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沟通技巧培训范文

沟通技巧培训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沟通技巧培训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沟通技巧培训

第1篇:沟通技巧培训范文

【关键词】 护士;沟通技巧;培训;护患纠纷。

[Abstract] Objective To evaluate the communication skills training in the prevention of the role of nurse-patient disputes.Methods Since 2007, a comprehensive and systematic of the ward nurses communication skills training was performed, patients were randomly selected for medical treatment before and after training during the nurse-patient disputes, the cases were pided into non-training group and training group and were compared.Results In the training group,1 case was mismanagement, two cases were communication disorder, accounting for 2%, in the non-training group,2 cases did not have strong sense of responsibility, the remaining 18 cases were nurse-patient communication barriers, accounting for 18% ,there was significant difference, P

[Key words] nurses; communication skills; training;nurse-patient disputes

护患纠纷是指在临床诊疗过程中主要由护理人员与患者家属发生的各类矛盾,是医疗纠纷的一个重要形式和特殊类型[1]。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的文化生活水平提高以及健康观念的转变,住院患者的自我保护意识也不断增强,很多护患纠纷的产生都是由于护患缺乏沟通所致,随着医疗活动制度化、法制化,患者维权意识已逐渐增强,因此加强护患沟通增进双方理解和信任,构建一个和谐的护患关系是减少护患纠纷的重要途径,同时加强护患沟通也是做好护理工作的先决条件[2]。为此沟通技巧应是我们护士临床工作之一,2007年笔者所在医院对在临床工作的护士进行沟通技巧培训,收到了良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抽取培训前(2006年)和培训后(2009年)各年表达能力正常的住院患者各100例,分非培训组和培训组,其中培训组男63例,女37例,年龄19~72岁,平均年龄(48.15±1.21)岁;文化程度:小学及以下20例,初中50例,高中及以上30例;职业:农民20例,工人48例,干部32例。非培训组男61例,女39例,年龄20~71岁,平均年龄48.53±1.98岁;文化程度:小学及以下21例,初中48例,高中及以上31例;职业:农民22例,工人48例,干部30例。两组患者在性别文化程度、职业等方面经χ2检验,统计学处理差异无显著性(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非培训组 护士接受业务理论及操作考试培训,且符合考核的标准,同时按常规护理进行护理,进行常规信息沟通。

1.2.2 培训组 护士不变,但护士需要接受沟通技巧培训,且符合考核标准,同时按常规护理进行护理。

1.2.3 确定培训内容和目标 拟定培训计划,根据确定的培训内容和目标对护士进行集中授课。详见表1。表1 护士沟通技巧培训授课内容和目标

1.2.4 制定培训形式 采用以季度为周期的集中授课,分散练习的培训形式,考核达标者到病区工作,不达标者转入下一周继续培训。

1.2.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1.5统计软件进行分析,有关检验给出的检验统计量及其对应的P值,用双侧检验,P

2 结果

2.1 两种护理方式护患纠纷发生率比较 见表2。表2 两种护理方式护患纠纷发生率比较 (%)注:经χ2检验(P

2.2 护患纠纷相关因素 培训组1例为病区管理不当,沟通障碍2例,占2%;非培训组2例为责任心不强外,其余18例因护患沟通障碍所致占18% ,见表3。 表3 两组护患纠纷相关因素比较注:经χ2检验差异有显著性(P

3 讨论

护患沟通障碍是引发护患纠纷的重要因素,表2显示非培训组护患纠纷发生率占18%,培训组护患纠纷发生率占2%,两组护患纠纷发生率存在明显差异(P

3.1 沟通技巧培训 有助于护士端正工作态度,如果护士在工作中态度不端正,会出现语言生硬,患者提出的问题不给予合理解释。患者相对医护人员而言,医学知识相对匮乏,主要是在医护人员的安排下接受治疗,处于一定的被动和服从地位,并由此形成在护理活动和护患关系中信息分布掌握不均衡的状态[4]。患者入院后进入一个陌生的环境,首先接触的就是护士,迫切想知道有关用药、治疗、预后及住院期间与自己安全密切相关的信息,期望医护人员多与自己沟通交流。通过我们的沟通技巧培训,有助于提高护士的思想认识,端正工作态度,从而从思想上和行动上变被动服务为主动服务,促进护患间建立良好的信任关系[5],对患者实施治疗和护理,满足患者对医疗信息的需要,提高了患者的满意度。

3.2 沟通技巧培训能强化护士相关知识的应用 住院患者情绪焦虑有许多疑问,想知道医生护士的姓名及业务水平等等,这需要有丰富相关知识的护士进行答疑与心理疏导,这就要求护士不仅要有很强的责任心和丰富的专业知识,如临床专业知识、健康教育、人际沟通、法律法规和心理护理等知识,同时还要主动了解患者的需求。通过沟通技巧培训可使护士掌握了丰富的相关知识,并运用所掌握的相关知识为患者服务,及时准确了解患者各层次需要,从而采取针对性措施给予满足,如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爱与归属需要、尊重需要等,针对患者心理状态给予正确心理疏导。

3.3 沟通技巧培训有助于护士掌握沟通技巧 护理人员以人为本与患者进行有效沟通所建立的护患关系本身就具有治疗作用,能满足患者需要,使患者心情舒畅,机体功能增强[6]。因此掌握沟通技巧在维护和谐护患关系中的运用具有重要意义。(1)语言交流是交流思想的工具,是治病的一种手段,护士是否掌握语言沟通技巧对于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有着促进作用,护士的语言与患者的心理变化息息相关。(2)运用适当的非语言沟通技巧。护士的仪表、姿态以及一言一行、一举一动、扬眉舒颜都直接影响护理信息的接受和传递。(3)使用倾听技巧。 我们的培训通过理论授课传授常用的沟通形式和沟通技巧,实施模拟实景演练。通过培训,护士掌握了各种沟通技巧并且理论结合实际,巧妙地、熟练地综合应用多形式的沟通技巧,从而提高了护士与患者的沟通效果。 4 小结 以护患沟通为基本要求的护患关系是现代医学模式的基本内容,它符合患者的心理需求,满足了患者日益增长的自我保健和安全意识的需要[7]。开展沟通技巧培训后,我们培养了合格的病区护士,为患者提供安全温馨的治疗环境及优质的服务,提高了患者的满意度,有效防范了护患纠纷的发生。

参考文献

1 唐亚勤,夏文涛.护患纠纷的防范.法律与医学杂志,2003,10(3):181-182.

