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网站艺术设计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新现代主义;浏览器
中图分类号:J50-05文献标识码:A
随着新现代主义设计时代的来临,中国的艺术设计发展也出现了许多新的方向,就大众传媒的方式而言,也存在着新的变化。因特网的零距离传播作为后传播时代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进入了我们的生活,它作为一种信息传递方式,又为我们“创造”了新的艺术体验和互动的视觉模式。作者尝试从艺术设计方面的现状、文化根源、内容及特色、评价原则等四个方面,对这个新的艺术设计领域进行初步的归纳总结和分析探讨。
一、中国网站设计现状
20世纪90年代中期,中国的互联网建设开始全面展开,现在的中国的网站建设正迅速的发展,但在网站的技术及艺术设计方面与国外相比还存在着一定的差距,技术方面我们还相对落后于西方国家,设计方面我们也还存在着许多的盲从,计算机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带来的直接负面影响,就是照搬和拼凑等现象,这些直接导致了原创性作品的消退。当然,设计本身也不是无源之水,需要学习和借鉴,但更需要的还是创造。创造也不是凭空捏造和臆想的,创造是需要有文化基础的,这包括地域文化、历史背景、经济体制、人文素养等等诸多方面。
从艺术设计风格来看,世界各国都有自己的明显民族特色。我们的邻居日本是一个具有悠久封建文化历史的东方国家,西方的设计概念十九世纪末传入日本,但日本人是擅于学习的,他们能对国外先进的知识进行广泛的学习,并融会贯通,是在其他各国文化基础上融会本国特色而形成独有的日本文化。日本与我们有着类似的文化背景,而我们缺少的正是对自身文化的反思,以及与国际文化的接轨。作为中文网站内涵最直接体现的网页,在艺术设计中只能更多的感受到其设计风格因受外文网页的影响而直接导致了风格雷同,没有形成除文字区别外的民族风格的区隔。
二、遵循本土文化根源
一个民族文化属性特征的形成,是源于此民族文化的世代相传和日积月累,而对于生长在这个特定文化环境中的个人来说,这个文化因素会从生活中的各个方面影响他的文化意识和观念。
香港平面设计师靳埭强主张把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融入西方现代设计的理念中去。并强调这种相融并不是简单相加,而是在对中国文化深刻理解上的融合。
美籍华人画家丁绍光在处理中西文化的关系问题上,一直持有这样原则:“立足世界,观照中国”。他的重彩画在国际主义上融入了民族绘画元素―“线条”,他认为线条是中国艺术的灵魂,中国艺术有关线条的理论要比西方深奥得多,它是国画美感的基本原理。
著名雕塑家兼设计师韩美林认为,一个艺术家,心里必须装着自己的民族,离开了自己的文化土壤,就没有可能结出艺术之果。中国艺术需要前进,但千万不能离开底线,这个底线就是中华民族。我们可以吸收国外的文化,但必须进行消化,把传统和现代意识进行完美的结合。
在中华民族发展的历史长河中蕴藏着海量的民族元素,文字、绘画、音乐、建筑、科技等等。所谓民族的既是世界的,正是要通过现代网络的强大功能得以把我们中华民族的民族元素结合到优秀的艺术设计中并展现到世界人民面前。
三、网站的基本构成元素及特点
网站作为一个新的资讯媒体,和我们熟悉的其他媒介如报纸、杂志等在设计上有许多不同之处,网站设计又有其自身是技术与艺术的结合的特色,一方面内容形式的构成元素上更加丰富;另一方面在页面的版式设计上不受纸张和油墨的限制而是受浏览器窗口大小的限制,传统的点线面、平衡、空间的视觉思想在网页设计中依然适用。下面就从这两方面进行简单的概述。
1.网站内容的构成元素
构成元素主要由视觉元素和听觉元素组成,包括:色彩方案、图片、文字、表单、导航系统、动画、音频、背景音乐、视频等。这些视听元素我们用浏览器可以观看,不需要其他外部程序或模块支持。色彩是通过计算机的内置色彩来显示的,图片多以GIF、JPEG或动画的文件格式存在,文字以文本格式出现,这样可尽量缩小网页文件大小,便于提高数据的传送。网站是由相当数量的网页构成的,清晰明确的导航系统可以使浏览者更容易找到想要到达的页面。另外,网站还具有信息的动态更新和即时交互性的特点,留言板、论坛、调查表单、邮件列表等都是加强沟通的有效途径。
2.页面版式设计
网页的版式设计,就是在浏览器的屏幕空间上将视听设计元素有机地结合起来,达到传递信息这一目的的同时,也带来感官上的艺术享受。网页版式设计没有固定的规格尺寸,因而网页的版式设计形式相对于传统媒体还是自由而多样的,但网站的最终结果还是要表明具有一定规范性的诉求关系。因此在设计过程中还要注意以下几点:
首先要做到导航清晰、布局合理、层次分明,页面的链接层次不要太深,尽量让用户用最短的时间找到需要的资料,风格的统一更有助于记忆。其次色彩方面尽量采用调和的色彩系列、重点部分可以用对比较强的色彩,根据和谐、均衡和重点突出的原则,进行色彩搭配组合搭配来构成美观的页面。界面要清新,太满的构图会感觉压抑。
四、优秀中文网站的评价原则
视觉设计本身就是要表达一定的意图和要求,并按照视觉心理规律和形式组织资料。单纯、简洁、明确的表达主题是非常必要的,在强调艺术性的同时,更应该注重通过独特的风格和强烈的视觉冲击力,来鲜明地突出设计主题,让浏览者快速地理解和吸收。一方面通过对网页构成元素进行形式美法则的处理,另一方面,增进对网站表达主题的深入理解。只有两个方面有机地统一,才能实现最佳的主题诉求效果。
首先展现出网站设计的整体艺术风格,它是网站的灵魂所在。通过版式、色彩、图形等方面入手,溶入我们中华民族特有的形态语言,以周密的组织和精确的定位来组织页面的构成元素,通过网页引导浏览者体会你的设计思维,领悟你的艺术感受。
其次应注意的是过分强调“独特的设计风格”而脱离表现主题的网页设计都是空洞无力的。设计者只有将二者有机地统一起来才能体现出网页设计独具的分量和特有的价值。如可口可乐的网站设计,在主页上有几个水滴,鼠标轻按会出现运动的人物形态。从设计形式上拥有良好的诱导力,并能够充分说明它是运动的、是面向年轻人的“饮料”这一表现主题。
在次,过分炫耀技术的网页会冗长而繁重,明确技术是为更好的表达设计主题而服务的,过多的技术特效只能使表达的主题不够清晰,使浏览者思维混乱。
执行单位(甲方):
地址:
电话:传真:
邮箱:邮编:
法人:
联系人:手机:
委托单位(乙方):
地址:
电话:传真:
邮箱:邮编:
法人:
联系人:手机:
一、双方权利义务
1.乙方
A、乙方需制作网站为:、域名、空间M、邮局M
B、乙方对网站的制作要求:
C、乙方需优化推广的网站关键词为:
要求在搜索引擎上通过输入该指定关键词可以迅速查询到本网站。具体要求:相关搜索引擎查询结果的,并保持实现之日起
月;实现结果以搜索引擎搜索约定的关键词的查询结果在指定页出现为准。
D、乙方提出明确的网站制作(推广)要求和与网站制作(推广)有关的材料及图片;以及整个网站的结构规划。
E、乙方有权并有义务及时对甲方制作的半成品和成品提出指导意见。
2.甲方
A、甲方按照乙方提出的制作(推广)要求在合同规定的时间内完成乙方的网站制作(推广)。
B、甲方在网站制作(推广)过程中应协助提醒乙方进行相关资料的收集。
C、甲方对网站进行日常技术支持和基础维护。首年包括次以内文字、图片免费后期维护。
另甲方经乙方授权后可代乙方进行网站备案。(注:网站建成后版权归乙方所有)
二、合同项目
A、甲方向乙方提供上网框架。
B、甲方完整填写整个网站数据库开发。
C、甲方将负责录入该项目的首页、内页动态和相应静态页面的文字图片资料。相应资料的准确性以乙方提供的电子文档为准。
D、甲方对有约定的网站负责相应的优化推广。
三、工作进程与合同金额
1、网页制作完成时间:甲方在合同生效的个工作日内完成首页的设计提交给乙方,按照乙方的意见修改确认后个工作日内完成内页的制作并提交乙方确认。乙方需对网页制作及时确认验收,方能进行下一步工作。
2、合同价目明细表:单位(元)
序号
项目名称
费用
备注
1
网站建设
2
优化推广
3
合计总价
合同总金额元,大写人民币元整。合同签定后三日内乙方先预付%款计元,剩余%款元在完成后三日内
付清,乙方应按时支付费用。备注:
付款方式:银行转帐邮局汇款支票
3、乙方第二年如需继续使用网站,续费标准为:域名费元、空间费元、邮局费元、维护费元,(其它)费元,合计元。
四、验收标准
乙方网站正常访问,不存在坏链接和无法打开的页面,以实现乙方合同约定要求为准。
五、违约责任与争议解决
1、除不可抗力等原因,甲方未按合同约定履行义务的,甲方视乙方损失做部分赔款至全额退款。
2、乙方未按要求提供必需的资料,甲方不承担由此造成的一切后果;乙方未按要求即时付款的,视为违约,甲方已收款项不予退还。
3、双方合作中产生争议,应友好协商解决,协商不成时双方同意将争议提交当地仲裁委仲裁或向法院。
六、保密条款:双方在合作过程中得知的有关双方的保密信息和知识产权在任何时候都不得向第三方透露。
七、合同期限:本合同有效期为年月日至年月日。
注:本合同一式叁份具有同等法律效力!(甲方总部、甲方分公司或办事处、乙方各执一份)
甲方(盖章)乙方(盖章)
关键词:艺术设计基础教育思考展望
一、艺术设计基础教育的目标
