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美术专业范文

美术专业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美术专业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第1篇:美术专业范文

学习上: 在校期间学习了中外美术史、美术概论、教育学、心理学、教师职业基本技能,以及美术基本技能的应用等知识。获得过两次专业一等学金,一次专业二等奖学金。国家计算机二级已过,能熟练运用办公自动化。通过国家英语四级考试。

工作上:在这样一个竞争激烈的社会里,不仅要掌握好专业知识,更加做到与社会与时代接轨。因此,学习之余,本人注重知识与能力的平衡发展。曾担任辅导员助理兼学生会副主席兼班长职务,在学生会外联部也工作过。担任学生会干部期间协助老师及各部部长成功举办多次活动,连续三年被评为优秀学生干部。任职班长期间,组织同学春游、聚餐、举办画展等多项活动,班级里学习氛围浓厚同学间情如姐妹,所在班级被评为校优秀班集体。大一、大二在校舞蹈团跳舞,多次参加校里文艺演出,并获得过校舞蹈大赛二等奖、优秀表演奖。暑假期间在画班任过代课老师。大学四年不仅使我学到了很多知识同时也得到了充分的锻炼,拥有了较强的组织协调能力,人际关系协调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也得到了增强。

    

第2篇:美术专业范文

艺术教育的目的不同于科学教育,其目的是培养学生要具有高尚的爱国情操,丰富学生的精神生活,通过美术作品的熏陶,让学生的产生艺术魅力、艺术灵感、艺术共鸣、艺术感染力,让学生不断积累和不断丰富爱国情操、审美情感,使学生感悟到有一种心灵之间的纯洁之美、高尚之美。例如:让学生在课堂上欣赏张大千的国画作品《千里江山图》时,画幅中展现的烟波飘渺、连绵千里、重峦叠嶂,一波万里,散发着无与伦比的光芒。《千里江山图》展现的出来的景观何其雄伟壮观,关键在于细节的刻画上,将自然界无穷变化的自然形象比如茂林修竹、飞流瀑布都刻画的惟妙惟肖、多姿多彩,无论是幽绿茂密的树林还是连绵不绝的山峰,都没有一样类似,其之间的精美生活空间相融合,如野村小市、楼台亭阁还有小船人家等幽幽景观,无一都刻画的恰到好处。通过这些景色的深刻绘画,将祖国的壮丽河山都呈现在学生绵延,使其学生在情感上有深刻的触动,感觉到我们的国家是非常美丽的,油然而生一种爱国情感,提高对国家的热爱之情,更加的积极学习。还有展子虔的《游春图》、范宽的《富春山居图》等,通过这些作品的欣赏,让学生自然产生一种爱国情感,一种崇高的爱国情节。美术的魅力是无法比拟的,也是艺术教育特色展现的一面,也是美术教育在艺术教育中的完美体现。

二、培养学生崇高的审美情操,加强学生的艺术情感

艺术教育可以爆发学生内在潜力,非普通教育所能比拟的,培养学生的个性发挥,是对学生的道德、意志以及气节、个性等心理因素进行完美触发的特殊教育。比如,在课堂上我们欣赏中国传统绘画《溪山行旅图》的时候,首先会感觉到这是一副描绘山水画的巨作,笔墨浑厚,气势磅礴,仿佛画里的山峰耸立于我们面前,山峰嶙峋,挺拔坚硬,让后直落千尺,将整个山川的生机与活力展现的淋漓尽致;山尖茂林密密,山腰巨石突起,老树盘根,山间小溪可以让人感觉到潺潺水声;古道上驼队的点缀,更是加强了生命力。宏伟磅礴的挥笔用墨,将国画技巧运用到如此精准,气象宏伟的自然景观,把无法用语言来表达的独特意境得到充分的展现。一部作品给学生的审美情操更是有一种特殊的情感,让学生对祖国的大好河山有着自然的爱慕,这种特殊的爱慕情感会让学生感受到,以画感人,了解祖国文化的多元化和丰富性,加强学生对不同文化的尊重和热爱。教学中,将学生的情感融入,使其学生可以亲身体验到国画的灵魂、国画的传神、国画的自然巧妙指出,通过整体的方式来感受,让学生感受到美术专业对他们人格魅力的熏陶;用美术的角度去感受,是艺术教育的完美表达;以传统教育去体会,是传统教育所展现的情绪反映以及情感上的完美体会。

三、培养学生的生活实践的能力,加强学生的艺术情感

艺术对象创造出懂得艺术和能够审美的大众,艺术是按照美的原则来触发灵感创造作品的;反之,也会对学生从心灵上起着没的教育熏陶和情感上的作用。艺术是一种听觉和视觉相互融合相互传神的过程,它将有艺术的和谐力、节奏的感染力来体现生活、表达生活、热爱生活,通过栩栩如生的形象和身临其境的意境来触发学生们的大胆想象力和丰富的联想力,最重要的是心灵上的触动也必须是由感性来呈现出来的。艺术所反映的是生活现实的一面,是心灵触动之后的一种自然感悟上的冲动,将现实生活的心灵化与艺术作品的心灵化完美融合。艺术家用心灵的呼喊或心灵上的动态、线条以及色彩用美术的形式来创造作品,正式艺术家通过作品向世人表达心理和传递情感的一种体现,更是艺术家带给世人生活上的感受和感悟,对生活上的向往和体现。例如,在课堂上学生们在观赏齐白石老先生《虾》的作品时,就能从这幅绘画中感受到独特的艺术风格的展现,以及齐白石老人独特的人格魅力的体现。学生们需要学会用不同的方式去展现自己,对于学生来讲,自我展现的机会越多,就会最大的限度的去挖掘自己内在的潜力。美术专业为学生建设了创建展现个人情感的发展性及可能性的,在美术专业教学中,不仅要学习美术本身的基本知识、技能、技巧以外,而且还要涉及到历史、地理、政治、自然等方面的知识补充。通过艺术教育,可以帮助学生提高见识、增强思维能力等具有新时代的个性空间发展的空间的全面发展。

四、培养学生个性的创作能力,逐步成为创新型人才

艺术教育的最终目的是培养学生的个性的创作能力,加强学生创新的能力,也是完善和全方位增强学生基本素质的教育,在创作活动、创作思维的过程中,让学生的人格魅力得到全面的培养,使学生在通过自己的灵感去创作自己的美术作品的时候,可以表达学生对整个人类环境、对祖国的大好河川、对社会文明有深刻的认识,然后通过这种思想情感,让学生逐步去寻找内心的自己,慢慢的认识自己、最后掌握自己,了解当今时代的传统文化,使学生的艺术感得到升华;提高学生的自身素质,丰富学生的文化修养和底蕴。美术专业在艺术教育中的完美之处就是在于培养学生自己独特的创作能力,让学生把对现实生活的感受、美丽景观的感叹、当今社会文明的感悟用艺术的形式表达出来,使学生把生活中的真、善、美用美术专业的独特魅力去展现自己认识的美、自己人生的独特,用美术专业的方式去激发学生对创作的追求、刺激学生的创造欲望,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爆发学生的创造潜力。当代艺术教育有着特殊的历史使命感,只将赋予艺术教育的独特创意,将美术的形象、色彩、形态可以完美的融合,才能体现出艺术的奇迹,艺术的真善美。培养学生艺术的想象力,扩展艺术的联想力,爆发学生的灵感,永远都从创意的角度去展现艺术的独特魅力。

