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民族文化交流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横山马市;民族文化;互动交流
[作者]凌绍崇,百色学院副院长、研究员。百色,533000
[中图分类号]C95;G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54X(2010)04-0144-005
横山马市是南宋时期最大的马市,古称横山寨博易场,通称横山寨。这是南宋时期的名镇,位于今广西田东县城平马镇郊。横山马市的兴起及繁荣,与民族文化互动交流有着极大的关系。其所形成的横山文化,对于宋代以来岭南和西南地区的经济文化建设和发展,都有一定的影响。
一、横山马市的兴起与繁荣
(一)横山马市兴起与繁荣的过程
横山寨的得名由来以久。它先于唐朝(公元622年)设立邕州朗宁郡横山县;后来到了宋代,设立了军事行政单位的横山寨;再后来,在邕州横山寨设博易场。于是形成横山马市。1129年(宋建炎三年)起,朝廷派人在此采购战马,宋代周去非撰的《岭外代答》卷五《邕州横山寨博易场》说:横山寨博易场“蛮马之来,他货亦至。蛮之所赍麝香、胡羊、长鸣鸡、披毡、云南刀及诸药物。吾商人所赍,锦缯、豹皮、文书及诸奇巧之物。”∞反映了大理国与南宋以马市为主,开展多种贸易的盛况。时年交易量约1500匹;到1157年(绍兴二十七年),购买数量增至3550匹。横山寨成为当时岭南及西南地区政治、经济、文化交流重镇,商贸非常活跃,是历史上鼎鼎有名的茶马大集,也是茶马古道南路东端起点站。横山马市除了官方的马匹生意,民间的贸易也是十分兴旺。据考证,这一茶马古道是我国古代西南通往印度、缅甸的一条重要的贸易线路,流通的商品以茶叶、马匹、盐巴、瓷器为主,被称为我国西南的“丝绸之路”。由此,横山寨成了广西的贸易中心,商贾云集,兴旺繁荣,横山寨因此而崛起,成为南宋时期最大的马市。
横山系今田东境内右江河谷的一座山岭,延绵数里,气势横亘在河谷平原上,故取名为横山。清代《方兴汇编写》日:横山“在州城东南10里,山势蜿蜒横烈,故名。”横山寨就坐落在这横山山岭的怀抱之中。横山寨外城应是南北宽4公里、东西长5公里的范围。这方圆20平方公里的城区,已经是一个规模比较大的城市了。横山寨、横山寨博易场、横山马市从唐代武德五年(公元622年)设置的横山县治到宋代开庆元年(公元1259年)的横山寨被毁,历经六百多年,均为右江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有着一定的辉煌的历史和风雨历程。
(二)横山马市兴起与繁荣的原因
横山马市所以能够兴起和繁荣,有着政治、经济、文化、地理等方面的因素。
1、政治因素
横山寨原为军事管理单位,因横山一带及其周边战略地位显要而闻名。由于局势原因,当时南宋已不能从西北的新疆、蒙古征集战马了,只能转而求索于西南。宋朝为了巩固自己统治地位,加强与番国交趾、大理国之间的联系,在这里设置了这一管理机构,这是非常必要的。目的是加强中央王朝的统治地位,与番国搞好关系,巩固国防,安抚边疆。横山马市与横山寨军事管理单位有着很大的关系。横山马市的形成是在中央王朝与地方政权的贸易发展起来的。中央王朝的需求,促进了地方的贸易发展,同时也促进民间贸易的发展。当时,在广西设立了三个大的博易场,其中横山寨的规模是最大的。
从政治上看,横山寨的设置和横山马市兴起与繁荣,有利于国家政治的稳定和多民族国家的发展,有利于增强民族融合,有利于祖国西南边疆的发展,丰富了中原与面西南边疆各族的生活,有利于加强对边疆地区的管理和有利于边疆的发展。宋皇佑四年(1052年)四月,依智高举兵反宋失败后,宋代继续在西南地区实行羁糜制,这是中央政府间接统治岭南这一块由少数民族所组成的政治区域。正是在这样的情况下,横山马市得到了兴起与繁荣。
2、经济因素
横山寨是宋朝中国西南最大的贸易市场,是宋王朝和西南大理、南诏进行物资交流的重要贸易点。随着横山马市发展一直延续至南宋末年。这期间,横山寨成了西南经济集贸中心,商贾往来,马匹、茶叶、日用商品交易日益增长。随着农业和手工业的发展,商品交换也随之兴旺起来,加上横山县治所在、横山寨驻兵,人口多了起来,横山寨便形成了大集市,这是经济贸易发展的结果。
宋代在这里设立马市,历史上鼎鼎有名的马匹交易市场,从这里运走不计其数的马匹支援北边的战事;云南和广西都是产茶和马的地方,是被誉为南方丝绸之路的古茶马道南路的东起点,当时商贾云集,南来北往的茶叶、盐铁、布匹、丝绸等货物也在此交易,是有名的“茶马古道”,可以说当时的横山寨异常繁荣昌盛。
3、文化因素
经济是文化的基础。政治的稳定和经济的发展,总是与文化发展有着密切的联系。文化是经济的反映,文化是民族融合的催化剂。横山马市贸易的发展,自然促进了横山文化的发展。横山文化正是这样发展起来的。可以说,横山文化是壮族文化与汉族文化、岭南文化与中原文化以及西南文化的互动交流的结果。民族经济的融会,推进了文化的发展,推动了社会进步。而文化的交流,语言的沟通,岭南文化与中原文化的融合,又促进了横山寨市场贸易的繁荣。
4、地理因素
横山马市交通便利,靠近右江边,是宋代著名的水陆交通枢纽,是邕州通往云南的通道口,南宋决定设马市于横山寨是由其交通地理位置决定的。“运马临安山十分方便”。从水路上看,自横山寨东下可达邕州、梧州,经珠江水系又可从灵渠进入长江水系经湘水、洞庭进入中原,江南的商品,下漓江、郁江进入右江,船运到横山寨;往西沿右江、西洋江、驮娘江可往云南;往南经右江东下拐弯左江可通往交趾。从陆路上看,从横山寨沿着茶马古道这条文化走廊,往今广西德保、云南富宁源源不绝地传播到西南各地,大西南各古国,如大理、罗殿、特磨道以及黔西面直至缅甸、印度直到西亚,重新开辟了一条中国大西南的丝绸之路,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茶马古道。后来横山寨演变成了茶马古道东端的起点站,进而成为南宋中国一个颇具特色的马市大集。这与其地理位置都有很大的关系。
二、横山马市与民族文化互动交流的过程和发展
(一)民族文化互动与交流的过程
随着军事和民间贸易的发展,横山马市汇聚了各路人员,中原汉人来到西南的横山马市,与当地壮族和西南各民族人民集中在一起,进行了贸易经商,这是一次民族文化互动交流的机会。在民族文化互动与交流的过程中,横山寨不但成了南宋官方的交易场所,也成了西南各民族人民文化交流的地方。在当时南宋中国,起到了推动和促进的作用,成了壮族与其他民族互相学习、互相借鉴、共同提高的见证。大量汉人定居横山寨及其周边,带来了中原的先进文化,影响了当地土著民族。如宋朝时道教沿珠江流域从湘粤向桂传播,道士足迹遍布壮族地区,道教在壮族地区进入全盛时期;道教等汉族宗教文化的南传提升了壮族原始宗教文化的层次,促成了麽教这一壮族原生性民
族民间宗教的形成。由此可见,横山寨不仅是壮族古代的经济繁华之地,也是文化昌盛之都。
(二)民族文化互动与交流的中转站
横山寨不仅具有商埠的功能,成为一个茶马大集外,而且还起到了文化中转站的重要作用。所谓文化中转站,就是将先进文化不断向前推进地方,具有运筹、中介、协调、传播的功能。据史书记载,“大理马,为西南蕃之最”,大理“每贾人到横山,多市史记、汉书、三国志、资治通鉴、本草、王叔和胍诀、千金方等书”,可见横山马市还是一个重要的书市,汉族文化和壮族文化在这里得到互动与交流,这种互动与交流所产生的创新文化,从横山寨沿着茶马古道这条文化走廊,源源不断地地传播到西南各地,深刻地影响了西南地区的社会经济文化生活。横山马市的交通便利使中原和西南边疆往来密切,促进了西南地区经济文化的发展。
(三)民族文化互动与交流的结果――横山文化的发展
横山文化源远流长。横山马市是南宋最大的马市,同时也是一个文化昌盛之都,这是民族文化发展的一个标志。横山文化由此而来。可以看出,横山文化发展包含着几个特性:即民族性、兼容性、多元性。
1、民族性。横山文化产生于桂西壮族地区,成为岭南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这是壮族文化吸收汉族文化和其他民族文化的一种创新文化。融合与交流是横山文化形成之基石。人们对先进文化的基本要求和期望,是继承传统文化中的精华,融合我国各民族、各地区文化的优长,吸收外来文化的积极部分,并使之适合时代的需要。可以说,横山文化正是壮族布洛陀文化、铜鼓文化的再生与发展。壮族的古壮字也正是那时候发展起来的。古壮字亦称土俗字。兴于宋而盛于明清,既有碑刻,且有大量的师公唱本和民歌抄本传世。再如壮族“唐皇调”等音乐曲艺是用壮语演唱的长篇曲艺,唱本有《李旦与凤娇》、《梁山伯与祝英台》等,内容多是内地汉族地区广泛流传的民间故事。这些长篇曲艺是怎么传人呢?那是汉族商人、文化人从外地传入横山马市,然后与壮乡的山歌相结合,成为有浓郁壮族特色的文艺表演形式,长篇曲艺起于宋而盛于明,它是典型的市民文学。长篇曲艺在今田东能广泛流传,说明古代的横山寨及附近的平马已形成了一个人数众多的市民阶层,他们的文化需求直接刺激了曲艺艺术的兴盛,使横山一带成为壮族文学艺术发达的地区。
