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形式与政治论文范文

形式与政治论文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形式与政治论文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形式与政治论文

第1篇:形式与政治论文范文

良好的思想政治教育有利于促进大学生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的形成,并影响着大学生的行为准则和处事原则。是我国的主流意识形态,是党和国家的重要指导方针,因此,我们要不断加强理论教育,做好宣传和普及工作,让广大青年学生了解的相关知识,弘扬社会主义的主旋律。从大学生方面来看,有效的大学思政教育能够帮助学生了解我国社会主义理论的发展史,并从中吸取精华知识,结合实际生活,从而培养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树立为党和国家服务的理想。从高校方面来看,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有利于纠正以往教育教学中的偏差,及时掌握思政工作未来的方向,积极引导学生学习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发挥校方的指引作用,提供较多的实践活动,锻炼大学生的坚强意志,为党和国家培养合格的接班人。从党和国家的角度来看,提高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有利于继承和弘扬先辈们的革命精神,不断地培养大学生艰苦奋斗的精神和爱国主义精神,并在此基础上使其掌握社会主义发展的理论知识,弘扬社会主义文化的主旋律,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奠定良好的基础。

二、增强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有效措施

(一)实现日常的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与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结合。课堂上的思想政治教育仅仅只是背诵并掌握思政理论知识,并没有与日常的思政教育活动结合起来,这就导致了思政教育的实效性难以有效地发挥出来。而日常的思政活动一般都要求大学生参与到社会中,例如,一些课题研究、社会服务、志愿活动和文化调研,等等,这些活动需要与理论结合起来,相辅相成,最后才能达到理想的效果。如果在平时的实践活动中发现了问题,则应积极地致力于解决这些问题,并将这些问题拿到课堂上进行讨论。在思政教育的考核中,要把学生的平时表现和思想实践活动作为衡量指标,引导学生将学到的理论知识付诸于活动中。

(二)创新学生的党建工作,让党建工作更具有实践意义。坚持学生党员发展工作“关口前移”,充分发挥校院(系)两级学生党校的作用,建立起从普通学生、入党积极分子到预备党员的三级学生党校全程培养体系。在开展党建工作的同时,要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并在党员的带动下,让学生积极地参与到党建活动中,锻炼学生的意志力和奋斗精神,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素养。在创新党建工作的同时,还要注意发挥学生党支部对学生活动的指引作用。

(三)加强与学生的心理沟通,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亲切性。当前,除了要关注大学生的学习成绩,还要关注大学生的心理状况,因为心理健康教育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只有保证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才能真正提高思政教育的实效性。研究显示,大学生大多喜欢面对面的心灵沟通,因此,校方应该针对不同专业和不同年龄的学生采取合适的教育方法,进行合理的心灵教育。此外,学校还可以投资建立心理咨询室,指导学生的思想,为学生提供心理帮助和支持。

(四)扩大实践活动的平台,创新实践模式。在日常的思想政治教育中,社会实践是一个关键的项目。因为通过社会实践,大学生不仅可以开阔眼界,还可以锻炼自身的各种能力,所以,社会实践受到很多大学生的青睐。相关研究发现,社会实践是大学生最喜欢的思政教育形式。高校要将学生的发展与实践活动结合起来,真正地帮助学生成长,使所安排的社会实践活动与学生的需求相适应,提高对实践工作的重视程度,为实践活动提供良好的保障,包括经费的投入、师资力量的投入,等等。另外,学校也要对实践基地做好考察,尽可能地选择具有代表性的地方,让学生从中得到最深刻的启迪教育,从而使社会活动具有实践意义,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落实日常的思政教学工作。

(五)提高辅导员的思想道德素养,加强师资力量建设。辅导员是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支配力量,直接关系着实践活动的最后成果。在招聘辅导员的时候,高校要严格选拔,重视辅导员的政治素养和实践能力;在辅导员任职期间,校方也要加强对辅导员的管理,制定合理的辅导员考核制度,并严格按照标准执行,设立考评考核机制。除此之外,校方要定期对辅导员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培训,提高辅导员的思想道德素养和专业知识水平,这样才能保证其更好地辅导学生,促进学生的发展。

三、结语

第2篇:形式与政治论文范文

一、尽可能发挥课堂教学的多种功能,提高课堂效率

课堂教学是学校教学的基本组织形式,是完成教学工作的主要途径,也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要阵地。传统“填鸭式”课堂教学方法耗时多,效益差,是不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在课堂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要尽可能发挥课堂教学的多种功能,不仅要传授基本原理、观点,而且要培养思想品德与个性;不仅要使学生参与学习,而且要学会运用理论;不仅要培养学生能分析、理解书本上的条理,还要尽可能培养他们的实践和创新能力。要做到这些,教师要花费相当多的时间、精力去探索如何尽可能地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组织形式和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来加强学生的感官理解能力。另外,可把以往课堂教学,教师将课本中的知识点逐一讲解的方法转变为基本知识点由学生自学掌握,重点、难点问题由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发言、讨论;个别学生不理解可向老师提出问题,甚至还可针对生活中的现实问题与课本所述的理论不同之处展开争论等;将教材内容板书概括成提纲,让学生记笔记的做法,也可转为逐步教学生学会自己整理笔记,“穿线索”;在复习讲解题例时,不仅仅是对答案,同时也要多向学生传授些题例解答方法、学习方法等。这样做,教师就不再是纯粹的传播知识的主体,而是努力调动着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起着驾驭课堂,因势利导的作用,在课堂教学这一主阵地上,学生逐步学会了自己学习,真正实现了培养自身的独立性,为今后的创造性打下了基础。

二、根据现实许可条件,设置一些潜在课程

随着学生“减负”工作的开展,学生课余时间逐渐增多,如何充分利用课余时间提高自身素质,是在“减负”的同时应正确对待的大课题。对此教师不妨多设置些潜在课程,潜在课程属于非正式课程,有的有一定计划,能在一定固定的时空中进行。例如为更好地完成、理解运用教材理论联系实际分析国内外重大事件的目标,可以每天要求学生准时收看“新闻联播”或午间“新闻30分”等。但有的潜在课程无具体程序,无一定计划,教师可以因势利导地教育。如利用某日学生发生的打架事件,学校所在地政府颁布了某些新法规等偶发事件对学生适时进行法制、国情教育。