五、加强美术教师教师素质的培养

美术教师自然是美术专业的重要力量,本身所具备的素质好坏、能力高低会直接影响到美术教育的效果。

(一)不断充实美术教师的专业知识

不断提高自身知识的掌握能力。当今社会,科技经济告诉发展,艺术也更多元化,新的艺术形式不断出现。因此要结合时代的要求培养美术人才,美术教师要不断更新的自己的知识体系,把“专”“精”的知识体系与“博”“深”“广”相结合。

(二)加强美术教师教学能力和美术创作能力

美术教师若能是有理论知识、教学方法、创作能力三者结合的理想教师,那是完美的境界。有创造能力的教师,一般专业技能和技巧也会较强。这类教师一般在基本的功的训练上,在引导创造行,都会影响学生。所以,高水平的教师会培养出高水平的学生。在这里特别注重一点,当今社会创造要有时代的精神的体现,敢于大胆摸索新的方法、创造新的艺术语言与表现手法,从而创造出有个性、有风格的美术作品。

六、教学方法的改革和实施

目前社会都在积极地推行如何改革传统的教学方法,建立现代的教学体系,来培养符合新时代要求的人才,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探讨教育方法和思想的改革:

(一)改革三中传统教学观念

首先是改变教学质量观,树立完善全面的教育质量观;其二改革单一的教学观,树立多个教学观;其三改革整齐的教学观,树立灵活多元化的教学观。第一中教学观念最重要。通过事实发现,知识、智力、和非智力的因素是衡量教学质量的标准,基础是知识,重点是智力,前提是非智力,三者必须完美的结合起来,才能达到教学质量的理想效果。

(二)改革传统堂课气氛

调动教师与学生在美术课堂的互动积极性,是实现教学目标的重要途径。在美术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学习动机、兴趣、心情、态度与美术教师的交流配合,都会成为影响教学质量的因素。如何提高学生的兴趣,关键在于教师提供的内容和教学方法;学生乐趣在于教师的指导和学生的收获;学习中矛盾的解决关系教师的灵活处理。美术课程最佳的教学效果,是教学要素各个最优化的综合效果,取得最好的教学效果,关键要靠有强烈能动性作用的教师,在于美术教师对所有教学因素最佳的设计和实施,更主要是学生自身主动学习的积极性。

(三)实施启发式教学方式

第3篇:美术专业范文

一、创业平台建立的主要目标

深化理实一体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建立工艺美术专业学生的创意产品创业展示平台,让学生真正与社会实际工作接轨,亲身体验在“做中学、学中做”。把社会上的实际项目引进学校,让学生从理论和实践都能适应社会需求,积极培养学生的创业热情,转变就业观念,为他们选项目、提供全方位的发展平台,为社会培养出大批优秀合格的实用人才。

二、创业平台建立的操作步骤

(一)深入企业调研,找准专业问题。工艺美术专业的专业教师先后到企业和大专院校进行深入调研,与企业领导、一线知名设计师、教授等的座谈及问卷调查,发现中职工艺美术专业以下问题:1.校内实训基地建设虽然取得一定的成绩,但模拟仿真实训教学不足,缺少学生作品的创业展示平台,不能满足新的人才培养模式与学生自主创业的需求,难以满足学生岗位职业能力提升。2.工艺美术专业教学改革取得一定的成效,但与岗位实际贴近的实训教材、统一规划的信息化教学资源有待进一步开发。3.专业带头人的专业建设能力和骨干教师的实践能力需要进一步提高,兼职教师资源库需要进一步完善。4.实训场地的软硬件设施还有待补充与提高。为适应社会发展需求而开发的新专业所需的软硬件及技术还需尽快补充与提高。5.在校生缺乏实际企业工作经验,对第一线工作流程不熟悉,对先进的设计理念不了解、不理解。6.学生的学习创新热情不高,没有创业意识,对将来怎样参加工作,如何适应竞争的环境没有正确的观念。针对以上问题学校实施了工作室制度,建立了工艺美术专业工作室,聘请业内有影响力的设计师与学校本专业的优秀教师一同管理教学实训。用“请进来、送出去”的方法解决教育教学上遇到的问题,提高学生的就业、创业能力。

(二)详细规划,科学实施。通过调研,学校与企业按照企业生产实际情况,签订《校企合作协议》,学校以企业工作流程为依据,以教学实训由浅入深为原理,改善课程体系。根据工艺美术课程的培养目标和特征,积极探索适合本专业课程的教学方法,采用分层教学法,针对不同层次学生设计教学项目,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个性得到充分发展;利用创业平台采用任务驱动、案例教学、情境教学方法,使抽象的课程内容具体化、形象化;采用项目教学法、讨论式教学法,使学生由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采用模拟教学法,根据岗位需求设计室内设计效果图、相册制作、书籍装帧、工艺美术软包装等教学项目;同时鼓励学生在校园内根据自己的专业特长在创业展示平台上进行创业活动,提高学生的综合技能运用能力和岗位适应能力与创新创业能力。1.按工艺美术制作与施工流程,科学安排课程体系。按工艺美术制作与施工流程的顺序安排课程体系和实训制度。根据按工艺美术制作与实施流程和自主创业的顺序,设置课程为:策划阶段―方案阶段―实施阶段。按照工艺美术企业的流程和岗位,对应课程,这种课程设置思路和想法,为修改和确定工艺美术专业课程体系提供了蓝本。2.按教学原理,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地安排课程体系。安排的专业基础课程要让学生全面了解工艺美术专业到底是什么,要学什么课程和什么软件等。软件学习是按照由浅入深来安排的:平面软件―二维设计软件―产品实际制作。特别是产品实际制作,要有比较详细的分类进阶:二维基础―产品创意—三维产品制作―动画演示―利用产品进行校园创业。3.强调课程的联系性和独立性,创意性和产品化。制订教学计划,让每一门课程都是相互关联的,又是相互独立的,强调创意性和产品化性。从市场需求看,每一门课程既要符合企业对不同人才的需求岗位又要强调学生的个性和产品的市场需求。如产品实际制作课程,即对学生设计理念到实际产品的制作转化的流程学习是调动学生创业积极性的过程,这样学生在毕业后可以找到工艺美术方面的工作,也会在校园创业过程中树立自信心。在教材选择上充分考虑其先进性、实用性、综合性,保证教材编写实例与工作流程对接;在实训室建设中按企业标准建设,保证实训基地环境与企业实际工作环境对接;在授课教师的选择上首选合作企业的首席设计师、知名的项目经理和大中专院校相关专业的著名教授与专业能手任教。学校则以工艺美术专业的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任教或协助教学工作,保证任课教师与企业专业技术人员的对接;同时选派专任联络人,根据企业生产实际、学生实训实习的工作情况及时与学校沟通,调整教学计划、授课时间、授课地点,确保教学过程顺利实施。