2、兼容性。横山文化成为壮汉文化互动交流的表现形式,发挥其应有的作用。横山文化是一种包容性较强的文化。民族关系的主要表现形式有多方面,其中包括的“和亲”、民族同化和民族融合等因素都在横山文化中表现出来。民族文化互动交流的主要因素是婚姻。在民族文化互动中,婚姻结合的濡染是最长久的和影响是大的。当中央王朝的兵士和中原的商人,由于各种原因,留在边疆,就会和当地少数民族女子通婚,形成了新的民族关系,促进民族融合。横山马市的兴起和繁荣,使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得到进一步发展和巩固。有力地加强了中华民族一统。促进了中华民族文化的内在统一。在精神文化的创造方面,汉族和少数民族的精神文化绚烂多彩、各具特色。各自的民族语言、文学作品、民族音乐舞蹈等,在这里交汇融会,,如产生在横山一带的壮族《嘹歌》、《排歌》等鸿篇巨著,就兼容了汉族和其他民族的文化的因素。在长期的交往中,壮族和汉族及其他少数民族互相融合,取长补短,共同发展,铸造了祖国的灿烂辉煌的文化。
3、多元性。横山文化之所以成为壮汉文化互动交流的典范,是以其有着多元性的特征。横山文化是继承优秀传统文化,吸收有益外来文化,而成为壮汉文化互动交流比较早的地方文化,促进了民族融合。在集市贸易中,壮族与汉族和西南其他少数民族的经济文化交流,所形成产生的横山文化自然带有多元性的特质。友好的经济文化交流都是多元性文化的基础。民族文化互动交流的重要渠道是经济贸易。横山马市正是具有这样的功能。横山马市的经济文化幅射功能,起到了应有的作用。为了发展生产和解决生活之需,壮族在积极与汉族及周边的其它民族发生了贸易关系,从而在聚居地与其它地方连接的要道处形成了以横山马市为辐射的众多的墟市,马市贸易刺激了横山寨及沿途贸易。
三、横山马市对民族文化互动与交流的意义
民族文化互动与交流体现出一定的民族关系。民族关系是一个历史范畴,即指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不同民族之间相互接触、交往的形式及其历史发展过程的总和。这种关系的影响和作用表现在政治、经济、军事、文化、语言、生活方式和风俗习惯等各个方面。横山马市对民族文化互动与交流具有一定的意义。
首先,民族经济发展是民族文化发展的动力。认为,社会变迁归根到底是由社会的经济基础发生变化而引起的,随着经济基础的变更,庞大的上层建筑也或快或慢地发生变革,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及社会关系也将发生剧变,上层建筑又会反作用于经济基础,对社会发展起推动或阻碍作用。横山经济贸易发展,促进民族文化发展。我们知道,政治经济关系决定了民族文化发展。民族文化的融合,首先是民族经济的融合。∞这种融合,促进了横山的社会发展。经济发展是个基础,假如经济发展得好,可以给文化发展提供有利的物质保障;在横山马市的贸易发展中,从内地输入的则有汉文书籍、缯帛、磁器、沉香木、甘草等药材和手工业品,内地先进的科学文化传人广西,对文化、农业、科研、医药等方面起了促进作用。可以看出,经济发展是民族文化发展的动力。
【关键词】弘扬 ; 民族传统体育文化 ; 留学生 ; 体育教育 ; 对策
【中图分类号】G807.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22-0140-02
文化输入和输出的力度差距直接限制了我国传统体育文化的传承和发展,现代价值取向对西方文化的推崇和对本土文化的漠视逐渐侵蚀了我国的传统体育文化,致使我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发展相对滞后。而目前,来华留学生和出国留学生的规模在逐渐扩大,已经形成了一个文化互动的庞大群体,鉴于对文化传播的需求,留学生群体的特殊性可以形成文化的双边传递效应,我们可以将留学生群体作为传播我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媒介,采取有效措施使留学生习得我国传统体育项目,领会传统体育文化内涵,旨在达到弘扬我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目的。
1.弘扬我国民族传统体育的时代背景
1.1我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发展现状
1.1.1我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沦落与衰颓
当前,西方文化的引进对我国传统体育的传承和延续产生了强大的冲击,尤其是现代奥林匹克文化全球化的迅速蔓延和现代人生活价值观念的转变,使我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在与世界接轨的过程中不断发生交流和碰撞,例如我国传统体育项目--武术,它蕴涵了我国传统的民族气节和深厚的儒学文化,可谓是我国体育史甚至整个文化史上的一朵奇葩[1]。然而现代武术在现代西方竞技体育盛行的时代,为在夹缝中求生存,不断地创新其运动形式为适应市场的需要,其竞技特征也越来越明显,逐渐把传统的武术表现形式创新得面目全非,民间武术也由于现代经济和社会发展意识形态的转变而不断陨落甚至消亡。如松溪内家拳,目前仅于四川一隅苟延残喘。尤其是作为传承和发扬文化圣地的高校,更是在竞技体育的引领下走上了时尚体育的前沿,象征性的传统项目开设也仅限于为当代青少年展现武术项目的“花拳绣腿”,其文化的传递与弘扬已经从深层开始衰败。我国传统体育长期面临着上至体制政策的忽视,下至百姓万家的舍弃,中华民族的尚武精神和传统正在衰颓与陨落。
1.1.2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融合与变异
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衰颓现象是体现民族性格的特质在减少或者消失,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就是文化的倒退,只是历史文化与现代文明相互渗透和融合。这种融合是一方面积极地传扬了民族传统文化,与时俱进地更迭传统体育的内容和模式,另一方面,由于有些现代元素与历史特性的悖离,也将导致一些极具民族特色的文化产生变异。如 “搏击”和“散打”等项目, 就是在传统武术文化中形成的现代传统体育运动形式,它就是为了适应现代人的需求和项目自身的发展而进行的合理演化。融合是传统体育文化在新形势下得以保留和发展的重要途径,变异是现代社会对传统体育文化无奈变革的需求,其目的都是为了阻断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倒,也是促进其繁荣的渠道[2]。
1.2拯救民族体育文化的历史使命和必要性
新世纪以来,我国的经济水平和国际地位不断提升,中国又逐渐成为世界瞩目的热点,越来越多的外国人对我国产生了兴趣,世界各地来我国留学的留学生也逐渐增多,这为我国推广和传播我国民族传统体育提供了机遇和空间,我国应该借此机会,大力弘扬我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尽力扭转我国文化传播的弱势地位。在西方文化全球化浪潮中,必须大力倡导民族觉醒,否则,在世界文化多元化的今天,民族文化不自保,不回归就预示着湮灭[3]。所以,大力弘扬我国民族精神,发展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历史使命已经尤为迫切了。
2.留学生体育教育在我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传播与发展中的预期作用
2.1留学生体育教育在弘扬我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中的作用
