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科技发展弊大的资料范文

科技发展弊大的资料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科技发展弊大的资料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科技发展弊大的资料

第1篇:科技发展弊大的资料范文

科学技术的发展,使我们的生活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不过这些变化不都是朝着好方向发展的。

弊大:

1:环境污染.这个是最直接的也是最显眼的坏处.

2:物种灭绝加快.这是由环境污染和人类的捕杀所造成的.也属于科技发展的坏处.

3:人身安全越来越没保障.现在平均每天都有数以万计的犯罪行为发生.而其犯罪手段大多都与当下时新科技相关.尤其是枪械犯罪,更是让普通人民防不胜防.而从第二次世界大战我们已经可以看出,随着科技的发展,现在的战争所造成的破坏与损失以远远不是以前可比,甚至有可能造成人类灭亡的命运。

4:人类身体素质大不如前,随着科技发展,气车.火车.飞机等各种交通工具的出现使人类的日常生活发生了重大改变,人类已经不再总是依赖自己的两条腿,因而现在的人类的身体素质和以前相比已经是不能相提并论。以前项羽“力拔山河气盖兮”在当今的社会已经是不可能再出现。而这种情况继续发展下去则有可能使人的四肢萎缩,使人类出现一个新的形态。

5:各种新兴病菌不断出现,很多病菌的杀伤力已经远远超过以前的病菌的破坏力,这是由于医药科技的迅速发展加快了病毒的变种,以至于科技的发展速度已经跟不上病毒的变种速度,或许有一天人类会灭亡于某一场大的瘟疫。

现在科技发达了,人们用上了一次性的东西,可大家知道它们对我们的危害吗?比如一次性筷子,一次性筷子的确方便,但卫生不达标、浪费林木资源也是不争的事实。据有关资料显示,我国每年消耗一次性筷子450亿双,耗费木材166万立方米,需要砍伐大约2500万棵大树,减少森林面积200万平方米。

首先我方要指出科技的负面效用不能归罪于科技,恰恰相反,那正是人类未能从整体上科学地认识世界,以及不合理使用科技所造成的恶果。

第二,对方辩友高估了科技给人类带来的困难,却低估了人类解决这些困难的力。目前暂时不能解决的科技难题不等于将来也不能解决。我方认为人类将不会毁于科技,因为科技发展的历程证明,魔高一尺,道高一丈,科技给人类带来的难题,都可以通过科技本身的再进一步来解决。70年代,科学家曾经预言,由于科技产品对自然资源的过度消耗,到21世纪初人类将面临一个能源危机,而现在,能源的开发和微太阳能源开发,使这种恐慌荡然无存。

第三,科技掌握在人类手中,人类可以通过伦理道德与法律规范来创建一个科学的防范体系,使一个个单项的技术发明所带来的负面影响在整个体系中得到制约。

下面我将从现实的角度出发,来阐述我方的观点。第一,高新科技的发展使人类得到了意想不到的收获,中新网消息,机器人首次在中国协助进行微创外科手术;《自然》杂志报道,细胞大小的一只纳米牛终于诞生了。以上这种种由科技带给我们的成果,把人类推向一个更加繁荣的起点。

第2篇:科技发展弊大的资料范文

振兴中国大型企业集团需要有一个长远性、全局性的战略安排,把当前与长远、局部与全局、宏观与微观结合起来,将速度与效益统一起来,使纵向与横向协调起来。制定中国大型企业集团科技发展战略,应当从国家的宏观政策和我国大型企业集团的实情出发,即要有高瞻远瞩、气势磅礴的进取精神,又要持因地制宜、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力求制定的战略决策,符合自然规律的要求,以免战略失误,减少挫折,使中国大型企业集团快速发展。

一、科技发展面临的需求和挑战

(一)外向型经济对科技质量的新需求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大型企业集团充分发挥拳头产品优势,外向型经济发展迅猛,产品远销世界各个国家和地区,出口规模和创汇效益取得显著成效。然而,我国“入关”之后,面临的是更加广阔的国际市场,我们的产品打进国际市场后能否站得住脚,其关键取决于产品质量。尽管二十多年来,我们通过加速科技进步推行全面质量管理和实行质量监督等活动,大大地推动了产品质量的提高。但是勿庸讳言,仍有相当数量的企业、单位仍然存在着产品质量差、劳动生产率低、管理水平落后的问题,不仅阻碍打入国际市场,连国内市场也难保住。所以,深化全面质量管理,提高产品的质量,就成为我国大型企业集团一个急需解决的问题。为此只有以质量求繁荣、靠科技求发展,才能推进外向型经济的发展。

(二)中国大型企业集团的发展对科技的挑战

贯彻GB/TI9000—ISO9000《质量管理和质量保证》和ISO14000及QS9000系列标准,尤其是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工程和高新技术创新在国际上已成为推进企业管理现代化的重要举措。我国大型企业集团在这方面起步稍慢,进展迟缓。中国大型企业集团要发展、振兴,严峻的管理现状困扰着企业。同时,由于科技质量管理部门缺乏应有的权威,严重阻碍质量技术创新工作的推行。加之,欠缺科技质量激励机制,致使科技质量创新工作缺乏生命力。再则,科技质量管理人员亟待培养提高,加强科技管理复合型人才的培养已成当务之急。面对现实,别无选择,只有以质量求生存,走科教兴国的企业发展之路。

二、中国大型企业集团科技工作的进展

(一)成效与评价

中国大型企业集团通过二十多年的科技发展,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效。诚然,我们企业的科技质量工作还有不完善之处,仍有许多新问题亟待改进。

就科技管理而言,可以说众说纷纭、莫衷一是。然而,我们认为,在过去的二十余年中推行科技攻关历尽艰辛,尽管没有取得突破性进展,但是,却取得了实质性的进步。这种进步主要表现在八个方面的转变:

1.科技管理意识由封闭型向开放型转变;

2.科技管理观念由数量型向质量型转变;

3.科技管理方式由引进型向独创型转变;

4.科技管理方法由传统型向科学型转变;

5.科技管理人数由专业型向全员型转变;

6.科技管理范围由单一型向全方位型转变;

7.科技管理对象由硬件型向软件型转变;

8.科技管理特点由把关型向预防型转变。

此外,全员性管理和方针目标管理已被全行业广泛接纳采用,不少单位运用这种方法,加强管理已取得显著成效。

这转变所产生的社会效益是无法估计的,但潜在的力量将在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推动我国企业集团科技工作蓬勃发展。

(二)问题与结论

当前,某些企业已进入“科技管理说起来重要,干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的怪圈。现在,企业科技质量管理工作存在不容忽视的以下几个误区:

管理误区

1.误认为科技管理仅限于成立攻关小组。其实科技管理要包括范畴和内容很广、很深的科学管理方法。国外不少跨国公司及卓越企业已设置了总工程师、科技总经理、质量总经理等头衔以及科技管理、科技控制、科技咨询等中高级系列职位,以推进管理,提高质量。质量管理包括新产品开发设计质量管理、生产技术准备质量管理、采购供应质量管理、生产制造过程控制质量管理、质量检验管理、使用过程质量管理、质量计划、质量方针、质量改进、质量审核、质量成本、质量可靠性管理及质量体系等等。我们还有很多科技质量工作有待开展和深化,可惜不少单位误认为科技管理就只是攻关组,故设立一个人或半个人(兼职)在那里“对付”,象这样能加强管理,提高质量吗?

2.误认为科技管理是在阻碍生产。好象加强管理就是在限制生产。其实,抓质量、促管理、兴科技将关系理顺了,就能促进生产,这与抓生产并不矛盾,同时,也只有将“事后把关型”的管理转变为“预防进攻型”的管理,才能扭转生产的被动局面。

3.误认为科技管理就要立竿见影。君不知要搞科技攻关提高质量是个慢攻夫,需要从设计、生产试制、制造、检验、售后服务等各个环节严格管理,全体人员共同努力才能提高质量、振兴企业。

操作误区

1.一些基层操作人员(及管理者)自己不按科学的管理程序操作,反过来又说科研成果是“水的”,甚至说科技攻关是“假的”。

2.个别单位为了达标、升级、获奖等目标,不是为振兴企业而抓质量、促管理、兴科技,而是为获奖而创奖。有的单位一旦获奖之后,便不再向这方面投入,甚至削弱科技质量部门。

3.个别厂级领导对科技质量工作认识片面,不重视。

政策误区

我国正处于经济体制改革的新时期,从国家、行业、部门直至企业难免存在一些不配套的政策,致使基础工业投入多、产品低,抑或某些产品对企业而言,质量好坏并无大碍。然而,产品要参与“世界级”的国际竞争,我们别无选择。只有靠质量求生存,靠科技求发展,靠名牌拓市场。

三、当前中国大型企业集团发展面临的形势

国家经济建设的重点仍然在东部沿海。虽然,当前国家正在加紧西部大开发,但由于地理位置和外在条件的许多差异,仍存在很大的差距。中国西部企业争取国家支持,并对大型企业进行技术改造的可行性是存在的。但是,如果把全部或主要希望寄托于国家的支援上,便会在等待中贻误经济发展、提高质量、强化管理的战机。企业间的经济竞争日益激烈,横向联系的趋势不断扩大,原有的质量竞争格局开始打破,新的跨行业、跨地区的集团市场正在竞争中形成。提高质量,确保效益,取得长期经济发展的主动权和后劲,是今后竞争的主要特点和中心内容。强化科技创新工作将对我国大型企业集团的发展产生巨大的作用和深运影响。谁能适应新形势并能将创新成果迅速转化,谁就有主动权。

在新形势下,中国大型企业集团科技质量发展面临严峻的挑战。需要改变常规和传统的办法,寻找适合世界趋势和本国企业特色的新路子,进行新的战略选择,探索新的战略指导思想和途径,扬长避短,克服不利因素,在不断加强科技进步、提高质量的基础上高速度发展。在日益激烈的竞争中站稳脚跟,争取主动,增强后劲。

我国即将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对我国大型企业集团而言,既是机遇,又是挑战。面对即将来临的大冲击大变化,企业界都在积极地研究对策,做好“入关”准备。

(一)“入关”后给企业带来的机遇

入关后,将使我国在现有改革开放的基础上进一步扩大同国际经济接轨的广度和深度。为企业走向世界,参与国际经济竞争提供更多机会。

1.有利于加快中国大型企业集团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步伐。

从转换企业经营机制,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方面看,“入关”是一个促进。面对国外产品的挑战,我们企业要生存下去,除要增加外部环境的适应性外,还必须“以质量求生存,靠科技求发展”。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从根本上改革计划经济模式下的企业运行机制,从而增强企业竞争能力。

2.有利于加速中国大型企业产品结构调整进程。

近年来,我国企业产品结构调整工作在科技进步的推动下,为适应市场营销新需求,已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总的说来,我国大型企业集团具有国际竞争能力的新产品还很薄弱,产品结构调整还不适应快节奏的需要。要想在国际市场上有竞争力,必须在产品质量上狠下功夫。因此,入关后将迫使企业以调整产品结构为核心,生产一代、研制一代、开发一代,加快产品更新换代步伐,努力增强自我生存和发展能力。

3.有利于促进中国大型企业集团提高产品质量。

国内外成功企业的实践证明,当今产品质量问题已成为企业振兴的关键所在。要提高质量,必须“以科技为先导,以质量为主线”,建立健全质量体系。

4.有利于中国大型企业集团发展外向型经济。

中国“入关”后,许多企业不管其愿意不愿意,都将被卷入激烈的国际竞争环境中去,促使我们企业致力开拓国际市场。在国际经济技术合作中,都要把质量体系作为确认质量保证能力的依据。因此,必须贯彻ISO14000—ISO9000及QS9000《质量管理和质量保证》系列标准,建立完善的质量体系,随时提供充分的证据,使需方相信所提供的产品,能稳定地满足预期的质量要求,使需方对所购产品的质量放心,才能顺利地进行贸易往来,赢得国际市场,跻身世界强手之林。

(二)“入关”后给中国大型企业集团带来的挑战

加入世界贸易组织表面上看是一个进口体制问题,实际上对整个经济领域以及体制都是极为严峻的挑战。从长远看,利大于弊。但“入关”要承诺调整关税、取消进口审批等多种行政性手段。届时,我国的产品,尤其是一些幼稚工业,再则就是钢铁产品行业,无论是在技术、质量生产规模上在一定时期内都无法与国外抗衡。“入关”后所形成的质量冲击波将可能冲击到为数不少的企业产品,甚至危及一些支柱产品和企业的生存。根据有关资料表明,发达国家产品合格率和优质产品率分别达到98%和74%,而我国目前仅为71.3%和24%。据国务院权威人士披露,企业中不良品每年损失达2000亿元。朱róng@①基总理针对当前质量问题尖锐地指出:质量问题令人担忧,质量管理松驰,假冒伪劣产品屡禁不止,有效手段不足。特别是一些企业在出口产品中掺杂、假冒名牌问题,严重地损害了国家的信誉。

四、科技发展战略

中国大型企业科技发展总体战略是:贯彻“科教兴国”的战略方针,靠科技求发展,以质量求生存,走科技质量效益型发展之路。用一流的质量,一流的管理,建成一流的现代化跨国公司。

我们高科技企业以及跨国公司要振兴和繁荣,必须确立科技质量战略指导思想:把高质量作为我们一切经济政策的出发点;把从严求实作为我们推进科技工作的立足点;把统筹兼顾和重点推进作为深化科技工作的落脚点。

中国大型企业集团科技发展的战略目标是:建立以中国大型企业集团本部精品名牌产品为依托,以主体成材公司全面质量管理为主导的多种现代化管理体系,形成具有中国企业特色的适应国际标准化管理并促进企业振兴的新型科技质量体系和技术管理创新体制。

五、战略重点

1.加快发展科技质量步伐,发展和完善具有中国特色的科技创新体系。

完善企业科技管理体制,充分发挥质量体系的作用,是提高质量、增加效益、振兴企业的必要条件,也是实现中国大型企业集团科技质量战略的关键。因此,必须加快企业体制改革步伐,适应现代企业制度,完善现行质量体系,形成一个机制灵活、高效精干的科技管理新格局,才能保证战略目标的实现。

2.适应市场经济,努力推进科技管理现代化。

中国企业如何适应市场经济,转换机制,怎样站稳脚跟,跟上时代步伐,这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追求卓越,优化管理,加速技术创新发展步伐,是我们振兴企业的必然选择,坚持以全面质量管理为中心,推进企业管理现代化,是解决这一难题的唯一途径。

3.加紧培养人才,加强智力开发。

人是生产力最重要的因素。生产力的水平,取决于劳动者素质的高低,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特别是在面临新技术革命挑战的形势下,这种情况就会更加明显。在整个物质生产正在进行着一场从劳动密集型向技术密集、知识密集型转变的过程中,资源能否得到合理利用和开发,经济能否较快地发展,质量能否提高,都受到什么样人才、有多少人才的制约。当今世界的竞争,关键在质量的竞争。实质上都是科技与管理人才的竞争,智力的竞争。我们必须切实把加强智力开发,培养科技与质量管理复合型人才作为综合性的全局性的战略重点抓起来。