(三)校企合作,建立校内实训工作室。学校与企业资源共享,创立校内实训工作室,与企业签订校企合作协议,引进企业的优秀设计产品理念,工作室的学生根据自己的想法参与到这些产品的设计与制作中,通过创业展示平台进行对外展示与经营。通过引进企业中的优秀设计师任兼职教师,让这些兼职教师将企业的发展动态、企业文化建设融入学校到校园文化中,既满足企业对学生实际能力的要求,又为校内学生掌握实际设计能力就业提供便利。

(四)创新学生评价体系。成立行业、企业、学校等多方参与的学生质量评价委员会,制定学生学业考核标准、学生学业质量评价考核方案,邀请企业人员参与学生学业评价考核,按照企业用人标准构建学校、行业、企业等多方共同参与的评价机制;组织学生参加全国、省、市、校技能大赛,建立校内(实习)实训、企业(顶岗)实习、技能大赛、创业展示大赛等多元评价形式。

三、创业平台建立的意义

第4篇:美术专业范文

【关键词】中职;非美术专业;美术欣赏课;必要性

1 引言

近年来,中职院校的课程设置越来越受到重视并成为教学关键词之一。课程设置不仅确定了“教什么、学什么”的内容,更确定了中职培养人才的目标。作为特殊的一类院校,中职的教学目的是直接为社会输送各行各业从业人员,因此其课程设定以社会为本。

美术欣赏教学在美术教学中占据重要位置,它对学生的美术素养和审美能力的培养与提高以及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起着促进作用。为了调查中职教育中非美术专业是否需要开设美术课程,笔者做了一次调查,调查结果如下表l所示:

从调查数据可以看出,有大部分的同学认为是有必要开设的。那么对于非专业的学生开设美术欣赏课到底有无必要,笔者是这样认为的。

2 美术欣赏活动有助于塑造学生优秀的精神品质

近几年,我国中职学校的生源质量差强人意,综合素质亟待提高,可以说在招生方面面临严峻问题。在新生入学后,学校通过专业课教学可以提高学生的专业知识,而通过设置美术新生课程可达到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目的。

面对美术作品时学生进行积极的鉴赏、审美,美术欣赏是建立在对美的基本了解和兴趣的基础之上的。在美术欣赏活动中,学生会受到艺术的熏陶和感染,沉浸在享受美的过程中,在潜移默化的影响中陶冶情操、升华精神。中职的学生处在成长和人生中的特殊阶段,其心理和生理处于生长期,是一个向成熟期过渡的时期,并没有固定的审美习惯,审美能力尚浅,审美标准也停留在表面,美术欣赏活动恰恰可以引导和启发学生,提高学生品味的同时,学生会因为艺术的熏陶而提升自身修养。这对于即将走进社会的中职学生而言是终身受益的课程。

3 一定的审美能力和审美要求有助于学生学习成绩的提高

美术欣赏课程所培养的不仅是对美术的欣赏能力,还包括对文学、音乐等在内的所有艺术欣赏能力。所谓的审美能力,就是学生能够发现某样事物的闪光点,这种能力在其日后其他各科课程的学习中都至关重要。以写作为例,教师在讲授景物描写的过程中一定会为学生展示各种各样的美丽景色,而多数学生在发出“真美!”之类的感叹后,都觉得无从下笔。这是因为,学生并没有真正的发现描写对象好在哪里、美在哪里,换言之,学生没有真正的审美能力。

中职设置的专业非常多,建筑装饰、园林工程、动漫设计等与美术息息相关的专业对于生源没有固定的美术功底的要求,这些专业的学生在入学后都会暴露其较差的美术基本功和审美能力。而美术欣赏课程恰恰可以弥补学生的不足。即使是与美术毫无干系的专业的学生,拥有一定审美能力的学生会比审美能力较差的学生有更出色的表现。

4 一定的审美能力和审美要求有助于学生生活质量的提高

无论是学生还是老师,对于美术欣赏都存在理解上的误区,他们认为艺术欣赏的内容只是针对一些名家的名作,反而忽略了生活中的美。俗话说,生活不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名家名作也是来源于生活。人们的日常生活是丰富多彩的,衣、食、住、行都可以显示一个人对美的要求和享受。如果学生只看到了课本中的美而忽略了生活中真正的美,这是人生中最大的遗憾。对美的欣赏是为了服务生活的,美术欣赏课本中的雕塑、建筑、陶艺、绘画等各类艺术品都与生活息息相关。从某种意义上讲,学生通过欣赏名家名作,可以从狭隘的审美走向更广阔的美的世界中,可以意识到美的欣赏在生活中的重要性,可以着眼于各个领域而发现真正的美。

5 美术欣赏水平有助于教师自身素质的提高

中职非美术专业美术欣赏课与小学、初中的美术课有着实质性的差别,前者比较注重欣赏,后者比较注重实际,相对而言,中职美术欣赏课的教学难度反而较大。中职非美术专业的教师都是美术专业毕业的,他们都经过了系统的学习,有着深厚的理论知识做基础,虽然如此,但是中职非美术专业开设美术欣赏课所需要的教师必须拥有除美术欣赏课知识外的其他相关背景知识,仅仅靠教材和大纲的信息以及其他相关片面知识的支持是远远不够的,只有这些对中职学生的知识需求是无法满足的。美术教师在分析和评价美术作品时应该给学生一些建设性意见,而并不是命令性的教学。要想实现这一目标,教师必须不断提高自己的整体素质水平。综上所述,美术欣赏水平有助于教师自身素质的提高。

第5篇:美术专业范文

1.学生素质参差不齐

现有中职学校学生大多是升学无望或学习成绩较差,这就造成进入职校的生源的文化素质、专业素养不高,缺乏学习热情和正确的学习方法。中等职业工艺美术教育学生大多来源于农村、县镇及部分家庭贫困的城里学生,这构成了现有中等职业工艺美术专业的学生基础。大部分学生没有美术基础,并且缺少美术欣赏素养。

2.中职美术专业课程设置陈旧,硬件实施落后

目前,不少中等职业工艺美术专业课程设置落后,硬件设备上投入不足,办学条件差,办学体制呆板,不能与市场市场同步,不适宜现阶段及未来市场发展需要,这就造成了现有中职美术专业面临的尴尬局面。

