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gps技术论文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由以上工作原理我们可以看出,gps-RTK技术的出现完全改变了传统的测量方法,仅仅需要几秒钟就可以进行厘米级的定位,因此在地质勘查工作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1)地质工程放样。在地质勘查工作中经常需要进行钻探、槽探等工程,但是由于矿区地势陡峭,复杂,给测量带来严重的不便,因此,运用GPS-RTK技术不仅解决了因为地形原因带来的测量不便问题,还能够提高测量的工作效率,事半功倍的完成地质工程的放样。
2)图根控制测量。通常来讲,运用GPS-RTK技术所得到的坐标数据能够满足图根控制点的精度要求,因此经常运用于矿区的图根控制点布设。这种方法不仅快捷简便,而且具有较高的精确度。
3)地形测量。一般情况下,用传统方法进行地形测量时需要1:1000、1:2000、1:5000的比例,所以往往精度差距较大。而采用GPS-RTK技术不仅能够解决这个问题,数字化的测图还能从很大程度上提高测量地形的工作效率。
4)剖面测量。运用GPS-RTK技术对剖面进行测量时,集测、放、检、算于一体,并且还能够完成土石方的相关计算,简便有效。
5)其他相关应用。虽然全站仪在工程测量中仍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但是由于其测量方法受到通视和距离等条件的限制,而造成产生设置测站多、劳动强度大、作业效率低下等问题,已经不能够适应较大范围内的地质勘查工作,因此,这种情况下就需要采用GPS-RTK技术,不仅具有智能化和多样化的特点,还能够进行记录、通讯、导航、计算等工作,为地质勘查工作提供了较大的便利性。
2GPS-RTK技术在地质勘查中的优缺点及相对应对措施
1)GPS-RTK技术在地质勘查中的优点。综上所述中,GPS-RTK技术在地质勘查中具有广泛的应用,主要是因为其具有诸多优点,如下:①GPS-RTK技术需要较少的控制点数量和仪器搬站数量,从而使作业速度快、劳动强度低,工作效率高。②GPS-RTK技术实现了厘米级的三维坐标,具有较高的精度,且得到的数据安全可靠。③与传统的地质勘查工作相比,GPS-RTK技术对于环境条件要求低,只要接收卫星信号和电讯数据传输正常,就能够实现快速的定位。④GPS-RTK技术具有强大的测量功能,其自动化和集成化程度高,无需人工干预便能够完成多种测量功能,这样就减少了人为误差,确保了工作精度。⑤GPS-RTK技术操作简单,具有极强的数据处理能力,在工作过程中,只要在设站时进行简单的仪器操作,便能够实现测量结果和工程放样。
2)GPS-RTK技术在地质勘查中的缺点和相对应对措施。虽然GPS-RTK技术具有许多优点,能够广泛应用于多种地质勘查工作中,但是毋庸置疑的是它也具有一些缺陷,其工作过程也会受到各种问题的限制。接下来,本文将根据GPS-RTK技术在地质勘查中的缺点相应的提出一些应对措施。①GPS-RTK技术受到卫星图形的限制。由于受到卫星图形的限制,所以在一段时间内被卫星覆盖时容易产生假植。解决这种问题的办法主要是通过重测比较法来进行弥补,即在作业前先对1到2个已测的地点进行检核,确定是否产生假值。②GPS-RTK技术在地质勘查中会受到天空环境的影响。一般在中午时,RTK技术容易受到电离层的折射干扰,因此出现初始化时间长等问题,甚至无法进行初始化而无法进行测量。因此,通常情况下放弃在上午11点到下午2点之间进行作业。③RTK技术的数据链在传输时容易受到高频信号的干扰,这种情况主要出现在地形起伏较高的山区或是城镇楼房密集的地方。解决这种问题主要是通过将基准站设置在有效半径控制范围内的中央最高点,使其远离磁场较强的地方。④在测量时GPS-RTK技术进行高程转化容易产生异常。我国有些山区的高程异常图存在较大的误差,因而使得GPS在进行高程转换时相当困难,精度也不准确,因此对于这种情况,应该在作业时尽量多地测量精度可靠地高程,并适当的缩小作业面积,确保高程测量本身的观测质量。
3结束语
关键词:GPS卫星定位导航技术,飞播造林,应用
GPS通常称为“全球定位系统”,它能够实时测量地球表面点的座标。在飞播的设计、导航、及成苗成效调查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并具有如下优点:方法科学、应用方便、节省成本。论文参考网。
一、GPS在飞播调查设计中的应用
1、应用于县区播区的初选与踏勘
在县区年度拟播计划的基础上,利用拟播区域的地形图,根据图面地形与地类,在图上进行框选,算出框选播区各角点的大地坐标。
利用本地的GPS初始化数据,对拟用手持式GPS导航仪进行初始化。再到框选的拟播现地,利用地形及播区各角点的大地坐标数据,对播区实地查看,并最后选定播区。
2、飞播施工时用GPS仪做为飞行导航
在飞播施工中,以设计文件为依据,将拟播播区的各航点大地坐标输入到飞行用GPS导航仪中,飞播时,播区每架次每播带的压标飞行,就由该GPS导航。
3、飞播施工时在现地地面接种中的应用
飞播施工时,在播区现地,根据播区接种线位置,算出各架次各播带的拟设接种位置的大地坐标,并输入到现地用GPS仪中,根据地形及GPS仪找到相应位置,并放置好接种样布。从而更好地保证接种的质量及接种正常进行。
4、在播区成苗成效调查中的应用
用成数抽样法,先布置好播区调查线,再以播区调查线在图上的位置,以及调查样方数的多少,算出各调查样方的大地坐标,并输入到GPS仪中,再根据地形和GPS仪找点设样方查苗。论文参考网。
这样进行调查,点位正确、选点容易。有利于成苗成效的调查质量。
二、GPS卫星定位导航在飞播造林中应用前景
GPS在飞播造林中的应用,历经十年,已经取得了显著的效果。论文参考网。
随着GPS仪精度的提高,以及GPS仪与计算机接口的拓展、GPS仪本身存贮容量的进一步增加;计算机无线通讯技术的存在的发展。设想,机场、飞机上、接种地面三地实时控制飞播施工的时代即将到来!
