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青春期健康教育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青少年的成长是一个充满着神秘感的过程,青春期是身心巨变,成长的关键期。到了这个时期,青少年生理的突变和心理的多变,使得他们有时情绪显得混乱无序、喜怒无常、甚至会有一种恐怖感。多疑、嫉妒、自卑他们的心理被轮番袭击。这个时期,身心变化给他们带来了很多烦恼。青春期健康的教育显的尤为重要。了解自己身体的生理变化,促进心理健康的发展是我校青春期健康教育的两条主线。下面是近年来我校在青春期健康教育方面几点做法小结:
一、学年初有计划,学年终有总结。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的开展青春期健康教育工作。每学年初学校德育工作计划中青春期健康教育计划是重点内容之一,并且有明确的要求和安排,年级组青春期健康教育计划是以学校青春期健康教育计划为依据,结合年级学生实际情况制定相应计划,班级青春期健康教育计划则根据学校和年级组的有关要求,结合班级实际情况制定出具体计划。计划体现青春期健康教育的针对性,总结验证青春期健康教育的实效性。
二、资源整合,家庭、学校、社会三联动。作为联合国卫生组织授予的健康促进金牌学校。我们充分利用健康教育所,疾病控制中心,社区街道等社会力量,为学校青春期健康教育收集更多宣传学习资料和学习参观培训机会。在各类健康主题日之际,积极与社会联合组织“青春期生殖健康图片展”、“防毒防艾主题教育”、“健康教育征文漫画活动”、“拒吸第一支烟做无烟下一代签名活动”等。通过短信平台,家访,校园网络,家长学校,家长会,家长委员会等渠道及时与家长沟通联系,家校联动共同关注孩子的健康成长。三、学校进行青春期健康教育多形式多渠道。充分利用晨会、午会广播、校园网络、校报校刊、校园网络、板报、宣传橱窗、班会、课堂等多渠道宣传教育。除此之外,每年一次的科技节和校园文化艺术节也注重穿插相关教育。多渠道的宣传也给多形式的教育创造了条件。校医的《健康知识》专题讲座,班主任组织设计开展的“如何看待早恋”、“男女生如何正常交往”、“爱情与友情”等主题班队课。专职心理老师《考而不死视为神》等考前焦虑心理辅导讲座。《青春期健康》讲座主题教育录像收看等。四、课堂渗透青春期健康教育。充分发挥和挖掘学科德育作用,课堂教学教育中渗透青春期健康教育,尤其是体育、音乐、美术、社会、语文、科学等课,提出了明确的教学目标要求,突出其青春期健康教育教学目标制定。这是我校在近年来及今后德育工作和学生健康教育工作主要开拓发展方向。也是学校德育工作提倡全员德育的切入口。结合学校德育工作的新形势,结合新课改标准,学科渗透德育,应该作为德育工作实效性体现的有效途径。我校坚持全员德育的理念,在全体教师的培训学习会上积极提倡和灌输这一理念,同时经常性向全体教师开展学生心理辅导的培训等讲座。促进学校青春期健康教育的稳步发展。五、心理健康教育是我校德育工作的一大亮点。在新的形势下,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日益突出,老师掌握心理辅导的方法,及时走进学生的心灵,成为学生心灵的导师。已成为一名成功的老师必备的条件之一。心理健康教育一直备受学校重视,心理专职曾鹏老师本身也是一位钻研兢业型教师。作为在嘉兴已有一定知名度的曾老师,在校内多次为教师,学生,家长开展心理辅导方面的专题讲座。同时联合教科室、德育处一起利用课余时间研究课题,如《青春期叛逆心理和家庭教养方面的研究》,《住校生生活适应性问题的探讨研究》等。在心理专职老师的带领下,学校青春期健康教育中对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应该是起步早,理念新,意识强,见实效。学校心理辅导室给很多青春期遇到困惑的学生,给家长教育孩子遇到迷茫,给老师遇到问题学生束手无策时给予及时的指导点播和帮助。曾鹏老师作为我校专职心理辅导老师,多次被电视台,兄弟学校等邀请给家长老师们做讲座辅导,得到大家的认可好评,也充分体现了我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辐射作用。
每个人的青春都是短暂的,只有不断地锤炼和陶冶自己情操的人,才能养成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从而体现出优雅的气质和高尚的品质。为了让孩子们愉快的度过一个充满困惑的青春期。我们将不断探索,不断努力!
