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手术患者围手术期护理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颈椎前路 手术 围手术期 护理体会
中图分类号:R473.6 文献标示码:B 文章编号:1729-2190(2008)10-0104-02
近年来,随着工业化社会的迅速发展,各种交通意外、工业和建筑事故、运动伤日益增多,复杂的颈椎创伤和疾病也越来越多[1]。另外,近年来人们对脊柱外科基础领域研究在不断的深入,影像学也不断发展,颈椎前路手术方法不断发展成熟[2]。由于颈椎的解剖复杂,位置重要,手术中涉及诸多的血管、神经等重要组织,且患者病情多复杂或合并脊髓损伤,术中术后常会出现各种并发症。为保证手术的成功,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围手术期的护理十分重要。现将我院2006年1月至2008年7月开展的颈椎前路手术围手术期的护理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病人共21 例,其中男19 例,女2 例,年龄12-62岁,21例均因外伤致颈椎骨折并脱位,其中第2~4颈椎骨折7例,第5~7颈椎骨折14例,全瘫4例,不全瘫17例。
1.2 麻醉及手术方法
全部病例均选择颈前入路,采用气管内插管全麻,于颈前右侧做横或斜切口。手术方式为单节段减压,颈椎间融合,髂骨植骨融合;单节段减压,前路钢板+髂骨植骨融合。
2 围手术期的观察和护理
2.1 术前护理
2.1.1 心理护理 颈椎手术风险较大,病人在抉择中会出现恐惧焦虑,紧张的应激心理反应,为了缓解病人的心理压力,采取以下护理措施:(1)护士多与病人沟通,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让病人相信护士。(2)及时与医生沟通,了解病人的治疗经过,详细向病人做好健康教育,使病人了解自己疾病的常规治疗和手术方法。(3)提供合适的时机让患者与手术成功者交流,增加其安全感。(4)调动亲友的力量在生活上关心爱护病人,可使病人增加与疾病抗争的信心,减轻患者对手术的顾虑,使其以心平气和的心态,良好的精神面貌接受手术。
2.1.2 术前训练 术前嘱患者做头颈过伸练习,坚持时间需3h 以上,另外,病人需做上下肢屈伸,持重上举运动,这样有助于功能恢复和术中对的耐受性。
2.1.3 呼吸功能训练 术前教会病人深呼吸和有效咳嗽,对有长期吸烟史气管炎症的病人,入院后即嘱其戒烟,必要时可使用超声雾化器进行雾化吸入或者应用抗生素,因吸烟可刺激气管容易出现咳嗽,术中易损伤周围血管、神经。
2.2 术后护理
2.2.1 生命体征监测:术后持续心电监护24~48小时,每30分钟监测记录血压、心率、心律、呼吸及血氧饱和度。注意观察患者面色、意识、皮肤粘膜色泽。本组2例术后出现血氧饱和度86%-90%,通过增加氧流量至6-8L/min,保持呼吸道通畅,氧饱和度升高至94%。
2.2.2 呼吸系统的护理:术后常规吸氧至病情稳定。经前路手术后创口内出血窒息和入睡后呼吸抑制,是术后最危险的并发症。故术后要特别注意观察呼吸是否通畅,频率是否正常,注意敷料包扎的松紧度,出现异常及时报告、处理。术后患者常因伤口疼痛而不敢咳嗽,护士应指导患者正确的排痰方法,床边备用吸痰机,同时做好口腔护理,预防呼吸道感染。
2.2.3 伤口的护理:术后随时观察伤口情况,如伤口有渗血,及时通知医生,并协助更换敷料,如伤口肿胀应及时与医生联系处理,同时保持引流通畅,严密观察引流液的量与颜色。如引流量>100ml/h,呈血性,持续3h,提示有活动性出血的可能[3],应与医生联系,当24h 引流量较多,颜色呈淡黄色时,提示有脑脊液漏的可能,应立即将负压解除,及时通知医生。
2.2.4 泌尿系统护理:颈椎手术由于位置的特殊性,手术较大,术后卧床时间长,一般都需要留置导尿,在留置导尿期间保持尿管通畅,定时夹管,增加饮水量,间歇导尿要定时进行,动作轻柔,避免诱发自主性反射异常(Autonomit Dysreflexia,AD)的发生[4]。
2.2.5 的护理
术后颈部严格的制动,预防椎骨块脱落。术后搬动患者至病床时,保持脊柱水平位,平卧6h,6h后协助更换,进行轴线翻身,置切口于身体上方,侧卧时用长枕支持背部,避免脊柱扭转。
3 康复护理
指导病人进行功能锻炼。①评估术后肢体的肌力,感觉适动情况,注意有无其他症状:如肢体麻痹,疼痛等不适以便制定具体的锻炼计划。②主动运动锻炼,肢体能活动的患者均要求作主动运动,以增强肢体肌肉力量,如手部可作握拳训练,每天50-100 次,也可指导患者作拇指与其他手指的对指运动,增加手指的灵活性,下肢可作踢腿功能锻炼,每天50-100 次,循序渐进,贵在坚持。③被动运动锻炼,防止关节长期不活动失去正常功能,做肢体被动运动,可保持关节韧带活动度,减慢肌肉萎缩,防止肌腱韧带退化和关节强直。各关节各方向被动活动时,幅度应从小到大,髋关节伸展及内旋,膝关节屈伸,踝关节内外旋等运动,同时按摩脚趾未梢小关节到大关节,以促进血液循环。
4 结论
颈椎前路手术风险大,并发症急,充分的术前准备和科学周密的术后护理及康复护理是手术成功,预防减少并发症的重要环节。术后护理重点要保持呼吸道通畅及颈部制动,加强功能锻炼,预防各种并发症,功能锻炼要循序渐进,持之以恒。
参考文献
[1] 王岩,白一冰,肖嵩华等.颈椎病前路择期手术后早期并发症分析[J],中华护理杂志,2004,24(2):538-541
[2] 毛宾尧,应中追,胡裕桐等.颈脊髓压迫与脊髓空洞症的形成和临床研究[J],中国矫形外科杂志,2006,19(10):1466
【摘要】目的:探讨腹腔镜手术围手术期的护理应用体会。方法:选择行腹腔镜手术的患者120例,对其围术期进行护理,对其临床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20例患者均恢复良好,无严重并发症的发生。结论:综合应用整理护理干预对腹腔镜手术围手术期的患者具有关键作用。
【关键词】腹腔镜 围术期 护理
腹腔镜手术具有创伤小、安全、术后恢复快等优点,在临床上得到广泛的应用,如在妇科手术、胆囊手术以及结石手术等。在对患者进行手术治疗时,对患者的围术期护理也具有重要作用,对患者的术前心理护理使患者安心接受治疗,以及术中和术后积极有效的护理取得较好的疗效、促进患者康复以及提高患者的满意度。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回顾2008年2月-2010年11月来我院进行腹腔镜手术的患者120例,其中妇科腹腔镜手术81例,胆囊切除手术26例,结石手术13例,其中女性患者92例,男性患者28例。
