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地震中的父与子课文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1、认识6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正确读写、理解词语。
2、学习父父亲了不起,在险恶的环境面前充满自信的品格,学做一个意志坚强的人。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父亲在救助儿子过程中的心情,以及他不向困难屈服的坚强意志。
1.定向诱导
①师:同学们,看到“地震”这两个字,你会想到什么?②出示课件(地震录象)。③揭示课题,[板书课题]《地震中的父与子》。④质疑课题,梳理有价值问题,并作为学习目标。
2.自学探究
2.1出示学习目标:
①自由读文,结合课文中的句子认识本课的生字和新词;②地震中这对父与子之间发生了怎样的故事?③这是一对怎样的父与子?你能用一个词来形容吗?④读完课文你最想了解什么问题?
2.2学生根据学习目标自学课文。
2.3自学成果展示:
2.3.1课件出示:昔日、拐弯、挖掘、控制、开辟、拥抱、爆炸、废墟、欢声笑语、破烂不堪
①轻声读词语,哪些字音你想提醒大家注意呢?
②情境学词:回想刚才的录像,你觉得哪几个词你从录像中就理解了?
③小结:理解词句我们可以借助文本、借助字典,还可以借助画面。
2.3.2课件出示:根据句式说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课文主要讲了——(时间)在——(事故)中,——(谁)不顾自己的生死,克服重重困难救出——(谁)的故事。?
2.3.3这是一对怎样的父与子?板书:了不起
2.3.4读完课文你最想了解什么问题?
为什么说这是一对了不起的父与子?从哪能看出来?
2.4再次探究:自学探究:哪些句子最能表现出父亲的了不起?划出令你感动的句子,并简单写写自己的感受。
2.5自学成果交流展示:过渡:从刚才的自学中,我们发现同学们划出最多、最有感触的是父亲用双手挖废墟的场面。(以诗句的形式出示第12自然段的前两句)
十二小时, 他,满脸灰尘,
二十四小时, 双眼布满血丝,
三十六小时…… 浑身衣服破烂不堪,
他,不停的挖着, 到处是血迹……
没人再来阻止他。
师:在老师看来,这两句话简直就是一首诗,每一句都可以读出很多的联想。同学们,深情地读一读,看看自己能读出什么来呢?(学生自由发言,教师主要抓住以下三点随机点拨。)
2.5.1感受“父亲的挖”。
①感受“挖的时间长”:多长的时间呢?(36小时)
师:同样表示挖掘的时间,这句话为什么把这些表示时间的数字一个个罗列起来呢?读读这两句,比较哪一句表达的效果更好。出示句子:他挖了三十六小时,没人再来阻止他。十二小时,二十四小时,三十六小时……他不停的挖着,没人再来阻止他。生:第二句更加突出挖的时间之长、之艰难。
[练习——指导(关注快慢轻重的变化)——齐读]
②感受“父亲挖掘的辛苦”:父亲的动作只有一个字——挖。抓住这个“挖”字想开去,你还能读懂什么?
[引导学生看插图]提示:他带工具了吗?用什么挖?挖的是什么?再读——
这里的“挖”还可以换成什么词?(掰、抱、拣)从这么多的动作,你体会到了什么?(挖掘的辛苦)再读——
③感受父亲很坚定。
师:研读:“没人再来阻止他”。都有什么人阻止他?为什么要阻止他?(课件出示:展现地震场景的视频)再读课题,体会危险一直在这位父亲身边。师:你们看到了一位怎样的父亲呀?(学生体会父亲的坚定)(板书:坚定)
2.5.2感受“父亲可怕的样子”。
①理解形象:“破烂不堪”是什么意思?“到处都是血迹”是什么样的?
②丰富形象:他为什么会成这个样子?在这漫长的36小时中,会出现怎样的触目惊心的场面?请大家闭上眼睛想一想,你看到了什么?
③感情朗读:
3.讨论解疑
3.1讨论:是什么支撑着让父亲如此坚定的挖着?
出示:他猛然想起自己常对儿子说的一句话:“不论发生什么,我总会跟你在一起!”(板:不论……我总会……)
品句:这句话到底有什么魔力,让这位父亲拥有这样巨大的力量,支撑着他留在这片废墟上坚持挖掘?
3.2回放画面,感情朗读。师:所以,正是这一语千金的爱的诺言,支撑着父亲走向废墟,不顾劝阻,不畏艰辛,挖了38个小时,这位父亲真了不起!伟大的父爱真了不起!