三、将社会实践活动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手段之一

开展学生亲身体验的社会实践活动有利于让学生手脑结合,把所学知识运用到实践中去,发挥个人特长,培养个性,这是实施素质教育仅次于课堂教学的重要渠道。传统的德育主要靠说理、灌输,甚至半强制地执行,易使受教育者感到枯燥无味,通过开展实践活动寓教育于生动形象之中,让学生自觉自愿地受教育。例如配合班主任适当组织学生郊游,既开阔了学生眼界,又增强了组织纪律团结互助;到著名的旅游景点还可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情感;带学生参观工厂、农村、受污染的环境……可以发挥亿们的主观能动性,去思考与之有关的课题,进而引导他们正确对待人生、社会上出现的现象,把握时代本质。此外还可以通过观看优秀影视、参观优秀作品等,使作品中积极向上的思想、情感被学生接受。超级秘书网

四、建立灵活多样的评估方法

第3篇:形式与政治论文范文

关键词: 应用型本科 “问题导向式”教学 思想政治理论课

应用型本科高校以培养高素质应用技术型人才为目标,所以应用型本科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除了具有普通大学共性的特点之外,还应该焦距在“实用”和“能力”上。对学生能力的培养,很重要的一个渠道就是通过师生共同参与课堂教学活动来完成。然而在应用型本科高校,某些思政课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忽视了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特点,在教学过程中片面追求理论的博和深,忽视了学生的需要。“问题导向式教学”通过学生自主研究感兴趣的问题,能够有效调动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积极性,使学生由“自在”的学习状态逐渐转变为“自为”的学习状态。

一、“问题导向式”教学对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重要性

(一)“问题导向式”教学有利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性的提高

教学过程是教师、学生、教学媒介三个动态因素以信息为载体的互动过程[1]。以往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模式以教师在课堂上单向灌输理论为主,这种模式过分地强调思政课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而忽略了学生的主体参与性。“问题导向式”教学法打破了单向灌输式教学模式,以创设学生感兴趣的重点、难点问题,社会热点问题为主,将“提出问题―独立思考―小组交流―集中解答”贯穿于整个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全过程。借此唤起学生参与课堂教学活动的热情,在学生与学生、学生与老师共同探究讨论的过程中消除学生在价值判断方面对授课内容的反感与质疑,同时促进师生之间的信息沟通和情感互动,进一步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二)“问题导向式”教学有助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的良性转化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就教学内容而言,很多学生在中学阶段已有一定程度的涉及,但囿于当时知识水平的局限,致使学生对一些比^关心的问题处于一知半解的状态,尤其是一些关键性的问题没有得到澄清。在进入大学后,面对开设的思想政治理论课,他们会再次将这些得不到解答的问题挖掘出来进行追问。除此之外,生活在大数据时代的大学生必然会表达自己的思考,在这一点上,“问题就是时代的口号,是它表现自己精神状态的最实际的呼声”[2]。所以,学生们会结合自己的所见所闻对过去习得的思维方式及固有的价值规范产生再思考,进而会采取与中学时代全然不同的一种思维方式来提出问题。如果此时思政课教师只是对旧有理论的重复或者是对教材知识的照搬,学生是不会感到满意的。所以,思政课教师在教学中就应将“教材体系”转化为“教学体系”,将学生最迫切、最感兴趣的符合教学目的的问题挖掘出来,在深度把握教材理论的同时,把课堂教学与学生关注的历史和现实社会问题结合起来加以分析、讨论,使得问题最终得以解答。

(三)“问题导向式”教学有助于满足大学生的理性诉求

2016-2017学年第一学期开学之初,我通过“蓝墨云班课”对山东华宇2015级230余名本科学生就“课程改革评价”进行了问卷调查。由于该调查不是专门针对“问题导向”教学模式改革的,因此仅选择其中与教学改革相联系的几项作分析。

(1)您喜欢具有哪些素质的思想政治理论课老师?(多选)A.理论素养深厚,具有扎实的专业功底;B.对时事有自己独到的见解;C.了解同学的问题并给予解答;D.能有效激发同学的课堂参与度;E.语言风趣幽默;F.其他。学生的选择是:选A的占70%,选B的占75%,选C的占25%,选D的占30%,选E的占42%,选F的占5%。(2)您认为《概论》课的老师应具备哪些特点?A.对时政有独特见解;B.对理论知识熟练掌握;C.能提供教材以外的学习资源和信息;D.上课时多联系国内外时事问题。选A的占41%,选B的占14%,选C的占20%,选D的占25%。从以上两题学生的选择来看,学生普遍对于具有扎实理论功底和对现实问题有独到见解的老师感兴趣。由此可见,学生对于纯理论性的知识是厌烦的,对于现实问题的关注要更多一些。

(3)您认为当前思想政治课中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有哪些?(多选题)A.教材过于偏重理论,与现实结合不足;B.灌输型的教学模式,学生参与度低;C.教师照本宣科,缺乏创造性;D.学生和任课教师有代沟;E.学生对课程不感兴趣;F.其他。其中选A的占57%,选B的占41%,选C的占10%,选D的占10%,选E的占26%,选F的占5%。从学生的选择来看,教材内容偏重于理论,与现实问题结合不足及单向度的灌输性教学是致使学生学习主动性不高的主要原因。这就要求我们教师要将教材体系联系实际问题转化为教学体系。

2015-2016学年第二学期期中,我对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1、2、3、4班,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1、2、3班,电子信息工程1班的同学,就《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教学举行了座谈会,学生代表们对“纲要”课教学方式提出了如下改进意见:一是多走下讲台,与学生多一些互动,充分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二是多播放一些历史性的影视片;三是多联系一些时政和社会的热点问题让学生思考;四是多让学生表达自己的意见,展示自己的想法。

通过对学生的问卷调查及座谈可以发现,学生对于思想政治理论课还是有所期待的,他们希望教师能够解决他们的疑惑,希望将教材理论与自己的实际相结合。要实现这一目标,有效途径就是采用“问题导向式”教学法,这是学生对于课程的一种诉求。