【摘要】 青春期是每个人一生中都会经历的特殊时期,对普通孩子来讲都存在问题,何况是聋哑残疾孩子,由于生理、心理特点,不能像正常人一样交流沟通,而正常人也常常忽视他们的心理需求,不能及时了解他们的所思所想,这就给学校、家庭、社会带来了很多问题,加强青春期心理健康教育,让聋哑孩子懂得保护自己,安全度过青春期。
【关键词】 聋哑学生 青春期 心理健康教育
《中学生心理指导与咨询》的序言中写到:“基础教育的一项重要任务是保护和增进学生的身体和心理健康。”尽管心理教育目前还存在着许多缺陷和不足,但由于它体现了社会与教育发展的客观要求,也反映了学生在完成学习任务的同时,还必须完成自身心理发育和日渐成熟的客观规律。特别是对于聋哑带有身体残疾的学生来说心理健康教育显得尤其重要。
一、 青春期的含义
医学上把第二性征开始出现到成熟,身体停止长高这一阶段称为青春期。不同的人的青春期长短各不相同,一般指十二、三岁至十七、八岁,它是人的身高和体重的突增和性发育成熟的过程,每一个人到青春期时期总会产生朦胧的性意识,出现微妙的性冲动,这是生理发育的特点所决定的。青春期是生理、心理、社会行为等方面从未成熟到成熟,从未定型到定型的急剧变化时期,是人生中质的转变期,也是男女青年钟情怀春的时期。而对于聋哑学生来说,相对于正常人,他们思维直观显得更加偏执,正确分析、判断能力不强,自我调控差,容易钻牛角尖,道德意识差,很多时候根本就认识不到自己行为的偏差,所以就给老师和家长的教育带来一些的问题。
二、 住校聋哑学生的特点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庭是孩子认识世界,认识人生最早的课堂,家庭教育对孩子的心理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然而对于聋哑学生来讲,由于听力的缺陷,在家庭中往往形成了两种现象,一种是父母过分溺爱,一种是父母嫌弃不闻不问。加之若他们进入学校接受教育,绝大部分需要住校,使他们过早地跨入了独立生活的轨道,也使他们把对父母的依赖过早地转向了对老师的依赖。这是我们特殊教育教师的殊荣,即为人师又为人母。但正因为有着双重的任务,往往使我们的教师在繁忙的教学与精心的照顾学生生活时,而忽视了对学生进行心理素质的培养和教育,在发生了“奇事”后,例如:一个平时表现很好的学生会突然离校或离家出走,老师越是交代不应该做的事情,有的学生偏要去做,老师、父母茫然不知所措, “怎么会变成这样?”,然而在事情过后,随之而来的又是老一套的教学与母鸡护小鸡般的照顾,问题又不断发生。其实,学生的这些反常行为都是正常的,而且是符合青少年的心理发育的,只是我们的心理教育没有跟上智力、知识教育的步伐,忽视了心理指导与咨询这一环节。
三、 青春期聋哑学生心理异常的几种表现形式
从儿童过渡到青年的青春期,是“人生的第二次诞生”,心理学家称这一时期为“第二次危机”。青少年期是心理发展的艰难阶段,它不仅对青少年本人、对父母、老师也是一种考验。青春期聋哑学生心理异常的几种表现形式
1. “出走”
由于老师、父母对学生的心理教育忽视,导致了学生心理发展与智力发展严重失衡,学生“出走”的因素并非是学习上的挫折,而是诸如友谊丧失、幻想破灭、物质或精神的需求得不到满足、外界的诱惑、情感的挫折、老师或父母对他们的失望、甚至歧视而造成的。
2. “逆反”和“破罐子破摔”
“逆反”是青春期少男少女普遍存在的一种心理反应。青春期是学生自我意识和自尊形成的最关键阶段,是心理发展的危机期,也是非常复杂而又充满矛盾的时期。这个时期学生的自我抑制能力差,而父母、老师又缺乏对他们的信任,往往采取一些压制的手段,“不准这样,不准那样”,使学生在心理上产生了对抗情绪。在一些事情上表现出对父母、对老师的逆反心理,一旦叛逆心理产生,不仅影响孩子世界观的形成,也会影响老师在学生心目中的威望和信任感。
学生的“破罐子破摔”的行为表现其实是对自信心的丧失,自信心是人的个性的具体体现,成绩好的学生由于老师的宠爱、精心栽培,助长了他们的优越感和自豪感,而成绩差的学生,往往得不到老师和父母的喜爱,是大家的“受气包”,常受到歧视,甚至打骂,在他们心里滋长自卑感,久而久之就抱着“破罐子破摔”的态度。
3. “早恋”
“早恋”是一个普遍问题,也是一个令老师头疼的问题。青春期随着第二性征的出现,青少年的性意识逐渐产生,除生理上的变化外,在心理上也开始蒙发对异性的兴趣和好奇。我们的聋哑学生,因生理上的缺陷,他们对青春期出现的一些现象往往是模糊的,对生理上、心理上的变化通过老师课堂上的简单讲解并不能完全理解,更多的是通过电视、书籍以及周围环境中的最直接现象来进行思维和模仿,对性意识带有神秘感,渴望了解更多的性知识。由于生理缺陷和性知识面得狭窄,常常分不清爱情和友谊的界限,把学习、生活中遇到的一系列困惑寄托在异性的关怀中。有的学生是因其虚荣心,看到别人在恋爱觉得自己没有没面子,或是想到因自己的生理缺陷以后走出校门后选择的范围更小,开始朦胧了初恋。但这时的“初恋”往往是无意识、无目标的,多数是盲目的。这一时期,如果老师和家长对他们出现的蛛丝马迹产生误解和施加压力限制他们的交往,往往会适得其反。这时我们的老师、父母如能了解他们心理上的需求,对亲情、感情的理解,对现实生活中的困惑,及时给予帮助和指导,引导其区分爱情和友情之间的关系,让他们全面了解认识性知识,爱情是高尚纯洁的、是专一的、要有共同的理想、志趣爱好才能有一个完美的结局,而盲目、轻率的恋爱,往往是得不到幸福的,最终会造成终身的遗憾。
四、 针对聋哑学生青春期异常行为所采用的基本策略
关键词:积极心理学 青春期 心理健康教育
中图分类号:G445 文献标识码:C DOI:10.3969/j.issn.1672-8181.2013.16.041
1 积极心理学及青春期
积极心理学指的是对人类力量与美德等积极因素运用较为完善而有效的心理学方法与手段来进行研究的一种心理学思潮。在这一思潮下,青春期心理健康教育必须建立辩证观,使青少年的积极力量能够充分地发挥出来;注重培养青少年的幸福感等等。