4.反馈小结
4.1此时此刻你一定心潮澎湃,你想对文中的父亲说什么?拿起笔写一写吧。
4.2拓展:阅读地震中其他震撼的故事。
小结:这位了不起的父亲会有一位怎么样的儿子呢?下一节课,我们继续学习课文,从儿子身上寻找奇迹出现的原因。
[板书设计]
父亲 “挖” (坚定信念)
我极不情愿的拿出语文书,趴在桌子上等着老师来上课。老师来了,我们开始上课。
张老师先叫我们把《地震中的父与子》读一遍,然后把词语圈出来读一遍,再标出段落序号。我只标出段落序号,因为我怕词语画错,等着老师来公布答案。接着老师也公布了答案。
之后老师开始提问题:“这篇课文《地震中的父与子》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全班沉默了一、两分钟,静的连一根针掉在地上的声音都听的见!接着有几个同学举起手,越来越多。我也举了起来,但是我根本就不会,因为我知道老师只会叫不举手的同学。我把手举得高高的,被张老师看见了,叫我来回答问题,我顿时呆若木鸡!
我站了起来,心想∶老天对我也太不好了,没办法,谁叫我聪明反被,我只能回答问题了。我想了想,说:“课文主要讲美国洛杉矶发生了一场大地震,一位父亲为了救自己的孩子,经过了长达38个小时的挖掘,把自己的的儿子及他的同学救出来的感人故事。”张老师听了说∶“很好,请坐。”接着又说∶“大家把它写下来!”坐下之后,心想:原来我这么聪明,看来学语文是一件很容易的事,以后我一定要学好语文。
那么如何指导学生正确而有效地进行预习,让预习“脚踏实地”呢?
1.增强预习意识,明确要求任务
叶圣陶先生非常重视预习,认为“在指导以前,得先令学生预习”,“非教他们预习不可”。在新课程改革思想的指导下,教师更加需要重视学习的预习,让学生知道课前预习的重要性;必须加强认识,不断倡导,大力宣传预习的作用,以唤醒学生的预习意识,在思想上共同重视预习,深刻认识课前预习的重要性。
预习的任务是通过初步阅读,先理解感知新课的内容(如概念、定义、公式、论证方法等),为顺利听懂新课扫除障碍。具体任务是:①复习、巩固和补习有关已学的旧知识,找出新课中自己不理解的问题,并把理解不透的记下来。②初步弄清新课中的基本内容是什么、这些知识内容在原有的基础上向前发展了什么,并找出书中的重点、难点和自己费解的地方。③预习时要看、思、做结合进行,这样做能使自己对新教材有更深刻的印象。
2.指导预习方法,建立预习反馈
古人云:“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在教学中,教给学生预习的方法十分重要,在强调预习重要性的同时,必须教给行之有效的预习方法。预习应该指向学生的智力挑战,要让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去完成各项作业,使各种训练扎实到位,让预习发挥有效价值。
在教学《地震中的父与子》时,我布置了这样的预习任务:
2.1 朗读课文三遍,划出生字词,标出自然段序号。
2.2 按照课前提示,查阅那次地震的有关资料。第一道是常规题,旨在让学生在阅读课文时扫清文字障碍;第二道是让学生了解更多与课文有关的背景资料;最后一道是课文所要探讨的重点,直接指向本文的主旨。在第二天的检查时,发现第一道预习题完成得最好;第二道查阅资料,有的是父母帮忙完成的,有的是网络下载的打印稿,虽然数量不少,可是从课堂上交流的情况来看,他们的资料是只能放在案边的,也就是充其量完成了老师的任务而已,并没有认真消化;第三道预习题,如果仅从学生写下的答案看,完成得还是不错的,他们给出的答案很具说服力。
2.3 根据课文内容思考:这是一对怎样的父与子?可是,这样的预习题是否真正在引导学生优先自主学习?预习题是否有思考的价值?看来,这样的预习是低效的。再一次教学《地震中的父与子》,我布置了如下预习任务:
(1)用一两句话按主次关系写出插图中的任务关系,并能以文中语句为根据,写出他们的性格特点。
(2)在文中划出“我知道,不论发生什么,你会和我在一起”,有几次划几次,并想想是否重复嗦?
(3)在细读课文的基础上,完成填空:这是一对( )的父与子。可以用文中的词,也可以自己提炼,但是必须从课文中找出依据。
通过以上预习,无论是个体学生的精确训练,还是对预习进行检测评估,都会很容易得到落实与保证。这样的预习题,学生无法从任何辅助资料上得到现成的答案,必须与文本进行认真的研读和思考才能完成。这样的预习才是有效的!
