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八年级历史知识要点范文

八年级历史知识要点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八年级历史知识要点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八年级历史知识要点

第1篇:八年级历史知识要点范文

一、利用书本上的纲目即书本的总体框架串线

美国著名教育家、结构教学理论的代表人物杰罗姆・布鲁姆说:“获得的知识,如果没有圆满的结构把它联在一起,那是一种多半会遗忘的知识。”同学们的基础知识掌握不牢、运用不熟练、知识结构不系统,原因是忽视了对课本知识的整合。只有强化框架复习,将散乱的知识系统化、条理化,揭示知识的内在联系,从整体上把握历史知识,才能提升自己的能力。

具体做法是:将大纲要求的每一个知识点,利用目录的表述把其线索化、系统化。也就是把一个个的知识点放到大的时代背景下,形成“总体框架结构――学科主体内容――具体知识要点”这样一个面、线、点相结合的知识网络体系和整体的框架结构。

例如,人教版《中国历史》八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的目录是“侵略与反抗”,从第一单元包括的五课的课题可以知道外国列强对中国发动的四次大的。有侵略必然有反抗,通过整理相关知识可以帮助学生加深对第一单元“侵略与反抗”这一主题的理解。可以列知识结构如下:

侵略 反抗

・・林则徐、关天培抗击英军

・第二次 ・洪秀全、李秀成等率太平军抗击洋枪队

・・邓世昌黄海大战

・・反帝爱国运动

这样,通过对教材整体知识结构的梳理,就能明确某一知识点在知识结构中处于怎样的位置。

又如:中国近代史不仅是一部列强侵华史,也是中国社会各阶层的抗争史和中国人民探索救国救民道路的探索史。可以充分利用人教版《中国历史》八年级上册第一、二、三单元的目录整合相关知识,建立框架结构如下:

二、对一些散落的零星知识还可以进行合理的联系,利用其内在的联系把这些散落的“珍珠”串起来

我们要善于把同一时期或性质相同、相近的历史事件联系在一起进行概括、比较。

进行知识联系,可以是一课内容中一个事件的逻辑发展关系,如关于中的重大事件及其时间,可以这样联系:1934年10月开始1935年10月吴起镇会师1936年10月三大主力会宁会师,胜利结束。经过这样的联系,记忆起来不是更容易、更牢固吗?

进行知识联系,也可以是一个单元内的联系,如复习第四单元“中华民族的”时,就可以通过总结“20世纪30年代日军发动的侵华”这样一个问题把前两课内容中的重大事件放到一起学习:“1931年(中国人民的局部抗战开始)1937年(全国性的开始)1937年(粉碎了日军三个月的狂妄计划)”。通过总结侵华,也同时总结了中国人民的抗战,更契合了本单元的课题“中华民族的”。并且可以引出本单元第3课内容,总结出中中国人民反抗日本侵略的三次著名战役(、、),使学生认识到正是由于中国人民用血肉之躯铸就了抗日长城,我们才最终取得了的胜利。如此利用“侵华――抗日”这一条线索,我们就轻松地把该单元内容联系起来了。

第2篇:八年级历史知识要点范文

【关键词】阅读能力;比较;

《历史与社会》学科与语文学科有相似之处,都有大量文字资料需要学生去阅读理解。教师必须指导学生通过阅读获取各种信息,从材料中找到问题的答案,最终实现学生阅读能力提高的目标。本文结合学科特点和学生实际情况,以《的烽烟》(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与社会》)为例,浅谈教师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方法。

一、寻找关联逻辑构建阅读结构

历史事件与历史事件之间一般具有一定关联性,抓住历史事件之间联系是学生系统掌握知识的有效方法。这种关联性可以围绕时间顺序慢慢展开;可以围绕历史事件的背景、经过、影响娓娓道来;也可以围绕历史基本规律逐渐深化。老师要引导学生从全局领会历史知识和掌握历史规律,明确每一历史事件在历史发展全过程中的特定地位。学生只有掌握历史知识框架的阅读,才能实现“有意义学习”,提高逻辑思维能力,最终提高学习成效。

以《的烽烟》为例,教师首先要引导学生解读标题,确定该课的主旨内容是“”。其次要有把握好知识整体结构的意识。本课可以按“1839年――1840-1842年――1842年”时间顺序进行排序。或从的“背景、经过、结果、影响”角度进行分析。或从“中国社会性质的变化”这一抽象概念角度进行深化。这样学生学得知识就会是一个线索清晰、结构严密的历史知识体系了。最后,围绕课文逻辑主干不断进行知识扩充,由点及面,通过制作思维导图,实现所有内容的掌握。

