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安全制度范文

安全制度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安全制度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安全制度

第1篇:安全制度范文

二、食品经营者必须遵守本制度。

三、列入进货查验的食品,是指消费者经常食用的食品,包括肉、禽、畜,粮食及其制品,蔬菜、水果,奶制品, 豆制品,饮料和酒类等食品。

四、经营者购进食品时,应查验证明供货方主体资格合法的有效证件,并按批次向供货方索取证明食品质量符合标准或规定以及证明食品来源的票证,并保存原件或者复印件。

需要查验和索取的具体票证,由《食品索证索票制度》作出规定。

五、 经营包装食品的,要对食品包装标识进行查验核对,内容包括:

(一)中文标明的商品名称,生产厂名和厂址;

(二)商标、性能、用途、生产批号、产品标准号、定量包装。

(三)根据商品的特点和使用要求。需要标明的规格、等级、所含主要成分和含量;

(四)限期使用商品的生产日期、安全使用期(保质期、保存期)和失效日期;

(五)对使用不当、容易造成商品损坏可能危及人身、财产安全的食品的警示标志或中文警示语。

六、食品经营者经营的农产品及其他散装食品,法律法规规定必须检验或者检疫的,经营者必须查验其有效检验检疫证明,未经检验检疫的,不得上市销售。法律法规没有明确规定的,应经有关产品质量检测机构检测合格才能上市销售。

七、经营者应经常检查食品的外观质量,对包装不严实或不符合卫生要求的,应及时予以处理,对过期、腐烂变质的食品,应立即停止销售,并进行无害化处理。

八、经营者按照食品广告指引购进食品时,要注意查验是否有虚假和误导宣传的内容。

九、市场开办者应配备相应的检测设施,对在市场内销售的食品进行自检,经检测合格才能上市销售,并登记检测结果存档备查。

第2篇:安全制度范文

第1条安全检查是治理整顿、建立良好的安全环境和生产秩序、做好安全工作的重要手段之一。要坚持领导和群众相结合、普遍检查与专业检查相结合、检查与整改相结合的原则,做到制度化、经常化。

第2条安全检查必须有明确的目的、要求和具体计划,必须建立有各级领导负责和有关人员参加的安全检查组。

第3条安全检查的内容:查思想、查领导、查制度、查管理、查隐患。检查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物的不安全状态。

第4条各级检查人员有权要求受检单位报告其安全工作情况,提供有关资料,有权要求配备陪检人员,有权调查、询问及召开座谈会,有权制止违章指挥及违章作业,对重大隐患有权提出限期整改的要求及意见,对工作不配合甚至蓄意对抗检查者,有权提出处理意见。

二、组织形式

第5条公司安全检查由生产副经理组织协调,安全及各职能部门负责人参加,每年不少于四次;车间负责组织每月检查,每周抽查;班组负责每日检查。

第6条安全检查采取日常、定期、专业、不定期四种检查方式。

第7条安全检查内容:

l、日常安全检查

(1)生产岗位的班组长和工人,应严格履行岗位安全生产责任制,进行交接班检查和班中巡回检查;

(2)非生产岗位的班组长和工人,应根据本工种、岗位的特点,在工作前和工作中进行检查;

(3)公司领导检查各自管辖部门每月至少两次,其他部门负责人和安全管理人员,在各自的职责范围内,经常深入管辖区域、生产岗位和施工现场进行安全检查,发现隐患,应及时督促解决。

2、定期安全检查

(1)季节性安全检查:由生产副经理负责组织带领安全及各部门负责人进行春检、秋检,或者根据上级要求进行检查。夏冬季节安全检查,根据情况可由安全部门组织进行。

a、春季安全大检查:防外力破坏、防雷、防雨、防小动物以及查处违章、“两票三制”、消防动火管理等检查;

b、夏季安全大检查:以防暑降温、防雷、防风、防汛为重点;

c、秋季安全大检查:按照上级要求进行对安全生产管理、劳动安全与作业环境、设备及季节性事故预防、防火防爆、防洪防汛等几方面的重点检查;

d、冬季安全大检查:以防火、防冻、防寒、防小动物为重点。

(2)节假日安全检查:由各车间、处室自行组织元旦、春节、五一、国庆节前检查,并将检查结果报安环处。必要时,由生产副经理组织进行节前检查。

节假日前,对公司值班干部安排、岗位人员轮值安排、检修任务计划、劳动保护品佩戴使用以及关键设备、备用设备、要害部位、防火防爆、防事故、防盗窃和信息联络、应急方案、救援物资等检查为重点。

