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推销实训个人总结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任务驱动法 模拟公司综合实践 中职教育目标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3)03(b)-0185-02
1 任务驱动法与模拟公司综合实践课程在人才培养上目标一致
1.1 基本概念
任务驱动教学法是一种建立在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基础上的教学法,它将以往以传授知识为主的传统教学理念,转变为以解决问题、完成任务为主的多维互动式的教学理念;将再现式教学转变为探究式学习,使学生处于积极的学习状态,学生通过自主学习或小组合作学习,根据对当前问题的理解,运用共有的知识和自己特有的经验提出方案、解决问题。
模拟公司综合实践课程是以企业经营运作过程为逻辑主线,综合公司成立、筹资、行政人事客户管理、市场营销、业务交易、账务处理、年终总结等企业经营活动,以系列的典型工作任务为教学活动内容,采取模拟公司的教学组织形式,学生模拟公司经营中各岗位角色,综合运用专业知识、技能及职业素养,解决企业经营活动中的实际问题,从而提高商务运营能力(包括企业间的业务处理能力、企业内部运营管理能力以及企业与相关机构的业务往来能力)的课程。
1.2 两者在人才培养上目标一致
教育部《关于进一步深化中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若干意见》中指出:推动中等职业学校教学从学科本位向能力本位转变,以配让学生的职业能力为导向,要高度重视实践和实训教学环节,突出“做中学、做中教”的职业教育特色。
在以“能力为本位、就业为导向”的新的职教理念中,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是职业教育的核心目标。从能力所涉及的内容范围上,职业能力可分为专业能力、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三部分。
1.2.1 专业能力
专业能力是在特定方法引导下有目的、合理利用专业知识和技能问题并评价成果的能力。它是职业范围内的能力,包括单项的技能与知识、综合的技能与知识。专业能力是劳动者胜任职业工作、赖以生存的核心本领。
1.2.2 方法能力
方法能力是个人对在家庭、职业和公共生活中的发展机遇、要求和限制做出解释、思考和评判并开发自己的智力、设计发展道路的能力和愿望。方法能力是基本发展能力,它是劳动者在职业生涯中不断获取新的技能与知识、掌握新方法的重要手段。
1.2.3 社会能力
社会能力是经历和构建社会关系、感受和理解他人的奉献和冲突,并负责地与他人相处的能力和愿望。社会能力既是基本生存能力,又是基本发展能力,它是劳动者在职业活动中,特别是在一个开放的社会生活中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
任务驱动法教师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在教师的帮助下围绕一个共同的任务,进行自主探索和互动协作的学习。在中等职业技术学校专业学习领域中推行任务驱动法其目标是: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形成职业能力,确保毕业生按市场岗位要求零距离就业。从模拟公司综合实践课程的设计思路来看,学生则在仿真的公司情境中,通过反复练习、反复思考,逐步形成自然的、符合现实公司活动要求的职业行为能力,即在专业能力、方法能力、社会能力和个性方面得到发展。由此可见,任务驱动法和模拟公司综合实践课程在人才培养上都是为了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让学生顺利适应职业人的角色。
2 任务驱动法在模拟公司综合实践课程教学的具体应用
本文以任务驱动法的具体流程“教学目标―― 任务设置―― 分析任务―― 完成任务―― 评价总结”为标准,探索任务驱动法在模拟公司综合实践课程中的应用。本文根据模拟公司综合实践课程中教学模块的难易程度,由低到高、有层次地设计了三项任务,通过对不同难易程度任务的设置,引导学生由易到难、由易到难、循序渐进地完成一系列任务,达到相应的教学目标。
2.1 任务驱动模式一
提出任务―― 讲解演示―― 模仿练习―― 评价总结。
(1)设定目标:了解税务登记的意义,掌握税务登记表的填写。
(2)任务设置:填写模拟公司的税务登记表,为税务登记做准备。
(3)分析任务:税务登记表需要填写哪些项目?填写时有什么特殊要求?
(4)完成任务:教师利用课前准备好的一虚拟公司资料,完成税务登记表的填写,通过电脑投影是学生直观的看到教师具体操作,并在操作过程中提醒一些填写要求和注意事项。讲解后学生模仿操作,在教师的引导下让他们尝试自己填制。
(5)评价总结:税务登记对于学生来说是一项比较陌生的业务活动,操作难度大,因此先教师示范、再学生模仿操作会比较适合。在操作完成后,学生提出在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再进行讨论,将加深学生对业务的熟悉程度。
2.2 任务驱动模式二
提出任务―― 分析讨论―― 学生操作与比较―― 评价总结。
(1)设定目标:让学生了解电话礼仪,掌握接听电话的技巧,学会待人处事的原则。
(2)任务设置:在接听电话的时候遇到以下情境应如何应对:①听不清对方的话语;②遇到自己不知道的事;③接到客户的投诉电话。两两模拟以上的三种情境的电话对话。
(3)分析任务:每间公司接到任务后,开始分析讨论:若听不清楚时,进行反问会不会失礼?应该如何反问才比较妥当?遇到不知道的事情常常会很恐慌应如何处理,应继续听下去还是打断对方的讲话?遇到投诉电话怎样如何说话才能让客户的情绪不被激化?
(4)完成任务:经过分析讨论后,每两个学生针对一种任务情境模拟电话对话。而其他同学和老师则观察对话的内容并做好评价记录。
(5)评价总结:通过学生实操和组间对比,通过学生自评和其他同学的他评发现自己做得好的地方和考虑不周的地方,让学生在探索中不断地获得成就感,激发他们的求知欲望,形成一个良性循环,从而培养出独立探索、勇于开拓进取的创新意识。最后通过老师的专业点评,总结出电话礼仪和接听电话的技巧等知识,加深学生对技能的掌握程度。
2.3 任务驱动模式三
提出任务―― 自主完成―― 师生讨论―― 成果评价、反馈小结。
(1)设定目标:让学生掌握推销技巧,学会推销礼仪、商品知识,掌握顾客心理,提高表达能力。
(2)任务设置:在“五一劳动节”的背景下,针对本公司的产品,撰写促销方案、推销脚本,并进行人员推销演绎。
(3)分析任务:根据商品特点、目标顾客、特定背景,通过已有的市场营销知识、网上资料收集、生活的经验等,自主独立地分析促销有哪些方式、哪些推销技巧可以在这次任务中使用、如何分配每一位员工任务,如何塑造推销演绎的人员形象等。
(4)完成任务:在同学们完成任务后,让他们提出在操作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师生共同讨论互动,然后每间公司介绍本公司的促销方案和进行人员推销演绎。
(5)评价总结:既对团队合作的情况、也对个人任务完成情况进行评价,针对不同的个体采用不同的评价方式,发掘学生在任务完成过程中的贡献,尽量使每个学生都有一定的成就感,这样有利于激发学习热情,保持浓厚的学习兴趣,对以后的学习产生持久而强大动力。而通过这样的学习过程,培养了学生的自学能力、独立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6)在模拟公司综合实践课程中使用任务驱动法应注意的问题:①仿真环境的创建。模拟公司综合实践课程是通过提供仿真的企业经营环境,学生以“职业人”的身份,通过运营企业,了解企业的组织机构,熟悉企业运营的流程,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形成不同部门岗位的业务处理能力,以及团队合作精神,培养就业和创业的综合职业能力。因此,仿真的环境建设是本门课程顺利开展的重要保障和硬件基础。而良好的教学环境将有利于渲染企业员工文化氛围、塑造企业职业形象素质、支持各岗位的模拟实训、支持跨专业的综合实训和成为校内创业企业孵化的基地。在实际操作中对教学环境进行功能规划和购置模拟公司配套设施设备显得非常必要。②任务设计要具有差异性。对于中职学校的学生来说,知识的接受能力存在很大的差异性,不同专业学生之间专业能力具有很大的差异性,所以在设计任务是要充分考虑学生所学的专业、现有的知识、认知水平和兴趣爱好,对教学内容进行删减、重组。根据学生实际情况设计适合的任务,这样才能保持学生学习的动力和兴趣。教师需要将知识点融入到一个个具体的任务中,根据任务的实际情况分成难、中、易三种级别,对于较难的任务,教师要进行演示,并给出操作步骤,这样便于学生自主学习,而对于较易的任务,要鼓励学生通过各种方式进行自学掌握所学知识,这样从分体验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经过努力完成任务,可以大大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③要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在任务驱动教学法中,要体现“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策略。所以在设计任务时就要考虑如何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这个问题。在教学的实施过程中,要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多设计师生互动环节,处处体现学生的中心地位,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从而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 结语
任务驱动法把课程所规划的知识划分成许多模块,巧妙地隐含在一个个有趣具体的任务中,让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掌握知识、技能与方法,是一种具有启发性和实践性的教学方法,在模拟公司综合实践课程中,采用任务驱动法,有利于学生掌握课程知识,提高课程教学质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探索、创新的精神。
参考文献
[1] 阴丽萍.浅谈“任务驱动法”[J].新课程学习(中),2012(1):47.
[2] 罗春娜.模拟公司教学法在文秘专业教学中的运用[J].职业教育研究,2008(6):34-35.
[3] 吴婷.浅谈“任务驱动法”在计算机教学中的应用[D].有效教学论文集,花都区经济贸易职业技术学校,2012:244-247.
