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汇报的格式范文

汇报的格式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汇报的格式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汇报的格式

第1篇:汇报的格式范文

一九六一年夏天,我高中毕业后,就报考高等学校,但未考上。当时,心里真说不出是个啥滋味。回家后,有些邻居对我说:“你念了十二年书,呆在山沟里有什么出息!你是个烈属,去找民政局,准能给你安排个工作。”听了这些话,我就越发拿不定主意了。妈妈(养母)知道了以后,对我说:“惠英啊,人,可不好不知足,像咱们这样的人家,在过去别说念高中,就是连进学校门也不敢想……”妈妈说的这些都是实话。

解放前,俺家很穷,我两岁那年,父亲把我送给叔父作养女。养父和父亲一道参加了八路军,在一次战斗中,养父光荣地牺牲了。从此,我和养母相依为命。养母家里生活也很困难,年年欠租欠债,最后连仅有的五亩薄地也押给了地主,养母成年累月地为地主浆洗、缝补,苦熬岁月。解放后,俺家翻了身,中,分得了地,党和人民无微不至地照顾俺家的生活,免费供我上小学、中学,一直到高中毕业。现在党把我培养成人了,我不能忘本。父亲既然能为革命事业献出自己的宝贵生命,我为什么就不能献身于农业生产呢?!要是凭着烈士子女的身份向党要照顾,就不配称烈士子女,既辜负了党的培养,也对不起牺牲了的父亲。自己越想越觉得原来那种想法不对,就暗暗地下了决心:一定听党的话,做个好的革命后代,安心在农村生产,立志像徐建春、邢燕子那样,把青春献给社会主义的新农村。

也有人说我“死心眼”

不幸的是,我回家不到三个月,养母因病去世了。母亲去世的时候,买棺材花了五十五元钱。有人劝我到民政局去要求救济,到生产队要求补助。当时,我觉得十几年来,国家免费供我上学,母亲在世时,常年有病,生活由队里照顾,住院、医药费都是国家包下来的。我不能再给国家和生产队增加负担。最后,还是我自己省俭用,想法解决了。

母亲去世后,队里看我一个人过日子有困难,要给我补助八十个优待劳动日工分,我坚决不要。可是队干部一直向我解释:“政策上有这样的规定,咱村有一户和你的情况一样,也是一年给她补助了八百分。”我觉得:我是来家搞建设的,也是一个有劳动能力的青年,绝不吃现成饭,叫人家养活。

一九六二年的春天,评定社员的全年基本劳动日时,许多社员说:“惠英单人独户过日子,家务事也够忙的了,可以低于一般青年妇女劳力,略高于家庭主妇,一年出勤一百八十天吧!”我知道这是党和社员对我的关怀和照顾,心里很感激。可是又一想:自己年纪轻轻的,家务事也没有多少,就是有一些,起早带晚地抽点空就干了,为什么还得叫队里照顾呢,所以我坚决不同意。最后还是和其他妇女劳力一样,定了全年出勤二百天。后来,有的邻居埋怨我说:“你呀,怎么连这点账都算不开,现在少定些工日,将来多干了,不是还有百分之三十的奖吗?”我说:“就是因为算开了这个账,才不能那么办。如果那样,不是找队里的便宜吗?!”事后社员们就议论开了,有的说我这样做得对,像个烈士的后代,也有的说我死心眼,“少页肝”。我想:管他多一页少一页,只要对党和国家有利就行。

队长知道我有个倔性子

一个人过日子,家务活虽少,可是如果不好好安排,也是没大有空上山干活。我就利用早晨晚上洗衣服推磨,劳动空隙干些零活。为节省做饭时间,我早晨多做一些,留着中午吃。大家都知道我一个人晚上回家还得做饭,傍黑都是催我提前回家。我想:谁家没有个家务事,要是都这样提前回家,那不是影响了集体劳动吗?因此,我一直是坚持着和大家一块走。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就要铺下身子,埋头苦干。我是一个共青团员,又是一个烈士女儿,更应该做的比别人好一些。一九六二年春,队里决定要用粪汤浇小麦,并把这个活交给妇女去做。有些妇女一听说是挑大粪,到了粪池边,你看我,我看你,有点犹豫,不肯先动手。我想:如果这样下去,什么时候能完成浇小麦的任务呢,我就挽起裤腿和袖子干起来,先给她们舀满了,再往自己的担子里舀。粪汤溅到身上,抹到手上,我也不在乎。她们见我这样干,也都跟着干起来了,就这样很快地完成了小麦追肥任务。十冬腊月,男社员都到海边挑泥积肥,我也跟着干,一天四趟,每趟往返十多里,肩膀压肿了,我还是咬着牙干,一直干了半个多月。秋收时,队里的活很忙,我中午也不休息,到地里去摘花生,晚上往场上运,队里见我出力多,要给我加工分,我始终没要。

去年秋收时,粉坊的徒工病了,队里一时抽不出男劳力来顶替,队长很作难。我和队长说:“不用犯愁,让我来替他吧。”队长把头一摇说:“不能啊,这个活女的干不了,又脏又累,还得起大早。”我说:“那怕什么,本事都是练出来的,日子一长就习惯了。”队长知道我有个倔性子,再没说什么就同意了。到了粉坊后,鸡叫头遍就起床,挑水、担浆、添磨,在下粉这天,还得和男社员一样合浆,拿粉。干一天,累得浑身痛,两个肩头肿得老高。可是,当我想起革命先烈们,在任何困难面前那种坚贞不屈的意志,想起只有艰苦劳动,才能为集体增加财富的时候,身上就增加了无限的力量,第二天照样地干了下去。

我虽然是个女的,可是和男劳力一样包了农活。在修锄时,我都是按照队里的规格要求去做,没荒一分地,地里不留一棵草。有一次,我用了两天的时间,把二亩四分花生地刚锄完,不巧第二天又下了雨,我怕锄的草死不了,好天以后,接着又锄了一遍。有的人见我接连锄了两遍,说开了俏皮话:惠英,你这样的干法,地里还能给你多长出几个工分来吗?我说:“不能多长出几个工分,能多长出几粒花生来就行。”去年一年,除了忙家务外,我出勤二百五十多天,实干一百三十四个劳动日。

第2篇:汇报的格式范文

教育如镜亦如窗

这句话真实的反映了教育实践既像一面镜子,又像一扇窗子。要求教育者须常擦

素质之镜

,勤试

督促之窗

;须展现

魅力之镜

,巧开

个性之窗

;多开辟

魅力之镜

生活之窗

。因为只有当教育如

亦如

之时,才会达到事半功倍的育人效果。为此,我结合师德师风学习活动就自己的工作进行了自查及整改,自查整改报告如下:

一、依法执教

作为一名教师本人始终全面贯彻党教育方针政策,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忠诚党和人民的教育事业。始终牢记人民教师的神圣职责,爱祖国、爱人民,以学生的发展为己任。在平凡而繁杂的教育教学实践中认真履行好自己的职责。

二、爱岗敬业

在教育教学中,我努力以崇高的职业道德,良好的教风,严明的教纪从教,平等的态度对待学生,以人为本、严格要求、耐心引导,积极实施素质教育,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以达成教学相长之目的。

三、热爱学生

我们的教育对象都是尚未成年的孩子,在学习活动中免不了会出现这样或那样的缺点与错误。在教学中,我本着关心学生、热爱学生、平等对待学生这一学生观,时时用

为师不忘少年时,常与学生心比心

提醒自己。当他们出现缺点或错误时,我从不一味的批评指责他们,而是从关心爱护的角度指出他们存在的问题,和他们交心谈心,使他们从内心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并自觉地改正。

四、严谨治学

今天的时代已经是知识经济的时代、学习化的时代,科学技术日新月异。教师只有不断学习才能适应时代的要求,适应教育新形势的需要。因此,在工作中我认真钻研教材、研读学生、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刻苦钻研业务,不断学习新知识,探索教育教学规律,改进教学教育方法,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和科研水平。把做一名研究型的教师作为奋斗的目标。

五、团结协作

在教学工作中能做到与同事和谐相处、互尊互学互爱互帮,以校荣我荣,校耻我耻,为创建文明校园尽心尽力。

六、廉洁从教

记得陶行知先生在《每天四问》中写道:

一切心术不正行为不端,都是由不廉洁而起

,还提出

建筑人格长城

。工作中,我坚守高尚情操,发扬奉献精神,自觉抵制社会不良风气影响。从不利用职责之便谋取私利,向学生推销教辅资料及其它商品,索要学生、家长的财物,从事有偿家教等以教谋私行为。

七、为人师表

教育部长周济指出:

教书育人,教书者必先学为人师,育人者必先行为世范。教师职业的特点决定了教师必须具备更高的素质,而师德是教师最重要的素质,是教师的灵魂。师德决定了教师对学生的热爱和对事业的忠诚,决定了教师执着的追求和人格的高尚;另一方面,师德直接影响着学生们的成长,教师的理想信念、道德情操、人格魅力直接影响到学生的思想素质、道德品质和道德行为习惯的养成。高尚而富有魅力的师德就是一部教科书,就是一股强大的精神力量,对学生的影响是耳濡目染的、潜移默化的、受益终生的。我把

学高为师,德高为范

作为自己不断进步的鞭尺。教育是一门遗憾的艺术。因此在教学实践工作中,我们即便付出了真心真情,在学习中不断的提升自我,在不懈的努力中完善自我,仍旧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缺憾与不足。自查不足如下:

1、教研力度不够,任教期间,只是在本校听听课

,没有经常出去学校,没能真正进入状态,致使本学期的教学质量暂无提升。

2、为了更好的搞好学生的发展,我觉得学生还是应该要有一套同步习题,达到学以致用的效果,但是在实际的工作中,小学三年级英语科目,除了一本教科书,至今仍无一本练习题,由于自己的心急和考虑不周,导致了这一事件的发生。作为一名教师,我不够成熟,还需要多学习教育方面的相关的法律法规。以后整改的方向:

1、针对本次的事件我已经做了相关的处理,已经返还了收取的费用并收回了资料。希望领导给予指示,本人愿意接受因自己过失而造成的处分,并.LWlm.在以后的工作中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高度的责任感,注意自己工作的方式方法,努力完成一个合格教师的各项任务。避免类似事宜的发生。

2、规范教学行为减轻学生负担,不但要在减轻学生课业负担上下功夫,还要在提高教学质量、抓好教学管理上来体现。没有高质量的减负是不可取的。不准任意提高教学要求和延长学生上课时间,不准占用学生的节假日、双休日和寒暑假组织集体补课、提前上新课。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改进教学方法,采取走出去学习的办法,使教师尽快的适应新课标的需要,变

教堂

学堂

,变单一式为多项式,让学生采取自主、合作、交流、探究式的学习方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防止课上损失课下补,学校损失,回家补的恶性循环。因此我们每位教师都要做到

四精心

四不准。

四精心

精心备课;精心设计课上练习和课下习题;精心设计教法;精心辅导差生。

四不准

第3篇:汇报的格式范文

今天我站在这里,能够代表学校参加此次全市优秀教师师德演讲比赛,我感到由衷的自豪,有二十年教龄的我,能够在这里分享我的经验,也能够学习其他优秀教师的经验。

有人说儿童是一本书虽然要读懂这本书并非易事,但要成为一位出色的教师就必须去读它,并且打算读一辈子。有人说,儿童是花木,教师是园丁,园丁悉心照料着花木,但需要尊重它们自然地成长。实际上,儿童比花木要复杂的多,教师的工作比园丁的工作也复杂的多,尽管他们拥有着共同或共通的规律。

当我真正走上工作岗位时,我发现,我不是学者,不能用深遂的思想思考我的价值;我也不是诗人,不能用优美的诗句讴歌我的职业。但是我是教师,一名从事教育事业的工作者,我可以深深思索推演心中最奥秘的哲理;我也可以采撷如花的词句,构筑心中最美好的诗篇——我爱我平凡的事业,我愿青春在这片热土中闪光!雨果曾说过:“花的事业是尊贵的,果实的事业是甜美的,让我们做叶的事业吧,因为叶的事业是平凡而谦逊的。”当我每次面对孩子们时,我感到神圣与自豪,因为我从事着绿叶的事业,我是人民教师!

然而,社会的发展和人性本身的弱点使我的物欲不断膨胀。不断膨胀的物欲必然带来心理的不平衡,必然带来精神的空虚,物质和精神的落差迫使我不得不承受痛苦的折磨,而且是长期的,挥之不去的。我为自己在黑夜的漫漫无际中看不见一丝阳光而苦恼,我为自己无心再单纯地对待每一张渴望知识的脸庞而羞愧。当我看到仍然有数不尽的教师们无怨无悔,像春蚕、像蜡烛,用自己的青春和生命来捍卫这个职业的圣洁时,我如梦初醒。他们用自己的行动,用自己生命的痕迹激励着我们这些后来人,这些同行们,让我们由不情愿到情愿,由情愿到全身心地热爱这个工作。因为,生命的意义远不止于功利。“人吃饭是为了活着,但活着绝不是为了吃饭”。生活中许多微小中藏有博大,短暂中孕育永恒。

路在脚下延伸,而我刚刚起步!路在脚下延伸,而我就在铺路!不管漫长的路上荆棘丛生或是布满沼泽,我都一如既往,绝不退缩。多年的风风雨雨酸甜苦辣,为人师者的种种滋味尝遍过后,我愈来愈感觉到,自己离不开这个职业,这个职业也需要我。古代大教育家孔子呕心沥血,以教为重的精神教育着我;现代伟大教育家陶行知先生从教几十年,始终安于“粉笔生涯”的献身精神、鞠躬尽瘁的高尚情怀激励着我,增强了我热爱教育事业的信念。我爱我平凡而又神圣的职业。我愿作红烛,我甘为人梯,我愿在这个工作岗位上,默默无闻,辛勤耕坛。古人云:“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林;终身之计,莫如树人”,塑造灵魂这一神圣的使命是金钱所无法衡量的,我庆幸命运赐给了我这个职业。

第4篇:汇报的格式范文

我国自建国以来的大部分时期内,实行的是以职工劳动保险和职工福利为主要的社会保障制度。应当说,这一明显带有计划经济色彩的社会保障制度,基本上适应了当时的经济和社会状况,较好地发挥了社会保障对经济及社会发展的支持和推动作用。但随着我国以市场为取向的经济体制改革的逐步深入,这一制度在实践中不断暴露出其与经济发展和经济体制改革不相适应的地方,甚至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经济体制改革尤其国有改革的进一步推进。为了改变这一状况,随着改革开放的进程,对社会保障体制逐步进行了改革。但迄今为止,全国统一的社会保障体系尚未形成,作为社会保障体系基础和核心环节的社会保障资金在筹措、管理及使用等方面还存在许多不完善和不规范的地方。这种情况已与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迅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和各项经济制度的改革不相适应。因此,改革现行社会保障制度的呼声不断高涨,本文试从社会保障资金的筹集方式人手,谈谈对社会保障体制改革的看法。

(一)对我国现行社会保障筹资方式的评价

我国现行的以“现收现付”和各部门、各行业多元分散筹资为主要特点的社会保障筹资方式在资金的筹措、管理和使用等环节存在一系列:

1.社会保障资金筹集政出多门,筹资方式不规范,缺乏保障,未形成全国统一的制度。我国现行社会保障资金在筹集上主要由各地区、各部门、各行业自行制定具体筹资办法和比例,先以养老保险统筹为例:上海市规定的统筹比例是25.5%,北京市、天津市是18%,河北省是16%,江苏省内的无锡市为23.5%,而同一省内的仪征市仅为10%;北京市的三资企业是按16%统筹,而集体企业规定的统筹比例则高达27%。再以医疗保险为例,1998年召开的我国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制度改革工作会议明确提出,我国的“基本医疗保险原则上以地区为统筹单位,也可实行县级统筹。”这种筹资方式在实际执行中,不仅不同地区、部门行业之间的规定不一致,即使同一地区不同类型企业的缴费标准往往也不相同,这就造成了不同地区、不同行业、不同企业之间负担水平悬殊,不仅不利于公平竞争环境的形成,而且阻碍了劳动力的合理流动,客观上不利于人力资源的有效配置。这种筹资方式在实践中的另一弊端是筹资的方法、制度多数是以部门、行业规章的形式出现,缺乏应有的法律保障,在筹资过程中,往往刚性不足,再加上征收力量不足,手段软化,拖欠、不缴或少缴统筹金的现象比较普遍。这种不规范的筹资方式很难为社会保障及时足额地提供资金,了社会保障作用的发挥。