二、采用比较教学加深阅读理解

比较是理解和思维的基础,比较法是历史教学基本的常用的方法。比较教学可以把握历史事件的特殊性和本质特征;可以建立起历史事件之间的联系;也可以将矛盾的两个历史事实进行比较,深化对历史现象的理解。因此,老师要有意识的把两个或多个历史事件放在一起,让学生去对比阅读。通过对比、分析理解,化零碎的知识系统化,避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只见树木不见森林,形成大局观。为了使学生了解爆发的原因,指导学生阅读下列史料:

材料一 若鸦片一日未绝,本大臣一日不回,誓与此事相始终,断无中止之理。

――林则徐

材料二 ()把能给我们大英帝国带来无限利益的大批的商品,全部给予销毁!这是我大英帝国的奇耻大辱!我要求议会批准政府派遣远征军去惩罚那个极其野蛮的国家!要狠狠地教训它!要迫使它开放更多的港口,要保护我们天经地义的合法贸易!

――英国外相巴麦尊

通过阅读上述材料,对比中英两国对待鸦片贸易不同态度,深刻感受爆发的原因――英国要打开中国市场,而恰好提供了一个战争借口。改变过去填鸭式的教学方式,深化历史教学改革,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

三、完善提问环节提升阅读深度

提出问题是一门学问、一项能力,甚至比回答问题更有挑战性。倘若学生对课本材料没有读懂,又如何能提出有深度的问题?在学习过程中,学生应发挥课堂的主体地位,通过阅读思考,把课本知识转化为问题,再带着问题去阅读。而老师要起到良好的引导作用,并在课前有意识地设计一些思考题。如果学生在提问阶段没有想到一些重要问题,老师就有必要做到查漏补缺。设置问题如:“为什么说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中英《》开放的通商口岸与20世纪80年代我国政府在南方和沿海地区开放的一系列港口城市有什么本质区别?”帮助学生深化问题,使得问题更加有深度,更有内涵。使学生在寻疑中促进阅读,真正读透问题、理解内容。

四、实行批注方式巩固阅读成果

好记忆不如烂笔头,阅读课本同时进行重点批注是一种良好的学习习惯。学生在阅读教材时,应把内容的要点、重点标示出来。使得学生在阅读时能分清内容的主次,学会抓关键,学会分析问题和思考问题,使学生在阅读中养成仔细推敲词句的良好习惯。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对于内容要点也不鼓励全划出来,而是用①、②、③等序列号表示出来结构会更清晰。在对《》教学时,可以进行如下标注,做到内容主次分明,角度明确:

根据《》,①领土 中国把香港岛割让给英国,②赔款 赔款2100万元,③通商口岸 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和上海五处通商口岸,④关税协定 英商进出口货物应缴纳的关税税率必须和英国协商等。地位 《》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

总之,《历史与社会》学科倡导自主学习、终身学习,老师要认识到发展学生历史阅读能力的重要意义。在课堂教学中应有意识地加强历史阅读能力的培养和训练,使学生在阅读中更好地学习历史、感悟历史、体验历史。学生在坚持中自觉形成这种习惯,持之以恒,形成自己独特科学的批注风格。在此基础上,逐步学会把阅读与思考相结合,使阅读能力稳步提高。

【参考文献】

第3篇:八年级历史知识要点范文

一、演示,讲练结合

在一般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教师操作课件显示提纲性的内容,并通过演示图像、动画、视频等多媒体信息帮助学生掌握教学内容,达到讲练结合。如讲“新航路的开辟”内容时,对于哥伦布、达・伽马、麦哲伦三位航海家的航海路线,学生往往容易混淆。笔者在课堂上使用自制的多媒体课件,先用地图演示西班牙和葡萄牙的地理位置,接着分别用三种不同颜色的动画箭头演示了三位航海家的航海路线。在路经重要地点时,能自动、醒目地显示所经地点的名称,并配以声音讲解,然后将各知识点归纳成对比表,展示给学生,接着显示相关练习题进行测试。学生学习后,效果很好,大多能讲清楚三位航海家的航海路线。

二、删繁就简,与图示教学相结合

在历史教学中,常用图示教学法,图示教学化知识要点为能力点,化繁为简,变抽象为形象,揭示历史事件、历史现象的内在联系,展示历史的发展进程,便于理解,易于记忆。如果把图示教学与多媒体教学结合起来,效果更佳。如笔者执教八年级历史上册《》时,我以电视剧《》的主题曲作为开场,以反映的基本历史过程,同时制作路线的动态示意图:瑞金湘江贵州乌江遵义赤水河金沙江大渡河泸定桥夹金山大草地吴起镇会宁,随着鼠标的跳跃,流动的箭头,学生感觉身临其境,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仿佛自己就是当时的一名战士,经过艰难跋涉走完两万五千里,既增强了历史真实感,又让学生受到了一次革命的乐观英雄主义精神教育,同时降低了记忆路线图的难度。

