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小学家长会材料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大家晚上好!欢迎各位光临我们某中(小)学某班,我是某班的班主任,见到你们非常高兴!对各位家长自开学以来对我工作的支持与配合,我由衷地表示感谢!
首先,我对我们班做个简单的介绍:某班共有32人,其实男同学12人,女同学20人,学生成绩都很优秀,在今年的校运会上也获得很好的成绩,学习成绩在整个年级上也是排名靠前,省略。
借此家长会的机会,就孩子学习和家庭教育,依我个人理解,给诸位家长几条建议,不当之处,敬请批评指正。
1.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孩子的学习态度、习惯、思维方式等许多重要的东西,都是在这个阶段形成的。帮助他们培养和建立起立这些,是家长和老师共同的任务,完成这个任务,需要我们不断地学习和探索。家长的观念,就是子女的起跑线。建议各位家长在工作之余,多看些家教方面的书籍;
2.建议家长回家以后,让你的孩子尽可能多地列举自己的优点和缺点,如果结果是缺点明显多于优点,就说明你的批评和指责过多,已经影响了孩子的自信。家长要学会“赏识教育”,学会表扬和鼓励;
3.持久的兴趣和良好的习惯,比考试的分数要重要得多。只要家长和老师携起手来,在激发兴趣与培养习惯上多思考,多想办法,就一定能帮助孩子找回学习动力的源泉;
4.言传不如身教,身教不如环境塑造。家长做给孩子看,或陪着孩子做,比“喊破嗓子”说教效果好;天长日久坚持做,比想起来做一阵子、想不起来扔一边效果好;
[关键词]农村小学 数学课外阅读 阅读现状 方法
[中图分类号] G62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5)17-054
农村小学生大多是留守儿童,缺失家庭教育的引导。阅读习惯差、阅读书目单一、阅读能力弱等都是农村小学生课外阅读存在的问题,造成了农村小学生数学阅读方面的危机。这几年的教学中,笔者发现大多数学生的理解力都很差,还缺少对数学的学习兴趣,为此笔者一直想做这方面的研究,自我市实施《关于推进连云港市小学阅读工程的通知》以来,笔者开始关注并研究学生数学阅读与数学理解力提升的关系。究竟是什么数学阅读?小学生数学课外阅读的现状怎样?加强和改进小学生数学课外阅读可采取哪些措施?下面笔者就这几个问题作一些探讨。
一、数学阅读的内涵及重要性
阅读是一种行为、动作。准确地说,它是一个过程。阅读不是语文学科的专利,它应该贯穿各个学科,前苏联数学教育家斯托利亚尔说:“数学教学也就是数学语言的教学。”这就是数学阅读的由来。数学阅读是指围绕数学问题或相关材料,以数学思维为基础和纽带,用数学的方法、观念来认识、理解、吸取知识和感受数学文化的学习活动。笔者认为,数学阅读就是读者对数学材料的感知、认读,并通过手脑并用来实现对阅读材料与原认知结构的相互作用,从而形成新的认知结构的过程。通过数学阅读教学,可充分发挥数学教材的最大作用,提高学生数学语言水平、数学表达能力、逻辑思维能力、探究能力以及终身学习的能力;积极提倡学生的个性化学习,使每个学生都能通过自身的努力达到各自可以达到的水平,实现素质教育的目标。随着课改的实施和教育理念的更新,培养学生数学阅读能力以促进学生数学能力的全面发展对其终身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二、农村小学生数学课外阅读的现状
笔者选择本校六年级学生数学课外阅读现状作了问卷调查。随机抽取六年级100名学生完成问卷,所以调查结果具有普遍性。问卷内容涉及小学生数学课外阅读的兴趣、阅读时间计划安排和阅读氛围环境影响、阅读途径及阅读方法、课外阅读交流效应等诸多方面。据调查发现,现在农村绝大多数小学生根本不知道如何进行数学课外阅读。调查结果很让人担忧。例如,60%的学生认为阅读是语文或英语的事情,数学学习只要能解题就可以了;学生拥有数学课外读物的仅有20%,其中包括《小学生数学报》;88%的学生认为数学阅读对提高理解力有帮助。分别有72%的学生渴求通过数学课外阅读增加知识,提高数学解题能力。仅5%的学生有课前预习、课后记数学日记的习惯。调查也暴露出了农村小学生数学阅读中遇到的各种困难和现实存在的阅读障碍。如学生拿到数学题后不是先仔细阅读题目条件,而是依葫芦画瓢地解题;自认为对解决实际问题头疼,因为难以对题目中的众多条件进行正确理解;阅读习惯差、阅读书目单一、阅读能力弱等是农村小学生数学课外阅读存在的主要问题。
三、解决农村小学生数学课外阅读问题的对策
如何解决农村小学生数学课外阅读中遇到的各种问题,消除阅读障碍,通过数学课外阅读,构建完整的知识结构,培养学生的数学理解能力,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这需要教师、学生、家长、学校和社会的共同努力。
我国数学教育家张广厚在给母校学生做报告时特别指出:“只做题不看书,是学不好数学的。”学校是实施教育的主阵地,实施教育的主体是教师。教师是智慧与理性的管理者、教育者。创设什么样的数学育人环境,给予什么样的数学环境影响,让我们校园处处有数学,这本身就是一种挑战。学生在阅读材料的选择、计划的制订及阅读方法等方面都迫切需要教师给予及时指导和帮助。下面笔者就这些方面做一些尝试。
(一)营造浓厚的阅读氛围
第一,开好开学第一次家长会。我们把每学期期中考试后的家长会提前到学期初召开,笔者对影响学习的诸多方面及需要家长配合的内容进行整理,在家长会上做好动员工作。笔者动员家长保障陪孩子读书的时间,让家长知道陪孩子读书陪的不是时间是责任,让家长明白孩子数学能力的提升还要靠大量的阅读和理解。
第二,充分利用学校网站、笔者的博客及六(1)班的班级博客、图书馆、图书角、红领巾广播站、橱窗、黑板报等,以学生喜闻乐见、耳熟能详的“数学知识”作为内容,主动传播,形成强有力的视觉和听觉的“数学文化”磁场,让学生时刻感受数学的魅力,形成良好的阅读氛围。
(二)保障充足的阅读量
让学生分享自己的课外书目,增加学生的阅读量。除了继续坚持每期必读小数报以外,本学期实验班六(1)班同学数学读物阅读量猛增,借阅踊跃,他们不断为集体书库提供丰富精彩的数学阅读书源。很多学生在这种氛围影响下都将家中自己喜爱的、父母通过各种途径购买到的数学读物提供出来给大家分享,如管之誉同学将自己的一套10本精美数学科普读物无偿提供给班级分享。另外,借阅登记制、好书预定制、快速漂流制、心得分享制等的尝试,让学生们从被动阅读逐步转变为主动阅读。初步估计,本学期每个学生阅读的数学读物至少在5、6本以上,多的达10本以上。这样,保障了充足阅读,调动了学生阅读的积极性,进一步促进学生阅读能力的提升。