2.社会保障资金管理混乱,缺乏强有力的监督制约机制。我国现行社会保障资金在管理上仍没有克服多元化分散化的积弊,表现为自设机构,多头管理。具体来讲,劳动部门负责城镇国有企业单位职工的养老保险和失业保险;民政部门负责养老保险和社会救济;人事部门负责行政事业单位干部职工的养老保险;卫生部门负责医疗保险;保险公司负责城镇集体职工养老保险;各级工会特别是基层工会,承担了相当一部分职工福利的事务性管理和服务工作。另外,铁路、邮电、、电力、煤炭等行业和系统还自行实行社会保障,各有各的管理办法,这种各自为政、分散管理的体制导致机构重叠,执行成本高昂。同时,由于各部门自行制定征收标准和支付办法,使杜保资金在管理上缺乏强有力的宏观协调平衡机制和监督制约机制,客观上不利于保证社保资金的安全性,也有碍社会保障制度积极作用的有效发挥。

3.社会保障资金在使用上存在漏洞,不能真正做到专款专用。现行社会保障管理机构可以按比例从统筹金中提取管理费的办法,是造成管理费用提取混乱和开支过大的主要原因。据有关资料显示,某地失业保险机构的管理费用占失业保险费总支出的33%,而直接用于救济失业职工的部分仅占总支出的7%,其余的支出都是用于风险投资或其他方面的。另据报载,1997年度全国共谈占、挪用社会保险基金90亿元。可以说,上述局面的形成是与我国所实行的多方筹资、分散管理的筹资方式直接相关的,这种对社会保障资金的坐收、坐支,收支一条线管理办法,不仅形成高额的管理费用,而且也为部分管理者的腐败创造了条件。

可见,我国现行社会保障资金在筹措、管理和使用上存在的诸多问题都直接导源于不合理的资金筹集方式。因此,有必要用新的筹资方式代替原有的多元分散的筹资方式,以适应社会保障体制改革和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

(二)社会保障筹资方式的国际比较

充足的社会保障资金是社会保障制度存在、发展和不断完善的基础,因此确立合理的社会保障筹资方式是一国社会保障体系构建中的核心环节。由于国情的差异和所实行社会保障模式、保障范围的不同,世界各国筹集社会保障资金的方式也不尽相同。目前世界上已经建立起社会保障制度的140多个国家和地区,筹集社会保障资金的方式归纳起来主要有两种类型:一是建立个人储蓄账户。这种筹资方式实际上是一种强制性储蓄,它是实行政府强制社会保障模式国家所普遍采用的筹资方式。在这一筹资方式下,要求雇主和雇员分别按规定的标准把社会保障费用存入雇员的个人帐户,社会保障费的本金和利息均归雇员所有,由社会保障管理机构进行统一管理和支配,政府有权在一定范围内进行适当的调剂;二是征收社会保障税或社会保障费。这种筹资方式常见于实行政府提供保障模式的国家,主要是按不同的社会保障项目分别规定税率(或缴费率),由雇主和雇员分别按一定比例缴纳,也有少数国家规定完全由雇主缴纳。社会保障税(或费),也称社会保险税,或称社会保障缴款,是一国政府为筹集社会保障资金而开征的一种税或税收形式的缴款,主要是对薪金和工资所得课征,由专门的管理机构(如税务机关等)负责征收和管理,其收支一般纳入国家预算(实行收费形式的国家也有收入不纳入预算的情况),实行“专税专用”或“专费专用”,超支部分由财政拨款补足。从当今世界各国社会保障制度的具体情况来看,社会保障税以其所特有的规范和效率赢得了世界上大多数国家的青睐,成为当今各国普遍采用的社会保障筹资方式。

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不完全统计,目前世界征收不同形式社会保障税的国家已有80多个,它几乎包括了所有的经济发达国家,也包括了一些如埃及、阿根廷、巴西、巴拿马、阿曼等发展中国家,而且在荷兰、法国、瑞士、瑞典、西班牙、巴西等国,社会保障税更已成为第一号税种。社会保障税在世界范围内的迅速兴起和发展,充分说明了它的优越性。

(三)社会保障税是我国社会保障筹资方式的最佳选择

借鉴世界各国开征社会保障税的成功经验,考虑到我国的具体国情和现行社会保障筹资方式的缺陷,我们认为,开征社会保障税是我国建立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筹集社会保障资金方式的最佳选择。

1.开征统一的社会保障税有助于打破地区、部门、行业间的条决分割,实现人力资源的合理流动和有效配置。目前我国所实行的多方筹资、自定标准的筹资方式客观上造成了不同地区、不同部门、不同行业和企业间因缴费标准不同而负担高低悬殊的局面,不仅负担不均的矛盾突出,而且还阻碍了劳动力在不同地区和部门行业间的合理流动。通过开征统一的社会保障税,实现税率的统一和征收机关的统一,将彻底改变上述局面,实现人力资源在更广阔的领域内和更高层次上的顺畅流动。统一的社会保障税还有助于公平竞争环境的形成,从而促成企业制度的逐步完善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最终确立。

2.有助于建立统一的保障管理体制和有效的监督制约机制。通过开征统一的社会保障税,由税务机关具体负责税款的征收,并把收入纳入统一的社会保障预算,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设置专门机构负责社会保障资金的管理和使用,形成征收、管理、使用各部门相互制约、相互监督的机制。同时,通过社会保障预算的编制和审批,把社会保障资金的筹措、管理、使用纳入国家立法机关的监督、新闻媒体的舆论监督和人民群众的社会监督之下,这将使社会保障资金的合理筹措、保值增值和有效使用得到有力的保证。

3.有助于促进“保险”向“社会保险”的转变,有利于减轻企业负担。长期以来,制约我国国有企业活力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负担沉重,而造成企业负担过重的主要原因就是企业职工的养老、医疗、工伤、失业、生育等社会保险的统筹费和住房公积金等,都要由企业来承担。企业要承担这些占工资总额70—80%的福利支出,尤其是在国有企业举步维艰、效益不佳的情况下,沉重的保险开支,使企业雪上加霜,不堪重负。开征社会保障税,遵循“普遍纳税,共同负担”的征收原则,凡有纳税能力的劳动者及其所在单位共同承担纳税义务,变“企业保险”为“社会保险”,既缓解了保险资金来源不足的矛盾,也为企业走出困境减轻了压力。

4.有利于逐步建立的社会保障制度。我国有近70%的人口在农村,但是,社会保障对于广大农村人口几乎是一片空白,城镇职工所能享受的失业保险、医疗保险和养老保险基本与他们无关。社会主义制度下,作为社会成员应该是平等的,但是,农民所得到的社会保障却与城镇特别是大城市职工享受的保障水平存在着很大的差距。尽管各级政府对农村的部分特困户也定期或不定期地以不同方式给予扶贫、救济,但是,依然分散的、低水平的保险资金筹集方式对于大量需要救济扶助的农村孤寡老人、残疾人来说,无疑于杯水车薪。据统计,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乡镇企业每年以600万人左右的速度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这些在乡镇企业就业的人数已接近农村剩余劳动力的50%。但社会保障与其还有一定的距离。随着我国税费改革的深入,在不增加农民和乡镇企业负担的前提下,通过社会保障税的开征,逐步建立起农村规范化、制度化的社会保障体系,既能促进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完善,缩小城乡差别,又有利于社会、经济的稳定。

5.有助于降低制度运行成本。通过开征统一的社会保障税,由税务机关统一负责社会保障所需要资金的筹集,可以充分利用现有税务机构的人力和物力,降低社会保障筹资成本;由专门机构负责社保资金的使用和管理,专业化的管理将使规模经济效应得以更好的发挥,有助于实现管理费用的最小化。这两方面作用的发挥将最终促成社会保障制度运行成本的最小化,从而使社会保障资金的筹集和使用符合成本效益原则。