在教育体制不断深化改革的社会发展背景下,提倡和巩固艺术设计基础教育是推动艺术设计教育实现长远发展的有力举措,这股力量的作用不容忽视,更不能忽略。艺术设计基础教育的终极目标就是通过有效的教学,充分发挥出专业教学的内在价值,让更多的学生受益,引导他们在教学中掌握更多的专业知识,树立其符合时展潮流的思想意识,打造更为精准的专业能力和实践应用能力,进而全面形成和巩固自身的综合素养。如此,艺术设计教育才能满足我国教育发展形势的迫切要求,才能真正满足学生与家长的愿望,让学生真正成为教育的受益者,这也在很大程度上保证了艺术设计专业发展的正确方向。提倡并巩固艺术设计基础教育,是有效彰显学校整体教育水平的重要途径。可见,重视基础教育,普遍打造学生自身的专业素质和综合能力是实现专业教育长远目标的关键步骤,学生再有平台,基础教育功底过于薄弱,缺乏基本的专业素质,也很难适应教育事业的发展形势。
二、艺术设计基础教育的现实价值
艺术设计教育得到了很多人的青睐,其对于学生素质的提升,对于教师群体的要求,对于学校发展的目标都有着非常严格的要求。究其原因,其彰显出来的现实价值确实得到了很多领域的认可。
(一)重视艺术设计
基础教育是稳固专业教育发展的重要基石艺术设计专业的发展需要制定科学的发展规划,其规划的内容涉及各方面的内容,而且要将规划的内容逐一落实,以保障规划的实效性,使发展目标不至于落空,就必然在基础教育层面上做足文章。基础教育做得牢、做得稳,才能为更高层次的教育提供基石依靠。此外,在重视培养应用型人才的今天,基础教育必然成为艺术设计教育发展规划内容中的重中之重。基础教育坐稳,才能为培养大量应用型人才打好铺垫,院校的品牌效应才能打得更响,其整体教育水平才能自然而然的得以突显,从而获得社会各界的普遍认同,最终也会反作用于专业发展规划,为专业发展规划的落实提供稳定保障和无形的便利,使规划的落实更有效率。因此,重视艺术设计基础教育符合专业教育发展的内在要求。
(二)重视艺术设计
基础教育是提升教师教学质量的动力之源大幅度提升基础教育的质量,必须着力保障院校教师的教学质量,必须重视科学教学管理的推行,以此促使教师对自身教学进行重新的定位,包括教学理念、教学方法、发展核心、管理效果及发展目标等方面的革新与落实。只有充分重视艺术设计基础教育工作,才能真正为提升教师的教学质量找准契机,从而保证教师教学活动的实效性,确保其工作质量按照专业教育发展目标快速迈进。可见,重视艺术设计基础教育无疑为敦促院校提升教师教学活动质量注入了强大的推力。
(三)重视艺术设计
基础教育是提升学生审美意识的绿色通道艺术设计教育需要学生具备一定审美意识,具备了审美意识,学生才能更好的理解和接受这门专业课程,从而找准自己的发展方向。同时,基础教育对于学生正确思想意识的形成,审美意识的提升都具有非常现实的指导性作用。如何在艺术设计教育领域彰显专业的人文特质,往往需要在基础性教育阶段做好充分的功课准备,否则,必然无法适应更好层面的学习,反而会延误专业教育整体效果的实现。可见,重视艺术设计基础教育是在为学生树立健康意识、审美意识做好铺路工作,以保障预期的人文性教育成果。
三、艺术设计基础教育的内涵
艺术设计专业课程融入了艺术知识和科技知识,二者的有机结合为艺术设计课程的设置提供了空间。因此,重视艺术设计的基础性教育,必然无法绕开视野、思维意识及知识技能三个方面的内容,充分认知这几个方面的内容,才能真正做好艺术设计基础教育,为提升专业教育水准埋下良好的伏笔。
(一)开阔视野的培养
视野,就是学生个人的眼光,也是其选择艺术设计专业学习的一把钥匙。因此,一旦学生选择了艺术设计这个专业教育平台,老师必须做好充分的准备,为开阔学生的视野做足文章。毕竟,视野的开阔程度对于学生未来的学习及发展都有着非常重要的指引作用。艺术设计基础知识,主要囊括了艺术、科学、人文等三个方面的内容。若想为学生开阔视野,增强他们的基础知识,老师必然要具备深厚的基础知识功底,如此才能将应传授给学生的知识传授给学生,使学生的知识框架符合时展的需要,符合素质教育的形势需要。老师可以在讲解艺术设计基础知识的过程中,穿插一些其他艺术门类的知识,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好奇心,从而让学生的眼光足够长远。比如,老师可以将中国画的相关内容融入艺术设计基础课程当中,让学生在讲解中感受我国传统文化的存在和独特的魅力,老师也可以将自己创作绘画的过程与学生进行分享,和学生在绘画经验上进行交流沟通,是艺术设计基础知识更加丰富。此外,学生视野的开阔程度不能单单依靠老师,老师也要鼓励学生利用课余时间,不断学习其他相关知识,使自己的知识构架更加饱满。
(二)意识培养
在艺术设计基础教育环节,我们同样需要培训学生的相关意识,这些意识应当具备自觉性、针对性,而不能带有盲目性,否则,必然会干扰专业意识的树立。
1.人本主义思想
人本主义思想的核心是在艺术设计基础教育过程中强调以人为本,需要照顾到人的实际需要,满足人的内在需要和主观愿望,不能过于功利性,否则,艺术设计基础教育就会偏离发展的正确轨道。在艺术设计过程中,必然会触及各种利益,比如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眼前利益与长远利益,我们必须立足现实,坚持以人为本的思想,平衡好各种利益之间的关系。
2.艺术审美意识
艺术设计本身就是一种创作活动,其必然要求学生在接受教育的过程中具备一定的审美意识,否则,学生便无法判别艺术设计作品的好与坏,无法对其进行鉴赏,不能及时发现瑕疵。审美意识能够使学生在审美过程中得到美的享受,得到情趣和品味的享受。因此,艺术设计专业的学生有可能在未来成为一名专业的设计师,其具备良好的审美能力是必然的要求。那么,学生必须要有创新精神,学会对艺术设计作品进行鉴赏,提出合理的质疑,努力提升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因此,艺术设计基础课程中就要尽早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为更高层次的专业课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知识技能的培养
知识技能为学生开阔视野指引了方向,也为意识培养奠定了基础。艺术设计基础教育主要培养学生两个方面的能力:一是设计造型能力,包括雕刻、绘画、计算机辅助设计等;二是沟通表达能力,包括语言文字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
1.设计造型能力
在设计造型方面,学生要学会从传统绘画艺术中汲取营养,将传统文化特色体现在设计造型中,毕竟,设计造型是一种艺术创作活动,其注重给人带去美的享受,我们必须借助适合的方法经验来加以创作,不能过于偏重科学标准加以衡量,毕竟,设计造型是一种主观的艺术表现形式,一旦过于看重科学标准,就会使作品显得过于呆滞,缺乏灵性。当然,设计造型也不能置科学而不顾,不能有所偏重失衡,否则缺乏科学的衡量,作品也会丧失被评判鉴赏的可能性。设计造型过程中,应当把审美意识与科学价值有机的结合起来,在二者的共同作用下创造出更好的作品。
2.沟通表达能力
艺术设计作为一种创作活动,不应处于封闭的状态,而是应当接触自然,接触生活,在与自然、生活的接触中激发灵感,固定灵感,进而才能创作出好的作品。换句话说,良好的沟通能力是赋予艺术设计作品语言的重要途径,让作品说话,必须注重创作者的沟通表达能力,一款会说话会表达的作品才能赢得人们的喜欢和青睐。四、对艺术设计基础教育的展望艺术设计基础教育的价值不言而喻,其内容也十分丰富。因此,我们在未来的基础教育活动中应当针对当前的形势做出应有的转变和努力,是基础教育水平按照预期的教育计划得以全面体现。
(一)打造学生双重能力,避免能力有所失衡
首先,老师应到站在一定的高度来看待艺术设计基础教育的重要性,并结合现有的社会经济发展形势,针对学生的特点及意识设计专业的特点来制定较为科学可行的教学计划,从而保证自身的教学过程更加流畅。其次,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当注重学生设计造型能力与沟通交际能力的双重培养,不能顾此失彼,否则,学生的专业能力必然出现失衡的现象。老师可以让学生的理论知识定期的在实践环节实现运用。这样,能够促使学生加深理论知识的印象,同时确保了实践教学的效果。
(二)将课堂教学引入开放式,促成学生思维的灵活开放性
高中学校要高度重视师资队伍建设,选择能力强、有高度责任感的教师带领学生,从而保证学生掌握深厚的专业知识,打造优质的专业功底,为未来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同时,老师应当及时认清教育形势改革的步伐及成果,将开放式教学理念灵活的运用到实际教学过程中,通过有效的方法让学生体会到自己成为教学主人的优越感,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比如,老师可以定期将教学内容从课堂搬移到大自然,带领学生在大自然中感受生活的美好气息,在自然中寻找创作灵感,从而不断的激发出学生的学习热情,打造良好的学习环境,转换成未来工作当中的专业能力。
五、结语
艺术设计基础教育对于全面推进专业课的开展具有十分关键的作用。因此,我们必须对基础教育的目标及价值加以明确,并且要熟悉基础教育所包含的内容,将内容时刻落实到现实教学学习过程当中,从而为打造学生的专业能力夯实基础创造条件。
参考文献:
[1]崔育斌.眼界、意识与技能———对艺术设计基础教育的思考及展望[J].深圳大学学报,2003,(02).
