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中职计算机教师工作范文

中职计算机教师工作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中职计算机教师工作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中职计算机教师工作

第1篇:中职计算机教师工作范文

(哈尔滨师范大学 文学院,黑龙江 哈尔滨 150025)

摘 要:协作学徒制是在工学一体背景下强调角色分工和团队协作的教学模式。文章介绍协作学徒制在计算机软件工程专业中的实施原则、培养目标和基本框架,阐述协作学徒制在软件工程专业教学中的教学角色关系,说明协作学徒制课程体系模型的构成和特点。

关键词 :协作学徒制;课程体系模型;教学角色关系

基金项目:黑龙江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项目(12532114);哈尔滨师范大学人文社会科学青年学术骨干资助计划项目(5GB2012-12)。

作者简介:刘原,女,讲师,研究方向为先秦两汉文学、计算机基础教育,110947225@qq.com。

0 引 言

协作学徒制是融合了认知学徒制和实践共同体观念后得出的一种专业教学体系理论。协作学徒制强调教学者和学生的共同发展和交流沟通,通过工作经验的积累逐步提高教学水平和技术能力[1]。软件工程专业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具有实践能力和计算思维的应用型人才,协作学徒制在软件工程专业实施的意义重大。

1 协作学徒制实施原则

明确了协作学徒制的概念和特征,相应的教学设计要从软件工程专业的实际出发,把握协作学徒制的应用方向和基本理念。协作学徒制实施过程的基本原则包括如下几点[2]。

1)自主性原则。

协作学徒制的主要特征是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动性,实现在工作中产生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思维训练模式。只有把握自主性原则,营造自主学习氛围,才能使学生在协作学徒制实施过程中成为探索者、实践者和思考者,并主动地在课本学习的基础上进行创新和深入探究训练。

2)实践性原则。

实践性一直是软件工程专业课程教学的核心内容。协作学徒制的实践性原则是在突出工程训练和项目实践的基础上,利用师生间和学生间的交流协作来丰富知识获取渠道和增强互动氛围。学徒制的实践教学环节以学生主动学习为主,教师辅导交流为辅,为学生锻炼计算思维和积累工作经验提供条件。

3)项目真实性原则。

协作学徒制的课程体系以项目为载体展开,课程项目的真实程度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工程教学效果。真实的项目可以为课程体系设计提供由浅入深的阶梯型知识体系,也可以为实践教学提供真实的团队建设和工作氛围,这都是保证协作学徒制课程教学质量的关键。

2 协作学徒制培养方案

协作学徒制是在认知学徒制的基础上融入实践共同体理论的一种新型教学培养模式。在认知学徒制体系中,学生通过认知、训练和熟练的过程完成学习任务和思维训练。

学生首先观察和模仿导师的实践操作过程,然后在导师的指导下进行独立工作,最终在有效的实践技能训练中掌握技巧和经验。实践共同体则是指协作成员之间的角色分工要明确,在一起工作的过程中进行技能互补和经验分享。实践共同体的学徒社会关系通过直接参与活动产生,彼此之间是互惠和协作的关系。在协作共同体情境下,知识和策略分布于共同体中,成员自觉浸润在知识和策略中。协作学徒制就是在构建认知学徒关系后,通过实践共同体进行角色分工,达成互惠互利的教与学关系。

软件工程专业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和技术创新能力,专业核心课程以软件需求分析、设计、测试等实践课程为中心。该专业以协作学徒制为理论指导,在培养目标、培养方式、评价体系建设、创新实践活动等方面进行详细描述和分析,形成一个面向企业用人标准和职业技能培养的协作学徒制培养方案,如图1所示。

协作学徒制培养方案体现了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评价和教学创新活动这4个软件工程专业教学模式的主要环节。在教学大纲的指导下,教师应通过校企合作和毕业生调查提高课程教学内容的真实性和针对性;利用软、硬件环境对教学实验室和软件平台进行强化和改进,最大限度地模拟工程环境进行协同工作。整个协作学徒制培养方案最终产生的推广经验也会影响教学内容的设计。

教学方法的改革主要是对传统软件工程实践教学的改革,摒弃实验性质的课程教学方式,针对学生的需要进行项目化教学和强化实践训练教学。学生组成项目团队模拟真实的实践操作;教师针对职业定位,在课程教学中穿插职业资质培训课程,帮助学生提早获得从业资格认证和更好地掌握专业技术。评价体系的建设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为了体现协作和实践的重要性,软件工程专业课程的评价采用学生互评和教师点评相结合的方式,学生在评价别人工作的同时也会发现自身的不足,这是学徒制评价体系的关键点。教师要组织针对毕业生的就业培训和毕业论文答辩,毕业答辩是对学生在校学习的总结;在完成课程教学任务的基础上,鼓励学生参与实践创新活动,体现学生个性,帮助学生增长见识和积累实践经验。此外,软件大赛、机器人足球赛和软件俱乐部等活动也可为学生提供课外知识获取和技能训练平台。

通过对协作学徒制培养方案的研究和实践,哈尔滨师范大学软件工程专业的学生广泛接触社会和企业,锻炼和提高了沟通能力和创业能力。在机器人足球比赛方面,仿真足球机器人本科生代表队连续两次获得足球机器人“世界杯”冠军并获全国第十届类人机器人大赛举重冠军、双人舞比赛季军的好成绩。学生参与实际项目开发过程,通过团队协作熟练、规范地完成企业级工作任务,获取一年以上的项目实践经验,成为企业紧缺的技能型应用人才。在协作学徒制培养方案实施后,应届毕业生的就业和创业前景明显优于往届,成为国内各大软件企业的招聘首选。

3 教学角色关系定位与教学实施过程

在明确了软件工程专业协作学徒制的培养内容后,我们要从教学实施的角度划定教学角色和职责。在协作学徒制培养方案中有学生、教师、专家和企业4个主要角色,它们之间的关系和定位如图2所示。

在协作学徒制的教学角色定位中,不仅有师生关系,还有教师之间、教师和企业、学生和企业等多种关系。这些角色定位不仅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专业教学效果,还能带动教师队伍整体水平、学校科研能力和企业经济效益的共同提高。在职教师通过协作学徒制可以提高教学水平、项目研发能力以及科研能力和水平;企业通过校企合作可以招聘到经过考察的毕业生,解决人才需求,还能通过外聘专家提高自身的项目研发队伍水平。这种多角色协作办学的方式能够带动专业教学的实践性创新,企业资源的引入也有助于学校降低办学成本。企业在和学校的合作中可以获得专家的技术指导,定向培养毕业生也缓解了用人压力,但需要指出的是,在协作学徒制课程体系中,各种教学资源要均衡利用,不能片面追求投资规模,在校企合作中注重校企双方的良性互动,学校应注重与企业工作岗位的无缝对接,有利于校企合作制度化和低成本化。哈尔滨师范大学软件工程专业的协作学徒制教学实施职责分工见表1。

