在开发机构知识库运行不佳的情况下重新开发的成本;D3为人力成本。
机构知识库软件选型成本主要包括对不同机构知识库现成软件的功能、适用性等比较分析的产生的成本以及不同软件试用产生的成本。
开发成本中,需要注意的是:①机构知识库开发各功能模块的具体成本需根据模块数量和功能多少而定。②开发工具成本除了付费的操作系统、数据库系统、测试工具、管理工具等等之外,采用免费开源软件的成本也应计算在内。开源软件虽然免费,但是使用成本也不一定为零,比如Open Repository软件根据科研机构的需求,采取变动价格方式,安装费用为9 900美元,每年的运行维护费为4 950美元[14]。③由于技术更新换代的加速和需求的变化,机构库就需要重新开发或部分重新开发,因此重新开发的成本De也是需要重视的。如美国罗彻斯特大学(University of Rochester)在2002年使用DSpace建立了机构知识库,发现机构知识库的功能不能吸引科研人员主动参与,数据主要靠管理员添加。在2009年,该大学组织了相关人员实际参与学校的科研过程,了解科研人员需求,在此基础上利用开源软件开发了IR+系统[15]。
在开发阶段人力成本上,需要注意的是人力成本和开发工具的选用也是直接相关的。CSean Burns对美国机构知识库调研发现[13],采用开源软件开发机构知识库的人力成本相当于个性化机构知识库开发人力成本的一半,而且硬件成本和软件成本也都比个性化机构库的少(如表1所示)。表1不同软件类型的设计的人工、软件和硬件成
其中,D4为人力成本,D5为硬件成本,D6为软件成本,D7为部署测试需要的网络和带宽分摊的成本。
硬件成本主要包括新购置或者分摊服务器、网络设备、台式机等设备的费用。硬件的成本资金的投入在整个生命周期中相对比例较高,特别是在机构知识库联盟结构中,要涉及的成本尤其高,主要是要采购服务器和存储阵列。硬件成本存在一次购置,多个环节分摊的特点,比如为分摊到其他应用上,或者在运行阶段分摊等。软件成本主要包括部署机构知识库所支持的服务器的操作系统和管理系统的软件成本。网络和带宽成本分摊在部署阶段和运行维护阶段。
34运行和维护阶段
学术机构知识库的运行和维护成本主要包括:知识产权成本、知识对象加工成本、知识对象录入成本、人力成本、宣传和推广成本、知识对象管理成本以及机构知识库正常运行支持环境成本(含所需要的网络、机房等基础设施成本以及设备运行产生的需要分摊的电费、暖气费等)。其计算公式如下:
学术机构知识库运行和维护阶段成本:
C运行和维护=M1+M2+M3+M4+M5+M6+M7(4)
其中,M1为知识产权成本,M2为知识对象加工成本,M3为知识对象录入成本,M4为人力成本,M5为宣传和推广成本,M6为知识对象管理成本,M7为运行支持环境成本。
知识产权成本指知识知识库收录公开发表或出版的学术论文、学位论文、专著等知识对象,获得出版机构的许可所需要支付的费用。知识对象加工成本指对拟收录到机构知识库的纸质数字对象进行扫描数字化所需要投入的设备、格式转化等成本。Mary Piorun对Lamar Soutter图书馆数字化学位论文的成本进行了分析[16],指出数字化320篇博士学位论文,并存储到机构知识库的成本为23 562美元,合028美元/页,数字化的时间成本为906小时,每篇博士学位论文数字化用时为170分钟。此外,获取作者的数字化授权耗费了133小时,替代论文中的签名页额外耗费了26个小时(见表2)。
表2数字化学位论文预估成本和实际成本对照表
项目小时劳动成本/成本(美元)每个文档最小成本每个文件的成本(美元)每页成本(美元)预估实际预估实际预估实际预估实际预估实际扫描2252404 5004 800454515001500006006质量控制2251335 6252 92645251875914008004文摘OCR1001602 5003 52020308331100003004添入知识库100542 5001 8902010833591003002签?名?页1332 926259140004替代文档2691052840001项目管理751602 6255 60015308751750004007设备软件10 000990合计72590627 75023 56214517059177054024028备注:预估每篇博士论文250页,预估成本的论文数为300篇,实际成本为320篇。来源:参考文献[16]。知识对象录入成本主要指数字化的知识对象采集入库的成本,知识对象的录入方式不同,成本也有细微的差别。如果采取人工录入方式则录入成本是人工成本的一部分,如果录入是通过购买特定资源上的数据导入机构知识库则表现为信息费用。