3.养成预习习惯,提高自学能力
【关键词】语文;小学;情感;激发;共鸣
教育家杜威先生有这样一句话:“给孩子一个什么样的教育,就意味着给孩子一个什么样的生活!”于是我常常思索着这样一个问题:应该给孩子一个什么样的语文课堂?我觉得那得要激发学生的情感,乐彼所乐,悲彼所悲,从而引起学生的感情共鸣,才能演奏出一个又一个动人的难忘的乐章!
一、以音乐渲染,激发学生情感共鸣
将音乐恰当地引入课堂也是拨动学生情感之弦的好方法。因为,音乐能集中学生的注意力,能调节学生情感使人产生共鸣,能激发学生想象,启迪学生思维。
例如,在教学《地震中的父与子》一文,揭题时我先播放一首伤感的歌曲(电视台抗震节目悲伤背景音乐)。悲伤的音乐、神秘的语言和表情给学生带来一种心灵上的期待,接着,破裂字体“地震”伴随“”的一声坠落而下,使学生视觉、心灵都受到强烈震撼,有的孩子吓了一跳,直拍胸口,营造出了灾难来临时的那种可怕。带着这种心有余悸的感觉,学生谈了自己对地震的认识:学生1:地震来临时非常可怕,房屋都倒塌了。学生2:地震时,很多人来不及逃出来,被压在里面,失去了生命……在学生谈了自己对地震的认识后,伴着音乐展示一组2008年汶川震后的图片,教师解说:这就是地震,它无情地摧毁了我们美丽的家园,一切都变成了废墟;它残忍地夺去了成千上万人的生命,一切惨不忍睹;它让年轻的妻子失去了丈夫,让白发老人失去的儿子,悲痛欲绝。接着导入课文:在巨大的灾难面前,人类是渺小的、脆弱的,然而在美国洛杉矶大地震中,一对父子却创造了生命的奇迹,今天,就让我们走进课文《地震中的父与子》,去感受这对父子带给我们的心灵上的震撼吧!这样的音乐渲染,深深地扣住了学生的心弦,激发学生的情感。
二、以语言感染,激发学生情感共鸣
人的情感是具有感染性的。在一定条件下,人的情感可以感染、相互影响,从而产生相同的情绪体验。因此,教师要用爱憎分明的感情,真挚的语言和恰如其分的表情动作,去扣击学生的心扉,激起他们的感情波澜,从而使深刻的道理渗透到学生的心田。
三、以读中感悟,激发学生情感共鸣
新课标要求培养学生的语感,感受祖国语言文字的魅力,能运用语言文字表达自己的真实感情,读中感悟是一个好法子。在教学《鸟的天堂》为例,我让学生先读读赞美大榕树的段落,然后问:“你是从课文哪些语句体会出来的?学生会划下认为美的句子,并注上旁批。全班交流时,边读边品:“卧”字好在哪儿?“近看”、“远看”都写出了榕树的什么?“不可计数”指什么?……并在黑板上画一画,让学生读一读,师生一齐分享点点滴滴的感受,体会作者用字的巧妙性。可以说品读课文精彩片断是一节课的精华所在,只有读透了才悟得出,只有悟得出才能再有感情地读出来,最终使教学资源――师、生、文本在对话中得以开发利用。
四、结合生活实际,激发学生情感共鸣
生活总有许多相通之处,人与人之间的各种关系也是始终存在的,各种关系使人与人之间产生了各种情感。这些情感古人有,现代人也有。将文学作品与现实生活结合,将自己在生活中的情感与作品所展现出来的情感进行沟通,就极易产生共鸣。例如读陆游的《游山西村》这首诗,“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道出了生活中的哲理,使我们产生相同的感受。
总之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教学的感情要生动形象,具有激发性和感染力,激发学生的情感,引起学生的感情共鸣,使学生与作者感情丰富,这样既有利于理解,又有利于学生的情感发展,变单纯的知识教育为素质教育,培养新型人才。
关键词:新课改;小学语文;教学改革;策略
在我国《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中指出,语文教学不应该仅仅注重对学生语文知识的讲授,还应该要注重激发小学生的兴趣,为学生培养自主学习的习惯。在新课改的要求下,小学语文教学改革必须应该进行改革。
1小学语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1教师灌输式教学,语文教学课堂缺乏活力:小学生正处于一个天真活泼,对周遭事物都十分好奇的阶段,在这个时候他们比较好动,并且小学阶段正是培养小学生良好习惯的最佳阶段。但是在我国大多小学学校的课堂上,教师更多的是注重学生是否遵守课堂纪律,是否有上课认真听讲,是否有真正学到知识,而过于压制小学生的天性,忽视他们独立思考能力和创新意识的培养。通过对小学语文教学课堂的调查也不难发现,在这一时期,小学生的好奇心极其旺盛,他们经常会问各种各样在语文教师看来非常幼稚的问题,很多教师都因为觉得麻烦不愿意回答学生的问题,只是让小学生听话,认真听课,久而久之学生也就失去了课堂提问的兴趣,语文教堂气氛过于严肃沉重,缺乏活动。同时这种依托教材,灌输式的教授知识的方法,严重的压制了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不利于小学生对于语文教学的学习。