目前我国传统体育文化的输出工作做得还不够,国际体育界对我国传统体育文化的了解还很欠缺。所以,我国高校为承担弘扬民族文化的责任,不仅要对本国学生普及民族传统文化知识,更要合理利用本校的留学生资源积极宣扬我国传统体育文化。大量招收和培养来华留学生将弘扬我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任务得以顺利完成,同时,有利于加深同各国人民之间的理解和信任,发展民间交流,增进友谊。
来华留学生教育主要是把“请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请进来”和“走出去”两者相得益彰[4]。“请进来”模式是让来华留学生能够亲身感受中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博大精深,并习得我国传统体育技能和文化;“走出去”战略则就是有把握让习得我国传统文化的来华留学生将我国文化传扬海外。接收越来越多的来华留学生有利于扩大我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传播的范围和力度。
2.2留学生体育教育可以促进我国体育院校教育国际化的发展
教育国际交流是教育国际化的重要内容和显著特点,是国际教育尤其是高等教育发展的的时代潮流,也是促进教育国际化大力发展的有效途径。留学生教育是大部分发达国家高校教育的重要构件,也是我国高校发展的一大亮点。当前,在教育国际化日益加强的趋势下,留学生教育成了我国高等教育机构加强教育的国际交流与合作,提高办学规模与层次的有效途径。来华留学生在规模、层次和水平上,都呈现着良好的发展趋势,并逐渐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外国留学教育和管理模式。我国国家教育部明确指出,中国要建设具有世界一流水平的大学,留学生的数量,及这个学校对世界各国留学生的吸引力本身就是一个国际化标志。建设世界知名大学、增大中国高校与国际高等教育领域的话语权,是推进我国高校国际化发展的必由之路。
3.在留学生中推广传播我国传统体育具体措施
面对现代社会巨大机遇和挑战,我国高校要全面推进体育专业留学生的教育事业,使体育类专业留学生工作真正上国际轨道,需要采取一系列措施。
3.1提高对体育专业来华留学生工作的认识
来华体育留学生工作是一项具有重要现实意义和战略影响的体育教育工作。通过加强开展对来华留学生的教育力度,可以培养中国特色的国际体育专业人才,促进和加强我国与世界各国人民之间的文化沟通和技术交流[5]。因此,相关职能部门应鼓励和支持我国高校积极创造条件开展体育留学生教育工作,从弘扬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战略高度来看待体育留学生教育工作,在理念和认识上强化大力发展来华留学教育水平。
3.2完善来华留学生教育制度
完善的留学生管理制度和规范的服务机制能够为工作效率和质量提供有力保证,使我国高校在留学生教育管理方面更加制度化、科学化、规范化、法制化,以提高在世界留学生市场的整体竞争力。这是高校开展留学生教育工作的指导思想,也是高校走向海外留学市场的前提。
3.3扩大来华留学生的招生规模
生源是留学生教育的物质基础,没有足够的学生来源,留学生教育就成了无源之水。我国是体育大国,也是体育强国,我国竞技体育具有较强的实力。在现代竞技体育领域,有些项目已处于国际领先地位。尤其是我国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其种类繁多,内容丰富更处于世界前列。我国高等院校体育专业可立足我国的传统体育文化优势,将留学生的培养目标放在我国民族传统体育上,在世界各地大力宣传我国民族传统体育,在国际留学生生源的“供与需”之间寻求最佳契合点。
3.4优化体育专业来华留学生的课程设置
来华留学生来我国主要目的是学习,我国招收外国留学生的目的是为了扩大我国的国际影响力。基于这中需求,我国应该在来我国学习的体育专业留学生中开设具有我国民族特色的课程,以弘扬我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例如,可以为来华留学生开设传统的导引、养生学等。
4.结束语
我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是我国民族传统体育发展的灵魂,在弘扬我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视域下看我国留学生教育的发展,其中存在亟待解决的问题。文章以在华留学生的体育文化习得过程为切入点,论述来华留学生得中国民族传统体育及其文化的习得,以及即将产生的文化国际化效应,并提出相应的发展策略,旨在论述如何通过留学生这个联通世界的特殊团体,达到弘扬我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目的。
参考文献
[1]汪灵灵.留学生课程设置中地域文化的思考[J].长春教育学院学,2012(11).
[2]王霄飞.美国正闹“留学生荒”赴美留学首次负增长[N].环球时,2004:11-29.
[3]崔庆玲.来华留学教育现存问题及原因分析[J].教育与现代,2008 ,(3):76.
[4]郭必恒,林凡,周钧.东亚金融危机对我国留学生事业的影响及对策性思考[J].中国高教研究,1998,(5):48―49.
民族的文化是民族的灵魂和精神支柱,具有民族性、地域性、本土性和排他性,以其特殊性丰富世界文化多样性。不同文化的和谐发展,才能保证文化的多元化,否则就会丧失文化的多样性和生命力。
信息技术的发展,使各民族的文化交流意识更加增强,交流机会更加增多,交流方式更加便捷,交流频率更加迅速。文化全球化促使各民族的文化冲破国界、意识形态和东西方的壁垒,促进不同文化的沟通、渗透、互补和融合。文化交流的加强一方面促进不同民族文化的发展,另一方面还造成先进文化包容落后文化,使民族文化的发展面临危机。
改革开放以来,朝鲜族通过国内外的广泛交流,努力实现文化的民族化和全球化,在国内外不断扩大其影响。现在约有16000多名朝鲜族进入祖国沿海城市创办企业,8万多人在那里工作。朝鲜族利用熟悉中国和韩国文化的优势,引进约达4万多家韩国企业,约有10万多名朝鲜族大学毕业生、30余万名朝鲜族国内大城市韩国企业就职,还有几千名朝鲜族大学生和部分硕士、博士研究生在大城市就读。
朝鲜族还利用熟悉韩国文化的优势,大量涌入韩国。现在除几千名朝鲜族在韩国攻读硕士、博士学位,近25万多名在韩国打工。除此之外,还有约8000多名朝鲜族青年在日本语言学院或本科大学读书,还有二万多人攻读硕士、博士学位,2.5万人在打工,形成约达5.3万人朝鲜族队伍。美国也有约达4.7万余名朝鲜族,除一部分青年攻读学位外,大部分人在那里的韩国企业打工。俄罗斯约有2万名朝鲜族,在世界其他国家约有三万人,他们也在那里的韩国企业打工。
这样,约占朝鲜族总人口55%的110万朝鲜族在原聚集区,通过现代信息技术和实践,不断提高民族文化水平,形成家乡派文化新集团;约占25%的50万朝鲜族在国内大城市学习中心文化,形成城市派文化新集团;约占20%的40余万名朝鲜族在韩国、日本、美国和世界20多个国家学习先进文化,形成海外派文化新集团。尽管他们分散在世界各国,但是,通过发达的信息技术,逐渐形成崭新的、接近世界先进文化的新资源。
朝鲜族文化作为中国一个少数民族的文化,虽然具有中华文化和朝鲜半岛文化的双重性,但毕竟与中华文化、朝鲜半岛文化有不同点。因此,在与国内的文化交流过程中发生一定的冲突,这实际上是边缘文化与中心文化之间的矛盾。朝鲜族文化在与韩国、日本和美国等先进国家的文化发生冲突,这实际上是先进文化与落后文化之间的矛盾。在文化交流中,朝鲜族努力学习中华文化和世界先进文化,进一步增强边缘文化功能,并缩短与先进文化的距离。
二、文化的同质化、异质化与朝鲜族文化
各民族的文化实际上都是异质同体的文化,世界不同特色的文化之间既有差异性又有共同性,既有依存关系又有竞争关系。这就是人类的文化得以不断向前发展,继续繁荣昌盛的主要原因。
在文化全球化时代,文化同质化是文化发展的总趋势,主要表现在落后文化被先进文化所吸纳,比如:多民族国家的部分少数民族被迫抛弃本民族的语言文字,直接学习中心文化,这是国内文化同质化表现;部分国家落后文化被发达国家文化所吸纳,这是地域文化同质化表现;西方文化接受东方传统文化,东方文化接受西方先进科技、管理经验以及价值观,这是世界文化同质化的表现。尤其是在很不平等的文化交流中,西方(主要是美国)文化凭借其先进性和强大的势力,强行融合弱势文化,迫使部分民族或者对本民族文化采取淡薄的态度,或者有意排斥其他民族先进文化的后果。结果造成民族文化日益丧失自身的特征,使世界文化丧失多样性的后果。