运行和维护阶段人力成本涉及的人员主要包括:知识对象收录人员、审核人员、数据库的管理维护人员、服务人员等,有全职人员、专业人员、辅助专业人员、行政人员和学生等,其中专职人员承担的责任最大。这一阶段人力成本的量化度量可以通过工作人员自行填写工作记录,确定该项工作用时来计算;也可以通过机构知识库系统登录日志中记录的人员在线时间来计算。
宣传和推广成本包括运行之初的宣传成本和运行过程中的宣传推广成本;学术机构首先要对学术机构知识库的实施背景、目标、收益等进行宣传,提高工作人员的认知,这个过程均产生相应的成本。
知识对象管理成本包括元数据的采集、抽取成本、加工成本、保存、服务等机构知识库的维护成本。其中,知识对象的保存需要分摊部署阶段的硬件成本,比如存储设备、服务器、电脑等。该部分成本往往由相应的项目支持。可以通过宣传成本的投入降低技术的维护成本,这是因为通过宣传推广,增强了科研人员和其他相关人员对机构知识库的认识,通过培训,提高了维护机构知识库的技能,这均可以提高资源整合的效率,降低维护的技术成本。
机构知识库正常运行支持环境成本,依托学术机构知识库的建设者和部署机构,是科研机构的图书馆,由于图书馆作为信息服务的阵地,设置了网络中心或者信息中心,建设机构库除了购买部署阶段的服务器和存储外,还需要购进交换机、UPS不间断电源、硬件防火墙等,将使得硬件成本增加。因此,应尽量选择完善的网络中心作为机构库的存放地址,这样不仅节约技术成本,还能保障数据安全。运行环境的成本需要相关项目的支持,也有的项目从外部获得资金支持,比如通过学校、区域或者国家基金等。
35停止运行阶段
学术机构知识库停止运行有两种情况:其一是学术机构知识库所在科研单位决定加入学术机构知识库联盟,即把现有机构知识库的内容和用户数据迁移到机构知识库联盟中,现有机构知识库停止运行;其二是由于机构知识库运行效果不理想、项目经费不足、人员流动、机构知识库建设与运行相关项目结项等主观和客观等原因,造成的学术机构知识库关闭,停止运行。对于第一种情况,停止运行的成本主要涉及原有机构知识库的数据迁移成本;第二种情况涉及的成本主要是机构知识库的知识对象的元数据和原文的导出保存成本,以备其他应用系统使用。
4结论与建议
成本问题贯穿学术机构知识库整个生命周期,是学术机构知识库建设的关键问题。学术机构知识库的成本主要由人力成本、物力成本和信息成本构成,在机构知识库生命周期的不同发展阶段,成本构成三部分各自所占比例也有所不同,具体内容也有差别。人力成本是学术机构知识库全生命周期都涉及的成本,但不同阶段的复杂程度不同。规划阶段涉及的人力成本主要是规划小组人员成本,开发阶段人力成本受到开发软件及方式的影响较大,运行维护阶段的人员成本最为复杂,包括知识对象加工、录入、宣传推广和知识对象管理等工作产生的人力成本;物力成本主要涉及开发、部署和运行维护阶段,以软硬件成本为主要组成部分,并包含机构知识库运行需要的良好环境成本。物力成本受到不同开发方式的影响,属于可控的可变成本;信息成本以知识产权成本、宣传推广成本和知识对象加工录入成本为核心,兼顾停止运行阶段的数据迁移成本。信息成本属于可变成本,受到机构知识库收录规模的影响。
学术机构知识库生命周期的各个阶段成本构成分析,是科学安排与规划学术机构知识库建设进程的重要依据,也是科学合理安排资金和人员、有效控制机构知识库建设成本,全面提升学术机构知识库的建设效率的前提和基础。从学术机构知识库生命周期不同阶段的成本构成角度来看,建设知识库应注意以下几个关键问题:
(1)在学术机构知识库建设的规划阶段,应充分研究知识库生命周期各阶段成本构成的内容与特点,结合机构知识库的战略目标和未来市场变化,科学测算知识库全生命周期的成本总量和各阶段投入,为学术机构知识库建设的健康发展打下基础。
(2)学术机构知识库建设的各个阶段所需的人力资源成本是所有成本构成中最复杂的部分,需要全面评估各阶段的工作负荷、用人要求,结合人力资源市场供求状况,做好人力资源成本测算工作。
(3)学术机构知识库的物力成本因开发方式不同而不同,在知识库规划阶段,应当充分考察和评估不同的知识库开发方式,选择其中最适合本机构的方式,以确保知识库建设目标的实现。
(4)学术机构知识库的信息成本与知识库的收录规模及战略定位直接相关,规模越大,战略定位越高,信息成本就越高。因此,在建设知识库的过程中,学术机构应根据组织战略和知识库建设战略全面测算知识库的知识规模,对信息成本做出科学预算。
(5)学术机构知识库的生命周期与组织战略密切相关,而且知识库的建设本身也是学术机构的重要战略行为,学术机构的建成与正式运行并不意味着投入的结束,进入到正式运行阶段以后,仍需要大量投入人力、物力和信息成本。知识库建设全生命周期本身就是一个持续消耗的过程,学术机构应当充分利用好知识库,提高使用效率,并加强知识库使用效率的评估与分析。只有把成本分析与效率评估结合起来,才能获得投入产出的科学认知,从而不断提高学术机构知识库建设的效率和影响力。