[2]王焱.艺术设计基础教育的思考及展望[J].美与时代(上),2014,(04).
[3]何菁.关于大美术环境下艺术设计基础教育的再思考[J].四川水泥,2015,(06).
关键词:民族传统文化;商业化设计;多元化思维
设计是人类特有的一种实践活动,是伴随着人类造物与创形而派生出来的概念。无论是远古时代,还是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的今日,人类要生存和发展,要在自然和社会中获得和谐的生存空间和生活环境,离不开对造物的冥思苦想和实际的造物活动,借此调节主客体之间的关系。
特别是到了21世纪,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工业经济的繁荣,社会从各个方面对设计提出了不同的要求。在全球经济一体化浪潮的推动下,社会生活时时刻刻发生着重大的变化:各种新的思潮和观念影响着现代生活的各个方面。作为上层建筑的设计文化思想领域,也在经济趋同的潮流下,向着文化趋同的方向发展。如何借鉴和发展民族性,地方性的文化传统,以建立多元化的设计思维格局,引起了人们的极大关注和思考,也成为设计界需要面对和思考的一个重要话题。
文化是人类社会历史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总和,具有不可叛逆的传承性。虽然一代代的艺术家与设计师,总是企图摆脱传统文化的阴影,创造属于他们自己的里程碑,但传统文化还是如影相随,到处可见。设计是文化艺术与科学技术结合的产物,也可以看作是艺术同哲学、宗教等一样,都是文化的一个领域,是作为精神存在,以一定的理念为指导原则的精神价值创造的一种形式。历史上各个时期的文化都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设计也同样如此。当代的设计是否也应该这样,使得若干年后,后人看待当代设计时,认识到它体现了文化的演进和发展。
我们都生活在一个民族传统文化构筑的世界里,民族传统文化与“文化传统”或“民族传统”在某种程度上是相同的概念。因为文化总是具有民族性,是人类中某个民族所创造的,同时,民族的特性也较多地集中在文化中。民族传统文化是指一个民族经过长期的历史积淀,而形成的对现实社会仍产生巨大影响的文化特质或文化模式。设计作为一种社会文化活动:一方面设计是创造性的,类似于艺术的活动;另一方面它又是理性的,类似于条理性科学的活动,正因为这种特质,使设计受市场和技术的制约,经历了设计流派的更迭,设计文化的变迁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在市场调节,社会导向的双重制约之下,现代设计始终以“创新”为法宝而完美着生活。
经济的发展,现代技术的提高,设计也在延伸,是否可以把探讨当代设计的着眼点,从设计的客观存在与设计师的主观意识上,转移到把设计本身置于文化领域内,从客观的文化价值形态中进行分析。设计作为和生活息息相关的一种活动,从宏观角度来看,国家一些政治改革,经济发展方面都可称之为设计。微观方面,人们日常生活中的衣食住行都囊括其中。设计是“以人为本”的,其中的人可分2种:主观形态方面的人(即设计师)和客观形态方面的人(即大众群体)。
中国幅员辽阔,各区域的经济文化还存有一定的差异,在一些经济水平落后的地方,设计师在做设计时总会遇到困难,做好一项设计与大众接触时却得不到认可,最终结果是设计被改的面目全非,使得设计师在做设计时索然无味。紧跟着是庸俗不堪的设计,严重污染了文化视野。大众群体认为在接受设计师作品时,往往感到很多地方不尽人意,殊不知自身的文化素质低下。经济发达的地方,由于外来文化的冲击,设计师耳濡目染,带有一点崇洋思想,加之大众群体也有类似思想,一拍即合,经济的地域性差异,设计的这2种影响都对传统文化产生了一定的冲击,形成了恶性循环。
现代文化浪潮夹杂着社会的每一个角落经济的发展,农村人口向城市集中,城乡差别加大,传统工业中,生存的小农经济基础群体和工业商品经济对市场的无情打击,将传统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消费观念和审美观念的变化,从根本上动摇了民族传统文化的基础。高耗薄利导致了民间工艺的萎缩,民族艺人的流失,这一切都在继续。
从价值观的角度上,也同样使得设计师在变。现在说设计圈里能解决民族传统文化与现代商业设计的人就是大师。陈汗民先生在设计王府井饭店的标志时,把传统的中国结与建筑墙壁上的装饰融合起来。看到这个标志时,即有中国的文化情结,又具现代设计特点。靳埭强先生在招贴设计《自在》系列中,运用了水墨技法,融合了现代技术的特殊肌理效果,现代又不失传统。贝律铭先生更是世界公认的建筑大师,他在现代建筑中融入文化情怀,形成了一种共鸣。
设计的成功,本就在于应有“根”、有“意”,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经历了几千年的历史沉淀,深植于每个中华人心中,不管承认与否,它都潜移默化的影响着我们的创作观和审美观。有根有意的设计可以枝繁叶茂,无根无意只是浮萍一叶,昙花一现,经不起时间的雕琢。设计来源于多姿多彩的生活,扎根于几千年的民族传统文化之中。生活和文化是2方不可或缺的必要因素,设计要提高,达到世界水平,就必须依靠民族传统加上现代意念,将2者有机融合。民族文化仍是在创造新时代时不可或缺的智慧源泉,前人创造了昨天的传统文化,我们正在创造着明天的文化。民族传统文化曾经成就了人类文明发展史上一个又一个辉煌,它也必将对人类不可终结的文明发展继续发挥着影响力。当代设计的发展不仅仅是设计师个人的问题,而是需要与大众沟通配合的问题,寻找相同的切入点,即传统文化的介入应该来说,对当代商业化设计具有很强的推动作用,而不是相抵触的。
在现代设计中,在这个物质繁盛的时代,商业的需要似乎成了一切的需要,只要看看周围车站、路边、公交车身,便随处可见色彩斑斓的新形象取代了交流的目光,设计如果仅仅为了造型和金钱而去改变甚至是扭曲设计本来的面目与初衷,很难想象每天生活在繁杂的视觉噪音中的人们会愉快放松吗?设计还能称之为设计吗?如果设计只是为了促销,满足现在大多数商家自私利益的话,那就太埋没设计师的智慧了,设计可以带给人们更多的思想,不仅仅是喧嚣的叫卖和一坛死水般的模式。而是向人们传达一种充满人性的关怀,让设计成为生活的一部分。设计者的初衷应是紧系着交流与沟通,无论是传播者也好,接受者也好,我们共享着的不仅是物质的空间,也同样共享着视觉空间。即使是商业设计也一样承担着一种与社会文化沟通的作用,因为对于设计而言,内容是给定的,必须经过设计者的头脑思绪加工创造,以一种大众都能接受和喜爱的方式传达出去。
在这个过程中,不能片面的把设计看作是商业化的附载体,仅仅与商业挂钩,更应运用一些元素,来体现一种文化,而文化本身就意味着生活。设计的完善是一个时间的过程,在不断探索寻找的过程中也在不断的完善和塑造着自己,体味着各种和谐与矛盾。物性的昭示与束缚,人性的领悟与抗争交织在一起,在摇摆中交错着前行,寻找着光明。
参考文献
关键词:移动网络;基础设施;共建共享;基站传输
Abstract: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mobile network, the major operators in the large-scale construction of mobile network. To build different operators share the situation gradually increased, the base station transmission network planning, power and environment monitoring has put forward higher requirements, especially the power equipment in the "heart" of the location, its running status is more important. The base station transmission power control and base station construction and transformation of the co-construction and sharing of the mobile network.
