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家长给老师的话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3月16日晚上,我接到了小朋友妈妈的电话:“孩子就要毕业了,我们几个家长想送给老师些鲜花,略表心意,兆君妈妈,你要不要一起?”“好啊!”就这样,我交了300日元(人民币15元左右)的份子钱。
3月18日毕业式当天,我按时走进幼儿园,小会议室已被老师们精心装饰好了。当家长、老师及嘉宾都坐好后,会场里响起音乐,孩子们开始陆续进场……今天,孩子们一改往昔的便装,女孩有穿和服的,也有穿洋装的,男孩则清一色的正装西服。
在毕业式致词结束后,园长向每一个孩子颁发毕业证书。孩子在听到自己的名字后会站起来说我叫什么名字,然后说出自己未来的理想。孩子们的理想可谓五花八门,小女孩有想成为糕点师的、幼儿园老师的、舞蹈演员的……男孩却似乎对当名足球选手充满了兴趣,兆君亦是如此。听得出,这些理想是真正属于孩子们自己的,绝不带一点儿家长的影响……
园长在给每个孩子颁发毕业证书时,说出的话非常打动人心,因为那里面总有孩子在幼儿园生活中最难忘的一刻。园长对兆君说的是:“兆君,你是一个聪明的孩子。中文讲得好,日文讲得更好,还帮助了新来的不懂日文的中国小朋友,将来进了小学,成为了小学生,你要更加努力……妈妈带着你第一天来保育园的情形我还记得……”
这样的话将我这个母亲一下子拉回到多年前,海外育子实非易事,其中的艰辛唯有亲历了,才会懂得。许多育儿的感怀,在这一刻分外清晰。
孩子从园长那里领了证书,走过两边摆着鲜花的小路,将证书亲手递交给站在另一端的家长,此时家长则会对孩子说出自己最想说的话。当兆君亲手将毕业证书递给我的一瞬,我摸着小家伙的头说:“兆君,祝贺你幼儿园毕业,进了小学还要继续努力哦……”说着说着,我的眼眶变得湿润了……
毕业式在孩子们一起唱着《我们大家是朋友》的歌声中落下了帷幕。之后,老师、家长和孩子会聚在一起吃最后一顿幼儿园提供的午餐。也就是在这个时候,家长们为老师献上了鲜花,以表谢意!
在离开幼儿园前,幼儿园还特别为孩子们准备了礼物,有铅笔、彩笔、相册,还有比兆君低一年级的孩子们亲手种的一盆郁金香,以此来表示他们的友谊常在。而这些礼物之中,对于家长来说,相册的意义最非比寻常――它记录了一个孩子从入园至毕业成长的过程。
但是自己每一次再拼多多上砍价,从来都不会把链接发在班级群里面,因为自己知道,班级群是老师和家长们沟通关于学习的群,虽然平日里也聊一些话题,但是聊的肯定都是和孩子学习有关的,毕竟学习群是一个比较严谨的群,最初的目的都是以学习为主的!
然后好多家长相信都是秉着和我一样的心态,所以班级群基本上就是属于手机群里的一片净土吧,不会就是被人发一些广告呀,或者砍价呀之类的链接,多多少少心里还算是有点安慰吧!
可是就在今天晚上的时候,小臭的班主任老师,竟然在班级群里边发来的一个拼多多砍价的链接,自己看了之后也是感觉特别的无语,毕竟真的是为人师表,自己身为老师都做不到,很好的表率作用,那么如果家长每一个都去效仿的话,大家都在群里,时不时的发一些砍价链接,或者发一些广告链接,这样的话,这个班级群还建的有什么意义呢?
自己也没有看到其他家长回复,就是说看好的回声,自己也干脆没有去给老师去砍价,因为自己就感觉如果老师都做不好,自己的表率作用的话,又怎么要求家长们做好呢?
真希望现在可以有一些人能够约束一下老师的行为规范,而不是把所有的批改作业辅导作业都交给家长,而老师却可以在班级群里为所欲为的发拼多多砍价链接,发广告!