2 赵中倾.加强护患沟通提高护理质量.中华现代护理学杂志,2009,6(16).

3 魏丽丽.沟通技巧在护理工作中的应用.国外医学·护理学分册,2000,11:497.

4 腾秀蓉.从护患纠纷看护理服务中的信息不对称.护士进修杂志,2006,2(3):223-225.

5 李小兰,朱小冬,张丽君.沟通技巧培训对围手术期患者访视满意度的影响.现代临床护理,2009,8(10):23-25.

第2篇:沟通技巧培训范文

健康教育调查表问卷调查显示:对相关项目未掌握的人员显著高于掌握相关项目的人员,各项目中对健康教育知识掌握的人员构成比最高。

2讨论

2.1健康教育在临床护理中存在的问题

①护理人员缺乏主动意识。由本次问卷调查可见,68名被调查的护理人员中仅有32.35%具有健康教育的意识,各个项目中对相关项目未掌握的人员显著高于掌握相关项目的人员。且据相关调查表示,中小型医院护理人员因床护比不够、专业素质偏低,故造成多数护理人员在护理工作中的健康教育意识较差,主观能动性较差。经我院调查分析,护理人员健康教育意识不强的因素有护理工作量大、健康教育知识掌握不足、缺乏主动服务观念,均是健康教育工作中亟待解决的问题。

②缺乏护患沟通技巧。护患之间的良好沟通是实施健康教育工作的基础,而如何掌握沟通技巧,我院护理人员较为缺乏。多数护理人员对患者的性格、心理状况未有较好的评估认知、接近患者的主动性较为缺乏。

③缺乏对患者心理状况的认知。多数医院的心理护理起步较晚,在此阶段健康教育处于初级阶段;且大多数护理人员受传统医疗模式的影响,只注重常规护理工作中生命体征观察、静脉穿刺、给药护理等工作,对患者的心理变化缺乏全面的认知;且护理工作繁忙时段对患者心理状况忽略的情况亦有存在。

④健康教育技能单一。通常情况下对手术患者实施健康教育应分五步法:入院教育、住院教育、围术期教育、康复知识教育及出院教育,不同科室的患者应有专科教育方法。但目前多数医疗机构缺乏各科室全面的专科健康教育方法,缺乏具有规范性的健康教育内容,同时也缺乏对健康教育水平评价的指标,导致健康教育技能及内容单一,健康教育质量普遍不高。

2.2改进措施

①转变传统护理观念。现代护理要求专科护理知识、康复护理、心理护理、疾病预防、卫生保健、药理学、营养学、行业科学、伦理学、医学新进展等综合一体实施,因此,护理人员应转变传统的仅对患者进行生理照护理念。医院可以通过黑板报、宣传册等形式来加强健康教育新理念的宣传,并在组织培训过程中向护理人员讲解健康教育的典型案例及效果,加强护理人员对健康教育重要性的认知,以此来提高健康教育的主观能动性。

②加强护理人员的意识培养。加强护理人员的健康教育意识培养,应贴合现代护理理念,加强心理学再培训,加强护患之间的沟通技巧培训,提高各方面健康教育相关知识来促进意识的养成。据相关调查表示,多数护理人员缺乏健康教育的意识与自身专业知识匮乏、缺乏人际交往技巧、缺乏现代护理理念等因素有关。针对此类情况,可组织护理人员再学习,组织定期培训、座谈会,亦可外聘专家授训,同时定期考核护理人员对健康教育知识的掌握情况,考核应分基础教育知识及专科教育知识考核,多渠道、多层次加强护理人员健康教育意识的培养。

③加强护理人员的沟通技巧培训。护患之间的良好沟通是实施健康教育工作的基础,护理人员的沟通技巧培训至关重要。在培训过程中,我院要求护理人员做到“亲切、诚信、礼貌”三点,接待患者时应态度亲切,面带微笑,整个护理过程中应多使用敬语,但语气不能生分、疏远患者。对于患者对自身疾病治疗和护理操作的询问应做到认真耐心讲解,对护理、诊疗工作中的失误做到不推诿、不回避,坦诚对待患者。以座谈会、外聘专家等培训方式加强护理人员的沟通技巧培训,培训要求护理人员在业余时间加强自我学习。此外,应建立考核奖惩机制,同时通过发放护患沟通技巧方面的书籍,培养护理人员业余阅读学习。通过培训强化护理人员对患者的心理状况评估能力,强化护患之间和谐关系的建立,强化沟通技巧,以加强护理人员自身沟通技巧来提高整个健康教育工作的质量。

第3篇:沟通技巧培训范文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观察组29例患者中男16例,女13例,年龄29-76岁,平均48.7岁,对照组中男15例,女14例,年龄31-74岁,平均52.6岁,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无明显差异,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1.2.1对照组:采用常规的沟通方式:患者在ICU治疗期间,向其讲述如何配合治疗及护理,需送治疗用物、饮食及患者病情出现变化时需立即通知家属。

