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药学初级论文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防治除草剂药害
当前,随着农业技术的快速发展,使用化学除草剂已成为高效农业中不可缺少的重要措施之一。除草剂已经象化肥一样被广大农民接受。但是,化学除草剂在使用过程中也出现了各种各样的问题,最主要的问题就是品种使用不当或施药方法不对,给当季或后茬作物造成严重药害,特别是对(瓜)蔬菜药害非常严重。尤其在使用玉米除草剂的时候,正是我市(瓜)菜育苗移栽的集中期,瓜菜幼苗很容易遭受除草剂的危害,因此,为了预防和缓解除草剂对瓜菜产生的药害,必须熟练掌握除草剂的使用方法,施用方式,施用剂量以减轻或者消除药害。下面我就谈一下关于除草剂药害的预防和补救措施。
一、除草剂使用存在的四种问题
除草剂药害产生的原因错综复杂多种多样,既有环境方面和使用方面因素引起的,也有除草剂本身和人为因素造成的,概括起来主要有如下几种。
1.选择药物品种不当
主要是农民对药物性能、使用方法不了解,盲目滥用导致药害。除草剂具有很强的专一性,其防除对象范围很小,一旦用错就会产生药害,对于敏感作物只要微量的除草剂就能造成药害。如大田除草剂错用于蔬菜田,移栽田除草剂用于直播田、抛秧田。
2.不按说明书使用
目前在使用除草剂时有一个非常大的误区,总觉得使用药量越大浓度越高除草效果就越好,不按规定用药量使用除草剂,有的加大用药量、有的施药不均匀、要求作物苗前用药除草却用于苗后用药除草等。这是很危险的,每一种农药都有一定的使用范围,如果不按说明使用,使用浓度过高或用药量过大、用药时间不对最容易引起药害。
3.使用残留期长的除草剂
因上茬作物使用残留期长的除草剂引起下茬作物的二次药害。特别是一些选择性除草剂对上茬作物安全,而对下茬作物产生药害,如每亩施用38%的莠去津悬浮剂350毫升对后茬玉米、高粱没有影响,施药后24个月内不能种小麦、水稻、谷子等,施药后40个月内不能种黄瓜。
4.不科学施用除草剂
不少农户在气候条件不适宜的时候施药:如高温,高湿,雨后等天,很易引起药害发生;还有的农民不看说明书,不按照操作要求使用除草剂。如使用禾大壮等类型的除草剂,稻田里必须有浅水层,并保水5-7天,如不按要求的方法操作,极易导致药害。可湿性差的化学除草剂,必须要用力摇晃瓶体,使药物混合均匀,这样才能正常使用,要不然下面沉淀太多,喷药不均匀极易对作物造成伤害。
二、药害的几种表现症状
除草剂造成的药害症状与某些病害症状类似,诊断时往往造成误诊。
除草剂的药害表现以豆类、西红柿幼苗、瓜类等受害最重,豆类作物受害时常表现叶片卷缩、生长点不伸展、生长速度慢、坐荚率低等症状,尤其是生长点及叶片表现的卷缩甚至类似于豆类的病毒病;但是此种情况与病毒病有本质的区别,这种情况可以随着时间推移,慢慢恢复到正常生长的状态,病毒病如果不加防治,会日趋严重,甚至减产绝收。西红柿幼苗受害后子叶最先表现受害症状是先从边缘表现失水症状,并在短时间内整个叶片变干,真叶卷缩、不伸展,与幼苗干旱的反应相似。但是受除草剂为害的幼苗,浇水后幼苗也不能很快恢复。瓜类幼苗受害后,叶片急速萎蔫下垂,以幼嫩的叶片受害最为严重;但是此种情况与植株的急速失水萎蔫不同,植株的急速失水萎蔫一般出现在极度高温的情况下,失水萎蔫的植株在通过补水或温湿度适宜时可以自行恢复到正常的生长状态;受除草剂药害的瓜类植株叶片,即使补水也不能恢复到原来的正常状态,并且受害严重的叶片会在短时间内失水变干,对植株的整体影响较大。
三、如何预防除草剂药害
1.正确选用药物类型
除草剂使用范围很严格,有时只差一个字,就能酿成大祸。如:丁草胺和乙草胺、苄嘧磺隆和氯嘧磺隆,虽然都只差一字,却一个是在水田用,一个是旱田用。水稻、大豆、玉米,不同种类的蔬菜需要不同的除草剂;同种作物不同的生长时期,不同的下茬(季)作物,需要不同种类的除草剂。因此,购药时一定要注意这些因素。
2.妥善保管防止错用
有的农户对除草剂不注意妥善保管,导致包装标签脱落或标签腐蚀,错将除草剂当成杀虫剂、杀菌剂施用,或不按说明施用,以至发生药害。
3.掌握用量和浓度
除草剂的施用量和浓度更为严格,若超量施用,极易发生药害,所以不得擅自加大用量或提高浓度。
4.施用方法要得当
许多除草剂施用时,沾染到种子上,易造成药害。
5.禁止盲目混用
除草剂混用具有节省农药,省工、省时、省成本等优点。但若盲目混用,则不但无增效作用,反而会使药效降低,造成药害。
四、救治措施
1.反复灌水洗田冲地稀释排毒
对施药过量造成药害的,可灌水洗田冲地,稀释排毒,降低药害。
2.使用适用的解毒剂解毒:
根据药害的性质,可选用适当的药物进行解毒补救。一些植物生长调节剂可以作为除草剂的解毒剂。如喷洒适度的“九二0”,可以缓解药害的程度。
3.连续喷水洗苗
因使用浓度过大或叶面吸收过多而引起的药害,可连续喷水冲洗,减少植株上的药物浓度。
4.追施速效肥料
及时摘除受害叶,增施腐熟人畜粪尿、尿素等速效肥,可以促进植株根系发育和新叶再生。
5.喷施叶面肥
叶面喷肥,植株吸收快。如使用0.1-0.3%的磷酸二氢钾或磷钾精、喷施宝等进行叶面喷施,可促进水稻根系发育,尽快恢复生长。
综上所述,除草剂产生药害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造成的危害是很严重的,只有在实际生产中熟练掌握除草剂的使用方法和剂量,才能有效避免除草剂造成的药害损失,实现增产增收的目的。
参考文献:
在抗精神病药使用频率上,首次住院患者用药频率最高的是奥氮平,多次住院患者用药频率最高的是氯氮平。氯氮平由于其疗效好,锥体外系副反应发生率低,对难治性精神分裂症的有效率达30%~60%,对精神分裂症阳性和阴性症状均有效;而且价格低廉,相比奥氮平昂贵的价格,氯氮平在医师与患者中仍受到普遍欢迎这跟国情有一定关系。故在多次住院患者中,氯氮平的使用率达46.56%,排第1位。但在首次住院患者中,氯氮平的使用率为29.83%,明显少于多次住院患者,分析原因可能是氯氮平可引起白细胞减少、麻痹性肠梗阻、过度镇静等不良反应,不宜作为首选药。国际上也一般认为,氯氮平是用于治疗多次复发的二线用药,应作为难治性患者的选择。据悉,在我国制定的《精神分裂症治疗指南》中,同样未将氯氮平定为第一线药,而且建议不用于首发的年轻的精神分裂症患者。而奥氮平作为一种新型抗精神病药,其药理作用与氯氮平相似,且不导致粒细胞缺乏,极少导致癫痫、流涎、性低血压等;对催乳素分泌的影响小,明显小于经典抗精神病药和氯氮平;而且给药方便,在急性治疗期不需要经过逐渐加药,首次给药即可达到适宜治疗剂量,这对于增加药物的依从性、简化治疗方案、减少住院率和住院时间均具有积极的意义。故在首次住院患者中,奥氮平的使用频率最高。
研究发现,在给药方式上,两者均以单一用药为主,但首次住院患者单一用药多于多次住院者,抗精神病药联合治疗的比例明显少于多次住院患者。在单一药物的使用剂量上,多次住院患者氯氮平的治疗剂量明显高于首次住院组。多次住院患者随着复发次数的增多,患者的治疗反应越来越不理想,但治疗药物超过有效治疗剂量后,疗效不一定会增加,不良反应反而突出,所以复发患者的治疗剂量或合并治疗的机会增加。但临床医师应需注意,我国《精神分裂症防治指南》指出,精神分裂症的药物治疗以单一用药为原则。治疗效果不满意者,可考虑两种药物合并治疗,以化学结构不同、药理作用不尽相同的药物联用比较合适,达到预期治疗目标后仍以单一用药为宜。
本研究还发现,在合并其他药物方面,首次住院组与多次住院组无显著性差异。分析原因可能是,一方面首次住院患者阳性症状突出,常常出现敌对或暴力倾向等情感症状,联合心境稳定剂,可增加抗精神病药的疗效,改善情绪;而针对部分阴性症状的患者,联合抗抑郁药物可以有效地改善阴性症状。另一方面,苯二氮类药的使用多在晚间,多是为了帮助睡眠,用于日间的则是为了抗焦虑、稳定情绪;但是,联合该类药物过多、过久是否会导致继发药物依赖或者其他不良反应,尚需注意。在合并苯海索片上,笔者认为可能与部分医师对首发患者的预防性用药及部分患者在院外就开始服用抗精神病药等因素有关。
关键词:基础教育课堂改革教师教学能力
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全面实施和深人开展,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对教师的挑战越来越明显,据调查分析,自身能力和素质的不足成为了课程改革实施和落实的最大障碍,课程教材表面上难度降低了,实际上对教师的要求更高了。课程改革后的课程自由度较大的空间与教师创新实施能力不足的矛盾,已成为制约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施的“瓶颈”。因此,教师实施新课程能力是落实好新课程的关键。
一、传统教学对教师教学能力的要求
教师的教学能力,是教师从事教学活动,完成教学任务的能力,是教师专业能力的重要方面。教师教学能力的内容非常广泛,教师教学能力包括:教学认知能力、教学设计能力、教学操作能力和教学监控能力。传统教学把传授知识作为教育的首要任务,注重的是知识的传授和复制,过多地强调学生书本知识学习和书面应试能力。教师对知识的掌握和技能的学习更加关注。在教学目标设计时要体现教学大纲要求学生掌握的知识与技能。在教学设计能力方面,传统教学以传授知识定论为宗旨,以掌握知识为目的,教师要对教材全面掌握,深层次的挖掘。教学内容上重视按照学科逻辑顺序组织教材,实行分科教学,教学方法上要求教师在课堂上以讲授、传授的方式进行教学,教师主要对教材中的现有知识进行直接阐释。在教学监控方面,注重终结性评价,要求教师认真做好试卷以及考试后的试卷分析工作。
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对教师能力的要求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重大举措。为了中华民族的复兴,为了每位学生的发展是改革的核心理念。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是改革的核心目标。然而课堂是实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阵地,那么教师作为课堂改革的践行者是这一系统工作中最活跃最关键的因素,教师的课堂教学能力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不可忽视的力量。
1.教学认知能力的要求
(1)分析和领会教学大纲、课程标准的能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是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要求在日常课堂教学中每节课都按照多元化的教学目标设计并实施,让学生在学到知识与技能的同时,还要让学生知道知识与技能得来的方式方法。与此同时,教学目标设计时还应注意学生能否对所学知识产生积极的情感体验,是否有利于进一步学习。也就是三维目标,即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和情感态度价值观。