Key words: mobile network; infrastructure; co-construction and sharing; the base station transmission
中图分类号:TN929.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引言:
移动通信基础设施共建共享已经成为政策性强制要求,做好共建共享工作也是做好自己移动通信网络的一个必要条件。基础设施共建共享的好处是不言而喻的,但在共建共享实施过程中也存在诸多问题,必须妥善加以解决,否则共建共享工作将面临诸多困难而难以实施。当然,各大运营商经过多年的传输网络建设,目前本地传输网络结构已成型,已成为各大运营商的重要业务基础网络,对各大运营商的业务的拓展及安全支撑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1.移动通信基础设施共建共享的必要性
“工信部联通[2008]235 号”文对移动通信基础设施共建共享的必要性做了充分说明,指出要“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要求,节约土地、能源和原材料的消耗,保护自然环境和景观,减少电信重复建设,提高电信基础设施利用率”。
其实除了上述原因,共建共享对提高移动通信网络性能也有帮助。目前各个运营商的基站数量越来越多,基站建设与设站资源、景观、环境等方面的矛盾显得越发突出,基站建设基本处在一个无序的状态,不但造成了资源的巨大浪费,而且各个无线系统之间相互干扰严重,在有些地方甚至出现了不同系统天线对打的情况,造成网络质量下降且难以协调。因此除节约资源外,出于对网络质量的考虑,共建共享也势在必行。各个运营商的无线通信系统共址建设,在设计时可以充分考虑系统间的相互影响,将其负面影响降到最低。
可以说,共建共享可以节约设站资源和社会成本,推动移动通信技术进步,维护移动通信用户、运营商和社会公众的权益,保障移动通信的健康发展。
2.移动通信基础设施共建共享问题分析
移动通信基础设施共建共享是一种全新的操作模式,与以前各个运营商各自为政有很大的不同,需要各个运营商的密切合作。尽管共建共享可以带来巨大的利益,但是毕竟这种操作模式没有经验可以借鉴,必然会在进行过程中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如果不在事前做好充分准备,共建共享不但不能起到应有的作用,而且会有各种相关的问题影响网络建设和网络质量。这里把移动通信基础设施共建共享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几个主要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初步的解决方法和建议。
2.1 技术可行性
技术上可行是共建共享的前提,也是共建共享工作需要解决的最大问题。移动通信基础设施共建共享中可能涉及到的技术问题有以下几方面。
2.1.1 无线系统间的干扰
移动通信的主要问题就是干扰问题,无线系统如果能够共址,就必然需要保证系统间的干扰能够控制在可以接受的范围之内。
无线系统间的干扰主要和基站设备的射频指标有关。因为每种无线系统都有相关国际标准,以及国标、行标规定,因此设备的射频指标很大程度上不受运营商的影响,除非运营商能够在自己的企业标准里对射频指标提出额外的要求,而这必然带来设备研发的难度和设备成本的上升。在同一局址,可用的天线安装空间有限,尤其是杆塔站,天线间的水平隔离距离和垂直隔离距离有限,如何合理安排不同系统天线间的相对位置,保证系统间干扰能够维持在一个较低的水平,需要仔细研究。
而且如果在同一局址无线系统较多,扰系统受到的干扰源就会很多,如何有效衡量多个无线系统的干扰水平,制定合理的隔离度要求,也是一个复杂的问题。尤其是无线系统大于3 个时,其排列组合较多,需要仔细考虑。
2.1.2 资源可用性
根据“工信部联通[2008]235 号”文件,可以共建共享的移动通信基础设施主要有以下几种:
(1)基站设施,包括:铁塔等基站支撑设施、天面、机房、室内分布系统、基站专用的传输配套设施、基站专用的电源配套设施。
(2)传输线路,包括:管道、杆路、光缆。资源足够是基础设施共建共享的必要条件。
2.1.3 解决建议
针对以上分析,解决无线系统间的干扰问题,主要有以下措施:
(1)确定系统间隔离度要求。第一,由于同一系统受到的干扰,其干扰源尽管比较多,其主要的干扰源不会太多,在制定系统间隔离要求时,可以只考虑最强和次强的干扰源,对于其他干扰源可以忽略。第二,可以在制定隔离度要求时留出一定的余量(比如3dB)。
(2)合理安排各个无线系统天线的相对位置,充分利用天面空间,使得系统间隔离度满足要求。无线系统间的隔离度要求必然是有大有小,如果能够合理安排各个系统天线间的相对位置,使得隔离度要求较小的系统天线隔离距离较小,隔离要求最大的系统天线隔离距离最大,就可以保证系统间的干扰水平在一个可以接受的范围内。
(3)针对部分隔离度要求较大的系统,对干扰系统基站射频指标提出附加要求,并体现在企业标准中。从规范标准要求看,有些隔离度要求较大的系统,其频带间隔较大,基站设备射频指标完全可以比规范标准中规定的值做得好而不需要增加太大的代价。所以完全可以把基站的射频指标做得更加严格,并反映在企业标准中,指导设备采购。
对资源可用性问题的解决,主要有以下措施:
(1)对于共建基站,基站设施和传输线路在建站之初就按照共建要求设计;
(2)对于共享基站,要做好基站设施和传输线路的扩容,满足共享的要求。
第三代移动通信(3G)的发展经历了自2009年开始大建设时期后,目前网络基本成型,结构优化的重要性逐步提到前台,而在整个移动通信网络规划中,作为基础网络的传输网络规划,将是影响业务开通、成本高低、网络质量和扩展性的关键因素。因此,3G移动通信网所需传输网络规划和建设在整个3G网络建设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3G网络的建设,共建共享基站主要分与自有2G基站共站及与其他运营商基站共站两种情况,这对本地传输网而言,满足3G共站基站的传输接入需求,关键是在于解决与2G基站共站的网络优化,或近距离基站的传输供给。
3.基站传输接入的解决方案
3.1实施原则
解决3G基站传输接入及网络优化是在保证业务网不间断业务应用和不断发展的前提下进行的,因此,解决3G基站传输接入时应坚持以下原则:
3.1.1坚持走解决3G基站传输接入建设和网络优化相结合的原则;
3.1.2应在保障在运营电路的安全性和新业务的正常接入运营下,完成网络的优化;
3.1.3充分分析和利用现有资源,挖掘现网潜力,动用一切资源解决网络优化问题;
3.1.4充分分析中远期业务的流量、流向,完善和优化网络结构、通路组织;以全局的角度、全网的高度进行传输网络优化,确保传输网络发展的连续性;
3.1.5传输网核心层和汇聚层设备、光缆的优化思路应该是层次清晰、结构合理,安全可靠;
3.1.6应注意节约投资和充分发挥资金效率的原则,根据实际情况充分利用管道和光缆等基础资源。
4.动力监控改造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4.1改造建设流程的不完善
共站站点改造中,由于涉及不同的部门,甚或不同的运营商,在动力监控建设流程、管理等方面未做好充分的沟通及协作要求,导致建设开展不顺利。
4.2站点寻点困难
建设中涉及的部分共站站点,由于其原资产是归属于其它运营商,其地理位置信息未能及时做好统一管理,对站点寻找带来了较大的困难。
4.3站点进出问题
共站站点机房资产属于其它运营商,机房进出由其它运营商统一管理,其钥匙或门禁卡仍需在其它运营商进行借领,对建设开展带来了一定的影响。
4.4上传资源需求问题
各站点动力监控设备均需要不同类型的资源进行上传(如2M、IP、光纤等等),但在较多站点中所需的上传资源不属于本运营商或不具备传输端口,这就对建设进行带来一定的影响。
4.5设备资产管理问题
在原有站点新建的动力监控设备资产管理方面,由于涉及到不同的其它运营商,机房空间占用较难协调,其后期的维护管理亦存在一定的疑难问题。
5.结语
不论是出于节约资源、节省投资的考虑,还是出于保证网络质量的考虑,移动通信基础设施的共建共享工作都有必要进行。而且移动网络基站对各大运营商的业务的拓展及安全支撑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而共站站点的传输接入、动力监控改造建设工程涉及不同部门、不同运营商、协调量大、工序复杂,动力监控改造均是对在网设备进行监控改造建设,施工过程对网络其它设备存在一定影响。
参考文献
内容摘要:本文论述了构建网上运输交易系统的必然性、可行性以及应考虑的问题。文章最后阐述了网上运输交易系统将会触发“4流3平台”发展的设想,从而推动供应链功能再造。
关键词:网上运输交易系统 安全性第四方物流 4流3平台 供应链再造