4 协作学徒制下的课程体系建设

哈尔滨师范大学软件学院根据专业特点,以协作学徒制为理论指导,整合已有的基础理论课程和专业实践课程,形成了层次递进、螺旋上升的软件课程体系模型,如图3所示。

该模型以学生入学后的8个学期为时间单位,对课程、项目和学习场景进行规划,利用校企联合的丰富资源提高课程体系水平。协作学徒制的课程体系模型特点包括如下几点。

1)符合循序渐进的认知规律。

学生在校学习的过程一般都是从无到有的,因此软件工程专业的课程体系要从学生的知识构成和能力背景出发,保证教学环节由浅入深、循序渐进。例如,课程项目案例的使用要按照理论讲解、案例演示、任务驱动、真实项目模块和实际项目开发的次序展开,让学生由浅入深地参与其中,逐步提高技术水平和积累实践经验。

2)项目案例贴近实际。

经过多年的教学实践,我们发现学生对来源于周边事物或者真实项目的课程案例比较感兴趣,能够更好地发挥主观能动性并投入其中。在协作学徒制课程体系中,学生需要在真实的项目案例中提高自身技能水平,为毕业后的就业和创业积累经验,因此课程项目案例必须贴近实际应用,专业方向课程也要根据学生兴趣设置真实的教学环境,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进行学习会极大地提高教学效果。

3)学习场景公司化。

借助校企合作办学的资源优势,学校可在校内设置多媒体教室、专业实验室、仿真公司、软件俱乐部等教学场景,在校外设置假期实训、企业实习等培训基地。课程体系模型充分利用这些学习场景的资源优势,将公司化原则引入在校教育,提高教师的工程能力和学生的专业实践能力。学生在校的学习场景也要根据学习阶段逐步由传统教室过渡到真实环境,确保现有教学资源的均衡利用。

5 结 语

协作学徒制在软件工程专业的实施提高了项目化教学的实战意义。学生在校内就接触到行业的主流技术,通过团队合作强化技能并积累实践经验;通过到企业进行毕业实习,参与真实项目开发过程,积累了工作经验,成为更符合企业需求的应用型技术人才。协作学徒制的实施还有利于形成校企合作的长效机制,提高在校教师的工程能力,很好地解决教师再教育、跨专业协作教学等问题。

参考文献:

[1] 王世安. 高职以工作室为基础的现代学徒制研究: 以广州工程技术职业学院计算机仿真专业为例[J]. 职教论坛, 2013(27): 14-16.

第2篇:中职计算机教师工作范文

【关键词】中职计算机;教学;实用型人才

一、中职计算机专业就业形势

中职计算机专业的学生在毕业之后不得不面对的一个现实,便是就业形势的严峻。计算机专业曾经作为一门热门专业,曾经让很多学生趋之若鹜。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信息化的普及,计算机技能成为大众所能够掌握的基本技能。中职计算机专业毕业的学生的就业越来越困难,很难找到适合自己的工作。究其根本原因,则是因为没有掌握计算机的实用性,在需要运用计算机进行实际操作过程中,则会显得技能不足,专业知识不够,难以适应社会的需要,无法完成企业的需求。同时中职计算机教师要不得不进行反思,当前学生就业难,也与专业知识与现实相脱节,在进行中职计算机教学过程中,教学内容脱离了社会需要的现实,教师也应当从计算机专业学生就业情况中吸取教训。

二、中职计算机教学现状

(一)学生对计算机课程重视度不够

当前社会已经是网络的社会,计算机也已经得到了大面积的普及,并且也将会成为未来发展趋势。大学生对于计算机应用频繁,更不会感觉到陌生,这也使得学生对于教师或者教授的计算机专业知识不够重视,对于自己喜欢的计算机操作,则学习认真,成绩较好。而对于不喜欢的计算机课程,则当作娱乐休闲的工具进行学习,因此造成计算机知识的偏差,对于计算机知识学习不够深入,一知半解,在走上社会之后难以满足社会和企业的需要。

(二)教师教学激情度不够

教师的教学情绪对于学生的影响很大,当前在一些中职计算机教学课堂上往往会出现一些老师教学心不在焉,教学情绪低落,没有激情的情况。而教师的这种情绪也会通过课堂传递给学生,使整个课堂都死气沉沉,学生听课的质量也受到影响。其原因是多种多样的,但究其根本还是两方面的原因造成的。一是教师在教课过程中得不到学生的反馈,学生对于计算机课程的兴趣不高,导致恶性循环,教学课堂死气沉沉;另一方面则是教师教课内容死板,没有灵活性,内容对于学生毫无吸引力,在授课中没有自信心,使得课堂教学气氛不高。

(三)经费投入不足

中职院校现在得到政府的财政经费不多,使得实验设备相对落后,整体教育水平有待提高。很多中职院校的计算机数量难以达到学生的需要,并且配置没有根据时代的进步而进行更新,软件也没有做到与时俱进。中职院校的维护资金得不到保障将会影响学生对于计算机的使用,陈旧的设备也使学生丧失对计算机的兴趣,制约了学生的自主学习的积极主动性,学生的动手能力无法得到提高。

三、中职计算机教学培养实用型人才策略

社会需要的是实用复合型人才,因此实用型人才应当成为中职计算机教学中重点教学目标,加大教学力度,完善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促进学生向实用型人才转变和发展。因此,在计算机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摒弃从前的传统教学模式,不断创新教学模式,打造实用型人才。

(一)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任何课程,只要学生有兴趣,学习成绩会得到大幅度提升,学习能力也会有很大的提高。因此,中职计算机教学在培养实用型人才的过程中,首先就要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入手。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时候,要注意运用多种教学方式,利用学生对计算机的兴趣,从学生对计算机感兴趣的部分和内容入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另外,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还可以组织学生进行计算机比赛,开展丰富的计算机活动,通过比赛或者活动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和能力,让学生自己开创思维,开动脑筋,自己对计算机进行研究和应用。

(二)注重理论与实际的结合

就目前的中职计算机教学来看大多数学校都存在着理论脱离实际的情况,这是各大中职学校的通病。在中职计算机教学过程中,教师一定要将计算机理论与计算机教学实践相结合,从理论中学习实践的知识,从实践中掌握计算机理论。如果教师只是单纯进行理论知识讲授,学生一方面很难切身体会理论知识的运用,另一方面也对理论知识记忆不深刻。使学生无法真正掌握计算机实用技能。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可以先给学生讲解理论知识,随之跟进实践教学,“趁人打铁”在学生还没有对理论知识遗忘时候,将理论知识运用到实践教学中。同时也可以给学生以留作业的方式,让学生将理论知识应用到生活中,将抽象的知识具象化。教师还可以联系相应的工作岗位,组织学生进行实习,让学生在实习过程中了解计算机的实际应用,也为学生以后走上工作岗位做好准备。