1.2.2观察组:在常规的沟通方式基础上重视技巧:①建立沟通框架,明确沟通的要求、标准及各岗位护理人员的职责,并有效落实。院内及科室定期进行沟通技巧的相关培训,在日常检查工作中护士长随时监督和指导护士的沟通工作,及时纠正错误和缺失,并纳入个人绩效考核。②患者入科宣教:可采用口头介绍及发放书面资料的形式进行简单、明了、清楚的宣教,内容主要为压疮风险告知、探视制度、使用约束带必要性、患者过敏史、联系方式等,并作好记录,家属确认签字[2]。③家属探视时,由护士向其详细讲解患者当日的饮食情况、精神状态、生命体征等,并认真、耐心回答家属的问题,在回答涉及到患者的病情治疗及预后等问题使应慎重,需与医生保持一致。若患者皮肤有异常变化、存在压疮的高危风险应告知家属,并作好记录,家属签字确认。④沟通过程中应使用解释、安慰性语言,并注意语调的柔和,以缓解并稳定患者及家属的紧张焦虑情绪,减轻其心理负担[3]。

1.3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17.0软件进行统计处理,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X2检验,以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

3讨论

ICU与其他科室相比患者病情危重,多数患者因建立人工气道而不能发音,患者和家属极易出现精神焦虑等负面心理,十分担心疾病的预后,部分患者和家属对治疗报有较高的期望值,此时应尊重患者及家属的知情权,正确引导其对治疗的期望值,所以,护理中掌握良好的沟通技巧尤为重要。所有成功的沟通务必做到换位思考与知己知彼,知彼是需了解患者及家属的身心状态,取得最佳沟通效果;知己是利用自己扎实、全面的医学知识及娴熟的操作技为患者提供专业、安全的护理服务,取得患者及家属的配合与信任[4]。

ICU环境较特殊,护理工作中需重视与家属的沟通,以建立信任、合作的交流渠道,使护患相互理解,促进和谐护患关系的建立。ICU护士与患者及家属的沟通技巧重点在于落实,监督与培训是保障。沟通技巧并非一成不变,在不同护士配置、不同医院、不同医学的发展时期情况下,沟通技巧应给予补充、修订,满足患者及家属的沟通需求,力争建立和谐的护患关系。

参考文献

[1]王景程,王小平.浅谈重症医学科医护人员与患者家属的沟通技巧[J].卫生职业教育,2010,3(28):150

[2]乔艳.论护患沟通在提高儿科护理服务质量中的作用[J].中外医疗,2013,(30):145-147

[3]白晓艳.人性化护理服务在重症医学科的应用综述[J].中国实用医药,2013,8(32):253-254

[4]魏平.重症医学科护士与患者家属沟通模式的研究[J].中国医药指南,2012,10(32):53-55

第4篇:沟通技巧培训范文

关键词:社区;沟通技巧;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83(2012)08-0464-01

1 何为沟通

1.1 沟通技巧:所谓有效的沟通技巧,是用来展示良好品德修行的一些行为方式。掌握有效的沟通技巧,对社区护士而言,可以完美地展示自己良好的道德修养和个性品质,掩盖个性中的不足和缺点,努力培养和改变自己的个性,满足广大患者的心理需求。从社区服务意义上说,它更具实用性和可操作性,在社区护理工作中,人际沟通比其它事项更重要。“要使千差万别的人能达到治病和康复,所需的最佳身心健康本身就是精细的艺术(南丁格尔)。”

运用沟通技巧是要在实践中去掌握的,并要求我们社区护士不断积累经验,摸索前进。笔者认为,要使沟通技巧做到运用自如,落到实处,达到预期的目的,要做好以下四个方面:一是要“注重第一印象”,二要学会倾听,三要善用非语言行为,四要善于交谈。有了这四个因素,也要充分运用沟通的原则,做到公正公平,以诚待人,尊重人格,言行一致,真诚、匿名保证,倾听与征询。在社区护理工作中,第一印象是非常重要的,而做到这个,更应注意:①自我介绍,②记住患者的姓名,选择适当的称呼,③注意外在的形象。其次,在倾听的过程中:①要做到聚精会神,避免分散注意力;②距离要适当,姿势自然,保持眼神交流;③不打断患者说话;④适当地反应;⑤仔细观察患者的非语言行为。再次,善用非语言行为,比如:面部表情、目光接触、身体姿势、沟通距离。最后,我们也要善于交谈,具体表现在:言语的规范性、言语的情感性、言语的道德性、认真地听取患者的倾诉、注意提问的方式、恰当的反应-复述、澄清、沉默。

在繁忙的工作中,每一天我们社区护士周而复始机械地做着相同的动作,只是做着我们份内应该做的事情,只要不注意沟通技巧,很有可能对很多患者也都麻木了。为此,经常听见患者与患者之间讨论我们护士上班的时候面无表情。听多了,笔者心里也有想法了,难道我们真的是上班面无表情?正如患者所讨论的那样吗?带着这个问题,笔者选择一个星期六患者较多的一天做了个试验,随机的把输液患者分为运用沟通技巧的一组和不运用沟通技巧的一组,看两组作出的 反应如何。