在我国目前状况下,共同物流和独立物流共存。独立物流普遍存在于资金、技术和人才力量雄厚且规模较大的企业中。而共同物流则普遍存在于中小规模的企业。主要由于:一是建立自己独立的物流系统需要较雄厚的资金、人员和技术实力,且独立物流是为大批量物流而建立的;二是我国共同物流的规则还不统一、不完善,软硬件设施及其监督体系和其他相关保障措施没有很好地建立起来,其安全性、快捷性常常达不到货主和消费者的要求。
共同物流的主要特征是:第三方物流或第四方物流;共同配送;联合运输;物流中心。第三方物流或第四方物流是指由厂商和批发商以外的公司承担物流业务。共同配送是指运输线路重叠的货物进行搭配运输。联合运输是指对货物进行分阶段的涉及运输工具转换的运输。物流中心是指建立区域性集散中心。以上措施都是为了提高运输质量、减少运输成本、满足货主和消费者的要求。共同物流的发展,是提升运输系统资源整合的水平和运输供需信息共享的程度的过程,也是运输服务业自身充分市场化、充分自由竞争的过程。如同商品(实物)交易向着网上交易方向发展一样,物流业的充分发展,必然推动运输行业向着网上运输交易方向发展。
网上运输交易的特点
网上运输交易是指在网上运输服务供求信息,在网上进行竞标和签定运输服务合同,通过网上跟踪运输阶段、交割货物、传送及时信息以及实现网上费用支付。它即包含共同物流的特点,也包含电子商务的主要特点。
网上运输交易系统是以互联网为依托建立信息传输、信息交流和信息共享的网络平台,它连接数量庞大的系统用户,包括制造商、物流中心、运输业者以及第四方物流。它是连接众多用户自身信息系统的神经中枢,使用户信息有条件地被公开、被利用、被查询。所以它的信息含量大,覆盖地域广,涉及行业多、用户广。它包括复合运输的网上交易,所以会涉及多阶段的网上交易、多阶段的货物安全控制和远距离的信息跟踪与交流。这涉及到复合运输的网上交易,其安全因素尤其突出。这也制约了网上运输交易的发展。
网上运输交易系统的应用必然伴随着第四方物流的兴起。网上运输交易系统的建立是为了使运输资源(货物)、运输工具和其他物流设施进行市场化的、最有效应的搭配整合;网上运输交易系统仅仅提供了一个对此进行交易的平台,而真正专业化地、独立地从事搭配整合这一中介服务的就是第四方物流(The fourth-part Logistics,简称4PL)。第四方物流的培育与发展状况,直接决定着网上运输交易的水平。第四方物流承担着重要的职责,包括:运输资源的整合、运输业务的承揽、运输过程的监督、运输结果的承担以及相关法律事务的咨询处理等等。它的出现能够满足共同配送和联合运输,同时也是提高物流柔性化、市场化的一个有效途径,是缓冲制造者与运输业者的一个业务中介和责任中介。它的发展进一步完善和优化了物流供应链。网上运输交易系统的示意图如图1所示。
建立网上运输交易系统的必然性
(一)以敏捷制造为核心的企业环境、买方市场的形成和个性化需求的发展
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出现了消费者价值的多元化以及生活方式多元化的趋向,其结果是消费开始向个性化和多样化方向发展。人们不再侧重购买为满足需求规模而大量生产的商品,在是在重视商品质量和体现自己生活方式的基础上,购买具有差别化的商品。为了适应这种变化,产品就会向多品种、少批量、零库存方面发展。这必然要求运输形成高频率、快速度、广地域且单次小运量、多品种的特点,而这个特点最适合采用配送和复合运输的方式运输。面临这样的复杂形式,世界物流服务趋向如下几个特点。第一,物流服务要求满足更远距离,即市场统一化的要求;第二,物流服务需求的动态化日益增加、前置期逐渐变短的特征越来越明显;第三,物流服务的角色发生了转变,第三方物流、第四方物流均已出现,物流外包专业化和功能化是必然趋势。
(二)联合运输中要求运输工具的转换和衔接
在联合运输中要求各个货运公司、货主和收货人之间事先达成协议,在运输中进行有效的配合,包括货物的地点、时间、质量以及安全进行即时的监控,货物在中途的存储、运输工具的转换都要求各方进行信息交流和网上授权。以上功能只有在互联网条件下才能实现。
(三)健康的货运行业要求自由竞争的价格和效率体系
为了培育健康的货运行业,要求自由竞争的价格和效率体系。这也必须在自由公开的网络交易系统下才可以实现。使运输与储存、流通加工进一步专业化分工,有利于各功能的专业化发展,培养运输专业化。同时使各运输部门之间以质量和服务进行公平竞争,减少依赖,提高市场透明度。
(四)为避免运输工具返回时空载要求建立网上运输交易系统
为避免运输工具返回时空载,打破区域性限制,也要求建立网上运输交易系统。在我国,物流企业绝大多数是中小企业,而这些企业都是以当地业务为主,属于地方企业。当运送范围超过了它通常的营业区域,在运送货物到达目的地之后回程时,往往找不到要发往本地区的货物而空车返回。这样对企业来说,会增加成本,减少利润;对社会来说,则会造成资源的浪费。而当运输业务集中出现时,往往又会超出(中小)企业的运输能力,这时就需要其他企业的支援,否则会降低顾客服务水平,造成机会损失,因此需要把零散的中小物流运输企业组织起来建立一个向这些企业提供和交流求车和求货信息的系统。
(五)有效地搭配三级运输来减少运输成本
三级运输是指:一是都市内物流,主要的和最经济的运输工具是中小型货车,目的是缓和交通阻塞、提高汽车装载效率、提高物流服务质量、减轻环境负荷,在发展方向上主要是建立道路交通的畅通机制(物流共同配送、交通需求管理)以及货车的自营转换(提高装载率)。二是地域间物流,主要的和经济的运输工具是大型货车、火车、船和飞机等。目的是通过多种方式完善海陆空运输的竞争条件,实现复合联合运输以及减轻环境负荷,在措施上主要是促进内航河(海)运和铁路货运;道路、范围物流中心的建设;货车规制缓和等。第三部分是国际物流,主要是海运和空运。目标是缩减国际物流的时间和成本,纠正内外价格差,改善产业地域竞争力。主要措施是国际中枢、中心港湾据点的整顿、设立;进出口手续、港湾手续的信息化等。
为了实现上述目标,就要完善远距离网上运输交易系统。我国现在在三级运输方面运输工具的搭配并不是很合理。其中尤其是地域间的运输。地域间的运输中就成本和安全性来讲最好的应是铁路和海(河)运输。由于三级运输会存在转运,很多公司对在此过程中能否保持货物的安全完好、服务效率和运输速度存在质疑,并没有采用分级运输,而是直运。这势必造成了资源的浪费和运输成本的提高,对交通设施和环境也形成一定的压力。建立网上运输交易系统,能够以饱和信息指引市场运作,指导运输工具在不同地区及不同种类间的合理搭配,来为完善运输体系,建立柔性运输搭好基础。
(六)货运行业是目标明确的服务业最适用网上交易
目前涉及的网上交易大都是物的交易,很少涉及服务交易。因为物的交易标的明确,国家标准体系比较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已经建立。而服务交易相对来说标的质量及标准不易把握,因人而异,难以形成统一认可的标准,相关的国家标准体系和法律都不完善,因此限定了服务业的网上交易。而对货运业来说,其标的则是比较明确的,标准也是统一的,即:时间、地点、收货人、发货人(货主)、运输人、货运量、质量(保证货物不破损、不丢失、不失效)等。货运质量标准的统一使货运业的网上交易成为可能。
我国建立网上运输交易系统的可行性
(一)计算机及网络技术的发展
传输信息系统(EDI)、终端信息系统(POS)、电子定货系统(EOS)、电子支付系统(EFT)、传送预先发货清单(ASN),以及其他电子商务技术为建立和维护网上运输交易软件系统提供参考,在这些技术的基础上经过进一步的整合和改进可以形成可靠实用的网上运输交易软件系统。
(二)全国性法规及统一性行业组织
全国性法规及统一性行业组织的建立对网上运输交易进行规范和监督,使各地区按统一规则参与和使用网上运输交易系统,统一权责赏罚,维护网上交易的权威性。
(三)全国交通状况的改善
例如高规格干线道路、地域高规格道路、城市市内道路、通往港湾机场道路的建设;主要干线铁路运输力的增强;中枢、中心国际港湾的设置;大都市圈物流中心、空港建设。这些交通基础设施的增强提高了运输能力、速度及安全性,为实现物流的共同配送、复合运输以及第三方(以至于第四方)物流打下了基础。
(四)区域性物流中心体系的形成
我国目前已经初步形成了以大城市为依托、服务于城市群的全国区域性物流中心网络。各个物流中心的设施日渐现代化,功能也日趋完善,进出货物、质量检验、保管装卸作业、备货分拣作业以及信息传输的效率、质量和安全性有了很大提高,基本上符合作为货物配送和复合运输的中转地、作业地和集散地的要求。
(五)运输公司自主经营和技术设备的提高
经过多年的市场培育,已经形成了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由竞争的运输行业,运输公司的技术、设备和管理也有了很大提高,为其参与网上交易竞争提供了物质基础和机制保障。
(六)商品技术性标准、质量标准和全国统一认证体系的建立
例如商品商标、质量认证、商品识别码(UPC)、用扫描读取机读取包装箱上的物流条形码(SCM)以及集装箱的标准化等技术的成功应用,为统一质量标准、识别货物、辨别质量、加速货物流转、保证货物安全以及核实责任事实提供保证。
(七)保险法、合同法和相关配套法规的建立
我国保险法、合同法以及相关法规的建立和完善为网上运输交易系统的合法性以及权利和责任提供了法律上的依据,为网上运输交易系统的完善和发展奠定法律基础。
