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大学生就业状况调查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一、*年应届女大学生就业的基本情况
据统计,六大驻青高校*年应届毕业生总数为24017人,其中女大学生10782人,占总数的44.89%。本次调查共发出女大学生和用人单位两种调查问卷共7005份,其中发出女大学生调查问卷6280份,收回有效问卷6028份,占所发问卷的96%;发出用人单位调查问卷725份,收回有效问卷674份,占所发问卷的93%。本次被调查的女大学生年龄在20—25岁之间的占97%,25岁以上的占5%;所学专业涉及文学、理学、医学等各个学科专业,绝大部分女学生为省内毕业生,5%的学历为硕士研究生,70%的学历为本科,25%的学生学历为大专。调查结果显示,截至*年7月份,女大学生的就业率为92.2%,男大学生的就业率为95.4%,其中女大学生一次签约率为39.3%,男生为46.5%。本科及本科以上的女大学生就业岗位有65.2%与所学专业对口,33.4%与所学专业基本对口;专科毕业的女大学生就业岗位只有33%与所学专业对口,51%与所学专业基本对口。女大学生初次职业收入相对低于男大学生,从调查表上显示,女大学生初次就业月均收入85.57%在2000元以下,初次就业月均收入在2001-3000元之间占3.38%,初次就业月均收入在3001元以上仅占了1.05%,均低于同届男大学生。
二、青岛市*年应届女大学生的主要特点
(一)个人素质不断提高。调查统计结果显示,*年优秀毕业生中,女大学生占总数的51.2%,直升研究生的女大学生高于男生2个百分点。在校学习成绩在80分以上的女大学生是男生的1.5倍;学习成绩在60-70分的女大学生是男生的0.7倍,也就是说女大学生的学习成绩普遍好于男生。女大学生获得国家英语六级证书的是男生的1.1倍,获得计算机二级证书的是男生的1.8倍,可见女大学生获得各种证书的数量多于男生。在校学习期间担任过学生干部的情况,女大学生与男生大体相当,就担任学生干部的情况而言,女大学生认真踏实、细心周到,组织能力、沟通能力、交往能力普遍较男大学生强。可见,女大学生的总体素质并不亚于男生,某些方面甚至高于男生。
(二)就业态度越来越积极。调查结果显示,97%的女大学生已经多次参加招聘会、多次投递过求职简历,就业主动性和积极性有很大的提高。可见,女大学生已经能够接受“以市场为导向,政府调控、学校推荐、供需见面、双向选择、自主择业”的体制,在择业过程中不再一味地依靠父母、亲戚、老师的帮助。但在求职过程中,女大学生寻找工作的时间和投递简历的份数多于男生,而获得面试机会却少于男生,其中有3次以上求职失败经历的女大学生占61.4%。从男女大学生签约意向数量上看,男生多于女大学生7.6%。不论最后找到的工作如何,女大学生寻找工作的时间成本与心理成本要高于男生。
(三)自主创业意识明显增强。调查结果显示,有50.5%的女大学生选择了自主创业,并且希望得到政府及社会有关部门的帮助。这说明女大学生就业视野已较为开阔,综合素质也有较大的提高,自信心明显增强。当然创业意识的提高并不表示女大学生已具有自主创业的能力。
三、女大学生就业过程中遇到的主要问题
(一)女大学生的择业观念仍存在误区。调查结果显示,在对理想工作单位的选择上,69%的女大学生选择国家机关和事业单位及三资企业,对选择单位重点考虑的因素依次为职业稳定且高报酬、有良好的发展空间、工作环境好、有社会保障。就业热点仍然集中在我们传统认为的所谓“适合女性从事的行业”,如医院工作者、财务、审计、银行职员、新闻工作者、餐饮旅游、市场、广告、公关、行政、文秘等。可见女大学生对自身的就业期望值过高,她们宁愿放弃自己的专业,也要追求体面、收入高的工作,这无疑延长了她们求职的时间,增加了她们就业的难度。
(二)求职过程中遭遇性别歧视。调查显示,在问及女大学生就业面临的最大问题是什么,65%的人回答是求职过程中遇到过男女不平等的情况,主要表现是:用人单位在招聘简章中明确写着“只限男性”“同等条件下男性优先”等字样,也有些用人单位虽没明确说只要男性,但女大学生在面试中也被问到过带有性别倾向的问题,如“我们这个职位会经常要求加班加点,你认为女性从事合适吗”和“你有男朋友吗”等等。在问及用人单位选人首先考虑的因素是什么,86%的单位认为他们看重的是“综合劳动能力”(劳动效率),包括综合素质、思想品德、学习成绩、发展潜力等,除此之外,他们还要看劳动力成本。女大学生工作后结婚、生育、哺乳、养育幼儿的职能对工作会产生一定影响,在此期间,企业需要安排人选临时替代其工作,从而增加企业的劳动成本,这可能是造成“女大学生就业难”的主要原因。这样以来,女大学生不得不从事专业不对口、低层次、低收入的工作,其就业质量远远低于男生。
(三)缺乏工作经验和实际操作能力。调查结果显示,因为缺乏工作经验和应试技巧而被用人单位拒绝的女大学生高达87%。在问及用人单位女大学生的素质能力有哪些不足时,59%的单位回答是女大学生缺乏工作经验和实际操作能力,培养成本高,相比之下,他们更愿意招聘有过工作经历的大学生。可见,缺乏工作经验和实际操作能力影响了女大学生就业成功的机率。
(四)专门为女大学生就业服务的渠道不够完善。调查结果显示,在问及女大学生通过哪些渠道获得就业信息时,48%的女大学生回答是通过学校组织的专场招聘会,43.5%的女大学生是自己通过报纸、网络等媒体查询的,32%的女大学生是通过家人、亲戚、朋友介绍的,21.2%的女大学生是通过参加政府有关部门组织的招聘会。在问及女大学生需要哪些就业服务时,66.3%的女大学生希望得到专业的个性化的就业指导,54.7%的女大学生希望政府部门和学校能够组织大规模的女大学生专场招聘会,多提供一些大企业的岗位,42.5%的女大学生希望得到创业资金扶持,39.2%的女大学生希望政府能够通过出台政策消除性别歧视,营造男女平等的就业环境。
四、促进女大学生就业的对策及建议
通过本次调查,我们不难得出结论:所谓“女大学生就业难”,并不是指女大学生找不到工作,而是指与同班或同届男生相比,女大学生择业时间相对较长,工作单位相对较差。大学生就业问题仅仅是一般劳动就业问题,而女大学生就业问题除了劳动力就业问题之外,还附带有劳动力市场上的性别歧视问题。为此提出以下解决女大学生就业问题的几点建议:
(一)对女大学生的建议
女大学生是就业的主体,提高自身素质和能力是竞争取胜的关键。一是要转变就业观念,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女大学生要勇敢地接受社会变革带来的一切挑战,克服传统观念的束缚,学会有效的“整合”自己的优势,以健康的积极的心态去主动适应社会,到更多的就业领域中成功地争得适合自己的工作岗位。二是要不断丰富知识储备,提高综合能力。要积极学习现代科技文化知识,使自己既有专长又博学多才;充分利用假期到社会上兼职,更多地熟悉和融入社会,提高实践创新能力和动手能力,以优秀的才能在就业竞争中取胜。
(二)对学校的建议
学校是指导女大学生就业的第一站,在促进女大学生就业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一是要超前研究,培养适应市场需求的人才。为畅通女大学生的就业渠道,学校要在培养人才之初、制定教学计划之前,积极研究市场,考察用人单位的需求,设置市场所需的专业,使女大学生所学专业能够适应用人单位的需求,从而实现顺利地就业。二是加大力度,培养复合型和应用型人才。应发挥综合大学的优势,鼓励大学生辅修社会急需的专业课程,获取第二学位,将其培养成复合型人才;同时,要注重女大学生实际工作能力的培养和锻炼,通过延长实习时间,开展“三下乡”、社会调查、服务咨询等社会实践活动,提高女大学生的实际工作能力,将其培养成应用型人才,从而增加女大学生的择业范围和就业机会。三是分类指导,提高女大学生的应试技巧。学校除继续广泛收集和及时提供就业信息外,在开展就业指导工作时,应针对女大学生的特点,教育引导其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并给予面试技巧和心理疏导等指导培训,以增强其就业的竞争能力。四是要大力向用人单位宣传和推荐女大学毕业生。如前所述,就被调查的女大学生的个人素质情况而言,女生的学习成绩普遍好于男生;女生获得各种证书的数量多于男生;女生的实际工作能力并不亚于男生。因此,学校应当大力向用人单位宣传和推荐女大学毕业生,特别是一些较为适合女性的工作单位及岗位。
【关键词】中医院校大学生就业心理
一、研究对象与方法
1.研究对象。本研究采用分层整体抽样的方式,在河南中医药大学各二级院系中随机抽取320名学生作为调查对象,其中男生107人,女生213人;医学类专业学生109人,医学相关类专业学生123人,非医学类专业学生98人。
2.研究方法。本研究在理论分析和个别访谈的基础上,自编大学生就业心理调查问卷,从就业心理、自我认知、就业观念、就业期待、就业准备和就业指导六个方面了解中医院校大学生的就业心理现状。
3.数据处理。运用EXCEL统计软件,对有效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
二、结果与分析
本次调查共发放调查问卷320份,回收有效问卷308份,有效率为96.25%。经过对有效数据进行统计分析,中医院校大学生就业心理现状如下:
1.中医院校大学生对就业的自我的认知与评价。该调查中,对于“专业就业前景问题”,23%的学生认为不错,65.9%的学生认为一般,11.1%的学生认为不好;对于“就业过程中,自身最大的劣势和不足”,25.6%的学生认为是社会关系,21.2%的学生认为是专业知识,16.5%的学生认为是自身能力,24.5%的学生认为是学校知名度和专业热门度;对于“就业过程中最担心的问题”,39%的学生担心专业技巧缺乏,18.4%的学生担心学历不够,16.3%的学生担心就业单位不符合自身期待,26.3%的学生担心与专业不对口、缺乏就业信息等;对于“是否了解自身的性格、气质”,55.8%的学生比较了解,20.9%的学生不是很了解,23.3%的学生认为自身性格、气质与就业无关。结果显示,大多数学生对自身专业的认同度较高,对未来就业有信心。但是,在就业过程中,四分之一的学生认为自身社会关系资源匮乏,它将成为自己就业过程中的一大劣势,这可能是因为所调查院校学生大多数来自农村,他们不像城市学生那样拥有丰富的社会资源。因此,很多学生更加看重自己的专业技术水平,这将成为他们未来就业过程中的重要筹码。对于自身的性格、气质特点与就业的关系问题,近一半的同学并未关注,可能是因为医学生的就业方向指向性强,同学们忽略了自身个性特点与职业匹配性问题。