具体的操作为:运用了沟通技巧的一组:在进行三查七对操作后,按输液程序给患者输液。首先,笔者会先给患者投去镇定的目光,让本对输液带恐惧的患者以安全感;然后会询问患者想输哪个手,哪个手会方便一点,在得到患者的答复后选择正确的血管进针,进针时让患者松开拳头(传统的方法是握拳,由于患者紧张的话血管会绷得更紧不利于进针,让患者感觉更痛,而松开拳头,等于是患者的手与笔者的手是握着的,这样的话会让患者感觉更有安全感,对笔者更加信任),并及时询问患者的感受,让患者和笔者眼神尽量交流;最后,输上液体后,告诉患者一共输液几瓶,该瓶输的是什么液体,有什么作用及副作用,大概多长时间可以输液完毕,如有不适应立即告诉我们的工作人员。如果患者有询问,尽量对患者的提出的询问给予耐心的解释和热情的解答,在得到患者满意的答复以后再进行下一个输液患者的操作。而对于儿童和婴幼儿,除了上述以外,笔者做得最多的是先和家长沟通,告知家长输液时输在哪个位置比较适合你的宝宝也不会容易引起走针,让家长清楚并了解后,笔者还会和儿童随意说说话,问问宝宝叫什么名字,上幼儿园了吗?今年几岁了啊?然后表扬宝宝打针的时候会很勇敢,其他宝宝也会像你学习的,通常这时候,在有意和无意的表扬和赞赏之间由于转移了宝宝的注意力,他们也不那么哭闹,笔者就能快速和轻松地给他们输上液体。完了还会拿一个漂亮的纸盒奖励给宝宝,此时宝宝没那么恐惧了,而家长站在旁边听完笔者和宝宝之间的对话,已经很信任并支持笔者了,也会帮着笔者鼓励宝宝勇敢的完成整个输液过程。

没有运用沟通技巧的一组:在常规进行三查七对操作后,选择患者血管,嘱患者握拳头,消毒后进针,基本上都是悄无没声息的操作着,也没有问及患者的感受,此时的患者大多数都会无奈的看着笔者,输液时也很不合作。输上液体后只告知患者一共输液几瓶,而对于患者的询问也是极不耐烦的回答,并且是边走边回答,而对于儿童和婴幼儿,三查七对后,也没有告诉家长输液在哪个位置会对该宝宝好一点,宝宝哭得越厉害的,笔者就会更无耐心的给宝宝选择血管,家长都是硬抓住宝宝的身体来配合我,等输上液体后,宝宝都是哭得满头大汗,笔者也不管那么多了,也会走得急一点。

2 结果

结果显示,对于有运用沟通技巧的那一组,患者的满意度大大提高,在输夜过程中都非常认真和配合,没有什么特别的事,也不会轻意打扰我们,所以整个输液下来都非常顺利和流畅,也为我们不少时间,输完液体走的时候他们还会主动和我打招呼,说声感谢一类的语言。带宝宝来就医的家长,临走的时候,还会教宝宝说谢谢阿姨,跟阿姨说拜拜。而对于没有运用沟通技巧的一组,患者的满意度大打折扣,整个输液过程就没那么配合,患者来输液,本来就是身体不舒服,加上我们护士的服务态度一般,他们也总是找出周多理由来麻烦笔者,有些患者不是嫌滴得慢就是嫌滴得快,有些患者明明这个部位进针很好,他又说不舒服,觉得痛,只能重新给患者换一个部位输液,整个输夜流程下来,浪费不少笔者的时间,患者输完液体后基本上也是面无表情地呆在一边。患者对笔者的评价是:护士做事面无表情,只知道做事,使自己的心情也受到影响。运用沟通技巧的一组,通过笔者观察,好象在输完液体后,病好了一大半。而对于没有运用沟通技巧的一组,输完液体后,好象觉得病情更严重了。

3 讨论

目的 探索沟通技巧在社区护理工作中的运用。笔者随机观察来本社区看病的患者。结果显示,有沟通技巧组的患者在护理中比较合作,满意度提高。反之,没有运用沟通技巧组的患者在护理中不合作并对操作者不满意。因此运用有效的沟通技巧在社区护理工作中确实能得到很好的效果。

第5篇:沟通技巧培训范文

儿科护士职业安全的危险因素及自身防护问题一直是我们关注的焦点,护理人员在执行医疗护理活动过程中要面临各种危险因素,包括物理因素、人为因素、生物心理因素等等,本文就儿科护士常面临的危险因素、防护措施总结如下,与同仁们共同商榷。

1 危险因素分析

1.1物理因素

1.1.1空气污染 儿科患者以呼吸道系统疾病居多,儿科护士易将细菌、病毒吸入呼吸道,所以对于机体抵抗力稍差的护士易造成呼吸道感染。

1.1.2环境因素 儿科病人在做治疗时大多哭闹较剧烈,所以儿科护士都是在噪音贝分较高的环境中工作,易造成耳部系统损害。

1.2绩效因素 由于儿科绩效一直处于全院较低水平,所以儿科护士情绪不稳,不安于现状,导致儿科护理人员长期缺乏,这样在工作量较大、护理人员紧张的情况下,护理患儿的工作都落在了家长身上,对于患儿病情变化得不到及时观察,易延误病情,延长治疗时间,同时也得不到家长的认可。

1.3技术因素 儿科护士技术必须过硬过精,给患儿输液才能做到一针见血,否则就会遭到家长及上级领导的指责和批评,很容易让护士产生精神紧张、心理压力大、焦虑、灰心等不良心理。

1.4沟通因素 儿科护士学会有效的沟通至关重要,否则家长和患儿都不会信任我们,做起治疗来难度就较大,最后导致患儿哭闹不止,家长怨气也很大。

1.5工作量超负荷、工作无规律 护理人员都不愿意来儿科工作造成儿科护士长期短缺,这样,儿科护士在工作量大的情况下,长期超负荷工作及“三班倒”轮班工作制,易使儿科护士产生精神紧张、疲劳过度、心理压力大、情感脆弱、焦虑、烦躁等不良心理。

1.6人际关系复杂 在医院这个特定的环境中,儿科护理工作的性质决定了儿科护士必须经常面对哭闹患儿,静脉条件极差患儿,不讲理的家长、医生及其他医务工作者等等,面对错综复杂的人际关系和多重角色的转换,如果处理不好易导致人际关系紧张,工作起来阻力就较大。