二、中等职业工艺美术专业改革与创新

1.改变观念才能加快中等职业美术专业的改革

要加快中职工艺美术专业改革,首要问题是改变观念,适应社会与市场的需要。改变观念,不仅仅是中职工艺美术专业教师的工作,想要彻底改变工艺美术专业现状,需要校领导及教育系统领导了解市场,了解专业设置这样才能真正的能在观念上发生改变,从而思考我们现有的教育模式与市场需求关系,墨守成规,是不能让中等职业美术专业在新的市场体制下生存。加大教学改革力度,抛弃不适宜当今社会及市场要求的教学内容,解放思想,让学生及教师能在有效的教学中丰富教学经验,体验学习给他们带来的乐趣。

2.创新是中职工艺美术专业未来发展的必行之路

⑴强化基础知识训练,鼓励教师、学生创新

中职工艺美术专业教育有很多学生是在没有任何美术基础的条件下应试考入中职学校的,若不能打好这些没有专业知识学生的基本功,无疑会影响正常教学,也会阻碍学生未来的创意与设计能力。学校应在加强基础教学的前提下,发挥教师与学生潜能,给他们提供施展的舞台,让创新、创意不再停留于思想意识之中,学校应加大投入相关硬件设施,给教师学生提供良好的教学环境以及相关书籍、材料等,让创新思维和实践教学能共同成长,使学生尽快地适应市场化的需求。

⑵提高文化修养,注重学科交融

美术是一门综合性的学科,不仅要学生在本专业内打好基础,还要让他们了解更多与艺术相关的学科。如书法、绘画、文学、雕塑、音乐、舞蹈、电影等。还要在教育教学中提高学生的文化知识水平,提倡阅读,让学生多了解课程以外的艺术形式,在有效的时间内提高自我的审美能力,这样学生会在其他的艺术形式中吸取养分得到灵感,学生才能在创新的道路上走得更远,让他们的作品充满生命的阳光。

三、中职工艺美术专业课程设置变革

当市场逐步细化的同时,带给我们的是机遇还有挑战,我们要把握当前改革开放的大好时机,要充分的研究市场,了解市场,有的放矢地培养适合市场需求的工艺美术设计人才。因此,我们不能盲目地强调教育教学中的专业性、系统性、学科性,而是要在多元化的市场中找到适合学生就业的方向、目标。逐步走出理论教学为主的旧思路,把企业引入校园,让学生更好地适应社会,这样才能发挥我们工艺美术专业的优势。

1.适应市场竞争,学以致用

这应当是中职工艺美术专业教育的首要原则,对课程结构安排应该直接有效。社会对室内设计、广告设计、印刷出版等技术人才的需求猛增,我们要为市场培养人才,即时调整课程设置,市场需要什么,我们就教什么,学生就学什么,加快学生成才的速度,以适应市场需求。

2.有教无类,因材施教

中职工艺美术专业学生素质差异很多,这时就需要教师敏锐地发现学生的优点和缺点,因势利导,促使其扬长避短,让他们尽快走出学习的怪圈,增强自信,不再恐惧学习。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营造快乐的学习氛围,用他们自己在实践中总结出理论,指导自身在学习中遇到难以理解的问题。学校要把教室模拟成未来企业的办公环境,把学生领进工地现场,在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的同时,让他们熟悉未来的工作环境,促使他们树立良好的职业思想、职业习惯。

3.以“精”“简”为教学原则

第6篇:美术专业范文

[关键词]美术专业;素描教学;问题;创新

一、引言

美术专业素描教学作为美术专业的一门基础性学科,无论是对于教师还是针对学生,素描教学都不是一门简单的学科。素描教学注重学生的视觉意识以及视觉语言的培养,然而在以往的教学过程里,一些教师为了“教学”而教学,学生也是为了“学习”而学生,并没有注重素描教学工作的内涵。并且,由于受到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一些教师依旧采取传统式教学模式,并没有注重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忽略了学生在素描教学课堂上的主体性,此举不但不利于素描教学工作的开展,同时对学生学习习惯也会产生不好影响。因此,注重美术专业素描教学的创新,无论是对于学生还是对于美术专业素描教学都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意义。

二、美术专业素描教学创新的意义

(一)顺应了时展潮流

在造型艺术中,素描是一门基本功。通过专业专业素描教学,可以帮助学生掌握素描与国画、油画以及色彩之间的关系,进而能够熟练掌握。然而在日常素描教学过程里,并没有真正实现这种教学高度。伴随着我国社会的不断进步与发展,国家综合国力在不断提升,人们生活质量也在不断提升,人们越来越注重生活品位以及生活质量。由于受到科技力量不断提升的影响,人们逐渐感受到信息传播方式多样性带来的巨大魅力,信息传播与交流已经不再是仅仅依靠传统式的纸张印刷技术,多媒体技术的快速发展让所有人都能够通过自己喜欢的方式来获取相关信息。伴随着我国科技力量的不断进步,信息传播方式将会越来越多样化。基于当前的这种环境下,人们如何选取自己喜欢的信息传播方式呢?视觉信息就会起到关键性作用,视觉信息往往能够瞬间吸引人们的注意力,进而受到人们的喜爱。在传统成语中的“一目了然”往往能够形容视觉信息的速度,让人们能够直观、清晰去了解信息。在人们日常生活中,书本、报纸已经逐渐脱离了人们的日常生活,它们已经不再是人们获取外界信息的主要传播工具了,而电视机作为一种传统式获取信息的工具,至今依然被广大人民使用。电视机传播信息的方式是基于图像作为传播方式。无论是针对国际重大新闻,还是基于社会小事,都能够在电视机上了解相关信息。人们可以通过电视机来了解外界信息,掌握信息来源。因此可以看出,电视机已经逐渐成为信息文化传播的重要工具。那么为什么电视机作为一种传统式信息传播工具,至今还没有被淘汰掉呢?电视机传播信息的方式是基于图像技术与音频技术,不但能够传播文化,同时还可以将文化和娱乐加以结合,迎合了当前信息技术发展的浪潮。不仅如此,画面传播色彩的设置起着关键性作用,好的色彩设置往往能够吸引人们的眼球,给人们造成视觉上的冲击。假如色彩设置的不合理,那么必然会影响视觉效果,让人们产生不好的视觉冲击。总的来说,素描作为造型的基础,怎么样利用素描技术来实现视觉冲击力度就是美术专业素描教学中的教学目标。素描教学要让学生了解与熟练运用视觉语言,培养他们的视觉意识,帮助他们能够以多样化的视觉形式把需要传递的信息传播出去,这也广大美术素描教师的教学任务与需要实现的教学目标。伴随着我国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美术专业素描教学一定要转变教学模式与教学目标。通过美术专业素描教学工作帮助学生充分掌握素描技术要领,进而能够熟练运用。