1.2师生关系疏远,小学生畏惧提问:小学生离开家庭,迈入学校,教师在他们的眼里成为最被依赖的存在,他们不仅信赖教师,更畏惧教师。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如果语文教师在课堂上采取严厉的态度对待学生,学生就会产生畏惧感,对于所学的知识即使带有疑问也不敢进行质疑。一是因为他们害怕自己提出问题,遭受到语文教师的批评和其他同学的嘲笑。二是许多学生都会担心自己因为提出的问题过于简单,而被其他人认为“不聪明”。在这种沉默的教学氛围下,小学生的语文教学效果很差。
1.3小学语文题海战术,作业太多:小学语文的改革还应该培养孩子多读课外书,不应注重题海战术。只有多读,多看,孩子才见识多,多读书,应该学习美国小学语文的做法,建立阅读图书卡片,每天或每周布置阅读要求,让家长签字,督促孩子完成,每周阅读书目可老师提供,小学一二年孩子让家长每天检查完成,从启蒙教育开始让孩子们都养成爱阅读的好习惯。
2新课改背景下小学语文教学的改革策略
2.1激发小学生语文学习的兴趣,引导小学生自主学习:小学语文教学效果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都取决于小学生对于语文这门课程是否具备一定的兴趣。只有小学生喜欢语文这门课程,愿意参与到其中来,当他们对教材内容有想法或者有疑问时,才会想要进行提问,获得老师的答疑解惑。并且他们会自主进行课外阅读,为自己的语文学习进行文学知识积累。因此,小学语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激发小学生对语文这门课程的兴趣,让他们感受到这门课程的魅力,喜欢上语文,只有热爱,他们才会积极的参与到课堂教学当中来,当在语文学习中遇到难点问题时,他们也会通过各种方式和手段去解决,如通过网上教学资料查询与同学之间沟通和交流等。例如在学习小学语文课文《地震中的父与子》这一课时,小学语文教师可以采取分组讨论学习的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这篇文章的兴趣。首先小学语文教师可以布置下讨论的课题,让学生先在课下做好这篇文章的预习工作以及相关资料的查找。其次,教师将学生分成小组,针对这篇课题进行课堂讨论,教师在一旁给予指导。最后教师选取一名小学生进行最终的发言总结。通过这种学习的方式在一定程度上激发了小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同时还让学生感到新奇有趣,集中了学生的注意力。
2.2语文教师进行课堂设计,充分运用多媒体技术:在新课改环境下,教师讲授课程的方式也不再是单一的,小学语文教师可以运用多媒体技术进行辅助教学。因此在教学前,语文教师应该做好课堂设计,在这一堂课中小学语文教师首先要合理规划课堂时间,如课堂讲授运用的时间长度、多媒体视频播放的时间长度、学生发表观点和想法的时间长度等。其次教师要设置相关环节来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如将角色扮演法或者情景教学法等。最后在下课之前,可以让学生进行发言总结或者布置作业让学生根据小学语文教学内容自己制作相关语文教学内容制作相关的PPT,以此来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热情。在这里我们仍旧以小学语文课文《地震中的父与子》以课为例,首先小学语文教师可以网上搜集有观的地震事件的资料,如图片和视频等,然后将其图片或者视频播放给同学们,让同学们体会地震带给人们的伤害,以此来激发学生学习这篇课文的兴趣。其次教师可以将地震中那些感人至深的真事向同学们讲授,然后以此来引出本篇文章《地震中的父与子》,让同学们在文章中体会爱和情的美好。在这个教学过程中,小学语文教师要将多媒体技术的优势充分发挥出来。
2.3语文教师关心爱护学生,创建平等友好师生关系:小学生由于年龄比较小,又是刚刚离开家,步入校园,面对陌生的环境,他们的心理极其敏感和脆弱。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语文教师除了重视对语文知识的讲授,还应该更加关心和爱护学生,创建平等友好的师生关系。首先教师必须要创新自己的教学观念,平等的对待每个学生,与学生构建信任和谐的师生关系,让小学生不再惧怕老师,而是将教师当做可以信任的人,大胆的表达自己对于教材内容的质疑和想法。其次,在语文课堂教学中,语文教师要鼓励学生敢于质疑,不懂就问,提高自己的成绩。最后教师对于学生要多一点耐心,多一点呵护,少一点批评,少一点指责,让学生从喜欢上语文教师开始,进而喜欢上小学语文这门科目。
参考文献
[1]马应昶.浅析新课改背景下小学语文教学的改革[J].新课程(小学),2012,01:18-19.
