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产业结构调整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产业基金 产业结构调整 高新技术 扩大内需 金融市场 国企改革
一、我国发展产业基金的必要性
产业投资基金是通过向社会发行基金募集资金,交由专业投资基金管理公司运作,分散投资于不同的实业项目,收益按投资分成的金融工具。产业投资基金将成为我国基础设施和基础产业以及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一种新的低成本的筹融资工具。在我国目前的经济环境中,发展产业基金既具有可行性,又具有必要性。
1.宏观经济形势发展的客观要求
在西方发达国家,利用产业投资基金融资来带动基础设施和高科技发展已是一条成功的经验。当前我国发展产业投资基金,培育基金市场中青睐于特殊产业的投资者,尤其是机构投资者,已是解决我国宏观经济发展问题的客观要求。发展产业投资基金是保持我国国民经济实现适度快速增长的迫切需要。产业投资基金通过对基础产业、支柱行业及高新技术企业的投资,可有效地解决国内需求不足,产业结构矛盾突出的状况。另一方面,也可改变国家财政、银行信贷对基础设施的单一投资渠道,使该领域形成多元化投资格局。其次,发展产业投资基金有助于优化我国的产业结构,有助于我国资本市场的健康发展。随着经济的发展,尤其是加入“WTO”后,必须解决好基础设施对国民经济发展瓶颈问题,特别是在经济相对落后的西部地区,这一矛盾尤为明显。通过设立产业投资基金,按市场规律进行运作,加大基础产业、支柱产业以及高新技术企业的投入,从而改善了不合理的产业结构。同时,这些富有活力的基础产业、支柱产业即高新技术企业随着挂牌上市,将因其良好的业绩,成为资本市场的中坚。
2.我国产业结构亟待调整
在工业领域,我国产业结构问题主要表现在:一是低水平重复建设过多,地区间产业趋同,产品供给与市场需求脱节的问题突出。一方面,从形式上看大量产品生产能力过剩甚至严重过剩,另一方面,生产和生活中需求的许多产品,不是无能力生产就是因品种、质量满足不了需要,而不得不依赖于进口。供给与需求结构之间的严重不适应导致了生产能力的结构性过剩。二是一批在过去二十年间曾经拉动中国经济高速发展的增长点趋于成熟或衰退,其带动作用明显减弱甚至丧失,而拉动经济发展的新的增长点未能及时形成,出现了主导产业的阶段性“断档”。三是产业整体素质低,技术开发能力严重不足,产品更新缓慢、工艺陈旧、设备老化,没能跟踪市场变化实现产业结构升级,那些衰退行业和企业没能及时退出市场。四是生产集中度低,企业组织化程度低,结构相对分散,企业长链条、“全能型”生产组织方式没得到脱困,行业之间、企业之间和产品之间的专业化分工协作水平低,规模效益不足,难以适应买方市场下用户对多品种、高质量、个性化、低成本、短交货期的要求。五是企业经营机制落后。受短缺经济的影响和体制的制约,大多数企业重生产、轻开发、重数量、轻质量,重投入、轻产出,重速度、轻效益,重近期、轻长远,对市场变化反应迟缓。
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短缺经济基本结束,买方市场逐步形成。随着市场约束的增强,以上这些结构性矛盾变得十分尖锐。企业间出现恶性竞争,亏损增加,不少企业停工半停工,大量职工下岗,使中国工业结构调整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异常突出[1]。产业结构调整的对策之一就是改革我国的投融资体制,积极组建多种类型的产业基金组建,充分发挥基金这一“资本放大器”的作用,促进高新技术产业的跨越式发展和产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
3.高新技术企业亟需发展
我国科技产业的发展起步较晚,但有着充沛的科技资源与科技人才,近年来,在政府资金的大力支持下,开发出许多创新科技产品。然而,我国高新技术的商品化、产业化和国际化进程慢、力度小,远远落后于发达国家。长期以来,我国对高新技术产业化的资金投入,主要是通过政府向科研部门和企业分别下达计划任务和拨款方式进行,但政府财力有限,企业自身也难以承担交稿的科技开发费用,而高科技产业是高投入、高风险、高回报的产业,资金需求量大,国家财政无法满足,商业银行资金不愿介入,导致高科技产业往外出现投资主体缺位,资金投入缺乏、资金来源过于单一,形不成产业规模,作为中间环节的开发投入比例低,成果转化难,缺乏高新技术产业化的有效激励机制和风险规避机制,难以实现平衡投资和组合投资的快速滚动发展。
另一方面,高科技企业业绩优良、成长迅速,但相对于传统的工业企业而言,许多高科技企业属于新兴企业,规模较小、底子较薄。为了尽快壮大发展企业,高科技企业希望利用资本市场在直接融资方面的强大功能。但由于我国证券市场尚不具备大规模扩容的条件,上市额度供不应求,而许多高科技企业成立的时间短、经营规模小,还不具备上市的条件,所以培育与扶植高科技企业、给予直接的融资支持会十分有利于我国产业结构的调整与升级。因此,大力发展高科技产业,是我国设立产业基金的重要目的之一。
二、我国产业基金的现状
我国上世纪80年代中期引入“产业基金”这一概念,1985年9月中国第一家产业基金公司-中国新技术创业投资公司获准成立,标志着产业基金在中国问世,上世纪90年代国外产业基金也开始进入我国。这一时期我国的产业基金刚刚起步,产业基金呈小幅增长,增长速度缓慢,并且这些产业基金普遍存在着资本金严重不足的困难,只能进行小规模的投资。
1999年,科技部按照国务院领导的指示,会同国家计委、国家经贸委、财政部、人民银行、税务总局、中国证监会等部门制定了《关于建立我国风险投资体系的若干建议》,这是我国第一个关于产业基金的纲领性文件,对于我国产业基金事业的健康发展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1999年以后,我国产业基金有了较快的发展,产业基金和产业基金资本数额开始大幅增加,到2004年中外创业投资产业基金共对253家大陆及大陆相关企业进行了投资,投资额总计12.69亿美元,首次突破10亿美元大关,创历史新高。产业基金退出也呈现加快增长态势。据对60家产业基金的调查,2004年共退出资金8.02亿美元,是2003年的4倍。
总体来说,我国产业基金事业已经进入到一个较快增长的阶段,投资比较活跃,逐步显现出对于发展我国具有高增长潜力的创业企业的作用。但与我国经济发展结构调整所需的产业基金相比较,其所占的比重和规模都还很小。与美国9000亿美元的产业基金规模相比更是九牛一毛。可以看出一方面我国的产业基金还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另一方面我国的产业基金投资拥有广阔的发展前景。因此要推进我国产业基金事业的健康快速发展,就必须为其创造更为良好宽松的发展环境[2]。
三、产业基金的运作原则
我国现阶段要建立的产业基金,本质上要以实业资本为其运作的手段。作为大众化的中长期投资工具在高扬“集合投资、专家管理、分散风险、运作规范、共同受益”的旗帜下,积极参与国企存量资产的盘活,大规模地支持国企改革和产业结构调整,并在资产效益的回报中不断提高资产质量,扩大资产规模。其投资的指向应着眼于建设项目的科技含量及其先导性、规模经济及其市场竞争力、瓶颈拓宽及其对国民经济运行性.
基金在发起设立时,要将发起者与管理运作人才的选择放在首位。发起者必须由那些在全国或区域范围内社会公众公认的形象好、信誉高、知名度广的企业和金融机构联合组成,这对奠定其自身素质和社会影响有重要意义。同时,鉴于基金的具体运作在许多情况下取决于管理人员的素质状况和努力程度,其声誉、成效与运作人员的能力、才智及社会认同度密切相联,应制定从业人员的专业标准并进行严格规范的考试考核,将真正的专家或专门人才挑选出来。基金管理公司要将本机构运作人员的有关情况通过报批文件及募集公告书介绍给社会公众,以便公众通过对本基金运作人员的了解和认同而增强对本基金的信任感。产业基金要具有规模投资效应,力求将失衡的产业结构重组、整合,并对普遍存在的地区产业同构化的企业资产加以盘活。通过设计主向投资和辅向投资的时间构成,以求既能当年给投资者满意的回报,又能抓住回报周期长、效益更好、保障投资者未来利益的项目[3]。
[关键词]产业结构;产业关联;投入产出表
[作者简介]庞丽萍,广西壮族自治区统计局国民经济核算处副处长,统计师,广西南宁530022
[中图分类号]F33/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2728(2006)11―0066-05
一、广西产业结构现状及演进轨迹
实证研究表明,产业结构变动遵循一定规律。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均收入水平的不断提高,劳动力在产业间分布状况是:第一产业逐步减少,第二、三产业逐步增加。三次产业增加值比重变化趋势是,第一产业比重不断下降,第二产业比重由快速上升逐步转为下降,第三产业则经历上升、徘徊、再上升的发展过程,成为国民经济中最大的产业。
改革开放以来,广西产业结构变化基本符合上述一般规律。
(一)三次产业结构不断优化
1.三次产业增加值结构由“一二三”型调整为“三二一”型
2005年广西生产总值为4075.75亿元,是1978年的53.73倍。三次产业构成比例由1978年的40.7:34.0:25.3调整为2005年的22.4:37.1:40.5,第一产业下降18.3个百分点,第二、三产业分别上升3.1、15.2个百分点。产业结构逐步优化。
第一产业比重自改革初期到20世纪80年代初期保持上升趋势,此后基本呈稳步下降趋势;第二产业比重呈徘徊上升趋势;第三产业比重基本呈逐年上升趋势。1988年以前产业类型为“一二三”,1989年转型为“一三二”。90年代中期随着工业高速增长和第三产业推动又转型为“二三一”。到了1997年产业结构实现了历史性突破,三次产业结构为31.9:33.8:34.3,产业类型转变为“三二一”,表明广西经济的工业化水平有了明显提高,工业和服务业构成了经济增长的主要因素。
2.三次产业从业人员结构一直保持“一三二”
1980~2005的26年间,三次产业在全社会从业人员总量中所占的比重发生了巨大变化:第一产业从业人员比重大幅度下降,由1980年占绝对优势的83%,下降到2005年的56.2%,平均每年下降1.1个百分点;第三产业从业人员比重上升幅度较大,由1978年的9.0%上升到2005年的31.9%,平均每年上升0.9个百分点;第二产业从业人员比重有所上升,但上升幅度不大,26年间仅上升3.9个百分点。三次产业的增加值结构和就业结构由第一产业向第二、第三产业转移,但三次产业从业人员结构一直保持“一三二”。
3.三次产业劳动生产率“第一、第三”产业下降,第二产业平稳
比较劳动生产率是指某产业增加值比重与该产业劳动力比重之比。1980~2005年的比较劳动生产率有以下变化规律:
第一产业呈下降趋势且低于1。从1980年的0.545下降到2005年的O.398,下降了0.147个百分点。说明第一产业增加值比重下降速度快于劳动力比重下降速度。第二产业比较高且较为平稳。1980―2005年的比较劳动生产率均接近3,劳动力比重变动不大,增加值比重上升。第三产业在80年代初一90年代初大于2,从1993年开始小于1,且呈逐年下降趋势。说明第三产业在增加就业机会、吸收富余劳动力方面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
(二)第一产业内部结构不断改善
第一产业中农业比重下降,林牧渔业比重上升。2005年农林牧渔业增加值中,农业占51.5%,林牧渔业占48.5%。其中,农业比上年下降2.5个百分点,林牧渔业比重上升2.5个百分点。“十五”时期与“九五”时期相比,农业增加值占一产比重下降5.1个百分点,林业、牧业、渔业分别上升0.8个百分点、3个百分点和1.3个百分点。经济作物发展迅速,经粮结构变化明显。2005年广西经济作物面积达到299.3万公顷,比1980年增长3.3倍,粮食作物和经济作物的比例由1980年的1:0.23调整为2005年的1:0.89。
(三)工业内部结构不断优化
1.采掘业比重下降,制造业、电力煤气水的生产和供应业比重上升。“十五”时期,采掘业占工业增加值的7.3%,制造业、电力煤气水的生产和供应业分别占83.3%和9.5%,与“九五”时期相比,采掘业下降了6.3个百分点,制造业、电力煤气水的生产和供应业上升4.3个百分点和2.1个百分点。制造业在工业中占据很大的份额。
2.轻工业比重下工业比重上升。改革开放初期,广西工业发展以轻工业增长为主,轻工业在工业中的份额占52%以上。90年代中期,工业产业结构出现历史性的变化,轻工业所占比重逐渐下降,重工业比重逐步上升。2005年,工业产值中,轻工业比重下降到41%,重工业比重上升到59%。从1978到2005年的28年间,轻、重工业比重变动了13.6个百分点。轻、重工业比重此消彼长,总体上广西工业属于偏重型。
(四)第三产业内部结构趋向合理
广西第三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作用日益提高,1978年第三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只有25.3%,2005年升到40.6%,随着第三产业的持续发展内部结构发生较大变化。
