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教育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医学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经济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金融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管理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科技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工业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SCI杂志
中科院1区 中科院2区 中科院3区 中科院4区
全部期刊
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七月流火范文

七月流火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七月流火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第1篇:七月流火范文

很快呀,我们到达了目的地,先是简单的早餐,然后是领导的嘱咐,分发监考标志,接下来我们这群人忙活起来了。

我们首先主副二人一起到达保密室领取试题、答题卡、草稿纸,考试物品,并核对试题袋上的科目是否与本场考试科目相同,我们拿着考试用品来到考场,幸好这次考场和保密室在一个楼上,那些是隔着远,同事们需要小跑才能按时到达的,我们到了考场之后,清理考场,我拿着学生的长期准考证上的照片逐个对学生进行核对,做好了学生的入场工作,学生入场后,我分发了草稿纸,等发卷铃声响过,我们将试题当着学生的面验封,开启试题袋,我们分发试卷,同时另一个监考员板书本场的考试时间、科目、试题页数、共有 大题,并板书监考员姓名,以便考生监督。

学生考试答卷了,我们两个监考员就一前一后关注学生了,前面的主监端坐在讲台上,目视全场,密切关注学生的动向,后一个副监站立在教室后面,从后面目视整个考场,观察着学生们的状况。

我们监考两天的时间,七月二号和三号两天,按照规则是轮换监考,领导安排半天一轮换,我们所监的第一个考场是8081004,内有考生40人。当学生开始答题的时候,我从教室后面走到教室前面靠窗的座号是一号的学生面前,针对他桌上张贴的考生信息逐一核对学生填涂的内容——考试号、姓名、考场、座号等,等我检查无误后,又走到教室后面站立观看着学生,这是坐在讲台上的那位同事再走下讲台也像我一样逐一核对学生填涂的考生信息,等他检查完后,我们目光交流,以示考生填写涂准确无误,他才回去定做。本场考的是语文,学生笔耕不辍,教室里响动着的是笔在纸上行走的声音和电扇转动的声音,好处是天公作美,不是很热,学生也享福,我们也享福了。眼看着多数学生奋笔疾书了近两个小时,长吁一口气,把笔停下了,我看了看表,还有五分钟就要收卷了,为了保证收卷顺利,我说了收卷要求:前面的同学讲试卷和草稿纸收起来等交完卷后带出考场,现在先端坐在教室里不动,最后面的一排同学起来收卷,只收自己所在的那一列同学的试卷,按照座号从小到大的顺序依次从后面往前收,例如你的座号是八,你前面的同学的座号是七,那么你那一张就在最底下,你前面同学的答题纸就罗在你那张的顶上,往前依次这样做,你的座号是九,你前面的同学的座号是十,那么,你那张就在最顶上,你前面同学的答题纸就罗在你那张的下面,往前依次这样做。我嘱咐好了,等收卷领响过,我一声说,收卷,后面的学生就起立收卷了,前面的学生静坐着待收卷。

第一场考完了,我急忙前往试卷装订时去找检查的老师检查后进行装订,那一位监考急忙前往保密室领取下一场要考的试题,答题卡,草稿纸。又是一阵小紧张,半个小时过去了,我们进入了下一场的考试。

结束了上午的考试,我们就地就餐,索性也在那里休息,下午接着监考。

上午的考的试语文和四品,学生大的认真,监考很顺利,下午是英语和历史,少数学生的英语听力只是模糊答题,当同声源还在播放听力的时候,有几个学生匆匆忙忙就已经将答案涂完了,因为是下午第一场,天也热起来,学生很容易睡觉,那几个学生吐完听力就趴在桌子上睡觉了,因为他们并没有违法纪律,只是自己睡自己的,没有影响他人,我们也就不再怪他,干脆让他们睡着了,历史考试中有两个学生小做点小动作,在我们的坚守下,他们只好打消了邪念。