[4] 涂佩珠.运用任务驱动法进行IF函数教学[D].有效教学论文集,花都区经济贸易职业技术学校,2012:238-243.
关键词:平面设计实训 高职教育目标 制作和操作能力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82(2015)04-0296-01
一、平面设计课程的定位
不仅传递着商业、文化产业等各种各样的信息,还传递着企业、商务公司对消费者的具体关怀,是消费者认识企业,了解商品文化信息,并且与之直接互动的窗口;是根据一条或几条主线将包含有企业介绍、产品、资格荣誉、视频广告、甚至订单等视觉资料制作的相关画册、彩页按照一定的顺序装订或装在相同风格的袋装文件夹内的组合。
好的型录应该满足以下条件:a.能给公司赋予令人难忘的人性化面孔;b.与读者建立情感上的联系。应以更加发人深省的方式,向预期客户展现他们可以作什么 。创造拥有感知价值的推销方式。引导消费者,使其感知需要持有和使用的东西。产品型录是公司宣传和推销企业形象的的重要媒介。它的好坏,对销售的结果有相当的影响,一份好的型录可以为企业传达良好的信息,增加客户的信心,是销售人员的促单利器;一份不好的型录或者没有型录,会让人感觉企业很不景气,则销售将吃很大的暗亏。
所以型录设计不同于本科艺术设计专业的课程要求,重视设计创新,而高职的学生更注重软件的操作和编排规律的掌握。没有基础的操作熟练就没有设计的创新,软件虽是工具,但软件也是表现的手段和方法,不能熟练地掌握软件也就无法去设计出更美观更有特色的型录作品。
二、如何设置型录课程的实训特色
对于高职教育来说,课程时间段,编排是设计型录的的主要内容,编排设计对于设计基础不够扎实且设计软件操作不是很熟悉的高职学生来说,是有些蒙的;应该摸索一套适合他们的实际特点,且又能让他们掌握一定设计编排的规律的课程模式;因此,我在教学中将型录课程实训项目设计成: 1、文字编排项目;2、图形编排项目;3、文字和图形混排项目4、行路制作项目、5型录包装项目。针对高职学生的基础弱的特点和就业宽泛的职业特点,我在实训项目实施过程中摸索出这样几个规律;1、找出设计优秀的型录40张,扫描并将素材发给学生,选择20张让学生临摹制作,训练的目的是操作速度的提高,必须达到这个数量,学生的软件操作能力才会练好,学生非常喜欢这种形式的训练,如果让他们去设计型录,各个都会愁眉苦脸,一筹莫展;但一定要结合教师的赏析,这样才能赏析和临摹结合。2、没有限制的自由发挥阶段,要求在A4纸上,打满字体利用图层任意的组合,排满叠压、大小、明暗、修饰、立体等效果。做作出十张,上交自己满意的五张。这样的做的效果很好,学生基本能够各尽所能,出现很多好看漂亮的字体编排3、给定图形,给定一张空白纸,要求在纸上编排图形不同效果的图形,训练图形的编排,这样的训练学生的兴致很高,出现了很多优秀且很有创意的作品。4、给定教师精心准备的素材,让学生去设计编排贺卡,自己的空间, 学生自己会欢呼雀跃;激情澎湃的去做你留下的任务;相反其他产品型录会因缺少兴趣而作业量稀少。所以精心设计和准备必要的素材能够激发学生能够的设计灵感。
三、实训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规范
课程设计的好,学生就非常愿意学,但在实训中的制作环节,我发现了很多问题,比如打印的小稿经常是一张张得浪费,制作的材料管理不够得当经常出现,踏坏、破损、打印机也经常出现故障等等;这些现象是一个警示的信号。每种职业都要有自己的职业规范,如果不按照规范去操作就会出现问题,严重的会出现事故;如何能在课程中加入职业操作规范和思想道德规范的教育呢?这是教师在课程中应该贯穿其中的,针对已出现的问题,设计交流总结会,把经验和操作规范讲解给学生,并注重示范和规范演示,设计几次模拟任务,预算、资金支出、加上损耗,加上自己的工钱,提出三个要求1、操作失误出现的费用自己承担2、经过审批合理的预算和合理的费用从实训经费里出(给予报销)3、自己寻找客户,客户能够采纳的型录作品经费给予报销;结果下来,学生在自己的总结中这样写道:终于懂得干一行要爱一行,每一项工作都要从要从认真二字开始,用钱买来的失败,虽然惨烈,但我们终于懂得看似简单却需要我们付出真诚和努力,懂得协调和沟通,懂得了支持和帮助是这么的重要。从这点看我的实训设计的成功了。
四、型录课程如何改变考核评价方式
一门课程考试决定一个学生的能力一直是高考给我们带来习惯,我想一幅作品看学生的努力程度看效果去评价好坏还是不够妥当,有很多学生能够临摹的很好,自己创意的东西却少了些,而有些学生自己创意的,照比经典的型录临摹作品还是有很多不足,这就不能单单评价这个就是好的,那个就是不好的,所以我觉得应该明确教育的目的不是让每个学生都达到什么高度,而是调动每个学生的积极态度去配合你的课程教学,所以要是想让每个学生都有积极性,就应因材施教,因人而异设计成绩积累表;比如临摹一张作业是2分,设计一张作业是3分,那么设计能力弱的就可以临摹两张,每个实训项目的作业内容都不尽相同,简单的任务分给基础能力弱的同学,难的设计任务给基础好的同学,分数计做相同,只要他们动起来,才是成功的教学,设计效果突出的和制作效果突出的都加1分,保证学生探索的积极性。这样的成绩单下来,就改变了一个班级只有几个学生做作业得情况,每个人的优点都可能发挥出来。
五、上手能力如何设计才能体现型录课程的职业特色
关键词:市场营销专业;专业能力;专业核心课程;教学模块;专业能力标准
中图分类号:G64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2)05-0-02
一、专业描述
本文所指的市场营销专业特指中等职业技术类学校的市场营销专业,所面对的教学对象主要为16至18岁年龄段的学生。
专业培养目标:本专业为超市、连锁店、各类专卖店、便利店等商贸零售企业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具有良好职业道德、较强专业素质的市场营销专业技能型人才。
专业能力:1.商品推销能力;2.顾客沟通能力;3.客户管理能力;4.卖场布置与商品陈列能力;5.手绘POP能力;6.市场调查与分析能力;7.商务文案写作能力;8.商品采购与商贸谈判能力;9.营销策划能力;10.销售管理能力;11.销售团队建设能力;12.企业内部组织协调与企业管理能力;13.营销案例分析能力与营销手段组合应用能力。
就业方向:1超市、连锁专卖店店员;2超市、连锁店管理人员、店长等;3商贸企业业务员、业务经理;4市场调查公司业务员、业务经理;5销售公司业务员、业务经理。
二、专业核心课程设置
专业核心课程的设置应该围绕专业培养能力来进行,根据如前所述的十二项营销专业能力相对应设置的专业课程包括以下十门等:
店铺业务、营销基础、营销实训室实训、销售实务、客户管理、商务文案写作、企业管理、营销策划、市场调查、商务谈判合同实操等。
各专业课程对应教学主要内容及能力培养目标如表1:
(一)各专业能力之间的关系
首先可以把这些专业能力分为为直观动手能力类别和系统思考类别。前者包括:1.商品推销能力;2.顾客沟通能力;3.客户管理能力;4.卖场布置与商品陈列能力;5.手绘POP能力;6.市场调查与分析能力;7.商务文案写作能力;8.商品采购与商贸谈判能力。后者包括9.营销策划能力;10.销售管理能力;11.销售团队建设能力;12.企业内部组织协调与企业管理能力;13.营销案例分析能力与营销手段组合应用能力。
也可以根据能力培养的难易程度分为容易、较难、很难三个层次。
容易的有:1.商品推销能力;2.顾客沟通能力;3.客户管理能力;4.卖场布置与商品陈列能力;5.手绘POP能力。较难的有:6.市场调查与分析能力;7.商务文案写作能力;8.商品采购与商贸谈判能力;9.营销策划能力。很难的有;10.销售管理能力;11.销售团队建设能力;12.企业内部组织协调与企业管理能力;13.营销案例分析能力与营销手段组合应用能力。
(二)各专业课程之间的关系
各专业课程分别有侧重的专业能力培养目标,见表1;课程学习先后的安排就根据能力培养的难易程度来安排,安排顺序可见表1。在第一学期学习《店铺业务》和《营销基础》,第二学期学习《销售实务》《客户管理》《商务文案写作》, 第三学期学习《企业管理》《营销策划》《市场调查》《商务谈判合同实操》,第四学期学习《营销战略》《员工管理》《网店创业》《沟通与团队管理》。
科任老师在课程教学中可能会遇到讲授知识点的重复,这时候老师应该注意能力培养的侧重点。如《销售实务》和《客户管理》这两门课,讲授的时候都必然会触及到顾客沟通,讲授《销售实务》 时应侧重培训学生顾客异议的处理技巧,而讲授《客户管理》时应主要培训学生对于顾客需求的了解、顾客心理活动变化的把握等。
在专业教学过程中每门课程都有自己专业能力培养目标的侧重,但是我们又不能完全把课程之间分裂开来,要把营销能力的培养当作一个整体来看待。尤其是在教学方法上我们主张运用任务引领式的,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必然需要应用到好几个能力和好多方面的知识。比如在《营销策划》的课程教学中,给学生布置某超市举办6周年店庆促销活动的任务后。学生要完成此任务,首先要进行市场调研、然后拟出促销方案、进行促销活动预算、最后总结促销效果。这一过程中学生必然运用到营销手段的组合、市场调查的能力、团队的分工协作、促销文案的撰写等等。科任老师应能先预见到这些问题,提醒学生并预备好相应的营销案例或者材料,帮助学生完成这一教学任务,对学生在这一学习活动中所掌握的知识和表现出的技能进行及时的评价和成绩的认定。