摘 要:建筑工程的施工测量管理是一项系统的并且具有较大难度的建筑工程。在充分考虑可能受到的各种外部影响的同时,要确保管理方的有序开展工作,统筹各个环节,将各项具体工作进行落实,在严格把关建筑工程施工测量管理的同时,重视相关工程测量问题的有效控制,落实对整个建筑工程项目的控制管理实施。针对建筑工程施工测量管理的现状,与建筑工程经验充分结合,进行细致研究,除了在建筑工程的施工定位测量管理的应用方面提出具体措施,还在建筑工程的施工高程程测量管理应用方面找出相应办法,并进一步对建筑工程施工测量管理总结应用措施。
关键词:建筑工程;施工测量管理;现状分析;对策研究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17)15-0235-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7.15.153
近年来,我国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建筑工程的实际使用功能和建筑外观造型也更加的多元化以及艺术化,建筑物的混凝土结构在这样的大环境以及建筑趋势下,有了更高的要求和更丰富的内容,超常规结构的混凝土结构建筑物也越来越多的应运而生,跨度大、高度高、自身重量大通常是这些超常规混凝土结构建筑物的显著特点,建筑工程施工测量管理在这样的条件下的开展有了更高难度。传统的施工方法与技术在对施工工程的质量与安全上很难确保,对于建筑工程的施工测量管理便有了用武之地。现阶段建筑工程的施工测量管理的优势是怎么样的,如何正确对建筑工程施工定位以及对施工高程进行测量管理应用,更好地引用实践建筑工程施工测量管理,是值得思考的问题。
一、建筑工程施工测量管理的现状
由于在实际操作中,建筑物高度的影响,使得在建筑上部分找一个精准的测量位置较为困难,在测量过程中,更多地运用了天顶模式,首先需要借助天顶仪,再根据预先装备好的通道,使得建筑物下部分结构的测量点进入施工范围内部,天顶模式的测量办法一般是这样的。这种方式最大的困难是需要设置数量较多的连接基准点,所以经常会受到设备等方面所带来的影响,测量产生的误差比较大。除此之外,数据的读取完成的进行场所是在预先装备好的通道内,也容易因为光线等原因的制约,导致测量工作难以完成,无法得到较为准确的数据。
GPS处理技术以及RTK的操作技术在现代技术不断发展的推动下,技术水平不断提高,也被各个领域广泛应用,性能稳定,操作性较强等是这些技术在人们对建筑工程的勘测以及施工的方面的应用优势。相对定位是在实际应用RTK的具体办法,静态定位办法的采用,经过大量的实验,得出这样的测量方法使得测量数据更加精准。
选择视野较为开阔的测区控制点,没有遮挡物在其15度及以上的高度角上;设置点位不会产生因重物挤压,如车辆通行等因素导致变形现象发生;不在高压线200米以内的范围等方面都是在定位测量的过程中需要注意的关键点。在对楼层的控制点、架站点以及放样点等进行设置要确保能够相互通视,GPS信号的稳定,避免被周围环境等各种因素的干扰,都是确保采集原始数据的准确性方面需要特别注意的方面。
二、建筑工程施工测量管理的技术应用
(一)定位测量技术
确保GPS1、GPS2、GPS3、GPS4这几个在操作前从有关部门得到的数据在测量过程中与在建建筑物的距离保持在300米左右,保证施工范围内全面数据测量的实现。
选择GPS1、GPS2这两个点进行外部测量,用十字钢钉设置记号在相应的位置上,在采用GPS静态处理的办法的基础上,配置GPS装备在对应的位置上,此外,基于此后的操作要求的思考,还需要对角度进行相应的调整。配置GPS装备在建筑工程顶部并且用十字钢钉标记好的AB两个位置,AB两个位置需要事先选择,对GPS装备进行角度调节,确保GPS设备不超出3毫米的误差,保证测量数据的精准。
借助计算机技术对通过GPS静态操作得到的数据信息进行综合测绘处理,对得出的数据进行基数与平差处理,对通过借助GPS1和GPS2两点得到的AB的数据利用全站仪作处理,施工处理位置就设立为这两个点。
(二)高程测量技术
确定放样点。A点设置全站仪,B点配置棱镜。通过调整角度保证全站仪在位置方面与工程地点没有误差,再根据柱子的中心点确定放样点进行放样。利用工程施工图以及COGO软件可以确定柱子的具体中心位置。
三、提高建筑工程施工測量精度的相关措施
首先需要对GPS相关设备做准确度方面的测试,再分析研究相关已知点的具体坐标,保证已知点具体坐标在数据上的准确性,在根本上对建筑工程施工测量数据的准确性上得到加强。
可以通过设置一级光电测距导线在网内,特别是一些建筑工程施工测量项目对精度要求比较严苛,对这些项目进行GPS内部检测时,利用设置好的一级光电测距导线的闭合坐标,提高检测数据的准确度。这种方法不但能使GPS对建筑工程测量的精度结果进行有效控制,对于已知点的精度状况也有较为明确的了解。
除了精度与准确度方面的优势,GPS技术在对建筑工程进行施工测量工作方面还有诸如对测量位置要求相对较低等方面的优势,相关工作人员利用GPS技术在对建筑工程施工测量方面获得了极大的便利。这也要求了工作人员要学习和完善自身对于GPS技术的掌握,确保对建筑工程测量数据的精度和准确度,避免延误工期或者返工现象的出现,造成巨大的损失。
四、结语
对于建筑工程项目施工测量工作受到多种条件的影响,包括地质条件、气候因素、运输、资金以及政策等人为因素等,管理这种难度较大的项目需要有系统的方案,也需要对建筑工程测量管理严格要求。针对建筑工程测量管理过程中出现的具体问题,寻找科学有效的解决方法,确保建筑工程项目的施工测量管理正常有序的进行。
参考文献:
[1] 刘龙飞,赵威,韩文娟.工程施工测量管理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J].门窗,2016(6):247-248.