1.传统服务业继续发展且占优势地位。1978年交通运输仓储邮电业、批发零售贸易餐饮业,两个行业增加值合计占第三产业增加值比重达38.6%,90年代初高达50%以上,2000年以来缓慢下降。2005年下降到44%,但传统服务业仍占优势地位。
2.新兴服务业比重上升。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旅游业、房地产业等新兴产业得到较快发展。1978年房地产业占第三产业比重为7.6%,2005年为9.9%。与“九五”时期相比,“十五”时期房地产业、其他服务业占第三产业增加值的比重分别上升2.9和3.3个百分点。新兴服务业总体上呈上升趋势。
二、广西产业结构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三次产业结构不合理,第一产业比重大。第二产业比重低。产业结构层次偏低
2005年全国三次产业结构为12.6:47.5:39.9,广西第一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比全国高9.8个百分点,第二产业低10.4个百分点,第一产业比重仅次于海南,在全国排第2位。而且比西部省区的平均值高出5.4个百分点,比重在18%以上的还有海南、四川、新疆、湖南、云南、、江西、贵州、安徽等9个省区,经济发展水平均居全国中下游。
(二)农业基础薄弱,内部结构不合理
进入21世纪,中央对农业和农村实行政策倾
斜,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很快,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和生产条件得到改善。但从总体来看,广西农业基础仍很薄弱,抗御自然灾害能力还不强。从第一产业内部结构来看,农业增加值占第一产业比重偏高,林业、牧业和渔业偏低。广西自然资源条件是多山多水面临一片海,耕地面积仅占总土地面积的11%。2005年农业增加值占第一产业的份额达到49.2%,几乎占据第一产业的半壁江山,林业只有4.3%,牧业为35.3%,渔业为9.9%,农林牧渔为1.4%,行业结构不够合理。
(三)工业经济实力不强.产品结构欠合理
工业增加值占全国的比重小,2005年广西全部工业增加值占全国工业增加值的份额为1.6%。总量在全国的位次:2000年排19位,2005年降至22位,下降了3位。工业企业中传统的企业多,规模小的企业比重高,产品结构单一、层次较低,缺乏市场竞争力,整体工业经济实力不强。
轻工业发展速度慢,所占比重呈下降趋势。2005年,全部工业产值中轻工业比重为4I%,比2000年下降6.7个百分点。2001―2005年轻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6.O%,重工业年均增长17.8%,轻工业比重工业低1.8个百分点。轻工业通常以农副产品加工为主,轻工业发展滞后,这与广西作为农业省区的地位是不相适应的。
(四)第三产业层次低.内部结构还需进一步优化
虽然目前广西产业结构为“三二一型”,但这种产业结构变化是低层次的,是在没有完成工业化阶段而形成的,与世界大部分国家相比,广西第三产业发展仍处在低水平。1998年世界第三产业比重为63%,发达国家美国为71%,英国为67%,日本为62%。2005年广西为40.6%,与发达国家相比有20多个百分点的差距。从第三产业内部结构看,发达国家主要以信息、咨询、科技、金融等新兴产业为主,而广西以传统的交通运输业、批发零售贸易餐饮业为主,一些基础性第三产业(如邮电、通讯)和新兴第三产业(如金融保险、信息、咨询、科技)发育不良。2005年,广西新兴产业如金融保险业仅占5.5%,大大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另外,广西第三产业劳动生产率的增长率低于第一和第二产业,表明广西第三产业的效益偏低,还处于低层次的数量扩张阶段。
三、产业关联分析与主导产业的选择
(一)产业关联度分析
产业关联是指各个产业部门之间相互依存的关系。从产业关联角度来分析产业结构、选择新的经济增长点,是经济分析的重要方法。其中,最常用的是感应度系数和影响力系数。
感应度系数是反映国民经济各个部门增加一个单位最终使用时,某一部门由此受到的需求感应程度,也就是需要该部门为其他部门的生产而提供的产出量。感应度系数大于1,表示该部门所受到的感应程度高于社会平均感应水平(即各部门所受感应的平均值)。感应度系数越大,表示该部门受到的感应程度越大。
影响力系数是反映当国民经济某一部门增加一个单位最终使用时,对国民经济各部门所产生的生产需求波及程度。影响力系数大于1,则表示该部门生产对其他部门所产生的波及影响程度超过社会平均影响力水平(即各部门所产生的波及影响的平均值),影响力系数越大,该部门对其他部门的拉动作用越大。
以社会平均值1为界,将2002年广西投入产出表中42个产品部门测算的影响力系数、感应度系数分割为四个象限,见图1。
1.强辐射力、强制约力的部门。处于第二象限,影响力系数、感应度系数均大于1。处于该象限的部门有化学工业、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造纸印刷及文教用品制造业、通用专用设备制造业、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食品加工及烟草加工业、石油加工炼焦及核燃料加工业、科学研究事业等共9个部门,其中8个部门为工业部门。
2.强辐射力、弱制约力的部门。处于第一象限,影响力系数大于1,感应度系数小于1。处于该象限的部门有服装皮革羽绒及其制品业、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金属制品业、建筑业、木材加工及家具制造业、旅游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仪器仪表及文化办公机械制造业、其他制造业、燃气生产和供应业、卫生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业、住宿餐饮业、纺织业,共13个部门。这些部门大都属于轻工业和第三产业。
3.弱辐射力、强制约力的部门。处于第四象限,影响力系数小于1,感应度系数大于1。处于该象限的部门有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交通运输及仓储业、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批发和零售贸易业、金融保险业、农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金属矿采选业,共8个部门。
4.弱辐射力、弱制约力的部门。处于第三象限,影响力系数、感应度系数均小于1。处于该象限的部门有煤炭开采和洗选业、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非金属矿采选业、废品废料、水的生产和供应业、邮政业、房地产业、综合技术服务业、其他社会服务业、教育事业、文化体育和娱乐业、公共管理和社会组织,共12个部门。处于这一象限的部门大致可以分为三类:一是第二产业中的弱势部门,如:煤炭开采和洗选业;二是第三产业中的教育、文化、服务部门;三是新兴部门,如房地产业。
(二)主导产业的选择
主导产业是国民经济中起支柱作用的部门,其发展能够通过产业之间的相互关联,带动其他产业的发展。主导产业的发展有利于国民经济结构的根本性转变,推进产业结构的优化。通过以上产业关联分析,提出以下产业为目前广西的主导产业。
化学工业。化学工业是为国民经济提供原材料的基础产业,在广西工业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其感应度系数达2.399462,影响力系数达1.194832,在国民经济运行中接受其他产业辐射的能力很强,同时带动国民经济发展的能力亦十分强劲,具有较好的产业先导性。目前,广西的化学工业具有较好的基础,拥有南化、柳化、河化、鹿化、广维集团等一批化工骨干企业,继续加大对化学工业的技术改造,重点发展化工新材料、高效生物农药、维尼纶等产品,广西的化学工业具有广阔的前景。
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感应度系数为1.957187,影响力系数为1.118606,对供需双方都起较大作用。以钢铁为主的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以铝和锡为主的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是广西的优势产业,柳州钢铁(集团)公司、中铝广西分公司名列全国500强企业,柳州华锡集团的锡、铅、锑、锌等有色金属产品年出口居全国第一位。2005年广西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中,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占20%以上份额。广西应加大对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的扶持,以带动广西工业快速发展。
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是影响力系数最大的行业,达1.349650,感应度系数也大于l,是资本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相结合的
产业。近年来,广西的微型汽车生产及零部件加工、车用内燃机生产得到较快发展,2005年广西汽车产量达35.72万辆,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消费观念的改变,这个产业具有广阔的发展空间。
造纸印刷及文教用品制造业。造纸印刷及文教用品制造业也是一个高辐射性和高制约性的产业,感应度系数为1.174088,影响力系数为1.096332。广西有丰富的林业资源,宜林面积广袤,水热条件优越,人力资源丰富,并拥有亚洲最大的作为速生丰产工业原料林的桉树基地。此外广西还有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和良好的投资环境,在林纸产业的发展上潜力巨大。近年来,自治区党委、政府作出加快发展林浆纸一体化产业的决定,林浆纸一体化项目的完成将对广西社会经济发展产生强大拉动效应,对农民增收也将产生长远影响。
通用专用设备制造业。通用专用设备制造业属于重型工业,包括工程机械、电器机械、机床、成套设备等。这个行业的影响力系数仅次于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位居第二,感应度也高于各部门所受感应的平均值。“玉柴”柴油机、柳工机械是广西的名牌产品,在国内外具有很强的市场竞争力,这个行业的发展将对广西工业发展起到骨干和支柱作用。
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这是一个高技术、高投入、高辐射、强制约的产业,其影响力系数、感应度系数均大于1。广西的桂林、南宁、北海已有一定规模的电子信息产品制造产业基地和良好的发展空间,应继续扶持发展。同时,还应鼓励玉林、梧州、贺州等承接东部沿海地区产业转移,发展数码电子、数字通信、高性能电子元件等产品,充分发挥这个行业在广西经济发展中的拉动和辐射作用。
食品加工及烟草加工业。食品加工及烟草制造业的影响力系数、感应度系数都比较高,分别为1.141233和1.040476。同时,这个行业在广西具有明显优势,也是广西的传统产业。2005年广西生产机制糖504.30万吨,产量居全国首位。食品加工业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与农业等基础产业关联度大,同时,广西是农业省区,农副产品十分丰富。我们要发展以蔗糖加工为主的农副食品加工,以广西中烟公司为龙头的烟产业化基地,扩大“真龙”品牌产量,提高广西食品加工产品和烟草产品的市场占有率。
旅游业。旅游业的影响力系数比较高,达到1.198790,直接影响30多个产业部门,是辐射力较强的朝阳产业,旅游业的发展可以有效地拉动餐饮业、交通运输业、旅馆业、商业、保险业等等相关行业的发展。广西旅游资源十分丰富,有独特而美丽的自然山水、滨海风光以及浓郁的少数民族风情,应把旅游业尽快培养成为广西的重要主导产业和对外开放形象产业,建设旅游强省。
四、产业结构调整的几点建议
产业结构调整是一个长期的动态发展过程。产业结构调整的目的,是在优化结构、提高国民经济运行效率的基础上,促进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以及地区间的平衡发展,促进经济社会的全面进步。加快推进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是今后一个时期广西经济发展中的一项重大而艰巨的任务。