结束了一天的监考,我们有乘车返回了自己的校园,当我们回答家中的时候,已经是七点了。

第2篇:七月流火范文

暖阳是刺眼的余温,天边泛起花海夕阳,荡漾、流浪。轻响着的知了在哪棵树上纳凉,烦乱了花草摇晃,蟋蟀轻跳。大地上的芦苇,它们都老了吧?空气里洋溢着百般甜腻的情愫,沉淀在每一片灯红酒绿的夜幕中。

无关七月。古老的灼热的太阳流出混沌的泪水,热气腾腾地落在大地上。苍凉。只剩下慌忙。蝙蝠捉弄了灯光,旁边的草垛时不时发出静静地声响。

七月彻底结束的时候,黄昏里天边朵朵绯红艳丽的云朵开始向茫远的苍穹之更深处蔓延,淡红色的温暖夕阳从透明的玻璃里层层穿梭过去,记忆在长满向日葵的山坡上疯狂地滋长,却又隐隐迅速地消散干净,残留下梧桐粗壮苍老的旧树干。灼伤的苍白纤细的手指如风中颤抖的淡淡地粟色的梦,残骸满地。

后来,日子一样平淡。只是白昼开始小气,逐渐缩短了与我们的分享。浓烈香氛夏花依旧盛放,像睡着地河水一样静谧。此夜无风。

第3篇:七月流火范文

关键词:长期进修留学生 阅读课课堂活动 需求分析

阅读是一项涉及面广并且很复杂的技能,是一种语言综合能力。阅读能力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人们从外界获取的信息量,从而对人们的生活和交际具有极大的影响。科学研究表明,在感觉器官接受的信息总量中,视觉占83%,听觉占11%,其他器官占6%。显然,在对外汉语教学中,阅读课是非常重要的,“它是巩固语法知识、扩大和积累词汇、训练阅读技巧、培养阅读习惯、逐步获得独立阅读能力的必要途径”(张树昌、杨俊萱,1985:79-84)。阅读课上的课堂活动如何设计,才能受到学生的欢迎,是我们关心的问题。本文拟在对长期进修留学生的需求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对外汉语阅读课课堂活动的设计与实施提出了一些建议。

一、研究方法

1 研究对象

北京外国语大学的长期进修留学生,包含初、中、高不同等级,学生来源包括欧美、日韩和东南亚等国家。

2 研究工具

调查问卷经过访谈、预调查、评估和调整几个阶段设计而成。问卷对调查对象设置了水平、地区和性别三个维度,采用单项选择与多项选择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录入与分析使用SPSS10.0统计软件进行。考虑到文章篇幅,我们在进行数据分析时,对不具有显著差异的维度不在文中提供数据说明。

3 数据收集

问卷调查过程在上课时间完成。需求分析问卷分别发放266份,回收266份,回收率100%,其中有效问卷255份。有效率95.9%。

二、数据分析

1 留学生对阅读课课堂活动的需求

(1)排列第一位的项目选择

表1全体学生在阅读课上的课堂活动上排列第一位的选择频次

对不同选项的频次进行卡方检验,结果显示:X2=52.09,df=4,p0.05,说明不同地区的留学生在选择偏好上没有显著差异。他们都认为A项(老师详细地讲解生词和语法)是最好的选择。

表二不同水平留学生在阅读课上的课堂活动上排列第一位的选择频次

卡方统计结果显示:X2=18.16,df=8,p

表3不同水平留学生在阅读课上的课堂活动上排列第一位的选择比率

从上表可以看出,初级学生对A项和B项的选择比率远高于其他项,中级学生的选择比率在A(老师详细地讲解生词和语法)、B(在阅读课上也有说话方面的活动)、C(老师让我们阅读报纸和杂志)和D项(老师给我们布置一些对提高我们的阅读能力有帮助的阅读作业)之间,并且比率比较分散;而高级学生则是在五项(E,老师给我们提供除了课本以外的别的材料)选择中更趋于平均。

考察不同性别留学生在阅读课上的课堂活动上排列第一位的选择频次,对不同选项的频次进行卡方检验,结果显示:X2=0.54,df=4,p>0.05,说明不同性别的留学生在选择偏好上也没有显著差异。