(三)指导学生科学阅读
让数学阅读走进学生的学习过程,数学教师应掌握一定的阅读指导策略,指导学生进行有效的数学阅读,激发学生阅读的动机和兴趣。教师应循序渐进地指导学生数学阅读的方法,使学生从“要我读”转变“我要读”,最后上升为“乐读”“爱读”。
1.引导学生制订课外阅读计划
我们通过调查了解学生的个体差异,落实一些课外阅读书目,再根据学生反馈的喜欢文章的体裁和书的类型来进行课外阅读材料的落实,是有较强的可操作性的。根据实际教学情况,师生可共同制订一个详细的课外阅读计划,以期在实践中能克服阅读的盲目性和低效率。这样,学生阅读的课外材料就不是单向的强迫,而是可选择的建议,那么,课外阅读在选材上就更贴近学生,备受学生欢迎。
2.指导学生写数学日记
指导学生写好每周一次的数学日记,并让学生在本班的数学兴趣小组上进行交流、评价。指导学生写数学日记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从身边日常生活中发现的数学问题;以数学知识为主题的童话故事;印象最深刻的学习体验;数学活动报告或小论文;作业、考试后的反思;解题的方案和过程;典型的错题记录及分析;等等。
(四)开展丰富的阅读活动
我校六年级加大了学生数学报的阅读动员和指导,充分发挥出小数报的价值。本学期组织学生参加了“小数报杯”小小数学家读报系列活动(参加小数报现场比赛、参加小小数学家小论文比赛等),均取得了不错的成绩,这也大大鼓舞学生阅读的士气,增强了学生的上进心。
与此同时,在班级中每周抽一节课时间开展课外阅读兴趣小组活动。如举办读书经验交流会、知识竞赛、剪报、摘抄展览、数学日记交流会;开展阅读摘抄,进行以数学课外阅读为主题的数学手抄报展示;设立班级“数学挑战王”,每周在榜内出两三道数学趣味题,鼓励学生接受挑战、大胆揭榜等。教师对各小组的活动做出适当的要求与指导,但具体参加哪项活动由学生自己决定,自由发挥。这些活动的开展使学生有一种成就感和荣誉感,更让学生有了数学阅读交流的使命感,需要他们投入认真的数学课外阅读中,去做精心的读书交流准备。
开展数学课外阅读活动,不仅可以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而且可以拓展学生数学知识的广度和深度,使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得到充分发挥;能培养学生阅读、理解、自学的意识和能力。作为一名数学教师,指引学生在数学的知识海洋中畅游,历练出不凡的数学理解能力、思维能力、创新能力等,有不同的数学思考方式、数学思想方法,对于学生的终身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我们应该为此不断努力!
[ 参 考 文 献 ]
[1] 王增奎,张晓然.阅读策略与技巧[M].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3.
[2] 余金鸿.对小学数学阅读方法指导的实践与探索[J].小学数学教育,2009(10).
[3] 王鲍军.走出“课外阅读”指导的误区[J].教学月刊(小学版),2008(12上).
[4] 严育洪.新课程评价操作与案例[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5] 王芳.小学生阅读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教学月刊(小学版),2008(1上).
一、聘请小学教师来园讲座,使家长正确认识幼儿园教育
针对部分家长急于让幼儿多学知识、盲目学特长的思想,我园聘请了小学低年级教师来园为家长讲座。小学教师用实例讲解了学龄前幼儿过多关注小学知识的强化而不注重生活习惯的养成,不注重能力和兴趣培养的危害。如在幼儿园就学拼音、做计算题等,上小学后课上没兴趣、不注意听讲,可成绩不错,使孩子认为学习根本不用努力,久而久之,养成不认真听讲的习惯,致使其后劲不足,学习成绩逐渐滑坡。通过听讲座,家长意识到幼儿园教育重在习惯兴趣的培养,让孩子在游戏中主动探索、积极参与、团结协作,才能习得知识、增长见识。
二、发挥家委会的作用,达成家园共识
家长是家园联系的桥梁和纽带,他们职业不同,来自不同岗位,代表各行各业的要求,有不同的意见和建议。我园经常召开家委会,及时了解家长和社会对幼儿园的希望和要求,理解家长、服务家长。家长也了解了幼儿园的良苦用心,真心地配合、支持幼儿园工作,协助园里开展各种活动,达成家园共识。
1.家长参与制定食谱。“吃”是家长最关注的问题,我园每周五下午,由后勤园长、保健老师、食堂管理员、采买员和家长代表一起制定带量食谱,让家长全面了解食物的进货渠道、食物的加工制作过程等,这样家长对幼儿的“吃”放心了,心里踏实了,对伙食的满意程度提高了,对幼儿园更加信任了。
2.家长亲自做好宣传工作。我园在组织、开展大型活动之前都要召开家委会,让家长事先了解活动内容、意图和目的,同时,家长对活动提出合理化建议。会后各班家委会成员在班里积极宣传活动内容,对不同家长的反映给予解释、引导,积极做好家长工作,为各项大型活动的开展做好铺垫,做活动的支持者与合作者,使活动顺利进行。
三、请家长参加各项活动,转变家长育儿观念
在家委会的配合下,幼儿园经常邀请家长参与各项活动,在活动中,家长了解了幼儿教师的育儿方法,观察到自己孩子的优势与不足,因而能有的放矢地配合老师教育孩子。
1.召开新生家长会。为了让新入园幼儿尽快适应幼儿园生活,我园经常在开学前5天召开新生家长会。从幼儿园专题片的播放、幼儿入园须知的解读和入园前孩子生活自理能力的培养及家园如何配合等,给家长做详细讲解。同时,家长带着幼儿提前入园、体验、适应幼儿园生活、熟悉老师、认识新朋友,使家长和幼儿在精神上、心理上、行为上做好充分准备,使幼儿入园后尽快度过焦虑期。让家长对幼儿园自主、和谐的管理理念和处处为孩子着想的管理方法有了一定认识。
