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工程管理信息化范文

工程管理信息化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工程管理信息化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工程管理信息化

第1篇:工程管理信息化范文

关键词:工程管理信息化;机场;组织间匹配

在整个项目的生命周期中,组织战略的变化与每个参与者持有不同的利益和管理理念。以项目运营组织和项目建设组织为例。这两种类型的组织是不同的,使用当前的工程管理方法,多项目管理方法,产品生命周期管理方法,和界面管理。对管理要素也有不同的定义,项目运作组织主要采用项目管理的方法。根据美国项目管理学会(PMI)的定义,程序就是一组相互关联的项目要求协调管理获得效益不能从单一项目获得。项目管理以项目管理为核心,广泛控制和协调项目。然而,项目施工组织主要采用项目组合管理。PMI的项目组合管理的定义是选择和支持的许多项目或项目投资的可利用的资源和企业战略计划的指导下。项目组合管理确保项目符合企业的战略目标和实现最大化的业务来评价、选择、组合和优化项目。这显然是从上述定义中看到,项目运作的组织,其管理目标是如何保证单个项目计划方面的时间完成项目参与者的有效协作,质量和数量。项目施工组织,要合理有效地分配资源从其涉及许多项目和运行成本低,生命周期管理,项目运作组织的定义是从设计的整体过程的一个体育项目的建设和运营,丢弃在项目施工组织的定义所涉及的合同周期工程项目。在界面管理方面,项目运营的组织不仅关注界面管理所有项目参与者也在不同的项目阶段的过渡界面管理的时机。项目建设组织关注运营机构与其他相关组织之间的界面协调管理以及不同项目内部组织的协调管理和资源共享。

1工程管理问题

组织间匹配研究有助于提高工程管理信息化水平。信息化实施过程强调各组织之间的高度匹配和有组织的业务和信息系统。更高程度的不兼容对应于维护组织间的关系和更大的负面影响项目的成本较高。因此,这些因素影响组织绩效的每一方。有人指出:“如何确定项目生命周期中各阶段的阶段不匹配的元素,有效地消除组织之间的不匹配现象,如何分析、评价组织间的匹配程度;如何制定合理的工程管理组织框架,以避免最不匹配的现象。所有这些关键点和问题应着眼于信息化过程中解决”。工程管理信息化是信息技术有效应用不可或缺。如今,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各种技术解决方案已经成熟。成熟的信息技术处理能力,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满足所有项目的需求。在项目生命周期,信息化进程中的问题是由非技术因素导致的管理问题。这些管理问题可以归因于不同领域和单位的匹配问题。针对工程管理信息化,将匹配问题扩展到多个组织、部门和项目之间的相互调整与匹配。在工程管理的生命周期中,项目运行管理需要最长的时间周期和最大的成本比率(约80%)。项目运行期即公共服务期,对环境影响巨大,产生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对项目运营期信息化问题进行系统深入的研究意义重大。以机场管理信息化为例,对项目运营阶段的信息化问题进行了分析和探讨。中国民航已成为第二大航空运输系统,在世界上仅次于美国。中国机场业的发展才刚刚开始展开。“第十二个五年计划”期间,总改扩建机场53在1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68.198亿元的总投资。按照中国民用航空总局的规划,全国运输机场总数将达到230多2015,这将覆盖94%的经济总量、83%的人口和81%的县级行政单位。其中2010客运量排名全球最繁忙的机场,北京首都国际机场,香港国际机场,上海浦东国际机场和广州新白云国际机场分别排名第二,第十一、第十九和第二十。香港国际机场服务质量与旅客满意度构成的机场质量排名综合指数2010,上海浦东国际机场和广州新白云国际机场分别排名第三、第五、第六和第十八。当大型机场已跨入世界先进行列,中小机场也具有广泛的生命力。2001以来各机场民航总局先后被转换为使用定位管理。机场更好地融入当地社会经济生活,成为地方发展、解决就业、拉动民生的重要工程。同时,机场业内部重组也在不断进行。原有的单一化、集中化管理,形成了分散化、专业化的业务多元化管理模式,对信息化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2结论

这一构想的机场的人的认识是不断变化的。机场这个词在传统意义上定义为一个平坦的土地,飞机可以起飞,土地和出租车与相邻的建筑物和设施。其职能是为飞机、乘客和货主提供相关服务。从这个意义上讲,传统意义上的机场只具有航空运输的单一功能。它的运作模式和业务流程的设置以基本的航空服务为中心,随着机场作为现代社会重要组成部分的功能日益增强,人们对机场的需求也越来越大。正如在相关的描述报告ACI(国际机场协会ACI),航空港是周边社区的价值,它能够帮助社区开拓新的经济潜力,确保稳定增长和支持其长期发展,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现代机场与周围环境融为一体。机场与当地城市和地区以及相关产业在促进和共同繁荣中有着相互协调的发展。现代机场管理模式的产生主要是由业务、管理和技术的不断变化所影响的。在业务方面,非航空服务的增加导致机场运营管理的复杂性日益增加。机场商业模式正逐渐从自我经营的专业化。在行政管理方面,作为一个非传统的业务线和增强外包增加的后果,机场的运作模式也由集中管理变为分散管理,这是有效的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合作更加依赖。在技术方面,有学者认为:“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变化,在机场的各种信息系统的日益复杂和单机操作发展到业务集成和网络化”。机场信息化是典型的项目生命周期的项目运营管理阶段,信息化。

作者:杨军 单位:成都理工大学

参考文献:

第2篇:工程管理信息化范文

关键词:工程管理工程管理;信息化;模式分析;应用模式

1引言

将工程管理趋于信息化将工程管理趋于信息化,将工程的全部流程在信息化中贯彻落实贯彻落实,在整个周期中,其内容的在管理层面以及创新合作等方面都能够起决定性的作用等方面都能够起决定性的作用。信息化可以有效地降低在管理过程中的成本与投资理过程中的成本与投资,在资源共享的过程中也同样是可以提高工作效率以及工程质量的提高工作效率以及工程质量的,这种方式也会让民众更加有信服度信服度,以及对于经济和社会上数据统计的效率和效益。工程管理的概念主要是指为了达到所规定的目标工程管理的概念主要是指为了达到所规定的目标,将资源有效地整合利用源有效地整合利用,在一些决策计划和组织管理中,更加具有说服性以及系统性说服性以及系统性。在工程管理和系统的信息化之间是一种双向选择的关系双向选择的关系,而不仅仅是单向的一种决策。信息化中所包含的知识以及信息量是非常巨大的包含的知识以及信息量是非常巨大的,对于一些技术上的要求是需要一些专业人士来进行解决的求是需要一些专业人士来进行解决的。先进的设施、合适的技术技术、适用的方法以及有效的使用都是我们这个信息化管理中必不可少的关键步骤中必不可少的关键步骤。其健康有效的发展也势必会影响整个工程的进展个工程的进展。信息化管理所需要注意的事项较多信息化管理所需要注意的事项较多,步骤较为精细,每一个环节个环节、每一个步骤都应该是经过了精密计算的,而在工程的整个过程中整个过程中,以及过程的循环周期中,我们也应该不断地进行调整和优化调整和优化,将该种信息化管理和特定的工程相适应,相调和调和。