(一)走新型工业化、城镇化道路。以工业化、城镇化带动产业升级
从上述产业关联分析不难看出,对广西国民经济影响较大的部门主要集中在工业。目前我国已经进入工业化中期阶段,而广西还处在初期阶段。广西工业化、城镇化规模小、水平低,发展方式粗放,核心竞争力不强。推进工业化、城镇化的过程就是优化经济结构、促进产业发展的过程,是解决就业、改善生活的过程。
第一,推动工业快速发展。一要大力发展资源型工业。这是由广西的资源禀赋决定的。广西资本较为缺乏,劳动力成本相对较低,资源较为丰富,因此发展资源型工业具有比较优势。要加大特色资源开发力度,尽快把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二是壮大现代制造业。在上述主导产业的选择上,制造业占据很大的比例,对于传统的制造业,要广泛运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进行改造,提升制造业技术水平和整体竞争力。三是大力发展高技术产业。这是提高产品竞争力,开拓更大的市场发展空间的重要途径。大力开发对经济社会发展有重大带动作用的高新技术,加强自主知识产权核心技术的开发应用,充分发挥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的孵化、辐射和带动作用。四是加强工业园区建设。按照依托城镇、科学规划、产业集聚园、辐射带动的要求,重点支持国家级和自治区级工业园区建设。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培养形成特色产业群,促进工业快速发展的新增长极。
第二,提高城镇化水平。要坚持中心城市带动战略,突出发展大中城市,集约发展小城镇。要加强城镇基础设施建设,加大城镇建设投融资体制改革力度,创新城镇管理模式,完善城镇功能。要塑造城镇特色,提升城镇品位,努力发展具有时代气息、民族风格、开放包容的城市文化,建设生态优美的宜居城市。
第三,坚持工业化城镇化联动推进。要坚持以工业化推动城镇化,以城镇化促进工业化,实现良性互动、协调发展。工业布局要与城镇布局大体一致,使工业靠近城镇、依托城镇发展。同时,城镇要为工业布局和发展提供依托,发挥快速集聚产业和人口的作用。
(二)加快农业产业化经营步伐。推动农业产业结构优化
调整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农业产品结构,关键在于实现农业产业化经营。一是要突出特色,大力发展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农业,推进现代农业建设。二是要提高产业化经营组织程度,建立健全社会化服务体系。三是要深化农村改革,加速对外开放,积极利用外资。四是要引导和促进农产品生产向优势产区集中,将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到工业、服务业领域,推进城镇化发展进程。
(三)大力发展服务业,以现代服务业促进产业优化
服务业特别是知识密集型服务业,是连接生产与消费的中间行业,从需求和供给两方面有效地推动经济发展。因此,应鼓励和引导第三产业加快发展,进一步破除制约服务业发展的障碍。改造提升交通运输、餐饮、零售贸易等传统服务业。加快发展会展、金融、房地产等新型服务业。积极培育教育、文化、体育等需求潜力大的服务业。大力发展旅游、信息等辐射力强的服务业。坚持市场化、产业化和社会化方向,深化改革、扩大开放、拓宽领域、优化结构、规范市场,提高服务业现代化水平。
(四)大力发展县域经济和非公经济。夯实产业发展基础
县域经济是全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2005年广西88个县域单位GDP占全区各市生产总值汇总的比重为67.2%。非公经济具有机制灵活、发展潜力大的特点。从发达地区的发展轨迹来看,非公经济快速发展时期,也是产业结构发生重大变化时期。与发达地区相比,广西非公经济比重偏低,2005年为45%左右。要把加快县域经济、非公经济发展作为加快产业结构调整的一项重要措施来抓。
一要优化县域产业结构。巩固发展农业,加快推进工业,大力发展第三产业,促进三次产业协调发展。二要发展非公经济尤其是民营经济。民营经济是发展县域经济的重要引擎,对培育县域经济新的增长点、吸纳农村富余劳动力具有重要的作用。要认真落实国家和自治区出台的一系列鼓励、扶持民营经济的政策措施,推动民营经济快速发展。要加强政府部门的服务能力和手段,降低准入门槛,提供信贷金融扶持,放手发展各类中小企业,营造全民创业的良好环境。三要发展园区经济。因地制宜地培育和发展具有县域特色的园区经济,引导产业向园区集中,园区向城镇集中。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引进和发展龙头企业,形成贸工农一体化经营,提高农业产业化水平。四要发展劳务经济。发展劳务经济是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途径,也是壮大县域经济的重要手段。要以提高农民劳动技能为中心,加强对外出务工农民的职业技能培训,培育劳务品牌,促进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
(五)依靠科技创新。提升产业层次
第一条为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引导社会投资,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根据国家有关法律、行政法规,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产业结构调整的目标:
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促进一、二、三产业健康协调发展,逐步形成农业为基础、高新技术产业为先导、基础产业和制造业为支撑、服务业全面发展的产业格局,坚持节约发展、清洁发展、安全发展,实现可持续发展。
第三条产业结构调整的原则:
坚持市场调节和政府引导相结合。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加强国家产业政策的合理引导,实现资源优化配置。
以自主创新提升产业技术水平。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调整产业结构的中心环节,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大力提高原始创新能力、集成创新能力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提升产业整体技术水平。
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走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安全有保障、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发展道路,努力推进经济增长方式的根本转变。
促进产业协调健康发展。发展先进制造业,提高服务业比重和水平,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优化城乡区域产业结构和布局,优化对外贸易和利用外资结构,维护群众合法权益,努力扩大就业,推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第二章产业结构调整的方向和重点
第四条巩固和加强农业基础地位,加快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加快农业科技进步,加强农业设施建设,调整农业生产结构,转变农业增长方式,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稳定发展粮食生产,加快实施优质粮食产业工程,建设大型商品粮生产基地,确保粮食安全。优化农业生产布局,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加快农业标准化,促进农产品加工转化增值,发展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农业。大力发展畜牧业,提高规模化、集约化、标准化水平,保护天然草场,建设饲料草场基地。积极发展水产业,保护和合理利用渔业资源,推广绿色渔业养殖方式,发展高效生态养殖业。因地制宜发展原料林、用材林基地,提高木材综合利用率。加强农田水利建设,改造中低产田,搞好土地整理。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健全农业技术推广、农产品市场、农产品质量安全和动植物病虫害防控体系。积极推行节水灌溉,科学使用肥料、农药,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第五条加强能源、交通、水利和信息等基础设施建设,增强对经济社会发展的保障能力。
坚持节约优先、立足国内、煤为基础、多元发展,优化能源结构,构筑稳定、经济、清洁的能源供应体系。以大型高效机组为重点优化发展煤电,在生态保护基础上有序开发水电,积极发展核电,加强电网建设,优化电网结构,扩大西电东送规模。建设大型煤炭基地,调整改造中小煤矿,坚决淘汰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和浪费破坏资源的小煤矿,加快实施煤矸石、煤层气、矿井水等资源综合利用,鼓励煤电联营。实行油气并举,加大石油、天然气资源勘探和开发利用力度,扩大境外合作开发,加快油气领域基础设施建设。积极扶持和发展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产业,鼓励石油替代资源和清洁能源的开发利用,积极推进洁净煤技术产业化,加快发展风能、太阳能、生物质能等。
以扩大网络为重点,形成便捷、通畅、高效、安全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坚持统筹规划、合理布局,实现铁路、公路、水运、民航、管道等运输方式优势互补,相互衔接,发挥组合效率和整体优势。加快发展铁路、城市轨道交通,重点建设客运专线、运煤通道、区域通道和西部地区铁路。完善国道主干线、西部地区公路干线,建设国家高速公路网,大力推进农村公路建设。优先发展城市公共交通。加强集装箱、能源物资、矿石深水码头建设,发展内河航运。扩充大型机场,完善中型机场,增加小型机场,构建布局合理、规模适当、功能完备、协调发展的机场体系。加强管道运输建设。
加强水利建设,优化水资源配置。统筹上下游、地表地下水资源调配、控制地下水开采,积极开展海水淡化。加强防洪抗旱工程建设,以堤防加固和控制性水利枢纽等防洪体系为重点,强化防洪减灾薄弱环节建设,继续加强大江大河干流堤防、行蓄洪区、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和城市防洪骨干工程建设,建设南水北调工程。加大人畜饮水工程和灌区配套工程建设改造力度。
加强宽带通信网、数字电视网和下一代互联网等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推进“三网融合”,健全信息安全保障体系。
第六条以振兴装备制造业为重点发展先进制造业,发挥其对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作用。
装备制造业要依托重点建设工程,通过自主创新、引进技术、合作开发、联合制造等方式,提高重大技术装备国产化水平,特别是在高效清洁发电和输变电、大型石油化工、先进适用运输装备、高档数控机床、自动化控制、集成电路设备、先进动力装备、节能降耗装备等领域实现突破,提高研发设计、核心元器件配套、加工制造和系统集成的整体水平。
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鼓励运用高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提升制造业,提高自主知识产权、自主品牌和高端产品比重。根据能源、资源条件和环境容量,着力调整原材料工业的产品结构、企业组织结构和产业布局,提高产品质量和技术含量。支持发展冷轧薄板、冷轧硅钢片、高浓度磷肥、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乙烯、精细化工、高性能差别化纤维。促进炼油、乙烯、钢铁、水泥、造纸向基地化和大型化发展。加强铁、铜、铝等重要资源的地质勘查,增加资源地质储量,实行合理开采和综合利用。
第七条加快发展高技术产业,进一步增强高技术产业对经济增长的带动作用。