一、家校沟通平台使用中存在的问题
笔者所在城市的教育系统在几年前就利用电信平台建立了家校互通的移动平台,但是这几年亲身体验下来,发现有如下一些问题使班主任和家长不能进行良好的沟通。
1.平台不够成熟
由于是刚起步,还有很多功能未达到一线教师的要求,因设计人员缺少与一线使用人员有效的沟通,导致有些功能设计不合理。
(1)每个学期都会有一些借读生插入到我们的班级,在我们用短信平台给家长发送短信的时候,为了让借读的同学的家长能收到短信,这个时候我们就需要把借读生的个人信息和家长信息添加到班级通讯录里,这样借读的同学的家长才能收到班主任或班级其他科任老师的短信。但在添加班级学生时必须填入学生的学号和密码,而学生根本不会去用这个平台,学生的学号是一串很长的数字和字母组合,很不好记忆,而且还要到教务处去查询。有时就会听到一些班主任抱怨:添加个学生太麻烦了,不添加了,直接给学生说了,让他们回家通知家长。这就有可能会造成有些学生不能把班主任的话传达到位,影响了班主任的工作效率,所以这些项目可以删除。
(2)目前平台只能给手机号是移动的用户发送短信和实现相关功能,而手机号是电信或联通的用户就无法使用该平台,老师也无法给这部分家长发送短信。因此就会出现这样的现象,班主任在给家长发送完通知之后,还要去班级再说一次,让学生去传达给家长,就是怕有部分家长收不到短信通知,耽误工作。这样就增加了班主任的工作量,也就影响了班主任使用该平台的积极性。
2.缺少家长的支持
对于这样的平台,一线教师非常喜欢使用,因为老师使用该系统不收费,而且当使用该系统发送短信达到一定的数量时会得到平台开发者的奖励,这也导致了使用人员为了得到奖励,过度地发送短信。曾经听老师反映:中午休息的时候收到过学校某个部门发送的20多条短信,给接收短信的老师和家长造成了强烈的反感。而家长使用该系统和老师进行互动时需要收费,且家长常常会收到一些他们认为的“垃圾”短信,所以基于对个人信息的保护,家长们都很抵制该平台。在对家长的问卷调查中得到如下图所示的结果,70%的家长不喜欢或不习惯使用该平台。
二、班主任如何加强与家长的沟通
鉴于以上两点原因,笔者在实际工作中,给家长通知事情和注意事项时,使用上述平台的短信功能。同时从以下三个方面加强与家长的沟通,收到了非常好的效果。
1.建立家校互动QQ群
由于家长都有使用手机上网的习惯,我就建立了家校互动QQ群,让家长都加入进来。日常在教学中发现的学生问题,我都会及时在群里,征求家长的意见、建议和解决方法。比如学生早恋、迟到、抽烟等问题,依靠家长的力量都得到了完满的解决。
家长和孩子沟通时发现的问题也会在群里讲,大家一起想办法解决,达到共同教育的目的,而不是班主任一个人在战斗。从另一个方面也防止了学生之间的相互“串通”。有时候我会主动和个别家长,或个别家长主动和我针对学生的个别情况进行私聊。
从一开始由我组织讨论到后来家长自发讨论,每天在群里家长都会就某个或某些问题展开热烈的讨论,上述QQ群的功能是家校沟通平台的短信功能永远无法实现的。
2.建立沟通的长效机制
由于班级人数比较多,且工作繁多,我不可能每天和每个家长沟通,告诉他们孩子在校的表现,所以我就设计了一个表格“学生在校一周表现情况简表”,包含如下内容:出勤情况、各科作业缴交情况、卫生值日完成情况、课堂表现情况等。每天各科课代表记录每个同学的作业缴交情况,值日班长记录每个同学的各项出勤情况,劳动委员记录每个同学的值日情况,课堂表现情况由科任老师向我反映,每周列出表现优秀和需要提醒的同学;每周五中午相关同学到我办公室开会,向我反映各方面的情况,这样我就可以及时地在下午的班会课中有的放矢地谈一些事情,学习委员统计以上每个同学的数据,填入表中,最后盖上我的签章。周末同学把“学生在校一周表现情况简表”带回给家长,并由家长签字确认,然后周一带回上交。
家长从中就能很轻松地知道孩子在校的表现,发现孩子的问题,然后在群里又有很多的话题可以讨论了。同时家长也可以在“学生在校一周表现情况简表”上留言,让我能快速发现同学在家的情况,有针对性地和同学交流。而且这一过程具有连贯性,让家长逐渐认识到同学的变化。
3.定期进行线下互动座谈
(1)充分利用学校定期召开家长会的契机,创新家长会形式,改变以前的家长会只说学生的成绩和我一个人在说的单向交流形式。我根据提前从QQ群里收集的家长们的热点问题和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上的特点,对家长进行分组。把情况相近的学生的家长分在一组,在开家长会的时候,就分成了若干组,然后把科任老师分到各个组,围成一个圆桌,这样大大地增强了家长会的有效性。