2工程管理信息化的特性

工程管理的信息化近似于企业的信息化工程管理的信息化近似于企业的信息化,但是二者还是存在或多或少的区别存在或多或少的区别。主要包括以下几点:首先,企业在规划和实施一些项目时和实施一些项目时,主要考虑的是将自身的资源充分的利用;其次工程管理方面的信息化主要是在对于信息系统进行规划和判断和判断。因此,从综合以上可以看出,两者在方法上相通但是在对待资源的角度却不尽相同在对待资源的角度却不尽相同,前者主要强调的是内部的一种沟通种沟通,而后者指的主要是对于跨组的一种协调。现代的工程管理是一定无法脱离信息上的一种管理的现代的工程管理是一定无法脱离信息上的一种管理的,随着信息化网络以及高新科技的产生随着信息化网络以及高新科技的产生,这种现象只会越来越明显明显,,同时也对于技术有着推动以及更新的积极作用。纯技术的角度来看这个问题术的角度来看这个问题,工程管理的信息化过程中并没有具体的相关规定体的相关规定,现有的一些成熟的技术就已经足够支持该项技术的发展与进步技术的发展与进步。在这个过程中还会对于一些原有的技术进行进一步的优化进行进一步的优化,同时对于工程中的一些信息也同样可以进行更加合理的配置进行更加合理的配置,将资源利用最大化,竞争上也获得更大的优势的优势。

3工程管理信息化总的主要构架

工程管理信息化在进行过程中工程管理信息化在进行过程中,需要我们进行架构。那么其中最为可行的一种就是四层架构么其中最为可行的一种就是四层架构,其中包括的四个层分别是别是:服务、资源、设施形成的一个最基本的通用架构;一体化的系统应用的系统应用;集中了数据的存储的统一网络;完全的安全机制以及具有高效率的管理模式以及具有高效率的管理模式。信息化在对于组织的效应影响中主要被两个管理所涉猎中主要被两个管理所涉猎,也就是战略管理和项目管理。((1)在对于战略管理中在对于战略管理中,对于外部发生的联系以及现在与未来的一种连带关系更加重视未来的一种连带关系更加重视,并且对于一些基础设施与网络安全都有统一的规划以及策略络安全都有统一的规划以及策略,对于信息资源和人力资源的方面也要规划得统一而集中的方面也要规划得统一而集中。((2)在对于项目管理中在对于项目管理中,应该以生命周期进行重点管理和指导指导。在这个过程中,应用模式的确定十分重要,因为一个项目的主导目的主导、如何进行合作、资源如何分配,都是需要严密的讨论的问题论的问题,并且这种合作关系,对于整个组织中的所有部门以及每个部门中的个人及每个部门中的个人,都是要在合作的关系中不断磨合以及进步的进步的,整个团队的进步可以促使整个企业的进步。四层架构在其理念上主张的是共享四层架构在其理念上主张的是共享、共进,在对于网络或者数据等的一些方面里者数据等的一些方面里,都是秉承着这样的理念的。共享就是要在资源和信息上做到共同分享是要在资源和信息上做到共同分享,在整个企业中形成一种良好的氛围良好的氛围,集成信息的共用平台,共享、共用信息与资源。四层架构的原则是尽可能地保持现状四层架构的原则是尽可能地保持现状,不让数据信息传递的过程变得更加简单更加具有针对性过程变得更加简单更加具有针对性,在信息整合的过程中一定要做到信息的分门别类定要做到信息的分门别类,以便于让这些信息再利用的时候更加方便和快速更加方便和快速。在建设以及利用的方面尽量最大化的实现实现。

4信息化的公共平台

工程管理的信息化在逐步实现的过程中工程管理的信息化在逐步实现的过程中,系统在实现信息的公共化以及系统化中息的公共化以及系统化中,不断地注入新鲜的血脉。应用系统的种类各种各样统的种类各种各样,而建设的年代又各不相同,对于技术的要求也是不尽相同求也是不尽相同,供应上的商业、企业也都有所不同,所以我们想要集成和系统的构建中们想要集成和系统的构建中,要耗费非常大的成本。两两集成的现状成的现状,使得系统灵活性不断降低。除了应用的层次以外,还有其他一些架构层次还有其他一些架构层次,这些都是在信息的支持和系统的平台中都有着独特的自我保护台中都有着独特的自我保护。正在运用这些平台时,我们往往可以进行一些拆分和组合往可以进行一些拆分和组合,以达到我们试图去实现的目的和目标和目标。

4.1基础设施层

基础设施层是存在多个流程来提供人们共享和支持的基础设施层是存在多个流程来提供人们共享和支持的,它在这个四层架构之中为其他各层承担了一种基础支持的作用用,它的特点是网络的重新整合以及设备的共同利用,二者相辅相成辅相成,互为对方的基础和保障,在程序的实现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要的作用。因为在历史上,有很多的工程虽然投资较大,规模较大较大,但是往往由于网络的设置上都是没有真正意义的含义,网络之间也都是相互独立的网络之间也都是相互独立的,在安全性能和监控机制上还是有待提高有待提高,最重要的一点就是信息无法实现可靠的有效的共享享。这个层次在应用上,将通用性、适用性作为它的基础,将信息系统和工作流程作为其重要的研究方向信息系统和工作流程作为其重要的研究方向。将虚拟网络的一些要求动态地作为自己的任务一些要求动态地作为自己的任务,并在不同的区域以及时期加以区分加以区分,信息读取和传输上做到快速高效,使得运营成本逐步降低步降低。

4.2资源层

资源层之中主要包括的部分有资源层之中主要包括的部分有:中央数据库以及其他类别的数据库别的数据库,其中还有一些与存储、备份相关的恢复机制等等等。资源层作为众多业务流程以及平台共享的一个基础理念念,在具体的过程中,往往需要将一些信息的相关储存及备份份、硬件的恢复与软件的支持都完善好。数据安全是目前我们在信息化管理中十分重要的一个方面们在信息化管理中十分重要的一个方面,如果信息不能安全可靠的来利用可靠的来利用,那么我们在这个过程当中就更加没有保障所言言,也就无法将信息在运用当中赋予真正的意义。同时,因为数据在交换的过程中数据在交换的过程中,往往是在不同的数据库中进行传递和交换交换,那么也避免在信息系统产生故障、工作流程发生改变时时,会对整体工程造成负面的影响。

4.3服务层

服务层在工程管理的信息化中起着一种架构的作用服务层在工程管理的信息化中起着一种架构的作用,是建立在分工的协作以及信息的共享这些基础的方面之上的一种存在种存在。它既可以在系统中做到集成的重要平台,也可以在信息的共享方面发挥其优势与作用信息的共享方面发挥其优势与作用。它的核心是对于平台的支持以及对于服务提供帮助和供给的主要力量支持以及对于服务提供帮助和供给的主要力量。在四层架构的性质的基础上的性质的基础上,我们可实现近年以来非常火热的云计算和云储存云储存。在服务以及应用平台上实现一体化的重要一步。很多成功的组织或者是企业多成功的组织或者是企业,都通过积累经验以及进行有效的运作运作,将自己的模式固定下来,对于未来的发展和进步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十分重要的意义。将经验和平台的充分发挥与利用,都是我们在这个过程中需要不断进步的们在这个过程中需要不断进步的。

5对于应用系统的参考模型的分析

应用系统在整合当中应该将其每一个层次都集合起来应用系统在整合当中应该将其每一个层次都集合起来,将这种集成在服务的层面以及系统之间的联系相结合将这种集成在服务的层面以及系统之间的联系相结合,不断加强部门与部门之间加强部门与部门之间、个人与个人之间的信息共享,与此同时也应该注意一些破坏信息的安全性以及可靠性的隐患也应该注意一些破坏信息的安全性以及可靠性的隐患,应用层的结构比较分散层的结构比较分散,而且这是与其他三个层面都不尽相同的一点一点,因此配置或升级的时候,需要更加强大的灵活性。部门级系统以及企业级系统都是隶属于应用层的级系统以及企业级系统都是隶属于应用层的,前者在部门、项目内部的支持中处于主导地位目内部的支持中处于主导地位,后者则是更加重视一些企业数据的总结以及交互数据的总结以及交互。其中一些更加细化的可以进行自由的组合组合,以便于更加轻松、方便的进行信息化的处理和运用。