(三)转变教育思想理念

教师是课堂的主导者,也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对学生起着非常关键的作用。因此,教师在教学重要改变以往的传统教学思想,大胆创新,引入新的教学理念,顺势而为,与时俱进。课堂的主人翁地位应当交由学生来掌控,增加学生的责任心和上进心。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时刻保持饱满的热情,昂扬的激情,用激情感染学生听课的情绪,引起学生对计算机课程的兴趣,传递给学生正能量,激发学生学习欲望,提高计算机教学质量。

我国科技不断发展,计算机技术也在不断发展,信息时代更加需要实用型人才的培养,来完成计算机历史的使命。中职计算机教学中注重培养实用型人才,是顺应时代的需求的教育模式,各中职院校应当加大对计算机教学的关注,不断开创新的教学模式和手段,为培养实用型人才而不断努力。

作者简介:李铁君,男,1969年出生,浙江宁波人,工作单位为安徽省马鞍山工业学校,中学一级教师职称,主要研究方向为中职计算机教学教研。

参考文献:

[1]王媛媛.中职计算机教学中培养实用型人才分析[J]. 新课程(中学),2014,10:107.

第3篇:中职计算机教师工作范文

关键词:中职院校;计算机教学;有效性;实践性

信息化时代对社会产生了较大的影响,尤其表现在计算机在社会各个领域的广泛普及与运用,而计算机人才也成为了当前社会中比较紧缺的人才之一。许多中职院校通过开展计算机专业很大程度上缓解了社会对计算机人才的迫切需求,同时在计算机教学方面也取得一定的经验与成果,但是随着计算机教学的发展以及社会对计算机人才要求的不断提高,计算机教学方面暴露出一些急需改革的内容,提高中职计算机教学的有效性也突显出重要的意义。

一、当前中职计算机教学中的教学现状

(一)学生对计算机的实际运用能力较弱。在中职计算机教学过程中,学生对计算机的实际运用能力较弱是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主要表现为:一是学生的理论知识层次或考核成绩与学生对计算机的实际运用能力不成正比,这是一个计算机教学中普遍存在的较为尴尬的现象,需要引起计算机教育工作者的反思;二是在学生毕业走向就业岗位后才发现自身的知识结构与计算机的实际运用严重脱节,在与计算机相关的工作岗位上很难胜任,甚至许多学生在就业的过程中需要经过工作单位再一次专门培训才能够上岗。

(二)在教学过程中学生缺乏对计算机学习的兴趣。计算机学科需要学生具备一定的逻辑思维能力,并且在教学内容方面相对于其他学科也显得比较枯燥,所以学生在计算机课堂普遍表现出缺乏学习兴趣的现状,尤其是体现在理论课方面学生缺乏对学习计算机知识的动力,碰到一些较难的问题没有努力探索与研究的勇气与毅力,导致学习效果不是很理想。在计算机实践课程中比如在机房中进行计算机教学的过程中,学生表现比较活跃,但是学生对计算机的兴趣并不能等同于对计算机知识的兴趣。

二、影响中职计算机教学的有效性因素分析

(一)缺乏对计算机知识时效性特点的重视。信息化时代和知识化经济的发展使当前社会的信息量增长速度加快,在计算机知识方面的变革更是可以用日新月异来形容,这也就构成了计算机知识具有时效性的特点。而在中职院校的计算机教学中,计算机的时效性并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这也就直接导致了教学内容滞后于计算机发展。尤其在教材的选用方面,由于教材的更换需要产生一定的成本。

(二)缺乏对计算机教学实践性的重视。计算机作为一项主要用于实际操作的学科具有较强的实践性,虽然中职院校普遍重视学生专业技能的培养,但是在计算机教学中对理论灌输较为偏重而对实践缺乏重视的情况也是客观存在的在计算机教学中缺乏对实践的重视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学校和教师在课程的安排上上机实践课比重过小导致学生缺少实践的机会,使学生的理论知识层次发展不能与实践能力相协调;二是学校缺乏对计算机实践设置的完善,尤其是对计算机机房设施的完善不到位会直接影响到学生实践效果。

(三)教师的专业素质。在中职计算机教学有效性方面,教师的专业素质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处于主导地位,在学生学习的过程中会遇到很多各式各样的问题需要教师的解答,而教师如果在计算机专业方面的知识层次不够,则很难对教材中的知识演变为浅显易懂的语言传授给学生,也不能在学生出现问题时及时的对学生进行讲解,从而影响教学的效率。另一方面,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具有榜样的作用,如果教师不能达到一定的专业水平,会直接影响到学生对教师的信任和信心,对教学的有效性产生消极的影响。

(四)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落后。在中职计算机教学中,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的落后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及学习动力的培养,许多中职院校在计算机教学方面,教师缺乏对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的多元化构建意识,使教学仍旧停留于传统教学中的填鸭式教育模式,教育工具也只是停留在教材黑板等方面,虽然这种教学手段与教学方法也能够使学生学到计算机知识,但是极大的影响了学生学习兴趣的提高,而学习兴趣又会直接影响到学生在计算机学习中的热情,从而导致计算机教学效率下降。

(五)学生基础存在差异,考核方法和标准单一。学生在进入中职院校以前的很长一段时期受到应试教育的影响,而升学的压力使学生在计算机方面无法全身心投入进行系统的学习,所以在中职院校中的计算机教育中,学生在计算机基础方面的差异性是普遍存在的,而中职计算机教学中对这种差异性的忽视也将影响到计算机教学效果的整体性。

三、提高中职计算机教学有效性的对策

(一)中职院校应当重视师资力量建设。中职院校对师资力量的建设是提高中职院校计算机教学有效性的保障,中职院校应当对当前学校的师资力量进行客观的认识,并根据实际情况对师资力量做出建设和完善。首先院校应当重视对教学设施的完善,尤其是对计算机机房设施的完善,从而为学生的实践操作提供保障;。其次是对教师的培训工作应当引起重视,包括对教师在计算机专业知识上的培训以及教学能力方面的培训,保证计算机课堂教学的顺利开展。