6.有助于克服社会保障资金筹集过程中的种种阻力,保证筹资工作的顺利进行。税收的强制性和规范性特征将增强社会保障资金筹集过程中的约束力,杜绝拖欠、不缴和少缴的现象。进而筹资工作的顺利进行将有力地支持社会保障制度积极作用的充分发挥。

(四)对我国开征社会保障税的初步设想

为保证我国社会保障制度改革的顺利进行,社会保障税的开征是十分必要的。借鉴国外社会保障税开征的成功经验和我国现行社会保障筹资方式的基本状况,近阶段应着重做好以下工作:

第5篇:汇报的格式范文

从一无所有升级成“大地主”

小品《吃面条》一红,陈佩斯就富了,无数的商业演出邀请让他应接不暇。在这样的忙碌中,陈佩斯让太太王艳玲辞职了。王艳玲的工作并不差。北京市第二人民医院的护士。但陈佩斯那时特自信,觉得自己是赚大钱的。太太这点儿工资自己上一次台就能赚到。再加上王艳玲刚怀孕,在陈佩斯劝说下,她就回家自己、静养了。

陈佩斯走穴的收入,自己不管,全拿回去交给太太。王艳玲专门开个账户,收到一笔就跑一次银行,连零头一起存起来,很尽职尽责。

账户上的钱没搁多久,就被陈佩斯取出来成立了影视制作公司,先后投资500多万拍摄了《父子老爷车》《太后吉祥》《好汉三条半》,但电影都叫好不叫座,一部接一部亏损。颇为可观的账户就这么枯竭,再也不复往日风光。

为了维持公司正常运转,陈佩斯只能继续四处走穴,用赚来的出场费苦苦支撑公司日常运营。一个人养一个公司毕竟很困难,发薪水的日子一推再推。员工一个接一个辞职。到最后,一个不小的影视公司,连财务人员都不剩一个。王艳玲不得不再度出山,成了公司不拿薪水的出纳。

陈佩斯走穴的出场费,像以前一样全交给她,她再把这笔钱分成若干小份,房租、水电、电话、薪酬……一点一点地用在刀刃上。

有时回到家。看到王艳玲还拿个计算器,噼里啪啦地按来按去,皱着眉头想办法拆东墙补西墙,陈佩斯就抱着女儿偷偷溜出去。他觉得很惭愧,本来计划让太太做个享福女人的,没想到她却成了白打工的劳动力。

哪知道祸不单行,与央视下属的中国国际电视总公司的一起版权官司,将陈佩斯一下逼到了绝境――因为成了“麻烦人物”,一夜之间,各个电视台、演出单位就不再追捧他了。他再也接不到任何与广电系统有关的商业演出邀请。

没了商演的收入维系,影视公司只能宣布倒闭。陈佩斯有点儿绝望,他只会当演员,只会演电影演小品,但现在做不了演员了,该怎么办?

那时正是陈佩斯的女儿小学二年级报名时间,以前这些事一直是王艳玲负责,这次陈佩斯赋闲在家,便主动带着女儿去报名。报名费是280块钱,陈佩斯掏遍口袋,身上只有147块钱。只能灰溜溜地背着女儿回家去找王艳玲拿钱。从独自撑起一个公司到连女儿学费都掏不出,这种高台跳水的失落感异常强烈。

陈佩斯承认自己那阵儿是彻底堕落了。他跟打小就认识的几个胡同串子朋友整天泡在一起,抽烟喝酒贫嘴贱舌地瞎侃,每天都喝得醉醺醺回家。

这种醉生梦死的日子,过了大概有3个月,陈佩斯每天睁眼就出门,回家就闭眼。王艳玲劝过他。但他置若罔闻。压根听不进,他只觉得这辈子完全废了。直到那年“五一”后的一天,王艳玲找朋友开了辆车,把陈佩斯拖到北京城外跟他摊了牌……

王艳玲带陈佩斯去的地界,全名叫北京延庆井庄镇西三叉村。下了车,眼前一片荒山,王艳玲从包里拿出一份承包合同,指着面前的山告诉陈佩斯,自从她辞职回家后,每次陈佩斯交给她的走穴收入,她都会悄悄截留出一部分。存起来当私房钱,有备无患。这些年,她一共存下了70万元私房钱,面前这一万亩荒山,是她用65万元承包下来的。承包期为50年。做不了演员就一起务农吧,有这一万亩荒山,不管种什么下去,多少都会有点儿回报。本以为一无所有的陈佩斯骤然升级成了“大地主”,绝望中总算看到了一线希望。他们两口子把女儿交给老人照顾,开始做一对农民夫妻。

她是稳定的“大后方”

在一片荒山上白手起家,艰苦和劳累可想而知,两人在山上建了两间木头房子。一间厨房一间卧室。卧室旁边地上挖了个大坑,里面埋上一口大水缸,外面再用芦苇条一围,就是个露天厕所。平时王艳玲去上厕所,陈佩斯就在门口为她把风,遇上下雨,两人一个在厕所里面,另一个就在外面把手伸得长长的帮对方打伞。

厨房里没有煤气,也没有煤,漫山遍野的枯枝败叶是唯一的燃料。每天早起,夫妻俩一人背个大背篓,捡满一篓落叶树枝回来生火。为了节约燃料,他们早已没有了几菜一汤的饮食习惯,吃的都是独创的“菜饭”――肉、菜、油盐酱醋,加上米混在一锅煮熟,每天早上煮上一锅,中午晚上要吃的时候热一下,便是一天的伙食。

随着请的人陆陆续续上山,垦荒的工作就此展开:除杂草、搬石头、挖树坑,陈佩斯和王艳玲租货车运来买好的侧柏、苹果、石榴等树苗,赶季节争分夺秒地种下。光秃秃的荒山被育上新苗,请来的工人离开后,维护保养的工作就全由夫妻俩完成了。

每天早上天蒙蒙亮,他们就穿着深筒套鞋出门巡山,一人手里拿一根棍子拨打草丛,防止有蛇伤人。从头到尾走下来要七八个小时,中间还得观察是否缺水、有没有病虫害,加上中途休息进餐,一般都是跟太阳一起出发,陪月亮一起回家。

屋后一块空地。被辟成菜畦。这是夫妻俩一手开发出来的。土里的石头全被一点点筛选出来,土块疙瘩被仔细地碾碎,隔半米挖出30厘米深的沟渠,埋下做饭剩的草木灰肥。种下白菜种子,发芽了,就施上自产的农家肥。全天然的莱绿油油白生生,每晚炒上一大盘,什么佐料都不用,吃在嘴里也带着一股清甜。

菜畦旁用栅栏围了个禽圈,关了十来只鸡鸭鹅,慢慢喂熟就索性放养了。家禽白天在山上乱跑,到了傍晚,一只接一只自个儿回笼。禽圈里的粪便一点儿都不糟蹋,收集起来。顺手就埋到了就近的果树下面。

曾经枯黄萧瑟的荒山,就这么绿了起来。半年之后,再也看不出陈佩斯和王艳玲是城里人了,皮肤的黑从内而外,肤质像山上的石头一样粗糙。长满尖刺的荆棘,他们可以轻而易举地一把抓起,因为手掌有了一层厚厚的老茧。陈佩斯招牌的光头也不复存在,长出了寸许的头发。乍看上去,就是个标准农民。

几年之后,速成的经济型树种变成了抢手木料,果树也开始挂果,收购的货车开到了山脚。辛苦的付出换来了30万元的利润。

经济危机得到缓解后,陈佩斯又不安分起来。他心里,还是想通过演戏东山再起。重现辉煌。

最了解陈佩斯的莫过于王艳玲。她把30万利润和以前买荒山剩下的5万块钱一起给了陈佩斯,告诉他,这是重开影视制作公司的首笔资金。她让陈佩斯施心打拼,赚不赚钱都不要紧,只要不背债就行。她会继续守在山上,保证每年收益,给这个家一个稳定的大后方。陈佩斯复出了。他开始联系以前的朋友和合作伙伴,打算甩开膀子大干一场。他决定另辟蹊径――做话剧。

攒起来理直气壮。掏出来泰然自若

话剧是冷门,吸引不到投资是最大的问题。陈佩斯开着一辆借来的北京吉普,满北京联系投资方,在碰了无数软钉子后,他决定自己投资。35万一下只剩下1万,钱全被投进了话剧《托儿》。这绝对是孤注一掷的一锤子买卖。

好在天道酬勤,《托儿》在长安大戏院的首场上座率就高达95%,在北京连演10场后,陈佩斯开始全国巡演。当第30场演出结束后,已经收回了全部投资,剩下的演出,就全是净赚的了。

因为有了丰厚利润作资金,随后推出的《亲戚朋友好算账》《阳台》也都获得了空前成功。支付完所有开支,账户从当初的35万变成了2000万!

