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乡村旅游考察报告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达尔文接信后欣喜若狂,立即接受了这个难得的建议。
这位汉斯罗教授是当时著名的学识渊博的植物学家。他十分赏识达尔文,时常约达尔文到家里吃晚饭、闲谈和散步,帮助达尔文学习自然科学,以至于有人把达尔文叫做“同汉斯罗教授一起散步的人”。汉斯罗认为达尔文不应当做牧师,而应当成为一名杰出的科学家,所以他就通过自己的影响和关系极力推荐他随“贝格尔号”考察。
达尔文随舰考察了整整五年时间。其间,他把自己搜集到的资料源源不断地寄给了汉斯罗。这位颇负声望的植物学家牺牲了自己的科学研究,为这位“无名小卒”细心地保管、整理化石和动植物标本;不厌其烦地把一部分科学考察报告、日记、信件送到剑桥大学的哲学学会上宣读,或者印发给知名的科学家,还把一部分化石送给了古生物学家鉴定。由于他如此无私地帮助达尔文,五年后,当达尔文从“贝格尔号”舷梯上走下来时,已不再是上船时的无名小卒了,学术界和科学界的荣誉席早已虚位以待了。
【关键词】衡水湖;水污染;措施
衡水湖是华北平原唯一保持生态系统完整的内陆淡水湿地与鸟类自然保护区,是建设滨湖宜居城市的灵魂,而保护好、建设好、利用好衡水湖,优化湖区发展环境,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战略意义。衡水市为了保护湿地资源,改善生态环境,积极履行国际《湿地公约》义务,采取了一系列有效措施,在实践中不断探索湿地保护的途径和经验,取得了比较明显的成效,尤其是以人为本、生态优先、保护衡水湖湿地和越冬候鸟栖息地的完整性,受到国内和国际社会的广泛赞誉[1]。
衡水湖的保护与开发是衡水市的大事和要事,随着“水市湖城”、“一湖三城”、“打造生态湖城,建造冀东南区域中心城市”等项目的启动,资源开发力度不断加大,污染物排放总量快速增长。其中水资源占有率与人口增长幅度越来越不成比例,衡水湖的发展不同程度上对环境造成了污染,而水资源的污染最为严重。预测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可能是衡水湖生态环境压力最为突出的时期,生态环境问题将成为影响衡水湖健康发展的重要因素。
1 衡水湖生态水环境现状
生态旅游目前已经成为全球旅游热点问题,衡水湖旅游自然景观丰富,有乡村山水风光游、观光农业游、民俗风情游,乡村风情游,目前衡水湖旅游项目多围绕水体开发,景观停留在自然风景,如水体、植物、动物等。近来随着衡水“水市湖城”等项目的启动,水污染物排放总量快速增长;同时周边工业企业及生活污水排入湖内、养殖污染、引蓄黄河水水质未达标等原因,使得衡水湖水质污染为《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中Ⅲ类标准,造成水质富营养化,污染严重。衡水湖生态环境风险不断增大,生态环境安全受到挑战,生态环境问题将成为影响衡水湖健康发展的重要因素。
2 生态湖城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衡水湖良好的区位优势为发展湿地观光旅游提供了有利条件,在现有生态旅游基础设施建设滞后的条件下,势必会面临水污染加大、生物多样性面临严峻挑战、水体娱乐功能下降等问题。分析衡水湖水环境存在的问题有一下几点:
衡水湖湿地定位不准确。地方政府混淆了湿地自然保护区和湿地公园的概念,将自然保护区视为湿地公园和房地产开发建设用地,破坏了衡水湖湿地生态系统的完整性[2]。
衡水湖湖水的持续污染。由于冀州生产生活污水的排放、湖区农村生活污水、网箱养殖、水产养殖及水生植物的腐烂等造成衡水湖水系统的污染,且受污染后很难短期内恢复。根据统计显示,目前我市生活污水排放量正以5%每年的速度逐年递增,所以,当前治理生活污水是解决环境问题的首要目标;而湖区内网箱拦网围埝养殖规模逐年增大,大量鱼类粪便、饲料残渣腐败后污染水质,带来了湖水富营养化问题;而渔药残留则易导致重金属蓄积污染,目前个别水域已经出现水质恶化和鱼类病死现象。严重破坏了湿地生态环境和生态系统。如不果断应对,任其发展下去,不久的将来,湿地功能丧失,湖区发展无以为继,借湖兴市、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成为无稽之谈。
由于衡水旅游业的发展,随着“马拉松比赛”、“衡水湖号”系列旅游千人团等活动的开展,迎来了大批游客,势必会增加湖水污染速度,加重水质富营养化。
3 水污染解决措施
对衡水湖生态环境做走访调查,依据衡水湖地理环境、水污染现状等,提出衡水湖可持续发展的措施或法规。
3.1 制定衡水湖湿地生态环境法律法规,强化生态环境法制建设
生态环境执法系统建设。要加大衡水湖法规的宣传和执行力度,包括加大执法频次和处罚力度,使人们感受到国家和政府对环境保护的重视,形成全社会支持生态环境保护的有利舆论氛围,倡导“爱惜衡水湖,保护衡水湖,呵护衡水湖”的宣传理念。
3.2 健全污水处理系统
首先,提倡家庭合理节约用水,禁止乱排。然后,防止湖周围农药和化肥污染水资源,严格执行《农药安全使用标准》及相关规定,提高农药用药水平;同时科学合理使用化肥,积极推广有机肥和无机肥相结合的发展道路,开展化肥质量监测,严格杜绝不符合要求的化肥,从基础上防止水污染。
3.2.1 生活污水
衡水湖水污染特征不同于城市和中小城镇,污水水质区域差异大,污染源种类和数量多,污水水量小且排放分散,污染范围大和水质水量变化系数大等特点。那么生活污水处理技术的选择以经济、适用和简便为原则,综合分析技术本身的特征和当地的特征因地制宜,如活性炭技术[3],其制备的原材料随处可见,包括核桃壳、竹材、烟杆等废弃物,发展前景好,且在国际上净化效果已得到众多国家首肯。
3.2.2 人工湿地污水处理系统
在自然湿地的基础上进行强化,形成一个生态环境,包括动物、植物和微生物,通过一系列生理生化反应,如吸附过滤、沉淀、植物吸收和微生物降解等,达到高效净化湿地污水的目的。该技术操作简单,对技术水平要求不高,出水常用于灌溉农田。已有研究表明:当污水中污染物浓度较低时,人工湿地污水处理工艺对,对P和N的去除率分别可达到90%和60%。由此可知,人工湿地污水处理技术具有一定的应用前景[4]。
3.2.3 水产污染
水产污染应由政府出面进行整体规划部署,按照部署取缔衡水湖水域内网箱、拦网、围埝等人工养殖行为,结合扶助和合理补偿政策,力争达到衡水湖水质改善、生态水产品总量较大幅度增加、湖区居民生活水平较大提高等目标。
3.2.4 水质的富营养化
衡水湖湿地不同区域内富营养化的差异大,即总磷和氨氮含量的差异大。冀州小湖因吸收了较多的城市污水出现了严重的富营养化;而大赵闸为湖水水质较好区域,应注意保护。针对湖水富氧化问题,进行了水生植物净化污水的研究,已成为水质净化的焦点问题。而据《衡水湖自然保护区科学考察报告》记载,衡水湖常见的水生植物共有27属37种,水生植物丰富,而有关水生植物研究表明:一方面,水生植物在生长过程中能够不断地吸附、吸收、分解水中的营养盐和污染物,有利于维持较好的水质,起到净化水质的作用;另一方面,收割困难,大部分自生自灭沉积湖底,加重了湖水的富营养化程,而水生植物控制生长面积、利用途径及搭配仍需进一步研究。
3.3 强化法律责任
扩充法律责任条款,增加应受处罚的情节种类,细化应受处罚的情节,加大处罚力度。同时还应规定违规之后的补救性措施,如限期整改、补正等规定。对排污者,通过一系列的措施规范其行为,从而促使其达标,而处罚并不是最终目的。如此才能有效地防治水污染。防治水污染是一个系统工程,它需要政府、企业、个人共同的(下转第34页)(上接第26页)努力,需要各种法律、法规的共同作用,才能保护湖区环境,改善衡水湖水质,否则会影响“生态湖城”建设。
4 衡水湖湿地水环境发展前景
水环境保护是社会公众的公共需求,也是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条件。人们往往只看到衡水湖在供水、灌溉、旅游等方面给其带来的直接、有形的利益,却忽视了水域生态系统为人类带来的长远的隐形的损害。一旦使生态系统遭到破坏,不仅大自然无偿提供给人类的服务功能将下降或丧失,甚至会遭到大自然的强烈报复。尤其是水污染治理迫在眉睫,作为一种公共事业,应由政府来承担。在政府干预下进行景点的人工开发和娱乐设施的建立,一定要制定长远规划,规划不能随意更改,从而使衡水湖成为衡水市最大的亮点和品牌,为人们创造一个最佳的宜居环境。
【参考文献】
[1]张彦增,尹峻岭,崔喜东,等.衡水湖湿地恢复与生态功能[M].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10:1-3.