2.中医院校大学生的就业观念。该调查中,对于“专业与工作的关系问题”,42.4%的学生对工作与专业对口并无强调,而更加注重自己的喜欢程度,只有22%的学生注重工作与专业对口;因此,若出现专业与工作不对口情况时,90.1%的学生认为可以克服和适应。对于“就业渠道问题”,53.8%的学生主张自己找工作,17.3%的学生主张自主创业,18.5%的学生希望学校推荐,5.4%的学生依靠父母、亲属等。对于“就业单位条件、待遇差的问题”,52.5%的学生更在乎该岗位是否与自己的职业规划一致;26.4%的学生不在乎,认为先就业再说;21.2%的学生不愿意接受。对于“哪些条件对找工作最有帮助”,58.7%学生认为是自身综合素质与能力,专业成绩、各类证书、工作经验各占12%。结果表明,中医院校大学生的就业观念还是比较正确、积极向上的。面对当前严峻的就业形势,大多数学生都能积极应对、客观对待,即使专业不对口、工作条件差,也都能积极接纳,并与自己的职业规划有效结合,主动寻求发展机会。
3.中医院校大学生的就业期待与准备。中医院校大学生都有哪些就业期待?该调查显示,39%的学生首选考研,35.7%的学生选择就业,9.98%的学生选择创业;就业学生中,29.2%的学生希望到事业单位工作,43.4%的学生希望去国企、外企工作;选择就业单位时,40%的学生注重个人发展空间,18.6%的学生注重工作的稳定性和薪水,17.8%的学生注重个人兴趣;在工作地域选择上,26.6%的学生希望在二线城市发展,23.5%的学生希望到一线城市发展,21.9%的学生希望到沿海地区发展,1.8%的学生愿意到边远山村发展。他们都做了哪些准备呢?结果显示,41.4%有自己的职业规划和明确的就业目标,21.2%上过大学生就业指导方面的课程,的学生,15.5%的学生听过求职方面的讲座,12.4%的学生读过求职方面的书籍,8.6%考过与专业相关的证书。结果显示,中医院校大学生更倾向于先考研、再就业,可能是因为医学生的就业压力更大,没有深厚的知识积淀,在医学领域很难立足。就业学生群体中,大多数人都希望到企事业单位任职,都希望留在一、二线城市和沿海城市发展,在单位选择上更注重个人发展空间和工作的稳定性与薪水。为了自己将来好就业、就好业,许多学生在校期间都积极做了准备,他们有明确的职业规划和就业目标,通过课堂、讲座、书籍等途径获取就业知识和技能。由此可见,中医院校大学生对就业有着客观、积极的期待,并为之付出诸多努力。
4.中医院校大学生的择业心理。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和压力,中医院校大学生就业心理状态如何?调查结果显示,57.1%的学生表示有压力,37.2%的学生表示压力很大,5.7%的学生表示没有压力;对于压力源,25.3%的学生认为是自我期望过高,25.1%的学生当心不如他人,20.7%的学生认为社会认同度不高,28.8%的学生来自家庭压力和其它;就业心理压力,使50.1%的学生出现焦虑情绪,23.3%的学生产生自卑感,25.6%的学生产生恐惧、抑郁、身体不适等状况;如果就业屡屡受挫,61.5%的学生会选择降低要求、先就业再说,38.5%的学生仍坚持自己的标准。结果表明,中医院校大学生存在明显的就业压力,且有三分之一的学生感觉压力很大,因此而产生了焦虑、自卑、恐惧、抑郁等不良情绪。分析其原因,大家的压力源各不相同,更多源于自身期望值过高和不自信心理的矛盾冲突所致。即使如此,大多数学生仍能够保持一种积极的心态应对求职过程中的困难与挫折,本着“先就业,再择业”的心理降低择业标准,这说明中医院校大学生的自我心理调适能力较好。
三、讨论与思考
1.客观认识自我,提升情绪管理能力。一般来说大学生年龄多在18~25岁之间,这一时期的智力正处于人的顶峰阶段,智力的成熟伴随的是心理上的不成熟,不能客观认识自我。本研究也表明,中医院校许多学生对自我并不了解,也没有意识到认识自我有助于成功就业。因此,要树立正确的择业观,首先要客观认识自己,不仅是对自身知识结构、工作能力的认知,也包括人格、气质、价值观等因素的认知,只有对自身有了正确的认识和评价,才能在求职受挫时合理归因,及时自我调适。对于当前中医院校大学生就业压力大、不良情绪显著的现状,我们要予以重视,加强教育引导,让他们了解就业焦虑、抑郁、自卑等不良心理问题带来的身心伤害,学习并掌握一些自我情绪调节和管理的方法技巧,提高中医院校大学生的心理素质和情绪管理能力。
2.调整职业期待,增强就业自信心。调查结果显示,中医院校大学生就业压力大,不仅仅是当前社会就业形势所致,更重要的原因是学生就业期望值过高、自信心不足所引起。因此,要引导学生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降低就业期望值,鼓励他们从最基层、最基础的工作干起,鼓励他们在“互联网+”时代自主创业,通过自身努力逐步实现人生理想和自我价值。但是,就业心理危机很多情况下源于就业核心竞争力缺失,从而引发的就业自信心不足。所以,在校大学生更要注重自身综合素质和能力的培养与提升,以此增强自身就业竞争力。同时,还要注意提升自己的心理受挫和抗压能力,即使在求职过程中遇到困难、挫折,也能不断调整自己的心态和求职策略,重新迎接职场新的挑战。
3.加强学生综合素质,提升就业竞争力。大学生就业难是当今社会的一大热点问题。造成大学生就业难的因素很多,但其根本原因还是毕业生的综合素质不能满足岗位需求。大学毕业生要想在激烈的就业竞争中脱颖而出,必须具备过硬的专业素质、思想素质、能力素质、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所以,怎样提高在校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增强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是各高校亟待解决的问题。笔者所在院校多年来非常注重在校大学生综合素质培养,通过晨练、专业技能大赛、科技创新竞赛、心理健康教育进课堂等形式全方位提升学生的五大素质。该研究结果也表明,该中医院校大学生的就业心理状况良好,促进毕业生就业率和就业质量也在逐步提升。
4.为学生提供全过程、立体化就业服务。对于大学生来说,就业是其人生的重大转折,就业质量也是检验一所高校育人水平的重要标尺。从学生跨入大学校门的那一刻起,高校就应该多途径开展职业规划、就业创业教育,深入宣讲国家相关就业政策,帮助学生树立科学的人生观、价值观和择业观;通过举办创业设计大赛、模拟招聘大赛、简历设计大赛等活动,积极挖掘学生就业、创业潜能;通过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与能力,增强他们的社会竞争力;通过加强就业、创业基地建设,拓宽学生就业路径等。因此,就业引导、创业教育、就业心理素质提升等工作不能局限于高年级和毕业生,而应该贯穿整个大学始终。此外,对于残疾生、经济困难生、学业困难生等特殊群体学生,要给予他们有针对性的指导和帮助,形成完善的帮扶体系,促进他们顺利就业。
论文关键词:农业院校;社会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社会需求;大学生就业状况
1979年社会学恢复以来,在学科建设、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等方面都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为适应中国社会转型与现代化发展的需要,我国不少农业院校开始向多学科、综合性方向发展,先后开设了社会学专业。目前,全国共有10余所农业院校开设了社会学专业。农业院校社会学专业教育作为现阶段我国社会学教育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为蓬勃发展的高等社会学教育注入了新鲜血液,在社会学人才培养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是,与综合性院校或文科院校的社会学专业学科建设相比,农业院校社会学专业学科建设历程比较短暂,人才培养经验相对不足,人才培养目标不是非常明确,人才培养质量存在着一定的问题。
从一定意义上讲,农业院校社会学专业毕业生就业状况,能够直接反映其所培养人才在理论知识、实践能力、个人综合素质等方面的质量情况,从而进一步反映出农业院校社会学专业人才培养现状与社会需求现状之间的契合程度。正因为如此,本文拟对我国农业院校社会学专业本科生就业现状进行分析,认农业院校社会学专业本科毕业生的就业趋势,为今后我国农业院校社会学专业人才培养改革与发展提供一定的参考建议,以期进一步提高我国农业院校社会学专业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之间的契合程度。
一、农业院校社会学专业大学生就业状况调查
从就业状况和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综合素质的评价调查方面,综合考察农业院校社会学专业大学生就业状况,在此基础上对农业院校社会学专业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契合度进行探讨。笔者选取了南京农业大学为个案,以该校4届毕业生为研究对象,采取文献研究与问卷调查相结合的方法,对109名毕业生就业状况进行了调研。
(一)农业院校社会学专业大学生就业特点
数据显示,南京农业大学某学院4届毕业生就业率为96.3%,整体就业情况较好,具体情况如表1所示。