二、“问题导向式”教学法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的实践

(一)问题的精度创设

“问题”――学生的热点难点问题,是破解教学重点、难点或疑点的导向,是实现或达成教学目的的关键[3]。所以“问题导向式”教学最终能否取得预期效果,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问题本身的质量。如果提出的问题质量较高,通过对问题的分析不仅能够顺利地引出所要讲授的内容,而且能够充分调动学生学习新知识的欲望[4]。针对应用型本科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特点,我认为,教师在问题的创设方面除了关注授课内容之外,还应该关注三点:一是社会热点问题或者当地热点问题;二是学生普遍感到困惑的问题;三是学生学习和生活中面临的现实问题。如在讲授《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中“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时,可联系“德州雾霾的产生及影响”及“宿舍(校园)环境卫生”来创设问题。这样的问题接近学生实际,学生不陌生,能积极参与到课堂活动之中。对于问题的产生,最为直接的方式是由教师提出当下的社会热点问题,引发学生的思考;也可以通过课下交流、蓝墨云班课、课堂调查;以及运用现代通信手段介入学生私人空间的方式(如微信、电子邮件、QQ、手机短信等),较准确地把握学生所关注、所感兴趣的热点、难点问题。

(二)问题的精心包装

对精准创设的问题进行通俗化的理论包装是“问题导向式”教学的必要环节,如果教师展示的问题太过直白或太过枯燥,是很难引起学生兴趣的,这样的问题难以调动学生参与讨论的积极性,那么课堂教学也就很难取得预期效果。对问题进行精心包装最直接的办法就是借助多媒体,抛出大量历史素材或者提供必要的案例,在分析案例基础上提出相关问题。也可以展示对同一个问题,不同学者的不同观点剖析来包装问题。如在讲授《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资本-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时,通过剖析当下理论界五种“流行”观点,提出问题“如何认识资本-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在教学中,让学生站在不同立场对五种观点进行解说,然后引发讨论,最后在教师引导下问题得到解答。

(三)模式的合理设计

1.以“问题为中心”开展师生互动。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问题设计就是把教学目的和要求转化为一个个急需解决的现实问题。师生互动就是要把这些经过精心包装后的问题转化为教学项目分配给学生,学生按照所选择题目进行分组,分组后小组内的成员根据问题认真阅读教材并搜索相关的材料,对问题进行分析思考及小组内部进行讨论,并由组长汇集组员的意见按照“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的思路写出解答问题的发言提纲。教师在课堂上根据教学内容的安排,请各小组推荐一名同学在课堂上作中心发言3~5分钟,小组代表发言后,同组内其他同学还可以继续进行补充和讨论,在这一过程中,教师也要e极参与相应的讨论、引导和点评。通过“问题”把学生的主体地位和教师的主导作用有机统一起来,真正实现“教学合一”的教学理念。

2.以“热点话题为主题”开展演讲活动。要求人人准备、人人参与,演讲先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内部选拔,然后推选优秀者到课堂演讲每人3~5分钟。演讲题目可根据主题自拟,文体也可以形式多样。如在《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程中讲授“社会主义改革开放理论”时,我就让学生准备了以“改革开放与当代大学生的责任感与使命感”为主题的演讲活动,实践效果很好。通过这种主题演讲,学生对某一问题的理解力、语言组织能力、逻辑思维能力、表达能力等均有提高。

3.观看视频资料并写出观后感。教师根据所授教学内容,围绕一定主题事先准备相关影视资料和准备讨论的问题,让学生在课下观看后对问题进行思考,在课堂上教师针对其中的重要片段进行必要的解说,然后由学生分小组进行问题讨论,讨论结束后请几位具有代表性的同学发言,最后由教师引导学生进行相应的归纳和理论的升华,课后学生根据各自的体会及相应的理论基础,写出观后感。

“问题导向式”教学法的实施关键在于教师教育观念的转变,教师需要将偏重于“以师为本”的“问题导向”教学转向重视学生需要的“以生为本”的“问题导向”教学,以进一步促进“问题导向”教学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践中的深化和发展。

参考文献:

[1]薛继东.“问题导向”的大学课堂教学[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13,35(53):76-78.

[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0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2:289-290.

第4篇:形式与政治论文范文

论文关键词:企业思想政治工作浅析

 

思想政治工作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和政治优势,是经济工作和一切工作的指导方针。当前,受世界经济危机的影响,中国企业也面临着诸多困难,如何在逆境中求发展,困境中求生存,可以说思想政治工作是根本保证,企业只有不断适应新形势下的思想政治工作新思路,对症下药,才能绝地逢生,稳定发展。

一、思想政治工作对企业发展的重要意义

1.思想政治工作是企业所有工作的生命线,是企业不可缺少的生产力要素之一。 思想政治工作是指一定的阶级政党,为了实现本阶级的政治目的,通过教育活动,用本阶级的思想去影响广大社会成员,使其接受它并转化为个体的思想和形成一定的行为意识,从而支配人们自觉地去行动的活动。思想政治工作的一项重要

摘要的力量,使企业在和谐中生存,前进中发展. 二、对当前企业思想政治工作面临问题的分析

1.思想、价值观念的错误观点严重影响企业思想政治工作 的开展. 西方通过各种形式、途径对我国思想政治的渗透,以及各种 腐朽思想的广泛影响,使当前企业职工的思想价值观念形成了错误的观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多种分配方式的实行,使企业职工的收入拉开了档次政治论文,职工在收入和分配上的思想 观念发生了变化。职工过分地关切工资奖金,认为工资奖金的多少才是人生价值的体现,从而心理不平衡,影响了工作的情绪,也影响了企业的工作。有些领导干部为了自己的私欲,甚至铤而走险,挪用企业的大量资金,触犯了法律。由于错误的思想、价值 观已经在企业领导干部和职工内部生根发芽,所以企业思想政 治工作的开展势必受到这些腐朽思想的阻碍,从而影响企业的 形象和正常进程.