参考文献
[1](美)伊查克・爱迪思.企业生命周期[M].赵壑,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4:8.
[2]开放存取知识库名录官网[EB/OL].http:∥/,2015-05-25.
[3]吴绮云,刘俊杰,赵慧真.高校图书馆自建特色库生命周期延长策略:以泉州运动鞋类信息数据库的更新维护为例[J].河南图书馆学刊,2015,(1):45-47.
[4]胡翠红.基于数字图书馆不同生命周期的组织文化[J].现代情报,2006,(1):101-102.
[5]庞恩旭,张倩,何芸.基于资源生命周期的机构知识库成本模型研究[J].图书馆工作与研究,2014,(3):27-31.
[6]李世辉,韩庆兰.基于生命周期成本管理的知识库构建研究[J].会计研究,2013,(7):35-41.
[7]邓子基.现代西方财政学[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94:186.
[8]李大玲.学术机构知识库构建模式研究[M].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9:45.
[9]张斌,郭军.软件工程及应用[M].沈阳:东北大学出版社,2007:43.
[10]陈长顺.计算机导论[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0:196.
[11]朱学义.会计改革热点研究[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9:90.
[12]闫星宇.产业模块化研究[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9:66-67.
[13]C.Sean Burns,Amy Lana,John MBudd.Institutional Repositories:Costs and Benefits[EB/OL].http:∥cais-acsi.ca/proceedings/2012/caisacsi201210burns.pdf,2015-03-02.
[14]An easy and cost-effective solution for setting up institutional repositories[EB/OL].http:∥oai5.web.cern.ch/oai5/images/posters/14-tate.pdf,2015-03-20.
关键词:高速铁路;工程测量;精度;模式
中图分类号:U238文献标识码: A
高速铁路的不断发展使得工程设计、施工和运营等各项组织发生了较大的变化。迫于铁路改革形势的变化,提高铁路测量精度是当前施工的必然要求。为了使高速铁路的建设具有一定的技术基础,不但需要改进测量精度,还需要改进测量方法和测量流程,只有这样才能降低施工成本,提高整个工程施工的效率。
一、高速铁路测量的特点分析
(一)传统铁路线路测量的技术特点
传统铁路测量主要分为四个阶段,主要有航测、初测、定测和补充定测。其中,航测的布设精度为外控导线,主要目的是用其进行水准测量和绘制精度的测量等。初测阶段不再以对地形的测绘为主,是对地形的局部进行补测。补充定测主要是对技术设计局部方案的变化地段进行补充测量。在测量中使用到的测量仪器主要有数字水准仪、经纬仪、GPS和全站仪等。在施工中的主要技术特点是在初测的基础上增加了航测工作,随着航测技术的加入使得铁路测量的精度有了很大的提高。但是在测量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对于线路平面图的测量有一定的误差,实际测量和图上的测量误差相差3m,若是进行平差,精度就能有效提高。在测量中,控制系统不统一就会造成地形的后期定测中线偏离图上的定线。
(二)现阶段铁路测量的技术特点
在控制测量工作中,对于航测水准和初测水准必须重复测量两次,控制测量的重复不但增加了测量的工作量,一定程度上也使得测量的勘测设计周期加长,控制层次较多从而导致平差过程重复性较大。除此之外,由于测量资料不统一,使得三级控制之间的误差较为严重。测量中的起算点一般是满足测量精度的各种导线点,对不同未知点的测量坐标值相差5m。为了满足定测放线,需要避开两化更正计算,在测量中,线路导线有平差和不平差两套坐标,定测交点测量也是如此。测量资料的多样性会使得后续工作难以顺利进行。在测量中受到测量模式的规定,使得测量数据具有一定的差异性,很难满足航测数模体系的要求,对勘测设计的一体化造成一定的阻碍。