三、利用地图,让多媒体激活教材

在历史地图教学中,为了动态展示战争进程、交通路线,可采用手绘和多种箭头的组合,使地图上的线条沿历史进程延伸,达到强化效果的作用。如张骞出使西域、、人民挺进中原、新航路的开辟和第二次世界大战等教学内容,利用多媒体课件进行动态演示,就能将知识形象直观地展现出来。

有些历史地图,要求学生掌握区域特征和相应位置,如战国七雄、三国鼎立、敌后抗日根据地、西班牙和葡萄牙的早期殖民扩张等教学内容,可采用区域颜色闪烁、变色的方式,使书本上的死地图变活,学生对该知识点也产生了经久不忘的深刻印象。

四、浓缩教学内容,提高复习效率

第4篇:八年级历史知识要点范文

教师专业成长是指教师在整个教书育人的生涯中,逐步提高自身从教素质,成为一个优秀教育工作者的专业成长过程,其实质就是教师专业素质方面的发展。在不同的历史时期,社会对教师专业素质的要求是不一致的。西南大学靳玉乐教授曾经就这样论述过:“新时代教师应该具有教师职业的美好追求和愿意从教的坚定信念,同时,为了胜任日常教育教学工作,还必须具备丰富的专业知识结构及熟练的专业技能;另外,追求自我发展和提高也是现代教师应该具备的基本素质”。可见,教师专业发展包括专业信念与精神、专业知识与技能、专业提高途径与策略。

推动教师专业素质发展有许多途径,比如许多学校开展的校本教研、各级各类师资培训、新老教师“结对子”传帮带活动、“名师打造工程”等等。不可否认,这些举措对教师的专业发展起了一定的积极作用,但过份强调了环境、外力的打造。教师专业素质的发展不主要是靠环境的培养、他人的影响,而是在自身的学习和教学实践中不断提高的,即在实践中历练,在历练中学习,在学习中反思,在反思中提升。反思是推动教师专业发展的一个根本和重要途径。

历史教学则是一座桥梁,它回顾过去、联系现实、展望未来,作为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份,在培养学生的思想情感、态度价值观、民族认同、文化尊重等方面是其它学科无法比拟的。因此,作为一名中学历史教师更应该在反思中促进自身专业素质的发展。现就将本人在专业成长过程中的一些感悟和做法就教与同行,以达抛砖引玉之效!

一、反思“历史教师职责” ――坚定专业信念,培养专业精神

作为一个社会人,首先要解决的是生存问题,历史教师和其他职业一样,都是谋生的手段。但“教书绝不只为稻梁谋”,在从事这个职业的过程中,你会与很多专业问题碰撞,只有积极面对这些问题,潜心钻研,学习与思考,你才会收获荣誉,收获地位,你才能体会到当教师的成就感和神圣感,你才会爱岗敬业,才会致力于教育事业。当对教学的认识已经从职业上升到事业阶段后,你就会跳出传统的枷锁,在历史教学海洋中遨游,深刻体味经典之精髓和学术之精粹,对历史教学由平淡到热爱乃至珍爱。钱穆在《中国历史精神》中就说过:“历史便是人生,历史是我们全部的人生,就是全部人生的经验。”是的,历史教学是职业,是事业,更是生命。只有把历史教学作为我们生命不分割的部分,我们才能真心去珍惜它,才能谈“爱岗敬业”,才能用心、用智慧去呵护它。

随着时代的进步,教育教学观念的变化,以及历史学本身的发展变化,教师不应拘于教材,“唯教材是上”,教师要学会回到历史中去重新审视历史,带着如何理解教材的角度进行深入的挖掘,把历史教学的着眼点转向客观的历史本体,努力教给学生真实客观的历史知识。特别是当前历史教育更强调民族认同、文化尊重、培养合格公民的大背景之下,历史教师必须清醒的认识到,历史教学不仅是让学生掌握陈旧的历史知识,更重要的是要培养学生的思维方法,让学生在具体分析历史问题、感悟历史人物抉择、探究历史事件的情况下,学会思考现实中的问题,学会掌握思考问题的方法。华东师大聂幼犁教授就说过:“历史教育的终极追求应该是中华民族人文、人权、人性的复苏和觉醒。”我们历史教师在用这种人文精神和科学态度进行教学的同时也培养了自己的专业精神。