[2]霸超,张良.衡水湖湿地保护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现代农村科技,2011(10):60-61.
[关键词] 贵州 民放民间美术 旅游经济 发展
贵州省位于我国西南部,云贵高原的东坡,与重庆、四川、广西、湖南、云南诸省接壤,是一个旅游气候适宜,岩溶地貌发育,民族风情古朴浓郁的省区,省内碳酸盐岩占全省总面积的73%,形成神奇秀丽的岩溶自然景观;世居边远山区的48个民族,有着自己古朴的民族文化和民族艺术,对外界具有奇妙的神秘感和强烈的诱惑力,特别是近年来传媒界对贵州丰富的风景资源和民族风情的多方报道及其各种旅游推介活动的开展,向世人全面展示了贵州神奇风貌,贵州旅游资源在国内外名声大燥,引发了贵州观光旅游的热潮。随着西部大开发号角的吹响,贵州省已将旅游业作为龙头和支柱产业来进行规划和发展,贵州的旅游业必将迈入一个新纪元。
一、贵州旅游经济现状
贵州旅游业的兴起于20世纪80年代,受配套硬件设施的制约,初期的旅游业发展虽规模小,档次低,却已显示出相当好的发展前景,通过多年的开发努力,贵州旅游业已今非昔比。贵州旅游业无论在游客人数上,还是经济收入各方面都取得了较大进步。1990年~1999年贵州旅游业资料显示,20世纪90年代初的1990年海外旅游者人数为24112人次,到1999年达到166995人次,增长6倍;外汇收入从1990年的不足100万美元,增长到1999年的5501.54万美元,增加了50多倍;国内旅游人数大幅度增长,1989年为399.23万人次,1999年增加至1510.17万人次,增长约4倍;人民币收入也大幅度增长,1990年人民币收入仅为0.2761亿元,1999年猛增至43.75亿元,10年增加了近200倍;2001年1月~3月份,共接待海外旅游者人数25316人次,比2000年同期增加了18.82%,外汇收入949.85万美元,增长16.28%。旅游业的发展带动了各行各业的全面发展,在新世纪和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过程中贵州旅游业已成为贵州省经济发展支柱产业和新的经济增长点。
在实施西部大开发近五年来,全省旅游总收入持续、快速增长,提前三年实现了“十五”计划目标。2004年,全省接持入境旅游者23.1万人次,外汇收入8020.27万美 元;接持国内游客2480.21万人次,同比增长31.88%,国内旅游收入161.02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40.8%,旅游总收入167.75亿元,同比增长43.54%。贵州省旅游业发展的基本特点是:一是充分利用西部大开发的机遇,进一步坚定加快旅游业发展的信心和决心;二是政府加大对旅游的投入。2000年至2004年,国家和贵州省各相关部门对旅游业投入共计4.03亿元,决定从2002年起,每年拔出专款1200万元建立贵州省旅游业发展专项基金,把旅游业的投入纳入到财政预算中(从2005年起增加到2000万元);三是以交通为重点的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取得突破,高等级公路主骨架正在形成;四是旅游规划体系建设取得重大进展,地、县级旅游发展规划和了解机场旅游线路规划的文化、乡村旅游等专项旅游规划编制工作已相继完成并启动;五是旅游精品战略全面实施,产业结构调整初见成效;六是旅游管理体制改革取得突破,旅游企业与行政主管部门脱钩工作全面推进。
二、贵州民族民间美术工艺品
由于贵州自然条件复杂,地域差异较大,各地区民族在各自的栖息地,以不同的生产方式和生活习俗,构成了自己特有的自然生态和文化生态空间,形成了独立的区域性特征,由此也形成了贵州自身文化特色,培育出众多带有鲜明特征的民间艺术形式。
1.贵州民族服饰
贵州是个多民族的省份,这里居住着汉、苗、侗、布依、彝、土家、仡佬、水、回、瑶等17个主要的民族,具有二千多年的古老文明和独特的民族传统习俗,特别是民族服饰文化和服饰艺术。在这些民族中,特别是苗族服饰,工艺精美、种类繁多,不同的苗族支系有不同的着装,同一支系因地域的差异不同也有几种不同样式。
苗族服饰总的特点为头冠银饰及上装对襟栓于腰上,襟边刺绣彩色花边、大袖口、袖口有刺绣花边,下装为裙,有的长裙,有的短裙,全身多着银饰。
布依族在贵州是少数民族中较多的一种民族,分布于黔西南镇宁、安顺等地,上着对襟宽衣,大袖、襟边、袖口以蜡染主花样,头戴包头布,向后达,下装为蜡染花裙。
水族的服饰艺术独具特色,特别是服饰上的刺绣堪称一绝,这就是著名的“马尾绣”。侗族有南侗、北侗两种类型,北部侗族多着衣裤,南部多着衣裙。贵州民族服饰丰富多彩,有的偏远村寨原计原味的古老装束粗犷、神奇,刺绣的花纹令人眼花缭乱,它记载着本民族发展的历史。
2.苗族的银饰
银饰是苗侗族特有的装饰品,除了男人少量佩戴外,主要是妇女佩戴。银饰的布局可分为头饰、衣饰、颈胸饰、手饰几种主要类型。头饰如“凤冠”,由多层银饰组成,上有繁茂的银花、蝴蝶、螳螂、二龙戏珠、双凤朝阳等生动的造型和纹样,下层逐一排刘海式的吊穗。银冠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是头上的银角,银角仿水牛角,是标志性的造型,银饰已成为贵州苗族代表形象。
3.贵州民族蜡染
贵州民间蜡染分布区域广泛,大部分县、市都有蜡染流传。蜡染主要在苗族、布依族、水族、革家等民族中盛行。传统纹样主要是自然纹和几何纹两大类。自然纹取材于花、鸟、虫、鱼等自然物,但又经过夸张、取舍。几何纹多采用四面均齐,左右对称的构图方式,点、线、面变化有致,主次分明,求得整体效果的统一。总体来看,贵州少数民族蜡染既多姿多彩,个性突出,又表现出共有的质朴清新、明朗大方的审美趣味。
4.贵州民族刺绣
贵州民族刺绣分布地域广泛,各地刺绣风格及工艺技法争研斗奇,各有千秋。贵州民族刺绣主要有苗绣、水族的马尾绣、花溪的苗族挑花。
苗绣,从刺绣的技巧来分有平绣、锁丝绣、破线绣、绉绣、辨绣、打籽绣、锡片绣、数纱绣(即挑花)。传统刺绣纹样可分为三大类:一类是具象性纹样,接近写实效果;第二类为半抽象具象纹样,即由几何形线条组成的实物形象;第三类为纯几何形纹样,描述形象有动物、人物、花草及几何图案。
三都马尾绣制作工艺首先是在马尾上缠绕白色或有色丝线,然后用缠绕好丝线的马尾在制好的布料上,按花纹图案缠钉,再在固定好的马尾轮廓线内用织、绣、绞等手法进行配色填充而成。马尾绣图案多用一些虫、草、花卉纹样。
贵阳花溪苗族挑花,挑花是挑绣的一种,又称数纱绣,也有称“十字绣”,挑花图案形成单独纹样或连续纹样,结构严谨,对称而又富于变化。挑花图案色彩使用同类色较多,对比色少,显得素净,淡雅,别具韵味。
5.贵州的泥土工艺品
牙舟陶器,传统的牙舟陶器风格独具,以玻璃为基础釉,以黄、褐、红为基调,色泽古雅浑厚,十分耐看,在火烧制过程中,釉色表面出现自然裂纹,有如蜡染的冰裂纹,十分耐看。
黄平泥哨,是著名泥塑艺人吴国清在传统泥俑、陶俑基础上创新发展起来的小型彩塑泥玩具,泥塑造型千变万化,有飞鸟走兽,有家禽六畜,有鱼虫蛙蝶,还有神话人物,黄平泥哨注重动物头部特征,强调夸张变形,处理方法繁简得当,特征突出,具有浓厚的生活趣味,以自然烧成的黑色为底,着以强烈的红、绿、黄等颜色描绘而成,很有民族风韵。
6.贵州石雕
思州石砚,又名“金星石砚”,简称“思砚”。石砚石质优良,呈黛色,内含金星,砚面金光闪烁,具有水石珠质,浑金璞玉,云滋露液,惜墨惜笔,贮墨不易干涸,呵气可以磨墨,隔夜不生怪味等特点。