2.企业的思想政治工作在方法方式上走老路. 目前,很多企业的思想政治工作有了很大的进展,但是在方式方法上仍然是一条老路。很多企业大搞形式主义,在理论上没有弄清楚,却盲目地做起了思想政治工作。在形式上仍然是你听 我说式的教育,缺乏渗透性、吸引力和感染力。许多企业职工抱 着被强迫接受教育的态度来听讲,很难产生好的效果。在这种传 统枯燥的宣传教育形式下,企业的思想政治工作无法深入人心,企业领导和职员也无法得到有效的沟通,最终思想政治工作得不到合理开展,企业的发展停滞不前,效益一落千丈。 3.企业的思想政治工作不受重视。

当前很多企业只重视效益,而忽略了对职工的思想政治教育。由于受传统思想的影响,企业领导与职工群众的距离拉得越来越大,领导和职工之间缺少交流和沟通。在企业中不能形成一个良好的思想政治工作环境,导致企业职工的思想政治工作不能很好进行. 三、解决企业思想政治问题的对策 1.企业思想政治工作首先在内容、形式上有所改变。

为顺应时展的需要,思想政治工作在内容形式上首先 要有所改变。相当长一段时期内,企业的思想政治工作方法太单一,企业领导应结合企业的改革和生产实际,动脑筋想办法,采取多层次、多内容的全方位教育,把单一的灌输式扩展为讨论式、演讲式,并借助媒体进行直观形式的教育,使思想政治工作不再枯燥无味。同时,领导在向职员宣传教育思想政治工作时,也应该采取平等、讨论的方式,以亲切自然的态度与他们协商, 从而使企业领导和职员间相互信任、相互理解,更加能促进思想 政治工作的开展。

2.新形势下,不断创新完善企业思想政治工作是企业健康 发展的必然要求。

创新是现代企业文化的精髓,一个没有创新能力的企业是 没有竞争力的企业,因此要把创新作为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基本定位。思想政治工作是党的政治优势和光荣传统,越是经济发展,越要发挥这种优势传统。目前的企业思想政治工作,要以解放思想为突破口,倡导创造性思维,使思想政治工作有创造性、超前性和开放性,使思想政治工作不断 适应环境变化的需要。

思想政治工作应避免形式主义政治论文,应围绕职工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和疑点问题,充实思想政治工作。要建立齐抓共管的组织领导机制,建立规范有序的管理机制,保证思想政治工作的正常运转。对于思想政治工作不利的一些观念陈旧、知识老化等现 象,应采取有效的措施,培养高素质的领导队伍,及时补充新鲜血液,营造有利于工作开展的良好环境。

3.要把以人为本的思想放在企业的核心地位。

第5篇:形式与政治论文范文

关键词:高中政治;信息解读;全面;兴趣

为提高学生的政治水平,在材料分析题上有所发展,我认为应从以下几点来提高学生的信息解读能力。

一、引导学生全方面的看待问题进行解读

在高中政治的材料问答题中,学生必须阅读材料并从中获取有用的信息才能做法,但是教师往往只是注重解题方法或对答案的探讨,忽略了对学生汲取信息意识和能力的培养,学生首先在获取信息的途径中出了问题,自然无法做好材料分析题,这和挣钱花钱的原理一样,在挣钱的时候没有足够努力,花钱的时候就必须得有所节制,不然总不能赊账吧!例如,国家发改委审议通过的《天然气基础设施建设与运营管理办法》于2014年4月1日起施行。该办法提出,国家鼓励、支持各类资本参与投资建设纳入统一规划的天然气基础设施,鼓励、支持天然气基础设施相互连接,国家建立天然气基础设施服务交易平台。国家能源局和县级上地方人民政府天然气主管部门应当加强对天然气销售企业、天然气基础设施运营企业和天然气用户履行本办法规定义务情况的监督管理。此题属于辨析类的评析题,既要对设问中的“鼓励、支持各类资本参与天然气基础设施建设会动摇公有制的主体地位”这句话找辨点、分析,又要结合材料一和“生产、劳动与经营”的知识对观点加以评论分析。首先学生要分析这道题目是属于什么类型,根据问题的形式和角度的,学生进行多方位多角度的思考,较为全面的掌握题目中所能提取出来的信息,以此培养学生的信息解读能力。

二、注重培养学生信息解读的方法

除了全面多层次、多角度地对材料进行分析之外,学生在做材料分析题时还有一个难题――解题方法。我们知道,方法就像是驶向成功之路的捷径,用对方法,学习才能事半功倍,特别是在考试过程中。要在短时间内解读初更多的信息,并且保持信息的质量和效度,是学生和老师共同需要解决的问题。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虽然能够非常认真地阅读分析题提供的文字信息,但是学生对于,文字中的信息并没有非常深刻的印象,对于文字中提供的信息也没有非常的敏感,往往其中重要的信息像是漏网之鱼。因此,老师应该要提高学生的信息解读能力,并且引导学生运用科学的方法进行解读,进一步说,教师要让学生明白这块文字信息的主体是什么,有针对性地进行解读,发文字信息中发生了什么?发生的原因是什么?发生的结果是什么总结出来,就像在小学语文学习过程中找主谓宾一样,将其中的形容词、副词、补语通通删除,提炼出精华。如此一来,既保证了信息解读的正确性,又保证了其效率。

三、充分利用小组交流学习法培养学生的信息解读能力

要提高学生的信息解读能力,挖掘更深层次的信息,就要求学生更加的投入的从多层次、多角度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但一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从集体中汲取力量和智慧才能发展的迅速。学习政治也是同样的道理,一个人在遇到问题会钻死胡同,一群人在钻死胡同时总会有一些奇思妙想,所以,一个人要想发展,最快的途径莫过于两种:第一,跟随一只队伍带动自己前进;第二,领导一只队伍促进自己前进。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仅仅是教学生提取,信息的方法,更多的是引导学生的思维不断开拓,学生在团队教学的模式中,能够集思广益,学习他人的思维方式挖掘到更多的信息,充分利用小组交流学习法来达到目标,这不仅仅是学生在学习方法上的革新,更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有针对性地对学生,片面性的思考提出有效的“药”。学生在此方法的教学引导下,有条不紊的分工,不仅能学习到别人的新思维、新看法,还能提高学习效率,促进班级学习氛围。