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努力掌握核心技术和关键技术,大力开发对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大带动作用的高新技术,支持开发重大产业技术,制定重要技术标准,构建自主创新的技术基础,加快高技术产业从加工装配为主向自主研发制造延伸。按照产业聚集、规模化发展和扩大国际合作的要求,大力发展信息、生物、新材料、新能源、航空航天等产业,培育更多新的经济增长点。优先发展信息产业,大力发展集成电路、软件等核心产业,重点培育数字化音视频、新一代移动通信、高性能计算机及网络设备等信息产业群,加强信息资源开发和共享,推进信息技术的普及和应用。充分发挥我国特有的资源优势和技术优势,重点发展生物农业、生物医药、生物能源和生物化工等生物产业。加快发展民用航空、航天产业,推进民用飞机、航空发动机及机载系统的开发和产业化,进一步发展民用航天技术和卫星技术。积极发展新材料产业,支持开发具有技术特色以及可发挥我国比较优势的光电子材料、高性能结构和新型特种功能材料等产品。
第八条提高服务业比重,优化服务业结构,促进服务业全面快速发展。坚持市场化、产业化、社会化的方向,加强分类指导和有效监管,进一步创新、完善服务业发展的体制和机制,建立公开、平等、规范的行业准入制度。发展竞争力较强的大型服务企业集团,大城市要把发展服务业放在优先地位,有条件的要逐步形成服务经济为主的产业结构。增加服务品种,提高服务水平,增强就业能力,提升产业素质。大力发展金融、保险、物流、信息和法律服务、会计、知识产权、技术、设计、咨询服务等现代服务业,积极发展文化、旅游、社区服务等需求潜力大的产业,加快教育培训、养老服务、医疗保健等领域的改革和发展。规范和提升商贸、餐饮、住宿等传统服务业,推进连锁经营、特许经营、制、多式联运、电子商务等组织形式和服务方式。
第九条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建设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实现经济增长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坚持开发与节约并重、节约优先的方针,按照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原则,大力推进节能节水节地节材,加强资源综合利用,全面推行清洁生产,完善再生资源回收利用体系,形成低投入、低消耗、低排放和高效率的节约型增长方式。积极开发推广资源节约、替代和循环利用技术和产品,重点推进钢铁、有色、电力、石化、建筑、煤炭、建材、造纸等行业节能降耗技术改造,发展节能省地型建筑,对消耗高、污染重、危及安全生产、技术落后的工艺和产品实施强制淘汰制度,依法关闭破坏环境和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的企业。调整高耗能、高污染产业规模,降低高耗能、高污染产业比重。鼓励生产和使用节约性能好的各类消费品,形成节约资源的消费模式。大力发展环保产业,以控制不合理的资源开发为重点,强化对水资源、土地、森林、草原、海洋等的生态保护。
第十条优化产业组织结构,调整区域产业布局。提高企业规模经济水平和产业集中度,加快大型企业发展,形成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主业突出、核心竞争力强的大公司和企业集团。充分发挥中小企业的作用,推动中小企业与大企业形成分工协作关系,提高生产专业化水平,促进中小企业技术进步和产业升级。充分发挥比较优势,积极推动生产要素合理流动和配置,引导产业集群化发展。西部地区要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健全公共服务,结合本地资源优势发展特色产业,增强自我发展能力。东北地区要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和国有企业改革改组改造,发展现代农业,着力振兴装备制造业,促进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中部地区要抓好粮食主产区建设,发展有比较优势的能源和制造业,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建立现代市场体系。东部地区要努力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加快实现结构优化升级和增长方式转变,提高外向型经济水平,增强国际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从区域发展的总体战略布局出发,根据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和发展潜力,实行优化开发、重点开发、限制开发和禁止开发等有区别的区域产业布局。
第十一条实施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提高对外开放水平,促进国内产业结构升级。加快转变对外贸易增长方式,扩大具有自主知识产权、自主品牌的商品出口,控制高能耗高污染产品的出口,鼓励进口先进技术设备和国内短缺资源。支持有条件的企业“走出去”,在国际市场竞争中发展壮大,带动国内产业发展。提高加工贸易的产业层次,增强国内配套能力。大力发展服务贸易,继续开放服务市场,有序承接国际现代服务业转移。提高利用外资的质量和水平,着重引进先进技术、管理经验和高素质人才,注重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和创新提高。吸引外资能力较强的地区和开发区,要着重提高生产制造层次,并积极向研究开发、现代物流等领域拓展。
第三章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
第十二条《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是引导投资方向,政府管理投资项目,制定和实施财税、信贷、土地、进出口等政策的重要依据。
《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由发展改革委会同国务院有关部门依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制订,经国务院批准后公布。根据实际情况,需要对《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进行部分调整时,由发展改革委会同国务院有关部门适时修订并公布。
《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原则上适用于我国境内的各类企业。其中外商投资按照《外商投资产业指导目录》执行。《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是修订《外商投资产业指导目录》的主要依据之一。《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淘汰类适用于外商投资企业。《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和《外商投资产业指导目录》执行中的政策衔接问题由发展改革委会同商务部研究协商。
第十三条《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由鼓励、限制和淘汰三类目录组成。不属于鼓励类、限制类和淘汰类,且符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的,为允许类。允许类不列入《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
第十四条鼓励类主要是对经济社会发展有重要促进作用,有利于节约资源、保护环境、产业结构优化升级,需要采取政策措施予以鼓励和支持的关键技术、装备及产品。按照以下原则确定鼓励类产业指导目录:
(一)国内具备研究开发、产业化的技术基础,有利于技术创新,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
(二)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有较大的市场需求,发展前景广阔,有利于提高短缺商品的供给能力,有利于开拓国内外市场;
(三)有较高技术含量,有利于促进产业技术进步,提高产业竞争力;
(四)符合可持续发展战略要求,有利于安全生产,有利于资源节约和综合利用,有利于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提高能源效率,有利于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
(五)有利于发挥我国比较优势,特别是中西部地区和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的能源、矿产资源与劳动力资源等优势;
(六)有利于扩大就业,增加就业岗位;
(七)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情形。
第十五条限制类主要是工艺技术落后,不符合行业准入条件和有关规定,不利于产业结构优化升级,需要督促改造和禁止新建的生产能力、工艺技术、装备及产品。按照以下原则确定限制类产业指导目录:
(一)不符合行业准入条件,工艺技术落后,对产业结构没有改善;
(二)不利于安全生产;
(三)不利于资源和能源节约;
(四)不利于环境保护和生态系统的恢复;
(五)低水平重复建设比较严重,生产能力明显过剩;
(六)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情形。
第十六条淘汰类主要是不符合有关法律法规规定,严重浪费资源、污染环境、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需要淘汰的落后工艺技术、装备及产品。按照以下原则确定淘汰类产业指导目录:
(一)危及生产和人身安全,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
(二)严重污染环境或严重破坏生态环境;
(三)产品质量低于国家规定或行业规定的最低标准;
(四)严重浪费资源、能源;
(五)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情形。
第十七条对鼓励类投资项目,按照国家有关投资管理规定进行审批、核准或备案;各金融机构应按照信贷原则提供信贷支持;在投资总额内进口的自用设备,除财政部的《国内投资项目不予免税的进口商品目录(*0年修订)》所列商品外,继续免征关税和进口环节增值税,在国家出台不予免税的投资项目目录等新规定后,按新规定执行。对鼓励类产业项目的其他优惠政策,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执行。
第十八条对属于限制类的新建项目,禁止投资。投资管理部门不予审批、核准或备案,各金融机构不得发放贷款,土地管理、城市规划和建设、环境保护、质检、消防、海关、工商等部门不得办理有关手续。凡违反规定进行投融资建设的,要追究有关单位和人员的责任。
对属于限制类的现有生产能力,允许企业在一定期限内采取措施改造升级,金融机构按信贷原则继续给予支持。国家有关部门要根据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要求,遵循优胜劣汰的原则,实行分类指导。
第十九条对淘汰类项目,禁止投资。各金融机构应停止各种形式的授信支持,并采取措施收回已发放的贷款;各地区、各部门和有关企业要采取有力措施,按规定限期淘汰。在淘汰期限内国家价格主管部门可提高供电价格。对国家明令淘汰的生产工艺技术、装备和产品,一律不得进口、转移、生产、销售、使用和采用。
对不按期淘汰生产工艺技术、装备和产品的企业,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及有关部门要依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责令其停产或予以关闭,并采取妥善措施安置企业人员、保全金融机构信贷资产安全等;其产品属实行生产许可证管理的,有关部门要依法吊销生产许可证;工商行政管理部门要督促其依法办理变更登记或注销登记;环境保护管理部门要吊销其排污许可证;电力供应企业要依法停止供电。对违反规定者,要依法追究直接责任人和有关领导的责任。
第四章附则
中国产业结构存在的问题
目前中国经济发展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和矛盾不是经济总量问题,而是经济结构矛盾,尤其是产业结构矛盾。
产业结构低度化