紫袍玉带石雕,是梵净山的一种天然石材,其结构紧密,硬度6级,色彩鲜丽,层次分明,光泽柔润,手感温和,细腻如脂。主要产品有砚台、墨盒,笔筒、屏风、茶具等。
7.贵州大方漆器
大方漆器,是大方县出产的富有民族风格的传统工艺美术制品。采用牛、马皮脱胎和布胎,以上等漆作涂料,经40多道工序才得完成。纹饰有山水、花卉、人物、飞禽、走兽、虫鱼等,还有少数民族图案,形成了贵州的独特风格。
8.贵州傩戏面具
“傩”是原始社会先民对图腾、鬼魂及祖先的崇拜,在长期的历史传承中,逐渐演变成固定的,用以驱疫病魔或“驱邪纳吉”的祭祀活动,并逐渐演化为傩仪、傩舞、傩戏几种表现形式。傩戏中广泛使用面具(也称脸壳,脸子),在傩戏里有特殊的位置,具有突出的艺术特色。面具种类有很多,不同的族别和地方的面具也各有特点,是我国古代富于浪漫主义巫文化体系流传下来的宝贵文化遗产。
三、开发贵州民族民间美术工艺品,促进贵州旅游经济发展
为了适应旅游业发展,要注意综合性开发,达到民族文化的产业化发展,从食、行、住、游、购、娱这6大要素作手,并通过政府支撑,市场运作,建立起“一个市场,三个中心”,即现代化旅行社市场、旅游商品购物中心、旅游咨询服务中心、旅游发展战略研究中心。积极开发研究民族民间美术工艺品,作为旅游纪念品,进入旅游购物,促进贵州旅游经济的发展。
1.贵州民族民间美术在贵州旅游经济中的地位
在旅游中,除了欣赏歌舞,领略风土民情和大自然风光外,购买旅游纪念品也是旅游中一个重要的内容之一。旅游纪念品的购买,丰富了旅游的兴趣,同时在返回之余,见物生情,能增加多少美好的回味。在社会和家庭现代化激进的今天,家庭增添一些民族味浓厚的工艺品,它为家庭的装饰又增加了一道风景。贵州的旅游业正在发展之中,贵州的民族民间美术促进贵州旅游业的发展,同时,贵州民族民间美术又推动贵州旅游经济的发展。
旅游产品是旅游业收入一大经济来源,世界许多著名的旅游区旅游纪念品收入都占了其旅游总收入的相当比例,如香港是世界著名的旅游城市,也是著名的购物中心,在其每年的旅游收入中250亿是购物收入,占其旅游总收入的一半,可见旅游购物在旅游经济发展中,占有重要的地位。而在民族旅游地区,民族民间美术工艺品又是旅游纪念品中最主要的一个部份。因为她具有浓郁的民族特色和强烈的纪念意义。目前贵州旅游纪念品中的民族民间美术工艺品,虽然具有一定的民族特色,但品种少,大同小异,品质较低,质量较差;产品制作工艺粗糙、档次低且少有收藏价值,由此而造成纪念品收入所占整个旅游总收入的比重较轻。
2.加强贵州民族民间美术工艺品研究,促进旅游经济发展
贵州是一个多民族省份,对旅游产品中的美术工艺纪念品的开发应重点突出贵州民族特色,引进国外高科技的旅游商品设计、制作工艺,多渠道引进资金,全方位共同开发、研制,生产高品位,上档次,适销对路的旅游商品,促使贵州旅游纪念品上一个新台阶。因此在研制美术工艺品中应注意突出以下的几性。
(1)民族性
贵州民族民间美术的民族性主要体现在民族信仰、地域风俗上。贵州少数民族由于地理、历史的原因,长期以来一直处于“大分散、小聚居”的分布格局,各民族之间呈现为相对分离的状态,“一山分四季,十里不同俗。”其民族风俗大相径庭,不尽相同,由此而衍生的文化事象千姿百态,异常丰富,构成了独特的民族文化体系,因此它出现的很多工艺美术品也丰富多彩,有反映自然崇拜的,有反映图腾崇拜的,也有反映祖先崇拜的。因此,在选用民族工艺美术品作为旅游纪念品时,一定要考虑到工艺品对于民族性的代表有着一定的典型性,否则,对民族性的突出也就平平如是。象苗族的银饰银帽都犹如一顶美轮美奂的“凤冠”,不管是雷山式、黄平式、革一式都如此。但银冠上的牛角数雷山西江式银冠模仿水牛角的大银角,是标志性的造型。这也是图腾崇拜的体现,这样的银饰银冠最具有民族性。还有傩面具不仅有它的神秘性而且也是一种民族的信仰。
(2)古朴性
由于旅游的客人大多数都来自于繁华的都市,都市生活中高楼大厦,宽阔的大道和奔驰的车辆,滚动的霓虹灯和动漫的图画布满了整个脑子。他们从城市来到旅游之地,需要的是清新的空气,宁静的绿色,古朴的村寨。对于旅游工艺品来说,他们需要的不是喧啸繁华的画面,而是古朴粗犷的符号。因此,美术工艺品的古朴是旅游者选择之首。象黄平泥哨夸张的变形,古朴的色彩,正是旅游者所向往的旅游纪念品。还有刺绣中很多的鱼、虫、花、鸟的变形图案,古朴而典雅,也正是旅游者所希望得到之物。
(3)实用性
对于旅游者来说所购的旅游商品除了有民族性和古朴性的个性突出,值得收藏外,而旅游品的实用性更是收藏的动态表现,因为实用,它使旅游品增加了又一道功能,而这一功能会使这旅游品产生一定的经济价值和实用价值,也是赠送亲友的佳品,如思州的石砚和民间蜡染制品及牙舟陶等。
(4)纪念性
纪念性,旅游商品除了它的民族性、古朴性、实用性商品有旅游地的纪念意义外,有些旅游商品还需标注旅游景点,而产生特有的纪念性,正如贵州的黄果树瀑布,贵州的石板寨、小七孔等,美术家可以利用当地材料资源设计一些工艺品,作为旅游景点的旅游商品,尽量与实用性联系起来,达到几性合一。
旅游商品除了要注意以上的几点外,同时要注意它的精制性,因为旅游商品要有它的精制性,才是有收藏价值,再者就是注意它的经济性,在价格上不要过高,过高也影响到商品的销售。作为旅游者他想买一些纪念品回去赠送亲友,如价格过高他们买不起,如适中,这样他们一买可能就是几件或一批,这样就增加了旅游商品的销售量,增加了旅游经济的收入。
四、结语
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给贵州旅游业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贵州作为旅游资源大省,西部旅游的热点之一,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要着眼于贵州旅游资源实际,进一步解放思想,深刻认识实施西部大开发的重大战略与旅游开发对贵州经济发展的意义。组织美术研究人员利用贵州民族美术资源和地方物质资源,精心设计,精心制作,开发贵州民族民间美术工艺品,作为旅游纪念品,打入国内国际市场,使贵州旅游业再上一个台阶,增加旅游经济收入,提高旅游纪念品收入所占整个旅游收入的比重,进一步推动贵州民族民间美术的传承与发展。
参考文献:
[1]湖北省人民政府咨询委员会:贵州省旅游业发展考察报告[R].2007-06-10
[2]贵州省年鉴编辑室:贵州省年鉴1990―2000[M].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2001
[3]杨晓辉:贵州民间美术的传承与发展[M].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2006
为了认真贯彻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精神,把中央和省委新农村建设研讨班精神落到实处,确保全面完成今年的各项目标任务,并谋划好明年各项工作,市委、市政府决定对全市重点工作进行督查,并举办全市新农村建设研讨班。此前,市委、市政府分管领导带领县(区)长和市直有关部门负责同志,赴江西考察学习了赣州市新农村建设经验,紧接着对各县(区)今年重点工作进展情况进行了全面督查。昨天,我们听取了赴江西赣州新农村建设的考察报告,各县(区)汇报交流了今年重点工作进展情况和明年工作的初步打算,12个市直部门和中省驻平单位的负责同志围绕服务新农村建设作了专题发言。今天上午,市上有关领导根据现场督查的情况,对全市重点工作进行了点评,并讲了很好的指导意见,希望大家结合各自实际,认真贯彻落实。这次会议通过外出考察、现场观摩、研讨交流等形式,既学习了外地的先进经验,又围绕重点工作现场观摩了各县(区)的一些典型和亮点工作,找到了我们工作中的差距和不足,初步明确了今后发展的思路和重点,达到了统一思想、相互交流、启迪思路、鼓舞干劲、推动工作的目的。下面,我讲三个方面的意见:
一、今年全市重点工作的主要特点
今年以来,全市上下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揽,认真落实市委一届十次全委(扩大)会暨经济工作会议以及年初“两会”精神,抓主抓重,抢抓机遇,攻坚破难,开拓进取,使全市经济社会呈现出健康快速发展的良好势头。年初,全市共确定抓建各类先进典型(项目)295个,其中新建195个,续建100个;市直53个,县(区)242个。这次督查观摩了56个点以后,大家共同感觉有五个明显特点:一是“多”。各县(区)都在不同领域培育了许多具有示范性的先进典型,亮点较多,观摩以后使人倍受鼓舞。二是“新”。按照新任务、新要求,用新思路、新举措谋划和培育各类典型,老典型有新内容、新发展,新典型有新突破、新成效,看了以后令人耳目一新。三是“高”。一些重点工作和培育的典型立意高、建设层次高,体现了一定的前瞻性。四是“快”。一些项目和典型从论证立项到建成运行,进度快,质量好,体现了一种时不我待、只争朝夕的工作魄力。五是“实”。所抓的重点工作和典型,普遍感到比较实在,富有实效。从七县(区)的具体工作来看,都有自己的得意之笔和代表之作。
崆峒区在坚持抓好旅游商贸和城市经济的同时,突出农村经济发展和改善民生工作,白水镇史家沟高效农业示范园建设进度快,运行机制活;广播电视数字传输实现了农村全覆盖,走在了全省前列;民馨家苑廉租住房可有效缓解城镇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一批通乡油路、综合市场和便民道路的建成,较好地改善了城乡居民的生产生活条件。静宁县围绕苹果和教育两大品牌,进一步扩大规模,夯实基础,提升质量。今年一次定植果园近10万亩,成功举办了中国苹果之乡.静宁果品展销会,直接出口1万吨,全县果品总收入达2亿元,部分乡镇人均果品收入已达1500元,果品成为名符其实的富民增收产业。基础教育质量稳步提高,高考在全市实现了六个第一;职业教育走出了与市场有效对接、教学与实训一体化、高就业率的办学新路子,静宁教育已成为全市一张叫得响的名片。庄浪县在改善城乡人居环境、发展劳务经济上迈出了新的步伐。“一桥两园三治六路八配套”县城美化工程成效明显。以“三清五改四化”为主的村容村貌整治具有较强的示范性。特别值得称道的是以“梯田人”劳务商标品牌为主的劳务输出,已成为农民增收致富的第一产业,今年输出劳务10.9万人,其中境外输出650多人,实现劳务收入人均3000多元,在全市发挥了“领头雁”的作用。
华亭县在加强地企合作服务、着力推动发展转型、推进煤电化一体化的同时,在通村等级公路、人饮工程、新农村建设和旅游开发方面实现了新的突破,基本实现了全县自来水化、通村道路农一级化的目标。新农村建设探索出了企地联手、部门帮扶、干部一线指导等有效机制,收到了较好效果。以秦皇祭天广场、南汭河风情线和莲花台旅游专线为特色的旅游产业开发迈出了可喜的一步。崇信县在抓好崇信电厂前期和新安煤矿建设等工业项目的同时,以农村特色产业为支撑的新农村建设步伐进一步加快。黄花乡高庄子村、柏树乡党洼村整村推进、村容整治的典型特色明显;人饮工程进度快、受益面广;特别是龙泉寺山前公园及橡胶坝工程,体现了高起点谋划、大手笔建设、打造生态旅游县城的工作魄力。灵台县城镇化建设持之以恒,稳步推进,迈出了新的步伐;农宅建设普遍起点高,规模大,规划合理,配套齐全,而且示范点多,覆盖面广。
尤其在皇甫谧文化产业开发上,成功举办了(国际)针灸学术交流大会暨皇甫谧文化节,以古商周历史文化为主题的荆山公园建设风格独特,内涵丰富,在挖掘开发并打造皇甫谧这一文化品牌方面取得了有效突破。泾川县围绕新农村建设超前谋划、创新思路,积极实践,形成的成功模式得到了各级的关注、支持和肯定,在全市发挥了较好的示范带动作用;通过狠抓特色产业培育和产业链条延伸,泾河川现代农业产业园进展较快,恒兴果汁、旭康食品等龙头企业规模不断扩大,带动作用不断增强。实施的以北大路为重点的“八路两桥”等基础设施工程,进一步完善了城市功能,改善了道路交通条件。
通过典型培育,有效地带动促进了面上工作,全市整体工作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可以用“五个更加注重”来概括:
(一)更加注重项目建设与产业开发相结合,发展步伐不断加快。全市上下围绕产业抓项目、围绕项目兴产业,形成了项目支撑产业、产业促进发展的良好格局。据统计,全市共实施50万元以上各类项目586项,概算总投资181.8亿元,累计完成投资73亿元,增长7%。煤电产业在加快项目建设中快速推进。华亭电厂一期年底可投产发电,大柳煤矿即将开工,新安煤矿完成投资1亿多元,**电厂二期、崇信电厂一期、750KV超高压输供电项目前期工作进展较好。草畜产业在龙头项目带动下不断提升。全市畜产品加工企业达到10个,年加工肉食12万吨,牛羊皮革100多万标张,工业增加值达到1.3亿元。在龙头企业的带动下,全市牛饲养量达到83.9万头,出栏29.8万头,更新种草面积12.54万亩。果菜产业在品牌战略实施中明显突破。全市新植果树经济林18.81万亩,建成标准化示范基地10.39万亩,注册果品出口基地5.87万亩,创建绿色果品生产基地20万亩,果品总产量预计达到50万吨,出口总量增加。“**金果”集团成功组建运营,带动了产业发展。旅游产业在加快基础项目配套中快速发展。全市实施旅游基础及服务设施建设项目8项,总投资达1.2亿元,完成投资9358万元,旅游综合服务功能有了明显提升,创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接受了国家终审验收。旅游人数和收入均居全省前列,旅游业在GDP中的比重有了提高。通过大力度的项目建设和规模化的产业开发,全市经济实现了平稳较快增长。前三季度,全市地区生产总值完成92亿元,同比增长11.8%。止10月底,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完成28.63亿元,增长11.3%;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61亿元,同比增长32.5%;大口径财政收入完成11.27亿元,增长8.3%;地方财政收入完成4.66亿元,增长13.7%;农民现金收入达到1720元,同比增长21.6%。
(二)更加注重各项改革与开放开发相促进,发展活力不断增强。各级贯彻中央决策和省委、省政府部署旗帜鲜明,态度坚决,措施得力,一些重点领域改革进展顺利。一是国有企业在改革攻坚中焕发了新的活力。全市列入改革改制的341户县以上国有(集体)企业,累计完成改革改制329户,正在进行的9户,累计安置职工34676人,组建股份制企业21户,民营化程度达到98.5%,改制企业共开发新产品30项,实现利税2.71亿元,同比增长15.3%。二是县域经济在扩权试点等改革中增强了发展实力。实现了乡镇减人、村组合并、基层放权,降低了行政成本,推进了职能转变,调动了基层工作的积极性。三是涉农领域在深化改革中为农民发展生产增添了动力。市上对各县(区)加大转移支付力度,资金总额今年新增了8607万元,比较好的解决了一些长期影响和约束乡村发展的问题;通过落实减负增收的一系列支农惠农措施,激发了农民增加投入、改善基础条件的积极性。四是开放开发在全方位推进中提升了水平。积极实施“走出去、引进来”战略,组团参加了“西洽会”、“津洽会”等全国性经贸节会,成功举办了全国机器人足球锦标赛暨崆峒文化旅游节、皇甫谧文化节、静宁果品展销会等节会赛事,建立了院地企银四方合作共建机制和市内中小企业联手发展机制,加强与国家开发银行及华能等大集团的交流合作,加大对**优势资源、产业、产品和品牌的宣传促销和开发力度,全市共实施招商引资项目113项,到位资金13.95亿元,同比增长35%。完成出口创汇330万美元,同比增长0.3%。