二、反思“历史课堂教学”――增强专业知识,提高专业能力

历史教师的专业素养最核心的部分就是具有适合于现代历史教育所需要的、合理的知识结构和相应的教学与研究技能 ,其主要阵地是课堂教学。教师教学能力和水平的提高往往取决于对课堂教学的反思,取决于教师经常性的回顾、检视、总结和积累,“优秀的教案复制不出好的教学效果”,只有在自身的实践中反思,在反思中不断改进,才能提高自己教学能力和水平。“教师不仅是课程的实施者,更是反思性的实践者。”这也是新课程积极倡导的理念,课后反思更有利于教师及时反馈教学实践的信息,不断丰富自己的教学经验,提高自身教学水平。因此,课后经常进行反思是教师专业成长的一条行之有效的途径,学会反思是每个教师专业成长的必经之路。

如何反思我们自身的课堂教学,真正提高实施课程的能力和水平呢?本人认为主要从以下四个角度去反思,即“四思”。

首先,“思所得”。侧重反思自己本节课的成功之处与教学开展过程中的亮点。课堂教学中,随着教学内容的展开,师生的思维发展及情感交流,往往会因为一些偶发事件而产生瞬间灵感,这些智慧的火花常常是不由自主、突然而至,若不及时利用课后反思去捕捉,便会因时过境迁而烟消云散,令人遗憾不已。例如本人在单元复习课上要求学生回顾并回答出“新航路开辟的原因”时,一连喊了几位学生,都很难全面说出,课堂教学一时出现“冷场”,我只好“启发引诱”:准确理解新路开辟的经济、社会根源基础上,我试着提示了以下几个问题:“为什么不在本地挖掘黄金?”(师)《马可•波罗行记》一书的诱导(生);“为什么不走老路?(师)”奥斯曼帝国控制东西方要道造成商业危机(生);“为什么敢?”(师)人文主义倡导的进取精神和传播天主教的动力(生)。几个“追问”,就把新路开辟的原因全部深刻掌握,学生能够体验到学习的乐趣,饱尝成功的喜悦。这就是教学瞬间灵感、智慧。另外,课堂上能够引起教学共振效应的做法;课堂中临时应变得当的措施;某些教学思想方法的渗透与运用的过程等等。这些都是成功之处,值得我们去总结、反思,更需要我们详细的记录下来,以供以后教学使用,并发扬光大。

其次,“思所失”。 比如情景的创设是否与学生实际生活联系紧密,是否与上课内容相符,在引入过程中还存在哪些不和谐之处,有没有教学内容安排欠妥,教学方法设计不当,教学重点不突出,教学方式单调等等现象。课后经常进行这样的反思,及时客观的找出教学过程中的不足与失误,虚心听取学生的意见,正确的面对这些问题,并对课堂教学疏漏失误之处进行系统回顾、梳理,并作深刻反思、探究剖析,使之成为今后再教学的注意点。

另外,“思所疑”。这个“疑”,一是指学生的疑点,课堂上还没有得到有效解决的;二是老师自己的疑点,比如教材编写过程中出现的知识性的失误、在教学中感受到的教材知识结构安排上的不科学等等。我们都应把它一一记下,细加琢磨,明了于心,耐心解答,及时纠正……不断丰富自身的专业知识。

最后,还要“思‘再教设计’”。每堂课后,都需要我们静心沉思,教法上有哪些创新,知识点上有什么发现,组织教学有何新招,启迪是否得当,训练是否到位,摸索出哪些教学规律等。对其及时梳理,进行归类与取舍,写出“再教设计”。关于这一点,我们同办公室的老师就经常问我:同一本教材你教了三四届,早就烂熟于心,为什么还这样孜孜不倦的备课、写教案?有时口中回答诸如“本人健忘”之类的话,其心中早就明白这样一个道理:三十年的简单重复成就不了一个好教师。

三、反思”教师角色”――丰富专业途径,优化专业策略

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和社会的急剧变革,教育的目标、内容和方法都在发生着巨大的变化,教师的作用从单纯的“传道、授业、解惑”向着真正发展一个人的潜在素质转化,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正逐渐失去了第一角色的地位。“教师为中心”必将让位于“学生为主体”,教师角色也需要发生相应改变。只有反思传统的教师角色,变换新的角色,才能丰富自身的专业途径,优化专业策略。

社会上广为流传的教师角色比喻大致有三种:“教师是蜡烛”、“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教师是一桶水”,这三种教师传统角色隐含着三大教育观:教育是牺牲自己,培养后代(蜡烛论);教育是复制(工程师论);教育是灌输知识(桶论),这些其实都是单向灌输。在这些教育观作用下的历史课堂是乏味的,学生就会像听“天书”一样烦躁不安,从而“望而生畏”、“知难而退”,产生强烈的厌倦、挫折心理,失去学习的兴趣和愿望。因此我们必须变换角色,找准自己的位置。

对教师新角色的定位有很多,比如研究者、合作者、开发者、促进者、引导者等,而本人最为认同的是“引导者”。说教师是引导者,主要表明教师的主要职能由“教”变为“导”, 既体现“学生为主体”,又发挥了教师的主导作用。改变了向学生灌输知识的单一教学模式,积极探索“启发式”、“讨论式”等多种教学方式,丰富了专业途径,优化了专业策略,提高了教学效果。

以上只是我个人执教过程中所获得的一些片段感悟,更多的是名师专家们的经验总结。作为一名正在成长中的中学历史教师来说,我会一直秉持这样的态度、方法、角色,去思考、去探索、去追求教学更高的真谛!