2 职业防护策略

2.1理论培训 儿科护士要定期进行理论知识的学习培训,内容包括专业知识,健康教育知识,与患儿及家长的沟通技巧知识,本科室所用仪器的使用说明及注意事项的内容、院内感染知识,并于每次学习后进行考核,成绩不合格者(合格分为85分)给予补考直至合格。

2.2操作培训

2.2.1儿科患儿用药剂量特殊,配药时必须准确无误,一定要做好查对制度,正确抽取药液的剂量。做好这项操作至关重要,剂量的多少关系到患儿的疾病与生命,所以必须培训儿科护士要正确抽取药液。

2.2.2每天利用业余时间锻炼扎针技术,让有经验、技术好的护士带教、传授扎针技巧的经验,做到人人过关,人人技术精湛。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患儿输液做到一针见血。

2.2.3沟通技巧的培训以考虑通过上网、查阅资料、个人总结等途径收集沟通技巧的相关知识,并利用业余时间相互交流、切磋,并让沟通能力强的护士选择个例来演练,带动那些沟通能力弱的护士,以增强其沟通技巧。

2.3院感预防 儿科患儿呼吸道疾病居多,做好自身防护及预防交叉感染尤为重要。

2.3.1标准预防 患儿年龄小,机体抵抗力弱,所以做各种治疗和护理时护士要准确做到洗手、戴口罩,掌握正确的洗手方法。因为由医务人员经手传播导致的感染率占总感染率的30%,因此护士一定要掌握正确的洗手方法,让护士反复练习并养成一种习惯,同时也要养成做治疗和护理时戴口罩的习惯。

2.3.2锐器处理 所有锐器的处理应及时、正确地放入专门的容器中,集中于供应室回收。

2.4心理防护措施 首先与患儿及家长建立良好的信任关系。其次,要强化技能,培养健康心理,给护士提供尽可能多的机会,强化护理知识的学习。再次,制定妥善科学的排班制度,尽量让护士在工作时间全身心投入,休息时完全放松。

第6篇:沟通技巧培训范文

回顾4月份的工作历程,我慢慢融入公司,成为公司大家庭的一份子。我常常暗示自己,在工作中一定要坚持自己的选择,不变初心,时刻反省总结,才能不改变初心,坚持自己的选择,坚持最初的梦想。接着,为了实现最初的梦想而战,为了明天的成功而战。下面我将四月的工作总结如下。

工作回顾。本月我参加了公司的员工培训,首先深入学习我们公司的企业文化、红色教育营销、旅游规划、成功人士经验分享。其次,也能让我及时调整自己的心态,更好的完成新员工的角色转变。接着,我们还学习了互联网新媒体营销,学习微信社群和抖音直播的商业实战。最后,我相信自己会将学到的理论运用到实际工作中来,将学到的理论知识指导我今后的工作,是工作能得到进一步的发展。

承蒙领导的厚爱和信任,将“桃源小镇”商业街招商洽谈会的讲解工作和对接沙盘公司的工作交给我,我反复联系演讲稿为了圆满完成领导交给我的工作任务;努力学习沟通技巧避免在与第三方公司沟通的过程中出错。通过一个月的工作我接触了很多以前自己从来没有接触过的工作,我想这是一次很好的学习机会,对我工作上的进步起着巨大作用。

工作中存在的不足。对景区“桃源小镇”的思考不足,只停留在对其概况的了解上,在接下来的工作中我更应该多加思考深入了解“桃源小镇”,不应该只停留在表面上。没有演讲技巧和沟通技巧,演讲过程比较生硬,同时,与人交流时会怯场。针对这两个方面,我需要继续学习演讲和沟通技巧,改掉不好的部分,强化优势点。领导下发的任务和工作事项跟进反馈不及时,在接下来的工作中更应该改掉这种问题,提高工作效率,及时反馈工作进度、情况。

第7篇:沟通技巧培训范文

1.加强教师道德素质培训

提高教师的道德素质,关键是做好医德的培训,通过培训,引导教师树立正确的职业价值取向,让教师主要通过言传身教,凭借人格魅力去教育学生、影响学生。可以聘请院内外知名专家,对教师进行培训,通过教学过程,感受专家的职业素养、得体的仪态举止、温和的语言、周到的服务,以及对学生产生的潜移默化、润物无声的影响。

2.加强教师教学技能培训

教学技能培训关键是做好三个方面的工作,一是开展岗位培训,从教案、授课技巧等方面对教师进行培训。二是安排公开示范课或教学比武,提高专业技能。三是做好传帮带工作,让有经验的中老年教师与年青教师结对,一对一帮扶,提高年青教师的教学技能。

3.加强教师专业技能培训

随着医疗技术的飞速发展,传统的儿科护理技术操作已经不能适应目前临床医疗的进步,又加上医院专科的不断细分,儿科老师特别是年青教师难以应付复杂的临床问题,这就需要聘请经验丰富、技能操作熟练的实训教师对青年教师进行针对性的培训,比如儿科护理中难度较大的头皮静脉注射、静脉留置针的使用、颈静脉、股静脉穿刺等等。

4.加强教师教学质量考评

教师培训过程中,按照培训的目标和要求,对参与培训的教师进行规范化的考核,考核内容涉及教学技能、实践操作和人文素养等等,从而掌握教师培训的效果。

二、加大学生的培养力度

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处于主体地位,如何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创造条件,明确目标,让学生自主学习,这样才真正达到了教学的目的。

1.明确人才培养目标

儿科护理学是一门专业性、操作性都很强的课程,高职院校儿科护理专业教学作为社会儿科护理专业人才培养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是要培养扎实的理论基础和操作技能,能独立完成对儿童的整体护理,有良好的素质和发展潜能的应用型高级儿科护理人才。