3、专业性安全检查

专业性检查分别由生产副经理组织协调,生技部门及各部门负责人参加,每年不少于两次。

(1)检查防火、防爆、防毒、用火管理及消防设施等;

(2)检查安全设施,人身安全防护、劳动保护设施、器具,如通风、除尘、防噪声设施,检查各类安全警示标志等;

(3)检查电气仪表、设备绝缘、防爆、防触电、防雷、防污闪、防静电接地;

(4)检查锅炉、压力容器、高温管道、机械动力设备、厂房建筑、运输车辆、安全装置、化学危险品、电动工具、起重搬运工具、特殊工具及用具等;

(5)检查设备、仪表、热工保护、安全联锁、报警仪器、安全附件等;

(6)检查运行操作、工艺检修过程中的“三违”,习惯性违章现象等;

(7)检查设备的使用、维护、保养情况,热力系统设备有无跑、冒、滴、漏、堵、串,电气系统有无振动、异音、异味、火花、放电现象等;

(8)检查各项外委、外包工程现场施工等;

(9)检查文明生产、环境卫生等。

4、不定期检查

根据实际情况,可由公司或安全部门组织、车间(专业)自行组织进行检查。

检查机组设备的大小修、临时检修,新、改、扩建装置的建设与投产,现场各类重要施工项目和安全措施,临时安全措施情况;还可根据工作安排进行临时性专业检查及生产出现问题时必须组织的安全检查。

三、隐患整改

第8条各级安全检查,必须认真做好记录,对查出的隐患应逐项研究,制定整改方案,按三级管理(公司、车间、班组)逐项落实整改措施,能整改的立即整改,不得拖延。

第9条对查出的隐患要做到“三定”(即定措施、定专人、定期限),“三不交”(即班组能整改的不交到车间,车间能整改的不交到公司,公司能整改的不交上级)。

第10条凡查出的重大隐患在未彻底解决前,各单位应采取有效的防范措施,安全、技术部门应监督执行。

第11条暂时不能整改的项目,除采取有效防范措施外,应列入安措、技措或检修计划,限期解决。

第3篇:安全制度范文

在工作中,我参加了数次食品安全大检查,尽可能的排除了各种各样的安全隐患,但也目睹了一些让人失望的安全事故,在工作和学习中,我对我国的食品安全保障制度有了一些浅薄的思索。

一. 2008年的三聚氰胺事件掀起了民众对食品安全的质疑,促使了监管制度的根本创新

1.1事例

2008年9月被公开披露的三聚氰胺事件对中国经济与社会的冲击波不亚于汶川地震,堪称我国社会经济生活中的一次“大地震”。

1.2事例反映出问题

1.2.1三聚氰胺事件严重损害了民族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消费者是弱势群体,儿童消费者又是弱势群体中的弱势群体。

1.2.2导致了企业产品安全度的诚信株连,包括企业内部的产品之间的诚信株连、纵向的行业株连和横向的地域株连,并导致了行业的重新洗牌。

1.2.3贬损了企业和企业家的社会责任品牌。

1.2.4严重打击了消费者的消费信心,致使不少消费者持币待购,制约了食品产业的可持续健康发展。

1.2.5充分暴露了我国现行食品安全监管制度的巨大漏洞以及食品安全监管部门监管能力的严重缺失。

1.3由此引发的食品安全制度改革

1.3.1三聚氰胺事件的爆发为当时立法机关审议和修改《食品安全法》提供了经典的反面立法参考资料。为进一步落实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提高食品安全度,保障公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推动我国食品产业的健康发展,《食品安全法》在要求食品企业诚信经营、要求行业协会严格自律、鼓励公众理性消费、鼓励社会监督的同时,将创新食品安全监管制度、加大政府对消费者的保护力度作为该法的重中之重。