6总结

工程管理的信息化在逐步实现的过程中工程管理的信息化在逐步实现的过程中,对于信息的要求以及管理方式中求以及管理方式中,将主要面对两个问题,分别是:((1)对工程整个周期中工程整个周期中,进行管理上的支持与协助;((2)对共同合作的伙伴和组织之间的协调给予适当的支持支持。以上的两个问题以上的两个问题,无论是在整个设计中的哪个方面,都是应该给予全面的重视的应该给予全面的重视的,我们在改进的过程当中应该进行全面的考量面的考量,在运营以及合作等方面的相关问题都进行全程的监督和指导监督和指导,利用手段将部门之间、小组之间、成员之间的有效的工作作为信息化的根本目标效的工作作为信息化的根本目标。对于工程的运营管理中出现的与应用相关的问题现的与应用相关的问题,都进行对于系统和相关的程序十分深入的研究深入的研究,这个过程的意义是十分显著的。本文主要根据一些工程管理的知识与信息一些工程管理的知识与信息,探讨了管理的过程、步骤、意义以及进步方法以及进步方法。希望对于一些企业或组织在工程管理的信息化上能够起到促进和帮助的作用化上能够起到促进和帮助的作用。

作者:白华南 单位:滨州市建设工程招标投标管理办公室

参考文献:

[1]高龙龙.工程管理信息化应用模式研究[J].中国集体经济,20172017(1):45~46.

[2]周羡辉,赵浩钊.工程管理信息化应用模式探析[J].住宅与房地产,20162016(30):213.

第3篇:工程管理信息化范文

关键词:水利工程;信息化;管理

中图分类号: TV5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3520(2014)-01-0185-01

引言

水利工程建设具有周期长、技术条件复杂、规模大等特点,勘探设计、工程实施和验收等方面管理过程也非常复杂。由于不同项目建设的条件不同,设计变更多,需要协调的关系复杂如移民、征地、环境保护等,因此,水利工程管理难度大、问题较多,对信息资源和信息技术的要求非常高。计算机技术的迅猛发展使得信息技术等新技术也得到飞速发展,为水利工程管理信息化实现提供了可能。水利工程信息化管理是指使用信息技术,对水利信息资源进行合理开发和充分利用,包括对水利信息资源进行采集、存储、利用和处理等,大大提高水利信息资源的共享程度和应用水平,全面提高了水利建设的效益,对水利工程信息化研究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一、水利工程信息化管理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目前,新疆地区的水利工程信息化管理已经在水利工程建设管理和水利工程建设监理等方面得到广泛的应用,另外,通过作为新疆地区科技信息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水利工程信息化管理可提高信息传输、处理的时效性及自动化水平,成为加快新疆地区水利行业快速发展的重要措施[1]。也是水利事业现代化的标志和基础。但目前新疆地区的水利工程管理信息化过程中,存在一些问题,具体包括以下几点:

第一,水利工程信息化管理设施不完善。信息化管理需要大量的基础设施,但是目前新疆地区水利工程建设资金匮乏、交通不便等因素,导致水利工程信息化管理的基础设施不够完善,对水利工程建设管理水平产生了严重的影响。

第二,缺乏水利工程信息资源。水资源的污染状况、洪涝和干旱等自然因素是水利工程管理工作中必须监控和防范的内容,水利工程对信息资源的要求比较详细,但因网络不通畅,水利工程信息化建设设施不完善等因素导致信息共享比较困难,收集到的信息无法得到及时的处理和传输,导致新疆地区水利工程管理中信息的收集和利用出现问题,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水利工程的管理水平,甚至可能因信息资源不完善导致严重的灾害和损失[2]。

第三,水利工程信息化管理人员素质有待提高。在水利工程信息化管理中,由于需手机相关数据信息并对其进行分析和处理;还需分析当地水文情况,并制定有效的措施以保证水利工程的顺利进行,所以,工作人员需具备较高的专业素质和综合素质。但是目前新疆地区从事水利工程管理的工作人员对信息化管理的认识不够,缺乏专业的管理人才,导致整个水利工程建设的信息化管理工作水平偏低。

二、加强水利工程管理信息化对策

(一)完善水利工程信息化管理的基础设施。资金是影响水利工程管理信息化基础设备不完善的重要因素,因此完善水利工程信息化管理的基础设施需加大经济投入,政府与相关单位需增加财政资金投入,充分吸收民间投资,使水利工程建设工作顺利完成。另外,需对新疆地区信息网络进行优化和完善,保证大量水文信息的采集和分析工作顺利进行,以促进水利工程建设按质按量完成。

(二)促进水利工程信息资源的充分利用和共享。水利工程信息资源的充分利用和共享是事项水利工程信息化管理的重点。目前新疆地区的水利工程中,因网络设施不完善等各种原因导致水利工程信息资源的利用和共享程度不高。相关部门需完善水利工程信息资源网络建设,建立数据库使信息资源得到充分的利用和共享[3]。为了适应世道发展的需要,建立水利工程通信网络,将相关信息和数据进行收集、传播,保证数据信息得到科学、统一的处理和保管,并将水利工程信息资源的有线网络处理与无线网络处理紧密结合。

(三)提高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从事水利工程信息化管理的工作人员需掌握相关信息,并能对所掌握的信息进行科学的分析和处理,制定出合理的措施。近年来,随着新疆地区水利建设项目数量的增多和建设难度的加大,水利工程建设人员的素质亟待提高。在对已有的人员进行专业培训的同时,水利工程建设单位可加大高素质人才的引进力度,壮大工作人员的队伍,使水利工程建设人员的整体素质得到有效的提高,更好地位水利工程信息化管理和水利工程建设服务。

(四)建立和完善水文灾害预警系统。水文灾害是影响水利工程信息化管理的重要因素,因此,在水利工程信息化管理中,需建立水文灾害预警系统,能对干旱、洪涝等灾害进行数据分析和预测,并依此作为依据制定抗旱和防洪措施,使水文灾害的随时降到最低。水文灾害预警系统可根据季节和地区的具体实际进行完善,并通过水利工程的信息化管理,使水资源得到合理的调配,还可为相关部门提供准确和详细的数据信息,保证水利工程的顺利进行。

三、结语

随着社会和经济的发展,水利工程信息化管理是水利行业发展的必然趋势,新疆地区水利工程管理中基础设施不全、网络系统不够完善等因素导致信息资源的充分利用和共享产生困难,并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整个水利工程管理的水平。在今后新疆地区的水利工程建设中,需加大资金投入,对相关技术进行不断完善,实现网络信息资源的共享;并对水文情况进行实时监控,对水文数据和信息进行科学的分析和整理,以提高水利工程管理的水平和效率。推进水利工程信息化管理的建设进程,完善水利工程信息化系统,不断壮大水利工程信息化管理建设队伍,最终实现水利工程信息化管理是新疆地区未来几年水利工程管理工作的重点和难点,也是实现新疆地区水利工程信息化管理的必经之路,各级政府与相关部门需不断努力,更好的为水利工程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

参考文献:

[1]吴祥,张坤,陈欣,等.水利信息化工作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J].农村经济与科技,2010(10).