建立网上运输交易系统应重点考虑的问题
(一)网上运输交易系统的启动是一项综合工程
网上运输交易系统的启动是一项综合工程,涉及很多行业、部门和地区。它要求各个环节和要素运作良好、配合默契;有一个要素失灵将会打断整个服务链条,造成交易的失败。因此各要素、各环节的监督体系要严密科学;当出现局部失灵时要有快速有效的补救体系;甚至当出现运输服务失败(如货物丢失、严重损坏等)时要有相关的有效处理机制。因此,文章认为建立行之有效的网上运输交易服务系统,要考虑的重点问题有:货物安全问题;各环节的货物识别和质量认证问题;各环节的时间因素;信息及时传递及信息安全问题;运输失败事后处理问题。
(二)建立先进的电子数据交换系统(EDI)
要建立稳定、安全、可靠的运输服务网上交易平台,必须有先进的电子数据交换系统(EDI)。不同的行业有不同的EDI标准。在美国食品行业,根据商品通用码UCC确定了食品行业的EDI标准。由于运输行业不仅要有自身的服务标准,还要涉及所运输的商品,所以要借鉴并应用商品的标准。要建立基于网络平台的货物标准、时间标准、物流中心分区标准、物流设施标准等。
网上运输交易系统作为连接制造商、运输业者、物流中心、批发商或消费者的中枢神经,它的建立模式是需要考虑的问题。作为连接全国各地运输服务需求信息的平台,它最好是建立一个覆盖全区域的统一的具有强大信息容量的网络。这个网络的建设者、管理者和维护者应该具有以下特点:拥有高度发达的电子信息系统;对相关行业有足够了解;拥有企业的高度信任;具有引导行业发展和评判运输业者行为乃至足以规范运输行业的权威性。最符合这一要求的应该是行业协会。当然,在政府和行业协会监督和指导下的专业网络公司也可以承担这一重任。作为任何一个物流中心、运输企业、第四方物流或者制造企业都很难担此重任。因为它同电子商务平台一样,需要专门的人员、技术和设备 ,具有很强的专业性。
(三)物流运输企业要取得利用网上运输平台的资格
物流运输企业要取得利用网上运输平台的资格,考虑货物运输安全问题和与其他相关部门的信息沟通因素,需要通过其资格认证。条件是:资本充足,有承担责任的能力;设备、技术、人员素质和管理水平达到要求,具有承接并完成运输业务的实力;资信记录良好,能够守合同、重信用;自愿接受行业监督部门的指导、监督和检查。
作为第三方物流的运输企业,经营效率的高低直接影响到整个供应链的经营效果。因此为了满足顾客的需要,为了在激烈的竞争中获得竞争优势,为了提高整个供应链的经营效果,许多企业从战略高度出发,建立了自己的战略信息系统(SIS)、应用货物跟踪系统、运输车辆运行管理系统等物流信息管理系统,来提高企业的经营效率。而这些信息系统正是与网上运输交易平台进行链接所需要的。通过将运输企业自己的信息系统与网上交易平台进行嫁接,能够完成信息交流和业务监督。这也是运输企业在自身信息化方面必须具备的准入条件。
网上运输交易系统的展望
网上运输交易系统的建立,必将触发“4流3平台”设想。具体为:将加深商业交易中的商流、物流、运输流及信息流等“4流”的专业化分工;并在“商务交易平台”、“物流服务平台”之外再提出“运输交易平台”,作为信息流的第三种平台模式。这样,“3平台”就成为为商流、物流、运输流的横向交易衔接。三个平台象铰链一样,促进各流间的“支撑性增强,制约性减弱”及“专业性增强,捆绑性减弱”,从而保证商流、物流及运输流各自的独立性及之间的动态耦合,在此基础上实现商业流程结构的重构及供应链功能的再造,体现低碳经济及可持续发展的要求。
在“4流3平台”设想中(见图2),目前已经完成了商流、物流、信息流的分离,并出现了“商务交易平台”和“物流服务平台”。 因此“4流3平台”设想可谓“万事具备,只欠东风”,而网上运输系统的建立就是“东风”。 它以运输业者为视角,基于充分信息和自由竞争追求经济学中的效应最优,可谓为“4流”分离释放了最后的“自由项”。
“4流3平台”设想中的供应链功能再造如下:商流:商流表现为商品所有权让渡和转移的轨迹,伴随着与物权有关的权利义务的更新,追求的是商品的升值、买卖的价差、生产或消费的需求满足。除了终端环节商流与物流指向对象一致外,其他环节的商流与物流是可以分离的。这一分离有利于各自建立最优规则、追求最优效应。物流:物流以供应链网络的整合、供应链流程的规划、供应链要素的协调及供应链运营的管理为手段,来协同并操作实物流的时空轨迹,并从供应链优化中实现商业利润。“4流3平台”下会形成全国范围的物流联盟,它以协作和信息共享为主要特征,来支持宽区域的供应链的构建并满足终端商流需求指向。运输流:运输流以运输业者利益为独立视角,在满足物流要求中追求运输的效益最优,实现商业利润。基于运输与物流的经营主体、价值基础及运营规则不同,两者最终会趋于分离。此分离将以“网上运输交易系统”的构建为触媒。信息流:信息流以专业经营信息平台,从事信息优化、信息整合等信息服务为手段,以信息网络、信息共享、信息认证、信息安全为特征,以实现商流、物流、运输流之间功能链接为职责,来提升供应链的效率,获取商业利润。
基于信息流的链接对象不同,信息流可分为三个信息平台:商务交易平台、物流服务平台和运输交易平台。三个信息平台的功能如下:商务交易平台:该平台作为商业流程结构的始端,服务各商务交易,直接导致商流的产生。物流服务平台:该平台链接商流和物流,成为两者联系和转换的节点,是商业流程结构中的第二个信息平台。运输交易平台:该平台链接物流和运输流,成为两者联系和转换的节点,是商业流程结构中最末段的信息平台。它的构建标志完整商业流程结构的形成,也标志着供应链功能再造的完成。
参考文献:
1.黎浩东,何世伟,纪嘉伦.优化铁路运输产品,促进海铁联合运输发展[J].铁道货运,2010(1)
2.严文宪.关于建设公路货物运输交易市场的思考[J].运输市场,1997(11)
【关键词】电网谐波 危害 抑制技术
随着科技进步和技术创新,天然气工艺流程中的电子设备集成度也逐步变高,相应的对电网质量的要求也变得更高,电动执行机构、站控机、PLC控制系统、电驱压缩机等精密生产设备很容易受外界电磁场干扰影响,导致控制单元损坏或失灵,致使设备无法正常运行,为企业带来巨大经济损失。例如,2007年西气东输枣庄分输站输气工艺流程中的电动执行机构频繁出现报警,导致阀门误动作或不动作,经现场测试,其结果表明就是电网中谐波频次高所致
1 影响天然气站场设备的电网谐波的产生
谐波是指电流中所含有的频率为基波的整数倍的电量,一般是指对周期性的非正弦电量进行傅里叶级数分解,其余大于基波频率的电流产生的电量。
电源本身谐波的产生一部分是由于设备制造工艺的问题,致使电枢表面的磁感应强度分布稍偏离正弦波,因此,产生的感应电动势也会偏离正弦电动势,即所产生的电流稍偏离正弦电流。
谐波的产生很大一部分是由于非线性负载设备所致。当电流流经负载时,与所加电压不呈线性关系;就形成了非正弦电流,即产生了谐波。 在非线性负载中,下面的一些设备都能产生谐波
1.1 变频装置
变频器是天然气增压站场中电驱压缩机运行的主要设备,主要负责电驱压缩机组电机转速的调控和电机的启停。变频器在运行过程中,使用电子器件的关断对输入电源进行整流和逆变,整流和逆变的过程中,会在输入输出回路产生变频器高次谐波,对供电系统、负载及其他邻近电气设备产生干扰。
1.2 电弧炉
电弧炉在工作过程中会产生高次谐波,工作过程分为熔化期、氧化期、还原期三个阶段,而电弧炉的工作过程就是电弧频繁的拉断和提升,导致各相电流的不平衡、电压畸变,产生2―7次谐波,对容量小的电网和周围的用电设备会产生严重的干扰。如枣庄输气站工艺控制设备正是附近一家冶炼铁厂生产所致谐波污染电网。
1.3 开关电源
开关电源产生的谐波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开关电源中普遍采用的电容滤波型桥式整流电路造成的输入电流波形畸变;二是电源电路中的开关器件及感性负载工作于15kHz以上的高频开关状态而产生的尖峰脉冲。
1.4 变压器
变压器产生谐波一方面是与变压器的设计有关,另一方面是变压器运行时,铁芯磁通发生变化,达到饱和后,流过铁芯绕组回路的励磁电流发生畸变而产生谐波,所产生的谐波成份以3次谐波为主。
2 谐波对天然气站场设备的危害
2.1 增加了设备功率损耗、电能损耗,降低设备使用寿命
谐波电流流过线路或设备时,会使供电线路或设备有效电阻增加,导致供电线路或设备发热,降低设备的使用寿命,增加了设备的功率损耗、电能损耗。
2.2 谐波会影响站场中电动执行机构、循环泵、电驱压缩机中电机的利用率和效率
国际上建议在持续工作的条件下的电动机承受的负序电压不宜超过额定电压的2%。如果在额定出力下,电动机所承受的负序电压为3%的额定电压时,将使电动机的绝缘寿命降低50%。谐波所产生脉冲转矩,还可能使电机转轴发生扭曲振动。并使叶片产生疲劳循环,影响天然气压缩机组或其他旋转设备的正常工作。
2.3 影响或干扰天然气站场测量仪表精度、SCADA控制系统及通讯系统工作
电网中流过设备的3、5、7、11奇次低频谐波电流,通过磁场耦合产生干扰电压,导致二次测量仪表,如压力变送器、流量计算机计量数值精准度,使PLC可编程控制器及智能控制器误动作或不动作,降低通讯设备工作质量,对通讯系统产生严重影响。
2.4 影响继电保护和自动装置误动作