三、专业课程教学如何实现相应专业能力培养目标
根据表1我们可清晰看到各专业课程与专业能力培养目标之间相对应的关系,但是困难之处在于科任老师如何才能在课程教学中实现相应的专业能力培养目标。经过我校多年市场营销专业建设的摸索,我们总结出以下经验:
第一,学校要运用专项实训建设经费为学生建立一个专业的营销实训平台,形式可以是实训超市、实训专卖店、实训便利店等,也可以是校企合作的形式。如我校建立的营销实训室,它是在营销专业老师指导安排下,营销专业学生具体实操进行运营的实体超市。既要实现营销专业学生的专业学习的展开,同时也要求实现整体的经济效益。在为学校师生提供日常商品销售服务的同时,学生也通过系列营销工作和营销活动培养出相关的营销专业能力。营销实训室下设销售部、采购部、仓管部、策划部、市场部、人力资源部、财务部、网络部等八个营销职能部门,每个部门设置相应的工作岗位,每个工作岗位制定出相关的工作职责和技能标准,进入营销实训室的学生在不同的工作岗位进行流水作业,在每个工作岗位的学习工作考核合格后再轮换其它岗位,专业老师对学生在各个岗位的工作学习结合相关的专业课程给出成绩的评定和学分的换算。最后汇总成学生的专业学习成绩。这个环节的关键点在于专业课程的教学内容进行模块化,然后对接营销实训室各工作岗位的实习工作经历。比如《店铺业务》课程中的商品陈列内容,科任老师在讲授完商品陈列的专业知识后,布置学生到营销超市的理货工作岗位上做2天的商品陈列工作,学生在实习工作中来完成老师布置学习任务,老师再根据他的工作成绩和表现进行成绩评价和学分认定。这样就实现了专业教学内容和实习工作的结合。我们要求各科任老师都要把自己专业课程的教学与营销实训工作实现有效的结合。
专业课程的教学模块与营销实训超市对应的工作岗位和职能见表2:
第二,要十分重视教材的选用与教学材料库的准备。学校组织营销专业老师针对每一门专业课程都要精选教材,最好是组织老师联系学校自身的实际情况编制教材。我校在2007-2009年组织编写了市场营销系列教材,并已经交付中国财经出版社出版,今后将进一步完善营销专业教材体系。
除了精选教材外,整个营销团队的老师还要负责搜集整理营销专业学习的材料(如案例、学生课业、各种表格、策划书、总结等等)。材料的来源主要有3个方面。首先主要是来源于社会上商贸企业实际上应用的营销资料,这方面资料的搜集存在一定的困难。但通过校企合作和企业公开的资料可搜集到一大部分。其次是历年学生所做的课业,科任老师选出其中的优秀作品和典型案例充实到教学材料库中。
第三,要做好营销各项专业能力标准的制定与学分的考核工作。学校在制定营销各项专业能力的标准时,先要深入到商贸企业尤其是超市连锁专卖企业进行调研,充分了解到企业实际运作过程中各个具体的营销岗位对工作能力的要求。根据这些了解到的信息结合实际教学情况制定出适合学生的能力标准。我校先后深入到东莞大新商贸公司、东莞嘉荣百货公司、沃尔玛好又多连锁超市等企业进行考察。
现试行的能力标准见表3:
四、结语
市场营销专业是讲求应用性与实战性的专业,但目前在国内多数院校开办的市场营销专业都偏重于理论教学,这与该专业的培养目标不符,更与市场营销专业的能力培养目标不符,造成营销专业毕业的学生实际工作能力跟社会上的商贸企业的需求严重脱节。中等职业教育出来的营销专业学生实操技能较差,应用能力不强,直接导致就业的严峻形势,市场营销专业日渐萎缩。然而,社会对市场营销专业技能型人才的需求却日益扩大。巨大的社会需求与人才培养方式不适应之间的矛盾显现出中职市场营销专业教学改革的必要性与紧迫性。中职市场营销专业的教学改革必须朝着体现职业岗位性与实践应用能力相融合的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
[1]肖剑锋.团队与个人管理实务[M].北京:中国财经出版社,2010.
[2]樊福生.店铺经营实务[M].北京:中国财经出版社,2010.
[3]钟淑云.销售业务[M].北京:中国财经出版社,2007.
[4]邬金涛.客户关系管理[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8.
[5]杨小芳.关于中职市场营销专业实验课程体系的构建[J].职业教育研究,2009(06).
如今,国际交往日益频繁,面对开放的世界、开放的社会,要扩大国与国之间的交流,加强与世界各国的联系,只有在继承民族礼仪的基础上,了解尊重他国的礼仪文化,才能无愧于文明古国之美誉。让国民都来接受礼仪教育,可以从整体上提高国民的综合素质。因此,现在越来越多的高校都开设了礼仪课程,并作为全校公选课,以满足素质教育、公民道德教育的需要,为社会培养有一定礼仪修养和综合素质较高的专业人才。现在大学开设礼仪公选课,学生们都踊跃报名,对礼仪课表现出非常浓厚的兴趣并寄予极大的希望,都想通过礼仪的学习创造一个全新的自我,使自己在社交场合、在公众面前有一个的良好形象,充分展示自己的风采。
礼仪课从理论上讲并没有多少深奥的东西,但它涉及面广,生活气息浓,实用性强。学好礼仪课的关键是要落实到行动上,用礼仪规范来要求自己,使自己的礼仪修养得到提高,并养成习惯。因此,要发挥这门课的作用,达到我们的教学目的,教师的教学方法十分重要,而模拟实训教学法就是一种较好的方法。模拟实训教学法,就是在教学中通过创造生动、形象、具体的模拟情境来认识问题,理解问题,并进一步让学生进行实际操作和训练的教学方法。笔者在礼仪课的教学中,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根据高校学生的身心特点和认识问题、理解问题的规律,深深地感悟到模拟实训教学法在礼仪教学中的应用之重要性。现就模拟实训教学法在礼仪教学中的应用问题谈谈笔者多年来从事礼仪课程教学的体会。
一、语言模拟实训法
生活离不开语言,人们每天都要用语言与各种人进行交流,语言是信息沟通的桥梁,是思想感情交流的工具。语言作为一种表达方式,能随着时间、场合、对象的不同,随着音调抑扬顿挫的变化,表达出各种各样的信息和丰富多彩的思想感情。因此,在人与人的交往过程中,正确运用语言、遵守语言的规范成为社交礼仪的一项重要内容。笔者在社交礼仪的教学过程中采用了语言模拟实训的教学方法,首先分别讲解了有声语言礼仪和无声语言礼仪(亦即交谈礼仪和仪态礼仪)的基本礼仪规范。其次让学生在掌握了基本礼仪规范的基础上进行语言模拟实际训练。比如,在讲仪态礼仪时,笔者设计了这样的导入语:“仪态属于人的行为美学范畴。它既依赖于人们的内在气质的支撑,同时又取决于个人是否接受过规范和严格要求的体态训练。在人际交往过程中,它以一种无声的体态语言向人们展示出一个人的道德品质、礼貌修养、人品学识、文化品味等方面的素质与能力。每位在座的同学是不是都想使自己具有特殊的魅力?那么如何才能使自己产生这种特殊的魅力呢?这就要求我们在座的同学就我们刚讲过的无声语言礼仪的规范进行肢体语言模拟实际操作训练,使之形成自己的操作行为习惯,久而久之就能使自己具有特殊的魅力了。”这一席话讲完之后,在座的学生就开始有点坐不住了,急于想按照坐、立、行等基本操作标准进行模拟实训。因此,笔者将学生以寝室为单位分成几个小组,按照坐、立、行等基本操作标准进行模拟训练,并且在课堂之余回到寝室时也能经常性地进行模拟训练,让学生互相之间指出各自存在的不够规范的动作。这样一来,学生们通过经常性的肢体语言模拟训练之后,便养成了良好的行为习惯。
二、演练模拟实训法
礼仪课理论上通俗易懂,实践上贴近生活,是这门课的一大特色。这个特色决定了社交礼仪课的教学不能死搬教条、按部就班,而要生动活泼、风趣幽默,调动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只有把学生调动起来,课堂气氛才能活跃,学生的学习兴趣才会浓厚。演练模拟实训法可以分为实情演练模拟实训法和音像演练模拟实训法两种。实情演练模拟实训法就是由老师提出演练内容,然后由学生来创设各种各样的情境并加以模拟实际操作的训练方法。例如,学了日常交往礼仪中的见面礼,同学们三、五个一组,模拟一个场景,将称呼礼、介绍礼、见面礼、名片礼、交谈礼等运用于其中进行演练,其他同学进行观看、讨论,老师最后做点评,指出不足,以便今后改进。音像演练模拟实训法就是通过音像的形式生动、具体地再现相应的礼仪,然后学生对照着音像上的演示进行模拟操作训练的方法。比如服饰礼仪中的“西服的穿着”、“领带的打法”等就可以通过音像光碟的形式分步向学生演示,同学们边看边练,如果有没学会的步骤还可以通过重放光碟,多次进行模拟操作训练,直到学会为止,这样印象非常深刻。
三、情景模拟实训法
情景,指情形、景象,即事物呈现出来的样子、状况。模拟,又称模仿,指照着某种现成的样子学着做。情景模拟式教学,是指通过对事件或事物发生与发展的环境、过程的模拟或虚拟再现,让受教育者理解教学内容,进而在短时间内提高能力的一种认知方法。