(2)排列第二位的项目选择

表4全体学生在阅读课上的课堂活动排列第二位上的选择频次

对不同诜项的频次进行卡方检验,结果显示:X2=10.57,df=4,p0.05,说明不同地区的留学生在选择偏好上没有显著差异。他们都认为D项(老师给我们布置一些对提高我们的阅读能力有帮助的阅读作业)是最好的选择。

考察不同水平留学生在阅读课上的课堂活动排列第二位上的选择频次,卡方统计结果显示:X2=384,df=8,p

考察不同性别留学生在阅读课上的课堂活动排列第二位上的选择频次,对不同选项的频次进行卡方检验,结果显示:X2=5.11,df=4,p>0.05,说明不同性别的留学生在选择偏好上也没有显著差异。

三、讨论

1 调查结果分析

笔者在为阅读课制作需求问卷之前,对担任阅读课的部分教师和学生进行了访谈,并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总结出如下一些在阅读课上经常出现的课堂活动:A项(老师详细地讲解生词和语法)、B(在阅读课上也有说话方面的活动)、C(老师让我们阅读报纸和杂志)、D项(老师给我们布置一些对提高我们的阅读能力有帮助的阅读作业)、E(老师给我们提供除了课本以外的别的材料)。

根据调查结果,留学生在阅读课上对A项内容最为偏爱。留学生作为第二语言学习者,还没有掌握大量的汉语词汇和准确的语法规则,因此语言知识在阅读中起重要作用,词汇与语法知识是阅读理解中非常关键的两个组成部分。孙晓明(2003:35-39)总结了国外专家和学者的相关研究成果后,指出第二语言阅读是语言的问题,而非阅读的问题。正是基于以上原因,留学生对生词和语法的学习极为重视,成为对阅读课的第一需求。因此,阅读课教师应该在词汇和语法的讲解环节予以重视。但同时也要注意过犹不及,因为语言学习的最终目的是培养学习者的语言交际的能力,讲解过多势必造成学生在学习语言时对老师过分依赖的严重后果,使教学陷入单方输入、被动接受的静态模式,语言学习的目的难以达到。那么,阅读课教师应该如何有效地讲解词汇和语法知识,是阅读课教师必须思考的问题。笔者认为对于阅读课教师在讲解环节中最需要注意的就是“互动”,应该对讲解环节精心设计,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到对新知识的学习中,在双边的互动中。进行有意义的学习。

此外。D项成为留学生对阅读课课堂活动的第二大需求。此项数据表明留学生对课外阅读的渴求。事实上,课外阅读对第二语言学习者大有裨益,成功的第二语言学习者大多得益于大量的阅读。大量的课外读物不仅能使读者巩固语法,增强语感,促进对目的语语言文化的整 体了解,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更重要的是阅读能创造词汇习得的绝好语境。让学习者有机会沉浸在目的语的大量输入中。弥补课堂教学阅读量不足的缺陷,使词汇量实现增长(刘畅,2002:2)。但遗憾的是,目前可供留学生阅读的课外读物非常少,这也给阅读教师提出很大难题。要想解决这一问题,对外汉语教学界应根据学生的需求,组织编写适合留学生阅读的课外读物,在这方面,我国英语教学界的经验值得借鉴。

除此以外,在此项调查结果中,我们发现留学生在水平维度上存在差异。初级学生比较需要A项和B项:中级学生对A、B、c和D项都比较需要;而高级学生则对五项都比较需要。结果显示,除了所有调查对象共同需要的A项以外,随着学习水平的提高,对阅读课课堂教学的需求呈现出逐级增多的态势。而且,初级学生更关注阅读课堂的交际性,中高级学生除了关注交际性以外,在有助于提高阅读能力的学习策略方面给予了特别的关注。