【参考文献】

1、靳玉乐主编,《反思教学》四川教育出版社 2006年12月版

2、姚国平,《关于教师成长和初中历史教学的几个相关问题》

可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基本操作技能的培养

由于生物学是一门实验科学,实验是作为巩固和验证理论的手段。作为中学生不但要扎扎实实地掌握生物学的基础知识,还要重视生物学实验的基本技能,为进行科学实验打下良好的基础。作为教师本身也要练好实验操作的基本功,对每一个实验,教师都应预先操作一遍,通过试做,会发现实验中的一些问题,更能指导学生实验要细致、周到,从而提高实验效果。

在初中七年级实验教学中,应把重点放在培养基本操作能力上,其中包括显微镜的使用,临时装片的制作,徒手切片、绘制动植物细胞结构简图等能力的培养。以普遍光学显微镜使用为例,它是一种比较复杂而精密的光学仪器,使用方法也不是容易掌握好的,因此要使学生对显微镜的结构、性能、使用方法及其注意事项有比较全面的了解。显微镜中最重要的部件是物镜,它既能放大物像又具有分辩力,而目镜只起第二次放大的作用。因此,在实验前指导好学生预习,掌握操作要点后,教师在实验课中可以用两台显微镜示范教学,一台是由自己操作,另一台则由学生骨干代表操作,同时教师要特别强调使用方法和操作要领,教师规范操作一步,边讲该步的注意事项,边让学生骨干模仿操作一步。然后分组练习使用,教师要巡回辅导并及时表扬规范操作快且准确的学生,另外教师应纠正学生用右眼观察或闭着右眼的习惯和不转动转换器扳物镜的错误操作,以及镜筒下降时不看着物镜,导致物镜与玻片接触而损坏镜头等。通过几次反复练习和使用,学生基本上就可以独立操作了,下次实验课就可开展临时装片的制作及植物细胞的观察。这时教师必须将擦滴撕展盖染吸的实验步骤写在黑板上,再讲每一步的涵义,边操作边让学生模仿操作,这过程中强调注意事项,比如清水不能滴得太多或太少,太多易外溢,太少易出现气泡。取材要薄而透亮易观察,展平防重叠,轻盖防气泡。这样学生很快能掌握要领,自己制作好临时装片后在显微镜下观察,认识细胞壁、细胞质、细胞核等,绘出细胞结构图。这样就达到了实验目的,学生会兴奋不己,终生难忘。

四、观察能力的培养

生物实验中,学生的观察力是指学生通过观察实验过程和现象获得生物的感性知识,然后通过积极思维,把观察到的感性材料进行分析、综合、概括、归纳、上升为理性知识,形成正确的概念的能力。可见培养观察力是培养实验能力的前提,也是智力发展的基础。

初中生物实验包括探究、实验、调查、设计、制作等活动内容,共计46个,其中约有一半的属于观察性实验或探究,因此教师要培养学生具有全面的、正确的能深入了解事物本质的观察能力。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应做到以下几点:

1、观察要有明确的目的。观察应该是有目的、有计划的主动知觉活动。观察时一定要明确观察什么,达到什么目的,仔细地进行观察,才能有清晰的感知。在无明确的知觉任务时,感知的对象往往是肤浅的、不完整的。无目的观察往往会得出与事实相反的结论,例如在理解光是叶绿素形成的不可缺少的条件时需要观察新鲜的豆芽菜露在空气中几小时后的情况,很多同学只知道它变绿了,而不究其原因。甚至有的同学还会误认为豆芽是吃芽,是芽先萌发,根后萌发,可见有意观察是多么重要!因此教师必须给学生提出观察目的,并经常提醒学生,使他们的注意力集中到所观察的对象上。

