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家长对孩子的评价范文

家长对孩子的评价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家长对孩子的评价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家长对孩子的评价

第1篇:家长对孩子的评价范文

二、孩子,考分不是生活的全部。你曾为考了一百分而欢呼雀跃吗,那你肯定也为考得不理想而悲痛欲绝过吧!你觉得你身边的每个人都在关注你的考分,都只关注你的考分。你觉得游刃有余还是焦头烂额?可是我要告诉你,考分真的不是生活的全部,雀跃也好,沮丧也好,就让它成为生活的一部分,只要你努力了,快乐地生活吧。

三、孩子,不是所有的老师都值得尊重。你上学了,老师成为你接触最多的人,你每天都仰视着讲台上衣冠楚楚的他,眼神中充满敬畏。但是你很快就会发现,老师并不像你想象中那么高尚,也有老师龌龊,甚至。他尖刻地批评你,用恶毒的语言在众人面前伤害你敏感的自尊,甚至野蛮地掴你耳光,殴打你,在你父母面前说你坏话,向你的父母裸地索要财物,讨取哪怕只是一点点的便利。

你感到不能理解,无所适从,惊惧难耐,台上的老师成为你幼小心灵的乌云和噩梦。但是,孩子,请你不要绝望,要知道,从物种的角度分析,老师也是人,是人就有好人有坏人。假如你遇到的是好人老师,那你是幸运的,向他学习吧,但是不要崇拜他,更不要迷信他,这世界上没有人值得你去崇拜和迷信;假如你遇到了坏人老师,你要小心了,冷静地观察它(她、他)吧,把你了解的和遭遇的及时告诉你的父母,学会在坏人面前保护自己并获得知识,这对你并不一定是坏事。这年代,学校里并不比外面更安全。孩子,我祝福你!

四、孩子,爱你的父母吧。也许你的父母并不能使你感到满意。他们的衣着让你尴尬,谈吐让你难堪,贫穷使你在众人面前抬不起头。他们偷看你的日记。你不爱吃什么他们偏要作什么,你爱吃什么,偏偏不让你吃。他们不让你玩伙伴们都玩的电脑游戏,不给你买大家都有的花裙子,让你在朋友面前显得老土。

他们在很多亲戚朋友面前高声说你的缺点。他们打你的时候牙齿咬得咯嘣咯嘣响。可是,孩子,他们是你的父母啊!他们带你来到这个世界,是这个世界上最爱你的人。用你全部的心去爱他们吧,为爸爸倒杯酒,为妈妈洗一次脚,削个苹果给他们吃,记住他们的生日。让他们知道,你是多么爱他们。

五、孩子,现在还不要作英雄。虽然你们带着红领巾,课本中也充满革命气息。但是你们现在要做的是保护自己。要知道,儿童团的故事在今天是违反国际公约的。未成年人在战争中是受保护对象而不允许参加战斗。不仅战斗,在打家劫舍、水火灾害面前,孩子,你没有义务也不应该挺身而出,保护好自己是我们对你最大的希望。

六、孩子,电脑和网络不是用来玩的。这正像原子弹不是用来听响的一样。强大的Windows强大的网络,游戏只是附带产品。合理地利用它吧,它比所有的老师都渊博,比所有的学者都智慧。它不是洪水猛兽,让所谓的老师专家丑化网络恶化网络的话去见鬼吧,它是时代赠给你的最好的工具和礼物!合理地利用它吧,现在你就上网,查询一下凯撒的生平,下面的阅读就会顺利一点。

七、孩子,性是美好的。尽管在看电影时妈妈会在某些情节一边蒙住你的眼睛一边说丑死了丑死了,尽管老师不允许你问任何性的问题,但是我要告诉你,孩子,不要害羞更不要害怕,性是美好的!我们每个人都是的结晶,将来你们也都会有性生活,早一点了解吧,这既是科学又是常识。不仅要了解性生理,更要了解性伦理,性道德,在开放健康的性环境中纯洁地成长吧!还需要说一点悄悄话,有节制的(确切地说应该叫做)对身体全无害处。现在的儿童成熟得早,五、六年级开始不算早,要有节制就行了。

八、孩子,把爱国落实到你的生活中吧。爱国不是背诵政治口号,爱国要从你身边做起。自尊自爱,善待你身边的每一个人,保持环境整洁,节约用水,节约用电,上完厕所要冲洗,不随地吐痰,按顺序排队,如果你还不知道哪种国货是比较能用的至少要提醒你的父母不购买某国家的产品。(孩子,你知道我说的是哪个国家,如果我写明了,就贴不上去了。现实有时是无奈的,越是这样越要更加爱我们的国家)

第2篇:家长对孩子的评价范文

一、观察性评价。发现孩子的最近发展区

观察是对孩子发展最好的评价依据,通过观察能发现孩子的各项水平指标发展情况,还可以了解到幼儿生活习惯、特长爱好、性格、以及弱点等,从而较全面地掌握幼儿发展状况。这样就有利于教师进行分析与反思,及时调整自己的教育教学方法,增强教育的针对性。