情景模拟教学,具有以下功效:一是由于教学环境与过程比较接近事件或事物发生与发展的真实情景,有利于提高受教育者的形象思维能力;二是能够让受教育者在角色演练中体会到某些角色(岗位)的地位、作用、处境、工作要领;三是有利于让受教育者通过模拟事件发生、发展的每个环节,发现自己的创新潜能,找出自己能力上的不足,从而增强对实际问题的预测与处理能力;四是能够从模拟演练活动得出的结果或结论中领悟到事件或事物的发展演变规律。
转贴于
笔者在讲述旅游服务礼仪课程时,对这种教学方法采用的比较多。旅游服务礼仪相对于实用礼仪更强调实践性。在教学过程中,根据教学内容的不同创设不同的情景,教师和学生模拟教学内容中的不同的角色,感受他们不同的心理,站在他们的角度讲话。在实施情景模拟教学前要认真做好准备。一是教师的准备。教师应熟悉相应的教学内容,明白教学的目的,这是作为教师应具备的基本素质。同时,教师在课前应调整好自己的心态,尽量保证施教时有一个良好的心态。另外,更重要的是作为教师,在施教之前还应设计好具体的教学方法、教学过程。二是学生的准备。在实施情景模拟教学的过程中,教学的主体是学生,既要通过教学让学生掌握相应的技能,又要在实施中让学生们积极参与。因此,在教学前,有必要让学生做好相应的准备,包括相应知识的准备以及心理的准备等。例如,在讲餐厅服务礼仪时,可以创设一个餐厅的情景,在进行模拟前由老师分别将迎宾员服务礼仪、引位员服务礼仪、值台员服务礼仪以及走菜员服务礼仪的操作规范和基本要求向学生讲述清楚,然后让学生分别模拟客人和服务员进行迎宾引座、推销菜肴、上菜斟酒、收银找零、送客引路等,模拟一个完整的服务过程。
在实施情景模拟实训教学后我们还要做的一件事就是对每一次的实训教学进行回顾总结,无论是老师还是学生,都有必要进行相应的总结。站在老师的角度,通过回顾总结,可以从中得到经验,受到启发,以便在今后的教学中发扬成绩,克服缺点,使自己的教学水平和教学效果不断得到提高。而学生的回顾总结,可通过实训报告的形式对实训内容进行系统总结,有利于他们对所学内容进一步消化理解。
四、角色模拟实训法
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灵活掌握实用礼仪的知识,笔者还将礼仪课程中的有关内容,通过角色扮演法,使学生有身临其境的感觉,收到了非常好的教学效果。运用这种教学方法关键之处在于提高学生的参与程度,最重要的就是要做好角色模拟,而作为教师,便是要为学生做好角色设计。角色设计是教师充分发挥组织、指导作用的重要环节,根据教学要求,教师不仅要精心设计出各个角色,而且还应设计出每个角色的背景和将要面临的问题,以便达到引导学生找到解决问题的最佳方法的教学目的。如在讲解导游服务规范课程“途中导游服务”时,可以设计安排导游员、司机、领队及各种性格的旅游者等角色,而在“景点导游服务”中应该设计出全陪导游、地陪导游和景区工作人员以及有特殊要求的旅游者等角色。合理的角色设计不仅能使课堂气氛和谐融洽,还可以促使学生从多种角度去提出问题和思考问题,找出多种解决问题的途径。
又比如在学习求职面试礼仪时,可将学生分成不同的小组,分别扮演招聘方和应聘方。模拟之前,将应聘面试的注意事项加以说明:1)第一印象:注意仪表与衣着;2)态度:诚恳谦虚,积极坦率;3)自信:克服自卑心理;4)应答:话语清楚响亮;5)体态语:做到无声胜有声;6)聆听:作用与应答一样重要。最后要以真诚的语气感谢对方公司或企业给你这样一次面试机会,同时也要向主考人表达你的谢意。其次设计几个公司或企业,包括每个公司或企业的全称、地址、电话、邮政编码、经营或生产的品种和规模、在社会上的影响力、实际经济效益、企业文化等基本情况;现在面向社会招聘什么样的人才,其岗位、条件、待遇如何;面试时主考官提出哪些问题,等等;都要一一设计好,形成文字。应聘者要将自己的求职申请表和有关材料准备好。然后,扮演招聘方的主考官将公司或企业的基本情况向招聘方介绍,其他学生根据自己的状况选择去哪家单位应聘。在进行模拟招聘和应聘过程中,同学们认真倾听、仔细观察,表演结束后,请学生们运用礼仪知识进行点评,包括优点和缺点,但要注意语言表达要委婉。最后由老师总结、评价,肯定成绩,指出不足。
通过以上几种模拟实训教学法的运用,使学生从单纯的知识灌输法的困扰中摆脱出来,充分展示了社交礼仪及旅游服务礼仪的可操作性,这样他们就会对礼仪这门课程充满浓厚的兴趣,课后感到收获不小,知道今后在学习和工作中该如何做,对礼仪知识的学习、体会、理解更加深刻了。多年来的礼仪教学实践证明,在礼仪课程的教学中,采用模拟实训教学法,是加深学生对礼仪知识的理解,训练学生礼仪知识运用的一种非常有效的手段。这对于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全面综合素质,激发他们的学习动机和兴趣都是行之有效的。
参考文献:
[1]高宏,钱晓冰.情景模拟教学法在旅游专业课教学中的运用[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5(8).
【关键词】市场营销教学;体验式教学;应用
一、体验式教学在市场营销中的具体应用方法
(1)创设一定的模拟情境,让学生进行角色体验。所谓“角色扮演”,是指将特定的社会活动搬进课堂,让学生在课堂上通过模拟演练的方式锻炼自身的营销能力。首先,教师应在教学过程中创设模拟真实的特定情境,然后由学生充当演员,由教师充当导演,在模拟表演中让学生对营销方式产生深切的切身体验,以激发学生对营销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创造能力。例如,我们在教学“人员推销”这一章节时,教师可以要求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准备一些课堂推销的商品,然后在课堂教学中让他们分别上台推销自己所选择的商品,包括:敲门、进门、介绍、说服、售后处理等各种真实的情景。这一过程有助于学生在近乎真实的情况下,完成理论知识与实践的相互结合,无论是从全局把握,还是从细节安排方面,都可以帮助学生在身临其境中锻炼自身的观察能力、口语表达能力、应变能力、公关能力、组织能力、创新能力等。当学生在角色扮演的过程中获取成功的时,则能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并促使他们将课本知识转化为实践能力,提高他们的营销手段和营销技能,有效帮助学生在走向工作岗位后,能够很快适应新的工作环境。通过学生的亲身经历、动脑思考、实践操作,可以使他们在模拟真实环境中感受成功与失败,从中获取经验或教训,从而积累相关经验,为以后真正走向社会奠定扎实的基础。例如,在教学“市场调查”这部分内容之后,为了进一步促使学生认识市场、掌握市场,教师可以给学生布置这样一份作业:调查本校学生的需求意向,并自制一份需求意向调查表。当学生制定结束后,由教师对该表的实用性和有效性进行相关评价,然后让学生分组讨论,最后由小组成员共同制定一份合格的需求意向调查表。学生的积极性非常高涨,他们纷纷开始收集相关资料,参考相关文献,进行实际的民意调查,大多数学生在自己的亲身经历中制定出了实用有效的调查表,并深入体会了教材的理论概念,掌握了知识的本质。这种教学方式促使学生逐渐成为知识的探索者,而不再是简单的接受者。(2)模拟案例,实施体验教学。在市场营销教材中所涉及到的案例非常丰富,有些教师在讲解案例时,一般都是简单介绍案例的过程,然后让学生根据案例中涉及到的营销知识进行分析与解读。其实案例本身就是一个很好的教学情境,教师在具体教学中,可以将案例作为特定的情境,让学生扮演案例中的角色,然后根据案例,并结合自身实际进行比较,在演绎的过程中进行分析。(3)参与实际销售,实施体验教学。实际上,市场营销的主要目的就是将产品或商品卖出去,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可以要求学生真正去销售产品,使他们通过真实的销售体验,来理解课文上的理论知识。例如,任课教师可以将班内学生分成4个小组,给每个小组发放500元的基本资金,要求他们自己挑选商品,完成“进货、宣传、销售、回款”这一完成的营销过程,最后看一下哪一组的成绩最好、回款数额最大。通过这一过程,学生们对市场营销产生了切身的、深刻的体验与感悟,加强了他们对理论知识的掌握与运用能力。课程结束之后,教师还可以再布置一个作业:要求学生针对某一公司的具体情境制定一份详细的营销计划书,以拓展学生的创新思维,然后再下一节课上,让学生用演讲的方式将自己的策划书清晰、形象的展示在老师和学生面前,进一步锻炼学生的专业技能和口语表达能力,深化他们对知识的理解程度。(4)拓展实训,让学生进行体验。学生只有在真实的环境中获得真实的体验,才能加深他们对知识和技能的印象,提高他们对问题的分析与解决能力。因此,作为市场营销教师,要注重拓展学生的实训范围,让他们走出教室,走向社会,在社会这个大环境中实践自己的理论技能,帮助学生提高终身学习的能力。我们要通过开设市场营销、消费心理学、广告学、市场调研等课程的校外实训项目,来提高学生的营销技能。