看话剧演出越来越火,王艳玲就雇人打理承包的山头,她再次统管了影视公司财务。对于有攒私房钱“前科”的太太,陈佩斯总开玩笑说:“明里我们赚了2000万,暗地里还不知道你截留了多少,你透个底吧?”陈佩斯对自己藏小账的怀疑,王艳玲从不否认,也绝不透露攒了多少。在她看来。未雨绸缪,趁着能赚钱存点儿后备资金是必须的。存的那些钱,一没给自己买戒指,二没给自己买衣裳,她站得直立得稳。

就在一切都朝着最好的方面发展时,意外又发生了。陈佩斯的父亲陈强不幸中风,虽然抢救及时脱离了生命危险,却落下了后遗症――部分记忆消失。医生建议陈佩斯给父亲安排个山明水秀的乡下地方疗养,说可以减缓记忆消失的速度――空气清新的地方,那还要找吗?直接去自己的地盘不就得了?

半年不到,在陈佩斯承包的山脚下,一栋三层小楼拔地而起,门前一条蜿蜒小溪,屋后一块碧绿草地,左边菜地右边养着禽畜,通上了水电安上了锅炉,陈家疗养院正式落成。

虽说这房子是陈佩斯的孝心。但他只能算个策划人员,那时他正忙着巡演,最后的实施者还是永远不得闲的王艳玲。为了安排好公公,她从影视公司淡出,回到三叉村,重新过回了田园生活。

当陈佩斯第三部话剧完美谢幕后,他也来到村里和家人集合,开始了陶渊明式的生活:每天早上用自家鸭生的鸭蛋和面,做手工切面,加上自家产的鸡蛋,煮一锅香喷喷的面条,开锅时扔进去几把带着露水的自产青菜;吃饱了,陪老爷子在门口喝喝茶;老爷子在阳光下打盹时。夫妻俩就上山走走看看,口渴了,顺手摘几个新鲜水果擦擦,就可以直接进口。

因为经济条件好转,女儿已经转学到了全日制的寄宿学校。周末和节假日,陈佩斯去北京把女儿接来三叉村,三代同堂,乐享天伦。

第6篇:汇报的格式范文

这本书得到许多名人的推荐和赞誉,如比尔·盖茨说:没有人能拒绝这样一本书,除非你拒绝所有的书;书中也有很多精彩观点值得我们去品读和享用。例如,健康的沟通就是直接找那个和你发生问题的人谈,而且只跟那个人谈,和另一个人谈就是抱怨;成功就是从失败到失败,也依然热情不减等等。

读完这本书后,我觉得自已还是挺有收获的,下面谈几点感想,既是作为这次读书的读后感,也是对自己以后的一种希望和勉励。

(一)要停止抱怨,做一个胸襟宽广的人。

李部长说“组工干部是做人的工作,胸襟宽是必备的政治素养,要做到有苦劳的时候不计较、有疲劳的时候不抱怨”。抱怨其实是一种胸襟不宽的表现,在现实工作和生活中,我们每个人都不可能永远一帆风顺,每个人都有抱怨的理由。但抱怨往往都是无济于事,遇到不顺心的时候,要更多地在自己身上找原因,而不要总是责怪他人。威尔.鲍温在书中指出:“抱怨是在讲述你不要的东西,而不是你要的东西。抱怨会影响人际关系,是最消耗能量的无益运动”。作为一名组工干部更要学会停止抱怨,培养大度容人、见贤思齐的良好品质;摒弃私心杂念,以平和的心态对待升迁;保持淡泊宁静,以奉献的精神回报社会,在工作中追求素质的提升、人格的完善和理想的实现。

(二)要懂得知足,学会感恩,做一个有品德的人。

人的一生其实很短暂,什么是幸福,我觉得幸福就是一种心态,是相对而言的。财富上的不平等客观存在,物质的追求也永无止境,所以我们要在比较中学会知足,不要在物质名利上进行盲目攀比,不要为一些小事而斤斤计较。从的美国911到今年泰国政府动乱,从的汶川到今年的玉树,再到当前的洪水泛滥、山体滑坡,有多少人面临着流离失所生离死别,比起他们来,至少我们还活着。当然我们说的这种“知足”不是困难面前的无为或取得一点成绩就沾沾自喜停滞不前,而是一种淡然。

感恩是一种做人的态度,一种优良品德。有人说:这个世界值得抱怨的事情实在是太多了,怎么感恩?其实我们要善于换位思考,要保持良好的心态。把困难当作一种磨练,把挫折当成一种挑战。作为一名组工干部,更应时时将感恩放在心上,感恩做人,感恩做事,我们今天所拥有的一切并非理所当然的,我们的每一次进步都离不开组织的培养、领导的关心、同事的帮助和家人的支持。带着感恩,我们的心胸会更加坦荡,工作会更有动力。

(三)要勤奋工作,永不懈怠,做一个有进取心的人。

从学校直接走进机关,两年的工作让我深知自己还存在着许许多多的不足之处,每一次的岗位变动都会给我带来更高的要求和更大的挑战。组织工作对我来说是一份崭新而又神圣的工作,组织部门是管干部、管党员、管人才的部门,她的特殊性和重要性不言而喻,我为自己能作为一名组工干部而自豪,同时我也深感组织工作任务重、程序严、要求高,很多时候要加班加点,要做大量具体繁杂的事务,而且不能出丝毫差错。所以对待这份工作我始终心怀敬畏,在以后的工作中,定会好好学习,从各方面严格要求自己,努力发扬任劳任怨,淡泊名利的吃苦精神;忠于职守,高度负责的敬业精神;刻苦勤奋,忘我工作的实干精神和解放思想、勇于创新精神。不断提高自己的文字写作能力、思维能力和综合办事能力。要通过勤奋工作努力达到“节奏要快、工作要实、标准要高、差错要无、状态要好、待人要诚”的工作要求,做一名合格的组工干部。

第7篇:汇报的格式范文

【关键词】媒介框架 哥本哈根会议 人民日报 南方都市报

2009年12月7日至12月19日,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在丹麦首都哥本哈根举行,由于气候问题的严重性和紧迫性使其日益受到全人类重视,加之此次会议的规格高、争议多,自然成为全球媒体关注的焦点。但是,与多数情况下国内媒体就国际焦点事件采取口径一致的报道不同,我国媒体对哥本哈根会议的报道呈现出了一定的异质性,这种异质性表现在哪些方面?通过怎样的方式得以体现?这种异质性又说明了什么?这些是本文所要探讨的问题。

本文以国内的两份报纸《人民日报》和《南方都市报》为例,对两者在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召开期间刊载的与环境相关的报道进行分析。选择《人民日报》是因为它反映了中央政府的声音,其发行量居大陆党报之首,同时,他“既是,又是人民的喉舌”,且因其地位的特殊性,对大陆主流报纸有着引导效应; 《南方都市报》是传媒市场化改革后应市场需求而生的新兴传媒,被新闻学者视为中国大陆新闻专业主义理念的秉承者与引领者。①样本选取了两份报纸从12月7日到12月20日,即大会召开期间的全部相关报道,其中《人民日报》共计54篇,《南方都市报》共计95篇。