在这里讲的观察性评价,其实就是指教师对幼儿能力发展直白的观察描述与评价,这种评价不掺杂教师任何带有感彩的描述,完全真实自由展现孩子的能力水平发展,教师对照《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进行有效的评价,并针对孩子的最近发展区,制定出适合每个孩子不同的发展方向。例如,在医院的角色游戏中,教师发现一位孩子在挂号的时候,能使用“您好”“我肚子疼等”主动表现自己看病意愿的短句,但是到了“就诊”环节,对医生的询问就支支吾吾,词不达意,进而表现得害怕、胆怯。此时,教师就以合作者的角色进入,一边进行记录观察,一边鼓励孩子继续进行游戏。在游戏之后,针对孩子的特点,进行观察性的有效评价,并制定出适合这位孩子社交语言发展的方法,同时通过照片记录的方式反馈给家长,让家长也能了解孩子的发展,共同帮助孩子提高。

二、鼓励性评价,促动孩子个性的发展

烂漫天真是孩子的天性,孩子在参与活动中,往往是“童言无忌”“无所畏惧”,基本表现为想到什么就说什么,想画什么就是什么。因此无论在幼儿园一日活动的各个环节中,教师也充分尊重幼儿的个性发展和差异不同,制造轻松快乐的氛围,以针对性的鼓励调动幼儿的积极性。将孩子当作平等的人,尊重孩子的思想、人格。在活动中我们与孩子建立一种平等、相互尊重的师生关系。比如说:在一次美术主题绘画活动中,一位孩子画面的色彩特别的明亮,构图创意也十分有个性,教师当场就竖起了大拇指,肯定了孩子的创意。同时还把孩子这次的作品及时剪辑下来,放入成长档案中,“以精彩一页的形式呈现给家长”,同时用鼓励性的语言加以评价,例如,你真棒,颜色涂得真好看等,成为孩子成长档案中的亮点。

三、能力性评价,提高幼儿动作水平发展

在《指南》中,明确指出各年龄段的孩子动作发展的要求和需要达到的水平,教师在幼儿活动中,往往会发现动作能力发展比较缓慢的孩子,有些可能手脚不协调,有些精细动作可能发展不到位,没有达到平均水平,那么也可以把这种能力评价作为成长档案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通过照片记录,反映孩子动作的发展水平,例如,孩子在吃饭的时候,手拿勺子动作时“抓举”,虽然在几次纠正下,孩子没有得以改变,教师就及时记录下来,说明孩子精细动作发展得不完善,并反馈给家长,提醒家长在家也可以纠正提醒孩子,让点滴的评价为孩子的成长道路奠定良好的基础。

四、主题总结性评价,体现评价的全面性

幼儿园的课程主要围绕“主题”进行,在这种新的课程模式下,评价也就成了教育工作的一个必备环节。只有评价的参与、调节和指导,才有助于保证主题教育目标的实现,有助于选择最佳的教育方法。面对孩子丰富多彩的主题活动,如果教师只是针对孩子一方面的表现采用单一的评价内容与方法,势必无法真正认识幼儿的发展特点、也就难以有针对性地引导幼儿得到进一步发展。只有在充分地了解了幼儿的实际发展水平后,教师才有可能提供适宜的支持性学习策略。例如,在“我是大班的哥哥姐姐”的主题结束后,教师对孩子动作发展、生活习惯、遵守规则、社交能力、参与活动能力、语言能力等进行多方面的总结。比如,“孩子学会了新的诗歌《我是大班的哥哥姐姐了》”“升入大班了,你能学着用筷子自己吃饭了。”“在游戏中,给客人讲故事,又仔细声音又响亮”……

五、互动式评价。搭建家园共育的桥梁

在《幼儿园指导纲要(试行)》中也指出教师、幼儿与家长均是幼儿园教育评价工作的参与者。评价过程是各方共同参与,相互支持与合作的过程。在幼儿园期间,尤其是幼儿园和家庭,对于幼儿的教育和发展各自有着自己的优点,采取相辅相成的合作模式,才能更快更好地促进孩子的快乐成长。

在孩子成长档案中,除了教师的评价,还有孩子的自主评价,更需要有家长的互动式评价,说得通俗一点,就是对教师的评价做出积极的反馈,并把孩子在家庭中的表现及时与老师沟通,起到桥梁作用。

第3篇:家长对孩子的评价范文

关键词:多元化;评价内容;评价形式;注意点

法国教育家第斯多惠说:“教学艺术的本质不在于传授,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因此,教师准确合理,富有鼓励性的评价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增强学生自信心,使学生处于兴奋、主动、积极的状态,充分发挥学生的潜能。

一、学生评价内容多元化

对学生学习的评价,在关注学生知识与技能的理解和掌握的同时,关注他们在学习过程中的变化和发展。要对他们的学习态度、创新意识、学习方法、综合应用技术的能力、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进行综合评价,重点放在过去与现在的纵向比较上。同时将过程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结合,建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体系。例如:全能之星、友爱之星、环保之星、文明之星、晨读之星、进步之星、才艺之星、技能之星等。

二、学生评价形式多样化

1 自评

现代教学理论认为,自我评价能够消除被评者本身的对立情绪和疑虑,调动学生参与评价的积极性,还能引导学生以批判的眼光剖析自己,认识自己,在反省中不断完善自我,超越自我,促进学生个性的健康发展。