从表1可以看出,该校社会学专业大学生就业状况呈现出以下三个特点。第一,就业地区集中化。毕业生就业地区主要集中在城市。调查数据显示,96.2%的毕业生选择城市作为就业地点,仅有3.8%的毕业生在农村地区就业,完全偏离了农业院校为“三农”服务的办学宗旨。农业院校社会学专业毕业生却很少有人到农村地区为农村社会发展与管理出谋划策,这一状况无法满足农村地区对于此类人才的迫切需求,不利于学生专业知识、技能的充分发挥,也不利于“三农”问题的有效解决。第二,就业单位企业化。调查数据显示,62.9%的毕业生在企业单位就业;17.1%的学生继续深造;6,7%的学生在科研院所就业;政府部门、事业单位和教育部门就业的学生比例分别为5.7%、4.7%和1.9%,毕业生就业多集中在企业单位。第三,就业岗位多样化。社会学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是培养具有社会学理论知识和社会经济调研技能,能在科研机构、行政机关、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从事政策研究、发展规划、行政管理、社会调研、市场分析等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调查数据显示,有48.6%的毕业生从事与社会学专业对口的工作,51.4%的学生从事营销、文秘等工作,与社会学专业培养目标并不一致,其实质反映了社会学的专业结构不能适应目前的社会需求,课程设置不能很好地适应市场经济培养应用型人才的要求,毕业生在社会学专业领域就业难的问题。
(二)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综合素质的评价
如表2所示,用人单位对学生的综合素质整体评价较高,其优良率为78.6%。具体来看,毕业生的个人品质较好,业务能力和知识水平则一般,特别是创新精神不足、实践能力和跨学科知识水平较差。调查数据显示,用人单位对学生的个人诚信评价的优良率为98.1%,对爱岗敬业评价的优良率为96.2%,对谦虚好学和进取精神评价的优良率分别为93.4%和91.4%。可见,学生个人品质与用人单位的需求相符合。用人单位对学生业务能力评价的优良率为70%,其中对学生协作精神、适应能力评价的优良率分别为77.3%和73.3%,对创新精神评价的优良率为60%,对实践能力评价的优良率为64.8%。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还有待提高。调查数据显示,用人单位对学生的专业知识水平评价的优良率为77.2%,而对综合知识评价的优良率为55.3%。学生综合知识掌握水平较差,与社会需求之间存在一定差距。
二、农业院校社会学专业大学生就业的制约因素分析
农业院校社会学专业大学生就业,与个人的价值观念、业务能力、知识水平等有密切的关系,而后者又直接受学校人才培养模式的制约。同时,其就业地区、就业岗位、职业选择等又受到市场需求的制约。此外,城乡差距和就业服务体制也会影响其就业状况。
第一,受人才培养模式的制约。学生综合素质和就业竞争力直接受到学校人才培养模式的影响。目前,我国农业院校社会学专业在课程体系建设、师资力量等方面与综合院校和文科院校相比还存在较大差距,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尚不完善。首先,社会学专业学科未能紧密结合所依托的农业院校的特色和优势,确定培养目标和课程体系,而是严格按照国家颁布的标准和规格来进行人才培养,因而未能形成自身的特色,在与综合型高等院校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其次,农业院校教学师资力量比较薄弱,从而影响了专业人才的培养质量;第三,专业课程建设注重基础理论知识的教学,轻视实践技能的培养,从而导致学生实际操作能力欠缺。由于这些因素的影响,学生在知识结构、知识积累、创新精神、实际操作能力等方面必然存在着不足,降低了农业院校社会学专业人才培养质量,并进一步制约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就业竞争能力。
第二,受社会对人才需求结构的限制。一方面,转型期社会对于社会学专业人才的需求不足。社会学是研究社会良性运行和协调发展机制的学科,社会学专业毕业生可以在政府部门、事业单位从事决策和咨询工作,也可以在民政部门、社会团体、公共事业管理部门从事社会保障、社区服务和社会工作等。但是,由于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社会管理事业发展缓慢,对于社会学人才的需求相对不足,无法为其提供大量的就业岗位。另一方面,当前社会学专业人才需求状况是需求层次不断提高,具备社会学知识和技能的高级专门人才(硕士和博士)在劳动力市场上占优势。例如高等学校、研究院、研究所等单位需要具备扎实社会学理论功底和专业技能、从事教学或社会科学研究工作的高级人才,新闻媒体单位需要具备综合分析能力、能够准确把握社会现象和社会问题实质的专门人才。而农业院校培养的学生在理论知识水平、实践能力上还存在较大的差距。此外,由于部分用人单位对于社会学专业缺乏了解,一些适合社会学专业本科生就业的领域还没有得到有效利用,从而影响到社会学专业毕业生的人才需求量。
第三,受城乡差距的影响。我国长期以来实行城乡二元分割体制,城市与农村在提供就业保障、待遇和工作岗位方面存在巨大差异。农业院校的办学宗旨是为“三农”服务,社会学专业学生应广泛参与农村社会经济事业发展和管理之中。但由于农村由于缺乏相应的就业保障,提供的就业岗位少以及待遇水平不高,对大学生缺乏吸引力。这严重制约了大学生向农村流动。
第四,受大学生就业服务体系的影响。目前多数农业院校开展的就业指导大多内容和形式比较单一,局限在讲解就业政策、分析就业形势卜.,而忽视大学生个性的塑造、潜能的开发和创新能力的引导,缺乏正确职业观的培养和职业生涯规划,导致就业指导比较狭隘,针对性较差,效果不理想。在此情况下,大学生对自己的素质、能力、学习和工作规划缺乏明确了解,增加了其就业难度II。同时,由于农业院校专业设置的原因,学校在组织就业洽谈会、招聘会时向农科专业倾斜而忽视社会学等其他专业,未能很好地发挥就业服务作用。
三、促进农业院校社会学专业大学生就业的对策
(一)改进人才培养模式,提高学生就业竞争力,与社会需求相契合
改革和完善农业院校社会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必须要遵循一定的原则。首先是坚持严格按照国家颁布的标准与依托自身优势资源相结合的人才培养原则。要遵循社会主义高等教育总体培养目标,体现社会学专业的学科特点;同时要依托所在院校的优势资源,科学定位人才培养目标,与相关学科相配合创新课程设置,以培养复合型、高素质的专业人才。其次是坚持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相契合的原则。重视分析社会需求,从专业建设出发去适应社会变化,从而为社会做出贡献。再次是坚持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相结合的原则。通识教育重在培养学生的适应能力、创新精神和综合知识的掌握,而专、教育强调培养学牛的专业知识、实践技能。
改革和完善人才培养模式,首先要制定合理的人才培养口标,并在教学教育过程中坚持落实贯彻,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与培养目标的符合度。高等!学校以培养满足社会需求的高素质人才为目标。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市场对人才的要求南以前对专业型人才的需求变成了对复合型人才的需求。农业院校人才培养的模式也要适时做出调整以满足用人单位的需要,并要存学校与市场的互动中实现学科性专业与职业性专业的联合。其次要调整社会学专业课程总体结构,优化课程教学内容,应具体针对当前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知识、表达能力、创新能力等方面的要求,宽口径,厚基石,加强科研活动和实践环节以及集体活动的培养,以培养学生形成完善的包括专业理论知识和专业技术知识的专业知识体系。这要求一方面注重提高学生创新能力、适应能力的通识课程教育,另一方面加强专业应用课程教育,同时要加强社会实践的教学以提高学生动手操作的能力。再次要改善农业院校社会学专业办学环境。充分利用自身师资及学科资源优势,以特色求发展,培养符合社会需求的复合型社会学人才。
(二)发挥政府政策调控作用,提供经济激励和制度保障,增强农村对大学生的吸引力
政府应加强宏观管理与调控,完善各种制度和政策,以激励人才向农村地区流动。首先,政府应加大对农村地区的建设投入以改善基层工作的条件,逐步提高工作待遇,为大学生提供吸引力的生活和发展空间。农村基层工作条件艰苦,必须有同家政策的倾斜和保护。例如提高工资待遇水平,增加工作津贴和特殊津贴,允许带薪继续学习、进修和培训等;改善工作条件,改善物质生活和文化生活环境,增强农村对大学生就业的吸引力。其次,政府要加快相关政策和制度的改革步伐,加大对毕业生劳动人事制度、就业制度、户籍制度等的改革力度,消除对毕业生流向农村的人为障碍,为社会学专业学生到农村就业提供制度保障。再次,建立合理的农村人才流动机制。要在全社会继续倡导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农村工作者的风尚;加强农业院校与农村社会事业管理部门的联系,让高等学校参与农村的规划和建设,进行农村社会经济事业发展的理论和实践指导;有组织地安排学生到农村进行实习和社会实践活动,经常互通人才供需信息,为学校培养适应农村需要的合格人才提供条件,同时为促进大学生流向农村就业提供平台。
【关键词】就业;高等院校;地方;探索;实践
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渐完善和发展,我国高等教育由“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转变,大学生就业也由过去的统包统分转为双向选择、自主择业。使得大学生就业形势日趋严峻,尤其是地方师范院校毕业生就业率更是呈下滑趋势。本文从分析当前地方高等师范类毕业生就业状况入手,对影响毕业生就业的各方面因素进行深入分析,探讨解决问题的对策。