四、以W生的兴趣为导向,让学生愿意分析解读

第6篇:形式与政治论文范文

关键词: 翻译 创造性叛逆 译介学

一、译介学与传统翻译的关系

译介学是把翻译视为一种文化交流沟通的现象,而不是研究翻译技巧、翻译艺术、翻译理论的。它是在广阔的历史文化背景中捕捉和理解各种翻译现象,它是跨民族、跨语言、跨文化、跨学科的文学研究实践。[2]

从研究视角上看,译介学研究是从不同民族、不同国家的文化角度出发,把翻译看作为一种文化现象进行探讨;而传统翻译则是从翻译本身出发,研究语言、理论、技巧等问题。打个比方,译介学关注的是译本在某国流传所产生的文化沟通的影响,而传统翻译关心的是译本是否忠于原著以及翻译水平等。[4]

在研究目的上,译介学研究翻译的目的是把它作为不同民族、不同语言、不同国家文学、文化交流对话的一种手段,进而考察它对改善文化生态和人文环境、传播人文精神以及建设人类多元文化方面的作用和影响;传统的翻译则是总结翻译理论和经验来指导翻译实践,提高翻译质量为目的。另外,译介学把研究翻译的重点放在不同民族、不同国家文学、文化的互识、互补、互证、互融和共建上;而传统翻译的研究更多地注重语言的转换过程、翻译水平及翻译经验等。[6]

二、创造性叛逆

“创造性叛逆”这一说法是法国社会学家Robert Escarpit提出的。[1]他说:“翻译总是一种创造性叛逆。说翻译叛逆,那是因为它把作品置于一个完全没有预料到的语言里;说翻译是创造性,那是因为它赋予作品一个崭新的面貌,使之能与更广泛的读者进行一个崭新的文学交流,它不仅延长了作品的生命,而且赋予了它第二次生命。”

可见,所谓“创造性叛逆”指的是文学翻译采用本国读者所能接受的形式,并对所要表达的内容加以改造变形。所以译文不是要如何达到最大限度的等值,而是译文如何及为何偏离原文。正由于这一地位的确定,原作、译作和创作处于系列关系之中。译介学认为在译本中原作者及其文化语境不可能完全退场或消失,而是自始至终作为一种文化力在制约译本的意义诠释和读解。另一方面,由于语言的置换,译语文化的意义特征融于译本之中,使译本与原作得以区别开来,译语文化和译语读者的特色阐释都会给译本涂上民族性色彩。因此,翻译文学是具有民族性和异域性双重特征的文本实体,应该拥有与外国文学和民族文学三足鼎立的独立地位。可见,从译介学的角度来看,翻译本身就是一种创造性叛逆,那是因为翻译造就了不同文化交流和碰撞。在这个碰撞过程中,译者和读者都参与了创造性叛逆,译者的创造性叛逆各种各样,具体表现为有意识的和无意识的。下面分成几种情况来进行阐述。

三、译者的创造性叛逆

1.归化与异化

归化与异化是译者翻译的个性化体现。所谓“归化”是译者用极其自然流畅的译语去表达原著的内容,这样会不同程度地存在译语文化“吞并”原著文化的问题。[3]但主张以译语文化为归宿的译者认为:1)试图把源语文化体系强加于译语文化,一般来说是不现实的。因此,译文不仅要克服语言的障碍,而且要克服文化的障碍;2)因为翻译就是交际,译者的责任之一就是避免文化的冲突;3)如果译文表达的内容和形式在读者对世界了解的知识范围之内,读者就能更好地了解译文;4)从交际的观点来看,即使原文中每一个词在译文中都能用“对等词”译出来,也不一定保证译文对读者所起的作用能与原文对原文读者所起的作用一样,因为译文读者往往用自己的文化观念来理解译文的内容。因此,在翻译界出现了一批以译语文化为归宿的“归化派”。归化翻译随处可见,比如,在英汉互译中,“馒头”与“steamed bread”,“一箭双雕”与“kill two birds with one stone”都肯定了译语文化的立场。还有站在产品促销立场的“coca cola(可口可乐)”等。

正好相反,“异化”就是译语文化“屈从”源语文化的现象。[3]主张在译文中保留源语文化的译者认为:1)有必要让读者了解异国文化,而且这也是读者阅读译作的目的之一;2)译者相信读者有能力理解异国文化的特异之处;3)翻译起到文化交流的作用,这是翻译的主要目的;4)译文如果不能传达源语世界的现象,就不能算“忠实于原作”。像“武装到牙齿”和“armed to teeth”,“一国两制”和“One country,two systems”都体现了源语文化的特征。

可见,译者的归化和异化是译者有意识的创造性叛逆,如果考虑到作者的意图、文本的类型、翻译的目的和读者的要求,归化和异化均有存在和应用的价值。一方面,以介绍中国文化为目的的哲学著作、政治论文、历史乃至民间故事,一般都以源语文化为归宿,因为这类作品就是要把源语文化介绍给译文的读者。另一方面,一些实用性的文章,如宣传资料、通知、公告、广告、新闻报道乃至通俗文学和科普著作,一般可遵循以目的语为归宿的原则。无论如何,一个译者如果能够通过技巧始终如一地为明确文化立场服务,而这种立场又能反映时代的发展趋势,并被读者理解接受,那么,他的译文就是上品。

以杨宪益先生和霍克斯先生两人所译的《红楼梦》为例,两位译者采取了不同的文化倾向。例如:

真是“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

Truly,Storms gather without warning in nature,and bad luck befalls men overnight.(Yang:155)

I know “the weather and human life are both unpredictable”.(Hawkes:231)

癞蛤蟆想吃天鹅肉。

A toad hankering for a taste of swan(Yang:164)

A case of the toad on the ground wanting to eat goose in the sky.(Hawkes:242)

我们可以看到杨宪益先生基本遵循以源语文化为归宿的原则,而霍克斯先生则遵循以目的语文化为归宿的原则。当然,“归化”和“异化”不是矛盾的,而是互为补充的。对译者来说,在翻译过程中要有深刻的文化意识,一旦遵循了一种基本原则,就要尽可能保持这种倾向。