1.2 护理
1.2.1 术前护理 由患者在文化素质以及性格等方面的差异,对手术存在不同程度的恐惧心理,护理人员要针对其不同的心理进行细心的安慰、关怀和鼓励,向患者及家属详细介绍腹腔镜手术的相关知识,使患者了解手术的目的、麻醉及术后的注意事项等,对患者做好术前宣教工作,疏导患者的心理障碍,消除患者紧张、焦虑、恐惧的心理,树立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提高患者对护理人员的信赖程度,增加患者对手术成功的信心,从而以积极的心态接受治疗和护理。及时和患者家属沟通,和患者家属交流患者的病情和治疗效果,联合其亲友对其进行心理上的安慰、鼓励,关心、体贴患者,让其感受到亲情的温暖,不孤单,加速患者康复脚步。为患者提供一个舒适的环境,保持室内安静、整洁以及空气新鲜。温度在22~24℃,湿度在50% ~60%。
1.2.2 术前准备 帮助患者做好术前的相应检查,了解患者的既往病史,在进行腹腔镜手术时要进行气腹,腹内压升高使膈肌上抬而导致胸内压升高,肺顺应性降低引起静脉系统受压,影响呼吸循环功能,所以术前要对患者测定心肺功能,防止患者在手术中发生呼吸循环功能障碍[1]。手术前一日清洁术区皮肤,因为在脐部做穿刺,所以注意脐部应彻底清洗干净、消毒并防止破损,可用2%碘酊浸泡1min左右,再用75%酒精清洗。术前禁食8h,禁水4h。术前30min麻醉给予留置胃管,和手术室护士交接清楚术前准备情况。
1.2.3 术中配合 护理人员做好手术的准备工作,调节手术室内的温、湿度。术中严密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以及无菌操作[2]。建立人工气腹,随着CO2进入腹腔,将病人改为臀高头低,并随时按照医生的要求及时更换。每15 min测量一次患者的生命体征,密切注意患者血氧饱和度的变化,及时给予面罩吸氧。了解患者的感受并指导病人与医生配合。使用内衬软垫的肩托,患者的手臂不可过度外展。全麻后患者眼睛过长时间睁开会导致球睫膜水肿,及时给以患者点眼药水等[3].
1.2.4 术后护理 手术后患者去枕平卧6h头偏向一侧,按全麻常规护理,患者麻醉清醒后可侧身活动,取半卧位,以利于呼吸和血液循环。严密观察患者术后的生命体征,注意患者的神智、意识和呼吸情况。术后每30分钟测1次血压、脉搏,连测4次,如果患者血压平
稳,可每日测4次。术后2~3d内体温会稍有升高,不超过38.5°C,若持续发热,考虑是否有感染或并发症,协助医生寻找原因,作出相应处理。由于术中牵拉及患者对麻醉的反应,患者会出现恶心、呕吐等症状,症状严重者,给以肌注灭吐灵10mg。对呼吸抑制的患者给予吸氧,一般为2-4h,根据患者的血氧饱和度或者医嘱进行调整吸氧时间。
1.2.5 饮食护理 患者术后12h内禁止饮食,逐渐进流质食物、半流质食物、软食逐渐过渡到正常饮食。未通气前禁食豆制品、奶以及糖类,排气后可给低脂、高蛋白、维生素、易消化的食物,切忌食用刺激性的食物
1.2.6 出院指导 患者出院时,嘱咐患者注意休息和饮食卫生,加强营养。不宜参加体力劳动,加强体质锻炼,注意劳逸结合,并定期复查。
2 结果
120例患者均恢复良好,无严重并发症的发生,均康复出院。
3 讨论
腹腔镜手术是利用光电以及计算机技术在电视屏幕上显示盆、腹腔脏器,使器官不必暴露在空气中,对腹腔脏器干扰小。腹腔镜技术具有创伤小、安全、恢复快、疼痛轻、并发症少等优点。对腹腔镜手术患者术前做好充分准备,有针对性进行心理护理以及术前宣教,正确实施围手术期护理措施,严格遵守无菌操作,是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保证手术的顺利完成、提高护理质量以及患者满意度的关键。
参考文献
[1]刘芬,陈志芳.腹腔镜胆囊切除围手术期护理[J].职业与健康,2010,2.4(26):455-457.
【关键词】 甲状腺;切除;围手术期;护理
作者单位:458000 鹤壁,鹤煤总医院护理部 甲状腺疾病是临床常见病,而且常常会采用手术治疗,但甲状腺手术部位特殊,周围血管、神经丰富,容易发生并发症,影响患者康复,甚至危及生命。因此做好围手术期的护理显得尤为重要[1]。我院2009年1月至2010年12月共实施甲状腺手术患者65例,手术治疗效果较好。现将甲状腺患者围手术期的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选取2009年1月至2010年12月在我院施行甲状腺手术患者65例,其中男19例,女46例,年龄20~62岁,平均年龄(42.2±2.9)岁。临床表现以颈前区包快伴或不伴疼痛。其中甲状腺瘤32例,结节性甲状腺肿16例,甲状腺功能亢进11例,桥本氏病6例。所有患者术前进行甲状腺功能及血浆钙离子测定均在正常范围,检查发音正常。
2 结果
本组病历例行单纯瘤体摘除术16例,甲状腺大部切除术49例。术后发生声音嘶哑1例,无甲状腺危象及死亡病历。经有效护理后患者病情明显好转,无新并发症出现患者积极配合治疗,预后良好。
3 护理
3.1 术前护理 ①一般护理:a.评估患者全身情况,认真执行医嘱做好术前各项辅助检查,了解有无气管受压或移位。b.术前3 d将患者双肩垫高20~30 cm,头后仰平卧2 h,每天1~2次,利于耐受手术时的特殊。c.术前连续3 d监测基础代谢率,检查前1 d晚餐宜少食。d.术前测定血清钙、磷,了解甲状旁腺功能[2]。e.术前1 d术野备皮,清洗颈部、胸部污垢,以防术后感染。②心理护理。甲状腺手术部位特殊,靠近血管、咽喉部,患者术前多数有恐惧心理。护士应给予患者良好的心理干预和健康指导,以减轻其紧张、焦虑程度。术前向患者详细介绍病情及手术的必要性和安全性,使其树立战胜疾病信心。对精神过度紧张或失眠者,可予以适量的镇静剂。让患者与病区内同类患者交流,有条件时还可观看手术录像,使其解除顾虑,建立对手术成功的信心,主动配合手术治疗[34]。