(二)改变了传统教学模式中存在的弊端

在以往的教学模式中,课堂教学仅仅注重教师的“教学”,却没有对学生的“学习”加以重视,忽略了学生的个人认知能力以及学习情况,此举并不利于学生的学习。针对美术素描教学工作,日常教学模式往往是借鉴其他院校的教学模式,在形式上稍微加以改变,并没有注重本校学生的实际情况,不注重他们学习兴趣以及学习能力的培养。作为一名美术素描教师,在日常教学工作中,不仅要帮助学生完成教学任务,同时还要注重教学质量的提升。素描教学作为一门技术型教学,仅仅依靠课堂教学是远远不够,同时还需要充分利用课余时间,对知识加以补充。然而在日常素描教学过程里,教师并没有注重课余时间的知识拓展,忽略了量变与质变之间的关系。即使是非常有艺术天分的学生,仅仅凭借正常的课堂教学时间,他们也往往无法快速提升自己的素描水平。与艺术类院校进行比较,高职院校的学生往往并不具备一定的艺术天赋与艺术修养,因此,在学习过程里,短暂的学习过程里无法帮助学生基于量变转向质变的变化过程。并且,在传统教学模式中,日常教学工作的开展仅仅依靠教材,并没有注重知识拓展。然而在教材编制的时候,无法对所有知识都进行概括,再加上在日常教学过程里,教师并没有进行知识拓展,必然形成教学知识不完善,无法帮助学生构建与完善知识体系,同时教学目标也存在不明确之处。在日常教学过程里,学生都仅仅重视技巧与技能的培养,注重“模仿技术”的训练,根本没有注重学生个人人文素养与艺术素养的训练与提升,不利于学生未来的发展。

(三)课程安排之间缺乏连贯性

为了有效开展课程教学,补充课程知识,一定要注重课程设置之间的连贯性与补充作用。素描技术的培养需要依靠纹理、结构与线条等一些部分,这些知识学习往往是在其他课程教学中涉及,在素描教学中并不注重这些知识的教学。然而在课程安排的时候,并没有注重不同课程之间的知识的补充作用,学科教学采取“各自为政”的策略,不注重学科知识的渗透与综合,此举并不利于学生对素描技术的培养与提升。由于学科教学之间的相互独立性,并没有让学生到知识的充实性。在日常教学过程里,学生往往会遇到知识链断裂,对有一些知识点无法理解,这样对学生素描技术的培养与提升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不利于美术专业素描教学工作的开展。同时长此以往,必然会导致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提升,甚至对美术专业素描教学产生厌学心理,不利于高职院校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与形成。

三、基于当前教育背景下美术专业素描教学的创新型改革

(一)合理化安排课程教学内容

在教学过程里,教学工作的开展需要依靠课程教学内容,教学内容对教学质量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因此在日常教学过程里,一定要注重课程教学内容的安排,实现合理化、高效化。在安排教学内容的时候,不能够仅仅依靠其他教学的教学模式与教学方法,同时还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例如说和艺术类院校进行比较,高职院校美术专业的学生在美术基础方面稍微逊色一些,假如照搬艺术类院校的教学模式与教学方法必然会导致教学安排出现漏洞。高职院校学生在进入专业学习之前,他们往往没有接触过美术专业的相关课程,他们在美术素描基础方面较为薄弱。因此在安排教学内容,制定教学大纲的时候,一定要基于基础知识出发,采用循序渐进的策略,逐渐提升教学难度。只有这样,才能够帮助高职院校的学生掌握素描学习技能,提升教学质量,同时还能够帮助高职院校美术专业学生培养与提升美术学习兴趣,实现教学的真正目标。

(二)注重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与提升

动力源自于兴趣。要想快速提升教学质量,一定要注重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伴随着新课改的开展,越来越注重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注重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与提升。因此,在日常教学过程里,一定要基于“生本”理念出发,注重学生对美术素描教学的学习兴趣的培养与提升。同时,教师还要注重情感教育以及价值观教学内容的渗透,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教学不仅要侧重知识的学习,同时还要注重实践能力的培养,“实践出真知”,只有注重实践与理论相结合的策略,才能够帮助学生培养与提升他们的学习兴趣,提升他们对知识的掌握能力以及运用能力。

(三)注重学生想象力的培养

素描教学不能够仅仅依靠教学大纲开展教学工作,同时还要注重学生想象力的培养。一位好的艺术大师,他们往往具有非常丰富的想象力;一幅好的艺术作品,往往不是借鉴别人的作品临摹出来的,而是通过作者的自身想象,融合自身的情感创作而成。因此,在日常素描教学过程里,一定要注重学生想象力的培养。由于不同学生有着不同的学习习惯与个人特长,因此在日常教学过程里,教师一定要提倡个性化发展,只有充分发扬学生的个性,才能够帮助他们提升艺术创造力,实现艺术学习的不同风格,实现教学的真正魅力。

四、总结

伴随我国的不断发展,人们的观点以及思想认识都有了很大的转变。因此,对于美术专业的素描教学,一定要注重教学模式的创新与改变。在日常教学过程里,只有采取与时展背景相互融合的教学模式,才能够促进教学质量的提升,帮助学生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胡晓.美术学专业素描教学改革初探[J].大众文艺,2013(24):232-233.

[2]郑丽敏.浅谈高职美术专业素描基础课教学[J].教育与职业,2011(21):132-133.

第7篇:美术专业范文

关键词:智能手机;高校美术;专业实践课;影响

随着移动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智能手机作为其载体之一,逐渐渗入到人们的生活与学习当中,并得到了大多数人的认可。但在高校课堂,智能手机还是受到了很大的争议。目前,在我国关于智能手机与高校课堂教学之间的关系,大致形成三种观点,即竞争论、共生论、无关论。[1]本文以忻州师范学院美术系全体师生为主要研究对象,采用问卷调查、教学实践等措施进行调查分析,发现智能手机在高校美术专业实践课中的应用已逐渐成为一种趋势。

1智能手机在高校美术生中的应用现状

对于智能手机的定义,没有一个确切的概念。相比传统手机,其具有更多的综合,是传统功能手机与掌上电脑相结合的发展产物,集通话、短信、网络接入、影视娱乐等为一体的综合设备,为人们的生活提供了很大便利。通过对忻州师院美术系学生及本省部分兄弟院校学生的问卷调查研究发现,在高校美术专业学生中,智能手机的持有率几乎达99.9%,其中部分学生甚至拥有2部智能手机。主要的原因有:一是智能手机的价格越来越低廉,当下大学生的生活条件越来越优越;二是智能手机造型小巧,宽大的触屏模式,方便携带,易于操作;三是智能手机拥有独立的、个性化的操作系统以及独立的运行空间,其通过无线接入移动互联网,可以随时随地满足不同用户的需求;四是在高校中,美术专业学生相比其他系的学生是一个特殊群体,大部分学生文化修养薄弱,自制力差,自由度高,无论课上课下,使用智能手机泛滥,以至于智能手机成为美术专业学生的“必修课”。可见,智能手机在高校美术专业学生中,已达到普及化、时尚化,但他们却不能很好地驾驭智能手机,从而对课堂教学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2智能手机对高校美术专业实践课的潜在优势