2.误译与漏译

绝大多数的误译与漏译都属于无意识的创造性叛逆。除了纯技术上的误译,比如把“亿”翻成了million、把cow错当了crow等,其他误译反映了译者对另一种文化的误解和误释,是文化和文学交流的阻滞点,它能鲜明、突出地反映不同文化之间的碰撞、扭曲与变形。例如英译者在翻译陶诗《责子》中“阿舒已二八”译成“Ashu is eighteen years old”,显然译者不知“二八”是十六的意思。还有前几年Scott Turow写的小说“Presumed Innocent”被译成《假设的无辜者》,从字面上看好像不错。其实它是由西方的法律术语presumption of innocence“无罪推定”变化而来的,所以正确的应该译成《推定无罪者》。

除了无意的误译,还存在有意的误译。原因有两种,一是因为译者为迎合本民族文化心态和习惯,故意不用正确手段翻译。如托尔斯泰的三部曲《苦难的历程》英译名是“Road to Calvary”,而Calvary是耶酥被钉上十字架的地方,在这里“苦难”被抹上宗教的色彩;二是译者强行引入外来文化的模式和语言方式。例如美国诗人庞德翻译的汉诗有意不理会英语语法的规则,将李白的“荒城空大漠”译成“Desolate castle,the sky,the wide desert”有意仿效中国古诗的并置手法,从而引发了美国的一场新诗运动。

有意的误译和无意的误译不同之处还在于后者是一眼便看出来的“硬伤”,前者从字面上看似不是错误,只是在强调文化意识的情况下才看出它的遗憾,因此叫“暗伤”。所以,译介学把翻译看作跨语言和文化的信息交流,从而时时保持警惕的文化意识,不以找到字面上的对应为满足,这应该是比较健全的翻译观。

漏译也分成无意和有意。无意的漏译多为一言半语,通常不会产生什么文学影响。有意的漏译又叫节译。节译的原因很多,考虑到接受地的风俗习惯,为迎合接受地读者的趣味,为便于传播,或出于道德、政治原因,等等。例如蟠溪子翻译的《迦因小传》,译者为了不与中国传统道德相抵触,故意把原著男女主人公两情缱绻、未婚先孕的情节删去。

3.转译与编译

转译与编译属于特殊型的创造性叛逆,它们都使原作经受了“两度变形”。转译指的是借助一种语言去翻译另外一种语言作品。在大多数情况下,转译是不得已而为之的,尤其是翻译小语种的文学作品。但是,文学翻译不可避免地融入译者对原著的理解和阐述,甚至融入译者的语言风格、人生经验乃至个人气质。因此,通过媒介语转译其他语种的文学作品会产生“二度变形”也就不难理解了。

编译不仅包括语言文字的转换,而且包括文学样式和体裁的改变。例如林纾把易卜生的剧本《群鬼》译成文言文小说《梅孽》。虽然编译的叛逆表现在文学作品的样式和体裁上,但文学作品翻译本身就存在创造性叛逆,所以从严格意义上讲,它也是对原作进行了“两度变形”。

四、读者的创造性叛逆

如果我们承认文学翻译的最终目的是文学交流,那么脱离了读者接受的文学翻译就是一堆废纸,因为只有在读者的接受中,文学翻译才能实现其交流的目的。[5]我们都知道翻译是一种再创造,但我们却较少注意到当译者把译作奉献给读者后,读者以他自己的方式,并调动他自己的人生经验,也加入了这个再创造过程。而读者的再创造是在译者翻译的基础之上进行的,因此他的再创造与译者相比,就更富有创造性,更富有叛逆性。

1.主观的创造性叛逆

读者主观的创造性叛逆主要来自他的世界观、文学观念、个人阅历等。例如将“In the country of blind,the one-eyed man is king.”译成:“蜀中无将军,廖化充先锋。”不同的读者读到译文时会有不同的反应:(1)自然,这种表达合情合理;(2)佩服,这位外国作家连中国的《三国演义》中的典故都知道;(3)怀疑,难道西方人也知道中国的《三国演义》中的典故吗?可见,由于读者各自特定的文化和社会身份,以及不同的受教育程度,他们无法在阅读过程中产生相同的反应。读者的主观叛逆可见一斑。

2.客观的创造性叛逆

客观的创造性叛逆,这里所指的客观因素是指不同的文化环境与不同的历史环境。我们知道,作者在从事文学创作时,他的心目中总是有其特定的对象,并相信作品可以被他们所理解。但由于翻译给作品披上了另一种语言的外衣,被介绍给他所意料之外的对象阅读,而这些对象与他处在不同的文化环境,有时甚至还处在不同的历史时代,于是作品的变形就在这样的接受中发生了。例如英国作家Swift的《格列佛游记》是一部政治讽刺小说,但小说被介绍到其他国家后,人们感兴趣的是作者描写出来的充满怪异的大人国、小人国的故事,变成了一本轻松有趣的儿童读物。英国小说《牛虻》在英国本土不十分出名,但在二十世纪五十年代,中国青年在学习苏联《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的热潮中,从小说主人公那里知道了这本英国小说,于是《牛虻》成了当时青年的案头必备读物,当时的青年从中学到了高昂的革命精神。但到了“”时期,在当时的政治气候下,青年不仅感受不到书中昂扬的革命精神,相反觉得这本书充满了资产阶级人性论,甚至把它看作“黄”。接受环境的创造性叛逆由此赫然可见。

以上我们从译介学的角度探讨了翻译中的创造性叛逆。但无论如何,翻译策略的选择最终还要视原作的文体和翻译的目的而定。翻译中所碰到的问题不外乎是语言差异和文化差异。就文化差异而言,不同的目标文化对于出发文化有不同的接受状态,而不同的文化状态对于出发文化的文化因子又有一定的选择偏向。因此,在文化交流中,翻译的地位很重要,它不再被仅仅看作是语言符号的转换,还是一种跨文化转换的模式。

参考文献:

[1]罗贝尔・埃斯卡皮著.王美华,于沛译.文学社会学[M].合肥:安徽文艺出版社,1987.

[2]谢天振.译介学[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9.

[3]郭建中.文化与翻译[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1.

[4]孙景尧,谢天振.比较文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7.

[5]刘献彪,刘介民.比较文学教程[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01.