(二)重视教材的选择以及课外知识的扩充。在中职计算机教学中,教材选择与更换的及时性应当引起重视,同时教师也应当以促进学生计算机能力发展与提高为出发点做好新教材的备课工作。同时教师应当依据互联网等具有信息传播优势的媒体扩充自身的知识量,从而在教学中对教学内容作出一些必要的扩展,以保证学生的知识层次能够与时俱进,保证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以及工作的过程中能够将理论与实践快速的结合。

(三)注重教学方法的多元化。在中职计算机教学中,应当认识到学生兴趣的培养对提高计算机教学有效性的重要意义,所以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当注重教学手段与教学方法的革新。在教学工具方面,教师可以选用与计算机密切相关的多媒体工具进行教学来提高学生对课堂教学的注意力,在教学方式上,教师可以采用发生式教学法,以起发为主要手段,以学生分组为形式来提高学生探索与合作的意识。同时学校在教学的有效性方面可以采用产学结合的手段,不仅可以促进学生理论与知识的协调发展,同时在促进学生就业方面也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

(四)教学中重视学生差异性以及评测机制的变革。在教学过程中应当正视学生间存在的差异性,教师应当对学生的知识结构进行深入的了解,并在此基础上对基础较差的学生进行较多的关注,通过让学生体验成功来增强学生学习的信心以及学习的动力,从而在学生自身的努力下减小与其他学生之间的差距。在考核评测方面,应当重视评测方法的多元化发展,即在重视理论考核的基础上重视实践考核,在闭卷考核的基础上计入开卷考试以及口试的形式,在传统的考核基础上将学生的日常表现作为考核评测的重要标准,在考核方法上可以运用灵活的竞赛模式比如网页制作评比文字录入速度评比等方式的结合进行学习效果的检验。

参考文献

第4篇:中职计算机教师工作范文

摘 要:《计算机应用基础》作为中职学校的一门公共基础课程,教学重在对学生学习情况的测试,忽略了教的评价和对学生学的指导,学生考完试之后,不能及时知道自己学习上存在的问题、知识的薄弱环节在哪,所以很难通过考试提高学习能力。因此,需要建立一个良好的教学评价体系,动态调整教学过程,使教与学相互促进。

关键词:中职 教学评价 过程实践 体系研究

为了提高学校的教学质量,每所中职学校都需要对本校的每一位教师的教学水平进行监控和评价,以便对他们进行年终考核、评优评先、奖勤罚赖、利益分配,同时激励每一位教师教学水平的进一步提高。为此,中职学校需要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可操作性强的教师教学水平评价方案。不少学校的教学管理部门,在对教师的考核与评价中,虽多以“德、能、勤、绩”四个方面对教师进行评价,但往往以“师德”、“出勤”和“业绩”这三方面的评价为主,而对于“能力”(水平)方面的评价,评价标准却往往显得空泛、不够具体或以职称、职务论高低。本文从教的评价展开了阐述,并作以探讨。

一、对中职计算机教师教学设计能力的评价

计算机教学设计是计算机教师运用系统的观点和方法,遵照计算机教学的基本规律,对计算机教学过程进行系统规划的教学行为。计算机教学设计是计算机教师课堂教学的前期准备,它要求教师掌握现代的教学观念、教学方法和教学技术,才能设计出有创意的、高效率的教案。我们应该把教学设计看成是教师在计算机教学上必须具备的一项教学技能。

教学设计包括对所教课程或内容的教学目标设计、教学策略设计和教学评价设计三大内容。教学目标设计包括认知领域目标设计、技能领域目标设计和情感领域目标设计三大方面,这是“教什么、学什么”的设计;教学策略设计包括对所教内容的精心组织与安排、教学方式方法的选择和媒体的应用,这是“如何教、如何学”的设计;教学评价的设计则包括课堂上形成性评价的设计或课程终结性评价的设计,这是“教得怎么样、学得怎么样”的设计。

二、对计算机教师课堂理论教学能力的评价

计算机教师课堂理论教学能力的评价方式一般可以采用听课、评课、调查、访谈等方式进行。评课的方式又可以采用计算机教师自评、同行互评和学生对教师的评价等方式进行。但由于受教学内容的限制,十大教学技能不可能在短短的一、两节课内全部表现出来。因此,要对计算机教师课堂教学能力进行全面评价时,一般学校需要组织一个3人以上的专家小组,对计算机教师的课堂教学行为进行跟踪评价,同时综合多方面的评价结果,才有可能对一个计算机教师的课堂理论教学能力作出较为全面而准确的评价。

三、对教师实践性教学能力的评价

在中职计算机教学中,以就业为导向,以技能为核心,要求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技术技能和实践能力。其中,技术技能包括理论知识和实践知识,要让学生实践过程中学习理论,树立“工作即学习,学习即工作”的教学理念。因此,教学上一般要求实践性教学与理论教学的学时数比例达到1∶1。特别是在以实践为导向(行动为导向、任务为导向、能力为导向等)的“一体化课程模式”的中职计算机教学中,这一比例将会更高,对中职计算机教师的实践性教学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对中职计算机教师实践性教学能力的评价,显得非常重要。

中职计算机教育实践性教学的课程一般有实验、技能训练、大型作业(课程设计)等。

对中职计算机教育实践性教学的课程,不但要求计算机教师具备全面的专业知识、熟练的专业技能技巧、丰富的实践性工作经验和实践性的动手操作能力,还要求计算机教师对所教计算机专业相应的职业岗位有一个全方位的认识。只有这样,在开展实践性计算机课程教学的过程中,才能制定出合理的计算机实践课程计划,确定出准确的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结构、教学方式方法与手段,以及合理的教学评价方式与评价标准。

四、对计算机教师教学科研能力的评价

教师的职责就是教学,要不要提出“教师在搞好教学的同时开展一定的教学研究”?对这个问题有两种截然不同的看法。持反对意见的一方认为,开展教师教学研究必定会影响教师的常规教学工作;持支持意见的一方则认为这样做不仅不会影响教师的教学工作,相反,能促使教师不断更新教学观念,改进教学的方式、方法与手段,提高教师自身的教学技能和教学水平,从而大大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和效果,对教学质量有很大的促进作用。我赞同后者的看法。从全市中职学校的发展规律来看,哪所学校的领导重视了教学研究,哪所学校的发展就快;哪位教师重视了教学研究,哪位教师的成长和发展就肯定比别人快。身边这样的例证举不胜举。重视计算机教师的教学研究,表彰优秀个人和奖励优秀成果,促进计算机教师科研能力和计算机教学水平的不断提高,是一件不容忽视的工作。

计算机教师的教学科研工作主要体现在对计算机教学理论、计算机教学管理、计算机教材、计算机课程标准、计算机教学方式方法与手段、计算机教学评价、德育以及学生学习状态等方面的研究与探讨,特别是在对计算机教学改革、计算机课程改革和评价改革等方面的研究和探讨。对计算机教师科研能力的评价,就是评价计算机教师在各领域中的研究与探讨能力。