2.确立实践教学目标

为培养出应用型、专业型、能力型儿科护理专业人才,我们需要制定如下教学目标:一是具有高度的责任感和职业道德。二是具有积极的进取意识,树立终生学习的意识。三是具有分析和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四是能够熟练掌握儿科护理常用的操作技能。五是具有较好沟通协调、服务等综合能力。

3.加强儿科护理操作技能的训练

第8篇:沟通技巧培训范文

关键词:护患沟通;儿科护理工作;临床应用效果

随着社会形态的不断变化,独生子女成为当今家庭的主要家庭成员组成模式,这就导致家长对子女的关爱和保护意识逐渐增强,对儿科护理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1]。因此,护理人员在儿科护理工作中应掌握更多的沟通和护理技巧,本文选取我院儿科收治的132例患儿为研究资料,并对加强护患沟通在儿科护理工作中的临床价值进行评价,获得较好的临床效果,具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4年5月~2014年10月我院儿科收治的132例患儿为研究资料,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6例。对照组中,男性患儿36例,女性患儿30例;患儿的年龄区间为3.5~11.5岁,平均年龄为(6.34±0.35)岁;住院时间为7~25 d,平均住院为(15.69±2.33)d。观察组中,男性患儿35例,女性患儿31例;患儿的年龄区间为3.6~11.6岁,平均年龄为(6.41±0.36)岁;住院时间为8~26d,平均住院为(16.11±2.08)d。两组患儿在性别、年龄以及住院时间等基本资料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病例纳入标准[2]:①所有患儿均有一定的表达能力,且能够与医护人员进行基本的信息交流和沟通;②所有患儿的住院时间均在5 d以上;③所有患儿意识和认知均处于清醒状态,且无重症疾病;第四,所有患儿家属均同意参与本次研究,在参与前均签署知情同意书。

1.2方法 对照组患儿给予常规护理,具体如下:①向患者家属介绍儿科病房区的规章制度,保持患儿病房内的环境清洁,并定期进行消毒和通风。②定期对患儿测量体温,并记录和观察患儿的体温变化情况。③密切观察患儿的呼吸功能、面部症状以及哭闹原因等,发现异常立即通知主治医生。

观察组患儿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护患沟通护理,具体如下:①加强语言交流:儿科的护理工作中,语言沟通是效果最为显著的常用技巧。由于患儿的年龄偏小,对语言的敏感性较强,因此,在护理工作中护理人员要用温柔的语气和患儿能够理解的语言与患儿交流。同时,护理人员要及时向患儿家属介绍患儿的疾病情况、治疗和护理方案等。②加强非语言沟通:护理人员使用肢体语言和面部表情拉近护患间的关系,并鼓励患儿将自身的感受和想法表达出来。在打针时,可通过触摸患儿的面部缓解患儿的紧张情绪,鼓励患儿积极配合治疗。③娱乐沟通:娱乐沟通时投其所好的一种沟通方式,在临床护理中,与患儿一起娱乐和游戏,并为患儿讲故事、演故事,以此拉近护患距离。

1.3观察指标及评价标准 观察指标:对两组患者的护理纠纷发生率和患儿家属投诉率进行统计和对比。采用本院自制的患者满意度调查问卷进行调查,调查内容包括患者对就医程序、医护人员服务态度、病房环境的满意度等。问卷的满分为100分,80~100分表示非常满意,60~79分表示满意,0~59分表示不满意。

1.4统计学方法 本研究所有数据均采用SPSS 11.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统计,计量资料用(x±s)进行表示,采用t进行检验,技术资料用%表示,采用χ2进行检验,P

2 结果

2.1两组患儿及患儿家属满意度比较 观察组患儿及患儿家属满意度为96.97%,对照组患儿及患儿家属满意度为77.27%,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2.2 两组护理纠纷发生率和投诉率比较 经护理后,观察组的护理纠纷发生率和投诉率均低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

3讨论

在儿科护理工作中,护理人员不仅需要具备高超的专业素养,同时还要掌握必要的护患沟通技巧,例如,语言沟通技巧、非语言沟通技巧以及娱乐沟通技巧。在儿科的临床工作中,将上述沟通技巧应用到实际的护理工作中,可有效降低护理纠纷和投诉的发生率,不仅可提升护理人员的工作效率,同时,也可促进护患关系的和谐发展。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儿及患儿家属满意度、纠纷发生率和投诉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综上所述,在儿科工作中加强护患沟通,掌握并运用合理的沟通技巧可降低纠纷发生率和患儿家属投诉率,提升患儿及患儿家属的满意度,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和应用。

参考文献:

[1]何文杰,邓范艳,王江.在儿科护理操作中加强护患沟通技巧的体会[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3,34(18):2795-2796.

第9篇:沟通技巧培训范文

2少儿馆员阅读指导知识储备调查结果及简要分析根据美国于1997年提出,1999年修订的《公共图书馆儿童服务馆员资格》中对公共图书馆儿童服务馆员的专业资格提出的几项条件〔5〕,笔者总结出少儿馆员在阅读指导方面应具备的四个方面的知识,包括“有关用户群的知识”、“沟通技巧”、“策划及组织活动的能力”以及“专业素养与发展潜能”。有针对性地设计了问卷,作为开展调查的主要工具。通过网络调查与实地走访相结合的方式,笔者对100余名公共图书馆青少年阅览部及少儿图书馆读者服务部的馆员们进行问卷调查,调查结果及分析如下:

2.1样本分析被调查的106名少儿馆员来自全国的19个省或直辖市(如北京、上海、江苏、湖南、湖北、安徽等),覆盖了全国大部分地区,具有较强的代表性。其中,有42位是本科学历,39位是硕士学历,拥有这两类学历的人数占样本总数的76.4%。从学历层次及分布来看,比较符合少儿图书馆阅读指导服务的人才需求。从学历的专业分布来看,拥有图书馆学、情报学、信息管理、教育学、心理学等专业学历的馆员有58位,占被调查人数的54.7%,他们在信息检索策略、信息服务、馆藏发展以及儿童教育与儿童心理学方面具有其中某一领域较为专业的知识,更有在少儿阅读指导方面取得较好服务效果的潜力。