[6]Nida,Eugene.Language,Culture and Translating[M].Shanghai: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Press,1993.摘 要: 在西方,翻译常被看作是一种“创造性叛逆”。译者翻译原作是一个“创造性叛逆”的过程,读者阅读译作也经历了一个“创造性叛逆”过程。本文从译介学的角度,以译者和读者两个身份来具体阐述译者在翻译中和读者在阅读译作时的一些“创造性叛逆”特征。

关键词: 翻译 创造性叛逆 译介学

一、译介学与传统翻译的关系

译介学是把翻译视为一种文化交流沟通的现象,而不是研究翻译技巧、翻译艺术、翻译理论的。它是在广阔的历史文化背景中捕捉和理解各种翻译现象,它是跨民族、跨语言、跨文化、跨学科的文学研究实践。[2]

从研究视角上看,译介学研究是从不同民族、不同国家的文化角度出发,把翻译看作为一种文化现象进行探讨;而传统翻译则是从翻译本身出发,研究语言、理论、技巧等问题。打个比方,译介学关注的是译本在某国流传所产生的文化沟通的影响,而传统翻译关心的是译本是否忠于原著以及翻译水平等。[4]

在研究目的上,译介学研究翻译的目的是把它作为不同民族、不同语言、不同国家文学、文化交流对话的一种手段,进而考察它对改善文化生态和人文环境、传播人文精神以及建设人类多元文化方面的作用和影响;传统的翻译则是总结翻译理论和经验来指导翻译实践,提高翻译质量为目的。另外,译介学把研究翻译的重点放在不同民族、不同国家文学、文化的互识、互补、互证、互融和共建上;而传统翻译的研究更多地注重语言的转换过程、翻译水平及翻译经验等。[6]

二、创造性叛逆

“创造性叛逆”这一说法是法国社会学家Robert Escarpit提出的。[1]他说:“翻译总是一种创造性叛逆。说翻译叛逆,那是因为它把作品置于一个完全没有预料到的语言里;说翻译是创造性,那是因为它赋予作品一个崭新的面貌,使之能与更广泛的读者进行一个崭新的文学交流,它不仅延长了作品的生命,而且赋予了它第二次生命。”

可见,所谓“创造性叛逆”指的是文学翻译采用本国读者所能接受的形式,并对所要表达的内容加以改造变形。所以译文不是要如何达到最大限度的等值,而是译文如何及为何偏离原文。正由于这一地位的确定,原作、译作和创作处于系列关系之中。译介学认为在译本中原作者及其文化语境不可能完全退场或消失,而是自始至终作为一种文化力在制约译本的意义诠释和读解。另一方面,由于语言的置换,译语文化的意义特征融于译本之中,使译本与原作得以区别开来,译语文化和译语读者的特色阐释都会给译本涂上民族性色彩。因此,翻译文学是具有民族性和异域性双重特征的文本实体,应该拥有与外国文学和民族文学三足鼎立的独立地位。可见,从译介学的角度来看,翻译本身就是一种创造性叛逆,那是因为翻译造就了不同文化交流和碰撞。在这个碰撞过程中,译者和读者都参与了创造性叛逆,译者的创造性叛逆各种各样,具体表现为有意识的和无意识的。下面分成几种情况来进行阐述。

三、译者的创造性叛逆

1.归化与异化

归化与异化是译者翻译的个性化体现。所谓“归化”是译者用极其自然流畅的译语去表达原著的内容,这样会不同程度地存在译语文化“吞并”原著文化的问题。[3]但主张以译语文化为归宿的译者认为:1)试图把源语文化体系强加于译语文化,一般来说是不现实的。因此,译文不仅要克服语言的障碍,而且要克服文化的障碍;2)因为翻译就是交际,译者的责任之一就是避免文化的冲突;3)如果译文表达的内容和形式在读者对世界了解的知识范围之内,读者就能更好地了解译文;4)从交际的观点来看,即使原文中每一个词在译文中都能用“对等词”译出来,也不一定保证译文对读者所起的作用能与原文对原文读者所起的作用一样,因为译文读者往往用自己的文化观念来理解译文的内容。因此,在翻译界出现了一批以译语文化为归宿的“归化派”。归化翻译随处可见,比如,在英汉互译中,“馒头”与“steamed bread”,“一箭双雕”与“kill two birds with one stone”都肯定了译语文化的立场。还有站在产品促销立场的“coca cola(可口可乐)”等。

正好相反,“异化”就是译语文化“屈从”源语文化的现象。[3]主张在译文中保留源语文化的译者认为:1)有必要让读者了解异国文化,而且这也是读者阅读译作的目的之一;2)译者相信读者有能力理解异国文化的特异之处;3)翻译起到文化交流的作用,这是翻译的主要目的;4)译文如果不能传达源语世界的现象,就不能算“忠实于原作”。像“武装到牙齿”和“armed to teeth”,“一国两制”和“One country,two systems”都体现了源语文化的特征。

可见,译者的归化和异化是译者有意识的创造性叛逆,如果考虑到作者的意图、文本的类型、翻译的目的和读者的要求,归化和异化均有存在和应用的价值。一方面,以介绍中国文化为目的的哲学著作、政治论文、历史乃至民间故事,一般都以源语文化为归宿,因为这类作品就是要把源语文化介绍给译文的读者。另一方面,一些实用性的文章,如宣传资料、通知、公告、广告、新闻报道乃至通俗文学和科普著作,一般可遵循以目的语为归宿的原则。无论如何,一个译者如果能够通过技巧始终如一地为明确文化立场服务,而这种立场又能反映时代的发展趋势,并被读者理解接受,那么,他的译文就是上品。

以杨宪益先生和霍克斯先生两人所译的《红楼梦》为例,两位译者采取了不同的文化倾向。例如:

真是“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

Truly,Storms gather without warning in nature,and bad luck befalls men overnight.(Yang:155)

I know “the weather and human life are both unpredictable”.(Hawkes:231)

癞蛤蟆想吃天鹅肉。

A toad hankering for a taste of swan(Yang:164)

A case of the toad on the ground wanting to eat goose in the sky.(Hawkes:242)

我们可以看到杨宪益先生基本遵循以源语文化为归宿的原则,而霍克斯先生则遵循以目的语文化为归宿的原则。当然,“归化”和“异化”不是矛盾的,而是互为补充的。对译者来说,在翻译过程中要有深刻的文化意识,一旦遵循了一种基本原则,就要尽可能保持这种倾向。