2 教师评定及组员评定

主要有教师、组员所组建的评价小组。教师的评价时通过观察、考查、成绩测验、组员反应获得的。而组员评价相对来说是更客观的、更真实的、更有说服力的,学生本人也是更容易接受的。

3 家长评定

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要给孩子一个正确的评价。家长要细心地观察孩子在家的表现,发现孩子的闪光点要及时记录,积累资料。每个月假期间家长和学生在一起交流,对学生是一种激励。

三、评价的注意点

卡耐基说:“使一个人发挥最大能力的方法是赞美和鼓励。”青少年尤其天生喜欢鼓励和赞美。

1 要按时及时评价学生

班级按周、按月的要求认真落实每一个环节,不丢落、省略每一个细节。每周五让学生看到自己成长的评介。同时学生有了能反映自己成长的样本材料,也可自主向老师、家长及同学提供。使学生乐在其中。

2 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

在教学的过程中,对于学生正确及时给予表扬、鼓励,一般是不成问题的,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对于表现不理想的学生要,尊重人格,以鼓励为主。

3 尊重学生的个性,以真诚让学生乐于评价

对于学生的评价,教师应当遵循“肯定为主”的原则。学生评价正确,自然应当表扬;学生评价与教师的观点不一,也不要生硬地说他“错了!”,而应当婉言表达。如,可以说:“他的评价比较独特,谁还能发表自己独特的见解”;也可以说:“这个同学很爱动脑筋,评价的角度与众不同,谁还能从另外的角度完善一下”。面对学生的误评,老师首先应当充分肯定他勇于发言的精神,然后再委婉地要求其他同学纠正。

畅通与忙碌家长沟通渠道的方法

任冬梅

摘要:家长与老师对孩子的教育起着重要的作用,目前一些家长忙东忙西,唯独忽视了孩子,加之老师与家长联系沟通意识不强、沟通技能、沟通渠道等原因,使得家长与班主任在沟通方面不够顺畅,甚至造成不良影响。因此,面对忙碌的家长,使家校沟通渠道畅通势在必行。

关键词:书面媒介;人际交流;现代手段

孩子的成长离不开家庭、学校的教育和社会环境的影响,家长与老师的教育更是举足轻重的,但是,目前一些家长或忙于事业,或忙于挣钱,忽视了对孩子的管理,加之老师忙于教学,与家长联系沟通意识不强,不会合理地运用沟通技能,导致沟通渠道不畅。

中学的孩子正处在青春叛逆期,更需要家长与教师常沟通、常联系从而形成教育合力,在现代电子信息技术日益发达的今天,家校之间交流的渠道变得更为宽泛,只要结合实际,善于选择,总会找出对症的良方。

一、通过书面媒介沟通情况

以书面做媒介来传递信息是一种单向的交流方式,教师与家长之间可以通过家校联系册、收费通知单、校报校刊、便条、致家长的一封信、民主测评教师等手段通告学校的计划和日常活动,让家长及时了解学校动态以及孩子在学校的一些信息,让老师及时了解家长的反馈意见以及对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意见和建议。

二、通过人际交流增强了解

人际交流是一种双向的交流方式,也是一种传统的面对面的家校沟通方法。如:校长接待日、家长座谈会、教师上门家访、请家长到学校、电话交谈等途径。这种方式有利于教师及时地向家长汇报孩子在校的表现,有利于家长对老师的信息作出相应的反应,有利于学校了解家长关心的问题和家长的需求,从而增进教师与家长的联系,找到共同教育孩子的最佳办法。

三、通过现代手段传递信息

随着现代电信技术的日益发达和网络技术的发展,家校之间的交流发生了许多变化。教师与家长的联系更方便、更快捷。

1 “校讯通”——必不可少的沟通平台

“校讯通”,也叫“家校通”,主要是利用现代通信增值服务,加强学校、教师、家长和学生之间的实时沟通。老师、家长、学生在这个系统里成了一个完整的的互动交流体系。老师只需发一个信息过去,孩子最近在学校的表现、回家要完成的作业、家长该如何配合、目前要注意的事项等等就清清楚楚、一目了然。不仅仅是这样,家长也可以把孩子的性格、喜好、对老师的建议发给老师,让老师更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导。“校讯通”的出现,搭建起家校沟通的桥梁,这种及时、互动的交流让家校联系更紧密、更及时,对孩子的教育也更有效。

2 网上交谈——家校沟通的专属园地

建立“班级学生家长群”是家长之间的交流平台,通过此聊天工具能让家长及时了解自己孩子的学习情况和班级动态,督促子女学习,取长补短,增进家长和老师的友谊,改掉不良习惯,提高学习成绩。便于形成合力,共同探讨孩子的教育方法,交流教子心得,提升家教水平。