由于保护装置的整定值一般比较小、灵敏度高,电网中的谐波会使电压、电流发生畸变,使电压、电流突然的升高或降低,导致压气站中变电站的主变复合电压启动过电流保护装置误动作,以及站场中各种型号的继电保护装置、高频保护、自动保护装置等发生误动作。
2.5 谐波会使设备内部元件出现过热
谐波会使设备内部元件出现过热,使数据处理及控制系统出现错误,导致设备误动作或不动作。
3 谐波抑制措施
3.1 合理设计、规划设备用电
通常,测量、控制装置启动时电压比较平稳,而动力装置的启动时电压波动大,如果不进行合理规划设计,就会影响干扰测量、控制装置。因此在设计、规划设备用电时,应对干扰大的动力装置与测控装置相互隔离,或采取不同相线供电的方法,可以使通过电源线的干扰大大降低。
3.2 加装滤波装置
滤波装置分为有源滤波和无源滤波两种。无源滤波就是采用由电容、电抗和电阻组成的无源元件滤波装置来减轻谐波对电气设备的危害,防止谐波电流的窜入,来减少谐波对站场设备的影响,。另一种方法是加装有源滤波装置设备,使用现代电力电子技术实时监测线路中谐波,然后经电流运算生成与谐波电流幅值相等、极性相反的补偿电流消除产生谐波。
总之,防治电源谐波,一方面要提高设备的制造工艺,从源头上限制谐波的产生。另一方面还要设法提高设备自身的抗谐波干扰的能力,改善谐波保护性能,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天然气站场的正常生产。
参考文献
关键词:电子商务多媒体技术艺术设计
计算机多媒体技术指计算机交互综合处理文本、图形、图像、声音、视频等多种媒体信息,使多种信息建立逻辑联系,集成为一个具体有交互性的系统。企业通过建立电子商务网站,实现“企业——个人”、“企业——企业”、“企业——政府”的快速信息交流,达到宣传企业、树立企业良好形象的目的。中国网民人数量近亿,企业为了争夺这个潜力巨大的市场,为了吸引网民的眼球,在商务网站中运用了大量多媒体技术。利用多媒体技术可以制作生动、有趣的网页,使得Internet上的浏览者会一再光临您的网站而留连忘返。到目前为止,在Internet上所能使用的多媒体可以说越来越广泛,从简单的GIF动画,3DVRML动画,广播站到电影文件几乎都可搬上Internet。网页设计的趋势越来越接近于一门艺术而不仅仅是一项技术。网页的艺术设计是艺术与技术的高度统一,正日益被网站建设者所注重。
1.视觉媒体。视觉媒体包括文字、图形、图片等,它是构成网页的基本元素。由于受到计算机屏幕尺寸的限制,文字与图片的布局要做到清晰明确、有主次。通过相应的编辑与制作软件可以使这些元素有机的结合,在多媒体中使用文本信息,其表述要精确、简洁、有力,过长的文字会使人失去阅读兴趣;对于简单图像,尽可能用矢量图形,其占用空间小。主要用于线型的图画、美术字、统计表的制作。对于色彩丰富包含复杂细节的绘画则使用位图文件。
2.听觉媒体。与网站主题相呼应的清新、悦耳的音乐,可心提高浏览者的观看兴趣,延长其在网站的停留时间,从而使更多的网站信息输送给网民。目前网上流行的音频文件主有MID、WAV、RM、MP3等格式。以前必须先将这段音乐或电影下载回本地机器,然后使用相应的程序来播放,由于音频或视频文件都比较大,需要较长的下载时间。流(stream)技术出现以后,网页设计者充分、巧妙地应用此技术,让浏览者在下载过程中就可以欣赏这段音乐增强了页面传播信息的表现力和感染力。
3.视听媒体。数字化的视频信息有利于存储、重放、特殊处理及高速传输,在多媒体信息中,它是最新和最有魅力的一种。网上流行的视频文件主有FLASH、VMW、ASF、RM、AVI、MPG等格式。
4.交互媒体。在Web环境下,人们不再是一个传统媒体方式的被动接受者,而是以一个主动参与者的身份加入到信息的加工处理和之中。利用ActiveXControl、VBScript、JAVA、FLSH等技术,网页设计人员根据网站各个阶段的经营目标,配合网站不同时期的经营策略,以及用户的反馈信息,经常地对网页进行调整和修改。
二、运用多媒体技术提高网页艺术性
网页艺术设计包含视听元素与版式设计两项内容;以主题鲜明、形式与内容相统
一、强调整体为设计原则;多媒体具有交互性与持续性、多维性、综合性、版式的不可控性、艺术与技术结合的紧密性五个特点。由于多媒体自身的互动性、娱乐性,有创意的设计,自然会吸引浏览者的眼球。1.网页艺术设计与网站主题的关系。视觉设计表达的是一定的意图和要求,有明确的主题,并按照视觉心理规律和形式将主题主动地传达给观赏者。诉求的目的,是使主题在适当的环境里被人们即时地理解和接受,以满足人们的实用和需求,这就要求视觉设计不但要单纯、简练、清晰和精确,而且在强调艺术性的同时,更应该注重通过独特的风格和强烈的视觉冲击力,来鲜明地突出设计主题。设计是为主题服务的,设计是艺术和技术结合的产物,就是说,即要“美”,又要实现“功能”。在商务网站设计中,完成“功能”是艺术设计的最终目的,“美”是为“功能”服务的。如果在设计时只有“美”而没有“功能”,则失去了商务网站存在的意义。
2.多媒体技术与艺术设计的结合。任何设计都有一定的内容和形式。内容是构成设计的一切内在要素的总和,是设计存在的基础,被称为“设计的灵魂”;形式是构成内容诸要素的内部结构或内容的外部表现方式。设计的内容就是指它的主题、形象、题材等要素的总和,形式就是它的结构、风格或设计语言等表现方式。内容决定形式,形式反作用于内容。一个优秀的设计必定是形式对内容的完美表现。商务网站在建设时,要明确企业网站的内容,确定采用什么样的形式,从而明确主题,利用多媒体技术围绕它们展开设计。例如,设计类的个人站点与商业站点性质不同,目的也不同,所以评论的标准也不同。它的主题只有一个,就是美。而将音频、视觉完美融合的多媒体动画和影片能体现主题,清晰地传达出来这个站点的信息,表现了网站的艺术风格和别出心裁。一个好的多媒体网站设计不仅能吸引顾客的注意,而且能表达出这个产品或者服务的实质。为了能留住顾客,应该确定要有“跳跃信息”的连接。可以这样说,融合多媒体的网站设计就是网站信息加上图形、动画和声音等的一个集合。对于商务网站,要利用多媒体技术的优势,形象、具体、全方位地展现自己的商品与服务,这是传统、单一媒体无法实现的。
网络技术与艺术创意的紧密结合,使网页的艺术设计由平面设计扩展到立体设计,由纯粹的视觉艺术扩展到空间听觉艺术,网页效果不再近似于书籍或报刊杂志等印刷媒体,而更接近于电影或电视的观赏效果。技术发展促进了技术与艺术的紧密结合,把浏览者带入一个真正的虚拟世界。
随着多媒体技术的不断发展,网络传输速度的不断提高,艺术性受技术的限制不断减低。艺术与技术会更好的结合,商务网站因多媒体技术的大量应用而独具魅力和眩目,但它的首要功能是作为交流的一个工具,一个平台;更确切地说它是一个用户与网站一个交互的界面。多媒体技术与艺术的紧密结合在网页艺术设计中的优势非常明显,而它们的发展将推动网站提升到更高的层次和高度,会给公司企业的文化宣传、产品介绍、销售渠道带来更多的好处。而多媒体技术在网站上的应用也必将成为未来的发展方向,有着很广阔的前景。
参考文献:
[1]刘光然:多媒体技术与应用.人民邮电出版社,2005.09
关键词:网站;艺术;网页设计;元素
中图分类号:TP39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3044(2008)24-1307-02
The Homepage Art at the Beginning of Design Searches
KUANG Peng
(The E-government Affairs Network Management Center of Longling Country, Longling 678300,China)
Abstract: Follows the web cam troop's unceasing strength, the homepage artistic design is being paid great attention to day by day by the website constructors. carry on the homepage art design with other artistic design form the comparison, attempts from the homepage art design content, the principle and the characteristic and so on three aspects, Carries on the preliminary induction summary and the theory discussion to this new artistic design domain. In has been clear about the homepage art design and in the website subject relations foundation, proposed Beautiful and the function all are for express website subject this viewpoint well.