文化同质化和异质化是相互矛盾的两个方面,因此,不同文化的同质化伴随着异质化。文化异质化实际上是文化的先进性与落后性的矛盾,又是文化的民族性与世界性的矛盾。文化全球化实际上是西方文化对世界各民族文化的传播和输出。因此,文化全球化只能加剧西方文化与民族文化之间的冲突。
改革开放和中韩建交后,朝鲜族利用同时具有中华文化和朝鲜半岛韩民族文化双重性的优势,约占40%人口进出国内外,进行了大规模经济、文化交流,在中国56个民族中远远占据第一位。他们在国内大城市吸纳中心文化,充实中华文化部分,增强其双重性文化中的中华文化部分。有些人认为因此而造成部分朝鲜族忽视民族文化的现象,是朝鲜族丧失民族文化特征,与中国文化同质化、与民族文化异质化的表现。与此同时,大量朝鲜族在韩国吸纳韩民族文化,努力补充其民族文化部分。有些人认为因此而造成部分人忽视中华文化的现象,是朝鲜族文化与韩民族文化同质化、与中华文化异质化的表现。许多朝鲜族在日本、美国等发达国家吸纳先进文化,以此缩短朝鲜族文化与世界文化的差距,因此,造成部分人忽视民族文化和中华文化的现象。有些人认为这是朝鲜族文化偏向世界文化异质化的表现。
必须弄清楚的问题是,朝鲜族文化本来就是韩民族文化与中华文化的融合,始终具有双重性。学习中华文化是加强其文化双重性的表现,不是与中华文化的同质化和民族文化的异质化,同样,学习民族传统文化也加强其文化的双重性的表现,也不是与韩民族文化的同质化和与中华文化的异质化。学习和掌握世界先进文化,是朝鲜族文化跟上世界文化发展趋势的措施,并不是朝鲜族文化的异质化。只要原聚集区、国内新聚集区和居住海外的朝鲜族通过频繁的往来,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加强文化交流,就能够形成先进的文化资源。
三、文化全球化时代朝鲜族文化的发展方向
民族文化是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是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同时也是人类文明和智慧的结晶,为人类的和平、进步与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由于不同民族文化的存在,世界才呈现出文化的多样性。因此,任何民族都要尊重不同民族的文化。
一个民族要促进经济和社会发展,就要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提高文化软实力。文化软实力是一个国家文化整体实力和国际竞争力的总和,主要体现民族的精神状态、意志品格、内在凝聚力和创造力。要增强我国文化软实力,就要弘扬中华文化,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园,加强对外交流,吸收各民族优秀文化成果,推进文化创新。
朝鲜族文化是中华民族文化的一部分,提高朝鲜族文化软实力,就是提高中华民族文化软实力。在改革开放的关键时期,朝鲜族社会要进一步提高文化软实力,以促进经济和社会发展,尽早实现全面小康社会。
首先,要有开放的视野,不仅要重视民族文化传统,也要努力掌握中心文化。通过与中心文化的对话和交流,以达到吸纳、补充中心文化的精华,提高自己文化水平,并充实文化的价值。在掌握祖国中心文化的基础上,在与韩国的文化交流中努力掌握民族传统文化,学习先进科学技术,继续增强双重文化特色。以此在中韩关系的发展中,发挥特色文化优势,继续起到重要的媒体和中介作用。
其次,要有跨文化的眼光。要尊重其他民族的文化,在与世界各民族进行文化交流中,以开阔的胸怀吸取其他民族的文化优点,尤其努力掌握世界先进文化,进一步提高文化的创新能力,充实和发展民族文化。
具有双重文化特色的朝鲜族文化必将充分发挥边缘文化的多钟转换功能优势,在区域不同文化之间的疏通、交流和融合过程中,努力起到东北亚和谐文化建设的桥梁作用。
参考文献:
[1]:《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人民出版社,2007。
[2]李承律:《东北亚时代与朝鲜族》,《图书出版博英》,2007。
[3]李振山:《朝鲜族状况》,黑龙江朝鲜民族出版社,2007。
文化又是人们的一种素养。每个人所具有的文化素养.不是天生的,是通过对社会生活的体验.特别是通过参与文化活动、接受知识文化教育而逐步培养出来的。下面小编给大家分享一些高中文化生活第三课知识点,希望能够帮助大家,欢迎阅读!
高中文化生活第三课知识文化的多样性与文化传播
1、文化多样性的表现
民族节日 ,是一个民族历史文化的长期积淀。庆祝民族节日,是民族文化的集中展示,也是民族情感的集中表达。
文化遗产,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文化遗产,不仅对于研究人类文明的演进具有重要意义,而且对于展现世界文化多样性具有独特作用,它们是人类共同的文化财富。
2、怎样对待文化的多样性
(1)正确态度。既要认同本民族文化,又要尊重其他民族文化,相互借鉴,,尊重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共同促进人类文明繁荣进步
(2)坚持的原则。必须遵循各民族文化一律平等原则。在文化交流中,要尊重差异,理解个性,和睦相处,共同促进世界文化的繁荣。
(3)反对封闭主义和民族虚无主义。
3、为什么要正确对待文化的多样性
(1)文化多样性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特征,也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动力,也是文化创新的重要基础。(意义)
(2)尊重文化多样性是实现本民族文化发展的内在要求,也是实现世界文化繁荣的必然要求(必要性)
(3)文化是民族,又是世界的。(关系)
4、文化在交流中传播
(1)文化传播的途径:商业贸易、人口迁徙、教育是文化传播的重要途径;
各国之间互派留学生和访问学者,则是一种更为直接的文化传播方式;
总之,小到亲朋聚会、外出旅游,大到各种经济、政治、文化活动,都可以成为文化传播的途径。
(2)文化传播的媒介:
①传媒的形式(略)
②标志 :印刷媒体的推广
③大众传媒的特点和地位:
依托现代信息技术,大众传媒能够最大程度地超越时空的局限,集中来自世界各地的信息,日益显示出文化传递、沟通、共享的强大功能。大众传媒已成为文化传播的主要手段
(3)文化交流为什么---------------文化交流的意义
①从“走出去”角度讲,有利于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有利于扩大中华文化在国际上的吸引力和影响力。 (文化在交流中传播)
②从“引进来”角度讲,有利于学习与借鉴其他民族优秀文化成果,促进中华文化文化的创新与发展,,促进本民族文化发展,增强我国文化竞争力,提高国家的文化软实力,增强我国的综合国力。(实现文化创新,需要博采众长)
③有利于世界各种文化相互借鉴,取长补短,维护世界文化的多样性,促进世界文化的繁荣与发展。
(4)加强中外文化交流的措施(如何正确对待外来文化)
A、通过商业贸易、人口迁徙、教育多种文化传播活动,促进文化的交流与合作。(文化传播)
B、要尊重文化的多样.既要认同本民族文化,又要尊重其他民族文化;遵循各国文化一律平等的原则,在文化交流中,要尊重差异,理解个性,和平相处,共同促进世界文化的繁荣。(文化多样性)
C、在文化交流、借鉴与融合的过程中,要面向世界,博采众长;既要有海纳百川,,又要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文化创新的基本途径之二)
D、坚持正确的原则,正确处理外来文化与民族文化的关系,反对“民族虚无主义”和“封闭主义”。
E、坚持正确的态度。我们既要热情地欢迎世界各国优秀文化在中国的传播,又要更加主动地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做中外文化交流的友好使者,增强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文化交流态度)
高中文化生活第四课知识传统文化的继承
1、传统文化是什么?