六、战略方针

按照上述战略思想和战略目标及战略重点,中国大型企业集团科技发展战略拟采取“全面推进、重点突破、外引内拓、以质取胜”的战略方针。

七、战略模式

我们推行科技工作所采取的战略模式:理顺一个关系,明确二个坚持,贯彻三个依靠,实际四个强化,注重五个做法。在新形势下,中国大型企业只有真正把科技创新和技术进步与全面质量管理作为企业发展的中心环节,按照这种模式去实施,才有利于推进企业振兴。(即①摆正全面科学管理与企业经营战略思想的关系。②坚持质量第一、信誉至上和坚持常抓不懈、真抓实干。③依靠技术进步,增强质量控制手段;依靠技术创新创出质量新水平;依靠加大考核力度,增强科技管理内在动力。④强化科技管理机构,保证专职队伍;强化科技教育培养骨干队伍;强化科技战略,深入推进技术进步;强化科技体系,增强质量保证能力。⑤注重领导是关键;组织是保证;求实是方针;培训是基础;技术是动力)。

八、战略举措

深入进行科技质量攻关,是提高产品质量、增强企业竞争能力的前提;搞好产品设计过程质量管理,是增强企业竞争能力的基础;完善质量保证体系,创优质名牌产品,是增强竞争能力的有力手段。主要战略举措是:

1.加强质量意识,坚持“以质取胜”;

2.加强科研组织,增大科技投入;“”版权所有

3.加强科技培训,培养科研人才;

4.加强科技信息的收集与反馈,注重质量改进;

5.加强科技研究,增强企业活力;

6.实施科技战略,推进国企发展。

“入关”后,不会再有皇帝女儿不愁嫁的商品。这就要求我们把科技管理、科学控制、技术创新,尤其是健全科学质量体系作为常抓不懈的战略。加快“贯标”和学习国外先进标准的步伐。国际市场中的产品均采用国际标准和先进标准生产,我国“入关”后,对此没有选择余地。我国生产企业贯标有一定基础,但难度很大,必须加快科技管理同国际标准接轨进程,以取得产品进入国际市场的“通行证”。企业推行ISO9000系列和ISO14000及QS9000《质量管理和质量保证》标准是一项长期而复杂的系统工程。尤其是实施计算机资源集成制造工程和工业管理工程,需要制定科技质量体系推进计划,即在组织上分配落实,在生产各环节中展开,在目标上保证标准的实施,在措施上确保体系的运行。也就是说,我们必须以贯彻国际标准,建立质量体系为契机,打破传统的科技质量方式,开创中国大型企业科技质量管理新局面。在宏观上指导企业现代化生产,提高企业素质;在微观上提高产品质量,增强经济效益。为此,必须尽快实施科技发展战略,振兴中国大型企业集团。

第3篇:科技发展弊大的资料范文

第一,在我国长期占领主要教学方式的传统英语教学模式下,英语课堂大概以教师嘴上讲授和黑板板书相结合的方式进行,不但缺少直观性,教师在黑板上进行书写也会占用有限课堂的一部分时间,使我国英语课堂教学的效率迟迟不见提升。而且在这种教学模式下,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根本调动不起来,久而久之就会形成一到英语课堂上就打瞌睡、提不起精神的惯性恶习。

第二,传统的英语教学模式忽视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和语言组织表达能力,不合理的教学系统使得长期以来英语教学以教师为主体的思想占据主导地位,学生在英语教学中的创造性完全被扼杀,只是一味地接受英语教师对他们进行的英语知识灌输,记住怎么做是对的,怎么做又是错的,丝毫不考虑英语语言文学艺术的美感和灵活应用性。要知道英语语言的学习就是为了让学生能够在以后的生活和工作中加强交流能力,拓宽交流范围。而陈旧的英语教学模式根本不能够与时俱进的发展教学思想和创新方法,一本教材重复好几年使用,知识框架组建的不够完善系统,这都是传统英语教学模式的致命性弊端。

二、网络资源对英语教学的有利影响

第一,网络资源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有利于增强英语教学的直观性,充分调动高中生感官视听。高中英语的学了必要的接受教师讲授基础知识例如单词、语法外,更重要的一部分是提高高中生英语口语和理解能力与水平。在英语口语的学习中,通过便捷高效的互联网能够下载得到海量的英语学习视频以及相关影像资料,其中最常见的英语学习方式包括看英文原声电影、听英文歌曲等等。英语授课过程中,为缓解学生对书本知识学习的枯燥不耐烦、加深学生对英文语言文化的了解,教师可以适当播放英文原声电影,让学生充分感受英语本土的语境下使用方法的不同和含义的差别。

第二,通过互联网资源进行英语教育减少了时间和地点不方便问题对英语教学的影响。互联网的最大优势就是最大限度地超越了时间和空间的局限,能够以最大效率的达到资源共享和信息分配的目的,这就使得一些学生的受教育地点不受限制,只要有计算机和互联网的连接,就能够随时随地享受网络资源带来的英语教育体验,并且能够与同时联网在线的同学进行知识探讨,甚至能够和海外本土的以英语为母语的小伙伴们交流英语学习的感受,互帮互助,网络资源可谓是为学生的英语学习提供了展翅飞翔的广阔平台。

第三,互联网英语教育模式下,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自主探索能力和学习效率。网络信息技术英语教学,旨在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创新探索能力以及实践研究能力,在运用互联网资源进行英语学习时,学生不再像以前一样只管接受教师灌输的正确知识和思想方式即可,在互联网海量的资源储量中,有来自四面八方不同学者网友的看法和观点,英语学习方式也五花八门各自不同,这就需要学生对自己想要的资源进行查找和筛选,最后得到最适合自己的学习资源。在这一过程中,就间接锻炼了学生的选择评判能力、知识吸收能力与资源的收集整合能力,进一步促进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三、利用网络资源进行英语教育存在的问题

互联网既然是时展的产物,就会同时带有时展显现出来的弊端。利用互联网资源进行英语教育最大的弊端就是学生对英语语法的理解缺少实际演练。例如,在教授英语时态知识点时,传统的教学模式下,教师为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时态的意义,会亲自做出一些比喻或举例,带领学生不断的进行练习。而在网络环境教学模式下,一切动作都可以通过多媒体上丰富的资源代以表现。这就大大减少了学生自己对语法的训练。另外,物联网上极大的充斥着各种不良的游戏和信息,学生在英语学习方面很可能对互联网、多媒体等资源产生依赖性,不能够很好的集中注意力专心学习。

四、总结

第4篇:科技发展弊大的资料范文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手机功能的日益增多,手机已成大学生生活的必需品,人手一机的景象已然成了校园里一道独特的风景,手机的使用在课堂上也已成常见现象。手机以其独特的功能和魅力强烈吸引着最易接受新生事物的大学生群体,特别是手机具有便捷性、及时性、多功能性的特点,已成为当前大学生必备的工具和最重要的伙伴,对大学生的思想、学习和生活方式产生着深远的影响。随着手机的广泛应用,一些问题也应运而生。面对课堂上越来越多的“低头族”,各高校及各领域的教育工作者感到十分担忧[1]。

一、大学生上课玩手机潜在原因分析

1.课堂讲授枯燥乏味 课堂教学中,教师讲授过程如果单调呆板,教师要么是将知识照本宣科地念给学生,要么是将知识毫无新意地转述解释给学生,只一味地灌输理论知识,而不注重学生的理解和感受,传授知识很容易变成强行注入,这种满堂灌的教育方式,不但不能引起学生的兴趣,启迪学生的思维,久而久之,还容易引起学生的厌烦情绪,在课堂上玩手机,就变成“自然”的事。

2.教学内容落伍陈旧 当今社会,科技发展日新月异,网络技术的普及,使学生获取知识的方式更加多元化。教师昔日知识权威者的角色逐渐受到挑战,教师如果墨守成规,不更新充实自己的知识体系,而是以静止的态度应对教学内容的传授,学生得不到新鲜知识的供给,就会自动放弃课堂,进而转战手机等网络平台。

3.师生互动交流少 有关资料显示,在一个和谐融洽注重师生互动的课堂氛围里,学生玩手机的现象会大大降低,但纵观当今高校大大小小的课堂,师生关系淡薄的事件屡屡发生。有些老师,课堂上,一味地只为完成自己的教学任务,对学生注意力分散课上开小差的现象置之不理,因此学生会变得更加肆无忌惮,甚至觉得课堂之上明目张胆地使用手机上网也变得理所当然。

4.学生自我约束能力差 大学生是脱离父母老师管束的一类人群,没有了中学时老师父母的唠叨紧逼,也没有了中学时大小考试的压力,加之大学的学习环境又相对宽松,面对充足的空余时间,很多大学生无所适从,不懂得合理规划自己的学习和生活。一旦那些自制力较差的学生的心思脱离了课程,跟不上课程的进度时很容易破罐子破摔,索性放弃课堂学习,沉溺于网络世界中无法自拔。

二、手机对大学生学习生活产生的利与弊

1.手机对大学生学习生活的积极影响

1.1 增强沟通能力 手机作为传播媒介,使人和人之间的联系变得更加便捷,即使相隔千里也能毫无障碍地沟通与交流,在现代校园里,随处可见手持高档手机边走边玩的大学生,手机在大学生与他人的沟通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手机党、电话粥等新兴名词就是手机对大学生人际交往影响的最好诠释。家长、老师、同学之间更多的也是通过手机来传递信息。比如,对于学校的一些信息与通知,老师、班干部就可以通过短信、QQ等方式直接传达给同学,不仅省掉了一个一个去通知的繁琐过程,还避免了间接传达可能造成的信息误差。

1.2 增加学习渠道 各种手机学习软件的开发与利用,能给大学生的学习带来好处。例如,有道词典、我们爱学习等学习软件,不仅可以增强课堂学习的效果,课下还能及时进行查漏补缺,辅助学习。大部分学生在平时的学习生活中相互之间都可以利用手机讨论学术问题,这有利于同学间的学习交流和知识巩固,且大学生可以使用手机阅读新闻,他们通过手机电视、手机广播、手机新闻等各种功能获取世界各地的信息,及时了解国家大事、热点新闻等,这不仅拓宽了大学生的视野,还丰富了课外知识[2]。

1.3 丰富大学生活 各种手机生活软件给大学生日常生活所带来的便利是毋庸置疑的。如,手机淘宝、京东商场等购物生活软件,使大学生足不出户就能买到一切符合心意的物品;电子书、音乐播放器、视频播放器等类型的免费软件也能为大学生节约一笔生活开支,不需再辛苦攒钱买书买碟买唱片;地图定位、计算器、手电筒、指南针等小工具能及时解决迷路、停电等生活中的一些突发状况,使大学生的生活变得更加轻松、便利。

2.手机对大学生学习生活的消极影响

2.1 影响课堂学习效率 很多同学有上课玩手机的习惯,且课堂上玩手机的频率非常高.相对而言,学生在课堂上也不能保证完整的听课率。很多学生将时间消耗在玩手机上,对正常的教学秩序形成较大的影响,课堂上玩手机都是用来聊天、玩乐或消遣,严重干扰周围同学的听课,同时也影响授课教师的情绪。

2.2 影响正常生活 很多学生都喜欢“玩手机”而不是“用手机”,更有一些学生痴迷于玩手机,就如同网瘾一样;很多同学从高中紧张的学习环境进入大学宽松的学习模式后,逐步成为低头族

2.3 影响身体健康 随着手机的诞生,有些大学生整日待在宿舍玩手机变成一种理所当然,不可否认的是,手机的娱乐性使大学生课余生活有了更多的选择,但在如今大学校园里,课余时间学校的活动人数甚至还比不上中学时期,打篮球、跳绳、跑步等运动正逐渐被手机代替,以至于在饭桌上也能看见低着头玩手机的大学生。手机在娱乐大学生的同时,也扼杀了大学生很多锻炼身体的机会,会影响到人们的健康水平。

三、对于大学生上课玩手机的防制措施

1.增强师生互动 可通过课堂提问的形式或讲解一些与教学相关的生活案例来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师生之间的互动,吸引学生的注意力。避免只是一味地照本宣科。

2.培养学生的学习自觉性和自我约束能力 使学生们意识到课程的重要性,激发学生们的学习主动性,要求每位同学对自己的大学生涯进行合理规划,只有具备强大的自我约束力和执行力才可保障自己规划的实现[3]。

3.强制性制止 通过一些强制性措施唤醒学生们心中自律意识,如课前上交手机,给以课堂之上玩手机的同学予以提示及制止。

第5篇:科技发展弊大的资料范文

一、多元化经营的理论依据

多元化经营的理论依据为证券投资组合理论,证券投资组合可以由多种证券组成,从投资者的角度看,最重要的不是个别证券的收益和风险,而是证券组合的收益和风险。投资人通过持有不同证券的方式,将隐含在个别证券中的风险分散掉,这种风险叫做可分散风险,它是由公司特殊事件造成的风险,但也有不可分散的风险,它是由战争、通货膨胀和经济衰退等全面影响公司的因素组成的。

证券投资组合理论证实:若干种股票组成的投资组合,其收益是这些股票的加权平均数,但其风险低于这个加权平均数,从而投资组合会降低投资风险。投资组合的最终目的是提高收益,分散或弱化投资风险,从而真正提高投资组合的收益水平。

证券投资组合的理论在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中的应用就叫多元化经营,按照证券组合的“不要把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的理论,企业在同一时期内会向不同行业、不同产品的市场扩展,希望能够做到多头出击,全面获胜。但这里要弄清楚的是企业经营面临的风险是经营风险和财务风险,而非证券投资组合中所面临的系统和非系统风险。经营风险是指企业因经营上的原因而导致利润变动的风险,影响每个企业经营风险的因素不完全相同,一般有产品售价、产品需求、产品成本、固定成本以及价格调整能力等。财务风险指全部资本中债务比例的变化带来的风险,也就是指负债筹资给投资者收益水平带来的风险,影响的因素有利润水平、负债的资本成本和产权比率等。

降低经营风险的途径只能靠不断加强企业法人治理结构,强化内部管理,不断提高产品的科技含量,进行产品创新,扩大市场占有率,降低成本,加速资金周转,提高劳动效率等。降低财务风险的途径一般靠适度负债、合理确定负债结构、增收节支等。如果企业盲目地选择多元化经营模式,随之而来的更为复杂的经营和财务风险必然使企业管理层难以驾驭,从而使企业陷入多元化经营的陷阱,爆发财务危机,最终企业会因财务状况的恶化而处于举步维艰的境地。

二、多元化经营的不利之处

综观当今世界,许多大公司都想通过多元化经营模式来抵抗经济领域中的种种风险,实现企业的不断壮大和长久发展,但多元化经营成功的前提是企业必须有强大的核心竞争力,有良好稳定的基础业绩和核心产品,有非凡的实力作为强大的后盾,在此基础上,管理层可以从企业总体发展战略出发,在对外部环境和内部条件进行充分论证的基础上,根据企业未来发展的需要理性地进入新行业,且不可受社会舆论宣传的影响认为多元化经营会给企业带来超额收益。