第4篇:工程管理信息化范文

关键词:建设项目工程;管理;信息化;决策;管理人才;控制体系

科学技术、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对市场中各行业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当前建设项目行业内部市场竞争趋势日渐激烈,为了能够进一步提高建设项目企业自身的竞争力,不断的完善建设项目工程管理的信息化能力就成为了企业发展的重点。因此,只有在建设项目工程管理的基础上做好信息化建设才能实现这一目的。将针对建设项目工程管理信息化进行简要的分析。

1实现建设项目工程管理信息化的重要性

首先,建设项目工程管理信息化是建设项目企业发展中战略规划层次的必要工具。传统的建设项目工程管理模式对人力、物力等资源消耗程度较大,管理相对繁琐、操控数据过大,由于程序复杂所以操作时间较长,制定的战略规划往往不具备时效性的同时,也造成了极大的资源浪费。因此,如果引入建设项目工程信息化系统,便可以优化建设项目管理形式,实现工程资料的及时、快速、准确的收集、整理,为企业的战略部署提供及时的、准确的、可靠地理论数据支持,从而提高企业战略规划的准确性,促进企业科学发展。其次,建设项目工程信息化可以对工作流程进行科学调整。在建设项目工程管理过程中,以信息化技术运用为基础,可以更好的开展工作流程的调整,使得工作流程更加标准化,更加规范化,这对于企业发展来讲,将使得其各项资源得以优化配置,是实现企业现代化发展的重要途径。最后,建设项目工程信息化可以有效的降低企业管理风险。建设项目工程管理工作开展中,涉及建设项目材料采购、建设项目安全管理等相关工作,这些管理工作都有着比较明显的风险性,以传统模式去进行的话,总会出现各种信息失误造成的风险问题。所以在建设项目工程管理的所有环节中引入信息化技术,必然可以使相关项目环节得以有序的开展,并实现风险的科学、有效管控,从而降低建设项目企业工程管理所要承担的分享,提高建设项目企业获得的经济及社会收益。

2建设项目工程管理信息化的实际状况

建设项目工程管理工作对建设项目企业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作用,同时信息化水平也是衡量建设项目企业管理现代化水平的一个指标。由于建设项目工程管理工作相对繁琐、复杂,存在建设项目工程管理决策性过低、工程管理控制体系不完善、信息管理人才综合素质不达标等问题,深深的影响企业着建设项目工程管理信息化的有序发展。首先,在建设项目工程决策性方面,建设项目企业领导层及管理层没有做好建设项目市场的发展研究以及现状分析工作,同时也未能够做好企业自身工程管理形式的分析与研究,导致信息资源匮乏,无法为企业建设项目工程管理战略规划的制定提供有效的理论及数据支撑依据,导致信息化建设工作的开展困难重重,难以取得实质性的效果。其次,在建设项目信息管理人才方面缺乏专业的综合技能型人才,受到传统管理模式的影响,建设项目企业自身的建设项目工程信息管理范围较大,下属各级部门较多,传统人才成为主要管理支柱,导致建设项目工程信息化管理工作得不到专业人士的操作,从而影响了建设项目工程信息化管理工作的开展,制约了建设项目企业工程管理信息化的建设工作。最后,建设项目工程管理控制体系并不完善。企业在工程管理体系的建设中一直没有对建设项目工程管理信息化的重要性给予正确的认识,在建设项目工程管理工作的开展中忽略了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性,从而导致建设项目工程管理控制体系整体发展程度相对落后,缺乏全面的建设项目工程管理信息化控制体系规范建设项目工程信息化,也从客观上影响了建设项目工程管理信息化建设。因此,探索建设项目工程管理信息化的有效途径势在必行。

3建设项目工程管理信息化的具体途径分析

首先,要对决策的科学性进行提升。建设项目工程管理信息化的关键所在就是提高企业在决策过程中的科学性。由于建设项目工程管理信息化工作的开展受到企业决策的直接影响,建设项目工程管理信息化未来发展走势与企业决策存在着紧密的联系,所以为了提高决策的科学性,第一要根据建设项目工程管理信息化过程中所展现出来的相关特点,有针对性的设计与建设项目工程实际发展状况相互吻合的信息软件,从而提高建设项目工程信息化对建设项目工程管理的服务质量。第二要在建设项目工程管理中广泛应用局域网、互联网等信息共享平台,促使建设项目工程管理相关信息在此平台上得到分享和交流,变纵向的信息交流方式为平行的信息交流方式,不仅可以提高建设项目工程管理的效率,而且可以提高决策的科学性和实效性,为建设项目企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保驾护航。第三要在建设项目项目施工管理的过程中引入计算机辅助系统,提高建设项目工程项目的信息化运用水平,同时在建设项目工程管理信息化的建设项目过程中,要引进科学、可靠的质量管理软件,针对各环节、各项目的质量等级进行科学的评定、分析。其次,要做好信息管理人才的培养工作。建设项目企业之间的竞争实际上就是人才的竞争,所以要想提高建设项目工程管理信息化水平,打破传统观念及管理模式的制约,就必须培养符合时展潮流的信息管理人才。第一,严格控制建设项目工程管理信息员的准入机制,保证其综合素质符合相关建设项目工程管理工作需求的基础上,将其纳入到建设项目工程管理信息化人才队伍中去;第二,为有效的提高建设项目企业自身的建设项目工程信息化水平,加快建设步伐,我们可以针对建设项目工程信息管理员工展开定期培训工作,将社会上发展的更新的先进信息化技术及管理手段传授给建设项目工程管理人员,提高工程管理信息化建设人员的信息化专业水平及技术操作能力,为其积累大量的建设项目管理信息化专业知识,从而为建设项目工程管理信息化工作的开展积累宝贵的人力资源财富。第三,给予建设项目工程管理信息化人才合理的待遇,建立健全相应的绩效考核和薪酬管理制度体系,以此激发员工的工作积极性。最后,要对建设项目工程信息化管理控制体系进行完善。管理控制系统的主要职责是对管理行为进行科学的计划设计、做好策略及奖惩办法的制定。因此,对建设项目工程管理控制体系进行完善,将直接影响建设项目工程管理信息化建设的进度。第一要不断的对组织构架体系进行健全完善,确保建设项目工程管理工作的开展可以得到相应的组织保障,充分发挥组织构架体系在建设项目工程管理信息化建设中的作用。第二要打造信息资源网络化共享体系,推动建设项目工程管理信息化的快速发展及与社会的信息管理模式的高度结合。第三要不断的对建设项目工程信息化工作进行完善,建立相关法律法规及企业制度,做好计划设计规范标准及奖惩赏罚制度的建立,为建设项目工程信息化的有序建设提供保障,并有效的、科学的、合理的监督、控制、管理建设项目工程信息化建设的程度,保证其在允许的范围内得到不断的完善,为建设项目工程管理信息化的规范发展提供保障。综上所述,对建设项目工程管理信息化工作的开展进行了简要的分析研究。受到社会上先进科学技术与信息化技术发展趋势的影响,提高建设项目工程信息化管理程度,将有助于建设项目企业做出科学的决策,提高建设项目企业的工程管理能力,使建设项目企业在相关项目的施工管理中获得更高的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刘建文.信息化在建筑工程管理中的应用[J].智能城市,2016(3).

[2]何柯柯.探讨建筑工程管理信息化问题[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6(9).