所谓青春期指的是青少年的身体发育逐渐成熟,并出现了第二性征的一个阶段。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HO)的界定,10至20岁都属于青春期范围,青少年从10岁到12岁开始出现第二性征,一直到20岁时身体基本成熟。在中国,青春期一般指的是11岁至17岁的青少年。这一时期,青少年由于身体发育达到了一个高峰期,可是心理成长却相对比较缓慢,所以这一时期也是青少年心理转折的一个重要时期。由于生理发展和心理发展的非同步,青少年常常处于矛盾之中,所以一些心理问题的出现也是难以避免的,如情绪激动、冲动以及对异性的爱慕等等。在传统研究中,很多心理学家都关注检测与矫正这些心理问题的方法,可是却极少有明显的效果。此时,积极心理学的出现就为我们提出了一个新的研究角度,从而让我们对青春期能够有一个全新的认识,找到有效的解决方法。
2 积极心理学对青春期心理健康教育的启示
积极心理学的主旨就是为人类的幸福服务,它认为人的本性就追求积极的,在研究人的心理品质时应该从积极的角度出发,在解释问题时也应该从积极的角度出发,社会文化环境对人是有一定的影响的。
从理论上讲,建立积极心理学研究的前提就是假设每一个人心中都有着积极的人格品质。这一理论认为,人是能够做到自我生成、管理、导向以及适应的一个有机体,在应对问题的时候能够坚持乐观的精神状态。心理学家在面对人类潜能时能够使用更开放的欣赏眼光。以人为本的思想在这一理论中有了更加充分地体现,因此也就真正地担负起了心理学的功能与使命。
3 积极心理学视角下青春期心理健康教育的策略
3.1 树立辩证观,发挥青春期积极力量
长期以来,人们总是认为青春期是一个相对比较危险的阶段,这一阶段青少年容易出现各种消极问题,实际上这种认识是比较狭隘的,我们需要用辩证的眼光来看待青春期的青少年。我们不但需要对青少年身上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解并研究问题解决的途径,还需要对青少年身上的积极因素进行深入地研究。例如,处于青春期的青少年一般情绪都比较容易产生波动,这样的情绪虽然会让人无所适从,可是若是从积极的角度来看,这也说明了他们的情绪情感比较敏锐,具有很强的可塑性。作为心理教育者,应该对青少年给予更多的关心,认真而耐心地与之进行交流,帮助他们掌握积极的情绪体验的方法,从而形成积极的情感。再比如说,很多处于青春期的孩子都特别容易冲动,经常容易惹事,可是若是从积极的角度来看,这也说明这些孩子充满了青春活力,勇于作为,对于这种积极的行为表现,我们应该给予积极的肯定与表扬,这样就能够让这些孩子向我们期望的方向发展。
3.2 开展积极心理素质课设计,培养青少年的幸福感
按照积极心理学理论,教育行为是快乐的,教育者应该对人类的潜能和优势给予足够的关注,从而增强人们的幸福感。所以在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中,我们应该把积极心理学的理念引入其中,设计一些可以增强青少年幸福感的课程。幸福课的基础就是积极心理学理论,这一课程研究的主要内容就是挖掘人类的优势,帮助人类获得幸福与快乐。现在我国部分心理学家以积极心理学理论为基础,参考了欧美国家的幸福课实践经验,并结合一些学校的心理课活动,共同编写了《积极心理学团体活动课操作指南》。幸福课的形式多种多样,主要有网络自助、团体心理活动、讲座等等。这些内容为我们开展青春期心理教育活动提供了积极的借鉴。人生的追求目标离不开幸福,教育活动要发挥真正的效果也不能离开幸福。所以说,培养青少年的幸福感,对青春期少年的健康成长非常关键。
3.3 开展积极价值取向的心理咨询与治疗
在对青春期的青少年进行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时,我们需要从积极的角度出发,看到那些所谓问题对青少年成长的积极作用。问题的出现并不可怕,青少年有着极大的潜能,他们能够通过努力来进行自我愈合,并获得积极的发展。所以,我们在开展心理咨询活动时要尤其关注开发青少年在这一方面的潜力。实际上,青少年正是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逐渐成熟起来的。即使是烦恼、痛苦等看起来比较消极的体验,实际上可以让青少年的阅历更加丰富。
3.4 家庭、学校、社会紧密配合,创造积极乐观的环境
按照积极心理学的理论,要形成积极的人格就必须有一个积极的组织系统,也就是说良好的环境在人的身心发展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第一,良好的家庭环境对青少年的良好心理素质的形成有着重要作用。在家庭中,如果家庭成员能够互相尊重,在遇到问题时民主讨论,那么孩子就会感觉幸福快乐,久而久之就可以养成积极乐观的心理素质。反之,家庭中如果经常吵架或者不民主,孩子就会感觉到压抑、恐惧、自卑,时间长了就会养成孤僻、悲观的心理特点。第二,良好的学校氛围对青少年的良好心理素质的形成也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教师应该给予学生更多的信任、尊重与爱护,对学生要多表扬少批评,并积极地鼓励学生,这样学生就可以形成积极、乐观的健康心理。第三,政府部门也应该根据实际情况,施行有效的政策策略,各个新闻媒体要加强监督与宣传工作,努力创造和谐社会。在这样的社会环境下,青少年就可以积极乐观地成长,从而养成良好的心理素质,度过一个轻松愉快而健康的青春期。
参考文献:
[1]杨稣,武成莉.基于积极心理学的青年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路径探析[J].理论导刊,2011,(3).
[2]林燕.青少年思维方式教育的实践途径――心理健康教育的思维方式视角[J].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07,(6).