3 开通博客——师生沟通的高速桥梁

充分利用网络平台的交流功能,开通网上博客,给家长和教师、家长与家长搭建沟通、交流的平台,同时博客上内附的“纸条箱”“给我留言”等栏目则成了师生沟通的桥梁。

第4篇:家长对孩子的评价范文

凡属第一类评估,我们就采取当事人自己填报。园考核小组按照园三级考核标准核对并综合评价的办法,较快地完成评价过程,并将材料归入个人业务档案。如属第二类,园考核小组要在当事人个人评价的基础上,依据当年的各项记录进行综述,并给出评价的结果(合格、不合格)。如属第三类,考核小组就要在全园教工(家长)中采取无记名投票的方式产生评价结果,必要时个人述职(园长述职述廉、个人一年综述等)。园考评小组将评价结果汇总,记录备案后上报相关主管部门。

以上的评价标准依据三级评价体系(我园出版的《幼儿园教师必备手册》中有详细的介绍),一级是我园各岗位工作职责与规范要求,二级是年度幼儿园规范化补充条款(每年变化,特指幼儿园目前存在的、急于改善的主要问题),三级是各种专项检查的分值统计结果(如备课、开课、常规组织等)。第一级为各专业技术人员的基本要求,在幼儿园的一般性评价中应该能全体通过;第二级为奖励标准线,是幼儿园高标准的要求,达到(违背)的人员,将按照教工大会通过的奖惩办法执行:第三级为奖励性评价,分值高的奖励,分值低的不处罚。前两级为柔性评价,第三级为量化评价。第三级评价的结果会制约二级或一级评价的结果,只有三级评价得高分,二级、一级才能有较高的评价(如班级安全或出勤评价低。先进班组就不能申报)。

评价的结果有二:一是奖励,二是劝戒或停止奖励(以不奖励代替处罚)。我们将民主评议时的结果换算成分值,达到标准的三分之二即奖励。凡是年终考评为优秀等级的人员红榜公示,并按照幼儿园制定的奖励办法兑现物质奖励或荣誉奖励;如果考评结果不理想,幼儿园考评小组会以谈话的方式帮助员工分析不足以改进工作;如果员工评价分值低于三分之二评价标准,考评小组不仅要帮助该同志制订个人整改计划,还要停止与考评相关的各类奖励。

因为评价的结果直接与经济利益相关,考评小组在评定中必须非常慎重。对个别不能享受奖励的人员,交谈时应该有具体的材料帮助其明白工作中的不足,使其有具体的改进方向。

为了让绝大多数员工享受奖励,我们设立了众多的三级评价项目,如班级幼儿出勤、卫生、安全、家长满意度、班级环境、游戏等等。奖励倾向一线人员,以体现幼儿园特有的性质。园长每学期(年)也对全园所有幼儿进行发展调查,一来判断教师评估的准确性,二来评估教师的教育质量,为教师合理配备和业务扶持提供依据。

从评价的时间上划分,目前对孩子采取的评价一般分为即时评价、过程性评价和阶段性评价。即时评价指活动过程中现场的反馈交流,过程性评价以幼儿成长档案为主,阶段性评价以单元(主题)活动评价、学期幼儿发展评价为主。期末与家长的交流,是学期幼儿评价的反馈方式。

1 交流话题的产生

向家长汇报孩子在园的发展,目的是为了更好地取得家长的理解和支持。因此,教师对孩子发展现状的了解显得尤为重要。一学期(学年)中,孩子已有大量过程性评价和阶段性评价的资料,再加上学期末对孩子的全面发展评估,教师占有的资料是十分丰富的,与家长交流的话题,就要在这些资料中找寻。一般来说,交流的话题有两个方面。一是反映孩子进步的话题,二是反映孩子需要加油的地方。前一个话题可以采用实物加语言描述的方式交流,后一个话题可以采用案例分析的方式交流。

我们建议每个班级在寻找话题前,首先召开班务会,三个老师坐下来细细讨论与分析,保证对孩子的发展得出基本一致的意见和建议。教师应在孩子的发展现状中,找出特别突出的。或个人发展相对较好的方面,并选择能够体现这些发展的实物(孩子的作品、活动的照片、观察记录与评价等)作为交流的素材,让家长通过欣赏和聆听,感受孩子的成长与进步。其次,教师要通过对该幼儿本学期在园活动的快速记忆回放,找出孩子需要帮助和家庭配合的方面,再在教育笔记、观察记录、活动评价等资料中找寻相关的、能够说明问题的案例。教师依据两类素材拟定好交流的话题,将素材、话题与该幼儿的成长档案放置在一起,供交流时使用。

2 交流的形式

交流需要对每个孩子发展进行个性化的分析,适合的方式应是一对一的。但老师每天可以和家长交流的时间毕竟有限,因此,科学安排交流时间非常必要。我园采取的方式是:教师将一段时间内每天可以交流的时间制成表格,让家长在早晚接送孩子时根据自己的工作时间选择。因为一个时间段(一般30分钟)只能填写一个家庭的名字,既保证了交流对象的不重复,又让家长清晰地了解自己拥有的交流时间。

3 交流的策略

(1)根据家庭的教养取向定交流的主调。交流前,班级教师应查看全班各个家庭的家访记录及调查问卷,了解家庭教育的倾向性。关注孩子生活的家庭,老师在交流时就要尽可能详细地反映孩子生活中的进步;同理,关注孩子学习的,就在学习方面详细反馈。