同时,鉴于新闻报道本身是一种建构活动,其中必定包含特殊的叙事结构和思维模式,因此本研究采用“新闻框架”理论来进行解读。美国学者Gamson认为,框架的定义大致可分为两类:一类指“界限”(boundary,如摄像机的镜头)之意,可引申为对社会事件的规范,人们藉此观察客观真实;另一类则指人们用来诠释社会现象的“架构”(building frame),以此来解释、转述或评议外在世界的活动。②Gitlin将框架概念运用到媒介研究中,并将这一概念与新闻话语的生产直接联系在一起,认为框架能使新闻从业者快速地对信息进行常规处理包装后有效传递给受众。③Gaye Tuchman也在《做新闻》一书中引用了“媒介框架”这一概念――“媒介的框架就是选择的原则――刻意强调的、阐释和呈现的符码。媒介生产者惯常于使用这些来组织产品和话语。”④由此,“新闻框架”也就是指记者在处理信息时整体性的思考模式,或中心意义的组织方式。根据这些定义,本文将报道体裁、报道地域、报道态度、消息来源以及报道主题作为框架的构成要素进行分析。

一、报道体裁对比

从表1可以看到,在社论一项上,《人民日报》并未就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刊发社论,而《南方都市报》在大会召开的初始阶段、关键时期及闭幕当天都刊发了社论,分别为《哥本哈根气候大会:发达国家应承担更大责任》、《哥本哈根峰会:协议并不等于成果》、《哥本哈根峰会:让付出得到应有的回报》,旗帜鲜明地表明了报社的立场和态度,也反映了该报对气候问题的重视程度。其次,在评论这一体裁上,《人民日报》的使用比例较之《南方都市报》略高,反映出党报对于观点传达的重视。第三,在记者亲历报道的运用上,《南方都市报》以12.6%对3.7%的比例高出不少,这一类型的报道往往主观程度较高,以“我”即记者的口吻进行叙事,虽然能够使报道更为生动精彩,但记者的主观介入难免会影响报道的客观性。

二、报道涉及地域对比

在报道地域的统计中,将中美两个国家单列出来是因为中国和美国在本次会议中的地位毋庸置疑,而且很多媒体在报道气候大会时确也强化了两个大国间的争议。从表2可以看出, 《人民日报》涉及中国的报道比例高达83.3%,作为党和人民的喉舌,报道与中国相关的新闻事件理所应当,结合其报道的涉及本国以外地区的比例来看(美国13.0%,其它发达国家37%,其它发展中国家38.9%),《人民日报》显然对于报道别国较为审慎,这一点恰恰契合了中国奉行的外交政策,即互不干涉内政。由于《人民日报》很大程度反映了国家立场,在报道其它国家时自然保持了一定的克制。反观《南方都市报》,在涉及其它国家报道的比例上远高于《人民日报》,作为一家区域性的报纸,《南方都市报》这样的处理表明他并不局限于区域报道,而是力求在国际新闻上有所作为。

三、报道的消息来源对比

从表3中可以看出,《人民日报》的消息来源明显集中于政府机构及其成员,达到61.1%,而在其他来源上表现得较为平均;《南方都市报》则呈现消息来源“三分天下”的局面,即政府机构、其他媒体(通讯社)、记者自身所占比例相近,均在33%左右。可见,官方的议题核心较容易成为党报的新闻框架,而《南方都市报》则倾向于通过多元的消息来源平衡其报道。

四、报道态度对比

由表4所示,在媒体的报道态度上,《人民日报》表现得更为“正面”,其中“赞成”和“建议”的比例之和达63%,更多地展现中国作为负责任的大国对减排做出的承诺、贡献,以及得到国际社会的好评,如《减碳,中国一直在行动》《中国给国际社会树立了好榜样》《应对气候变化中国展现风范》等,即使表达与别国不同的观点,也是多以“建议”的态度反映出来。相比之下,《南方都市报》的报道则对负面态度作了较多呈现,其中包含“反对”、“批判”、“争议”等态度的报道比例达39.9%,且从标题措辞可见一斑,如《发达国家不要再开空头支票了》《两大阵营 分歧严重》《中国代表:拿中国与欧盟作比较不“厚道”》等,都反映了哥本哈根会议上各国、各阵营之间的激烈。

五、报道主题框架对比

除了上述几点,报道主题最能反映两份报纸的媒体框架,在这里,报道主题亦可理解为报道中体现出的新闻价值取向,这是每份报纸办报理念的外在表现。一则报道可能由一个或多个框架构成,这些框架之间的竞合在潜移默化中构成了报道的主题。经过分析,我们认为,在两份报纸关于哥本哈根会议的报道中,主要包含以下主题框架:(见表5)

将《人民日报》与《南方都市报》的共149篇报道的内容置于以上5个主题框架进行考察,所得的结果见表6:

从统计结果可以明显看出,《人民日报》哥本哈根会议报道的三个主题框架分别是环境框架、政治框架及资源框架,而《南方都市报》的三个主题框架是政治框架、冲突框架和后果框架。从二者的相同点说,政治框架在两份报纸的报道主题中都占据了相当重要的地位,达到61.1%和57.9%。可见作为涉及全球19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国际性会议,哥本哈根大会不仅是单纯地为了气候问题,而且成为了全球各国、各大阵营间政治博弈的场域,这种事件属性超越了媒体的发行地域、经营性质,使得政治框架必然成为各家媒体的主要新闻框架。在环境框架方面,《人民日报》的比例远远高于《南方都市报》,原因在于《人民日报》在大会召开期间的相当一部分报道并未指向会议本身,而是较多地以低碳生活倡导者的身份进行报道,如《“低碳生活”创新生活》(2009年12月7日13版)、《算算低碳帐》(2009年12月14日17版),都是环境框架的具体呈现。此外,《人民日报》运用资源框架的比例也明显高于《南方都市报》,这与前文所述其在报道态度上倾向赞成与建议这点能够相互印证。相反,《人民日报》在冲突框架和后果框架的运用上皆明显低于《南方都市报》,这反映了后者作为都市报对新闻价值中趣味性、重要性等因素的追求,如《小岛国呼吁:温控≤1.5℃》(2009年12月11日A32版)中写道“……图鲁瓦这样的岛国,在海平面继续上升后,将不得不面临举国搬迁的情景。”直陈后果,摆明利害,这样处理可以引起读者的关注,作为一家面向市场的媒体,不难理解。

六、结论和探讨

通过以上对两份报纸框架的对比分析,我们可以看出《人民日报》与《南方都市报》在哥本哈根会议报道上的异质性:第一,《人民日报》较多使用评论表达对新闻事件的态度观点,且这些评论多属于赞成、建议等正面态度;《南方都市报》常以报社或记者的名义进行亲历式报道并以此表达观点,且报道多反映反对、争议等负面态度。第二,《人民日报》对哥本哈根会议的报道立足国内,所涉及国外报道皆在新闻事件中与本国联系紧密,即使报道也措辞审慎;《南方都市报》放眼全球,对与会主要国家团体的报道施以重墨。第三,《人民日报》较常引用官方的消息来源,官方的议题核心成为其新闻框架,表现在报道主题上较多采用政治框架、环境框架和资源框架;《南方都市报》引用的消息来源比较分散,政府机构、其他媒体、记者自身是三个主要消息来源,使其在报道主题上呈现出政治框架、冲突框架以及后果框架较为突出的情况。

这些不同点的出现固然有报纸定位的原因,同时,异质性也体现在新闻框架差异以及不同新闻框架导致的不同诠释间的合流与互补。也正是这种同一媒体内部不同新闻框架间以及不同媒体之间媒介框架的竞争与整合,共同塑造了类似哥本哈根会议这类国际焦点事件的媒介真实,并使之更趋近于社会真实。从这个层面讲,《人民日报》与《南方都市报》表现出的由于新闻框架差异而导致的异质性,恰恰是中国媒介生态更为开放与多元的体现。■

参考文献

①童静蓉:《中国语境下的新闻专业主义社会话语》,《传播与社会学刊》(香港),2006年第1期

②转引自金苗、熊永新:《美国25家日报要闻版伊拉克战争报道新闻架构分析》,《新闻与传播研究》,2003年第3期

③转引自陆晔:《香港中文报纸中的中国内地新闻:新闻文本的框架研究》,《新闻大学》,1998年夏季刊

④转引自[美]盖伊・塔奇曼:《做新闻》,华夏出版社,2008年版

第8篇:汇报的格式范文

宝音德力格尔,男,1974年12月出生,蒙古族,巴彦淖尔市乌拉特后旗公安局潮格温都尔镇派出所一警务社区民警,三级警督。

说起宝音德力格尔,整个潮格温都尔镇都家喻户晓。派出所辖区的面积有多大,他的责任区就有多大,1674.6平方公里的辖区都归他管,因此,宝音德力格尔可称得上是中国辖区面积最大的片警了。