北京市京源学校从1996年建校以来就对青春期性教育非常重视,应用多种途径开展性教育工作,通过固定的心理课对初中学生开展青春期教育。学校在参加“北京市中小学性健康教育大纲修订与实施”课题过程中积累了一些经验,并编订了《初中生同伴性教育》校本教材。教材包括性生理与保健、社会性别、异往、亲子关系、婚姻家庭等内容,学习方式有学生主题报告、教师引申提高、情景剧表演、小组讨论等。
一、本研究要解决的问题
本课题从初中学生发展特点和对性教育需求入手,调查了学生的发展现状和对性教育课程开展内容以及实施方式的需求。
1.分析学生性知识方面的需求,及学生目前了解状况与初中阶段性教育目标之间的差距。学生需求包括:社会需求、学习背景、学习内容、学习方式或方法、学习困难和学习愿望。
2.确定青春期性教育课程主要内容
根据《中小学性健康教育大纲》及以往青春期教育有关文献研究,学校的青春期教育内容包括:性生理与性保健、性心理与性调控、性道德与性社会、性审美与性文化、性自护与性法制这五方面。
3.青春期性教育实施方式
本课题根据对学生参与性教育方式的需求进行调查后,拟定实施方式为:教师讲授,同伴讲授主题报告,角色扮演情景剧,热点话题讨论,教师推荐书目学生看书自学,观看性教育影片,专题讲座,专家咨询,主题班会,知识竞赛,社会调查,办墙报手抄报。
二、研究的主要内容及过程
1.确定学校课题实施纲要,确定初中生青春期教育以学生教育为主,家长沙龙活动为辅的方式。在学生教育方面,确定了四个主题:基本性生理知识、性心理及调控、性别平等、性保健,家长沙龙则从亲子关系及性敏感话题讨论两方面入手,促进家长对孩子青春期的关注和辅导。
2.对学生进行访谈,包括青春期性生理的发育情况,对性生理知识的了解,对两性心理的认识,自我保护,性知识的来源,家庭性教育状况以及对青春期教育内容和方式的需求。
三、研究的主体――青春期教育课程
课程干预是《初中生青春期健康教育课程内容及实施方式研究》的主体部分,分为六个版块:包括青春期心理课、生物渗透课、青春期讲座、主题班会、学生自主活动(书籍、手抄报)、亲子活动课程,详见表1(见下页)。
由表1可见,青春期健康教育课程有如下特点:
1.多种干预方式相结合,相辅相成,达成合力。心理课侧重性心理及调控,两性平等的性别权利,自我保护,性价值观的引导;生物渗透课侧重讲解性生理知识;青春期讲座深入探讨男生、女生青春期变化以及需要注意的问题;主题班会和亲子活动拉近了家长和孩子的心理距离;学生自主活动让学生各取所需继续学习,通过青春手抄报、心理剧排演等深化教育效果。
2.视频赏析生动形象。在观看过程中,学生能够感同身受,体会青春期变化,发现自己的困惑是普遍现象时能降低心理负担;能形象地理解胎儿生命过程,对父母的感恩油然而生。
3.每节课教师都会设计体验活动,加深学生的切身体验。如护蛋行动,学生通过分享一周保护鸡蛋的感受,体会做父母的艰辛和对子女的爱,起到了感恩父母和做出慎重决定的教育作用。
4.利用学校班级和年级图书角,推荐摆放青春期教育方面的书籍,并征集《读后感》和《书目推荐》,促进学生自发学习。
四、研究效果
1.学生、家长、班主任反馈
(1)学生提高了对于性生理知识、艾滋病、性观念、自我保护以及青春期教育重要程度的认识,尤其是在认为需要开设性教育的年级的选择上,干预后学生认为在初中以前就需要开设的人数比例提高,说明课程的开设引起了学生对该内容的重视。
(2)全部家长认为,开展青春期生理知识的介绍,异往等内容非常好,希望长期开展下去。
(3)班主任认为,本课帮助学生科学认识青春期的生理心理变化,在男女生交往方面帮助学生相互融洽,促进了班级团结。
2.教师发展
教师在完成课题过程中,通过搜集和整理大量书籍、文献,对性健康有了全面了解,通过课题组组织的国内外专家讲座、主题研讨会、课题校间交流、说课比赛等活动扩大了视野,提高了认识。在教育教学中,不断发现青春期健康教育新问题,寻找问题发生的原因,探索解决问题的办法,并尝试解决问题,而不再是简单地解决学生青春期问题,教师教育教学水平及能力显著提高。何虹录制的《呵护花季 绽放青春――识别、防范“性骚扰”》被收录到“全国大型教育与心理典籍系列”书系的重点课题研究成果《北京市健康教育获奖案例集》中[1]。
参考文献
特色:“青春讲堂”填补空白
据了解,“青春讲堂”系列活动还创新性成立了我省首支青春期健康教育志愿服务队――“海口市美兰区青春期健康教育志愿服务队”,第一期志愿服务队员由海南省心理卫生协会,海南省心理咨询师协会、海南省委党校等4名兼职辅导员及海南师范大学17名志愿者组成。活动现场,美兰区相关部门为志愿者正式发放聘书。
据共青团美兰区委书记陈文强介绍,“青春讲堂”系列活动将以开展系统的、科学的青春期性生理、性心理、性道德、性保健教育为主,重点开展性心理疏导和性伦理道德引导。通过老师的带领和引导,学校的大力宣传,旨在帮助学生掌握青春期必备的知识,引导学生抵制不良信息侵袭,树立正确的人生观、道德观,增强自我保护能力,保障青少年身心健康。
学生:第一堂课受益匪浅