二、高速铁路测量精度标准
在高速铁路的测量中,适当增加资金投入或是加大人力物力的投入力度一定程度上有利于铁路工程测量标准的提高。盲目的提高测量精度,表面上看似加大了保险系数,但是由于没有经过实验资料和理论的验证,从而导致各种资源的浪费,严重情况下会导致工程的质量产生一定的问题。一些铁路测量条例中严格规定,由于列车运行速度的提高使得施工过程中对线路的平顺性要求逐渐提高,所以对测量精度的要求也较高。对施工各阶段的测量、设计和勘探使用平面或是高程控制网对其精度进行勘探。一些施工人员认为国家控制网精度不够,应该在每条高速铁路上建立独立的控制网络。对工程测量的相关问题应该进行全面考虑,从经济、质量和效率几个方面进行分析。
在施工中,当控制测量提高一个等级时,测量中使用的经费就会增长40%,此外,观测时间也会随着测量经费的增长出现成倍的增长。在现阶段的工程测量中,较多的工程项目勘测施工时间都较短。对于二三等控制网的精度而言,在施工中的条件通常是十几甚至是几十公里的长边,这样的施工条件会使得施工密度不能满足施工的要求,当加密条件变为0.5米的短边进行加密时,控制网的精度就会回落到导线精度。高等控制网的布设处理除了对精度有较高的要求之外,还有其他方面的问题,例如测量具有较少的一等控制点,在对平差进行计算时,其计算依据不同于低等级控制网的计算,相对而言前者的计算更为复杂。在测量中针对天文、重力等问题需要较为专业部门进行测量,通常情况下,铁路设局不具备施测能力。
一般情况下,在区域较小的范围和地区使用独立坐标系统,将地球面当做平面就不需要做高斯投影,由于铁路途经路段较长,导致球面特性难以忽略。由于独立的高速铁路没有高精度天文和测量重力的优势,导致控制网呈现狭窄线行,难以对施工精度进行控制。以大国家的同一坐标定位的比例是地图沿途经过的道路、河流和城市地区等。由于铁路的建设是另辟途径的,导致一些关系难以进行理顺。提高列车速度会使得路基和桥梁结构等受力情况出现变化,由于列车速度的影响会使得高速列车的平稳性提高,从而使得铁路线性的标准进一步提高。
三、高速铁路工程的测量模式研究
使用传统的测量模式对中线测量以实地测设桩为准,一定程度上会造成较大的误差。在控制点的布设中,一般采用全站仪或是GPS设备对中线进行测设,对定测交点的测量和初测导线在测量中会跳过,使用这样的测量方法会使得中线桩和航测图受到同一模式的控制。几厘米的误差会使得实测线路和选线吻合程度较高。使用这种测量模式具有较好的优越性,测设中桩主要使用的是一次布网控制点,很少使用长距离的连续转点,一定程度上避免了误差的积累。在测量中可以进行任何形式的切入测量,不对线路进行改变就不会出现断链现象。这种测量方法可以间断的进行中线测量。为了尽早的开展地质和桥梁作业,需要对桥隧地段进行测量,当航测的精度提高以后,还应该对重点地区设置一些中桩,可以直接对一般路基进行测量,主要使用的测量模型是航测模型。
测量模型的改革主要分为初测和定测,初测的改革方案主要分为三点,首先是不进行交点测量,对线路中线的测量主要从初测导线直接进行测量,使用这种测量模式可以减少测量的控制层次,使得测量的计算程序得到一定的简化,从而更好的提高测量的精度,让全站仪和GPS可以得到推广和使用。其次是将初测导线和基平、航外控进行综合性的测量,然后直接放线对交点进行测设,这样就可以避免了初测导线的使用。这种方案容易使得人们快速的接受,但是会牵涉到生产组的问题,所以在测量中有一定的困难。最后使用的初测方法是对航外控进行一次性控制,对中线的测设直接从外控点上测设。使用这种方案可以减少初测工作量,使得测量的可靠性得到提高。初测仅需要做各项专业调查和测绘等工作,一次控制的测量方案可以为设计的开展创造一定的条件。初测之外的测量就是定测,使用高精度的数字模型测量横断面,主要是用航测的方法对横断面进行测量,这种测量模式不会受到环境的影响,可以适当减少施工中人力的投入,使得工作效率进一步提高。此外,航测法的成果较为规范化和数字化,为铁路的勘探设计提供了基础方案。另一种定测的方案是使用高精度的数字模型进行阶段性的测量,这种方法不但可以减轻工作强度,还可以进一步优化线路方案。
结束语
高速铁路的施工对铁路的平面控制和高程控制的精度进行了深度的勘探,根据铁路的布设等级和布设层次可以为工程测量提供精确的数据,从而促进铁路建设的快速发展。
参考文献:
[1] 张红利.高速铁路工程测量精度和测量模式[J].数字化用户 ,2013(17).