例如,保证每学期末都有两周左右的短期实训时间,让学生在综合实习实训中获得充分的实践体验。校外实训可以将学生从课堂直接带入企业的营销阵地上,通过锻炼他们的营销管理技能,实现对学生的拓展培训。校外实训的具体形式是多种多样的,如:外出参观、参与资深人士的座谈会、参加各种商务洽谈、参观商品展览会等等,作为教师,要充分利用各种资源为学生创设相应的实践拓展训练机会,以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培养学生优秀的职业素养,提高他们的口语交际能力。(5)通过沙盘模拟,实施体验教学。沙盘模拟企业经营是近年来在市场营销专业教学中快速发展的一种新形式,它和场景模拟比较相似,但又远比场景模拟复杂。沙盘模拟按照每组5~6人分组,每个组模拟一家企业,小组中的每个人扮演企业中的不同角色,如CEO、CFO、CMO、COO、CLO、CHO等,然后在一个假定的市场里和其他小组竞争,模拟企业经营中的营销管理等各种复杂问题,最后由专用软件对各组的经营情况进行评判。在模拟经营中,学生仿佛置身于企业经营实践中,他们须对企业经营中的各种问题迅速做出决策,其中充满了紧张、兴奋、刺激、挑战。在教学实践中,绝大多数学生都投入了充分的热情,他们花费大量时间查找相关资料,小组做出的决策往往经过了小组成员的反复争辩,这种全情投入的情形在传统的“授受教学”中是很难看见的,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同时更好的掌握所学营销知识。
二、实施体验式教学时的几点注意事项
(1)精心组织策划。为了能够合理有效的利用体验式教学,我们老师在备课时,要对学生的实际水平和能力有所掌握,要在掌握这些实际情况的前提下再去制定相应的体验式教学计划,明确学生们的分工和任务,做到环环相扣,紧密衔接。(2)照顾全体原则。由于同一个班里所有学生在体验教学中的方式和程度是因人而异的,这就要求我们老师在体验教学时,要针对不同学生的不同情况合理布置任务,或者对任务进行有效的分解和组合,这样才能照顾到不同层次学生在教学中的体验。(3)循序渐进推进实施。为了能够保证体验式教学的顺利实施,我们老师在教学前要对学生做好引导,在具体的体验过程中还要做好跟踪和指导,认真做好体验教学的每一个环节,循序渐进,扎实有效的推进实施。(4)让学生做好总结和反思。在体验式教学中学生通过自身的实践得到了真实的体验和感受,而这种体验和感受只有让学生做好总结和反思,才能将这种体验和感受提升到一个新的认识层次。因此,在体验教学中我们老师要留给学生充足的思考时间和空间,让学生更深刻的理解和应用营销知识。
当然,以上仅是本人在市场营销教学中有关体验式教学的几点浅显的认识和体会,这种教学方式不可能在任何课程,任何情况下都能有效发挥作用,这需要我们广大老师在教学中深刻把握体验式教学的特点,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以及教学的具体要求灵活应用,只有这样才能更好的发挥体验式教学的优势,提高我们的教学效率。
参考文献
[1]林雅乾,朱洁.体验式教学在高职《市场营销》课程中的应用[J].考试周刊.2008(21)
[2]吴华梅.案例教学和体验式教学在市场营销课程教学中的应用[J].大众商务.2009(22)
[3]梁晓萍.市场营销学的体验式教学设计[J].贵州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2)
[4]马卉,李更新.浅谈体验式教学法在市场营销课程中的应用[J].今日科苑.2010(2)
市场营销作为一门实践性非常强的应用型学科应找准自己的价值定位。高职院校毕业的学生,大多都是面向生产经营一线,成为企业的基层员工,也就是人们常说的“蓝领”或“灰领”,工作岗位对他们的要求不是高深的理论,而是娴熟的技能和操作动手能力。作为高职院校的市场营销课程,其教改的目标只能是服务于学生将来的就业岗位,锻炼学生的胆量和口才,重点培养学生的营销技能和综合能力,使学生在掌握市场营销学基本原理的基础上,重点掌握从事市场营销工作的基本技能,从而符合企业对市场营销人才的需要。为更好地明确市场营销课程的培养目标,培养出适合企业需要的人才。所以本专业的培养目标是以直接上岗就业所需的职业能力为依据,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具有高职专科层次市场营销理论水平,又有较强实际操作技能的高素质一线管理人才和业务骨干。
二、以工作中需要的能力为本位,切实构建市场营销课程设计
我们认为,高职院校市场营销课程应始终贯彻能力为本位的人才培养要求,以达到某种职业从业能力要求为教学目标,以能力为教学单元,以掌握能力的表现作为衡量教学进程的基准,以个人学习活动为中心的职业教育模式。坚持依职业能力要求来组织教学。在分析岗位职业要求的基础上,将应培养的职业岗位技术能力划分为若干模块,然后按模块实施教学,分步骤实现各种岗位技术能力。我们针对市场营销专业开展了详尽的人才需求调查。本次调查主要是面向南昌市及市郊50家商业服务业和制造业的用人单位进行,采用问卷和访谈调研为主的方法。根据调查和分析结果,我们认为可以将市场营销课程设置成“营销基本知识模块”、“营销实用技能模块”和“营销能力拓展模块”三大类较符合企业的用人需要。每一类能力模块都可以进一步细化和分解,其中营销实用技能模块是重点和关键。课程设计以企业对市场营销岗位的要求为导向,坚持以“职业性、实践性、开放性”为核心的课程教学理念。以职业能力培养为重点,对市场营销岗位群进行分析,了解市场营销岗位的职业能力,通过学习,要求学生掌握市场营销类职业的相关技能。在教学设计中,坚持与行业企业共同开发,把行业的理念导入课堂的学习,把课堂的学习应用于行业中。比如,在学习市场调研这一块,可以与江西移动、华南城等企业合作,把课堂学到知识应用于企业中,使得所学内容不与企业脱节。坚持工作过程为导向,请企业的专家共同研讨,分析市场营销岗位需要具备的技能,对相应内容设计情境教学,通过角色扮演,使学生明晰该岗位需要具备的技能并掌握该技能。通过学习,使学生具有牢固的市场营销理论知识,具备市场营销的各项工作技能,成为全面发展的新市场营销人。
三、以学生为主体,工作过程为基础,创新市场营销课程教学方法
如何有效地将知识技教授给学生一直是让大部分老师头痛的问题。传统的“照本宣科”教学方式早已不适应新形势下市场营销人才培养的要求,以工作过程为基础更要求我们必须打通理论与实践紧密连接的通道,让学生从课堂走进企业,把企业“请进”课堂,不断加强实训与实践教学环节,让学生在学校里就能从“练习”、“实践”的过程中不断积累职业从业经验。
1.在教学中加强实训环节
(1)积极运用案例分析法。这种方法是运用案例进行教学实践,改变传统教学的以本为本、从概念到概念的注入式教学方式,变成一种促进学生成为教学主体,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研究性学习、探索性学习的开放式教学方法。案例教学的目的在于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任课教师在运用该方法时,应重点抓住以下几个关键环节:第一,精选案例。尽量选用符合一个或数个理论点,具有经典性、典型性、针对性和现实性的案例,做到小、中、大型案例循序渐进安排。第二,正确发挥任课教师的主导作用。课前认真做好案例及有关背景材料的收集和选择、讨论题的拟订等准备工作,同时认真开展课堂讨论的组织引导工作,积极发动学生参与,拓展学生思维,鼓励学生广开思路,踊跃发言。第三,做好总结。案例讨论结束时,任课教师要突出要点进行中肯点评,引导学生从讨论过程和案例启示两个方面总结心得。(2)尝试采用项目教学法。这种方法是为了让学生理解或运用市场营销的某一中心概念和原则,通过共同实施一个完整的项目来组织教学活动,把学生融入有意义的任务完成的过程中,让学生积极参与学习,自觉地进行知识建构。这种教学方法的运用主要是采用小组工作法,把学生按照项目任务的要求划分成若干个项目小组,通过小组的分工协作,独立制订计划并实施以完成项目任务,使学生由被动学习转为主动探究式学习。(3)探索情景模拟教学。情景模拟教学就是将营销实践活动“搬进”课堂或教室,借助于对环境、角色、活动的模拟来帮助学生理解市场营销课程理论知识、了解市场运作规律、掌握营销操作技能,核心在于学生可充当营销活动的角色或“演员”,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是一种典型的体验式教学方法。如我校一位老师在教授“人员推销”这个知识模块时,将课堂设计成一个推销现场,把学生按学号分成两组,单号学生模拟推销人员(所推销的商品由学生在课前准备好),双号学生为“客户”(第二节课单双号学生角色互换),让每个学生充分展开想象力,面对各种不同的客户设计不同的推销技巧,对出现的各种不同销售情况都能知道应说什么、做什么,并提出针对各种销售情境的最佳对策。
2.注重实践操作
【关键词】高职院校公关礼仪模块化教学
【中图分类号】G【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2)05C-0160-02