2 启示

首先,我们认为第二语言教学阅读课堂中的交际性活动应该引起阅读教师的充分重视。我们同意李世之(1997:78-81)的看法:“阅读,最终目的是理解。但阅读教学的最终目的并不是理解,而是语言能力的形成。”多种课堂活动的配合训练对提高阅读能力是有必要的。交际性的活动也可以提高学习者的阅读兴趣,学习者对阅读能否产生浓厚兴趣是阅读教学成败的关键。为了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教师应尽量减少学生觉得枯燥乏味的教学活动。当发觉学生注意开始分散时,应注意形式和内容的适当变换或穿插其他活动,使阅读教学经常保持新鲜的感觉,学生乐于接受(朱益华、肖仕琼,2006:93)。阅读课堂上的交际性活动要求教师要有意识地组织学习者进行参与式的学习。在参与式的学习组织形式中,学生围绕阅读材料中他们感兴趣的问题进行交流,学生成为积极主动的学习者,阅读是他们进行交流和思考的工具,学生通过阅读积极学习新的知识。实质上,参与式的学习组织形式提高了学生的自主性,以及阅读材料对于学习者的关联性,因此参与式的学习组织形式能够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王晓平、胡娇,2006:63)。

其次,中高级学习者在此项需求中,表现出了对阅读学习策略的重视。总的来说,我们发现中高级学习者认为阅读量是提高阅读能力的重要保证。阅读的熟练程度取决于阅读量。熟练的读者对词的再认是迅速而自动化的,很少发生阻断,能使词的意义很快用于更高水平的加工(何涛,2002:21)。吴勇毅(2007:42)的研究也指出成功的汉语学习者会有效地应用认知学习策略,他们会课后阅读汉语读物,用汉语思维,避免使用母语等,而且水平越高的学生用起来越是得心应手,而水平越低的学生越难使用,甚至无法使用。在我们的调查研究中也发现。相对于初级学习者而言,中高级学习者会对增大课内外的阅读量有特别的需求。心理学家曾作过实验。证明为了掌握某种知识和技能仅仅投入适量的学习的效果不如过度的学习,即所谓的“过度学习效应”。当然,“过度”也有极限,据实验证明,一般来说学习程度以150%为最佳。要达到“过度学习”就必须有足够的学习材料,且必须保证一定的复现率(高小亚,2006:16)。在第二语言阅读过程中,对于学习者来说,在初级阶段已经掌握了一些基本的阅读技巧,随着阅读文本难度的增加,到了中高级,对语篇以外的文化知识,包括风土人情、习俗、民俗等内容建立起来的知识结构的掌握对于理解读物也至关重要。因为“足够的语言知识,迅速识别词义的语言运用技巧,一定的背景知识和运用相关知识进行预测、推理的阅读技巧是读者进行有效阅读的必要条件”(丁毅伟,2004:17-18)。而所有这些条件都要以广泛阅读、大量阅读为基础。大量的阅读是扩大词汇量、掌握语法知识和文化知识,进而提高汉语水平的重要保证。此外,我们认为,留学生对更广泛阅读的需求,也与对外汉语阅读教材内容有一定的滞后性有关,这也要求对外汉语阅读教材的编写者应该在教材的时代性方面作出更多的努力。

四、结论

综上所述,根据留学生对阅读课课堂活动的需求分析结果,阅读课教师不但要在教学中以互动的方式对课文作必要的讲解,传授必要的语言知识,还要注重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的语言知识和技能进行广泛的阅读和其他的语言交际活动。

留学生对阅读课课堂教学活动的需求分析结果可以为今后进一步改进汉语阅读教学提供依据。近些年,随着国外外语阅读教学理论和实践的蓬勃发展,新的理论、新的教学模式不断涌现,对外汉语阅读课的教师,在选择适合的教学模式的时候应该充分考虑学生的需求,真正以“学”为中心,以“学习者”为中心,从而更好地推动对外汉语教学事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丁毅伟.第二语言阅读认知观.南京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4).

[2]高小亚.生词与课文的关联度研究.四川大学硕士学位毕业论文。2006.