(1)含义 :传统文化是在长期历史发展中形成并保留在现实生活中的、具有相对稳定性的文化。
(2)形式(继承性的表现)及 各种形式的影响:
传统习俗的继承:是传统文化的基本形式,对人们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产生持久影响。
传统建筑的继承:建筑,被称为凝固的艺术。成为展现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标志
传统艺术的继承:中国传统文艺,以古代文学、传统戏曲、传统绘画等为代表,是中华民族灿烂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传统思想的继承:对今天中国人的价值观念、生活方式和中国的社会发展具有深刻影响。
2、传统文化为什么---
--传统文化对人们生活、社会发展的影响--------传统文化的基本特征
①传统文化具有继承性。对人们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产生持久的影响;对今天人们的价值观念、生活方式和中国的发展道路具有深刻影响。
②传统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性。传统文化是民族文化发展的根基,是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今天仍能激起人们强烈的民族认同感。
③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传统文化在世代相传中保留着基本特征,同时,它的具体内涵又能够因时而变。)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只有正确对待传统文化,发挥传统文化的积极作用,不断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精神需求,克服传统文化的消极作用,才能兴旺发达,社会才能发展进步。
3、如何看待传统文化
(1) 正确态度: 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批判继承,古为今用
(2) 具体要求:面对传统文化,要辩证地认识它在现实生活中作用,分辨其中的精华和糟粕。
(3) 要发挥传统文化的积极作用,克服传统文化的消极作用
(4)必须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在发展的过程中继承,把握好文化继承与发展的关系,批判地继承传统文 化,不断推陈出新,革故鼎新,就能够作出正确的文化选择,成为自觉的文化传承者和享用者。
(5) 反对全盘否定传统文化的与全盘肯定的守旧主义。
4、影响文化发展的因素
(1) 社会制度的更替影响文化发展(经济、政治决定文化)
(2)科学技术的进步是推动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
(3)思想运动往往催生社会变革,促进文化发展
(4)教育是人类特有的传承文化的能动性活动,具有选择、传递、创造文化的特定功能。
5、综合认识教育的作用
A、教育有利于提高人的文化素养,展示文化的力量。
B、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教育有利于推动科技进步,培养各种高素质人才、提高劳动者素质,推动经济发展。
C、教育是文化传播的重要途径。教育能够促进民族文化交流,发展本民族文化,繁荣世界文化。
D、教育是人类特有的传承文化的能动性活动,具有选择、传递、创造文化的功能,在人的教化与培养上始终扮演重要的角色。
E、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必须大力发展教育、科学和文化,事业。 教育是民族振兴和社会进步的基石;教育是发展科学技术、培养人才和增强民族创新能力的基础,在现代化建设中具有基础性、先导性、全局性作用。
高中文化生活第五课知识文化创新——文化发展的实质
1、为什么要创新
文化创新是社会实践发展的必然要求;文化创新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文化创新促进民族文化的繁荣。
2、如何进行文化的创新
(1)立足于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基本要求,也是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
(2)继承传统,推陈出新,这是文化创新的基本途径之一。必须不断为传统文化注入时代精神。
(3)面向世界,博采众长,这是文化创新的基本途径之二。必须以世界优秀文化为营养,充分吸收外国文化的有益成果;既要做到以我为主,为我所用,又要做到海纳百川。
(4)发挥人民群众的主体作用。文化创造要充分发挥亿万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5)坚持正确方向,把握好当代文化与传统文化、民族文化与外来文化的关系,反对“封闭主义”、“守旧主义”,与“民族虚无主义”、“”的错误倾向。
(6)要推动文化内容、体制机制、传播手段创新,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这是繁荣文化的必由之路。
四个关系
A、继承与发展的关系:继承是发展的必要前提,发展是继承的必然要求。继承与发展,是同一个过程的两个方面。
B、社会实践和文化创新的关系: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基础,是文化创新的源泉和动力,是检验文化创新的根本标准,是文化创新的根本目的;文化创新源于社会实践,又引导、制约着社会实践的发展。
C、继承与创新的关系:
(1)不能离开传统文化,空谈文化创新。漠视对传统文化的批判性继承,就会失去文化创新的根基.
(2)体现时代精神是文化创新的重要追求。文化创新,表现在为传统文化注入时代精神的努力之中。
D、民族文化与世界文化的关系(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
关键词:中职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
1引言
目前,思想道德教育在社会中拥有很重要的地位,并且受到了党和国家的重视,因此中职学校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对于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具有重要意义。以四川省藏文学校为例,作为一所“继承和发展藏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建设人才”的中等专业学校,在文化软实力不断提高的背景下,应适应社会教育发展潮流,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
2我国教育现状对中职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的影响
我国的文化软实力是以坚持思想为指导,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核心。当今我国的思想政治教育应全面围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而展开,着力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提高文化软实力。由于我国有56个民族,因此教育也需融合民族文化,最大程度实现民族认同感,推动民族团结统一,这些都离不开中职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适应时展潮流。
3中职学校创新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
3.1有效保障国家文化软实力建设
民族文化的认同感及归属感直接影响到国家政权的稳定,中职学校的学生文化意识和价值观念的培养直接影响到社会的发展。因此中职学校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有利于维系个人与国家的关系,促进国家文化软实力的提升与社会发展,推动民族文化的融合。
3.2促进民族文化的凝聚力与认同感
中职学校思想政治教育本身,就具有导向、育人及文化交流等多功能,在我国一个多民族国家的背景下,中职学校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创新,有利于学生树立正确的文化理念及价值观念,推动各民族文化的交流,增强民族文化的认同感与凝聚力。例如,四川省藏文学校,通过文化传播的途径,推动藏族文化的传播,提高民族认同感,也促进了民族文化交流。
3.3增强国家竞争力
在经济、政治、文化全球化的背景下,我国若想提高自身竞争力,必须提升文化软实力建设,使全民族树立正确的文化理念与价值观念。中职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加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号召力与吸引性,增强国家各民族间的文化交流与传播,提高国家应对经济、政治、文化全球化的竞争力。
4中职学校是如何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
4.1课堂内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创新
一方面,课堂教学中,中职学校应重视社会形势发展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相结合,将社会形势与政策融入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例如,四川省藏文学校弘扬国家所提倡的民族精神,将文化交流与融合融入教育,与社会形势发展相适应,并引导学生增强民族文化认同感与归属感。这一次创新教导学生更多关注社会问题,开拓视野,增长见识,更有利于维护民族团结统一。另一方面,课堂教学中应以学生为主体,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中职学校通过这一创新,使学生的自主意识不断增强。例如,四川省藏文学校在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时,让学生独立思考,体会藏族与其它民族的文化差异,感受多民族的文化特点,不仅加深了学生对本民族文化的思考与理解,更能增强民族凝聚力。
4.2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生活化
首先,通过创新思想政治教育,让思想政治教育融入生活,用以帮助学生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例如,学生在生活中可能会遇到无法理解人与人之间的意识形态差异,通过思想政治教育就可以有利于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解决生活中的疑惑。这就需要思想政治教育老师多与学生沟通交流,全面了解学生。其次,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离不开对情感的投入,即是促进学生的情感表达生活化。借助情感因素创新教学方式。在课堂上讨论社会热点问题时引导学生进行多种角色的换位思考,使问题更具形象,更加直观,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趣味性。例如,四川省藏文学校在教学过程中充分结合藏民族的良好的风俗习惯、人文特点,以及时事热点展开思想政治教育,使学生更容易理解,并增加学生生活情感。
4.3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丰富化,拒绝刻板化深入
开展各种各样的实践活动,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活动当中。增加社会实践,是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的重要环节,它有利于学生了解社会,了解生活,培养品格,树立价值观。以四川省藏文学校为例,开展藏族文化教育时,可以适当安排外出实践活动,增多学生接触其它民族文化的机会,让学生深入地设身处地地了解悠久灿烂的中华文化。
5结论
总而言之,中职学校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应贯彻落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加强优秀的中华传统精神文化的传播,加强各民族间的文化交流与融合,有利于增强民族文化认同感及归属感,提高民族凝聚力及竞争力,有利于推动民族团结起来,形成价值共识的民族精神,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建设。
参考文献:
[1]邹焕英.论中职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渠道创新[J].学周刊,2013,(12):16.
[2]赵定武.中职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研究[J].资治文摘(管理版),2010,(6):154.