(2)关注每一位学生的发展。关注人是新课程的核心理念——“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这一理念要求教师首先在其课堂教学的理念中包括每一位学生在内的全班所有的学生都是自己应该关注的对象,关注的实质是尊重、关心、牵挂,关注本身就是最好的教育。其次,关注学生的情绪生活和情感体验。教学过程应该成为学生一种愉悦的情绪生活和积极的情感体验。最后,教师应关注学生的道德生活和人格养成。课堂不仅是学科知识传递的殿堂,更是人.陛养育的圣殿。课堂教学潜藏着丰富的道德因素,教师不仅要充分展示教学中的各种道德因素,还要积极关注和引导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各种道德表现和道德发展,从而使教学过程成为一种高尚的道德生活和丰富的人生体验。
2.教学设计能力的要求
教学设计能力具体表现在根据学生特点整合教学内容的能力;教学目标制定的能力;把握教材重点、难点的能力;根据教学内容选择恰当的教学模式和教学策略的能力。本文所指的基础课程改革对教师的教学设计能力主要指课程分析掌握教材标准的能力、教学内容设计能力和教学方法设计能力。
(1)分析掌握教材标准的能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要求教师要对教材和课程标准深层次的掌握。做到眉目清楚,思路清晰,结构完整,把握好教材中的重点、难点和关键。教材实际是为教师提供的教学素材,教师要准确无误地挖掘教材,把握标准。教师首先要分析这些素材中自身的知识因素、能力因素、智力因素、非智力因素、品格因素等;其次考虑如何将这些因素拓宽、扩展,最后确定本节课对学生终身打基础的素质进行重点开发和培养。这样才能在教学中将学科知识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结合起来。
(2)教学内容设计能力。传统的教学内容“难、繁、偏、旧”和过于注重书本知识,缺乏各个学科的内容整合。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要求教学设计内容突出重难点,注重学生已学的知识和相关学科知识、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使教学内容形成较大规模的知识体系,在各学科之间建立科学的联系并保持科学的衔接,各学科内容不仅突出知识教学,而且更突出智能教学、学会学习教学、非智力心理品质教学和品格教学。
(3)教学方法设计能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强调以学生为中心,以学生为主体,强调学生的学。在教学的过程中学生主动地探究,通过他们已有知识与新知识的整合,通过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实现自己的发展。现代心理学的研究表明,人的心理发展是一个不断的自我建构的结果,而不是外塑的结果。未来的教育方式正向更加开放化、生活化、终身化的方向发展,信息技术、特别是互联网正在催生出适应信息文明、为信息社会服务的新的学习方式。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基于现代信息技术的学习革命,积极倡导自主学习、探索学习与合作学习的学习方式。作为教师要促进学生进行“有效学习”,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资源,应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促进学生的发展。
5.教学操作能力
教学操作能力从教学操作的手段看主要表现为教师的言语表达能力,非言语表达能力,选择和运用教学媒体的能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要求教师的教学语言应体现规范纯洁、鲜明生动和表达方式的多样化。应注意语言使用的科学性和可接受性。对非语言表达要求是,例如课堂教学中,目光是教师给学生传递信息时的重要手段,教师在使用非言语行为时要恰当、适度,应是教师情感的自然流露。对于教师选择运用教学媒体的能力,教师必须形成掌握现代教育技术的新能力,更好地为教育教学服务,更好地为新课程改革服务。
4.教学监控能力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要求教师的课堂评价要贯穿于课堂教学活动的始终,关注学生的发展过程,教师要具备过程性和动态性评价的意识和能力,将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结合起来,实现评价重心的转移。评价的目标要综合,方式要多样,要根据不同的评价内容和对象,选择不同的评价方式,将量化评价与质性评价结合起来,提高评价的有效性和可操作性。
三、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教师教学能力存在的问题面对基础教育改革对教师教学能力提出的更高要求,教师应充分认识到自己新的历史重任。但是,教师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仍然遇到了一些需要解决的问题
1.对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目标理解存在偏差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提出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及情感、态度、价值观三维的课程标准。由于过程和方法或情感、态度、价值观相对知识与技能更不可测量,加上现行的大部分考试很难关注前两者,结果,课堂教学仍然主要围绕着知识和技能进行,教师在写教学目标晡总会将其三者写上,但是在真正的教学中,教师真正实现三维目标了吗?尤其在中学教学中,面对中考、高考的压力课堂教学实现三维目标显然是不可能的;可能正因为不可量化,所以在实现方式上也显得难以把握,有些教师为了实现三维目标,在某个教学环节强加进思想教育的内容,或者专门留出一个环节进行价值观的教育,以上都说明教师对于课程标准还没有掌握理解清楚。
2.教学方式技术化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规定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普遍应用,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在中小学公开课的课堂,都会用多媒体。多媒体的恰当运用有时确实能起到很好的作用,可吏教学更加直观、形象。但有时反而帮了倒忙例如,小学课文《春天来了》无数朵鲜花争芳斗艳,河岸上一排排垂柳,长出嫩芽。如果教师用画面展示其景物,可能就会限制学生的想象力。所以,在语文教学中,有时运用课件不当,反而限制了学生的想象力和审美感受。如果教师能够亲自在黑板上画出这幅美丽的春天画面,我们可以想象出课堂教学效果。由此可以看出在信息技术面前,教师独特的教学风格丧失了,取而代之的是机器操纵教学的现象,久而久之会导致教学方式技术化。
5.注重课堂教学表面,忽视教学的本质
面对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教师们纷纷投入到学习中,并在自己的教学实践中将课程理念转化为教学行为,然而一些教师只注重课堂教学的表面,却忽视教学的本质,也就是忽视了学生的发展。例如作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所倡导的三大学习方式之一的小组合作学习,几乎在小学的课堂上都会看见小组讨论式的合作学习。然而,仔细观察发现多数的讨论仅仅停留在形式上,表面上给专家或听课教师的感觉场面很热闹,但是实质上当师让学生回答讨论问题时学生的回答几乎都是自己的想法,并没有代表小组。这反映合作学习没有落实在教学的本质上。以上隋况表明教师对教学只注重表面而对学生的发展却忽视了。
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教师教学能力培养对策
1.独立思考和学习
面对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新理念,教师要学会独自思考,即认真地反思及总结,独立思考是教师教学能力提高的根本途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对教师教学能力提出了挑战,要求教师全面掌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理念与思想。如何将理念转成教学行为,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是教师要深思的事情。教师只有独立思考,才能对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理念有更深刻的理解,才能够深人钻研、不断创新,才能够依靠自己的力量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并且在这样的过程中得到进步。例如教师要备一节课,首先应该是自己先独立理解教材,领会课标、教参的精神,然后根据自己的教学能力、班级学生的基础,独立设计出符合自己教学水平、符合学生实际的教案来。这样的过程,凭的全都是教师自我的积累,发挥的全都是教师自己的才智,那么得到提高的才可能是教师自己。
2.同行交流与合作
交流与合作是人类社会行为的主要组成部分。未来社会不仅需要人们具有竞争意识,而且更需要人际之间的合作。不同的时代需要不同的人人才标准和人才观念总是随着时代的变化而相应地变化。2l世纪是知识经济的世纪,是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的时代,对人才素质将提出新的要求。其中能有效地与他人进行沟通交流,团结协作,主动参与社会活动,勇于承担责任的人才是新时期对人才的基本要求。教师的合作是教师提高自身教学能力的有效途径。教师通过交流与合作能获得心理支持,共同分享成功,分担问题;通过交流与合作可以从同事那里获取教学信息和灵感,产生新的想法;教师在合作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展示给学生,用无声的语言告诉学生合作很有益,教师也在身体力行他们所倡导的信念;作为一个集体,教师通过合作可以获得比个人努力更多的成绩;通过分析材料、计划及共同努力,可以减轻自己的负担,所以,与同行交流合作,是教师能力培养的又一重要途径。
3.学习书本与理论
教师学习,是自我更新的一个过程,是保持自身素质能够与时俱进的重要途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对教师教学能力从教室的认知能力到教师监控能力等提出了明确而具体的要求,我们可以看出对教师能力要求越来越高,然而知识就是力量,没有扎实的专业知识教师的能力也是难以提高的。那么知识来源于书本上的理论,书本理论是教师最直接、最简便地吸收新的理论的来源。当遇到一些自己无法解决的问题时,打开理论书籍,可能使你茅塞顿开。教学的知识是不变的,但是教学的方法是可以多变的,要使学生学得轻松,教师教得自如,所有这些,都需要教师加强理论学习。教师只有通过教育理论的学习,只有通过科学观念的输入,才能觉醒,才能去比较、反思,才能不断修正改进自己的教学观念,从而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
4.回到课堂再实践
【关键词】药学专业;药物化学;实践教学
1药物化学实验教学内容的改革