[2] 杨海霞.工程施工测量管理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9(6):199-200.
关键词:网络RTK; GPS-RTK测量;验潮测量
Abstract:The GPS system has changed the work mode of underwater topographic survey, not only in the plane localization and tide, also make sure the ship attitude of simple and quick change, this paper from the theory and practice of verification, GPS-RTK measurement data analysis of underwater measurement results and artificial test data results comparison between tide.
Key words: RTK; GPS-RTK measurement; tidal measurement
中图分类号:P228.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104(2013)
1引言
随着测量技术的发展、新的测量装备的使用,海道测量精度越来越高,从而对测量基准面精度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NBCORS网络RTK技术出现以后, “GPS接收机+测深仪”技术得到进一步发展。确定测量船只的瞬时姿态并对测深值进行姿态改正是现代水下地形测量的工作。在宁波市某区域进行海洋1:10000水下地形测绘项目中,我们采用GPS-RTK无验潮和验潮两种方式的测量工作。本论文从实践上研究分析通过GPS-RTK无验潮和验潮测量得出的成果间的差异,并以工程实例的实测数据为例验证理论分析成果。
2GPS-RTK无验潮测量误差
NBCORS VRS技术是应用网络内所有GPS基准站的数据,生成整个网络区域内的动态模型,为整个网络覆盖范围内的用户提供差分数据,同时,对于网络覆盖外的一定区域,也能提供同样精度的差分改更信息。
NBCORS高程为大地高系统,通过区域似大地水准面精化转换为正常高。
2.1GPS-RTK测量数据分析:
图1
图2
图1由可以看出,大部分时间RTK的高程数据比较稳定,这是由于当时的海平面比较稳定,没有大的波浪,因此高程数据比较平稳。但是在图2中[1]时段高程数据发生了异常突变,可能是GPS-RTK信号不稳定的原因,就需要人为去干预处理,修改出正确数据。
GPS-RTK需解决换能器杆安装偏差及船体倾斜的影响,RTK自身误差影响,高程异常等综合因素,测深延迟效应。只有有效控制每一项影响精度的因素,最终的成果质量才能得到保障。
3测深数据处理
在测量项目中,我们做了如下误差该正,已减小误差。
声速改正:
船舶动态吃水改正:测深仪型号:HY1601
船舶静态吃水改正:
水深测量误差:时间测定误差,测深仪波束角。
水面高程传递误差:深度基准面的确定误差,验潮站水尺零点的测定误差。
船舶姿态变化引起测深误差
船舶横向摇摆带来的测深误差,船舶纵向摇摆带来的测深误差,船舶动吃水产生的测深误差。
4GPS-RTK无验潮与验潮精度数据分析
在此次水下地形测量过程中,我公司采用NBCORS直接记录测深点的三维坐标,高程转换采用NBCORS中心的坐标转换软件进行,因为数据量大,NBCORS中心只能对测点数据少于100个的文件进行转换,因此我公司选择了部分水域测量数据进行无验潮数据处理,数据处理时没有进行消浪处理,对测深数据进行了声速改正,其同名点比对结果如下:
GPS-RTK验潮与人工验潮测点比对表
单位:m
验潮与无验潮测点比对统计表
经检测13514点,其差值≤0.4m为13301点,占总比对点98.4%
从比较的结果来看,在本试验区采用NBCORS以无验潮方式进行水下地形测量是可行的,精度能够满足有关规范要求。
实际应用经验比较:
优点:
1、进行全天候作业,不受昼夜影响,提高作业效率,
2、有效的消除了动吃水以及波浪上下等因素影响,
3、避免了由于潮位观测带来的水位改正误差。可得到即时水位。
4、无需人工或自动验潮仪验潮,节约成本。
缺点:RTK高程测量的综合误差。测深
仪器自身精度及换能器安装导致的误差。无法进行深度基准面的推算。作业受距离和区域的限制。
5总结
利用无验潮技术进行水深测量,使得水深测量这项工程变得简单、方便、快捷、轻松、高效,极大的提高了生产效率,是一种先进的测量技术,值得在海岛礁测量技术中大陆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海道测量规范》GB 12327-98;
[2]杨飞、马耀昌,GPS在水下地形测量中的应用研究,地理空间信息,2006
关键词:GPS;测绘技术;线形工程测量;应用
中图分类号:TB22文献标识码:A
目前我国的测绘技术已经达到世界先进水平,为工程测量技术的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保障,极大地促进了工程测量事业的进步。通过在工程测量中应用测绘技术,使工程测量数据误差越来越小,精度不断提高。在保证工程质量上发挥了的作用。
1GPS测绘技术概述