关键词 海峡两岸;传播;交流
中图分类号G2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674-6708(2014)122-0037-02
随着海峡两岸经贸合作的不断完善,为两岸文化交流提供更广阔的发展平台。闽台地方媒体传播也在不断提高视野、更新观念,以新的理念、新的举措来展示传播的新规律。
1 打造宣传氛围 文化交往日趋热络
海峡两岸同根同源,情牵一线,民族文化的发展深深影响着两岸人民的政治、经济与文化生活。随着海西经济区的建立,海峡两岸的经济、文化交流日趋热络。
福建沿海是台胞的主要祖籍地,台湾现有2300万人口中,有1000万多祖籍地在漳州。近些年来,台湾几个执政政党的领导如连城、江丙坤、王金平等也大都来过祖籍漳州。漳台两地血脉相承、语言相通、习俗相同,如今经贸往来日益频繁,交往范围不断扩大。1993年4月,在新加坡举行的“汪辜会谈”,开启了双方在一个中国原则基础上进行谈判的先河,促进了两岸交流的蓬勃发展。随着闽南地区“花博会”,“农博会”的举
办[1],两岸政治、经济、文化交流合作的渠道越加敞开。
1994年厦门金莲升高甲戏团首次赴台和金门演出,实现了祖国大陆文艺团体入台演出的突破;1995年厦大校园创办祖国大陆首家台湾书店,开始了两岸图书交流;泉州以民族英雄郑成功为依托设立栏目报道;莆田大力挖掘“妈祖文化”的内涵。两岸媒体注重培育和提炼区域文化和时代精神,形成“开明、守信、开拓”等内容为核心的新文化,增强了两岸文化建设氛围。闽台两岸的“民间文化交流活动”和“青年大学生歌手夏令营活动”,尤其是近年不断举行的海峡两岸民间艺术节、海峡两岸歌仔戏艺术节、两岸南音展演、元宵节焰火晚会等等多项重大文化活动,使大陆和台湾同胞加强了对互动互信的理解,感受到同胞一衣带水的温馨。
随着两岸交往的不断深入,两岸地方媒体不断开拓创新。继2006年福建省广播影视集团与中央电视手同台湾TVBS电视台合作开展《海峡西岸行》大型电视直播系列报道之后,新闻传播基地日益成为两岸文化交流合作的桥梁和热土。2007年至2008年,海峡卫视又与台湾东森电视台合作摄制《福建行・海峡情》二十三集大型电视系列片。该系列片大量运用了东森摄制团队拍摄的台湾民众的生活活动与各种文化景观,在后期制作中,融入大陆朱子文化、妈祖文化、船政文化、海丝文化、陶瓷文化、茶文化、土楼文化、惠女风情等别具特色的记录写实,以浓郁的地域文化色彩,全面展现八闽秀美山川和社会新貌,在台湾岛播出后反响热烈。
2 搭建平台 着力提升两岸传播力度
随着两岸交往的增多,各类节目在双方媒体的播出次数增加,提高影响力。漳州电视台的《木偶戏》、《漳台血缘》等专题片加大对台资、台商在大陆的跟踪报道,不断提升对台传播力度。有学者指出,构建两岸传媒共同市场是两岸传媒的责任,让台湾了解到大陆的现实,让大陆了解台湾真实的风俗人情,从而实现两岸信息流的形成,为两岸的资金流、人员流提供强有力的资讯保障。总体上来说,[3]近年来海峡两岸的媒体交流特点有三:
1)多媒体合作。近年来不断举办了“中国百家城市电视台论坛”、“海西地区城市电视台合作论坛”、“海峡论坛・两岸影视制作业峰会”等规模大、影响面广的广播影视交流活动。2009年,漳州市在协办第二届“海峡论坛”中,充分借助两岸经贸文化交流繁盛的积极因素,把主题定为“传承弘扬优秀中华文化,合作发展两岸影视产业”。海峡两岸100多家传媒机构、400多名代表参加本次峰会,业内学者分别就两岸影视合作、影视制作和交流合作进行研究,有效地推动两岸影视合作向纵深发展。
2)多渠道开发。福建人文旅游资源丰富,[2]在节目的宣传传播中,两岸媒体采取多元化传播,通过新闻、专题纪录片、公益宣传片等节目开展全方位宣传报道,同时整合各方面的栏目进行海峡两岸的互动互信的交流传播。如今在漳州的台商及其家属已有二万多人,《闽南风》栏目的系列节目《台商在漳州》播出后,印制成光碟及宣传册,让台商把自己在漳州的创业历程和生活情景带回台湾,在企业界、亲友间播出,让更多的台湾同胞感受到浓浓的乡情与亲情。
3)多栏目报道。“开漳圣王”文化,作为一种祖根文化,每年吸引台湾三百多座“开漳圣王”庙的数千名成员前来寻根问祖。从首届“开漳圣王”文化节举办以来,台湾同胞神庙宗教团体赴漳开展民间信仰活动逐年繁盛。漳州电视台二频道和《闽南风》栏目、《这方土地》栏目充分利用这些节庆活动,进行跟踪报道和专题制作,有效地促进了两岸文化传播与交流。《漳台合作谱新篇》对漳浦台湾同胞科技创业园进行跟踪报道,“台湾农民大陆当官”等新闻来不断丰富栏目的服务内容,扩大宣传的有效度和影响力。
福建沿海拥有山、海、侨、台、特等诸多方面优势。海峡西岸经济区有广阔发展的空间,也为媒体传播创造了有利的
时机。
3 挖掘内涵 深化舆论引导亲和力
经过多年的交流活动,两岸媒体不断增强了互信和了解。各媒体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争取,取长补短,相互学习,共创双赢,促进祖国统一,造福于两岸人民。
3.1化亲和力
随着两岸经贸和文化交流合作的不断发展,漳州电视台在积极扩大台商在漳的创业过程和生活环境的追踪报道中,2007年与台湾东森电视台、中天电视台、年代电视台签订了全面合作协议,加强与台湾影视新闻界的交流与合作。在近两年的合作过程中,《闽南风》、《两岸看点》等栏目通过对两岸历史典故、人文艺术、时代变迁等内容的挖掘,有效地展开对相近风俗人情、语言思维以及共有文化心理和审美趣味的体现,进一步浓厚了两岸人民情感认同的纽带。
大型闽南文化专栏《闽南风》百集节目通过CHTV播出终端在台湾播出,受到台湾民众的喜爱;百集《芗剧・歌仔戏》、《漳台血缘》和大型纪录片《林语堂》、《漳台闽南语歌手大奖赛》等,在海峡两岸各媒体展播,扩大影响,对增强中华文化的认同、两岸文化的互动互信,起到积极推动作用。学者们指出,我们倡导建立两岸传媒共同市场的愿景便是两岸传媒在维护两岸和平发展的前提下,“极力开掘、阐扬民族文化的共同性,在民族文化的基础上寻求两岸新闻理论实践的共生地带,达到相互沟通与兼容,强化民族文化的认同感与一体感。”[3]
3.2立足品牌
在不断延伸拓展两岸关系的交流报道中,媒体只有进一步调整思路,加强对节目频道的准确定位,以新思路培育新品牌,迎接新挑战。在宣传报道中媒体应该将承担的社会责任寓于其中的。近年来,通过对台湾同胞节目的交流和吸纳,漳州电视节目《闽南风》、《两岸看点》、《这方土地》等不但扩大了自身的传播版面还充分扩大自己的视野、提高自己的评论深度,有效地推动品牌建设。
3.3打造精品
深入研究两岸人民对中华民族文化的理解和需求,从新的更细的专业方向起步,从核心竞争力的角度来加强创新、打造节目精品。
为了把每一个好题材做好、做透,并在播出时能够体现策划意图,栏目组在拍摄、剪辑、编排等每个环节都做了精心策划和编排;在专题节目制作中,充分发挥了电视语言的长处――视觉震撼,大量运用了现场环境声、人物对话、现场细节等;后期充分使用文字、图表、特技等手段,进行有力的补充和完善。海峡两岸文化同属于中华民族文化,但又各具特色。在纪录片的录制中,两岸媒体立足于闽南文化的角度,就是架设好两岸交融汇合的桥梁。[4]漳州电视台在对台对外节目制作中,不断深化栏目的品牌价值和文化内涵,扩大传播效果,为两岸的经贸合作、文化交流架设了商机,搭建了平台,在两岸人民的交流中让人感受到家的温馨,为进一步海峡两岸文化的繁荣发挥了自身的优势。媒体如果能建立互信,盘点资源,开阔眼界,无论对营造两岸的和谐舆论,还是对弘扬两岸同胞的骨肉亲情、培植民族文化的认同感方面都有先机之利。
两岸经贸文化交流日益热络,两岸人员往来呈现快速增长态势。“大三通”让两岸直接往来更加便捷的同时,也为闽台日益频繁的媒体交流与合作创造了更多机会。近年来,赴台访问团不断扩大,两岸经贸合作水平不断加强,文化交流日趋密切。海峡两岸新闻媒体只有秉持共同维护和平发展的社会责任,来维护和发展两岸地方传播的交流,进而进一步弘扬民族文化的复兴和发展,构筑“中国梦”。
参考文献
[1]谢郁.开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新局面[N].人民日报海外版,2008-05-06.
[2]连心豪,郑志明主编.闽南文化丛书:闽南民间信仰[M].福建人民出版社,2008:91-101.