主要是指产业结构从低水平向高水平升级转化的动态过程缓慢。具体包括四个层次:第一,三次产业结构的构成比例处于相对较低水平。第二,三次产业内部细分行业的比例相对处于低水平,例如劳动密集型产业远远高于技术密集型产业在第二产业中的比例。第三,从产业链来看,在经济中占主导地位的产业处于产业链前端而非末端,如缺乏深加工农业。第四,高端产品生产比重小、产业集中度低、规模经济效益差、产业整体效益不高、产业升级趋势不明显。
农业产业技术创新能力和国际竞争力低。统计数据显示,我国农业劳动生产率不足发达国家的1%。农业投入长期不足,产业技术水平低下。
工业技术创新能力差。从技术创新的各项主要指标看,我国的技术创新能力在国际上的竞争力并没有得到明显改善。各项指标在国际排名中均处于较低水平,不论是在研发经费支出还是在研发人员数量以及最终研究成果方面都有很大差距。我国制造业技术结构与发达国家相比也存在较大差距,产业创新能力有削弱危险。
第三产业内部产业层次较低,现代金融业、房地产业、信息服务业还不成熟。
产业链前端产业所占比重大
在第一产业中,种植业比重较大;在第二产业中,原材料工业和初级加工工业占主导地位;在第三产业中,生活业依旧是创造GDP的重要力量(见下表)。
产业集中度低
从企业规模结构上看,最近一次工业普查资料显示,大型企业产值占工业总产值的34%,20世纪80年代美国100家工业公司就拥有工业总资产的50%。与发达国家相比,适合大规模生产的产业中企业规模小、数量多、生产分散、集中化程度低,难以取得规模经济效益,导致劳动生产率、技术水平和竞争能力进一步下降。
产业结构优化和升级的政策建议
产业结构调整的几点启示
加强高新技术与传统产业结合。没有传统产业的良好发展,就无法提供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所需的高额积累资金;没有高新技术的产业化发展和对传统产业的改造,就无法促进传统产业向现代产业过渡。必须把高新技术与传统产业有机结合起来,形成互动式发展模式。
加强产业结构调整与城市改造、发展结合。调整产业结构是转换和改造城市功能的重要手段。城市功能定位必须体现国民经济整体战略发展规划、城市区位优势、综合经济实力、发展潜力和后劲。都市型工业是城市工业配置的较高阶段,其特征是在城市中心区域发展无污染、低能耗、规模小、占地少的劳动密集型或智力密集型工业,以充分有效利用自然资源、人力资源和技术经济条件,建立合理的地区分工与协作,实现清洁生产和可持续发展。
加强产业结构调整与发展产业集群结合。产业集群是指属于某种特定产业及其相关支撑产业或属于不同类型产业在一定区域范围内的集中。因此,要根据企业地理位置、工业基础,以市场为导向进行规划编制,使不同产业和不同行业在空间布局上自行调整和相互置换形成产业集群,实现城市规模经济和集聚效应。
加强政策引领和配套。任何国家和地区要在激烈的竞争中取得后发优势,就必须依靠高新技术、营造知识经济高地。政府必须从政策方面,比如宏观调控、科研开发、土地利用、投资、金融、保险和税收等政策方面,加大对企业支持力度,鼓励企业的开拓创新精神,以期确立企业在高新技术产业化过程中的主体地位。
政策建议及措施
实现产业服务化。产业服务化趋势主要表现在产业发展过程中信息服务、技术服务和金融服务等变得日益重要,不仅是生产活动中与服务相关的业务不断增加,而且在整个产业价值链中,与服务相关环节的价值量也在增加。产业服务化一方面导致企业将各种提高效率和竞争力的活动外置,另一方面促使有条件的企业向服务业延伸,将原有自我服务部门扩展到专业服务企业,使得现代服务业迅速崛起并日益繁荣。由于发展服务业所获得的利益高于制造业,所以虽然大力发展服务业可能会导致制造业比重下降,但可以进一步提高制造业效率及其附加值。因此可以造成产业结构优化和升级。向服务业延伸,微观上可以扩大生产企业的业务范围,提高企业生产效率,宏观上推进了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和经济增长方式转变,这是现代经济发展战略的需要。
提高产业规模经济效应。由产业间的密切关系及在空间上的集聚而形成产业集群对加快企业的创新步伐、促进区域结构合理化和高级化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通过产业集群的规模需求效应、产业关联效应、要素共享效应、区位共享效应、区位品牌效应和成本节约效应可以带来市场竞争力的提高和经济发展的高效率。
重点发展高科技产业。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推进国民经济高技术化和信息化,并以高新技术改造和提升传统产业。大力发展电力信息产业、生物工程、新材料、新能源、航空航天等高技术产业,使其真正成为带动经济增长和产业升级的新经济增长点。
开发产业链高端产品。这是产业结构高度化所必须的。通过高附加值的生产可以获得更高的经济利益,并通过较高的产业关联性带动和发展包括传统产业在内的其他产业或企业。
加快农业产业化改革。一是要进一步健全农业市场经济化体制。实现农业生产专业化、社会化和现代化,提高劳动生产率、降低劳动成本,大力培育完善统一、开发有序的农业市场体系,并建立健全市场管理体系、服务体系和配套措施,充分发挥市场主导作用。二是协调农业与工业、服务业的关系。在调整农业内部生产结构提高农业生产水平的同时要注意农业劳动人员就业问题。通过政府引导,大力发展农村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积极引导农村剩余劳动力进入城镇工业和服务业就业。
淮北市在“十五”规划期间即明确提出要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提出了“从传统资源型城市向现代化工业、商贸、旅游城市转变”的目标任务。2007~2011年间,国家发改委、安徽省政府及淮北市政府先后颁布的一些规划纲要,也为淮北市的产业结构调整指明了方向。在此发展背景下,淮北市的民营企业迎来了一个新的发展机遇期。首先是从政府角度,淮北市提出要加快构建鼓励、扶持、引导民营经济发展的体制机制,支持民营企业做大做强并参与国企改革,积极发展混合所有制企业,同时开放基础设施、基础产业、金融服务、节能环保、医疗卫生等领域,鼓励民间资本的投向;其次从市场外部环境看,经济法律法规制度的不断健全、融资投资和财税政策的全方位优化、产业集群和战略联盟的扩大等,成为民营经济成长的有效市场驱动力;最后,淮北民营企业自身实现资本快速扩张、践行企业家创新精神、承担优良社会责任、规范企业产权制度、提高管理效率等也成为民营经济发展的五大内生动力。民营企业如何结合自身定位,发挥优势改变劣势,结合淮北产业结构调整的契机不断发展壮大正是本文要着重探讨的问题。
一、淮北产业结构调整的优劣势
(一)产业结构调整的优势
1.淮北产业结构调整的起步较早淮北市将产业结构调整选择在煤电产业处于发展的鼎盛时期开展。按照一般资源型城市生命周期理论中提出的四个阶段,即:预备期、成长期、成熟期、衰退期或转型期,目前淮北市仍处在资源开发的成熟期。虽然近几年来由于煤炭资源的过度开釆使淮北被列入我国资源枯竭型城市,但是查询安徽省统计年鉴可以发现,2005年至2012年,淮北的煤炭资源产量仍然很高,而且呈上升趋势,这说明淮北市正处在资源型城市生命周期的成熟繁荣期,这一时期也是产业转型的黄金时期。按照淮北市的已探明资源储存量进行初步估算,即使以每年2000万吨的规模进行煤炭开采,那么淮北市的煤炭资源还能维持40年左右的开采。而且随着煤炭勘探技术的提高,煤炭资源的开采和利用时间会进一步延长,加之新的矿源的发现与开发,可以维持资源型企业未来一段时间的发展。这样不仅为其他产业的发展提供了资源供给,而且为产业转型争取了时间,从而有利于产业转型顺利进行。
2.淮北产业结构调整的指导方向明确黄少鹏、胡登峰(2010)提出做精资源型产业,同时延伸煤炭化工工业产业链,发展多元产业。[2]周丽娜、焦华富(2013)认为淮北在今后接续产业的选择上除了重视发挥第二产业的优势外,还应该重点发展第一、第三产业中具有良好发展前景的产业。[3]姜春海(2006)提出了资源枯竭型城市替代产业三种发展模式即“退一进一(发展现代农业)”、“退一进二(发展制造业)”、“退一进三(发展商贸、旅游、社区服务业等第三产业)”。[4]毕美家(2009)指出淮北要依靠农业产业化,加快发展食品工业,建设具有淮北本土特征和较强竞争力的农产品工业园区来推进产业转型,从而保证淮北经济能够顺利实现健康、稳定、持续、绿色发展。[5]淮北市通过对本地资源、财政、人力、技术和环境的综合分析,提出了比较明确的产业结构调整方向。一是继续做强煤炭、电力和煤化工三大资源产业,并坚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延伸煤炭产业链,通过科技创新的手段,围绕煤矸石、粉煤灰、高岭土、天然焦等进行资源深度综合利用;同时做精做深其他煤产品,研发新的产品以获取更多的市场份额,走出一条绿色能源发展道路;二是大力发展接续产业和替代产业,特别是进一步发挥比较优势,积极参与区域分工合作,承接长三角产业梯度转移。通过吸收引进长三角地区的资本和技术,着力发展以矿山机械制造、陶瓷建材、食品工业等为代表的具有淮北地方特色的非煤产业。三是进一步推动第三产业发展,完善重点商贸物流项目的经营,特别是利用淮北加大山体水系和采煤塌陷复垦治理改造的力度,大力发展城市旅游业,利用淮北两山一湖的旅游资源,带动和繁荣淮北的第三产业发展。
3.政府在产业调整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清晰城市产业转型中政府的作用至关重要,政府往往处在一个决策者、启动者、组织和协调者的地位上。淮北市政府实现政府职能转变和提升的特点表现为:一是加强宏观政策服务,优化产业规划引导;二是鼓励和引导创新,建立有利于创新资源集聚的环境,包括区域性技术市场的建立、外部资金和人才的引进、创新信息平台的建立和技术创新信息的机制等;三是政府职能从社会干预型向社会服务型转变,不断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建立民生工程,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确保产业结构调整和城市转型有序进行。
(二)产业结构调整的劣势经济结构失衡,单一资源型产业制约了其他产业的良性发展。作为资源型城市的淮北,长期以来形成了“资源依托、快速建设,产业单极“的发展模式,单一资源产业结构的刚性化束缚了其他产业的发展。所有制结构同样表现为单一特征,民营经济比重过小,发展缓慢。淮北市的经济体制中,公有制经济所占比重远远超过非公民营经济的占比。淮北的所有制结构基本上以国有和国有控股为主,特别是以淮北矿业为代表的大中型国有企业,在城市经济结构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而非公有制经济发展严重受限,规模企业生产动力不足。环境和人才的劣势比较明显。环境劣势主要指煤炭开采造成的生态环境破坏以及矿业采掘伴生的环境污染。以大面积采掘造成的地表塌陷为例,预测到2020年淮北新增的釆煤塌陷地面积将达到14992.47公顷,新增失去土地农民4.9万户,人口17.6万人。[8]同时因为煤矿开采、加工和生产中排出的各种废水,渗透地下,造成饮用水污染地下水水位持续下降,淮北市人均水资源占有达不到全国平均水平。人才劣势则表现为一方面因采掘业萎缩和失地农民增加而使淮北市面临着严峻的就业形势,另一方面,从事资源型产业生产和一般农业生产的劳动力的文化水平普遍较低,管理和技术经验更无从谈起。淮北产业结构调整所急需的化工医药和机械制造行业的科技创新型人才、从事金融保险、商贸服务和文化创意的生产服务性人才,以及发展现代农业的专业人才都比较缺乏。
二、淮北产业结构调整中民营企业的发展战略
制定合理的民营企业发展战略,就是一个帮助民营企业充分发挥外部环境优势,克服自身内在劣势的过程。一方面,民营企业是未来城市产业结构调整的主要依托力量,另一方面,淮北民营企业总体数量偏少、规模化程度不高、产品科技含量较低。只有抓住淮北城市转型和产业结构调整的机遇,号准产业结构调整的脉搏,才能在机遇中求生存,在生存中求发展,在发展中求壮大。
1.抓住城市转型和产业结构调整的机遇优势民营企业的发展战略必须要符合淮北市整体产业结构调整的方向,除传统的煤化工接续产业外,民营企业应该把更多的目光集中利用煤炭资源枯竭城市的相对优势资源上,如利用塌陷水域和复垦土地进行生态农业与食品加工业发展,利用矿山机械制造使用的传统经验发展新型矿机制造业并积极开拓国内外,利用矸石、高岭土等开采伴生资源发展陶瓷建材等主导替代产业;同时在传统煤化工产业基础上,加快培育精细化工、医药、新材料、生物能源等新兴产业。
2.找准政府对民营企业发展的关注视角,充分利用政府提供的政策优势政府大力扶持培育民营企业上规模上台阶,是希望通过民营企业的发展,一是以带动国民经济发展为目的,促进所有制结构的不断优化,增加财政收入。淮北市提出确保到“十二五”末,本市民营经济增加值要达到经济总量比重的50%以上;[9]二是拉动投资,扩大市场需求。民营企业的发展引发民间投资大量增加,开拓了国民经济增长的新动力;三是提供就业岗位,缓解就业压力。淮北市的就业压力主要来自两个方面:一是煤炭采掘业的从业人员大幅减少,从鼎盛时期的12万人下降到不足7万人;二是因煤矿塌陷导致失地的农民逐年增加,到2011年底已超过36万人。民营企业通过壮大发展,吸纳分流大量下岗人员、失地农民,缓解了转型带来的巨大就业压力,在承担了更多社会责任的同时,也必然会得到政府政策上的优惠和倾斜。总而言之,民营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只要契合政府的关注视角,必然可以为自身的发展和壮大创造出优良的外部政策扶持、市场准入及社会服务环境。