【教学过程】
一、联系旧知,直奔“真情”
1.导入:同学们,人间自有真情在,本组课文的字里行间涌动着人间最高尚最美好的情感。人们对一代伟人的无限爱戴、崇敬及怀念;中国人民志愿军与朝鲜人民比海还深比山还高的情谊;母爱的无私,亲情的可贵。关于美好情感的作品很多,我们一起互相把课外积累的展示给大家看。
2.交流、展示积累的有关情感的句子、名言、古诗等。(师生共同交流,出示课件)
3.揭题:今天,一对父子演绎了一段感人的故事。(板书课题,学生读题)读完课题,你想到什么? 地震给你印象怎样,能用几个词说说吗?“中”又说明什么?
4.过渡:灾难还在继续,危险随时降临,这时父与子之间会发生什么呢?捧起书本来,我们一起来读读这个故事,没读通顺没读过瘾,别停下来。
【设计意图】按主题组织编排课文是新教材的突出特点。教师的导语既揭示了本组课文的共同主题,又营造了浓郁的情感氛围,有助于学生迅速入情、动情。读题让学生提问,这是对学生“阅读期待”的诱发,凸现学生作为阅读主体的地位。
二、初读课文,浅层理解“了不起”
1.初读课文,用几句话概括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2.再读课文,说说课文所写的是怎样的一对父子。(答案可以是各种各样的。学生发言后,齐读最后一个自然段。板书:了不起)
【设计意图】让学生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和人物,既训练了学生的语言概括能力,又可以强化对词语的积累,同时又寻找到阅读本文的突破口。
三、再读课文,深层理解“了不起”
1.学生默读课文。划出自己感受深的句子多读几遍,和同桌说自己的体会,还可以在句子旁注上自己的体会。
2.集体汇报自己的体会。
(1)关于父亲的了不起,以下句子或关键词语是品味的重点。①他猛然想起自己常对儿子说过的一句话:“不论发生了什么事,我总会跟你在一起!”从这句话中,你体会到什么?②这位父亲双眼直直地看着这些好心人,问道:“谁愿意帮助我?”眼睛是心灵的窗户,从这位父亲“直直”的双眼中,你看出他在想什么?(答案可以有差异,在学生回答之后,教师用抒情性的语言进行小结)③“他挖了8小时、12小时、24小时、36小时,没有人再来阻挡他。他满脸灰尘,双眼布满血丝,衣服破烂不堪,到处都是血迹。挖到第38小时,他突然听见瓦砾堆下传出孩子的声音……”作者不厌其烦地把表示时间的词罗列起来,从中你读懂了什么?(学生小组讨论,然后派代表发言。采用对比的方法读一读,让学生在对比中领悟,如果把这句话改为“他不停地挖着,没有人再来阻挡他。他满脸灰尘,双眼布满血丝,衣服破烂不堪,到处都是血迹。挖到第38小时,他突然听见瓦砾堆下传出孩子的声音……”你认为好吗?)
师小结:多么坚忍不拔,绝不放弃的父亲,多么恪守诺言有责任感的父亲。
(2)关于儿子的了不起,以下句子或关键词语是品味的重点:①挖到第38小时,他突然听见瓦砾堆下传出孩子的声音:“爸爸,是你吗?”儿子凭什么认为来救他们的人是他的爸爸?②38小时,漆黑的瓦砾堆底下七岁的阿曼达会遇到什么困难,他如何表现?师小结:亲情产生信赖;亲情使父子心连心;亲情使儿子坚信父亲总会跟他在一起,无论是在宁静温馨的家,还是在张牙舞爪的死神面前!③“不!爸爸。先让我的同学出去吧!我知道你总会跟我在一起,我不怕。不论发生什么事,我知道你总会跟我在一起。”从这句话中,你读懂了什么?