(三)更加注重软件建设与硬件建设相配套,发展环境不断优化。通过实施一批水、电、路等基础设施项目,进一步推进城镇化建设,完善了工业集中区配套设施,全市发展的“硬环境”得到进一步提升。共实施交通项目9项,完成投资11.79亿元。平定高速建设工程、西平铁路前期工作进展顺利,华庄公路即将竣工通车。全市共实施各类城镇化建设项目468项,完成投资16.1亿元,同比增长13.8%。**中心城市五大工程建设进展较快,滨河风情大道、柳湖公园东扩等重点工程基本建成。6县县城和小城镇建设力度进一步加大,规模和档次不断提高。工业集中区建设迈出新步伐,新入区项目9项,实现利税1214万元。各级认真落实限时办结制、首问责任制等制度,组织开展非公有制企业评议政府等活动,深入推进党务、政务、村务公开,全市发展的“软环境”得到改善,有力地促进了各种所有制经济发展。全市民营经济完成增加值31.5亿元,增长11.5%。
(四)更加注重经济建设与社会事业相统筹,发展质量不断提高。从解决事关群众切身利益的现实问题入手,注重协调发展,让群众更多地享受到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成果。在教育事业方面,全市共实施各类教育项目170个,完成投资1.4亿元,新改建校舍21.8万平方米,消除D级危房4.2万平方米,进一步改善了办学条件,基础教育、职业教育持续协调发展,教育教学质量稳步提升。在医疗卫生方面,狠抓乡村两级卫生网络建设,深入推进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全市平均参合率达到86.68%,为11.46万群众报销药费1515.94万元,人均报销130多元,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得到缓解。在改善群众生产生活条件方面,建成了8个农村饮水安全项目,解决了7.11万人的饮水困难。**电视台节目通达全市所有乡镇,建成电话村通工程11处,启动实施了户户通电工程。建成通乡油路171.2公里,44.6%的村实现了通等级公路。在就业和社会保障方面,认真落实就业、再就业政策,城镇新增就业人数8868人,下岗失业人员实现再就业3598人,城镇登记失业率降到3.65%。劳务经济迅速壮大,输出劳务46.2万人(次),其中有组织的输出18.2万人,实现劳务收入12.3亿元。养老、失业、医疗等社会保障扩面征缴工作取得新的突破,发放养老金和失业保险金1.54亿元,按时足额发放率达到了100%;享受城市低保和农村低保的人数分别达到4.68万人和1596人,进一步提高了社会保障工作的覆盖率。在惠农增收方面,实施易地扶贫搬迁,新建安置点18处,重点实施了47个整村推进项目,使1.35万人基本解决温饱,4.58万人稳定解决温饱。新增支农贷款3.61亿元,同比增长15.8%。市、县(区)财政直接投入农业的资金4.73亿元,全市农民人均247.6元。全市社会事业与经济发展相互促进、互为补充、协调推进。
(五)更加注重经济增长与人口资源环境工作相协调,发展方式不断转变。继续坚持求实进步的工作导向,突出节育措施和各项奖励扶助政策的落实,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水平有了提高。不断强化节能降耗、生态环保意识,与县(区)和重点耗能企业签订责任书,新上砚北煤矿600万吨选煤厂、恒达公司3万吨再生纸污水治理、**城区管道燃气等项目,进一步提高了资源利用效率。严格落实耕地保护政策,加大土地复垦整理,实现了耕地占补平衡。全面启动国家生态示范区建设,实施了一批水土保持综合治理、造林绿化、废水污水治理项目,生态环境不断改善。大力整治和规范土地、矿产、食品药品等市场秩序,全市安全生产形势平稳,促进了安全发展和可持续发展。
通过近一年来的发展实践,我们体会最深的有五点:一是思路决定出路。同志们在工作实践中普遍感到,我们确定的“十一五”发展思路和建设小康**、和谐**、魅力**的总体目标以及建设十大过10亿元工程、四大基地等工作重点,符合市情,切合实际,凝聚了力量,鼓舞了士气,在促进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特别是重点工作突破上起到了积极的指导作用。二是为民赢得支持。所抓的重点工作之所以富有成效,都是因为立足于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干群众之所需,解群众之所忧,与群众生产生活密切相关,才得到了人民群众的广泛参与和支持。三是务实推动发展。只要始终坚持求真务实、真抓实干的作风,反对形式主义和做表面文章,带着群众干,做给群众看,求实效,促发展,就会使党群干群关系更趋和谐,发展步伐也会大大加快。四是机制催生活力。在任务重、要求高的新形势下,只有不断创新机制,最大限度地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才能使工作有活力、有动力,才能形成竞相发展的态势,也才能使确定的重点任务得到较好落实。五是团结激发干劲。团结出凝聚力、出战斗力。在全市大事较多、面临换届的特殊时期,各级都能够讲政治、树正气、顾大局,不计得失,互相补位,形成了团结鼓劲、务实奋进的良好氛围,从而保障了全市经济社会各项事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从这次集中督查和平时掌握的情况看,今年在重点工作和抓建典型方面还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主要表现为“两个不够、两个缺乏”:一是总体工作不够平衡。一些县(区)和行业在抓项目、抓重点、树典型上思路不够宽,措施不够得力,效果不太明显,常规性工作多,突破性工作少。二是抓建机制还不够灵活。特别在投融资机制、帮建机制、管理机制、市场融入机制上创新不够。三是一些典型缺乏示范性。一些县(区)在典型的抓建、提高、巩固上下的功夫不大、办法不多,部分典型的层次低、规模小、没有说服力和典型性,缺乏示范带动效应。四是工作上缺乏连续性。一些典型有人建、没人管,甚至去年建、今年停,成了“半拉子”工程,在工作的衔接和稳定性、连续性上考虑的不多。这些问题都需要我们在今后工作中认真研究,深入思考,切实加以解决。
二、关于新农村建设应重点把握的几个问题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一件事关“三农”和全市经济社会和谐发展的大事。我市新农村建设启动实施近一年来,总体进展较快,成效比较明显,也积累了一些成功做法和经验。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全市上下要深入学习贯彻省委新农村建设研讨班精神,认真借鉴赣州经验,紧密结合**实际,全面落实市委《关于大力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实施意见》,积极探索,大胆实践,努力走出具有**特色的新农村建设路子。