通过学习宝音德力格尔同志的先进事迹和崇高精神,我了解了一个人民警察如何按照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要求,提高执政能力和执政水平的重大问题。他的精神集中体现了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集中体现了当代人民警察的蓬勃朝气、昂扬锐气和浩然正气,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

宝音德力格尔同志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表现出了高尚的精神,他的先进事迹深深地撼动着我们每一个人的心灵,他的人格魅力激励着我们不断前进,而他所产生的精神力量,也必将转化成我们实实在在的行动。我要以宝音德力格尔同志为榜样,认真对照检查不足,切实改进提高工作,以更饱满的精神状态,以更务实的工作作风,扎扎实实、兢兢业业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使自己的工作不断进步。恪守为民之责,立足本职岗位,为维护公平正义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第9篇:汇报的格式范文

   论文摘要:劳动力市场就业模式与年龄结构的变化是日本上世纪80年代以来养老金制度改革的基本动因,改革思路走顺应劳动力市场变革状况与趋势。有鉴于此,中国应基于劳动力市场多重分割,劳动者收入多重差距的现实,顺应劳劝力市场一体化趋势,构建公平分配代际劳动产品的多层次多元社会养老保障制度。 

    如何在人口规模极其庞大且老龄化加速,经济发展水平仍然较低,城乡及地区间收入差距明显的中国,构建社会养老保障制度,是一个前所未有的大挑战。放眼国际,除文化、传统习俗比较接近之外,日本构建社会养老保障制度过程中的一些客观条件与中国也颇为相似:在经济高速发展的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日本农业人口比重保持着相当高的水平,城镇化水平明显低于欧美工业化国家,人口出生率急剧下降和预期寿命延长导致老龄化程度迅速提高,成为世界上老龄化速度最快的国家之一。研究日本社会养老保障制度的发展过程,对构建我国社会保障制度具有特殊借鉴意义。本文在研究日本劳动力市场特征及其变革与社会养老保障制度改革多阶段互动关系的基础上,明确提出基于劳动力市场结构与雇佣模式等特征来设计中国社会养老保障制度,构建基于劳动力市场多重分割,劳动者收入多重差距的现实,顺应劳动力市场一体化趋势的多层次社会养老保障制度。 

一、日本养老金制度改革与劳动力市场变动密切相关 

    二战之前日本就存在针对军人、官僚的“恩给”制度(即抚恤养老金制度),和针对在职公务员的“官业共济组合制度”,还有少数大企业为了奖励连续工龄长的员工,建立的一次性退职金制度。但这些福利覆盖面小、社会化程度低,无法顺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现代日本社会保障制度的创立是在工业化和城镇化过程中,经济结构、就业结构和雇佣形态变动等多种因素协同作用的结果。 

    日本于1985. 1994. 2000和2004年对养老金制度进行了较大程度的改革与调整,主要涉及到制度设计、缴费标准、待遇水平以及养老金国家责任等几个方面。在制度调整方面,1985年把全体国民各种养老金(厚生年金、共济组合、农民年金等)的基础部分统一起来,取代国民年金成为第一层次基础公共年金,将职域年金(与收人关联养老金)改造成第二层次公共年金,同时确立专职家庭主妇年金权;1989年建立以自营业者为对象的国民年金制度,2000年实行学生国民年金保险费缴纳特别制度。在缴费方面,1985年调整各职域年金负担比例,1989年强制要求20岁以上学生加入国民年金,1994年提高保险费率,征收特别保险费(奖金的1%),2000年引人总报酬(奖金等收人也纳人缴费基础)制度,2004年提出从当年开始厚生年金保险率每年提高0.345%,2017年达到18.3%后保持固定不变,国民年金缴费从2005起每年增加280日元,2011年达到16900日元。在资格条件和待遇方面,1985年规定加人保险时间满25年才能领取养老金,采用国民年金定额制和值域年金定率制,实行与物价相关联的浮动制度;1994年分阶段将值域年金支付开始年龄提高到65岁,把60~65岁退休年金分为定额部分和报酬比例部分,同时提高物价联动指数,根据生活水平调整基础年金、厚生年金;2000年把厚生年金支付水平降低5%。2004年实行65岁以后在职老龄年金制度,并计划将厚生年金支付水准从59.4%逐渐向50.8%靠拢。在国家责任方面,1985年由国家财政集中负担基础年金, 1994国会做出国家财政负担国民年金的比例从1/3向1/2努力,2004年则明确规定基础年金的国库负担比例由1/3提高到1/2。 

    本文认为,日本社会养老保障制度不仅明显存在基于劳动力市场特征的设计思路,且其养老金制度改革原因、目标及效果也在极大程度上取决于劳动力市场因素。 

    (一)适应劳动力市场变革是日本养老金改革的重要原因和目标 

    20世纪70年代开始,日本劳动力市场出现了快速变革。劳动力市场变革过程中,日本就业结构发生变化,进人夕阳产业的劳动者数量明显下降,但这些部门退休人员的数量非常大,养老金严重人不敷出,出现了大量赤字,唯有依靠政府大量财政补贴。同时,日本工业化过程中,二元经济结构迅速变化,大量农村青年劳动力到城镇非农部门工作,流人城镇的农村劳动力对社会养老保障的需求日益增加,成为养老金制度改革的动力。 

    同时,养老金制度改革的重要目标则是使年金制度适应劳动力市场发展与变迁,进而保持养老金制度的可持续性。考虑到人口老龄化越来越严重,日本于1994年通过养老金改革方案,以推迟领取退休金的年龄来鼓励60-65岁的老年人继续在劳动力市场工作。同样,2000年改革的目标之一就是改变养老金的调整机制,根据社会整体的工资总额增长率(就业人员人均工资x劳动人口)调整。用这种指数调整,即使平均工资增长,但如果在职职工减少,养老金就将下调。 

    (二)劳动力市场是解决老龄化社会养老保障的钥匙和关健 

    社会养老金可以实行现收现付制、完全基金制,或者两者的结合,但无论哪种制度,最终取决于社会中劳动者创造的财富(物质和非物质财富),即在职劳动者的劳动生产率。基金制计划虽然可能拥有足够的财力来支付对其所有的货币索偿,但现在的基金制计划参与者(未来的退休者)能否获得足够的商品和服务,最终取决于他退休时整个社会的商品和服务的数量,即养老金领取者总要依赖于其随后的两三代人生产出老人所要消费的物品,除非基金制能够增加未来的产出水平,否则现收现付制与基金制具有完全相同的结果:现收现付制和基金制仅仅是两种在劳动者和养老金领取者之间分配产品的方法。也就是说,虽然基金积累制一定程度上可以为将来的社会生产提供比较充足的资金,并使得未来的老人有能力通过货币换商品或者货币换服务的方式养老,从而有利于未来社会产品的生产量和缓解代际矛盾,但商品和服务的生产最终还是取决于劳动者,因而在职劳动者的数量和质量、工作积极性及其对社会保险的缴费态度决定了社会保障的未来。 

    日本养老金改革便主要试图通过推迟退休年龄、提高劳动者社会保险缴费率,以及根据劳动者报酬调整养老金水平等措施来解决养老金财政问题。就国民年金而言,1994年改革规定缴费每年增加500日元,到1998年共增加160。日元,达到13300日元;关于厚生年金,1985年改革规定保险费的增加率为每5年提高2.2%,1994年改为每5年提高2.5%,2000年则规定在5年内维持保险费不变,之后每5年提高2.5%,2004年又计划到2025年将保险费率提高到27.8%。同时,考虑到人口老龄化使得未来领取养老金数量将急剧增长,日本政府将养老金给付年龄提高到65岁,以便将社会保险费率控制在30%以内,减轻被保险者的负担。 