第5篇:工程管理信息化范文

1信息化技术运用在工程管理中的便捷

1.1有利于数据的收集、整理,提供准确的决策依据通过信息技术开发和应用,工程管理中的工作事项可通过网络平台进行流转,打破了地域的限制,提高了工作效率,节省管理成本。系统平台能够将项目管理过程中的数据及经验进行维护,并提供查询和利用,及时为管理者决策提供准确的数据支撑。

1.2有利于提高工程项目的经济、社会效益工程管理实现信息化后,可以有效地应对市场的变化,规避来自材料、机械、人力、资金市场上的风险,使企业可以更加有效地控制成本,以达到项目建设增值的目的,为建筑企业科学、稳步发展保驾护航。

1.3有利于构建更科学、合理的管理体系传统的项目管理中管理层级、管理人员较多,效能低下,究其原因,就在于参与管理的部门机构过多,管理机构臃肿,且具体管理责任不清晰。运用信息技术进行工程管理,可以进行工程信息的迅速地收集、反应和整理,既能提高速度和质量,又能节约成本。

1.4有利于全过程、全方位进行监控,做到管理“无死角”在工程建设过程中参与的管理层数多、人员多,一般模式是派人进行“旁站”监督,跟踪管理进程,管理效率低,且不现实。而通过信息化管理模式之后,一方面可以收集更广泛的工程信息、还能够发挥全过程、不监督监控的优势,及时发现施工过程中的质量问题,尽快采取纠偏措施,在国外应用普遍,效果很好。

2当前背景下信息化技术运用的不足

信息技术在我国建筑业推广应用已有20多个年头,虽然信息化水平逐年提升,但这一过程发展缓慢,很多时候仍然采用的简单、粗放的传统管理模式,信息化深入度不够,阻碍了管理的规范化和科学化,工程管理信息化建设同日益发展的建筑行业相比,存在着滞后的现象。现就建设发展中存在的问题,谈谈以下几点。

2.1普遍存在认识、理解不深现象通过调查发现,建筑行业在对待工程管理信息化的认识不够,理解不深,不能充分了解信息化建设带来的优势。很多管理人员由于受传统观念的影响,对信息化改革的热情和兴趣不大,担心采用信息化管理会产生安全风险、费工费事;有些虽然使用了信息化管理,但很多软件不能够在不同部门之间进行共享,影响了管理效率。

2.2数字化、信息化平台搭建处于较低水平在建筑工程管理信息化中,有些企业将信息化与电脑、局域网等同起来,在施工过程中,很多设计单位、施工单位、监理单位、业主方之间的信息交换仍采用纸介质方式,并没有因信息化水平的提高而改变。工程管理要实现信息化,前提条件是实现数字化,信息交换应通过互联网来实现传递和管理。管理信息化,具体内容包括加强组织协调、实时监控项目、规范信息化的工作流程、统筹调度资源、识别项目风险等功能的综合信息技术[4],而要正式实现理想状态,需要政府和整个行业的广泛宣传和统一规范建设。

2.3没有一支规范的工程信息化管理队伍由于工程建设项目涉及的面广、人多,事物复杂,但现有的工程管理信息化建设中,人才队伍无法跟上建筑工程信息管理的需要,严重制约了信息化建设的步伐。

2.4建筑工程管理控制体系不完善在建筑工程管理控制体系方面,由于普遍认识不足,积极性不高,忽视了建筑工程管理信息化带来的好处,使得建筑工程管理控制体系较为滞后,缺乏全面的建筑工程管理信息化控制体系规范,客观上影响了工程管理信息化建设和发展。

3基于信息化技术下有效提升工程管理水平的有效手段

为全面推进工程管理信息技术的应用,应结合我国工程管理的自身特点,不断建立健全配套的技术标准和架构体系,使信息技术更加方便、科学合理的为工程管理服务,促进工程管理与信息技术高度融合。

3.1充分发挥政府宏观调控作用,构建科学合理的信息管理系统信息化建设是一项非常庞大工程,不能单靠某一个人或一个企业就能实现,他需要政府和整个行业统一行动起来。作为政府,应发挥宏观调控作用,统一部署管理,加强对信息化建设和管理的指导,制定实行信息化管理的标准、政策和方针,宣传信息化管理工程的价值,真正让企业了解信息化技术的发展趋势。同时,要制定适合企业自身管理的信息化技术和编码体系,形成一套对各参见单位的有效监督管理的运行体制,逐步推动工程领域不断实现信息化管理,有效提高管理效率,节约建设和运行成本。

3.2构建多层次管理平台,完善管理控制体系管理控制系统是指构成管理行为的计划、策略及奖惩的组合[5]。工程项目实施过程中涉及设计、监理、建设单位和政府建设管理部门等,在信息化平台构建时应该充分考虑涉及招标、设计、材料设备、财务等多层次、多环节的构架。针对目前建筑工程信息化建设统筹规划不清晰,实际应用过程中存在着目标不明确、认识不统一、网络化的信息资源缺乏共享等问题,应从完善管理控制体系着手,重视建筑工程管理信息化的作用,从制度上保障建筑工程信息化的顺利进行,科学合理地控制建筑工程信息化建设进程。

3.3重视结构配置,注重信息管理人才队伍建设为了保证信息技术的全面推进,有效提升工程管理水平,就必须建立建筑工程信息化管理工作的人才队伍,使建筑工程信息化管理能够得到人力资源的保障[7]。这种队伍是复合型人才队伍,不仅要懂得专业的工程信息化管理知识,还能理论结合实际,善于沟通、交流。工程管理信息系统的人员还可以有专门的分支,在信息化建设的专业队伍中,通过与负责工程管理人员合作来明确分工、共同协作。平时,需要加强培训和交流,更好地服务于工程管理信息化建设。

3.4结合企业特点,稳步推进特征性信息化管理每一家建筑企业,每一项工程项目,都有其自身特性,在信息化管理中,应在实践中积累经验,依据实际情况,收集各种资源信息,分析不同工程的管理规律,找出共性,建立专用数据库,研究开发专用软件,推广应用到所有的工程管理中,合理地建设建筑企业管理的信息化,以达到节约资源和成本,不断提高工程项目管理的信息化水平。

4结语

第6篇:工程管理信息化范文

关键词:建筑工程管理;管理系统;信息化管理;信息技术

中图分类号: TU76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引言:

随着我国信息化步伐的逐渐加快,建筑企业也都先后引入了信息化管理的概念,不少企业建立了内部局域网,甚至有些企业引进或自行开发了信息管理系统,初步实现了企业内部信息传递的网络化。与此同时,一大批具有较强专业色彩的管理软件开始应用在建筑企业的日常工作中,并逐渐发挥着很重要的作用,但这些软件大都局限于在建筑企业的职能部门使用,而作为建筑企业发展和生存基础的工程项目部在项目管理信息化方面却与发达国家存在着很大的差距。

我国工程项目信息化的现状

1.建筑企业的信息化水平逐年提高。随着竞争越来越激烈,许多建筑企业开始将目光转向信息化,一些规模较大或水平较高的企业首先建立了局域网,实现企业内部数据资源的共享,同时,项目管理软件也成为建筑企业的一个关注点。

2.国产项目管理软件还处于不成熟的状态,与国外一些著名软件相比还有一定的差距。国外软件往往不很适合国内的企业,因为国内外企业的组织结构不同,软件所能运用的范围也不同,所谓汉化的软件只是将英文翻译成中文,有效维护起来也有一定的困难,而且这些国外的软件大都价格昂贵,一般企业难以承受。

3.区域及行业信息化发展不均衡。发展在经济发达地区受信息来源丰富的影响,这些地区的项目管理人员对项目信息化的认识相对深刻,而位于偏远等地区的项目管理人员对于信息化的认识和渴望相对偏弱,从行业分析,市政工程项目应用和推广信息化的基础要比公路工程项目好,而铁路工程项目对于信息化的理解较为贫乏,这与整个行业实施信息化的整体程度是相符合的。

4.对信息化没有深刻的理解。大部分项目部认为能够上网和接发邮件就实现了信息化管理,对项目信息化最核心的规范工作流程、实时监控项目、统筹调度资源、加强组织协调、实测工程成本、预测项目变化、识别项目风险和提出项目预警等功能没有概念。在对待项目信息化的态度方面,大部分企业愿意采用,但担心项目信息化会增加额外的工作量。

建筑工程管理信息化产生的效益及存在的问题

1. 建筑工程管理信息化产生的效益

建筑工程管理信息化, 集记录、查询、计算、传送、决策信息等功能于一身, 对建筑工程招投标、勘察设计、施工和工程监理等都提供了科学、快速、准确的管理方式, 从而提升了企业的经济效益和竞争力。