3.2 术后护理 ①一般护理。术后患者首先取平卧位,头部偏向一侧,以防呕吐误吸。患者清醒后改半卧位,不但便于咳嗽排痰,防止肺炎及肺不张,也有利于引流顺畅,保证呼吸通畅。②监测生命体征。术后严密监测呼吸、血压、脉搏及体温的变化,尤其注意观察有无呼吸困难、呛咳、声音嘶哑等症状。床旁常规备气管切开包,以便快速抢救。③饮食指导。全麻清醒后可饮少量凉水,观察有无呛咳、误咽现象。术后6 h后可进冷流质饮食,避免热饮食引起颈部血管扩张增加出血机会,观察有无呛咳发生[5]。术后1~2 d逐步过渡到半流质饮食、普食。术后1周忌刺激性食物,多进高热量、高蛋白食物,鼓励少量多餐。④术后出血和引流管的观察护理。伤口出血多发生于术后24~48 h,易导致呼吸困难,甚至发生窒息,是最危急的并发症,观察及护理时应注意:①妥善固定引流装置,保持引流通畅,防止管道被折叠和压迫。②注意观察引流液的量、颜色及性状,每日更换引流袋。③严密观察患者颈部有无皮下淤血及肿胀,避免压迫气管引起窒息。④术后24 h内避免多说话,同时要减少颈部活动,以减少手术部位渗血。发现敷料渗血应及时更换,如观察引流量较多,引流速度过快及颜色鲜红时,应及时报告医生处理。
3.3 并发症的观察与护理 ①呼吸困难和窒息。呼吸困难和窒息是术后最危险的并发症[6]。常见原因:切口内出血压迫气管;喉头水肿;气管塌陷;痰液阻塞。术后48 h内护士严密观察患者呼吸、脉搏血压及手术切口渗血情况,注意观察患者颈部有压迫感、呼吸困难、口唇发绀、心率加快等症状,一经发现立即通知医生随时进行床旁抢救。术后痰多不易咳出者,应帮助和鼓励患者咳痰,协助拍背,雾化吸入等。②喉返神经损伤[7]。术后护理人员应留意患者发声情况,正确评估其声音变化。患者清醒后向患者进行简短提问,早期判断有无神经损伤。本组发生1例喉返神经损伤,通过认真做好解释工作,消除了患者恐惧心理,同时叮嘱患者减少发声,给予声带充分休息,并鼓励患者配合药物、理疗、针灸等临床治疗,恢复良好,康复出院。③甲状腺功能低下。术后应密切观察患者有无面部、口唇周围或手、足针刺感、麻木感甚至强直感等低钙血症症状,若患者发生抽搐,应立即监测血钙浓度,进行10%的葡萄糖酸钙静脉推注,症状缓解后继续口服钙剂,限制含磷高的饮食(如蛋类、乳品等)。④甲状腺危象。甲状腺危象是甲状腺术后最严重的并发症之一,以高热、大汗、心动过速、心律失常、严重呕吐、意识障碍等为特征的临床综合征,常发生在术后12~36 h内,若不及时处理,病情迅速发展、甚至死亡。术后监督患者碘剂补充是预防甲状腺危象的重要措施。保持患者正常体温,使患者体温尽量保持在37℃左右,如发现术后体温、脉搏等的变化及时报告医生。
4 讨论
甲状腺手术是一项风险较大、有潜在危险的手术。术中、术后24~48 h可发生危及生命的并发症。所以,围手术期精心细致的护理是治疗成功的重要因素。本研究中,65例甲状腺手术患者术后发生声音嘶哑1例,无甲状腺危象及死亡病历。经有效护理后患者病情明显好转,无新并发症出现患者积极配合治疗,预后良好。因此,术前正确评估,加强心理护理、术后认真细致观察,精心护理能及时发现病情变化,可以预防和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甲状腺手术患者治疗效果。
参 考 文 献
[1] 熊云新.外科护理学.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148.
[2] 陈为丽.甲状腺腺瘤切除术52例护理体会.海南医学,2009,20(3):259260.
[3] 席晓风,王玉凤,张英华.甲状腺内镜切除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体会.当代医学,2010,16(14):127.
[4] 李叶梅.82例甲状腺功能亢进患者行甲状腺大部分切除术的围手术期护理.全科护理,2010,8(19):17351736.
[5] 宋爽,陈显春,王泽惠,等.腔镜甲状腺手术围手术期的护理.护理杂志,2008,25(4):4344.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10―0426―01
我国随着生活条件的不断改善和医疗保健事业的日益发达,人均寿命普遍延长,人口老龄化日益明显,需要手术治疗的高龄患者相应增多。高龄患者由于体内各重要器官已出现推行性变化,对手术的耐受性差,且常合并有不同程度的慢性器质性病变,导致机体整体调节机制减退,适应能力下降,手术成了一种重大的应激原,特别容易发生术后并发症,严重影响术后恢复,甚至危急生命。2010年1月~2012年3月,我科对80例65岁以上高龄患者行腹部外科手术通过精心护理取得比较理想的效果,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1临床资料
本组高龄腹部手术患者80例,其中男58例,女22例,年龄最大91岁,最小65岁,平均79岁,其中胆道手术42例,胃癌根治术19例,结肠癌根治术18例,直肠癌根治术11例,阑尾炎8例,腹股沟疝气8例,肠粘连松解术9例,其他手术5例,经治疗均愈合出院。
2护理
2.1术后护理
2.1.1心理护理 评估患者手术后的心理状态,注意观察患者的情绪反应,多数患者术前对自己的疾病和手术治疗会产生不同程度的心理反应,主要为焦虑和恐惧,应鼓励病人诉说自己的心理感受,分析原因和程度,指导病人学会减轻或消除焦虑,恐惧心理调节方法,如:听音乐,看电视,外出散步,肌放松训练等,与医护人员或同病室病友谈心。护理人员以热情的态度,优良的护理服务和舒适的环境取得患者的信任,设身处地为老年患者考虑,解决问题,以取得他们的信任,利用各种治疗护理的机会主动接触患者,并及时提供以下手术信息:详细介绍病情,阐述手术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对手术的安全性做出恰当的评估:介绍医师,麻醉师,护师的资历,技术水平,让老年患者感到自己受到重视,以满足其自尊心,对于病情重的患者和难度大,危险性高的手术,介绍手术方案是经过多久讨论制定的最佳方案,使患者感到医生,护士非常了解其病情,十分重视手术,因而产生信任感,用通俗易懂的语言恰如其分地介绍手术中可能感受到的痛苦体验,使患者有一定心理准备[1]。
2.1.2术前对高龄患者要进行详细的辅助检查,全面了解患者心,肺,肝,肾和凝血机制,血型,基础病类型等情况,以对手术的风险,患者耐受力,手术并发症的耐受性做出比较客观的判断,有合并症的患者要积极对症治疗。
2.1.3术前教会患者一些放松技巧,如有效咳嗽,深呼吸,床上解大小便,请手术后恢复好的老年患者现身说法,使患者受到鼓舞,积极配合术前准备,愉快地接受手术治疗。
2.1.4加强营养,改善身体素质,术前给予白蛋白,高维生素饮食,进食困难者给予静脉高营养,酌情给予输血或输血浆,以利于术后切口愈合。
2.2术后护理
2.2.1生命体征的监护 高龄患者手术后抵抗力急剧下降,生命体征的恢复需要较长时间,因此要严密观察高龄患者的生命体征,心电图,指末氧饱和度,血气分析及电解质变化,及时做好记录。患者术前有心血管基础病易在术后发生心律失常,在加上手术产生的应激,切口的疼痛,心脏负荷加重,更容易出现心律失常或心力衰竭,本组发生3例心律失常,均及时发现并控制。