智能手机作为科技发展的新兴产物,也是移动学习的终端设备之一,其便携性、多功能性使智能手机成为大学生进行移动学习的首选工具。在高校美术专业的实践课中,结合绘画专业的特殊性,智能手机在促进美术课堂教学方面具有无限的潜在优势。若能很好地引导学生,合理利用智能手机的多种功能,将会对传统教学产生事半功倍的效果。

2.1充分利用智能手机的相机功能

随着科技的发展,智能手机的相机功能越来越精密。例如,vivo手机X9Plus的像素高达2000万,抵得上一款普通相机,这为学生在绘画过程中提供一定的便利。首先,通过智能手机的拍照功能,学生可以对写生对象进行全方位拍摄、局部拍照、精彩瞬间的抓拍,这样既补充了实际写生当中客观环境中存在的一些不利因素,又可以使学生在课下没有模特时借助照片对画面进行进一步完善,利于画面局部、细节等刻画。法国现实主义画家米勒对他的学生说:“绘画服饰极其细微东西,照片是很有参考价值的。”但其又强调说:“要用自己的眼睛去观察自然。”[2]所以,在绘画的过程中,必须让学生明确,照片只是起到辅助作用,不能完全依赖和临摹手机照片作画。其次,智能手机的相机功能便于学生随时随地进行拍照采风,为绘画创作搜集、积累素材。此外,智能手机的相机功能也是学生在绘画过程中,对画面进行自我检查、修改完善的辅工具。

2.2充分利用智能手机的图片编辑功能

目前,智能手机可以下载安装多种图片编辑应用软件,如PS、Instagram、Jane、美图秀秀等,学生可以根据作画需要对所拍的照片或搜集的图片进行前期或后期的调整处理,为绘画创作起到一定的参考价值。例如,在写生采风中拍到的照片由于光线原因而偏暗,可以通过PS进行亮度、明暗度的调整,也可以进行各种色调的转换,选择最好的画面意境去创作;对于画面的构图,可以通过裁剪、放大放小等工具进行多角度尝试,有助于选取最佳的表现角度。在素描的过程中,当对自己画面的整体处理没有十足的把握时,可先用手机拍成照片进行编辑,通过调整不同的黑白灰色调关系,并比对自己的作品,从而发现画面中的不足并加以完善。

2.3充分利用智能手机的网上浏览和查询功能

高校美术专业课主要包括两大部分:专业技法课和专业理论课。其中,专业技法课的教材远远不能满足学生上课的需求,此类教材多是技法理论方面的阐述,在绘画实践中需借助大量具有代表性的画册进行观摩学习。然而,学校图书馆中高质量的相关书籍也非常有限,由于忻州师院的发展条件所限,种种原因导致本专业领域资源的匮乏,这也许是国内多数综合类二本院校中美术专业发展的困境。若让学生自己购买相关专业书籍,大多学生都是被动地去购买。所以,智能手机通过无线网络所提供的大量学习资源正补充了现有书本资料的短板,诸如高清作品图片、绘画技法视频、相关理论知识等。学生在课前、课中、课后都可以随时随地地上网搜索,解决学习当中所碰到的问题,方便快捷,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探索性。同时,网络信息具有丰富性、全球性的特点,其可以满足学生对大量古今中外名作的视觉盛宴,开拓学生的视野,扩充学生的知识面。…

2.4充分发挥以智能手机为平台的移动教学

自2012年11月在北京召开的以“移动学习”为主题的“2012中国国际远程教育大会”以来,移动学习备受社会各界人士的关注,因为移动学习可以满足学习者随时随地进行学习的需求,是一种便捷而新兴的学习方式,也是教育发展的新趋势。[3]在高校美术专业的实践课中,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不可能仅停留在课堂当中,课前的准备工作、课后的教学延伸也是必不可少的教学任务。面对大学生生活的不固定性、自由性、分散性,为了更好地辅导学生,师生之间可以建立起以智能手机为平台的移动教学。目前,大多数高校已建有无限校园网,覆盖整个校园或每一块学习区域,包括教室、图书馆、宿舍、餐厅等多个地方。师生之间可以通过智能手机的微信、QQ、微博、邮件等进行相互交流学习,教师可以随时随地地向学生推荐高清作品图片、艺术公众号、各种展览等信息,关注每位学生的动态,加强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沟通交流,为教学的课前准备工作、课后学习延伸提供很好的保障与便利。

2.5充分利用智能手机的视频录制和音乐功能

在绘画技法方面,不仅要用语言讲,更多的是给学生做示范,有些东西语言是表达不出来的,只有给学生画出来,学生才能感受得到,而且同一根线条,每个学生的理解与感悟也不一样。所以,每次专业实践课,给学生做相关范画是必备环节。智能手机的视频录制功能可以帮助学生录制教师课堂作范画的过程,以备课下反复观摩学习。同时,智能手机的音乐功能对学生作画也能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据问卷调查,60%的学生都愿意选择戴耳机边听歌边作画,至于所听内容,因人而异,他们认为听歌可以帮助其集中注意力、放松心情、减少外界的干扰;25%的学生认为画画时可听可不听;15%的学生认为听歌多少会影响作画。在采访当今诸多画家当中,文艺老师曾提出音乐有时可以激发一个人作画的灵感与激情,她的一些花鸟画作品就是在音乐的启发下创作出来的。

3智能手机对高校美术专业实践课的负面影响

智能手机作为新一代大学生学习的辅助工具,犹如一把双刃剑,有利又有弊。在高校美术专业实践课中,这既为传统课堂教学提供了一定的补充和优化,又带来了一定的冲击与挑战。其弊端在于:第一,绘画时长期借助智能手机中的照片作画,容易使学生产生依赖心理。在写生当中,大多数学生拍了照片,就往往忽视了写生对象,仅借助于照片作画。这不仅影响了学生对写生的认识,同时也阻碍了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创造力等的发展,使画出来的作品缺乏生命力、缺少个性。因为镜头记录下来的只是写生对象的原始状态,通过照片素材所感受到的也仅仅是表层。别林斯基曾说:“在一幅伟大画家描绘的肖像中,一个人甚至比银版照相中自己的反影都更像自己些,因为伟大的画家把隐藏在这个人内部,也许构成这个人的秘密的一切东西,都非常明确地揭示了出来。”[4]第二,智能手机功能的广泛性为课堂带来了许多干扰信息。而当代大学生缺乏一定的自制力,尤其是美术专业生,更是自由散漫,很容易就会受到与课堂无关信息的干扰与诱惑,分散学生的注意力。由于这些信息的隐蔽性,因此很难受到教师和管理者的监管,从而影响课堂的教学效率。第三,由于智能手机屏幕的局限性,其所提供的高清作品图片不利于学生进行专门的临摹学习,只能作为欣赏。而且,部分手机也会造成图片失真,误导学生对原作的认识和理解。第四,通过互联网智能手机所提供的知识广泛、不系统,容易导致学生学习的盲目性,从而降低学生的学习效率。