一、地方师范类毕业生就业状况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飞速发展,社会经济、政治等各个领域均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改革,大学生就业这一近年来受到高度关注的话题让人更加敏感。我国高校大学毕业生就业政策的不断改革调整及近年大学毕业生的现实就业状况就是明证。我国大学教育由“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的转变,就业政策由计划经济时代的“国家包分配”发展过渡到现在市场经济时代的“双向选择、自主择业”,大学生就业形势日趋严峻。就业状况:2005年全国高校毕业生为320万,2006年为420万,2007年为495万,2008年则为550万,2009年达到610万,2010年达到631万。2001年待业为34万人,2002年待业37万,2003年待业52万,2004年为69万,2005年为79万,2008年达到144万,加之金融危机的影响,2009年就业率68%(2009年7月1日数据),2010年72.2%(2010年7月1日数据),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愈来愈突出[1]。师范类高等院校在全国各类高校中的就业状况也不例外,地方高等师范院校再加上受地理位置、经费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其毕业生就业难的程度可想而知,目前就地方高等师范学院毕业生尤其是师范类就业初次就业率统计均呈现下降趋势,这其中还包括考研和参军入伍很大一部分。
二、影响地方师范院校毕业生初次就业的原因分析
(一)毕业生数量急剧增多,就业岗位有限
由于地方高等师范院校多处于经济较为落后的地区,地方政府和教育部门不愿引进新教师或尽量少进教师以削减财政开支,使得师范毕业生就业难上加难,同时由于地方事业单位及国有大中型企业数量,特别是第三产业的发展和非公经济的发展严重滞后,民营企业发展缓慢,致使社会各界向大学毕业生提供的就业岗位有限,加之近年国企改革,产业结构调整,城镇新增劳动力就业、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三峰叠加”,致使就业竞争加剧,毕业生初次就业率降低。
(二)部分大学生就业观念滞后以及非师范生的“插足”教育系统的竞争
地方师范高等学院的学生85%的都来自当地农村地区,大部分部分毕业生及家长依赖政府安排就业,看重身份就业,固定就业倾向突出。调查发现有众多家长的认为读了大学就应有一份待遇丰厚的固定工作(如事业单位、教师、公务员等),不敢面对就业中的风险,追求保险就业。有的把毕业后就业看得过重,认为一次就业定终身,不能正确定位就业期望值,由于脱离了当前就业的现实,往往不能如愿以偿,导致心理不平衡。有的则只想到事业单位而不愿到个体私营企业或乡镇企业去就业[2]。由于近年来来各单位用人制度的改革,教育系统单位人员录用均采用公开招考的方式,而这些考试均是在毕业生离校后才举行的,导致毕业生初次就业率严重降低。同时,由于招考名额的限制,加上非师范生在校期间拿到教师资格证的均可参加教育系统的考试,使得竞争更加激励,只有极少的一部分被录用,而极大一部分毕业生选择继续考研、考公务员或准备下一年的考试。
(三)高等教育结构还不能完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
突出表现在教育结构、培养方式、专业设置等方面仍存在许多问题,特别是对于就业状况较差社会需求不足的专业未能及时调整,严重影响了毕业生就业。
(四)师生冲突时有发生,较大影响教师形象
近年来中小学因师生发生冲突而导致的恶性事件虽不多,但影响恶劣,给教师和潜在的教师群体的心理带来了一定的影响[3];部分媒体抓住个别师生发生冲突的问题大做文章,丑化或负面报道教师形象,以赚取眼球,使教师这一神圣职业黯然失色,一度所拥有的崇高形象大打折扣,成为新的“弱势群体”。这样,在身心两方面的影响下,使地方高等师范院校毕业生从事中小学教师的可能性又大为降低。
三、对策
(一)转变就业指导工作理念和思想
要想提高就业指导中心的工作效率,首先就要转变自己的工作理念和思想,要从思想上切实树立以学生服务为本的思想,设身处地地从学生的角度考虑问题,发挥全员的聪明才智为大学生创造出丰富、多样、有效的就业指导形式。要加大就业指导的教育力度,使就业指导着眼于促进学生的能力提高及长远的职业发展上[4]。要善于利用多种社会资源服务学生教育学生,以不同的形式引入到就业指导领域,为学生启蒙思路,开拓眼界,激励上进,促使学生努力扩大与社会的接触与交流,在认识社会的基础上认识自我,锻炼能力,扩大社交范围。
(二)强化指导职能,提高工作效率
地方师范高等院校就业指导中心作为联结学校与社会桥梁和纽带的职能部门,其职能应该是通过教师的导向,将全校的就业指导工作引人到促进学校改革和发展的轨道上来,使学生凭借在校期间知识、能力、素质的积累最终能够顺利就业、理想择业,即让他们赢在起点上。具体的应该从以下几方面人手
(1)完善工作体系。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是一个系统工程,而完善的就业服务体系是保证学校就业指导工作有序有效开展的必要条件,因此应该形成“以提供帮助和服务为本,致力于学校就业工作各项政策、方案的实施,并对此督促、评定和引导,促进学校就业工作服务的水平和服务质量的提升,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搞好市场调研、信息分析、数据收集等,以专业化的就业指导队伍为基础”的工作体系。
(2)健全就业工作制度。制定学校及系两级就业指导工作职责、工作制度、实施办法、经费使用管理办法、考评办法等各项责任明确的领导体制和运行机制,规范就业工作的各个环节。通过检查、评定,交流、总结各系就业工作成绩和特色,找出问题和不足,共同分析探讨解决办法,促进全校就业指导工作的开展,同时调动各系就业指导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3)优化大学生就业心理[5]。随着我国就业体制的改革,大学生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竞争意识、择业视野等也随之发生变化。就业指导中心,要针对大学生择业心理问题进行分析研究,探索其解决方法与对策,培养大学生健康的就业心理,以科学和有效的形式,运用各种咨询技术帮助大学生从众多的困惑和迷茫中解脱出来,引导学生纠正认知偏差,改变不良心态,促进其身心健康和全面素质的发展,提高其心理素质及适应社会和在人才市场上的竞争能力。
(4)做好就业跟踪调查。建立就业跟踪调研、反馈制度,采用走访、问卷、座谈、个别访谈等多种方式了解用人单位所在地的经济、社会、教育发展现状和毕业生在职、就业实习情况,对人才培养模式、人才培养质量等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了解,为学校的教育教学改革提供现实依据。为各系各专业在人才培养的课程设置、能力训练中提供针对性的建议。
参考文献
[1]韩志宏.地方高等师范院校大学生就业难问题探析[J].河南机电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179(3):117-118.
[2]孙玉贤,朱廷.甘肃省高校毕业生就业现状调查[J].发展,2010(6):29-30.
[3]胡印斌.师生本不应相视如寇仇[N].中国青年报,2008-10-3(2).
[4]蔡立彬,等.高校扩招后加强就业指导工作的对策[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关键词:大学生就业,市场
就业是民生之本,劳动者的就业状况不仅关系到一国的经济发展,而且影响到整个社会的稳定。大学生就业问题更是其中的重中之重,各国都非常重视,中国更因为其特殊的国情,而备受各界学者关注。论文写作,市场。。在国内众多研究大学生就业问题的文章中,关于影响大学生就业的因素研究趋于完善和一致,总体上认为主要包括政府、高校、就业市场、用人单位和毕业生自身五个因素,进而考虑到经济、社会等宏观因素,但对各影响因素作用力的大小却存在很大分歧。
1.就业市场和就业制度对大学生就业的影响
曾湘泉(1993)等在对应届大学毕业生调查的基础上,探讨了改革以来大学生在市场上的供给意愿和供给行为,得出产品市场的供求状况开始对大学生就业产生影响(曾湘泉,1993)。2004年,他又从劳动经济学的角度分析大学生供求总量的变动,得出大学生就业确实存在“难”的问题, 这与高校和求职者对市场的反应速度和能力有关,但是困难的程度略被夸大,户口、就业协议等就业分配的制度因素,对当前大学生就业构成不利的影响。
赖德胜(2001)提出转轨时期的中国存在明显的制度性劳动力市场分割,大学生就业难是劳动力市场分割这一特定制度背景下,大学毕业生与用人单位相互收寻的结果。
岳昌君、丁小浩(2003,2004)计算了20世纪90年代我国经济增长的一般就业弹性和高校毕业生就业弹性,得出经济增长对高校毕业生的吸纳能力不大,产业结构调整对高校毕业生的吸纳作用相对更明显。
2.高校扩招及高校体制问题对大学生就业的影响
自1999年高校开始扩招起,至2009年毕业生数增加了515万人,而与此同时社会对大学生的需求并没有如此大的增加,使得就业难问题日益凸显。论文写作,市场。。胡咏梅和薛海平(2004)利用回归分析建立了不同收入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与高等教育规模的回归模型,认为我国当前的经济发展水平下,不宜再继续扩大高等教育规模。
莫荣等(2003)认为高等教育的专业结构和教育质量等教育产出与社会需求不一致,大学生专业结构和教育体制需要调整和改革。论文写作,市场。。
吕东伟(2003)认为面对瞬息万变的市场经济,高校的反应相对滞后,专业设置失衡,从而培养的许多大学生素质和能力不适应市场的需求。论文写作,市场。。
汤敏(1999)认为高校毕业生就业难不是供给过多人才过剩,而是就业结构矛盾突出,造成这一结果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高等教育自身问题。
3.结构性矛盾对大学生就业的影响
就业结构性矛盾日益凸显,政府机关、事业单位主要是补充自然减员,国企冗员多接受能力有限,外企私企是吸纳主力,而这些企业相对理论性人才而言更需要实用性人才。鄢雪皎( 2009)认为我国作为“世界制造业大国”,承担的主要是产品的生产制造,而相关产品的设计研发、品牌创立、物流管理、订单处理等的产业链高端却仍然主要掌握在发达国家,因此我国提供给大学生等高端人才的就业机会非常稀缺,所以我国大学生就业难问题就显得比西方发达国家更为突出。