一、模块化教学模式在高职教育中应用的意义
模块化是指解决一个复杂问题时自顶向下逐层把整个系统划分成若干模块的过程。每个模块完成一个特定的子功能,所有的模块按某种方法组装起来,成为一个整体,完成整个系统所要求的功能。模块化教学是以现场教学为主,以技能培训为核心的一种教学模式。它分为模块式技能培训和能力本位教育两种流派。模块式技能培训是20世纪70年代初由国际劳工组织研究开发出来的以现场教学为主,以技能培训为核心的一种教学模式。能力本位教育是主要以加拿大、美国等为代表的以知行能力为依据确定模块,以从事某种职业应当具备的认知能力和活动能力为主线。模块化教学不但重视知识的传授,更重视知识的应用,是一种具有灵活性、针对性、现实性、经济性特点的教学模式。
我国职教界总结出了相对适合我国国情的“宽基础、活模块”的基础课程教学指导理念。“宽基础、活模块”的要求,就是从以人为本、全面育人的教育理念出发,以技能培养为主,减少理论学习,增强动手能力培养。而模块教学是职业教育提高质量的有效教学组织方式,旨在通过模块课程间灵活合理的搭配,使学院分时段掌握知识、技能,通过多模块组合达到人才培养目的,进而培养合格专门人才。
职业教育的目的在于养成实际的、有效的生产能力和职业素质,因此,在公关礼仪课程的教学实践中,应通过逐步摒弃传统的以讲授礼仪常识为主、强化知识记忆的做法,构建强调礼仪行为掌握及行为转化的“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组织形式,并积极营造演礼演练的教学情景,引导学生“做中学,学中做”,使学生获得知识,掌握礼仪技能,养成素质。
二、公关礼仪课程模块化教学的实践
(一)开展模块化教学的指导原则。对职业院校学生礼仪素质的培养应坚持以下两个原则。
1.提升学生职业礼仪素质的原则。根据综合分析,职业院校学生礼仪技能培养目标主要教学点有以下几点:一是学会运用仪表、仪容、仪态和言谈等个人基本礼仪,提高个人修养;二是学会运用问候、握手、介绍、交谈、接待、拜访、宴请、乘车等日常交际礼仪,展示个人交际魅力,提升个人形象,赢得良好的人际关系:三是学会运用书信类文书、公文类文书、对外商务信函类文书礼仪,借助礼仪文书传递信息,表达友好、尊敬之意;四是学会运用应聘、商务谈判、商务演讲、商务会议、商务仪式等常用商务礼仪,赢得商务伙伴信任、支持,维系良好的商务关系,实现双赢战略;五是学会运用服务理念与服务意识、服务礼貌礼节、有效沟通艺术、常见顾客投诉问题的处理方法技巧等服务礼仪,打造良好服务形象,更好地为顾客提供优质服务;六是学会运用涉外商务礼仪,提升对外交往能力。课程教学点决定了课程模块化的构成,通过模块训练培养学生的礼仪素养。礼仪素养是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不在于掌握几个礼仪词语和形式,而要体现在一言一行中,以素养培养作为课程建设的指导原则。
2.紧密结合学生未来职业岗位要求的原则。在内容选取上,不同专业的礼仪学习应本着实用、适用、够用的原则,并能实现与职业岗位及职业资格证书的有效融合。可借鉴《国家职业标准汇编》中公关员、秘书、推销员及服务员等相关职业对礼仪知识和技能的要求,在内容的构建上尽量向职业岗位、职业资格对礼仪的要求靠拢,为学生获取双证书(学历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和到相关岗位就业提供便利。
(二)课程模块化教学内容体系的分解。依据礼仪技能培养目标及相关岗位对礼仪的要求,职业院校礼仪素质的培养应打破原有教材体系,重新从基本理论上和实训项目上进行以下设置。
第一,在基本理论上可设置六个模块。模块一:个人基本礼仪,包括仪表礼仪、仪容礼仪、仪态礼仪、言谈礼仪。模块二:日常交际礼仪,包括见面礼仪、接待礼仪、拜访礼仪、电话礼仪、空间礼仪、宴请礼仪、次序礼仪、馈赠礼仪。模块三:文书交际礼仪,包括书信类文书礼仪、公文类文书礼仪、商务信函礼仪。模块四:商务礼仪,包括应聘礼仪、商务谈判礼仪、商务演讲礼仪、商务会议礼仪、商务仪式礼仪。模块五:服务礼仪,包括服务理念与服务意识、服务礼貌礼节、有效沟通艺术、顾客投诉问题的处理方法技巧。模块六:涉外礼仪,包括涉外交往礼仪、宗教礼仪、习俗礼仪。
第二,在实训项目上可设置九个模块。实训项目一:见面礼节训练。实训项目二:访送礼节训练。实训项目三:敬语接龙与角色模拟训练。实训项目四:沟通艺术训练。实训项目五:仪态训练。实训项目六:职业礼仪形象塑造训练。实训项目七:仪式礼节训练。实训项目八:人才市场观摩锻炼。实训项目九:公关礼仪知识技能与求职应聘模拟面试考核。
三、深入开展课程模块化教学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一)紧扣专业特点开展课堂教学。课堂教学是系统地培养学生礼仪素质的主渠道。职业院校应将礼仪课程作为素质的主要课程,任课教师要研究开设礼仪课程的专业特点,如铁道行业的礼仪特点、航空企业的服务礼仪,将专业礼仪要求与公关礼仪要求进行有效融合。针对不同专业和学生,补充到课程模块内容中。课堂教学是培养学生礼仪技能运用能力的关键环节,教师可采取情景模拟训练、案例教学、小品表演及讲练结合等方式,辅助多媒体教学手段提高教学效果。
(二)着重实施礼仪训练,提高礼仪行为的养成。礼仪课程的实践教学首先应以各岗位涉及的主要礼仪要求为线索进行实践教学的整体设计,可以打乱原有的知识顺序,从简到繁、从易到难确定各项实践任务。同时,积极在公关礼仪课程教学中引用行为引导型教学法。行为引导型教学法是“以学生为中心,以培养学生行为能力为目标,在教师的行为引导下,通过各种不定型的活动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兴趣,使学生主动使用脑、心、手进行学习”的教学方法。根据礼仪课程的特点,可选用案例法、情景扮演法、角色互换法、演礼训练法等进行教学。
(三)模块教学要求教师提高综合素质和教学能力。模块化教学的实施过程从根本上改变了教师过去一统课程的局面,实现了教师与学生的双向互动,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教学过程由浅入深,听、看、做、思、练环环相扣,这就给任课教师提出了更高要求。一是应加强任课教师的业务理论知识培训。目前礼仪课程任课教师大都半路出家,从其他学科转行过来,没有经过院校的培训,缺乏正规的演礼训练,因此,应加强礼仪课程任课教师的培训力度,为任课教师开展模块化教学提供扎实的理论知识和业务能力。二是应善于结合专业特点精选教学任务。教师要根据学生的专业特点和课时量对原有教材内容进行取舍安排,每一项教学任务的确定都必须考虑以实现学生的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相统一的原则。三是应积极开展模块化教学业务比武活动,为教师们提供相互学习观摩的机会,形成比学赶帮的浓厚氛围;努力提高授课艺术,不仅要求任课老师课前深入研究教材,熟悉任务内容,精心设计讲授、演练、讨论、交流以及点评等环节,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应用礼仪知识的积极性和演练互动的热情。
通过模块化教学,教师的角色由原来纯粹的知识传递者转变为学生全面发展的促进者与指导者,从理论的讲授者变为学习兴趣的激发者,从知识的提供者变为学习过程的辅助者。教师应承担情景创设、组织准备、课堂引导、总结提炼、评估反思的责任,同时,教学组织方式的改变也促进教师不断学习和研究。
【参考文献】
[1]姜君霞,模块教学法的特点和要求[J].河南职业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07(4)
[2]尹为国,技校实行模块化教学探讨[I].现代技能开发,2007(1)
【基金项目】2012年新世纪广西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工程资助项目(2012JGA409)
关键词:中职教育;就业导向;语文教学
进入21世纪,中职教育要求实践“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指导,以能力为本位,以学生为中心”的宗旨,由原来的培养技术员变为培养操作工。有高素质的劳动力,才能有高质量的产品和高标准的服务,才能使社会各个环节的发展有雄厚的基础。因此,人才竞争,也在相当程度上是第一线技术工人和劳动者整体素质的竞争。中职语文教学要在不断实践中进行改革,要不断创新才能适应职业教育的发展。
那么,中职语文教师怎样在短暂而有限的时间内把学生培养为合格的劳动者呢?笔者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做了以下尝试。
一、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教学贴近学生、贴近专业