3.强化市场竞争,参与并推动国企改革,分享改革的红利优势民营企业的迅速发展必然会加剧市场竞争,打破国有企业的垄断地位。同时民营企业明晰的产权关系和自主灵活的经营机制又给国有企业改革创造了示范效应。2015年5月20日,随着安徽口子酒业IPO通过证监会审核,口子酒业成为淮北市第四家,也是民营企业的第二家上市公司。它的成功正是通过当初成功引入境内外投资者及内部管理层的MBO完成了一家老的国有企业的民营股份化改制,实现了民营企业通过参与和推动国企改革扩大规模经营的目的。淮北资源枯竭城市转型中,原附属于大型能源企业的一些从事制造、物流、地产开发的企业必须要实现剥离,淮北民营企业如果能有效利用这一时机,通过大力发展混合经济、和股份制经济,即可解决自身“起点低、规模小、布局散”局面,也能够借助原来国有企业的生产、技术和渠道优势迅速把自己发展成“大、优、精”式的巨人企业。
4.推动民营企业自身核心竞争力的培育,克服科技创新、品牌培育和人才储备方面的劣势民营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培育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科技创新能力的提升。淮北企业之间、企业和高校及科研机构之间,仍然缺乏科技创新交流与科技资源整合。解决这一问题需要强化“产、学、研”结合,加快完善政府主导、民营企业参与、大专院校和科研机构提供支撑的科技创新体制,对新兴产业中的重大技术和关键技术实现集中突破,提升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工业增加值的比重。其次是企业品牌的培育。优质的企业品牌代表了企业经营管理的高效率,企业产品质量的高水平和企业技术的领先性,它是民营企业竞争力的最充分体现,因此民营企业要有意识有步骤地把培育和扶持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市场竞争力强的知名品牌作为企业发展战略的重点来抓。最后是人才引进和培养体系的培育。民营企业的市场竞争归根结底是人才的竞争。要在竞争中赢得新优势实现新飞跃,就必须努力打造一支以具有战略发展思维的企业家为核心、以能够实现精细高效管理的企业管理团队为支撑、以技术工人为中坚的民营企业人才供应链。实现这一目标,要鼓励民营企业大力引进高端的技术人才,规范人才引进和使用的机制;同时还要通过开展形式多样的各种培训、讲座、外部考察来努力造就一支开拓创新意识强、懂管理会技术的内部人才队伍。
三、淮北市民营企业前五十强的样本分析结论
我们对2010~2014年淮北市民营企业发展变化的数据材料做了详细的分析,从而进一步验证了淮北市民营企业未来发展战略的思路。
(一)民营企业排序的依据排序依据企业的营业收入总额(15分)、纳税总额(50分)、公益事业(6分)、安排就业(15分)、创新工作(14分)五项指标进行排评,其中创新指标中对企业的专利、名牌、商标、出口创汇和科技成果获奖分别做出了详细的界定。①
(二)对淮北市民营企业发展战略的总体样本分析结论
1.城市转型中的主导替代产业初步形成,但新兴技术产业发展缓慢全市民营企业50强主要分布在房地产、矿业、商贸、纺织、酒业、制造业和其他(生物工程、新能源开发、物流和金融投资等)共七类行业。从企业总营业收入和总纳税额的数据看,房地产业、制造业、商贸业、矿业和酒业依次成为支撑本市民营企业发展的五大支柱产业。
2.企业的营收贡献率和企业的税收贡献率两者之间的关系不平衡淮北市唯一的一家酿酒规模型企业——安徽口子酒业股份有限公司,在50强里贡献了11%的总营业收入和39%的总税收,显示了一枝独秀的营利能力和优质的行业利润率。房地产、矿业开采加工、纺织和其他行业的营收能力和税收贡献能力基本相符。制造业和商贸业尽管企业数量众多,但税收贡献率明显低于营收贡献率。特别是制造业的税收贡献率明显偏低,说明行业整体没有走出传统制造业的框架,缺少高、精、尖产品,行业利润率低。
3.龙头企业的引领示范作用明显,民营企业的整体发展呈上升趋势2014年全市民营企业50强中,前10强的总营业收入1010365.9万元、总税额132061.5万元、综合得分14057分,分别占50强总营业收入的45.7%,总税额的73.4%,综合得分的64.3%,成为名副其实的10强企业,显示了较强的经营能力。同时作为民营企业的第一梯队,起到了很好的引领示范作用。我们把每年进入排行榜前50强的企业,按前10强、中30强和后10强进行分类,分别按年度计算总得分并排序,结果见图3。
4.民营企业科技创新和吸纳就业仍然是未来发展战略的关注重心2014年排名前50家企业中,只有11家企业拥有各项专利、高新技术和科技进步奖,占比仅为22%;仅有14家企业获得过著名商标称号,占比28%;而只有5家企业在出口创汇和节能方面取得成效,占比更是只达到10%。这一系列说明本市民营企业在未来的发展中,仍然要苦练内功,从提高企业产品的科技含量入手,打造创新型、外向竞争型和环境友好型的产品或服务,实现由传统产业向高精尖产业的转化。从吸纳就业能力分析,吸纳千人以上的企业有3家,百人以上千人以下的企业21家,百人以下的企业26家,分别占比为6%、42%、52%。以上数据表明我市民营企业在未来成长和发展过程中,在承担更多的社会责任和强化社会贡献能力方面仍有较大的潜力。
5.民营企业的发展必须走企业集团化和集群化的道路民营企业内部集团化发展,是指企业通过优势产品或骨干核心企业的带动,通过各种产权置换和分配,把若干个独立企业法人联系在一起,形成新的专业化生产和规模化经营的企业集团。2014年淮北民营企业前十强中,安徽国华投资、安徽华松实业集团、安徽金方投资集团、安徽顺达商贸集团、安徽蓝宇集团等五家企业均为企业集团,投资经营涉足建筑、房地产、物流、商贸、酒店、融资、中介担保等多个领域。这些企业集团通过集团内各经营生产要素间的互动和协同,充分抵御了市场风险,并使企业产生了创新和发展的推动力量,创造了1+1>2的协同效应。
民营企业的外部集群雄化发展,则是指不同类型的企业发挥各自的比较优势,在产品配套生产、共享市场信息与资源、促进产业链延伸方面产生多赢局面。淮北市围绕酒业、矿业(开采、加工、矿山机械、电子产品、橡胶制品)、纺织(针纺、印染、外贸)、食品(加工、绿色有机食品)、房地产(建筑安装、建材、水泥、家装)等行业完成可以通过外向联系和内部改造,形成具有明显竞争优势的中小企业集群和自成体系的产业链。
四、结论
我国、特别是东部沿海地区的产业集群是在改革开放后开始形成和发展的,到上世纪90年代中期逐渐步入快速发展的轨道。经过10多年的发展,已形成了一些鲜明的特点:
(一)规模膨胀迅速。到2005年,全国280多个城市中已有160多个城市拥有了不同程度的产业集群,大大小小的产业集群发展到数千个,大多数行业都有了产业集群;(二)地域分布明显。产业集群主要分布在以环渤海湾、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为中心的东部省份。2005年,广东省级专业镇达到159个,实现GDP占全省总量的21.5%;江苏省已经成形的产业集群有110个,集群企业数46571个,去年实现产品销售收入5320亿元,占全省规模以上工业的40%;(三)集聚行业集中。在我国175个大小行业里,产业集群大多集聚在纺织服装、食品饮料、电器、电子信息、机械制造、家具制造、医药、精细化工、五金制品等18个行业。浙江、广东、江苏、山东四省构建的纺织产业集群,产值占到全国纺织总产值的73%,出口占70%,利润占87%。珠江三角洲地区的电子信息产业集群,在通信设备、计算机、视听产品和基础元器件等方面具有明显优势;(四)形成模式多样化。以市场自发模式为主形成的产业集群,归纳起来主要有五种类型,即:建立在农村或乡镇工业基础上的产业集群、在科技实业家创业基础上出现的高科技企业集群、在本地“三来一补”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中小企业集群、内外资带来的多个配套企业发展起来的集群、在改制后的公有制基础上经过企业繁衍和集聚而形成的产业集群。
产业集群在蓬勃发展的同时,也暴露出明显的不足和发展难题:一是缺乏科学的整体规划指导和政策扶持。国家没有针对产业集群发展制定专门的规划,没有出台促进产业集群发展的支持政策,影响和制约了产业集群的快速健康发展;二是发展空间受限。珠江三角洲、闽南三角洲、长江三角洲中经济发达城市的工业用地以及水、电、煤等基础生产资料供应紧张,制约了产业集群的进一步发展壮大;三是企业融资困难。我国绝大多数产业集群企业资产规模小、抗风险能力弱、贷款需求急、不确定性高,国营大型金融机构不愿对其开展资金融通业务,民营中小银行成长又不能跟上经济发展的需要,导致许多产业集群企业融资困难;四是企业创新能力不强。受高素质人才缺乏、产业配套不完善、公共产品供给不足等因素影响,大多产业集群没有形成集群特有的创新功能;五是龙头企业带动能力弱。产业集群中多数企业起点低、规模偏小,核心竞争力强和引导产业发展方向的龙头企业少。
产业集群对推动区域经济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一产业集群是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产业集群对我国东南沿海地区的经济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经济总量位居全国前列的浙江省,“块状经济”非常活跃,2005年,全省年产值亿元以上的工业区块达到600多个,块状经济工业总产值约1.7万亿,占全省工业总产值的比重约65%;在其块状经济的主要产品中,市场占有率超过30%的约80个;特色工业园区发展到100多个,现在浙江省已达到平均每个县3个产业集群。
(二)产业集群是推进区域经济结构优化升级的重要手段。发展产业集群,能够使大量的中小企业集聚于一定区域,加深区域内生产的分工和协作,降低企业成长成本,提高区域生产效率;能够产生滚雪球似的集聚效应,吸引更多的相关企业到此集聚,扩大和加强集聚效应;能够促进集群内部分工不断细化,衍生出更多的新生企业,进一步增强聚集体自身的竞争能力。原以传统产业技术与自然资源为主的福建德化的陶瓷行业,经过多年的集群式发展,目前陶瓷企业集团已发展到23家,民营陶瓷企业1100多家,构建起了现代瓷都的外向型经济格局。2004年,德化县实现陶瓷总产值58.78亿元人民币,出口创汇48.3亿元,成为中国最大的陶瓷出口基地。
(三)产业集群是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途径。随着大多位于城乡结合部的产业集群的不断发展壮大,可以有效地带动周边农村地区农、牧、副、渔等产业发展,扩大周围村集体增收的空间,周边的农民也有更多的机会接受新思想、新事物,主动从农业生产向其他产业转移,拓宽了就业渠道,促进了农民增收,成为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途径。
(四)产业集群是加快城镇化进程的重要助推器。发展产业集群,能够催生和吸引流通业和中介机构在产业集群区域内集聚,为交通运输业、电信服务业、旅游餐饮业、房地产业等各种产业的迅速发展提供可能,为城镇各项事业的发展创造条件,大大加快了城镇化和城市化进程。
(五)发展产业集群是在国家宏观调控政策下推进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措施。发展产业集群可以促进专业化分工与协作,提高劳动力、原材料、资本等的利用程度;可以促进企业通过合资合作、建立联盟等开展购销活动,降低企业运营成本;可以通过各企业之间细致而紧密的分工与合作,促进产品的创新与产业的升级,符合科学发展的要求,符合当前国家宏观调控政策的要求,是推动区域经济突破发展的重要措施。
通过发展产业集群推动我国县域产业结构调整是科学之举
当前,在国家对经济宏观调控力度进一步加大的情况下,通过推进产业集群从传统产业向高新技术产业、从轻工业向重化工业演进和从低附加值产品向高附加值产品、从生产普通零部件到关键的核心部件的专业化分工和协作的集群创新升级等模式,推动县域产业结构调整,是突破和化解制约的因素,促进县域经济更快更好发展的一项非常重要的措施。
(一)坚持技术改造,加强自主创新,优化提升传统产业集群
一是改造传统产业集群。积极引导企业运用信息技术,提高纺织、化工、钢铁、机械等传统产业集群技术装备的自动化、信息化水平。加快电子信息技术、先进制造技术、高效节能技术、清洁生产技术和现代管理技术的扩散与渗透,用先进适用技术改组改造传统优势产业集群,实现集群的技术进步和产品更新换代,提高产品市场竞争力。
二是推进集群与国际制造业对接。积极吸引外资和接受国际产业转移,加快国内传统产业集群与国际制造业的产业对接,实现产业结构的合理化、高度化和密集化,并使之成为国际制造业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逐步形成以主导产业为支撑、优势产业和其他新兴产业相配套、具有较强产业竞争力和特色的现代制造业体系。