2.亲子手工操作活动,是让家长走进课堂,转变育儿观念的有效途径。亲子手工操作活动是隔周一次的家长与幼儿一起动手的课上亲子活动。通过幼儿对水彩笔的拿拿放放、图书画册的收收取取、各种材料的贴贴画画、缝缝剪剪等培养幼儿动手操作能力、生活自理能力和创新能力等。在活动中,家长发现自己孩子的长处与不足后,给予指导,从中感悟到幼儿动手能力的培养和习惯的养成远大于简单的知识灌输。
3.家长开放日活动是转变家长观念的重要形式。我园每周五是家长开放日,邀请家长来园参观幼儿一日生活及园所管理的各个环节。通过教学活动中幼儿回答问题的对错、动手能力的快慢,知道自己孩子在同龄儿童中的水平;通过幼儿喝水、洗手、做游戏等,使家长看到孩子的日常行为是否规范,能否和同伴友好相处,从而对孩子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家长亲身感受老师课上知识传授的方法和活动中的精彩指点,树立了正确的教育思想、学会了教育幼儿的方法,体会到了教师工作的辛苦。幼儿园定期向家长开放,促使家长增进对幼儿园工作的了解,逐渐转变家长的教育观念。
4.参加半日教学活动,正确认识幼儿园教育的先进性。为了引导家长育儿观念的不断转变,我园组织开展不同主题和内容的半日教学开放活动。如认识春天一课,教师们从让幼儿寻找春天到唱春天的歌曲、画春天的图画,到家长、老师和幼儿一起种植小花小草过程的系列活动中,幼儿牢牢地掌握了春天的特征。从中自然、直观地将幼儿园的教育理念、教育方式和方法展示给家长,使家长体会到幼儿园教育的专业性,感受到幼儿园教育的先进性;使家长对幼儿园教育有了正确认识,提高了家长素质,实现了幼儿园教育功能的全面发挥。
四、家长观念转变了,家园教育同步进行
由于家园双方不断探讨幼教规律,坚持学习、密切合作,幼儿园教育越来越受家长重视,育儿观念明显转变。现在,各班家长经常走进课堂,参加讲课、帮助替班。家长助教活动让家长由被动接受变为主动参与,达到了家园教育同步的最高境界。
1.家长助教。我们有计划地安排和邀请具有专业技能优势的家长与我们一起备课、参与教育活动,让家长走进课堂,协助教师较好地完成教学任务,实现教学目标。
“我是人民”是当军人的成立爸爸戴着军帽,穿着军装,走着正步进入活动室的。他教孩子们坐姿、站姿,进行队列练习;讲军队的生活、讲一切行动听指挥、讲军人的职责,孩子们既认真又投入;他要求孩子们好好锻炼身体、不挑食,长本领,长大才能成为保卫祖国的,成为研制新式兵器的科学家……远大的理想牢牢地树立在孩子心里。“我从哪里来”,是班里在医院妇产科当主任的王一妈妈,还有正在怀孕的张畅妈妈用课件形式给孩子们展示并讲述从一个母亲受孕、经过十月怀胎来到世上的经过,孩子真切地感受到妈妈的辛苦。一颗颗感恩的心被振动,一颗颗孝顺父母的种子埋在了每个孩子的心中。
一、小学英语朗读的误区
1.过分强调朗读表面现象
目前,大多学校都为小学英语开设了早读课,表面上书声琅琅,整齐无比,但缺乏朗读艺术。学校过多地重视学生齐声朗读课文这种形式上的整齐划一,从而导致部分学生对朗读课文产生厌倦感。已经会读的学生如果每天读相同的内容,会缺乏对课文的新鲜感;平时不善于开口的学生在齐声朗读时也会“浑水摸鱼”,只开口,不动脑,不能真正达到朗读的目的。
2.把“读”误解为“阅读”
大多数的老师把“读”当作“阅读理解”。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对学生做增加词汇量,增大阅读量的训练。这样做,违背了学习英语的最基本的原则,即“听说领先”原则,对学生开口说英语是相当不利的。
3.在课堂上忽视朗读环节
我曾经听过这样一堂课,教师的课堂设计重视了对学生英语知识和技能的培养,着力在单词新授和句型操练中大下工夫,但朗读课文时,多数听了一遍录音就草草收兵,误以为朗读练习是一件费时的事。而且这位教师在作业布置时,把朗读作为课外作业,只是笼统地让学生回家读3遍。笔者认为,这样做既浪费了课堂有效资源和有利机会,导致学生不能在习得语言的第一时间就进行“词不离句、句为离章”的练习,又抹杀了教师在课堂教学组织中的主体示范作用。
4.缺乏一定的朗读指导
在朗读过程中,有些教师非常注重学生大声的朗读,但对学生在这过程中出现的拖长音、读错单词、读破句等现象缺少一定的朗读指导。因此,作为教师首先要认识到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不一定是越响越好。它有多种朗读形式,可以是领读、单独朗读,也可以是朗诵或是背诵。在学生进行朗读之前,教师需要将朗读过程中学生可能出现的问题给予及时地指导。
5.朗读成为学生的一种负担
对于孩子的英语教育,大多数的家长都是“门外汉”,他们虽想让自己的子女学好英语,但缺乏有效的指导措施,只能根据孩子回家朗读课文和单词的情况来检测孩子在校学习英语的情况。这样,使得有些英语教师过于关注学生读课文的能力,不抓语言知识与技能,寻求表面“有效”的质量,使得朗读成为学生的一种负担,导致学生对英语学习丧失兴趣。
二、促进小学英语有效朗读的策略
针对当前在小学英语朗读方面存在的误区,根据小学英语的特点及小学生的年龄特征,教师在提高小学英语有效朗读时,可以采取以下策略。
1.充分指导,使朗读更有底气
在学生朗读中出现的问题,往往是由于教师缺乏指导。为了能让学生的朗读更正确、更地道,教师应在学生朗读时作充分指导。
(1)节奏、连读、重音方面的指导
大多数学生开始学英语时,基本已形成汉语的语音、语调习惯,由于受到汉语语言节奏的影响,学生读出来的英语单词都清清楚楚而且节奏一致。因此,教师在进行朗读指导时应重视英语节奏、连读、重音等方面的指导。
(2)培养学生养成听与读相结合的习惯
许多学生对朗读材料还读得字不成句、吞吞吐吐、丢三落四时,就让学生自己进行朗读,这既不符合学生的认识规律,又有悖于朗读教学循序渐进的总体要求。此时,教师应努力培养学生养成听与读相结合的朗读习惯。听录音或听教师领读,让学生跟读,也是教师进行朗读指导的有效措施。只有会读,才能读好。
2.即时朗读,使朗读更有实效
语言学家指出:“有用的语言材料通过朗读才能被读者领略、吸收,最后添加到自己的语言储备中。”因此,教师在进行语言知识传授过程中,要对所教单词、句型以及语段进行及时朗读。例如,小学高年级有Let’s read 部分的教学,可以结合词汇教学对朗读材料分段、分句进行朗读。即时朗读能更有效地让学生储存语言材料。
如在教学小学英语过去式这一教学内容时,为了加深学生对动词原形和动词过去式的记忆和理解,我特意编排了如下Chant:
Go, go, went,
I went to a park.
See,see , saw,
I saw the kite.