2.误译与漏译

绝大多数的误译与漏译都属于无意识的创造性叛逆。除了纯技术上的误译,比如把“亿”翻成了million、把cow错当了crow等,其他误译反映了译者对另一种文化的误解和误释,是文化和文学交流的阻滞点,它能鲜明、突出地反映不同文化之间的碰撞、扭曲与变形。例如英译者在翻译陶诗《责子》中“阿舒已二八”译成“Ashu is eighteen years old”,显然译者不知“二八”是十六的意思。还有前几年Scott Turow写的小说“Presumed Innocent”被译成《假设的无辜者》,从字面上看好像不错。其实它是由西方的法律术语presumption of innocence“无罪推定”变化而来的,所以正确的应该译成《推定无罪者》。

除了无意的误译,还存在有意的误译。原因有两种,一是因为译者为迎合本民族文化心态和习惯,故意不用正确手段翻译。如托尔斯泰的三部曲《苦难的历程》英译名是“Road to Calvary”,而Calvary是耶酥被钉上十字架的地方,在这里“苦难”被抹上宗教的色彩;二是译者强行引入外来文化的模式和语言方式。例如美国诗人庞德翻译的汉诗有意不理会英语语法的规则,将李白的“荒城空大漠”译成“Desolate castle,the sky,the wide desert”有意仿效中国古诗的并置手法,从而引发了美国的一场新诗运动。

有意的误译和无意的误译不同之处还在于后者是一眼便看出来的“硬伤”,前者从字面上看似不是错误,只是在强调文化意识的情况下才看出它的遗憾,因此叫“暗伤”。所以,译介学把翻译看作跨语言和文化的信息交流,从而时时保持警惕的文化意识,不以找到字面上的对应为满足,这应该是比较健全的翻译观。

漏译也分成无意和有意。无意的漏译多为一言半语,通常不会产生什么文学影响。有意的漏译又叫节译。节译的原因很多,考虑到接受地的风俗习惯,为迎合接受地读者的趣味,为便于传播,或出于道德、政治原因,等等。例如蟠溪子翻译的《迦因小传》,译者为了不与中国传统道德相抵触,故意把原著男女主人公两情缱绻、未婚先孕的情节删去。

3.转译与编译

转译与编译属于特殊型的创造性叛逆,它们都使原作经受了“两度变形”。转译指的是借助一种语言去翻译另外一种语言作品。在大多数情况下,转译是不得已而为之的,尤其是翻译小语种的文学作品。但是,文学翻译不可避免地融入译者对原著的理解和阐述,甚至融入译者的语言风格、人生经验乃至个人气质。因此,通过媒介语转译其他语种的文学作品会产生“二度变形”也就不难理解了。

编译不仅包括语言文字的转换,而且包括文学样式和体裁的改变。例如林纾把易卜生的剧本《群鬼》译成文言文小说《梅孽》。虽然编译的叛逆表现在文学作品的样式和体裁上,但文学作品翻译本身就存在创造性叛逆,所以从严格意义上讲,它也是对原作进行了“两度变形”。

四、读者的创造性叛逆

如果我们承认文学翻译的最终目的是文学交流,那么脱离了读者接受的文学翻译就是一堆废纸,因为只有在读者的接受中,文学翻译才能实现其交流的目的。[5]我们都知道翻译是一种再创造,但我们却较少注意到当译者把译作奉献给读者后,读者以他自己的方式,并调动他自己的人生经验,也加入了这个再创造过程。而读者的再创造是在译者翻译的基础之上进行的,因此他的再创造与译者相比,就更富有创造性,更富有叛逆性。

1.主观的创造性叛逆

读者主观的创造性叛逆主要来自他的世界观、文学观念、个人阅历等。例如将“In the country of blind,the one-eyed man is king.”译成:“蜀中无将军,廖化充先锋。”不同的读者读到译文时会有不同的反应:(1)自然,这种表达合情合理;(2)佩服,这位外国作家连中国的《三国演义》中的典故都知道;(3)怀疑,难道西方人也知道中国的《三国演义》中的典故吗?可见,由于读者各自特定的文化和社会身份,以及不同的受教育程度,他们无法在阅读过程中产生相同的反应。读者的主观叛逆可见一斑。

2.客观的创造性叛逆

客观的创造性叛逆,这里所指的客观因素是指不同的文化环境与不同的历史环境。我们知道,作者在从事文学创作时,他的心目中总是有其特定的对象,并相信作品可以被他们所理解。但由于翻译给作品披上了另一种语言的外衣,被介绍给他所意料之外的对象阅读,而这些对象与他处在不同的文化环境,有时甚至还处在不同的历史时代,于是作品的变形就在这样的接受中发生了。例如英国作家Swift的《格列佛游记》是一部政治讽刺小说,但小说被介绍到其他国家后,人们感兴趣的是作者描写出来的充满怪异的大人国、小人国的故事,变成了一本轻松有趣的儿童读物。英国小说《牛虻》在英国本土不十分出名,但在二十世纪五十年代,中国青年在学习苏联《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的热潮中,从小说主人公那里知道了这本英国小说,于是《牛虻》成了当时青年的案头必备读物,当时的青年从中学到了高昂的革命精神。但到了“”时期,在当时的政治气候下,青年不仅感受不到书中昂扬的革命精神,相反觉得这本书充满了资产阶级人性论,甚至把它看作“黄”。接受环境的创造性叛逆由此赫然可见。

以上我们从译介学的角度探讨了翻译中的创造性叛逆。但无论如何,翻译策略的选择最终还要视原作的文体和翻译的目的而定。翻译中所碰到的问题不外乎是语言差异和文化差异。就文化差异而言,不同的目标文化对于出发文化有不同的接受状态,而不同的文化状态对于出发文化的文化因子又有一定的选择偏向。因此,在文化交流中,翻译的地位很重要,它不再被仅仅看作是语言符号的转换,还是一种跨文化转换的模式。

参考文献:

[1]罗贝尔・埃斯卡皮著.王美华,于沛译.文学社会学[M].合肥:安徽文艺出版社,1987.

[2]谢天振.译介学[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9.

[3]郭建中.文化与翻译[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1.

[4]孙景尧,谢天振.比较文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