(一)客观总结并准确把握我市的成功做法,促使新农村建设不断创新发展。今年以来,全市新农村建设围绕“百村试点”和“三清五改”示范村建设,在建设模式、发展路子和投资机制等方面各级都进行了有益的探索,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一是初步创出了梯次推进的“三条路子”。根据不同自然条件、发展基础和产业特征,坚持分类指导、稳步推进。自然条件和经济基础较好的“实力型”村子,开始走出政府引导,农民自主建设的路子;已稳定脱贫、具备发展潜力的“成长型”村子,初步走出政府主导、农民参与建设的路子;自然条件较差,经济基础薄弱、群众生活比较困难和尚未脱贫的“待哺型”村子,摸索走出投资启动、扶贫开发的路子,全市基本形成了抓点带面、分层推进的良好态势。
二是初步探索出了“五种建设模式”。各县(区)在认真总结经验教训的基础上,依托各自优势和产业开发特点,选准突破口,大胆实践,初步探索出了产业支撑型、劳务带动型、资源开发型、项目拉动型、城郊经济型五种切合各自实际的新农村建设模式,建成了泾川县丁寨、灵台县蔡家塬、华亭县安丰、崆峒区泾滩、崇信县高庄子、庄浪县杜家村等一批典型,在全市发挥了较强的示范带动作用。
三是初步建立了多元化的投资机制。一方面,通过整合项目资源,对资金进行捆绑使用,较好地解决了以往资金使用分散、形不成规模效益的问题;另一方面,加大财政支持力度,引导民间资金参与基础设施建设和特色产业开发,从而激发了群众投身新农村建设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有效发挥了农民的投资主体作用。
四是初步形成了全社会参与支持的良好氛围。市上分别召开座谈会,出台了整合项目、部门帮建、劳动力培训及金融服务新农村建设的具体意见和举措。全市共有154个部门(企业)与102个村结成了共建对子,共提供扶助资金1270万元,形成了部门帮建、企地联建、全社会参与支持的良好氛围。
除以上四个方面外,各县(区)结合各自实际,在探索新农村建设的路子、模式、机制等方面都还有许多好的做法,需要我们在今后继续坚持并不断完善提高。
(二)认真学习并准确把握赣州的典型经验,促使新农村建设整体提升水平。从江西省赣州市的发展基础、立地条件等现状看,许多方面都与我市有着相似或相近的地方。如何学习赣州的经验,志勋同志的讲话和奋民同志的报告中,都讲得很具体、也很有针对性。我觉得在以下几个方面还值得我们认真学习借鉴:
第一,从赣州的实践看,新农村建设必须讲实际、办实事、重实效,扎扎实实、一步一步地推进。赣州市坚持量力而行,按照“分类指导、分步实施”的原则,把“三清三改”这一实事作为新农村建设的切入点,创造性地组建了村民理事会,组织农民自我投入、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监督,不贪大求快,不急于求成,真抓实干建设新农村,既得到了群众的理解和支持,又使新农村建设得以顺利推进。学习赣州就是要在新农村建设中找准切入点,抓住办实事这个关键,在注重实效中扎实推进。
第二,从赣州的实践看,新农村建设必须坚持抓点示范与增点扩面相结合、城镇建设与村庄整治相协调、单项工作与全面发展相统一,循序渐进、整体联动、有条不紊地推进。赣州市在建设新农村的过程中,正确处理办点示范与面上推进、村庄整治与城镇建设、“三清三改”与“五新一好”的关系,点面结合,加快增点扩面的步伐,形成了一批新农村建设示范群落。在集中开展村庄整治、解决脏、乱、差问题的同时,切实加强小城镇的规划建设和科学管理,逐步推进“五新一好”,使新农村建设步入良性、健康、全面的发展轨道。学习赣州就是要统筹谋划,以群众得实惠为前提,以扩大覆盖面、受益面为抓手,注重工作的梯次提升,进而推动新农村建设全面有序地展开。
第三,从赣州的实践看,新农村建设必须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组织群众,发动群众,依靠群众,充分调动广大农民群众的积极性全力推进。赣州各地在财政普遍困难的情况下,既坚持不等不靠,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又千方百计在各级财政设立专项资金,采取费用减免、以奖代补、自主申报等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方式方法,充分调动农民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确保资金发挥最大效益。学习赣州就是要突出农民的主体地位,大力发扬艰苦创业的优良传统,在整合资源项目中,以“四两拨千斤”的有效机制,全力推进新农村建设。
第四,从赣州的实践看,新农村建设必须创新方式方法,建立一套符合农村实际、符合时代要求的长效机制持续推进。赣州市根据建设新农村的新要求、新特点,积极探索制度保障、长效管理的方式方法,建立健全了部门帮扶机制、领导责任机制、督查考核机制、民主管理机制、资金筹措机制、干部指导机制,形成了具有自己特色的新农村建设路子。学习赣州就是要在完善机制、创新机制上狠下功夫,不断激发各个层面抓建新农村、服务新农村的活力。
第五,从赣州的实践看,新农村建设必须把各级干部的思想、行动高度统一起来,齐心协力推进。赣州市新农村建设之所以在较短的时间内取得明显进展,一个重要原因就是领导高度重视、认识高度统一、行动高度一致,制定出台配套的政策性文件具有可操作性,并坚持现场督促检查、定期通报评比,把新农村建设不断推向深入。学习赣州就是要不断统一思想、深化认识,不断凝聚各方面的合力,不断提升建设的层次和水平。
(三)正确认识并准确把握五个方面的关系,促使全市新农村建设全面深入推进。按照中央关于新农村建设“二十字”方针和省上研讨班精神,对照赣州经验,针对我市新农村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今后全市在新农村建设中要注意正确处理和把握好以下“五个方面的关系”:
一是统筹规划与分步实施的关系。建设新农村,规划是先导。必须做到总体规划与专项规划相配套,近期规划和中、远期规划相结合,把前瞻性、操作性和尽快启动实施有机统一起来。在规划指导下,坚持因地制宜,有先有后,有主有次,有急有缓,循序渐进,分步实施。绝不能盲目攀比、急于求成,把好事办砸,挫伤农民的积极性。
二是经济发展与社会事业的关系。建设新农村,既有经济发展的要求,又有社会事业发展的要求,必须统筹兼顾,协调推进。要在大力培育特色优势产业、积极推进现代农业进程、多渠道增加农民收入的同时,切实增加对农村公共事业的投入,特别是教育、医疗、文化建设,不断扩大公共服务在农村的覆盖面,做到社会事业同步配套,统筹到位,和谐发展。二者舍其一,都将不是名符其实的新农村。
三是基础建设与文明提升的关系。也就是硬件与软件的关系。既要注重基础设施、村庄整治等硬件建设,更要注重文明新风的培育、农民素质的提高等软件建设;既要从水、电、路等群众要求迫切的实事好事入手,给农民群众以实实在在看得见、摸得着的实惠,又要坚持以人为本,采取教育、培训、引导等多种形式,提高农民的科技文化素质和致富技能,倡导健康、文明、科学的生活方式,使建设的新农村永葆生机和活力。
四是政府主导与农民主体的关系。建设新农村,农民是主体,没有农民的广泛参与,不尊重农民的意愿,是没有生命力的;政府是主导,但不能包揽一切,越俎代庖,更不能搞强迫命令,搞“一刀切”。要按照市场经济条件下转变政府职能的要求,充分履行好政府宣传、引导、支持、组织、服务等职能,注意把工作的立足点放在尊重农民的主体地位、调动农民的积极性上。把政府的组织实施与尊重群众实践和首创精神有机联接起来,坚持把群众的事交由群众来决策,让农民群众放心办自己的事情,实现农民建设热情和积极性的最大激发和调动。