Fly fly flew,
I flew kites.
让学生齐声读完Chant后,我让学生从书本或是活动手册中去找到含有“went,saw, flew”的句子,并把它们朗读出来。学生会在书中找到许多句子并积极地朗读,如“I went fishing ./ I went to a park. / He went swimimng.”等。此时,教师可以因势利导,继续让学生去朗读含有过去式的句子,学生定会兴趣盎然地朗读。通过这样的即时朗读,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掌握朗读的内容,并真正体会朗读带来的乐趣。
3.合理评价,使朗读更有活力
我在朗读的评价中做到了以下几点:
(1)及时性
对学生的学习进行及时性评价,能把学生朗读中的问题消灭在萌芽状态,帮助他们形成稳定而持久的学习兴趣。
(2)差异性
由于学生的个体差异,使得学生的朗读能力具有差异性。针对这一特点,教师在评价中应因人而异,因材施评。我在评价中采用等级评价制,对学生所要朗读的内容进行可选择的划分。
4.竞争朗读,使朗读更加精彩
我尝试了竞争朗读的方法。如在教学完故事内容后,为了能让每位学生都有单独朗读的机会,我一改过去开小火车的形式,而是让各小组轮流,自主起立进行抢读,每人只准朗读一次,读错或没人读,这小组退出比赛,直到最后剩下的小组成为胜者,并进行加分奖励。竞争朗读可以让一些平时朗读水平不是很高的学生也有机会展示自己的朗读才能(因为在课文中,一定存在较简单的句子)。实践证明,这样的朗读形式较好地增强了学生朗读英语的积极性和课外加强朗读训练的动力,也使朗读更加生动,富有色彩。
5.家校联系,使朗读更加轻松
学生家长在英语教学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英语教师应与家长多交流、沟通,把自己的教学措施与理念在家长会上或平时交谈中给予解释,以此来取得家长的认同。这样,教师在布置朗读作业时,也就不用顾及家长的干涉,可以针对教材的难易度,自如地确定朗读范围,并根据学生的英语水平,分层次布置朗读作业,进而让学生回家愿意朗读、乐于朗读。为了能更好地与家长取得联系,让学生在家能更有效地朗读,我每学期初都发一张听读记录表,样式如下:
通过几年的坚持,笔者认为,这样的做法能让家长更加明确每周应朗读的具体内容,使家长有的放矢,并真正使家庭教育成为英语教育的坚强后盾。
【关键词】小学英语;朗读教学;激发兴趣
【中图分类号】G623.3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9-5071(2012)07-0168-02
1 朗读的现状
在笔者观摩过的小学英语课中,教师往往通过展示实物、图片来引入新词汇,新句型,然后进行大量的操练,但所呈现的图片只有画 面没有单词,有时只是一闪而过,整个课堂教学在说唱、表演、游戏等活动中热热闹闹地进行并结束,在整个过程中教师没有要求学生翻开课本认读单词以及相应的对话。这样的课堂教学看似热闹,操练充分,但却把认字与读音完全隔离开来,没做到音形义结合,对学生课后的复习也造成了难度。
大部分学生将英语学习看成是课堂上完成的事情,再加上小学生自控能力差,教师布置的口头作业(听磁带,读课文),大部分学生不能认真完成,有的甚至不把“读”当作业,在家长问起时就以“我们英语老师没有布置作业”来搪塞家长。而小学阶段一星期只开设三节英语课,因此学过的课文没有及时复习巩固,很快就忘记了,对今后的学习造成了一定的障碍。
2 朗读教学的方法
心理学研究表明,小学生的注意持续性差,兴趣易变、不稳定,如果不能以趣味吸引学生,学生会在反复的训练中感到枯燥,在绕口的朗读面前失去信心。
2.1 正确优美的示范,激发学生的朗读兴趣:教师必须不断学习,不断练习,以自身优美、纯正的语音、语调感染、熏陶学生,给学生美的享受,从而引起学生的朗读欲望。在教师示范的时候要让学生静听并注意观察口形。当然还可让学生多听英美人士的朗读录音或观看有关影碟,然后模仿练习,激发他们的表现欲。但由于小学生年龄小,理解能力相对较低,让学生真正用心听录音就显得比较困难,这就需要教师在日常教学中从小处、细处入手,培养学生的倾听能力。例如,在学生听单词录音时,教师可以运用辨音活动训练学生,也可以在播放录音的同时,教师随着录音出示不同的单词,如果单词和录音播放内容相同,学生就大声跟读,如果单词与录音播放内容不符,则不跟读。在听对话录音时,教师可以在播放录音前,先不让学生看书,只让学生看图听音,并提出与课文内容相关的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听录音,听后再回答问题。另外,笔者在实践中还经常让学生闭眼听录音,使学生的注意力充分集中在单词的发音,单词连读时出现的爆破,连读等较难的语音现象上,为学生的模仿跟读打下坚实的基础。
2.2 形式多样的朗读,带给学生朗读的乐趣:教师要抓住小学生的心理,针对学生好动、争强好胜、爱表演等特点,根据朗读材料的特点,积极运用情景、游戏、多媒体、奖励等手段。尽力让小学生保持对英语朗读的持续注意,还可开展形式多样的朗读,使学生乐于朗读。如在教学BookⅣUnit 4 It’s warm today。 Part B Let’s learn时,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在新授单词时先采用听录音跟读,操练时采取开火车朗读(在开火车朗读的过程开展各组之间的竞赛),并且发现语音语调特别好的同学让其进行领读。在单词教学完毕后,可以为巩固操练所学单词句型教师出示自编的chant,如:
What’s the weather like today?Sunny, sunny, It’s sunny.It’s sunny in Singpore.What’s the weather like today?Cloudy cloudy, It’s cloudy.It’s cloudy in Sydendy.What’s the weather like today?Windy, windy, It’s windy.It’s windy in Beijing.What’s the weather like today?Rainy, Rainy, It’s rainy.It’s rainy in London.What’s the weather like today?Snowy, snowy, It’s snowy.It’s snowy in Moscow.