二.建立信息共享、快捷高效、无缝对接的全程食品安全监管体制

2.1食品监管现状

2.1.1由于食品安全涉及食品生产、加工、储藏、运输、流通和消费等诸多环节,任何一家监管部门都难以单独承担安全监管的重责大任。

2.1.2在“一个部门管不了”的情况下,现行食品安全监管体制被迫选择了多家部门分段监管的思路。农业部门负责初级农产品生产环节的监管,质检部门负责食品生产加工环节的监管,工商部门负责食品流通环节的监管,卫生部门负责餐饮业和食堂等消费环节的监管,食品药品监管部门负责对食品安全的综合监督、组织协调和依法查处重大事故。

2.1.3分段监管体制虽然有助于督促相关部门各司其职,避免“一个部门管不了”的现象,但也出现了“多个部门管不好”的弊端:监管部门之间既存在着监管重复,也存在着监管盲区。在消费者投诉产品质量问题后,对食品安全风险评估、食品安全标准制定、食品安全信息公布等不属于任何一个环节的事项,由哪个部门负责并不明确,客观上又产生了部门职能交叉、问责不清的严重问题。由于职责分工不清,有些部门在小集团利益的驱使下,采取了“有利就抢着管,无利就让着管”的实用主义思维,必然削弱监管部门的监管效率,甚至贻误最佳监管时机。

2.2为彻底打破“一个部门管不了、多个部门管不好”的恶性循环,《食品安全法》在坚持和完善多龙治水、分段监管体制的同时,要求建立信息共享、快捷高效、无缝对接的全程食品安全监管体制。

2.2.1《食品安全法》第4条第2款和第3款规定:“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承担食品安全综合协调职责,负责食品安全风险评估、食品安全标准制定、食品安全信息公布、食品检验机构的资质认定条件和检验规范的制定,组织查处食品安全重大事故。国务院质量监督、工商行政管理和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依照本法和国务院规定的职责,分别对食品生产、食品流通、餐饮服务活动实施监督管理”。就地方层面的监管职责分工而言,该法第5条第2款规定:“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依照本法和国务院的规定确定本级卫生行政、农业行政、质量监督、工商行政管理、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的食品安全监督管理职责。有关部门在各自职责范围内负责本行政区域的食品安全监督管理工作”。

2.2.2为充分发挥地方政府对当地食品企业的监管资源优势,地方政府要对本行政区域的食品安全监管负总责。《食品安全法》第5条第1款和第3款规定:“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统一负责、领导、组织、协调本行政区域的食品安全监督管理工作,建立健全食品安全全程监督管理的工作机制;统一领导、指挥食品安全突发事件应对工作;完善、落实食品安全监督管理责任制,对食品安全监督管理部门进行评议、考核。上级人民政府所属部门在下级行政区域设置的机构应当在所在地人民政府的统一组织、协调下,依法做好食品安全监督管理工作”。

2.2.3贯彻《食品安全法》的关键是,一手抓监管分工,一手抓监管合作。换言之,既强调每家监管部门依法勤勉、权威高效地履行各自法定职责;又强调监管部门之间信息共享、监管联动、无缝对接,最终全面建立360度全方位、24小时全天候地覆盖各种食品生产加工、流通和消费环节的合作监管体制。与监管分工相比,监管合作更具挑战性与艰巨性。

3.为了更加准确实时保障食品安全,应当废除食品免检制度

3.1食品免检制度本身的危害极其严重。

首先,监管者放弃了对免检商品的监管职责。质量存有瑕疵甚至危险的商品,只要有免检招牌,即可一路绿灯,畅通无阻。二是企业放弃了自律。既然监管者都不再检查,企业何必自己跟自己过不去。公司的大股东、经营管理层乃至一线员工都会放松自律监管。三是助长了同行企业之间的不公平竞争。在免检招牌的庇护下,价高质次的免检商品招摇过市,而使没有免检招牌的同价质优商品举步维艰。四是误导了广大消费者的理性选择。许多消费者存在从众心理,对监管者免检的劣质商品自然也是深信无疑。

3.2其实,免检制度设计本身的逻辑漏洞百出。因为,一个企业昨天诚信,并不代表今天诚信、明天继续诚信;一个企业昨天生产的商品合格,也不代表该企业今天和明天生产的商品依然合格;为了更加准确实时保障食品安全,《食品安全法》弘扬了勤勉行政的立法理念。废除了食品免检制度,强化了食品检验力度。