[3]何涛.对外汉语阅读教材研究一中级汉语阅读教材生词童统计分析.北京语言文化大学硕士学位毕业论文.2002.

[4]李世之.关于阅读教学的几点思考.世界汉语教学,1997,(1).

[5]刘畅.论课外阅读.北京语言文化大学硕士学位毕业论文.2002.

[6]孙晓明.第二语言学习者句法知识与阅读能力.云南师范大学学报,2003,(5).

[7]王晓平,胡娇.提高阅读兴趣的教学策略研究――国外关于阅读兴趣的研究给我们的启示.江西教育科研.2006,(2).

[8]吴勇毅.不同环境下的外国入学习策略.上海师范大学博士学位毕业论文研究。2007.

第4篇:七月流火范文

1、首夏犹清和,芳草亦未歇。

2、那年流火的七月,我高考落榜。

3、七月的新疆,最理想的是骑马上天山。

4、济南的七月,骄阳似火,挥汗如雨。今年的七月,温度到了38度,桑拿天气,很不舒服。

5、七月在盛夏的召唤中终于姗姗而来,似乎有些黯然,仿佛沉在水底沾着湿漉漉的水气,又似沉在大山里,鸟儿们飞来飞去依然衔不走所有的沉闷。所有的日子如同枝枝嫩条,衔走一枝,还有另一枝,日子就在鸟儿们衔来衔去不知疲倦地飞行中缓缓流逝。

6、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

7、夏闰秋候早,七月骚。

8、六月食郁及薁,七月烹葵及菽。

9、七月流火,沉闷寂寂。

10、七月的盛夏,透蓝的天空,悬着火球般的太阳毫不留情的烤着大地上的一切。()大地被晒得发焦发烫,地面上仿佛被一个巨大的蒸笼罩住了,使人透不过气来。连天上的云彩也受不了了,悄悄地躲了起来。

11、七月食瓜,八月断壶,九月叔苴。

12、农夫方夏耘,安坐吾敢食。

13、恶语伤人七月寒。

14、仲夏苦夜短,开轩纳微凉。

15、七月在野,八月在宇,九月在户,十月蟋蟀入我床下。

16、七月中气后,金与火交争。

17、七月的西湖,烈日当空,荷花绽开,如美人垂下眼帘,轻笑盈盈,仿佛要抚平我激动的心。

18、深居俯夹城,春去夏犹清。

19、七月的济南,炎热而沉闷,一丝风吹来,让人感受不到半点清凉。

第5篇:七月流火范文

2、王勃《滕王阁序》:“豫章故郡,洪都新府。星分翼轸,地接衡庐。”“分野,”古代占星家为了用天象变化来占卜人间的吉凶祸福,将天上星空区域与地上的国州互相对应,称作分野。具体说就是把某星宿当作某封国的分野,某星宿当作某州的分野,或反过来把某国当作某星宿的分野,某州当作某星宿的分野。王勃这句诗是说江西南昌地处翼宿、轸宿分野之内。

3、唐代卫象《古诗》:“辽东老将鬓有雪,犹向旄头夜夜看。”“昴宿”,西方白虎七宿的第四宿,由七颗星组成,又称旄头(旗头的意思)。唐代李贺诗“秋静见旄头”,旄头指昴宿。卫象这一诗句表现了一位老将高度警惕、细心防守的情景。

4、曹植《与吴季重书》:“面有逸景之速,别有参商之阔。”“参商”,“参”指西官白虎七宿中的参宿,“商”指东官苍龙七宿中的心宿,是心宿的别称。参宿在西,心宿在东,二者在星空中此出彼没,彼出此没,因此常用来喻人分离不得相见。

5、唐代张说《恩赐丽正殿书院赐宴应得林字》:“东壁图书府,西园翰墨林。”“壁宿”,指北官玄武七宿中的第七宿,由两颗星组成,因其在室宿的东边,很像室宿的墙壁,又称东壁。张说这一诗句形容壁宿是天上的图书库。