据现阶段的教育改革理念,为了更好的培养学生在医学方面的分析能力,同时掌握药物组合最基本的技能与方法,药物化学实验的教学要通过系统的实验教学对学生们进行训练来实现这一目的。所以,对药物方面传统的化学试验内容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与此同时,还建立了以设计性试验为主的教学试验新模式,并结合验证性实验为辅的教学新模式。在课堂教学中,老师对学生们传授知识时,要以先易后难和循序渐进的方法进行教学,除此之外,还要从那种验证性质的试验着手,使学生灵活的掌握更多基础的操作技术能力,同时在掌握技能的基础上,再增加一些比较高度性质的设计实验,将实验逐步深入,从而最终实现药学方面的教学实验目标——以学生为主体。设计方面的试验极其广泛,其不但坚持每年更新一部分实验内容,而且还融入了目前药物研究成果及教师的研究科目,这样一来使其更加具有综合与前沿性,其对药物化学研究有很大的帮助,还可以不断的运用并充实到试验教学的过程中,从而更好的保持药物试验在内容方面不断的进步与创新。依据每个试验环节,可以有效的模仿出科学研究的整个过程,并有效的培养学生运用相关药物知识与化学理念的能力,从而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与独立工作的能力。
2药物化学实验在教学方面的有效措施
在我国传统的教学实践过程中,改革是学生在试验指导师的引导下进行有步骤的操作试验,这就需要教师详细的将具体操作过程与试验原理介绍给学生。这种教学方式属于填鸭式的,对学生们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培养有很大的限制,其在培养学生探索与创新方面基本上没有什么帮助。现阶段实验教学中新型的教学对老师有更高的要求,同时还要对不同种类的试验进行分别讲解与指导。特别是在基础性的试验阶段中,老师的任务主要是把学生领进实验的“大门”,而后,实验的基本理念和每个主要环节注意的问题都需要学生们自己去发现,通过实验过程中的讨论以及相互的指导学习,课后的学生总结之后,老师再对学生的学习成果进行点评。对于学生们所得到的成果与教学目标一致的,老师应该给予适当的精神的表扬,物质上的奖励,而对于没有达到教学目标的内容,老师可以给予稍微的暗示,进而得到教学目标。用这种教学方式,不但能有效的培养学生在分析处理问题方面的能力,还可以引导他们的积极性。
与此同时,也加强了老师对学生们实验教学的个性化指导。在设计性实验时,教学方法一定要以学生为学习的主体,对实验的内容和方法以及时间都要实行弹性制。这就需要老师提供一些基本的实验材料,并对实验的要求一一提出。学生们就可以从文献资料中,对实验的要求进行查阅,并自行设计实验方法,自己安排实验进度和时间。 实验过程中,可以通过讨论的方法进行交流,最终取得完善的试验结果。学生在进行药物试验的过程之中,还需要教师耐心的对他们进行指导,同时检查其试验结果。以上所介绍在新型教学方面的措施,把实验教学和科学研究联系到一起,而且还是有效的把研究与教学连接起来,从而最终实现药学方面的人才目标——高层次与创新型的模式。
3学生通过毕业专题来实习,可以使学生的科研能力有质的飞越
(1)在专科学生将要毕业实习的时候,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独立的课题,并由导师对其进行一对一地指导。设计实验方案在学生进行毕业实习之前,每个学生们对药物化学实践的基本知识和技能以及实验思路都十分清晰,在进行实习时,教师就会给所有的学生各布置一个比较独立的课题任务,使学生主动的全面检阅文献与资料,在综合分析之后并确立好初级阶段的方案,之后与教师探讨试验的合理性与可行性,并结合在实验室中具体的现实条件,制定出可行的合成路线。
(2)在初级阶段展开合成试验时,按照前期的设计方案,学生们开始进行预习实验,在此过程中,学生们会不时的遇到原先的设计在实验中进行不通的情况。这时,就需要学生们对实验失败的原因进行详细的分析,如果分析不出来具体的原因,可和老师进行分析讨论,之后依据在试验过程中所反映的信息适当的来调整试验的路线与方法。依照新的设计方案来再一次进行新的试验方案,反复进行,直到最后达到初步的设计。在这个时候,教师可指导其学生完成最基本的开题报告,这样可以顺利实现其目标,而且试验合成工作会更加顺利的完成。
(3)在论文撰写与总结阶段,学生可依照最后得出的试验结论,系统的来总结整个试验过程,实验总结和论文的撰写此时也可以顺利进行。据相关事实报道,经药物化学实践教学新模式的实施,培养学生们在科研训练项目和就业上有很大的显著效果。
4结语
通过实践教学,可以充分调动学生们学习的积极性,让每个学生都有实践的机会,并从实践中找到自己想要知道的难题答案。除此之外,学校还要重视实践教学所带来的教学学时延长,对学生进行理论教学学时的不足问题的解决方法,而对教材内容的取舍以及理论和实践教学学时进行合理分配的问题,校方还需要进一步的对其进行深入的研究。
参考文献
Research and discussion on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postgraduate education about clinical pharmacy in our university
LI Yaling1,2 YE Yun1 HUANG Yilan1,2 LI Jun3
1.Department of Pharmacy, the Affiliated Hospital of Southwest Medical University, Sichuan Province, Luzhou 646000, China; 2.Department of Clinical Pharmacy, Southwest Medical University, Sichuan Province, Luzhou 646000, China; 3.Department of Anorectal Diseases, the Affiliated Hospital of Southwest Medical University, Sichuan Province, Luzhou 646000, China
[Abstract] In recent years, the development of clinical pharmacy graduate education in Southwest Medical University ("our school" for short) has been rapid, and has achieved some results, but there are still deficiencies compared with the domestic and foreign first-class clinical pharmacy postgraduate education. This paper aims to understand the clinical pharmacy graduate status and the domestic and foreign education with the professional graduate education present situation, and analyze the shortcomings of the current clinical pharmacy graduate education, study the new trends of the specialty in our school, according to the existing conditions and advantages from the realitya put forward feasible suggestions to cultivate high-quality innovative and practical service clinical pharmacy personnel in accordance with its own educational philosophy and characteristics, so as to provide reference strategies for the reform and development of postgraduate education in clinical pharmacy.
[Key words] Clinical pharmacy; Postgraduate education; Situation analysis; Combination of medicine and pharmacy; Characteristics of running a school
临床药学是一个医、药等多学科交叉融合的专业,以患者为对象,以提高临床用药质量为目的,以药物与机体相互作用为核心[1],研究药物临床安全、合理、有效应用方法及规律的一门综合性学科,其核心是药物治疗的安全性、有效性、合理性,其任务就是要实现老药新用、常药特用、优化量效等。临床药学已成为医院药学发展的新方向和药学学科的新研究领域[2],它的进步极大地提高了临床药物治疗水平,推动了药学教育改革与发展。笔者采用调查问卷、文献查阅、深度访谈、电话咨询以及网络等多种形式对西南医科大学(以下简称“我校”)临床药学研究生教育现状及国内、外一流大学临床药学研究生教育进行研究与分析,提出提高我校临床药学研究生教育教学质量和水平建议,以期为我校临床药学研究生教育的建设提供借鉴和参考。
1 我校临床药学研究生教育现状
我校于2013年开展了临床药学研究生教育,学制学位:三年学制、毕业后授予理学硕士学位;培养方式:采用理论学习、教学实践与科学研究相结合,集中授课与个人自学相结合,导师指导与学科集体培养相结合,在教研室领导下组成以导师为组长的指导小组对研究生政治思想、业务水平及独立工作能力等全面负责,侧重素质和能力培养;培养目标:培养具备临床药学学科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实践技能,同时具备药学、医学及其相关专业基础知识与技能,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人际交流能力,能够参与临床药物治疗,从事临床药学实践和教育,掌握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和实验技能,具有独立进行课题设计、从事临床药学创新研究的能力,能够在药品临床??用、研究、开发和管理方面从事临床药学工作的高级复合型临床药学人才;研究方向:药物临床应用研究、药物代谢动力学研究、药物应用安全性研究、循证药学研究。课程设置:包括专业基础课程(高等药剂学、医学科研方法学导论、外科学进展、循证医学、肿瘤基础理论、药物分析选论、内科学进展、医学分子生物学、医学信息检索、现代仪器分析实验与技术)和专业课程(临床药理学、专业外语)及公共课、选修课。考核方式:考试、论文答辩。实践教学分为教学实践和临床药学实践,临床药学实践分为初级实践(在门诊药房、住院药房、药库、药检室、制剂室、静脉药物配制中心、临床药学室等部门轮转3个月)、高级实践(在导师和指导小组指导下参与呼吸内科、心血管内科、消化内科、内分泌科、肿瘤科等临床科室轮转5个月)和专科实践(根据个人兴趣选择临床药学某个专业方向进行较深入的专科临床药学实践,时间4个月)。
2 我校临床药学研究生教育分析
2.1 我校临床药学研究生教育优势