4.落实食品安全监管制度的核心要义是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

4.1要落实食品安全监管制度,必须牢固树立发展与规范并重的理念。

食品安全监管部门在运用国家公权力介入市场时,要完整科学准确地把握规范与发展之间的辨证关系,把规范贯穿于食品行业发展的全过程。食品行业只能在规范中发展,在发展中规范。必须强调边发展、边规范。要彻底扭转“重发展、轻规范”, “先发展、后规范”,“只发展、不规范”的错误理念和做法。一些地方和部门片面放松对食品安全的监管活动,结果不是保护了市场,而是害了市场。

4.2要落实食品安全监管制度,必须牢固树立公平与效率兼顾的理念。

公平与效率既有差异、冲突的一面,也有相容、共生的一面。在和谐的食品市场中,公平价值与效率价值同等宝贵。公平培育效率,效率成就公平。食品安全监管越严密,食品生产经营者越能慎独自律,食品市场越具有活力。

4.3要落实食品安全监管制度,必须牢固树立监管与服务相统一的理念。

作为新时代的执法队伍,监管部门既要尽量尊重市场主体自治与市场自律,鼓励食品生产经营的创新活动,充分发挥市场手段和民事责任手段在恢复市场秩序方面的积极作用。又要充分运用行政核准权限、行政监督权限、行政调查权限、行政处罚权限、行政调解权限,维护公平、公正、公开的市场秩序,制止和打击损害消费者合法权益的违法犯罪行为。

4.4要落实食品安全监管制度,必须牢固树立监管与维权相统一的理念。

监管与维权既有区别,也有联系。监管是手段,维权是目标。食品安全监管的实质是遏制食品生产经营者的不法行为,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利。在消费者诸多维权手段中,行政保护力度最大、成本最低。因此,食品安全监管必须与维权有机统一起来。维权的需要延伸到哪里,监管的阳光就应照射到哪里。这是贯彻和捍卫平等原则的需要,也是维护社会公共利益的要求。

第4篇:安全制度范文

各市州政府于每年1月5日前,将本市州上一年度道路交通安全工作情况书面报告省人民政府,同时抄送省道路交通安全委员会各成员单位。

(一)专报的主要内容

1、贯彻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规、政策和国务院、省政府有关决定的情况;落实全国道路交通安全工作部际联席会议和省道路交通安全委员会工作部署情况;开展预防道路交通事故工作情况,内容包括工作部署、措施、效果、经验和存在的主要问题等。

2、道路交通安全形势及道路交通事故情况分析,影响道路交通安全的突出问题。

3、新的一年加强和改进道路交通安全工作的意见。

4、道路交通安全的其他重大事项。

(二)专报的评价

由省道路交通安全委员会对各市州政府的专报做出评价,报省人民政府。评价的主要事项:

1、是否认真贯彻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规、政策和全国道路交通安全工作部际联席会议及省道路交通安全委员会工作部署,相关职能部门是否采取了具体措施,实际效果如何。

2、道路交通事故增减幅度及死伤比情况,群死群伤道路交通事故是否得到遏制。

3、对道路交通安全形势分析是否准确,对影响道路交通安全的突出问题及原因查找是否准确。

4、预防道路交通事故的措施是否具有针对性和可行性。

二、特大道路交通事故检查制度

凡发生一次死亡10人以上特大道路交通事故的,或者一年内发生3起一次死亡5人以上特大道路交通事故的,市州政府要向省人民政府作出检查。

(一)检查的时限和方式

发生一次死亡10人以上特别重大道路交通事故的,市州政府要在事故发生后20个工作日以内,向省人民政府上报书面检查报告;一年内发生3起一次死亡5人以上特大道路交通事故的,市州政府要在第三起特大道路交通事故发生后的20个工作日以内,向省人民政府上报书面检查报告。检查报告同时抄送省道路交通安全委员会各成员单位。

(二)检查的主要内容

1、道路交通事故的基本事实。包括: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道路名称、路段、行驶方向)、经过、形态、人员伤亡及财产损失情况等。