一般来说,企业进入一个新的行业要受到许多因素的制约,如管理层的知识水平和经验是有限的,所能利用的信息是有限的,企业的资金人才是有限的,如果不考虑这些因素,将不可避免地造成市场选择不当,业务不通,无法对各项业务实施有效的管理和控制,以致多元化经营不仅不能给企业带来超额利润,反而加大了企业的经营风险。所以如果一个企业决定进入新领域时,投资的结果最好能够起到巩固原有的竞争力的作用,最起码要做到不能损害原有的竞争力;如果没有做到系统预测和科学决策,经不住多元化经营的诱惑,则可能使企业不仅没有创出一片光明的前途,反而会陷入沼泽地,最终可能使企业欲进不行,欲罢不能,届时醒悟,但为时已晚。

分析许多企业失败案例,不难发现多元化的不利之处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多元化经营使企业很难迅速适应环境的变化

常言道船小好掉头,在市场经济大潮中,任何企业都处在动态的经营环境中,环境的优劣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单一产品经营的企业相对于大集团而言,更容易做到快捷适应环境的变化,及时调整经营战略和投资方案,所受损失较小。而一个多元化经营的企业,由于涉及多个产业和不同的产品,而每个产业发展规律不同,每种产品发展现状不同,企业想做到全部能够适应国家政策的变化、科技发展的需要、经济周期的变化及客户需求的更新,绝非想像的那么简单。

以大家熟悉的巨人集团为例,其最先经营电脑软件等产品,效益不错,规模适中,后来同时进军生物药业和房地产业后,企业高级管理层希望各行业齐头并进,三足鼎立。但由于电脑软件属于高科技行业,产品更新换代快,企业需投入大量资金进行研究开发;房地产行业属新兴行业,利润率较高,需投入巨额资金,且回收期长、风险大,如果缺乏对企业发展全局的科学论证和缜密的规划,则极有可能影响资金的按时收回,影响到整个集团的资金周转和未来发展;生物药业则属于生命周期较短的非生活必需品,要想得到消费者的认可,企业需要投入大量的广告费用和宣传费用,现金的流动性要求较高。而以巨人集团当时的管理体制和能力,想做到全面繁荣实属可望而不可即,管理层无法依据每个行业的特点而做出相应的战略战术调整和安排,不可避免地出现了集团全局乱了章法的情况,房地产方面由于楼层设计过高后期资金不到位,企业资金的周转发生了很大困难,最后不得不宣布破产。所以大集团的发展绝对离不开管理层的超强适应环境的能力。如果不行,倒不如稳扎稳打,苦练内功,集中精力抓重点项目,抓关键产品。

2.多元化经营会加大管理成本

我国企业集团的运作有其自身的特点,一般都重规模,轻整合;重发展速度,轻发展质量。这些特点给多元化经营的集团带来了许多管理上的问题:一是庞大的管理机构往往存在较为严重的官僚主义和形式主义作风,不同层次的管理层之间的相互摩擦和冲突会产生负协同效应,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企业的创新精神的发挥,造成资源的浪费;二是由于不同的行业及不同的产品各有特点,管理起来不宜也不易采用相同的模式,否则会分散管理层的时间和精力,增加管理的难度;三是在我国法人治理结构还不完善的前提下,如何有效监管和制约管理层的制度还不足以保证管理层的行为廉洁高效,管理层的违法违纪行为人为地增加了管理成本。尤其当企业延伸向不同行业和产品发展不平衡或部分管理人员工作中出现严重失误时,这些问题显得尤为严重。因此多元化经营会加大管理成本。

以巨人集团为例,当企业发展顺利时,领导层的欲望容易出现膨胀,误认为在某一个领域的动作得心应手,在其他领域也一定能大有作为,但是等到真正面临愈来愈复杂的问题时,其控制局面的能力就相形见绌,力有未逮。集团内部子公司由于缺乏严格的监控,部分管理人员营私舞弊,造成巨额的负债和亏损,致使公司的财务管理一度陷于混乱局面,这时集团的高层领导才真正意识到管理一个大集团没有一整套严谨的组织体系和科学的管理制度是绝对不可行的,随后开始抓干部管理和教育,但为时已晚,臃肿体制的弊端已暴露无遗。而当公司发展相对单一时,由于管理人员能把水平全部发挥在较为熟悉的行业上,在其工作范围内有更大的自主权和责任感,能够直接做到对其效益好坏负责,并且直接接受市场的评估,也便于上层对下层采取更加合理的激励和约束机制,提高管理的效率,降低不必要的消耗。所以说,要想出效益,需要资金支撑,更需要科学的管理,管理是根本和保证。

3.多元化经营不利于企业集中精力提高核心竞争力

目前世界上的一些大集团、大企业,无一不是靠其主打产品支撑,如著名的可口可乐公司、海尔集团都有自己的核心产品,主业结构非常明确和清晰。其核心竞争力表现在先进的技术以及服务理念上,通过销售到市场上的产品、劳务或服务体现出来,企业也只有具备了核心竞争力,才会使企业具备优势。相反,如果公司在经营范围和投资领域盲目进行扩张,甚至涉足一些陌生的领域,包括一些风险大科技含量高的企业,则极有可能使企业主业不主,整体优势不优,最终导致经营危机。

像2002年倒闭的震惊世界的美国前安然公司,主要问题就出现在管理上,而管理的症结则集中在其经营的多元化上。安然公司原先只是经营能源且业绩较为稳定,但当后来进入到互联网、广告、期货、电力和供水行业时,随着业务活动的越来越复杂,致使最初创造这些业务的管理层无法控制,最后为了欺骗投资公司,只能靠会计做假账来掩盖企业内部的种种弊端,成了典型的“空心巨人”。再比如,IU国际公司是在纽约证券交易所挂牌的一家拥有数亿资产的上市公司,该公司管理人员为了能够使企业获得稳定增长的收入,相继通过收购和兼并远洋运输、金矿开采等业务实现多元化经营,希望达到公司价值最大化,但事与愿违,投资者并不买账,因为他们无法看清公司的真正市场定位,曾造成股价一度大幅度下跌,最后只能采取公司分立的策略才扭转公司的被动局面。所以企业最好只经营有核心竞争力和良好发展前景的业务,真正把企业做大做强。

4.多元化经营容易分散企业资金

第6篇:科技发展弊大的资料范文

一、多元化经营的理论依据

多元化经营的理论依据为证券投资组合理论,证券投资组合可以由多种证券组成,从投资者的角度看,最重要的不是个别证券的收益和风险,而是证券组合的收益和风险。投资人通过持有不同证券的方式,将隐含在个别证券中的风险分散掉,这种风险叫做可分散风险,它是由公司特殊事件造成的风险,但也有不可分散的风险,它是由战争、通货膨胀和经济衰退等全面影响公司的因素组成的。

证券投资组合理论证实:若干种股票组成的投资组合,其收益是这些股票的加权平均数,但其风险低于这个加权平均数,从而投资组合会降低投资风险。投资组合的最终目的是提高收益,分散或弱化投资风险,从而真正提高投资组合的收益水平。

证券投资组合的理论在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中的应用就叫多元化经营,按照证券组合的“不要把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的理论,企业在同一时期内会向不同行业、不同产品的市场扩展,希望能够做到多头出击,全面获胜。但这里要弄清楚的是企业经营面临的风险是经营风险和财务风险,而非证券投资组合中所面临的系统和非系统风险。经营风险是指企业因经营上的原因而导致利润变动的风险,影响每个企业经营风险的因素不完全相同,一般有产品售价、产品需求、产品成本、固定成本以及价格调整能力等。财务风险指全部资本中债务比例的变化带来的风险,也就是指负债筹资给投资者收益水平带来的风险,影响的因素有利润水平、负债的资本成本和产权比率等。

降低经营风险的途径只能靠不断加强企业法人治理结构,强化内部管理,不断提高产品的科技含量,进行产品创新,扩大市场占有率,降低成本,加速资金周转,提高劳动效率等。降低财务风险的途径一般靠适度负债、合理确定负债结构、增收节支等。如果企业盲目地选择多元化经营模式,随之而来的更为复杂的经营和财务风险必然使企业管理层难以驾驭,从而使企业陷入多元化经营的陷阱,爆发财务危机,最终企业会因财务状况的恶化而处于举步维艰的境地。

二、多元化经营的不利之处

综观当今世界,许多大公司都想通过多元化经营模式来抵抗经济领域中的种种风险,实现企业的不断壮大和长久发展,但多元化经营成功的前提是企业必须有强大的核心竞争力,有良好稳定的基础业绩和核心产品,有非凡的实力作为强大的后盾,在此基础上,管理层可以从企业总体发展战略出发,在对外部环境和内部条件进行充分论证的基础上,根据企业未来发展的需要理性地进入新行业,且不可受社会舆论宣传的影响认为多元化经营会给企业带来超额收益。

一般来说,企业进入一个新的行业要受到许多因素的制约,如管理层的知识水平和经验是有限的,所能利用的信息是有限的,企业的资金人才是有限的,如果不考虑这些因素,将不可避免地造成市场选择不当,业务不通,无法对各项业务实施有效的管理和控制,以致多元化经营不仅不能给企业带来超额利润,反而加大了企业的经营风险。所以如果一个企业决定进入新领域时,投资的结果最好能够起到巩固原有的竞争力的作用,最起码要做到不能损害原有的竞争力;如果没有做到系统预测和科学决策,经不住多元化经营的诱惑,则可能使企业不仅没有创出一片光明的前途,反而会陷入沼泽地,最终可能使企业欲进不行,欲罢不能,届时醒悟,但为时已晚。

分析许多企业失败案例,不难发现多元化的不利之处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多元化经营使企业很难迅速适应环境的变化

常言道船小好掉头,在市场经济大潮中,任何企业都处在动态的经营环境中,环境的优劣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单一产品经营的企业相对于大集团而言,更容易做到快捷适应环境的变化,及时调整经营战略和投资方案,所受损失较小。而一个多元化经营的企业,由于涉及多个产业和不同的产品,而每个产业发展规律不同,每种产品发展现状不同,企业想做到全部能够适应国家政策的变化、科技发展的需要、经济周期的变化及客户需求的更新,绝非想像的那么简单。

以大家熟悉的巨人集团为例,其最先经营电脑软件等产品,效益不错,规模适中,后来同时进军生物药业和房地产业后,企业高级管理层希望各行业齐头并进,三足鼎立。但由于电脑软件属于高科技行业,产品更新换代快,企业需投入大量资金进行研究开发;房地产行业属新兴行业,利润率较高,需投入巨额资金,且回收期长、风险大,如果缺乏对企业发展全局的科学论证和缜密的规划,则极有可能影响资金的按时收回,影响到整个集团的资金周转和未来发展;生物药业则属于生命周期较短的非生活必需品,要想得到消费者的认可,企业需要投入大量的广告费用和宣传费用,现金的流动性要求较高。而以巨人集团当时的管理体制和能力,想做到全面繁荣实属可望而不可即,管理层无法依据每个行业的特点而做出相应的战略战术调整和安排,不可避免地出现了集团全局乱了章法的情况,房地产方面由于楼层设计过高后期资金不到位,企业资金的周转发生了很大困难,最后不得不宣布破产。所以大集团的发展绝对离不开管理层的超强适应环境的能力。如果不行,倒不如稳扎稳打,苦练内功,集中精力抓重点项目,抓关键产品。

2.多元化经营会加大管理成本

我国企业集团的运作有其自身的特点,一般都重规模,轻整合;重发展速度,轻发展质量。这些特点给多元化经营的集团带来了许多管理上的问题:一是庞大的管理机构往往存在较为严重的和形式主义作风,不同层次的管理层之间的相互摩擦和冲突会产生负协同效应,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企业的创新精神的发挥,造成资源的浪费;二是由于不同的行业及不同的产品各有特点,管理起来不宜也不易采用相同的模式,否则会分散管理层的时间和精力,增加管理的难度;三是在我国法人治理结构还不完善的前提下,如何有效监管和制约管理层的制度还不足以保证管理层的行为廉洁高效,管理层的违法违纪行为人为地增加了管理成本。尤其当企业延伸向不同行业和产品发展不平衡或部分管理人员工作中出现严重失误时,这些问题显得尤为严重。因此多元化经营会加大管理成本。

以巨人集团为例,当企业发展顺利时,领导层的欲望容易出现膨胀,误认为在某一个领域的动作得心应手,在其他领域也一定能大有作为,但是等到真正面临愈来愈复杂的问题时,其控制局面的能力就相形见绌,力有未逮。集团内部子公司由于缺乏严格的监控,部分管理人员营私舞弊,造成巨额的负债和亏损,致使公司的财务管理一度陷于混乱局面,这时集团的高层领导才真正意识到管理一个大集团没有一整套严谨的组织体系和科学的管理制度是绝对不可行的,随后开始抓干部管理和教育,但为时已晚,臃肿体制的弊端已暴露无遗。而当公司发展相对单一时,由于管理人员能把水平全部发挥在较为熟悉的行业上,在其工作范围内有更大的自和责任感,能够直接做到对其效益好坏负责,并且直接接受市场的评估,也便于上层对下层采取更加合理的激励和约束机制,提高管理的效率,降低不必要的消耗。所以说,要想出效益,需要资金支撑,更需要科学的管理,管理是根本和保证。

3.多元化经营不利于企业集中精力提高核心竞争力

目前世界上的一些大集团、大企业,无一不是靠其主打产品支撑,如著名的可口可乐公司、海尔集团都有自己的核心产品,主业结构非常明确和清晰。其核心竞争力表现在先进的技术以及服务理念上,通过销售到市场上的产品、劳务或服务体现出来,企业也只有具备了核心竞争力,才会使企业具备优势。相反,如果公司在经营范围和投资领域盲目进行扩张,甚至涉足一些陌生的领域,包括一些风险大科技含量高的企业,则极有可能使企业主业不主,整体优势不优,最终导致经营危机。

像2002年倒闭的震惊世界的美国前安然公司,主要问题就出现在管理上,而管理的症结则集中在其经营的多元化上。安然公司原先只是经营能源且业绩较为稳定,但当后来进入到互联网、广告、期货、电力和供水行业时,随着业务活动的越来越复杂,致使最初创造这些业务的管理层无法控制,最后为了欺骗投资公司,只能靠会计做假账来掩盖企业内部的种种弊端,成了典型的“空心巨人”。再比如,IU国际公司是在纽约证券交易所挂牌的一家拥有数亿资产的上市公司,该公司管理人员为了能够使企业获得稳定增长的收入,相继通过收购和兼并远洋运输、金矿开采等业务实现多元化经营,希望达到公司价值最大化,但事与愿违,投资者并不买账,因为他们无法看清公司的真正市场定位,曾造成股价一度大幅度下跌,最后只能采取公司分立的策略才扭转公司的被动局面。所以企业最好只经营有核心竞争力和良好发展前景的业务,真正把企业做大做强。