2、观察要有计划性。观察除了有明确的目的外,还必须有观察计划。随随便便是绝对收不到好效果的,所以必须注意观察的计划性。观察的计划性可确保输入大脑的信息具有系统性、条理性,这样的信息才便于在头脑中加工、编码,从而提高观察的速度和正确性。例如在利用显微镜观察草履虫的实验,我提前一周让各组学生自己取样,加肉汁或牛奶培养后,在观察时通过教师提出的问题,从生物教学的角度来观察步步深入:怎样吸收培养液才能观察到的草履虫较多?你看到的草履虫是什么形状的?是单细胞吗?有没有看到纤毛、细胞核、食物泡等结构?它是怎样运动的?为什么要在载玻片中放几丝棉花纤维?通过一系列发问启发引导,培养学生的观察习惯与能力,可见观察有方式可循。

3、观察要实事求是。一般学生有对自己常见的事物,存在看见就等于知晓的错误想法。对常见事物,他们常常不观察,也不去思索,所以,在组织学生进行观察实验等实践活动时,一定要重视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逐步学会真实地、系统地、周密而精确地进行观察,真实填写观察、实验记录、认真求实绘制生物图。教师一定要求学生根据观察到的实际情况来完成。比如学生认为红细胞是红色的,而通过显微镜观察到的红细胞呈淡黄色。实践证明,真实的记录是极为珍贵且十分可靠的第一手资料。由此可见,只有实事求是,才能掌握实验的基本技能。

4、学会重复观察和对比观察。为了保证观察的可靠性,观察的次数要多,否则就难以区分偶然发生和一贯现象。也就是巴甫洛夫说的:“观察、观察、再观察”。同时还要学会对比观察。例如在七年级下册的探究“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实验时,很多学生由于急躁、没有把握好时间、水温,导致观察到的现象是1号、2号、3号试管都变蓝色。这样既不能体会设置2号、3号试管是作为对照,也无法理解馒头变甜与唾液的分泌、牙齿的咀嚼和舌的搅拌都有关系。为了避免这种情况的出现,最好的办法就是重复实验,重复观察。只要按操作程序和确定的时间来完成,一定会观察到只有2号、3号试管变蓝的实验现象,才能领悟这个实验的意义。

五、帮助学生掌握科学探究的基本过程

现行的初中生物教材中,学生的探究性实验增加了许多。人教版七年级、八年级共有探究22个。教师要充分利用这些探究实验,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学习生物知识的欲望,让探究贯穿于整个生物教学中。

第5篇:八年级历史知识要点范文

学校历史老师工作总结   本学期,我适应新时期教学工作的要求,认真学习关于教学工作的讲话。从各方面严格要求自己,主动向老教师请教,结合本校的实际条件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勤勤恳恳,兢兢业业,使教学工作有计划,有组织,有步骤地开展。立足现在,放眼未来,为使今后的工作取得更大的进步,现对本学期教学工作作出总结,希望能发扬优点,克服不足,总结检验教训,继往开来,以促进教训工作更上一层楼。

  一、认真备课。

  不但备学生而且备教材备教法,根据教材内容及学生的实际,设计课的类型,拟定采用的教学方式,并对教学过程的程序及时间安排都作了详细的记录,认真写好教案。每一课都做到“有备而来”,每堂课都在课前做好充分的准备,并制作各种利于吸引学生注意力的有趣教具,课后及时对该课作出总结,写好教学后记,并认真按搜集每课书的知识要点,归纳成集。

  二、增强上课技能。

  提高教学质量,使讲解清晰化,条理化,准确化,条理化,准确化,情感化,生动化,做到线索清晰,层次分明,言简意赅,深入浅出。在教室上特别注意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加强师生交流,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作用,让学生学得容易,学得轻松,学得愉快;注意精讲精练,在教室上老师讲得尽量少,学生动口动手动脑尽量多;同时在每一堂课上都充分考虑每一个层次的学生学习需求和学习能力,让各个层次的学生都得到提高。现在学生普遍反映喜欢上语文课,就连以前极讨厌语文的学生都乐于上课了。

  三、虚心请教其他老师。

  在教学上,有疑必问。在各个章节的学习上都主动征求其他老师的意见,学习他们的方法,同时,多听老师的课,做到边听边讲,学习别人的优点,克服自己的不足,并常常邀请其他老师来听课,征求他们的意见,改进工作。

  四、认真批改作业。

  布置作业做到精读精练。有针对性,有层次性。为了做到这点,我常常到各大书店去搜集资料,对各种辅助资料进行筛选,力求每一次练习都起到的效果。同时对学生的作业批改及时、认真,分析并记录学生的作业情况,将他们在作业过程出现的问题作出分类总结,进行透切的评讲,并针对有关情况及时改进教学方式,做到有针对性。