4结语

在互联网发展的信息化时代,智能手机在高校美术专业实践课中的应用有利又有弊,我们应持“共生论”的态度。智能手机作为新兴学习方式的载体,对传统绘画教学给予了补充和优化,丰富了课堂内容,活跃了课堂气氛,提高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自主性和探索性,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得到了大多数人的认可与支持。对于智能手机的缺点,作为高校教师和管理者,应予以有效的引导和监管,并且结合美术专业及美术生的特点,改善教学策略和管理方针,与时俱进,将传统教学模式与新兴科技有效地结合起来,合理地引导学生在绘画实践中有效地运用智能手机,充分发挥智能手机的辅助功能,以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提升课堂的教学质量,从而促进高校美术教学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魏德才,程倩.智能手机与高校课堂教学之间关系的调查研究[J].辽宁省交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5,17……(4):54-57.

[2]…黄今声.色彩画[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100…-187.

[3]…王颖超.基于手机的移动学习在美术类院校学生学习中的应用研究[D].河北:河北师范大学,2013:10.

[4]…王宏建.艺术概论[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10:78,99-181.

[5]…宋少婷,王朋娇.基于手机的移动学习在高校教育中的应用研究[J].中国教育信息化,2009,23(4):80-83.

第8篇:美术专业范文

关键词:工艺美术专业;素描课程;教学模式;改革方案

作为工艺美术专业的基础课程,素描课程主要是为了培养学生通过观察正确分析被观察物体的大小比例、整体结构以及深浅层次等能力。这是美术专业学生必备的基本技巧,能进一步提高美术专业学生在二维平面上的造型创造能力。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的审美也逐渐发生了变化,作为造型艺术基础的素描教学更要做到与时俱进。因此,相关的教育工作者只有适应时代的变化,适当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培养全方位发展的新时代美术人才,方能增强学生本身的竞争优势,才不被社会淘汰。

1工艺美术专业开设素描课程的意义

首先,通过开设素描课程,学生能在平常的学习中收集素材,开拓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的想象力。中国有句俗语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说的是再心灵手巧的主妇也无法在没有食材的情况下做出一桌丰盛的饭菜。同样的道理,在美术的世界里,如果没有扎实的素描功底,再怎么富有创造力、想象力的人也无法画出一幅惊人之作。因此,素描就如同巧妇的“米”,是进入美术世界的基础。所以,在工业美术专业当中设置素描课程,能够帮助学生在创作时完整地表达自己的思想。其次,作为工艺美术专业的学生,除了需要具备一定的创造力之外,造型能力的锻炼也是极其必要的。素描作为开启美术世界大门的基础课程,一定强度的素描训练能够将一个普通学生的思维锻炼成艺术生的思维。李可染先生曾经说过,素描的唯一目的就是将客观形象准确地反映出来。这里的“准确”二字表明了素描不仅能在一定程度上强化学生的造型能力,还能训练学生在感性上的准确度。当然,并不是说学好素描课程就能在工艺美术专业取得很高的造诣,因为工艺美术专业作为一个设计类的专业,其学生造诣的高低与个人的艺术修养、文学素养以及生活经验等方面都有千丝万缕的关系。因此,不管是学生还是教师都需要全面地看待素描课程。

2工艺美术专业设计素描课程的改革方案

2.1以学科特点为基础改革传统教学方案

现代的工艺美术设计更多侧重的是实用性以及艺术性的结合,从而形成了当代工艺美术与传统工艺美术最主要的区别。因此,如何在较短的时间内培养学生正确认识客观物体,准确地将各个物体特有的形态特点反映出来,并且在此基础上表现物体的艺术感,成为教育工作者面临的挑战。在这里,笔者建议高校在设置素描课程的时候,应该挣脱传统素描课程教学采用石膏物体、人体开展单一写生模式所造成的局限性。在课程设置上,高校可以适当地减少长期作业课时,增加慢写和速写的内容。而在课堂教学上,一方面,教师可以适当地增加学生写生对象的种类,如日用品、工业机械产品等;另一方面,可以经常带领学生进行户外写生,将工艺美术专业的相关内容融入素描课程,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为将来的设计奠定一定的基础。

2.2以理性角度培养专业思维

在传统素描课程中,一般是采用写生的方式培养学生利用光线的明暗搭配、线条的粗细变化,将二维平面图像塑造出三维立体的感觉。因此,在思维训练方面,传统的教学模式往往更为关注学生对于所描绘物体的主观理解,侧重于学生本身的感性认识。但对于现代工艺美术来说,它更强调科学性以及客观认识性,侧重于学生对所描绘物体的理性认识。因此,笔者建议教师在课堂上应该引导学生如何运用理性的思维对所描绘的物体进行透视性的分析,适当地放弃依靠感觉而来的,如光线明暗、调子虚实等表面因素。在课堂上强调科学理性地分析,结合自身的艺术感悟,从而实现既提升学生作品的严谨性,又增添了美感。

2.3灵活运用美术工具强化作品的表现力

传统的素描课堂上,一般会使用不同型号的铅笔绘画,利用每种型号铅笔质地的不同,能够细腻地塑造出所描绘物体的真实感。但是对于学生来说,在绘画功底不够成熟的情况下,很容易由于处理不当导致作品单调,没有视觉冲击力,缺乏表现张力。而对于现代美术工艺来说,它在一定程度上忽略了光影明暗等表面主观意象,侧重的是所描绘物体内部结构的规律,追求的是一种科学性的艺术感。因此,笔者建议在设计素描课堂上,教师可以教导学生大胆尝试炭笔、钢笔以及毛笔等多种绘画工具作画。以炭精条为例,由于其本身的质地较黑,从而画出的线条能够形成强烈的黑白对比,可以适当地辅助一些简单擦涂方法,通过这样的训练能帮助学生快速、准确、生动地将物体的表象描绘出来。因此,运用这种多元化的教学方式,能够综合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能力,锻炼大脑思维能力,这对工艺美术类的学生来说至关重要。