4.多元化经营容易分散企业资金

据有关资料统计,截至2000年底,共有200家上市公司宣布进军网络领域,20家上市公司宣布进入生物药业,这在一定程度上显示了上市公司在选择扩张领域时带有投机性和盲目性。因为这些新兴行业不仅需要管理技术,更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而资金的使用需要付出巨大代价。

浙江省海宁市鼎盛实业有限公司是一个有着30年历史的先进国有企业,就因为在其主营业务水泥行业中取得优异成绩后,先后投资近2000万元(占其注册资本的160%)于化工、皮革和灯具等不同行业,许多项目占用的资金不仅没有产生利润,反而连本金都没有收回。所以说企业在使用每一笔资金时,都不能以其是否产生利润为前提,而应以其是否有利于企业的长期发展为前提,否则这种撒胡椒面式的投资方式可能使企业拣了芝麻丢了西瓜,得不偿失。如果找不到合适的投资机会或投资不赚钱,倒不如先把钱存起来,如今很多企业的规模膨胀资本运营实际上是泡沫,真正使企业做大的途径是培养核心竞争力。

所以企业要想发挥整体优势,必须加强对资金的宏观调控,最大限度地规避信贷风险,当对自己的经营能力充满信心,对主营业务的发展和市场的发展十分看好的时候,就会集中精力做好一两件事情,变多头出击为重拳出击,待地位树立牢靠后,再逐步向外延伸。

第7篇:科技发展弊大的资料范文

1.发展中国家在其工业化初步发展阶段选择保护贸易政策的原因

在工业经济时代,尤其是20世纪50年代~60年代,发展中国家经济主要依靠农业,民族工业基础薄弱,没有形成完整的工业体系,经济结构呈现出单一化、畸形化的特征。发达国家的工业化则获得了较充分地发展,国内市场日趋饱和,急需向海外扩张其原料和销售市场。于是,发达国家大力提倡自由贸易。自由贸易在原则上要求国际贸易建立在比较优势的基础之上,因此,发达国家可以将其工业制成品销往广大的落后国家,以实现其经济扩张;而落后国家只能生产出口初级产品和劳动密集型产品,经济结构无法得到改善和提升,经济发展将始终停留在落后的水平上。在这种不对称的经济发展要求下,发达国家往往会倚仗强势,大力推行帝国主义和殖民主义,剥削和掠夺落后国家的经济资源,摧残和扼杀其新兴工业。在这种不公平的国际经济秩序中,发展中国家的经济独立和发展利益将无法得到根本的保障。面对特殊的历史背景,发展经济学家在20世纪60年代提出了保护民族工业的思路和口号。保护贸易政策的提出得到了广大发展中国家的认可,成为其在工业化初步发展阶段中的必然选择。

通过对本国民族工业进行保护,民族工业的建立和发展获得了一定的空间。生产力水平获得实质性的提高。保护贸易政策使落后国家固有的、静态的、结构水平低的比较优势转化为创新的、动态的、结构水平较高的比较优势,这体现了在特定历史条件下保护贸易政策具有一定的合理性。

2.实施贸易保护政策须具备的社会历史条件

贸易保护有利也有弊,因而实施贸易保护就有一个成本和收益的比较问题。贸易保护所须付出的成本和代价包括:一是减少眼前的贸易机会和贸易中的比较利益;二是容易形成行业中的低效率。要使贸易保护政策得以有效实施就应该使其保护成本降至最低,使其利大于弊。因此,实施保护贸易政策应该具备以下两个社会历史条件:一是经济全球化的物质基础尚没有形成。在此历史条件下,由于国际贸易会受到地域和时空的局限,比较利益无法得到充分地体现,因而可以从客观上降低贸易保护的成本。在工业经济时代,由于信息技术较落后,经济全球化的物质基础尚没有形成,落后国家采取贸易保护所损失的比较利益也是较为有限的。而通过贸易保护能够使落后国家获得产业结构的升级和生产力水平的提高,这种长远利益会弥补并超过近期保护所付出的代价。这体现了落后国家在其工业化初步发展阶段选择贸易保护的合理性。二是工业落后,国内生产力水平低下。贸易保护政策主要是为了保护生产力水平极其落后的国家建立和发展民族工业,在这点上贸易保护的收益是大于成本的,然而随着该国经济发展水平的不断提高,贸易保护的边际收益会不断下降而边际成本则会不断上升。这是因为贸易保护难免会导致国内行业的低效率、市场信号的扭曲等负面效应。当一国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时,贸易保护所造成的经济运行的低效率将会极大地阻碍经济发展和结构升级。此时,该国采取贸易保护的边际成本将大于边际收益。

3.贸易保护使许多国家民族经济得到振兴

战后许多发展中国家正是通过贸易保护而使传统的经济结构获得了明显的改善,主要表现为:(1)国内生产总值中工业的比重在上升;(2)工业生产总值中制造业的比重在上升;(3)制造业中重化工业和机电工业的比重在上升。这几个“上升”表明了发展中国家工业化进程的合理化和经济结构的多样化。多样化的经济结构使发展中国家摆脱了历史上对发达国家过分依赖的状态,增强了独立自主发展民族经济的自信心。如韩国、墨西哥、巴西等新兴工业化国家,早期曾经只有劳动力和自然资源上的比较优势,后来却通过推行适度的贸易保护政策扶植起了一批竞争力较强的资本、技术和知识密集型新兴产业,成为当今世界经济格局中的一股新兴力量。

二、采取自由贸易政策是知识经济时展中国家经济发展的捷径

1.知识经济时展中国家继续实施贸易保护的理由和社会条件已渐渐失去

当今世界的经济发展格局已经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过去由于发达国家单方面海外扩张的要求而导致其对发展中国家的疯狂掠夺和剥削,形成不公平的国际经济秩序。如今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形成相互依存、共同发展的新的世界经济发展格局。这种转变使得发展中国家继续采取贸易保护的理由不复存在。同时,发展中国家工业的迅速发展及生产力水平的极大提高,信息高科技的出现及经济全球化物质基础的形成,都令贸易保护赖以存在的社会历史条件日渐消失。

在知识经济时代,贸易保护的边际成本已开始超过其边际收益,这表现在贸易保护的负面效应日益突出。其一,对国内市场的保护抑制了企业的积极进取精神,使经济发展产生高成本和低效率。国内企业感受不到来自进口产品的竞争,这使其失去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的动力,形成企业的低素质和生产的低效率。其二,贸易保护造成市场信号扭曲,导致资源配置不合理。推行贸易保护政策的政府对经济运行的干预较强,这会使市场信号出现扭曲,使产品价格不能正确反映一国资源的稀缺程度,从而导致资源使用上的浪费和产业结构上的倾斜。其三,在知识经济和经济全球化的时代,采取贸易保护将会损失更多的比较利益。经济全球化大大降低了国际贸易的比较成本,使国际贸易中的比较利益获得了最为充分的体现。在这种情况下,如果一国仍然采取贸易保护将意味着损失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大得多的贸易机会和比较利益。

2.知识经济时代,自由贸易政策更有利于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

1)采取自由贸易有利于降低生产经营的成本。由于当代信息高科技的飞速发展,信息传递已经变得十分便捷,一国的企业可以即时地获得世界市场的信息,可以将生产和贸易的各个环节分布到世界市场任何一个有利可图的地方,实现全球化的经营管理,从而大大降低市场交易费用和生产经营成本。发展中国家只有采取自由贸易政策,才能融入经济全球化当中,获得经济全球化所带来的好处。

2)采取自由贸易有利于发展中国家形成后发优势,实现经济赶超。在自由贸易中,拥有先进技术的出口方为了贸易的需要而不得不把与贸易内容有关的技术、性能、特点和某些参数向进口方介绍,这样,就发生了“技术外溢”。这使得进口方的技术在低成本下得以较快的提高,这个过程是通过“干中学”来完成的。显然,“技术外溢”和“干中学”对于落后国家形成后发优势,实现经济赶超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3)采取自由贸易政策,有利于吸引国际投资,从而为国内产业结构的升级提供充足的资本来源,保证经济的持续增长。对于一个采取贸易保护的相对封闭的经济来说,产业结构调整效应通常会导致较长时期的经济低迷。由于物质资本资源在产业间转移困难,需求扩张的产业不能形成足够的资本存量,无法吸纳从传统产业中游离出来的失业人口。同时,传统产业由于市场萎缩的约束,物质资本过剩却难以转移,不断地形成新的失业人口。相反,在一个采取自由贸易的开放经济中情况完全不是这样。物质资本资源在产业间转移困难的问题在开放的经济中将不会成为产业结构调整或升级过程的重大障碍,因为国际间资本资源的平行转移会取代孤立经济的资本资源的跨产业转移,成为产业结构调整过程中物质资本资源及其物化的知识资源运动转移的主要方式。所以对于一个发展中国家来说,采取自由贸易政策,吸引国际资本的直接投资,有利于其产业结构的升级。

3.知识经济时代自由贸易能够加速发展中国家实现经济赶超

同以前相比,在知识经济时代,发展中国家同发达国家的经济结构日益趋近:经济结构多元化,工业化程度较高,信息科技发展迅速。在这种条件下,与发达国家进行自由贸易能够加速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增长和加速实现经济赶超。以下的理论模型可以说明自由贸易是怎样帮助发展中国家加速经济增长,实现经济赶超的。

假设两国都是多元化经济结构,工业体系较完善,都步入了现代经济增长,且两国间不存在要素流动。假定,只有两种产品,一种是消费品,一种是资本品,并且前者是劳动密集型产品,后者是资本密集型产品;只有两种生产要素即资本和劳动;不考虑技术及其变动的影响。由赫克歇尔—俄林定理可知,发展中国家在最初阶段专门生产劳动密集型消费品,而发达国家则同时生产消费品和资本品。这样,两国间的贸易格局将是发展中国家向发达国家出口消费品,同时从发达国家进口资本品。将发展中国家的(消费品)产出、资本和劳动投入分别记为Y、K和L,可将总量生产函数表述如下:

Y=F(K,L)(1)

假定生产函数是新古典类型的,并且是一次齐次的。人均生产函数形式可表达如下:

y=f(k)(2)

(2)式满足Inada条件

附图

产品市场是竞争性的。企业将在产品及要素价格给定的条件下最大化利润:

dY/d≤r/p(3)

dY/dL≤w/p(4)

r是实际租率,w是实际工资,p是以投资品价格作为尺度的消费品。P是外生给定的和始终保持不变的。

用人均生产函数的形式,上述条件可以写为:

dY/dK=dy/dk≤r/p(5)

dY/dL=y(k)-(dy/dk)k≤w/p(6)

将工资对租率的比率记为Ω,可将静态效率条件记为:

Ω=(dY/dL)/(dy/dk)=y/(dy/dk)-k(7)

产品市场均衡条件可以表达为投资与储蓄间的均等:

I=p(F(K,L)-C)(8)

上式中,I是总投资,C是总消费。

假定贸易处于平衡,汇率是固定的。因此有:

M=pX(9)

上式中,M是总进口,X是总出口。为方便起见,我们将汇率规范化为1。

发展中国家完全专业化于消费品的生产意味着:

I=M=pX(10)

将上式代入储蓄—均衡条件,我们得到:

X=Y(K,L)-C(11)

到此为止,我们完成了对模型静态部分的描述。让我们转向模型的动态部分。我们有基本的资本积累恒等式:

I=dK/dt+δK(12)

上式中,δ是折旧率。

将上式代入基本的储蓄—投资均衡条件,得到下列的基本增长方程:

dK/dt=p(F(K,L)-C)-δK(13)

此外,由方程(11),我们有:

dK/dt=pX-δK(14)

假定劳动力的增长率为外生给定的:

dL/dt=nL(15)

上式中,L是劳动投入,n是劳动力增长率。运用人均形式,基本增长方程可以写为:

dk/dt=p(y(k)-c)-(n+δ)k(16)

上式中,c是人均消费。

由于投资品完全来自进口,有:

dk/dt=px-(n+δ)k(17)

上式中,x是人均出口。

比较这一方程与无贸易条件下的新古典基本增长方程,我们可以看出仅有的差别在于后一方程中的(y-c)为前一方程中的p(y-c)所代替[3]。在该模型中,发展中国家的增长快于它处于封闭状态时相对于发达国家的增长。这意味着贸易加速了发展中国家的经济赶超。因此,我们得出的结论是:当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在都已步入了现代经济增长的情况下,自由贸易可以加速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有利于其实现经济赶超。

4.知识经济时代采取贸易保护容易导致产业升级缓慢和危机的发生

韩国政府从上世纪60年代起就制定了一系列的保护措施,竭力扶持汽车工业的发展,到上世纪90年代,韩国已经建立起了颇具规模的汽车工业。但此时政府依然不放松对汽车产业的保护和扶持,最终导致汽车产业的市场根基薄弱。一场危机过后,现代集团已在戴姆勒—克莱斯勒帐下听令,大宇集团成了福特公司的囊中之物。日本的制造业企业很早已走入国际市场,置身于激烈的国际竞争之中,并造就了大批世界一流的制造业企业;但日本的其他产业,尤其是金融、保险等服务行业则处于政府的保护之下,长期落后于国际先进水平,创新乏力,不能为制造业提供新的投资项目和金融工具,使制造业中的大量剩余资本只能涌入有限的房地产和证券投机领域,这成为日本经济在20世纪80年生严重泡沫经济的根本原因。20世纪90年代泡沫破灭后日本进入持续萧条期。与此相反,20世纪90年代以后,台湾鼓励中小企业在国际竞争中发展,因此台湾经济的整体状况比较健康,产业升级较为顺利,虽遭受东南亚危机冲击,经济仍能正常运转,这在电脑硬件设备制造领域中表现得尤为明显。而今,在世界电脑硬件制造业中,台湾企业的生产能力已占居重要地位。

三、推动自由贸易是当今我国对外贸易政策的正确选择

1.保护贸易政策已越来越不适应我国经济发展的要求

改革开放20年来,中国工业经济增长迅速,年均实际增长率达11.72%,第二产业在国内总产值中的比重从1990年的41.6%上升到1999年的49.3%。我国工业发展不仅规模相当可观,而且门类齐全,体系完整。“九五”期间,我国工业发展也已上升到较高阶段,一般加工工业在制造业中的比重相对稳定或有所下降,而技术相对密集产业的比重有所上升,尤其是技术密集度高和具有高新技术产业特征的医药制造业、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的比重明显上升,其中电子及通信设备行业的比重升幅很大,1999年的比重已高达8%[7]。技术密集型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的迅速增长带动了工业结构的升级。

自1978年以来,我国外贸也有了长足的发展。1999年的进出口总额相当于1978年的17.5倍。1979年~1999年的出口与进口的年均增长速度分别达15.3%和13.8%。从1980年到1998年,我国外贸出口占世界贸易出口的份额由0.9%上升到3.4%,世界排名由1980年的第26位上升到2000年的第7位。伴随着我国外贸出口的迅速增长,外贸出口的产品结构不断优化,工业制成品比重显著提高。我国制成品出口的份额由1980年的54%上升到1999年的89.8%,对出口总额增长贡献率达到97.0%。在工业制成品中又以机电产品出口为主。1998年机电产品出口达665.4亿美元,占出口总额的比重达36.2%,连续4年成为中国第一大类出口商品[7]。