2、事故发生后接警、出警及组织施救、现场处置情况。

3、道路交通事故的直接原因,包括驾驶人的违法行为、交通意外等。

4、肇事和受损机动车驾驶人的基本情况:姓名、性别、年龄、驾驶证的取得、违法行为记录等。

5、肇事和受损机动车的情况,包括登记、检验记录等。

6、交通事故责任认定。

7、道路交通事故的间接原因及交通安全管理各环节存在的问题。

8、对交通肇事行为人、相关责任单位和责任人追究刑事或党纪、政纪责任的情况。

9、整改措施

(三)检查报告的审查

发生一次死亡10人以上特别重大道路交通事故的,按照《特别重大事故调查程序暂行规定》,由省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牵头,对市州政府的检查报告做出审查,报省人民政府。

发生3起一次死亡5人以上特大道路交通事故的,由省道路交通安全委员会对市州政府的检查报告做出审查,报省人民政府。审查的主要事项:

1、道路交通事故的事实是否清楚、证据是否确凿、定性是否准确、责任是否分清、适用法律是否正确。

2、事故的直接、间接原因是否查清,交通肇事行为人、车辆所有人和相关部门领导及有关人员责任是否查明,并予以追究。

3、对道路交通事故责任人员依照有关规定追究刑事或党纪、政纪责任的意见是否恰当。

第5篇:安全制度范文

二、与工作无关的外单位人员原则上不准进入办公楼。(群众来访或来局办事人员除外)。禁止外单位人员使用我局水、电,如发现门卫人员私自离岗或外来人员使用我局水、电,则追究门卫人员的经济责任。

三、门卫人员建立夜间巡视制度,并做好晚间来客登记,发现异常情况应及时制止和报警;否则发生失盗案件,要追究门卫人员的责任。

四、门卫及各科、定下班前必须坚持关好办公室和走廊门、窗,关好水、电。发现门、窗、水、电或锁具等损坏应及时报告局办公室。

五、全局人员必须服从安排,坚持节假日值班制度,按时在值班室值班,值班人员要协助门卫做好保卫工作。否则发生失盗等事故则追究部门负责人和值班人员的责任。

六、各部门办公室不要存放现金。个人钱、物被盗一律自行承担。

七、加强文件、档案及设备的管理。各部门要明确专人,负责文件、档案和贵重器材和保管,登记造册不得遗失或损坏。已办理完毕的文件和档案应及时交打字室或档案室存档。档案室和打字室未经允许不得随意进入。禁止在档案室和打字室内抽烟、闲谈。否则发生文件、档案及设备遗失、损坏等事故,则追究打字室、档案室和当事人的责任。

关于接待工作的规定

为保持和发扬艰苦奋斗、勤俭建国的优良传统,加强廉政建设,热情做好接待工作,现结合实际情况,就我局接待工作制定如下规定。

一、接待工作应遵循热情、礼貌、节俭、适度的原则,达到有利于工作,有利于为经济建设服务的目的。

二、凡外来人员到我局联系工作确需安排就餐的,一律由局办公室统一安排。各科、室对口接待就餐的,必须先填写《接待就餐通知单》,部门负责人签字,报分管局长批准,由局办公室统一安排就餐。特殊情况因来不及填写《接待就餐通知单》的,可先安排就餐,事后予以补填通知单,并报分管局长批准。