(2)找出班级里一些问题比较突出的同学,让他们和科任老师双向选择,结对帮扶。每周都让这些学生总结和结对老师的帮扶体会和认识,以此增强他们学习的动力和信心。经过一个学期的帮扶,每个学生都取得了长足的进步。用家长的话说:我的孩子变得让我都不敢认了,太佩服我们学校老师的工作能力了。
(3)平时我还会联合一些科任老师对在某些科的学习中出现问题的学生进行家访。老师、学生和家长三方面对面地坐下来进行心与心的沟通,指出问题,找到解决的办法。在一个学年内每个学生的家里都能去一次,有些学生的家里还不止一次,工作中遇到的学生的问题都能及时得到解决。
【关键词】沟通;家校联系;平等;换位思考
其实每个班主任都清楚,要做好班主任工作,一定要做好与家长的沟通工作。但如何做好这项工作呢?这是一个值得我们思考的一个重要问题。
记得我第一次做班主任时,也知道要了解学生,一定要和家长多联系。因为每个学生其性格习惯,很多都是和家长本身,及家庭环境有关。所以,一接手班级时,就积极的和家长联系,了解学生的情况。那我是怎么和家长联系呢?主要通过家长会、电话联系和约访。但是我们沟通的内容主要是什么呢?我发现我们沟通的内容基本:你的孩子有什么什么问题了,爱说话了,爱玩手机了,不爱学习了,和谁谁又在谈恋爱了等等诸如此类的事情。简单的说就是告状。我发现我是多么积极的和家长联系,但效果不怎么好。家长当面是说会配合,会教育孩子。可是我发现实际很多问题都没解决。所以我当时就想,一定是家长不配合我们老师的工作。
这学期,我又担任了班主任的工作,我带的是一个平行班,班级学生的学习成绩不是很好,一些品性习惯也出现很多问题。想想,如果要像以前一味的告状的话,估计课时不用上了,每天安排打电话,约访时间就排满了。那怎么办了?还有和家长告状有效果吗?
接下来出现了这样的情况,给了我很大的启发。我们班虽然是平行班,但我们的科任老师和实验班的老师是一样的。这样的话,就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当他们上完实验班再来上我们班时,觉得很不习惯,很郁闷,觉得我们班的学生根本就没在读书,抱怨很多。一开始,他们对我抱怨,我都马上反馈。当他们说我们班谁谁在说话了,我就冲到班级把他们抓出来,批评批评。可时间久了,我发现,科任老师很郁闷,我也很无奈,有时候对他们相同的抱怨,也就只好听听过去。这时我突然想到,我们的家长们是不是也和我一样呢?
其实,学生身上的问题并不是突然才出现的,实际是较长的时间养成的。家长不清楚他们的情况吗?知道,每个父母实际是知道的,很清楚的。但主要的问题就是,不知怎么办。
像我,其实我现在最需要的是科任老师建设性的提议,比如说,该怎么办?有什么好点子。我想,家长需要的可能也是一些建设性的提议。而不是一些批评。而且说实在的,你老是在家长面前说他们孩子的缺点,作为家长经常也会把这种信息过滤掉。在他们的眼里,自己的孩子都是好孩子!都是有优点的。
所以,我接下来的工作就是,挖掘每个学生的优点,并针对他们身上存在的问题找方法,找措施。后再和家长联系。
在这学期的家长会中,我是怎么来开的呢?我花了一星期,做了个一个课件。课件内容主要是:我们班的老师情况,学生情况和一些建议。
科任老师的情况让家长了解,加强家长的信心,让他们知道教他们孩子的老师是优秀的,是有责任心的。这样,他们也才能有信心支持我们的工作。因为家长如果不认可老师的话,那配合工作就不用进行了。而且让他们了解科任老师的联系方法,也会让他们比较有针对性的去和老师联系,而不用什么事都来问班主任。比如他们小孩的问题是出现在数学上,而我这教生物的能提出的建议就比较有局限,直接和当任老师联系,会更加清楚。所以,我也一直鼓励家长如果有需要,都可以和科任老师经常联系。
学生情况的话,我花了较大的篇幅在于表扬上,比如哪些方面做的比较好,谁获得了什么奖项。这会让家长们觉得,他们的孩子是有在进步,有在成长。而对一些不好的地方,就是提一下,对事不对人,不对号入座,更不点名批评。尊重家长,尊重学生。当然,如果不得不提出的问题,也就是会后个别交谈。
在建议方面,主要在学习,品行习惯和生活惯提出一些建议。并且向家长们推荐了几本关于青少年教育方面的书。实际上,很多家长还是很迫切想要教育好自己的孩子,但常常都是比较迷茫,不知如何,所以,推荐一些好书给家长们,多他们是有很大帮助的。因为我们老师这边能提出的建议也是很有限的,让家长自己去学习会更有效果。
这学期。我电话联系家长的次数可以说比以前少了。因为不再像以前那样一出现问题记忙打电话。我想我应该自己先想办法,尽量在学校和学生交流好,如需要家长参与的,才打电话会去。而电话的内容不再是你孩子怎么怎么了,而是,你的孩子最近在哪些方面有进步了,就是在什么方面在努力一下,家长帮助一下,就更好了。所以,我发现我现在我电话给家长时,他们第一句话不会都是我们孩子又怎么了?