五、对计算机教师综合教学水平的评价

在前四项对计算机教师教学能力评价的基础上,可对每一位计算机教师的教学水平进行综合评价。

对计算机教师的教学水平进行综合评价的目的,不仅在于为了年终考核或评聘的需要,更重要的是为计算机教师的教学工作指出不足的地方,给每一位计算机教师在提高教学水平方面都指出一个明确的努力方向。

对计算机教师教学水平进行综合评价时,可根据上述四项的评价结果,最后得出每一位计算机教师的综合教学水平评价结果。

《计算机应用》课程教学的评价体系是教学活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但是使教师获得教学反馈信心、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管理、保障教学质量的重要依据,而且是学生改进学习方法、调整学习策略、提高学习效率的有效手段。因此,建立一套科学的评价体系是每一位计算机教师应思考的问题。

总而言之,我们的教学应该在传授知识的同时让学生学会应用,在应用之中学会知识,在学习知识的同时获得乐趣,在乐趣中学习新知识;我们的评价也应该让学生在学会知识的同时获得肯定,在肯定中追求知识,在追求知识的同时获得成就感,在获得成就感的同时达到目的。

参考文献

[1]阮先会 《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价》.光明日报出版社,2009,12。

[2]姚秀峰 高职院校教学评价体系关键技术的研究与实践[J].中国海洋大学,2010,05。

[3]熊丽丽 大学《计算机应用基础》课课堂教学评价研究[J].长春师范学院,2010,06。

第5篇:中职计算机教师工作范文

关键词:中职学校 计算机 教学问题 改革措施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5)02(c)-0188-01

如今计算机技术已经渗入人们生活和工作的各个角落,而中等职业学校的计算机教学工作对学生以后的工作就业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所以,中等职业学校应注重学生对于计算机技术的掌握以及能力的提升。因此,分析如今中等职业技术学校的计算机教学现状并对其进行改革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1 现阶段中职学校计算机教学现状

1.1 教师教学方法陈旧

计算机学科与其他学科不同,因为其知识内容更新较快,教师需要花费更多的时间不断学习专业知识,钻研专业技能,而很少有时间去研究教学方法和教学设计,在课堂上往往总是采用单一的满堂灌教学方式。这种课堂往往只注重结果,不注重过程,缺乏互动性,因而很难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1.2 学生对计算机操作掌握水平不同

我国各地区的教育水平存在差异,因此中职学生在入学时对于计算机的掌握水平都不相同。有的学生基本上从未了解接触过计算机,大部分学生在初中时对计算机有一定的了解,但是由于很多学校对计算机教学并不重视,学生学到的仅仅是最基础的知识,这就导致他们在计算机学习中遇到很多难题不能解决。因此,中职学生计算机的操作水平较低,对计算机的应用技术没能熟练掌握,会对教师完成教学目标产生一定的影响。

1.3 教学目标不明确,课程设置不合理

目前中职学校的教学目标不明确,学校将课程设置的重点放在理论知识上,对学生的实际操作和技能的课程设置较少,并且学校的硬件设施不够完善,学生很少有机会实际操作计算机,这就导致学生操作能力普遍较差,和其他专业的计算机培训学校相对比,中职计算机教学在实用性、操作性方面还存在一定的差距。

1.4 评价方法单一,忽视技能考核

平时对学生的考核只是依据教材内容考核一些基础、统一、陈旧的知识,而忽视了职业教育的“职业”性,这样把学生禁锢起来,不仅学生的职业技能得不到提高,学生个性不能体现,而且体现不出计算机特色。在这样的教学环境中走出来的学生,往往在走出学校以后不能很好地融入到社会,对学生就业也会造成一定影响。计算机课堂教学现行的评价方式只把重点放在学生的学习结果上,却忽视了对学生学习过程的评价。现在多数计算机的考试、考证主要仍以教材上的基础内容为依托,考试学生的记忆力,这就导致在学校里学习成绩好的学生,在走出学校参加工作以后其实什么也不会。因此,这种考核机制不但会阻碍学生的就业,更会对学生今后的发展造成不利的影响。

2 改革中职学校计算机教学的策略

2.1 更新教学理念,转变教学观念

中职学校教师应注重教学改革,不断更新教学理念。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教师在开展各种教学活动时应以学生为中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只有学生对所学知识感兴趣了才会真正去用心学习。有很多学生喜欢玩计算机,但是对计算机学习研究却不感兴趣,因此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学习计算机的热情。教师应以学生为主体,有针对性地开展计算机教学,帮助学生更快更好地发展。

2.2 注重培养学生实际运用能力

职业学校应对学生的实际运用能力进行重点培养,职业学校最大的特点就是职业性和技术性,就是要让学生真正学会这些技能,解决工作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因此,中职计算机教师应注重学生的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把计算机理论知识和实际教学有效地结合起来,让学生在实际操作的过程中对理论知识有更深层次的理解,真正地将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融会贯通、共同发展。

2.3 改变教学方法

教学有法,教无定法。教师的教学方法,对能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具有重要影响。教师应根据各个专业学生的需求制定不同的教学方法,最大程度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这就要求教师要改变以往的满堂灌学习方法,合理安排教学内容,对于学生自学即可掌握的知识尽量少讲,让学生自己去完成,而对于比较实用而课本上又没有的内容可以通过实例演示,让学生在游戏,比赛、模拟中既轻松地上了课,又学到了实用的知识。除此之外,随着教育技术的发展,教师应适当应用多媒体技术以及计算机来辅助教学,让学生更加直观地学习。除此之外,随着教育技术的发展,教师适当运用幻灯片、投影、录像等多媒体技术以及计算机辅助教学,网络化等多媒体现代化设备进行教学,增强课堂教学的直观性,加深学生的认知能力。

2.4 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

在计算机教学中除了对学生进行计算机知识技能方面的教育外,还要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在如今高速发达的网络环境中,一定要告诉学生在使用互联网时注意道德文明规范,文明上网,在上网时要注意保护自己。可以适当给学生讲一些案例,让学生真正的学会保护自己。另外,要告知学生,不进网吧,不浏览不良信息,不沉迷于游戏的虚幻空间等。

3 结语

总之,中职计算机教学一定要结合教学实际,我们教师应该转变教学模式,做到适应形势的发展,贯彻“学生有一技之长”的教学思想,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探索,不断总结,开拓计算机教学,使计算机教学迈上一个新的台阶。

参考文献

[1] 张峰.谈中职学校计算机教学的改革[J].信息与电脑:理论版,2014(4):231-232.