2.2.2由于肺功能减退,高龄患者术前多伴有慢性肺疾病,因此预防肺部感染是首要措施,其中关键因素是保持呼吸道通畅[2]。每日雾化吸入2次,以稀释痰液利于排出,协助病人翻身,拍背,指导病人深呼吸,主动咳嗽,解除手术插管引起痰多而粘稠给病人带来的不适,预防呼吸道感染。对不能自主排痰者,应事先准备好吸引器。促使呼吸道储留痰液排出,本组8例经扣背排痰,雾化吸入和使用抗生素等方法处理,肺部感染得到有效控制。
2.2.3 引流管护理 保持各引流管通畅,避免扭曲,堵塞。每日观察记录引流液的颜色,性质和量,根据引流管放置的不同位置,熟悉不同引流管的拔管指征,给患者做好相应的健康宣教。患者翻身时注意先将引流袋妥善放置,避免患者翻身时将引流管抽出。离床活动时将腹腔引流袋妥善固定在腰以下,引流袋不能高于引流管出口,避免引流液倒流而引起感染。
2.2.4 早期活动[3]由于老年人耐力较差,生命体征平稳后,在患者情况允许下,术后第一天,可先试行在床上做起,增加翻身次数,第二天可适当下床活动(下床时要注意避免跌倒等意外发生,由护士搀扶慢慢坐起),根据患者情况,可适当增加活动量,以促进肠蠕动恢复。
2.2.5 预防下肢静脉血栓:随着年龄的增大,深静脉血栓发病率也逐步增高,80岁人群发病率是30岁人群的30余倍[4]。高龄腹部手术患者,血液粘度高且末梢循环差,术后早期必须鼓励患者起床活动,防止下肢深静脉血栓。麻醉作用尚未完全消失前,协助患者下肢做屈伸动作,同时进行按摩,也可使用抗栓泵,6h后协助患者翻身,抬高双下肢20度到30度,可加速下肢静脉回流,尽量避免在下肢输液。
2.2.6 饮食护理 术后在患者胃肠道功能恢复,胃管拔除后,试行饮食。对术后患者出现食欲差,无食欲者,护士应了解患者饮食喜好,病情许可情况下,先给患者喜爱的饮食,鼓励患者通过多咀嚼来刺激味觉,以促进食欲。以后逐渐增加饮食,食物宜新鲜,注意补充高热量,高蛋白,低脂,富含维生素饮食,如牛奶,鸡蛋,瘦猪肉,豆腐,鱼类,虾类,新鲜蔬菜水果等,一次性进食不宜过多,宜少食多餐。糖尿病患者给予糖尿病饮食。
3 小结
总之,由于高龄病人免疫力下降,生理储备能力和代偿功能逐渐减退,机体处于高负荷状态,再加上老年机体反应差,同时并存较多疾病,必然会影响到手术的效果和术后的康复。因此对高龄患者应加强巡视,严密观察病情变化,耐心正确地进行术后指导,及时地发现问题,及时处理,给予全面的精心护理和无微不至的照顾,加上完善的治疗,能够有效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使高龄患者顺利康复出院。
参考文献:
[1] 崔云.普外科老年病人的术前心理护理.临床护理,2010,18(12):217
[2] 刘言平.高龄患者腹部手术后并发症的护理.吉林医学,2010,9(25):4391-4392
【关键词】 胃癌患者;围手术期; 护理
胃癌是消化道最常见的恶性肿瘤,在我国各种恶性肿瘤中占据首位,年死亡率25.23/ 10万,好发年龄在50岁以上,男女比例约为2:1[1]。 目前,手术治疗仍是胃癌患者的首选[2]。本院从2008年1月至2009年12月共收治360例胃癌患者,疗效满意,现将围手术期的护理措施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患者360例,男258例,女102例,年龄最小40岁,最大76岁,平均51岁,其中,胃窦癌201例,贲门癌159例,术前均有胃镜检查加病理活检,均报告为腺癌。
1.2 方法 在硬膜外麻醉或全麻下行胃癌根治术
1.3 结果 本组360例,死亡1例(有器质性心脏病,并发心衰死亡,其余359例均治愈。并发症:粘连性肠梗阻2例,十二指场残端瘘1例,胃排空障碍1例,下肢深静脉血栓1例,经积极治疗和护理,均痊愈出院。
2 术前护理
2.1 全面而准确评估患者 患者入院后,护士要主动亲切地和其沟通交流,询问病史,介绍住院环境,了解本次就诊原因,认真测量生命体征,并细致观察其精神、面色、营养状况,并注意阅读其现有的辅助检查报告单,由此,对患者目前的心理状况、饮食、睡眠、活动、体质、病变部位,进展情况以及患者本人对疾病的自知程度,个人文化层次,性格特征和社会支持情况有了基本了解,尽快作出全面而准确的护理评估,便于实施下一步的护理计划。
2.2 因人而异实施心理护理 患者入院后,约20%患者已明确知道自己的病情,对治疗抱着积极的态度,同时对手术抱着既恐惧又期待的心理。针对此类患者,护士和医生、患者家属沟通后,应采取开放式谈话,充分利用身边已经治愈的真实例子,来打消其恐惧和疑虑心理,在短时间内调动患者的信心和勇气,来迎接手术;约50%患者,对疾病将信将疑,处于一种焦虑不安的状态,心理上极度敏感和脆弱,护士要在一定时期内,和医生,患者家属保持口径一致,制造一种“善意的谎言”,说明手术的必要性,积极开展人性化护理,实施护理关怀,促使患者在一种较为平静的心理状态下,主动接受手术治疗;约30%的患者对疾病根本不知情,此类患者情绪较稳定,他们更需要健康知识上给予指导和帮助。
2.3 完善各项辅助检查,给予预防性治疗 协助患者进行进一步的检查,如X线钡剂造影、CT、B超、心电、化验等等;根据检查结果和个人体质,选择性地应用营养心肌、降血压、降血糖等药物,贫血患者输入血制品,从而有效地改善心肺功能,调节酸碱平衡,提高机体免疫力,从而增加对手术的应激性。
2.4 饮食指导 一般患者以高蛋白、高热量、高维生素易消化饮食为主,注意少量多餐。术前12 h禁食水。
2.5 术前适应性训练 教会患者深呼吸和有效咳嗽,说明半坐卧位的方法和意义,必要时学会床上大小便,教会患者自行调节卧位和床上翻身的方法,以适应术后的变化。
2.6 积极术前准备 遵医嘱进行备皮、灌肠、留置胃管和尿管。
3 术后护理
3.1 护理 硬膜外麻醉平卧6 h或全麻清醒后,如血压平稳应取半卧位,保持腹肌松弛,减轻疼痛,也有利用呼吸和循环,同时有利于腹腔引流液排出[3]。
3.2 管道护理 病区护士应和手术室护士对管道进行严格交接并有记录,给予妥善固定,对吸氧管、胃管、营养管、腹腔引流管、尿管等,分别说明各个管道的名称、放置位置及目的,交待配合要点并强调这一阶段的配合对手术成功至关重要,从而争取患者及家属的有效配合,防止管道堵塞、自行脱落或私自拔管等不良事件发生。
3.3 保持呼吸道通畅,有效吸氧 胃癌患者术后,由于一侧鼻腔插胃管和营养管,宜采取鼻导管吸氧法从另一鼻孔插入,流量2 L/min,吸氧时间随病情而定,一般1~2 d。注意清洁鼻腔,保持呼吸道通畅,定时监测血氧饱和度的变化,最低保持在90%以上。