做好家长的沟通工作,我觉得最重要的一点是,站在家长的角度来思考,进行换位思考。想他们所想的,才能更好地进行沟通。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特点,每个家长对他们孩子的要求都是不一样的,教育方法也不一样。所以,经常站在他们的角度,来看待每个学生,这才能和家长沟通起来。家长不需要告状,他们要的是好的建议,和好的方法以及对他们孩子的肯定。只有这样,家长才会愿意配合你老师,称为你教育好学生的最有力助手。
教师与家长的关系在不同的学校、不同的学龄段有着不同的要求。小学阶段的教师与家长特别要加强联系。因为孩子们的似一张白纸,学习是启蒙,思想是朦胧,但这一学龄阶段是孩子们的奠基阶段,需要教师与家长紧密配合,采用科学、优良的教育方法,让株株幼苗健康成长。中学阶段是孩子们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知识、品德形成的关键时期,教师和家长都处于重任在肩的时刻。不管教师的工作再忙,家长的地位再高,都要做到相互尊重、主动联系、沟通孩子们的情况。无论是教师做得好,还是家长做错了,都应开诚布公、实事求是,正确的方法和育人经验要肯定和发扬,不足的、甚至错误的东西要坦诚指出,互相沟通,不能迁就不良的、错误的做法,以致学生受损、受害。
总的来说教师和学生家长有着共同的目标和任务,教师要想出色完成教书育人的任务,必须与家长加强联系和沟通,联系和沟通的前提条件就是要尊重家长。由此,尊重家长是我们教师职业道德的又一重要准绳。
参考文献:
每次请家长,我的心里怕得不得了,面对陈老师那双瞪得大大的严厉的眼睛和爸爸羞愧的红得像樱桃的脸,我心里也有种说不出的感觉。
几个星期前,我上课不认真听讲,因此,我的爸爸被陈老师请到了学校,陈老师把我这星期的表现一一告诉了爸爸,还把作业给爸爸看,爸爸顿时脸红了起来,好像想找个地洞钻进去。
原本寂静的教室传来陈老师的呵斥和爸爸的叹气声,听着这些不顺耳的话语,我的鼻子一酸,眼泪快流出来了,但爱面子的我始终忍着,老师问我现在最重要的是什么,而我却慢吞吞的答到:“不丢三落四。”老师脸一沉,爸爸也不耐烦了起来,说:“错!你现在应该上课认真听讲。”……在准备离开教室时,我加快步伐,背对着老师和爸爸,抽泣起来,随后,眼泪情不自禁流了出来,我当时,记恨着老师,心里想:老师明知道请家长会伤害我们,为什么还请?在老师的话语中,我没听到老师表扬我的话语,而都是批评,难道,我这星期表现的真的比同学们都差么?”一个个疑问从我心中油然而生。我气愤,我难过,我自责。这次请家长是我从没经历过的,这是第一次老师对我这么大声的呵斥,我希望这也是最后一次。
通过这次请家长,以前坐在课堂上发呆的我已经改变了,我上课认真听讲,积极举手发言,正所谓: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啊!这个事,我要永远烙在我的心田中,永远,永远。
武汉市常青实验小学五年级:宋富龄
“我家孩子就是内向、害羞,不爱说话。”“脑子笨!天生不是学习的料!”虽然所有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优秀出众,但当孩子没做到家长预期的成绩时,就会恨铁不成钢地顺嘴说出打击孩子的话,本意只是想用激将法让他们做得更好,其实事与愿违。如果家长经常用“负标签”限定孩子,就会很容易使他们朝着“负面”发展。
在我们自由绘画乐园有个叫米米的小姑娘,刚来的时候,米米妈妈就当着孩子的面对乐园老师说:“我家孩子动手能力特别差,在家教她简单的折纸、画画都学不好!”听到家长对孩子进行负面评价,老师立刻支走了米米。