“青春讲堂”系列活动的第一堂课由海南省委党校林晓妹教授授课。她凭借自己多年积累的经验,结合青少年在成长过程中存在的实际问题,运用投影仪做了全面细致的讲解,讲授深入浅出,既是科学的指导,又是经验的传授,更是人生的启迪,为广大青少年补上了青春期生动的一课。下一步,他们还将深入全区各中学和大中专院校开办讲座。
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项目办主任祝燕春女士首先致欢迎词,欢迎大家到妇联做客,并介绍说,学校开展青春期健康教育还有局限性,现代青少年接受信息很广泛,途径很多,应该有一个正能量的声音来引导孩子们,最后还阐明了本次筹备会的目的和意义。她说:“一群志同道合的人,开展跨部门合作是现代的趋势。”
专家们分析了我国青春期孩子的现状,一致认为:独生子女导致了现在的孩子娇生惯养、表现极端、逆反心理严重,不能接受挫败,甚至有的孩子会出现抑郁,我们的青春期健康教育要注意培养青少年的伙伴关系;孩子的性健康关系到心理和生理,关系到方方面面,要注意加强性格的培养,社会环境和家庭教育都很重要。
专家针对在校学生中男孩高发的原因进行了分析,认为要从心理和伦理的社会学角度去探讨,青春期的孩子处于非常脆弱和敏感时期,孩子的青春期年龄大规模前置,女孩过早成熟,男孩子出现生理、心智前置、心理后置;同龄的孩子出现心智上的差异,开展的项目和健康教育要注意虚实结合。
与会专家普遍认为,设立“青春健康日”很有必要,有利于形成全社会宣传合力,探索有益于青少年健康成长的新理念、新途径,创造有利于青少年健康成长的社会文化环境。“一本书献爱心”是助力健康中国最好的切入点,向青少年推荐“一本书”很有必要,中国青少年的纸质书的阅读量比起其他国家相对较低。这本书要编好,除了生理、心理以外还得加上传统文化和法律方面内容,加强青少年的自我保护意识;“一本书”可以在传授知识的同时改变青少年的不良习惯,我们要确定这本书的公益定位,突出社会组织拾遗补缺的作用,前期要确定合作的框架和重点。
精心安排,使工作落到实处,收到成效。教育因人而异,内容安排科学合理。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年龄特点、人知水平等适时对学生进行青春早期生理、心理、卫生等知识教育。进行青春期专题教育。教学管理严格,教育工作不走形式。
实施集体——班主任——学校——家庭多管其下共同教育方法,共同关注青春期教育。
(一)集体教育
充分利用集体舆论和活动进行青春期教育特别是青春期心理教育是一种很好的形式,对学生来说,他们一天中的大部分时间都处于集体之中,学校是一个大集体,班级是一个小集体,青春期教育每周一课时,进入班级常规教育中;另一方面与学科相结合,在不经意间增进学生之间的了解,净化他们的思想。
1、通过课堂课件对学生进行青春期健康教育讲座。主要内容包括:如何控制自己的情绪、如何和家长、长辈和谐相处、如何与同学特别是异性同学建立良好的友谊、如何正确看待一些不良现象以几如何处理与家长、同学之间的矛盾等。
2、要求学生对教师教育的热点问题展开了讨论和辩论,教师在学生讨论中加以正确的引导,使学生之间达成科学的共识,用集体舆论促使学生心理健康成长。
(二)个别教育
本年度在进行青春期教育时,牢牢抓住与学生的接触机会和时间,对学生的了解也最深。学生如有异常,可以及时的发现。使老师真正成为联系学生与心理辅导室、学校之间的纽带。在工作中通过个别谈话、主题班会、家庭联系等形式开展青春期教育,良好的青春期教育融洽同学之间的关系,发挥学生的潜力,促进集体的建设。
(三)家庭教育
家庭教育在学生青春期教育中起做非常重要的作用。我们认为青春期教育同其他教育活动一样,必须得到家长的密切配合,否则学校孤掌难鸣。要搞好青春期教育,家长的教育作用是学校无法替代的。学校——学生—家长应该建立成为一条完整的教育锁链,家长是学生最亲密的人,也应成为学生的第一任青春期教育老师。为了有针对性的对家长进行指导,邀请有关专家对青少年的心理特点及常见的心理问题的预防、青少年的性教育的必要性等做一定的宣传;发放宣传资料,包括与子女的沟通技巧、青少年的生理心理变化等。为了提高家长的参与兴趣,根据具体情况加入了“做家长的技巧”、“如何做合格的父母”、怎样注意孩子的营养“等培训内容,并根据孩子年龄及其他具体情况决定向家长宣传的侧重点。同时根据各班的具体情况举行分班级家长小型座
(四)学校教育。
关键词:遂昌县;青春健康教育;工作方法
遂昌县有10-24岁的青少年5万余人,约占全县总人口的1/4。从近年来对我县青少年青春健康情况抽样调查的结果看,有相当部分青少年在生理、心理、道德和生殖健康等方面存在诸多问题和困惑,随之也出现了许多社会问题。为使广大青少年在青春期这个最为关键的成长阶段,能正确了解自己在生理、心理等各方面所出现的一系列变化,并能理性地面对和处理,笔者认为,在现阶段对青少年进行全面系统的青春健康教育和服务已经非常迫切和重要。
1 积极倡导,整合资源,营造有利于青春健康教育工作的良好环境
1.1 统一思想,强化考核