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的发展,工程中所用的测绘技术也越来越先进。尤其GIS(地理信息技术)、GPS(全球定位技术)、数字化技术及RS(遥感技术)等测绘技术在工程测量中的应用,使我国的工程测绘技术已达到数字化和高效率的目标,与世界发达国家相比差距越来越小,在路桥、水利、房屋建筑等领域的工程测量中应用。降低了工程测量的误差,提高了测量精度。
1.1GPS测绘技术的含义
GPS技术,即全球定位系统,在二十世纪七十年代由美国率先进行研发,经过多年的努力于1993年在军事上首次应用,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后来延伸到工程建设、教育、科研等多个领域。它的工作原理为:对目标利用卫星发射无线电信号进行导航定位,能够方便快速的发现目标,且定位精确度高、抗干扰性强,在工程测量中得到广泛的应用。
1.2GPS测绘技术的优点
GPS测绘技术在工程测量中应用广泛,它具备以下几点优势:一是测绘时间长,精度高。GPS技术不受时空的影响,能在任何地点、任何时间进行全面全天候的测量工作,且受气候、地形等自然因素影响比较小,测量数据精度高。二是成本比较低,操作方便。GPS技术可以有效减少工程对人力、物力、财力的投入,不仅可以降低成本,而且操作简单,可以减轻工作人员负担。三是GPS技术工作效率高。随着GPS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的不断进步,GPS测绘时间缩短,测量效率大大提高,即在较短的时间内高效完成测量任务。四是应用广泛。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GPS测绘技术已渗透到建筑、市政给排水工程、水电工程、道路、桥梁等工程项目建设中,同时在电视台、天文台等领域也得到广泛的应用。
2GPS控制测量技术在线形工程输电线路测量中的应用
2.1布设GPS静态控制网
输电线路一般比较长,涉及范围比较广,经常需要穿越田地、河流、山地、湖泊等地形,给工程建设带来很大的麻烦和难题。同时输电线路走向是直拐直,没有曲线段,因此控制点要沿着可研路径布设,呈一带状控制网。在进行GPS静态控制网布设时,主要要注意几点问题:一是GPS基线长度最好相差不大,保证精确度的均匀性。二是GPS静态控制网最好采取封闭式闭合环形式(或者为附合线路结构)。三是避免多路径效应。在进行GPS静态控制网布设时,要尽量避免高山、河流、湖泊等比较复杂的地形。四是做好强电磁波抗干扰工作。GPS站点的设置要尽可能的远离大功率的无线电发射源,如电视台,其距离要在400m以上,同时要远离已建高压输电线路至少200m以上。
2.2GPS技术在外业作业测量中的应用
在进行外业作业前,要做好仪器(如GPS接收机等)设置等准备工作。GPS接收机设置要根据输电线路走向来,尽量避免一些复杂的地形,如高山、河流、植被等,同时在设置好GPS接收机等仪器后不要急于观测,在GPS仪器垂直精度因子VRMS和水平精度因子HRMS在不大于0.02、综合精度因子PDOP不大于3后方可进行,且每一次观测时间要不小于10分钟。此外,外业工作人员要严格按照GPS测量标准和输电高压线路实际情况进行外业作业。先根据卫星可行性预报资料编制观测计划表,然后在实际观测中严格按照计划表执行,同时以实际作业为主相应的进行调整,并做好记录,最后在外业作业完成后及时对观测数据进行检查和分析,若数据不对就要进行补测或者重测。
2.3做好内业数据处理工作
在进行内业数据处理之前,要选定相关解算软件,并把数据输入软件中,然后对每一个观测数据进行查看和分析,把误差大或者错误的数据删除,提高整体数据解算质量。一般而言,数据解算结果有四种,固定相位解、浮点相位解、相位平滑伪距差分解和伪距差分,前三者精度指标分别大于0.1m、0.5m、0.8m,根据实际情况选择相应的精度指标。具体来说,在测量完成一天的工作后,要把基站和杆塔的数据导入计算机,使用相关解算软件计算出每一个杆塔的坐标,从而计算出每一条基线长度,然后把计算出来的数据与事前标准数据进行对比分析,允许误差在6m之内,若误差过大就要就行补测或者重测。
2.4GPS控制测量技术使用注意事项
GPS测绘技术具有不可拟比的优势,但在实际操作中还是会受到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的影响,造成观测数据精确度存在偏差。因此,在利用GPS测绘技术进行控制测量时,要注意细节问题。
(1)受作业环境的影响。虽然GPS技术不受地形的限制,具有全天候观测的特点,但观测精度还是会受地形等环境的影响,因此在进行GPS仪器设置时,应尽量避免多种路径、电磁波干扰强(如电视台等)等地段,且保证卫星高度角在10°以上。
(2)观测时段问题。在观测前要对卫星预报图等进行查看,选择最佳观测时段(一般是可见卫星数不小于5的情况下)。
(3)人为因素的影响。在进行输电高压线路测量工作时,要严格按照GPS观测相关标准进行操作,避免因操作失误影响观测质量。这就要求对工作人员进行专业培训,提高其业务能力。
3结语
总而言之,GPS测绘技术具有全天候观测、操作方便、成本较低、精确度高等优点,在线形工程测量中得到广泛应用。本文主要从GPS静态控制网布设、外业作业、内业数据处理等几个方面分析了GPS控制测量技术在输电线测量中的应用,随着GPS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发展,相信GPS测绘技术将得到进一步发展和应用。而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GPS测绘技术的不断进步,GPS测绘技术在线性工程的应用越来越多,如输电线路的测量。利用GPS控制测量技术进行测量工作,不仅精度高,而且方便,可以提高工作效率,降低成本。