3.4 生命体征的监测 持续心电监护,观察体温、脉搏、呼吸、血压和血氧饱和度的变化。术后每30 min测量一次,平稳后改为1~2 h一次。术后两天内,出现低热,属于“外科手术热”,它是腹腔内少量渗液通过腹膜吸收后出现的一过性发热,但如果持续发热,甚至超过38.5℃,应及时报告医生,检查是切口感染、肺部感染、还是吻合口瘘引起,及时进行处理。对年老、体弱、有心脏病史的患者,尤其加强心电图的观察,发现房颤、早搏、心率加快、异位心律时,应立即报告医生进行有效处理;对血压不稳定的患者,除了及时报告医生用药外,还应注意用药效果,要严格根据血压来调节多巴胺或硝酸甘油的滴速。
3.5 保持有效胃肠减压 术后采取胃肠减压的目的,是减少胃肠道积气、积液,减少吻合口的张力,促进伤口愈合,防止吻合口瘘。护士应把胃肠减压的机理向患者及家属讲清楚,从而争取他们的有效配合;同时护士要主动定时巡视病房,观察胃管是否受压、扭曲,并及时倾倒胃液,使之保持在一定负压状态。如果胃管持续数小时未见引流液,护士要主动查找原因,看是否堵塞,必要时在医师指导下,适当用生理盐水冲洗胃管,以免盲目操作引起吻合口瘘,或吻合口破裂出血。
3.6 加强腹腔引流管的护理 腹腔引流的目的,是引流腹腔内渗血、渗液,避免腹腔内液体积聚致继发感染和脓肿形成。护理时注意:麻醉清醒血压平稳,协助患者取半卧位,有利于腹腔引流;避免管道扭曲、受压、脱落;认真观察并及时倾倒引流液,记录引流液的量、色和性质。若术后数日腹腔引流液变浑浊并带有异味,同时伴有体温下降后又上升,应疑为腹腔感染,应及时通知医师;严格无菌操作,每日更换引流袋。
3.7 饮食指导 术后暂禁食水,待肠蠕动恢复后,可遵医嘱拔除胃管,少量饮水,观察有无腹胀、腹痛,如无不适,可逐渐由流食、半流食、软食向正常饮食过度。注意一定要少食多餐,细嚼慢咽。食后忌平卧,防止食物返流,易取半卧位或适当活动,有利用消化和吸收。
3.8 活动指导 术后尽早协助患者进行肢体的伸屈运动,预防深静脉血栓形成;并鼓励患者深呼吸,有效咳嗽和排痰,防止肺部感染发生;协助患者尽早进行床上或床下活动,预防粘连性肠梗阻的发生。
4 讨论
通过对360例胃癌患者实施围手术期护理,笔者深深地体会到,术前准确的护理评估,有针对性地调理患者的心理和生理状态,可以有效地提高患者对手术的应激性;术后严密监测生命体征和心肺功能,加强对胃管和腹腔引流管的护理,合理安排患者的活动和饮食,正确使用抗生素,有效地减少了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提高了手术成功率。总之,全面而科学地实施围手术期护理,是胃癌患者手术成功的重要保障。
参 考 文 献
[1] 曹伟新,李乐之.外科护理学.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218-221.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择我院2014年1月至2016年1月期间收治的阑尾炎手术患者11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诊治顺序将110例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均55例。观察组男女患者比例为38:18,最低年龄为18岁,最高年龄为54岁,中位年龄为(33.43±4.73)岁。对照组男女患者比例为35:20,最低年龄为20岁,最高年龄为55岁,中位年龄为(34.64±5.36)岁。组间一般资料经统计学检验后P>0.05,可做进一步对比与研究。
1.2 方法:观察组阑尾炎手术患者围术期实施全面化护理干预服务。
①术前护理。阑尾炎发病较急,多数患者尚未做好心理准备,因此在手g治疗前会出现明显的焦虑和不安等消极情绪。对此护理人员需要主动与患者交谈,安抚患者的焦虑情绪,提高患者的手术治疗信心,帮助患者调整心态,提高患者依从性。
②术后护理。术后,护理人员需要帮助阑尾炎患者调整至合适的,将患者的头部偏向一侧,避免窒息[1]。及时告知患者手术结果,向患者讲解术后禁食禁水的必要性,待恢复正常饮食后,对患者的饮食习惯和结构进行调整和干预,以流质及半流质食物为主。同时,护理人员需要结合患者的恢复情况,适时鼓励和指导患者下床活动,帮助患者早日恢复健康。
对照组阑尾炎手术患者围术期实施常规护理干预服务[2]。
1.3 观察指标
对两组患者术后下床活动时间、排气时间以及住院时间等恢复情况及并发症发生情况进行观察和统计。同时调查和对比两组患者对护理干预服务的满意程度。
1.4 数据处理
采用SPSS19.0对两组阑尾炎手术患者接受不同围术期护理干预服务期间形成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和处理,采用t对组间术后恢复情况的差异性进行检验,采用卡方对组间并发症发生率及护理满意度的差异性进行检验,以P
2.结果
2.1 组间术后恢复情况对比
据统计,两组阑尾炎手术患者在接受不同护理干预的围术期护理服务后,组间术后下床活动时间、排气时间以及住院时间方面的恢复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干预后的相关指标(P
2.2 组间并发症发生率及护理满意度对比
据统计,两组阑尾炎手术患者接受不同模式的围术期护理干预服务后,组间并发症发生率及护理满意度方面均存在显著性差异(P
3.讨论
阑尾炎是一种发病率较高的外科急腹症[3],不仅使患者饱受折磨,还对患者的身心健康造成了严重的损害,手术治疗是临床治疗阑尾炎的首选方式[4]。本次研究中,观察组阑尾炎手术患者围术期实施全面化护理干预服务,对照组阑尾炎手术患者围术期实施常规护理干预服务。结合所得结果,前者术后下床活动时间、排气时间以及住院时间较比后者各观察指标所用时间明显偏短,前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护理满意度分别为3.64%和96.36%,较比后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14.55%及护理满意度83.64%明显更为理想,组间差异经检验后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综上所述,全面化护理干预在阑尾炎患者围术期中的应用效果显著,有效缩短了患者的术后恢复时间,预防和降低了阑尾炎术后腹腔脓肿、切口感染等并发症的发生,提高了患者满意度,值得予以更大范围的推广和应用。
参考文献:
[1] 杨晓琳.探讨阑尾炎围术期患者参与制定护理计划的实行效果[J].大家健康(中旬版),2013,7(4):58.