第6篇:中职计算机教师工作范文

论文摘要:随着计算机网络全球一体化趋势的到来,基于网络环境下互联网技术和多媒体技术为载体的中职计算机教学得到了充分的发展。从分析教学模式评价的意义、原则、内容体系等方面着手,探讨了中职计算机教学评价有关问题,从而为构建其他学科的评价体系提供了可参考的作用。

新课程改革明确指出:新的学习方式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

习、发现学习、合作学习、探究性学习。它强调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提倡学生参与教师教学活动并进行各种评价,在课业学习中积极思考,培养学生善于合作和主动参与的意识,获取更多的信息,来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由此可见,在中职学校要建立一套可操作性强和行之有效的计算机教学水平评价方案,是大家所期待的。

一、构建中职计算机教学评价系统的意义

新千年的到来,对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为现行的教育实践提出了新的挑战和发展的机遇。中职计算机教学的创新发展,需要有良好的教学环境和教与学新颖的方法,这样才能使学生获得一技之长,以适应时代的发展要求。现代教育理论与新课标为计算机学科创新教学提供了理论依据。

二、传统计算机教学评价模式

传统的计算机教学评价标准对于新视角下的新能力培养要求来说又具有一定的局限性。虽然中职院校计算机专业教育开展已经有很多年了,但是在评价计算机教学时,还是用传统学科教学所用的方法来进行评价。我们知道,传统评价系统中,其教学评价的内容包括很多,涉及计算机专业教育目标、教师教学水平和学生学习效果等发展情况等方面因素,其主要目的虽然也有适合计算机专业教学的内容,但是计算机专业教学中许多重要的因素都没有包括进去,这些因素在计算机专业教学中往往占有较重的比例。wwW.133229.Com要构建计算机教学评价系统,就应该转变教师的教学观念,进一步促进计算机专业课程改革向更深层发展。

三、中职计算机教学评价系统遵循的原则

1.评价系统要有新的教育思想做指导

素质教育提倡的“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发展,让学生主动发展”,已成为教育教学工作的指导思想。[1]中职计算机专业课程的教育任务和教育目标、教育内容与途径,与其他学科课程进行有机整合,树立现代课堂教学评价的价值观。不能在评价中有选拔和筛选等方法的存在,要发挥教学评价整体功能的同

时,更要注重评价导向、激励,促进发展的功能。在评价与实践中,促进学生信息素养的育成、综合运用计算机专业能力的提高,进

一步促进教师专业素养与水平的提高。

2.“发展性”教学评价要适应教学目标

所谓“发展性”评价体系,是指由一系列反映被评价对象目标的、相互联系的指标构成的有机整体。[2]确定评价体系的依据必须是教学目标,评价体系必须与教学目标相吻合,保证教学工作的正确方向。教学评价能为学校的领导者改善管理工作,或为教师调整、改进教育、教学工作提供依据,能使学生了解自己的知识、智能、品德、身体等方面的状况,明确今后的努力方向。

3.评价的主、客体之间是相互转化的

在教学过程中,教学双方既自我评价,又相互评价。[3]同时,教师与学生在不断改进教学时又必须具备一定的外在动力和条件。

四、构建中职计算机教学的评价体系

1.把学生学习效果作为评价的重要内容

中职学生正面临着竞争十分激烈的就业压力和企业对人才高标准要求的现实问题,在学校学好基本技能和技术本领,是当务之急。因此,计算机专业的教学评价应该更多地着眼于培养学生对计算机专业的兴趣和意识,培养学生良好的信息素养,让他们明白自己学习的紧迫性,启发他们把计算机专业作为支持终身学习和合作学习的主要方式和有效手段。在实施计算机教学的整个评价活动中,学生应成为评价的主体,激发学生学习计算机技术的兴趣和积极性,让计算机评价活动变为促使学生认真踏实的再学习的动力。通过新的评价方法提高学生对计算机专业的学习兴趣和意识,把计算机专业作为合作学习的手段。

2.教师教学水平成为评价的主体

网络高速发展的今天,知识经济快速膨胀,建立促进教师不断提高的评价体系是发展的客观需要。中职计算机课程的教学设计是计算机教师课堂教学的前期准备,在此,计算机教师运用系统的观点和方法,遵照计算机教学的基本规律,对计算机教学过程进行精心设计。其中要求教师掌握现代的教学观念、教学技术,选择恰当的教学方式,才能设计出有创意的、高效率的教案。所以,教师对计算机教学设计的优劣可以看成是教师在计算机教学过程中所应该具备的一项教学技能,由此也应该成为计算机教学评价中的一项考核内容。

3.制订切实可行的评价量表

在认真学习职业学校计算机专业教育的文件基础上,学校要结合计算机专业的教学任务、要求,制订出各专业的学生信息素养的发展性评价量表。当然在评价过程中,既要有科学的理论做指导,又要结合实际情况,所确定的评价体系应尽量简练,所确定的评价标准尽量简明、可测,所应用的计量方法要尽量简便易行。

五、小结

中职计算机教学评价不能单一或者机械,要构建动态的、可操作性比较强的评价标准,才能有利于计算机教学质量的提升和创

新发展。并且计算机作为实践教学,其多元化的教学方式决定了其评价方法的多元和个性化。积极的评价系统才能促进计算机专业教学的改革,否则将大大地阻碍这一新兴学科的健康发展,甚至扼杀这一新兴学科的成长。所以构建计算机教学评价系统依旧任重道远。

参考文献:

[1]冯义东.基于多元智能理论的网络学习评价[j].现代远距离教育,2007(02).

第7篇:中职计算机教师工作范文

从硬件方面来看,虽然近年来职业教育得到国家大力扶持,但由于本专业的特点,投入大且见效慢,又与课堂式教学有所冲突,造成硬件水平与当前教学需求相比有较大差距。从软件方面来看,计算机课程的教材学习内容比重较高,真正上机操作、计算机教学时间仍然有限,加之在考试的时候所涉及的知识大多为笔试,实际上机操作的比重依旧较低,这样一来就会导致学生将更多的精力放到对理论知识的学习上,并且在学习的过程中更多的有赖于记忆而不是理解,对于实际的电脑操作就疏忽了。最后,学生探索创新能力不足。在中职学校的学生学习计算机的内容基本是一些固有的知识,学习内容固化、方式单调,又缺乏实践巩固,甚至应付考试仅死记硬背即可,需要深入学习的很少。而发现、探索的过程才是学生创新的开始,创新基于探索学习并灵活运用,需要在深入学习中探索求知。