师小结:亲情使人勇敢、无畏,亲情使人无私、高尚。
3.分角色朗读课文,从“他挖了8小时”至结尾。
4.送一句话给他们:“地震中的父与子了不起。”(全班同学看着板书齐说)
【设计意图】“读懂”既包括读懂句子所包含的思想感情,也包括读懂作者用来表达情感的语言形式。这个环节意在让学生领悟“父亲”与“儿子”的了不起,受到崇高亲情的感染和熏陶,同时让学生消化、吸纳课文的语言,掌握课文的语言表现形式。
答:标点符号早已成为语言表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除了表示断句、语气的作用外,更具有表情达意的特殊功能。一些超常规的标点符号使用,不仅可以使语义得到延伸,而且还可以独立地负载特定的语言信息,从而相对独立地完成一定的语言交际任务。“他挖了8小时……没人再来阻挡他”一句中的逗号即是如此。
从标点符号的一般用法上说,顿号和逗号都用在句子的中间表示停顿,其主要区别有二:一从停顿的时间看,顿号短促,逗号略长;二从是否表示并列来区别,顿号表示词和词之间的并列,逗号表示连贯,没有并列的意思。以此推论,“8小时”“12小时”“24小时”“36小时”之间是词语并列,理当使用顿号,可作者偏偏用上逗号,这是一种突破常规的标点符号用法,自然有着特殊的价值。
联系《地震中的父与子》一文,我们不难看出,当儿子被废墟深埋,生死未卜,作为父亲该是如何心急如焚,以至于面对其他人时,父亲“双眼直直地看着”,并不时发问:“你是不是来帮助我?”对于这样一位从身体到心理都濒临崩溃的父亲而言,即便是非常短暂的一分钟、一秒钟都是那样的漫长,那样的难熬。此时此刻,此景此情,用顿号而不是逗号来表现,就显得恰如其分、简洁有力,收到了“此时无声胜有声”“一切尽在不言中”的艺术效果,真可谓是“不着一字,尽得风流”啊!在小学语文教材中,此类的例子还有很多。轻易放过或简单教过都是不可取的。正确的做法应该是精心设计,巧妙处理。以上述这句为例,可分步进行教学:
一是理解内容,感悟写法。教学这句话,要联系下一句,想想写什么,从哪些方面写的?在此基础上,抓住关键词语,启发学生结合生活经验展开想象,并用自己的话把“他满脸灰尘,双眼布满血丝,衣服破烂不堪,到处都是血迹”的样子说具体、说细致。让一个随着挖掘时间的推移而变得越来越累、越来越脏、越来越苦、越来越不成人样的父亲形象逐渐丰满起来,高大起来,活生生地立在孩子们的脑海里、心田上,从而为这父亲的舐犊情深而感动。
二是引导比较,发现“异常”。先提出问题:读读第一句话,你觉得有什么特别的地方吗?学生就会发现特别之处有两个:一是不直接点出父亲挖了36个小时,而是把表示时间延续的数量词并排罗列;二是“8小时”“12小时”“24小时”“36小时”这些词语是并列关系,课文却用上逗号而不是顿号。接着阅读思考:为什么要特意进行数量词的排列,而且用的是逗号而不是顿号?引导学生体会到:这样写一方面能感性化、具象化地呈现父亲不断挖掘的艰难与漫长的过程,让人感受到坚持的不易与可贵,进而产生心灵的震撼,并发出由衷的感叹:真是个了不起的父亲!另一方面能留下空白,给人以丰富的想象空间,使父亲的形象变得更为有血有肉、生动感人,进而对“不论发生什么,我总会和你在一起”这一揭示文章主旨的语言内涵有深切的体悟和深刻的认识。
一、加强双基学习,重视学科融合,是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基础。
学生的认知结构中必须有适当的基础知识,才有可能对新知识产生好奇、渴望。掌握一定量的知识,是产生问题意识的前提;博采众长,涵摄百家,是问题意识产生的前提。所以我们在日常的教学中,应重视学生基础知识的学习、掌握,鼓励学生广泛阅读,扩大信息量。基本技能的训练是语文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也是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一条有效途径。比如,通过指导学生学习字音、字形、词语、成语、句子、修辞等,提高学生语言的运用能力;通过学习作品的内容、语言特色、表达技巧,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通过摘录、圈点、简评等的训练,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随着学生这些语文能力的提高,越来越多的问题就会出现在他们的脑海中,促使他们主动思考、解答、反思。另外语文学科与其他学科有着非常密切的联系,加强语文学科与他们的联系、融合,可以使各学科在教学内容、背景知识、实践应用等方面能够相互渗透,从而引导学生从多学科的角度观察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有助于问题意识的加强。