瞿振元(2001,2002)通过调查得出本专科就业率差异明显;传统体制内就业仍是吸纳毕业生最多的领域,国企仍居就业第一位。论文写作,市场。。
岳昌君(2004)分析得出不同行业之间的“行业收益”差异显著,追逐高行业收益也成为大学生就业过程中出现“有业不就”和“无业可就”矛盾的原因之一。
李彦军(2006)以广东地区统计分析为基础,从宏观角度研究产业结构与大学生就业的相互关系,得出各产业的产出、固定资产投入与大学生的就业数量和质量总体呈显著正相关。
4.大学生自身因素对大学生就业的影响
宋福进(2002)分析了大学毕业生的初次就业率,指出这一指标在研究生、本科生和专科生之间存在差异的原因是由于不同学历层次的替代程度与价格弹性不同。
王小波(2002)专门就“女学生就业难”问题展开调查,认为女学生在就业中确实存在一定的困难,但凭借自身较高的素质,在付出更大的搜寻成本后,许多女大学生仍然会找到比较满意的工作。
岳昌君等(2004)分析得出内因是决定高校毕业生竞争力的关键因素,个人付出的求职成本对求职结果没有显著影响,但是有利于提高起薪水平,学校提供的求职信息对求职结果和起薪水平都有显著的影响。论文写作,市场。。
闵维方等(2005)通过对比分析表明内因是决定高校毕业生就业竞争力的关键因素,学校提供的求职信息对求职结果和起薪水平都有显著影响,家庭经济条件和社会关系对就业的影响开始凸现。
5.企业因素对大学生就业的影响
唐 钅广(2004)分析得出用人单位对劳动力的需求行为发生了较大变化,大多认为大学毕业生最欠缺的是“敬业精神”;“高校专场招聘会”“在线招聘”“简历”在用人单位招录大学毕业生中的作用十分强大,“户口”“关系”“党员”等因素的重要性急剧下降。
韩飞雪(2007)分析得出用人单位对大学生最满意的两项为学习能力和专业知识,最不满意的两项是相关工作经验和创新能力,单位选拔人才最看重的因素是“思想品德”。
6.对进一步研究的建议
(1)加强具体定量分析。之前关于大学生就业问题的研究虽多,但大部分是从定性角度分析,缺乏具体的定量分析做支撑。
(2)增加长期跟踪分析。对有代表性的毕业生长期跟踪调查,得出大学生找工作及其工作变换过程中的特点和规律,更准确的研究大学生就业问题。
(3)加强产业吸纳大学生能力的研究。加强对各行业吸纳的大学生能力的研究,从而为高校结构和产业结构提供改革方向。
参考文献:
【1】曾湘泉.改革中的知识劳动力就业意向及其市场行为分析.管理教育学刊(武汉)【J】.1993年第一期
【2】闵维方、丁小浩、文东茅、岳昌君.2005年高校毕业生就业状况的调查分析.高等教育研究【J】.2006年第27期
【3】孙祖芳.西方就业与失业问题的理论政策及其借鉴.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J】.2004年第一期
【4】鄢雪皎.大学生就业难的深层次原因及对策研究【J】.企业活力-人力资源开发.2009年第四期
【5】瞿振元.2001-2003中国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形势的分析与预测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M】,2002。
【6】赖德胜.劳动力市场分割与大学生失业.《北京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J】.2001年第4期
【7】李文利、闵维方.我国高等教育发展规模的现状和潜力分析.《高等教育研究》【J】.2001年第2期
【8】王小波大学生劳动力市场入口处的性别差异与性别歧视―――关于女大学生就业难的一个实证分析.青年研究【J】,2002年第19期。
【9】吕东伟.从深层次新视角思考大学生就业问题.《高等教育研究》【J】.2003年3期
【10】莫荣、刘军.当前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分析.《发展》【J】.2003年第8期
【11】文东茅.质疑大学生就业之性别歧视.《中国大学生就业》【J】.2003年第6期
【12】谢维和、王洪才.从分配到择业:大学生毕业就业状况的实证研究.教育科学出版社【M】,2001年
【13】袁志刚.中国就业报告.经济社会出边社.2002年
【14】岳昌君、丁小浩、文东茅.求职与起薪:高校毕业生就业竞争力的实证分析.《管理世界》【J】.2004年第11期
【15】胡咏梅、薛海平(2004).经济发展水平与高等教育规模的相关性研究.江苏高教【J】.2004年第2期
【16】韩飞雪.北京市用人单位大学毕业生需求行为研究.首都经济贸易大学硕士论文【D】.2007.4
【17】李彦军.《产业结构与大学生就业的相关性研究及其模型构建》.暨南大学硕士论文【D】.2006.6
【18】唐钅广.关于用人单位对大学毕业生需求行为的研究报告.经济问题探索【J】.2004年第11期
关键词:农村女大学生;就业状况;原因;对策建议
中图分类号:F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0)05-0152-01
1 当前农村女大学生的就业现状
1.1 就业率低
由北京师范大学教育系多元文化教育研究中心组织的,对农村大学生就业状况的一项调查结果显示,女大学生就业情况不好和非常不好的共占90.8%。该组织的另一项调查显示,没有签约的女大学生中,农村籍女大学生比城市籍女大学生要多出三分之一。
据厦门大学的一项调查显示:女生的就业机会只有男生的87%,女毕业生的初次就业率仅为63.4%,比男毕业生就业率低8.7个百分点。女大学生的就业率仅相当于男生的85%。既然女大学生的总体就业就难,那么来自农村的女大学生的就业形势就更加不容乐观了。
1.2 性别歧视严重
据《妇女权益保障法》实施十周年进行的专题调研显示,有80%的女大学生在求职过程中遭遇性别歧视,34.3%的女生有多次被拒经历。南开大学人口与发展研究所在调查中发现,在应届毕业的大学生和研究生求职中,超过半数的招聘单位提出“只要男性”的要求,甚至一些国家政府部门、银行、高校、医院、报社及国有大中型企业也在招聘条件中明确提出“只要男生”,使具备同样应聘条件的女生失去竞争机会。
1.3 受家庭出身的影响越来越大
根据搜狐网上的一项调查显示,影响女大学生就业的因素排名依次是专业、性别、外貌、家庭出身及国家政策,家庭出身成为影响女大学生就业的第四大因素。这就对农村女大学生的就业提出了更大的挑战。
2 当前农村大学生就业困难的原因
2.1 社会方面
(1)劳动力市场供求矛盾尖锐。目前,我国社会可提供的就业岗位量与大学生毕业生的数量呈不对称增长的态势,劳动力市场供大于求,供求矛盾的尖锐。在“十五”期间,全国每年求职人口达2200-2300万人,而在现有的经济结构下每年新增的就业岗位只有700-800万个,形成巨大的就业压力 。 随着高等教育向“大众化教育 ”的趋进,大学的扩招,每年都有数以万计的大学生暂时找不到工作,也正是在这个大背景下,女大学生就业尤为艰难,更不用说农村女大学生了。
(2)性别歧视严重。在影响女大学生就业的诸多因素中,传统文化的性别歧视和偏见,对男女的不同角色期待和双重标准是造成女大学生就业难的根本原因。近年来,随着我国由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变,女大学生在就业问题上遭受性别歧视的现象越来越多,越来越成为一个弱势群体。为最大追求自身的利益,降低人力成本,有的用人单位成本核算功利化,在性别上进行限制。因为在用人单位看来,女大学生工作几年后,要面临结婚、生育及抚养子女等问题,会给工作带来极大不便,会增加单位雇佣成本,降低单位效益,而且结婚、生育、抚养还会影响到单位工作的连续性和整体性安排。
2.2 政府方面
(1)政策、法律保障措施欠缺,在执行上缺乏应有的力度。《劳动法》在性别歧视方面还是空白,更不用说保护农村女大学生的就业利益了。而已经颁布的旨在保护女性就业权利的法律法规中,其可操作性又比较差,使得一些法律、政策流于形式,在实际中公开性别歧视的现象仍肆意泛滥。
(2)社会保障体制不健全。对于农村女大学生在社会保障主要是在生育保险方面。用人单位不愿意招聘女员工最主要的原因是因为女性的生育问题。由于我国社会保障机制仍不很完善,女性在生育期间的工资和福利以及她们因休假或子女问题带来的工作不便,客观上必须由用人单位承担时,这大大提高了用人单位的成本,在追求经济利益最大化的前提下,同等条件下,用人单位必然会更多选择男性。
2.3 女大学生自身问题
(1)心理素质不高,而心理期望太高,急功近利,倾向于条件优越的沿海地区和大都市,而且过分注重工作收入;有的则自我封闭,害怕别人瞧不起自己,担心不被用人单位接纳,在择业就业过程中,缺乏主动性,没有积极走出校园了解就业市场动态的心理准备。
(2)信息通道缺乏。大部分农村女大学生缺乏相关的社会背景和经济背景,再加上人际交往等方面的能力也较弱,在找工作时的信息渠道较之城市大学生自然处于劣势。
(3)毕业后的选择比较单一,由于家庭的经济原因,大部分都选择就业,选择继续深造的、出国的和自主创业的比例都十分小。这无疑会使农村女大学生的就业压力比较大。
总之,了解当前我国农村女大学生就业现状及其原因,采取相应对策,解决农村女大学生就业问题,使高层次人力资源得到合理的配置和利用,对于维护农村女大学生的平等就业权益、促进城乡的和谐发展与进步、维护社会的公正和公平正义、促进社会的文明进步与和谐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一、中国大学生就业现状
通过分析与对比中国近年来应届毕业生就业状况的数据,可以发现,中国目前的应届毕业生就业状况呈现出如下特点。
1.大学生劳动供给基数大且逐年递增
1999年,全国大学生参与高考人数仅为288万人,录取率56%。2008年,中国高考参与人数达到实行高校扩招以来的最高,参考人数1050万人,为1999年的3.65倍。伴随着参考人数和录取率的增长,中国应届高校毕业生人数也呈现出逐年上升的趋势。2014年中国应届高校毕业生人数已经达到727人,预计2015年也将会有近700万的应届高校毕业生。
2.大学生就业质量总体偏低