三、本局内部开会,不安排就餐。特殊情况需要就餐的,经批准后安排。

四、安排外来人员就餐,原则上实行职务对等接待的原则;接待陪同人数不得超过来客人数,坚决杜绝来客少陪客多的不良现象。

五、接待就餐费报销,由经办人、证明人署名后,经办公室审核用餐签字单和票据,报局长批准后方可报销。

六、正常的业务工作和会议不安排香烟招待。召开的座谈会、茶话会及接待需要香烟,应本着文明节俭的精神,经办公室负责人同意后领取。

第6篇:安全制度范文

为认真贯彻执行党和国家的各项安全方针、政策、法令、规定和落实省、市各项安全措施的指示、决议,结合单位实际情况,制定本安全制度,并检查执行情况。

一、单位要不定期举行防火、防盗等日常性安全教育和法规性安全知识教育,真正做好安全防范工作,使单位各项安全工作真正做到防患于未然。

二、全体工作人员应有高度的安全防范意识、提高警惕,严格遵守各项安全规章制度,以确保单位财产及单位全体工作人员的安全。

三、各办公室门与办公桌的钥匙应随身携带,不得转交他人使用。严禁将钥匙交给亲友使用。

四、严禁在办公室内使用电炉、酒精炉、热得快等有隐患性的工具,确因工作需要使用的,应符合安全操作使用要求。

五、冬季取暖应注意安全、小心谨慎,积极消除一切安全隐患,防止煤气中毒、火灾、触电等事故发生。

( )六、各办公室应安排好节假日值班,注意及时关好门窗,检查关闭各处电源、及时开关电灯、电扇、电脑、饮水机等。平时下班也要加强检查。

七、办公室人员离开办公室时,应将保管的柜子与办公桌抽屉锁上,每天下班最后离开者应关好门、窗、橱、柜,并关闭所有电器电源。

八、妥善保管好公、私现金及贵重物品,白天不得将贵重物品及存有现金的包、袋等随意置放在无关锁的地方,谨防失窃。

九、严禁携带易燃、易爆等相关物品到办公场地。

为认真贯彻执行党和国家的各项安全方针、政策、法令、规定和落实省、市各项安全措施的指示、决议,结合单位实际情况,制定本安全制度,并检查执行情况。

一、单位要不定期举行防火、防盗等日常性安全教育和法规性安全知识教育,真正做好安全防范工作,使单位各项安全工作真正做到防患于未然。

二、全体工作人员应有高度的安全防范意识、提高警惕,严格遵守各项安全规章制度,以确保单位财产及单位全体工作人员的安全。

三、各办公室门与办公桌的钥匙应随身携带,不得转交他人使用。严禁将钥匙交给亲友使用。

四、严禁在办公室内使用电炉、酒精炉、热得快等有隐患性的工具,确因工作需要使用的,应符合安全操作使用要求。

五、冬季取暖应注意安全、小心谨慎,积极消除一切安全隐患,防止煤气中毒、火灾、触电等事故发生。

六、各办公室应安排好节假日值班,注意及时关好门窗,检查关闭各处电源、及时开关电灯、电扇、电脑、饮水机等。平时下班也要加强检查。

七、办公室人员离开办公室时,应将保管的柜子与办公桌抽屉锁上,每天下班最后离开者应关好门、窗、橱、柜,并关闭所有电器电源。

八、妥善保管好公、私现金及贵重物品,白天不得将贵重物品及存有现金的包、袋等随意置放在无关锁的地方,谨防失窃。

第7篇:安全制度范文

为保证学校教育教学的正常秩序,保证师生人身安全和学校财产安全,切实抓好安全工作,根除安全隐患,特制订本制度。

1、建立学校安全隐患台账,是加强学校安全管理工作的重要制度,是落实科学发展观、体现以人为本、均衡教育发展的一项重要举措,是构建和谐平安校园的重要内容。其目的在于从制度上保证学校安全管理工作的领导、部门责任的落实,安全隐患整治工作的跟踪问效和责任追究,有计划、有步骤地消除学校安全隐患,有效防止学校安全事故的发生,推动学校和谐、持续、健康发展。

2、学校安全隐患排查工作,由学校安全工作领导小组按有关规定安排专人排查;各排查人员必须有高度的警惕性和强烈的责任感、使命感,按有关安全规章及学校规定高质量完成工作任务、责任目标。

3、学校安全管理台账是一项系统性工程,有人员机构、检查资料、管理制度、工作措施、文件、会议纪要、整治报告单和整改通知书等构成。

4、根据学校实际情况,一般应安排排查以下部位,并明确排查责任人:

(1)校舍安全隐患排查;

(2)食物、饮用水安全检查;

(3)用电及消防安全隐患排查;

(4)学生公寓安全隐患排查;

(5)体育场馆及体育器材安全隐患排查;

(6)校园及周边安全隐患排查;

(7)其他安全隐患排查(栏杆、书架及其他公共设施)。

5、安全隐患排查人员,又不是安全管理责任人,因此消除安全隐患的重点是做好安全防范工作,要根据各岗位的特点,想法保证学校设施设备、食品、饮用水的安全性。

6、排查工作采用轮流密集排查方式进行,排查人员根据排查对象的特征确定排查时间。

7、排查责任人在排查时要认真仔细,不能有任何疏漏,除不可抗原因外,出现安全事故,追究排查责任人的责任。

8、排查责任人在排查时要作好记录,有险情隐患应及时向校长汇报。自己可以处理的应及时消除隐患,不能应急的应及时提出处理方案,交由学校讨论解决。重大险情学校应及时向上级报告。