二、训练批判性思维,创设问题情境,是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关键。
批判性思维就是不相信权威,敢于在既定理论、观点方面进行质疑,突破常规定型模式,超越传统理论框架,把思路指向新的角度、新的领域。开发学生的批判性思维,需要在教学中锻炼学生的各种思维,关键在于排除学生思维定势的干扰,引导学生变换角度思考问题。
训练学生的批判思维,应鼓励学生挑战“权威”。受中国传统思想的影响,学生往往把教师和教材看做是知识的权威,一味迷信。“老师说的”、“书上写的”成了他们的口头禅。老师应引导学生挑战“权威”,让他们反思作品中的人物、结构、语言、思想、情感,从而开发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形成自己具有个性的解读。例如,我在引导学生学习《我不是最弱小的》时,把“蔷薇花定位为最弱小的!同学们认同这种观点吗?”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们纷纷发表自己的看法,各抒己见。有的说:“我认为蔷薇花不是最弱小的,它还保护了花下的小草、小蚂蚁等比它更弱小的动植物。”有的说:“我认为蔷薇花、小草、小蚂蚁也不是最弱小的,风雨才是最弱小的。因为风雨看起来虽然疯狂,但这些动植物最后战胜了它。风雨过后,花儿更艳了,草儿更绿了,小蚂蚁又去劳动了。”巧妙的点拨唤起学生潜伏的批判性思维,引出学生独到的见解和深刻的思考。总之,批判性意识人人具有,只要注意巧妙引导,批判性思维就可形成,而这种思维正是问题意识形成的一个核心要素,如果我们有意识放开手脚,让学生大胆反思与批判,我们就会常常惊喜于学生耳目一新的见解。
三、教给学生质疑问难的技巧,是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金钥匙。
陶行知先生在一首诗中曾说:“智者问得巧,愚者问得笨。”可见,提问并不容易。教师应当教给学生一些找问题或提问的技巧,提高学生的思维品质。
1.学会从课文中寻找问题。
(1)围绕课题寻找疑点。课题便是文章的“眼睛”,要是学生能围绕课题提问题,就培养了学生的审题能力,同时也加深了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比如《故都的秋》,题目中“故都”能否换为“北平”?为什么?
(2)从字、词、句等方面寻找疑点。课文中有的词句可以利用工具书或联系上下文加以理解,但有的词句含义比较深刻难以理解,这就要通过提出疑问和解决疑难来突破。比如《地震中的父与子》中有一句“人们都认为这位父亲失去孩子,过于悲痛,而精神失常了。”这位父亲失常了吗?作者为什么这么说?
(3)从关键句、重点句、中心句中寻找疑点。《地震中的父与子》最后一句话“这对了不起的父与子,无比幸福地紧紧拥抱在一起。”是全文的文眼,为什么说这对父子了不起?课文中哪些地方表现了了不起?
(4)抓住课文的重点寻找疑点。在阅读中,可以根据课文记叙的重点,通过前后比较,从中发现疑问。通过这样的寻疑解难,学生对这篇课文的主题思想,以及写作特点就会得到深刻的理解。比如《假如给我三天光明》,海伦·凯勒是如何安排这三天的?为什么要这么安排?这三天之间的内容有何联系?
(5)对结构的安排,内容的选择提出疑问。如《和他的大黑骡子》一文中,为什么要花很大的篇目写和他的大黑骡子关系密切?这样的安排有什么好处?
2.从答题中学会问问题。
对于那些不知如何提问的学生来说,老师的提问和老师设计的问题对他们具有很大的示范性和启发性。所以,教师要给学生做好提问示范,设计的问题要能引起学生思考的兴趣,且具有一定的梯度,让悬着的果子摆在“跳一跳就能够得着”的位置,激发学生的进取心,使学生在层层剖析中,在问题的解决中突破教材的重难点。例如,在教学《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时,就可设计如下问题:
(1)辛弃疾是哪个朝代的?他的作品主要是反映什么的?这首诗的题目“夜行黄沙道中”点明了哪些内容?
(2)开头两句创设了怎样的一个环境?中间两句作者描写了怎样一个画面?他是如何描写这个画面的?
(3)“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反映作者怎样的一种情绪?
(4)这首诗表现出了作者怎样的情怀和追求?