Key words: website; art; homepage design; element
1 引言
网页艺术设计是伴随着计算机互联网络的发展而形成的视听设计新课题,是网页设计者以所处时代所能获取的技术和艺术经验为基础,依照设计目的和要求自觉地对网页的构成元素进行艺术规划的创造性思维活动,必然要成为设计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并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而发展。表面上看,它不过是关于网页版式编排的技巧与方
法,而实际上,它不仅是一种技能,更是艺术与技术的高度统一。
2 网页艺术设计的内容
设计活动中包含着主观和客观两方面的因素,在确立了网页主题之后,首先要明确和熟悉设计的对象和构成的要素。网页艺术设计涉及的具体内容很多,可以概括为视听元素和版式设计两个方面。
2.1 视听元素
这里所说的视听元素,主要包括:文本、背景、按钮、图标、图像、表格、颜色、导航工具、背景音乐、动态影像等。无论是文字、图形、动画,还是音频、视频,网页设计者所要考虑的是如何以感人的形式把它们放进页面这个“大画布”里。多媒体技术的运用大大丰富了网页艺术设计的表现力。技术的不断发展使多媒体元素在网页艺术设计中的综合运用越来越广泛,使浏览者可以享受到更加完美的视听效果。这些新技术的出现,也对网页的艺术设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2.2 版式设计
网页的版式设计同报刊杂志等平面媒体的版式设计有很多共同之处,它在网页的艺术设计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所谓网页的版式设计,是在有限的屏幕空间上将视听多媒体元素进行有机的排列组合,将理性思维个性化的表现出来,是一种具有个人风格和艺术特色的视听传达方式。它在传达信息的同时,也产生感官上的美感和精神上的享受。
但网页的排版与书籍杂志的排版又有很多差异。印刷品都有固定的规格尺寸,网页则不然,它的尺寸是由读者来控制的。这使网页设计者不能精确控制页面上每个元素的尺寸和位置。而且,网页的组织结构不像印刷品那样为线性组合,这给网页的版式设计带来了一定的难度。
3 网页艺术设计的原则
网页作为传播信息的一种载体,同其他出版物如报纸、杂志等在设计上有许多共同之处,也要遵循一些设计的基本原则。但是,由于表现形式、运行方式和社会功能的不同,网页设计又有其自身的特殊规律。网页的艺术设计,是技术与艺术的结合,内容与形式的统一。它要求设计者必须掌握以下三个主要原则:
3.1 主题鲜明
视觉设计表达的是一定意图和要求,有明确的主题,并按照视觉心理规律和形式将主题主动地传达给观赏者。诉求的目的,是使主题在适当的环境里被人们即时地理解和接受,以满足人们的实用和需求,这就要求视觉设计不但要单纯、简练、清晰和精确,而且在强调艺术性的同时,更应该注重通过独特的风格和强烈的视觉冲击力,来鲜明地突出设计主题。
作为视觉设计范畴的网页艺术设计,其最终目的是达到最佳的主题诉求效果。这种效果的取得,一方面通过对网页主题思想运用逻辑规律进行条理性处理,使之符合浏览者获取信息的心理需求和逻辑方式,让浏览者快速地理解和吸收;另一方面通过对网页构成元素运用艺术的形式美法则进行条理性处理,更好地营造符合设计目的的视觉环境,突出主题,增强浏览者对网页的注意力,增进对网页内容的理解。只有两个方面有机地统一,才能实现最佳的主题诉求效果。
优秀的网页设计必然服务于网站的主题,就是说,什么样的网站,应该有什么样的设计。例如,设计类的个人站点与商业站点性质不同,目的也不同,所以评论的标准也不同。网页艺术设计与网站主题的关系应该是这样:首先,设计是为主题服务的;其次,设计是艺术和技术结合的产物,就是说,即要“美”,又要实现“功能”;最后,“美”和“功能”都是为了更好地表达主题。当然,有些情况下,“功能”即是“主题”,还有些情况下,“美”即是主题。例如,雅虎作为一个搜索引擎,首先要实现“搜索”的“功能”。它的主题即是它的“功能”。而一个个人网站,可以只体现作者的设计思想,或者仅仅以设计出“美”的网页为目的。它的主题只有一个,就是――美。
只注重主题思想的条理性而忽视网页构成元素空间关系的形式美组合,或者只重视网页形式上的条理而淡化主题思想的逻辑,都将削弱网页主题的最佳诉求效果,难以吸引浏览者的注意力,出现平庸的网页设计或使网页设计以失败而告终。
要使网页从形式上获得良好的诱导力,鲜明地突出诉求主题,具体可以通过对网页的空间层次、主从关系、视觉秩序及彼此间的逻辑性的把握运用来达到。
3.2 形式与内容统一
任何设计都有一定的内容和形式。内容是构成设计的一切内在要素的总和,是设计存在的基础,被称为“设计的灵魂”;形式是构成内容诸要素的内部结构或内容的外部表现方式。设计的内容就是指它的主题、形象、题材等要素的总和,形式就是它的结构、风格或设计语言等表现方式。内容决定形式,形式反作用于内容。一个优秀的设计必定是形式对内容的完美表现。正如黑格尔所说:“工艺的美就不在于要求实用品的外部造型、色彩、纹样去摹拟事物,再现现实,而在于使其外部形式传达和表现出一定的情绪、气氛、格调、风尚、趣味,使物质经由象征变成相似于精神生活的有关环境。”(黑格尔《美学》第三卷)
网页具有多屏、分页、嵌套等特性,设计者可以对其进行形式上的适当变化以达到多变性处理效果,丰富整个网页的形式美。这就要求设计者在注意单个页面形式与内容统一的同时,更不能忽视同一主题下多个分页面组成的整体网页的形式与整体内容的统一。
3.3 强调整体
网页的整体性包括内容和形式上的整体性,这里主要讨论设计形式上的整体性。
网页是传播信息的载体,它要表达的是一定的内容、主题和意念,在适当的时间和空间环境里为人们所理解和接受,它以满足人们的实用和需求为目标。设计时强调其整体性,可以使浏览者更快捷、更准确、更全面地认识它、掌握它,并给人一种内部有机联系、外部和谐完整的美感。整体性也是体现一个站点独特风格的重要手段之一。
4 网页艺术设计的特点
4.1 交互性与持续性
网页不同于传统媒体之处,就在于信息的动态更新和即时交互性。即时的交互性是Web成为热点的主要原因,也是网页设计时必须考虑的问题。传统媒体(如广播、电视节目、报刊杂志等)都以线性方式提供信息,即按照信息提供者的感觉、体验和事先确定的格式来传播。而在Web环境下,人们不再是一个传统媒体方式的被动接受者,而是以一个主动参与者的身份加入到信息的加工处理和之中。这种持续的交互,使网页艺术设计不像印刷品设计那样,发表之后就意味着设计的结束。网页设计人员必须根据网站各个阶段的经营目标,配合网站不同时期的经营策略,以及用户的反馈信息,经常地对网页进行调整和修改。例如,为了保持浏览者对网站的新鲜感,很多大型网站总是定期或不定期的进行改版,这就需要设计者在保持网站视觉形象一贯性的基础上,不断创作出新的网页设计作品。
4.2 多种媒体的综合性
目前网页中使用的多媒体视听元素主要有文字、图像、声音、视频等,随着网络带宽的增加、芯片处理速度的提高以及跨平台的多媒体文件格式的推广,必将促使设计者综合运用多种媒体元素来设计网页,以满足和丰富浏览者对网络信息传输质量提出的更高要求。目前国内网页已经出现了模拟三维的操作界面,在数据压缩技术的改进和流(Stream)技术的推动下,Internet网上出现实时的音频和视频服务,典型的有在线音乐、在线广播、网上电影、网上直播等。因此,多种媒体的综合运用是网页艺术设计的特点之一,是未来的发展方向。
4.3 技术与艺术结合的紧密性
设计是主观和客观共同作用的结果,是在自由和不自由之间进行的,设计者不能超越自身已有经验和所处环境提供的客观条件限制,优秀设计者正是在掌握客观规律基础上得到了完全的自由,一种想象和创造的自由。网络技术主要表现为客观因素,艺术创意主要表现为主观因素,网页设计者应该积极主动地掌握现有的各种网络技术规律,注重技术和艺术紧密结合,这样才能穷尽技术之长,实现艺术想象,满足浏览者对网页信息的高质量需求。
网络技术与艺术创意的紧密结合,使网页的艺术设计由平面设计扩展到立体设计,由纯粹的视觉艺术扩展到空间视听艺术,网页效果不再近似于书籍或报刊杂志等印刷媒体,而更接近于电影或电视的观赏效果。技术发展促进了技术与艺术的紧密结合,把浏览者带入一个真正现实中的虚拟世界。
参考文献:
[1] 黑格尔.美学(第三卷)[M].朱光潜,译.安徽:安徽教育出版社,19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