我校临床药学研究生教育经历了一个从无到有,逐步发展壮大的过程,成为临床药学人才培养的重要力量:拥有临床药学研究生导师5名,都是从事临床、教学、科研的高级双师双证导师[3];拥有3家直属大型三甲附属医院及30多家非直属三级教学实践基地,多家实践教学基地同时也是临床药师培训基地,具备临床药学人才培养的丰富经验及优质资源。通过对我校临床药学相关师生广泛调查发现,他们均对招生就业情况评价较为满意,这与“新医改”背景下,公立医院取消药品加成,医院药学服务由原来的“以药品供应为中心”转变到“以病人为中心”[4]以及医疗机构合理用药水平需求、药学从业人员职业发展需求、学生就业背景需求[5]有关;教师队伍、教学质量与效果评价也较为满意,这与我校拥有完善的实践教学基地及较好的教师队伍有关。
2.2 我校临床药学研究生教育不足
美国是临床药学研究生教育的发源地,1957年美国密西根大学药学院的Donald Francke教授首次提出六年制Pharm.D.(Doctor of pharmacy)[6],国外发达国家临床药学研究生教育现己较为成熟,国内临床药学研究生教育起步较晚,中国药科大学是最早(2006年)获批设置临床药学专业的学校,我校的批准时间是2011年。由于我校地处中西部地区,地理位置相对偏僻,学科发展时间短,与国内一流大学及欧美相比,我校临床药学研究生教育尚不成熟:学制学位较为单一,培养方式合理,但很多?节未到位,培养目标是复合型人才,与现代临床药学教育发展方向(服务型临床药学人才[7])有所偏颇,研究方向较少,需拓宽研究领域,课程设置无特色,在深度和广度上有所欠缺。目前我校临床药学研究生教育还属于科学学位型培养模式,毕业授予理学学位,这与我国还没有独立设置临床药学专业学位有关[6];以传统教学模式为主,学生大多处于被动学习状态,积极性差,尽管应用了不同的教学方法与手段,但还有待提高;课程设置欠合理,教材实用性较差;见、实习安排不尽合理,临床药学实践范围较窄,时间短,偏重于药学研究、实验室监测、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以及用药咨询,而临床用药决策参与较少,不能适应现阶段医院药学、社区药学领域对临床药学人才的需求[8];考核方式较为单一尚需修善,教师、学生国际合作交流机会少,很难跟上学科前沿。
3 建议
3.1 加快“以病人为中心”的教育理念转变
目前我校是培养能够在药品临床应用、研究、开发和管理方面从事临床药学工作的高级复合型临床药学人才,而在美国等发达国家,临床药学专业以培养具备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高层次、服务型临床药学人才为目标,一个优秀的临床药学工作者应是健康服务的提供者、决策者、沟通者、引导者、管理者、教育者、监督者、控制者、终身学习者和研究者[9]。培养服务型临床药学人才,更符合现代临床药学教育的发展方向。因此我校临床药学教育应从“以药品为中心”向“以病人为中心”的药学服务教育理念转变,由培养“化学型药学人才”向“临床型药学人才”的转变,由“科研型”向“服务型”药学人才的转变。
3.2 建立多学制专业学位培养模式
从目前国际临床药学教育现状及我国医疗机构对临床药学服务的需求来看,我国临床药学研究生教育的主要任务应是培养能胜任临床药学工作的临床药师,属于应用型、技能型人才培养,应开展专业学位型教育。目前我校临床药学研究生教育学制只有3年,授予理学学位,建议临床药学研究生教育与本科教育衔接,逐步增设6年制本硕连读、8年制本硕博连读、5年制硕博连读,增设博士点,毕业时授予药学(专业学位)硕士、博士学位,山东大学[10]、北京大学[11]开设的临床药学专业本硕连读可为我校提供宝贵经验。这种多学制专业学位培养模式有利于节约培养时间,有利于课程设置的连贯性,更有利于学生在毕业后走上工作岗位能与临床医生在理论知识、实践经验、学历学位、职称等各方面匹配并通力合作,更符合我国不同层次、不同地区学生和用人单位实际需求,利于突显我校特色办学,实现我校品牌效应。
3.3 拓宽临床药学专业研究方向
我校临床药学专业研究生招生方向只有4名,2018年的研究生招生简章更没有备注研究方向,作者根据我校实际情况、临床药学发展新方向及国内、外一流大学临床药学研究方向建议该专业导师及新增导师应向群体药物生物等效评价、糖尿病并发症发病机制与治疗、个体化给药研究及药物代谢研究、药物相互作用研究、药物新剂型与制剂新技术、药物基因组学、合理用药与临床药物评价、上市药物评价研究、临床药学服务和个体化给药方案设计、药物不良反应监察、新制剂的开发和评价、治疗药物监测研究及给药方案设计、生物活性肽研究等方向拓展[12]。
3.4 广泛应用混合教学模式、创新教学方法与手段
在如今互联网背景下,建议我校师生广泛利用智能移动终端随时随地进行线上、线下教学,这种模式有利于提高学生自身的创造性和解决问题能力,有利于提高教师的教育水平,有利于打造教学团队,有利于过程性评价[13]。教学方法与手段会直接影响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对知识、技能的掌握程度,建议教师联合应用讲授式教学法(LBL)、以案例为基础的教学法(CBL)、基于问题的学习(PBL)[14]等教学方法,通过教师授课、案例分析、课堂讨论、药学沙龙、实验、专题 讲座、模拟训练等多种形式,充分运用数字化教学,使临床药学教学以文字、声音、图像、视频等方式直观地展现给学生,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及兴趣,加深其对课程内容的理解、记忆,从而将教与学、学与用有效衔接,将知识与能力、理论与实践、专业与素质紧密结合。
3.5 加强教师队伍团队意识,构建实践教学基地合作交流平台
师资力量是教学质量的重要保障,目前我校临床药学研究生教育教师队伍来自药学及其相关学科,多为药理学、中药学等专科教师,教师知识结构较为单一,不能有效地将合理用药与临床问题有效结合,建议教研室对整个团队进行有效整合,建立医、药导师组制度,通过团队定期开展医学、药学沙龙(处方用药分析、专科用药解说、经方应用举例、典型案例探讨等)、专题讲座等,达到医药互动、医药互补、知识共融、医通药情、药知医意,增强双方共识,弥补学识漏洞,极大地提升教师队伍的关联度与支撑度。我校实践教学基地多,质量高,但其与教研室及导师联系不紧密,交流平台不完善,建议各实践教学基地与教研室及导师建立开放性、多媒体、多层次交流平台,让导师参与建议实践培养方案的制订,优化、整合学校与社会多种优质资源,构建学校、医院、医药企业多重实践教学平台,最大化利用现有资源,避免资源的重复投入和浪费。
3.6 优化课程设置,合理安排实践教学
我校临床药学研究生教育课程分专业基础课、专业课、公共课、选修课4类,复旦大学临床药学研究生课程分类和我校相似,但其教材选择和我们差距很大,而美国Pharm.D研究生教育课程分为公共基础课、药学相关课、医学相关课、临床药学相关课[15],作者认为美国Pharm.D研究生教育课程分类更为合理。建议加强学生药学、医学相关知识培养的同时,应重视临床药学相关课程的普及,建立针对性更强的选课机制,培养学生良好的人文科学知识:公共基础课增设人际交流学、自我保护和人文素质、心理学、信息检索与写作;药学相关课增设药学伦理学、药物信息学、药物经济学、药物计量学、药物毒理学、药物流行病学、药学政策与公共卫生;医学相关课增设解剖学、生理学、病理学、免疫学、重症医学、急诊医学;临床药学课增设临床药物代谢动力学、药物治疗学、循证药学、临床药学实践导论、药学监护、临床药物评价、药物警戒与药品不良反应监测、药事管理。我校教学实践安排很为合理,临床药学实践共1年,实践范围较窄,时间短,毕业学生不具备独当一面的素质,不能满足医院药学、社区药学、促进合理用药等相应岗位与实际工作的需要,建议实践范围拓宽至社区、社区药房、社会大药房、药厂、实验室以及临床肾病科、ICU等科室,实践时间从1年延长到2年,半年理论课程结束后进入实践教学,理论课始终要与临床药学实践紧密协作、穿行,可将理论课以药学问诊、药学查房、药历书写、文献分析报告、临床处方点评、讲座、典型病例讨论、医学药学沙龙、多学科综合门诊、药学监护、用药宣教、ADR监测等形式安排在临床药学实?`环节中去,同时建立研究生培养校内、校外双导师制[16],使从事临床药学实践的学生与住院医师一样在临床科室轮转、管理患者、参与查房和会诊、处理医嘱和药物治疗等,实现院校教育与岗位培训的无缝衔接,毕业时培训考核合格可授予临床药师岗位培训证书,这对学校吸引生源,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保证学生就业顺畅,减少学生就业单位培养经费等不失为一个好举措。
3.7 规范生源,考核目标明确、形式多元化
(1)语言交流障碍。国际班留学生主要来自非洲以及中东地区国家,中文基础较差;甚至没有中文基础。其中以英语为母语的学生英语基础较好,但是非英语母语的学生则英语较差且口音较重。再者,国内教师的英文教学水平及发音也有一定局限,给整个教学过程也带来了一些语言交流障碍。(2)数理基础薄弱。计算机基础课程,尤其是程序设计类课程因为涉及多种复杂的概念和算法,往往需要较强的数理基础和逻辑能力。然而,来自不同国家的留学生的基础教育质量参差不齐,大部分学生的数理基础知识比较薄弱,对于计算机基础类课程学习存在较多困难。(3)思维活跃但纪律性差。由于成长背景不同,与中国学生相比,留学生大多思维活跃,更善于提问,与老师交流互动,课堂氛围活跃。但他们普遍存在课堂纪律较差的问题,迟到、早退、不按时完成作业等问题时有发生。部分留学生对学习缺乏应有的兴趣和专注度,直接影响教学质量和留学生教育的持续发展。
2药学背景留学生计算机基础教学改进方式
2.1教材选用
教材是教学理念的载体,是讲授者和学习者之间的桥梁,是保障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的前提。[2]目前,国内留学生全英文教学的教材主要通过直接引进国外英文原版教材;但由于各国国情不同,国外英文原版教材的教学重点和内容编排与我国高等院校对人才培养策略和教学要求存在一定的差异。因此,授课教师需要结合我国高等院校对人才培养的要求,对英文原版教材进行挖掘和剖析,结合相对应的中文教材,将英文教材的理论性与中文教材的实践性相结合,对教材的内容进行适当调整,以期合理地将优质教材中的教学内容展现给学生。考虑到本校国际留学生主要是药学专业背景,而中文版的《大学计算机——医药信息技术基础》等教材是针对医药类院校专门编写,里面涉及了多个医药学类案例。因此,本校的留学生计算机基础类课程教学中,在引入国外原版教材的同时,选取了部分中文教材中以药学为基础的案例翻译成英文,供留学生进行实践练习。以期更好地服务于其药学专业课程的学习,强化学生对该类基础课程在药学中应用的理解。
2.2教学师资
素质良好的教学师资是保障留学生全英文教学顺利完成课程教学的重要保障。[3]为适应全英文教学模式,本校进行全英文教学的老师均是至少具有一年以上海外留学经历的中青年骨干教师。多年的海外留学经历保障了师生之间的交流。同时,留学经历让教师能够更加理解留学生与中国本土学生在学习习惯、学习方式、学习特点等方面的区别,更好地为留学生服务。为进一步增强教学师资的英语口语水平以及全英文教学水平,学校还邀请了国外知名高校具有丰富教学经验的专家每年定期为承担全英文教学的中青年骨干教师开展定期培训,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
2.3授课方式