五是典型示范与整体推进的关系。抓点带面是我市新农村建设必须坚持的有效工作方法。但在具体实践中不能就新农村建设抓新农村建设,必须科学统筹,注意做好以点促面、以面带整体的工作。特别要善于找准新农村建设与城镇化、产业化的结合点,找准推动工业经济发展的突破口,实现产业增加收入、城乡互补联动、工农互促共进,整体推进县域经济健康和谐发展。
三、关于明年工作的初步考虑
关于明年工作的具体目标和主要任务,市上还要召开有关会议进行安排部署。根据这次督查调研的情况和省上有关会议精神的要求,明年全市工作的初步考虑是:以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精神为指针,以科学发展、和谐发展、加快发展为统揽,以建设小康**、和谐**、魅力**为目标,继续坚持城乡统筹、经济与社会事业并举,继续坚持“四大产业”开发,继续坚持实干攻坚抓突破的总体要求,进一步解放思想,大胆创新,凝心聚力,狠抓落实,全力促进全市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健康和谐发展。基本思路是:强化“六个观念”,推进“两大创新”,突出“三大建设”,努力实现“三个再上新台阶”。
(一)强化“六个观念”
观念决定思路,决定工作魄力。当前,我市正处在加快发展的重要时期,能否抓住机遇,乘势而上,保持和发挥好持续快速健康和谐发展的良好势头,必须进一步强化这么六个观念:
一是和谐发展观念。这是十六届六中全会对各级党政组织和党员干部的根本要求。就我市来讲就是要把构建和谐社会的各项要求贯彻到我们工作的各个环节、各个方面,以改革促进和谐,以发展巩固和谐,以稳定保障和谐。在具体实践中坚持经济与社会事业协调发展,坚持城乡一体化发展,坚持人口与资源环境相协调,坚持维护和发展团结稳定和谐的社会局面。
二是加快发展观念。就是要把**置身于全国、全省大局中正确认识我们的发展现状、发展速度和发展成效,纵向总结经验,横向寻找差距,坚决克服骄傲自满、坐井观天,小有成绩就沾沾自喜、进取心不强的不良倾向,切实增强加快发展的紧迫感和责任感,自我加压,发奋工作,以只争朝夕的精神,全力推进经济社会事业的超常规、跨越式发展。只有这样,才能无愧于党和人民对我们的信任和支持。
三是以人为本观念。就是要把人民的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以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为重点,在统筹谋划工作、处理各类矛盾和问题时,始终注意以群众赞成不赞成、支持不支持、拥护不拥护作为衡量决策正确与否的根本点,真正把以人为本体现在为老百姓办好事、办实事、谋利益、促发展、快致富、奔小康上。
四是市场法则观念。就是要自觉适应市场经济对各类施政行为的要求,按市场规律办事,按政策要求办事,按法律法规办事,坚决反对损害群众利益、违反政策法规的行为。要自觉适应群众市场意识、民主意识、法制意识和维护自身合法权益意识不断增强的现实,在抓工作、促发展中切实提高依法行政水平,提高驾驭工作和化解矛盾的能力。
五是开放开发观念。就是要以更加开放的姿态,围绕我市相对丰富的矿产、劳动力、土地、农副产品等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加大对外推介力度,最大限度地盘活优化各类资源,吸引聚集各类市场要素,形成多机制、多形式开发优势,提高开放开发水平。
六是务实创业观念。就是树立正确的政绩观,以“为官一任、造福一方”为己任,谋实事、想实招、出实绩、求实效。特别要讲实话、报实数,踏踏实实干事,实实在在做人,真正体现求真务实、开拓创业的优良作风和精神风貌。
(二)推进“两大创新”
创新是加快发展的动力源泉。要针对我市经济社会发展中思路、办法、机制等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着力推进体制机制创新和科技创新,并贯穿于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领域,有效提升发展的质量和水平。
推进体制机制创新。一要创新企业经营机制,不断深化国有企业改革。要在全力抓好9户正在改制企业的同时,对已改革改制企业来一次“回头看”,逐个梳理排查,进一步加强协调指导,探索企业提质增效的各类有效机制,激活内力、焕发活力、增强动力,提高企业运营质量和效益。二要以落实耕地保护制度、深化粮食流通体制改革、巩固和扩大税费改革成果为重点,深入推进农村综合改革,为新农村建设提供完善有效的保障体系。三要创新投融资机制。积极采取委托受理、信托投资、工程保险、上市融资等资本运作形式融通资金,有效缓解发展资金不足的问题。四要创新工作推行机制。不断强化以制度建设为主的管理机制创新,提高各个层面的工作质量和水平。继续抓好各类典型培育,探索促进重大决策落实的有效途径和办法,形成科学反映工作水平的考核评价体系。五要按照市县乡换届后的新体制,积极探索党政机构的良好运行机制,进一步提高工作效能。六要完善工作考核机制。按照新要求尽快研究拿出对县(区)党委、政府和部门工作进行考核的指标体系,力求切合实际,增强科学性、针对性和可操作性。突出实绩考核的激励导向作用,真正把干部的注意力引导到解放思想、干事创业、加快发展上来。
推进科技创新。就是要按照前不久召开的全市科技大会、质量兴市工作会议精神,依托科技项目建设、四大产业开发,多形式搭建科技创新平台,拓展创新领域,突出创新重点,完善各类有效机制,健全科技服务体系;全方位营造科技创新环境,努力提高科技创新能力和综合竞争能力,为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提供有效的科技服务和有力的科技支撑。各级各部门都要密切配合,上下联动,积极参与、支持和推动科技创新,通过整体联动,在全市上下形成全社会重视、支持、参与科技创新的良好局面,促使科技创新在推动城乡经济社会和谐健康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
(三)突出“三大建设”
突出新农村建设。新农村建设是一个具有全局性、战略性的重大问题。要始终坚持规划先行、分类指导、抓点带面、量力而行、尽力而为的原则,抓点示范,扎实稳妥地推进。根据当前全市新农村建设的现状,要着力解决六个方面的问题:一要着力解决产业配套的问题。针对一些地方重农宅建设、轻产业开发的倾向,要注意把兴产业、促增收放在首位,切实做到新村建设与产业开发同步,真正使新农村建设体现安居乐业的特色。无论是哪种形式的新、老示范点,都要下功夫进行产业定位,种植业、养殖业、加工业、商贸业、劳务业等都可以,但必须定位准确,必须全力扶持发展、培育壮大,在促增收中加快建设步伐,在建设新村中提升产业开发水平,尽快纠正把新农村简单化为新村建设的片面认识,形成居住改善与产业发展有机配套、相得益彰、各具特色的新农村建设路子。二要着力解决基础设施优先配套的问题。关键是要强化政府统筹,把水、路、电等基础设施建设作为各级政府推动新农村建设的有机切入点,在加大争取各方面资金的同时,整合各类资源,集中力量,优先抓好新农村建设的基础设施配套,在强化政府引导中,不断调动和激发群众投身新农村建设的积极性。三要着力解决社会事业配套的问题。