参考文献:
[1] 金国清.GPS RTK测量中的一些关键问题[A]. 第三届长三角科技论坛(测绘分论坛)暨’2006江苏省测绘学术年会论文集[C]. 2006
[2] 魏金龙,陈军,柳俊岩.RTK系统在测量中的应用[A]. 天津市土木工程学会第七届年会优秀论文集[C]. 2005
论文摘 要:现代信息技术在水文领域中的应用不断完善和发展,特别是在最近几年之中,ann技术、3s技术与水文模型的整合研究的发展,有助于开创水文研究的新领域。本文主要通过对rs、ann、gis、gps等技术的研究,从防汛抗旱、水文预报、保护水环境生态、水土保持这四个方面,阐述了现代信息技术在水文领域的应用
rs技术在水文领域中的应用分析
遥感技术,即rs技术广泛应用于对旱情的检测与评估、检测水质、监测和评价土壤侵蚀和洪涝灾害等水文领域之中,取得了明显的经济效益。在洪涝灾害之中经常会使用遥感技术。紧急救灾、灾后重建和快速反应是遥感技术应用集中的主要方面。例如,我国早在80年代就利用了mss数据检测到了三江平原的洪涝灾害。之后民政局、中科院和水利部门都进行了相关的研究工作,在实践之中取得了显著的成效。遥感技术可以大幅度的减少洪涝灾害的损失,尤其是在灾后重建等当面,与其他普通手段相比具有全面性、客观性和快捷性的优势。遥感技术评估在灾害的监测评估方面也有了显著的发展。通过对土壤表面发射的电磁能量来测量估计土壤的湿度,再加上实测数据的支持,可以实现对旱情的遥感监测。同时还可以通过对作物的长势、地表温度的监测来监测旱情。通过了解不同地域的具体情况,建立针对它们的具体模型。我国目前建立在遥感技术基础之上的监测模型包括热惯量模型、作物缺水指数模型、植被指数模型和植被地表温度空间模型、气象模型、水文模型和微波模型等。使用遥感技术可以更快速和更低廉的获取大面积土壤的水分信息。因为监测模型的简繁程度有很大差异,所以遥感技术的使用范围和使用精度也有不同。我国目前已经建立了初步的旱情遥感技术监测体系,在一些试点地区获得了显著的成效。遥感技术在水质监测之中也有很大的作用。运用遥感监测技术,可以动态的监测地表水质在时间和空间上参数的变化情况,具体表现在对湿地的评价、和测定水质参数等方面。遥感技术在水质监测方面的应用已经开始在实践生产之中使用,随着它在水质监测领域的地位更加重要,它的发展也不断完善。
gps技术在水文领域中的应用分析
全球卫星定位系统,即gps技术,具有自动化、高效率、精确度高、全天候的优点,成功应用于工程测量、航空摄影、资源勘测、地球动力学、大地测量、水文领域之中,取得巨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水利信息与空间地理位置有很大的关系,gps可以更准确的获取水利信息的空间位置,可以运用在减灾防汛和水下地形测量等方面。使用全球卫星定位技术,可以及时准确的定位灾害的发生地点,尤其是在使用了无线通话功能之后,实现了双向的通话功能,使指挥中心和灾害现场能够自由及时的对象,方便二者进行沟通,对紧急情况做出应急反应。以往在汛期来临时,在大堤上排查险情,在发现了险情隐患之后,通过对讲机向指挥部门汇报,耽误了抢险时间,而且无法准确的描述出险情发生的位置。一旦报警系统上运用了gps技术,能够在第一时间将灾害的发生地点和灾害类别传送到指挥中心,可以对险情做出有效的反应。在运送抢险物资的车辆中,安装gps监控系统,编码后的汽车可以将其定位信息传送到指挥中心,指挥中心在接受到定位信号之后,可以将移动的船只和车辆的位置在地图上动态的显示出来。再配合电子地图,例如公路交通图、水系分配图、居民区分布图、物资仓库分布图等,利用网络的分析功能,可以将抢险物资以更快捷的方式送入受灾群众手中。而水下地形的测量在水库、港口、码头和桥梁的建设之中起着很大的作用,尤其是在减灾防洪的过程之中,会带来巨大的社会效益。
3 gis技术在水文领域中的应用分析
地理信息系统,即gis,是在计算机软件和硬件系统的支持下的特定的空间信息系统,可以采集地球表层的相关地理分布数据,同时对数据进行储存、运算、分析、管理、描述和显示。我国目前的地理信息系统已经广泛的使用在减灾防汛、水土保持、水环境等水文领域。在减灾防汛的领域之中,gis技术可以预测预报城市的积水和退水状况、管理更新现有的排水设施情况、对排水设施进行设计和规划。规划城市绿地的面积和位置。分析暴雨的空间特征、对积水街道和暴雨的分布进行可视化的显示、储存具有分辨率高、层次多、更新频率快的数据,并对数据进行维护和管理。地理信息系统在再请评估方面也有很大的作用,例如管理基础背景数据、查询空间和属性数据、对数据进行统计、显示和检索。gis技术在水土保持之中的应用十分全面。主要包括判断是否发生土壤侵蚀、土壤侵蚀的程度划分、计算土壤侵蚀量、评价水土保持的效益、泥沙输移的状况、预测和模拟土壤的侵蚀过程等。在水土保持之中往往直接使用gis作为建立模型的平台,这是与gis在其他领域的使用中最大的区别。遥感技术、地理信息技术和全球卫星定位系统,即3s技术的集成使用为空间信息的管理、分析、应用、更新、获取和存储等方面提供了技术支撑。使用rs技术采集图像信息,使用gps技术提供主要的位置信息,最后使用gis使用一些技术手段,例如分析应用和图像处理等。将这三个技术紧密的结合起来,可以提供精确的数据资料的文本资料,可以通过动态电子地图的使用查看不同水文领域的信息,同时可以借助人工神经网络的实施,对洪峰流量、降水等水文要素进行科学、合理的分析,为减灾防汛提供科学的依据。