合理的授课方式将会对留学生的学习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目前授课方式主要分为以教师“教”为主的传统模式,以及以学生“学”为主问题导向学习(problempractice-basedlearning,PBL)[4]模式。其中传统模式往往适用于一些通识性、理论性较强的课程;而PBL模式则适用于实践性比较强的应用型课程。传统往往强调教授的过程,学生大多属于被动接受。而PBL模式更强调学生主动学习,通常从问题或案例出发,包括提出问题、建立假设、收集资料、论证假设以及总结评估等过程。相比于传统教授方式,PBL模式更能激发学生自主学习、运用概念和知识、演绎推理思维、批判性思维、沟通协作,以及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由于PBL方法在国外运用较为广泛,也更容易被留学生所接受,因此采用PBL教育理念进行留学生的教学将会起到更加显著的效果。本论文的对象虽然是计算机基础类课程,但该课程与其他通识性课程有着明显的区别。其更加注重实践教学,因此实践课程课时占有更大比例。实践部分采用分段式教学,分为初级阶段和综合设计型实验阶段。其中初级阶段主要完成一些验证型实验;而设计型实验则是在PBL教育理念的指导下,完成一些综合设计型项目。在设计型实践教学中,每次给出部分与药学相关的案例,例如计算药物的理化性质规律、构建药代动力学参数预测模型等。将学生按3~4人分为一组,要求其进行资料查询,收集相关数据;利用理论课上所学工具与方法,对数据进行处理与建模;最后对建模结果进行汇报。根据汇报结果及个人表现进行打分。每学期共14周实践课,4周用于基础内容的训练与巩固,10周用于案例实践。在实践过程中,鼓励学生互相帮助,大胆创新;并对这些鼓励项目进行计分,以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对于基础较差的同学,可采用帮扶式教学,对学生进行正面引导,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基础较差的也有上台展示的机会,从而提高其学习的兴趣和自信。
2.4考核评估
教学考核是学期结束后对教学效果的评估。传统教学考核主要是采取期中、期末考试等传统闭卷答题等方式;而多元化评价体系不仅能克服一考决定所有的弊端,更能够起到督促学生时刻保持学习的作用。避免学生平时不听课学习,期末考靠突击方式勉强过关的情况发生。综合性的考核一般包括期末考核以及过程性考核,其中过程性考核又包括考勤、随堂展示、校外实践等内容。针对计算机基础课程实践性较强的特点,我们将理论基础部分在期末进行测试,占总成绩的40%。而另外60%的成绩则主要包括通过PBL方法案例完成程度占40%,平时表现(提出新想法,帮助他人,积极上台汇报等)占10%;考勤分占10%。由于留学生自律性较差,因此考勤占有较高比例。
3药学背景留学生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的进一步思考
(1)如何帮助学习困难的留学生提高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留学生教学中存在一个非常明显的“两极分化”,部分学生基础较好且好学上进,能够快速吸收所学习内容。而少数留学生则上课迟到、早退,对待课程不认真,学习态度较差,远跟不上教学步伐,实践项目也是通过依靠他人勉强蒙混过关。课程结束后,该类留学生对课程的掌握程度远达不到课程本身的要求。因此,需要建立良好的帮扶机制和鼓励机制。通过优生帮差生,教师针对性辅导,启发式引导等方式,让这部分留学生能够积极主动学习,提高学习兴趣,建立良好的学习习惯,适应中国高等院校的教学模式。(2)如何将药学专业知识融入到计算机教学中。本次研究对象均是具有药学背景的留学生。如何更好地将药学知识融入到计算机课堂,使得其为后续专业课学习打好基础,成为该课程的教学难点。有效的途径是在PBL学习过程中,引入更多药学相关案例,让学生通过数据收集,案例设计,问题提出,解决方案搭建等方式将药学知识更好地融入到基础课的学习中。
关键词:药理学实验教学;探索性实验;教学模式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2)12-0213-02
药理学是连接基础与临床的桥梁学科,具有较强的实践性和应用性,其基础理论主要来源于实践。长期以来,传统的药理学实验只是药理学理论课的补充,教学方法多以课堂为中心,教条地采用示教式进行教学,学生上课的积极性和主动参与意识很弱。这种教学模式严重制约了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针对这一现状,我们多年来开展了形式多样的药理学实验教学模式的探索,总结出了“基础+探索性”教学是适合我校药理学实验教学的一种最佳的实验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压缩了传统的验证性教学课程,大幅度增设了指导性及探索性教学内容,即在保证学生能掌握药理学实验基本实验技能(接受一定量的传统实验培训)的基础上,进一步拓展探索性实验。学生作为实验教学的主体,于查阅大量文献的基础上选定研究方向、自行制定实验方案、独立完成实验。近五年来的教学表明,这种新的教学模式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热情和主动性,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教学效果非常好。现把我们开展这种新教学模式的过程和体会简述如下。
一、实验教学过程
1.立题。考虑到我们的实验条件有限,在自愿的基础上,每个班同学们按照自己的兴趣分成5~6个小组,每组4~6人。在开题之前,带教老师组织一次学术讲座,其内容包括两个方面,一是介绍我们开放实验室现有的科研条件,二是讲解探索性实验设计的一些思路。学生按照自己感兴趣的方面,到图书馆查阅文献资料,自行提出研究方向和立项依据,同时设计实验方案,并提前于实验2周上交实验设计,每组应提交2种实验方案。带教老师和全体同学对提交上来的实验方案进行充分讨论,包括立题是否新颖、立项依据是否充分、实验方案是否可行、费用预算是否合理等等,最后确定入选课题。
2.实验前准备。实验方案确定后,带教老师把方案递交到实验管理办公室,由教辅人员帮准备各种药品、试剂、耗材、仪器和实验动物等,并妥善安排好实验场地。我校每年都预算有专门的探索性实验专项经费,为本科生探索性实验的顺利开展在经费上提供了坚实的保证,这一点非常重要。从这也足以看出学校对教学改革的重视,并对创新型教学模式的探讨给予极大支持。
3.实验方案的实施。按照设计方案进行预实验和正式实验,在实验过程中,带教老师充当学生的技术顾问,只提供实验学术方面的指导,真正让学生放开手脚,独立去开展实验。碰到问题时,首先查阅相关文献自己试着先解决,实在不行最后才寻求老师的指导并加以解决。实验结束后,学生一般都会及时统计数据、撰写论文和制作课件。最后在带教老师的组织下进行论文答辩,老师以及其他组的同学将会针对实验提出相应的问题和建议。
4.实验考核。考核的内容包括两个方面:20%理论+80%实验操作,理论部分(笔试)主要考查学生对实验设计的基本原则、一些基本概念以及初级统计学方面等基本知识的掌握情况;实验操作部分则是对学生查阅文献的能力、实验动手的能力、数据分析的能力、撰写论文的水平和论文答辩情况等做出综合性评价,应该说是对学生科研素养比较全面的评价,因而更显重要。
二、教学体会
探索性实验给学生提供了一个自主设计、独立完成实验的教学平台,极大地激起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培养了学生科研创新的意识和严谨的科研作风,在很多方面都取得比较好的效果。
1.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一直是我们药理学教学的首要任务,开展药理学探索性实验正是基于这个重要原因。探索性实验是以开放实验室为载体,实验方案由学生自主制定并独立完成。这种教学模式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和科研创新意识,提高了他们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例如,我校临床本科专业2006级17班冯志强、李雪萍、罗权海等同学开展的“山芝麻对CCL4诱导的大鼠肝纤维化的干预作用”的探索性实验,采用的实验方法不只是来源于常规药理学实验的基本知识,更多的还是参考了相关的专业文献,在开展实验的过程中,他们对前人的研究有充分的吸收掌握,并能将它变为自己的知识,从而提高了自我的创新能力。他们的研究成果后来发表在中文核心期刊《山东医药》上,而类似的例子还有很多。最重要的是,这种教学模式提高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了他们的创新能力。
2.调动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传统药理学实验课多以验证性教学为主轴,难以引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药理学探索性实验则完全不同,同学们在开放实验室现有的条件下,依据自己的兴趣,自行设计实验方案,并独立完成实验操作。在这种教学模式下,教学的内容和实验安排完全由学生来制定,学生成为了教学的主导者,这是探索性创新教学模式与传统模式最大的不同之处。
3.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探索性实验的核心是对药理学未知领域的探索,是一种全新的教学内容。在实验过程中,不像传统的药理学实验有详细的实验操作步骤可供指导,探索性实验的设计方案和实验路线大多来自于文献,很多情况下实验操作步骤都不是非常详细,从而提高了他们动手解决问题的能力。
4.培养团队精神和提高协作能力。现代的科学研究,团队的精心合作显得极为重要。训练与熏陶学生的合作意识与团队精神是我们开展探索性实验非常重要的目的之一。这种教学模式,使学生深深感受到,分工与合作对于实验的顺利完成显得极为重要;明白了在团队中要遵守纪律,团结协作,扬长避短,甘于奉献;知道了人的潜能无限,要增强自信心,敢于挑战,磨练意志,自我超越;学会了欣赏他人,关心他人,信任他人,心怀感恩。在实验中学会做人,这也是本次实验一个不小的收获。
总之,药理学实验是一门实践性学科,如何改革药理学实验教学,突破传统教学模式的束缚,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一直是医学教育工作者必须面对的课题。在学校的大力支持下,我们教学一线的药理学教师开展了形式多样的药理学实验教学改革的探讨,总结出了渐进性探索性药理学实验设计,即在完成基础药理学实验课的基础上增设探索性实验,是适合我校本科药理学实验教学的一种较佳模式。这种教学模式侧重于使学生掌握药理学研究的基本思路、技能和方法,它能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和主动性,提高学生发现问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给学生提供了早接触科研的机会,体现了高等教育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有助于培养出更能适应社会发展和需要的创新型人才,从而造就未来学术之星。
参考文献:
[1]毛甜甜,姜鸣,王红英,汪晖.对药理学开放性实验的思考[J].数理医药学杂志,2005,18(3):285-286.