  五、做好课后辅导工作,注意分层教学。

  在课后,为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相应的辅导,以满足不同层次的学生的需求,避免了一刀切的弊端,同时加大了后进生的辅导力度。对后进生的辅导,并不限于学习知识性的辅导,更重要的`是学习思想的辅导,要提高后进生的成绩,首先要解决他们心结,让他们认识到学习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使之对学习萌发兴趣。要通过各种途径激发他们的求知欲和上进心,让他们认识到学习并不是一项任务,也不是一件痛苦的事情。而是充满乐趣的。从而自觉的把身心投放到学习中去。这样,后进生的转化,就由原来的简单粗暴、强制学习转化到自觉的求知上来。使学习成为他们自我认识力度一部分。在此基础上,再教给他们学习的方法,提高他们的技能。并认真细致地做好查漏补缺工作。后进生通常存在很多知识断层,这些都是后进生转化过程中的拌脚石,在做好后进生的转化工作时,要特别注意给他们补课,把他们以前学习的知识断层补充完整,这样,他们就会学得轻松,进步也快,兴趣和求知欲也会随之增加。

  六、主动推进素质教育。

  目前的考试模式仍然比较传统,这决定了教师的教学模式要停留在应试教育的层次上,为此,我在教学工作中注意了学生能力的培养,把传受知识、技能和发展智力、能力结合起来,在知识层面上注入了思想情感教育的因素,发挥学生的创新认识和创新能力。让学生的各种素质都得到有效的发展和培养。

  七、狠抓学风。

  我所教的三个班,学生比较喜爱该科,上课的时候比较认真,大部分学生都能专心听讲,课后也能认真完成作业。但有为数不少的学生,因为怕教室领导责备,学习上存在的问题不敢问老师,作业也因为怕分数低而找别人的来抄,这样就严重影响了成绩的提高。对此,我狠抓学风,在教室里提倡一种认真、求实的学风,严厉批评抄袭作业的行为。与此同时,为了提高同学的学习主动性,开展了学习竞赛活动,在学生中兴起一种你追我赶的学习风气。虽然大部分同学对该课很感兴趣,学习劲头也浓,只是差生面太大了,后进生基础太差,考试成绩都很差,有些同学是经常不及格,我找来差生,了解原因,有些是不感兴趣,我就跟他们讲学习语文的重要性,跟他们讲一些有趣的语文故事,提高他们的兴趣;有些是没有努力去学,我提出批评以后再加以鼓励,并为他们定下学习目标,时时督促他们,帮助他们;一些学生基础太差,抱着破罐子破摔的态度,或过分自卑,考试怯场等,我就帮助他们找出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分析原因,鼓励他们不要害怕失败,要给自己信心,并且要在平时多读多练,多问几个为什么。同时,一有进步,即使很小,我也及时地表扬他们。经过一个学期,绝大部分的同学都养成了勤学苦练的习惯,形成了优良的学风。

  八、取得了较好的成绩。

  本学期,期末考试学生的三率情况优良。存在的不足是,学生的知识结构还不是很完整,知识系统还存在很多真空的部分。这些都有待以后改进。

  学校历史老师工作总结

  20__—20__学年度第二学期就将结束了,本学期按照教学计划以及新的《历史课程标准》,已经如期完成了八年级历史下册的教学任务。下面就分几个方面来说一说我在这学期教育教学方面的心得和体会,总结如下:

  一、备课——周到细致,找准重、难点

  作为一名老教师,我能坚持认真备课和教学,备课时认真钻研教材、教参,学习好《课程标准》,虚心向同年级老师学习、请教,力求吃透教材,找准重点、难点。提前一周备好课,写好教案。平时也坚持做到周前备课。积极参加备课组活动和晋江市的各种听课交流活动,上好公开课,并能经常听各有经验老师的课,从中吸取教学经验,取长补短,提高自己的教学的业务水平。每节课都以最佳的精神状态站在教坛,以和蔼、轻松、认真的形象去面对学生。按照「初中历史新课程标准进行施教,让学生掌握好科学知识。还注意以德为本,结合现实生活中的现象层层善诱,多方面、多角度去培养现实良好的品德和高尚的人格。

  为了上好每一节课,我经常上网查资料,集中别人的优点确定自己的教学思路,常常忙到夜里十一、二点。为了学生能更直观地感受所学的知识内容,我还积极查找课件,制作课件,虽然学校初中部无法采用多媒体进行教学,但我仍不断进行教材分析,制作课件,争取把第节课都备到完美。

  复习阶段,我把全书及每一单元的重点内容、知识点的内在联系予以概括总结,给学生一个明确的学习思路。并精心印发了一些历年中考、期末试卷中出现的最新题型,及时地让学生明确考试的方向。

  二、上课——做到线索清晰,层次分明

  上好课的前提是做好课前准备,不打无准备之仗。上课时认真讲课,力求抓住重点,突破难点,精讲精练。运用多种教学方法,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注意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思维,使学生有举一反三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有难度的问题找优等生;一般问题找中等生;简单些的总是找后进生回答。上课后及时做课后反思和写教后感,找出不足之处及时加以改进。