2.2有关用户群的知识用户群的相关知识主要指的是了解少年儿童的身心发展阶段特征、了解并界定少年儿童的阅读需求、为他们创造愉快而便利的阅读环境等。通过调查,我们了解到,被调查者中有38.7%的人认为儿童开始阅读的最佳年龄在2~3岁,34.9%的人认为是4~5岁。而认为0~1岁为开始阅读的最佳年龄者仅占14.2%,也有12.3%的人认为少儿开始阅读的最佳年龄是6~8岁。而在2011年度的中国儿童阅读调查报告中显示,在0~3岁的孩子中,82.18%每天都有阅读需求;4~6岁的孩子中,78.35%每天有阅读需求;7~10岁的孩子中,69.82%每天有阅读需求。通过这个百分比,我们可以发现,孩子年龄越小,“我要读”的阅读愿望愈强烈。〔6〕在国外,科学家们经过科学论证,一致认为,儿童开始阅读的最佳年龄为0~12个月的婴儿期。如英国的“阅读起跑线”(Bookstart)计划是世界上第一个专为学龄前儿童提供阅读指导服务的全球性计划,他们为0~12个月的婴儿专门设计了婴儿包,是印有“阅读起跑线”计划的标志的帆布挎包。这个挎包通常由健康访视员在婴儿出生后的第8个月进行规定检查时带给幼儿的父母。〔7〕德国的教育家也认为,阅读应该从出生开始。从孩子出生,在德国就有诸如塑料书、布之类的书籍,可以带进浴缸,也可以在床上翻阅着柔软的质料来翻看图画。〔8〕在美国,儿童阅读更是受到了政府的极度重视。刚出生的婴儿就可以拥有自己的硬板书(board-books),在摇篮里培养孩子的阅读兴趣。〔9〕但从这次调查中我们可以看到,大部分少儿图书馆员认为儿童开始阅读应在2~5岁之间,比较起英美等发达国家所倡导的从0岁开始阅读,在认识上呈现相对的滞后性,这种认知不利于馆员们在实践中对少儿的阅读指导发挥正确和积极的作用。被调查对象中,认为少儿最喜欢的读物为童话故事、图画书、益智游戏类有87人,占总被调查人数的82.1%;认为少儿最喜欢的读物是手工类和认知类的有16人,占样本总数的15.1%。持这两种观点的人占被调查人数的97.3%,与2011年度的中国儿童阅读调查报告中“最受少儿欢迎的读物类型”调查结果相比较是非常吻合的。说明对于少儿的阅读喜好,少儿图书馆员的认知是符合现状的。与此同时,倾向于为少儿推荐童话故事、图画书、益智游戏类读物的有62人,占58.5%;推荐手工类、认知类读物的有14人,占13.2%;推荐科普百科类、励志成长类读物的有23人,占21.7%;推荐艺术类、传统文化类的有7人,占6.6%。从这两组数据的对比中可以发现,大部分少儿馆员倾向于为少儿推荐他们喜爱的读物类型。但同时,推荐科普百科类、励志成长类、艺术类、传统文化类则上升到30人,占样本总数的28.3%,从某种程度上表明少儿馆员对于科学文化知识普及以及艺术和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视。在新型的阅读方式(如数字电视、网络阅读、电子书等)对少儿的影响方面,106位被调查对象中,有7人认为这些对少儿没有任何影响,他们还是爱看传统的纸质图书;有32人认为有一定程度的影响,儿童们也喜欢利用网络进行阅读;有65人认为有很大影响,他们爱看电视胜过看书,有的甚至只看电视而不看书;还有2人表示不了解。调查结果与2011年度少年儿童阅读调查报告中“动画片以35.45%的比例成为孩子们喜欢的阅读形式之首,传统书籍以18.79位居第二,电脑位居第三”的调查结果基本相符。对于少儿图书馆员在少儿阅读指导过程中给予其指导,96位被调查者认为是必要的,也是重要的。87位被调查者曾有意识地去了解婴幼儿及少儿的心智和身体发展情形,以期更好地针对不同年龄阶段及心智发展情况为他们提供优质的阅读指导服务,有19人否认自己有过这样的经历。针对少年儿童身心发展的情况,75人表示会在少儿利用网络阅读时及时对少儿开展相应的网络道德教育,但有31人没有开展过网络道德教育。这表明大部分少儿图书馆员比较清楚地知道少年儿童在阅读过程中容易遇到各种障碍,认为需要根据其身心发展状况提供相应的指导。

2.3沟通技巧良好的沟通技巧在少年儿童阅读指导的过程中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它主要包括界定与传达儿童需求、与他人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是否拥有主动聆听的技巧等等。本次问卷调查中,在“认真聆听或了解少儿阅读需求并以口头或书面形式向图书馆领导或其他工作人员反映”这一问题上,67位被调查者表示他们是这样做的,还有39位表示从未有过这样的行为。在少儿阅读的过程中给予他们必要的协助,回答少儿提出的相关阅读问题,并为不知道如何挑选读物的少儿进行“如何挑选书籍”的指导方面,有82位会给予孩子们帮助。这两组数据表明大部分少儿馆员对于少儿阅读有主动服务和沟通的意识,但在与少儿进行沟通并获知少儿阅读需求方面,少儿图书馆员还需要进一步培养这种主动沟通的意识。另外,有83人表示他们致力于培养少儿从小具备利用图书馆的习惯和态度,为少儿喜欢到图书馆“看书”和“会看书”进行阅读宣传和指导工作,23人则表示没有。这表明大部分馆员比较明确自己在少儿阅读指导中的角色和定位,并正在为之努力。少儿图书馆员的沟通技巧还表现在应尽量避免与少年儿童、家长及同事等发生任何性质的矛盾,以及如果出现矛盾,如何有效而和平地化解矛盾上。当被调查者被问及在阅读指导或其它阅读服务中是否与少儿、家长、工作同仁或社区民众之间发生过矛盾时,106份答卷中有105份该有效答题,有27人表示曾发生过矛盾,78人表示未发生过矛盾。调查结果表明,少儿馆员的沟通技巧在总体上还存在一定程度的问题。