[2]王晓岚,袁耀萍,杨景冲.护理专业药理学探索性实验教学的尝试[J].山西医科大学学报:基础医学教育版,2007,9(4):428-429.
[3]汪晖,陈金和,杨静,乐江,敖英.开展药理学探索性实验,培养创新人才[J].山西医科大学学报(基础医学教育版),2005,7(1):73-75.
[4]杜蔚青,谢颂平,李娟娟.药理学开放性实验的探索与实践[J].药学教育,2007,23(5):54-57.
[5]李惠萍,陈丽,吴钢.药理学实验教学改革与探索[J].教育与职业,2008,(15):86-87.
[6]敖英,汪晖,陈金和,彭仁,王红英,孔锐.药理学探索性实验教学的实践与体会[J].山西医科大学学报(基础医学教育版),2005,7(2):189-190.
【关键词】 三甲;中药部门;药事管理规范;探讨
我院现为深圳东部最大型的综合医疗机构,因当地经济快速发展和外来人口极具膨胀,正积极创建三级甲等医院满足当地医疗服务的迫切需求。
2006年来,为进一步加强中药管理,深圳市卫生局制定了《深圳市医疗机构“放心中药房”Ⅱ期建设评估标准》,我院已于2009年第一批顺利通过了该项评审。在医院创三甲的过程中,对已通过深圳放心中药房Ⅱ期建设评估的中药部门同样提出了更高标准和要求,药剂部门根据实际需要,对中药部门建设标准管理内容进行规范化、具体化、细致化,在此基础上进行持续的改进,对我院中药药事发展有了较大的促进。
本文对我院中药药事管理规范的确立和执行改进进行了探讨,希望文中提出的部分建议能为医疗机构中药部门的管理和建设提供些有益的借鉴。
1药事管理规范来源《医院中药房基本标准》(以下简称为基本标准)、《广东省医院等级标准与评价细则(三级综合医院)》(以下简称为分级标准)、《深圳市医疗机构“放心中药房”Ⅱ期建设评估标准》(以下简称为放心中药房标准)、《深圳市医疗机构设置规范》、《医疗机构药事管理暂行规定》,同时参考正在修订并即将颁布《广东省医疗机构药事管理组织工作规范(征求意见稿)》、《广东省综合医院药学部门规范化建设指导意见》、《广东省医疗机构临床药师工作规范》、《广东省医疗机构药房建设规范》、《广东省医疗机构药库建设规范》等多个规范。
在前三项规范标准对三级综合医院中药药事的基本要求基础上,我科参照其余规范内容补充整理,最终制定出一套符合我院实际的中药药事管理规范,主要项目和内容分为:(1)中药行政和分级管理;(2)场地设施管理;(3)药品质量管理;(4)处方管理;(5)中药临床药学与科教工作。
2中药药事管理规范项目内容与持续改进措施
2.1中药行政和分级管理(见表一)
表一中药行政和分级管理标准
基本标准 分级标准 放心中药房标准 我院管理规范
部门设置 中药饮片调剂组
中成药调剂组
库房采购组 无具体要求 中药房、中药煎药室、中药库、中药炮制室、中药制剂室 药学部的中药科:中药房、
中药煎药室、中药库
药学部门分管中药的负责人任职资格 副主任中药师以上 副主任中药师以上 副主任中药师以上 副主任中药师以上
小组组长 主管中药师以上 调剂室负责人应具有主管药师以上职称 无具体要求 主管中药师以上
调剂、制剂、药库技术岗位 中药专业技术人员 中药专业技术人员 中药专业技术人员 中药专业专科或以上学历;取得药师或以上专业职称
处方审核、发药核对 调剂复核人员应具有主管药师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 由药学专业技术人员从事药学专业技术工作 配备与其任务相适应的中药学专业技术人员、专业技术人员具备相应岗位的任职资格 药师任职资格
药品咨询、临床药师、不良反应监测 无具体规定 由药学专业技术人员从事药学专业技术工作 无具体规定 药学本科或以上学历 主管药师或以上专业职称
采购人员 库房采购组负责人应具备主管中药师以上 无具体规定 中药士以上 库房采购组负责人主管中药师以上;采购员药士以上
饮片质量验收人 中级以上职称 无具体规定 无具体要求 中级以上职称
煎药室人员 中药师负责;煎药人员为中药学专业人员或经培训取得相应资格 无具体规定 中药师(士)负责;
煎药人员具备上岗证 中药师负责;
煎药人员具备上岗证
技术人员结构 三级医院中药房专科以上学历的中药人员不低于50% 综合医院药学专业技术人员数不低于医院卫生技术人员总数的8%;本科以上学历人员应≥30% 具备相应岗位的任职资格 药学专业技术人员数不低于医院卫生技术人员总数的8%;专科以上≥50%;本科以上≥30%;全部具备上岗资格。
临床药学部门 有条件的医院应有中药临床药学人员 无具体规定 鼓励开展中药临床药学服务 设置一名以上中药临床药学人员
药事管理委员会 无具体规定 无具体规定 有中药技术人员参与 有中药技术人员参与
由表一可见,三个管理规范标准的要求各有内容,综合汇总后制定我院规范,根据我院中药部门现状,提出改进措施建议如下:
部门设置:1. 中药房应由药剂部门统一管理,成立中药科,下设中药饮片调剂组、中成药调剂组、库房采购组。我院现有中药饮片调剂组、库房采购组,无中成药调剂组,中药调剂归于西药调剂组管理,极不合理。整改中包括申请必要的中成药调剂场地和中药专业技术人员,满足成立中成药调剂组需要。2. 至少设有中药饮片库房、中药饮片调剂室、中成药库房、中成药调剂室、周转库、中药煎药室,有条件的医院可设置中药制剂室。我院已符合相关要求,在现有制剂室条件完备的基础上,积极进行中药制剂的申报工作。
中药部门负责人:应为高级职业技术人员,学科带头人。我院现为中级专业人员,不符合三个标准的规定,为保证管理质量,需要新的人事任命。
中药药学人员配备:结合多个标准的要求,调整为药学专业技术人员数不低于医院卫生技术人员总数的8%,具有专科以上学历的中药人员不低于50%,本科以上学历的≥30%,全部具备上岗资格。我院中药人员现有技术人员全部具备上岗资格,占药学人员比例为22.4%不达标,专科以上达61.5%符合标准,本科以上9%远远不符合要求,需申请符合要求的专业技术人员配备。
调剂人员:应由中药师以上人员审核处方。我院已满足此项要求。
采购人员:根据三项要求,将我院库房采购组负责人规定为主管中药师以上,采购员药士以上。可满足该标准。
中药煎药室:由中药师以上人员负责,煎药人员经过本机构培训考核,持证上岗。已符合该标准。
临床药学部门:我院已设置一名以上中药临床药学人员,参与临床会诊、门急诊处方的日常点评工作和社康中药药剂检查等工作。
药事管理委员会:已更名为药物与治疗学委员会。我院已符合相关要求。
2.2场地设备管理(见表二)
表二场地设备管理标准
基本标准 分级标准 放心中药房标准 我院管理规范
调剂室面积 不低于80 m2 不得少于100 m2(含二级库),日饮片处方数超过100张时,每增加20张处方应该增加6 m2 中药房面积不少于150平方米 中药房面积不少于200平方米,并配备相应的除尘设备
药品品种 常用中药饮片500种 800床位以上的医院中成药品规数≤300种 药品供应品种满足>95%临床需要 常用中药饮片500种;
中成药品规数≤300种;
满足>95%临床需要
调剂室设备 药斗、调剂台、电子秤、小型粉碎机、冷藏柜、新风除尘设备、药戥、铜缸、贵重药品柜、空调、计算机、打印机、小型切片机、小型炒药机、小型煅炉烘干机、消毒锅、标准筛 无具体要求 满足实际工作需要 参照国家基本标准要求
储存设备 除湿机、通风设备、冷藏柜或冷库、药架 无具体要求 满足实际工作需要 参照国家基本标准要求
中成药调剂室 面积不低于60 m2
药架(药品柜)、贵重药品柜、冷藏柜 无具体规定 中药房面积按《深圳市医疗机构设置规范》和《中药处方和调剂规范》执行 面积不低于60 m2
药架(药品柜)、贵重药品柜、冷藏柜
中成药仓库 无具体规定 无具体规定 中药库总面积不少于200 m2 中药库总面积不少于200 m2
中草药库 无具体规定 中西药库总面积面积不得低于350 m2 中药库总面积不少于200 m2 总面积不少于50 m2
煎药室 煎药机、包装机、冷藏柜 无具体规定 煎药间、清洗间、冰箱、
量杯、过滤器、计时器、储药器、药瓶器 煎药机、包装机、冷藏柜、煎药间、清洗间、冰箱、
量杯、过滤器、计时器、储药器、药瓶器
《广东省医疗机构药库建设规范》内容:中药房面积不少于200平方米,中草药库总面积不少于50 m2,,并配备相应的除尘设备。开展TPM、临床药学等其它业务的,应按要求另行设置。
中药调剂室:我院饮片调剂室面积只有100m2,无法到达标准,需申请必要场地。常用中药饮片为300多种不达标;需配备小型粉碎机、小型切片机、小型炒药机、小型煅炉烘干机、消毒锅、标准筛等设备。中成药现归西药调剂组管理,无单独调剂室,不合理。
中药仓库:中药库总面积不少于200 m2,不达标;中成药属西药库管理,不合理,需单独设立。其余符合相关规定。
煎药室:符合相关规定。
2.3药品质量管理(见表三)
表三药品质量管理标准
基本标准 分级标准 放心中药房标准 我院管理规范
规章制度 人员岗位责任制、药品采购制度、药品管理制度、在职教育培训制度等 无具体制度
项目要求 中药药事管理工作的规章制度、药品(中药)采购工作制度、中药库工作制度、中药煎药室工作制度、贵重药品管理制度、医疗用毒性中药管理制度、中药品管理制度、各级中药专业人员岗位责任制制度、业务技术指导培训制度、设备使用、维修保养制度等 参照放心中药房标准
中药调剂 严格执行国家中医药管理部门制定的医院中药调剂规程、等中药技术操作规程和管理规范 1.中药饮片调剂质量管理制度健全,质量管理记录完整。