由于chant的节奏感强,朗朗上口,所以学生乐读,并乐于表现。教师领读几遍后便有学生要求表演。在教学对话时可采用分角色朗读、表演读(如不同年龄的人物用不同的声音来读,不同人物的性格用不同的语速来读)、感情读(用不同的感情来朗读,悲伤的,兴奋的,快乐的,愤怒的等等),比赛读(男女赛读、挑战读等)、接龙读等。一单元结束后还可开展“我是小小主持人”“英语演讲比赛”“最佳模仿秀”“最佳表演秀”等活动。只有这样,小学生才会在丰富多彩的训练中增强对英语朗读的兴趣和信心。
3 学生良好的朗读习惯的培养
3.1 大声读:大声朗读有助于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自信心;大声朗读有助于培养学生正确的语音语调和节奏感;大声朗读还有利于英语语感的培养和记忆的加强。声音太小或没有声音不能称其为朗读,当然也不提倡声嘶力竭的朗读,这样会影响注意力、体力,削弱记忆与理解,极易造成疲劳,不利于持久学习。
3.2 跟录音读:录音磁带大多是由英、美等外籍人士录制而成的,语音语调相对比较规范、纯正,对于初学英语者,应尽可能多地多听、多模仿,增强感性认识,感受不同角色的语调、语气、音质和感彩等,把好语言的“入门关”。然而听录音比较枯燥,教师除了在课堂上采取各种方法和手段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培养他们善于听录音的习惯。由于学生年龄小,自控能力差,在学生学英语的初始阶段,教师可以指导家长与孩子开展“我和妈妈比一比”的活动,激发学生听录音的兴趣。有些家长英语比较好,在听录音跟读的过程中可以指出孩子模仿时存在的问题,使孩子能精益求精;有些家长虽然没有英语基础,但能激发孩子的自豪感,从而获得成功的体验。
3.3 用“心”读:用“心”读首先要做到用“心”听。小学生模仿能力强,但缺乏自控能力,往往一听到教师或录音的示范发音就急于开口模仿,轻声跟读,但往往发音不准确,还影响其他学生听课。因此在英语教学的起始阶段教师要训练学生仔细听教师的示范发音,提醒学生边听发音,边注意观察教师的口形,然后再模仿。在模仿过程中要求学生达到眼到、口到、耳到、心到之境界,要求口、眼、耳与大脑并用,最初可能达不道这个要求,可以先要求做到“眼到——口到”,逐步达到“口到——心到”。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对于低年级的学生,可让学生进行指读。指读的习惯就是培养学生对单词或句子的有意注意。读到哪,指到哪,既使学生集中了注意力,又训练了学生认读单词、句子的能力。
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强调:要重视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高阅读品位;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关注学生通过多种媒介的阅读,鼓励学生自主选择优秀的阅读材料;加强对课外阅读的指导,开展各种课外阅读活动,创造展示与交流的机会,营造人人爱读书的良好氛围。
根据目前小学教育的实际情况来看,教师对学生的阅读指导多集中在课内阅读上,课外阅读得不到足够的重视。但是从实施素质教育的层面来讲,课外阅读对孩子一生的成长十分重要。温家保同志强调:“阅读,决定着一个民族思维的深度和广度,对文化的传承、国家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阅读像一把钥匙,为人生开了一扇窗,可以使孩子看到一个不同的世界。
那么教师和家长应该如何对学生进行课外阅读指导呢?
一、谨慎选择孩子爱读的课外书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学生9年课外阅读总量达到400万字以上,背诵优秀诗文240篇(段)。阅读材料包括适合学生阅读的各类图书和报刊。
人的精力有限,孩子的时间宝贵,为了让孩子在有限的时间里从最有价值的书中汲取营养、教师和家长要谨慎选择装帧精美、色彩清晰逼真、内容健康、质量过关的图书。
教师要利用家长会、家校联系日,以及QQ群、微信圈向各个年段的孩子推荐合适的课外阅读书目,中外名著和童话应该作为首选。因为名著和童话都是经过千百年来流传下来的经典,内容丰富,语言精妙,可以从品德、知识、美育等多方面供给孩子成长过程中不可或缺的营养,帮助孩子掌握丰富的知识、形成健全的人格。正如文学家余秋雨所说:“学生幼小的心灵纯净宽阔,由经典奠基可以激发他们一生的文化向往。”
二、培养孩子阅读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孩子对阅读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才能积极主动地参与其中。著名的心理学家拉扎勒斯指出:“兴趣比智力更能促进学生勤奋学习,从而取得优异的学习成绩。”同时,教师和家长自身也要热爱阅读,才能对孩子进行有效的课外阅读指导。
1.推荐合适的课外读物。
教师在指导孩子课外阅读时,要根据孩子的年龄、身心发展需要,并结合本年段的读写需要,推荐适合阅读的课外读物。
2.课内阅读引领课外阅读。
语文课堂教学是孩子学习语文的主阵地,教师可通过课堂教学带动孩子课外阅读,做到课内教学引领课外阅读,课堂内外相结合,激发孩子强烈的阅读兴趣,让孩子爱上阅读。比如学了课文《开天地》,推荐课外孩子和家长一起阅读中外民间传说、《一千零一夜》及相关书籍;教师可以抽出一天或几天早读时间,引导孩子在早读课时进行朗读,同学之间交流读书感受,进一步增强学生的阅读兴趣,或者让孩子把书中的故事和读懂的道理讲给父母家人听。这样既可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又增强了学生的课外阅读兴趣,使孩子养成了多读书、读好书的良好习惯,孩子会主动积极地投入课外阅读中。
3.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
教师和家长要仔细观察孩子的点滴变化,对孩子在课外阅读方面的进步及时表扬、奖励,让孩子信心满满。比如可以在班里定期评比“小书虫”、“小博士”等,让人人争当爱读书的好孩子。
通过这些生动的形式,让孩子主动参与阅读,爱上阅读,把阅读当成一种享受,当成生命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不仅可以提高语文素养,还对孩子今后的人生有很大帮助。
三、不动笔墨不读书
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教师应加强对阅读方法的指导,让学生逐步学会精读、略读和浏览。有些诗文应要求学生诵读,以利于丰富积累、增强体验、培养语感。
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是提高课外阅读质量的关键,教师要重视学生课外阅读的评价,要对孩子的课外阅读进行有效的指导。
1.学会精读和略读。
要学会有选择地进行阅读,灵活地运用精读和略读。要让孩子知道拿到一本书应该先翻阅前言和目录,也就是略读,大致了解本书的主要内容,选择是不是自己需要的或感兴趣的阅读材料,再进行精读,这样省时又高效;读报纸时,应浏览标题、导语,如果真正是自己感兴趣或需要的材料时,想要进一步了解详细内容,再进行通篇精读。
2.教会孩子做读书笔记的方法。
常用的做读书笔记的方式有:⑴批注,对阅读的重难点划记号,作注释,写批语;⑵勾画、摘抄,根据需要将有关的语句、段落摘抄下来;⑶札记,读书后记下阅读心得。这些做读书笔记的方法,即可以帮助孩子记录大量的知识、积累写作素材,也可以顺手练习写作。