2计算机教学在中职教育中的实力提升

众所周知,中职学校计算机教学以就业为导向,需要着眼于知识学习和技能训练的有机结合,坚持理论实践相互印证、能力创新相互促进的原则,培养技能为中心的计算机课程体系。所以做好计算机教学中职教育中的实践创新工作十分必要。笔者认为,上文的论述问题若能解决将大大提升中职计算机教学综合实力,要解决这些问题,就要用到一些新手段、新方法应对当前的问题。

2.1提升教师素质,灵活教法,提高质量

教育学认为教与学是教师与学生的双边活动,其中教师起到主导作用。俗话说,名师出高徒,反过来说,就是如果教师素质不高,那将是误人子弟,所以教师在教学中要提升自我素质,根据中职学生的实际,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以提高教学效果。计算机教师不断提高自身的素质、不断学习现代教育思想、现代化教育手段、方法,有着紧迫的现实意义。在上文中提到,现在中职选用的计算机教材对于学生来说都是较为隐晦的,作为一名培养新世纪人才的计算机教师,再用陈旧的教育思想、教育观念和教育手段就难以培养出智能充分发展的创造型人才。所以运用灵活的教法,贴近实际生活,易于学生理解,也是提高计算机教学质量的方式之一。

2.2与企业合作,重视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

笔者所在学校2011级秋季班的毕业生在谈到企业面试情况时说:“企业在面试时更关心的是我们在学校学习期间的综合素质表现。”中职计算机教育主要是培养能熟练操作计算机并能使用计算机的人才。有的是计算机维修,有的是计算机操作,计算机办公,这些知识的学习更重视的是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真正的会操作计算机和利用计算机才是王道。如果只是能对计算机理论知识夸夸其谈,或是能应付理论考试的,那不是计算机专业学习的目的,也不是计算机要培养的人才。所以结合本专业特点,学校要加强校企合作,本着合作育人、合作就业、合作发展的原则,推进中职计算机教育与企业发展有机结合,重新调整理论教学和上机实践的比重,重视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

2.3激励学生个性发展,增强学生创新积极性

在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方面,普通的课堂教学可能就很难完成。但计算机为我们教学工作的开展创在了良好的平台,学生可以结合自己的个人需求,选择利用相应的渠道及技术来确保某一任务的顺利完成。就像是,在计算机图片处理的学习中,可以让学生用自身所喜欢的图片进行练习,这样一来,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就得到充分保障,有利于教学目标的最终达成。

3结束语

第8篇:中职计算机教师工作范文

【关键词】中职;计算机;教学;问题;应对

当前中职计算机教学中存在着学生素质“今不如昔”、教材严重滞后、教学设备不匹配、专业岗位工作要求具有较大差异等等主要问题,这对贯彻“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的职业教育教学改革方向是一个严峻的挑战。

一、当前中职计算机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学生素质“今不如昔”

近年来由于普通高中扩招,进入中职学校学习的学生大多文化层次相对较差、知识结构零乱、接受能力不强、认知水平偏低,许多学生的学习兴趣、主动性和积极性不高,缺乏学习动机、缺乏学习兴趣,普遍存在厌学现象,很多人都是想拿个文凭混过日子,这些现象在很多中职学校已是公开的秘密,这对中职计算机教学是一个严峻的考验。

(二)教材严重滞后

计算机技术飞速发展,各种软件的更新换代也日新月异,而教材编写和出版的周期长,致使计算机教材严重滞后于计算机新技术、新软件的发展,这就无法保证教学内容的先进性和前瞻性,从而导致学生所学习的知识、技能不适应IT企业对计算机人才的要求,学校培养的人才与企业需求人才形成严重脱节,这不符合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的中职办学思想。

(三)教学设备不匹配

教学设备的投入是学校一笔不小的开支。因此,计算机教学设备的投入、使用、更新具有一定的周期,学校计算机教学设备的更新不可能与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同步,这就不可避免地导致教学内容与学校实际使用的设备不匹配、不兼容。

二、应对策略

中职学校的计算机教学既要适应科技的发展和社会的需求,又要顾及现阶段中职学生自身的素质,这就要求对中职计算机教学要有创新意识,在教学中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信息意识和创新意识,培养学生综合能力。

(一)采取直观化教学

教学的直观性原则,是指在教学中要通过学生观察所学事物,或教师语言的形象描述,引导学生形成对所学事物、过程的清晰表象,丰富他们的感性知识,从而使他们能够正确理解书本知识和发展认知能力。针对当前中职学生,教学内容的直观处理显得尤为重要。计算机教学要把抽象的教学内容形象化、具体化,把复杂的问题简单化,使教学内容的呈现更容易被学生接受,教师应尽可能地把书本的文字材料转化为声音、图像、动画、视频等易于被学生感官接受的多媒体信息,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主动性和积极性,以调动学生的形象思维,加深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消化,增强信息意识和创新意识,培养学生综合能力。

(二)重组计算机教材

针对教材严重滞后、教学设备不匹配、专业岗位工作要求具有较大差异等等问题,教学时应重组计算机教材。

重组计算机教材是指教师在深入研究计算机教材的内在结构和规律的基础上,紧扣学生实际,对教材进行删除、调序和充实等处理。

1、删除

删除是指删除教材中过时、陈旧的知识,剔除很少或完全没有应用价值的内容。比如在教学《Windows XP中文版应用基础》(电子工业出版社)时,把第8章“Outlook Express的使用”删除不讲,因为现在已经很少使用Outlook Express了,可把这部分当作课外内容让有兴趣的学生进行自学。

2、调序

调序是指通过跳跃式、倒叙式、逆推式、随机式等方式对教材原来的组合顺序进行调整或调换。比如在教学《Windows XP中文版应用基础》(电子工业出版社)时,把第3章“中文输入法的使用”调换到第2章“文件资源管理”之前来上,而把第2章“文件资源管理”调到第3章“中文输入法的使用”之后来上,这是因为如果没有讲中文输入法,那么在教学文件资源管理时无法重命名文件或文件夹。

3、充实

充实是指搜集与教材内容相关的材料对教材进行补充,使教材内容更丰富、更实用、更具体、更先进。现在的软件更新较快,虽然新版本和老版本之间有相通之处,但新版本肯定会比老版本更完善、更丰富,因此在教学中应适当拓展计算机教材。比如将教学内容拓展至各类软件联机帮助、入门、参考、范例、技术支持中心、开发人员中心和文档资源中心等。充实计算机教材的意义在于解决教材内容与计算机技术更新日新月异两者之间的矛盾,从而也有利于解决计算机教材与计算机专业岗位工作要求具有较大差异的问题,通过教学内容的拓展从而教会学生通过网络、报刊等媒体进行自主学习的能力,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三)任务驱动式教学

任务驱动式教学是指教师把教材中零碎的学科知识体系转换为一个或多个相对完整的、典型的工作任务或项目,通过工作任务、项目活动将理论与实践有机统一,使教学内容贴近企业工作实际。任务驱动式教学的意义在于解决教材知识的组织和结构与专业岗位工作过程差异问题,使教学过程更加贴近企业生产实际, 让学生亲身感受学习与工作的关系,有利于进一步明确学习的目的,增强对学习重要性和实用性的认识。如网页课程教学,应把网页中插入文字、插入图像与表格、插入对象和层、网页布局、站点管理等知识转换为一个或多个网站的制作,在整个网站项目制作过程中获得网页制作的知识和技能,并最终让学生了解、掌握网站的制作流程。

主要参考文献

[1] 《现代教育管理理论与实践指导全书》编委会.现代教育管理理论与实践指导全书[M].北京:人民日报出版社,2002.1

[2] 王双艳.“以就业为导向”的计算机专业课课堂教学[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8.