6、《诗经•七月》:“七月流火,九月授衣。”“流火”,流,下行;火,指大火星,即东官苍龙七宿中的心宿。七月相当于公历的八月,流火是说大火星的位置已由中天逐渐西降,表明暑气已退。

7、屈原《九歌》:“操余弧兮反沦降,援北斗兮酌桂浆。”“北斗”,又称“北斗七星”,指在北方天空排列成斗形(或杓形)的七颗亮星。七颗星的名称是:天枢、天璇、天玑、天权、玉衡、开阳、摇光。排列如斗杓,故称“北斗”。根据北斗星便能找到北极星,故又称“指极星”。《古诗十九首》:“玉衡指孟冬,众星何历历。”玉衡是北斗星中的第五星。

8、《唐雎不辱使命》:“夫专诸之刺王僚也,彗星袭月。”彗星俗称扫帚星,彗星袭月即彗星的光芒扫过月亮,按迷信的说法是重大灾难的征兆

第6篇:七月流火范文

2、时光如同一片空旷的海洋,我们像鱼一样,虽然有相同的方向,却无法靠近,你不必知道它从哪里来,到哪里去。只需在遇见的时候说句你好,分开的时候道声再见!七月再见,八月你好!

3、七月流火,八月未央,夏日将尽,秋风会来。

4、再见了小七,匆匆的热了,坚持到了末尾;你好小八,温暖持续升温。

5、过去的已经过去,时光不会倒流,记住不如忘却,痛苦不如遗忘。就让我们抛弃生活中忧伤的过往,忘却悲哀,心无挂碍,开心洒脱地生活吧!七月再见,八月你好。

6、八月的风,已经不那么的轻柔,而带有无言的烦躁,甚至裹着疼痛的雨。

7、八月的红旗,我愿意永远跟着您,用我的身躯做成挺立的旗杆,用我的热血增添旗帜的色彩,用我的生命伴随你在祖国的蓝天下飞扬。

8、也许在某一天,我们会遇见更好的自己;或许有一天起,我们之间的那些感情就会成为最美好的情绪。七月再见!八月你好!

9、只要还有明天,今天就永远是起跑线,加油八月!

第7篇:七月流火范文

中元节,俗称鬼节、七月半,佛教称为盂兰盆节。民间传统节日,“中元”之名起於北魏,时在农历七月十五日,部分在七月十四日。原是小秋,有若干农作物成熟,民间按例要祀祖,用新米等祭供,向祖先报告秋成。因此每到中元节,家家祭祀祖先,供奉时行礼如仪。七月十五上坟扫墓,祭把祖先。

东汉时道教定下三会五腊日,其中七月七日为道德腊,又是中会即固定的道民到治所接受考校的日子。七月的这一祭祖日期后来随著道教将中元地官的生日和相应祭祀日期定於七月十五日,而固定於这一天。

传说该日地府放出全部鬼魂,民间普遍进行祭祀鬼魂的活动。凡有新丧的人家,例要上新坟,而一般在地方上都要祭孤魂野鬼,所以,它整个儿是以祀鬼为中心的节日,系中国民间最大的鬼节。

历史发展

中元节是本土文化的产物。在梁武帝时已有,至宋代定型成熟。清乾隆《普宁县志》言:“俗谓祖考魂归,咸具神衣、酒馔以荐,虽贫无敢缺。”祭品之中,楮衣是不可或缺的。因七月暑尽,须更衣防寒,与人间“七月流火,九月授衣”。

在20世纪20-40年代,中元节远比“七夕”、“清明”热闹。人们传承着以家为单位的祭祖习俗,祭祖先、荐时食的古老习俗直至民国时期仍然是乡村中元节俗的首要内容。抗战胜利后,各寺庙还增加祈请佛力普渡“抗战阵亡将士”英灵。

第8篇:七月流火范文

如果说春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总统笑了,春节经过袁总统的批准后才有的节日,直到2013年中国人刚刚过了100个春节。春节无疑是中国最凌乱的节日,各地都有自己不靠谱的传说,都有自己说不清楚的禁忌与习俗,连过春节的时间都不一致。