面对民族文化艺术存在的新情况新问题,我们的民族艺术馆,应要明确新时期发展民族文化重要性的认识,建立新艺术馆理念,克服面临的各种困难,为保护、创新、弘扬和发展民族文化做出贡献。
一、民俗传统的文化艺术需要积极保护
我国历史悠久,地域辽阔,民族众多,在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各民族人民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不同的自然和社会环境中创造出了丰富多彩、光辉灿烂的民族民俗文化艺术。这些民族民俗文化艺术真实地反映了本民族群众的内心情感、道德理念、文明成果,现已深深根植于广大群众生活之中,渗透在群众的生产生活各方面。为此,民族民俗文化最易于本民族广大群众所接受和爱护,有着深厚的群众基础。民族艺术馆要通过多种途径、多种载体,把那些传统优秀的、广为流传的、健康有益的、群众愿意参与的民族民俗文化活动经常性地组织起来,既可以满足群众的文化生活需求,又可以弘扬民族精神,还能有效地保护和继承民族民俗文化。
二、民族特色的文化艺术需要不断创新
保护传统和文化创新并不矛盾,民族文化艺术只有不断创新,才能生存和发展。创新和建设当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就必须依托历史、立足现实、尊重过去,面向未来,通过对传统文化的深刻继承和科学扬弃,来创造和熔铸既有丰富历史底蕴又有鲜明时代特色并深受人民群众喜爱的新文化。我们朝鲜民族艺术馆面对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新需求和群众文化市场多样化的新形势,对风格独特的朝鲜族文化艺术进行不断创新,提升民族文化艺术的凝聚力、创造力,使民族文化更好地体现时代性、富于创造性。
在民族特色文化艺术的创新过程中,要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按照文化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三贴近”要求,把朝鲜族群众喜闻乐见的有群众基础的文化活动,不断提高活动档次,进行艺术再创造。
三、民间优秀的文化艺术需要互相交流
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的进步,我们已开始融入经济全球化、文化多元化的新时期。文化是民族的灵魂,文化的交流是人与人心灵的对话和沟通,重视人的全面发展是世界潮流性的价值取向。优秀的传统民族民间文化艺术要互相借鉴、互相学习、互相交流,才能不断升华,不断繁荣、不断发展。墨守成规、因循守旧,只能导致民族优秀文化的丧失。只有敢于和善于吸取,融汇世界先进文化的优秀成果,才能推动民族文化的新发展。我们朝鲜民族艺术馆发挥民族优势,解放思想,开拓进取,大胆开辟了和韩国、朝鲜的国际文化交流新路子,广泛开展民族民间文化交流。通过国际民间文化的交流活动,既丰富了广大朝鲜族群众的文化生活,又吸取了民间优秀文化艺术的营养,又激发了民族的感情,推动民族文化的不断发展。
四、地方特有的文化艺术需要有效开发
1、民族文化旅游可持续发展
旅游可持续发展理论是以可持续发展理论为基础的,在1990年加拿大召开的全球环境与产业大会上第一次明确将旅游可持续发展定义为:“旅游资源的管理应当既满足经济、社会和美学的需求,又维持文化完整性、基本的生态过程、生物多样性和生命支持系统”。此后,很多学者对该定义给出了进一步的诠释和见解。结合可持续发展理论及对民族文化旅游的理解,本文认为,民族文化旅游可持续发展应该体现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民族文化旅游可持续发展的核心是发展。西方发展理论里广义的发展就是一个国家或地区从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转变,并向信息社会变迁的过程。民族文化旅游可持续发展观是对传统文化的扬弃而不是抑制发展。这一发展观首先强调经济发展是一切社会实践的物质基础。民族文化旅游可持续发展不能因保护文化传统而取消经济增长,主张经济发展不仅包含经济数量的增长,而且包含经济质量的提高。肯定了少数民族地区把民族文化资源优势转化为资本优势和发展优势,实现脱贫致富的策略。民族文化旅游可持续发展过程也是传统文化现代化的过程。第二,民族文化旅游可持续发展强调的是持久性发展。也就是说人类的经济和社会发展不能超过资源和环境的承受能力。民族文化旅游是以特定地域定民族的文化、习俗、社会生活景观为吸引物的一种旅游形式。旅游目的地的吸引力来源于其特有的“人地系统”。只有在这个特定的自然环境中,这个民族的文化、生活方式才可能成为民族文化旅游资源。可持续发展要求在保护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的前提谋求发展,要充分考虑环境、社会、文化、资源的可获得性以及承受力,又要保持民族地区环境系统和文化的完整性。第三,民族文化旅游可持续发展主张公平发展。这里的公平发展有两个维度,即时间和空间。时间上主要指发展机遇上的代际公平,也就是在不损害文化、自然生态持续的前提下,既满足当代人的旅游需求,又不危害后代人满足自身旅游需要能力。空间上主要体现在不同地区民族文化都是在特定的环境下形成的,各种文化地位是平等的,都有社会经济、文化保护发展的机会。
2、文化自觉与民族文化旅游资源开发与保护
2.1文化自觉:民族文化保护理论的提出
文化自觉是先生1997年在北京大学提出的。他认为文化自觉是“生活在一定文化中的人对其文化有自知之明,明白它的来历、形成过程、所具有的特色和它发展的趋势,以加强对文化转型的自主能力,取得适应新环境、文化选择的自主地位。所具的特色和它发展的趋向,不带任何‘文化回归’的意思,不是要‘复旧’,同时也不主张‘全盘西化’或‘全盘他化’”[2]。文化自觉既包括对自身文化有“自知之明”,清楚自身文化的诞生、形成过程,了解自身文化的缺陷和不足、了解自身文化在世界文化中的地位和作用;又包括各文化主体对世界文化及其多样性的认识和了解,能主动地与他文化融合,根据时展的需要,重新建构本民族的文化价值观,从而实现民族文化的创新、发展、传承。对于民族文化保护来说,首先,只有文化主体在了解自己文化起源及历程的基础上,认识当下生活其间的文化特质与美感,才能对自己所处文化产生认同、欣赏自己所处文化。其次,为了更好地认知自己的文化,必须理解所接触到的其他文化或文化类型,辨清自身文化在他文化中的优势和不足,与不同价值观的文化群体在接触、交往时,能够容忍、理解他文化;其三,无论是辨清自身文化还是他文化,其目的都不是为了“复旧”或者“他化”,而是要满足现实的文化建设需要,赋予传统文化新的现代诠释,使其不断更新与发展。
2.2民族文化旅游:文化自觉的动力
旅游是一种文化传播的载体,通过发展旅游业,可以凸显、增强旅游接待地居民原有的文化认同感和文化自尊感[3]。旅游的介入使旅游目的地道路与基础建设得到发展,提高了当地人的生活水平,同时民族旅游开发带动了当地少数民族地区与外界的交流,当地居民意识到其文化的独特性和经济价值,可以利用丰厚民族文化实现其良好社会经济效应。这个过程加强了对本民族文化的重视及认同感,产生文化自觉。并将当地文化与外来文化相结合,使得游客更容易理解旅游区的文化。随着民族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的不断深入,当地少数民族居民对自身文化认同感的增加,对自身文化的来历、形成过程的深化,以及对自身文化发展特色和趋向的预测,当地居民能够根据外界信息与自身资源作出自己的判断,从而增强其对文化转型的自主能力,积极投身于文化重构和文化价值再造的活动中。
3、结语
[论文摘要]现代旅游业的发展必然会对目的地的各方面产生影响,旅游地文化变迁是其中一个不可忽视的方面,它的发展方向关系到旅游业能否健康持续发展。本文探讨了旅游地文化变迁的原因、表现形式,并提出了使旅游地文化能够良性变迁的方法,以期对我国的旅游接待地尤其是民族旅游地区提供一定的指导。
文化变迁,是西方人类学理论学派提出的理论,起源于人类学家对欠发达国家或地区与外界文化接触的研究,是人类学家研究的最重要的主题之一。