[2] 姜晨光,董勤景,江世朝等.对高速铁路施工三维精准测控问题的几点思考[J].现代测绘,2013(2).
【关键词】电力系统;电气设备;在线监测;技术分析
1引言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电力事业也在不断发展,我国目前对电气设备的监测与维修也得到了发展。目前全国各行各业的发展,使用电负荷一度攀升,而且没有下降的趋势,但是我国电力发展相对比较落后,使得电力发展出现季节性或结构性短缺的现象。为了使全国不断增加的用电需求得到满足,就必须及时检修出电力系统的缺陷,跟随时展的脚步,对电力系统进行合理的调整和修缮,避免损失的发生,保证系统正常安全地运行。
2电力系统电气设备在线监测技术发展现状
传统的电气设备检修技术存在比较多的缺点,还需要不断地发展和完善,使得该技术能满足社会对电力系统的需求,而在线监测系统就是为了适应社会发展产生的新技术。
2.1传统电气设备检修中的缺点
传统的电气设备检修方法虽然能避免一些故障的发生,但是和电气设备理想状态脱离了,使得电气设备停止工作,因此就对电力系统的稳定性产生了影响,同时无法保证试验的准确性。因为检测的时间几乎都是定期的,所以电气设备故障可能发生在非检测期,而此时若发生故障就会导致资源的浪费,还会使电气设备受到损害,引起过度维修的问题。
2.2电气设备在线监测技术的原理
随着科技的发展,计算机技术不断发展,计算机系统已经应用于各种项目中,因此将计算机系统与电力系统监测工作结合起来就产生了在线检测电气设备技术。该技术主要是对运行中的电气设备产生的信号进行收集、整理和传输工作,使得电气设备能在带电的状态下进行监测,不影响电力系统的正常运行。计算机系统的功能就是收集采集数据,整理后提交给总控制系统,使管理人员能更形象地观看各个电气设备的工作情况和运行状态[1]。
2.3电气设备在线监测技术的优点
在电力系统的正常运行过程中,在线监测技术能对工作中的设备进行监测,全面监控其运行状态,结合相应的数据指令对电气设备状态进行监测,使得监测有针对性,从而减少能源的浪费,也能减少过度维修等问题。这样就会使电气设备一直在最佳的状态下工作,减少被迫检修的现象,使电力系统的使用能取得更高的经济效益[2]。
3对电气设备在线监测技术的要求
传统的检修系统存在一些问题,使得检修工作不能顺利地进行,而在线监测系统的发展也要按照传统方法的问题进行改造升级,尽量避免这些缺点,以此提高整个系统的运行效率。
3.1对检修评价状态的描述改革
目前,我国对于电气设备运行状态检修结果的评价缺乏具体意见,一般填写的评价都是合格或不合格,缺乏对具体问题的细致描述,不能对后期的修理工作提供良好的指导。因此,对于这种现象,只能通过完善评价体系来确保电气设备在检修过程中的情况得到详细的描述。评价体系可以具体划分为几个描述观察的部分,如运行状态、裂化速度、阀值接近程度等,对各部分内容进行详细的描述。还可以对计算机检测的数据和在线的运行状态进行记录分析,通过收集整理分析找出数据变化和电气设备状态之间的联系,为以后的检修工作做好基础准备工作[3]。
3.2对在线监测技术的功能要求
在电力系统运行工作中,想使计算机在线系统检测的数据准确,就要保证电气设备不被其他因素影响。所以电气设备在线监测系统不仅需要有自检能力、自我监测能力、危险报警能力,还需要具备一定的抗干扰能力,使得计算机系统收集的信号稳定、便于传输。该系统在设定标准数据线之后,就依靠在线系统传输准确的数据,以此为监测设备故障、各系统数据等提供实时可靠的数据,帮助定位故障发生的性质、程度和位置[4]。
4电气设备的检修策略
目前对电气设备运行状态的评价与分析是电力系统检修的依据,也就是说,在对电气设备进行检修时,要明确故障发生的情况、变化率和数据的变化,根据这些采取相应的措施推进电力系统的发展。
4.1对运行状态的检测