4 ann技术在水文领域中的应用分析
ann技术,即人工神经网络技术,是使用数学方法对自然神经或人脑进行模拟和抽象,是一种模仿人脑结构的信息处理系统。在水文领域,ann技术主要可以进行洪水的预报和降雨流量预报等。人工神经网络技术具有适应能力强、计算速度快和自主学习能力强的功能。首先对输入条件和输出条件进行分析。输入条件包括降雨历时、降雨量、降雨过程、河道基流等。输出条件包括出口段面的流量信息。输入层、输出层和隐层这三个部分一起构成了降雨径流的预报模型。防洪的非工程性措施是洪水预报,做出及时的洪水预报可以帮助相关部门制定准确可行的防洪决策。ann技术在水文预报方面的作用主要通过实测资料,使用神经元的模拟关系,模拟影响洪水的其他因素和洪水之间的关系。
5 结语
总之,现代化的信息技术支持可以促进水文信息化建设,本文讲述的rs技术、gis技术、gps技术和ann技术都在水文领域之中得到了广泛的使用。随着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国家过度重视信息的基础设施建设,使水文技术和现代信息技术共同发展。
参考资料:
[1] 陈洁.遥感和水问题 [m].北京:人民水利水电出版社,2005,40,47.
[关键词]大比例尺地形图 工程测量 分析 应用 测量
[中图分类号] P258 [文献码] B [文章编号] 1000-405X(2013)-11-136-2
大比例尺地形图在工程测量中有着重要的作用,占据工程测量中不可获取的位置,下面我们首先对大比例尺地形图测量的发展及其特点进行简单的概述,然后在主要过对某观测站的站址1比500比例尺地形图进行施测和分析,在进行施测过程中,主要采用的GPS观测、选点等等方式来对其进行的测量,下面我们就简单的对某观测站进行大比例尺地形图阐述和分析。
1大比例尺地形图测量的发展和其优势
随着科技水平的不断进步和发展,科技的进步在给其他领域带来便捷的同时,同样也给我们测绘行业带来了新的工作方向和目标,随着测量仪器的不断更新和换代,更是测绘行业的发展带到了一个新的平台上来了。大比例尺地形图的出现,在很大意义和程度上解决了工程测量中面临的难题,通过大比例尺地形图对范围比较小的地区也能及时的进行工程的测量和检测,一方面提高了工程测量的工作效率,另一方面还在很大程度节约了很多的人力和财力,提高了工作的效率和时效性。
2大比例尺地形图在工程测量中的应用实例
2.1测量实例内容概述
采用大比例尺地形图测试某观测站,在进行测试过程中主要涉及的内容有选点、埋石、GPS监测、水准联测等采集工作,在此项大比例尺地形图工程测量工作中,主要投放的设备有六台、GPS接收机四台、全站仪一台、自动水平尺一天,其观测和测量的时间为15天,然后根据时间要求提供测量的结果。
2.2测量区的基本情况构造
需要测量的观测站的周围范围交通还是非常的便利的,需要测试的地区地形比较开阔、起伏的程度不是非常的大、可以算作是平原,但是在测试区中出现的严重问题就是周围树木角度、可能会对测量的准确度和效率带来一定的影响。
2.3GPS接收机在工程测量中的使用
GPS+RTK在工程测量中说,发挥着非常巨大的作用和意义,其使用程度,在工程测量中,更是非常的广泛,在建筑工程中,测量其建筑地形过程中,我们就可以采用GPS+RTK的完美结合进行的建筑工程中地形的测量,在建筑工程地形测量过程中,通常都是使用不动态的测量方式,来对其建筑工程地形进行的控制和测量,在使用GPS+RTK进行的测量中,只需要通过GPS进行的定位,然后通过RTK来进行碎步测量,在测量过程中一般都是需要一个人背着测量仪器,然后在地形的碎点上呆一下,在进行的移动过程中,还需要输入其测量的特殊编码,最后通过定位,就可以非常方便的测量出建筑工程,在建筑工程中需要的施工地形图了,通过二者完美的融合,一方面使其地形图能够保证其准确度,另一方面大大提高了测量的工作效率和时效性。
2.4采用相应方法统计其精度加以分析
在了解玩测量区的基本构造环境之后,我们通过对测区几条不同的线路进行定位观测之后发现,得出相应的数据如下,点位误差最大值4.4mm,最小值3.21mm;无约束平差后相对精度最低l/47万、最高1/56万;约束平差后相对精度最低l/34万,最高1/41万;同步三角形全长相对闭合差最大值为2.07ppm。而这些都是大比例尺地形图能够满足的(表1《工程测量规范》对大比例尺地形图地位误差精度要求)。
2.5采用大比例尺地形图1比500的施测方法
(1)在对该观测站站址1比500比例尺地形图进行施测过程中,我们可以采用数字化构成图方法来进行观测站的施测,在进行施工过程中,首先采用的作业方法,可以采用GPS不动态定位方法,来对其观测站地区进行的内图根点坐标标注和联想,在进行这一过程中在,还可以采用水平尺联测的方法,施测图根点的高程,进行测试区内部的数据和图像的采集,然后在从测试区外业采取相应的数据,最后测试区外业采集的相关数据和图像,使用光缆传播的方式,传播到测量使用的计算机中,然后计算机机会通过一定的数据处理模式,来对其采集和传输的数据进行的及时有效的分析和处理,最后计算机会将分析和才采集的图像文件通过绘图仪的方式打印传输出来(表2测地貌特征点的视图要求)。
(2)为了能够保证长期保存图根点以及未来将进行施工放样测量的工作,为了今后的施工考虑,我们可以在采用大比例尺地形图测量之后,然后在每个不同的测试区之内预埋一些长久性的埋石点,在进行埋石点的过程中,其石头高度一般都是要在五十厘米左右,所埋石应该在视眼开拓的地方,而且还不容易受到别人的破坏。