由于我国工业与外贸的迅速发展,出口商品结构的不断优化,同20世纪70年代~80年代相比,我国经济发展的大环境已经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因而在一定意义上可以说保护贸易政策已基本完成了其保护落后民族工业的历史使命,保护贸易政策逐渐失去了其当初存在的社会经济背景,不再适应我国社会经济继续发展的要求

2.保护贸易政策的边际成本日益递增,消极作用日益增强

1)保护贸易政策造成长期以来我国价格信号扭曲。一方面,价格信号扭曲造成我国产业结构和需求结构脱节。由于限制了进口,这就为一些落后的企业提供了宽松的生存空间,市场的优胜劣汰作用不能有效发挥。长期如此,市场就出现有效供给不足和无效供给过剩。产业结构与需求结构的严重脱节,这也是造成我国目前通货紧缩的重要原因之一。另一方面,价格信号扭曲使我国资源和产业的比较优势无法得到准确地反映。保护贸易政策造成国内和国际两个市场的产品都存在人为的价格扭曲,而且两个市场是脱节的,造成我国资源和产业的比较优势无法在国际市场上得到准确地反映。我国的经济难以在世界经济体系中确定自己的市场分工和产业结构定位。市场配置资源的功能无法有效地实现,造成大量社会资源的浪费。

2)贸易保护政策造成我国企业技术落后和生产的低效率。表1反映了20世纪80年代初我国工业劳动生产率低于发达工业国的历史状况。这是由于改革开放前我国长期采取贸易保护政策的结果。改革开放以后尽管情况已大为改观,但是由于贸易保护在相当程度上依然存在着,我国企业科技水平的进步就仍然大大滞后于较发达国家。这可以从我国出口商品结构长期处于较低层次反映出来。长期以来,我国出口商品技术含量低,大多数出口制成品是附加值低、加工程度低的劳动密集型产品。到20世纪90年代,我国出口商品列前几位的主要集中在服装、家用电器、通讯设备、玩具、钢材等劳动密集型产品。1998年我国出口总额1837.57亿美元,其中纺织品出口额404.92亿美元,占出口总额1/4,而光学、计量、检验、医疗、精密仪器和设备的出口额仅为65.64亿美元,占出口总额的1/30。1999年我国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占出口比重的13%,是发达国家的1/3。我国的技术进步对经济发展贡献仅为30%,是发达国家的一半[7]。

表120世纪80年代初中国和主要发达国家工业劳动生产率比较

国家工业

劳动力(百万)产值(百万美元)人均产值(美元)

美国50.31048224.320839

加拿大4.993960.019175

前西德19.5300416.815405

日本31.6446405.414126

荷兰4.445015.010238

英国15.4145632.09457

意大利16.9141136.08351

中国83.5123583.51480

资料来源:世界银行:《1985年世界发展报告》,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3.经济全球化加速发展,中国只有融入其中才能提高效益,促进发展

20世纪90年代是人类从工业化向信息化、从一国经济向经济全球化加速转化的10年。经济全球化是建立在信息革命基础之上的,信息革命使得世界各地的生产、贸易及其他各种经济联系可以突破地域和时空的限制。经济的信息化和网络化还使全球资本市场连为一体。大量不受各国管理当局和国际组织控制的“无国籍”资本,遵循流动性、收益性和安全性的原则在国际上自由转移,推动着生产要素在世界各地的迅速流动。经济全球化可以突破单个国家市场规模和资源禀赋等方面的限制,在全球范围进行资源的优化配置,从而带来更高的效益。因此,我国必须融入经济全球化的进程,以加速我国的经济发展。

4.知识经济时代我国产业结构面临进一步升级,对外国资本和技术的需求量将不断上升,这就要求我国扩大对外开放,推动自由贸易

当人类社会步入知识经济时代,我国产业结构将面临着进一步的升级。产业结构升级的过程中由于物质资本在产业间的转移需要高昂的成本,从而导致新经济的建立缺乏足够的资本存量,传统产业的物质资本存量却大量过剩。因此,我国就应该扩大对外开放,推动自由贸易,充分吸收外国的资本、技术和管理经验,只有这样才会加速我国产业结构的调整,带动我国经济步入新的增长平台。

【参考文献】

[1]文贯中,郑志海.WTO与中国:走经济全球化发展之路[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

[2]陈漓高.经济全球化与中国的对外开放[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0.

[3]KINADA.FreeTrade,CapitalAccumulationandFactorPriceEqualization[J].EconomicRecord,September.1968.

[4]范爱军.中国贸易自由化进程中的适度保护问题探讨[J].改革,2000,(6):32.

[5]陆家骝.论中国“入世”的经济结构效应[J].中山大学学报,2000,(3):03.

第8篇:科技发展弊大的资料范文

(中国传媒大学 研究生院,北京 100024)

摘 要:作者通过中国戏曲所蕴含的多种文化元素及“写意”的艺术精神等问题的解析,反思了中国戏曲的文化艺术本源,从而对中国戏曲的文化精神和艺术元素的组合进行了论证,以期对更好地把握戏剧戏曲形态有所启迪。

关键词:中国戏曲;戏曲文化;戏曲艺术元素;戏曲表演体系

中图分类号:J802文献标识码:A

一、原艺术与综合艺术

20世纪,在源于古希腊的西方文艺理论的影响和推动下,我国有关艺术形态的美学理论以及相关的艺术体制走向专业化、规范化。

按照古希腊亚里士多德(前384―前322)《诗学》的观点,艺术被分为诗歌、音乐、绘画、雕塑、建筑五大类型,在这一理论的基础上,学界将“舞蹈”称作“第六艺术”、将“戏剧”称作“第七艺术”,属于“综合艺术”。又有称电影为“第八艺术”,电视为“第九艺术”者,它们也是“综合艺术”。

“综合艺术”主要指诗歌、音乐、绘画、雕塑、建筑五大艺术元素的组合或综合。此后,学界又将诉诸听觉、占有欣赏时间的诗歌、音乐称作“听觉艺术”、“时间艺术”,将诉诸视觉、占有欣赏空间的绘画、雕塑、建筑称作“视觉艺术”、“空间艺术”。于是,包括戏剧在内的“综合艺术”又被称作是“视听艺术”或“时空艺术”的综合。以视觉、听觉、时间、空间为界定的艺术观念拓展了艺术手段和艺术视野。

毫无疑义,亚里士多德和西方的艺术理论带来了艺术的专业化分工和相关的艺术体制,对艺术的发展起到了关键性的促进作用。但是,在现代人文理念下,在多元化的艺术格局中,东西方固有的民族的艺术形态出现了新的复兴。随着艺术领域里科技元素的介入,在当代艺术实践中,“时空艺术”、“视听艺术”的概念被大大拓展。在近年来的艺术创作中,各种艺术元素的交叉运用愈来愈普遍。与此同时,艺术的载体和媒体、艺术的不同受众、艺术的传播也受到了学界和业界的重视。因此,与其说专业化的“五大艺术”以及舞蹈、戏剧、电影、电视等专业领域森严壁垒,不如把它们视为艺术元素,正视跨专业人士(甚至非专业人士)的艺术创造。

近年来,各地旅游点和娱乐场所相继出现了各种以“情境”为名的艺术表演,如“情境戏剧”、“情境乐舞”、“情境武术”、“情境杂技”等。这种以“情境”为名的文化展示无法称之为什么形态的艺术,只是综合运用各种艺术元素,满足人们的精神文化娱乐――重在感官层面的视听艺术享受。它们大都利用特定的文化景观来创造艺术卖点,或高雅,或低俗,属于“文化创意产业”。

艺术形态在艺术实践中的混沌现象,因媒体和载体的不同而呈现不同的面貌――借用广播电视节目形态的提法,叫“综艺”。以“综合”为名的各种艺术形态,表面看来似乎混沌一体,有类于“百戏”、“杂戏”,它可以看作是多元时代艺术的返璞归真,一种与社会经济相适应的新的文明层面上的返璞归真。

因此,专业艺术家不必为此愤世嫉俗,认为它不过是“大众狂欢时代”的“流行文化”,甚至指责它是艺术的“堕落”。专业艺术家完全可以积极参与其中,完成出色的艺术创造。

去年,我在北京观看了由天创国际演艺公司制作的舞台演出《功夫传奇》。该公司有“包括杂技、舞蹈、音乐、魔术和武术在内的30多个团队,制作过《天幻》、《梦幻漓江》等演艺作品,足迹遍及欧美。《功夫传奇》作为常态性的武术杂技表演,2004年春演出于北京崇文区“红剧场”。后来由香港中旅投资公司和深圳“锦绣中华”公司联合投资,更改为《纯一:功夫传奇》,于2004年12月重新首演,并且在国际上巡演。近几年,它已经是“红剧场”的“旗舰式常态旅游演出”。

《纯一:功夫传奇》主要以少林寺武术和舞蹈为元素,演绎“中国一座古老的寺院内一个小和尚通过考验和磨难,成为武僧及一代宗师的传奇故事”――“纯一”是小和尚(剧中主人公)的法号。戏剧情节其实十分简单:一个穷孩子,被母亲送入寺院,克服身体和心理的种种障碍――包括青春期的意识流及灵与肉的矛盾,终于接过老禅师衣钵,成了寺院的住持。全剧分为“启蒙”、“学艺”、“铸练”、“思凡”、“面壁”、“山门”六场,以尾声“圆寂”作为结局。这似乎是进入少林寺学艺并皈依佛门的程序化的仪式过程,但是,节目的创意者淡化宗教观念,张扬武术、舞蹈的表演元素,纳入了戏剧的故事元素。于是,既有娱乐和艺术层面的可看性,又带有人生哲理和一定的文化内涵――正如西方经典的芭蕾舞剧,依托简单的故事哲理,重在艺术展现。

创意者兼制作人曹晓宁是这样说的:“我们把故事的背景放到今天,那么这也是我们在座的每一个人的故事。因为‘磨难’和‘成长’是我们每一个人的人生主题,人们对心灵完美的精神追求是共同的。……我希望通过我们的剧目,能给各位带来心灵上的鼓舞和愉悦。”

类似的演出不光呈现在舞台上,更多地出现在旅游景点。例如,浙江杭州旅游点的《印象西湖》、广西桂林旅游点的《印象刘三姐》、云南大理旅游点的《蝴蝶梦寻》、河南嵩山少林寺旅游点的《禅宗音乐大典》,等等。在此类演出中,非但融入了音乐、美术、建筑、服饰、舞蹈、戏剧等艺术元素,还融入了自然情景和民俗文化,传统的和现代的仪式、社火、歌舞、游戏相交杂,甚至使用喷泉、水雾银幕、计算机卡通、焰火等现代技术手段。

奥运会期间,在现代化的保利剧院里,我观看了一台“大型情境杂技”,名为《一品一三绝》。艺术总监是著名的舞蹈导演张继刚,若干中青年舞蹈家和杂技艺术家们联合执导。还有专业的舞美影像设计、灯光设计、服装设计、化妆道具设计,俨然如同一套完整的舞台艺术和戏剧、电影创作班底。

这台演出在奥运期间为各国运动员和游客演出50场,可以说是传统杂技的现代化艺术包装。尽管主要展示的是中国人司空见惯的传统杂技表演,但是在现代化的剧院里,面对现代都市观众和国际观众,其重新组合和重新编排具有现代审美意义上的音乐、舞蹈、美术、灯光、音响,甚至包括现代观念的人体造型和服饰造型,创造了带有现代意味的艺术意境。

奥运会开幕式的电视传播,在整体上是这种“综艺”,是民族性文化艺术元素的重新组合、现代包装和现代传播。或者说,它是动用各种视听手段的、仪式性的“大众娱乐狂欢”――其中包括戏剧戏曲的元素。

二、戏曲的文化元素及本源

本文的不想泛论艺术形态的现代变异,只是反思一下中国戏曲(传统民族戏剧)的文化艺术本源。或许这对了解和把握戏剧戏曲形态有所启迪。

1、戏曲的文化元素

戏剧是人类文明中的共生现象,所有地区、所有民族的原始文明中俱皆存在原始戏剧,而且呈现出“混沌”的艺术共性。由数千年中华文明孕育、发生、发展的中国戏曲,有其民族文化的特性。

中国戏曲是由几种源远流长的文化凝聚而成的:

(1)礼乐文化;

(2)诗词文化;

(3)游戏文化。

礼乐文化――包括礼仪和乐舞。商周以礼乐治国,乐舞是礼乐的一部分,贵族化的乐舞称“雅乐”;民间无拘无束的乐舞称“俗乐”、“散乐”、“戏乐”。古老的中国是“东方礼仪之邦”,自商周以来,“礼乐治国”的观念及体制延及秦汉隋唐,贯穿中华文明数千年。作为礼仪一部分的乐舞,有张有弛。生动活泼的民间俗乐及散乐不断为历代的雅乐所吸收,雅乐也不断向俗乐渗透。在“文以载道”观念的影响下,雅乐有序,规范和制约着俗乐的无序。雅乐与俗乐互动,互相影响、互相渗透,构成了全民族的礼乐文明(或者说乐舞文明)。它贯穿上层建筑的各个领域,包括文艺领域,同时成为戏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诗词文化――与汉语言文字相联系,与语音相联系。汉语的每个字是一个音节,两个字形成一个节奏。加上声母、韵母和具有平仄关系的四声音调,拉长语音便接近旋律,使汉语本身带有节奏感和音乐性。自古以来,汉语领域的三字经、四字成语、五字乐府、七字律诗、长短句的词律、散曲,乃至儿歌、打油诗等等都长于吟诵,使汉文化呈现为诗歌韵语的海洋。传统的诗词、乐舞均强调音乐性和抒情性,《诗经•大序》(汉•“毛诗序”)称:

“诗者,志之所之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

“情动于中而形于言。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咏歌之。咏歌之不足,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①

诗词文化遍及朝野、老少咸宜,使中华民族的传统戏剧形态呈现为“戏曲”。这里所说的“情动形言”的创作宗旨,关键在于一个“情”字,认为:语言、咏歌、音乐、舞蹈都来自于人们内心感情的萌动,是情感的流露和表现。这里不仅道明了诗歌、乐舞传情达意的艺术规律,也说出了“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以动作助表情、“以歌舞演故事”的戏曲表演的艺术规律。

游戏文化――包括娱乐、竞技、表演,古来与规范化、礼仪化的“诗文”、“雅乐”相对应,称之为“俗戏”。游戏涉及人类的本性,即放纵、娱乐的天性,是一种全民性的、公众性的身心娱乐活动,人人都会参与。游戏尽管更多地侧重于感官愉悦,但是在文明发展的历程中,同样可以在精神文化层面上得到提升。两千多年前的秦汉“百戏”就是这样一些有情趣的民俗活动,其中存在着原生态的戏剧迹象。所以学界普遍认为:滥觞于秦汉时期的民间百戏是中国戏剧的摇篮。