[2] 朱黎云.舒适护理在急性化脓性阑尾炎围术期的应用体会[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3(18):2438-2439.
1 对象和方法
1.1 对象
从2000年1月至2010年1月在我院进行各类截肢手术的老年患者43例,年龄80-92岁,平均82.54岁,其中男性16例,女性27例。病因分别为:急性动脉梗塞、下肢动脉硬化、闭塞性脉管炎、外伤、烫伤、糖尿病及恶性肿瘤。43例老年截肢患者中合并高血压19例,冠心病8例,糖尿病12例,慢性肾功能不全4例,贫血18例,低蛋白血症9例。
1.2 治疗方法
43例老年患者入院后5-19天手术,在硬膜外麻醉或全麻下手术,手术时间30-60分钟,平均42分钟,术中输血,术后切口一期愈合34例,延迟愈合9例。
1.3 术后处理及随访手术后24 h内应注意观察局部有无出血。在患者床旁准备止血带以随时处理出血情况。上止血带时,切忌在双骨肢体(如前臂、小腿)上扎,因为压不住血管,起不到止血作用。如系髋关节离断术后,为防止股动脉出血,可在床上备大重量砂袋,以利压迫止血用。截肢术后肢体残端可适当垫高,以防局部出血或肿胀。观察残端伤口情况,如有无发热、红、肿、剧烈疼痛等,此常为局部感染的征象,如出现以上情况应尽快告知主管医生早作处理。截肢后因为肌肉力量的不平衡,下肢截断部位以上的关节,常易发生屈曲、外展畸形,可严重影响之后假肢的安装。因此术后固定或包扎患肢时,应维持截肢残端于伸展位,保持残端固定于功能位。即使为防止出血或肿胀而垫高残端,2 d之后要尽快放平。尤其大腿截肢术后,为防止髋关节屈曲畸形可使用副木控制屈曲。如截肢后残端发生屈曲挛缩畸形,可用皮肤牵引法予以纠正。
2 护理
2.1 术前护理
2.1.1 心理护理
截肢术是对患者的巨大打击,其心理状态的变化一般要经过震惊、回避、承认和适应等四个阶段。老年患者更易表现出悲观、沮丧等不良情绪,甚至是不配合治疗。因此加强观察疏导,细致耐心地解释与护理,主动关心安慰患者,稳定他们的情绪,帮助患者重新树立自尊和自信,从而减轻或消除心理障碍,以最佳的心理状态接受治疗。
此外,还要做好患者及其家庭成员的咨询工作,让其了解截肢后、伤残程度和假肢的选择,并简要介绍康复的计划、方法等,使患者能够得到家庭成员的鼓励和帮助,更利于患者术后恢复。
2.1.2 手术区域皮肤护理
老年患者大多有慢性基础疾病,易发生切口皮肤感染及损伤,以致无法在计划手术的区域内做切口,影响手术操作与效果,甚至导致手术无法进行。因此,术前护理一定要做到主动观察,有无破溃等,并防止其发生,为手术实施创造理想的皮肤条件。
2.2 术后护理
2.2.1 心理护理
术后患者因切口疼痛及肢体缺失感而产生烦躁不安等不良情绪,护士应及时与患者沟通,安慰患者,消除紧张情绪,减少其不必要的忧虑,强调功能锻炼的重要性,以提高患者配合锻炼的积极性,创造一个良好的康复环境。
2.2.2 残端护理
由于老年患者的营养状况不良,截肢后的残端容易发生感染、肿胀、疤痕和残肢关节痉挛等症状。术后严密观察体温变化及残端周围的肿胀情况,保持敷料的清洁、干燥,引流的通畅,及时更换切口敷料,发现残端红肿或有渗出液,及时通知医师,配合治疗。
2.2.3 皮肤护理
由于老年患者的皮肤松弛干燥,缺乏弹性,皮下脂肪萎缩、变薄,皮肤易损性增加,再加上患者术后长期卧床,全身营养障碍,营养摄入不足,出现蛋白质合成减少,负氮平衡,皮下脂肪减少,肌肉萎缩,一旦受压,易引起血液循环障碍,出现压疮。术后使用气垫床,护士应经常帮助患者翻身,经常改变,减少对组织的压力,保持患者及床褥的清洁卫生,使患者的皮肤清洁干燥。同时,增加病人营养,给予高蛋白、高热量、高维生素饮食,保证正氮平衡,促进创面愈合。
2.2.4 预防各种残肢病发生
保持残端关节的活动范围和肌力,可以使用弹性绷带包扎,术后及伤口拆线后,持续进行弹性绷带包扎是预防和减少残肢肿胀,促进残肢成熟定型的关键步骤。绷带应24小时包扎,但每天应换绷带4—5次,注意残端卫生,每天用水清洗后擦干。弹性绷带松紧度应越往残肢末端部缠得越紧,以不影响残端血液循环为宜。
2.2.5 康复锻炼
为了使患者更好地恢复自理能力,防止残肢功能的丧失,应指导患者积极进行功能锻炼。由于卧床时间较长,下床时患者可能出现头晕、恶心、呕吐等现象。患者应首先练习下床站立,待患者适应后再练习扶拐行走(也可用助步器练习站立及行走)。下床方法:患者先移至健侧床边,健侧腿先离床并使脚着地,患肢外展,屈髋
2.3.6 出院指导
出院后应指导老年患者及家属要合理安排患者的饮食,制定锻炼计划,循序渐进地进行功能锻炼,指导患者及家属使用假肢的方法,遵医嘱按时服药,控制慢性疾病,定期复诊,检查残肢伤口的愈合情况和功能锻炼情况。
3 小结
老年截肢患者其手术能否顺利进行,术后残肢功能恢复的好坏与围手术期的护理质量密切相关。术前的心理护理及手术区域的皮肤护理为患者创造了良好的条件,术后截肢残端的护理、皮肤护理以及正确的功能锻炼都是取得良好术后疗效的重要保障。积极负责地进行老年患者截肢手术的围手术期护理,有助于高龄患者截肢手术的安全,使高龄患者截肢手术能安全渡过手术,使患者早日康复。
参考文献
关键词: 喉癌;;护理
护理是基础护理中的一个重要内容,它在促进疾病转归、保持患者舒适以及保证患者安全等方面起到了关键的作用。喉癌是头颈部常见的恶性肿瘤,占全身恶性肿瘤的2.1%[1]。由于其手术方式的特殊性,对于护理有更高、更具体的要求。笔者对2004~2006年在我院手术的80例喉癌患者进行了围手术期的护理研究与观察。现介绍如下。