大学生就业质量主要体现在其就业满意度、工作与专业相关程度、工资待遇以及离职率等方面。然而,目前大学生就业质量呈现出中等偏低的状况,据麦可思《2013年大学生就业报告》显示,2013年大学生就业满意度为56%,基本上与2012年55%持平。2013届本科毕业生的工作与专业相关度也只有69%。近年来大学生工资待遇走低,据相关报告显示,全国2012届大学毕业生月收入,3048元,其中本科毕业生3366元,而高等教育成本却不断上升。同时,2012届全国大学毕业生中33%毕业半年内发生过离职,而半年内离职的人群有98%发生过主动离职。据《经济日报》显示65%的大学毕业生,第一份工作持续时间不到一年,仅9.3%的大学生能坚持两年以上。
3.就业结构不平衡,供需矛盾显着
我国目前大学生的供给总量绝对大于需求量而造成的供给过剩,主要表现为就业结构的不平衡和供需矛盾显着。就业结构的不平衡主要是学历和专业结构的不平衡,大学毕业生人数和考研人数持续增长,大专人数持续降低。与此同时,根据《2013年大学生就业报告》已有数据显示,工科类就业率明显高于经济学和管理学。我国大学生就业的供需矛盾主要为结构性的就业矛盾,根据已有研究显示,我国高端和低端人才的招聘难度大,但是终端人才的供给严重的大于需求。并且多数大学生比较偏好国企、外企以及政府部门。从地理区位上来看,多数人愿意前往经济较发达的沿海地区发展,因此这些地区呈现出显着的供给过多的状况,而西部地区则呈现出明显的供给不足。城乡劳动供给差异也较为显着。
二、人力资本投资理论与大学生人力资本投资现状
根据舒尔茨的观点,人力资本存在于人的身上,表现为知识、技能、体力(健康状况)价值的总和,一个国家的人的人力资本可以通过劳动者的数量、质量以及劳动时间来衡量。贝克尔在《人力资本》一书中的描述到,人力资本投资是指通过增加人的资源而影响未来的货币和物质收入的各种活动。也就是说,凡是能够有利于形成与改善劳动力素质结构、提高人力资本利用效率的费用与行为都可以为是人力资本投资的范畴。人力资本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是劳动者的知识存量和技能存量。
1.中国大学生人力资本投资的现状
人力资本投资主要包括在职培训活动、健康水平的提高、对孩子的培养、寻找工作的活动、劳动力迁移。总的来说,中国人力资本投资处于整体偏低的状态。教育投资占GDP的比重低。2013年,全国教育经费总投入为30364.72亿元,比上年的27695.97亿元增长9.64%,占GDP4.3%。美国的教育经费投入,长期以来保持在占DGP7%左右,而美国的GDP几乎是中国的3倍多。与此同时,个人教育需求难以满足,优质教育资源匮乏,教育资源分配不均。目前我国每年约有1000万左右的农村中小学毕业生因为不能升入高一级学校。在职培训投入少,目标不明。按照2011年之前的数据显示,在对282家国有企业的调查中,员工培训投资经费只有工资总额的2.2%(职工人均教育经费仅49.5元),远低于发达国家10%-15%的水平。与此同时,在已有的研究中可以发现,目前企业很多培训目标不明,其突出表现为大量的培训内容无法运用于实践当中,对于经济效益的提升无明显的作用,存在着大量资源浪费的情况。劳动力流动量大,但是发展受限。中国目前处于城市化中期阶段,大量的农村人口涌向城市。但是,由于社会保障的不健全、行业限制以及全国统一的劳动力市场并没有形成,大量流动的劳动力发展受到了限制,极大程度上降低了劳动力流动对于我国人力资本的积极作用。
2.中国大学生个人人力资本投资状况
学生个人人力资本投资指作为个体的人为了接受各种教育而由家庭和本人支付的费用。它包括基础教育投资、技能培训投资两个大的方面,同时着两个方面有存在着一些具体的详细内容。目前大学生个人人力资本投资呈现出如下特点:①结构性差异明显。通过对近200多名在校大学生进行的调查,可以发现,不同地区、院校、专业、年级的学生个人人力资本投资呈现出了明显的差异性。其中呈现出来东部沿海地区高于中西部地区、“211”“985”高校高于一般高校、非理工类专业高于理工类专业等特点。同时,从年级的角度来看,呈现出中间高,两边低的特点,即大一和大四年级的人力资本投资总体数量低于大二、大三年级。②投资总量偏少、两极分化明显。中国大学生的学生个人人力资本投资,绝大多数都为基础教育投资,虽然中国教育经费投资占GDP的比重仅为4%,但是还是为学生减免了部分的费用。但是现阶段,大学生的技能培训投资所占学生个人人力资本投资的比重较小,在近对近200名学生的调查发现人均仅仅占到了月生活费的12%。并且不同水平的学生,呈现出明显的两级分化,
综合排名在前10%的学生高出了综合排名后10%学生近34%。③投资的范围单一,目前绝大多数的在校大学生仅仅局限于单纯的教育投资,缺乏技能投资,而且很多学生的个人人力资本投资忽略了未来收益,投资仅仅局限于“眼下”。④人力资本含量偏低,缺乏实用性。现阶段中国社会发展速度与日俱增,知识、技能更新迅速,对于劳动者的要求越来也高,但是高校教学内容明显落后于与知识更新速度。所以,中国大学生普遍存在知识和技能存量低,并且实用性不强的问题。由于中国大量高校教学重点不够突出,不少专业所学内容相似度较高,出现了大量的浪费,且与实际所需相差较大。3.大学生个人人力资本投资问题分析人力资本投资不仅对就业有着重要的作用,而且关乎个人的终生收益。然而,从中国大学生人力资本投资的现状来看,我国现阶段大学生人力资本投资存在着投资不足、结构不合理的问题,并且大学生人力资本存量低。以上问题的造成是多方面的,国家教育投资的偏低、高校教育内容的安排不合理,以及学生本人无法正确进行合理投资都加深了上述问题。并且大学生所拥有的人力资本存量,对于其能否顺利就业以及职业发展影响重大,解决大学的就业问题最主要的方面是学生方面,而学生所拥有的人力资本有对其就业有着直接的影响。 三、学生个人人力资本投资对就业的影响
大学就业状况,其实也体现了大学生的就业能力。谢小青(2007)曾在《人力资本投资与就业促进》中提到,个人就业能力决定于个人的特征,比如性别、年龄、受教育程度、健康状况等,这些个人特征的形成决定于人力资本投资水平,因而人力资本投资直接影响着个人就业能力。所以,个人人力资本投资对于大学生就业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如下两个方面。首先是人力资本投资形成的大学生人力资本存量对就业能力的影响,大学生人力资本投资的增加可以加其人力资本含有量,同时提升了大学生群体的人力资本存量,从而促进了大学生就业能力的提升。其次是人力资本含量与职业素质模型的匹配度对于就业供需的影响。劳动力的供需,不仅仅是供给绝对数量与需求绝对数量之间的问题,更多的是供给与需求是否匹配的问题,例如,目前劳动力市场呈现的结构化供需矛盾即高、中、低三个层次人才出现招聘难易难的特点,就是因为大量劳动力的人力资本含量无法与高端以及低端的职业素质模型相匹配,而所具备中端人才所需人力资本含量的劳动者偏多。
四、从个人人力资本投资角度对大学生提升就业能力的建议
大学生就业形势严峻,伴随着大学毕业人数的不断提升,该问题越发的显着,“毕业即失业”现象也普遍存在。大学毕业生是就业群体中最大的一部分,其严竣的就业形势对国家经济发展影响重大,缓解该问题,应该多从学生的角度出发,从就业主体学生这一根本因素上进行解决。因此,基于人力资本投资理论,从个人人力资本投资角度出发,文对提升大学生就业能力有如下建议:
1.提升个人人力资本投资主动性
在学生成长和发展的过程中,很大层面上其个人人力资本投资都处于被动的状态,尤其在基础教育阶段,因此,中国学生的相似度极高,缺乏特点,而且存在着发展滞后。所以,为了适应社会发展,促进素质能力多方面发展,大学生应该主动的对自己进行投资,不仅仅完成国家和所要求的投资,还需要利用大学阶段充足的时间进一步的完善自我,提升就业能力,符合社会需求。
【关键词】应用型本科高校;大学生;就业问题;思考
一、应用型本科高校大学生就业现状
(一)就业层次较低
从目前应用型本科高校大学生就业情况来看,应用型本科高校毕业生从事一线技术类的占49%,从事服务经营类的占21%,从事管理销售类的占14%,从事文职类的占5%,其他种类的占11%,应用型本科高校培养的学生都是以应用型的人才,毕业生往往以从事技术类的蓝领为主的岗位。而这与高校学生工作者,管理工作者以及大学生家长和个人对大学生本身的期望有一定的距离。
(二)就业稳定性较低
随着这些年来的高校招生政策和高校办学定位的变化,应用型本科高校毕业生的就业稳定性出现持续下降,其主要原因是高校大学生供给的大幅度增加和就业机会的相对削减。一方面应用型本科高校的专业是不是都是合理的、应用型的,经过调查发现,部分专业存在严重滞后、不适应市场变化等问题;在就业政策问题上,在追求就业率这单一目标的政策影响下,先就业再择业,签订灵活的就业合同已经成为许多院校的指导思想。另一方面,从调查的数据来看,受到当前国家经济转型的影响,竞争压力大导致岗位的供应比不上毕业生的数量,因而在大学毕业生最初就业的阶段,企业单位提供的薪资水平较低,大学生为了能就业一般都会接受,特别是对应用型本科高校的毕业生来说,更容易接受。但当工作一段时间以后,因待遇低、工作环境差等原因,就会导致频繁跳槽的现象。
(三)就业率较低
很多应用型高校为了提高就业率,应付上一级就业部门的检查或为了对外宣传的需要,而强制要求大学毕业生签订就业协议书或者灵活就业协议,以造成就业的假象。在部分应用型本科高校中,这种现象存在比较突出。通过调研显示,灵活就业协议占到就业率的30%,这部分的大学毕业生无形中成为了“被就业”的对象,实际上高校就业率偏低。
二、应用型本科高校大学生就业问题分析
(一)以市场为导向设置专业
从现在应用型本科高校就业的现状可以看出,高校的专业设置还有待改革,教学实训还有待提高。随着网络信息的不断发展,一些新鲜的职业也应用而生,如美食体验师由网络催生的一种新兴职业,通过团购的方式到餐馆就餐,专门免费“试吃”的人帮你了解菜品口味、服务态度等信息,这一新兴的职业被部分网友称为美食(餐饮)体验师,还有像旅游体验师等等的出现。这些新岗位的出现,在当今社会需求量和待遇都非常的优厚,但是对于学校来说并无相关的专业设置,这就需要应用型高校,都要根据市场的需求,来设置相关相近专业,这样对于提高大学生的就业率,就业质量都有重要的作用。
(二)建立健全就业服务体系
伴随着应用型本科高校不断的发展,特别是国家中长期教育规划和改革方案出台后,毕业生就业实行“双向选择就业”,应用型本科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也成为关注的焦点之一,而且成为衡量应用型高等院校办学质量的关键指标之一。应用型本科高校办学历史较短,实际中,高校毕业生在找工作的过程中还受到不同程度歧视现象,教育主管部门和就业服务机构应该在这方面多多提供援助,更应该努力营造一个对所有人开放、公平的就业环境。