三是提升集群在国际价值链上的位置。加快现有产业集群的优化调整,强化技术创新,推动柔性生产,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推动企业从OEM方式向ODM方式转变,产业集群由劳动密集型和低成本型向创新型、技术型、特色型集群转变。积极引导处于创建期集群的技术创新趋向,不断促进成长期、成熟期企业集群的升级改造和技术进步,引导其向研发设计、市场营销等价值链高端部分发展。
四是鼓励集群内企业自主创新。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广泛吸引各种人才,并采取多种形式建立研发中心、设计中心和工程技术中心。鼓励企业与高校、专业研究机构合作,走产学研一体化道路。加快技术创新平台建设,在产业集群内建立技术创新服务中心,在产业集群外部建立科技成果转让交易市场,培育投资咨询、市场研究、技术信息服务、专利、法律服务等中介组织,支持和服务整个产业集群的技术创新活动。
五是推进产业集群品牌建设。积极推进集群形象建设,逐步培育一批有深厚技术创新能力支撑的区域集群品牌。鼓励集群内现有贴牌生产企业发展自主品牌,向OBM方式转变,支持现有知名品牌做大做强。
(二)坚持因地制宜,采取多种模式,积极培育新的产业集群
一是利用本地的特色资源和既有的企业基础,通过规划,培育与发展产业集群。选择本地优势产业,加大引导和投入力度,聚合各种生产要素,进行重点培育,尽快把企业群体做大。全力扶持和培育特色产业中的龙头企业,使之做强做好,成为集群的核心主体。积极发挥特色产业的整体效应,打造区域性品牌,营造竞争优势,为不断拓展产业空间和提高区域竞争力打下基础。
二是利用本地的优势条件吸引国内外关键性企业入驻,培育与发展产业集群。把产业集群发展规划与招商引资相结合,突出示范性与凝聚力,有选择性地吸引国内外关键性企业到本地落户,并尽可能地将同类产业的外商直接投资引入到可以产生集群效应的地区。积极鼓励本地企业为外资企业生产配套产品,并加入其生产协作网络。充分利用大城市人才、信息和研究机构集中的资源,通过“筑巢引凤”,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集群或新兴产业集群。
三是在一些专业化交易集散地建立大型专业市场,培育与发展产业集群。专业市场与产业发展有着内在的共生关系,专业市场的兴旺能够带动产业的发展。要创造条件,围绕特色产业办市场,强化专业市场与特色产业的配套,将产业链延伸到市场终端,通过市场的接近带动特色商品的生产和相关产业的集中,为产业发展提供稳定的市场空间。充分利用信息化等先进手段,不断完善市场功能,扩大市场交易规模和辐射半径,建立虚拟信息市场,发挥信息传播作用,促进产业集群发展。
四是通过建立特色工业园区,培育与发展产业集群。把特色工业园区作为产业集群培育、发展与壮大的基本依托和切入点,积极搞好园区的新建、整合、扩容和提升。按照科学规划、基础先行、差异发展的原则,高起点规划工业园区,突出产业、行业特色,引导布局分散的中小企业逐步集中到工业园区进行改造升级。结合招商引资制定优惠政策,吸引更多的同类与相关企业进驻园区,促成上下游产品的相互衔接,搞好产品的深度开发利用,从而较快地形成产业集群。对既有工业园区抓好定位和整合,明确主导产业,推动园区体制、机制和管理创新,促进园区进一步发挥集聚效应和辐射效应。
关键词:产业结构;金融;资本;政策
中图分类号:F830.59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0)22-0064-02
一、金融作用产业结构调整的机制
一般而言,产业结构的调整有两种基本方式一种是存量结构调整。另一种是增量结构调整。无论是存量调整还是增量调整,在实施过程中必然需要动用大量的资金进行优化配置。而金融市场最本质的功能就是融通资金和资源配置。因此金融与产业结构调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
从供给与需求两方面来看,金融通过为相应企业和产业提供融通资金服务促成市场供给结构的调整;另一方面,通过作用于需求,影响产业的需求结构,从而影响产业结构的调整。
从金融作用的渠道来看,金融对产业结构的调整的作用可分为以下两个方面:一方面是通过金融市场运作影响产业的资金供给和需求,从而作用于产业结构升级;另一方面是通过金融政策与产业政策共同对产业结构的调整起作用。
在中国目前金融体制下,金融运作主要通过两个不同性质的市场,从两种作用层次不同的渠道对产业结构的调整产生影响。一是间接融资为主的信贷市场,二是直接融资为主的证券市场。前者对经济体内产业结构调整的影响主要通过商业银行发放贷款的行为将其所聚集的资金向不同的行业进行分配,包括生产贷款和消费贷款两种方式。后者通过债券的市场和证券市场为企业筹集所需资金,并通过市场机制调节资金流向。
另一方面则是通过金融政策配合产业政策共同对产业结构的调整起作用。政府通过制定实施政策性优惠贷款,对商业性贷款的政策担保等金融措施,将资金引向素质好、技术可行和有市场前景的企业和项目上,从而实现产业结构的升级与调整。
二、金融运作的现状
(一)间接融资与直接融资的关系
在工业化初期,要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建立较为完备的产业体系,就必须要依赖于以银行为主的间接融资体系来促进产业结构的优化。因此在该阶段间接融资比直接融资有明显优势。但就目前来看,产业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低技术含量、低附加值的劳动密集型产业进入衰退期,以资金技术密集型产业为代表的新兴产业进入扩张期,以银行为主的间接融资体系尽管还可在信贷资金支持方面发挥重要作用,但是由于以信贷为主的间接融资存在流动性差,缺乏持续性,不易变现等固有缺陷,因此证券市场为主的直接融资体系就可以发挥整合产业资源的积极作用,有效的克服间接融资方式的上述不足。然而目前,银行信贷仍是中国企业最重要的融资渠道,占国内金融融资总量的比例一直在 70%~80%左右,这是与经济发展规律相违背的。
(二)信贷市场分析
就目前生产信贷状况来看,中长期贷款主要流向了政府扶持的大型项目,而最需要资金的中小企业融资获得的支持有限。一方面,因为中小企业获得生存空间的关键因素充满了不确定性,商业银行在发放贷款时为了避免自身风险增大便将严重依赖银行获得资金的中小企业排除在外。另一方面,基础设施投资主要被大企业,国有企业所垄断,商业银行的信贷也主要投向了这些安全性强、收益稳定的大型项目。因此,中小企业的信贷需求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排挤。
接下来再看消费信贷。消费贷款品种主要有个人住房贷款、汽车消费贷款、助学贷款、大额耐用品贷款等,涉及多个领域。但近年来,居民对大额耐用品、住房装修、旅游等消费贷款品种需求不断减弱,市场上主流的消费贷款品种为个人住房贷款、汽车消费贷款、助学贷款等不超过五种消费贷款品种。这主要是因为长期在艰苦的环境中生活,居民养成了勤俭持家、勤俭办一切事业的好习惯,同时也形成了“量入为出”、用积蓄的钱商品的习惯。这种传统的生活方式和消费观念仍旧在一些居民中根深蒂固地存在着,并时刻影响着人们的消费行为。而作为住房、汽车这些大项目支出,仅依靠自身的积蓄来支付,实为冰山一角,因此才得以发展。
(三)资本市场分析
成熟的证券市场是筹集资金的前提。近年来,中国加大了股权分置改革的力度,同时极力促进国内的境外上市公司回归,但中国证券市场的规模仍然偏小,市场中大量资金被权重股占据。从证券市场上募集的资金集中于大型企业、龙头企业,不利于其他产业的企业从证券市场上筹措资金,从而难以促进资金自发地向需求结构变动方向调整。
与股票市场相比,债券市场在规模上就有显著差距,政府对股票市场发展的重视,对债券市场的轻视和限制(尤其是企业债券市场)。这使得在产业结构调整中的部分没有条件上市的企业无法获得均等的融资机会。长期以来,政府并没有把企业债券市场看做是中国证券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而是一直把企业债券作为有关部门和地方企业项目资金缺口的补充措施。而在债券市场中,国债又占据主要部分。国债的发行规模长期来看是具有扩大趋势的。但企业债券则根据宏观经济运行状况国家计委每年制定当年企业债券总体发行额度,并具体分配到中央各部门和地方以及各行业,企业债券发行规模有限。
(四)金融政策与产业政策的关系
金融政策与产业政策存在着互动的关系,产业结构的调整是金融政策的实施对象,也是其目标实现的重要表现形式;而金融政策的性质决定了它需要其他相关经济政策协调配合和综合运作,才能保证金融政策的运作效果和产生共振效应。由此可见,金融政策与产业政策是经济政策体系内容中的平行分支,它们相互独立,又相互渗透、相互促进,通过共同作用实现经济政策的总目标。因此,金融资源必须更多地配置到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具有潜力的电子信息、新医药、新材料等行业;同时还要着力提高第三产业比重,持续不断地增加对第三产业的投资。
三、政策建议
(一)加强金融信贷政策对中小型企业的支持力度
应清醒地认识到,中国目前面临的经济环境比任何时期都显得严峻。如果政府的宏观调控导致中小企业的发展受到排挤,市场容量进一步萎缩,那真的将是雪上加霜。小企业是大型企业的基础,具有“船小好掉头”、技术进步相对较快而资金占用量小等特点。因此,在产业结构调整过程中企业必须是大中小型合理配置,才能迎合产业结构的变化趋势。对中小企业进行信贷支持是十分必要的。政府促进商业银行将信贷按比例投入到中小企业,将资金引导到具有技术创新,结构优化的产业中去。
(二)研发信贷产品,迎合居民消费特点
首先,必须转变公众对消费信贷认识上的偏差,认为消费信贷等价于超前消费。其次,改变以往重工商业贷款轻消费信贷的观念,应该将工商业贷款与消费贷款同等重视,并在有条件的情况下,向消费信贷倾斜。最后,整合现有消费信贷产品,加快产品创新,积极开拓消费信贷市场,有针对性地设计消费信贷产品。只有金融机构的工作重心逐步转移到调整产业结构,突出刺激消费从而促进经济发展上来,这是符合经济进步和市场发展的客观发展趋势的。
(三)扩大证券融资规模,支持产业结构调整
大力发展证券市场,扩大直接融资比重。加大企业上市力度,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要从长远发展战略的高度推动企业上市,将其作为带动产业结构调整,提升区域竞争力的重点来抓,重点推动一批条件成熟的中小企业在境内外资本市场上市,着力组织国有大型企业整体上市,培育一批民营企业到中小板市场融资,组织符合条件的企业到国际资本市场上市。鼓励和引导创新型小企业适时进入创业板、境内外柜台交易等多层次资本市场融资。
(四)放松债券市场管制,创新债券产品
目前,债券市场的供给规模主要是由政府控制,市场筹资功能的发挥也是在政府的推动下实现的。但是政府过多的管制与干涉阻碍了债券市场的顺利发展。中国应该放松对债券市场的行政管制,尤其是在企业债券方面,从而更好地发挥市场机制在债券市场发展中的基础作用。其次,债券市场在改善整个经济系统融资体系,降低融资成本,优化公司资本结构以及完善公司治理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因此,中国应大力发展债券市场,有计划地发行企业债券,增加债券品种,扩大债券发行范围,满足企业的不同筹资需要,将企业推向市场。最后,债券产品的金融创新有利于完善中国资本市场体制,重新激发债券市场的活力,应鼓励企业运用短期融资券、中期票据、公司债及可转换债等创新产品来进行风险规避。
(五)利用金融政策促进产业结构调整
一方面,政府应该通过一般性货币政策工具调整货币供应量为实施产业结构调整政策创造先决条件。同时通过区别对待的利率政策对不同产业、行业和企业进行鼓励或限制或采用信贷选择政策,引导资金投向。另一方面,政府出面建立若干官方或半官方的政策性金融机构,向私人民间金融机构不愿或无力提供资金以及投入资金不足的重点、新兴产业进行投资和贷款,实现对市场机制的矫正补充机制。
此外,金融业支持产业结构调整,不仅体现在资金支持,更体现在各种金融相关配套服务领域。为此,金融业应充分利用自身产业优势,积极为企业提供安全、快捷的资金结算汇兑和财务管理等多种传统和新兴服务项目,充分利用高科技成果和自身信息资源优势,积极延伸和拓展传统服务项目领域,建立以网络技术为平台的,集多种银行信贷业务、资金支持、金融服务、信息共享四位一体的综合性全方位的现代金融服务体系。
四、总结
总之,在产业结构调整方面金融发挥着重要作用。没有金融资源的参与和支持也就不会有产业结构的调整与改善,故金融在产业结构调整中的作用可归结为:在一定金融制度下,借助产业政策和宏观货币政策,金融能通过信贷市场与资本市场来调节资金的产业投向,优化产业结构。
参考文献:
[1]邵宜航,刘雅南.二元经济的结构转变与增长分析[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7,(10):3-8.