    (三)社会养老保障与劳动市场是多阶段互动关系    社会养老金制度构建与改革对劳动力市场也产生巨大影响。1954年厚生年金保险制度规定将支付开始年龄由55岁提高到60岁,但由于当时很多民营企业实行55岁退休制度,从而导致55~59岁退休者生活困难,大量工人要求工作到60岁才退休。顺应这一要求,许多企业的退休年龄便逐渐推迟到60岁。1985年政府将养老金领取年龄提高到65岁的改革也使得企业界将退休年龄逐渐提高到65岁。 

    劳动力市场与社会养老保障并非简单的单向关系,而是复杂、双重、多阶段的互动。从日本经验来看,劳动力市场变革、就业模式转变等因素导致了现代日本社会养老保障制度的诞生,这是劳动力市场与社会养老保障互动的第一阶段;成型的社会养老保障制度和其他经济社会制度协同起来,又会推动劳动力市场演变,如失业率上升与大规模提前退休,这是劳动力市场与社会保障制度互动的第二个阶段;社会养老保障制度导致的劳动力市场演变会进一步引起社会养老保障制度的变化,而劳动力市场制度与结构特征则是一国社会保障制度基本模式与特征形成的重要基础和演化动力,这是劳动力市场与社会养老保障制度互动的第三个阶段。日本养老保险费率上涨对企业的收益造成严重影响,而企业为了减轻年金负担,必将减少雇用。另外,年金制度改革与保险费上涨很可能对经济复苏造成巨大冲击,这种制度影响了劳动者的劳动就业,从而降低了参与社会养老保险的人数,进一步制约了养老金的资金来源,加剧了国民年金的“空洞化”。 

二、劳动力市场变革成为中国社会养老保障制度改革的动因 

    很长时间来,中国劳动与社会保障体系是城乡二元的。户籍制度对城乡劳动力的流动做出严格限制,劳动者被固定在各自区域,城镇劳动者由国有企业雇佣,实行充分就业制度,乡村劳动力在集体经济体内劳动,形成典型城乡二元分割劳动力市场。在社会保障方面,国有企业给城镇劳动者提供终生就业岗位,建立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企业保障是城镇养老保障的主要形式。农村劳动力养老以家庭和土地保障为主,劳动者在年老之后主要依赖具有劳动能力的子女提供生活资料,并由子女提供老年服务,集体提供低水平补充保障,并为那些无子无女的“五保户”提供老年生活资料和服务。 

    20世纪70年代末期开始,中国就业结构和雇佣模式随经济体制改革而转变,成为中国养老保障制度改革的主要动因。经济体制改革打破了劳动力要素的城乡配置,农村劳动力大量转移到非农部门,并越来越倾向在城镇工作和生活,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明显不能满足他们的养老需求。同时,城镇非公有制迅速发展,大量年轻劳动者要么以个体工商户形式就业,要么在非公有制企业就业,但由于他们在收入水平和工作稳定性等方面与国有企业职工差异悬殊,难以被当时城镇职工养老保障模式覆盖。更重要的是,经济体制改革迫切要求国有企业降低劳动成本,打破终身雇佣制,建立适应市场经济的劳动雇佣制度,但企业统筹层次的城镇劳动保险制度导致企业社会保险缴费率高,明显阻碍了国有企业劳动用工制度改革。这三种力量结合起来,从不同方面对社会养老保障制度带来冲击。由此,1991年国务院要求逐步建立起基本养老保险与企业补充养老保险和职工个人储蓄性养老保险相结合的制度,将养老保险费用完全由国家、企业包办改为国家、企业、个人三方共同负担。随后,农民工、城镇个体工商户以及农村社会养老保障制度改革也逐渐提上日程。 

三、构建基于劳动力市场特征的中国社会养老保障制度 

      日本社会养老保障制度对中国具有特殊借鉴意义。不仅因为日本相对成功地度过了20%的人口老龄化阶段,也因为中日社会养老保障制度改革的一些背景条件类似,中国面临着日本曾经遭遇的状况:中日都是世界上老龄化程度最快的国家(中国老龄化落后日本大约20年),当前中国已经进入老龄化加速发展阶段,当前老龄人口比例已经与日本1990年代相当。在社会养老需求上,与日本一样,在快速工业化、城镇化过程中,中国城乡二元经济社会结构被打破,大量农村劳动力流入城镇非农部门,其社会养老保障问题成为突出问题。另外,早期日本与中国都形成了以终身雇佣和年功制度为基础的企业小社会保障制度为主,家庭承担实际养老照料和服务,以及较少国家社会支出的东方型社会养老保障制度模式,在制度路径依赖上讲,中国参照日本进行社会养老保障制度改革的成本相对较低。 

    (一)构建基于劳动力市场结构与特征的多层次养老保障制度体系 

    中国目前农业就业与非农就业之间的收入差距明显,又存在劳动力市场分割现象,非正规就业规模大。从我国实际看来,直接将现行正规就业养老保障制度扩展至非正规就业者和自雇者行不通,而应该建立多层次多元的社会养老保障制度。首先分别在城乡建立针对劳动年龄人口的基础养老金制度,作为最基础的养老金层次;在城镇基础养老金制度之上,还需要针对城镇劳动者的就业类型与特征建立多元的社会保险,如公共部门就业者(公务员与事业单位就业者)养老金制度、企业职工养老金制度以及自雇者、个体工商户养老金制度,分别将不同类型的从业人员纳入养老保险制度。 

    需要注意的是,我们不能继续以往多元分割的养老金制度,而要形成多元而有效衔接的城乡社会养老保障制度体系。2009年《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关系转移接续暂行办法》的颁布,意味着流动就业人员的养老关系将实现转接接续,这为实现城镇居民统一的基础年金奠定了基础。下一步要考虑农村居民基础年金和城镇居民基础年金的互动问题。目前城乡平均养老金的差距远远大于城乡就业者的收入差距,加剧了社会分配不公。虽然我国城乡就业的收入差距使得农村居民的基础年金要低于城镇居民,但是城乡基础养老金的差距不应该大于城乡就业者劳动收入的差距,且应该随着城乡就业者收人差距的缩小而缩小,并最终实现城乡统一的基础年金。 

    (二)加快基金制账户的建设 

    虽然基金制养老保障计划不能直接增加未来社会商品和服务的供给,但它可以从两方面降低未来的养老压力。首先,基金制可以为将来储备资金。如蔡防(2007)所言,基金制可以创造“第二次人口红利”的机会,即在人口结构趋于老龄化的情况下,个人和家庭的未雨绸缪产生一个新的储蓄动机,形成新的储蓄来源,并成为新的经济增长源泉。另外,基金制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代际劳动者之间分配养老资源的关系。在现收现付制下,退休老年人的养老资源来自代际之间相互抚养的承诺,今天的在职劳动者通过抚养退休老年人换取下一代劳动者在其年老退休后提供养老资源的承诺,是一种通过国家法律和政府力量保证实施的合同关系;基金制养老金能在一定程度上将退休老年人和在职劳动者的承诺转变成一种商品关系,退休老年人利用预先积累的养老金购买在职劳动者生产的商品和服务。现收现付制在人口年龄结构和经济发展平稳的经济体中比较有效,但对于中国这样迅速老龄化、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的国家,完全的现收现付制很有可能导致未来劳动者之间的代际矛盾,基金制则可以有效缓解这种矛盾,加快基金制建设便成为题中之义。 

    除覆盖率较低外,我国养老金账户还面临着两个主要问题,一是养老金账户的做实率仍然不高,虽然我国1998年开始在东北地区做实个人账户的试点,目前也已经推广到全国,但是由于政府财政补贴等问题,一些地区的个人账户仍然名存实亡;二是社会保险逃费率相当高,据我们初步计算,我国当前城镇职工社会保险的逃费率在20%以上。因此,需要加快社会养老保险基金建设,加大社会保险费的征缴力度和基金统筹部分的政府补贴力度;同时,努力完善信用体系,加强政府监管,促进养老金基金管理机构之间的竞争,以降低养老金私营化带来的各种交易成本,努力寻求在养老金管理机构的管理与投资成本、政府的监管成本以及养老金的收益率之间建立一种平衡。 

    (三)提高中央财政社会养老保障制度比例,确保养老金有效衔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