2. 现阶段我国建筑工程管理信息化存在的问题

2. 1 计算机应用还局限于部分企业, 而在这些企业中往往又局限于局部的过程, 把管理信息系统定位在信息检索查询和打印报表上。无法实现不同类别间数据的关联、整合及分析,更无法与动态的行业信息结合起来。

2. 2 建筑工程管理存在各内部管理“ 信息孤岛” 与外部管理“ 信息孤岛” 群。应用信息技术好一点的企业虽然在管理中建立了局域网, 运用了项目管理系统, 而信息只在工地现场和项目经理部内部流动, 现场管理与企业乃至该项目的其他方在网上根本无法互动, 就如一个孤岛, 在岛内虽然能自给自足, 但却无法和岛外进行交换。

2.3 建筑工程管理目前还没有形成信息化管理的有序环境。因为信息化管理不仅要包括人流、物流和资金流, 而且还要反映整个管理过程的信息流。依据信息流对人流、物流、资金流进行指挥、计划安排和优化管理,同时还需要与外部环境进行必要的信息交流。只有实现信息化才能实现高效、稳定、科学的信息化管理系统,才能实现生产决策科学化、最优化和办公无纸化。

2. 4 建筑工程管理存在信息化误区, 以为只要有了计算机和局域网就实现了信息化。大部分工程的业主方、设计施工方和监理方的信息交换依然基于纸介质来进行, 并没有因为信息化的推进而改变。作为信息化的一个根本前提是信息必须数字化, 并且存储在电子介质中, 信息交换必须基于电子介质或网络来进行 。而现阶段信息技术充其量只不过为建筑工程管理提供了工具, 并没有带来工作模式的改变

我国工程项目信息化的实施措施

1. 搭建多层次管理平台

建筑工程项目实施过程中对外涉及业主、监理、设计、地方政府和上级管理机关等多方利益关系人,涉及到合同管理、现场施工管理、财务管理、概预算管理、材料设备管理等多个环节。因此,工程项目信息化应充分考虑不同参与方的需求,建立一个涵盖施工现场管理、项目远程监控、项目多方协作、企业知识和情报管理等多层次的软件系统和网络信息平台,能够自动生成面向不同主体的数据,实现各种资源的信息化。

2. 创建以数据为中心的工作流程

项目管理过程是数据在项目各参与方之间流动和传递的过程,传统的管理模式下,信息都是以书面通知、电话、传真等方式缓慢地,重复地进行,一个环节信息的获得必须通过相关部门的协作方可完成,这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信息传递的及时性、有效性和经济性,为了避免出现重复和交叉工作,加快信息传递速度,提高信息传递质量。工程项目信息化系统必须以数据为中心,项目参与者的工作职责和内容以数据管理为依据,实现“一次输入、多次利用”即项目的每个人只要完成

3. 构建企业项目管理数据库

目前,国内建筑市场尚未采用企业定额投标的方法,但通常采用的根据设计院或业主公布的概算编制投标价格的方式其实是企业定额的反应,排除恶性竞争和占领市场需要等因素,中标价格其实是一个企业能够承受的项目最高成本。在建项目实际承担着积累项目管理经验、积累同类项目实际成本、考核承包商的优胜劣汰和树立企业信誉等多重职能。因此,工程项目信息化系统应设置企业定额的编制模板、材料总库、承包商和供应商数据库以及各类合同的编制模板,用户可以根据现场需要进行删减和维护,便于其它项目直接调用和借鉴。自己的工作,系统将实现业务的自动流动。

4. 构建一体化信息系统

受建筑行业工作流程的影响,项目在立项和招标过程中采用大量的国家、地方、行业定额,这些内容管理体系庞杂,数据计算量大,运用标准灵活,是各建筑企业必须遵守的内容,也是企业测算工程成本的主要依据。建筑企业在项目实施过程中涉及计划进度、资金会计、定额成本、质量安全、人员管理、物资设备、分包管理、变更设计等内容。这些内容是项目管理不可或缺的要素。作为工程项目信息化系统,在研发和使用过程中必须考虑上述内容的影响,在工作流程再造和数据中心建立的过程中应突破各部门单一应用的局限,科学地将各项内容有机地联系起来,实现各业务模块的联合监控,并能有效地协调项目部与各相关方的工作关系,形成一个全过程、全方位的工作环境。

结束语:

管理信息化是传统产业获得新生的必由之路, 这已成为建设系统的共识, 相信通过全行业的共同努力,特别是全行业的高度重视以及各项推进措施的实施, 未来几年我国建筑工程管理信息化水平和整体竞争力将会有大的提高, 为国民经济建设作出更大的贡献。

参考文献:

[1]王要武.工程项目管理百问[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4.

第7篇:工程管理信息化范文

关键词:建筑工程管理;信息化管理;措施

中图分类号: TU198 文献标识码: A

一、我国工程项目信息化的状况、发展趋势与需求的分析

(一)工程项目信息化的欠缺

1.建筑企业的信息化水平逐年提高。随着竞争越来越激烈,许多建筑企业开始将目光转向信息化,一些规模较大或水平较高的企业首先建立了局域网,实现企业内部数据资源的共享,同时,项目管理软件也成为建筑企业的一个关注点。

2.国产项目管理软件还处于不成熟的状态,与国外一些著名软件相比还有一定的差距。国外软件往往不很适合国内的企业,因为国内外企业的组织结构不同,软件所能运用的范围也不同,所谓汉化的软件只是将英文翻译成中文,有效维护起来也有一定的困难,而且这些国外的软件大都价格昂贵,一般企业难以承受。

3.对信息化没有深刻的理解。大部分项目部认为能够上网和接发邮件就实现了信息化管理,对项目信息化最核心的规范工作流程、实时监控项目、统筹调度资源、加强组织协调、实测工程成本、预测项目变化、识别项目风险和提出项目预警等功能没有概念。

4.区域及行业信息化发展不均衡。发展在经济发达地区受信息来源丰富的影响,这些地区的项目管理人员对项目信息化的认识相对深刻,而位于偏远等地区的项目管理人员对于信息化的认识和渴望相对偏弱,从行业分析,市政工程项目应用和推广信息化的基础要比公路工程项目好,而铁路工程项目对于信息化的理解较为贫乏,这与整个行业实施信息化的整体程度是相符合的。

目前,大多数工程项目仍然使用粗放式的管理方法,管理混乱,管理模式单一,普遍存在拍脑袋、漏报重报、决策无依据等现象,信息化程度较低。这些企业基本还是按老办法管理投资额更大、投资情况更复杂、参建方更多的工程项目。

(二)我国项目管理信息化的需求和发展趋势

目前,全国设计勘察单位基本上完成了CAD的技术改造,实现了无图板设计。近年来,一些大型施工企业建立了企业内部信息网,实现了办公自动化。而建筑施工企业具有施工项目分布点多、面广、流动性大和劳动密集型的特点,都不同程度地制约了企业的信息化发展。因此施工企业的管理信息化应该加大力度。

项目管理在企业中可解决众多问题,如:建立完善的信息传递机制,促进沟通,提高工作效率:能够实现对项目的动态控制。网络计划技术是实现动态控制的核心技术,在国内外大量项目实践中,运用网络计划技术可以大大缩短建设周期,有效降低工程成本;建立项目数据库系统,能实现企业原有数据和项目数据之间的共享。

有资料统计显示,国外建筑公司90%以上的项目都采用软件进行了管理,而我国则不到10%。目前,我国建筑行业的大部分公司都采用集团化运作,诸多的分公司、子公司多元化的业务将对企业信息化建设有大量的需求。目前建筑工程项目实施信息化是很有必要的而且具备了使用和推广的基础。