[2]杨德勇,姜南林.区域产业结构调整与证券市场发展相关性研究[J].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2008,(6):72-75.
[3]梁海平.产业结构调整中金融支持的地区比较[J].现代乡镇,2008,(12):32-26.
一、增强产业结构调整紧迫感
我国一直十分重视三次产业协调发展问题,在不放松农业基础的同时,大力促进工业和服务业的快速发展。从重视调整农、轻、重比例关系,到大力促进第三产业发展,三次产业结构不断向优化升级的方向发展。但也要看到,我国的产业结构仍存在着不尽合理的地方。特别是在这次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和冲击下,产业结构不合理的状况更加凸显,部分行业出现了产能过剩和重复建设,甚至在有的新兴产业领域也存在“一哄而上”现象。如果不及时有效地对产业结构进行调整,不仅会造成资源的严重浪费,而且会为未来整个产业的有序发展设置障碍。
客观地说,产业结构不合理,特别是产能过剩和重复建设,并不是今天才有的现象,也不是我们今天才遇到的新问题。在改革开放的这30多年中,我国一直都十分重视产业结构的调整,几乎在不同的时期特别是经济发展的不同阶段都有不同的产业结构调整任务。
毫无疑问,造成目前产业结构不合理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有信息不对称方面的因素,比如,当企业看到未来的市场需求较好而进行投资时,从某一个企业的角度看也许是合理的、可行的,但是由于企业之间的信息不对称,就有可能造成多个企业投资产生的生产能力超过未来市场的需求。当然也与我国的土地市场、资源市场、资本市场等生产要素市场发育尚不健全、定价机制不尽合理等密切相关。
正因为产业结构不合理的成因异常复杂,所以调整起来的难度就很大,产业结构调整的任务就十分艰巨。比如,对于一些过剩产能的淘汰,可能会涉及到地方财政收入、职工安置、企业转产、债务化解等多方面的问题,因此应建立起一套完整的淘汰退出机制,妥善解决这些问题。从这个意义上可以说,我国产业结构调整面临着一场前所未有的攻坚战。
二、顺应产业结构调整新趋势
根据我国目前经济的实际发展阶段、资源和环境约束条件、社会进步程度,特别是结合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目标,未来一个时期我国产业结构调整将呈现一种新的趋势,那就是以高新技术产业为驱动力、以现代服务业和现代制造业为发展的两个车轮,带动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主要依据是:其一,虽然我国进入重化工业为主导的经济发展阶段,重工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高于轻工业和服务业,但是无论产业结构以重工业为主,还是以轻工业、服务业为主,将传统的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转变为高效率的集约化的经济发展方式都是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结构升级的关键所在,而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就必须提高高新技术对传统产业的渗透程度。利用技术进步推动产业结构调整,从长期来看,这是推动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的主要动力。其二,经济发展史和工业化理论表明,良好的产业结构应是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协调发展,因此,我国工业化发展必须同时兼顾现代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其三,传统制造业和传统服务业都面临调整、改造和升级的繁重任务,利用技术进步和高新技术等手段是推动传统制造业和传统服务业结构升级的重要方式,也是提高制造业和服务业竞争力的主要途径。因此,我国的产业结构调整必须立足于对传统制造业和传统服务业的改造与升级,并在此基础上发展现代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这也是提高我国产业国际竞争力的必然选择。
而要实现我国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升级,目前的一个关键,是以技术进步促进现代服务业的发展,重点发展科技含量高和劳动生产率高的现代服务业,使之成为促进经济增长和产业结构优化的主要推动力之一。同时,还要利用高新技术尤其是信息技术和现代科技成果推动现代制造业的发展,全面提高制造业的经济效益和产业竞争力。当然,在这个过程中,要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技术创新与管理创新,使高新技术和现代管理制度在现代服务企业和现代制造企业中广泛运用,从而使现代服务业和现代制造业成为生产率得到迅速提高、管理能力得到迅速提升、劳动者素质和产业国际竞争力得到迅速增强的现代新兴产业部门。基于此,有必要针对不同的产业选择不同的着力点,对于传统产业、劳动密集型产业,如农业、纺织、轻工、生产生活服务业等,应着眼于提升技术含量。形成特色工艺和知名品牌。提高附加值;对于资本或技术密集型的高科技产业、装备制造业,则要通过政策引导,支持自主创新,形成自主知识产权,不断提高国际竞争力;对于有利于形成国际竞争新优势的战略性产业,如航空航天、生物技术、高性能计算机芯片、新能源和新材料等产业,不仅要加强政策引导,甚至需要财政直接投入,形成自己的“拳头”。
三、多举措推动结构优化升级
第一,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片面追求经济增长速度、粗放型经济发展模式、重工业轻服务业的思维方式,仍是制约和限制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结构优化的主要思想根源。面对我国能源资源和环境压力,依靠加大物质资源投入发展经济的模式已经难以为继。粗放型的经济增长模式已经明显不能适应未来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因而需要建立一种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经济发展模式,实现速度和结构质量效益相统一、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
第二,积极推进传统服务业的转型和现代服务业的发展。要大力发展作为商品生产中间投入和中间需求的生产业。充分发挥其产业带动能力强、辐射面广的作用。要重点发展以信息、科技、金融、会计、咨询、法律为代表的现代服务业,提高服务业的整体水准。要积极发展新兴服务业,例如需求潜力大的物业管理、旅游、社区服务、教育培训、文化体育等。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要在充分竞争的基础上,运用现代技术和现代经营方式,优化商贸、餐饮等传统服务业,提高技术水平和经营效率。还要优化企业组织结构,依托有竞争力的企业,培育形成一批多元投资主体的大公司和大集团,促进企业联合重组,实行网络化、品牌化经营。这里有必要强调的是,发展服务业与推进工业化非但不矛盾,而且能够在更高程度上相互促进、相互融合,成为推动经济增长和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因为一方面。随着产业内部专业化分工的深化,工业越来越依赖于服务业发展的规模和发展的程度;另一方面,信息化是提升工业科技含量、带动企业经营管理创新、业务流程再造、组织制度创新的重要推动力量。而且,从产业关联角度看,工业的发展对服务业提出了日益增强的个性化需求,工业决定生产业的需求规模和产品结构;工业作为服务业的中间产品和投入也发挥着重要作用,尤其是服务业所需的基础设施、消费品以及生产资料等基本上由工业提供。比如,从产业链构成来看,产业竞争力越来越依赖于设计策划、技术研发、物流等商务服务业的支撑;单纯靠扩大加工规模降低成本的空间已经不大,所以未来工业竞争力的提升在很大程度上要依赖于服务业的发展。因此,通过发展服务业与推进新型工业化的有机结合,能够大力促进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和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关键词:产业结构调整;突出矛盾;思路
引言:
我国市场经济自从进入上世纪九十年代中期以来,其经济活动的深层次矛盾日益突出,特别是不合理的经济结构已经影响到了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其中一个突出的矛盾就是产业结构的不合理。自加入世贸组织后,借助经济全球化的趋势,我国经济发展的强劲势头享誉全球,“中国制造”遍布世界各地,在世界上我国一跃成为制造大国,但非制造强国。产业结构的升级调整引发社会各界深思,已成为我国市场经济发展的一个重大课题。如何抓住机遇、审时度势,对产业结构进行优化调整,从而加快产业结构升级的步伐,是当下及今后相当一段时期内影响我国经济发展的关键因素。以下是新时期我国面对产业结构调整的个人看法:
一、调整我国产业结构的重要性
1.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给产业结构的调整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从改革开放的三十多年来看,我国经济的发展速度备受世界关注,尤其是从08年金融危机以后,中国经济发展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源泉。这些年我国年均GDP增幅保持在两位数,使社会财富总量得到大幅增长,初步完成了经济结构与布局,大量的物质基础和成型的社会保障为产业结构的转型提供了必要的条件。从西方发达国家的经济发展历程来看,产业结构的调整都是经历了经济快速发展以后开始的。
2.粗放型的经济发展思路造成我国资源浪费、环境污染严重
本轮我国经济的发展是以廉价劳动力的大量使用,消耗大量的土地、矿产等自然资源,以及具有低附加值的劳动产品出口为主要特点的模式,已经让我国付出了巨大的代价,以第二产业中的重工业发展为主,对外的依赖程度较高,以投资带动经济的快速增长,造成严重的资源浪费、环境污染。据有关研究表明,把排放的大气污染量与对外出口贸易规模进行关联研究,得出的结果是两者存在正相关的联系。所以进行产业机构调整是经济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经之路。
3.急需改变的加工产业链末端的状况
我国的制造业主要是以廉价的劳动密集型为主,研发能力、核心技术严重缺乏,产品的附加值偏低,处在世界产业链的末端,在国际贸易中议价谈判的空间较小。如服装产业在全球市场的格局,我国服装大多以代加工为主,利润空间大多在10%以下,处于市场的低端,而日韩企业的利润一般是50%以上,占据了中高端市场,欧美国家的许多企业利润更是达到100%以上,占据了高端市场。另外,许多发展中国家逐渐对外开放,如印度、越南、泰国等国家,与我国相比它们在劳动力、矿产、土地资源等方面更有竞争力,这样原来在我国投资办厂的外资机构有了更多的选择余地,有些开始进行产业转移,加剧了国家之间的竞争态势。最后因美国的次贷危机引起的金融危机大幅缩减了全球消费量,导致我国外贸受挫,内需不强,对外贸易类企业出现大面积亏损,许多外贸型企业被迫关门歇业,经济运行放缓,就业压力逐渐增大。所以要想改变当前处在世界产业链末端的状况,以提高科研技术水平为主要方向的产业结构调整是唯一的出路。
二、我国产业结构调整存在的突出矛盾
1.不合理的产业结构调整
产业机构的优化调整对经济结构的配置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它指的是在经济发展中各产业间的联系和所占比例。我国经济虽保持稳定发展,但当前我国产业结构还存在着一些问题。如据有关数据显示,2012年我国GDP约为51.9万亿元,涨幅为7.8%,这其中第一产业的增加值约为5.2万亿元,涨幅为4.5%;以制造工业为主的第二产业增加值约为23.5万亿元,涨幅为8.1%;第三产业的增加值约为23.2万亿元,涨幅为8.1%。从数据上看第三产业的增速在这几年是首次追平第二产业,第三产业和第二产业在GDP的总占比只差不到1个百分点。可见,我国第三产业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壮大,为经济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但与世界发达国家产业分布相比,我国三大产业的结构还不太合理。纵观世界,一个国家第三产业发展程度就表明了这个国家的发达程度,当前我国的产业结构还是依赖第二产业发展,第三产业的开发力度有待提升,导致三大产业分布失衡。
2.产业的进入或退出的门槛较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