9、具体负责学校安全工作的副校长必须制订好相关的安全管理制度,做好检查督促工作;政教主任负责学生安全教育和安全管理,并收集好有关资料;总务主任负责安全隐患的排查与排除。未履行好自己的职责,造成安全事故的,由责任人直接负责。

第8篇:安全制度范文

二、上班前,严禁喝酒。违者责令退出工地,处以20元的罚款并扣发当天工资、奖金。

三、上班时,必须带安全帽,佩带上岗证及统一服饰,高空作业必须使用安,全国公务员共同天地全带。违者处以20元罚款,并责令其按要求佩带整齐后再上班。

四、各队、处必须严格按操作规程进行操作,如有违反者,罚款20元,如因违反操作规程而造成人身伤亡,责任自负,并对负责人处以100—500元罚款。对直接现任责任者扣发全年奖金,并给予行政处罚,直到追究法律责任。

五、汽油及氧气、乙炔的仓库必须配好灭火器(且必须保证正常使用),严禁在操作现场吸烟,如因吸烟或电器焊操作不当引起火灾,对当事人和队、处负责人处以火灾损失的20%罚款,并给予行政处分。

六、严格按《用电操作规程》进行操作,非专业电工不得私自接电;电缆必须埋在地面70cm以下或高出地面3m以上,配电盘要安全可靠,如有违者,扣发该队、处20元/次;统一配置的配电盘必须爱惜使用,不用时随手关闭,如不关闭扣发使用者20元/次。

七、机械操作人员根据《机械管理规定》定期对机械进行保养、检修和维护。如因操作不当,保养不到位而造成的损失,对操作人员处以损失的50%的罚款。

八、本规定自布之日起执行。

事故档案管理制度

一、事故档案由办公室负责人保管。

二、事故档案原始资料要妥善保存,精心管理。

三、须给上级或有关部门提供资料时,要如实、全面提供,不得隐瞒不报。

四、事故档案要做为永久档案管理,不准丢失或毁坏。

安全生产检查制度

为配合执行好安全生产责任制度,特制定如下安全生产检查制度:

一、检查内容:安全生产检查领导小组负责检查施工现场的《安全生产的责任制度》的执行情况。

二、检查时间:检查小组成员执行值班制度,每天在全线施工现场检查;检查小组每周不定期检查一次。

三、检查对象:项目部所属各施,全国公务员共同天地工处、队及班组。

四、结果评比:检查领导小组每周把检查结果汇总进行张榜公布,对不达标的单位限期整改,同时对负责人罚款200元。

事故隐患整改制度

一、发现事故隐患要及时向项目部反映,不得隐瞒。

二、对能及时整改的事故隐患,自接安全生产领导小组通知后,立即整改,不得延误。

三、对限期整改的事故隐患,要在限期内整改完毕,否则对负责人或责任者处以500元以上罚款。

四、事故隐患整改要有记录,及时上交项目部备案。

第9篇:安全制度范文

 

从某种程度上来讲,会计制度体系信息化符合时代的发展,不仅仅将会计工作流程相对的简单化,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会计审计工作的效率。但是,在会计制度体系不断发展的过程中,信息安全成为每一个会计工作极为关注的话题。近年来,会计信息大量外泄的现象,企业在经济投资的过程中,造成了一定上的损失,同时也严重阻碍了我国中小企业的发展。在这样的情况下,我国会计制度体系下的信息安全的问题已经逐渐的被提上的日程,引起了我国相关部门的重视,也是本文主要讨论的重点。

 

一、会计制度体系下的信息安全的现状

 

(一)计算机配置等因素

 

进入二十一世界以后,我国逐渐的走向信息化时代。因此在会计制度体系运行的过程中,与计算机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会计工作人员往往会将的大量的会计信息存储在计算机中,那么这样看来,计算机的配置是尤为重要了。计算机的配置较高,对会计信息也是一宗良好的保障。但是,由于我国中小企业的发展规模较小,流动的资金不足,计算机的配置较低,在系统在运行的过程中,很容易出现的故障,这样就会计信息的安全带来了一定程度上的影响,导致会计信息在系统出现故障的时候,将大量的信息流失,导致企业在一定程度上经济遭受到损失。

 

(二)相关软件的不完善

 