二、 我国工程项目信息化的实施措施

(一)建立多层次管理平台

建筑工程项目实施过程中对外涉及业主、监理、设计、地方政府和上级管理机关等多方利益关系人,涉及到合同管理、现场施工管理、财务管理、概预算管理、材料设备管理等多个环节。因此,工程项目信息化应充分考虑不同参与方的需求,建立一个涵盖施工现场管理、项目远程监控、项目多方协作、企业知识和情报管理等多层次的软件系统和网络信息平台,能够自动生成面向不同主体的数据,实现各种资源的信息化。

(二)构建一体化信息系统

受建筑行业工作流程的影响,项目在立项和招标过程中采用大量的国家、行业定额,这些内容管理体系庞杂,数地方、据计算量大,运用标准灵活,是各建筑企业必须遵守的内容,也是企业测算工程成本的主要依据。建筑企业在项目实施过程中涉及计划进度、资金会计、定额成本、质量安全、人员管理、物资设备、分包管理、变更设计等内容。这些内容是项目

管理不可或缺的要素。作为工程项目信息化系统,在研发和使用过程中必须考虑上述内容的影响,在工作流程再造和数据中心建立的过程中应突破各部门单一应用的局限,科学地将各项内容有机地联系起来,实现各业务模块的联合监控,并能有效地协调项目部与各相关方的工作关系,形成一个全过程、全方位的工作环境。

(三)实施以数据为中心的工作流程

项目管理过程是数据在项目各参与方之间流动和传递的过程,传统的管理模式下,信息都是以书面通知、电话、传真等方式缓慢地,重复地进行,一个环节信息的获得必须通过相关部门的协作方可完成,这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信息传递的及时性、有效性和经济性,为了避免出现重复和交叉工作,加快信息传递速度,提高信息传递质量。工程项目信息化系统必须以数据为中心,项目参与者的工作职责和内容以数据管理为依据,实现“一次输入、多次利用”即项目的每个人只要完成自己的工作,系统将实现业务的自动流动。

(四)以项目管理为中心,增强适应性

建筑工程项目中的铁路工程、公路工程等受地质条件和天气变化等环境影响因素比较大,市政工程、房建工程等受天气变化、城市允许施工时间、噪音和环境保护要求高等限制,这些都影响甚至决定工程进度、资源投入等,同时也增加了成本预测的难度,降低了成本分析的准确性。因此,工程项目信息化系统应具有施工参数设置功能,允许用户根据项目所处环境自定义相关参数,从而使系统的运行能够更加切合实际,增加信息反馈的准确性;其次,工程项目的管理中,在确保项目安全和工程质量的前提下,管理者最为关注的是工程进度和工程成本。因此,系统应建立工程进度与成本控制之间的关系,能够根据完成的工程量,及时提供项目的计划成本,实际成本和预算成本的实时对比,最终预测成本发展趋势和提出成本控制建议;再次,由于项目管理直接面对施工现场,系统的界面设计应当尽量简单、便捷,减少输入数据的工作量,增加输入数据的各种操作提示,设置防止误操作等功能。

(五)创建企业项目管理数据库

目前,国内建筑市场尚未采用企业定额投标的方法,但通常采用的根据设计院或业主公布的概算编制投标价格的方式其实是企业定额的反应,排除恶性竞争和占领市场需要等因素,中标价格其实是一个企业能够承受的项目最高成本在建项目实际承担着积累项目管理经验、积累同类项目实际成本、考核承包商的优胜劣汰和树立企业信誉等多重职能。

第8篇:工程管理信息化范文

【关键词】建筑工程;信息管理;控制

一、引言

随着时代的发展,信息技术在我国社会中的应用范围不断扩大,信息技术的应用,改变了现代企业的管理方式,改变了人们的工作方式。而将信息技术应用与建筑工程管理中,可以实现对整个工程的有效监控,而且传统管理方式中的弊端也得到了改善,不仅降低了成本,而且极大地提高了工程质量,所以建筑工程信息化建设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

二、建筑工程管理信息化建设意义分析

首先,加强建筑工程信息化建设,有利于形成完整的战略规划。建筑企业可以利用信息技术进行战略部署,根据工程特点建立信息化结构模型,而且可以从全局角度出发进行工程规划,进而为工程项目的实施做好充分的准备。其次,加强建筑工程信息化建设,有利于完善工作流程。及时获取工程建设信息,对于建筑工程管理意义重大,而信息化建设则可以实现这一目标。借助信息系统,工程管理人员可以对工程进度进行实时监测,这样可以帮助管理人员及时发现工程建设中出现的问题,并且及时采取应对措施,将损失降到最低。随着工程进度的不断推进,工程信息会随时更新,而完善的信息管理系统则可以帮助工程管理者及时掌握实时动态信息,及时对建设工作作出调整,这样可以有效降低企业成本。再者,可以有效减少工程风险的出现。借助完善的信息管理系统,可以为工程建设规避风险,减少企业损失,通过互联网络,可以找到最适合企业的原料供应商,而且可以通过互联网实现工程原料采购,通过与原料供应商进行及时沟通,整个交易过程变得更加透明,这样有利于减少工程采购中的风险。利用信息系统,承包商可以对所有的工程原料有一个全面地了解,通过比对分析,选出质量好、价格优惠的产品,进而为建筑工程提供更多的保障。

三、建筑工程信息化建设问题分析

1、信息化下的建筑工程质量和工期管控能力度有待提高

目前,在建筑工程管理信息化建设中,面临的主要问题之一则是在现有的信息系统控制下,对建筑工程质量和工期管控能力还不高。筑工程质量控制是整个建设项目管理中的关键环节,在此过程中,通过对工期的有效控制,可以大幅降低工程成本。但是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我国建筑工程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较低,人员技能和管理能力有限,无法对信息系统进行熟练操作,这就导致其无法借助信息系统对工程现场进行有效的实时监控,也无法实现对工程进度的有效控制。再加上我国的建筑工程管理人员专业培训少,所以,大多数人员是通过查阅设计图纸以及相关资料,或者进行交流协作来实现信息获取,进而对工程进行监控管理,这样的管理方式效率低下。

2、工程成本控制不科学

信息化下建筑工程管理的另一个问题则是管理成本控制不佳。在项目建设中,最终消耗的成本会和预算成本产生一定的出入。由于信息管理系统的不完善,导致工程管理人员对建筑工程项目成本管理难以及时理清项目实际工程成本,而且无法对各类数据信息进行科学处理,最大的问题在于不能根据项目的变化对预算进行及时调整,进而无法对整个工程项目进行有效管控,这就会促使建筑工程成本显著增加。

三、建筑工程管理信息化建设策略探究

1、加强管理阶层对信息化建设的认识

为了充分发挥信息系统的功能,受限必须提高工程项目管理人员对信息化建设的认识。建筑工程管理信息化建设中出现的问题,很大程度上是由管理人员认识不清引发的。所以,通过开展必要的培训工作,使管理人员对信息系统有一个全面地认识,转变管理观念,让他们成为新的管理制度的有力推行者。

2、加强政府号召力

建筑工程项目的开展关系到某一地区的市政建设,所以,为了不断促进建筑工程管理信息化建设,政府部门必须从宏观角度出发,做好引导工作。我国的相关管理规定明确指出,为了不断推进建筑工程管理信息化建设,工程项目的所有资料必须被录入信息系统,然后对信息进行分析和整理,使各类工程信息获得良好的安全保护,这种方式也可以为承包单位节省一定的成本费用。为此,地方政府应该根据工程特点,下达信息化管理的相应指令,并且做好监督工作,确保信息化管理工作有序开展。