(三)充分运用现代信息化就业网
现代社会的发展,信息化技术和手段的运用,可以大大提高应用型本科高校毕业生的就业机会,因而加强就业信息化建设势在必行。社会信息技术的突飞猛进带来了现代化的管理经营模式,毕业生就业工作正在向以信息技术为基础的现代化管理模式转变。在学生毕业之际,就要求学生在学校网站注册自己的信息,通过学校就业信息网络的,找到与之相相符的信息,毕业生充分利用网络资源进行就业,已成为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发展的一种重要的途径,因此,充分发挥网络的功能,健全就业信息网,实现资源共享,以及及时就业政策,通过网站、微博、微信等方式为毕业生提供高效、便捷的信息服务,已成为高校毕业生工作的一个重要方式。
三、应用型本科高校大学生就业思考
(一)健全就业管理与监测系统
教育部学生司于2014年1月曾下发了《关于调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数据库结构及代码标准的通知》,将使用新数据库结构及代码标准,实现招生、学籍和就业信息相互贯通,并将提供毕业生查询本人就业状况等功能,使得每一位高校毕业生有机会知晓确认自身就业状况,以此来监督就业数据的真实性。建立统一的数据信息化体系,可以切合实际的评估评价应用型本科高校学生与公办等高校学生就业的数量和质量,对于国家和社会来说促进公平正义,对于学生来说实现自己价值的体现。这样可以防止应用型本科高校为了和其他公办等高校比就业率,而采取不良有段,使得学生被就业等现象的发生。
(二)客观评估就业参数
就业评价需要根据各个地区经济发展水平不均衡的现实,综合考虑较准确的评价标准。应用型本科高校学生与公办等高校学生就业的单位存在差别,应用型本科高校学生目前主要还是进入到民营小微企业、基层单位;相对而言公办本科高校学生主要进入国有单位、企事业单位等。另外地区间经济发展程度存在差别,一线城市和二线城市的差别,大城市和小城镇的差别等。
四、应用型本科高校大学生就业意义
针对应用型本科高校在毕业生的就业中也存在的问题,国家现在提倡的实现高质量的就业,就是要求让更多的学生真正受益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的改革成果,真正实现应用型本科高校学生高质量就业。这对于高校、家庭和学生个人来说意义重大。
参考文献:
[1]夏丹.高校大学生就业困难问题分析及对策研究[J].代企业教育,2012,20
[2]徐辉.高等教育大众化与制度创新[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5
[3]张翰文.民办高校大学生就业现状及其心理健康模式应对[N].科学创新报,2011.6
[关键词]发达国家;大学生就业;状况与特点
Abstract:Inrecentyears,theemploymentconditionofgraduatesinwesterndevelopedcountriesisnotstablebecauseoftheirdomesticeconomy.Itfacesfiercecompetitionalthoughtheemploymentrateofthegraduateshasincreased.Someemploymentfeaturesofthegraduateshaveappeared:thegraduatesmakegoodpreparationsfortheiremploymentwhileinschool;theypursuitthevocationalstabilityandbegintobreakthetraditionalviewsofemploymentandthefixedpatternofthinking;thegovernment,universityandnon-governmentcooperatetopromotegraduates''''employment;thefamilybackgroundofdisadvantagedgroundaffectsgraduates''''employment.Astheirbackgroundofsocialeconomy,historyandcultureisdifferentfromourcountry,weshouldpaymoreattentiontotheuniversalityandparticularitywhiledrawinglessensfromtheirexperiences.
Keywords:developedcountry;theemploymentofgraduate;conditionandfeature
近年来,由于经济政策调整和经济发展形势的好转,西方发达国家的大学生就业率有所提高,但是由于高等教育大众化和普及化的发展,大学生就业市场的竞争依然激烈,因此,大学生就业也出现了新的状况与特点。
一、就业率有所提高,但就业竞争依然激烈
近年西方国家大学生的总体失业率回落,但问题明显。近两年来,美国布什政府的减税政策促进了经济发展,2005年美国大学生就业状况明显好转,社会对毕业生的需求持续逐步增加。据美国劳工部统计,2006年1月,全美失业率为47%,而预期比例为49%,是2001年7月份以来的最低水平。2005年1月以来,美国经济每月产生大约174万个工作机会。2006年2月,建筑行业产生了46万个工作机会,在各行业中排名第一。其次是教育行业和医疗健康行业,分别增加了309万和26万个就业机会。制造业新增7000个,石油行业新增6000个。调查显示,由于能源价格不断攀升,煤炭开采业就业前景在25年以来首次最为看好。根据美国国家教育数据统计中心(IES)提供的最新数据,2004年,20岁至25岁的大学本科生就业率为786%,25岁以上本科生就业率为758%[1]。
但是在经济发展和就业率提高的同时,很多西方发达国家,也存在比较明显的“过度教育"(overeducation)现象,即当教育事业蓬勃发展,劳动力市场受教育劳动力不断增多高等教育劳动力供给增加后,不能完全被劳动力市场吸纳,中等、高等教育毕业生数量的快速增长开始超过劳动力市场的实际需求,受教育劳动力面临着知识失业,或者从事了与学历不匹配的工作,很多毕业生被迫接受比自己教育水平低的工作。这些现象成为西方发达国家理论界争论的焦点。经估算,西方国家过度教育平均发生率为27%,教育不足平均发生率为13%。美国过度教育发生率最高,为35%。女性比男性较容易发生过度教育,男性比女性较容易发生教育不足。1960年至1995年的新西兰、1985年至1990年的西班牙和1982年至1992年的葡萄牙三国过度教育发生率有增长趋势,教育不足发生率呈下降趋势,这表明三国教育规模扩展超过了劳动力市场对教育的需求。在过度教育的促使下,高学历在就业中占有利地位,总的来看,研究生的就业压力远小于本科生,失业比率相对较低。受教育程度越高,在就业竞争中越有优势[2]。
这种过度教育的现象使西方国家的大学生就业竞争依然激烈。英国大学毕业生就业的总体趋势是,总体失业率近一两年有所回落,但实际就业比以前难度更大,就业竞争加剧。英国高等教育职业服务中心(HECSU)近期和英国高等教育统计局、部分大学、研究机构合作开展了系列研究项目,对英国28个地区的全日制学习和半工半读的大学生毕业6个月后和约4年后的就业情况和就业市场进行了调查。多项调查结果显示,尽管应届毕业生就业难度加大,但毕业生就业率依然高于全国就业率平均值。随着毕业生工作经验的积累,或接受更多教育培训,失业率将会下降。英国高等教育统计局(HESA)现有的两批针对大学生毕业初期6个月的调查数据显示,毕业生初次就业情况是,2004年大学毕业生只有28%在毕业后3个月内找到了工作,12%在一年内找到了工作,54%要花一年时间才能找到工作[3]。
二、学生在学期间作好充分就业准备,提高适应社会的能力
全美高校和雇主协会的一项调查表明,20%以上的毕业生认为,缺乏相关经验是找工作的最大障碍。在英国,大学毕业生的就业技能相对不足。英国有关部门对于毕业生离开校门时是否拥有就业技能的调查发现,毕业生和雇主间有较大分歧。54%的毕业生认为他们具备了相关的就业技能,但只有37%的雇主认同。同时,只有13%的企业为毕业生提供了培训。毕业生不得不以短期工作和参加实习的方式获得有关技能。因此,为未来职业早作充分准备,已成为近年欧美大学毕业生最鲜明的特征。
近年来,早稻田大学一直保持着较高的就业率,毕业生普遍受到用人单位欢迎,这与学校主动创设的就业准备活动有密切的关系。早稻田大学为提高学生就业率的主要措施是:第一,参与社团活动。学生可以选择自己感兴趣的课程,挑选自己最崇敬、最向往的博学多才的教师。早稻田大学拥有2000多个校园俱乐部,包括学术、艺术、体育等各方面。在国际学院,学校正式确认的俱乐部和社团超过700个,而理工学院有720个[4]。学校派专门老师对俱乐部进行指导和管理。第二,参与社区活动。早期的早稻田大学是没有围墙的,人们常来学校参观,甚至借用学校的场地开会。早稻田大学的学生也经常参加周边地区的活动。例如,东京从1996年开始收费处理垃圾,早稻田大学的学生也和周围商店街道的人一起开展环保活动,并以此为乐。第三,使学生得到充足的实习机会。在大学里,许多学院都为学生提供学术方面的实习安排和义务活动。他们为学生制定适当的实习计划,提供实习机会。例如,国际学院为学生提供的实习场所不只是日本的商业机构,而且包括国外贸易机构以及国际贸易组织的海外机构。这些实习活动有利于学生把理论知识运用于实际,而且也为适应社会提供机会。
美国也注重通过创业教育提高学生就业能力。目前,美国的创业教育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贯穿了从初中、高中、大学本科直到研究生的正规教育。高校的创业活动已成为美国经济的直接驱动力,当代许多著名高科技公司几乎都是大学生创业者们的成果。
三、学生追求职业的稳定性,但开始逐渐突破传统的就业观念和思维定势