青春期是一个人从童年到成年的过渡阶段,是一个人走向成熟、走向社会的转型阶段,也是一个人个性发展非常关键的时期。加强青少年生理、心理、道德、性和生殖健康教育是青少年健康成长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根据青少年健康成长的特点和需求,积极开展思想道德教育、人口和计划生育、性和生殖健康知识普及、青春期心理咨询等“四位一体”的青少年青春健康教育和服务工作,对促进青少年身心健康全面发展的意义特别重大。因此,借省级青春健康教育项目落户我县的契机,我们积极争取县委县政府支持,将全县各学校开展青春健康教育活动情况纳入县政府对教育局的考核,将对育龄群众进行青春健康知识培训情况纳入县政府对乡镇人口计生目标管理责任制考核,同时连续三年把项目工作纳入县计生协会及全县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整体计划中。分管县长多次强调青春健康项目实施意义重大,并多次过问项目工作开展情况;省、市协会分管领导几次深入我县调研,及时帮助解决困难,提出工作建议,给我县开展项目工作提供了极大的动力支撑。
1.2 明确职责,整合资源
我县开展青春健康教育和服务工作得到了县委、县政府的高度重视和有关部门的积极配合。因此在实施过程中,各部门既各司其职,又形成合力。通过研讨会、现场会、项目成果汇报会等形式,在各部门之间建立起了日常联系与协调机制,不断优化项目工作环境。
2 精心谋划,认真组织,确保青春健康教育项目开好局
2.1 开展基线调查研究,把握需求
为有针对性地开展青少年青春健康教育和服务工作,在青少年中开展了调查研究。在征求县教育局、部分学校领导、班主任、心理生理老师、县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意见的基础上,县计生协、县人口计生局和县教育局精心设计了专门针对初二以下年级和初三以上年级学生的两份青春健康知识调查问卷,在遂昌中学、职业中专、遂昌二中、遂昌三中、万向中学等学校随机抽取了3000多名学生进行不计名问卷调查。从调查结果看,目前我县有相当部分青少年在生理、心理、道德和生殖健康等方面存在诸多困惑,如55.81%的学生不知道该怎样与异性同学接触,25.71%的初三以上高年级学生对“青春期知识”了解很少或是几乎不了解。调查中更发现青少年中还存在早恋、吸烟、酗酒、迷恋网吧等问题,急需学校、家庭和社会共同关注。同时我们对全县近年施行引(流)产手术的数据进行了调查分析,发现在育龄妇女引(流)产手术中,未婚青年所占比例呈逐年上升趋势,其中20岁以下引(流)人数占未婚女青年引(流)产术的比例近一半,年龄最小的流产对象年仅16岁。种种情况表明,那种“孩子还小,大了自然就懂,我们就是这样过来的”、“不能说,一说更糟”等守门人中存在的一些担忧和抗拒意识已与青少年生理心理发展现状及需求不相适应。
2.2 编印健康教育资料,明确导向
根据调查中发现的问题,结合我县青少年在青春健康方面的需求,县计生协、县人口计生局和县教育局收集了大量资料,几易其稿,专门编印了《遂昌县青少年青春健康培训指南》1000余册,免费提供给心理老师、青春期保健医师和家长等,为引导、指导、帮助青少年健康成长作参考;同时,还编印了初中版和高中版的青春健康手册----《美妙青春》各1.5万册,免费提供给青少年学生和校外青年阅读。这些青春健康资料涵盖范围广、知识通俗易懂,受到了老师和青少年的一致欢迎。
2.3 试点先行,探索经验
2007年4月,在县城和乡镇各确定了一所中学开展青春健康教育试点工作。这两所学校成立了由校长、副校长任正、副组长,由班主任、心理老师和县计生指导站青春健康保健医生为成员的青春健康教育领导小组,负责协调各年级、各班级的课程安排。试点学校专门制订了《开展青春期健康教育活动工作计划》、《开展青春健康教育活动教学方案》,真正将青春健康教育纳入教学计划。从试点情况看,学校的师生一致认为开设青春健康教育课程非常重要,也非常必要。在成功试点的基础上,我们制定了《遂昌县青少年青春健康教育项目实施计划》,青少年青春健康教育服务活动也在全县全面铺开。
3 突出重点,完善机制,推进青春健康教育有序发展
3.1 培训师资,提高水平
师资的质量决定和影响着整个青春健康教育的有序和健康推进。为切实提高项目实施水平,在省计生协的支持帮助下,我县精心挑选了心理老师,县计生指导站的心理医生及县计生协会项目管理人员参加省级项目师资培训。作为青春健康教育的主阵地,县教育局在全县各校成立了青春健康教育辅导中心,选择热爱青春教育事业、富有爱心的心理健康教师、体育保健教师、班主任和德育辅导员作为辅导中心成员,目前这支队伍中已有10多位老师获浙江省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教师A、B级资格证书。此外,还非常注重对校外非专职师资的培训,对全县500多名计生专职干部和村级计生服务员进行了全员培训,通过这支非专业队伍,将性与生殖健康知识传授给千家万户。
3.2 强化宣传,扩大影响