3.摘录好词佳句,建立“采蜜本”。
教师在课内督促,家长在课外配合,鼓励和督促孩子建立“采蜜本”,让孩子像勤劳的小蜜蜂一样积累自己在阅读中的点滴收获――一个没有见过的字、词、成语,一个精彩的句子,一个典型的事例,以及读后瞬间的灵感火花,以备作文所需,写作文时就可以信手拈来,毫不费力。
4.及时交流,帮助孩子提高。
教师在读书课上,可以定期举办“读书汇报会”,向小组或全班同学交流展示“采蜜本”,帮助孩子体验发现、收集、积累的乐趣,充分感受到阅读积累对身心的提高,从而充分考察学生的阅读量和阅读面,进而考察孩子阅读的兴趣、习惯、品位、方法和能力。
四、创设展示表演机会,升华课外阅读的兴趣
在家里,家长和孩子读完书后,可以根据书中的故事,扮演故事中的角色进行情境表演。这样可以使孩子在表演中进一步感受形象、体验情感、品味语言,家长要肯定孩子独特的感受和体验。
在学校,教师要结合语文教学,根据各学段的要求,通过小组或班级,定期给孩子创设展示平台,交流展示学习成果,让孩子用多种生动活泼的形式展示课内外阅读成果。
1.举办诗歌朗诵会、故事会等,可以通过在全班集体讲,或者先在小组讲再全班评比的方式,评选“小诗人”、“故事大王”。
2.通过课本剧表演或课外阅读故事表演,让孩子将身体和心灵都参与到故事中,感受阅读带来的快乐。
3.推荐自己喜欢的图书,孩子们可以在小组或全班范围内向大家推荐自己喜欢的书,从而变被动的父母、老师“让我读书”为“我要读书,我爱阅读”。
五、亲子阅读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位老师,孩子成长的每一次起步、每一次进步都离不开父母的关爱。可以说,孩子的无数个微小的进步无不缠绕着父母绵密的爱。
可以想见,校长的话别会一定很特别。
就在头一天,副校长Sieck-Zietzlof 女士给每一个小学生发了一张便条:"明天将是校长最后一天在本校工作。我们有一个出其不意的想法,就是请每位学生明天上午带一枝花,中午11点在校园中心岛举行话别会,也欢迎家长到场。这个主意没告诉校长,请保密。"
第二天近中午时,孩子们早已坐在校园中心最美的植物园石阶上,每人拿着一枝鲜花。远远望去,鲜花满山。 家长们则像坚强后盾,和孩子们站在一起,面朝那个不久前刚刚完工的柳枝拱门。它把中心岛烘托成一个天然舞台。
很快,副校长搀着被蒙住双眼的校长走到了“舞台”的中央,那里有一把象征皇位的椅子,还有人给校长戴了一顶皇冠。因为谁都知道,校长的名字和“皇帝” 的德语发音相同,这样的安排真是用了心思。
终于,校长的眼罩被取下,面对举着花向自己欢呼的孩子和充满笑意的家长,他的眼睛湿了。镇静了一下,他忍住眼泪开玩笑说,他一大早到校后就被控制了,并且被告诉不许出校长办公室。 现在,他明白了。他非常感谢大家的好意。他说,他将会想念学校和学生的。
谁都知道,校长是为了在退休之前的最后几年不再离家太远而调动的。因为校长太太也一个校长,并且家在另外的城市。每天,校长都早早出门,从高速公路开车几小时来上班, 这么多年,从没有改变。接着,教育局的官员盛赞校长的功绩,并十分同情地说,现在该是校长与家人团聚的时候了。
谁都知道,是校长一手建成了这个当地最美丽的小学, 他还被当地报纸称赞为最有远大目标的校长。
记得我们家的小男孩 LEO 入学前,我们曾收到校长寄给每个家长的一封信。信中除了祝贺和欢迎孩子入学外,还有几份说明材料。其中有一张是需要购 买文具的清单,文具中包括红、黄、蓝、绿、白几种颜色的塑料夹,并特意注明黄的要不透明的。
孩子上学后我们才知道,那些软夹子分别装各门功课的课堂作业和家庭作业。而那个不透明的黄夹子,是用来交换学校和家长信件的,一个名副其实的“信箱”!
这个夹子之所以用明黄色, 是由德国邮政的颜色而来的, 而充当邮递员的, 则是不知不觉中的孩子。
校长有什么通知,老师有了什么季节报告,学校要举办什么活动,孩子回家就会说:“快看黄夹子,里面有给你们的信!”
而你若要回应或者对老师有什么问题,写张条子放到黄夹子里。第二天孩子上学,老师会打开每一个学生的黄夹子,取走家长的信件。
就这样,因为每个学生书包里都有一个特殊的黄页夹,家长就不会错过学校的每一个活动,也不会耽搁对孩子的了解;学校呢,对家长的要求也一清二楚。这样,既免去了通知来通知去的麻烦,也省去了对孩子表达不清的担忧,真是两全其美。
我们家的男孩从一年级跳到二年级后,我们正想了解需要为孩子购买什么教材和作业本时,黄页夹里就有条子了。除了约我们与新老师见面外,我们想知道的,单子上都有。
一来二去,交流通畅得很,孩子也有了提醒你的责任感。学校和家长的联系就这样巧妙、便利而安全。
同样是在这个校长的带领下,校园被改建成了这一地区的典范。 学生和家长们曾在校园里进行过一次次像过节一样的建校劳动。
原先的校园, 特大的中心空空的,只有几棵参天大树。校长是在家长会上宣布修建计划的,他还把设想画成了一张大图, 贴在布告栏上。你若不同意,就去提建议, 校长会诚恳欢迎。
开始,有些家长觉得建校计划与教学关系不大,不那么上心,有些意见。但是新校园的设想,首先让孩子们兴奋。校长也有高招,在地区资助外,要自己筹资的时候,来了个募捐活动。不是直接敛票子,而是结合进了学校运动会。
可是,这怎么结合呢?听我一说,你肯定叫绝。
运动会那天,最后一项是围着室外运动场全体长跑,跑一圈,捐0.3欧元。孩子们都想显示自己的速度、耐力和强壮。最后, 高年级有的孩子跑了11圈,一年级的跑了3圈 。 LEO是7圈,该捐2.1欧元。因为LEO把祖父母的名字也报上了,我们的捐款数就是10.5欧元。最后,学校共募得捐款4千多欧元。这个数字连同用途,被公布在一个大黑板上。
所以,当校园里有大卡车卸沙子、运石头时,家长们心中就有数了。果然不久,就接到了学校通知,请家长与孩子分时分批参加新校园建设。
那是一个星期六,阳光灿烂,是过惯了阴雨天的德国人最高兴的天气。 还没有到学校,就看见通往学校的路上,家长和孩子们一身工作服,带着各种工具往学校走,那架式好像是出席一个大的庆祝活动。孩子多的人家,干脆开着车,带着一车的孩子和工具。
你会说,怎么就那么煞有介事?告诉你, 这就是典型的德国人。你想像不出德国人是怎样看待体力劳动的, 他们能将你认为是受苦的事情,变成快乐的节日。而且要劳动就要像劳动的样子,从上到下,连工作帽和手套都配备着, 孩子当然也不例外。因为劳动的地方肯定有泥水,孩子们全部穿着防水裤和胶鞋。
关键是,德国的家长们已经有这个意识了:修建新的校园,也是为了自己的孩子, 家长有责任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最让人佩服的是,劳动日的安排极有秩序,分工也十分合理:首先,分上、下午组。其次是母亲们带领女孩子和年龄小的孩子们,在园丁指导下植树; 父亲们则带着男孩子铺石头小路。 一个小学生的妈妈说:" 瞧这些男人们,活干得多漂亮,像是专业人士铺的。" 另一位妇女说:" 他们已经在自己家练过手了,是到这儿比赛来了。" 你别说,这话还真有道理。因为住在这个小区的人们大都有自己的房子, 自己家的建设绝对少不了前花园,那么,铺路也是小试过的。这样,爸爸们在校园里的比赛场面就十分有趣了。
最完满的安排还是在教学楼的大厅里。三两个家长专门做后勤,摆好桌椅, 设立休息角,供应咖啡、茶和矿泉水,还备了几箱苹果。午饭也是由她们准备的,有新烤的奶酪面包,还有热了的香肠,让人蘸芥末吃;为下一拨家长和孩子准备的则是几个自家烤的蛋糕。
劳动过后,大家端详着成果,还真的挺棒: 一座木头吊桥,几座阶梯小山,数个苗圃,树林和弯曲的小路所衬托的全景已初具规模。 后来,加上园丁的帮忙,校园中心变得美丽如画。谁能不说校长有远见卓识呢?