[3] 唐海波.中职计算机教学如何适应学生就业.成功之路[S].长沙:中南大学心理健康教育中心,2008.

[4] 孙树森.对计算机分组教学的探讨[J].吉林教育,2008,(11).

第9篇:中职计算机教师工作范文

【关键词】中职 计算机教学 学生发展 教学方法

【中国分类法】:G434

近年来国家教育部加大对于中职教育的管理,促进了我国中职教育的不断发展,强调教师教学过程中不仅仅是要教会学生学习的内容,更要教会学生如何去开展学习,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做到一切以学生的发展为根本[1]。信息时代的不断发展,计算机已经融入了人们生活的各个角落,成为人们与外界交流、从外界获取信息的关键手段之一,越来越多的职业学校加大了对于学生计算机知识和运用的教学与传授,但是这样的教学并不满足于职业教育学生需求,教师还需要结合计算机与职业教育的特点,促进学生在职业领域更好的运用计算机,增强自身的创新意识和职业技能水平[2],加强智力开发与道德教育的双结合,促进学生的知识与能力的共同发展。在中职学校计算机教学中如何做到“以学生发展为本”,作为一名多年从事中职一线计算机教学的工作人员,注重学生的自主能力培养,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现将个人的观点总结如下:

一、做到“以学生发展为本”,增强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传统教学不论是在计算机教学还是其他课程的教学中,往往课堂上都是教师一个人的舞台,对着PPT进行课程的教学,教完后学生自主开展练习,最后教师根据学生练习的情况对于学生普遍不理解的进行相应的解释讲解。这种教学模式已经在中国流行了半个多世纪,课堂的主角是教师而不是学生,可是教学的最终目的却是学生,因此学生总是在被动的接受老师传授的知识,无法做到自主思考,对于知识的掌握也多数处于强记阶段,未能做到消化吸收,不适应当前社会对于职业技术人员的要求,所以在中职教育中如何进行开展计算机教学并全面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最终真正实现以学生发展为本的预期目标,成为当前中职计算机教学中重要的组成部分[3]。课堂上教师不仅要引导学生主动进行独立思考,对课堂上教学的内容进行充分的理解性掌握,更要通过自己多动手、动口等相应的自主学习活动,发现问题并通过请教老师以及小组讨论等形式解决问题,从而让学生感受到学习知识的那一份快乐,更加激发学生对于知识的兴趣与渴望,让他们体会到自己通过努力获得成功的喜悦。当前中职学生很多家庭来源于农村,接触电脑的时间不多,根据这种特殊的情况,笔者一般会先让学生进行计算机娱乐活动,让他们对于电脑有一个基本的了解和认识,在轻松的环境完成对计算机的入门。同时根据不同学生的特点,制定个性化的学习方案,强调学生是课堂的主体,让学生根据自己的情况制定学习的目标,让学生在教学活动中更加积极主动,真正做到以每一个学生发展为根本。

二、当前我国中职学生计算机学习现状

本文笔者通过对学校中职学生进行调查,并对调查结果进行分析,我国中职学生学习计算现状普遍学生基本知识掌握不扎实,计算机的实践操作技能薄弱,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较差,对于计算机的思维逻辑能力不足。学生对于教师的教学计划不明确,导致自己没有明确的学习目标;整体缺乏计算机理论学习的兴趣,多数喜欢玩计算机网络游戏或休闲娱乐,但是缺乏理论学习的积极性,上课和课余时没有良好的行为习惯和学习习惯。学生控制力普遍较差,怕吃苦、贪玩,即使制定了学习计划也很难落实,无法专心学习抵制外界诱惑。

三、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的意识,促进学生个性化全面发展

计算机的使用过程以及在计算机教学过程中要加强学生团队意识的培养,在当前社会一个人的力量办成一件事情的可能性越来越小,老师上课过程中要加强提供团队合作讨论的机会,还可以将团队合作意识延伸到课外,比如布置需要团队讨论完成并选派人员进行答辩的任务[4]。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要跟上时代的步伐,由于教材的更新永远是落后于现实的,因此在教材编写与教学传授这段时间最新的理论成果需要教师进行补充,从而引导学生探寻专研的能力,真正激发学生对于计算机理论知识的兴趣。中职的培养目标是应用型的技术性人才,与普通高中的教学的培养目标有一定区别,中职更加强调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对于知识最好的理解便是活学活用,将学的知识运用到实践中,紧密联系实际,这样便可以是学生有更深的理解。

培养的目标不是每个学生都相同,而是每个学生发挥自己的特长,更好的适应社会的需要,作为教师首先要转变思路与学生打成一片,充分换位思考,了解学生对于知识的需求,并努力营造实践活动丰富学生的阅历,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全面发展[5]。同时可以结合专业特点,开办有关计算机的课余文化活动,例如在校园中举办趣味知识问答、计算机技能操作大赛等比赛。

结束语:

总之,中等职业教育中关于计算机的教学活动要想真正做到“以学生发展为本”,首先就要做到上课内容是面向所有学生的,其次要根据学生上课掌握程度制定因人而异的复习方案。教师也需要交流和对专业最新领域的研究,给学生提供最新的视野和更广阔的平台,让学生有充足的兴趣投入到计算机理论知识的学习中,同时通过学习给学生建立对未来的信心。教育工作中就是要给学生提供无微不至的关怀,助学生成长、成才,因此加强对于中职计算机教学中突出体现“以学生发展为本”意义重大。

参考文献:

[1]马延辉.中职计算机教学如何“以学生发展为本”[J].新课程(上),2012,02:185.

[2]曾锦璋.中职计算机操作课中学生发展性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J].当代职业教育,2012,04:23-26+51.

[3]杨天雨.中职计算机教学如何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J].职业,2012,17: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