“当米米不会折纸的时候,您有没有用过打压她的词语或失落的语气?”米米妈不好意思地承认自己说过孩子“笨”、“不灵巧”、“比其他孩子差”等这样的话,还经常对她失望地叹气。了解情况后,乐园老师劝诫米米妈不要用消极的语言打击孩子,平时交谈以夸奖为主,在睡觉前给她讲些励志的小故事,不时对她进行赞美。在乐园中老师也对米米进行了针对性的引导,经常将她在乐园里创作的优秀绘画作品、创意作品贴在展览墙上,并引导其他同学对她的作品进行赞赏,现在米米比初来时变得自信多了,和来时胆小不自信的米米完全不一样了。
心理学上的“皮格马利翁效应”,也叫“期待效应”表明,人的情感和观念会不同程度地受到周围人的影响。父母与孩子朝夕相处,是他们最亲密、最信任的人,同时也对他们的价值观、自信心、人格产生着巨大的影响。我习惯把孩子比作一面镜子,家长对孩子的影响完全能从孩子这面镜子上反映出来。经常以赞美、鼓励的语言与孩子沟通,孩子必定积极向上、乐观开朗,因为他们从最在乎的父母那里找到了自尊、自信,并且这种积极态度会随着父母的肯定逐渐加深,父母经常为孩子贴上“孩子你很棒”“真聪明”“爸爸妈妈信任你”的正面标签,“期待效应”就会开始起作用,为了不让父母失望,孩子就会努力朝着积极进取的方向前进。
但如果父母总是以消极的方式定位孩子,将“脑子笨”、“不优秀”等标签贴在孩子身上,孩子首先会怀疑“妈妈爸爸是不是不爱我?为什么别的家长都夸自己的孩子,而我总是被数落不是?”我明白家长急迫想让孩子成长的心理,但量变才能达到质变。古语有云“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看似不起眼的话语,会刺痛孩子幼小脆弱的心灵,不但会恶化亲子关系,甚至对他们今后为人处世的方方面面都具有重大影响。
用放大镜看孩子身上的闪光点,看到他们细微的进步,用“正面标签”鼓励、帮助他们,这时你会意外地发现孩子会像你希望的那样越做越好!
孩子
你上学了,妈妈做了家长
而因工作,妈妈面对很多不同的家长
所以,妈妈的话,是家长的话,也是老师的话
冯老师很疼你的
妈妈带学生去高考的7号晚上,听爸爸说你摔伤手了。第二天,才问明白,原来你在小区和小朋友玩,掉到小喷池里了,弄伤了左手。爸爸带你去同济,又是拍片,又是打石膏,医生说一点骨裂,休息两个星期就好了。8号晚上,妈妈回到家,6点多了,你绑着绷带,很平静的脸情。妈妈没有很伤心,也没很心痛,你也像往常一样跟妈妈说话和玩扑克牌,没哭没闹,孩子,你好棒啊!
9号,妈妈去群星帮你请了两个星期的假。去之前,妈妈问你,想不想跟妈妈去学校啊,想不想见冯老师啊。你说想叫罗老师来家里玩。不要冯老师来吗。不要。呵呵,多稚嫩的语气。但为什么呢?你讲不出原因,却坚定地要我叫罗老师来玩。
妈妈去到学校,冯老师一味地问这问那,还叮嘱满假回校时要记住带个哨子,因为要表演。看来,老师还是要留个位置给你参加比赛啊。本来,老师说6月18号就要查阅,现在天天在排练,而你却请假到19号。孩子,原谅我不能按照你的话告诉老师,我是这样跟你老师说的:冯老师,罗老师,小巩说很想你们啊,想你们过去家里和他玩呢。她们都笑了。
两个都是老师,而冯老师更是你的班主任,对你费了不少心。或许,她管你更严些吧,或许,她有过不答应你某些要求吧。但这都不应成为你小气的理由,孩子。
2009-6-12
老师来看望你了
星期六,你的冯老师和罗老师都来看望你了,给你带了精美的蜡笔、画纸,还有一个大西瓜。爸爸说,老师,你们以后再也不能带东西来了,就是来看看孩子我们就很感激了!中午,我们一家请老师去和兴酒楼吃饭,你很开心!