(2)根据交谈的对象决定交流的广度。有些爸爸妈妈平时工作很忙,孩子的接送基本由老人完成,对幼儿园的工作不甚了解。老师可以借助交流的机会向家长介绍一些本班的特色活动、教育策略,还可以就老人牵挂的或曾经有误解的事情做详细的解答(如有些老人坚持让老师躺在孩子的身边以便照顾孩子午睡),取得孩子父母的理解与支持。

第5篇:家长对孩子的评价范文

许多家长都曾遭遇孩子的“犟嘴”,此时家长往往很生气,认为孩子不服教导,不尊重大人,进而就想到自己在孩子面前没有“威信”。为此一些家长就大声训斥孩子,企图确立自己的“威信”,挽回自己的所谓“面子”。

对这种情况该如何看待呢?其实,仔细分析,孩子“犟嘴”的原因不一。孩子毕竟是一个有头脑的人,由于年龄、爱好、心理、理解能力等方面的差距,在许多时候,他的想法不一定和父母的观点保持一致,那么“犟嘴”有时就不可避免地发生了。这中间包括孩子认为大人的批评与实际情况有出入,孩子为澄清事实而进行的自我辩解式的“犟嘴”;孩子是为了掩盖过失而强词夺理式的“犟嘴”。因此面对孩子的“犟嘴”,家长不能不问“三七二十一”就把孩子训斥一顿,而应认真分析,找出问题的症结,然后对症下药。对孩子自我辩解式的“犟嘴”,家长应耐心倾听孩子的陈述,让他把话讲完,看看他的解释是否合理是否符合事实,如果孩子的看法确实有道理时,家长理应放下家长的“威严”,尊重并听取孩子的建议。而通过孩子的陈述,家长如果觉得孩子只是狡辩而毫无道理可言,再批评教育他也不迟。

对孩子自以为是、强词夺理式的“犟嘴”行为,家长也要认真分析对待。有时,孩子“犟嘴”是因为他们对自己的行为缺乏正确的道德评价。比如,孩子很明显在家里或学校做错了事,他却死活否认,百般辩解。这种情况往往说明孩子的道德认识和道德评价能力还处在一个比较低的水平上。此时做家长的绝不可犯急躁情绪,应耐心细致地引导孩子,使之认识到犯了错误不要紧,重要的是要勇于承认错误,改正错误。已经犯了错误,为了掩盖它再犯另外的错误(如撒谎)将是错上加错。同时,要让孩子意识到自己是个犯了错误的“好孩子”。这一点很重要,因为这是孩子“犟嘴”的根源,也是孩子今后改正错误的动力。处理此问题时,有许多家长在这时往往会以拳头代替教育。因为在家长看来孩子这种“犟嘴”就是诡辩,就是“硬顶”。如果家长这时候能再冷静地分析一下,就能从这种“犟嘴”中找出其中的“缘由”。孩子毕竟还不成熟,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还没有形成,他们对许多问题的看法还比较片面,甚至偏激,因此,在一定的环境中,孩子难免会犯错误。事后,在大人的暗示之下,孩子的初步道德评价能力起作用后,他们往往就会知道自己错了,虽然嘴上不愿承认错误,因为他们怕被“权威”――大人认为是“坏孩子”,于是就通过“犟嘴”来掩饰过失,力图保住“好孩子”的形象。对于这种强词夺理式的“犟嘴”,家长要坚持原则,以正面教育为主,帮助孩子树立正确的是非观,彻底根除孩子身上的陋习。

孩子“犟嘴”不可怕,关键是家长们不能简单粗暴地对待孩子的“犟嘴”,因为以训斥打骂来对待孩子的“犟嘴”,会使孩子不愿与大人交流,从而自我封闭,养成孤僻不合群等不良性格。

第6篇:家长对孩子的评价范文

有的幼儿天生残疾,有的幼儿在成长的过程中由于意外导致残疾。面对这样的幼儿,有些家长怨天尤人,有些家长悲悲戚戚,有些家长一筹莫展……但这一切都无济于事,相反,这种不良情绪还会不经意间传染给孩子,对孩子造成许多不良的影响:悲观、绝望、自卑……

面对残疾的孩子,家长应该怎么办?

调整好心态 悲天悯人、自怨自艾都是要不得的心态,因为它们往往于事无补。接受现实、面对现实是唯一可取的做法。残疾儿童照样可以成才,这样的成功案例不少。美国历史上著名的罗斯福总统是小儿麻痹症患者;自学成才、在中国家喻户晓的张海迪是高位截瘫患者。再看看残疾人运动会,你如何能把他们矫健的身姿与残疾联系在一起?残疾儿童虽然身患残疾,可他们却有着健全的头脑,这是他们不逊色于同龄人、完全能够成才的先决条件。当然,残疾儿童成才的道路可能更崎岖、更漫长,这才要家长的鼎力相助。

把握好对孩子的态度 儿童心理学研究表明,家长是孩子生活中的“重要他人”。家长对孩子的态度、评价等直接影响着孩子的自我评价,从而塑造着他们的自我概念。孩子年龄越小,家长对于他们的态度,对他们心理发展的影响就越大。家长在对待残疾孩子的态度上应避免下列两种倾向:

歧视孩子。孩子身患残疾已是十分不幸,如果家长再歧视他们,那无异于雪上加霜。学龄前儿童有着强烈的爱和归属的需要,对家长的依赖心理很重。如果孩子感觉自己是被接受、被爱的,那么他将体验到拥有整个世界的感觉。相反,他将有被整个世界抛弃的感觉,孤独、绝望的情绪就会蔓延开来。带着这样的情绪,孩子如何走完漫漫人生路?有人说:“爱是一剂良药。”从内心接纳孩子,给予孩子真诚的爱,是家长首先应该做到的,因为它给孩子奠定了心理健康发展的基础。

怜悯孩子。与歧视孩子相反,有些家长却走向了另一个极端,那就是过分怜悯孩子。他们认为孩子太不幸太可怜,所以无意间给予孩子过多的怜悯。其实,这对孩子的心理影响也是不好的。当家长怜悯的态度传递给孩子时,孩子就会产生低能或无能的感觉,从而降低自我价值感。而自我价值感是儿童心理发展的重要支柱,只有拥有较高水平的自我价值感,孩子才可能保持健康的心理状态,才可能表现出积极进取的行为模式,才可能取得成就。在美国,当残疾儿童与家人一起外出旅游时,他往往与家庭成员一样背负着旅行用品,而不是被照顾。让残疾儿童感觉自己与别人一样,这有助于其自我价值感的增强。现代教育强调这一教育原则的运用,其实就是给孩子一个锻炼和表现自己能力的机会,证明自己是环境中的一个有效分子。在鼓励的作用下,孩子认识到自己的潜力,不断发展各种能力,成为生活中的成功者。

重视孩子自信心和能力的培养 爱迪生说:“自信是成功的第一秘诀”。幼儿有了自信,就等于给他的心理系统安上了发动机,他将会因此不停进取,不停进步。相反,没有自信的孩子将会生活在自卑的阴霾下,表现出消极畏缩的行为模式。国外学者把自信比喻成“送给孩子的至高无上的礼物”。那么,对于残疾儿童来说,自信心的培养更是家长送给孩子一生最宝贵的财富。然而,在培养残疾儿童自信心方面,存在着比正常儿童更多的不利因素:儿童对自身残疾的知觉、别人的鄙视和讥笑等。由于自信在儿童心理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家长值得为之倾注更多的精力:发展孩子各方面的能力,鼓励孩子的点滴进步,尊重孩子的自主性,引导孩子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明白身残志不残的道理,正确面对别人不利的评价等。

第7篇:家长对孩子的评价范文

一、一日活动细致观察

教师对幼儿的行为观察是幼儿发展评价中非常关键一点,它可以分为自然观察法和情景观察法,观察的时机往往是在幼儿的日常各生活环节中以及特定的教学活动之中。对于日常各生活环节中教师观察到的自然真实的现象我们用各种形式记录下来:如常规的有两位教师的交接班记录,全日异常幼儿记录,午餐、午睡情况记录、幼儿观察记录等,这些往往是给教师、保育员阿姨及食堂工作人员调整工作方法的重要信息。在教学活动中,我们对孩子的评价注重的是教学活动的目标、内容、组织与实施方式以及环境材料能否促进幼儿主动学习,能否使每个孩子都能在原有能力基础上有所提升,帮助其拓展经验,并使孩子们有成功的体验。 

平时,我们要求两位老师同时进班,一位老师是活动的组织引导者,另一位老师则是协助和细心观察者,往往能捕捉到很多细节。主配班的有效结合,大大提高了教育教学的质量。

二、幼儿作品用心分析

幼儿在一个学期或者一个学年中有许多值得我们关注的有个性的作品,我们可以将这些作品保留下来作为幼儿发展的一种评价依据。比如:我园有的班级老师会将幼儿的美术作品以透明文件袋的形式给予展示和保留,一学期下来,看到的不仅仅是完整的“作品集”,更重要的是一个孩子从学期初到学期末在美术方面的一个痕迹,可以帮助教师看出这个孩子的发展形式,确认幼儿进步的情形;又如有的老师给孩子准备了一本小小记录本,爸爸妈妈记录了孩子讲述的故事、朗诵的儿歌、孩子所做的一些趣事,或是孩子的童言稚语等等,教师会对家长的记录作反馈与点评,这个小本子也能让教师发现孩子的成长足迹;我们的老师常常会仔细观察孩子在科学、计算操作等活动中的练习纸,然后进行分析,而后在接下去的活动中安排适宜的材料或活动内容,帮助幼儿解决出现的问题。还有一些老师,擅长用相机等捕捉孩子的活动镜头,那一张张生动活泼的照片记录了孩子的瞬间,是一幅幅真实的作品,非常形象地说明了孩子发展的情况。