首先,加强校外青少年培训。除将学校教育作为青春健康教育的主阵地外,各级计生协都非常重视对校外青少年家长的培训,利用世界人口日、法制宣传周等节日,开展上街咨询服务;通过村村召开育龄妇女培训会的形式培训校外青少年和青少年家长;将青春健康教育服务情况纳入各级计生协会“生育关怀行动”宣传服务周的内容;此外,还开展青春健康教育进企业、进校园、进社区的“三进”活动。其次,丰富宣传形式。今年“5.29”活动期间,县委宣传部、县人口计生局、县计生协共同举办了一期规模较大的青春健康知识竞赛。竞赛试题通过报纸、中国遂昌政府网、党政机关公文交换平台等发放,据统计,此次活动共有5000多名学生、干部和协会会员参与,活动评出了一等奖5名、二等奖20名、三等奖50名。几年来,各级计生协会共投入项目经费14万多元,开展校外青少年及家长青春健康知识培训60多次,参加学习2400余人次;邀请女性健康专家为青少年家长、各中小学老师、职业中专老师及全体女学生培训62期,参加听课9000多人。第三,拓展服务对象。每年于“世界艾滋病日”向县城60多家宾馆、饭店免费发放安全套,加大对县城外来流动人口预防艾滋病知识宣传的广度和深度;深入开展企业“会员之家”建设,向企业流动人员发放青春健康宣传资料500多册,并开展面对面的宣传,为他们答疑解惑。
关键词:职业学校;性;性心理健康教育
中图分类号:G4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2)17-0231-02
一、职业学校性心理健康教育的意义
随着年龄的增长,生理趋于成熟,中等以上职业院校学生的和性心理有了其特殊的表现。他们由于在校学业压力相较于高中生来说较轻,可自行支配的时间又相对宽裕,加上他们受生活环境的影响,在性道德、性责任等方面价值模糊,这一时期,他们从逐渐对异性的好奇、好感转为依恋,对异性由原来的知识性认知到行为性探索,甚至有部分学生,开始了尝试。每一个人的成长都有一个性别化的过程,青春期进行适时、适度的性教育不仅有助于完成性发展任务,而且还能优化“性别化”过程,更是为帮助青年人垒筑未来高质量的生活,避免误入性错误歧途打下坚实的基础。
随着信息日益的畅通,社会文化环境日益开放,在良莠不齐的文化娱乐市场,各种扑面而来的性信息,使许多青少年毫无选择地参与其中。对于职业学校的学生来说,他们与媒体的交往频率非常高,而媒体的个别节目也似乎有意无意地在传播扭曲的性观念。如某主流媒体在一个妇产医院的广告中,对人工流产的广告词是:开始了吗,已经结束了……某某医院……意外怀孕,轻松三分钟。这样的广告词令,对性危害懵懂的青少年来说造成的心理暗示不言而喻。如此种种,会给青少年形成正确的观念带来许多消极的影响, 如的轻率性和随便性。据笔者调查发现,有相当数量的青年学生在看到或听到类似广告时想到的不是带来的危害,而是的无责任。如何在中等职业学校加强青年学生性心理健康教育,是亟待我们解决的重要课题。
二、职业学校学生性心理健康存在的问题
针对职业学校学生在两性问题上出现的一些偏差,笔者于2010年3~5月间,对楚雄州五所职业学校的2 569名学生性心理健康状况进行了一次调查,抽样调查结果如下。
(一)性知识的缺乏,学生自我保护意识的缺失
有近20%左右的同学不知道“月经”、“遗精”究竟是怎么回事;在回答“是否认为女孩来月经、男孩有遗经就有了生育功能”时,29.89%的人回答“不是”,19%的人回答“不知道”,只有不到一半的人答对了;在回答“是否知道女孩怎样就会怀孕”时,37.12%的人回答“不知道”或“不敢肯定”;在回答“是否知道性病及其传播渠道”时,63.1%的人回答“不知道”或“不太清楚”。如某职校三年级一女生假期中在外打工,期间工友相约外出吃饭,在同伴的起哄下喝了很多酒,酒后与一同事发生了性关系,由于缺乏相应的性知识,根本没有意识到这一行为的产生会带来如何的后果,开学后竟然连自己已怀孕了都不知道,直到实习体检才发现。家长知道后,心痛欲绝,而当事人的另一方却不知所踪。由此可见,学生性知识的缺乏是十分危险的,因为此时他们在生理上处在旺盛期,心理上又处于两性依恋期,无知将导致他们自我保护意识的淡漠,而在这种状况下产生的性关系有极大的诱惑和危害。
(二)“初恋”低龄化,性生理教育已远远不能满足职校学生的现实需要
“你谈过恋爱”或“你正在谈恋爱”或“你现在想谈恋爱吗”的问题回答中,近一半的被调查学生回答 “曾经恋爱”或“正在恋爱”,1/3的被调查学生表示“很想恋爱”。在“你的初恋是在什么时候”的问题回答中,笔者发现“初恋”的年龄分布峰值在初中二年级开始到进入职校后这一阶段。由此可见,职校学生 呈现出“初恋”年龄低龄化。这一现状充分表明,对职校学生进行异往的辅导应该提到议事日程上来。随着他们的性生理和性心理的日趋成熟,学生们对性的好奇已经开始转向对“”的好奇。有的学生甚至开始了体验。在调查中发现,有恋爱经历的学生中,在回答“你和你的男(女)朋友,有过除拉手、拥抱、亲吻、抚摸之外的身体接触吗”时,有近1/3的有恋爱史的学生回答“有”。上述表明,目前的性生理教育已远远不能满足职校学生的现实需要。
(三)观开放与偏颇并存,职校学生缺失社会主义观及的轻率与随意