  三、作业布置——有针对性和有层次性。

  为了减轻学生的学习和作业负担,每次布置作业时,我都会精心地挑选,认真地选择一些有利于学生能力发展的、有利于学生发挥主动性和创造性的作业。作业批改后,我又能及时给予讲解;对于作业错误教多的学生我利用课余时间对学生进行辅导,不明白的耐心讲解,及时查缺补漏。这样虽然作业量不多,但是作业的质量很高,学生通过不多的练习既掌握了知识,又提高了对知识的深层理解。

  总之,教育工作,是一项常做常新、永无止境的工作。社会在发展,时代在前进,学生的特点和问题也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发生着不断的变化。作为有责任感的教育工作者,必须以高度的敏感性和自觉性,及时发现、研究和解决教育教学工作中的新情况、新问题,掌握其特点、发现其规律,尽职尽责地做好工作,以完成我们肩负的神圣历史使命。“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成绩已经成为过去,在今后的教学生涯中,我将一如既往地严格要求自己,刻苦钻研教育教学,不断提高自身的业务水平,为我校的教育事业做出自己的一份努力!

  学校历史老师工作总结

  本学期,根据教育局和学校要求,结合本校的实际条件和学生的学习情景,严于律己,踏实工作,向45分钟要质量,使九年级历史教学工作得以有计划、有步骤地实施并圆满完成。为了立足此刻,放眼未来,更好的做好以后的教学工作,现将本学期的工作情景总结如下:

  一、注重研究中学教学理论。进取参加教研活动,上好公开课和展示课,并能经常听各位教师的课,从中吸取教学经验,取长补短,提高自我的教学水平。基本做到了以最佳的精神状态站上讲台,以和蔼、简便、认真的形象去应对学生上好每节课。按照《初中历史新课程标准》进行施教,让学生掌握好科学的世界历史知识。

  二、认真备好每节课。不但备教材、备教法,并且备学生,根据教材资料及学生的实际,拟定合理的教学方法,并对教学过程及资料进行精心的安排,认真编写好师生共用的讲学稿。在每一课上课前,认真备齐相关的教学资料、地图、教具等,都做到了“有备而来”,课后及时对该课进行总结,写好教学反思。

  三、进取推进素质教育。目前,升学考试时,题目灵活,这决定了教师的教学形式要有针对性。为此,在教学工作中,我注意设置能激发学生的思考点和兴趣点的问题,注重学生学科本事的培养,把传授知识、技能和发展智力、本事结合起来,在知识层面上注入了思想情感教育的因素,发挥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本事,让学生的各种素质都得到有效的发展和培养。

  四、狠抓学风。我所教的九年级学生比较喜爱历史科,上课的时候比较认真,大部分学生都能专心听讲,课后也能认真完成作业。但有为数不少的学生,没有养成不懂就问的习惯,还存在着抄袭作业现象,严重影响了成绩的提高。对此,我狠抓认真、求实的学风,严厉批评抄袭作业的行为,颇见成效。可是,由于后进生面较大,考试成绩不够梦想,有些同学是经常不及格。我找来差生,了解原因:有些是不感兴趣,我就跟他们讲学习历史的重要性,跟他们讲一些趣味的历史故事,提高他们的兴趣;有些是没有努力去学,我提出批评以后再加以鼓励,并为他们定下学习目标,时时督促他们,帮忙他们;一些学生基础太差,抱着破罐子破摔的态度,或过分自卑,考试怯场等,我就帮忙他们找出适合自我的学习方法,分析原因,鼓励他们不要害怕失败,要给自我信心,并且要在平时多读多练,多问几个为什么。同时,一有提高,即使很小,我也及时地表扬他们。经过一个学期,绝大部分的同学都养成了勤学苦练的习惯,构成了良好的学习世界历史之风。

  五、抓好课后辅导。我利用课余时间对学生进行辅导,不明白的耐心讲解,教给他们好的记忆方法,对学生进行学法指导,要求学生养成好的学习习惯,做到对所学知识巩固复习,及时查缺补漏。并与家长联系,及时沟通情景,使家长了解情景,以便在家里对孩子进行必要的监督。

  六、认真批改作业。九年级的历史作业包括课堂作业、《基础训练》。为了更好的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我常常对各种辅导资料进行筛选、上网查阅实用性强的题目,力求每一次练习都到达目的。同时对学生的作业及时、认真批改,分析并记录学生的作业情景,将他们在作业过程出现的问题进行分类总结,给予合理的评讲,并针对有关情景及时改善教学方法,做到有的放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