所以,当小学生代表念话别词时,他们真诚地带上了自己做的拼贴画送给校长做纪念;老师们则吹拉弹唱,表演了有趣的节目,并纷纷赠送礼品。因为校长的家在海边,所以,礼物中有海边度假用的沙滩椅,有防晒眼镜,甚至有太阳油。家长代表的讲话最感人,她是噙着泪花以诗来叙述校长的功绩的。
关键词:农村小学教学;知识储备;小学的课外阅读
一、农村小学课外阅读教学存在的问题
1.农村教师教育观念落后
由于农村教师教育教学的观念比较落后,而且受到传统应试教育的影响,经常在教学过程中采用题海战术,这样不但挤用了学生大量的读的时间,而且让学生的课外阅读处于一个空白的状态,有的学生无书可读,甚至是没有时间读书,小学生的阅读量和科目能力的发展也极度不平衡。
教师经常用“满堂灌”的方式,课外题海战术,使学生觉得上课乏味无趣,部分教师认为学生阅读大量的书是在浪费时间,为了应付各种考试,强迫学生去死记硬背,影响了学生对于课外阅读的兴趣,抑制了学生学习能力的提高。
通过调查分析,中高年级学生都有《优秀作文选》,大量的机械背诵,使学生能够学习到优秀作文的同时,但其弊端也非常明显,这种教学方式是把学生当成了知识的容器,从而扼杀了学生阅读课外书籍的能力,他们不再把读书当作是真正的快乐。
2.产生厌学的情绪
由于农村学生大多数是在偏远地区,经济条件差,家长受教育的程度低,容易受到家庭观念的影响,现在大部分的学生家长认为“读书没用”“读书不如听老师的”,所以,很多学生看书的积极性并不是很高,导致学生缺乏良好的读书习惯,同时对于有限的阅读教材也是囫囵吞枣,让人感受不到课外阅读的真正乐趣。
3.农村小学图书馆过于简单
由于农村学生大多数家庭条件比较差,图书馆的书虽然比较多,但是真正适合小学生藏书非常少,导致学生无法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根据调查某些农村小学的情况,165人拥有各种图书14290册,生均90册,适合学生的图书只有20册,小学图书有200000册,每个农村学生平均只有12册,所以,学校开设的课外阅读的空间非常小,适合学生课外阅读的图书比较少,学生在进行课外阅读的时候容易受到限制,导致其阅读量非常小,达不到培养读书习惯的目的。
4.学习条件偏差
农村学校学习条件较差,功能部室较为欠缺,且电脑无法上网,未能日常开放,教师多为民办招转为公办教师,根据调查,某农村小学:全体学生300人,一共6个年级,共有15个教师在职教学,10名是民办招转为公办教师。全校有教室10个,两个办公室,一间物品仓储室,其他的地方都是教室,这个学校并没有传统的微机、多媒体教室、实验室、美术室、卫生室等。仅仅是在去年有过一台电脑和一个沙发。电脑放在校长办公室,但是不能上网,没有多大用处。学习条件偏差,导致无法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二、针对农村学生知识储备差的问题提出的对策
1.实现家校联手,帮助学生提高阅读兴趣
英国教育学家柯勒律提出:阅读兴趣的激发需要选择合适的读物。通过分析,我们发现现代农村小学的阅读教学中存在着很多漏洞,学生对课外阅读不重视,只有通过召开家长会,将课外阅读和相关要求传授给家长,提醒家长要适当地为孩子去购买相应的图书,督促小孩去读书,鼓励家长为孩子购买相应的图书,同时可以建立家庭的书柜,督促孩子去认真阅读,学校要鼓励家长为孩子的发展做长远的投资,为孩子的发展奠定相对雄厚的人文基础。
比如,以《课外美文》《小学阅读丛书》《阅读大综合》等为蓝本,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要求低年级学生能够安排《安徒生童话》《格林童话》等,侧面去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中年级需要着重去阅读《儿童小百科》《成语故事》等少儿故事,侧面培养学生对于语文知识的感知理解能力,而高年级就需要去阅读《钢铁是怎么炼成的》《中华上下五千年》相对通俗的历史名记,侧面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
2.明确学生的教学任务,拓宽学生的课外阅读面
严格来讲,课外阅读其实是一种相对独立的学习形式,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独立地去确定自己的目标,制订计划,选择读书的进度,同时教师还需要进行宏观的指导,要求每周设立一节阅读指导课,基本保证学生每天都能进行阅读,从指导的内容上讲,还需要有读物的推荐,进行有顺序、有序目的的相关指导,借助工具书和阅读方法的指导,引导学生进行优美词句的学习,指导学生进行相应的阅读练习。
3.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不要成为灌输者,而是要正确处理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充分发挥学生的兴趣,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倡导自主合作的学习方式,让学生能够在实践过程中,主动、积极地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同时通过阅读,培养自己良好的阅读习惯,加深学生对学习内容的理解和体验,有感悟、有思考,让学生能够受到情感的熏陶,获得人生的启迪,这样可以让学生获得自我挑战的意识,有意识地带领学生进行相应的挑战和重组,从而激发学生课前收集相关的阅读材料,为学生课外阅读铺好路,以点带面,把课堂课外紧密地联系起来,形成一个统一的主体。
4.建立农村社区图书馆
孩子的教育需要家庭、社区、学校的共同帮助,我们需要建立和完善农村社区的保护体系,村委会、基层学区、学校、工会、妇联、共青团等组织,共同组建一个健康发展的教育和保护体系,同时需要农村公共图书馆、公共体育设施、文化馆,保证农村学生在平时有图书阅读,增加农村小学生的知识储备,使他们的内心没有孤独感。
参考文献:
[1]黄正旭.农村课外阅读探究式教学模式探索[J].新课程,2011(05):107.