语文教师要在学生入校时就向学生介绍中职的教学目的、专业特色、职业教育发展的前景和就业形势,让已经毕业并且在社会上已为中专教育争光的老校友回校现身说法,交流经验,让同学们看到上中专的希望。语文教师要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增强学习的自信心,这样学生就能轻松愉快地学习。
教师要在把握教学内容的前提下,充分了解学生各方面的情况,才能在教学中达到自己预期的目标。由于中职学生语文能力水平参差不齐,中职语文教学应该在每堂课中真正实践“因材施教”的主张,根据学生的不同需要和实际水平实施分层教学:教学目标分层、教学要求分层、教学内容分层,只有这样才能使每个学生都有学习的积极性。
同时,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尽量做到贴近专业教学,创设特定情境,提供体验途径,留意学生的学习态度和专业情感,以利于形成个体在工作中不断学习的能力和习惯。例如,对文秘专业的学生要注意加强口语交际教学中听的能力训练,教给学生仔细聆听的技巧、听话的礼仪、接打电话的礼仪,结合到专业核心课程内容,经常安排模拟训练,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会很感兴趣。只有让教学的课程贴近专业需求,符合专业学生需要,才能学以致用,达到以专业为本。
二、注重口语教学,不断提高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
口语交际能力不仅仅是语言能力,也是一种交往的能力、做事的能力,更是一个人能否和谐发展、适应时代要求的重要能力。中职的学生语文基础都很差,口头表达能力更差,大多数同学不敢在公共场合发言,有很多同学不会说标准的普通话,说话不得体、用词不恰当。所以中职语文要注重口语教学,不断提高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为将来走上工作岗位做好充分的准备。
中职生口语交际教学必须明确专业要求,在口语交际训练中渗透专业知识,有效激发学习动机,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例如,对文秘专业的学生,应侧重应聘、自荐、介绍、交谈、回答、即席发言、演讲、辩论的训练。教师要设置口语交际的真实情境,布置给学生确定的交际任务,用任务带动学生的口语交际,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交际中体验到语言的魅力,获得身心愉悦和审美感受。这样,学生在毕业后走上工作岗位时,就能很快地适应工作,受到用人单位的欢迎。
三、注重应用文教学,不断提高学生的应用文写作能力
中职的学生应当掌握一些常用应用文的写作方法,以适应社会的需要,因此应用文教学是中职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学应从应用文的实用性入手,使学生懂得应用文在生活和工作中的作用,这样就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应用文的教学内容繁多,教师只需要重点讲解常用的文种,如求职信、通知、会议记录、计划、总结等就足够了,这样能防止什么都学但什么都掌握不好的状况。
对不同专业的学生,训练应有针对性。如文秘专业,要学习各种文种;对机电、烹饪等专业的学生,要求他们着重掌握求职信、计划、总结等应用文体。针对不同专业,适当调整教学内容,让学生感到所学内容与自己选择的专业结合紧密,可以为将来的就业打下基础,学起来就会有兴趣。这样,学生在参加实习或工作后,需要写作这些应用文体时,便能得心应手,应对自如。
四、加强礼仪教育,提高学生的素养
中职语文教学要注重对学生进行礼仪的渗透教育,这对提高学生的求职能力和人文素养,帮助学生顺利就业有着重要的作用。求职者给人的第一印象很重要,既不能太谦卑,也不能太高傲。这就要求中职生除了有专业素质外,还要有大方的外表、得体的举止和优雅的谈吐等,它能在求职中显示出良好的个人素养。
教师在教学中通过结合现实生活中众多优秀人物注重礼仪修养的实例,教育学生不但要注重提高自身内在的素养,还要有强烈的礼仪意识,学会充分表现自身良好的人格魅力。
礼仪教育要让学生学会尊重他人。要让他们懂得只有学会了尊重别人,才能得到别人的尊重。尊重他人是人与人接触的必要和首要态度。学生学会了尊重他人的同时,自己也会得到他人的尊重,自尊心得到提高,他内心的道德要求也就提高了。
教师还要针对职业教育的特点,鼓励学生敢于探索与创新,善于在竞争中表现自我、推销自我。为使学生更好地适应社会、求得生存与发展,教师要教育学生懂得平等互利、精诚合作、团队精神、自律自强等人与人之间融洽和睦相处的基本原则。在教学中结合教学内容组织学生进行求职面试等课堂模拟实训,使学生在实训中及时发现自己的不足,了解求职成功的技巧。通过各种实训活动,使学生在社会实践中进一步了解社会、认识社会、提高素养。
总之,学习语文应以能力为本,注重训练,尤其是职教语文更应如此。每一位中职语文教师,都要分析现状,认清形势,把握好方向,本着高度的历史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更大程度地解放思想,把素质教育和语文能力的培养切切实实地落实到语文教学实践中去,和其他学科相配合,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出一批又一批的高素质实用型人才。
参考文献:
[1]周霞.如何在中职语文教学中渗透就业指导教育[J].现代语文(教学研究),2009.
【关键词】大学生;就业力;实践教学体系;“四位一体”模式
近些年来,随着高等院校的扩招,大学毕业生的数量逐年增多。毕业生大量涌入劳动力市场寻找就业机会,工作成为大学生毕业后的主诉求。学生群体间流传着“大学生毕业即失业”言论,这一方面是对大学生就业现状无奈的调侃,另一方面也反映出大学生就业难的事实。即使部分学生毕业后能够就业,但他们认为在大学里所学的东西在工作中基本用不上,与此同时,用人单位也抱怨现在的大学生不好用。为了解决大学生就业难、不好用的难题,近些年高校也在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纷纷将关注点指向了实践教学体系的建设。
一、实践教学体系建设的现状与存在的问题
实践教学逐渐被高等院校所重视,尤其对于高职高专院校来说,实践教学的比例和条件已经成为评价和考核一个学校的重要指标。实践教学的出现和发展已经让很多院校在思索新的办学模式,例如,高校可以跟企事业单位进行合作,将工厂或公司需要完成的小部件搬到工科院校来由学生完成,或者搬到学校由学生观摩。这样,一方面解决了工厂或公司人手短缺的问题,也解决了学校的设备不足和学生实际锻炼的问题;再如,部分高校大胆的把学生放到企业当中。学校与企业合作,一方面解决了企业招聘难的问题,另一方面也解决了高校文科专业自有实习基地建设不足的难题。
在各高校纷纷建立完善自己的实践教学体系的过程中,也存在着大量问题。最大的问题便是实践教学体系建设的主旨目标问题。实践教学体系建设的主旨目标是什么?部分高校可能这样回答‘就业便是硬道理!高校实践教学体系建设的主旨便是促进就业率的提升,解决学生就业问题。’笔者认为,此种回答有失偏颇。实践教学体系建立不应仅仅局限于就业,止步于就业,不能仅仅为了就业而去建设。大学教育不应窄化为职业教育,高职高专类院校学生的教育也不应窄化为技术工人加工厂!
如果大学实践教学体系建设以就业为目的,那么大学教育将窄化为职业教育,这很难保证学生毕业之后能够充分就业,能够充分的满足我国产业结构升级的需要。以就业为主旨的实践教学培养模式,其所强调的重点是专业领域之下的特定技术能力培养,这与时代要求相违背。在知识经济时代下,新产业和新的工作机会更是很难事先预测,经济体对于人才的需求并非局限于专业领域之特定技能,而是指向大学生能力的可调适性与既有知识的转化能力。劳动力市场所需求的人才往往强调更为广博、具有创意、会持续学习,与他人共同合作与相处能力的重要性等方面。因此,大学教育不应过度窄化为仅仅以就业为目的,否则最后学生可能也达不到就业的目的。
二、实践教学体系建设的主旨
那么,高等院校实践教学体系的建设主旨到底应该以什么为主旨呢?依笔者浅见,实践教学体系的建设应该以学生就业力的培养与提升为主旨,重点在于就业力而非在就业上。就业力的高低直接影响到就业的结果。大学教育不应仅仅拘泥于大学职业教育之就业而已,而需要从长远考虑。
高校关注就业与关注就业力有何不同呢?换句话说,高等院校实践教学体系建设所关注的中心放在就业与就业力的提升和培养上有何不同呢?简单来说,就业通常关注的是大学毕业生在特定较短时期内能否找到工作,相对而言,就业力所关注的是学生在某一专业领域的长期职业生涯的发展,关注的是学生转换至不同专业领域的工作能力的培养,并不狭隘地只关注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即使其所学专业在劳力市场或职场上已趋于饱和,仍可产生外溢效果而有能力转移至其他专业领域就业,开始新的职业生涯发展。那么什么是就业力呢?