核心是要在做规划、定措施、抓实施中,按照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以加快农村教育、科技、文化、卫生等社会事业发展为载体,加强对农民的教育和培训,努力提高农民科学文化素质和体能素质,增强创业发展能力。要采取多种形式,全方位推进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精神文明建设和民主法制建设,在广大农村进一步形成知荣辱、明是非、讲文明、树新风的良好风尚。四要着力解决新老典型整体推进的问题。就是老典型要巩固完善,发展提高,扩大典型的覆盖面,同时按照规划要求,合理确定新建的典型,绝不能一任一个“腔”,一年一个“调”。新的示范点要抓,但已开建的示范点必须坚持不懈地抓下去,在保持连续性中实现新老示范点的统筹兼顾,实现点面结合的整体推进。五要着力解决新农村建设覆盖面、受益面不广的问题。
这个问题固然有许多客观因素限制,但按照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必须注意把新农村建设的各项惠农政策体现在大多数农民群众身上。就是既抓示范点,又要按照规划要求抓好面上的覆盖,既抓较高档次的新村建设与产业配套,又抓贫困村整合项目、移民搬迁等。同时,要注意广泛开展以“三清五改”为重点的旧村改造,尽可能多的让群众享受到新农村建设的实惠和利益。六要着力解决社会合力帮建的问题。一方面,要抓紧落实金融服务、对口帮扶、劳动力培训、整合项目资金四个座谈会确定的扶持政策,细化措施,尽快在今冬明春新农村建设中见到实效。另一方面,要尽快研究全社会帮扶支持新农村建设的工作机制,包括企业帮扶、社会捐资、干部指导等多种行之有效的机制措施,务求在全社会关注“三农”、支持新农村建设、服务新农村建设、加快建设步伐上有一个明显的进步。
突出项目建设。以项目为“纲”是我们加快发展始终要坚持的指导思想,在具体工作实践中,要在不断强化项目带动意识的前提下,注意坚持做到这么六点:一个是要坚持经济项目与社会事业项目统筹,防止一头重、一头轻,尤其是要抢抓各类有利机遇,加大社会事业项目的建设力度。第二个是要坚持抓争取与抓招商引资并举,努力提高招商项目的资金到位率和成功率,坚决反对有项目、无资金、落不实的问题。第三个是要坚持抓环境与抓规范并重,在狠抓软、硬环境改善的同时,把好项目准入关,防止高污染、高消耗企业进入我市。第四个是要坚持抓效益与树形象同步,注意在项目抓建过程中树立项目建设的良好形象,形成以项目引项目的良性循环机制。第五个是要坚持抓大与抓小并进,切实把我们既抓顶天立地、又抓铺天盖地的思路一以贯之地落到实处。第六个是要坚持合力抓项目、争项目的有效做法,特别在重大项目的争取上,不断强化上下联动、各方配合、多机制运作、多形式突破的有效措施,紧盯不放,一抓到底,直至落点建设,以项目建设的突破,推动经济社会快速发展。
突出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建设。要加快重点基础设施建设,着力改善我市的硬件环境。持续推进以**城区和六县县城为主的城镇化建设,在完善城市综合功能、加快绿化美化亮化净化步伐、做精做细做优做美上狠下功夫,提高对区域经济发展的辐射带动能力。要抢抓机遇,全力推进以通乡、通村为主的公路交通建设。要认真贯彻中央、省上关于环保、节能有关会议精神,不断强化环评、能评意识,落实各项节约能源资源、保护环境的措施。要抓好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全力实施好小流域综合治理、农村“六小”工程和沼气能源工程,抓好退耕还林、天然林保护、“三北四期”、城区面山绿化等生态工程建设。深入推进国家生态示范区创建活动,进一步优化生态环境,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四)实现三个“再上新台阶”
一是在建立工业主导型经济格局上再上新台阶。要按照建设煤电化运基地的要求,加快华亭电厂、大柳煤田、崇信电厂、750KV超高压输供电工程、煤制甲醇、**电厂二期的建设进度和前期到位,不断强化具有我市特色的工业发展优势。要在坚持不懈抓好煤田开发和电力项目建设的同时,集中力量研究煤化工的问题,尽快在煤电产业的深度开发上实现突破。要高度重视工业集中区的基础设施配套、管理机制完善和环境创设工作,真正把集中区打造成构建工业主导型格局的有效载体。这里特别需要强调的是,除华亭、崇信外,其他各县(区)如何构建工业主导型格局?靠什么突破?要有新思路、新举措、新起色。特别要注意拓宽工业发展的视野,在农副产品加工上做大文章、做深文章、做好文章,在全市形成以煤电化运为支撑、农副产品加工为拉动、其他各类工业项目为补充的工业发展格局。
二是在培强做大“四大基地”上再上新台阶。要在做好以煤电化运为主的煤电产业的同时,全面加快草畜、果菜、旅游产业的升级增效。要以“**金果”、“**红牛”两大集团的组建和商标注册成功、品牌战略实施、标准化和集约化经营全面起步为契机,围绕做大、做强、做优,按照市场规则,形成新的发展优势。要加快百万头肉牛基地建设步伐,强化与景兴、西开、凯沣、百兴、旭康等龙头企业配套,下功夫解决企业“吃不饱”的问题;要全面推行果园标准化生产和出口创汇基地认证,提高出口创汇能力。要以创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为契机,加快景区景点开发建设,搭建多种宣传推介平台,巩固扩大周边市场、拓宽延伸国内市场、有效突破国际市场,实现接待人数和旅游综合收入的新突破,把旅游产业提升到一个新的发展水平。
三是在改善民生上再上新台阶。把最大限度维护群众利益,解决民生问题放在构建和谐社会的首位,从解决群众行路难、吃水难、上学难、看病难等问题入手,统筹抓好教育、卫生、文化、科技等各项社会事业。要按照职教会议要求,加快职业教育发展步伐,完善城乡一体的劳动力市场,搞好劳务输转,提高城乡劳动力就业率;进一步规范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运作机制,扩大覆盖面,提高参合率;围绕解决群众急需的一些问题,抓紧实施一批安全饮水、通乡油路、通村公路、村村通广播电视、电话通村、户户通电等项目,着力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和发展环境。要加大扶贫开发力度,继续争取和实施移民搬迁、整村推进项目,扩大项目规模,加快脱贫致富步伐。高度重视抓好养老金、低保金、救灾救济资金的发放,大力开展扶贫送温暖活动,认真安排好农村五保户、特困户、伤残户等城乡困难群众和弱势群体的生产生活,构建和谐稳定的社会基础。要认真贯彻党的民族宗教政策,加快民族地区发展,促进宗教和谐。要不断强化政府的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切实抓好煤矿、交通、建筑等重点领域的安全生产工作,完善各级应急救援体系,实现以安全保稳定、促发展。要深入扎实地做好各类矛盾纠纷的排查调处,认真对待群众来信来访,努力为群众排忧解难。继续深入开展“平安**”创建活动,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严厉打击各类违法犯罪活动,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通过全市上下的共同努力,使群众的收入水平、生活环境、生活质量迈上一个新的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