2009-6-15
妈妈也上学了
7月11号注册,12号开学典礼,13号正式上课,妈妈也做了广州大学的学生了。
读了刚好两个星期了,刚学完了《哲学导论》和《教育学原理》两门课,看了一些关于哲学的书,看了两部电影《死亡诗社》和《看上去很美》,和同学逛了五次越秀公园,爬了两次白云山,参加了一次高中同学的聚餐,去了一次北京路,一次上下九和沙面大街。
今天,妈妈是逃课回来的(可是第一次哦)。中午,妈妈的同学告诉妈妈,下午的课放了电影《放牛班的春天》,要交作业的,于是,妈妈要抽个时间补课了,刚刚你睡觉的时候,妈妈把这部电影看完了,少不了思考。
接下来是写作业和交作业的时候了,下星期一马上当堂考试。
只言片语,只想告诉你,儿子,读书的生活很好,相信妈妈,好好享受读书的日子和幸福。
(这是妈妈班里很受欢迎的两位哲学老师,左边的是罗明星老师,右边的是陈咸瑜老师。图为24日09级师生联谊会上的合影留念。)
7月25日
孩子,你竟然给爸妈做起和事佬来了
这两天,妈妈和爸爸怄气,不想说话了。前天,爸爸回了老家,到家用手机打了妈妈电话,我接了,是孩子你的声音,但妈妈真的好气哦,所以没说话,只是听你讲话。爸爸打了两次,你讲了两次。
今天,再次是爸爸的电话来了,妈妈听了,照样是孩子你的声音,妈妈好想你哦,跟你聊了好多话,你讲话很可爱,很可亲。开始的时候,你问妈妈,为什么“e”的一声,妈妈说没有啊,你又“e”了一下,妈妈明白你说的话,你怕妈妈哭了吗?没有,妈妈开心呢。
电话的最后,你居然问妈妈说,给爸爸听电话好不好。妈妈怄气地说不用了,没什么跟爸爸说的,byebye吧。你居然不肯,一定要叫爸爸听电话,当爸爸也说不知道说什么的时候,你居然教他“像我这样说话就好了”。呵呵,妈妈,在一旁听着,真好气又好笑。孩子,你才多大呀,居然给爸爸妈妈做起和事佬来了。
真暖心的孩子,妈妈想你了。
明天你就回来罗,妈妈买好吃的给你。你也要上学了,宝贝!
09年9月3号
“第三名。”
“为什么没考第一名啊?”
“我没抄。赵明抄了,得了第一名,老师没有看见!”
又问她:“你是三好学生吗?”