2.饮片贮存符合要求,无串斗或霉变,虫蛀等不合格药材。
3.饮片质量,称量符合规定,每剂误差≤±5%。(抽查5剂中药饮片方剂) 1.中药饮片调剂等候时间≤20分钟
2.应向病人提供药品价格清单
3. 正确使用合格的计量器具,中药饮片应一秤一药,不得以手代称,应当以等量递减的方法准确调配。调剂重量误差〈±5%〉
4. 调剂复核率100%
5. 调剂室标识明显,药价表、调剂标准规范和工作制度要上墙,设有用药知识宣传栏;中药包装符合有关要求
6.调剂室内无伪、劣药(包括中药饮片霉变、虫蛀、结串、走油等),如有发现应及时退回药库并记载,中药饮片调剂室内无串斗和落地药品
7. 协定处方应经药事委员会审核同意并备案。
8. 毒麻药品、贵重药品管理符合国家有关规定,毒麻处方合格率100%。
9. 有差错事故登记、原因分析、处理意见
10. 调剂人员必须衣帽整洁、文明热情,操作迅速、熟练、准确
11. 建立院内外医、患监督组织,定期、不定期开展多种形式的监督、评议活动 参照放心中药房标准。增加每月盘存金额不超过库存金额的±0.5%
中药采购 严格执行国家中医药管理部门制定的医院中药调剂规程、等中药技术操作规程和管理规范 1.有药品采购,验收,贮存,配发管理制度和流程,记录完整,准确。
2. 有药品召回制度。 1.以用药目录为依据,购药计划经中药分管主任审批
2. 在确保药品质量合格的前提下,从证照齐全的企业购进药品;购的中成药必须有生产厂家、正式批准文号、生产日期和有效日期的合格药品,采购进口药口必须提供有关文件
3. 采购人员建立工作日志,记录每次采购工作情况,日记内容应至少包括:日期、药品名称、来源地、数量、采购人;妥善保管每次采购计划和审批手续
4. 采购药品实行进药单位、购入品种与数量、购入各品种价格“三公开”,并每季度向药事委员会备案,年终有书面总结
5. 药品采购实行采购、质量验收、药品付款“三分离”管理制度,单位药事委员会行使对药品采购的监督权,建立药品购销记录制度与客户档案
6. 采购中药材、饮片必须遵循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医疗机构中药饮片质量管理办法》、《中药饮片质量标准通则(试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药饮片包装管理办法》和《中药处方与调剂规范》中的有关规定 以放心中药房标准为具体执行标准
中药库房 严格执行国家中医药管理部门制定的医院中药饮片质量管理规范等中药技术操作规程和管理规范 1.批分装应有专用区域,制定有药品分装制度和操作规程,分装记录齐全,有核对清场记录。开封后存放的药品管理规范,在有效期内的保存期不得超过半年
2.建立药事应急管理制度和预案,药库和调剂室有库存药品实时管理系统,有基于医院信息系统的处方用药技术支持系统 1.供应品种(含炮制品),满足>95%临床需要;
2.差错率<1%
3. 库存药品保管完好率中成药、饮片95%(金额)
3. 药品报损率:中成药 <0.5%,饮片<1%(金额)
4. 库存药品应帐物相符,中成药应达100%,饮片实重±5%
5. 建立提前向临床通报库存药品有效期并及时指导用药制度
6. 强化药库规章制度管理
7. 药品存放要求:分类定位,整齐有序
8. 强化药品质量验收制度,严把质量关 以放心中药房标准为具体执行标准。增加中药饮片逐步实行按批号管理
中药煎药 严格执行国家中医药管理部门制定的 医院中药煎药规范等中药技术操作规程和管理规范 设置有煎药室的医院,应建立煎药质量管理制度和煎药操作规程;中药煎药人员经过本机构培训考核,特证上岗;有质量管理制度。 1.煎药操作规程:煎药室严格按医嘱和操作规程煎药,煎药器符合要求,煎煮过程准确无误;掌握一般药物煎药法和特殊药物的煎熬法
2. 质量、技术基本要求:药渣煎透度合格率≥90%,实地抽查10剂药渣,不达90%以上不得分;药汁浓度合格率≥90%,地抽查10剂药液,低于90%不得分;住院病人对中药汤剂质量满意度≥93%,病房询问10位住院病人,满意度90%以下不得分
3. 掌握煎药的注意事项:领药、煎药、装药、送药时要认真核对与复写的原始处方(或清单)是否相符;煎药时防止药液溢出、煎干或煮焦;注意另包药的投下时间和煎煮方法,不按医嘱煎煮不得分;内服药与外用药应用不同颜色或形状的容器严格区分和标示;煎好的药液一定要装入经过清洗和高温消毒的容器,严防污染;药渣保存24小时备查
4. 管理制度:煎药室归中药部门管理;每月召开一次煎药人员会议,分析煎药质量情况,制定解决问题的措施,并做好记录;药剂部门指定一名中药师(士)负责煎药室的业务指导和管理工作;煎药人员经过专业培训,经考试、考核合格,取得《上岗证》;建立煎药人员每半年体检档案,无传染病者上岗;健全卫生管理制度,煎药人员煎药前保持手的清洁并穿戴专用工作衣帽;依情况制定《煎药室工作制度》、《中药煎药室操作规程》,并张贴上墙;住院病人的煎药剂附有复写的原始处方,煎药人员认真做好核对、签收、登记、送药工作;护士领取煎药要经复核、登记、签收,新入院和急重病人的药剂应即领、即煎、即送(取),并有制度、记录;传染病人用过的盛药器须经高温消毒,传染病房盛药器与普通病房分开;加强煎药的质控和监测工作,至少每月一次对煎药工作进行评估、检查,征求医护人员和住院病人意见;建立业务指导考核制度和奖惩制度,药剂科主管煎药人员的负责人有半年业务总结、考核和评价。 以放心中药房标准为具体执行规范
中药部门应选择有信义的供货单位[1],坚持从合法的、规模大的GSP达标的药材公司或GMP达标的饮片加工厂作为主渠道购入中药饮片,从源头保证药品质量。
2.4 处方管理(见表四)
表四处方管理标准
基本标准 分级标准 放心中药房标准 我院管理规范
审核处方人员 无具体规定 中级以上职称 按《处方管理办法》和《中药处方和调剂规范》执行 中级以上职称
处方管理标准 无具体规定 《处方管理办法》 《处方管理办法》
《中药处方和调剂规范》 《药品管理法》、《处方管理办法》、《医院处方点评管理规范(试行)》、《中成药临床用药指导原则》
处方点评要求 无具体规定 1)处方点评专家组和处方点评工作小组由医院医疗管理部门和药学部门共同组织实施。
2)有条件的医院应当应用信息技术建立处方点评系统,逐步实现与医院信息系统的联网与信息共享。
3)点评实例:月度门诊处方点评情况报告;月度病历评价情况报告。
4)点评范围:医院所有有处方权的医生所开的处方(包括医嘱单);进行用药合理性分析评价。
5)点评指标:国家基本药物占处方用药的百分率,平均每张处方金额;合理处方百分率
6)点评结果:合理处方,不合理处方(包括不规范,用药不适宜,超常等三类处方)
7)对中药饮片处方,每个季度进行一次单独评价,重点是配伍和超剂量用药处方的评价。 符合《处方管理办法》和《中药处方和调剂规范》的规定 以分级标准为具体执行规范
表四可见,处方点评要求在分级医院评审标准中较为详尽,依据此标准,我院中药方面制定点评中成药处方为主的标准,主管以上中药师每月参加药剂科和医务科共同组织的门急诊处方常规点评工作,点评结果每季度及时在院内网络公布,奖惩分明。中药饮片点评以调剂部门审核为主,将按规范要求以每季度单独点评的方式进行。
2.5中药临床药学与科教工作(见表五)
表五中药临床药学与科教工作
基本标准 分级标准 放心中药房标准 我院管理规范
继续教育 无具体规定,要求有在职教育培训制度 三基教育和专业培训≥6次/年,考核成绩合格 符合卫生技术专业人员继续教育达标要求 专业培训每年≥6次;
三基考核每年≥1次;
中级以上人员每年继教总学分≥25分;
初级人员每年继教总学分≥20分或90学时。
中药临床药学 有条件的医院应有临床药学人员 无中药临床药师的具体要求 鼓励开展中药临床药学服务 鼓励开展中药临床药学服务
科研 无具体规定 无具体规定 要求医疗机构创造条件支持中药学研究工作 科教奖励
专利、学术论文 无具体规定 无具体规定 加分项目 科教奖励
继续教育:每年100%完成达标任务。
中药临床药学:积极引进中药临床药师,鼓励开展中药临床药学服务。
科研:积极鼓励科室技术人员申报,科教奖励,并在人员、时间、设备等各方面提供便利和必要条件。
专利、学术论文:科教奖励。
3讨论
3.1多个标准规范各有侧重,综合这些规范内容的大小细节部分,可以让中药部门在各个环节有依可循做到最佳。
3.2本院中药房建设标准的制定,也为本部门在场地设施、人员配备、临床医疗质量服务方面都有加强,一定的人员素质和配备是工作质量的前期保证。多个标准关于中药专业技术人员的人数和比例均无具体要求,笔者查阅文献[2]后认为,根据卫生部关于《综合医院组织编制原则试行草案》的通知((78)卫医字第1689号),一般综合医院的中药药剂人员按中医师: 中药技术人员= 1∶1.5~2.0的设置的提法较为适宜。
3.3目前医院处方点评普遍侧重西药方面,对中成药和中药饮片处方的点评,与西药处方相比,无论是质量还是数量方面仍有较大差距。应大力推进中药部门信息化管理,优化电子处方系统,避免管理上的漏洞。[3]
3.4医院临床药学工作目前仍以西药为主,对中药临床学的开展还属于鼓励加分阶段。目前,加大对中药处方特别是中成药门急诊处方、病历分析监控、中药不良反应监测等,可以作为中药临床质量监控的日常项目来开展。
3.5因人员、设备条件等因素,中医药科研学术活动在基层综合医疗机构普遍薄弱,如何大力开展科教工作仍是道难题。
参考文献
[1] 相聪坤. 三级甲等中医院中药房的质量管理探讨[J]. 临床合理用药,2009,2(18):116.