随着我国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会计软件的种类也越来越多,例如:用友、金蝶、速达、浪潮、管家婆、新中大、金算盘等,尽管会计的软件的种类不同、名称也有所不同,但是在操作的过程中,基本上的操作步骤是大致相同的。因此,工作人员在利用会计软件进行工作的过程中,对软件并没有进行的过多的了解,对会计软件细节没有进行细致的掌握,这样在实际的工作中就会产生一定的程度上的影响,使工作效率没有达到预想的效果,甚至在会计下面的工作中,会产生连环的效应。这样会直接影响工作人员在进行会计工作的过程中,当工作人员将相关数据进行存储的过程中,在不同的软件的控制下,就会出现的各式各样的结果,这样的情况发生不仅仅影响了会计工作人员的工作效率,也直接的影响了会计信息的真实、准确,在一定程度上给会计信息带来了安全隐患,影响了企业的经济决策。

 

(三)工作人员缺乏工作素养

 

由于我国的一些中小企业的发展规模较小,没有足够的人员配置。因此,在我国一些中小企业中,会计工作人员没有良好的工素养,在工作的过程中缺乏一定程度上的专业性,从而造成工作人员在会计工作的过程中,对会计工作的流程掌握的不够,对会计软件的种类和应用没有进行足够的了解,在进行数据输入的过程中,经常出现混乱的现象,并且由于检查的力度不够,这样不仅仅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工作效率,同时会计信息的安全也无法得到有效的保障。

 

二、加强会计体制体系下的信息安全的策略

 

(一)加强会计工作人员的工作素养,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会计信息是为企业在进行经济决策过程中重要的参考依据,起到重要的作用。因此,企业应当对会计人员进行定期的培训,加强的会计人员的工作素养,不断的提高会工作人员对相关软件的运用能力,加强对会计工作流程的掌握,这样可以在最大程度上减少了人为因素造成了会计信息安全问题。另外,在加强工作人员培训的同时,也要将招聘的门槛设高,应高薪聘请专业的会计人才,并持有会计证开可以正式的上岗,这样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起到带头的作用。同时,在工作的过程中,也要对会计的信息进行准确的分析和研究,这不仅仅可以对企业在经济决策的过程中起到重要的帮助,同时工作人员在分析讨论的过程中,也是对自己工作能力的一种提高。

 

(二)对先关的设备进行完善

 

在会计工作的过程中,计算机是现代化会计工作的重要工具。因此,会计信息对计算机的配置是尤为重要。在我国的一些企业为了减少的经济的投资,对设备的更新都是不太关注的,这样就会给会计信息带来的安全隐患。因此,在企业会计体系发展的过程中,应当对较为陈旧的设备进行更新,配置一些相对软件过硬的设备。另外,企业也要建立专门的计算机维修部门,对企业正在运行的计算机进行定期维护,并定期检查计算机的安全防护系统,避免病毒的侵害,维护了计算机系统、配置的安全,保证了企业计算机的正常使用,为会计信息的安全提供重要的保障,提高了企业的经济效益。

 

(三)完善会计制度,设置统一的会计软件

 

工作人员在进行会计工作的工程中,制度是规范工作行为、流程的准则,具有一定的统一性、规范性。因此,企业应当对会计制度体系不断的进行创新和完善,加工作人员的统一性,尤其是会计软件。企业在完善过程中,要有效的利用监督等机制,这样可以帮助企业及时的了解工作人员在日常工作中的情况,并将工作人员的工作流程、行为变得透明化。并且要制定一些惩奖的机制,对于工作较为突出的员工,要给予一定程度上奖励,这样可以调动工作人员在工作中积极性。另外,在也要对会计软件进行统一,避免工作人员在使用的会计软件也是有所不同的,要规定使用同一种的软件,这样对人员在进行交接过程中,也提供了极大的方便,同时也可以在最大程度上保证了会计信息的质量,为企业在进行经济决策的过程中,提高了高质量的参考依据,促进了我国中小企业的发展。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本文对会计制度体系下的信息安全问题进行简单的介绍,并针对我国会计制度体系发展的现状,提出了一些建议,要不断的完善会计制度,对相关的工作设备要进行定期的检查,同时也要提高工作人员的工作素养,这样可以在最大程度上对会计信息的安全,提供了保障,提高了我国中小企业的经济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