[2]田宝宏.农村课外阅读理论课教学模式新探[J].中国教育学刊,2011(04):50-51.
[3]李浪.浅析农村课外阅读阳光课堂教学模式的建构[J].科学咨询,2011(11):69.
小学语文老师在教学中如何来指导小学生主动地、创造性的学习语文,是当前小学实施素质教育的大课题。江总书记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并指出:“树立全民族的创新意识。”而中小学是培养创新能力的黄金时代。因此,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是广大教育工作者紧急而迫切的任务。古人云:“学起于思,思缘于疑。”世界上许多发明都源于“疑问”,“质疑”是开启创新之门的钥匙,也是创新思维能力的基本训练。教师要因材施教,千方百计把知识的对象和任务从学生的间接需要变成直接需要,形成强烈的内部动机,引起学生的兴趣。
培养阅读兴趣的策略:转变家长观念,创造阅读条件,建立班级书库,营造阅读氛围,保持阅读热情。虽然现在人们对课外阅读的认识逐步加深,但在落实方面还存在很多问题。根据自己在指导学生课外阅读方面的一些做法,我从以下三个方面浅谈自己在有效引领学生课外阅读方面的一些拙见:阅读现状分析,阅读的意义,培养阅读兴趣的策略。
一、目前课外阅读的现状分析
当前,儿童阅读虽然越来越受到重视,但推广的氛围还不够成熟。在学校范围内,大多数教师还停留在比较简单地把课外阅读看作是课内语文学习的补充,家长们也认为学好课本知识才是最重要的。在这种形势下,课外阅读就始终停留在初始阶段,无法深入。我对班里的学生做过调查:尽管经过我两年的艰辛引领,但仍然只有35%左右的学生真正能做到自主阅读,40%左右的学生只能做到在老师和家长的看管下阅读,还有25%的学生根本无法进行有效阅读。家长在其他方面远远比在买书方面舍得为孩子投资;学生用在看电视和玩电脑上的时间大大超过阅读的时间;学校、老师、家长对学生成绩的关注度远远高于对学生阅读情况的关注度……
二、小学生课外阅读的意义
《语文课程标准》在教学建议部分提出:“要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鼓励学生自主选择阅读材料。”著名的语言学家吕淑湘曾经说过:“学习过程中,得之于老师课堂上讲的占多少,得之于课外阅读的占多少,大概是三七比例吧。”事实上,课外阅读的功效远远超过课内阅读的功效。语文学习与其他课程的学习不同,要学好语文,仅仅靠课堂中学到的一点知识是远远不够的,大量的学习活动是在课外进行的。除了在语文课堂上学习课文,文化积累和文化的建构更多的还要依靠课外阅读。通过课外阅读,不但可以巩固学生课内所学的读写知识,更重要的是还可以拓宽学生的视野、陶冶学生的情操,进而能够提高学生的整体语文素质,为他们的终身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
三、培养阅读兴趣的策略
1、转变家长观念。
在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的过渡时期,在当前高考制度尚未改革的情况下,大多数家长关注的还是学生的学习成绩,所以要想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转变家长的评价观就显得尤为重要。总结自己的做法,我把一些学生通过阅读发生巨大变化的案例进行精心整理,在家长会上讲给家长听。因为例子就在身边,变化就在眼前,家长们比较容易接受。班里有个学生小瑜,父母对给孩子买课外书一向持抵触情绪。针对这种状况,我与她的家长进行了单独的沟通,我把孩子对书的喜欢、日记的进步、学习态度的转变情况一一跟家长进行了汇报,并让他们明白孩子的所有进步都得益于阅读。
2、创造便利的阅读条件。
日常购物时,我们会选择比较便利的商店或超市。正因为便利,我们才会频繁地光顾。孩子读书也如此。如果孩子非常方便就可以拿到自己喜欢的书,她对阅读的兴趣就会与日俱增。
班级图书柜刚设立时,我动员孩子们资源共享,把自己的图书放入书柜,互相借阅。因为学生年龄尚小,我怕他们把书弄坏或者丢失,制定了严格的借阅制度,换书时间也有规定,大多数时间,书柜的门都是紧紧地锁着。由于工作繁忙,本来就很少的换书时间有时还被耽误,学生无法及时借到自己喜欢的图书,读书的热情就不那么高,很是浪费图书资源。
3、建立学生喜欢的班级书库。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好学者不如乐学者。一些学生不愿意阅读,是因为没有遇到自己感兴趣的好书。学生对于阅读的兴趣,往往源于一本自己非常喜欢的书。针对学生的年龄特点,我翻阅资料,精心寻找适合他们阅读的各种类型的书籍:童话,科幻,故事,科普……也许有的老师和家长不赞同学生看漫画书,认为没有什么收获,可经过观察和调查,我发现,孩子们喜欢的偏偏是那些图文并茂的优秀绘本!
4、营造宽松的阅读氛围。
《朗读手册》作者吉姆·崔利斯说:为了培养终身读者,中小学阶段,必须强调“轻松易读”的原则。对于儿童来说,第一需要培植和呵护的,是学生的阅读兴趣。培养和呵护阅读兴趣的最好的办法,我认为就是营造宽松的阅读氛围,让学生在没有丝毫压力的情况下尽情阅读。
5、激发、保持学生的阅读热情。
要激发学生的阅读热情,教师要身先示范,手不释卷,乐此不疲。老师沉醉于阅读的精神状态,学生是能够感受到的,而老师对于阅读的热情,会深深地感染学生,促使他们亲近阅读。要保持学生的阅读热情,一定要为学生准备充足的书源,每日在学生中间流转着的好书,是吸引学生不断阅读的最好的诱饵。保持阅读热情,还要让读书成为家常便饭,要固定学生在校的阅读时间,并予以充分保证,让阅读成为学生学校生活的一部分,让阅读成为像呼吸一样自然而有规律的事情。
美国教育家杜威认为:在文明的社会里,不具备阅读能力的人相当于未经开化的野蛮人。所以,作为教师,我们有责任让学生从小就爱上读书,做一个挚爱阅读、善于阅读的人,从而为他们的人生奠定成功的基础。
资料引用:《朗读手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