我老家过春节的时间最为凌乱,很多人都认为过春节是阴历十二月的最后一天,但我老家不是。老家过春节的时间每个村子都不一样,每个姓不一样,甚至同一个姓也不一样。大年前面是小年,小年的时间也不统一,有的地方是十二月二十三,老家是二十四,江西的南丰县是二十五。过完小年各个村子陆续开始过自己的大年,从二十五的凌晨开始,有的在半夜,有的在凌晨,有的是早餐,有的在中午,有的在晚上,从二十五一直排到三十晚上都有不同的姓在过年,因此在老家常常可以过很多个年,上午去外婆家,下午去大姨家,明天去同学家,后天去朋友家……但是不是每个姓都好客,有的姓是不欢迎别人去过年的,他们有“赶走野鬼过年”的说法,即便是出嫁的女儿也不能在家过年。这种年俗有很多不靠谱的传说,小学时听老师说是秦始皇时期大家修完长城回到家,什么时候到家就什么时候过年。至于半夜过年的说法是他们的祖宗是要饭回来的,所以在晚上偷偷地过年,连放鞭炮都要用东西捂起来,以免声音传出去。民间的传说经不起推敲,到目前也只知道老家过年时间这么凌乱,并且只限于邻近的几个乡镇,因此也没有人去认真考据。

村里的老人叫春节为阴历年,元旦则叫阳历年。我们日常使用的日历是阳历,世界通行也称为公历,传统的日历叫阴历。阴历是按照月亮的变化来纪年,月亮从圆到缺又复圆为一个月,十二个月为一年;阳历是按照太阳的变化纪年,一个白天加一个黑夜就是一天,经历了春夏秋冬四季就是一年。按照月亮的变化来纪年有些不靠谱,月亮转一圈是27.3天,但是旧历一个月大月是30天,小月是29天,所以常有十五的月亮十六圆,甚至是十七圆,中国人很早就知道一年有365天多,但是纪年却说360天,于是通过润月来解决,润来润去的算起来很复杂,有的年份还润出两个端午节来,连古人都觉得很麻烦,宋朝的沈括就建议按照太阳的变化来纪年,以立春为一年的开始(元旦),大月31天,小月30天,我们现在使用的日历没有采纳他的建议。其实中国的纪年方式也改过很多次,我国现在还在用的日历也叫夏历,周朝的时候用的是周历,周历是以十月为岁首,诗经中有“七月流火,九月授衣”之句,意思是七月秋凉了,九月份要备冬衣了,周历中的七月相当于公历的十到十一月,现在的人不明就里常以“七月流火”来形容公历七月份的酷暑。除了夏周其他的朝代使用的年历也有不同,历朝历代过年的时间恐怕是不一致的。民国时海外思潮涌入中国,国人看到了本国文化的粗陋,对传统文化进行大反思,大否定,过年被袁总统改成了春节。袁总统去世后,北洋政府式微,各地实际处于半独立的状态,于是各地方过各地方的春节,过春节的时间也由各地方自行决定,那时过春节的时间更加的凌乱。

第9篇:七月流火范文

2、星月交辉、经年累月、众星拱月、日月如梭、嫦娥奔月

3、峥嵘岁月、春花秋月、晓风残月、蹉跎岁月、光风霁月

4、众星捧月、日削月割、花好月圆、镜花水月、日新月异

5、闭月羞花、月黑风高、海底捞月、水中捞月、日月蹉跎

6、花容月貌、积年累月、月明风清、风花雪月、七月流火

7、风月无边、猴年马月、六月飞霜、清风明月、月明星稀

免责声明

本站为第三方开放式学习交流平台,所有内容均为用户上传,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若内容不实请联系在线客服删除,服务时间:8:00~21:00。

AI写作,高效原创

在线指导,快速准确,满意为止

立即体验
文秘服务 AI帮写作 润色服务 论文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