(3)通过对上述观测区相关的数据进行分析和研究得发现改观测区采集的点数为652点。在进行分析过程中,主要采用的基本绘图软件是来自于南方CASS的成图系统软件,该软件是通过多年以来很多单位和专家使用之后,都说效果比较好的软件。
3大比例尺地形图在工程测量中的应用实例相应的技术总结
该测量工程在进行大比例尺地形图在工程测量中,主要通过对方式就是通过GPS全球卫星定位系统来进行图像的观测的,在进行GPS网的施测过程中,可能是由于树木角度的情况,使其知点距离和待测图根点距离较长,为此,在进行测量过程中,我们采用了三台GPA接收器的形式,对其观测区进行同步的观测和测量,经过测试才得出了相应的结论,其结果还是比较符合测量的中的规定范围和相应要求的,可以说是相对比较准确的GPS数据测量结果。
在进行大比例尺地形图在工程测量中得出了相应采集外业数据652个,测绘出绘1:500数字化地形图1份,还在测量过程中,在测试区中增添了预埋石的数量,为四个,实际测设临时性图的相应根点有八个左右。
4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上文中我们简单的对其大比例尺地形图的发展,以及在工程测量中的应用实例进行了简单的论述和分析,希望能够在论述过程中为,大比例尺地形图在工程测量中的应用和发展提供可行性思路,同时希望我们相应的实践人员能够在日常工程测量工作中,不断的对其方法进行完善和创新,争取创新和完善出更为科学合理的大比例尺地形图在工程测量中应用的方法,为今后工程测量的发展多提宝贵意见,为大比例尺地形图在工程测量事业的发展做出更多贡献。
参考文献
[1]会议论文.电子平板测量环境下实现大比例尺地形图和地籍图一体化的探讨2007年"信息化测绘论坛"暨中国测绘学会年会-2007(1).
[2]期刊论文.地形图测绘中GPS-RTK用于图根点测量的可行性分析-科学技术与工程-2011,11(36).
[3]期刊论文.GPS-RTK与全站仪联合作业在数字测图中的应用-测绘与空间地理信息-2010,33(6).
[4]期刊论文.GPS-RTK高程拟合在湖北来凤县道路改造工程测量中的应用与精度分析-城市勘测-2011(3).
关键词:异构网络 GPS 切换判决
中图分类号:TN929.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9416(2012)09-0114-01
1、引言
所谓异构网络(Heterogeneous Network)是一种类型的网络,其是由不同制造商生产的计算机,网络设备和系统组成的。切换是移动通信系统所特有的,也是最重要的功能之一,包括水平切换与垂直切换两类。水平切换只能在各自的网络内部进行切换,垂直切换可能在分层结构的不同网络之间进行。垂直切换相当复杂,它要求低功耗、低时延、占用带宽尽可能小。
异构网络的切换为垂直切换。由切换触发、切换判决和切换执行三部分组成。切换算法的性能主要取决于切换触发和切换判决两个过程。当切换触发事件发生后,根据判决策略来决定是否进行切换。不准确的切换触发会使后续的切换判决策略失去意义,因此只有综合考虑各方面情况,制定出合理的切换策略,才能保证用户在异构网中正常切换。
由于传统纯粹基于接收信号强度的切换判决算法性能不佳,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平均乒乓次数多、切换时延长、丢包率大等。这样使得用户得到的服务质量有所下降。考虑到目前全球卫星定位系统GPS设备已被广泛使用且价格可以接受,因此在位置知晓判决算法中加入GPS地理定位信息以获得精确位置与运动信息来避免不必要的探测延迟。移动台可以根据运营商给定的网络边界信息进行切换的判决。
2、位置知晓切换判决算法
2.1 切换算法分析
传统的平均接收信号强度的算法是将 RSS 的平均值与固定的切换判决门限相比较来触发切换,如文献[5]中描述的算法。这种算法面临着很多难以解决的问题,由于慢衰落和快衰落使接收的信号电平产生波动,移动台接收到的信号强度并不能很好地体现出移动台与各基站之间的距离,产生了不必要的切换。据此设计的切换判决算法在实际环境下的性能不甚理想。因此,我们提出了GPS辅助条件下位置知晓切换判决算法。
2.2 切换判决算法流程图
在异构网络环境中,由于异构网的特点使得切换时延远远大于同种网内的切换。系统负载越高,移动台在切换时被拒绝的概率越大,使得整个系统的平均切换时延也就越高。移动台移动越快,切换检测间隔越短。
式(1)、式(2)中R代表基站覆盖半径,PL(d0)为接收功率(距离d0)。N代表路径损耗衰减指数。X(dB)表示一个零均值高斯分布随机变量,方差(dB)
2.3 性能评估
我们设置4个基站和8个移动台,基站的覆盖半径都为800米,切换检测间隔是0.48秒。改变切换提前距离从20米到60米,并设最大速度为20米/秒、信令时延为2秒。仿真结果显示,切换发起次数、乒乓次数、错误发起次数都将显著减小。而切换失败率在提前距离约为35米时比15米时明显减小,然而传统的基于RSS的算法的切换发起次数是PAHO的很多倍。
3、结语
首先简单介绍了异构网络,然后提出了PAHO算法,通过仿真实验证明在相邻小区都对小区边界达到充分覆盖的条件下切换判决算法优于传统基于接收功率的切换算法性能,且效果很明显。
参考文献
[1]贺听,李斌.异构无线网络切换技术[M].北京邮电大学出版社,2008.