在调查中笔者还发现,27.16%的学生认为“只要相爱,即可发生”;24.53%的学生认为“可以有婚前,但要结婚”;41.18%左右的学生把视为纯个人私事,的制约准则上仅以“只要两相情愿”、“只要不是性犯罪”为度,这样的观明显缺乏对社会、对他人应有的责任感。这也表明,职校生观的开放与偏颇和责任感的缺失,导致了他们在上的轻率与随意。这样的现状,一方面反映了传媒对处于青春期的职校学生的观的负面影响,另一方面提示,作为职业学校的教育工作者的我们,在无法控制传媒不良信息的现状下,应该多加强学生的观与责任意识教育。
(四)性困惑,普遍存在鸵鸟心态而导致伤害的扩大
有了性困惑找谁?在调查对象(女生)中: 有27.54%的学生会查找有关性知识书看,有16.53%的学生询问同伴,而愿意找老师、父母询问的仅为7.23%。有近一半的学生只会是“闷在心里”。如某职校二年级一女生曾发过一条短信向我们咨询:老师,女孩子怀孕是不是会停经?经心理健康教育老师介入,发现该女生已怀孕17周,她一方面焦虑不安,一方面又像鸵鸟一样任由事态发展而不敢告诉家长、老师,最后造成了身体、心理上的极大伤害。
三、在职业学校开展性心理健康教育的对策
信息社会对人的道德要求更加强调“慎独”,在充分张扬个性的现代社会,职业学校教育尤其是性心理健康教育,面临重新认识与定位。
(一)加强职业学校性心理健康知识普及的力度,进一步健全学校青春期性心理健康教育机制
首先,职业学校必须要对青年学生“性事件”有一个正确的认识。虽然出现在学生中的“性事件”是偶发的个别事件,但反映了职业学校学生性知识上的“无知”。无知导致了行为上的放纵,无知导致了失误时的无助。作为职业教育领域,让我们看到了“空白点”,因此,各职业学校要结合班级管理,尽快结合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增加青春期性健康教育内容。其次,因为“性问题”具有隐私性的特点,在教学指导的同时,还需个别指导。学校要通过学生管理机构,向家长进行呼吁,希望家长在关注自己孩子生活、学习的同时,更应关注子女的“成长需要”。
笔者认为,在职业学校进行性心理健康教育的任务应定位于以下三个方面:告诉学生进入到青春期后,身体、心理将会出现哪些变化;告诉学生,当这些变化来临时,该怎样处理;告诉学生,当处理出现失误时,应该怎样求助。对特殊群体如女生尝试开设“母亲课”,在讲授生理、心理发生发展原理的基础上,增加预防和补救措施的内容,使青春期性健康教育更贴近学生的实际。
性心理健康教育的操作原则:科学性原则:知识性内容要科学,表达要规范,一般不以经验为依据;适应性原则:方法是用要合理,强调引导情感体验,严禁教导行为体验;一般不直接引用西方行为技术;灵活性原则:易引发争议的内容从知识性角度介绍。如避孕、怀孕、人工流产等内容从人口教育角度讲解。
(二)职业学校性心理健康教育要注重“关爱学生,关注发展”的人文要求
对学生“性问题”进行个案分析,寻找事件在教育层面上的问题,及时调整学校健康教育的不合理之处。要将职业学校性心理健康教育提升为“对人的尊重”的层面。
由于刚步入青春期的职业学校学生的社会阅历浅,实际经验少,思想意识、心理活动、个性性格正处于动荡期,对社会现象往往没有正确的成熟的洞察力和判断力。特别是在处理两性关系上,如果缺乏对性道德观念的全面了解,使自己的行为失去准则,就容易失误,抱恨终身。
在教育中要让学生明确,任何都是有后果的(积极的或消极的),因此,每个人都有权利和义务做出对自己和对别人负责的选择;尚未成熟就涉足性关系是冒险之举;洁身自爱、禁绝婚前婚外的性关系是防止性病特别是防止艾滋病的最有效方法。
(三)加强学生交往技巧的指导,明确异往的禁忌,提升学生的性道德
1.不必过分拘谨,也不过分随便
应该从心理上像对待同性那样去对待与异性的交往,该说的说,该做的做,需要握手就握手,需要并肩就并肩,做到落落大方,有礼有节。要让学生明白任何矫揉造作和忸怩作态反而使人讨厌,尤其是一些行为和话题的选择更应注意场合,比如,要让女生明白男女生之间肢体接触的尺度问题,要让男生注意只能在同性间的谈话话题就不宜在有异性的场合开讲。
2.不轻易跨界
处于青春期的少男少女之间极易产生性吸引,这样朦朦胧胧的吸引会使他们产生一种错觉:这就是“爱”,殊不知,这种“爱”却是不牢固的,而且,异性之间一旦跨越界限,这样的“爱”就会很快会消亡的—因为神秘感消失了。而“爱”的消亡伤害就随之而来。因此,青年学生应珍惜相互的友情,尊重对方,避免伤害的到来。
3.不能违反习俗
男女交往的方式要适合当前的社会心理。青少年男女间提倡群体交往,不提倡个别过密交往;女青少年不去男性的单身住所,不单独与男性去偏僻的地方;去异性同学的家里要事先得到对方的同意;接待异性同学来访,穿着要整齐等。
4.学会拒绝
对有些无承诺的性要求,要学会拒绝。每个人都有权利与义务告诉对方自己现阶段的性态度,告诉他现阶段不要发生性关系的理由。也许对方正是你的所爱,对方会给你某些诱惑,但是你是自己的主人。要求学生们学习处理异性的“求爱”,既不能将求爱之事当成抬高自己的机会四处散播,引为谈资,践踏他人,更不可毫无自尊,无知放纵。
总之关注职业学校学生青春期性心理健康教育,要以人为本,体现人文关怀。这是一件关系到青年人一生生活质量的切身大事,是每一位职业教育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