仪式性的戏剧可以追溯到原始习俗。商周时期,多部落的、无序的原始文化被规范化为统一的、有序的礼乐,渐渐成为年节性、祭祀性、宗族和家族式的民俗,包括戏剧性的扮演。至今犹有留存的社火戏剧、傩戏、目连戏,还有宴乐、宴戏、堂会等等,都存在有仪式性戏剧的影子。

近年来有学者认为:中国传统戏剧的观演体制有两种:一种是仪式性戏剧(包括祭祀戏剧);一种是观赏性戏剧。

礼乐习俗中的“仪式戏剧”、“祭祀戏剧”多半在节日庆典时举行,它不但是国家行为,而且是集团行为、家族行为、家庭行为,从而表现为公众性的社会行为。在这种场合,参与者(观众)是不用买票的。

至于“观赏性戏剧”,指的是商业化的戏剧。商业化戏剧以它的文化价值和艺术价值来满足人们“耳目视听”的娱乐享受和精神需求,成为文化商品及文化产品,从业者渐渐走向职业化和专业化。

其实,在美学层面上,在娱乐观赏的基本点上,仪式性戏剧和观赏性戏剧很难截然分开。仪式中有观赏,观赏可纳入仪式的要求和仪式程序,如此而已。

学界认为,专业化的中国戏曲在宋元时期(公元12世纪左右)的商业性的勾栏瓦肆中走向成熟,与戏剧表演的商业化和专业化有很大关系。但是,作为文化传统,戏曲的“礼乐”功能和“仪式”功能依然存在,而且绵延了相当长的历史时期。以“雅”文化的昆曲和“俗”文化的民间赛社为例,昆曲是纯戏曲、雅艺术,在江南富贵之家的厅堂里生成;赛社是公众性的娱乐狂欢,被称之为“亚艺术”、“准艺术”。昆曲的“堂会”常常用于主人接待宾客的仪式;在北方赛社活动中造就的梆子声腔剧种则活跃在年节乡民的“娱戏”习俗中,经常在公众的神庙戏楼上演出。二者的艺术含量都不可低估,但是都保留有“仪式”的痕迹。

2、“戏”的本源

无论仪式性戏剧还是观赏性戏剧,都联系着中国人的“戏”的观念,即中国人的戏剧观。这是个学术问题,涉及到“戏”的本义以及它的历史性变化。

“戏”字,繁体写为“颉保在公元前21世纪到公元前5世纪的商周甲骨文和钟鼎文里已经存在,离今天大约有三、四千年了。这个字原本是虎、鼓、戈三个甲骨象形图符的合体:(图一)

其本义是:伴随有强烈的鼓声节奏的、戴有神兽假头(扮为神兽)的、手持兵器的舞蹈――其中有原始部族神兽崇拜和“拟兽戏剧”的遗留。它原本属于原始文明中的仪式。

2000年前东汉(公元23年―188年)许慎的《说文解字》,是最早对汉字释义的字书。它解释的“颉弊质亲体字。其中,“鼓”的图符已转化为“豆”。这种转化不是没有道理:首先,“鼓”的象形与“豆”的象形十分相近;其次,“豆”同样用于祭祀,是祭祀用的器皿。看来这个“颉弊衷本与宗教祭祀仪式有关。

《说文解字》对“颉弊肿髡庋的解释:

“颍三军之偏也,一曰兵也。”

“戏”怎么与军队发生关系了呢?现代人很难理解。深入思考一下,“三军之偏”相当于三军的仪仗队。“戏”这样一种带有神兽装扮的、手持兵器的、耀武扬威的仪式性表演用于操练军队、炫耀武力,就是三军仪仗队。(图二、三)

《说文解字》还由“三军之偏也”的解释引申出“兵仗”、“麾”、“呼”等含义。当今《辞源》、《辞海》、《中华大字典》对“戏”字的解释则有六七种:(1)游戏。(2)调笑、嘲弄。(3)歌舞杂技表演。(4)姓。(5)通“伏羲”的“羲”,读如“羲”。

(6)通“麾下”的“麾”,读如“麾”。(7)通“呼喊”的“呼”,读如“呼”,为虚词。如果我们理解源于甲骨文的钟鼎文中那个原始的、拟兽的、仪式表演的本义,这些字义都可以迎刃而解。

但是,“戏”字始终没有失去它原本就存在的游戏、娱乐、表演的含义。事到如今,“三军之偏也”、“兵也”渐渐不被人们所理解,但是游戏、娱乐、表演的含义却得到了拓展,成为中国人所理解的“戏”即“游戏”、“百戏”的本义。后来,“戏”还代表戏剧。

3、“剧”和“戏剧”、“戏曲”

“剧”字,繁体写为“ 保在甲骨文里迄今尚未发现。东汉《说文解字》阐释篆体的“ 弊炙担

“。斗相茕也。……豕、虎之斗,不舍也。”

该字的左偏旁从“e”,是“虎”和“豕”(音“始”[shi],野猪)的合体;右边从“刀”(或从“力”)。合起来的意思是:虎和野猪斗得狠,斗得难舍难分,只剩下孤单的一个(胜利者)。那么,它相当于秦汉“角抵戏”的角斗、打斗。

这个字在古代主要用作形容词,与“尤”、“甚”、“疾”、“狠”的意思相近,意思是“强烈”――比如“剧烈”。倘若用作名词,“剧”与“戏”相通。

“戏”、“剧”二字连用的情形在唐代后期和北宋都出现过,②意思是“玩耍”、“戏弄”、“开玩笑”,也用作形容词,与今天的“戏剧”不是同一个概念。至于现代汉语中,“戏剧”的含义是:“演员扮演故事”的表演艺术。这是近代受到西方文化影响后才渐渐通行的含义(详下),它以故事情节为枢纽,包括话剧、歌剧、舞剧等形态,也包括戏曲。

距今所知,“戏曲”这个词是南宋以后出现的。学界通常以元末明初浙江人陶宗仪的提法为依据。

陶宗仪在《辍耕录》卷二十五“院本名目”中说:

“唐有传奇,宋有戏曲、唱诨、词说,金有院本、杂剧、诸宫调。院本、杂剧,其实一也。”

这里的“宋有戏曲”,与“唱诨”、“词说”相提并论。“唱诨”是插科打诨的、打油诗一类的说唱,“词说”也属于说唱,都用于消闲、游戏。

近年来戏曲史学者胡忌先生有更早的文献发现,见于南宋遗民刘埙(1240―1319)《水云村稿》一书的“词人吴用传”:

“至咸淳(按,南宋末,宋度宗年号,1265―1274)永嘉戏曲出,泼少年化之,而后哇盛,正音歇。” ③

永嘉即浙江温州,“永嘉戏曲”或称“永嘉杂剧”、“温州杂剧”,是南戏发端的地区。上述浙江人陶宗仪所说的“宋有戏曲”,看来也是指的“永嘉戏曲”温州地区。根据这两条资料,最初的“戏曲”出现在南宋的温州地区,是顽皮少年唱唱玩玩的“游戏之曲”,不排斥扮戏。总之,是玩儿“曲”的游戏。

这种唱唱、玩玩、扮扮的游戏之曲随心所欲,没有太多的规矩,所以比文坛上的诗词要自由灵活得多,有相当广泛的民间性和大众性。相对格律严谨的文人诗词而言,这种“戏曲”与“散曲”比较接近。它不被正统文人看好,还被鄙视为不正经的“滑稽无赖语”――只有下九流的俳优戏子才这么做。④在宋元时代,它与“散曲”同样受到中下层散淡文人的重视,文化层面得到了提升。“散曲”和“戏曲”的崛起,可以看作是文坛和艺坛上的一场悄悄的革命。

在现代汉语里,“戏曲”是中国传统戏剧形态的总称。这个概念基本上在清末以后才渐渐通行,到现在大约100年左右。清末及民国时期,有个学者叫王国维,游学过日本,有维新思想。从1909年到1912年,他撰写了一系列论证中国古代戏剧的文章,统称“戏曲”。王国维还给“戏曲”下了个定义,说:“戏曲者,谓以歌舞演故事也。”(《戏曲考原》,1909年)王国维在文坛上有相当的学术影响,以“戏曲”为中国传统戏剧的提法渐渐被学界认可和社会的普遍承认,直到今天。

那末,作为“中国传统戏剧形态”的专业化的“戏曲”实际上成熟于宋元时期,到现在有800多年历史。它不仅仅是“戏剧”形态,而且依属“戏”的范畴,这也是某些戏曲节目不一定强调浓重的情节故事的原因。

4、中国戏曲的表演体系

戏曲在南宋出现和渐渐走向成熟之后,有过种种不同的称呼,宋元叫“杂剧”,明清叫“传奇”,民间则因为地方性方言、腔调和表演的不同,分别被称之为“腔”、“调”、“曲”、“戏”。例如:“昆曲”、“秦腔”、“梆子(腔)”、“皮黄(调)”、“秧歌戏”、“高甲戏”、“花灯戏”、“花鼓戏”等。东北有一种“二人转”表演,两个演员连说带唱、带耍、带舞,其中不乏扮演角色的小品式的戏剧,但是称之为“转”。由此,带来了地方性“剧种”的区分。

中国戏曲的剧种究竟有多少?这是个变量,无法确定一个绝对的数字。以后,文化部系统在20世纪50年代、60年代、80年代分别进行过全国性的剧种调查,试图将剧种及名称规范化。据1959年统计,戏曲剧种有360多个;1980、1981年统计,有317个。不过,对戏曲剧种的命名并非是同一个界定,有的以方言声腔命名,有的以行政区域命名,汉民族以外的少数民族则以民族命名。戏曲界统称的京剧、评剧、川剧、越剧、晋剧、豫剧、黄梅戏等等,都是50年代以后命名的。至于话剧、歌剧、舞剧,则属于西方戏剧体系,不属于传统戏曲。

当今随着社会的发展、交通的便利、经济的交流,文化的趋同,固守一隅的地方性的戏曲渐渐在失去原有的乡民观众,尤其是青年观众。据中国艺术研究院近几年调查,仅山西一省,原有的40余个剧种就减少了一半。

数以百计的戏曲剧种,主要区别在于地域、方言、声腔的差异,在剧本体制、舞台表演、乐器配置、服饰化妆等方面基本一致。因此,这些剧种可以纳为同样的表演体系,学界称之为神形兼备的、写意的戏曲表演体系――它的艺术精神是“写意”。

三、艺术元素的组合

1、“写意”的艺术精神

如上所说,古代希腊有关“戏剧”的论述见于亚里士多德的《诗学》。至于古代中国,有关“戏”的概念属于仪式乐舞和“乐”的范畴,这一点在上引《毛诗序》的“情动形言”、“手之舞之足之蹈之”概念里有所流露。

“乐”具有广泛意义上的诗意。那末,东西方古典戏剧归为“艺术”范畴都曾经与诗有关。学界认为《毛诗序》是汉代人写的。实际上,发乎“心”,动乎“情”的“情动形言”说法在《乐记》里已见诸记载,时间在春秋与战国之间,相当于古希腊。⑤

汉唐以来,“戏”常常被限定在“俗”文化领域,称“俗技”、“俗艺”、“俗戏”、“俗乐”。相对“雅乐”而言,“俗戏”、“俗乐”的文化地位不大高,这种游戏般的技艺确实缺乏文采、缺乏诗意、缺乏动人之“情”。以此类推,倘若将“雅乐”比作动情的、深刻的古希腊悲剧的话,那末“俗戏”、“俗乐”便相当于古希腊喜剧――它主要模拟世俗,缺乏诗意,不如悲剧精致、崇高。

既然乐舞和诗歌一样发乎心、动乎情,那末,其主要功能便在于传“情”达“意”,而且可以随“心”所欲,形成了艺术的“写意”精神。

“意”,“心”上之“音”也。“意”由“心”产生,“美视美听”才能产生“意境”、“意趣”,带来身心的愉悦。写意的“戏曲”十分注重形式之美和技艺之美。在情感交流之外,造型、服饰、动作都讲究形式美,演员表演重视技艺表现。观众在“看戏”的同时注意“赏艺”。演员与观众在情感交流和艺术观赏方面存在着默契。

这种源于“戏”的、以表演为中心的、写意的戏剧观,同样存在于其它表演艺术领域――如舞蹈、武术、杂技等。此外,诗词领域、音乐领域、美术领域(绘画、雕塑、装饰)也相通。

“意”的表现可雅可俗,文人固然赞赏,妇孺亦可明晓。在戏曲的表演场上,演员和观众都知道是“假戏真做”。戏是假的,传达的感情是真的。传“情”达“意”的舞台语言并非口常口语,而是诗歌式的唱词和虚拟的乐舞。有戏则长,无戏则短,在“写意”的表演空间里,时间和空间十分灵活,时间既可以浓缩、也可以延缓;空间可以瞬息多变。所谓“假作真时真亦假,无为有处有还无”,空无一物的戏场上能够表现上下数千年、纵横天地间的无数情节,社会人生、天地鬼神、主观情绪、技艺审美尽在其中。

这一切与西方写实的、模拟的、仿真的戏剧观有所不同。⑥

实事求是地说,这种“写意”的艺术精神并非无懈可击。“戏”也罢,“技”也罢,“乐”也罢,“舞”也罢,包括以乐舞为本体的戏曲在内,皆长于“情”而疏于“理”。“意境”的创造,强调感官层面的娱悦,即“耳目声色之娱”,缺少哲理层面的思考(如西方的布莱希特戏剧、存在主义戏剧、小剧场戏剧、荒诞派戏剧)。戏曲之外,音乐、舞蹈、绘画、雕塑,乃至装饰、装置也都注重形象和声音,是视听层面的“音像”艺术。

尽管如此,但“写意”毕竟是艺术家心境的高度美学提炼。中国艺术从“具象”提升到“意象”、“写意”,是不同于西方“抽象”的美学贡献。

2、艺术元素的组合

中国戏曲的艺术元素十分丰富。与其笼统地称戏曲为“综合艺术”,不如说不同的“戏”是不同艺术元素的“组合”。在相当程度上,它不仅包括故事情节的思想内涵,而且强调形式美的“意趣”,是随“心”所欲的、“诗”“情”画意的、“戏”和“赏艺”的文化艺术传统的延续。

不妨梳理一下当代戏曲所包含的艺术元素:

(1)情节故事元素――西方理论以“演员”、“观众”为戏剧的两个基本要素,以“演员”、“观众”、“剧场”为戏剧的三要素,以“演员”、“观众”、“剧场”、“剧本”为戏剧的四要素。在戏曲中,情节故事作为戏曲要素的被强调,始于王国维所界定的“戏曲者,谓以歌舞演故事也。”亦即文学剧本的要素。此前,在文坛上,情节故事的元素主要表现在笔记小说(“传奇”)和通俗小说中,与戏曲同被视为“小道”。“故事”的受到重视,并作为“文学”形态进入正统文坛,乃至大学学府和“叙事学”的研究领域,自然是一大进步。有的戏曲剧目是以情节故事和“文学”见长的。