3、做好工程管理工作,

在推进工程信息化管理的进程中, 信息化建设要以工程管理为前提, 这关系到建筑工程发展的切身利益。通常情况下,工程管理包括工程预算、原料采购以及施工过程控制等工作,而做好这些工作才是信息化管理的前提,这些工作无法完成,那么针对建筑工程管理的信息化建设也就失去了实际意义。而且,为了使信息化系统更加的完善,信息化建设工作必须根据建筑工程的变化进行随时调整。

4、建立完善的信息化管理制度

完善的制度可以对管理活动产生有效的约束,而且可以为管理活动提供科学指导,所以,在建筑工程管理信息化建设过程中,必须建立完善的管理制度。首先,制度的建设要从工程自身出发,所建立的制度必须符合工程的要求。其次,制度的建设必须对管理人员行为产生一定的约束力,因为管理人员是信息系统操作的主体,通过制度来规范管理人员的实际操作行为,进而实现对工程进度和工程质量的有效控制。但是,在进行制度建设的过程中, 一定要将所有的因素都考虑进去, 建立起符合管理阶层要求, 维护施工工人利益的有效信息化管理制度。在完善制度的过程中,也要建立开放的局域网平台,使信息能够高度共享,促进信息化管理的高效运行。

参考文献:

[1]周斌,高愈滋. 浅谈建筑工程管理信息化应用中的问题[J]. 科技创新导报. 2011(08)

[2]王晓飞,许晓阳. 信息化在建筑工程管理中的应用[J]. 信息技术与信息化. 2010(04)

第9篇:工程管理信息化范文

水库工程管理是水利工程中一项重要的工作内容,水库工程维修以及安全运行一定要确保下游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建国以来由于忽视水库工程管理而造成溃坝事件不在少数,必须引以为戒。我国存在众多的水库工程,管理起来难度较高。在网络快速发展的信息化时代,只有认真做好水库工程管理的信息化建设,才能促进水利工程的持续发展。

一、我国水库管理现状

我国大部分水库建立的时间比较久,相对应的设施已经老化,管理手段落后,不能满足当前水利工程的要求,当遇到自然灾害时无法及时有效的应对,缺少信息化技术支撑。水库的管理工作不到位,常因水库的维修工作不及时、设施操作不当、大暴雨突发应对不及时使水库发生险情等,水库的功能和安全性逐渐丧失,严重时将出现溃坝等现象。国家有关部门对水库存在“重建轻管”现象,水库在维护等方面的投资和关注不够,水库的管理经费缺乏,在此情况的影响下,也减少了水库管理的工作岗位。不少水库在遭到自然灾害的摧毁后没能得到及时的修护,从而降低了水库的整体效益。水库的管理违背了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在我国个别地区的水库包括小型水库的管理体系中,一直沿用较落后的管理方法。水库的管理机制落后,没有达到建设信息化的水平,不能及时的进行改进和创新。这类管理方法没有科学、完善的水库管理体系,管理人员的考核也没有具体的标准,造成水库的管理工作走下坡路。甚至部分管理者无法及时认清自己的工作,遇到问题不及时汇报,导致问题累积,埋下安全隐患,致使水利工程不能快速发展。

二、水库管理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性

水库是调节径流的重要水利工程。水库管理的重点是做好堤坝的安全管理工作,防止溃坝造成不堪设想的后果。信息化可持续发展是新时代水利建设的主要发展方向,也是整个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利用信息化建设,可以及时对水库上下游进行监控,通过网络及时观察反映水库大坝及相关地区的实时气象及工程情况的信息,把这些信息整合起来,构建信息访问平台。通过实时水文预报等,能够更加直观、全面的对水库进行多种方案的模拟、分析,并提供解决和管理方案。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实时数据信息采集系统和处理“数字化水库”的时代已经拉开帷幕。水库效益是需要通过水库调度来实现的,在水库调度中,必须坚持发展服从于安全的原则。水库的发展及调度要权衡多方面的因素,维护生态平衡等需要。为了能够充分的发挥水库的综合效益,在水库调度中,需要利用信息化建设进行某些技术工作。

三、水库管理存在的问题

众所周知,我国水资源相对比较缺乏。人均水资源量在世界上的排名相对靠后。要想促进经济发展创建和谐社会,水库管理是否能够发挥自身最大的效益十分重要。在水库管理上出现的问题和解决方案如下:

(一)管理体制存在缺陷

全国大中型水库管理机构在计划经济时代上的基本定义是为集体社会提供公益,加之进行生产经营。但是,随着经济体制的不断变换,水利上实施的体制已经跟不上时代的步伐,必将遭受淘汰的命运。为了水利工程能有更好的发展,必须进行信息化改革。在改革的过程中,要合理的划分水利行政主管部门和事业单位的主要职责,提高管理人员的工作意识,从根本上规范管理。

(二)忽视水污染问题

在水库管理上的主要问题就是防洪,严格管理以便造成溃坝等严重现象。特别是每到汛期,水库的管理人员都会小心翼翼的做好防汛工作,从而忽视水污染的严重性,随着工农业的发展,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的排放日益增加,造成了水体富营养化,直接对供水和生态安全构成了威胁,没能在抓防汛工作的同时对水库进行污染物的清理工作。为了彻底清楚污染物应由供水部门带头,成立专门的清污机构,定期对水库范围内的淤泥进行科学的清理,以彻底消除底泥对水库水质的污染,这项工程庞大,耗资较高,但与重新修建水库所花的费用来说有明显优势。

四、水库管理信息化建设

在水库工程的信息化建设过程当中,大中型水库起步较早,从电台报汛、有线电话报汛逐渐向自动化遥测系统等现代通讯手段过渡。水库工程管理信息化建设中发展最为迅速的属三峡水库,三峡水电站建立后蓄水形成的人工湖泊达到一千零八十四平方公里。除三峡水库以外,其它大型水库工程信息化建设也在抓紧进行。实现水文现代化是提高水利工作效率的重要途径。虽然目前我国也在进行全国防汛指挥决策系统的建设,但是水文自动测报系统中央只管理中央报汛站,尽管统一规划,但是投入渠道却不一样。目前,全国有中央报讯站,各省有气象方面的雨量测站,有山洪灾害防治系统的测站,有地方的水文报汛测站,所以,难以同步进行建设,必须大力加强水文监测、优化站网密度,进行统一规划。必须明确经费来源渠道,统一按照要求,对国家和地方进行共同建设管理。这样,才能确保水文现代化的快速实现。还要注重科研和人才的培训,高度重视新技术、新设备的研发,特别是洪水预报系统的研发,即如何将计算机技术、洪水预报模型与GIS地理信息系统相结合,包括信息自动采集设备等等。虽然我们也很重视科技发展,但研究范围还是不够广泛,科技含量低。开展研究的课题也相对较少,不利于水文建设的长期发展,为适应新形势的水利发展必须在这一方面尽快改变。为了推进水库管理信息化系统运行,必须对水库工作进行规范管理,确保信息化系统的稳定运行。水库工程管理信息化是现代化水库管理的必然发展趋势和发展方向,加强管理才能确保水利工程稳定可靠的运行。因此,制定相关的运行管理规程及操作规程,要求系统工作人员严格按规章制度、操作执行,是信息化系统得以正常运行的关键。水利信息化项目落成后,运行管理费用紧缺是当前水库管理信息化存在极为普遍的现象,严重影响了信息化系统的正常运行。因此明确维修管理费用的来源渠道是水库管理信息化系统运行的重要保障前提。信息化工作的关键是加强培训技术人才。在水利行业,特别是水库等较为基层的水利单位,现代化技术水平较低、应用管理水平不高的现象普遍存在,懂水利又懂信息化的技术人才相当馈乏,已经成为信息化建设的重要制约因素。因此,应采取更丰富的学习形式加强技术人员的培训,提高水库工程管理人员的综合素养,使水库工程信息化系统发挥出最大效益。

结束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