在对电力系统设备的诊断中,对相关设备进行相应的检测具有一定的意义。具体面对的模式不同,使用的检测装置和方法也不同,需要采用科学的方法对提供的一系列的数据进行分析处理,减少其他信息的干扰。在检修的过程中,想要保持电力系统能正常运行,就要对运行中出现的漏洞进行补救,通过科学分析预测方法,设置预测时间,降低对电气设备的破坏。使用电气设备在线检测技术后,对电力系统运行状态的监测变得更容易,很多数据的收集和整理工作都可以由计算机系统完成,随着收集数据的增多,监测将变得更精确[5]。
4.2预测和评估运行状态
在电力系统的运行过程中,预测方式有很多种,一般都是以一种运行的状态为前提,使用科学的预测数值进行设置后,提高各个设备的可用性。对电力系统的运行状态评估后,使得检修工作进行得更容易。在电气设备在线监测系统中,监测的准确性以设置数据的准确性为基础,使得系统的预测和评估工作进行得更顺利,及时发现系统出现的问题,及时解决并避免出现损失。
5电气设备在线监测技术的发展前景
在电力系统中,检修技术和理论应用有着紧密的联系,一般包括三个方面:电气设备预测技术和决策技术。对很多的工业国家来说,设备使用的期限已经接近老化阶段,机器发生故障的时间越来越短,越来越频繁,所以很多公司都要采取相应的方案来延长设备的使用周期,以此来提高经济效益和设备利用率。在使用在线监测技术监测电气设备运行状态时,既节省了检修时间,又提高了机器的使用效率[6]。目前该系统还存在一些问题,比如,检测系统检测的结果不够准确,如何提高电力监测系统的抗干扰能力等,都需要各技术人员不断攻克现有的难题,这就需要发挥各科研单位人员的优势,集中多方力量解决技术难题。目前监测系统中的阻性电流测量技术和介损测量发展得比较好,还需解决的是传感原件的一些问题,想要保证电力设备在线监测技术能更好地为人民服务,就需要进一步提高整体的工艺水平,提高系统的可靠性。我们要学习吸收国外先进的技术工艺和科研成果,加快我国电力设备的发展进程,加强开发,研究出可供利用的软件。可以设置精准的监测系统,通过收集、归纳、调查、分析工作,总结出精华,形成专业的、精确的系统,以此作为监测的依据。
6结语
电气设备在线监测系统的在线监测工作是一项复杂的工程,目前我国的电气设备在线监测技术发展还不够完善,所以,在对不同的设备进行监测时要根据设备的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对收集的数据进行分类整理,归纳总结出规律,提高系统对数据分析的准确性。在日常工作中,要根据电气设备在线检修技术及对应的各个问题和功能,进行讨论与研究,不断实践,提高检修技术水平,推动电力事业的整体进步。
【参考文献】
【1】黄小敬,刘兵,等.基于在线监测数据和GIS的输电线路全工况在线监测系统[A]//2015年全国电气设备安全与信息技术研讨会暨中国电机工程学会能源与信息专委会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5:71-79.
【2】姜华.农村电网高压电气设备在线监测技术分析[J].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4,9(6):90-92.
【3】陈汶,黄华.电容型绝缘结构高压电气设备在线监测[A]//第十六届华东六省一市电机工程(电力)学会输配电技术研讨会•福建卷论文集[C].2016:180-185.
【4】林诗蕾.高压电气设备的在线监测与状态检修措施分析[J].数字化用户,2015(14):87-87.
【5】史佳芹.关于变电站高压电气设备状态检修若干问题的全面探究[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6(31):174-1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