当然,我们有的老师给幼儿建立了一本个人成长档案,这一点应该也是值得肯定的,因为在档案里大部分内容是幼儿活动的实际成品,它正代表了每个幼儿努力的程度与有形的成就,呈现出一段学习的历史。在这里我们也提醒老师,成长册中不光有孩子的作品,活动镜头,还可以融入对家长的问卷调查、教师对这个孩子的观察记录反思等等,一学期下来,个人成长档案象是一本内容丰富的书,无疑成为教师对幼儿发展评价的一手资料。

三、家园情况密切联系

(一)新生入园情况了解

幼儿未入园之前,我们需要掌握孩子的有关情况,这将成为幼儿最初的给予老师的印象,当然它是非常初浅的,最为基础的一些内容,但有助于老师们制定最先的教育教学计划。对新生的了解我们从两个途径入手:

(1)入园“面试”。有人会说:“幼儿园孩子难道也要面试吗?”其实那只不过是简单地情况了解,但其作用却非常大。新生报名注册以后,要到指定处跟老师见个面,我们的老师将以可亲的笑容迎接每一个孩子和家长的到来。 

(2)新生预备班。我们的新生班老师非常用心,新生正式入园前都要组织一期新生预备班。通过亲子游戏、独立适应等各种形式来初步了解幼儿的情况。 

(二)重视日常家园联系

在评价的过程中,我们不能忽视家长的参与。前面提到的新生入园中明显地可以看到家长在这其中发挥的作用。

(1)运用家园联系单。家园联系单是我园的一种有效的联系方式。家园双方互相可以将孩子的情况写于上面,可以定期、不定期地进行联系,教师能较为及时地掌握最新的幼儿情况。

(2)参与家长开放日。家长开放日活动是非常受家长喜欢的一项幼儿园常规活动,既有教学活动展示又有亲子活动融入,它让家长看到孩子在园的表现。活动后家长的反馈与交流是我们的信息源泉。

(3)班级家长工作交流。这是我园的一项传统内容,一般我们选取期中阶段将家长请到幼儿园各个班级里,老师与家长会面对面地进行交流,相互获取孩子发展的各类信息,这将是教师评价幼儿的一个依据,对调整后半学期幼儿发展的目标和要求有所帮助。

四、阶段评价注重实效

每学期,我们对幼儿在期初、期中、期末分别有一个相对综合性的评价。主要对孩子在体质与卫生习惯、智能与知识、品德与个性三大方面给幼儿以评价。每一块大内容都有相应的几个部分组成,如体质与卫生习惯这部分就可以从动作发展、对自然适应力、卫生习惯、生活能力四块入手,而这四块内容又会更细化,如动作发展则看幼儿的走跑跳、钻爬、平衡、操队形的能力水平。 

第8篇:家长对孩子的评价范文

关键词:代际沟通;逆反心理;全面评价

在青少年的成长过程中,学校的教育固然重要,但是父母家庭的影响也绝不能够忽视。社会、学校、家庭的共同参与,才有可能为青少年的教育提供良好环境。目前有些家长把目光盯在了学校教育上,完全忘记了家庭教育对青少年成长的重要影响,或有些父母虽然了解家长的责任所在,但教育方法陈旧落后,没有适应当今青少年发展的客观需要,种种现象都暴露出了家庭教育方式的不足,因此如何有效的开展家庭教育是青少年综合素质培养过程中必须思考的课题。

1加强代际沟通,注重感情交流

家庭中的两代人由于年龄、社会经历的不同,在心理、行为、价值观、道德观以及生活方式上都存在着差距,人们把这种差距称为“代沟”,以表示两代人之间的不同。家庭中代沟现象是客观存在的,且随着时代的快速发展,我国家庭中父母与子女之间的代沟可能更为明显。但是做父母者不能任由“代沟”的进一步拉大,应尽其全力努力缩小家庭代际之间的差距,加强代际沟通。首先应该承认彼此之间的差距。其次要经常互相沟通,避免“老死不相往来”的局面产生。只有沟通才能相互了解对方的真实想法。再次,要抱着正确的态度进行沟通。要学会从对方的视角思考问题,尤其是做家长者,由于阅历、心理、经济等方面的优势,更要主动地学会从子女的角度思考问题,学会“换位思考”。

最后,就是家长要逐渐学会采取折中和包容的态度解决问题。父母一定不要轻易否定子女,要学会在互爱的基础上,对于非原则性问题要相互迁就。至少可以部分的采纳子女意见。家庭是充满感情的地方,家长和青少年之间的沟通要以情感交流为坚实的纽带,尽量避免生硬的说教。父母要与子女之间保持良好的互动关系。父母应常与子女交谈,一起做游戏、共同郊游等。通过一定的家庭活动增进相互感情,同时掌握孩子的成长状况,及时发现问题,及时解决问题。家长和子女保持深厚的感情和及时的沟通,了解青少年成长的真正状态,是实施有效家庭教育的关键。