20世纪70年代以后,对于文化变迁的研究视野不断扩大,研究领域不断拓展,并应用到了旅游业上。随着旅游的发展,大量的游客涌入一些交通闭塞的旅游地,给当地的文化带来了极大的震撼。在旅游者所带来的异文化冲击下,旅游地文化变迁从物质层面开始,逐渐渗透到精神和制度文化层面,最后促使整个旅游地民族文化趋同于现代化城市文化,导致许多传统文化遗失。而真正吸引游客眼球的往往就是这些即将消逝的民族文化,一旦完全被外来文化所同化,可能导致当地旅游业的萧条甚至停滞。因此,从文化变迁理论出发,研究旅游地文化变迁的动因和策略选择,不仅是出于民族文化保护的需要,也是当地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一、文化变迁与旅游地文化变迁
人类学家认为“文化变迁”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在内外部因素的作用下,通过文化内部的整合而出现的有别于过去的文化形态,表现在技术、工艺、食物、服装等方面,包括价值观、习惯和社会关系。社会学家和社会心理学家则常用“社会变迁”来指代非物质文化的变化,其中包括价值观、习俗、制度和社会行为。本文所指的文化变迁侧重于指较为明显的变迁——受到外界压力的影响下产生的文化变迁。
基于以上观点,本文认为,旅游地文化变迁是随着旅游业的快速发展,大量的旅游者涌入一个文化背景不同的旅游地,带来了各种各样的文化形态,在多种文化相遇、碰撞、交融和整合的过程中,由于文化势差的客观存在,使得客源地文化较多地“流向”目的地,长此以往潜移默化地影响旅游地文化,使得旅游地发展成为新的不同于以往的社会文化形态。文化变迁的核心是价值观的变迁,受社会经济条件的制约,不随人的意志而改变。文化变迁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不同于暂时的文化变化,当暂时的文化变化逐步改变原有的文化形态,就产生了变迁。
二、旅游地文化变迁动因分析
在现代社会,旅游业发展所产生的不同文化的交流和传播是导致旅游地文化变迁的最主要动因:
1.文化传播、交流中主客双方接触的不对等性
一般情况下,旅游者与接待地居民的接触是短暂且有限的。旅游者在一个接待地的逗留时间是短暂的,与当地居民实际接触的时间有可能更少。而且在十分有限的时间里,他们所接触到的多为旅游接待人员,双方分别扮演的是服务与被服务的角色,旅游者难以通过旅游企业工作人员受到当地文化的影响。但是对于旅游地居民来说,他们接触的不是某个具体的游客而是旅游者群体,是长年累月地同文化反差很大的旅游者群体的直接或间接接触。所以说,尽管旅游文化传播和交流是双向的,但却是不平等的。旅游者给接待地带来的影响远比他们接受接待地的影响大的多。
2.文化传播、交流中主客双方经济地位的不平等性
客观地说,区域间的文化传播无沦采取哪种传播形式,都是以经济较发达的地区向较后进的地区传播为主导的。经济欠发达国家或地区,在旅游业发展的过程中,更容易受到来自发达国家或地区游客所携带的强势文化的冲击,在文化交流融汇中更多地居于一种被动性的地位。比如,在旅游活动中,旅游者与当地居民之间,一个在休闲,另一个则为这个有钱的休闲人忙碌;一个在台上表演,另一个则在台下欣赏、拍照、录像,双方形成一种明显的非对称性关系。由于经济上的不对称,使旅游活动变得不单单是旅游经历的买卖,还会给当地人带来金钱等观念的改变,从而使当地人改变自己去迎合游客,沦为“被旅游者”,影响到当地人的文化表述及文化认同,然后在不知不觉当中慢慢地发生文化变迁。
3.文化传播、交流中旅游地文化相融区间的扩展
任何本土文化在与外来文化接触时,通常会有选择地接受和吸收与本身文化价值观相契合的内容,而排斥与本身文化价值观不相容的东西。但是,在经济利益的刺激下,旅游地对外来文化的接受范围会较一般情况有很大的扩展。旅游地为了招徕游客,必须满足旅游者的需求,于是违心地接受外来文化中某些与本土文化价值取向相悖的东西。有的学者将其称为“虚意接受”,即当地并不打算或不愿意接受外来文化的某些因素,特别是与本身文化价值观相抵触的部分,但出于经济利益方面的考虑,就会有意识地作出让步,甚至主动迎合旅游者的需要。接待地的“虚意接受”,最初往往限制在一定的范围,但随着时间的推移,“虚意接受”的东西便会逐渐扩散,潜移默化地使本土文化发生变迁。
三、旅游地文化变迁的具体表现
文化的变迁是永恒的现象,有些在表面上,直接看得见,摸得着,而有些文化现象,是在深层发生变化的。一般说来,物质文化的变迁速度快于非物质文化,而从非物质文化的变迁看,一般说来总是制度首先变迁,其次是风俗、民德,最后才是价值观。
1.物质文化变迁。指那些外在化、具有明显的数量结构或物质形态的变化。直接由于旅游业发展而引起的生计方式、居住习俗、生活方式等的改变,都属于这一类变迁。例如,九寨沟以“翠海、叠瀑、彩林、雪峰、藏情”五绝闻名于世,其内原有居民以前主要以耕作、畜牧和传统的手工艺为生;1984年九寨沟对外开放,部分居民开始经营旅游业。至2002年,景区内居民都彻底停止了耕作和畜牧,基本都从事旅游经营或与旅游相关的工作。
2.非物质文化变迁。指因旅游活动产生但无法观察到其直观的物质形态的变化。由于旅游的发展而潜移默化地改变了旅游地居民价值观念、思想意识和文化意识和生活方式,都属于非物质文化变迁的表现。例如,四川与云南交界的沪沽湖地区是摩梭人聚居地之一,其文化是植根在自然经济基础上的母系文化。改革开放后,摩梭人积极采取措施吸引游客,沪沽湖很快成为旅游胜地。外来不同文化形态人群与当地人的相互交流与融合对摩梭母系文化产生了冲击,使其发生了一系列变化:母系家庭小型化,妇女在家庭中的传统地位开始下降,出现固定专偶走婚,家庭管理实权开始由男性掌握等。
四、旅游地文化良性变迁的策略选择
众所周知,旅游业发展对旅游地文化变迁是一把双刃剑,它既可能使文化良性变迁,从而在保持传统文化的精神内核不变的基础上,不断丰富其外在表现形式,扩充文化传承媒介的种类和数量,使传统文化得以永久延续。也可能使文化负态变迁,使其严重商品化、扭曲化,民族个性、民族精神被淡化,直到消失。但不管旅游地文化是向积极方向还是向消极方向变迁,文化变迁都是客观存在的,而唯有文化的合理变迁才能持续吸引旅游者的到访。综上分析,为了实现旅游地文化的合理变迁,促进旅游地的可持续发展,应从以下几方面加以努力:
首先,加强旅游业的宏观管理。加强政府相关部门在旅游业发展初期的规划、引导以及旅游业发展过程中的监管工作,规范文化旅游产品市场的生产和消费行为。针对目前旅游市场上少数为谋求短期利益的生产者生产劣质文化产品、破坏传统文化、损害旅游者利益的行为,要积极进行监管查处工作,在旅游文化社区内部建立起传统文化自我建设长效机制,增强旅游地合理开发、生产及创新的自觉性。只有强化政府的宏观引导和管理职能,制定必要的政策和法规,加大对发生消极文化变迁现象的旅游社区的引导监管力度,才能保证旅游市场的健康发展和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
其次,强化本土文化,提高文化自觉性。一个民族没有“自我”的概念,就会在失去“自我”中被他文化同化,文化自觉缺失的民族会在不知不觉中失去本民族的文化,这样,本民族文化的良性发展就无从谈起。当然,强化文化自觉,并不是主张文化中心主义,而排斥其他文化,关键在于与它文化接触、交流的时候,本民族成员如何实现文化自觉,取其精华,排其糟粕,真正做到丰富民族文化的内涵。
因此,要强化本土文化中重要的价值观,树立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防止出现“客尊主卑”的思想和行为;并且要鼓励接待地居民加强自身修养,树立正确的人生观,提高文化鉴别能力,以自觉吸收外来文化中先进的东西,抵制腐朽的思想意识和生活方式。
再次,加强文化交流,实现文化补偿。人类文化多样性和区域性决定了文化交流的必然性和必要性,“人类历史的前进,离不开文化的交流和融合,对于任何一种传统文化而言,拥有文化输出和文化接受的健全机制,方能获得文化补偿,赢得空间上的拓展和时间上的延展”。历史上中华各民族文化交融互动,如中原文化与北方游牧文化交融,中原农耕文化与南方山地游耕文化交融。中国各民族文化内部交流、互动的同时,还广泛汲取世界文明成果,如印度佛教文化、基督教文化等外域文化。正是由于中华内部各族文化和域外文化相互借取,不同文化相互激荡,实现文化整合和创新,才缔造了有容乃大的中华文化,表现出旺盛的生命力。
因此,要充分发挥文化交流的平台作用,积极开展对外文化交流,拓宽范围,疏通渠道,提高交流水平。加强民族文化发展的宣传工作,利用各种条件和机会来扩大民族文化精品的展现并吸收外来文化精华,促进民族文化良性发展。
[参考文献]
[1]李伟:《民族旅游地文化变迁与发展研究》,民族出版社2005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