(2)语言元素――这个问题与文学相联系。如上所述,中国语言本身具有音乐性,戏曲语言包括诗词歌赋、文言色彩的“韵白”,以及日常方言的“口白”,表现为“引子”、“数板”、“曲牌”、“板腔”的多样的语言形态。至于因“南腔北调”的方言因素而带来的“声腔剧种”,则另作别论。在文本的语言形式上,它们没有太大的区别。

(3)表演艺术元素――即业界常说的唱、念、做、打“四功”,即所有戏曲演员必须具备的四种基本功。过去,表演艺术仅仅被视为“技艺”,文坛不重视,甚至鄙视。清中叶康熙、乾隆以后,戏曲作为“场上艺术”的本体崛起,其表演艺术受到了公众的青睐。在剧坛和艺坛上,戏曲演员渐渐上升为“表演艺术家”,地位与剧作家并列,甚至在大程度上取代了文人的位置,这意味着社会文明和艺术的进步。

以上三个元素可视为当代“以表演为中心”中国戏曲艺术的本体。20世纪前期“五四”以来,包括戏剧在内的西方文学艺术形态和古希腊以《诗学》为标志的艺术分工理论被引入中国,相关的艺术形态有了长足的发展,加上科学技术的进步,另外三个元素在当今的戏曲中表现的越来越明显。

(4)“原艺术”元素――即古希腊《诗学》所称诗歌、音乐、绘画、雕塑、建筑五大艺术,本文称之为“原艺术”。这五种艺术形态互相不可替代,日后有各自的发展道路。至于后来所说的舞蹈、戏剧等“综合艺术”,基本上是这五大艺术元素的综合和组合(包括近现代剧场和“舞台美术”、“舞台装置”概念)。

(5)载体、媒体元素――载体和媒体的观念基本上是20世纪后半叶渐渐引起学界重视的。载体涉及艺术的材料;媒体涉及到艺术的传播。尤其是随着印刷媒体、胶片摄影、电影、电视、音像制品的出现,几乎在艺术界产生了一场场的不可忽视的革命性的效应,有人称之为艺术的“材料革命”和“工业化时代”的革命。在现当代艺术界,无论艺术品的创作和制作、艺术语言及艺术观念的更新、艺术的传播,载体和媒体的元素都是不可忽视的。

(6)现代科技元素――新媒体的出现是现代科技发展的产物,但现代科技的成果全方位地进入了艺术领域,被人们广泛运用于艺术领域,这个趋势是不可阻挡的。就中国戏曲而言,扬民族性乐舞(包括乐器、唱腔、表演)之长,补剧场造型艺术之短,似乎是西方话剧和剧场建筑引进中国以来出现的重要变化。特别是舞台装置、舞台布景、灯光照明等等,戏曲界并没有拒绝。声、光、电、雾、塑料泡沫、现代焰火被大量运用于舞台,都可以看作是艺术创作领域里现代科技元素的运用。

艺术元素的丰富多彩,为现代艺术家们提供了宽泛的创作途径。笔者认为,一方面,对于材料、元素、手段的使用,艺术形态之间不必画地为牢、森严壁垒(个性化的、流派的艺术创造另作别论)。另一方面,并非一味使用时髦的艺术语言、一味叠加艺术元素便能产生好作品。艺术创作常常不是做加法,而是做减法。与其提倡“综合艺术”观念,不如强调“艺术元素的组合”。关键在于艺术的功力和艺术精神。

20世纪以来,中国艺术受西方艺术的影响十分显著,但戏剧戏曲界并没有简单认同于西方的“戏剧”概念,其传统的“戏”的艺术观依然具有顽强的生命力。中西方戏剧戏曲既能坚持各自的特色,又有“中西合璧”的探索。在艺术多元化的今天,这都是无可非议的。

“删繁就简三秋树,领新标异二月花”。文前提到的包括以“情景”为名的乐舞、戏剧、武术等等,不妨看作是现代表演艺术的返璞归真,其中存在着“戏”的意蕴――包括多种文化元素和“写意”的艺术精神。

① 陈多、叶长海《中国历代剧论选注》,湖南文艺出版社,1987年版,第33页。

② 如[唐]李白诗《李太白诗》卷四“长干行”:“妾发初复额,折花门前剧”。[唐]杜牧《樊川集》卷三“西江怀古”诗:“魏帝缝囊真戏剧,符坚投棰更荒唐”。[宋]苏轼《分类东坡诗》卷七“次前王浪子立风雨有感”亦称:“愿君付一笑,造物亦戏剧。”《辞源》,商务印书馆,1984年版。

③ 洛地《“戏曲”与“永嘉戏曲”的首见》一文,《艺术研究》,第11辑。

④ 这种“以曲为戏”的俳优之风,其实在北宋已影响到文坛。[宋]王灼《碧鸡漫志》卷二称:“长短句中作滑稽无赖语,其于至和,嘉佑之前犹未盛也(至和、嘉佑,1054―1063)。熙丰、元佑间(1068―1093),衮州张山人以诙谐独步京师。”“元佑间王斋叟彦龄、政和间(1111―1117)张组元宠,皆能文,每出长短句,脍炙人口。彦龄以滑稽无赖语操河朔;组潦倒无成,作《红窗迥》及杂曲数百解,滑稽无赖之魁也。”见于《中国古典论著集成(一)》,中国戏剧出版社,1959年版,第115页。

⑤ 《乐记•乐象篇》称:“诗,言其志也;歌,咏其声也;舞,动其容也。三者本于心。”同书“师乙篇”称:“言之不足,故长言之;长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东汉]傅毅《舞赋序》借用战国时期楚国宋玉与楚襄王的谈话,提到了舞蹈的功能:“歌以咏言,舞以尽意,是以论其诗不如听其声,听其声不如察其行。”基于此,所以宋玉认为:雅乐和俗乐并进,才是“有弛有张”的“圣哲之度”。雅乐固然对人伦道德有益,俗乐却也无害。在公事之余,俗乐可以娱乐宾客、怡荡心情、带来欢欣。引见自陈多、叶长海《中国历代剧论选注》,湖南文艺出版社,1987年版,第11-35页。

⑥ 古希腊亚里士多德《诗学》认为:艺术起源于模仿,戏剧的本质在于动作、语言和人物内心的模仿。

Combination of Cultural Spirit and Artistic Elements of Chinese Xiqu Opera

ZHOU Hua-bin

(Graduate School, Communication University of China, Beijing,100024)

Abstract: By interpreting the various cultural elements and "freehand" artistic spirit contained in Chinese Xiqu opera, the author of the present article reflects the cultural and artistic origin of Chinese Xiqu opera and verify the combination of its cultural spirit and artistic elements so as to shadow light on the better understanding of the Xiqu opera.

第9篇:科技发展弊大的资料范文

主题词:涉外仲裁司法监督

导论

仲裁是司法外解决争议的一种制度化形式,①它具有契约性和司法性的双重属性。仲裁的契约性主要表现在:仲裁的发生首先基于当事人的契约,而仲裁庭的组成、仲裁规则及所适用的法律,也主要取决于当事人的意思表示;仲裁的司法性主要表现在:仲裁协议的效力需要根据法律来认定,而仲裁裁决的执行更是必须得到法院的支持和协助。仲裁的双重属性,决定了仲裁必然要受到法院的监督。首先,法院在对仲裁的支持和协助中,必然也包含对仲裁的审查和控制,通过对仲裁的监督,可以有效地防止仲裁员滥用权力,纠正仲裁中的程序错误,从而保障当事人的合法权益。从某种角度而言,法院对仲裁的监督,其实也是对仲裁的一种支持。其次,法院作为行使国家审判权的机关,对任何形式的适用法律解决纠纷,都负有监督之责。再次,从仲裁发展的历史和现实来看,法院对仲裁实施监督,是世界各国通行的做法,而这种监督,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仲裁的发展。

法院对仲裁的监督是必要的,但是如果法院过分干预仲裁,则会对仲裁的顺利进行造成不利的影响,甚至阻碍、扼杀仲裁制度的发展。与司法裁判相比,仲裁的优点就在于程序灵活快捷,仲裁费用低廉,保密性强,能够避免司法程序的拖延和损耗。如果法院过度干预仲裁,对仲裁裁决的实体和程序进行全面的审查,就会使仲裁成为诉讼的翻版,仲裁的优势不复存在,仲裁也就没有存在的理由了。“对仲裁过多的监督同没有监督一样百弊丛生。”②而法院对仲裁的监督问题实际上是如何定位仲裁的价值取向,即效益和公平的关系问题,也就是如何处理仲裁裁决的终局性和司法审查权的关系。

承认裁决的终局性和不对裁决进行实体审查,是同一问题的两个方面。③当事人选择仲裁,在很大程度上是为了避免在司法上诉程序中耗费过多的时间和金钱,尽快了结争议,这就是仲裁的效益原则。而仲裁的公正则包括仲裁程序的公正和结果(实体)的公正。由于人类认识和实践能力的局限,实体公正往往难以获得和衡量。所以“所谓健全的审判制度能够做到的,只是为利益冲突的当事人提供一个公开场所,让他们在尽可能平等的条件下充分表达自己得要求,陈述自己的理由。最后,由受过专门训练且富有经验得第三者依法作出裁判。通常,在完成这一切之后,我们所谓的法律的正义也就实现了。”④在法院对仲裁的监督中,如果允许对仲裁进行实体审查,允许就仲裁裁决上诉,则势必牺牲仲裁“一裁终局”的优势,使仲裁的作用无法发挥。而即使允许上诉,也不能保证结果一定正确。世界上也不存在百分百完善的诉讼程序。而如果确定仲裁的“一裁终局”制度,则必然要求不对仲裁的实体进行审查。从各国仲裁立法的发展过程来看,法院监督作用的着眼点已从在裁决实体内容进行监督以维护法律的统一性和公正性转向从仲裁程序上保证仲裁的公平进行;从全面的监督转向重点原则的监督。⑤

因此,法院对仲裁的监督,应当是适度的,即承认仲裁裁决的终局性,只审查仲裁的程序,而不审查仲裁的实体,并应坚持以支持和协助仲裁为主导的方针。

《仲裁法》颁布实施以来,我国涉外仲裁监督机制发生了整体性和突破性的变化。人民法院对涉外仲裁裁决的司法监督方式除保留了不予执行制度以外,还增加了裁决撤销制度,并沿袭了区分国内仲裁和涉外仲裁的做法,对涉外仲裁只审查程序,一般不审查实体内容,实行一裁终局制度。我国《仲裁法》对涉外仲裁的规定,符合我国现阶段的实际情况,也与国际通行做法相接近,反映了国际仲裁立法的趋势,但是,由于种种原因,我国涉外仲裁监督机制在立法和司法上还一些亟待完善的地方,这些问题或多或少地影响了我国涉外仲裁的顺利进行。本文就是试图从我国涉外仲裁的一些具体制度来分析目前监督机制中存在的问题,并希望能对完善我国仲裁监督机制有一些裨益。

仲裁协议的效力和司法监督

一、仲裁协议的有效要件

1、基本理论及国际立法倾向

仲裁协议系指双方当事人在合同中预先载明表示愿意将其履行合同过程中发生的争议交付仲裁解决的一种条款,或者当事人在争议发生后以其他方式达成的原意交付仲裁的一种书面协议。⑥一项有效的仲裁协议可以排除法院的司法管辖权,而它必须具备相应的形式要件和实质要件。仲裁协议的形式要件是仲裁协议必须是书面的。其实质要件是仲裁的意思表示。根据国际社会的普遍实践,当事人只要表明仲裁的意愿,仲裁协议就是有效的。法院在解释仲裁条款时,也倾向于放宽对仲裁条款的限制。正如施米托夫教授所指出的那样:“仲裁条款是合同众的一个特殊种类的条款,应该首先考虑的总是实施当事人关于通过仲裁解决他们之间的争议的意图。在解释仲裁条款时,这是一条重要的规则。对该规则的限制只能是基于公共政策的要求。”⑦

2、我国法律的规定及分析

根据我国《仲裁法》第16条的规定:仲裁协议包括合同中订立的仲裁条款和以其他书面方式,在纠纷发生前或者纠纷发生后达成的请求仲裁的协议;仲裁协议应当具有下列内容:

(1)请求仲裁的意思表示;

(2)仲裁事项;

(3)选定的仲裁委员会。

从上述规定看,我国《仲裁法》关于有效的仲裁协议应具备的要件的规定相对于国际社会的立法趋势而言,是比较严格和僵硬的。

首先,我国法律过于强调仲裁协议的书面形式,承袭了规定合同书面形式的传统做法。而根据《纽约公约》的规定:“书面仲裁协议,是指当事人所签订或在互换函件中所载明的契约仲裁条款或协定。”1985年的《国际商事仲裁示范法》则进一步拓展了“书面”的范围,将可提供记录的电讯手段和通过援引方式订立的仲裁条款也确认为“书面”形式。而90年代以来各国仲裁立法则更进一步,“书面”的范围被扩展至“借以将资料记载的任何方式”。我国法律对书面形式的狭隘规定,显然十分不利于仲裁制度的发展。幸而立法和司法实践部门也已经注意到这一点。在1999年生效的新《合同法》中明确规定书面形式是指可以有形地表现所载内容的形式。最高人民法院也在1996年的一个司法解释中,确认了通过援引的方式订立的仲裁条款的效力。⑧我国最近的立法和司法实践,反映了当代科技发展和商业实践的现实,也是符合国际社会的普遍实践的。

其次,我国法律明确把约定仲裁机构作为仲裁协议有效的要件之一,产生了两个消极的法律后果。一是否定临时仲裁;二是否定对仲裁机构约定不明的仲裁条款的效力。临时仲裁具有办案快,费用低,形式灵活等特点,而且更尊重当事人的意愿,因而颇受欢迎。否认临时仲裁,显然不利于我国开拓国际仲裁市场。另外,硬性要求明确仲裁机构的做法,也是不符合商业实际和国际立法趋势的。目前各国立法普遍放宽对仲裁协议的限制,尽量鼓励仲裁发展,而传统的贸易习惯,使商人们在合同中对仲裁机构语焉不详。若一概否认这类仲裁条款的效力,既限制了仲裁的发展,也在一定程度上加重了司法机关的负担。因此,不妨在发条中删去明确仲裁机构一条,由当事人依交易习惯确定仲裁机构,或者直接由法院裁定。