[2]牛奔.无线异构网络的切换技术研究[D].北京邮电大学硕士论文,2008.
[3]邱禹.异构网络中垂直切换技术研究与实现[D].北京邮电大学硕士论文,2009.
【关键词】GPS;GPRS;物探测量
一、相关概念
物探测量是工程测量的一个重要分支,主要任务就是依据物探设计,将设计的勘探点用一定的测量方法放样到实地并准确记录其物探点空间位置,为物探野外施工、资料处理及解释提供符合设计要求的测量成果、图件和信息资料。GPS是由美国国防部研制部署和控制的军民两用,具有在海、陆、空进行全方位实时三维导航与定位能力的新一代卫星导航与定位系统。GPRS即通用分组无线业务是在现有GSM系统上发展出来的一种新的承载业务,目的是为GSM用户提供分组形式的数据业务。
二、系统的实现
(1)集成定位接收终端硬件的设计和实现。GPS-GPRS集成定位接收终端的设计思想是集成GPS和GPRS两个模块。该定位终端实时获取GPS提供的经纬度、速度、时间等GPS信息后,以GPRS上网的形式发送给监控中心。所以硬件设计应该包括GPS模块和GPRS两个模块,并且要有一个控制单元协调两个模块工作。除此之外,定位终端还应该包括LCD显示模块和电源模块等部分。总的设计思路是GPS模块通过串口通讯与单片机建立联系,由单片机来控制GPS模块工作,并对数据进行处理,处理后的数据通过485总线传输给GPRS模块,再有GPRS模块通过无线通信将信息传输给终端LCD显示模块上。(2)集成定位接收终端软件的设计和实现。定位接收终端的软件主要完成上电后系统的初始化,对各个模块的检测,接收GPS模块传来的GPS消息,利用GPRS模块传输的GPS定位信息。整个软件系统应该包括主控模块、GPRS模块、GPS模块、LCD显示模块和串口操作模块五部分。本课题的软件分为终端软件部分和服务器软件部分。将内核加载到RAM中运行后,系统的控制权就完全转交给内核了。内核在完成一系列初始化工作后,将自动运行用户程序。终端软件主要包括以下几个主要模块:键盘处理、GPS数据的处理、用户数据的接收和发送。(3)监控中心设计和实现。监控中心主要实现对GPS-GPRS集成的定位系统中的各个定位终端的控制和跟踪,它能主动向系统中各个定位终端发送位置请求,并且获取各个终端的位置消息,解析出GPS消息中的经纬度、时间、速度等值,并且通过软件界面显示,供用户察看。同时通过软件接口将定位消息发送到与电子地图或GIS等软件平台接口,以便其他后台程序利用终端的位置消息进一步进行分析和处理。监控中心通过串口连接一个无线通讯模块,以其来实现和各终端无线设备的通信。监控中心的主要部分包括:无线通讯模块部分――监控中心服务器部分――无限通信终端部分。本次系统的工作流程下所述:第一,监控中心接到一单新的任务后,马上查找当前是否有空闲的终端,如果有则直接选择一个,然后向其下达工作任务,如果没有则转到第二。第二,监控中心在新接收任务附近的地点查找是否有正在工作的终端,如果有则向它们发送消息,要求报告当前的工作状态。第三,监控中心根据报告过来的信息,选取一个最合适的终端,向其下达工作任务。第四,各终端的使用者在完成工作之后,向监控中心发送信息,报告各自的工作情况,监控中心会自动在数据库中更新这些信息。第五,监控中心也可以提供一些公共服务,如信息查询等。(4)定位系统在物探行业中的应用。物探测量作业多位于沙漠等荒芜人烟的地方,地形复杂,山体高大,道路稀少,气候多变,昼夜温差大。由于受地形、气候、山体遮挡、森林覆盖等诸多不利因素的影响,使测量精度受到限制,施工进度无法保证,作业效率低下,人员安全不能保障,项目成本上升等。基于GPS-GPRS定位系统的物探测量作业具备了以下功能特点:一是有效增加物探测量作业距离,提高信号覆盖范围,有手机信号的地方即可工作,更加方便用户的使用,;二是采用GPRS通讯模式的物探测量系统,数据速度快,随着速度的增加,其数据延迟也降低了,相比于GSM通讯费用低,GPRS数据传输费用远比打电话接入的费用低。GPS与GPRS技术的结合,使得任何地点的流动站都可以方便的与基准站、中继站、监控中心建立数据联系。
三、结论
本文以物探测量的实际工作需要为目标,将GPS技术与GPRS技术有机地结合,严格按照实际物探测量操作流程建立相应的模型,利用GPRS的数据传输功能,对GPS数据进行实时传输,其可操作性及实时性都较强,而且成本较低,结构简单,具有较高的可靠性;同时可以将本地原始位置信息实时发送到基地进行处理,并给用户返回更加精确的位置消息,这样就可以避免由于误差范围太大而导致的重复劳动。
参 考 文 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