1 临床资料
2004年7月~2006年2月我科共收治喉癌患者80例,男71例,女9例,男女比例为7.9∶1;年龄34~87岁,平均60岁。其中做全喉及近全喉切除术者26例,占32.5%;支撑喉镜下CO2激光手术者24例,占30.0%;喉声门上水平及水平垂直部分切除术者16例,占20.0%;喉垂直部分切除者14例,占17.5%。手术中同时做颈廓清术的33例,占41.3%。经过正确的护理,患者颈部切口7天愈合率为95%,气管造瘘口处10天愈合率为90%,而愈合欠佳者基本上为糖尿病患者或感染所致。
2 未行气管切开的喉癌手术
局限于一侧声带膜部的早期声带癌,多采用支撑喉镜下CO2激光手术,该手术具有术后发音功能好、手术创伤小、无需行气管切开术的优点,因此在围手术期没有特殊要求,按照常规给予全麻未完全清醒时去枕平卧,头偏向一侧;麻醉完全清醒后,可逐步起床活动。
3 行气管切开的喉癌手术
3.1 术前
3.1.1 保持自由
喉癌患者在手术过程中为了使颈部术野充分暴露,需使用颈过伸的,理论上需要肩下垫枕练习仰伸位,但晚期喉癌患者多存在不同程度的呼吸困难,因此在术前采用自由,以确保患者舒适、安全,有利于呼吸为原则。注意不让颈部扭转或过于前屈、后仰,以免使气管受压引起呼吸困难加重。
3.1.2 练习正确坐起 术前要让患者练习正确的坐起方法:右手支撑在床边,以右手为支撑点,左手托在枕后,缓慢坐起,保证头、颈、肩部在一条直线上,颈部尽量不动。
3.2 术后
3.2.1 术后运送搬动患者
由3~4人运送搬动手术后患者,专人保护头颈部,使身体呈轴位平移,轻稳抬起患者至病床上。
3.2.2 术后一般
喉垂直部分切除术和喉全切术:全麻未完全清醒时,取去枕平卧位;麻醉完全清醒后,床头抬高30°~45°[2],必要时用砂袋或小枕头固定头颈部。一方面有利于术后患者呼吸和减轻颈部组织充血、水肿,另一方面能够促进颈部伤口的引流,促进分泌物的排出,防止肺部并发症,同时可使头颈部轻度前倾,以减轻颈部皮肤缝合的张力。 喉声门上水平部分切除术和喉水平垂直部分切除术:其手术特点是均有舌根与残喉拉拢缝合,因此确保手术成功的重要条件就是防止头部过度后仰,保证较紧张的缝合喉口不裂开,使伤口顺利愈合。所以,术后即刻为头下垫枕,以减轻残余喉体悬吊在舌根上的张力和颈部横行切口的张力;术后4~6h全麻清醒后,床头抬高30°~45°,其作用同喉全切术,同时仍然要保持头前倾位。
喉癌不同术式术后24h内的一般护理的异同见表1。为了防止肺部感染,促进消化道功能恢复,促进静脉血液回流,预防术后深静脉血栓发生,术后24h患者就可下床活动,但仍须尽量减少颈部活动,使头颈部处于功能位。表1 喉癌不同术式24h内护理异同(略)
3.2.3 术后特殊
(1)保持头颈部功能位:术后不宜过多变动,以免气管套管角度变动太大,压迫或损伤气管内壁;变动和摆放不当,又造成脱管、堵管的危险。保持头颈部功能位,关键在于翻身时头颈肩部应固定在一条直线上,即采取轴式翻身法,不可牵拉、扭曲颈部,引起切口疼痛和刺激器官黏膜引起损伤。同时要防止头部过度后仰,因为过度后仰会增加切口的张力,不利于伤口的愈合,同时会造成气管套管与前壁相抵触,容易引起摩擦而引起出血等并发症,因此,在进行任何操作时都要避免颈过伸。(2)留置负压引流时的:做颈廓清术、胸大肌皮瓣修复术的患者术后需要留置负压引流,护理的关键除了观察引流液的量、性质,保证引流管的通畅外,还要确保负压吸引器低于伤口,防止引流液逆流引起感染。在护理上就要求患者无论是平卧、侧卧、坐位或者站立位时,都要将引流器在低于伤口平面牢固的固定。(3)咳痰与吸痰时:患者坐位咳痰时,取向前弯腰盘腿坐位,咳嗽无力、痰液黏稠者,可用手压迫腹部协助咳嗽;卧位咳痰时取屈膝侧卧位。护士在为患者吸痰时,患者应取仰卧位,使全身放松,不要过度紧张。(4)气管切开换药时的:一般取去枕仰卧位,解开病号服领口的扣子,使颈部充分暴露,然后用酒精、生理盐水清洁、消毒套管周围皮肤,换上无菌剪口纱布,最后使患者处于舒适。(5)气管套管内滴药时的:采用仰卧位或半卧位,在患者呼气末,沿套管左右壁滴入,然后嘱患者深而慢地呼吸,使药液充分沉降于肺部各支气管中。(6)鼻饲时的:因患者环咽肌关闭功能受影响,食管和胃内食物易于反流,鼻饲时或鼻饲后1h,取坐位或者右侧卧位或床头抬高45°,可以防止引起鼻饲时食物反流,或导致吸入性肺炎。(7)练习进食时的:喉癌术后练习进食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由于喉部创伤后水肿、组织缺损、气管切开术后吞咽力量减弱等原因,术后短期内可有轻度误咽、呛咳。喉垂直部分切除术患者,进食取坐位,头低30°并向健侧偏倾,下颌内收,使舌根易掩盖喉入口,食团经健侧梨状窝进入食管[3]。喉水平部分切除术的患者,由于失去了在吞咽时封闭喉入口的大部分功能,适应进口进食需要更长的时间。嘱患者取半卧位,深吸气后屏住呼吸,然后进一小口食物,吞咽3次,最后做咳嗽清喉动作,将停留在声门处的食物咳出。进食时堵住气管套管口,让患者用鼻进行呼吸,这样使呼吸和吞咽保持协调,以减少误吸,同时要避免说笑,若发生误吸即停止吞咽动作,休息30min后再训练。
4 小结
喉癌的不同术式,其围手术期的护理也有异同。对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的护士来说,要做好喉癌患者围手术期的护理,首先要了解不同手术的特点,进而熟练掌握护理的要点,最终通过理论指导实践,促进患者的康复。