[关键词]药剂科;药事管理;不合理用药;摆药差错;医院管理
药剂科是医院比较重要的科室,除了医院制剂、门诊调剂、药品供应外,开展医疗活动等也极为重要[1],医院药事管理是将管理学与药学相结合,帮助医院药学向规范化、科学化发展[2],随着医药卫生工作发生改革,药事管理是医院核心竞争力的关键,药剂科是关键部门[3],药剂科药事管理的工作效果及质量能直接说明医院药事管理水平,所以十分重要,提高药事管理的水平是本次研究的重点。本次主要是针对医院管理工作中药剂科药事管理的重要性进行研究,将30例药剂科工作人员作为本文的研究对象,具体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2015年9月~2016年3月,将我院药剂科工作人员30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工作人员中,年龄20~32岁,平均(26.46±2.53)岁;其中初级药剂师18例,中级药剂师9例,高级药剂师3例。所有工作人员对本次实验研究均知情同意,且自愿纳入本次研究。
1.2方法
对我院药剂科工作人员给予药事管理干预,具体如下。
1.2.1制定药事管理目标①对药剂科药事管理制度进行制定,使药剂科药事管理工作有依可循。②对药物使用合理性进行强化,保证患者用药安全、经济。③对科室人员配置进行管理,提高工作质量。④对服务管理进行强化,提高患者用药满意度。
1.2.2建立药事管理相关制度及规范①制定、完善药剂科药事管理制度,通过不断更新及改进管理制度的内容,给予药剂科符合实际情况的管理制度[4];成立我院药剂科药事管理小组,主要由各班班长及科主任组成,对药剂科人员特殊药品使用管理、销量与价格管理、药学咨询及管理、处方单审核等日常工作进行监督、审查,并记录工作中药事差错发生的情况[5],并于每天晨会总结前一天的具体事项,每周定期开会讨论工作内容及应对措施,达到提高药物使用安全性的目的。②加强药物禁忌知识及使用情况培训,由于药剂科工作人员素质存在一定的差异,工作人员对药物禁忌知识了解不全面、对药物使用掌握情况不足[6-7],所以,对医院用药安全造成了较大隐患,对药剂科工作人员应定期进行培训,帮助其增强自身知识量,全面了解药物使用相关内容,对新药的使用应及时进行培训,并定期检查培训效果,可通过我院药剂科自制的试卷进行考核,将工作人员的考核成绩记录档案,帮助促进其工作积极性[8]。③保证科室人力充足,人力不足会导致工作压力高负荷,对工作人员的风险防范意识有降低的风险,并且,工作人员易出现疲劳,工作质量也会受到影响,所以,应该保证科室人员充足。④加强与临床科室沟通,药剂科用药管理与各科室合理用药有直接的关系,所以,为了加强各科室用药咨询,药剂科应保证与其他科室的沟通,并及时记录药物使用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听取各科室的建议,改善药事管理工作。⑤建设窗口服务满意度,有效地实施药方窗口化管理,将取药、交费、划价、咨询等公开化,并向患者详细讲解药物使用方法及效果,提高用药安全性,加强摆药差错管理。
1.3观察指标
观察所有工作人员干预前后不合理用药发生率、摆药差错发生率,并进行分析、对比。如工作人员发生1次,则记录该工作人员发生了差错,统计时间为干预前3个月、干预后3个月。
1.4统计学处理
数据采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处理,计数资料用百分率(%)表示,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干预后不合理用药发生率为6.67%,摆药差错发生率为3.33%,明显比干预前更低(P<0.05).
3讨论
目前,医院管理是由线形管理向同心形管理发展,主要是以患者为中心,但原有的管理并非无任何作用,而是在原有管理程序上进行扩展和补充[9]。医院药学的运作方式、业务延伸及责任观念变化是发展的关键,对医药工作者的观念要求有新变化[10],并要求与其他科室医护人员之间加强交流,从以关心药学为中心进行延伸[11],并关心患者需求,重视自身服务质量,改变传统观念,并以提高医院服务水平为目的[12],进一步可以说明药剂科药事管理在医院管理中较为重要。药剂科药事管理在医院管理工作中有较高的重要性[13],分析药剂科药事管理在医院管理工作中的作用,不但能保证合理用药、促进药事管理工作规范化、保障用药安全,还能有效帮助医院提升服务水平,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减少医患纠纷。
3.1保证合理用药
在如今的医疗环境下,患者用药需满足经济合理化,在临床上,临床医生药学知识没有药剂师专业,在同一症状选用药物时,临床医生对更合理的药物选用需要药剂师的帮助[14],所以,加强药剂科与临床科室的沟通,能更好地促进临床合理用药,减少不合理用药的风险。
3.2促进药事管理工作规范化
由于药事管理内容较多,与医院各部门之间协作较频繁[15],所有与药品工作有关有的科室均包括在内,医院整体药事管理的枢纽与核心就是药剂科的药事管理,顺利开展药事管理工作能有效促进用药规范化,还能提高医院管理力度[16]。
3.3帮助医院提升服务水平、提高满意度
我院药剂科通过单独的取药窗口服务患者,而药事管理能有效增强窗口服务的质量,提高服务态度,并全面、准确地进行用药指导,取药便捷,可提高患者满意度[17],还能提高医院整体形象。
3.4保障用药安全,降低医患纠纷
目前为止,用药安全问题一直是医疗上较为棘手的问题,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因此,用药安全问题是我院的重点,加强对药剂科的药事管理,对医院药品审查工作有较好的管理效果[18],对药品的使用、采购、库存等能进行有效监督,能及时发现不合理的处方单,降低摆药差错发生率,达到有效提高医院用药安全性的目的,减少医患纠纷的发生。本次研究主要是对30例药剂科工作人员药事管理后的效果进行研究、分析。干预后不合理用药发生率(6.67%)、摆药差错发生率(3.33%),明显比干预前更低(P<0.05)。综上所述,在医院管理工作中对我院药剂科采用药事管理干预,不但能显著提高工作质量,而且对医院用药安全也有一定的帮助,管理效果明显更好。
[参考文献]
[1]沈志纲.肿瘤医院药剂科药事管理在医院管理工作中的作用[J].中国卫生产业,2016,13(6):186-188.
[2]应雪珍.药剂科药事管理在医院管理工作中的作用[J].中医药管理杂志,2015,23(10):83-84.
[3]胡丽萍.谈药剂科药事管理在医院管理工作中的作用[J].中国卫生产业,2015,12(26):181-183.
[4]YooS,KimS,LeeS,etal.Astudyofuserrequestsregard-ingthefullyelectronichealthrecordsystematSeoulNationalUniversityBundangHospital:challengesforfutureelectron-ichealthrecordsystems[J].IntJMedInform,2013,82(5):387-397.
[5]王晓璐.医院管理中的药剂科药事管理的作用分析[J].中国卫生产业,2015,12(1):70-71.
[6]孔志豪.药剂科药事管理在医院管理工作中重要作用的探讨[J].中国当代医药,2014,21(32):172-174.
[7]邓震军.药剂科药事管理在医院管理工作中的意义[J].求医问药,2012,10(4):466-467.
[8]夏亚萍,叶红梅,金玲萍等.药事管理在医院药剂科工作中的作用[J].中医药管理杂志,2015,23(22):80-82.
[9]李裕兴.药剂科药事管理在医院管理工作中的作用[J].海峡药学,2015,27(12):285-286.
[10]詹峰.药事管理在医院管理工作中的作用分析[J].北方药学,2016,13(7):161-162.
[11]江灏,杨雅,靳逎诗.临床药师在药事管理中职能与作用探讨[J].中华医院管理杂志,2016,32(7):522-524.
[12]刘珊珊.对新医改政策下医院药剂科药事管理工作的研究[J].中国医药科学,2015,5(12):99-101.
[13]于美玲,吕晓露.规范基层医院药剂科药事管理之探索与实践[J].包头医学,2014,38(3):190-191.
[14]柴栋,孙艳,郭代红.新建综合医院药剂科的实践[J].中国药业,2013,22(23):52-54.
[15]石慧.规范医院药事管理,加快药剂科建设步伐[J].江苏医药,2013,39(19):2361-2362.
[16]李世林.基层医院药剂科药事管理策略[J].中国当代医药,2013,20(6):169-1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