由于近年来欧美等国经济一直摇摆不定,失业率居高不下,大学生找工作越来越难。于是,大学生择业出现了一个新现象——追求职业稳定性的“新实用主义"。大学生择业的新特点是不拘泥于第一份工作,而是将眼光放长远,往往选择去知名度高的大公司以积累经验。在英国,对大多数应届毕业生而言,待遇优厚而稳定的工作是其梦想。受目前就业环境和社会风气影响,毕业生在第一个岗位上工作得不会太长。他们往往把第一份工作当作跳板和暂时的过渡,而期待着寻找更为稳定的工作。英国高等教育统计局(HESA)对大学生毕业初期6个月的调查数据显示,29%的雇主和20%的毕业生认为,毕业生的第一份工作会持续1年至2年;30%的毕业生不知道他们的第一份工作会持续多久,只有9%的毕业生和5%的雇主认为会在5年以上。最近,由美国大学和雇主协会所做的调查显示,工作稳定性已经成为学生选择雇主的第二重要原因,而两年前只排名第八[3]。
近年就业竞争的压力也促使毕业生在职业的选择上逐渐突破了传统的思维习惯和做法,大学生就业呈现出新的情况。其一是工作与专业不对口。调查显示,很多人发现自己学无所用。比如,计算机通信专业的应届毕业生在电话中心做接线员;历史专业毕业生在做私人秘书。即使这样的职位,也可能需要半年以上才能争取得到。一些毕业生在寻求超市上货员、餐馆侍者和秘书之类的职位,而这些工作在以往是没有学位的人才做的。其二,到国外留学和就业。在美国,一些高技术产业向国外转移,许多学生感到在国内就业难度加大,需要到国外就业或留学。据美国国际教育研究所(IIE)2005年年度报告《打开国门》公布的数据,2003学年至2004学年,美国大学生到国外学习的人数约1913万人,比上学年增加了81%。
英国大学毕业生劳动力市场将就业类别大致分为五类:(1)传统大学生职业,指适合大学毕业生或学位获得者的成熟职业,如律师、科研人员、建筑师、医师等,该类职位从业人员要求必须是某个领域的专家;(2)现代大学生职业,指随着高等教育发展出现的新兴职业,如软件设计师、社会工作者等。这类工种也要求从业人员是某个领域的专家,并且要有较强的交际和协调能力;(3)新型大学生职业,指随着就业市场的扩大而出现的反映科技、组织结构等最新变化的职业,从业人员入职的基本条件是要大学毕业。如营销经理、环境卫生官员、新闻官员、管理会计师、物理理疗师及各类工程师。这类职位要求从业人员有“复合技能",包括强烈的责任感、有效的交际能力以及获得并使用专业信息的能力;(4)接近大学生职业,如护士、批发商、电工师、图文设计师等。这类职业一般不严格要求从业人员具有大学资格,但要求他们管理和专业技能兼有,能力与“全能"者不相上下;(5)非大学生层次职业,不属于以上四类的职业都纳入此类。从业人员不必具有大学毕业资格。但调查发现,此类从业人员相当一部分是大学生,并且学位的确起了很大作用。英国高等教育统计局对1999届毕业生毕业四年后调查结果发现,近一半的英国大学生初次就业从事的是“非大学生层次工作",4年后15%仍从事此类工作。此外,男生和技术学位类专业如医学、工程学、数学、计算机和教育学等专业的毕业生初次就业就有可能获得适合或接近大学生层次的工作,而女生和人文专业毕业生初次就业更有可能从非大学生层次工作开始。但调查显示,毕业后两年,所有获得专业学位的毕业生从事非大学生层次工作的比例大幅下降,因此非大学生层次工作就成为毕业生入行的“门槛"。
四、社会弱势群体出身背景影响大学生就业
有着弱势背景的毕业生职业期望相对较低,缺乏信心,不能充分发挥社交网络来获得与学位相称的工作。在英国,苏格兰西部地区的大学生毕业一年后能获得适合大学生层次工作职位的比例只有40%。2003年男生失业率为22%,女生失业率还高出4个百分点。毕业后从事全职工作的男生年均收入为264万英镑,而女生仅为225万英镑[3]。在薪水最高的职位中,男生比例远远高于女生,而且男生更容易获得适合大学生工作的职位。普通院校尤其是三流院校或工艺学校毕业生感觉仅仅因为自己不是出自名校而受到了区别对待。身患残疾的大学毕业生就业就更困难了。
美国国家教育数据统计中心最新调查显示,2004年,20岁至25岁大学本科男生就业率为80%,女生就业率为777%。25岁以上本科男生就业率为806%,女生就业率为709%。美国女大学生协会最新调查显示,尽管女性受教育程度高于以往,而且可以进入较高的层次,但大部分女生就业仍局限在一些传统行业。据美联社报道,接受大学教育的很多美国女性从事教师和护理工作。
另外,近年来在发达国家的国际大学生人数快速增加。英国高等教育就业服务中心(HECSU)针对国际学生的调查显示,在2003学年至2004学年,英国高等学校和机构有国际学生30万名,占英国高校学生的13%。国际学生的持续增长赋予英国职业咨询服务(CareerAdvisoryService)新的责任和职能,英国63%的职业咨询人员1/4的时间是在为国际学生服务的[3]。
但国际学生特别是非欧美族裔的学生在就业中往往处于不利地位。其一是信息不够充分和准确,国际学生对在英国就业过于乐观,期望值过高。各国国内的一些招生机构在招生时或入学前,可能向学生夸大了在英国兼职和实习就业等工作机会,误导了学生。比如,参与调查的国际学生35%表示毕业后想留在英国工作,其中1/2想工作两年或更长时间,然而这对很多国际学生来说难以实现。其二,国际学生因为语言和缺乏工作经验而处于劣势,而且在找工作时还会遇到种族等因素的困扰。调查显示,这种文化冲击现象在来自亚洲和美洲的特定学生人群中反映强烈,但来自欧洲、非洲和中东国家的国际学生面临的这种冲突要少得多。
另外,国际学生在学期间从事专业对口工作的可能性很小。国际学生很可能为在英国所能找到的兼职工作种类灰心失望,因为这些工作与专业关系不大,收入也很低。这种现实令很多国际学生认为,英国的专业设置与就业市场联系并不紧密。当然,根据法律,国际学生可以在专业对口、能获得宝贵经验的实习单位全职实习一年,但实习机会常常来自学术研究机构,或者是三明治式(三年学习一年实习工作)教育模式,所以这样的实习机会在英国很少。
五、学校、政府和民间通力协作,促进学生就业
西方发达国家的大学生就业的责任并不仅仅限定于学校,政府、民间组织也积极参与大学生的就业工作,因此,欧美等国家的大学生就业的另一个特点是服务形式多样、服务渠道多样。
英国教育与技能部协同敦迪大学就公共部门和专业机构如何维持就业率和提供更多就业机会展开研究,研究认为,政府应该提供发展基金,使雇主能够与职业介绍中心和大学合作创造灵活的大学毕业生入职途径,包括快餐式培训和提供兼职工作等方式。
美国大学毕业生就业完全依照市场规律运行,已经形成了良性的运行机制。美国劳动就业服务机构很多,由劳工部、学校、中介机构和用人单位协同为毕业生服务。美国各高校就业指导机构对学生进行就业指导并提供就业信息,每年还要举办就业洽谈会:向雇主推荐学生就业。经学校推荐的毕业生成功率通常高于其他渠道。美国70%的毕业生是通过教授、导师、就业机构推荐就业的。早稻田大学认为,学生的就业问题固然重要,但培养学生适应科技、社会飞速变化的能力可能更为重要。学校在毕业生工作方面作了许多努力,学校专门建立了就职支援中心,针对学生开办“就职课",为学生提供企业资讯,向企业介绍毕业生,并开设一些企业的介绍会。所有的学生都来就职支援中心上课。就职支援中心的负责人认为,光有早稻田大学这块牌子是不够的,他们还必须把有关就职课改革这方面的要求提交给学校教育部门,以便在课程设置等方面更多地考虑提高学生的实战力。
美国政府在就业中起着法律保障和信息引导作用。美国劳工部和教育部主要负责开发就业渠道、调查和制定宏观政策、信息统计分析和等。各州政府设有发展局,负责推进就业工作,经费由联邦政府核拨。美国大量中介机构在学生和用人单位、高校与用人单位之间从事与就业相关的业务。政府给予它们与州发展局同等的政策。另外,美国等国家通过高等教育评估体制来提高大学生的就业率,最直接的做法就是通过大学排名激励大学提高就业率。
每年,美国有关机构都要按国立和私立两种类型对美国大专院校进行评估,以此得出当年的大学排行榜。排行评比中的6大主要指标之一就是毕业生就业率,包括毕业3个月后毕业生的一次就业率、雇主对毕业生的满意度、毕业生的工资收入等。《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周刊》公布的大学排行榜,其评估指标包括总体质量评估、教学和科研评估以及毕业生的成功情况评估[5]。
六、结语
通过对近年西方大学生就业状况的分析可以看出,发达国家在高等教育大众化和普及化后,大学生就业成为大学发展中面临的共同问题。西方发达国家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一些成功的经验具有普遍性的意义,可以为我们借鉴。不过,我们也应该看到,西方发达国家解决大学生就业的一些经验和做法有其特殊的社会经济和历史、文化背景,是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的有利因素,我们在借鉴西方国家经验的时候应该加以注意:其一,西方多数发达国家人口相对较少,而经济持续发展又对劳动力有比较大的需求,这为大学生就业提供了比较充足的机会。其次,西方发达国家的社会保障制度比较完善,促使全社会能比较理智地对待大学生的就业问题,也为多渠道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提供了物质和心理保证。其三,西方发达国家的社会经济发展水平高,城乡之间、大城市与小城镇之间的社会经济发展水平比较均衡,地域因素对大学生就业率的影响相对较小,对职业的歧视现象相对较弱。
此外,我们可以看到,西方各国解决大学生就业的途径呈现出多样化的特点,政府、民间、企业、社会和学校积极采取措施,促进大学教学和课程改革,提高大学生的就业率。可见,大学生就业问题不仅仅是大学自身的问题,更是社会经济发展,人口的变化等因素所带来的问题,同时是政府、家庭的问题。因此解决大学生就业的责任不仅应该由大学来承担,政府、企业、民间以及大学生自己都应从各自的途径出发提高大学生就业率。对于大学自身来说,西方各国和大学尽可能按照社会需要来设置专业、课程,为学校教学与社会的联系积极创造条件,在学校期间为学生作好比较充分的就业准备。民间组织如企业雇主协会、新闻媒体参与对大学教学质量的评估,并把大学就业率作为评价大学排行的一个重要指标。我国大学在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上应该积极主动与社会各界保持密切的联系,高等教育的专业和结构布局等方面的改革应该与我国的具体国情相适应。
[参考文献]
[1]美国失业率已降到2001年来最低[EB/OL].
[2]何光海.信息引导美国大学生就业[EB/OL].
[3]刘敏.英国大学生就业需要职业“跳板”[N].中国教育报,2006-04-2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