三、就业力概述
就业力起源于2005年,美国联邦政府教育、科学和培训部向全美教育系统了一份‘对未来教育系统有重大意义的研究报告’。就业力英文概念为Employability,是指受雇者的就业能力,经过就业技能/技巧训练后,受雇者所具备或者拥有的顺利完成某一活动所必需的主观条件。就业力的培养要紧贴市场对人才素质的需要,形成具有支撑性、发展性的核心能力。就业力的培养主要注重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专业能力。专业能力与就业力强弱成正比。专业能力是指从事职业和创业活动所必需的知识和技能,以及运用以掌握的知识和技能解决职业工作中实际问题的能力。专业能力包括合理的知识结构,过硬的专业技能,较高的计算机和外语水平能力等。
第二,适应能力。适应能力的高低直接影响到就业的成败。适者生存,是生物界与人类社会最普遍的法则。适应能力包括人际交往的能力,表达能力,组织管理能力,客观评价自我的能力,承受一定挫折的能力等。
第三,竞争能力。学生在职场中不仅要敢于竞争,善于竞争,还应当培养和提高自身的竞争力,并在以下几个方面做出努力。首先是思维能力。思维能力是就业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思想决定思路,思路决定出路,如何进行思,就是一种思维能力。其次是营销能力。营销能力是指一个人在现代社会生活中推销自我,获得他人信任和社会认可的能力。营销能力与求职成功率成正比。再次是发展能力。用人单位既要看你学得怎么样,发展怎么样,还要看你的进取精神,团队合作的意识,责任感的高低,生活的态度,这些展现出来的都属个人的发展能力。最后是情商。情商是就业中非同小可的重要方面,甚至比个人的知识、技能、智慧更重要,它可以直接影响个体的就业结果与事业成功。
四、基于就业力的实践教学体系构建之探索
如何基于学生就业力的提升与培养建设高校实践教学体系呢?笔者结合近些年来实践教学体系建设的实践经验与心得体会总结如下。以学生就业力为导向的实践教学体系的建设,笔者采用“四位一体”的构建思路。所谓四位一体,即课堂实践教学体系建设,学生专业社团实践项目设计,实训室实践项目开发,实习基地的培养四个方面,四个方面全面指向学生就业力的培养与提升这一主旨。
课堂实践教学体系与理论知识结合最紧密,关系最为密切,是学生将知识转化为能力并迁移至行动(工作)中去的关键环节;学生专业社团实训活动是学生最感兴趣,最活跃的实践阵地,其实践内容丰富于课堂实训,其实践内容源于课堂实训,是课堂实训内容的延伸与深化。学生专业社团实训是半社会化的实训实践,能够进一步强化学生课堂实训内容,能够使学生结合自己的兴趣有选择的进行实训,此环节将实训项目与学生个人职业生涯规划充分的结合在一起;实训室实践,是前两部分实训的进一步强化与提高,是结合最新的社会需求而设计的实训活动;实习基地实训,是学生完成知识迁移的最后步骤,是学生完成社会认知的重要环节,学生对于工作的认识与理解,取决于此阶段。四个实训环节相互联系相互影响,共同构成了以学生就业力培养与提升为核心的实践教学体系。
(一)、课堂实训体系
课堂实训是学生实践项目开展的第一步与首要环节。课堂实训项目与学生专业知识的学习最为紧密,课堂实训活动的开展是理论知识迁移至行动中并转化成能力的前提。课堂实训项目的设计应采用行动导向教学模式。
行动导向教学模式是上世纪80 年代德国职业教育改革的成果。在我国,随着职教改革的深入,“行动导向”也逐渐成为一种主流发展趋势。行动导向以培养人的综合职业能力为目标,以职业实践活动为导向,强调理论与实践的统一,为学生提供体验完整工作过程的学习机会。在教学手段上,强调多种教学媒体的综合运用,让学生在形象、仿真的环境中,主动去思维和探索,评价和检查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从教学组织形式来说,“行动导向”强调让学生在真实或接近真实的工作情境中进行职业活动的实践。
结合行动导向教学模式,自2006年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招生以来,在专业实训体系建设的实践中,笔者将每门核心专业课程规划出一定比例的时间开展课堂实训活动,每门课程根据各自的特点,设计出课堂实践项目,架构起本门课程实践教学体系。每一项内容都由专业教师以一对一的形式进行指导。为适应新的形势,近年来我们要求课堂实践的时间不得少于教学时数的三分之一,与此同时规定每学期每门课程要有专项实践教学总结报告进行经验分享。在课堂实训项目开发上,首先,在课程讲解过程中突出发展学生的领导、团队工作及沟通技能,结合所传授的知识安排角色扮演、竞聘演讲、讲课等形式的实践活动,将理论讲解与课堂实训有机的结合在一起。其次,在授课过程中开发体验式内容。例如:给予学生反思经验的机会,将布置的各种作业待上交后让学生分享自己有关作业的心得体会。第三,增加仿真环境下的实践活动。例如:学生设计竞争、模拟招聘、工作分析等。第四,在课堂知识的传授过程中,使用开放式的方式和方法传授就业技能,使大学生的价值观念、态度和工作的职责得以提升。第五,将相关理论知识通过训练/培养而不是讲授方式进行实训,教师扮演教练或者辅导者的角色。至目前为止,课堂实践体系已基本固定化,达到了知识迁移的预期效果。
(二)、学生专业社团实训
学生专业社团实训是最活跃、学生最感兴趣的实践平台,其实践内容是在课堂实训基础上的延伸。学生专业社团实训能够进一步强化学生课堂实训内容,能够使学生结合个人职业生涯规划有选择的进行实训。笔者所在系部学生专业社团实训体系从建设到完善已经实施了四年,五个专业分别建设起了自己的专业性社团,积累了较为丰富的经验。例如人力资源管理学社,于2007年11月建立,经过四年发展学社已具有一定规模,在承德市大学城有较大的影响力。学社内部分为培训开发部,绩效考核部,测评部,技术中心,创业部等部门,专业社团内的各个部门是完全按照专业知识及能力要求所构建。学社建设以构建学生第二课堂为中心,全面实现与专业、课堂教学相对接。
专业性社团成为学生实践的第二课堂,成为学生就业力提升的第二阵地。人力资源学社组织的精品活动有模拟招聘大赛、职业生涯规划大赛、金牌培训师大赛、户外拓展项目实训等。学社活动的开展为我们积累了大量第一手资料。学生在专业学社实习实践项目体系的指导下,通过竞赛、比赛的形式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活动,取得了一系列可惜的成绩,学社学生于2008年在河北省创业大赛中取得全校唯一两个三等奖,这在河北省专科院校中不多见;2010年承德市创业大赛入围决赛去的优胜奖;2011年7月,在河北省挑战杯大学生科技学术论文大赛中,取得全校唯一两项省级二等奖。奖项的获得极大的鼓舞了学生学习专业知识并参与实践的热情。从人力资源学社走出去的毕业生得到了用人单位的一致好评与认可。毕业两年的学生中不乏有挑起企业整体人力资源管理工作领头羊。这种以竞赛带动实践教学的形式在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得到初步验证,并获得了良好的效果。
接下来,我们还将导师制引入到专业社团建设中去,引入职业生涯档案计划,协助学生了解将本身的学习、知识和技能,应用至实践中的可行性及应用的选择性。
(三)、实训室实践体系
实训室实践体系建设,是前两部分实训的进一步强化与提高,是结合最新的社会需求而设计的实训活动。自2007年12月份笔者所在系部建成人力资源专业实验室以来,在核心专业课程中,教学实践大纲规定每门课程安排4-8学时的上机操作实训,学生从实验室中逐步学习并掌握了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及电子政务相关软件的操作技能,教学软件与理论教学进行了有机的结合,此举即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又提升了学生综合素质。
我们即将建成人力资源行为观察室与求职技能训练室两个百万元级实训室。在这两个实训室的基础上,我们将会开发出适用于教师专业与非教师专业不同的职业技能实训项目,如:教师授课技能训练,职业行为塑造,团队合作能力养成培养项目,无领导小组讨论,结构画面试训练,小型管理游戏,沙盘游戏,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训练项目等。通过实训项目的设计与活动的组织开展,将进一步提升学生职业技能与就业能力,使真实的工作要求,通过实训项目展示出来,并通过实训使学生能够达到满足职业的要求,最终提升学生就业力。
(四)、实习基地实训
实习基地实训,是学生完成知识迁移的最后步骤,是学生完成社会认知的关键环节,学生对于工作的认识与理解,取决于此阶段。笔者所在系部将学生校外实习基地实训划分成三大模块。即一年级认知实习,二年级专业见习,三年级专业实习相结合的学生实习基地实训体系。通过一年级认知实习,使学生对工作初步建立起了认识,从感性角度构建起基本观念,通过二年级专业见习,使学生进一步从理性的角度认清楚专业工作的性质特点,进一步修正并完善职业观,通过三年级专业实习,将学生真正的置身于真实的工作环境中去,在实际的工作中,将大学所学知识及在前三个实训环节中积累的技能与锻炼的能力真正的迁移至工作中去,并产生好的绩效表现。通过实习基地实训,学生能够更有信心的走向工作岗位,顺畅的承担起即将面临的工作。
以上四个实践环节相互联系相互影响,构成了科学而又完整的实践教学体系。四位一体的实践教学体系,每一环节紧密结合,最终将会提升学生的就业力。通过此体系,学生毕业后不仅能够找到工作,而且还会找到学生比较满意的工作,并且会为学生今后职业生涯的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龙立荣.人员测评的理论与技术[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2009:77-82.
[2]易斌,林洵婷.基于胜任力模型的大学生就业力研究[J].江苏商论,2012(10):158-160.
[3]张红娜,张丽霞.基于胜任力模型大学生就业研究[J],企业导报,2010(9):255-257.
[4]李春玲.胜任力与就业力:女大学生职业能力培养的抉择[J],长沙大学学报,2012(5):131-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