2.4通过多元训练突破单一造型

对于传统素描来说,它更侧重于物体的表象,通过光线阴影、虚实结合表现所描绘物体的内部结构、空间层次以及质感、量感。这样一来,通常就需要学生在写生的过程中通过对所描绘物体进行多方面的观察,而想要处理好所描绘物体各个因素的关系,不仅需要扎实的绘画功底,更需要对所描绘物体进行深刻的分析,进而加以刻画。由此可见,对传统工艺美术来说,设计素描的训练核心在于培养学生写实造型的能力。而由于现代工艺美术不仅注重艺术美感,更注重科学的严谨性,因此在设计素描课堂上,就需要教师帮助学生突破原先单一的造型训练,结合多方位元素实行多元训练。笔者建议教师可以根据现代工艺美术设计素描,侧重研究所描绘物体的本体结构的规律,引导学生进行平面化、装饰化等多种形式的训练。因此,在设计素描的课堂上,教师应该引导学生适当地舍弃一些诸如光线、色调等非本质因素,转而学习如何单刀直入地直击所描绘物体的内部结构,通过观察表面来分析内部结构,抓住其主要特征,去其糟粕,取其精华,进而通过归纳、总结,组合成为一个具有自己思想的艺术作品。而在造型语言方面,教师更应该鼓励学生不要局限在写实具象的造型里,可以多尝试抽象型风格,甚至是夸张型风格。通过这样多元性造型训练能够进一步拓展学生的思维,提升其创造力和想象力。

3结语

随着时代的变迁,人们的审美也与过去大相径庭。而设计素描作为工艺美术专业的基础课程,其教学模式的改革创新就成为必然趋势。因此,笔者建议相关教育工作者可以根据学科特点,培养学生以理性思维为主,感性思维为辅的方式完成设计素描作品。同时,在课堂上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模式,倡导学生大胆尝试多样化的绘画工具,从多方面拓展学生的思维,训练大脑的创新能力,从而培养出集现代设计与工艺美术于一体的优秀人才。

参考文献:

[1]左建.浅谈工艺美术专业设计素描教学[J].艺术教育,2010(11).

第9篇:美术专业范文

关键词:高校美术;扩招;反思

近年来,随着国家对高等教育的日益重视,我国高等教育得到了迅猛发展,而美术教育作为培养全民艺术、素质和专业化人才的重点学科,在高校中所占比重和数量快速增长,快速成为中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据数据显示:1999年教育部出台的《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即“扩招”开始,当年选择报考美术、音乐、体育等专业的高中生数量从三十余万人逐年增加至最高峰时期的一百六十余万人。在2007年,仅山东、河南、浙江、四川四省当年的报考人数就达到了五十余万人。美术高考生占近一半。

美术专业因为对“语、数、外”等学科的要求较低,逐渐成为高考分数较低学生的“救命稻草”,使得很多没有机会上大学的高中生改变了“人生轨迹”。于是,越来越多的高中生“被迫”选择了她。由此滋生出来的与美术高考相关的美术高考产业如:美术高考培训学校、美术用品等也蓬勃发展。而美术专业的一些如:教育成本低、学费高、人才培养标准模糊等“教学优势”,也被各个高职院校发现并利用,众多大中专高职院校纷纷大力发展美术教育专业,甚至于许多根本没有美术专业方向的高职院校也匆忙上阵,纷纷成立美术、设计系“扯大旗,抢蛋糕”。

从来被归于小众的美术教育专业突然间风起云涌,成为高中学校提高升学率的利器、大中专院校创收的重要来源和美术培训机构的香饽饽。在市场化面前,大家都成为“受益者”,这本无可厚非,但是艺术教育的健康、有序发展却受到了巨大的冲击。为高职院校带来了大量的弊端。

一、规模不等于质量

在其他国家,高校美术专业教育作为“小众”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和学生规模的增长有着直接关系。驰名中外的众多国外知名美术院校如:巴黎美术学院、列宾美术学院等至今还是沿用“小班制”的教育模式,强调精英美术人才的培养。他们认为,美术人才的培养受到社会所需人才“量”的制约。培养既能够满足社会人才市场发展需要,又具有高素质、高标水准美术人才,才是整个社会有序、健康发展的必要条件。

而在我国,专业高职美术院校因扩招而规模日益壮大,原有教师的素质、教学质量却日益降低。由于招生规模猛增,原有教学资源无法满足,致使过去的“小班制”教学模式被取代,三十人甚至五十人的“大范围”、“规模化”美术教学模式大行其道。而美术作为一门具有“手工”性质的学科,成为了一种变相式的“机械大规模生产”模式。课堂教学质量急剧下降,大量学生专业水平的良莠不齐也使得教师“有心无力”。

俗语说:“没有金刚钻,不拦瓷器活”。批量式的“生产”对于强调个性发展和创造性活动的美术类学科无疑是具有毁灭形打击的。社会也因较短时间无法消化如此多的美术、设计类毕业生而导致大量学生“毕业即是失业”的情况出现。据中国社会科学院2014年《社会蓝皮书》调查显示,当前大学生就业率最低的几个专业中,美术类专业位居榜首,尤其是纯艺术专业,像中国画、油画、水彩等专业,一毕业就失业。这种现象严重打消了美术类毕业生献身艺术事业的积极性。经过寒窗苦读的莘莘学子们不免开始怀疑当初选择美术专业的初衷,这是中国高等教育的悲哀还是整个美术行业发展的悲哀?

二、美术教师队伍建设在“扩招浪潮”下的困惑。

在学生人数的剧增之下,美术专业教师队伍得到了质量上、结构上的优化,大量年轻、优秀的高学历人才被引进。使得美术类专业发展前景一片光明。而在当今大学美术类专业中,“重学历、重职称”的教师培养模式成为教师晋升的唯一发展空间。但是在这批教师队伍中,还有大量学历较低、艺术修养有待提高的老教师在“痛苦挣扎”,这些教师是美术院校的中流砥柱,有着丰富的教学经验和方法,但苦于自身学历和教学素质的不足,无法胜任现代教学的发展,。

三、专业设置在“扩招”下的尴尬。

(一)美术类专业方向众多,从传统绘画方向的“油、国、版、雕”到诸多设计、动画、美术教育、美术理论方向等,一直都是艺术院校的主要专业设置。

在“扩招”下新增设美术专业的学校,大都开设艺术设计专业,而艺术设计专业其实是一个对“设计类专业”概念的总称,其包括视觉传达、书籍装帧、园林设计、建筑设计、电脑绘画、版式设计等等诸多方向。而这些匆匆上马设计专业的学校,在课程设置上极不合理,所授课程大都囫囵吞枣,所有课程一把抓,每科课程都来几节。导致学生上起课来云里雾里,不知学有何用;教师备课无法系统、深入,模棱两可。有的老师戏称这种现象为“囫囵教学法”。试问:这样只掌握一知半解知识的学生,在社会上能有多少专业竞争力呢?