2.4策划及组织活动的能力开展丰富多彩的各种阅读活动,是激发少年儿童的阅读兴趣、体验阅读带来的成功与喜悦感的一项重要活动形式。少儿图书馆与公共图书馆也常通过组织知识竞赛、阅读经验交流、亲子阅读、征文等活动来推广阅读。在这个过程中,少儿图书馆员策划和组织活动的能力所起的作用是无可替代的,因为优秀的活动策划者和组织者往往能使活动本身更充满吸引人的元素。少儿图书馆员策划及组织活动的能力主要指的是依各年龄层儿童发展兴趣来设计和推广阅读活动、提供符合社区需求及图书馆目标的阅读推广活动等。本问卷主要针对少儿图书馆员策划和组织宣传阅读重要性及方法的活动、阅读推广及阅读经验交流活动、网络阅读基本技能及网络阅读习惯培养等活动的知识和能力而设计。在106位被调查对象中,56人曾策划、组织或参与过符合社区需要及图书馆发展目标的趣味阅读活动、阅读推广活动和阅读经验交流活动。53人曾策划、组织或参与过宣传阅读的重要性以及为少年儿童讲授阅读方法的活动。68位被调查者通过策划和组织活动,让少儿掌握网络阅读所需要的基本技能,如辨别、查找、使用、整理等,并养成良好的网络阅读习惯。从调查结果可以看出,超过一半的少儿图书馆员通过策划与组织各类阅读活动积累了相关的知识与经验,但也有不少少儿图书馆员从未参与过组织与策划阅读活动。因此,少儿图书馆员的组织与策划活动知识和能力还有着较大的提升空间。

2.5专业素养与发展潜能从“专业素养与发展潜能”角度来看,主要考察少儿图书馆员是否具备对阅读发展趋势、新技术使用、儿童发展及教育相关领域的知识,是否能对用户及其阅读要求保持客观的态度,以及是否了解保护用户隐私,个人专业发展生涯中继续教育与相关培训的重要性等。在106位被调查者中,仅42人表示自己浏览过一些较权威的儿童阅读网站以及中国图书馆学会科普与阅读指导委员会推荐的少儿阅读书目,并结合本馆少儿读者的实际需要推荐给他们。表明只有小部分少儿图书馆员会跟随社会的发展为少年儿童提供符合社会主流价值观的书目,而大部分的馆员做得还远远不够,甚至不具备这种意识。在保护用户隐私方面,总体情况较为乐观。91人表示会为与其沟通过的少儿或家长隐私保密,5人表示不会,8人表示也许会保密,2人表示不知道自己是否会为其保密。阅读指导方面的继续教育与相关培训对于少儿图书馆员在个人专业生涯发展中的作用是很大的。但在106位被调查者中,只有21人表示曾接受过有关儿童心理学、少儿早期阅读教育理论等方面的继续教育或培训,而大多数被调查者(86人)表示自己没有接受过此类培训或继续教育。这说明我国的继续教育与培训还处于缺位状态,没有达成规模效应,不利于少儿图书馆员的自身发展和自我实现,更不利于他们在实际工作中对少年儿童阅读作有效的指导。对于“阅读指导知识中,哪几类知识最为重要”这个问题,有76人认为阅读指导方面的“如何教与学”的知识最为重要,48人认为策划和组织活动的知识最重要,89人认为掌握儿童心理学的知识最重要,86人认为沟通技巧方面的知识(包括沟通语言的选择、沟通技巧的使用等知识)最重要,29人认为图书、情报、教育学等专业知识最重要。我们得出结论,大部分少儿馆员认为对于阅读指导,各类知识的重要性从重到轻依次排序如下:儿童心理学知识———沟通技巧方面的知识———阅读指导(如何教与学)的知识———策划和组织活动的知识———图书、情报、教育学等专业知识。对于被调查者最缺乏哪些类型的知识,40人认为自己缺乏阅读指导方面(如何教与学)的知识,48人认为最缺乏策划和组织活动的知识,76人最缺乏儿童心理学方面的知识,43人最缺乏沟通技巧方面的知识(包括沟通语言的选择、沟通技巧的使用等知识),18人认为自己最缺乏图书、情报、教育学等专业知识。其中,儿童心理学知识是认为自己最欠缺的知识,其次是策划和组织活动的知识、沟通技巧方面的知识、阅读指导方面(如何教与学)的知识、以及图书、情报、教育学等专业知识。有关少儿图书馆员的专业培训可以通过多种方式进行,主要包括正规的大学教育、继续教育、短期培训班、在职培训等。本次调查中,27人表示愿意通过正规的继续教育(如教育学、心理学、文学教育等)来增加其阅读指导技能,44人选择在职的培训(如专业会议、专家讲座等)方式,20人想通过短期培训班的方式来增加其阅读指导技能,有14人愿意通过其它方式,如与其他馆员之间面对面交流等方式来做到这一点,还有1位被调查者未表明自己的态度。这说明在职培训(如专业会议、专家讲座等)是最受大家青睐的培训方式,正规的继续教育与专业短期培训班也较受大家欢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