阅读教学是是教师、学生、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可以说:教学即对话,对话的过程就是学习的过程。教师处于主导地位,课堂语言极为重要。应利用富有情感智慧的情智语言,促进学生在最近发展区内发展。现以笔者所执教的《地震中的父与子》为例,浅谈如何利用情智语言,促进学生在最近发展区内发展。
一、情智设疑,引领学生进入最近发展区
学习贵在有疑,疑引发学生的学习内驱力。进行教学设计时,教师要全面分析学情和教材,找准最近发展区,并科学地确定不同层次的“最近发展区”目标,通过提问语言建立学生的最近发展区。设计课堂提问,创设问题情境,以问题为中心组织教育教学活动。有效的提问应做到言简意赅,指向明确,富含智慧。
如在学习《地震中的父与子》一文的开头,笔者就进行了如下设计:
师:这是一对怎样的父子呢?课文中已经给了他们高度的评价。
生:他们是一对了不起的父子。
师:同学们,老师让你们就这句话设计一个问题,你们会怎样设计呢?
生:为什么说这是一对了不起的父与子?
师:你们真会设计问题,懂得抓住中心词想开去。老师也想就全文的内容自己设计一个问题。可以吗?
生:好。
师:父亲在救助儿子的过程中哪些描写最让你感动?
师:第三个问题就让老师和你们一起来合作设计。我们在描写人物的时候要抓住人物的什么描写?
生:外貌、语言、动作、心理、神态描写。
师:现在结合课文想一想,课文中抓住父亲的这些描写,是想表达什么呢?
生:对儿子的关心,爱护。
师:那我们可以把问题设计成什么?
生:作者是怎样地抓住父亲的外貌、语言、动作和心理活动描写来表达父爱的?
师:这三个问题是我们合作的成果,让我们一起来解决这些问题。
开课伊始,教师就设计了根据文章中心句与内容提出质疑这一环节,把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定义为通过学习,解决这三个问题。明确地通过合作设计问题的方式为学生指引了学习的方向。有效地引领着学生进行质疑的语言实践,他们会带着这些重点问题去阅读全文,进入最近发展区。
二、情智引导,实现学生在最近发展区内的发展
教学创造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在通过情智质疑后,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已建立,那就需要教师审时度势,随机作出应变,运用情智语言有层次地进行引导,用生动形象、富有激情的语言感染学生,促使学生深潜于最近发展区,自然而然地沉浸于教师营造的氛围之中进行分析、思考、体验,实现学生在最近发展区内的发展。
师:遇到这么多人的劝阻,父亲还是在不停地挖,你们有什么要问问这位父亲吗?
生:父亲,你为什么要这样坚持啊?
师:谁来替父亲回答?
生:因为我曾经对孩子说过:不论发生什么,我总会跟你在一起。
师:这位慈爱的父亲曾在儿子遇到什么情况下说了这句话?
生:在儿子遇到困难的时候,他会陪在儿子身边,在儿子病的时候,他会和儿子在一起,在儿子高兴的时候,他会一起高兴。
师:当儿子埋在废墟下的时候,不论多难,他都要去挖开瓦砾,找到儿子,这就叫(生接句子:不论发生什么,我总会跟你在一起。)
师:所以他(指向句子示意学生读。)
这个环节,从内容的理解到表达方式的感悟,教师紧紧扣住学生的交流进行一步步的引导,教学节奏紧凑,学生无论是在知识、情感还是技能上都有收获,实现了最近发展区内的发展。
三、情智评价,巩固学生在最近发展区内的提升
阅读课堂是互动交流的课堂,教师作为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参与者,其评价在学生的心目中具有一定的权威性,对学生的评价将对学生的知识结构和技能形成具有深远的影响。学生在交流中的回答汇报、交流感悟是学习效果的体现,教师要对学生的交流进行反馈,运用感情真挚、准确得体的评价语言对学生的学习成果以客观、公正、得体的评价,使学生产生积极的反应,在师生、生生进行语言碰撞的过程中,教师运用情智语言引导着学生在已创设好的最近发展区内实现最近发展区内的发展,巩固学生在最近发展区内的提升。
笔者在《地震中的父与子》一文中,运用了情智评价语言。在读书时“你的声音很有感染力,简直可以和中央台的播音员相媲美了。”在学生回答精彩时“你能自己发现问题,自己主动解决问题,学习不进步才怪呢。”在学生理解不到位时“虽然你说的不是全部正确,但是我知道,你感受到了父爱的崇高,你关注到了父亲感情的变化。来,请把你的感受再融入课文中,细细品味。”
在情智评价前,学生一开始认识的程度是比较浅层面的,还处于最近发展区中的原始水平。情感也属于较温和的状态,对课文要传递的内涵理解的不到位。教师抓住学生回答中用词不当之处不断加以评价引导,对学生理解精彩的地方进行激励评价,进而让学生内心深处的情感一步步地被激发,做到情动辞切。
四、情智搭设,二度建构新的最近发展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