她说:“我妈没有给老师送礼,所以我没有评上三好生。”
这是一个10岁孩子的话!我们这些做大人的真不知道怎么看现在的孩子了。
孩子在成长过程中要有一个健康的心理。如果心理不健康,就会有这样一些症状:胆怯、焦虑、苦恼、烦闷、自卑、自私,嫉妒、不合群等。比如,同学考试得了高分,他会觉得是偷看得到的;别的孩子比他多得了一面小红旗,他会认为是老师偏向。假如他总是因为别的同学比自己好而压抑,心情不愉快,就是一种心理障碍。
孩子的心理最容易受到家长表现的影响。有的家长很喜欢干这样的事:孩子考了个第五名,他说:“怎么没进前三名呀?”孩子考了第二名,他又说:“怎么没考第一名呀?”假如家长老在名次上给孩子施加压力,就会使孩子心里老是不舒服,从而对同学、老师也产生恶意。因此,家长千万不要把成绩排名看得太重,注意点到即止。
还有一些孩子缺乏同情心,暴躁残忍。有位老师给班上的学生做过一个心理试验,问,假如有一天你在路上拣到一只受伤的小猫,会怎么办?竟有孩子说:“掐死它完了。”“浇上汽油烧死它。”孩子不会平白无故这么狠的,很可能是在家里常常挨骂挨打,看到家长的狠劲和凶相,也可能是看多了凶杀打斗片,受到片中人物和场景的负面影响。对于这类孩子,需要加紧培养同情心。
兴趣奖一奖
一年级是起始阶段,“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我就把“兴趣”作为说话、写话的钥匙。首先一定要让孩子们拥有快乐学习的氛围,让他们保持良好的心情,始终处在最幸福的时光。将快乐和别人分享会得到更多的快乐,这样,天真单纯的他们很容易将自己表达的欲望调动起来。说是写的先行官,我在不知不觉中为写作好了铺垫。
在课堂上,我和孩子与文本展开对话:《司马光》中,我请学生提出自己的疑问;《你别问这是为什么》,学生说出了很多意想不到的答案;青蛙不“坐井观天”了,跳出井口,看到了什么――课堂成了训练说话的阵地。
在课间,我和孩子们一起聊天、做游戏、捉迷藏、跳绳、踢毽子。快乐的游戏一下子缩短了我和学生的距离。我还向他们学习。一个不会向孩子学习的老师不是好老师。一个老师如果不懂孩子的心理、孩子的问题、孩子的愿望、孩子的脾气,如何能教好孩子?所以,我走进孩子的心田,孩子在我面前无拘无束、畅所欲言。
学生说的“小小话”都被我收集在“星星河”里,当某个孩子的话被选中了,我会奖励他一颗红星。每隔一周,我会在班里读读这些话,当听到自己的话从老师口中说出,孩子们眼里的“星星”更亮了。
笔杆练一练
说好是为了写好,在什么时候写,写什么呢?怎么才能让学生的笔杆子多练练呢?
作业,学生每天都要写,老师每天都要批改。通过作业,老师可以掌握学生学习的情况。为何不好好利用“作业”这个平台呢?于是我就增添了“我和老师说悄悄话”这一项作业。刚开始,有的学生忘记写,我就鼓励那些每天写话的学生,谁写了奖励一条小鲤鱼,往上面跳一格。那些经常忘记的学生有了小鲤鱼的激励,也开始天天写了。由刚开始的一句话到现在的一段话。如张一博写的:“英语讲故事比赛,我班是第一名。我跑过去,把这个好消息告诉了孙老师。我看到孙老师笑了,笑得很开心,就像阳光一样。”说得多好啊!还有的说:老师的笑像彩虹,多漂亮!
养成习惯后,我会把题目放宽,从身边的人和事写起。“和爸爸说心里话”“帮妈妈做家务”“( )是我的好朋友”“今天,我( )了”,学生写熟悉的事有话说、有情抒。
家长帮一帮
虽然有老师的指导,但毕竟时间和精力有限,不可能每个学生都面面俱到。这里,家长的作用就显现出来了。我在家长会上和家长谈了这些。每天抽出时间问问孩子在校都学会了什么?有什么好玩的人和事?和哪些同学玩得开心?和孩子说话,既体现了对孩子的关心,增进了亲情,还增强了孩子的表达能力。
孩子刚上学时,我给家长布置了“孩子说,我来写”的作业,由爸爸妈妈来记下孩子在平常说的有意思的话。当孩子学会的字越来越多时,我给家长布置了“我和孩子传纸条”的作业。通过纸条了解孩子的心思,孩子在纸条里明白爸爸妈妈对自己的希望。在周末的时候,我会给家长发短信,请他们带孩子出去玩玩,回来后用笔记录下美好的时光。老师的教法再灵活,也比不上各位家长的“集思广益”。
素材积一积
“要给学生一杯水,自己必须有一桶水、一缸水,而且要常用常新。”学生要写好作文,语言也要常用常新。这就要求学生在平时要注意语言的积累。
我在黑板上设立了“成语角”,在每天早读前的两分钟请提前准备好的“小先生”来教大家一则成语。要讲清成语的意思,并用成语说一句话。学生能理解的就用成语来说话,不能理解的就死记硬背。每位当上“小先生”的学生,我会奖励他一颗星,当累计得到五颗星的时候,我会颁发“优秀小先生”的证书。这样,学生在课下学习成语的兴趣更高了。日积月累,学生在一个月内能学会20条成语,一个学期能学会近100条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