2重视心理健康,正确对待逆反心理

现在青少年的学习压力比较沉重,中国家长中抱有“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心理的大有人在,无形之中也给孩子增加了更多的压力。其实青少年的成长,学习成绩虽然重要,但是综合素质的全面提高更为重要,尤其是心理的健康与否是当今做家长者不可忽视的方面。父母要时刻关注青少年的心理健康,尤其是在其成长的过程中,当表现出所谓“逆反心理”的时候,家长一定要采取正确的态度来面对孩子们的“逆反”,防止造成心理问题的出现。逆反心理的形成原因有很多,涉及很多方面。比如,很多时候,孩子不一定是逆反,只是因为父母与子女的沟通不畅造成的。可能是孩子说了一句话,家长觉得不满意了,就大声教训,孩子受到刺激,也变得大声对抗,或以沉默对抗,或以反叛行为对抗……长此以往,孩子可能就形成了反叛。再者,有时孩子不满意父母的某些行为,但又不便说出来,便会以行为来表现自己的不满。

另外,和家长的教育方法也有关系。有的家长教育方法过于专制,总是以命令的口气与子女说话,要孩子顺从一切,这类家长若是碰到个性温和的孩子,可能就会顺从父母的权威,若是遇到个性刚强的孩子,则会反弹。反弹的结果,便会形成所谓的逆反行为了。前苏联著名教育家A·马尔库沙认为,教育的伟大艺术与普通教育技巧的不同之处,正在于善于准确地把握分寸。教育方法的科学性是减少青少年逆反心理产生的重要因素。孩子若有少许的叛逆行为,父母不必大惊小怪,认定孩子开始变坏了,而应该像以前一样的关怀他。到了一定阶段这种叛逆的行为一般会自动消失。因此家长一定要学会用冷静的态度来对待子女的反叛。青少年在反叛的时候,言语和行为常常如急风暴雨,难以自控,但家长却一定要冷静。尽量避免发生正面冲突,对青少年不恰当的行为,家长应开诚布公地说出来。注意:一定要针对具体的行为,轻易不要对孩子的人格做出负面评判,否则会造成孩子的防卫心理,使其不甘心认错。对待孩子的一些问题,家长最好是进行引导而非教导,启发青少年自己进行思考。

3全面评价,善于发现优点

在家庭教育中,如何正确评价孩子以及评价孩子的行为对于进一步教育引导青少年成长作用显著。有些父母非常吝啬赞扬之词,似乎自己的话语具有神奇效果,只要一开口表扬孩子,孩子马上就会骄傲自满。因此有的家长是绝对不肯表扬孩子的,甚至在孩子显而易见的成绩面前,也十分珍惜自己的言词,最多轻描淡写的说上几句;甚至有的家长还会鸡蛋里头挑骨头,借机批评几句,美其名曰:防止孩子骄傲自大。青少年,在生活中希望得到家长、教师、社会认可的愿望是很强烈的。这是人生成长过程中的必然阶段。只有得到认可,才能进一步地激励孩子,促使其更好的发挥自身的能量。在众多的认可声中,来自于父母的认可又是十分重要的。这在年龄越小的孩子身上表现的越明显。若此时家长不能给予恰当的评价,便会极大的挫伤孩子的积极性,甚至会在孩子的心理上造成一定的影响。

第9篇:家长对孩子的评价范文

别拼数量,少送礼,少操心

收礼1次,回礼1次;收到50,回礼60……很多家长不知不觉就陷入了比拼数量的怪圈中,生怕送少了没面子。如果家长们都能克制一些,不主动送礼物给孩子,那么也就没有后面没完没了的回礼,孩子的人际关系和孩子之间的感情,跟礼物的多少是没有关系的。少送礼,不仅节省了金钱,还大大节省了家长的精力。最重要的是,送礼的多少并不会影响孩子之间的友谊与感情。

别拼价格,送大礼其实不恰当

在孩子单纯的心灵里,礼物并没有贵贱之分。但是家长会用世俗的眼光来帮礼物定价,并且将这种信息传达给孩子。在挑选礼物的时候,家长考虑得更多的是:“我的礼物,其他家长会怎么看?”完全忽略了孩子才是礼物的馈赠者和接受者,应该以他们的想法为主要依据。贵重的礼物会为其他家长带来压力,对于经济能力欠佳的家长,更是一种极大的心理负担。在礼物价格的暗示下,家长要么一起带着孩子踏入攀比的怪圈,要么就是命令孩子远离经济能力太好的同学。

别评价,让孩子自己感受

在孩子的眼里,几乎所有的东西都可以作为礼物,地上漂亮的小石头,翠绿的叶片等等,都是他们向其他小朋友表达心意的礼物。但是家长总是先入为主地考虑礼物的价格,并且把这种信息传达给孩子。家长不必过分关注孩子收到礼物这件事,这也是孩子人际交往中的正常情况。对于礼物,家长可以问孩子是谁送的?为什么送?并且引导孩子用感恩的心情对待礼物。切忌对礼物本身作过多的评价。

别偷懒,买礼物不如做礼物

有些家长怕麻烦,觉得自己做礼物耗时长费工夫;有些觉得自己做的礼物上不了档次。种种借口之下,家长宁愿掏钱让精明的商家赚得盆满钵满,也不愿意动手制作。其实家长和孩子动手一起做礼物是极有好处的:首先能够增进亲子感情,其次孩子参与其中,知道礼物来之不易,容易养成爱惜物品的好习惯;第三,有助提高孩子对礼物的正面认识,知道礼物是要费心费力的。

专家:孩子的人际关系不需要“礼物”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