二、仲裁协议的司法管辖权

一项有效的仲裁协议的法律效力主要体现于它排除了法院对订立于仲裁协议中的争议事项的司法管辖权。当仲裁协议处于无效或失效的状态时,由于排斥司法管辖权的原因已经消失,法院对于当事人之间的纠纷具有管辖权。一方或双方当事人对仲裁协议的效力以及仲裁庭的管辖权提出异议时,传统的观点和实践认为,应由法院予以确定。我国《仲裁法》第20条规定:“当事人对仲裁协议的效力有异议的,可以请求仲裁委员会作出决定,另一方请求人民法院作出裁决的,由人民法院裁定。”最高人民法院在《关于确认仲裁协议效力几个问题的批复》中也指出:“当事人对仲裁协议效力有异议的,一方当事人请求仲裁机构确认仲裁协议的效力,另一方当事人请求人民法院确认仲裁协议无效,如果仲裁机构尚未作出决定,人民法院应予受理,同时通知仲裁机构中止仲裁。”

由此可以肯定我国法律明确了以下几点:一、根据当事人的请求,仲裁机构和法院对仲裁协议的效力都有管辖权;二、在两者的管辖权发生积极冲突时,法院的管辖权优先;三、如果仲裁机构先于法院受理并已做出决定,法院不予受理。但是,我国法律并未明确以下两点:一、当事人对仲裁机构的裁决不服,能否向法院寻求救济;二、当事人对法院的裁决不服,能否上诉。

关于第一点。根据我国《仲裁法》的有关规定,无论是国内仲裁还是涉外仲裁,在仲裁裁决的执行程序及撤销程序中,如果当事人对仲裁协议的效力有异议,人民法院可以对仲裁机构所作的管辖权决定进行审查。因此,如果仲裁机构做出有管辖权的决定,当事人还可以在仲裁裁决的执行程序及撤销程序中对仲裁机构所作的管辖权决定提出异议。但如果仲裁机构做出无管辖权的决定,根据现行的法律,当事人对仲裁机构的错误决定根本无从申诉。这种情况,显然不利于保护当事人的合法利益。为此,建议法律应规定在这种情况下,应允许当事人向法院提出异议,由法院重新确认仲裁协议的效力。

关于第二点。如果法院裁定仲裁协议有效,则表明法院已放弃对争议事项的裁判权,由仲裁机构进行仲裁。而在裁决的执行和撤销程序中,法院也无权自己或其他法院的裁定。这实际上等于变相剥夺了当事人寻求救济的权力。如果法院裁定仲裁协议无效,若不允许上诉,则当事人不得不卷入司法诉讼程序。而大多数当事人选择仲裁,就是因为不愿参加诉讼。这无疑是和当事人的初衷相违背的,也不利于仲裁的发展。有鉴于此,建议法律应规定当事人对法院的裁定可以上诉,以利保障仲裁的顺利进行。

涉外仲裁裁决的撤销及不予执行制度

一、两种制度的区别

1、不予执行和撤销制度的不同

裁决不予执行和撤销制度是法院对仲裁的两种主要的监督方式。由于我国《仲裁法》对涉外仲裁裁决的不予执行和撤销规定了完全相同的条件,加之两者的法律后果有极为相似,即有关的裁决对当事人不产生法律上的约束力,有的学者就认为:分别规定撤销和不予执行两种制度,不仅是立法和司法上的浪费,还可能导致冲突。⑨因此建议取消裁决不予执行制度。

其实,裁决不予执行和撤销制度是有重大区别的。其一,当事人不同。申请裁决不予执行的,必定是仲裁程序的胜诉人,而申请裁决撤销的权力,却是法律同时赋予双方当事人的救济手段。其二,管辖法院不同。一国法院一般只能撤销本国仲裁机构做出的裁决,而对任何国家仲裁机构做出的仲裁裁决在其所管辖区域内的承认及执行问题都享有管辖权。其三,法律后果不同。一项仲裁裁决在一国被拒绝执行,其法律效力并不丧失,还可能在别国得到承认和执行。但如果该裁决被撤销,其法律效力就会完全丧失,当事人只能以其他方式解决争议。其四,程序的优先效力不同。当一方当事人提起承认及执行程序,而另一方当事人提起撤销程序时,撤销程序优先于执行程序。因此,不予执行制度有别于撤销制度,是有其存在必要的。

2、采用撤销制度的合理性分析

在我国《仲裁法》起草过程中,也有人提出,当事人对仲裁裁决有异议,可以在执行程序中提出,法院可以根据当事人的申请对仲裁裁决进行审查,没有必要再规定撤销程序对仲裁进行双重监督。⑩兼采涉外仲裁不予执行和撤销制度,虽然会带来法院对仲裁的双重司法监督和司法控制的问题,但是如果取消该制度,反而会给仲裁带来巨大的不利。与不予执行制度相比,裁决撤销制度有它特有的功能:⑴可以使败诉方能主动就仲裁裁决的效力提出异议,避免了胜诉方“执行挑选”给败诉方带来的巨大不便;⑵同时赋予双方当事人对仲裁裁决提出异议的权利,改变了胜诉方对不满意的裁决申诉无门的局面。正如立法者所解释的那样:“规定申请撤销裁决的程序有利于保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11我国《仲裁法》的选择是正确的。

二、立法和司法实践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建议

裁决的撤销及不予执行制度是人民法院监督涉外仲裁的主要手段。适度的司法监督有益于仲裁的发展。然而由于种种原因,我国的仲裁监督机制在立法和司法实践中还存在着种种问题。有些问题严重阻碍了我国仲裁事业的发展,损害了我国的国际声誉。下面试图从立法和司法两个方面分析问题的节症,并提出一些完善的建议和思考。

1、立法中存在的问题及分析建议

①司法审查的范围宽严设置不当

根据我国《仲裁法》第70、71条的规定,撤销和不予执行涉外仲裁裁决的条件都是《民事诉讼法》第260条,即:

“法院有权在出现下列情况之一的条件下,撤销涉外仲裁裁决:

⑴当事人在合同中没有订立仲裁条款或者事后没有达成书面仲裁协议的;

⑵当事人没有得到指定仲裁员或者进行仲裁程序的通知,或者由于其他不属于当事人原因未能陈述意见的;

⑶仲裁庭的组成或者仲裁的程序与仲裁规则不同;

⑷裁决的事项不属于仲裁协议的范围或者仲裁机构无权仲裁的。”

我国法律规定的四项理由都是纯粹的程序审查。而在一些情况下,某些程序性问题与实体性问题是重叠的。程序性问题主要发生在仲裁程序的进行中,不对裁决的结果或当事人的实体权利义务产生直接影响;实体性问题主要发生在仲裁作出时,对裁决的结果或当事人的实体权利义务产生直接的作用。但是并不是对所有在仲裁中发生的事情都可做出这样的分类。12象“裁决所依据的证据属于伪造、仲裁员有受贿舞弊行为”等既含程序因素又含实体因素的情况,许多国家的仲裁立法包括我国仲裁法中关于国内仲裁的规定均将其规定为撤销裁决的理由,而我国涉外仲裁监督制度却未采用。这说明我国法律对涉外仲裁的程序性审查外延尚不周全,建议增加上述情况为撤销涉外仲裁裁决的理由。

另外,《仲裁法》将“仲裁庭的组成或者仲裁的程序与仲裁规则不同”作为撤销或不予执行涉外仲裁裁决的理由之一,规定过于笼统。法律规定的模糊容易成为法院过苛行使司法监督权的依据。若严格依照该条款,只要仲裁程序与仲裁规则稍有不同,哪怕并不影响仲裁的实质进行,法院就可据以撤销或不予执行涉外仲裁裁决。建议在法条中明确:只有当仲裁程序与仲裁规则之间的不同,已实质影响到仲裁的公正进行时,该不同才可以作为撤销或不予执行仲裁裁决的理由。

②审查程序不健全,影响监督机制的正常实施

在司法审查中,法院合议庭按照何种程序进行审理,以及在审理过程中,双方当事人及原仲裁庭的法律地位、各自的权利义务为何,都对司法审查的顺利进行至关重要。而仲裁法对上述内容均无相应的规定,从而在无形中增加了法院在处理案件中操作的随意性和混乱性。建议通过修改法律或司法解释的方法加以补充。

仲裁法关于撤销裁决审理时限的规定,缺少超过时限后相应的法律后果的规定。13仲裁法只规定了撤销裁决审理时限为两个月,对超过时限的法律后果却没有规定。在司法实践中,撤销裁决审理的时间往往超出上述时限,形成了事实上的“马拉松”诉讼,背离了该法条保证仲裁一审终局的本意。建议补充规定超过时限的法律后果,防止审理时间无限拖延。

对法院撤销和不予执行涉外仲裁裁决的裁定不允许上诉,不利于维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根据我国民事诉讼法及最高人民法院的有关司法解释,对不予执行仲裁裁决和撤销仲裁裁决的司法裁定不允许上诉。我国的现行规定,实际上是剥夺了当事人通过上诉纠正错误裁定的权利,不仅不利于保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而且也与其他一些国家的法律规定相反。例如,法国民事诉讼法典就规定:给予执行许可的命令不得以任何方式上诉,拒绝给予执行许可的命令可在通知后一个月内上诉。14这种措施既保证了仲裁的一裁终局,又充分考虑了对可能出现的错误的救济,值得我们在立法时加以借鉴。

最高法院创立的内部报告机制只是权宜之计。为了弥补法律程序上的漏洞,严格执行民事诉讼法,最高人民法院制定了关于裁定涉外仲裁不予执行和撤销的“预先报告”制度,规定人民法院在作出对涉外机构裁决不予执行或撤销前,必须报请本辖区高级人民法院审查,并最后报请最高人民法院答复后方可做出裁定。该报告制度对于排除部门利益和地方利益的干扰,防止司法监督权的滥用,切实维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将发挥重大的保障作用。15但是该报告制度毕竟是法院系统的内部规定,并不是明确的立法,其法律效力较弱,而且制度本身也缺少制约机制,若下级法院不遵行,对当事人的影响将是终局性的。而实际上,该制度在一些司法实践中也未得到很好的遵循,法院任意裁定撤销和不予执行涉外仲裁裁决的情况仍时有发生。内部报告制度毕竟只是一种对司法程序漏洞的弥补手段,并不是长久之计。建议在立法中明确上诉审程序,允许对法院撤销和不予执行涉外仲裁裁决的裁定进行上诉。

2、司法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及分析建议

司法实践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法院在司法审查中,解释和适用法律错误,任意扩大法院的自由裁量权,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①对涉外仲裁案件审查裁决的实体内容

按照我国法律的规定,人民法院对于申请撤销和不予执行涉外仲裁裁决的案件,只能对仲裁程序进行审查。而在司法实践中,不少法院任意扩大审查范围,既审查程序又审查实体。例如,在香港华兴发展公司诉厦门东风橡胶制品厂一案中,厦门中院就以仲裁庭认定事实的证据不足为由,裁定不予执行仲裁裁决。16

②滥用社会公共利益

公共秩序保留是国际私法上拒绝适用外国法的一种理由,其特点是内容的不确定性和含糊性。我国法律采用“社会公共利益”这一相似的说法。依照一般的理解,违公共利益应指某一裁决的执行会使一个国家的重大社会或经济利益遭受严重的损害,或者根本违背一国法律的基本原则,违反一国的善良风俗。从各国的司法实践来看,多数国家主张严格限制适用公共秩序保留。然而在司法实践中,我国有些法院却随意扩大解释社会公共利益,甚至以地区利益和个别企业的利益来代替社会公共利益。例如,在开封市东风服装厂与台楚国际贸易有限公司诉河南省服装进出口公司执行案中,郑州中院在不作任何解释的情况下,认定仲裁裁决违反“社会公共利益”,裁定不予执行。17

③解释和适用法律过严,抓住一点,全面否定

对仲裁进行司法监督的原则是:监督是为了协助和支持仲裁,对仲裁适度监督,即使仲裁程序有瑕疵,只要不对仲裁的实体产生影响,都应该予以承认。而我国有些法院对待涉外仲裁裁决过苛,只要仲裁程序存在瑕疵,一概否定裁决。例如,在香港振裕染印织造有限公司申请撤销中国国际经济贸易委员会深圳分会的仲裁裁决案中,深圳中院就以仲裁庭对当事人未缴纳仲裁费的仲裁请求进行裁决为由,撤销仲裁裁决。18

④问题的成因及对策

综上所述,我国法院在审查涉外仲裁的司法实践中存在的问题是很严重的,这些问题的存在,严重影响了我国涉外仲裁的发展,在国际上也造成了不利影响。究其原因,作者认为不下于以下几点:

⑴我国关于涉外仲裁的监督机制还不够完善,存在着规定不合理和概念模糊等现象,这些是直接影响司法实践的决定因素;

⑵部分法院拘于地方利益,任意曲解法律。这和我国司法部门不独立,长期依附于行政部门是分不开的。而我国目前正在进行的司法改革是医治这一痼疾的唯一良方。

⑶我国长期重实体轻程序,造成对程序合法的重要性认识不够。只有不断加强法制建设,提高法院整体的理论研究、公正执法的水平,才能真正实现司法公正。

⑷一些法官素质亟待提高。由于对仲裁制度不了解,加之受诉讼程序法的影响,一些法官自觉不自觉地对仲裁裁决进行实体审查。对此,只能加强对法官队伍的培训,提高法官的理论实践水平。

结束语

综上所述,我国涉外仲裁监督机制从无到有,已初步形成了自己的法律体系,并注意和国际惯例接轨,在实践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成为国家监督和促进国际民商事活动的有力工具。但是,我国的涉外仲裁监督机制还很不完善,而且由于种种原因,在立法和司法实践中出现了不少问题,给仲裁的发展和法制的完善带来挑战。这些都要求我们作为法律工作者,献计献策,共同为完善我国的法制而奋斗。

①施米托夫著,赵秀文选译《国际贸易法文选》,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3年版,第666页

②汪祖兴《浅谈仲裁的公正性—兼论中国的监督机制与国际惯例的接轨》,载《仲裁与法律通讯》1998年4月第2期,第21页

③赵健《国际商事仲裁的司法监督》,法律出版社2000年版,第16页

④梁治平《再谈法律的正义》,载《南方周末》1998年10月2日第5版

⑤郭晓文《中国涉外仲裁裁决撤销制度中存在的问题及立法完善》,载《国际经济法论丛》第1卷,法律出版社,第416页

⑥陈治东《国际商事仲裁法》,法律出版社1998年版,第96页

⑦施米托夫著,赵秀文选译《国际贸易法文选》,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3年版,第615页

⑧参见法函(1996)177号

⑨参见谭兵、陈文彬《中国仲裁制度研究》,法律出版社1995年版,第259页

⑩参见《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仲裁法(草案)>的说明》,载《中华人民共和国仲裁法全书》,法律出版社1995年版,第56页

11参见上注,第152页

12徐前权《论我国仲裁监督机制》,载《法学评论》1997年第6期,第40页

13郭晓文《中国涉外仲裁裁决撤销制度中存在的问题及立法完善》,载《国际经济法论丛》第1卷,法律出版社,第427页

14参见法国《民事诉讼法典》第1488、1489条

15肖志明、谢卫民《案例质疑:三起涉外仲裁裁决司法审查实践评析》,载《国际经济法论丛》第3卷,法律出版社,第485页

16参见《人民法院案例选》94年第4期,人民法院出版社1995年版,第136至13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