[参考文献]
【关键词】舒适护理;围手术期;应用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11-6724-02
舒适护理是20世纪90年代中期Kolcaba提出的,他认为舒适护理应作为整体化护理艺术的过程和目的。我科于2010年5月将舒适护理应用于临床护理工作中,取得良好的效果,现介绍如下。1临床资料
随机抽取2010年5月――12月肝胆脾术后7天患者100例,年龄30-70岁。留置胃管及留置尿管100例,术后镇痛80例,手术方式:肝脏肿瘤切除术、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胆总管切开取石+T管引流术、胰十二指肠切除术、脾切除术+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2护理
2.1术前的舒适护理
2.1.1心理护理患者术前接受手术存在着恐惧心理,担心身体不能耐受手术、担心术后不会自我护理等,管床护士要主动热情迎接患者,负责介绍病区环境及住院安全须知,消除患者的陌生感,缓解焦虑情绪,并且经常与患者沟通,了解患者的心理动态,全面评估患者心理、社会状况,详细讲解疾病健康宣教,取得患者信任和配合。
2.1.2常规准备完善心电图、胸透、血液分析、凝血功能、肝功能、肾功能、电解质各项检查,教会患者床上练、小便,进行有效呼吸运动指导,提高患者自我护理的知识和技巧,耐心讲解手术中的麻醉方式和手术经过,消除患者顾虑,取得舒适睡眠。
2.1.3术前准备术前根据术式备血、备皮、术前晚进清淡、易消化、富含维生素饮食,术前晚行普通灌肠,促进肠道排空,达到预防术后腹胀目的;术前12h禁食,8h禁水,对于饥饿者静脉补充能量,关心体贴患者。
2.1.4方法留置胃管及留置导尿管,留置胃管时,详细询问患者有无鼻炎、鼻息肉,鼻中隔弯曲,既往有无插管经历及有无鼻部疾患,告知患者插胃管可能引起的不适与注意事项,取得患者配合;插管时,根据病情需要,选择合适型号的胃管,将一支利多卡因胶浆(10ml)指导患者口服,并用液体石蜡将胃管充分后,应用鼓励的语言,达到顺利置入胃肠减压管;留置导尿管时,注意保护患者隐私,严格无菌操作,用无菌棉球蘸取利多卡因溶液,先放置在尿道口处,准备用物完毕,即可插入导尿管,操作时动作轻柔,敏捷,减轻患者的痛苦和不适感。操作期间注意和患者交流,询问其感受及有无不适,协助患者更换宽松舒适衣裤,护送患者至手术室。
2.2术后的舒适护理术毕,患者麻醉清醒后,由手术护士、麻醉师护送患者返回病房,护理人员及患者家属动作协调地将患者平稳的抬回病床,给予氧气吸入,有利于增加血氧含量,可以减轻胃肠不适;给予心电监护,动态监测患者血压、脉搏、呼吸、血氧饱和度。管床护士认真阅读麻醉记录单,了解患者的麻醉方式,术中情况,术中患者出入液量,正确评估术后影响患者舒适的因素。针对患者术后出现的不适症状,采取合理的护理措施。如患者出现伤口疼痛时,遵医嘱给予生理盐水50ml+盐酸哌替啶100mg静脉以5ml/小时泵入,根据疼痛程度调节泵入速度,缓解疼痛不适感。必要时可给予肌肉注射止痛剂,加强心理护理,能站在患者的角度,理解患者,指导其放松情绪,减轻疼痛,促进患者舒适。
2.3恢复期的舒适护理
2.3.1一般护理①监测生命体征,术后密切观察患者神志、血压、脉搏、呼吸、体温和尿量,注意腹部伤口渗血情况和腹腔引流液的性质和量的变化;②:全麻清醒后,采取半卧位或斜坡卧位,减少腹壁切口的张力和利于引流;③饮食:术后根据排气时间及胃肠道功能恢复情况给予流质、半流质、普食,并加强饮食指导。
2.3.2引流管护理①留置胃管者,协助患者用温水刷牙,一天两次,保持口腔湿润、清洁,预防口腔感染;有咽部不适时,行雾化吸入,指导患者有效咳嗽;②留置尿管者,保持会皮肤清洁,每日行会阴擦洗2次,经导尿管滴入呋喃西林溶液100ml行膀胱冲洗,防止泌尿系感染,并及时指导患者夹闭导尿管,锻炼膀胱功能,及时拔除导尿管。并指导患者适量饮水,有尿意时及时排尿。③严格遵守无菌操作原则,每日更换引流袋,妥善固定各引流管,根据手术部位,将引流管悬挂在利于引流肢体一侧,并保持有效引流。指导患者翻身时防止脱出,避免折叠、扭曲、受压。术后记录引流液量和颜色,观察引流管周围敷料,注意有无渗血、渗液。
2.3.3睡眠和活动指导①卧床患者,协助患者定时翻身,患者取侧卧位时,用软枕垫在背部支撑,并轻轻按摩双下肢,促进血液循环,预防血栓形成。②活动时保持引流袋低于耻骨联合,以免引起引流液倒流,导致感染。经常巡视病房,满足患者的需要。保持床单的整齐,给予一个舒适的环境。③加强夜间巡视工作,注意患者夜间睡眠质量,对睡眠质量差的患者,分析原因,指导患者睡前护理知识,尽可能保证睡眠时间和质量,使患者机体功能最大限度地恢复。减轻患者不良的社会经济不适感,患者因经济问题、医疗费用、家庭关系等情况,认为自己增加家庭、社会经济负担,护士应给予解释,与家属沟通,共同支持患者配合术后治疗,使患者能保持良好的心境度过恢复期,促使患者各方面舒适。3讨论
护理是一门艺术,护理美是一种特殊的职业美,舒适护理是护理美的一个新内容,也是人民的健康所需,应将舒适护理与我们的临床护理实践相结合,最大限度地满足患者对护理的需求,使我们的护理工作更加完美。参考文献
[1]付桂珍,胡玲,曹明霞.利多卡因胶浆在留置胃管中的应用[J].国际护理学杂志,2008,27(8):8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